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06 07:19: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第1篇

1. 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语境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 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半截蜡烛》,齐读课题。谁愿意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二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和德军巧妙周旋、保护情报的故事。

板书:保护情报

巧妙周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意在开门见山走进文本。在检测学生先学情况的基础上,马上抓住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的关系和故事发生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带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 品读感悟,研习情节

1. 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了保护蜡烛中的绝密情报,是如何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请看自学提示。

2.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学生按自学提示,抓住重点词句,研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师小组内巡视指导。

三、 以读为主,感悟情节

板块一:读议结合,品悟伯诺德夫人的殷勤安排

1.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伯诺德夫人是如何和敌军周旋的,说说你的体会。

2. 交流反馈。

预设一:“急忙”

A. 为了抢时间,为了保护孩子,多么勇敢,多么机智!

B. 还不够快!两个孩子苍白的脸色可千万不能让德国强盗发现!

C. 真快!确实要抓紧时间,别让德军看出两个孩子苍白的脸。一定要让蜡烛早一点儿熄灭,哪怕只是一秒!多冷静呀!

预设二:“轻轻”

A. 急而不慌,镇定自若!多么勇敢!

B. 真轻呀!就连狡猾的敌人也根本没有察觉!

C. 还不够轻!德国强盗可是非常狡猾的,一丝丝的异常都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预设三:“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A. 你读出了一位表面殷勤巴结德国强盗的家庭妇女,强盗被麻痹了,根本不会有任何觉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

B. 还不够殷勤,不够友好,千万别让德军起疑心。

齐读:让我们把对伯诺德夫人的崇敬融入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故事有自己的情节发展,而且环环相扣。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交流时做适时的引导】

板块二:读议结合,品悟杰克的主动服务

1.引: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过去了吗?(没有)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面对母亲的失败,面对依然存在的危机,杰克一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挺身而出,他是如何化解危机的?

2. 交流反馈。

预设一:“慢慢地”

A. 虽然杰克此时心里很害怕,但毫不慌张,显得若无其事。

B. 杰克心里明白,只有“慢慢地”站起来,才不会引起德国强盗的注意。

C. 杰克不但沉着镇定,而且非常机智。

是呀,杰克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则,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也会招来灭顶之灾。你也能读好吗?试一试!(指名学生读,点评体会)

预设二:“默默地坐待”

A. 杰克一定很紧张,但他知道此时此刻等待的是机会。

B. 虽然杰克心里很紧张,但理智告诉他,面对凶残的德军,有一丝的慌乱和紧张,厄运就会降临。所以,杰克总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镇定!镇定!”

C. 他在等待着下一个机会。他在思考着秘密一旦暴露,要怎样与敌人作最后的殊死搏斗,以保护秘密。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

好一个“默默地坐待”! 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

带着你的感动读一读。(指名学生读,点评体会)

预设三:一波三折,品悟环境的危急

(1) 交流: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蜡烛越来越短,烛光越来越微弱,暗示着秘密就要暴露,一家三口的生命已越来越危险,情况紧急!)(这还暗示着情报站就要遭到彻底破坏,所有情报员的安危就系在这一刹那间,情况万分危急!)

(2) 小结交流:是呀,此时此刻,蜡烛越来越短,所有情报员的生命将越来越危险!你最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十万火急、危在旦夕……)

(3) 提示朗读:(课件展示紧张的音乐)

A. 多可怕呀!你来读!

B. 定时炸弹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似乎听到了那扣人心弦的滴答声,你来读!

C. 伯诺德夫人的心已提到了嗓子眼上,你来读!

D. 呼吸都紧张了,空气都凝固了,一起来!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此举意在使学生读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让朗读体现出个性】

板块三:潜心会文,探究杰奎琳的巧妙请求

1.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女儿杰奎琳请求德国军人,让她带着蜡烛上楼睡觉,她成功了,我们也如释重负。为什么杰奎琳会成功呢?她的请求巧妙在哪儿呢?请你认真读读这段,学着刚才的样子,抓一抓杰奎琳说的话,做的事,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思考,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她的请求巧妙。

2. 学生自由朗读。

3. 交流反馈。

(1)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这微弱的光可有可无,拿走蜡烛就很自然,请求拿走蜡烛的时机是多么巧妙呀!(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会读书!)

(2) 杰奎琳先向司令官(三个强盗中权力最大的)请求,再一一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后再上楼,以免节外生枝,真巧妙!(对象巧妙)

(3) 杰奎琳说了短短的23个字,虽然简短,但说清了要蜡烛的原因:因为天晚要睡觉,因为天黑要蜡烛,要求合情合理,怎么能拒绝呢?方法真巧妙!

