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教育调研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13 03:08: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教育调研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化教育调研报告

第1篇

一、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牧民妇女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农牧区妇女的基础文化教育。掌握农业新技术,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已走上社会实现就业的农牧区妇女加强继续教育,让广大妇女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二是充分利用各类妇女学校对妇女进行培训。重点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农业技术、创业理念、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等各类技能培训,使她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和业务骨干,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她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创业致富的水平。目前已建立妇女学校(班)318所,各级妇女学校注重规范运作,增强实效,具体工作中做到五落实”即:组织落实,师资队伍落实,办学场地、设备落实,培训时间落实、培训内容落实。初步形成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网络框架,有力地促进了培训工作的进展。各级妇女学校直接面向广大农村牧区妇女,以开展普及性培训为主,围绕产业设置教学课程,根据农村妇女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了标准化棚圈建设、奶牛、小尾寒羊、白绒山羊、獭兔等养殖和麻黄、玉米制种、特色蔬菜、蘑菇、芦荟、小弓棚西瓜、冬季温室小瓜等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以及绿色证书、农牧民技术员的培训工作。这种普及性的培训,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深受广大妇女群众的欢迎。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每年对5万多农村牧区妇女进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又把农牧业标准化知识纳入培训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有1万多名妇女接受了农牧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增强了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为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截止目前,各级妇联通过联合“双学双比”成员单位等各种形式累计举办培训班13283期,培训1645岁农牧民妇女近70万人,使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农牧民妇女达到15万多人,全市有11849名妇女入学农函大,157750名妇女获得农牧民技术员职称,培养了一支农牧民妇女科技骨干队伍。

三是注意抓好高、精、尖妇女人才的再教育培训。使她具有建设新农村新农牧区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合理而广博的知识结构,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带动和影响整个农牧妇女群体素质的提高。使大批农牧区妇女都能求学有门,学艺有师,学有所得,生财有道。做到不仅能够提高妇女素质,还有利于女性人才的培养。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妇女科技大户、龙头项目、示范基地负责人。采取走出去看,请进来教等多种形式,组织她学习农牧业高新技术、经济管理、wto有关知识等,开阔她眼界,提高她技术和管理水平,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市妇联在年和年举办了全市养殖、种植、龙头项目负责人培训班,150多名妇女接受了培训。培训班结束后市妇联又组织她陕西杨凌高科技园、蔬菜种植基地、和林格尔县和包头蒙牛养殖小区、市内种养小区进行参观学习。回来后在各级妇联的支持与帮助下积极上项目。

四是全面推进农牧区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市妇联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定向培训和联合培训,优化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在培训工作中,市妇联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加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上出实招,见实效,形成妇女劳动力输出和接收工作的良好格局。东胜区妇联把进城务工妇女的培训作为妇联工作的重点,广泛争取服务妇女教育培训的各方资源,巩固已有阵地的基础上,采取自办、联办、依托企业办理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功能、广覆盖的妇女教育培训网络,引导和帮助进城务工妇女学就业技能、学法律知识、学文明生活常识等,以提高她综合素质。年以来,东胜区妇联已经组织了包括驾驶员、计算机、家政、美容美发、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厨师、纺织等类培训,共有860名妇女接受培训,帮助619名妇女实现了就业,就业率达到72%截止目前,全市各级妇联通过各种形式转移妇女劳动力6693人。

使广大农村牧区妇女转变了思想观念,科技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科技素质,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果显著,带动妇女科技致富,勇闯市场的农村牧区妇女人才脱颖而出,活跃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第一线,成为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领头雁,有的被当地乡镇聘为专职技术员。准旗沙圪堵镇伏路村的段秀英,经过几年努力学习领取了农函大养殖、疏菜种殖、果树栽培毕业证书,同时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自家先后建起了5栋日光温室,占地面积1.5亩,

全村建起了18栋蔬菜日光温室。当时不仅解决了沙圪堵镇吃菜难的问题,带动下。而且也成为村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被自治区评为“双学双比”女状元和区级劳动模范,从年开始,每年被旗科技局、科协聘请为蔬菜种植技术员,指导蓿亥图乡蔬菜温室和万亩覆膜西瓜种植,同时被乡妇联聘为科技指导队队长,近几年在精心指导下,单覆膜西瓜每亩纯收入800元,双覆膜小弓棚西瓜每亩纯收入1100元,农户户均增收500元,群众尝到科技的甜头,亲切的称她为段老师。

