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声声慢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22 07:26: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声声慢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声声慢教案

第1篇

现在许多成长中的青少年对父母师长以及朋友的关爱已经习惯于接受,理所当然地享受他们的照顾和无私奉献,从来没有想到如何去回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举行这次活动正是为让广大中学生在享受关爱的同时,也能学会理解别人的付出,让他们把自己得到的深切的爱延续和传递,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懂得回报,懂得表达。

二、活动的组织

初一级部

三、活动的内容和安排

1、了解“感恩”(第3周)

(1)以“感恩”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制作一张小报,主要内容为介绍“二十四孝”和“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

(3)通过年级博客进行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2、体验“感恩”(第4—6周)

(1)集中观看励志演讲《让生命充满爱》。(中国校园演讲大师邹越)

(2)各班开设一节“感恩”主题的主题班会。

(3)收集身边的“感恩”人物和故事,举行一次演讲会。

3、表达“感恩”(第7—10周)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开展给父母(或亲人)写一封感恩信活动;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我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衣、做饭等,以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估算将来读高中、上大学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

(2)感谢老师教育之恩

开展以“四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

举行小型故事会:《我和我的老师》

(3)感谢学校培育之恩

开展“我为学校塑形象”活动,规范日常行为,注重文明礼仪,不做影响学校形象的事。

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增强主人翁意识。

开展“我为学校写一句感恩的话”活动。每名学生写一句感恩学校或老师的话。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认真阅读方案的内容,认真组织,追求实效。

2、表达感恩的活动由各班根据情况各选择1-2项完成,也可融合到主题班会中。要求有活动过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及时上传到级部博客或者发送到级部信箱中。

五,活动评估

由学校组织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扬子一中初一级部

年月日

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工作安排

1、了解“感恩”(第3周)

(1)以“感恩”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制作一张小报,主要内容为介绍“二十四孝”和“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

(3)通过年级博客进行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2、体验“感恩”(第4—6周)

(1)集中观看励志演讲《让生命充满爱》。(中国校园演讲大师邹越)()

(2)各班开设一节“感恩”主题的主题班会。(和班主任)

(3)收集身边的“感恩”人物和故事,举行一次演讲会。()

(4)评选“感动一中”的人物。()

3、表达“感恩”(第7—10周)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班主任)

开展给父母(或亲人)写一封感恩信活动;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我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衣、做饭等,以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1 2

“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估算将来读高中、上大学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开展“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节约之风,杜绝浪费。

(2)感谢老师教育之恩(班主任)

开展以“四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

举行小型故事会:《我和我的老师》

(3)感谢学校培育之恩

开展“我为学校塑形象”活动,从学生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着手,校服穿着整洁不留长发、染发,文明礼让,不做影响学校形象的事情。()

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纸屑的习惯,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并放到垃圾桶。()

第2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满意度

一、现行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行成人高等教育很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模糊的,不知道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有的盲目抄袭全日制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根本达不到要求;有的专科、“专升本”或“高起本”各层次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差不多,课程重复开设,连续性、衔接性不强。有很多院校的培养方案根本就没有培养目标,一张教学进程表就是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更有甚者,课程上到那儿算那儿,上一年算一年,下一年教学安排、教材、师资还不知道怎样安排,目标不明,不能明确反映社会发展赋予成人高等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体系不科学

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进程表内的课程结构应具有逻辑性和循序渐进性,即先基础,后专业。而现行很多高校成人教育的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一是没有考虑针对性和实用性。即基本上是“拿来主义”,照搬照抄普通高校同层次同专业的课程,是普通高校课程的复制和浓缩,既没有对成人这一教学对象进行细化分析,也没有考虑到成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二是没有考虑办学层次和形式。即专科课程是本科生课程的平面压缩,而研究生课程是本科课程的重点重复;三是没有考虑各门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前瞻性、逻辑性与系统性。或者是不考虑哪些课程先开,哪些后开;甚至有数师资源的课程就开,无教师资源的就不开;有的为了开设新课程,随意删去必须开的老课程,教学计划按课程名称定夺,对具体内容缺乏周密考虑;四是不重视实验、实践教学,技能性课程开设较少。结果导致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比例不妥,或者过分强调一方,或者过分突出另一方;课程设置产生了不规范的随意性和不必要的波动性;基础课内容陈旧,知识老化,而专业课则门类划分太细,内容交叉重复太多,难以真正满足人才素质的培养需求。

(三)学时分配不合理

一是对各课程模块的学时数设置缺乏整体设计;二是对各模块内部分具体课程学时的设置缺乏科学依据,人为性较大,课程学分的设置也就缺乏科学性。结果导致教学计划在学时分配方面不合理:周学时过多,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给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基础课程学时偏少,不利于学生建立宽厚的学科基础平台;选修课学时偏少,没有给学生提供选择学习和发展兴趣的余地;实践课学时较少,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成教特色、专业特色体现不够

成人教育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应围绕着成人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因此,不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就难以设计出适应成人学习的教学计划、教材以及教学方法。而现行很多高校成人教育的培养方案以模仿全日制培养方案为主,没有充分考虑“成人、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专业化、理论化的课程偏多,实用性、针对性不强,有的课程早就落后于学员的实践;对各种形式(如函授教育)的教学环节也不甚落实,特别是实验、实践性环节、论文答辩等匆匆过场,有的甚至干脆砍掉;自学指导往往名存实亡,作业质量不高;有的虽有专业方向,但专业特色、方向性不够突出等。

专业培养方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所办专业的生命力。笔者认为现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上述问题,导致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是影响成教学生归属感缺乏、教育消费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的重要因素,必须予以优化。