(4) 杰奎琳带着商量的口吻“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向德军司令官娇声请求,表达多巧妙呀!怎样才是“娇声请求”?(娇滴滴的,娇弱的,惹人怜爱的……)指名朗读。

4. 同学们,杰奎琳表面上彬彬有礼,但她心里绝不是这样想的。一家三口的心里都极度痛恨德国强盗,但为了保护蜡烛中的秘密,为了带走蜡烛,他们只能殷勤巴结,主动服务,只能违心地与强盗道晚安。这是忍辱负重!

5. 齐读杰奎琳的表现。

6. 说来也巧,司令官正好有一位与杰奎琳差不多大的小女儿;更巧的是,在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有惊无险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一家三口保护蜡烛时所表现出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设计意图: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去了解人物的内心】

四、 读写结合,情感升华

1. 故事真是一波三折,曲折动人。(相机板书一波三折的蜡烛图)一家三口与德军斗智斗勇,三人非常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就叫周旋。在他们的巧妙周旋下,秘密保住了,情报站保住了,同时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他们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什么?

2. 交流: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向往自由、向往幸福,坚持正义。(板书: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3.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如果法国总统戴高乐知道了这件事情,那么就要颁发荣誉奖章,请你为他们写颁奖词。

4. 课件展示颁奖词写法。

5. (配乐)生抒写。

6.全班朗读展示,师生简单评价。

【设计意图:阅读必须“读进去,走出来”,就是要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环节的设置意在启发多元思维,让学生通过写颁奖词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做到文本解读多元性与规定性的有机统一】

五、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了解了剧本这种特殊的文艺表现形式,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请大家在课后完成两项作业:

1. 这个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故事已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心中,相信你一定很想演一演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根据独幕剧的形式改编成剧本了,不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提示语没有填写完整。请你认真读课文中关于一家三口表现的语句,把剧本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提示填写完整。

2.搜集反法西斯战争中小英雄的故事,准备故事交流会。

【教学思考】

针对本课内容,我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做了精心预设:

1. 议一议,理解人物品质。在这个部分,我让学生联系文中的事例、有关语句对三个主人公进行评价。例如,一个学生说:“我从‘默默地坐待’知道杰克在等待着下一个机会。他在思考着秘密一旦暴露,要怎样与敌人作最后的殊死搏斗,以保护秘密。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在议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对材料进行再加工,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互相交流之后,对人物品质认识就更加透彻了。

2. 读一读,再现故事内容。朗读是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很多地方写得非常精彩,比如当时气氛紧张,烛焰摇曳,德国军官态度恶劣,计划一次次失败,只有通过读才能很好地领悟。于是,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会感受情况的万分紧急,从而进一步认识人物的品质。

第2篇

滩头乡茅坝小学:吴志刚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根据教材编排,本单元为“正义必胜”课文,本课教学要求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是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机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是的沉着、勇敢和机智,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本课的教学要求,我在教学《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1、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清文章线索。2、教学过程:1)用二战中故事导入,板书课题;2)学生根据课题质疑;3)出示学习目标;4)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并展示;5)在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6)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7)课堂总结;8)达标监测。

根据我的教学设计,通过走进课堂实际的教学,从中领悟出了几点思考:

1、注重课堂模式的完整性,抓模式的开放性。课堂在于学生“四能”的培养,从本课的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课题就是一个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随后则学生通过课文的理解、分析去解决课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而不能一致追求课堂模式的完整性,从而去出示学习目标。这样,课堂显得知识脱节,转折,体现不出环环相扣,让学生无从下手。

2、注重已有经验运用,抓知识的结构性。六年级通过前五年多的语文学习,在生字和词语的学习上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应该体现在生字、新词的学习,更应该注重整篇课文的结构分析和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对课文精读理解上去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第3篇

一、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把握教学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而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来制定。

确定课程目标,首先教师应该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其次教师应明确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目标要求。《半截蜡烛》属于第三学段的教材,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据此,确定的《半截蜡烛》一课的课程目标为:

课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掌握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3.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人物情感,受到情感熏陶。

4.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5.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根据需要,主动运用其表达方法写作,发展书面运用能力。

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落实,学生不仅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人物情感、领悟了表达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情感受到了熏陶。总之,把“语文课”上成了真正的“语文”课,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用心解读文本,确定基本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如果把课程目标比做远航的目标,那么对文本解读就是一艘航行在浩瀚大海中的航船,教学目标就是一座座灯塔。只有正确地解读文本,熟练地把握文本特点,娴熟地驾驶这艘“航船”,然后据此确定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在一座座“灯塔”的指引下,乘风破浪,最终才能驶向胜利的“彼岸”,落实课程目标。