二、开展农牧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农牧区妇女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淡薄。由于历史、社会等诸多原因。与社会主义新型女农牧民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在提高农牧区妇女素质等工作方面成效不明显。

二是农牧区妇女教育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市农牧区妇女文盲比例高于男性。影响了妇女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创收,及妇女自身的进步,阻碍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步伐。加大对农牧区妇女培训力度,提高农牧区妇女的素质,当前妇联的首要任务。但由于各级妇联无专项培训经费,致使培训内容单一,规模较小。

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参与妇女培训工作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三是有限的妇女培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合利用。农牧区妇女培训体系还在起步建立之中。还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建立有效机制,才能确保农牧区妇女培训规范有序开展,取得明显成效。对农牧区妇女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有的不适合农牧区妇女特点和现实社会生活环境。

三、做好农牧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弘扬、引导和鼓励广大农牧区妇女改善自身生活条件,更新观念,建设一个美好富足的新农村新牧区。充分发挥妇联的宣传、引导、组织和带动作用,形成有利于提高农牧区妇女整体素质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要坚持不懈地宣传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内容,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明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法律规范,宣传妇女的四自”精神,宣传新时期的妇女典型,使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祖国观、民族观。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广大农牧区妇女提高紧迫感和使命感。二要把提高农牧区妇女整体素质工作列入妇联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对待,常抓不懈,有计划、有重点地切实抓出成效。

第2篇

调研形式:走访新生宿舍;与新生谈心;问卷调查等。

调研目的:了解新生对大学教室环境的要求,对于学习环境的要求,切实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调研单位:文学院生卫部

调研内容:

教室卫生的打扫与维护

整洁、美观的环境,能振奋精神。教室的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教室卫生是教室文化中首当其冲的一环,没有良好的卫生,教室文化就无从谈起。一个脏兮兮的教室,何谈塑造教室文化?只怕都不会有人来学习。因此就需要有人来对教室进行打扫,限于人力物力,这项工作只能由同学们自己来做。在对09级同学进行的走访调研中,大部分同学是希望有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因此对于安排的卫生工作也是理解的。

结合文学院数届生卫部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学院生卫部每周组织三次对教室的打扫,基本上09级每个班有一个卫生责任教室,自习室则每两个分配一个班,基本使各班任务量持平。应对于学校生卫部每周四的卫生检查,每周四会对各教室进行检查,挑选打扫最好的两个教室作为模范教教室,供学校生卫部检查。事实上学院卫生是由生卫部与值班室共同负责的,值班室则是组织值周的同学进行卫生的打扫。他们负责的是学院走廊、楼梯的卫生。两方面结合,才能使文学院的卫生工作全面进行。在正常的打扫机制之外,生卫部还会组织不定期的大扫除。

既然是任务,必然存在着积极性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做好卫生工作,就必须有一套相应的鼓励与惩罚机制。每周学院生卫部检查卫生情况时,会对各个教室进行评分,并进行公示,以激励同学们。并会有阶段性的表彰与批评。卫生委员是同学们与生卫部之间最直接的接触者,因此经常性的对各班卫生委员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与培训,也是必要的。

“我们打扫卫生,希望上课的同学们能够保持,将自己的垃圾带走。”在对同学们的问卷调查中,有很多同学这样写道。这说明有很多同学对于卫生工作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工作重在维护,打扫的再快也不如破坏的快。因此就需要每个人切实的去维护教室卫生,做到自己的垃圾随手带走扔进垃圾箱,尽量为卫生打扫减轻负担。这样才是良好的循环。如此就需要同学们提高自身素质,不乱扔垃圾,自觉维护卫生。

教室环境的塑造

与高中学习时不同,大学里已经没有固定的教室,各班也不会有自己的教室。分配的卫生任务教室只是需要打扫的教室,未必会在该教室上课。这对教室环境的塑造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只能由在教室上课的同学们来维护教室环境。教室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而文化环境反过来又给学生以改造,决定和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法律意识的强化。

文学院的很多教室里的桌椅和墙上,被人用笔写上了字,诗词、交友、胡侃,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在上课时的信手涂鸦。这些字迹并非打扫卫生时用抹布可以擦去的,给卫生打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使教室的严肃的气氛大打折扣。要塑造良好的教室环境,这种现象一定要减少。可以通过提倡同学们提高自身素质的方法,呼吁爱护教室环境。

