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国教育问题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04 07:00: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国教育问题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国教育问题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 传统体育文化 教育

民族传统的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继承几千年流传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吸收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剔除其糟粕,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机地融入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在学校体育中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是学校教育组成的一部分。国家对于教育的指导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个也是社会的需求。所以学校对于体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各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身体的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和运动水平。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的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为社会主义现代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服务支持。学校是传播体育教育的一个主要平台,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是将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所以学校要积极推动体育文化的传播,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

同时,传统的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有着自身的内涵、手段及方法,这种独特的内涵和理论是学校发展和拓展体育教育新思路的基础。民族体育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民俗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构成。物质文化指在中华民族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是其形成的物质形式的产物,精神文化是指传统的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折射出人类文化的只用教化方式就是通过对身体的实践来教化人,完善人的个性以及培养人的能力,这些目的通过别的途径是很难达到的。传统体育教育重视人的身体和情感的欲望,并且是以普通的、自娱自乐的形式来满足大众的需求。此外,体育教育文化对于振奋民精神,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显著作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因此,研究传统体育教育对克服西方竞技体育教育模式下产生的弊病有着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我们应该把解决现存问题的落脚点放在如何在学校体育中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观念以及综合人文关怀等方面。

二、在学校体育中进行传统体育的具体举措

(一)优化校园文化体育育人环境

人的文化素质是人内在的品质,一般在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通过个人内化形成。人文素质的教育与校园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校园的文化氛围陶冶着学生的人文素质。在硬件上,有计划有重点地营造校园人文景观,如古今中外名人塑像、校训、校规等,使学生在优雅的校园文化中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在软件上,重视各种体育橱窗建设,各种传统体育队伍建设,使它们同其他队伍一样系统规范。如武术队(兴趣小组)、围棋、舞龙舞狮等等。增设人文讲座,不定时地进行对传统体育的讲解,经常开展传统体育方面的娱乐和竞赛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发挥社团组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便于人文精神的形成。

(二)传统体育课程与人文学科交叉结合

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育,把传统体育课程与人文教育学科交叉结合起来,比如哲学、伦理学、美学等等诸多学科联系起来开设传统体育人文教育课程,为校内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接触点,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传播传统体育文化,并注重与其他学校的结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可使学生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三)改革学校体育课程,突出人文理念

现在的体育教育强调“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在这种前提要求下,我们对于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应该加以重视,不但要看到体育教育对人生理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要重视体育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利用传统体育的文化因素促进人的道德形成,社会化以及个性发展旧。以往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单纯的成人化竞技式的体育运动,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善,加入具有民族文化的体育内容和乡土文化的体育内容,同时加强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创新,通过参与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让学生在参与运动项目的同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较好的本质教育。

结语

通过传统体育教育,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随着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中国传统体育在学校的阵地越来越萎缩,使很多青少年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的认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有助于青少年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体育的学习,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与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学校体育中贯穿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是培养全面人才的系统工程,更是对本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一席之地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中国教学论发展非教学论问题走向

21世纪中国教学论的发展何去何从,这是教学论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中国教学论目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挑战出发,寻求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中国教学论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非教学论”的挑战要求教学论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作出反思;信息社会的冲击要求教学论对其理论基础进行新的认识;丰富生动的教改实践要求教学论突破其僵化单一的理论体系,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论流派。冷静地思考这些问题,寻找妥善的应对之策,有利于我们为新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

一、正视“非教学论”的挑战

所谓“非教学论”,这里指的是认为教学论没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单独存在的必要,从而主张把教学论从属于相关和其他学科的一种观点。“非教学论”的主张在当前有两种突出的表现。一是主张教学论从属于课程论①。这种主张认为:教学论研究应从属于课程论研究,成为课程论的分支或下位学科。二是主张教学论的心理学化。这种主张认为:把教师的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基础上,用教学心理学代替教学论。

非教学论的主张关系到教学论存在合理性这一根本问题。我们知道,一门学科的存在是以其是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为前提条件的。一门学科的发展和成熟也是与其研究对象的特定化和清晰化程度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非教学论的挑战,必须作出有力的回答。

转贴于 我们认为,非教学论的主张有其合理的一面。在认识上,它反映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教与学统一的要求。在实践上,它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突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的任务面临着从知识性教学向发展性教学的转换。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论就必须吸收有关人的发展的各种理论。同时,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必须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和指导。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论研究从属于教学论研究,课程只是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来研究,忽视了课程研制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区别。因此,必须把课程论从教学论中分化出来,揭示课程实践活动自身变革发展的规律。

