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06:41: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方志档案工作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年初,市志办召开办公会议,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制订全年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严格制定《*市地方志办公室人员岗位职责》,把工作目标责任一一落实到位。每季度、半年均认真向市政府报送工作总结。
1.《*年鉴》(20*年卷)按时按质出版发行。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年鉴》(20*年卷)的组稿通知要求,对《*年鉴》(20*年卷)催稿、编辑、审稿、校对进行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按照市政府分管领导对《*年鉴》的出版、发行时限作出明确规定的要求,已连续4年在当年8月底前出版发行,不但处于全省州市的前列,而且编辑出版的质量逐年不断提高。
2.第二轮《*市志》编修进展顺利。在去年完成初纂稿的基础上,20*年市志进入紧张而繁重的总纂阶段,既要圆满完成年鉴的编辑出版,又要按时按质完成《*市志》的总纂。为顺利完成这一工作目标,办公室通过合理妥善安排人员(集中5人进行市志总纂),全办上下齐心协力,领导高度重视,职工恪尽职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年底180余万字的第二轮《*市志》总纂稿告竣,现已开始印制送审稿。
3.圆满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年内圆满完成省志办《云南小康年鉴》、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云南年鉴》编辑部要求提供的材料、稿件,走在全省州市的前列,均受到省志办、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的好评。同时起到推介*、宣传*良好作用,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展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就,介绍*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为国内外各界朋友到*投资兴业、旅游观光提供依据。为到*任职的市级领导及时提供有关*地方志等地情资料。
4.有力推动全市地方志工作的发展。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的地方志工作机构5项职责:⑴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⑵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⑶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⑷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整理旧志,推动方志理论研究;⑸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根据这一职责要求,针对各县区第二轮地方志编修工作进展参差不齐的实际,在市政府组织督促检查的基础上,市志办加强跟踪问效力度。年内,各县区地方志机构实现机构、人员、领导、经费到位,绝大部分县区志书编修都进入收集资料、进行资料汇编和分纂阶段,走在前列的少数县区已经完成初稿;有10县区编辑出版地方年鉴,使全市年鉴这一具有资料权威、反映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系统汇辑上一年度各行政区划各个方面情况的重要文献信息、逐年编辑的资料性工具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全面开展。它不仅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也为科研、产业开发、教学提供信息资料,更是经济建设方面重要的情报源、数据库,同时还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向导与顾问,在衣食住行、旅游购物、就学择业等方面都能为使用者提供便利,并且为下一轮地方志编修的资料积累做好有益准备。
5.全力做好综治维稳和工作。市志办认真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单位干部职工团结干事,全年全办职工家庭亦尚无矛盾纠纷反映到单位的情况。针对全省州市地方志机构批准参照公务员管理,对少部分职工因职称反映的问题积极向有关领导部门作了解决问题的书面请示。
6.认真做好单位挂钩帮扶工作。市志办每年均在春耕大忙季节和春节前由部门领导带队深入挂钩帮扶的鲁甸县梭山乡密所村帮助搞好春耕生产和慰问贫困农户。力所能及地为挂钩村解决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等方面争取资金和项目,按照“百千万帮扶工程”要求做好缴纳扶贫基金的同时,领导干部职工结对帮扶13户贫困户,承担贫困户子女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所必须的费用。
7.认真落实市政府节能减排要求。市志办狠抓节能减排措施的贯彻落实,车辆出行、办公用纸、电脑和空调使用、用水用电等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办公室在节水节电方面达到昭政办发〔2007〕89好文件要求,做到比上年节约。
8.市志办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修志编鉴进展均在政府网上公开。
二、四项制度执行情况
1.市志办按要求成立贯彻落实行政问责、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四项制度)领导小组,组长王文福、副组长聂顺荣、成员为3名中层干部,贯彻落实四项制度的具体工作由秘书科负责。制订有《*市地方志办公室贯彻落实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实施细则》。
2.认真履行8项工作承诺,精致装裱并在办公室走廊的明显位置悬挂有8项工作承诺。全年全体职工均按8项工作承诺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未出现任何部门和个人对地方志办公室和职工有任何违反8项工作承诺的反映。