基本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通过正确、到位地解读文本,准确、精当地把握文本特点,依据文本提供的具体内容,根据已确定的课程目标各项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多重解读,即以“读者”的身份解读文本告诉了我们什么,以“教者”的身份解读文本让学生学什么,以“学生”的身份解读文本让学生怎样学。深刻把握文本特点,再结合编者的意图,借助《教学参考用书》等资料,认真钻研教材,用心解读文本。然后确定详细、具体而又全面的教学目标。根据对《半截蜡烛》一课文本的解读,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基本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

2.学会本课的生字“截、诺、熄、厨、芯、嘛、梯”,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厄、奎”只识不写。理解生词“厄运、烛芯、摇曳、镇定”。

3.了解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能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受到爱国热情的熏陶。

5.体会文中词语“似乎”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的表达效果。初步领悟并运用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基本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措施、方法和方向,达到了用教材教,优化了教学内容,经过具体准确的语文实践活动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充分了解学情,制定有效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应该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教学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审视制定有效教学目标。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教师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预习学习内容并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即预习学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检查预习学案、学生交流汇报,充分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确定教学的有效目标。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哪些问题,达到哪些目标,确定教学的起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作为本课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指导,确定教学的难点;多数学生认为的难点是什么,课堂上引导学生精读感悟,确定教学的重点;哪些内容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要组织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根据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确定了《半截蜡烛》一课的有效教学目标为:

有效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受到爱国热情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生字“截、诺”,理解生词“厄运”。

3.能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体会文中词语“似乎”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的表达效果。主动运用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4篇

关键词:民主;感悟;探究;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45-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中,给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的认识一步步加深,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收效。我在教学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

《语文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应努力贯彻这一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引导下,通过阅读实践,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引导,离不开学生的阅读,也离不开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阅读,形成阅读技能。从本质上讲,教只有通过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强调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人。高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因此,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更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要把学生真正置于阅读教学主人的位置上,教师首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阅读的空间;其次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能强迫学生适应教师,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研究学生心理动态,使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再次是建立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教师指导学生学、学生帮助教师教;再者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去积极发展自己;最后,教师应当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自主读书,自主学习,逐步增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

二、“读”字当头。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去理解

“以读为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文本美的熏陶,同时,教师要学会放手。我在阅读教学中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去自读,深入感受课文内容。而这一过程,我只是在必要时适当地简单引导,这样学生不但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了知识,同时有个别学生还提出了对文中内容的独特见解,使作者情感得到了深化,内容得到了延伸。在检测中的阅读部分,能独立完成的学生越来越多。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的阅读能力要求是多维的,它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些阅读能力,但还不完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和加强学生理解课文

理解课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提高了阅读能力,并随着理解课文次数的增多而提高。

2、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引导他们深化阅读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但毕竟是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越多越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并教给学生一些课本以外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深化阅读,强化阅读能力。在教学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相关问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教学效率,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杨氏之子》一课时,围绕专题“语言的艺术”,教学设计为:“读―译―说―悟―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借助注释理解大意;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人物特点,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学习《晏子使楚》一课时,让学生先了解课文人物对话比较多,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接着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理解课文,逐步领会晏子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而教学《半截蜡烛》和《打电话》这两课时,则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前两课的学习方法,再来自主学习。学习《半截蜡烛》一文,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开展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方式,理清课文脉络,深入细读、探究人物的机智勇敢。学习《打电话》一文时,则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式朗读,领悟“相声”语言的讽刺意味。

3、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第5篇

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落实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味地追求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而忽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出现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异化的尴尬局面,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益的底下。

一、列举虚假无益的问题

1.思维得到启迪了吗

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教师展开连珠炮似的追问: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从这些动词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能想象老天鹅心中是怎样想的吗?如果有年轻天鹅问起,老天鹅会怎样回答?思考作为读者,你会怎样夸赞老天鹅?学生被教师一连串的追问压得喘不过气来,思维空间也被教师无形填满,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训练得到落实了吗

教学《生命桥》时,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了多个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圈画动词,按照羚羊逃生的动作复述课文内容,设计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真情告白,以年轻羚羊和读者的角色分别进行告白,为老羚羊撰写颁奖词。这样的设计一味地求多求全,缺失统一的主题,学生如同被赶上架子的鸭子,无所适从。

