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18 06:25: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效益评价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红豆树,人工林,经济效益

 

红豆树具有极高的材用价值、景观价值、森林文化价值,木材坚硬、纹理美观、材质优良、是我国最珍贵乡土用材之一。红豆树心材的经济价值最为突出,红裼色心材主要应用于古典家具制作与雕刻、陈设工艺品制作与雕刻、建筑装潢与雕刻三大类[1-2]。目前,相关文献对红豆树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发展红豆树人工林的产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来源

本研究材料来源于1965-1968在福建华安、南靖、浦城、政和、延平、建瓯、三元、沙县、将乐、泰宁、德化等地20余个国有林场系统布设的红豆树造林试验林。

2 研究方法

2.1技术经济指标确定

为分析红豆树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成熟,参照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的方法,收集调查了如下的技术经济指标。

(1)木材价格:规格材每立方米550元,非规格材每立方米450元,红心材每立方米10000元

(2)营林生产成本:第一年2700元/公顷,第二年750元/公顷,第三年750元/公顷,第四年150元/公顷,年平均管护费60元/公顷。

(3)税费按木材起征价征收,育林费、维简费、社会事业发展费、森林植物检疫费等合计为:规格材每立方米102元,非规格材每立方米51元。

(4)木材经营成本:伐区设计费按蓄积9元/立方米,检尺费9元/立方米农业论文,直接采伐成本110元/立方米,短途运输成本20元/立方米,道路维修养护费用5元/立方米,销售费用为销售价的1.5%,管理费为销售价的5%,不可预见费为销售价的1.5%。

(5)经营利润率按直接采伐成本的15%计。

(6)地租:根据现行政策规定,按主伐时木材生产的数量,依现行林价的30%作为本轮伐期内的地租,即山价。

(7)利率:暂取5%为基础进行分析。

2.2计算方法

(1)净现值模型怎么写论文。本文采用净现值法评价投资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NW为净现值,Rt为t年时的货币收入,Ct为t年时的货币支出,t为年龄,n为主伐年龄,P为利率,也是贴现率。在①式中,当PNW大于0时,说明继续经营还能盈利;当PNW小于0时,继续经营则亏损,但经营初期除外;当PBW等于零时,是盈利与亏损临界,一般将它作为经济成熟的标准,但它常常不是单位面积林地年均经济收益最多的。

(2)森林经济成熟龄模型。森林资源经营是以林地为基础资本的,只有单位面积林地上平均每年收获的效益最多时,才能保证在持续经营情况下效益总量是最多的,才是经营者最希望得到的。因此,应取年均净现值最大时的年龄作为森林经济成熟龄,即

式中:T森林经济成熟龄。为分析测算方便,这里假设二个条件:其一是本次研究对象为红豆树单纯同龄人工林,实行皆伐作业;其二是分析结果仅反映主林木经济成熟。这样,森林经济成熟龄问题在这里转化为主伐时利润最大化问题,因此,需建立森林生长收获预估模型,估计在不同年龄主伐时所能得到的木材产量农业论文,据以求得相应的货币收获量。

(3)生长收获预估模型。描述林分各因子生长过程的方程较多,尤以理查德方程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理查德方程适应性强,准确性高,且方程中的参数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故本文选择理查德方程构建红豆树生长收获预估模型。[3-6]方程形式如下:

式中:Y为林分测树因子,t为林分年龄,A、k、c为参数。

3 研究结果

根据上述的红豆树林分的生长收获预估模型,以及所收集的技术经济指标,利用生长收获预估模型,计算红豆树各年龄的收入、支出及净现值等指标,结果如表1-3。

表1 红豆树Ⅰ级立地质量的经济成熟分析测算

 

年龄

平均高

平均直径

蓄积量

总收入现值

总支出现值

净现值

年均净现值

24

12.4

12.6

155.8

73108

11961

61147

2548

26

13.3

13.9

171

81818

12069

69749

2683

28

14.2

15.2

186.4

89656

12101

77555

2770

30

15

16.4

202

96426

12068

84358

2812

32

15.7

17.7

217.6

102001

11980

90021

2813

34

16.4

18.9

233.3

106318

11846

94472

2779

36

17

20.1

249.2

109369

11673

97696

2714

38

17.6

21.4

265.1

111192

11469

99724

2624

40

18.1

22.6

281

111864

11240

100624

2516

42

18.6

23.8

297

111484

10992

100492

2393

44

19

25

313.1

110169

10730

99440

2260

46

19.4

26.2

329.2

108047

10458

97589

2121

48

19.8

27.4

345.3

105245

10181

95064

1980

50

20.2

28.5

361.4

101887

9901

91986

1840

52

20.5

29.7

377.5

98092

9622

88471

1701

54

20.7

30.8

393.6

93969

9344

84625

1567

56

21

31.9

409.8

89615

9071

80544

1438

58

21.2

33

425.9

85117

8804

76313

1316

60

21.4

34.1

442

80549

8544

第2篇

出版社的发展,编辑能力的培养既是基础也是保障。现代新型编辑的能力要求为“全能型”①:从选题策划到作者遴选、写作进度跟踪,从书稿审校质量把控到图书封面、内文装帧设计以及印制成本控制,从图书营销宣传方案策划到销售回款催收与退货管理,任何一个环节无不考验着编辑的综合能力。其实,编辑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一是看编辑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积极性,二是靠出版社乃至相关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与能力评价,发挥制度考核的激励性。编辑自身能力不强,有好的制度也没有用;但是若没有好的制度安排,再好的编辑,其意志和能力也会慢慢地被摧残、被抹杀。

大学出版社其实不乏优秀编辑,但因为缺乏良好的绩效考核和能力评价体系,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当前,大学出版社编辑职称晋升呈现出三大困局。