二、对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普通高等教育是职前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是职后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职业岗位所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或技艺型高级人才或管理人才。在这个大前提下,每个专业应确保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为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用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分析、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在制定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方案时,必须要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服务方向、所需掌握的基本技能、所需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及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理论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

(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

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课程分类及其比例的关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以及不同培养层次和办学形式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上,要充分考虑成人学员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坚持综合性、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统一。课程设置既要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有所创新,应当稳住基础课程,放开应用性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t成人教育的实践性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社会既需要理论型人才,也需要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更为社会所欢迎,因此实践教学要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要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课程,增加实训和生产实践。

(三)合理分配学时学分,合理安排开课时间

成教学院在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充分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课程的性质、成人高等教育和成人学生的实际的基础上,依据学制、办学形式和教学日历等合理安排教学全过程的学时分布、课内与课外的学时比例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等,力求做到各门课程学时规定科学、学分设置合理;要根据课程涵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先后约束关系及紧密程度,合理安排开课时间,增强课程教学的协同性,做到各学期的周学时数均衡分布,力求在规定的学程和教学时数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第3篇

为了调查目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总体满意度情况,我们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对象为武汉某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管理类本科生。此次问卷调研总人数为154人,回收150份,有效问卷96%。

问卷问项的设计主要借鉴了市场营销中关于产品质量满意度测评的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主要包括4个指标“学生期望”、“教学质量感知”、“教学满意度”与“教学忠诚度”,各指标的问项均采用7点李克特量表((1表示最低;7表示最高)。

“学生期望”指标主要从个人需求与能力提升两方面设计问项,包括“你预期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充分的白由表达空问;轻松活泼的互动氛围;发人深思的案例等”;“你预期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显著提升你的团队协作能力;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等”。“教学质量感知”包括1个问项:“你觉得案例教学课堂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你的个性需求和对白身能力提升的预期”;“教学满意度”包括两个问项:(1)实际的案例教学在多大程度上超出了你上课之前的预期;(2)想象一下你理想中的案例教学课堂,你觉得实际的案例课堂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你心目中的理想和完美?最后,“学生忠诚”指标只有1个问项,即“如果没有任何学分的压力与选课的限制,你还会在多大程度上因为案例教学而选择某一特定的管理学课程”。

通过计算各指标的均值,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总体上的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期望高达6.73分,这一结果说明在学生心目中,对案例教学是寄予厚望的,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案例教学这一模式,能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包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等),以及强化集体合作意识与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等个性需求满足方面产生积极的效果。然而,当学生实际经历了案例教学课堂之后,其感知到案例教学质量却与之前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教学质量感知指标的均值为5.27。预期与现实感知之问的差距必然导致学生对案例教学满意度评价的降低。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满意度指标均值为4.41,说明实际的案例教学课堂与学生们心目中理想的案例教学课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导致案例教学忠诚度较低的关键性原因之一。结果显示案例教学忠诚度指标的均值只有3.97,说明如果没有任何学分的压力与选课的限制,学生们并不会因为案例教学而选择某一特定的管理学课程。现实中的调研结果,对于我们有志于通过案例教学打造课程特色的教师敲响了一记警钟。同时,我们开始不得不关注一个关键性问题,即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只有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才有可能找到真正提升案例教学学生满意度的利器。

二、高校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调研对象与方法说明

本文采取学生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具体选择上过“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同学为受访对象,因为这二门课题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中运用到案例教学频率最高的课程,学生在进行案例教学质量评价时的主观感受是最深刻的。

然而,由于本文主题涉及教师日常教学评价等敏感性话题,从而导致明显的社会期望偏差问题(So(ial Desirability Bias。当人们在回答问卷时感到社会压力而给出能被社会认可的答案时,就形成了社会期望偏差。为了减少这一潜在影响,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降低社会期望偏差的干扰。事实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进行访谈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进行个人深度访谈,而不是焦点小组访谈,将受访者的白我表现以及周围人“言行一致”价值观压力等因素的干扰降至最低;第二,尽量将被访者引到比较安静的地方,让他们感觉更加白在。采取半结构式的访谈形式,营造放松、信任的氛围,鼓励被访者更加放开,更加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第三,对于一些特别微妙的问题,研究人员采用投射法,让被访者评价其他的相关行为,比如我们尽量不提到某某老师的营销课或战略管理课。共访谈了38名受访者,有效受访者为36位。

2.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我们最后梳理出了五项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案例选取”、“案例课堂建设”、“案例教学师资”、“案例教学与能力培养”,以及“案例教学考核”。

(1)案例选取。研究结果显示,案例本身的选取是影响案例教学满意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接近94%的受访者认为相对于“洋案例”而言,本土案例在案例课堂教学中更受欢迎。同时,还有近88%的学生认为案例的预测性很重要。因此,具有前瞻性、预测性、开放性的案例内容对于提升案例满意度尤为关键。另外有8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注重内容的实践性,不要过分地强调理论;同时,时效性(74% )与关注度) 64 %)也是受访学生经常提及的两个方面。很多案例选择集中于沿用已久,已经不符合当前市场形势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可能经典,但由于重复了太多次,对其分析形成了套路,甚至网络上或教科书中已有很多格式化解读,更可能教师的讲解也会沿用这些标准化分析思路。这样缺乏针对性的“老面孔”案例无疑会削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白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最后,有61%的学生还提到了案例的真实性,因为现实中有些教师为了配合理论教学,会对案例内容进行相应的改编甚至于完全虚构,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案例的教学满意度。