笔者曾在文学院的一些教室中,发现教室后面的墙上张贴着一些文章,是由06/07级的学长学姐写的。由于没有打听到那些文章的由来,猜想之下,可能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可能是某次征文的获奖作品。而08级进入大学一年多来,却没有过这种举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室功能的退化。一个房间里面贴上文章,给人的感觉立刻就不只是一个房间那么简单,而是具有人的文化气息的教室。在电子写作和阅读泛滥的今天,连用笔的的机会都已经不多,看到墙上贴的纸质的/用笔一笔一划写就的文章心理必然会有一种原始的对于写作的温馨感觉升起。由此学院老师应当提倡同学们将所写的文章/或是由学习部组织将征文获奖作品张贴在教室里,供同学们上课、自习之余观看。这对于文学院的专业方向来讲,也是大有裨益。

在一个充满学习气氛的教室里,如果有人伴着朗朗的读书声吃饭,那么这种气氛一定大打折扣,因此要塑造良好的教室环境,就要尽量减少在教室里吃饭的情况的发生。杜绝在教室吃饭,意义不仅仅是利于教室卫生的打扫,更有利于良好个人习惯的养成。原因很简单,一般在教室吃饭的,都在早晨,而早晨在教室吃饭,则说明早晨起的晚,没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饭。因此禁止在教室吃早饭可以引导同学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深层次的,是让教室成为单纯的学习场所。让人一坐在教室里,感觉到的是它作为学习场所的功能,而不是用来吃饭、睡觉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教室的墙壁也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对于教室的外在,笔者在其他学院上课时,发现很多学院教室的墙上都贴着一些名言警句之类的,这些举措至少能给人些许的教室感觉,借鉴一下也未尝不可

教室氛围的培养

一定程度上讲,教室气氛代表的是一个群体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气氛,可以激发这个群体的学习热情。而不好的学习气氛,则让人越来越没有学习的热情,而教室的气氛也就会越来越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09级的一位同学说,他们班每次上课都得占座,不然就没有好的位置。据他讲,占座的不仅有同一级一块上课的,还有高年级的学长学姐。“有一次我们七点就去了,可到了还是发现前面的座位上都坐满了人,可无奈了。”这位同学笑着说。占座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积极的表现,于此相对的,有的班级上课存在着争先恐后的向后坐的畸形现象。一个教室里上一堂课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积极地向前面坐,这对于老师、对于这堂课来讲,都是成功的。

占座,并不是教室气氛的全部。良好的教室气氛还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和老师积极沟通;对课业不懂之处及时咨询老师;上课安静、无睡觉者等等。

调研结论:教室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学生是教室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室文化建设寄托着全体学生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上文学概论课的时候,殷学明老师曾提到过这样一个现象:以前,讲桌在教室中间,老师就站在教室中间讲课。而现在,随着多媒体的应用,老师们都要到角落里去讲课,以适应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老师的地位无形中就降低了。在以前私塾的教学方式中,私塾先生的讲桌上,是一直摆着一根戒尺的,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学生。而现在那根戒尺早已消失在教学的进步中。这种现象,隐然体现了教室文化的变迁,也说明教室文化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

第3篇

首先,“学校文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学校文化”建设是每一所学校的事情。“学校文化”建设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层次高下的差别。由于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学校文化”,无法复制,也无法克隆。其次,“走着瞧”、“等待克隆复制”,本身就是一种“不求上进、但求安稳”的“学校文化”具体写照。再次,“学校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有一种误解:把“校长文化”当作了“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和“校长文化”有联系,更有区别,简单地说,是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校长的良好素养能推动“学校文化”朝健康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校长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校长的缺陷,怎么能成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呢?即使有一位素养十分优秀的校长,当他离任后,怎么办呢?幸好,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学校的真正领导不是校长,而是那些优秀教师,他们是学校的传统,多少代人都这样工作。把学校发展的砝码全都压在校长身上,这种学校肯定是不成熟的。

⒉“学校文化”建设,不就是校园“净化、美化、香化”吗?“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是一回事吗?