困局一,编辑个人动力不足。随着我国出版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强。在经济效益目标的驱使下,编辑首先会考虑图书的市场需求,不再能专心于慢慢打造图书品牌,而且编辑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更不会静下心来慢慢积累科研成果。②重点图书项目或基金支持项目的缺失以及科研论文成果数量的不足,均阻碍了编辑的职称晋升。

困局二,专业评审专家缺位。大多数出版社的编辑职称晋升评定由各省市出版局组织全省市出版领域的专家来完成,这对每一位参加职称晋升评定的编辑来说机会是均等的。但当前很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职称评定是由各高校自己组织校内专家(即“高评委”)来完成的,然而一所高校有关出版领域的专家并不多,要组成一个出版系列职称评定专家小组十分不容易。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组织包括本校人事处、学报、出版社、图书馆、期刊社等在内的多个单位的专家组成高评委,其中与出版业联系密切的单位的专家数量明显不够,有时甚至只占高评委总人数的不到50%。由于非出版领域的专家对出版系列职称评审条件或原则的把握程度不一样,从而会出现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困局三,专业评价体系缺失。职称晋升评审要有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否则评审专家就无法对每位参评者作出合理而公正的评价,有时会掺杂自身专业的标准,甚至个人的主观意志,这样的评审结果难免有失偏颇。

要解决编辑个人动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大学出版社要做好有效的制度安排,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考核,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或树立出版社品牌的图书项目设置特殊贡献奖,并积极为编辑策划重大项目或申请基金项目提供多方面支持;其次,大学出版社要制订长远发展的人才目标,要以提升编辑综合素质、使编辑获得全面发展为基本点,促使编辑自觉地学习提高,多出研究成果,从而反过来为出版社更好地发展服务;再次,大学出版社要把编辑的职称晋升与激励机制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直接而有效的激励方法;等等。

要解决专业评审专家缺位的问题,解决思路是:在本校内筛选并确定对口单位的评审专家,若人数不够,可以聘请本省其他高校或省新闻出版局、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的相关专家一起参与。职称评审事关编辑的健康成长和出版单位的稳定发展,所以要有“专业”的评审专家,让参评者享受“公平合理”的评审原则与“准确”的评价标准。

相较于前两者,完善专业评价体系则显得更为紧迫。

编辑职称晋升评价体系的指标内涵丰富,概括来说,编辑职称晋升评价首先应考核重点出版项目、科研论文、获奖图书等直接指标,在此基础上,同时考核其所策划或责编图书的品牌影响力以及获得的经济效益等间接指标。

直接指标

1. 重点出版项目

重点出版项目是考核编辑策划能力及综合运用出版资源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优秀的策划能力并拥有丰富的作者资源,要申报并获批重点出版项目几乎不可能。重点出版项目包括国家或地方的出版基金支持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项目,以及各类规划项目或企业的横向课题项目等。重点出版项目中,有些可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如国家或地方出版基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项目、横向课题项目等,这些项目对出版社来说既有突出的社会效益,也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应大力支持并积极推动。有些没有具体的经费支持,如国家五年规划重点图书项目、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等,这些项目在经济效益上虽然需要靠出版社后期的良好经营来保障,但也是一个出版社综合影响力的反映,理应重视。重点出版项目的成功实施是编辑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对于重点出版项目评估的权重比例分配,建议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项目的获批级别;二是项目获批的金额,这是前者的辅助指标。

2. 科研论文

编辑发表科研论文是编辑学习编辑出版知识、研究编辑出版理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练升华的集中表现。

现在高校参与出版系列职称晋升评审的基本上是所在高校的出版社、学报编辑部、杂志社等的编辑人员,但是由于体制与考核机制不同,编辑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强度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这一系列的职称晋升评审指标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职称晋升指标体系的设置一定要体现编辑的具体工作特性,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体现公平和公正性。举例来说,学报编辑的科研论文包括编辑出版论文以及其他专业论文,这个专业论文是指与该编辑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这与其工作性质密切相关。而出版社编辑所撰写的科研论文多涉及编辑出版理论、选题策划、图书经营管理等内容。当然,出版社编辑也会撰写少量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因此,在出版系列的职称晋升评审中,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之一的科研论文,对出版社编辑来说就更应该关注有关出版全过程(包括项目合作、选题策划与审读、图书质量与成本控制、图书营销、库存管理等)的科研论文。

在积累丰富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以后,适时编撰出版编辑出版专著也就水到渠成。但对于编辑来说,由实践经验积累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而撰写成的专业论文,对指导实际工作意义较大,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提高。

科研论文评估的权重比例,从高到低分配,首要指标当然是论文所刊载的学术期刊的等级,在编辑出版专业内确定要是“双刊”,即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和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次要指标可以是论文获奖、被其他书刊转载及其次数,或被其他学术论文引用的频次;等等。

另外,对于拥有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其出版社和学报编辑部等的编辑应该积极参与申请编辑出版专业的科研项目,学校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直接的资金支持,并逐渐把相关科研成果列入出版系列职称评审的指标体系中。

3. 获奖图书

图书获奖是图书获得专家或大众读者认可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编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体现。包括重点出版项目等在内的图书产品,由于文化价值高、社会影响力强,因此能获得各类各级奖项,获奖图书自然应成为出版系列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我国出版行业的图书奖项既包括国家级的,如中国出版业三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以及其他一些专项奖(如“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优秀作品、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也包括行业协会、地区和省市的优秀教材、优秀专著和畅销书奖等。