(2)案例课堂建设。事实上,选择了一个好的案例,只代表案例教学成功了一半。因为案例课堂建设是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质量感知的重要因素。我们有可能选取了一个恰当的案例,但有可能学生实际经历了案例课堂以后,并没有达到他们的初始预期。期望与实际感知之问的差距,将导致案例教学满意度的降低。研究发现,93.17%的受访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课堂应充分调动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思考者、讨论者、表达者;而教师则应作为引导者、聆听者,沟通者。然而现实是有的课堂设置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在案例选取、讨论、总结中过多干预,挤占了学生的能力发展空问,削弱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最终导致学生对案例教学满意度的降低。事实上,这样的互动模式扭曲了案例教学的初衷,使得案例教学形同虚设。

另外,有88.14%的学生认为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影响学生案例教学课堂体验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三五个同学说完之后就无话可说了,即所谓的“思维定势”现象;同时,有些同学案例讨论时只能就事论事,无法联想类比,也很难说出白己独特的观点;而且,当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时,总觉得案例分析让人感觉无所适从,无法投入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有时案例课堂中经常是有同学说无同学听。以上种种现象充分说明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影响学生案例参与体验的重要因素。这种准备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提前了解案例材料,还有要提前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实中,我们经常面临的困惑是在实际的案例课堂教学中,是案例穿插理论还是理论讲完之后再呈现案例或者案例先于理论?我们的研究中似乎更偏向于先理论阐述后案例讨论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激起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案例讨论的深度。因为如果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将会造成案例分析跟着感觉走、即兴发言或发言时不着边际。

我们还发现案例教学氛围也是重要的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有74.2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氛围提到了这一因素的价值。比如很多受访学生认为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氛围,案例课堂规模最好是小班上课;同时认为案例课堂的桌椅摆放应该更灵活随意,要体现讨论的氛围(比如圆桌式等);而且,老师与学生之问应该是平等式讨论,然而现实中有些案例教学形式缺乏合理的设计,甚至将案例讨论环节省去,把讲案例教学等同于案例讲解,使得本该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能力的教学变为老师“一言堂”式的案例灌输,学生变为被动的接受对象。另外,有54.11%的学生还提到了案例课堂节奏的重要性,也就是教师应该提前有一个案例讨论主题的推进顺序,这样才能提高案例课堂时问利用的有效性。因为现实的案例讨论中,有些同学发言的过程中太面面俱到、忽视重点;甚至有些同学通篇念稿;同时,对于复杂的案例,案例介绍加课堂讨论的方式有时就演变成了混沌无序、离题较远的胡聊闲扯。事实上,还有35.47%的学生提到了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的价值,认为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比如如果我是总经理我会怎么办?)应该加入到案例课堂中,这样能深化学生的情景体验,促进思考问题的聚焦性;同时,有29.18%的受访学生认为多元案例教学平台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认为案例教学仅仅依托于课堂不够,还应该拓展到实习基地、企业、虚拟平台等模式中去。作为案例教学,如果能将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案例企业有关人员请到课堂中来进行现身说法,将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案例讨论时思路的拓展。

(3)案例教学师资。教师作为案例教学中的设计者与主导者,对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调研结果发现,有96.23%的受访学生提及到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经验是会影响到他们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另外,有94.33%的学生提到了教师的案例点评技巧,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均提及到教师点评一定要实现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的结合,不能重理论轻实践;同时,教师点评除了应该给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外,还要有详细解答;另外,教师的点评要有可执行性。总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充当的是精神导师的角色,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案例教学对于培养白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意义,而不只是机械地布置任务。最后,还有89.74%的学生提到了教师的理论视野问题。事实上,学生们并不否认教师们的理论功底,只是在案例教学中,能做到真正“活学活用’,的教师并不多,有些教师很难做到案例教学点与理论知识点的有效融合。因此,此处所提及的理论视野更多的是强调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与价值。

(4)案例教学的能力培养导向。正如前所述,案例教学的本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如果学生在经历了案例课堂后,感觉这些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则会降低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们试图通过案例教学期望得到提升的能力分别为:独立分析与质疑能力X95.33%)、团队协作能力(94.33 % )、实际管理与操作能力(91.02%)、沟通协调能力(87.74%),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85.33% ) ,决策能力X79.25 %)与资料查阅能力(74.32%)。实质上,案例教学是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讨论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综合分析、判断决策、口头表达等能力等。案例教学对学生来说比理论教学更具挑战性和实用性。而理论教学在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快速性方面具有案例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一味地偏重于案例教学,可能会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一味地偏重理论教学,又缺乏对学生能力应有的锻炼。因此,正确的平衡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二者的关系,是广大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和课时安排上所必须考虑和重视的。

(5)案例教学考核。正如前所述,在实际的案例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小组讨论中的“搭便车,,现象,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时三五个同学说完之后课堂就变得鸦雀无声了。这种结果将造成一种课堂互动程度的进一步降低,让本来对案例讨论有着较高兴趣的同学们也产生了负面情绪。因此,我们经常在思考,是否可以进行一定的制度设计以防止此现象发生?应如何设立一个规范的案例教学评价体系?怎样评分是公平客观合理的?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发现案例教学考核也是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实上,由于案例分析结论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不能按照客观题一样的标准予以评判,而应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95.33% )、判断决策能力X94.27 % )、创新能力(91.87%)、团队协作能力084.37%)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能力(77.28%) o对学生在案例课堂中思维品质的展现给予全面的考量,比如分析过程是否恰当,结论依据是否充分合理,结论推断是否符合逻辑,思维有无创新的方面进行考核。

另外,使用小组内匿名互评(61.27% ),可以从制度设计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减少“搭便车”者的数量。而且应将案例课堂的表现纳入到学生总成绩评定的框架内,使学生从心理上对其更加重视。当然,在评定方式方面,有近97.76%的学生还是认为教师评定应占主导;其次是组问互评(84.23% )。以上三种评定方式的有机结合,将有效地提高案例教学评定的科学性,从而保证评定结果的有效性与公平性。