第3篇

一、双语教学的基本定位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一般来讲,双语教学是指通过引进国外最新的专业教学内容,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语言、文化,掌握专业知识,熟悉英语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即达到学会“用英语表达”和“用英语学习”,的教学模式。但国际法的双语教学目标不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是要达到“用英语进行法律实践”的目的,其实践性要求更强。在国际法的双语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其与“法律英语”教学、“专业外语”教学的区别。双语教学不是强化语言能力的外语教学,也不是中外语言翻译教学,更非牺牲母语的外语教学,是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让学生接触英语,是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培养国际交流人才而努力,是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是研究能力。

因此,国际法的双语教学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内容国际化的双语课程教学,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先进的国际法理论体系,了解当今国际法实践的最新动态,突出国际法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务,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英文功底。

(二)教学内容的定位。国际法是“动态法”,它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国际关系的发展使得传统国际法中许多规则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做到:首先,密切关注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新发展,授课内容充分反映现代国际社会中国际法规则的最新变化,充分吸收国际法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观点,如:国际刑法、国际环境法、国际人道法以及国家豁免等问题。其次,讲授内容和范围方面有重点、有要点,不追求面面俱到,不局限于某一本固定教材。国际法的法律问题往往因各自的目的和立场的差异而变得纷繁复杂,授课中不必详细讲授国际法的所有问题,要有所侧重,在内容和范围上有所取舍方,重点选取那些对于理解当代国际法的基本规则起重要作用的事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定位。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双语教学效果。一方面,主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通过一些承上启下的标志性话语,将讲课的各个部分串连起来,提醒学生各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另一方面,充分注重通过案例来解析国际法原理和规则。法学的学习,需要现实生活实践的支撑。毕竟作为规则体系,只有与实际生活需要相联系,落实到法律规制对象的具体行为中,才能达到对公平、正义和秩序目标的追求,国际法学也不例外。

二、双语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课程设置。在双语教学资源不足的背景下,国际法学科的3门课程中,应当优先考虑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原因有二:其一,是我国国际经济活动日益活跃与深入开展的现实需要;其二,国际经济法具有很强的国际共通性,构成其法律渊源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且多以英文文本,提供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素材,这是国际经济法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条件。鉴于学生的意愿关涉国际法学科双语教学的效果,应当赋予学生选择是否参加双语课程的权利,国际法学科双语课程可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至于课时,应依国际法学科3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定,但在同等教学量的情况下,较之纯中文授课,应适当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课时。

(二)教学环节。在语言使用上,国际法双语课程授课应当尽量多地使用英语,当然也要考虑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在各个教学环节灵活运用授课语言:在解释概念时,如果多数学生领会不透,要适当地用中文讲解,以确保学生正确完整地理解授课内容;上课持续时间较长,学生呈现疲态,反应速度变慢时,也可用中文讲解。但是,从总量来看,英语授课至少应达50%以上。在讲授环节上,除了传统的案例研究、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在国际法双语课程案例教学中,应探索形式更为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

(三)考核评价。国际法双语课程考核评价仍然以闭卷考核为主。既可以采用全英文试卷,也可以采用一半中文、一半英文的双语试卷,要侧重于对同一概念的双语理解能力考核,加强对规范性法律文书的双语考核。还要突破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探索形式多样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方式,包括开卷考试、加大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课后学习的评价比重等。

三、双语教学常态化的探索

(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就双语教学而言,双语教师的外语水平和学科水平一样重要。因此,在选拔双语教师时,首先要考虑他们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当然具有留学背景的专业教师是最佳人选,其次是高学历的专业教师。他们大都通过了外语等级考试,一般都具备阅读原文参考书和专业文献的能力。对于要长期从事双语教学而没有留学背景的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至少一年的外语培训,主要是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要开展教学法活动和双语教学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教学经验总结与交流,调动教师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建立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双语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实行优胜劣汰。

第4篇

【关键词】城乡教育; 失衡; 合理分配; 落实; 公平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47-02

去年暑假,我同我们的支教团队一起,来到四川省巴中县花溪乡进行为期十二天的支教活动。身为一个自幼在城市长大的“娇娇女”,我心目中的乡村学校虽然条件比城里会差一些,但起码有明亮的教室,干净完好的黑板,整齐的书桌,和蔼亲切的各科老师。学校中,同学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开展各种活动,愉快的学习着。但我眼前的花溪中心小学,却与我的想象来了个天差地别:全村上课只有两间教室,教室光线昏暗,仅靠一个白炽灯泡提供光源,一到下雨天,学校不仅会漏雨,还会停电停水,我们只好拿出了应急的小台灯上课;黑板破旧斑驳,上面的黑漆掉了好些,有时无法用白色粉笔写出清晰的字?;书桌是几条长板凳,但比起全村上学的孩子人数还是少了,孩子们只有自带板凳上课;整个花溪小学初中只有两个老师,两个老师不仅要教各门课程,还要教一个年级;由于教师们长期处于深山,所以很多教学的新动态不能了解,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常常有学生拿着错误的单词读音来找我问问题……