评价体系中对于“获奖图书”这个指标要做充分的权重分配,其中国家级图书奖(特别是中国出版业三大奖)要给予相当大的权重比例。

间接指标

1. 品牌图书影响力

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是由品牌图书来推动的,而品牌图书则是由编辑及其团队通过逐年的策划慢慢累积的。前文所说的重点出版项目,因为社会效应较强,其对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自然较大。③但在一家出版社中,重点出版项目毕竟比较少,而且分布在较少的专业板块中,因此对出版社品牌的影响力是有局限性的,特别是对大众读者来说,其影响力非常有限。一位优秀的编辑,除了能策划重点项目外,还能通过自身长期的对读者和市场需求的研究,策划出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图书项目,或更进一步,策划出能引导和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图书项目,从而成为为读者所熟知的品牌图书。这样的品牌图书为出版社带来的不仅是稳定而持久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推动出版社其他图书板块或品种的市场需求。更何况,有品牌图书板块的出版社,一定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作者到出版社来出版图书,这些优秀的作者甚至会直接要求特定编辑来做图书的责任编辑。这样,出版社的品牌图书板块就会越做越多、越做越大,从而成为出版社发展坚实的推动力,促成出版社品牌的树立。所以,品牌图书的影响力也要作为编辑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具体可包括品牌图书的品种数量、出版码洋或实洋等,这些都能极大地推动出版社的双效益。

2. 图书经济效益

大学出版社改制转企后,竞争压力加大,发展成为生存的唯一出路。评价一家出版社发展是否良好,品牌影响力是终极指标,但实现终极目标的基本点是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出版社发展首先要夯实经济基础。

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是靠各个图书项目来实现的。这些图书项目中,既要有重点出版项目,也要有品牌图书项目,还要有其他一般图书项目。对于编辑来说,能策划重点项目、做实做大品牌图书项目固然重要,但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慢慢积累图书品种的过程。在此阶段,编辑需要考虑的是:在出版社的规划框架内,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图书项目,只要图书的内容质量符合出版要求,就要最大限度地去实现图书项目的经济效益。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也就能体现一个编辑的有效成长及其素质提高。图书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两个:项目利润与项目回款总额。对于出版社的发展,经济指标中的利润是第一位的;同时,在图书产品结构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出版社的销售回款总量也是不能忽视的。所以对每一位编辑来说,在出版社的产品规划框架内,努力实现图书项目的经济效益(销售回款与项目利润)是其应尽的职责。能真正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也就能充分证明编辑的综合能力。

评价一位编辑的综合能力的指标还有另外一些,如被评为优秀出版人、中青年优秀编辑、“十百千”人才等,以及在某一个领域作出特殊贡献(如数字出版等)。编辑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应尽量细化,在此基础上做好指标权重比例的分配。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参评者获得公平公正的评审结果,大学出版社编辑的职称晋升评定也不例外。

(周建华,中山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注释:

① 佘江涛,许尔兵.构建现代新型编辑评价体系[J].中国编辑,2003(3): 30~32.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效益,人力资源效益

1人力资源的内涵

人力资源亦称为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投资于卫生、教育等方面而形成的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 价值的总和。构成人力资源的核心并非人的数量而是劳动者的健康、价值观、知识量及技能水平。人力,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资源,是人类社会财富生产的源泉。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T.W.舒尔茨和G.S.贝克尔等人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并确定了该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人力资源研究的热情[1] 。

2人力资源效益的内涵

区域人力资源效益是指人的能力所产生的效益,指一个区域所拥有活控制的人力资源载体运用自身的能力在未来特定时期内为此区域创造的效益和价值的总和。人力资源效益评估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活动的成本—效益的测量,并与区域内部过去的绩效、类似组织的绩效、组织目标进行比较。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应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分

对于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的评价研究,着重于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程度(即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怎么写论文。

3人力资源效益评价的作用

3.1 为领导者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 可以使管理者了解到在人力资源上已经花费或将要花费的支出和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 以更好地进行成本收益平衡分析, 为合理的人力资源引进、配置、使用、开发、管理和辞退决策提供依据[3]。

3.2 可以有效防止区域资产的流失

中国已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 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会日渐活跃起来。为维护中国各个区域的正当权益, 避免我国人力资源的流失, 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的效益进行评价。

3.3 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价值参考

在劳动力市场上, 供需双方交易的是劳动者的知识、智慧、技能和能力,不同质量的人力资源创造不同的价值量, 也就要求不同的薪酬水平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对人力资源效益进行评价。

3.4 可以激励人才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人力资源价值以及效益的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促使各区域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优胜劣汰。

4人力资源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评价一个区域的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模型有四个: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M)模型,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Z)模型,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M)模型,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Z)模型。

4.1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M)模型(简称绝对离散指数G -M模型):绝对离散指数(G-M)=Gj/Gq—Mj/M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Mj=局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Mq=全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评价结果判别:若(G - M)>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 –M)≈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若(G - M)<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4.2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Z)模型(简称绝对离散指数G - Z模型):绝对离散指数(G-Z)=Gj/Gq—Zj/Z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Z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Z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评价结果判别:若(G-Z)>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Z)≈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 若(G-Z)<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4.3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M)模型(简称相对离散指数G/M模型):相对离散指数(G/M)=(Gj/Gq)/(Mj/M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Mj=局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Mq= 全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评价结果判别:若(G/M)> 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M)≈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若(G/M)< 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4.4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相对离散指数(G/Z)模型(简称相对离散指数G/Z模型):相对离散指数(G/Z)=(Gj/Gq)/(Zj/Zq)其中,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Z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Z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人才资本评价结果判别:若(G/Z)> 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Z)≈1,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 若(G/Z)< 1经济效益,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5案例分析

以我国山东为例,全域指代中国,局域指代山东省,根据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山东地区生产总值[4](表1)。全国以及山东的从业人员数量及总人口(表2)[4],计算出山东省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人才密度、全国从业人员国内生产总值及人才密度,并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出近几年的绝对离散指数(表3)。

表1单位:亿元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国内生产总值

135822.8

159878.3

183217.4

211923.5

249529.9

山东地区生产总值

12078.15

15021.84

18516.9

22077.4

25965.9

表2单位:万人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全国从业人员数

74432

75200

75825

76400

76990

山东省从业人员数

879.7

874.3

871.1

776.1

762.3

全国人口数

129227

129988

130756

131448

132129

山东省人口数

9125

9180

9248

9309

9367

表3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绝对离散指数

1.6574

1.96164

2.2539

2.6304

3.1015

评价结果判别:

若(G - M)>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若(G –M)≈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般;若(G - M)< 0,则表明该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通过上述要素构建和要素折算以及对人力资源贡献率和劳动生产力的定性分析,绝对离散指数始终大于0且在近几年呈持续上升趋势,表3表明山东省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一直比较好,近几年从业人员人均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此方法简单明了,评价要素可观、易于计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客观性、公正性等特点,能够较好反映人力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怎么写论文。人才资源在某区域所发挥的效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体现在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M)模型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人力资源使用效益的降低是基于哪一方面原因,然后针对性地给予弥补。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人才资源的拥有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是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的关键,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点。此模型也可用于区域或组织核定从业人员整体资源价值并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绝对离散指数G - M”从局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等指标同全域的相关性来评价局域人才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因子“人才密度”较多地反映了该局域人才资源的数量特征经济效益,其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甚为相符。

6提高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的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提高人力资源效益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使用制度,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市场化之路,推动企业坚持“ 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为导向[5]。

6.1 健全人力资源制度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使人力资源发挥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程度,是提高社会效益的基础。其次,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流动制度。

6.2 扩大就业,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充分挖掘现有自然资源的潜力,以保证现有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其次,放开劳务市场,允许劳动者按照一定规范在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以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再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和鼓励区域内的劳动者到区外境外乃至国际劳务市场寻求发展。

6.3 加强培训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首先,要抓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从而提高在职职工的知识水平并改变其知识结构。其次经济效益,要抓好农村劳动力的科技培训,强化对农村劳动力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怎么写论文。再次,要强化基础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进一步深化城乡教育的综合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教育面向当地经济,为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服务。

6.4 抑制人口增长,确保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现行的生育政策已经为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人口出生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第二,实行两种生产一起抓,即控制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抓。第三,调整人口结构,加速城市化进程,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6.5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吸引和聚集人才资源

就目前来讲,必须狠抓人力资源开发经济效益,把培养、引进和使用好人才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各方面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并且能够善用人才和重用人才,使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7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效益评价越来约受到重视,如何构思全面而综合的评估系统,如何选择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计量方法和评估模型,是建立人力资源综合评估系统所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对每个因素进行数量分析,是十分困难和复杂的。传统的评估方法在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本文所构建的模型比较通俗易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的增长与中国近些年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在以后的人力资源选择中指明了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由于时间和能力限制,本文构建的定量模型的描述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评估要素研究以及一些指标的确定方面。因此,我们应借鉴和学习国内外更多关于人力资源效益评价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多.高校自然科学科研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1998(1):41~43.

[2]潘思维,杨明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演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244-247.

[3]李幸、冯媛编著,《SAP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实训指导》,2007.10.

第4篇

[关键词]:输变电 模糊层次 综合评价

1引言

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可以缓解用电需求的供给压力,保证电网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提升国民经济效益。对输变电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可以为项目后期施工起到控制引导作用,提高投产项目收益额,有效推动经济稳定发展,因此对输变电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2项目影响分析

输变电项目是否满足当地电力需求,是否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否具有竞争力,都是评价输变电项目的的根本内容。输变电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对输变电工程进行评价时,需与市场需求、环境、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联系在一起,进行整体分析。

经济效益:输变电工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电力供求紧张的局面,从整体上提升国民经济水平,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同时提供相应就业岗位,进而促进就业率。

环境因素:输变电工程引起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噪声污染问题,其中输变电设施引起的噪声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变电站,二是输电线路。

技术条件:如何利用先进技术增强导线最大使用张力、地线最大使用张力,如何准确确定铁塔转角度数等以此来减少工程造价成本,如何研发先进输变电技术以减少噪声污染、线损等。在输变电系统中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魅力,使其减少环境污染、造价成本,提高社会和环境的经济效益。

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综合评价

3.1建立指标体系

在对输变电项目进行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工程造价五方面考虑,建立输变电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3.2输变电工程项目综合评价研究——以AB输变电工程为例

(1)计算指标权重向量

(2)输变电项目综合评价

按照评价等级高低,将输变电项目评价等级分为{很差,差,一般,好,很好}五个等级。聘请专家分析输变电工程的经济、环境效益、技术条件水平、市场需求、工程造价成本等内容,并针对B1 、B2 、B3 、B4 、B5 五个方面分别进行打分,总分为1分

将权重向量Ci与对应的评价矩阵Ri合成,得到Bi的综合评价矩阵:

从上节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有7%的专家认为AB输变电项目综合评估情况很差,有14%的专家认为该输变电项目综合情况有些差,46%的专家认为该输变电项目一般,21%的专家认为比较好,13%的专家则认为很好。依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该输变电项目综合评价结果介于一般与好(0.46~0.21)之间, 根据上述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此项目综合效益较好,可以为企业自身带来丰厚利润,还可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并且满足社会用电需求,缓解环境压力,总体来讲,投资建设AB输变电项目是有意义而且是很必要的。

4结论

输变电工程是一个环境、经济、技术等多因素结合的复杂体。电力供给对经济、环境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同时又受制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家的宏观政策等变化因素,也就是说,输变电工程与经济、环境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项目工程必须保证企业、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也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及管理的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贺明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输变电工程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探析.电力工程经济,2005.

[2]张殿科.5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综合后评价研究.山西电力,2005.

[3]顾群.220KV沈星输变电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硕士学位论文,2011.