3.情感得到激发了吗

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师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哪些语言打动了你;为什么会打动读者的心;从这些语言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对叶欣说些什么。文本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而教师却以机械僵硬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能有多少感动就不难想象了。

二、叩问理念缺失的缘由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偏离主旨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出现偏差的原因首先在于没有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遴选合适的语言训练点,教师一厢情愿的设计脱离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实际,造成教学设计的脱轨;其次是文本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教师没有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使得课堂偏离了应有的方向。

2.混淆不清的角色定位

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教材文本进行思维交融、思想碰撞的过程,其间既要强化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旦有失偏颇,就会形成要么教师挑起大梁,使得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要么学生天马行空、肆意发挥,走上不必要的弯路。因而,只有明确师生双方各自的角色和作用,才能确保课堂健康有序的发展。

3.紊乱无序的设计层次

教学设计的层次性是提升阅读教学艺术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基于学生实际的综合考量。课堂教学只有在不同层次中有序推进,才能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这种秩序一旦被打破,学生的学习思路必定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中,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最终导致学无所获。

三、探寻行之有效的策略

1.基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共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再次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工具性的拨乱反正,凸显语文学科的灵动和情韵。工具性是语文之本,而人文性是语文之魂,两者彼此交融,和谐共生。没有工具性的人文性是空无躯壳的孤魂野鬼,没有人文性的工具性是缺失意蕴的僵硬符号。因而,阅读教学中的引导,教师切不可有失偏颇,造成语文教学方向的偏离。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伯纳德夫人的冷静机智,抓住伯纳德夫人所说的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进行品析。教师让学生猜想伯纳德夫人说这句话时,应该将重音落在哪个字上。学生依据当时的情境,说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每个答案学生都言之有理,都起到转移德国军官注意力的作用。这样的引导既让学生体悟文字的弦外之音,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2.关键:思维体验的强化落实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自身思维体验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体验从何而来?首先来自对文本的朗读。文本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情愫以及语言本身的精妙唯有通过不断的朗读才能被读者所吸收。其次是依托文本,合理想象。文本是作者客观表述的体现,但难以完全复原作者的情感与价值。抓住作者表述语言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作者对话,实现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阿炳在二泉的泉声中听到的内涵,感受泉声对阿炳心灵形成的冲击,并在二胡曲的映照下想象文字与音乐所表达的价值意蕴。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在想象中体验,实现了对文本的解读,课堂被情感与思维所浸润。

3.保证:主导主体的互动交融

强调主导与主体的角色分工其目的在于让师生双方明确在课堂教学的职责,尤其是教师要做到该隐则隐,该出则出:即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意识强烈之时,教师要善于隐藏自己,退隐后台,将学生推向课堂的第一线,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在学生沉默或者偏离之时,教师则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凸显自身的主导价值,或给予学生适当的补充,或将学生拉回应有的价值轨道,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保课堂呈现出勃发的生机,让学生在健康有序的课堂教学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活、实、美”

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促进了小语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注重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当前语文课堂的突出要求。要想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兼顾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讲究教学的“活、实、美”。

一、求活

课堂教学讲究“大体则有,定体则无,随学而改,因学而变”的教学法则。教学研究表明,一堂课的教学程序、过渡衔接、双边活动的安排乃至课堂节奏的转换、体态语的使用等都应根据课堂实际、学生实际随时加以调整。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着力突出课堂的“活”。

1.灵活学法选择

语文教学是一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的学科。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听分析、记笔记、做练习题上。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灵活学法选择,要从根本上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素质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权。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可适当而有机地采用导读、提问、质疑、分析、概括、合作、讨论、探究、总结、交流等多种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得以和谐发展。

2.灵活教学设计

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能够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规律,把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具体化、序列化,整体统一于每篇课文之中。因此,我们应注重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进行教学设计。例如:特级教师周益民在教学《半截蜡烛》时,精心设计选取学生关注的对话作为切入点:“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将潜隐的观点有效激活,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寻求“证据”。如此教学,促进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智慧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学设计 “多维度”的鲜明、 “多层次”的丰富。

二、唯实

1.扎实目标训练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鉴定标准。要做到语文教学扎实的目标训练,就应遵循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从新课标这一总要求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明确课堂教学重难点,从而让教学目标显得更为明确、恰当,“三维”目标的整合更加突出,如此才能真正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例如:苏教四语下第二单元几篇课文都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的目的是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清正廉洁等传统美德。如教学此单元中的《祁黄羊》一文时,我在结合该单元课文特点的基础上,将教学的重点确定为: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主线,体会祁黄羊让位荐贤、一心为国、出以公心的思想境界。实践表明,如此设计教学,切合了文本的教学重难点,高效完成了学习任务。再如,一位教师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将自主阅读权还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努力探求目标训练的突破口:要求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叶子美的词句,并让学生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简单感受。通过此举训练,学生欣赏到了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到了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到了“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做人原则。