3.认真拟定部门承诺事项。由于地方志办公室工作性质特殊单一,编修出版的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党政机关和社会贤达人士,新编地方志正努力拓展拥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对象。以此,市志办承诺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查询*地方志资料(包括《*旧志汇编》6册、《*地区志》上中下3卷、《*年卷》1986~20*年卷及各县区出版发行的志书和年鉴)的,可全部在*市图书馆查到(因市志办受办公条件所限,没有查阅地方,全部完整资料均无偿提供给*市图书馆)。
4.市志办领导和中层干部均设置有要素齐全的公示牌证,并且统一要求摆放在醒目位置,做到让来办事的人员一目了然。
三、强化管理情况
1.建立健全市地方志办公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全年全办认真贯彻执行《*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工作规则》,并用发展的眼光,修订完善《工作规则》,共制订16个规章制度岗位责任规则、会议规则、审稿原则、财务管理规则;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学习、考勤、科学民主决策、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公开承诺、首问首办、责任追究、车辆管理、接待等制度制度。
2.各项管理目标量化到人。单位在修志编鉴的任务分配中,每位工作人员承担多少章节、联系哪几个单位、完成时限等都作了明确界定,实现了管理目标责任量化到科室和个人。
3.市志办内部档案管理制度健全,设施齐备,档案管理规范。20*年市志办机关档案管理已达四星级标准。
四、学习调研情况
1.市志办长年坚持每两周至少集中学习半天的制度,主要学习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省市政府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重要领导讲话及有关地方志工作的条例规章或研究部署部门工作业务,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每次集中学习时均安排有专人记录。
2.由于地方志部门工作特殊单一,是公认的生活清苦、工作辛苦、条件艰苦的“三苦”弱势部门。职工主要围绕修志编鉴业务,积极钻研地方志理论,全年撰写理论文章和论文在《中国地方志》、《*日报》和《云南史志》等发表5篇。
3.10月份,由主任王文福亲自撰写调研文章为市委、市政府在《云南小康年鉴》(20*年卷)宣传介绍*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为下一轮修志打好基础,积累史料,市志办安排人员向市委撰写“怎样做好年鉴资料与志书资料有效结合”内容的调研文章。
4.由市委领导、市政府主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的《*市志》(1978~2005年)送审稿已开始印刷分送市级领导、市志编委会成员单位,这是一部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辉煌史实,涵盖*这一时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珍贵的史情、地情资料著述。
五、扣分设置情况
1.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的职责权利范围及有关程序办理公务。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全市地方志工作。
2.严格遵守上级规定的政治、组织、财经和各项工作纪律,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全年全办无违反上级规定的政治、组织、财经和各项工作纪律,全办上下团结干事,地方志工作有新发展。
3.全年市志办单位和领导干部均未出现被市委、市政府通报批评;均未出现被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部门领导未出现被行政问责,职工亦未出现被行政问责。
4.市志办全体职工均未出现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
5.市志办全体职工均未出现违纪违法行为受到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的查处。
6.市志办办公区全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一、精心组织,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一是及时成立了工作机构。根据要求及时成立了以蒋燕为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的发展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全办干部人人参与的局面。二是及时制定了实施方案。根据《县直单位发展提升年活动绩效考核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办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县志办《关于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具体措施和要求》,并按照各阶段工作步骤,细化活动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三是全面动员营造氛围。县委、县政府发展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会议召开后,我办及时召开了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动员会,全面部署了发展提升年的相关工作,迅速掀起了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的,营造了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全力以赴,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1、县志发行有新成效。