[4]马涛.邯郸永和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前期论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5篇

关键词:水利科技;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

0 引言

据初步统计分析,目前我国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20%~30%,仍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不仅低于国内其他行业水平,也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成果转化周期长,一般技术从成果鉴定到应用于水利建设管理实际需要1~2年,一些基础性、共性、大型集成关键技术的推广转化需要3~5年;多年形成的创新成果大量处于“科研成果”阶段,没有得到推广转化,没有应用到水利生产实际之中,大约有70%左右的科技成果还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经济浪费、资源浪费和人才浪费。因此,开展水利科技R&D投入产出分析评估工作,构建适应我国水利科技资源投入产出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于准确地掌握水利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全面衡量水利科技的产出绩效,科学做出水利科技创新决策,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依据全国水利系统的调研资料,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旨在通过对水利科技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情况的分析,来评价当前我国水利科技投资的效果。

1 投入产出的界定

在水利科技投入方面,包括资金投入、人才投入、物质投入、信息投入。在给定技术和人才的情况下,资金在科技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资金投入主要以资本存量来计算。R&D人员是科技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其数量和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在水利科技投入和水利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在物质投入方面,国家重点试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挥着为科技活动提供研究、开发、试验等支撑服务的重要作用,固定资产新增总额、年末固定资产总值用于衡量科技设备投入的总体水平,是体现水利科技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在信息投入方面,电脑目前已成为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工具,因此电脑拥有量、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用于衡量水利科技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物质投入和信息投入在广义的市场范围内可以用货币价值来体现。

科技产出主要从科研项目的直接科技产出、经济效益产出和社会效益产出三个方面来考虑。直接科技产出主要涉及到科技成果的概念,成果表现形式是论文、著作或专利。为了体现水利科技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深度与广度,也可以从获奖成果数、成果水平进一步界定;同时,科技的发展最终依靠人才,因此通过科研项目培养高层次人才,为水利科技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也是科研项目直接产出的一个重要方面。水利科技项目的经济效益产出是指水利R&D项目直接成果应用于生产活动领域,通过生产转化表现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直接地或间接地带动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反映了水利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贡献。社会效益产出指R&D项目成果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应用,取得增加知识积累、提高决策水平、促进科技进步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效益。水利科技项目的三大效益产出如图1所示。

2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思想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淡化既有存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充分考虑到促使项目绝对产出量变化的条件,力求透过投入差异看产出结果的不同,将评价着眼于投入一产出的效益之上,综合反映水利科技项目产出/投入情况。水利科技项目投入产出绩效评价的特点有:第一,是在投入绝对量和产出绝对量间进行效益值的转化,淡化绝对存量的评价,重视被评对象取得产出绝对量时所获得的发展条件差异性,因而具有相对公平性。第二,是对一定时间段内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价,而不仅是某个时间点上的分析评价,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一个相对时期内研究机构科研效益的变化情况,重视过程性。第三,是基于投入一产出理论的评价,既依据科研机构的绝对“成绩”和“效果”,更关注科研机构的相对“效益”或“效率”。

在项目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中,反映科技活动投入的指标主要是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反映产出的指标有、出版著作、授予专利、成果水平以及成果取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产出效率的计算主要是用产出/投入,如:用科研活动的产出与科研人力投入作比较来反映科研劳动生产率。科研劳动生产率数值越大,说明人才优势较好;反之,则说明人才优势较差。用科研活动的成果与科研成本比较,反映科研活动的投资效果系数。科研投资效果系数值大,说明投资效果好;反之,则说明投资效果差。通过此类相对值的比较,从而达到衡量项目的产出效益水平。

3 水利科技投入产出比的计算与分析

通过对全国水利系统的科技调研资料的分析整理,选取部分典型的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数据,经计算得到水利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在直接科技产出方面,如果按科研经费均摊,每投入亿元水利科研经费,即产生18篇国际论文,213篇国内论文,15部科技著作,22项专利产品;如果量化成货币化价值,即万元科研经费产生0.0868万元的直接科技价值,2.9251万元直接经济效益;如果按投入的全时人员当量均摊并量化成货币化价值,则每人每年产生0.7925万元的直接科技产出价值,26.7064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若将水利直接科技产出、直接经济效益之和记为科技总产出,则水利科技经费总投入产出比为1:4.45,水利科技人员总投入产出比为1:31.93,即每万元经费投入产生4.45万元的产出效益,每1名科技人员投入1年时间用于科研,产生31.93万元的产出效益。因此,水利科技直接科技产出相对偏低,而直接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根据表1的每万元经费直接科技产出价值和每人每年直接科技产出价值的产出/投入数据,绘制水利科技项目直接科技产出效率折线图,见图2。

从图2可知,上述13个典型水利科技项目中,在经费投入方面,每投入1万元科研经费,直接产出价值均低于1万元。产出价值最高为吹填及软基加固技术,达到8266元;产出价值最低的是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多维临界调控模式项目,仅为159元。同时在人力投入方面,这两个项目也是代表了每1名科研人员投入1年时间的直接产出价值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82656元和457元。从图中曲线走势来看,每万元经费直接科技产出价值的折线较

每人每年直接科技产出价值的折线表现平稳,从中我们可知,项目经费的投资效果表现较稳定,而从事各项目研究的人才优势差别较大,或者说地区间科技人才素质差异较大。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文数据的详细考察和分析,可以得出水利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间的基本关系:总的来说,投入与产出基本上是呈正比关系,即投入越大,产出就越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越明显、越突出。从具体水利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来看,直接经济效益可观,但直接科技产出效率相对不高,主要体现在数量偏少,被国际期刊录用的更少,层次不高;著作及专利情况也明显偏低。同时,项目经费的投资效果表现较稳定,而从事各项目研究的人才优势差别较大。因此,在今后的水利科技发展中,提出如下建议。

①继续增加水利科研经费投资力度。首先,要不断增加各级政府财政在水利科技R&D活动中的投入规模,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切实落实好“工程带科研、科研为工程”的投入措施,在水利建设基金、农水经费、水土保持经费、工程经费、特大防汛经费和水利基本建设等工程投资中优先安排科研投入经费,着力改善水利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地区间资源投入不平衡局面。其次,拓宽水利科技的投资渠道,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尤其是鼓励企业积极支持科技开发,开拓水利科技市场。