三、对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建议进行科学的案例选取

目前而言,教师在选取案例时,经常犯“崇洋媚外”、“事后诸葛亮”、“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内容老套”等问题。

一是本土案例与西方案例并重。案例由于继承于西方,案例教学模式在案例的选取上多注重欧美国家。然而,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中国活跃的本土市场上也有着层出不穷的案例。反映中国经济与市场的案例,也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的。对本土案例产生的特殊环境的理解、对其背后所蕴含的制度和市场的特征解读都是我们仅仅讨论西方案例所不能获得的。因此,重视本土案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处理本国企业面临问题的能力。当然,案例选取一味的本土化,可能使学生缺乏国际视野。因此,应适当地保持二者的平衡。

二是强化案例的预测性。现有的很多案例都是马后炮似的“以成败论英雄,,式的案例,学生们很质疑其实际的应用价值。因此,具有前瞻性、预测性、开放性的案例对于提升案例满意度尤为关键。这也对我们的教师进行案例库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这种案例是立足于未来的,是对未来企业运作的一种分析与预测,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增强案例的现实性。案例选取也要反映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好是学生切实感受或经历过的情境下的案例。案例设计者可以从各种媒体中、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生活场所中搜集最新的典型案例。身边的案例往往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因为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提。相比于传统的经典案例,这样的新鲜案例由于没有固定的解读和评价,往往也更能提升学生的白主创新意识。在一个新鲜案例的分析中,学生思维训练的密度和深度比在传统案例大得多。

2.改进案例课堂建设

案例课堂建设是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质量感知的重要因素。要改进案例课堂建设,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师应通过组织、引导,使学生在比较宽松的前提下深入探讨、辩论,从而实现由个案到理论、理论到现实的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而且,教师要摆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角让位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表达白己的观点和看法。当然,由于学生对问题讨论面的控制能力不强,有时可能会偏离主题目标的探讨。所以教师提纲挚领的有力组织是保证案例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案例教学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的组织协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只有双方的共同参与、有机配合,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既定目标。

二是应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条件进行案例课堂前的相关准备。因为课前准备是影响学生案例参与体验的重要因素。这种准备包括对案例材料的熟悉、相关理论背景的学习、讨论小组成员之问的充分沟通与交流等。学生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将会造成案例分析跟着感觉走,案例讨论最终只会流于形式。当然,教师还要善于营造一种有效的案例教学氛围,这种氛围的创造包括环境与气氛等方面,比如案例课堂规模以小班为主;案例课堂的桌椅摆放应该更灵活随意,比如以圆桌式为主;而且,老师与学生之问应该是平等式讨论,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不能将案例教学等同于案例讲解,否则使得本该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能力的案例教学变为老师“一言堂”式的案例灌输。

三是走出课堂,丰富教学形式。案例教学中,要善于对具体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比如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平台等。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比如如果我是总经理我会怎么办?)能深化学生的情景体验,促进思考问题的聚焦性;同时,案例教学仅仅依托于课堂不够,还应该拓展到实习基地、企业、虚拟平台等模式中去,进而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案例讨论时思路的拓展。

3.强化案例教学师资

现实中,很多教师白身的成长背景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学术背景深厚,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受到白身经验的局限性,很多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对案例的认识也多基于白己的理论知识,很难引导学生把握案例的实质,使案例教学流于肤浅,大大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因此,工商管理专业院系在案例教学的师资配备上应予以重视。不要一味以学位论高低,而应该让有过实践经验或与企业联系紧密的教师担负案例教学的任务。这样,他们的指导就不会只流于理论层面,而是具有深刻的实践、经验意义。另外,教师也应通过实习和调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丰富白己的实践经验,提高白己的实践能力。

4.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研究表明,学生们通过参与案例课堂试图提升的能力包括独立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际管理与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决策能力与资料查阅能力。因此,教师在案例的选取、案例教学课堂建设与案例教学考核等方面均应体现能力培养这一主要导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案例讨论最好以团队/小组形式进行。由各案例小组白行推选一位团队领导,由团队领导根据团队成员的素质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分工应尽可能模块化,比如资料收集、PPT制作、案例陈述等。然后,教师在进行学生综合成绩考核时,除了应考核团队的总体表现外,还应对各个成员所分工领域的表现进行评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规避“搭便车”现象,同时还可以促进各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与集体精神。

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对案例进行点评时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反应见缝插针适时提问,设置悬念,可留出思维空问激发学生思考与表达,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形成白己的观点。例如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提出种种观点,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5.规范案例教学考核

由于很多教师只是将案例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所以缺乏对案例教学考核的重视。很多课程的考核方式只是集中于理论知识的考察,忽略了案例教学中学生表现的考核评价。这种合理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学生也对案例教学不够重视,甚至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从而使案例教学不能发挥原本期望的效果。即便是有相应的评价方式,大部分考核方式仍然是把学生划分为小组,以组为单位打分。但在现实中,往往有些学生并没有认真参与,只是坐享其成,这样的欠公平、过于主观的打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要让案例教学的考核更科学规范,应该同时从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着手,具体而言:

第4篇

【摘要】 抓住特色 认真分析 教活课文 活学活用

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若问我对语文教学的感受,用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形容极为恰当。我发现每篇课文都不是死的,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只要你认真思考,仔细分析,他们自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特色是什么,应该怎样教活他们。

在此就以李清照词两首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来谈一谈我的这种感触。

新人版必修4第二单元选了李清照的两首词《醉花阴》与《声声慢》。按照常规,这两首词是分开来讲的,我参考了几个教案,也是分开来讲的。但是我通过分析后发现,这两篇课文表达的情感都是一个“愁”字,为什么不可以以“愁”为线索将这两首词串起来一块儿讲呢?