2.追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的实效体现在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量”的提高和“质”的突破。然而我调查发现,一些教师的语文课总摆脱不了“教师滔滔讲,学生被动听”的状态,实行逐层逐段,从头到尾的讲解方式,将课堂中较多的时间精力耗费在文章内容、结构的琐碎分析上。如此过多的分析,占据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活动的空间,必然导致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无法充分落实。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应能在学生知识习得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从而最终促使学生达成能力的迁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尚美

爱迪生说:“世界上最直接打动人心的就是美。”“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语文教学过程是寓教于乐、寓教于情,感人、育人的过程。追求语文课堂的美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语言美、形体美,以及课堂所创设的意境美,等等。

1.语言美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工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分析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时曾经指出:“至少要能用一百种语言去说同一句话。”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不仅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力抓好导入语和渲染语的精心设计,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课堂随机的“碎语”“插入语”等鲜活的语言美。

2.形体美

实践表明,教学中注重自身的形体美,对于学生情感的调动、思维的激活、学习记忆的强化、师生之间的理解等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形体美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如能充分结合,必能给学生留下美的享受。

3.意境美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在课堂上,于永正老师常常让学生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用形象的“美”的方法把学生带入文本“美”的意境之中,体味文本的语言之美。

总之,有效的语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创造力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脚踏实地长期追求语文课堂的“活、实、美”,从而真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叶华,陈宇.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3.

[2]郭在军.语文教学应注重课文的空白效应[N].黄冈日报,2005.

第7篇

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后练习的安排设计蕴含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它或点明了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或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揭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点,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它与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表达方式和叙述视角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后练习最常见,也是使用最多的是陈述的方式。

如,第四册《母亲的恩情》练习5: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

第十册《只拣儿童多处行》练习5: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含义,并思考括号里的问题。

第十二册《三打白骨精》练习3: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的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这种方式多采用陈述的语言来交代知识,提出学习要求。它是以编者为本,由编者决定学习内容,而非以学生为本。语言的趣味性、可读性不够,用语过于拘谨,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之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科书课文后练习也采用了讨论这种开放的表达方式。

如,第六册《水上飞机》“联系课文,说说水上飞机有哪些本领。如果让你来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第十册《望月》“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的比喻为什么使“我”感到惊讶?你觉得还可以把月亮比作什么?

第十二册《夜晚的实验》“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种方式将具体材料和问题展现给学生,供他们讨论,自己寻找答案。讨论式的表述方式基于学习者为主体、为中心的思想。内容的呈现和安排具有点拨和诱导的特征,即使较难的问题也要求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参与、观察、分析和感悟来得出。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设计,目的不在于得出结论,而是重在参与,重在学习过程。

教科书课文后练习还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如,第四册《蜗牛的奖杯》“看到再也飞不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第五册《蒲公英》“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种子?”

第十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

在一系列的提问中,学习者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会比较扎实。

我们研读教材,绝不能抛开课文后练习,或认为它只是课文的副产品,作为一种补充检查,而要把它与课文合成一个整体,去悉心研读,把准编者意图,让它真正发挥实效。

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课文后习题,强化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变陈述式为问题式

苏教版教科书中许多习题都是用了陈述式。如,“读一读,再按笔顺描红”“读一读,说说下面笔画的名称,再按笔顺描红。”“按笔顺描红。”“读读,抄抄,再听写。”“读一读,再说说带点词的意思。”“读读下面的词语,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学时,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呈现,重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教学片段1

二年级下册《小池塘》第二题“读一读,说说下面偏旁的名称,照样子按笔顺描红。”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

出示生字: 只 边 阳 红 吹 波 姐

指名读题目,提问“这些生字谁能读正确?哪些字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只、吹”读翘舌音;“阳、红”读后鼻音。)

提问“下面的偏旁分别是什么名称?”

(引导学生认识4个偏旁。)

提问“谁能说说每个字的结构?它们的笔顺是什么?”

指名回答。

提问:“写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姐”的‘女’字旁要长而窄,第三笔横改提;“阳字的‘双挂耳’要写的向上一点。”)

学生描红。

教学片段2

《水上飞机》一课课文后练习要求用“渐渐地”造句。

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谁能说说‘渐渐地’是什么意思?”