为加大《县志》发行力度,使县志工作更好地服务我县“三个文明”建设。今年我办“多管”齐下,不断创新县志发行方式,县志发行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高位推动。积极争取乡镇和部门领导支持。对续志的发行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统计,对末完成发行任务的部门和乡镇进行督促,为全面完成发行任务奠定了基础;二是突出发行重点。将县志发行重点由乡镇调整为县直单位、中小学校、企业、个人(获得副高以上职称者)、社会团体;三是强化考核。召开办公室会议,研究制订了县志发行目标考评方案,把发行任务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和评先评优挂钩。通过加大发行力度、突出发行重点、扩大发行范围,县志发行取得较好成效,一年来累计发行县志300余册。
2、部门志编修有新突破。
《县军事志》的编纂工作结束后,我办积极争取县政协领导的支持,于去年9月份正式启动了《县政协志》的编纂工作,经过全体编纂人员10月的艰苦工作,于今年六月份完成该志书初稿。初稿经再三修改后于9月份装订成册送县政协审定。今年8月份,我办又争取县交警大队领导支持,启动《县交通警察志》的编纂工作,目前已完成交警大队自成立以来所有档案的查找工作,正在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有的篇章正在试写,预计明年2月份可形成初稿。与此同时,我办还协助县人大做好《县人大志》的续修前期工作,明年3月份正式启动《县人大志》的编纂工作。
3、地情资料收集有新举措。
今年,我办结合《年鉴》和《年鉴》的供稿工作,在收集整理地情资料方面做到多跑腿、勤动脑,变被动收集为主动收集,改坐等收集为上门收集,不断创新收集方法。将县情资料分为政府综合口、工交口、农口、科教文卫口、财商贸口等几大块,实行分口收集、分类整理、专人负责、电子存档的办法,使县情资料收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为今后年鉴和续志的编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有新进展。
结合我县招商引资的重点,我办充分发挥地方志书的综合资料文献作用,积极协助县招商局、大汾镇政府等有关单位,从我办所保存的资料中查找县内矿产分布情况、种类属性等,为招商引资服务。此外,广东、广西、云南、湖南及省内其它地方人员询根认宗,或印证有关历史事件,来信来电来函要求我办提供相关资料,我办均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为其提供服务。对县内人员来我办咨询,要求提供相关资料的,我办均做到热情接待,高效优质地提供服务,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今年,共接到县内外来信来访50多人次。
5、《年鉴》和《年鉴》专稿任务圆满完成。
《年鉴》和《年鉴》供稿任务下达后,我办及时与县委办、县政府办汇报和沟通,确定我县2010年年度工作亮点。为保证供稿质量,我办先后选派2位同志参加省、市主办的年鉴编辑业务培训班。编辑人员深入相关部门和乡镇搜集、整理一年来我县在城镇建设、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民生工程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认真整理编纂文字和图片资料,及时上报《年鉴》和《年鉴》编辑部。为宣传,推介,扩大我县对外知名度,花费2万元在《年鉴》彩页专版中认刊了两个彩页专版,集中宣传展示我县近年来在城市化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三、统筹兼顾,各项中心工作有序开展。
1、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
今年我办以“全面发展、跨越提升”为主题,以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县志发行、部门志编修和地情资料收集为抓手,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为动力,力求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为实现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办于2月25日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及时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发展提升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了学习动员、组织实施、总结考评三个阶段的工作。对照“发展提升年”活动各阶段的要求,我办认真组织实施,结合本办工作实际制定措施:围绕《县志》发行,提升县志工作更好地服务我县“三个文明”建设水平;围绕部门志编修、地情资料收集、提升本办人员素质;围绕创建最优发展环境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有效地激发了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精心组织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县委《关于在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我办积极响应省地方志办主任刘斌同志提出的“创先推动方志事业新发展,争优促进方志事业上水平”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一是按照“五好”要求建设领导班子。(即学习好、团结好、作风好、纪律好、政绩好)。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水平。三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牢固竖立廉政意识,搞好警示教育,严格执行各级关于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四是强化内部管理约束机制。扎实推进机关思想作风建设,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确保政令畅通,使办公室各项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3、周密部署“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县委《关于在全县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办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一次全会和王萍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及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的精神。