毫无疑问,学校艰苦的环境给了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大学学子一个深深地震撼,也激起了我们搞好支教的决心。但静下心来,我却不由得思考起了这么一个问题,花溪乡的教育困境难道只是中国的个案吗?如果不是,中国的教育状况又是如何?到底有多少“花溪乡”的孩子无法享受他们应该有的教育呢?

为了求证这个问题,我自支教回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并上网搜寻了一系列相关搜索。结合当前社会现状,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即:中国的义务教育虽然初有成效,但在义务教育的全部普及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而义务教育公平在城乡上的失衡,则是其中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1 城乡间义务教育公平的失衡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上

据国家统计局权威统计, 2002年全社会共提供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从资金上就可见一斑。地区间还存在着师资分配的不均衡,许多好教师更倾向于到城市里进行教学工作,而不愿下乡从事艰苦的教学工作。在优胜劣汰之下,城市里尤其是重点中学占尽人才优势,而乡村中学则存在教师素质普遍偏低,甚至还产生了专业大部分不对口的困境。据长春市委的调查,农村教师的最后学历专业与所教学科之间存在严重的专业不对口现象,以农村初中教师为例,最后学历专业85%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如图1所示,专业不对口的人数比例高达36.1%,而这种“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的现象在城市教师中极为少见,平均仅有3.3%。除此之外,城乡间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还在设施,政策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大多与前面类似,版面所限,此处便不加赘述了。

2 城乡间教育资源的失衡,造成了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参差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时常出现学生不知道音标,或者记错简单词汇的意外。为了了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下课有意到学生中间去调查,才发现他们缺乏专业而系统的训练,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拿我所教的英语举例,几乎100%学生都学习着“哑巴英语”,唯一开口的机会就是跟老师上课一起读单词,然后课下再挨字母仔细记下来。但老师又是二十年前来到村庄的中专生,本身对英语就是一知半解,水平与城市小学的大学生教师们更是无法相提并论。管中窥豹,乡村小学教育质量的不受保证可见一斑。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城市小学教师学历在专科及以上的比例是78.01%,而农村小学仅有47.49%,比城市小学低了30.52个百分点;中学亦然,农村中学教师学历在专科及以上的比例也比城市足足低了高达38.1%个百分比。由此可见,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的公平失衡问题已不容再被忽视。

3 教育质量的参差,造成了城乡间生源质量的差异

据我们走访了解,山上的学生,不是家穷得上不了学,就是在父母富裕后去镇上的学校上学。就连中心小学教师自己的子女,都是送到镇上上学的。类似于中心小学这类的当地学校,则成了娘不疼爹不爱的可怜孩子,少人问津。既然生源分配不均,也无怪乎老出现城镇中学座位难求,乡村中学虚位以待的窘境了。据新闻网报道,湖北大量希望小学由于生源稀少而只能停办,甚至部分沦为了猪圈。如被称为长阳县第一所希望小学的原黄柏山乡猫儿冲村希望小学,现在已经养起了猪。长阳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田明岳更是介绍,该县原有519所小学,撤并后,只剩下99所。这当中,也包括不少希望小学。这并不只是长阳县的悲剧,湖南红网,桂林新闻网,乃至腾讯网都相继报道了类似事件。由此可见,城乡间择校之势已愈演愈烈,乡村义务教育前景堪忧。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公平在城乡上的失衡,主要囊括教育资源失衡,素质参差,生源流失等三方面。这种现象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必然性。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指导思想、教育结构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3.1 经济水平发展低而且不平衡。我国基础教育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造成了城乡间教育起点,过程,结果上的差异。市政府一般都比乡,县政府拥有更多教育资金,又更注意教育资金的管理及运用。因此有更好的外部条件来发展当地的教育。而城市里居民的经济条件也较农村居民更宽裕,因此也有余力进行更多的教育投资。这一系列举动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农村则不具备这种良性循环形成的优越经济条件。