在黑板上板画小草,引导学生说:“春天来了,怎么样?”

学生很快造出:春天来了,小草渐渐地长出来了。

老师又画了地平线、山和一个圆。问: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将圆想象成初升的太阳、落日、月亮等等,然后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老师接着又引导:这个小朋友叫小明,他一年级转来,学习成绩不好,现在三年级了,成绩好了,用上“渐渐地”说话。

最后自己练习说一句话。这种由扶到放,由易到难的教学设计,将“渐渐地”一词的意义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样有效的铺垫和引导之下,学生再进行造句便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了。

教学片段3

如《看》一课,要求背诵课文。指导背诵第二、三段重点段落时,就可采用“问题引读法”引导背诵:公园里的好看吗?――颜色有哪些?――开得多吗?――怎样生长?――看的人们怎样?――爸爸怎么说?学生在回答逐个问题时,就能完整地背诵课文了。

二、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有的是封闭性问题。如,“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第二自然段写了哪几种恐龙?在它们的名称下面画上横线,并说说各自的特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

这类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它是有效提问带动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课堂对话的一大屏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什么”、“为什么”、“以什么方式”“你怎么知道”之类的词作问题的开头语,为学生开创参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的机遇。

教学片段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第二自然段写了哪几种恐龙?在它们的名称下面画上横线,并说说各自的特点。

交流:哪一种恐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课文是怎么介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雷龙

课文是怎么介绍雷龙的大的?

出示大象图片:

同学们,一头大象一般重5吨,雷龙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大约是――吨,真是个――。

课文把雷龙和大象做了比较,这样就突出了雷龙的大。

你们听过打雷吗?(播放雷声)课文把雷龙发出的声音比作――

这里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让我们感到雷龙的大。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雷龙很大?指名读。齐读。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通过关键词句,通过图文等知道的。

小结:课文介绍雷龙主要运用了做比较、打比方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图和文章的关键词句来理解它。介绍其它恐龙的时候也用了这样的方法,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发现它们。

梁龙

课文是怎么介绍梁龙很长?

出示梁龙的图片:

二十多米相当于我们教室长度的三倍左右――课文还把梁龙比作移动的――,真――呀!

师:课文运用了具体的数字和打比方,把梁龙的长生动地表现出来。谁能通过朗读,体现这一特点?

剑龙

让学生围绕前面的问题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剑龙,它的背上有――,尾巴上还有――它就是用这些武器保护自己的。

三角龙

出示图片:三角龙共长了――,一只长在――,另外两只――,每只都有――,真是令人――。

师小结:课文介绍剑龙与三角龙的时候,运用具体的数字,使我们对恐龙剑板、尾刺的数量,角的只数与长度了解得更加清楚,知道了剑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三角龙如何叫人害怕。

谁能读出这两种恐龙的特点?

三、变复杂性为简单化

教科书课文后练习中的问题有的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特点设置的能力训练点和教学重难点。如《最佳路径》“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小草和大树》“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这类问题往往涵盖面比较大,由于学生的智力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辅的问题,为学生铺路搭桥,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拾级而上。才可能帮助学生落实基础、提升能力,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教学《最佳路径》,“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如果直接让学生回答,很有可能将学生问哑了。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促进学生思考、探讨:①“许多园主”与“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有什么不同?②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里?③格罗培斯为什么要求在乐园里撒下草种?④他是怎样想的?最后再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设计为什么是最佳?”这样,将复杂点的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且这些辅的问题都为解决母问题服务。将问题化整为零,学生各个击破子问题,再聚零为整,就能够完整而有条理地回答“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这样持之以恒,学生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成为学习的主人。

《诚实与信任》一课课文后练习“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在教学时启发学生首先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给文章定题目。教学中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接着启发学生思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课文是以主人公‘我’的品质为题的,如果要更换新的题目,你能给它换个什么题目?换题目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一句话触发学生的思维,同学们发言踊跃:

“可以赞美主人公的品质为题――《诚实的心灵》。”

“可以主人公的话为题――《诚实比金钱更重要》。”

“可以发生的事件为题――《车祸以后》。”

“可以主人公良好品质的见证为题《一张小字条》。”

当一位同学说“可以《人与人之间,诚实比金钱更重要》为题”,立刻有同学评价:“不行,作为文章的标题应该简洁、醒目,你的题目太长了!”还有一位同学认为课文的题目“平板不行,应该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让别人有一种想读下去的兴趣”……