第6篇

【关键词】: 热电冷三联供;溴化锂;节能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frigeration co-production of existing problem,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thermoelectric cooling joint production, and analyzes the cool co-generation energy sav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trigeneration supply; lithium bromide;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在一些没有稳定工业热负荷的热电厂,如果仅是热电联产.热负荷通常会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完全的热电联供,这会降低热电厂供能的热经济性.以热电厂的供热为能源,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集中制冷,从而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可以使热电厂的热负荷相对较为平稳,提高热电机组的负荷因子,因而热经济性较高

一、现状概述:

滨海热电厂在非采暖期出现热负荷低谷,供热机组在非设计负荷下运行,偏离了最佳经济工况点,运行效率低下,供热系统的大量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发电量不稳定,联产系统运行的指标不能在全年内达到最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生产和学习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自90年代起我国南方城市出现了空调热。从目前已普遍采用的空调设备来看,绝大部分都采用电空调,尽管电空调有许多优点,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耗电量高,大量使用造成电力供应紧张;电空调以CFC为制冷剂,大量使用及排放破坏臭氧层,使地球表面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增强;另外电空调在夏季制冷时,向室外排出热浪,其结果是室内凉爽室外更热,给周围环境造成热污染和噪声污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热电联产和制冷现状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改善。而热、电、冷三联供就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明显的节能和环保优势。热电冷三联供其核心就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配置吸收式制冷机。由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低位热能为动力,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热电厂供热机组的抽汽或排汽制冷,这对于背压式机组来说可以增大机组的负荷率,使机组热效率提高。对于抽汽式机组来说,在增加冷负荷以后,无论是维持发电量不变,还是保持进汽量不变,都会减少机组的凝汽量,降低发电煤耗率。近年来地球温度呈上升趋势,在北方地区出现了酷夏年,空调也日益进入北方家庭。同时,在剧场、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一般是装设集中空调设备,这就为热电冷三联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采取的节能方案:

在非采暖期发展制冷热负荷,可填补热电厂热负荷低谷,提高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扩大热电厂适用范围。采用制冷机实现热电冷三联产,其循环热效率可达65%以上,对于增加供热机组夏季供热量,提高机组热效率和全厂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三、效益分析:

1、发展热电冷三联产,提高热电厂经济效益

首先确定几个参数:天津地区室内每平方米用冷量按100W计算,假设油田有200万平方米的供冷面积,民用电价按0.49元/度计算,民用空调为1匹(制冷量2324W,制冷功率735.35W),煤价按900元/吨计算,夏季用冷时间按每天8小时总计4个月计算。利用电厂参数为1.27Mpa、300℃的蒸汽配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冷用户提供冷量。

1)通过初步计算得出冷用户用1匹空调制冷所耗的电能折合成人民币为2381.5万元;

2)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为用户供冷所消耗的蒸汽量折合成人民币为338万元;

3)经过对比采用热电冷联供方式在每个夏季可节约2043万元。

4)我厂#2机组容量为25MW抽背式汽轮机,如果夏季能够满负荷发电,售出电价为0.3元/度计算,则夏季可带来的经济效益为2160万元。

5)初期投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价格为1200元/kW,则200万平方米的供冷面积初投资约2.4亿元。

经过计算应用热电冷联供技术需要6年即可收回成本。

2、发展热电冷三联产,可保护环境

以氟利昂(CFC)作为制冷剂的空调机组,会引起臭氧层破坏而导致温室效应,而现在采用的氢氧氟氢(HCFC)虽然对环境影响小些,仍对臭氧层有破坏。热电冷三联产(CCHP)在降低碳和污染空气的排放物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采用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溴化锂作为吸收剂无毒无害,对环境保护很有利。据有关专家估算,如果从2005年起,每年25%的新建筑及从2010年起50%的新建筑均采用CCHP的话,到2020年的CO2的排放量将减少19%。如果将现有建筑实施热电冷联产的比例从4%提高到8%,到2020年的CO2的排放量将减少30%。

3 节电分析

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突出优点就是节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高沸点物质(溴化锂)为吸收剂,低沸点物质(水)为制冷剂,组成二元溶液,取代压缩式制冷,其制冷系统的能耗主要是热能,电耗量仅为压缩式制冷的25%~30%.(见下表),与压缩式相比,每制1163kw冷量,吸收式制冷机可节电250kw左右,节电是很明显的。另吸收式制冷机也可以直接利用工业生产的废热和余热,也有很好的效益。

4 发展热电冷三联产,可减少油田电网的沉重负担

根据初步估算夏季油区内部由于使用空调所消耗的电能约计为48600MW,而发展热电冷三联产可缓解夏季用电矛盾,减少油田电网的沉重负担。

结论:

(1)经济效益:热、电、冷三联供解决了热电厂冬夏季热负荷不均造成的热经济性低的问题,降低了发电煤耗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2)环保效益: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取代压缩式制冷机,避免了9C9 类氟利昂制冷剂的大量使用和排泄,起到环保的作用。

(3)节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较压缩式有明显的节电效益,可以大大缓解夏季用电紧张的问题。

(4)投资少: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基建投资仅为压缩式制冷机的50%~60%左右,年运行费用也较压缩式少。由上述分析可见,热、电、冷三联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在现有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大发展热、电、冷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热、电、冷三联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在现有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大发展热、电、冷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海贵 采用天然气的小型斯特林冷热电三联供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邢黎军热电冷联供系统优化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4

[3]李静宜.臧杰立热电厂采用热电冷联供的适用性分析[期刊论文]-制冷与空调 2010(1)

[4]崔锦丹.荆玲.韦新东长春市住宅中分散型能源系统导入效果的评价[期刊论文]-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9(1)

[5]任华华.王森森燃气内燃发电机在"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和分析[期刊论文]-洁净与空调技术 2009(1)