3.2 文化观念及风俗的差异。农村地区较之城市地区而言,观念保守,生产方式落后,封建迷信盛行,加之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教育的重视不够,另外,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以及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现象的存在,使一些家长感到“书包翻身”无望,普通教育于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无补,经济条件确实有限,一些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事赚钱容易的家庭手工业、副业或外出打工,辍学现象严重。比如支教中认识的一些孩子,支教时尚可上学,支教结束后就不得不因为经济困难而徘徊在学堂之外,或干脆读完初中就拿学历出去打工,补贴家庭。

3.3 教育内部思想,教育结构及管理方面的原因。中国历来崇尚应试教育,缺少一个对人才全面而准确的衡量标准。而城里孩子往往能比乡村孩子更快了解到最新应试信息,也能受到更有经验的教师的辅导,同时还能享受到电脑等更优越的教育资源。所以在应试的标准下更占优势。所以也造成了教育效果在城乡间的失衡。

总结出了以上三条重要原因,我针对其提出了几条对策,望能对缓解当前城乡基础教育公平失衡尽上绵薄之力。

3.3.1 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如上所述,教育资源并非只是资金,而体现在设备,人力多个方面。而资金问题又是重点。因此,国家首先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育资金补贴。措施包括全面普及义务教育,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大力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对口支援;合理调节教师资源;改革和完善一系列关于地区教育经费的政策制度;而根本保证则是改革财政制度,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只有提高了生产力,才有了发展教育事业的强大教育基础。

3.3.2 同时,还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出发。文化风俗上普及“教育为先”的理念,在地方上普及科学的致富观。在农村大力宣扬科学发展观,树立“知识才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正确价值观,扭转少数家长封建的教育思想,纠正教育上的不良风俗;同时照顾少数贫困家庭不良的经济状况,制定教育助学贷款政策,帮助暂时不能上学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

第5篇

关键词:人才;中职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34-02

中等职业教育(简称中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一、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类型

1.五阶段模式。是从“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五个阶段入手,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营销学、技术经济学、质量管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产学结合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将学生的培养与校办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在校办企业中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学校与企业合作相结合,把通过前期理论学习的学生安排到合作企业中的学生实训基地,进行后期阶段的生产性实习;为了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校自办或引进企业到校内创办生产性实习工厂;在学生学习期间,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完成职业技能的形成,直接引入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从而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取得社会认同的职业资格认证,实行双证制。学校自主开发高新实用型技术项目,将人才培养灵活运用到项目开发研究当中,以项目开发带动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支持项目开发。

3.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突出中职人才在市场中的位置。首先,长期而细致的社会经济情况调查是专业设置的必须功课。只有通过对地方经济和产业机构变化的跟踪调查,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建立起来的专业才能够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提升作用,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才需求的结构变化。其次,强调成功专业的品牌效应,树立优质院校知名度,不断开拓市场,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已有专业随时进行有效的灵活的调整。

4.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必须签订一份用人和人才培养协议,也即是“人才订单”。此订单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学校必须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对合乎要求的人才必须录用。

二、中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缺乏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现状水平、道德水平、心理状况等了解;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了解不足,在进行基本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势政策等的教育时,仍大谈空谈理论,生搬硬套,理论脱离实际,缺乏与变化着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很好地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且大多数中职院校由于师生比例失衡,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采取“大锅饭”方式,有的院校一名辅导员要带上百名中职学生,这一具体情况不论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当然不能针对不同的个体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因此缺乏针对性教育。

2.实践教学质量不高。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低是一个普遍的现状。主要表现为:首先,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开来,在中职学校理论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兼顾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其次,学校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的需求。其次,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教学内容陈旧,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最后,师资队伍的短缺。由于缺乏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师团队和后备力量,造成经常有设备,而没有能胜任的合格实训教师的局面。要搞好教学质量,必须积极打造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3.师资队伍力量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很所占比例较低,占比例较高的普遍是专科生及本科生,造成师资力量的学历层次不高。另外,教师实践能力偏低,普遍是理论型的,实际动手能力都较弱。大多学校的课程也都集中在基础学段和公共学段,实践型课程只占到 1/3 强。最后,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游刃有余“,既能教给学生理论又能教会学生方法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

4.校企、产学分离格局待改变。合作方之间缺乏合作动力。在学校、政府、企业三方中,学校的动力来自就业压力。企业受人力资源过剩的影响,在整个产学结合过程中起分离趋势。产学结合所需要的运行体系并没有完备地构建起来。

三、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1.加强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功能。表现在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育针对性;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改革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做到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针对性。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或个体,针对个体的不同思想水平层面,进行有区别、有针对性的工作。