组织观看了杨善洲先进事迹。党员干部深入调研,走访群众,开展谈心活动,查摆问题。着力治“慢”,强化实效观念,克服和改变“慢”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做到快捷、规范、高效;着力治“散”,构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解决少数干部工作作风散漫、纪律涣散等问题;着力治“浮”,把办公室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注重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明确每名干部的责任和职能,激化全办干部的工作热情,切实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倾心做好挂村帮扶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兴起,地方性特色文献数据库需求迅速增长,因而构建地方性特色数据库,促使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势在必行。目前,大规模、标准化、开放型的高校图书馆地方性特色文献数据库较少或缺乏系统性,滞后于其它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引起高校图书情报界的重视。
1 地方性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含义及意义
地方性特色文献数据库是通过计算机实现对本校地方性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标引著录、检索输出的自动化检索系统。高校图书馆建设地方性特色文献数据库对于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奠定基础。地方文化表现当地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是一个地方社会发展进程的具体体现。了解地方文化将会使各级各部门制定工作计划、方针措施能更加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也为外来投资商提供了令人信服、明了的政治和人文环境资料,这对加速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例如,咸阳是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文物荟萃,形成了罕见的人文景观,咸阳也因之成为国家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因此开发咸阳的文物旅游资源,研究咸阳城市历史,对于扩大咸阳对外开放,振兴咸阳经济,推动咸阳社会的全面进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咸阳师范学院咸阳地方史课程的开设,以及围绕这个中心举行的系列研究,近年来取得许多阶段性成果,诸如《咸阳地方史》教材的编写、专题教学片《秦都咸阳》的摄制、参与咸阳历史文化名城、咸阳火车站秦汉雄风壁画论证、塔尔坡秦人墓地考古成果论证等,这些历史研究文献成果紧紧与当地经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使历史研究的功能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咸阳地方史的研究还将以旅游业作为突破口,深入研究咸阳古代交通、环境保护、绿化美化、人文活动等,为咸阳的经济建设和配合西部开发提供更具体可行的模式和依据。]
咸阳仅是其中之一例,全国各地自有各自的特色文献,如果各地都能建立各自的特色文献,将分散于各学科中,分布于各种载体上,包含于其他文献内,出现于网上文献信息资源系统中的分散的地方性文献通过建库得以集中,将会为地方文化研究工作者提供很大的方便,为加速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2 高校图书馆具备创建地方性文献数据库的条件
2.1 具有充分的数据源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在其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高校学报就是其中之一部分,这一部分文献资源数量大、质量高、地方特色突出,深受读者欢迎。很多高校学报栏目办的极富特色,其研究成果很有意义和价值,如《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的秦汉史栏目、《殷都学刊》的殷墟文化研究栏目、《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的西部大开发栏目、《唐都学刊》的唐史研究栏目、《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的鲁迅研究栏目、《九江师专学报》的陶渊明研究栏目、岳阳师院《云梦学刊》的屈原研究栏目等均突出了地方人文特色。目前,高校学报已多达2000多种,其核心期刊就约占1/4,各高校图书馆很注重大学学报的订购工作,一般核心期刊全部订购,非核心期刊则视其地域、栏目特色等也有数量不等的订购。除了订购的以外,高校图书馆的交换资料中也有大批学报,合计起来,数目可观。另外,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收藏“地方志”,这些地方志从省到市到县逐级都能从中可以挑选出一定数量的有关当地的史志文献。除了学报、地方志外,高校图书馆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图书中,还有不少地方文献专著,报刊杂志中也有很多散见的地方文献篇章,收集起来,数量绝对不少,这就为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提供了数据源。
随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具特色的文献信息量迅速增长,丰富的源源不断的文献信息将会以各种形式提供给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地方性特色文献类型也会随之多样化。按不同标准可将特色文献划分为不同类型,诸如:印刷型、视听型和网络型;图书、报刊和论文资料;公开出版物、内部交流资料和密级文献等等。特色文献多种类型并存,为建库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内容,尤其是重要的灰色文献给高校图书馆文献数据库增添了特色。