校园“净化、美化、香化”,只是“学校文化”建设中表层化的非主流的一部分。试想,一座公园尚且要挖掘其文化的内涵,一个企业都在花大力气搞“企业文化”建设,难道一所学校能停留在“净化、美化、香化”这个水平上吗?“校园文化”建设中,在物质条件的改善方面的确很有起色,同时还健全了许多规章制度。我们也要注意到,档案中的文本制度,各校基本相同,但是对待这些制度的态度和方式截然不同:“写在纸上的制度是应付检查的”、“制度有什么用,还不是校长说了算”、“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执行起来讲感情”、“制度是定给傻子的”、“学校的制度是校长制定的”、“制度是从人家学校抄来的,根本不符合我校的实际,无法执行”、“制度的制定要慎重,要发动群众广泛讨论,一经通过就要严格执行”、“制度的执行要严肃,不能各自为政”……这些表象告诉我们“学校文化”建设不应是表层化的、文本化的,而应当追求符合学校特点、符合本校特点的物质、精神与行为一致的状态。可以这样说:“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成熟的起点,“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成熟的标志;“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是规范化的要求,“学校文化”建设更多的是个性化的追求。

⒊我们学校环境优美,名言警句、校风校训、雕塑图片的制作相当精美,“学校文化”还有建设的必要吗?

一所学校的真实精神状态,是不能在“环境优美”、“名言警句”、“校风校训”或“雕塑图片”中寻找的。校长报告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口号,不一定是“学校文化”建设水准的标志。现实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单位精神状态在口号或口头上是高调的,可能其成员的精神状态不佳;有的单位口头表达上低调,可能其成员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却处处体现高雅。

⒋“学校文化”建设主要是理论的提升,只要从国内外最流行的理论体系中找一找就行了。其他方面都差不多了。

理论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行为,首先是教师的行为。理论再好,学校教师开会时会风不好,讲空话、改作业、打瞌睡……行为没有转变,再好的理论也是苍白的。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十分先进,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依然处处反映了落后的教育思想;在课程改革中,有些教师对先进的教育思想接受很快,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陈旧的一套。因此,“学校文化”建设重点是放在学校成员习以为常的实际运行规矩以及价值判断上。

⒌学校就是抓升学、抓分数,“学校文化”是虚货。

升学、分数确实很重要,这都是教育的结果。问题是结果是怎么取得的?起点与人家一样吗?人、财、物的投入与人家一样吗?环境氛围与人家一样吗?生员、师资水平与人家一样吗?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了吗?政策有优惠吗?……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反映了教育的过程。任何时候,不能脱离过程,片面地看结果。真正能提高学校水平的,是“学校文化”建设。事实上许多重点学校是十分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的,正是“学校文化”建设,更使他们如虎添翼,加速了发展。

这样,“学校文化”就不能看作虚货了。大家都明白:抓“学校文化”首先是抓教师的行为。教师行为该抓什么?主要的方面是: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学习提高、人际交往等。这些抓好了,学校的发展指日可待。当然,真正抓好“学校文化”建设,深层次地推动学校的发展,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⒍“学校文化”建设主要靠钱,有了钱,保证“学校文化”建设上档次。

有些学校在环境方面确实花了不少的钱。有石径草坪、有亭台楼阁、有小桥流水、有假山喷泉,可是学生的学习的各类场所却十分拥挤,扫帚拖把、衣帽雨具则无处可放。有些学校硬件确实现代,但缺乏个性特色,看不出民族的、地方的、传统的痕迹。有些学校请客送礼极为热情,出手大方,但教师培训进修经费困难。有些学校把“校风校训”、“名言警句”镌刻在墙上,随机抽查几位学生,请他们讲一讲“校风校训”的意思,讲一讲看了“名言警句”的体会,学生却无言以答。很多学校把钱重点投放在显性的方面,忽略了隐性的方面。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很多学校没有重视本土化文化的传承,而主要进行的是普适性的知识的传授。

⒎“备课”,主要是抄参考资料,应付检查;“集体备课、分工合作”很好,各人负责一部分,“交流”一下,就完成全部备课的任务。

先要认识的是: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学校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体现出“学校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备课则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接着有两个问题要研究:为什么要备课?课又该怎么备?备课,很显然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在明确目的的前提下,对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备课中“抄”一点可以,但必须明白为什么要“抄”这“一点”。全盘照抄,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样,集体备课中,大家交流一下研究教材的体会,谈谈各人的经验教训,是大有裨益的。不问本班学生实际、不管教师个人水平,把人家的教案当作自己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另外,学校要为教师的备课提供有效的服务。如:建立自己的课程资源库,建立自己的学科试题库等等。