2.建设好中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中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硬件基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其建设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同时必须紧跟应用技术发展的新动,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先进的机器或设备。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应该本着高效率、示范性、开放型的实训基地。因此它的建设可本着共享、共建、共管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3.完善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一要重视理论教学。中职课程教学不能忽视理论教学要求,并且理论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中职教育的理论教学要避免求多、求全,而应该以应用为目的,深入、细致有效的指导、服务于实践教学。在讲授方法上,教师要坚持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对于不同的理论知识要符合客观需要,根据其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讲授方法。二要突出实践教学。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后,再通过实际岗位的操练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运用各种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职业能力分解的基础上,要突出实践教学,扩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密不可分,好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结构合理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改善学历结构。学校既可以拨出专款,鼓励教师们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学历和素质。也可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通过面向全社会、全球吸引各类高学历人才;第二,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应该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利用各种手段鼓励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培养方法上,应该鼓励教师走出教室,走进工厂和企业,让他们积极参与生产管理及深入生产第一线担任技术工作,使其切实提高实践能力;第三,也应该从企业第一线中引进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解决中职教师待遇问题上,教育主管部门从政策方面鼓励“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建立专门的评定机构对其进行考核和评审。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苗喜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D].苏州:苏州大学,2004.

第6篇

[关键词]分流;能力分班;高中

一、美国关于班级分流的研究

在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主要是指按照学生以前的学业成绩,把他们编入不同的教学轨道,轨道覆盖了完全不同的课程,贯穿了所有科目,最终把学生导向毕业后不同的走向:1.高轨道,指的是大学预科课程或荣誉课程,帮助学生进入一流的学院或大学;2.中轨道,是为那些大多数处于中等成绩的学生准备的,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也没有学习缺陷,或者他们不确定高中毕业后会做什么;3.低轨道,包括职业教育和粗浅的学业课程,是为那些成绩不好或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设置的,毕业后他们可以符合二流学院、社区大学或就业的资格。在1930年,明尼苏达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W.S.Miller和HenryJ.Otto发表了第二篇关于分班实验研究的综述。他们认为只要分班方法正确,是有利于学生的。一年以后,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AliceKeliher引用了同样的实验数据,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她认为分班对学生的成绩、自我概念和社会前景都有负面影响。这一争议持续至今已经70多年了。

Slavin认为尽管好班学生从分班得到了一些好处,但是以差班学生因此而遭受的损失为代价的,因此这种分班应该尽量避免。因为学校是根据综合成绩而不是根据某科目成绩来分班的,其结果是减小了具体到某一科上学生的差异,从而使分班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Oakes,1995)。此外,被分到差班上的学生由于缺少正性榜样的影响,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害的(Page,1991)。从教师方面来看,有研究表明差班的教师不愿意教这样的班,有意或无意地表达了他们对于学生较低的期望(Weinstein,1996)。差班教师没有做很多工作来适应差班学生的需要(Ross,Smith.Lohr,&McNelis,1994)。同时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差班的教学水平比好班和中班的要差。比如缺乏热情、组织松散,教授更多事实而不是概念(Gamoran,Nystrand,Berends,&,LePore,1995;muskin,1990;Oakes,1995;Raudenbush,Rowan,&Cheong,1993)。混合班的教学水平大致和好班和中班的教学水平相当,比差班的教学水平要高(Goodlad,1983;Oakes,1985)。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对差班学生自信心的打击,这一做法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取得学业上的成功(Oakes&Guiton,1995;Page,1991)。在差班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可能违纪、旷课或辍学(Goodlad,1983;Oakes,1985;Rosenbaum,1980)。

持利大于弊的研究者认为,当不同的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时,班级分流能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特别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能从班级分流中得到最大的好处。这样对提高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效果(Kulik,JamesA1995)。中学校长倾向于安排了解高级知识的教师去教高级的知识,如果让有高级学历的教师去教算术,让没有接受大学课程的教师去教微积分,这样就是促进公平吗(Benhow&Stanley,1996)?关于分班伤害了差班学生的自尊心问题,Kulik认为尽管被标上差班学生的标签是很尴尬的,但是在混合班里,差生和优秀学生的成绩每天都被比较着,差生被迫公开展示自己学业的不足,这对于自尊心的伤害也是一样的(Kulik,JamesA,1992)。

在近年来,分班制主要被指有两大缺陷,其一是无效率,即没有提高学业成绩;其二是不公平,即差班的学生受到的谴责。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班级分流本质上是有害的,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放弃班级分流制度而采用混合班制度会使每个学生受到的教育质量更高。所有的证据也并没有说明班级分流使所有学生都获益,或者说混合班明显地阻碍了成绩的进步。成绩优秀的学生是例外,对于他们来说,有更多丰富教学内容的提高班比混合班好。