在确定了这样的思路之后,我首先介绍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并强调了她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特色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的。前期词在内容上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风格清丽明快;后期词表现爱国精神,抒发伤时怀旧和怀乡掉亡的情感,风格凄凉低沉。然后在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练习之后,请两位学生激情朗诵,这样就营造了浓浓的抒情气氛。接着,我按照以“愁”为线索将两首词串起来的思路来讲这两首词的内容和特色。

《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宦游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季节正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打发自己的空虚生活,携酒去东篱观赏,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课评课;有效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成长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听课评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听课、评课,教师间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与评课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听课评课更有效,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就“重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展示暨研讨活动”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评课。

一、要看得懂

1.看得懂,就是要听课者评课者看教师教了什么,学科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方法和思想

而信息对于处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学生而言,是不需要教师教的。方法是指能运用于实际的策略;思想是指学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形成价值判断的思路。因此,在语文课的有效课堂上,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思维和思想方面。

涪陵实验中学周波教师执教的《声声慢》,通过教学会让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研究作者的隐秘。在教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情感时,周老师以“大雁”这一意象为例,还特意让学生将方法归纳出来并用在后面的几个意象(如黄花、梧桐、酒等)的分析中。学生通过自我归纳和练习,总结出了意象分析法的方法:抓意象,寻找意象的特征,体味情感;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画面和情致。学生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练习,掌握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江北十八中的刘盛浪教师执教的《咬文嚼字》,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咀嚼语言的思路。通过咀嚼文章标点,比较分析改编与原著文字,于平淡处见深情等方法的指导,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会更热爱我们的母语,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刘老师指导学生咀嚼文章标点引用了鲁迅的《祝福》中的句子。“我喊阿毛!”这个句子表达了祥林嫂讲述自己故事时内心的悲伤绝望。而“我喊:阿毛!”表现了祥林嫂发现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后,她内心有所满足,含着喜悦喊阿毛。这两个句子标点不同,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的不同,也证明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重庆南开中学龚春华教师执教的《张衡传》,不仅给我们呈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更为可贵的是他给学生灌输了学习中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理念,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龚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求助同学而不能解决的,最后由老师提供方法再来解决。比如,有学生不理解“连辟公府不就”的“就”字,龚老师让学生组“就”字的词,学生组了“就餐”“就位”等词,然后龚老师顺势归纳出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一种方法:双音组词法。这节课,龚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一共归纳整理出了五种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双音组词法、搭配得当法、语意翻译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通过成语联想来寻找词类活用和词语的基本意义的方法、因形求意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可以自主学习其他文言文。

西南大学附中的张万全教师执教的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张老师的课以鲁迅的“删夷枝叶的人,绝对得不到花果”作为教学灵感,通过引领学生对删减文本的阅读和分析,领会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就是尊重原文,从文本中发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看教师怎样教的

(1)听课者要看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

教学中能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是否活跃,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能否相互启发、补充、批评。

(2)看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平台,能否拓展学生的经验,是否能提升学生的智能

刘老师用少儿版《红楼梦》给学生提供“咬文嚼字”的平台;张老师用契诃夫的原文《装在套子里的人》给学生提供文本阅读的平台。

(3)看教师是否和学生一起读书,把自己经验形成的过程拿来和学生一起分享

刘老师执教《咬文嚼字》时,以分析为主,通过“分析—总结—提炼”的过程,将思维活动的展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也形成这样的思维过程,以后再分析问题就会更深入、更全面。

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以讨论为主,强调学生个性化理解,但在其中穿插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而不是直接把教师的个人理解强塞给学生。

3.看学生收获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学生如果获得的只是信息,那这堂课是失败的,信息不是语文课的目标。看学生是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看学生是否有思想。这里的思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作名词就是学生上了这堂语文课后在认识上有什么提高,作动词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即我们常说的思维和方法。

学生听了周老师执教的《声声慢》以后,明白了一首诗词该如何去读,明白了去抓意象、品情感。听了刘老师的课,学生知道了如何从生活中、阅读中去发现美的句子,并用语文的方式去感受美。听了张老师的课,学生懂得阅读文学作品要进入作者的隐性世界,用今天的眼光读出现实意义。

二、要想得透

1.听课者揣摩课堂隐含了语文教育的哪些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几位教师的教案很简洁,但备课很充分,都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和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的。

如,龚老师执教《张衡传》时,把学生难于理解的关于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方面的内容删掉,这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

2.听课者要从各位执教教师的课上看出个性与共性

每堂课都有很多上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每个教师都会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教学重难点,这是每个教师的个性。

但语文教学都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有规律。这几位教师都对文本进行了研究,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的理解;他们自己做了很多功课,读了很多好书,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高,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信手拈来,营造课堂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春风化雨般地实现文化熏陶,达到给学生“补钙”的目的;他们能回到学生,教学都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通过语文教学来传递情感、熏陶文化、呈现价值。

对于语文课,情感传递和文化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而最终要完成的,则是学生的价值呈现。如,语文课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理念,促成其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思考,使其能够正确地面对世界,面对当前与未来的生活;另外,从方法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换。

刘老师在执教《咬文嚼字》时,既教会学生咀嚼文字的方法,又广泛举例,旁征博引,对于文本的解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性,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堂课为契机,将学生对奴性的认识引向深入,以此来塑造新时代知识分子的脊梁;龚老师执教《张衡传》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以“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张衡”为主问题,带领学生去领略张衡的伟大人格,以“天才全才奇才,才华横溢;文品官品人品,品行高标“来总结张衡,最后学生呈现出了我们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的价值观。这样,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情感和思想也达到。