四、变开放性为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后练习中半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还是占多数的,但多为局限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内运行的问题。例如,五年级下册《半截蜡烛》课文后练习要求将故事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望月》的课后第5题要求同桌背诵有关山或水的古诗。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同,开放性的问题应该考虑升级,从学科课堂教学到学科的综合性活动,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因为这样时间和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突出“活动”,进一步体现多元元素,进一步提升问题解决的真实性、有效性。

如,《半截蜡烛》课文后练习要求将故事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在教学时,这个活动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真正落实,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与文本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与文本产生共鸣,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再现课本里、生活中的情境。

第8篇

一、舞动课堂音符 彰显学堂活力

文本、教师、学生是构造课堂的三个要素。要想让课堂成为学堂,前提是要让学生爱语文学科,爱上语文课。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得依据新课标下的教育思想,大胆地去改编教材的文本、改变教师的身份、改换学生的角色,使课堂上的三个音符灵动起来,从而使学堂彰显出应有的活力。

1.改编文本——让教材当“剧本”。新课标赋予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材充分的解读权。为了让课堂成为学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将文本改编成他们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剧本”。如可以将《九色鹿》《半截蜡烛》等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将《题李凝幽居》《清平乐 村居》等诗词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可以将《莫高窟》《草原》等课文改编成解说词或导游词;可以将《滴水穿石的启示》改编成演讲稿…… 经过教者和学生共同精心加工后的文本会更有情趣。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会更加投入,理解会更加透彻,演绎也会更加生动。

2.改变身份——让教师当“主持”。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是了如指掌的,但不能只是通过教师的嘴说出来,而是要让学生去说,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学堂” 。教师简约的语言主要起点拨、串接的作用,如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时常提醒学生“读一读”“查一查”“议一议”…… 时刻当好“主持人”,将课堂演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堂”。

3.改换角色——让学生当“导演”。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和选择权。学生作为“导演”,就要带着文本走向教师,也就是在课前进行的深度预习;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内需,抑或选择学习方法,抑或选择学习对象,抑或选择学习内容,抑或选择朗读形式……交流汇报读书感悟,相互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如同主持人一般穿针引线,抛砖引玉,拓宽学生视野。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学堂”。

二、激活教育艺术 满足学生内需

要使课堂成为“学堂”,必须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需上,想方设法地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赞赏 呵护“好奇”

“好奇”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本材料,就要用超出他们预期的方法去唤醒他们的阅读兴趣。

1.选主题激发探究。如《二泉映月》课始,教者问:“这节课,大家又带了哪些疑问走进课堂呢?”学生兴趣盎然地提出了一个个有关阿炳及其音乐创作方面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教者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说:“咱们只要来弄清‘阿炳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这个问题,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样,经过教者筛选、提炼出来的主题,既能够满足学生所提问题的要求,又能够较好地扣住学生那颗好奇的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热情。

2.设情景激发参与。《二泉映月》一文中,阿炳的身世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并不能够切身感受或想象出当时的情景。此时教师提供视频画面,为学生体会阿炳艰难度日而热爱音乐的情景说话埋下了伏笔,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

3.对“灵光”加以赞赏。课堂是可以预设的,但生成是未知的。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会灵光一闪,产生奇异的想法。面对这“节外生枝”的问题,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要给以鼓励,不能因学生没走教师设定好的“路线”,而泯灭一颗创造的“火种”。那样的话,就不能算是“学堂”了。

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成为他们在探索新知征途上好奇心的保护神。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学堂”,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二)想方设法 燃起“火花”

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人世间的真善美。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去感受它的美,用真善美的力量去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在《二泉映月》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让语文课快乐、动感起来的。

1.赏一赏。当教学《二泉映月》时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学生从那震撼人心的琴声中听出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音乐正汩汩地流淌在学生的心中,刺激着学生的各种感官,震撼着他们的心灵,对阿炳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2.晒一晒。《二泉映月》浓缩了阿炳苦难的一生,可他为什么对音乐如此热爱,对自己的命运又是如何抗争的,文本中并没有作详细说明。为解决这一教学难点问题,教师安排“学生晒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交流”,教师成为学生理解阿炳的对音乐如此热爱,对自己的命运如何抗争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课堂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

第9篇

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课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貌、风气。课堂文化决定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而其质量又决定了教育的高度。

王兰老师的教育主张启示我们:教学研究不仅应着眼于教材教法的研究,更应从儿童出发,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用文化浸润儿童,用文化引领成长,带给学生更多的幸福体验。其核心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饱含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的开放、自由、智慧的课堂文化,用和谐的课堂文化影响和提升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生命质量。