第7篇

关键词:企业;成长性;财务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6-0062-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在生存中求得发展,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现实。企业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效益增长以及实现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是检验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最基本也是最客观的标准。目前,随着世界经济低迷,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成长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我国企业的成长性,采用一种合适的成长性评价方法又成为这些研究中一个重点。在传统的企业成长性评价中,人们对企业发展状况的关注仅仅停留在其发展的现状上,忽略了对可观财务指标的关联分析,因此,加强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以财务指标去评价企业的发展态势、潜能及其成长性成为企业财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

1 企业成长研究现状

1.1 企业成长的概念

面对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有些企业被动地做出反应,有些企业主动迎合,有些企业则毫无反应。在“优胜劣汰”的时代,也会出现3种不同的结果:衰落、维持和成长。很显然,企业衰落和维持两种形态是一种非成长的状态,而企业成长的形态一般通过以下特征表现出来。

1.1.1 持续性 企业成长应以企业的持续经营为前提,在这一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1.1.2 动态性 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在企业生产要素不断投入及其成果不断产出的资金运动中表现出来的。

1.1.3 波动性 企业的成长过程会受各种相关因素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并非严格的线性增长。

1.1.4 效益性 企业成长是以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否为标志,具体通过投入因素和产出因素的优化对比加以反映。

1.1.5 扩张性 企业成长是以企业价值的增长为目标,具体表现在企业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及其股本扩张。

基于以上企业成长的特征,我们将企业成长定义为: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中,通过其生产要素与生产成果变动速度间的优化而获得的企业持续增长过程和价值增长的能力,其表现为公司产业与行业具有发展性,产品前景广阔,公司规模逐年扩张、经营效益不断增长。

1.2 企业成长理论概述

企业成长理论起源于大规模生产的研究。英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管理学教授佩罗兹(Edith T Penrose)女士1959年发表的《企业成长理论》一文奠定了这一理论的基础。她修正了传统经济学研究企业成长的视角和方法,在企业成长经济学中融入了经营学理论。其后,企业成长理论一直受到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的重视。安索夫(Ansoff)1965年在《企业战略》一书的成长战略论,提出该战略的产品规划、战略选择、优势运用和协同效应的属性;德鲁克提出经营成长论,强调企业内部的成长准备;钱德勒提出了管理成长论。

国内比较早地视“企业是有生命的”观点的专家是蒋一苇先生。他在198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论文《企业本位论》,提出企业是一个有生命的“细胞”。1996年,杨杜在其博士论文《企业成长论》中把经营资源作为研究的关键概念,从经营资源数量、性质、结构和支配主体特征4个方面来考察企业成长,指出企业成长包括数量的成长和质量的成长,即企业成长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数量扩张,还必须包括质的变化。2001年,张玉利教授提出“小企业不是规模小的小企业”观点,对指导我国小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有极强的指导意义。2005年,李维安教授将企业治理这一维度加入到企业成长理论中,这一理论与张玉利的研究相互辉映[2]。

2 企业成长评价

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企业运行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已经有所开展。西欧国家为了对企业直接管理的国有制企业进行干预,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对企业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是分别采用若干指标,把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几个方面分为几个等级进行评价。在日本,对企业评价是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入手来进行的。其方法大多是从经营角度收入,通过财务诊断来进行的,因此,这种方法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我国的企业评价工作起步较晚,1993年1月开始实行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采用8个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视为我国最早的企业财务性评价体系。1995年财政部公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指标增加到10个,这个体系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的共享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两年后,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新的工业经济效益考核体系。

目前,我国政府采用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4套:财务评价体系,包括8项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2项指标;资本保值增值考评指标,包括若干个主导指标和若干个辅助指标。学术界对我国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和指标的研究也成果丰硕[3]。

3 企业成长性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传统企业一般采用8个财务指标对企业成长性评价,但这些指标一方面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另一面也不能全面反映我国企业的成长状况。因此,本文结合我国企业财务活动实际情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观要求,构建包括11项财务指标的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4]。

3.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率×100%。这个指标的作用在于衡量企业用流动资产抵偿流动负债的能力,即每100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支付的保障。

第8篇

关键词:科技期刊;评价系统;品牌打造;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63-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科技期刊不断发展壮大,如何正确评价科技期刊以及打造科技期刊品牌,已成为每一位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在我国新闻出版体制全面改革的背景下,谋求市场化发展和品牌打造是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一套完善的科技期刊评价系统,应有利于和服务于期刊的品牌建设。

一、科技期刊应重视相关的评价系统

科技期刊的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科技工作者、的刊物,还影响一个国家整体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系统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至目前,国内形成的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学位及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等。

国内科技期刊评价体系都未尽完善,现略论一二:

1.学科划分对核心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划分过细,小学科的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1]。各评价体系学科划分是否合理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2.许多能为相关领域读者提供可靠服务、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期刊,因刊载文章处于应用技术类行业末端,论文无法被频繁引用导致影响因子等指标较低,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而未能进入核心期刊的行列。现有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得到越来越多认可的同时,却直接伤害了这些专业技术期刊的发展。科技期刊评价体系要建立在对社会有贡献上面,因此,需要完善的专家评议制度,使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不伤害到细分行业专业期刊的发展。

3.科技期刊评价系统应引导科技期刊重视经济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的科技期刊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目前各评价体系基本没有涉及评价科技期刊的经济指标。

另外,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新闻出版局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期刊都进行过质量评估和分级,分出一级、二级、三级(或优秀级、良好级、合格级)。因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科技期刊有引导、指正的意义而得到了区域范围的认可。

科学的科技期刊评价系统根本在于:评价指标要全面、合理,指标评价要真实、准确,评价系统要能指导、促进科技期刊和科技工作的健康发展。科技期刊评价系统要适用于区域内不同类别的期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评估,也要发挥对期刊的指导作用,使评刊工作服务于期刊的品牌建设。

二、科技期刊品牌打造的必要性

期刊的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期刊向读者展示其特征和定位的标签,体现了作者和读者对期刊的认可程度。期刊品牌是长期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风格、文化含量、标识、颜色等,是期刊内在的丰厚底蕴和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产物[2]。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扩张等,科技期刊通过打造品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丰收。