2.2 高校图书馆具有信息处理的专业人才及设备 相对于公共图书馆或其他信息部门来说,高校图书馆一般都拥有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具有信息服务的丰富经验,具有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加工的能力。所以,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的搜集、文献的加工整理、文献检索、信息研究、信息传递等方面都是比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的。
目前,各高校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方面投入较多,硬件设施较为齐全,软件选择也较为科学,且高校图书馆数据源充足、有建库专业人员、拥有先进设备、能多渠道筹集资金等等有利条件。加之高校大都有一批高素质的热衷于地方文化研究的专业教师,可以借助他们知识丰富且又多彩的头脑来解决文鉴定等一些科学性强的、复杂的难题。如咸阳师范学院历史雷依群教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他在咸阳地下、地面出文物、文献鉴定方面成绩斐然。
3 图书馆创建地方性文献数据库的方法及措施
3.1 做好现有馆藏的整理、清点、归类工作 高校图书馆然文献收集系统、全面,但是对建一个专门的地方文献数据来说,要从浩繁的书山刊海中提取特定性质的数据,并非易事因为,地方文献及特色文献分布广泛,内容庞杂,这就要求高图书馆首先要对其馆藏进行全面的整理、理顺,然后个别归类例如,我馆在计划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时,首先制定了咸阳范学院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数据收集原则,其原则如下:
a.确定文献收录范围,收集从古至今的有关咸阳的政治、军事、历史、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文献。
b.建立确定文献收录范围的程序,其程序应是首先组织馆内学有专长、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对现有馆藏进行分析、研究和筛选;其次对筛选出来的符合地方文献数据库建库要求的文献,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鉴定,最终确定收录文献。
c.确定分类标准,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精确到三级。
d.确定标引准则。严格按照《中国分类主题词表》进行标引,并配备图书情报专业人员,专门负责标引这项工作。
e.确定著录标准。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一致性是数据库质量的关键,我们严格按照《中国机读规范格式》进行数据著录。
3.2 做好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 要建好地方文献数据库,仅从馆藏文献中提取是远远不够的,地方文献主要靠在地方有关部门和地方人士中搜集。有了前面细致的整理、清点、归类、核对及数据录入的工作基础,就确定了文献搜集的方向和范围,其具体的搜集办法有:
a.派人现购。现购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采购人员多跑书店、古旧书市;其二是请教师、科研人员尤其是历史系、中文系、地理系及那些学有专长的教学科研人员代购。
b.和有关部门联系。地方院校图书馆应密切和地方的有关部门加强联系,沟通互补。如和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各地、县方志办、文化馆、档案馆联系,经常到这些部门去互通有无,这些部门一般都收集着很多反映地方文化、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旅游等方面的文献。
c.拜访地方名人和高校的专家学者。这些人大都收藏有大量的珍贵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有关当地的、独具特色的文献资料。对这些难以买到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征得主人的同意,进行复制。
d.分配科研阅览室(前教师阅览室)工作人员做好有关期刊文献的搜集工作。
e.做好网上搜寻工作。派专门工作人员定期在网上搜寻相关文献,其期限应为一周最好,这样就能及时、没有遗漏地做好搜集工作。
f.和当地政府联手,多方争取资金,开发和抢救民间的未被重视、未被开发的处于有可能会流失、毁灭的古籍文献。
g.做好数据录入前的工作,避免数据重复,占据库容,影响用户使用。
3.3 做好数据录入工作 在选好软件的前提下,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标引规则。数据录入要严格按照标引细则进行标引,搞好标引质量。这就要求数据录入人员必须掌握标引的基本知识,熟悉主题词表,能够灵活运用相适应的标引方法和规则。数据录入工作是一项长久的、艰苦细致的、繁杂、费时费力且十分枯燥的工作,所以必须配有专人负责,所配备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图书情报知识和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而且还必须会熟练操作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工具。
3.4 做好文献的梳理工作 数据录入后,依据相关内涵类别,创建机内数据梳理设置。其设置可按:
a.按照学科门类进行梳理。例如,对所收集的有关咸阳的地方文献,严格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进行类目划分。如此,梳理后的学科类目如表1所示。需要哪一类的文献,直接点击即可。
表1 地方文献数据库学科类目表
类别 名
称 数据 纪录备注
G 文化、科学、教育 668 当前收录数据
J 艺术 229 当前收录数据
K 历史、地理、考古、文物 1000 当前收录数据
b.按照地域属性进行梳理。对所收集文献依据所辖行政区划进行梳理,将有关某一县区的政治、历史、人、事、风俗等文献全部归入,例如,只要点击某县,就可查到这一县的一切。