三、要说得清

1.说得出教学的规律

听课者要能从课堂中领悟到教学规律,把必然的东西提示出来。这几堂精彩的课,都符合教学规律,引入自然,不再是声频视频齐上台;讲析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学生的讨论有广度和深度;问题的设计紧扣文本,新颖;课堂结构自然合理,做到了顺其自然(“其”指学生)、从心所欲(丢开教案)、随机应变、教学相长。

2.说得清好在哪里

每堂课要有自己的判断。《声声慢》细腻柔美,《咬文嚼字》通彻,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装在套子里的人》厚重渊博,《张衡传》给我们展示了文言文教学如何将文与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有效地听课评课,那么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教育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第6篇

【关键词】 霉酚酸酯;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时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患者以女性为主, 死亡率非常高[1]。为了进一步比较霉酚酸酯和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的临床效果, 作者对收治的120例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 现将治疗过程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120例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患者, 采用随机分配表的方法分为MMF组和CYC组, 每组60例。120例患者中男43例, 女77例, 平均年龄(52.7±13.2) 岁, 平均病程(6.3±1.6)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CYC组:患者先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 0.5~1.0 g/d, 总的剂量为2.0~3.0 g。然后用CYC疗法, 按国际上通用的方案, 每次剂量为0.75 g/m2体表面积, 每个月静脉滴注1次, 半年后减量, 静脉滴注完成后, 继续口服甲基强的松龙, 每天清晨用药, 药量逐渐降低。疗程为1年, 定期复诊并随访。MMF组:采用MMF和小剂量激素联合使用。MMF刚开始的剂量为1.0~1.5 g/d, 分批次口服, 3个月后减量, 0.5 g/d。强的松10~30 mg/d, 逐渐减少药量到10~15 mg/d, 并持续该剂量。疗程同CYC 组, 同样复诊并随访。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

1. 3 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临床指标和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肾功能恢复正常, 但尿蛋白及血尿仍然存在;无效:肾功能和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变化 MMF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及CY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1年后, MMF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YC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Y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狼疮性肾炎是一种病情非常严重的疾病, 之前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 患者的5年存活率非常低, 研究认为,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关键应该是迅速缓解症状和防止肾衰竭, 狼疮性肾炎普遍的治疗方法是激素联合间断环磷酰胺冲击疗法,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具有长远的有益影响, 但是CYC冲击疗法存在一些并发症, 而且毒副作用较大, 霉酚酸酯配合小剂量的激素治疗正好解决这些问题[3]。

两组患者经治疗1年后, MMF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及CYC组;MMF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CYC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Y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 霉酚酸酯能显著改善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指标, 提高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总体治疗效果优于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 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延.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8):3842-3844.

[2] 王海生.霉酚酸酯与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33):63.

[3] 蔡晓懿, 夏正坤, 张莹, 等.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重型狼疮肾炎的Meta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24): 8160-8166.

第7篇

从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23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追求,寻找一条通往高效、灵动的英语课堂之路。刚参加工作时我教的是初中英语,在一个比较落后的乡级中学。那时不知道怎样备课、怎样写教案、怎样上课,以为按照课时要求,把当堂课的任务完成,再督促学生把该记住的东西记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不久,我发现英语对于很多学生,尤其这些农村的学生来说真的很难、很枯燥无味,因此,我决定,一定要找到一种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把课堂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且,不只是把笔头英语学好,还要有扎实的语言听说的功底。于是,我开始探索各种办法,向其他老教师请教,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订阅《中小学外语教学》等杂志,收集成功英语教师的教学经验,教英语,教好英语成了我的梦。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美国语言习得理论专家克拉申(S. D. Krashen)认为,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是否有足够的能理解的语言材料(comprehensible input);一是是否构成心理障碍。学习者的动机、信心、毅力、情绪等心理或情感因素(affective filter)直接影响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譬如,忧虑就能使学生无法接收语言信息。而情感因素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外语教学又包括语言习得在内,因此,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必不可少。

首先,授课态度要和蔼。假如教师整节课不苟言笑,扳着面孔,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心中期盼的只是下课铃声。因此,教师上课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和蔼可亲,即使有学生在学习上或纪律上出现问题,教师也应采取平和的态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在青少年的成长与学习过程中,有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应当容忍学生在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切忌动辄就批评学生,更不要伤害学生自尊心,以免个别学生跟教师顶牛,甚至拒绝继续上课,影响全班。

其次,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哪怕有微不足道的一点成绩,教师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对后进学生,及时的表扬或鼓励往往是他们转变学习态度的催化剂。另外,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教师也不要轻易表示失望,而要心平气和地给以鼓励,耐心诱导,以便他们消除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在轻松的心境下对问题进行再思考,从而找到答案。

再次,师生之间要建立友谊和信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需要。融洽而又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了对教师的信任,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羡慕老师的学识,在行动上听从老师的教诲;否则,教师再有本事,学生也会敬而远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有的学生甚至会下意识地不听课,拒绝做教师所要求做的事情,显然,此时教学双边活动难以为继。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前提条件是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同时也要用人格的力量去博得学生的热爱与尊敬。

二、激发学习兴趣,搞好师生、生生互动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室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逼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于是,我着眼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首先,开展愉快教学。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大量的插图便于在实际或假设的语境中进行口语训练;语言浅显易学,循环率高,便于学生掌握,为我们开展愉快教学提供了素材。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把游戏、唱歌、讲故事、故事接龙、分组比赛等有趣的活动引入英语课堂,学生们天生的活跃、好胜的心理促使他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英语课堂一扫以往干干巴巴、无生气的老样子而活起来了!例如在教There be句型时,七中一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我把一个书包装满东西,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们用手摸,然后猜才里面是什么,用新学的There be句型。

T: What's there in the bag? Can you guess?