1.科技期刊的品牌体现了期刊的个性与特征。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品牌代表着科技期刊质量、信誉、实力和权威。品牌打造得好,科技期刊就会有读者、有稿源、有广告支持等,就能生存和发展。

2.科技期刊可通过品牌扩张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期刊利用自己已建立的品牌,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经营活动,扩大影响,从而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

3.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在科技期刊发行和经营中应用越来越多,加上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正面临改制转企,出版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品牌建设势在必行。科技期刊经营管理者只有及时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摒弃事业单位可以“吃皇粮”的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广泛范围的认可。

三、科技期刊品牌打造面临的问题

1.科技期刊无品牌意识。长期以来的事业单位体制,使得科技期刊无生存危机感,非市场化导向使其缺乏竞争意识。科技期刊社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甚至部分期刊社丝毫无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概念。一些曾经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很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期刊社,也因不注重品牌建设而逐渐衰落。

2.科技期刊品牌维护不力。部分科技期刊内容交叉重复、名称雷同、品牌标识混乱、恶性竞争严重,给读者和作者造成期刊品牌形象和品牌印记混乱的现象。另外,无CN刊号的“山寨”科技期刊克隆品牌科技期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品牌科技期刊造成严重伤害。

3.高水平论文外流。多年来,高水平科技论文大量流向国外期刊已是不争的事实[4]。高水平研究论文的流失和科技期刊评价系统的现状不无关系。论文的流失使我国科技期刊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科技和学术发展的真实水平,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品牌培育[5]。

四、科技期刊品牌打造的关键

(一)内容是科技期刊品牌打造的基础

科技期刊打造品牌,内容的质量永远是关键,要成为品牌科技期刊,至少要满足:载文质量好,科技含量高,可读性强;信息量大,报道周期短。

提高科技期刊内容质量的手段有:

第9篇

我国的专业技术评价制度(职称制度)始于计划经济时期,经历了任命制、评定制、职务聘任制三个阶段,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由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改革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第二次是由评聘合一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过渡为专业技术资格社会化、专业技术职务社会化的平行运行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及各行各业改革的深化,人事管理逐步由过去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而作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重要基础的职称评审工作,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按着一套方法、标准等在实施。综合来看,我国专业技术评价条件体系一直在进行改进,也对我国主业技术队伍建设和科技进步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但已与现代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不相适应。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相比较而言,专业技术人才在自我发展、公平公正,尊重与参与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而且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体系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针对新形势新要求,现有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体系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对科研成果的要求更多的是讲“量”,而对“质”重视不够;不同系统使用同一个量化标准可比性不强;不少量化标准难以细化,不易操作;教学工作的量化标准不好把握等等。随着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2我国部分省份构建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的探索

作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职称评价法律依据,中央职称改革办公室于1986年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建立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立规范工作制度,促进科研院所职称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有的评价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自然科学系列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无法对自然科学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做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了进一步规范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的导向作用,我国各省基于自身的省情及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自然科学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江苏省自然科学副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江苏省自然科学助理研究员资格条件(试行)》,对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业绩与成果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评价的标准主要为科技奖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效益、技术成果、学术水平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强调研究的内容要有创新性,二是承担项目要求高,三是将发明专利等指标作为评价条件之一,四是关注科研开发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五是不采取分类评价。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自然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主要从基本条件、申报条件和业绩条件三个方面入手。主要内容与特点是:一是采取分类评价。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从事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从事科技情报、信息查新、文献咨询及软科学研究三类人群。二是不把论文作为必备条件。三是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经济收益。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主要从申报条件、评审条件两个方面入手。主要内容与特点为:一是把论文论著作为必备条件,二是不采取分类评价,三是突出国家级科技奖励的重要地位,四是突出科研成果的应用开发价值,以及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3构建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的建议

目前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主要依据《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管理工作的意见》、《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评价标准与条件已不能满足自然科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自我评价诉求,条件的设置可操作性弱,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导向性不强,在专家评审时不利于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对自然科学科研人员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对完善职称评价体系的意见。针对现有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构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分类人才评价机制为目标,根据调研结果,借鉴国内职称评定的实践,结合职称评定的发展趋势,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科学确定评价思路。专业资格评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工作水平、能力、业绩、职业道德、接受继续教育的程度等。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相应的评价条件体系要坚持重业绩、重能力、重贡献的导向,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潜力的发展。通过分类评价的方式,不唯论文、不唯奖项,突出产学研所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综合考虑奖项、论文、专利等成果的同时,兼顾过程性指标,对科研活动进行全方位考量。第二,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评价,有利于明确不同类别人员的评价条件和重点,更好地发挥评价条件体系的导向作用。

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评价对象,为省内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社会组织中,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在岗人员,应根据其研究内容不同,将专业技术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咨询与科技推广、专利服务四大类,明确各个类别的评价条件和要求。第三,内容涵盖要全面。目前,浙江省已出台的文件多以高级职称评价为主,无法对各市和省级主要部门,开展中级职称评审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应该涵盖中高级职称的评审,评价对象为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的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级)、研究员(正高级)。第四,要重视基本条件。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应对申报各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作出具体规定,包括思想道德条件、学历资历条件、破格申报条件、外语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年度考核等级要求、继续教育要求等。如思想道德条件,要强调职业道德及学术道德,继续教育,要依据省里实施的细则进行规范管理。第五,评价条件要以认可度作为依据。笔者向主要省属、市属科研院所中的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从事农业、林业、医学、药学、科技管理、化工、生物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设定为100分,其它打分项目以此为标准进行赋值。要求填写人根据所从事的专业工作领域,认真、负责、客观地对表格内各项目进行打分,由此,分析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客观评价与认可度。通过求平均、看频率,确定科技成果及其不同排名的影响力,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成为确定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中,具体评价条件的依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