把理解带进课堂

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我们的课堂,更应该坚守儿童的立场,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不断发展。儿童是自由者和探索者,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应成为“长大的儿童”,努力解读童心,只有足够了解儿童,把这份理解融入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去尊重儿童,打开儿童的心灵密码,才能真正走近儿童。

当教室里飞进了一只马蜂,同学们纷纷被不速之客吸引去了目光。教师没有大发雷霆,而是顺势引导观察,于是,同学们争相发言: “这是爸爸妈妈派来的侦察机,在观察我们上课呢。”“这是想学习、来偷艺的小马蜂。”“这是一只迷失了回家方向、心慌意乱的孤独的可怜虫。”“因为大家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它是不是想把我们当花采呀……”正是由于教师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和呵护,才让如此大胆奇妙的联想纷纷“出炉”。

《半截蜡烛》的教学正在进行,突然,一位学生的提问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干吗要用纸传递情报,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吗?这样也不会发生后面那么惊险的事情了。”教师发现不仅是这位学生,其实有不少学生也存在这样类似的疑惑。这是因为同学们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少了解。教师肯定了这个学生勇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趁势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深入感悟主人公的勇敢和智慧。正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理解,才将学生疑问变为一种资源,呵护了学生的求知欲,这种安全的课堂氛围,也激发了更多学生敢于举手质疑发问、敢于表达本真的想法。

细致地观察,让我们更了解儿童;正确的儿童观,让我们更理解儿童。理解,让我们更能找到教学的起点,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贴近儿童课堂调控,更顺应儿童,使我们与儿童心心相印。被理解是给予儿童的最好的奖赏。

把平等带进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平等的课堂需要聆听的姿态。不仅是学生需要学会聆听,教师更需要学会聆听,耐心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真正理解言中之意,言外之情。聆听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和重要途径。

平等的课堂需要平等地对话。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站在讲台上,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用一种谆谆教导的口吻对学生提出某一问题,待被指定的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出或正或误的评判,至此提问过程“圆满”结束。这样的“生从师问”的课堂提问模式所营造的氛围是专制性的,不利于解放学生的思维。平等的课堂需要平等地对话,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教师的使命。

平等的课堂需要公平的关注。公平的关注是要关注“每一个”,给“每一个”展示、提高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教学任务重、班级人数多、学生性格差异等因素,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因此,更需要教师心中有“每一个”。用眼神的交流表达关注,用点头等肢体语言体现欣赏;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较弱、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让他从回答对问题中找到自信,有利于后半节课的听讲;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在学生的课堂作业本上写下肯定的话语;借助实物投影仪,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每节课快结束时,都问上一句:“还有谁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点点滴滴,都将带给学生们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在意我们“每一个”,老师是器重我的,我要好好努力。

把信任带进课堂

众所周知,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这种信任不仅体现在教师的语言中,更体现在教师的理念和课堂教学设计中。信任学生的教师,承认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突出学生主体,注重体验参与,引导探究学习。

以同课异构的《黄河的主人》一课教学为例。有一节课完全是教师牵引着学生,一步步品读课文。而另一节课上,教师在学生前置性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大家共同的问题合作探究,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探讨,深深地理解了“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以及“作者是怎样运用环境描写和对比的方法,突出艄公的高大形象的”?后者的课堂,学生因为得到信任,成为主人,拥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们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因此,课堂上呈现出来主动、积极探索的氛围,学生不仅对文本理解更深,更可贵的是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究的兴趣、发现的快乐、合作的能力。

充满信任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学生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之一。教师应紧紧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文化,达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目标,实现自我发展。

把魅力带进课堂

王兰老师说:教师和学生的发自内心的互相尊重是师生和谐的第一层次;教师与学生之间能互相关爱、相互愉悦是师生和谐的第二层次;教师与学生能良性互动,教学相长,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更高层次。想要学生有强烈的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仅靠平时的亲近和关心还不够,更需要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水平。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自然就喜欢亲近,乐于聆听其教诲。

教师的魅力来自于潇洒的教态,春风般的微笑。当和学生交流时,微笑是一种气氛;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微笑是一种鼓励;当表扬学生时,微笑是一种肯定;当学生认错时,微笑是一种谅解。教师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学生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

教师的魅力来自于充满智慧的教学语言。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要有智慧之美,表现在学识渊博、表达准确,逻辑缜密。教师语言要有个性之美。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性格,因而语言有独特的表达风格,或清新活泼,悦动课堂;或诙谐风趣,妙语连珠;或温馨柔和,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