关键词:地方文献;采访工作;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72-02
地方文献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是反映某一地区政治沿革、经济发展、自然环境、风俗民情等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的总和。它能为人们研究和探索特定区域的历史和未来提供翔实的信息,对本地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的中心图书馆,应该担负起征集并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社会义务。因此,提高对地方文献的认识,掌握地方文献征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以天津图书馆为例,通过多年从事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实践经历,结合相关案例,探讨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一、掌握出版信息,灵活运用采集方式
地方文献征集是一项烦琐细致的工作,涉及面很广。搞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要充分掌握征集的线索,即掌握信息,主动征集,开辟多种多样的征集渠道,采用灵活多变的收集方式。天津图书馆的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对重点单位进行上门采访,由专职人员到市志办公室、政协委员会、文联、新闻出版等职能部门进行上门征集,并且长期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本市有关地方志和专业志编写出版信息与动态。另一方面通过浏览本地有关报纸,一旦发现地方文献出版信息,积极与采编部门核实是否已经订购,并且做好地方文献采访目录进行征集。同时,专职人员还密切关注全市重大会议的动态,进行追踪搜集。
天津图书馆对天津历史照片的灵活采集可以作为一个成功的范例。1939年8月发生的罕见水灾,淹没天津整个市区,许多地方水深约2米。当时中国摄影公司派人在天津各重要街区进行拍摄,并制成印刷版照片,数量达130余张。这些照片不仅充分反映了水灾的真实情况,同时也反映了现已大部分消失的重要历史建筑景观。无论从建筑学、天津地方史,还是气象灾害史的角度来说,其文献价值不言而喻。但这些资料流落民间,很难探寻。直到2000年前后,这些珍贵的照片出现在天津沈阳道旧货市场上,由一位书商持有。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民国文献研究史的同志得知此信息后,经主管领导同意后,与书商多次商谈,最终使资料收藏于天津图书馆,这为今后研究天津的历史保存了一套完整的资料。
地方文献在采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于采访一般文献的情况。主要反映在:一是采访民间收藏;二是定价问题;三是手续问题。
首先,对于采访民间收藏,采访人员应主动走出馆门,通过各种渠道探询地方文献下落。经书市、拍卖会、旧书市场等活动场所,掌握地方文献交流市场的行情,做到大致了解本地区的地方文献分布、流落情况、及时收集流落在民间的地方文献。
其次,定价问题。有许多内部资料,特别是民间私人手中的历史文献(家谱、老照片)等,它们不像现今出版物有明码标价。即使有的有标价,但因文献印数少,史料价值高,以及时代因素,其开价已远远超过一般标价。目前,全国收购这类文献又无统一的规定,一般以现行市场时价为准。因此,在采访的具体交涉中,采访人员应认真鉴别文献质量,确认文献无误后,再与出售人员商谈价格。收购文献价格一般应低于市场时价为宜。如果死搬教条,坚持按文献标价收购,就很可能错过收购机会。因此在定价问题上应灵活把握,确为珍品的,高价收入也值得,尽可能使民间散落的珍贵地方文献归公所用。
再次,手续问题。图书馆购入图书资料,书店等必须出示正式发票,才能入账。但民间及社会团体收藏的地方文献很难提供正式发票,给入账造成困难。在这一问题上既要慎重遵守制度,又要灵活、变通。可向有关主管部门及财务管理部门上交专题报告说明情况,请他们批准实行专用凭据作为购入文献的依据。
二、建立成员馆共享方式,实现数字化管理
文献的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应着眼于全地区。公共图书馆要利用区、县图书馆的协作关系,建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共享协作网”,进行联合征集、互相征集、各馆确立各自专题的地方特藏,分配文献资源复本,既防止资源重复建设,又达到资源合作共享的目的。
天津图书馆采编中心积极与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图书馆、天津市档案馆、史志办、历史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在全市开展地方文献资源的调查、核实、编目等工作。利用UACN软件编制“采编中心”成员馆的联合目录,将天津80余家地方成员馆纳入资源共享的范围中。该中心通过建立天津地方文献书目联合检索数据库,根据与“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协议,为各成员馆提供馆藏文献的书目信息资源,实现本地区书目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有效扩大了信息的覆盖范围和共享空间,起到了区域联合编目中心的作用。
2002年,在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天津图书馆又加入“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后又参与发起建立“深圳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通过与天津市13家出版社签订合作协议,为其最新出版的文献编制原始书目数据,并上传至“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和“深圳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实现津版出版物书目数据资源的全国共享。此外,天津图书馆还建立了本馆回溯书目数据库和音像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协助成员馆完成回溯和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建库工作,为成员馆提供数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很多文献已严重自然老化,装订已散或纸质脆化是普遍现象,甚至有些民国文献孤本,轻轻触摸纸张就会有碎屑掉落。对于这类文献,抢救保护是当务之急。其中,进行数字化抢救管理是有效手段之一。通过现代的扫描手段,可以对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扫描前可先将图书和期刊进行了分类,针对孤本的书籍做无边距扫描,即不拆开、折叠书脊,每次只扫描一页内容;针对有多本的书籍选择其中一本拆开做分页扫描,扫描后再重新装订,用黄表纸把书脊贴好。通过这一手段,使濒危文献转化为电子读物,既可以减少翻阅的次数从而得到有效保护,又可以实现文献共享的初衷。