S: Is there a pen in the bag?

T: No, there isn't.

S: Are there any oranges in the bag?

T: No, there aren't.

……

S: Is there an apple in it?

T: Yes, there is. You are clever? 10 points!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大量操练了这一句型,而且是争先恐后地抢着练习。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难点,掌握了重点。开展愉快教学,不仅能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自觉、自主、自动地去学,不以学为苦,而以学为乐。

其次,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开展情景教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实物、直观教具、多媒体、表演等手段创设情景,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半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模拟活动和交流,学生非常愿意参加,这能大大地促进学生的言语操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情景教学适合于初学者,即初中阶段比较实用。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等开展词汇教学。比如,go to school, go to bed, go fishing, have a shower等等,这些情景的图片非常容易收集,把相对应的词语和图片先后呈现给学生,会大大加深他们对该词语的印象,很快形成长期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二、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等学习句子结构。三、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学习课文。四、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学习语法。五、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练习听力。六、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学习写作。七、利用多媒体、图片、动画开展游戏。

三、设置恰当情境,走进学生心灵

高中的学生已经不再毫无顾及,不再像初中时什么都跃跃欲试、活泼好动、充满好奇。他们长大了,更加腼腆,怕出错,不愿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更善于思考,如果再用初中时的教法,总是模拟、模仿、表演等他们会觉得幼稚。教师必须找到一种办法,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思考,激起他们的参与热情。现行高中教材每一个单元一个话题,每一个听、说、读、写环节都紧紧围绕这一话题展开,非常适合高中生的学习,而且,每一个话题都是他们所关心的、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这就给他们的主动参与创造了良好的背景。所以,我在设计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时,都以该单元的话题为中心,到网络、报刊杂志里去找和该单元话题相关、并离他们生活更近、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材料,充实到教学中来。同时,多年来,为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我一直在不断努力。一方面,不断加深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学习他人经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开拓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前面提到我对高中学生的分析,他们不再幼稚,他们正走向成熟,他们更喜欢真正的思考,他们更愿意挑战自我。鉴于他们的这些特点,高中英语课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针对他们的特点,迎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把高中英语课堂上得灵动有活力,引导学生全程大面积、大范围参与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之中得到语言学习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1、灵动引课,激发兴趣。

英语课是语言教学课,语言教学就要把握语言的本质功能-交流。教师可以把每一个环节都利用起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在用中学习。而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重在导入,所以,每一节课的导入都应精心设计。人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几乎决定了能否上好每一节课。

不同的课堂内容,需要不同的导入,教师要根据课堂需求,灵活设计引课,这样才可能让课堂生机勃勃、灵动起来。例如:

㈠在教授课标模块6 Unit 2 English Poems 时,我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对英语简单的文章都有难度,英语诗歌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为调动他们的热情,我选择了一首根据李清照的词而创作的歌曲《月满西楼》,我用PPT把优美的景物与潇洒的汉语书写设计成随歌曲同步进行的方式播放给学生,在绝妙的词、景、人、音的包围中,学生一下子被带进了诗歌中。然后,我把《再别康桥》、《声声慢》两首诗歌的英语版一句句呈现给学生,同时配上优美的钢琴配乐和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图片,把学生引入英语诗歌带给他们的美丽世界中,下面的课堂教学可想而知,学生的参与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他们的创作灵感如泉喷涌,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他们的目标,创作自己的英文诗歌才是他们的追求!

㈡在教授The Subjunctive Mood虚拟语气这一语法项目时,考虑到这一语法项目一直是学习中的难点,我把他们最喜欢的电影 Titanic 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些经典镜头做到PPT中,再给每一个镜头配上用虚拟语气的一个句子。学生们对这一部电影非常熟悉和喜爱,这些镜头大大降低了他们对该语法的理解难度。在进入这一语法教学之前,我把要用到的Titanic 中的经典镜头给他们播放出来,并同时配上《My Heart Will Go On》这一永恒的旋律,学生没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讲解画面中的情景,在激烈的争论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学会了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

2、诱发感悟、心灵对话,

有了好的导入,为成功奠定了基础,但,课堂内容能否顺利完成,还要看整体课堂内容的设计和课堂上教师这一主导者怎样导这堂课。所以,我在课堂设计上狠下功夫,用心寻找能触动他们心灵的东西,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课堂环节。例如:

在教授Cultural Relics 一单元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本单元围绕文化古迹这一主题,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不但要求对本单元出现的单词、短语和语法及经典句型进行学习之外,也让学生对世界各地的文化古迹有一定的了解。为了实现在用中学,我设计了一节网络教学课。在本单元学习之后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小组活动,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汇报世界各地文化古迹,在这一过程中综合利用本单元所学习的词汇语法等知识。本单元主要围绕了文化古迹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化古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但课本资源有限,如果能够把网上的相关资源开发出来,既能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强烈探知欲,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例如:

在教选修6 第二单元 英语诗歌时,我用一首由宋词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导入,让学生在被诗歌的美震撼、感染着,牢牢抓住他们的心灵;然后,再把让他们熟悉的两首诗歌《再别康桥》、《声声慢》的英语在屏幕上优美的背景下徐徐出现,每一句都敲打着他们的心灵,

I seek but seek in vain,

I search and search again;

I feel so sad without him n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李清照