二、国内关于高中班级分流的研究

国内关于班级分流对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对于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是对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心理问题做的比较研究,很少有对关于分班对学生心理影响时实证研究。对高三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作SCL-90如调查后发现,重点班学生较普通班学生存在更明显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强迫症状,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也高于常模组。这说明他们承受的压力很大。普通班学生大部分对升学深造或就业顺其自然,既不焦虑也不紧张,少部分学生升学心切,虽不在重点班,照样要上大学,难免焦虑紧张,因此测试结果出现两个极端,总分特低与特高(肖玉雄等,1999;初红,2001)。普通班学生由于其学习名次、地位等心理挫折更易产生自卑、焦虑情绪(施学忠,2001)。根据诸多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中学生厌学已达1/3以上,而等级分班制造成的厌学高达2/3。

三、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教育分流是指依据学业考试成绩,将学生分层别类,让学生进入不同的学校,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要求,采用不同方法,教授不同内容,使其成为不同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分流主要有四种形式:其一,小组分流。这一分流方式是指依据学术性的、学业成绩和学生兴趣特点,将学生分别编入不同的学习小组;其二,班级分流。这一分流是指依据学业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固定的班,例如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分别按照不同的学习要求和教学进程,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其三,学校分流。这一分流形式是依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将学生导向不同的学校;其四,毕业分流。这一分流形式是指社会各行各业依据学生毕业的学校以及在校期间学业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吸收不同的学生。在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肩负培养合格社会成员和各行各业劳动力的任务;—同时承担为国家和社会精英阶层选拔和输送合格新生力量的使命。高中阶段有多种类型的学校分流,包括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等。这些不同类型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高等教育和社会的需要。既然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是向高等教育机构输送合格的人才,那么在普通高中内部进行的班级分流是否有必要?目前的高中普遍实行把学生按照不同成绩编入重点班(或称快班、实验班)和平行班(或称慢班、普通班)的班级分流制度。尽管研究的结论是不确定的;但是我们建议应该采取两项行动:减少班级分流的使用,在保留班级分流制度的学校改善班级分流制度。

1.减少班级分流的使用

一般来说,越是实行严格的班级分流,对整个学校的成绩和学生地位平等越没有好处。在高中时有过分班经历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偏科,如果把学生长期固定在一个轨道上的话,他们的偏科现象会更严重(Gamoran,1992)。为了减少班级分流,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消除严格的班级分流,如那些在高中出现大范围的、机械的分班程序。在做此努力的同时,应该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好班的学生会比在混合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消除分班制的同时,应该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教.育,让教师改变以前习惯的做法,掌握能提高所有学生学习的、更多元化的策略。

第7篇

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和特征

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身体机能为目的的人类社会活动。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个民族,所接受的外来文化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交融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形成具有各个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

1.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分类主要是以活动内容与形式来划分。以歌舞伴乐为形式的称之为娱乐类;以对抗竞争为形式的则称为竞技类。娱乐类。

1.2.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制约。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如同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一样与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同样受到政治、经济的制约。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哪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振兴,那么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就得到发展。

1.2.2 民族传统体育集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不同,它的活动内容涵盖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这些体育活动多在喜庆节日或丰收农闲、恋爱社交、宗教祭祀中进行。因此它具有多方面特点。

1.2.3 民族传统体育古朴粗犷,独具特色,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生活,来自民间。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不断交流、传承并逐步发展,它反映了生活,锻炼了身体,得到了保留。

1.2.4 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场地就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手拿起农具或生活用具即可加入到活动行列中。可见其简便易学易于开展。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2.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当前世界文化体系中两个重要的体系,它们是随着历史发展先后出现且并列平等发展的两个文化系统。在1840年以前,两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并没有明显的冲突和融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间往来不断加剧,国际间的合作及交流更为频繁,特别是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使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日益冲突和斗争。由于这两大文化本体及其存在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具体表现在:

2.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

2.1.2 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上。

2.1.3 在体育形态、内容、手段上。

2.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需要丰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人文气息,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粹部分,这就是文化的不自觉内在的统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

2.2.2 中西方国家对优秀的运动项目都有所相互移植。

2.2.3 在长期的发展与整合过程中,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西方竞争观念为中国所认可。

三、两种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认识两者是政治经济地理等生存环境差异下的矛盾存在。这种矛盾存在体现了人类体育文化的丰富和世界体育文化的非成熟发展状态。

第8篇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顶岗实习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顶岗实习;教育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13401

顶岗实习不仅能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认知社会、认知企业的机会。学生可通过顶岗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过程相结合,在真实岗位中熟悉岗位能力要求,强化专业技能,逐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