⒏“科研兴校”就是花点钱请各级教科部门“指点,指点”,找个专家挂个名就行了。

如果把“科研兴校”当作点缀,当作花架子,上述做法确有实效。真正要“科研兴校”,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要立足本校,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投入到“科研兴校”之中。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说得实一点,这也是如何发展“学校文化”的问题。

⒐“学校文化”建设,校长室一定要上档次:空调、老板桌、笔记本电脑、管理监控系统,外加高档香烟。

校长室的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样板工程。它应该向企业董事长办公室看齐,还是努力体现出“学校文化”的特色呢?这值得深思。大概是学校长期处于贫穷状态,刚一脱贫,自然想得最多的就是物质上的东西。校长要尽快从中摆脱出来,多考虑本校的“学校文化”。

第4篇

一、我市幼儿园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110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3所,校带幼儿园24所,民办幼儿园83所(具体数据由市教育局幼教办提供)。公办幼儿园所占比例是2.7%,校带幼儿园所占比例是21.8%,民办幼儿园所占比例是75.5%。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调研重点放在了公办幼儿园和校带幼儿园。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

调研对象:北山、中央、进学、延新、朝阳、附小、河南、东山、新兴、公园、梨花、建工、延河、延南小学等校带幼儿园;“六一”、新苗、向阳等公办幼儿园。

调研方法:1.听取有关幼儿园情况介绍。2.走访有关幼儿园并组织召开幼儿园领导、部分教师参加的座谈会。3.填表统计数据。4.与幼教教研员了解情况。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调研情况分析

1. 政府经费投入少,办园条件差,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

“入园难”,入公办幼儿园更难,导致幼儿在“小学化”教育教学环境中过早“成熟”。据了解,办园条件越差,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就更严重。

从以上两个对比表不难看出,我市3所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好,幼儿人均硬软件金额是2181元,班额平均人数是33.4名,在幼儿园硬软件建设方面和班额方面都已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办园标准,也基本克服了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六一”幼儿园、向阳幼儿园已纳入省级示范园,新苗幼儿园已上报省里)。而校带幼儿园办园条件很差,幼儿人均硬软件金额511元(政府基本没投资)、班额平均人数是47.7名,在办园条件上看远远不如公办幼儿园。大部分个体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也不例外。由于办园条件差,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日常管理等方面都给教师带来了过重的负担,很难开展幼儿所需的各种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出于好管理,只能把幼儿关在教室里让他们“背诵”、“写字”、“计算”。

2. 一些家长的传统观念,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办园条件较差的民办幼儿园和校带幼儿园来说,生源是生命线。为了满足家长提前教孩子一年级教程的要求,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校带幼儿园,不仅专门设语文、数学、英语课程,还要每天留3门课程的作业。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使幼儿过早陷入“小学”生活,带来幼儿入学之后厌学、逃学的不良后果。事实上,略懂教育的人都知道,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和中小学的正规学业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要珍惜幼儿童年的独特价值。学前教育“小学化”教育,是在拔苗助长,只能是适得其反。

3. 师资力量不强,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师资力量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3低”。

(1)教师配置率低。我市3所公办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比是“1:7.8”,14所城区校带幼儿园是“1:25.4”(幼儿园园长提供:教师与幼儿之比标准是“1:6”)。

(2)教师专业对口率低。公办幼儿园教师对口率为59%,校带幼儿园教师对口率才达到33%。

(3)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我市没有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幼儿教师对口率很低。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1个月一次的进修学校培训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远远不够,再说校带幼儿园教师配备率低,有些教师由于抽不出时间一年也参加不了几次进修学校培训,还有民办幼儿园还没有纳入到正规管理轨道,我市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是一个大难题。

四、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解决策略

1. 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1)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优先解决“入园难”的问题。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我市现有14所城区小学校带幼儿园,共有2001名幼儿。要把这些幼儿送到较正规的公办幼儿园,至少要盖三所“六一”幼儿园规模的公办幼儿园,才能缓解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2)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硬软件建设。《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倾向。”改善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最基本的保障。

要解决我市14所城区校带幼儿园2001名幼儿,所需的教育环境问题,硬软件建设方面,政府至少要投入436万元。(2181公办幼儿园人均金额×2001校带幼儿园幼儿数≈436万元)