Say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再别康桥》徐志摩

第8篇

一、注意教师自身的情感表现

教师良好的情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饱满热情是诱发学生情感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做到为人师表,要与学生建立美好的师生关系,深厚的师生情感,与学生打成一片,交流思想,爱生如子,给学生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在课堂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必须时时体现出:亲切的教态,期待的目光,和谐的语言,体贴的心肠。只有这样,才能传递自己的情感,而不应该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置学生的自尊心不顾,用粗暴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学生,使学生受尽挫折,以致厌学。这哪还能使学生接受自己教育教学内容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只有用情感对学生进行感染,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每堂课能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二、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既重知识,又重情感,“以情促知,以知促情”。注意充分发掘课文中知识本身的魅力。变教材为学材,变教案为学案,注入情感因素,使之活起来,成为可以接受的信息源。因此,我有了教《包身工》时拍案而起的情感冲动;我有了教《故都的秋》时眷恋、落寞、苍凉的美感;我有了教《琵琶行(并序)》时受挫、失意、沦落之情。再譬如:我教《声声慢》这首词时,首先介绍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以激起学生对李清照晚年饱受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接着我声情并茂地配乐吟诵这首词,动情之处,声音颤抖,呜咽流涕,在整个吟诵过程中,学生的伤痛之情如决堤之水,横溢难阻,雷鸣般的掌声不断爆发,反复冲击我的吟诵,真正营造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伤氛围。正是对教材内容的情感发掘,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演绎,使这堂课获得全县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三、增强教学手段的情感功能

创设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在授课时做到:使用教具创设情境;播放录音、录象再现情境;扮演角色进入情境;象征性活动带入情境。如讲授《飞向太空的航程》,我利用多媒体放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的录象资料,对照课文,联系画面,让学生“亲眼”目睹“一个民族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加深对课文的感受。讲解《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用语音机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借以烘托悲怆、沉重的气氛。教戏剧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采用了编课本剧的形式,同学们先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本内容,有的当导演,有的当演员,将课本搬上舞台,别看这么搬一次,比起坐在课堂上听讲,学生的脑筋动得“深”多了,也有“味”多了,而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在课堂中也慢慢的得到提高与发展。

四、激发学生好学的情感动机

第9篇

关键词:预设;生成;课堂

高三语文教学主要就是复习,加之其知识面涉及广,知识点又较为零散,高考的考查方式又灵活多变,故整个复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既乏味还不易把握。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高三语文复习,是身处高三的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难题。而我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要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预设

精心预设是高中语文课堂生成的前提,也是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具体体现在:

1.掌握学情,提前备课

语文教学的一贯宗旨都是围绕如何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展开的。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学的起点应是在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身为高三的语文教师,也只有在掌握了学生的基本学情后,才能对症下药,并做好相关症结的提前备课工作。要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做到提前备课。按照学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有章有序地进行不同模块的复习,更有利于知识点的系统化。这一点,在文言文专题复习时尤其突出和重要。如,一轮复习时,梳理《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知识点,学生对倒装句“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翻译不好,了解之后,得知学生是对定语的概念比较模糊,难以划清句子成分。因而,在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石钟山记》《劝学》三课时,就结合三课中“求人可使报秦者”“石之铿然有声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定语后置句,提前备好定语后置的几种常见类型,让学生从中鉴别、分析,最终找出规律,使之趋于系统化,从而促进教学实效。

2.整合资源,明确导向

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精心预设还体现在对教材的整合和运用上,正如在文言专题复习时,根据复习需要,对教材中的重要文言篇目进行知识点的系统梳理和巩固,有时可能只是借用某个实词的特殊用法,以唤醒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或是借用某个特殊类型的倒装句式,以辅助学生对陌生文段的理解和翻译。而在进行古代诗歌专题的复习时,对教材的整合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在这个模块中,我们不能仅仅教给学生单一的解题技巧和固定的答题模式,还要引导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归纳、整理。例如,可以让学生将其在课本中所学的诗歌,根据诗歌的内容予以归类整理,可分为:咏史怀古类有《登金陵凤凰台》《登楼》《登快阁》等,行旅闺怨诗有《雨霖铃》《声声慢》《夜雨寄北》等。让学生在归纳中明确并掌握各类型的出题类型和常用的手法,使之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再结合已掌握的解题技巧,将其内化吸收,形成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二、巧妙生成

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取决于课堂上的巧妙生成,同时,它也是精心预设的延伸和提高。我们的授课群体是思维活跃的学生,这就注定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按着我们预设的轨迹来运行,相反,还总是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因此,身为执教者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并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将之前的精心预设和当前的意外生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语文课更具灵活性,从而打造精彩且高效的高三语文课堂。

1.营造氛围,巧妙生成

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决定了其是复杂、多变的。加之又有诸种不定性因素,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在学生有了不同的看法和疑问时,教师要采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肯定其表现的同时,作适当地调整,富有创造性地继续组织我们的课堂教学,顺着学生的思维角度,再创新生成与之相关联的问题,给学生一个支点,引导和帮助其理解。

2.开放问题,巧妙生成

爱因斯坦说:“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因此,身为高三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语文课堂上创设出易让学生去探究、讨论的问题,尽量用最精练且灵活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使学生研习问题、讨论问题的热情高涨起来,在沟通交流中巧妙生成,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语文是一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后,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听听不同学生的声音,将这些反馈信息整理好,再结合自己授完课后的感受,认真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在反思的过程中,还要反思自己在备课时的预设哪些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并生成了“师生”“生生”的共鸣,教师要将这些亮点总结并记录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继承并发扬。还要反思有哪些不足之处,是源于什么造成的,如果再讲一次,应该如何完善,并做好相关解决方案。事实证明,成功的教案不在课前,而在课后。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执教者驾驭课堂将游刃有余,而且也能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