1 顶岗实习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不对口

一些高职院校在安排学生实习时,为了方便管理,不管学生所学专业如何,都集中安排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实习,出现了机电工程专业学生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等严重专业不对口现象。导致学生到实习单位上岗时发现与自己所学专业存在很大的差别,加上工作辛苦、生活不习惯,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实习不专心,请假逃工等情况时有发生。

1.2 企业参与意识不强

在学生实习中,企业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针对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制度保障体系和法律体系,不少企业因担心实习生是生手,会影响产品质量、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安排的只是打打下手、扫扫地等工作,即使安排少数学生上岗,也疏于对学生进行业务进行指导。还有一些企业只是安排学生完成重复性的简单工作,将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

1.3 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顶岗实习既有集中实习,也有自主实习。在集中实习期间,学校可派专业教师到学生实习地进行指导,对于自主实习,虽然学校在送学生到实习单位时都指定了企业实习教师,但从学生反馈看,学生从企业实习教师处得到的指点较少。

2 加强顶岗实习教育管理的对策

2.1 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

实习前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明确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明工作内容与工作职责,宣讲实习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另外,要注意请高年级或者已经工作了的优秀学生代表给低年级的学生分享实习经验及收获,帮助学生掌握实习中的工作方法。

2.2 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流程

顶岗实习是有其自身的目标、内容和制度的重要教学环节,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应有计划、有制度,并制定专门的管理流程,使顶岗实习工作做到管理有序、队伍稳定。

图1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流程

2.3 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平台

在外实习的学生比较分散,为了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在外实习情况,学校可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平台,通过平台不仅可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

指导老师通过激活实习、结束实习、查看实习、布置学习任务等操作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和管理。在外实习的学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平台查看教师作业布置并完成作业,提交转岗申请、填写日志、周记及月报等。学校可以通过平台统计学生上平台的相关数据及教师管理学生数据,如实习日志统计、实习周报统计、实习月报统计、实习任务统计、实习考核统计、实习成绩统计等及时监控实习情况,调整实习管理方法,提高实习质量。

2.4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优秀实习生的作用

常言说得好: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学生在外实习有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学生又没有社会经验,难免会出现思想波动,实习指导教师对外应积极交涉改善条件,对内应稳定学生的情绪。如果一名教师要管理的实习学生过多,就应充分地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学生干部是和学生交流沟通最好的渠道,我们要积极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将顶岗研究实习的成败意义及现状如实的告知大家。鼓励学生干部积极面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干部积极起模范带头作用,勇于吃苦,在艰难的时候发挥学生干部应有的毅力、素质,展现学校的精神面貌,维护学校的声誉。同时,要指导学生干部积极与同学们交流、沟通,了解同学们的各方面情况,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上、思想上的问

题,体现同学之间的友爱与关心。鼓励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同学情绪不稳时,要义不容辞地去帮助同学们、关心同学们,帮他们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克服困难。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也许比我们老师的十句话还管用。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也相对地顺利些。

2.5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

为了方便学生实习,学校应结合专业需要和教学改革的实际,遴选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充足、资源优质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学生实习前,基地要组织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实习实训任务和要求,与学校共同制定实习实训方案。实习实训过程中,基地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校要依据基地建设方案和有关规定对各基地进行定期检查。除此外,每三年对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评估考核,其中协议到期的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到期未续签的实习基地作撤销处理。

2.6 提高实习教师的指导能力

一是聘请企业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来讲课,在实训室里指导学生实习,提高其教学能力。我校机电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汽修专业等五个专业都已从企业聘请了多位技能名师,并且效果很好。二是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根椐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我校规定每个专业教师都要到企业实习至少两个月,所以我校每年上半年除指派少数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半年或一年外,更多的是利用暑假两个月时间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教师在企业学习期间必须跟顶岗实习学生一样每天要上我校的“顶岗实习平台”,将企业实践情况每天写一份日志或一周写一份周记,每月需写一份月报,学校人事处每月都进行检查和通报情况。通过这些方法,我校教师的实习指导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促进了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

2.7 优化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是一种学习状态,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延伸,是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的重要过程。顶岗实习涉及学校、企业、学生以及社会等各方面,这段时间的学生是最不好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将学校、企业和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应要求企业为学生指定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安排的实习指导教师也要经常到企业去,了解企业需求,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并将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校。辅导员也要常常与学生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实习思想动态,及时地做好学生心理和思想工作,使学生在企业实习时专业上有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心理及思想工作方面有辅导员进行疏通和沟通,实现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万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2]王争,苗晋峰,王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9).