通过天津图书馆的案例可见网络对于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也已完全有能力实现地方文献的保护和共享。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建立和发展完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巨大能量。
三、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地方呈缴制度
国家颁布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工作条例曾规定地方出版物的征集和保存是地方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争取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依靠行政手段,实行“呈缴”制度一直是地方文献征集的一种重要保障。
早在1979年国家出版局就以193号文件的形式规范了各出版单位的样本缴送工作。这份题为《关于征集图书、杂志、报纸样本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出版社、杂志社要向国家及地方省(市)图书馆缴送样本。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出版单位缴送样本工作的积极性由于这项工作的无偿性质而一直不高。面对这种情况,天津图书馆适时地调整制定了征集地方出版物的方案。1989年,天津图书馆起草了“关于征集天津地方出版物的通知”,其内容包括征集地方文献的宗旨、意义、呈缴与接收的办法等。该“通知”取得了天津市文化局、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依靠主管部分下发的正式文件和新闻出版局提供的天津出版单位名称,仅1989年一年,天津图书馆就与市120家杂志社及百花、教育、科技等7家正式出版单位建立了缴送样本的关系,取得了可喜成效。此方案实际上从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厢情愿的征集方式,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操作的做法,对于提高征集的数量和质量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通过总结,我们得出了以下经验。
一是争取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地方文献采访工作带有一定的政府行为色彩,更有利于文献的征集工作的广泛开展;二是改无偿呈缴为有偿征集,经与新闻出版管理业务部门及出版社商议,各出版社愿以很低的优惠价格向图书馆提供样书,结算时间及方式尊重出版社的意见,这样有效调动了各出版单位的缴送积极性;三是本着互利互惠的精神,天津图书馆采编中心编制的天津地方出版物计算机数据无偿地向出版社提供,为出版社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编发销售目录、新书推广宣传品提供方便,实现双赢。
四、建立图书馆内部地方文献的制度保障
由于地方文献的形式多样,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势必会和图书馆原有的采访工作发生交叉现象。漏采和重采都是不允许的,所以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2002年10月,经天津图书馆藏书建设委员会讨论通过,馆长办公会审核批准实施了《天津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条例》。
在该条例中,除了提出了实用性、系统性原则外,还特别提出了地方性原则。对反映本市历史和现实发展,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应全面采集;对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馆藏特色地方文献资源,要努力补充、完善和发展;要努力建设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天津图书馆文献资源采集方针的制定及工作计划与管理由天津图书馆藏书建设委员会全面负责。文献资源采集的日常工作依照职能分工由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实施。文献采集的专门经费由藏书建设委员会提出年度使用安排计划草案,经馆长办公会审核批准后实施。此《条例》是搞好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建立图书馆内制度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地方文献工作是地方公共图书馆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天津图书馆在此项工作的实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灵活的采集方式,全面的资源共享、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坚实的制度保障,再加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是搞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图书编目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图书馆采访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高林江,陈隽.浅议地方文献采访策略[J].山西科技,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