第9篇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being in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of virtue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time. The social impetuous atmosphere's influence, the higher education was presented the phenomenon which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some are incompatible. This article has enumerated a series of questions which in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exist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 on these questions.

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 教授治校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Humanist; Professor governs school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顶层,它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各高校纷纷忙于合并、扩招、升本和排名,高等教育式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消极、负面现象的发生。然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空前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管理方面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往往把学生当成受教育的被动客体,忽视学生作为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和作为个体所具有的独立人格。如许多学校为了严肃考风考纪,规定对考试作弊的学生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剥夺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种规定首先是违反学校教书育人宗旨的,而且从本身来说也不尽合理,致使学校被学生推到被告席上的尴尬事件屡屡发生。

1.2学术管理方面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制定了一系列学术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确保了学术研究成果的纯洁性。但是,仍有剽窃他人成果、制造虚假学术现象的发生。

1.3管理方式上

我国现存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科层制行政管理模式,具有学校组织分工明确、学校的纪律和制度严格、等级鲜明、理性化程度高、追求行政效率等特点。这种管理模式固然有其积极作用,但一系列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如学校领导忙于琐碎的行政事务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暇顾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教师之间关系冷漠、上下级之间带有明显的气息、形式主义作风比较严重等缺陷。最大的负面影响则是造成管理和教育的脱节,管理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反作用。

1.4高等教育管理队伍人员素质方面

在高等教育管理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程度偏低。如整体学历偏低、专业知识比较匮乏、缺少主动学习与接受新事物的精神、工作效率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解决策略

2.1要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使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提出,有利于高校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破除对功利目的的过分崇拜,自觉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这将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念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作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有感情、需要、动机、个性的鲜活个体,既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又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客体,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从来不会被动消极地接受主体发出的各种信息的。因此,只有从人出发,在充分研究人、了解人,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保障教学机制的正常运作,使高等教育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人是社会进步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一切工作、一切事业的根本,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教育是人的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什么人与怎么样培养人。教育工作始终都是为人(学生)着想,又是依靠人(教师)进行的过程。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富有创新的工作,如何充分激励学生,挖掘其潜能,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1世纪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世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日益成为了时展的潮流和趋势。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同样也是一种手段,人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就要推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消除科层制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利用管理的力量整合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构建和谐高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倡导“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客观要求,“以人为本”是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达到高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根本目的。

2.2转变管理方式,发挥教授参与治校的作用

2.2.1教授治校的形式

教授治校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学校评议会、教授会、校务会等机构均由教授互选产生,如时期的北大、梅贻琦时期的清华;二是教授在学校决策与管理机构如评议会、学科会议中占多数,如慕尼黑大学;三是学院一级设立教授会,实行教授管理,如日本大学体制。

各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授治校。如校务委员会由各学科的教授组成,使其成为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与批准机构;教学委员会、规划委员会等重要决策咨询组织也可由教授组成,辅助校领导开展工作,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

2.2.2转变党的领导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在我国,各国办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切实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就要改变传统的党政领导方式,才能为真正的教授治校创造良好的环境。

2.3加强高等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2.3.1高校管理队伍要不断学习管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此情况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建立一支高效的高等教育管理队伍显得尤为迫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体来说,高校管理队伍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工作能力,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学习和了解本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更要具有与国际接轨、对话的能力,使自己的业务更具有专业化程度;在了解、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要注意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相结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整合知识资源的能力;管理队伍之间应该定期召开工作思想交流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强联系与合作;定期组织管理队伍学习培训,如新上岗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管理知识的培训、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培训等,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突出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加强实用性,体现先进性,注重质量和实效,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拿文凭、走形式、走过场。

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必备的相关专业知识体系和相应的信息技术,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全局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

2.3.2建立科学的高校管理队伍人员评价标准

高校是由各种学科和不同层次的行政组织组成的复杂系统,既具有组织的一般特性,又具有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特点。因此,从理论上讲,高校的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既应具有较高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又应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其实,这样的人才是极少的。因此,学术和科研管理应由教授、学者来承担,而行政管理则应由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相关知识的人员来负责。目前,由于对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评价缺乏定量的指标,而对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评价又往往以学历、职称的高低来衡量,因此实际上存在选拔任用管理人员过于强调学历、职称的高低,忽视了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强弱,导致一些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和学者走上管理岗位后,因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而影响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影响了专家、教授在学术上的发展,导致学校的管理和学术水平都受到影响。

只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高校管理队伍人员选拔、评价标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调整,才能建设一支高效、不断学习、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等教育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少梅.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