2.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1)要配齐教师。目前,我市14所城区校带幼儿园,要达到公办幼儿园的标准至少要增加(2001幼儿数÷6-85现有幼儿教师数≈249名)249名幼儿教师。

(2)要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第5篇

从总体情况看,本届以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我省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及《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全省各级财政用于中医药事业支出7.06亿元,比2005年增长3.76倍,省级财政支出2.67亿元,比2005年增长4.53倍,均高于同期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幅;全省有公立中医医院93家,实际开放床位数23280张,比2005年增长44%;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助理)19414名,比2005年增长11.2%。但我省中医药事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问题,中西医院之间的规模和差距逐渐拉大,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薄弱,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不足,各地发展不平衡等等,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要还不够适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出台扶持政策,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

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新时期促进中医药发展相关政策。2008年召开了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制定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为中医药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赵洪祝书记多次对加强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全省中医药工作的统筹指导;颁布《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将中医药人员数和床位数作为卫生强省建设的重要指标,“中医药攀登工程”列为卫生强省建设的六大工程之一。

省有关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按照职责,积极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杭州、宁波两市政府重视规划布局和医疗资源配置,加大扶持力度,市本级中医院发展势头较好。部分市、县还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省卫生厅将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和中医药普及项目分别列入“省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和“省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予以重点推进;省人力社保厅不断加大中医药人才选拔、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医保政策鼓励中医药服务,推动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省编委办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强化省卫生厅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明确省中医药管理局正职领导高配副厅级,增加人员编制,同时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性定编工作,为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省经信委制定了《浙江省推进中药现代化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培育和扶持中药产业发展。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中药产业监管和中药标准研究,保障全省公众的用药安全。

(二)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各级政府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和投入,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我省部分中医医院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省中医院等10家省、市级单位列入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长兴县中医院等9家县级中医院列入中央投资建设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13亿元,规划建设规模达48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省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7200万元用于支持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杭州市和余杭区将分别投入8亿元、5亿元按三级标准新建市中医院丁桥分院和余杭区中医院。宁波市积极研究中医药财政投入机制创新,按照中医服务量即由市县两级财政对同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按中医门诊人次8元、每中医住院床日15元标准进行财政补助,慈溪市将补助范围扩大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地激励了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截至2010年末,全省有公立中医医院93家,其中省级4家,地市级13家,县级76家,基本实现“县县有一家中医院”。全年总诊疗人次达3398万,住院61万人次,资产总额达136亿元,比2005年增长100%,建筑面积达207万平方米,增长40%;全省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和中药房,62.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了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参与率达30%以上。

进一步强化中医名院、名科特色优势,加强社区和农村中医药工作,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目前,全省共有中医名院35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32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7家,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30家,其中湖州、绍兴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全国只有15个市),建设数量与力度均处在全国前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建设和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不断加强,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特色诊疗区域覆盖率达到100%。

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挖掘中医药服务新优势。我省率先将高血压、哮喘病等慢病的中医药防治纳入省政府与各市政府及卫生厅等相关厅局的医改责任状;各地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如杭州市拱墅区将每人每年25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的10元用于中医药项目,全省已有国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4家,成立了全省中医“治未病”研究中心,加强“治未病”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在甲流、手足口病等疫情的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科研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我省通过积极实施中医药人才素质提升项目,初步形成了由临床实用型人才、中医药专家和中青年骨干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截至2010年底,全省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9414名,约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的13%。目前,全省中医药系统有国医大师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省特级专家2名。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继承指导老师69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8名,省级名中医128名,培养全省中青年名中医31名,基层名中医77名,农村中医骨干661名。我省率先将乡村医生中医大专学历教育纳入补助范围,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率达到100%,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以上。

中医药继承创新进程加快,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中医药科研能力得以加强。目前,我省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5个,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3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20个,中医药防治血液病、肾病、风湿免疫等居全国领先。近五年,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级课题70多项,获各级政府科技资助2.8亿元,配套投入近3亿元。

(四)中药现代化稳步推进,中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方针政策,省经信委先后出台了《浙江省推进中药现代化工程实施意见》等六个指导性文件和政策措施,为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对中药现代化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厅安排4000万元,总计197个项目得到资金支持。中药材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合作化生产方式发展,产业合作组织和制药企业订单生产基地约占全省中药材面积的近50%;建立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和省中药现代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医药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个。2010年全省中药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6.7亿元,比2006年增长68.1%,实现利润总额1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26.5%。省内基本形成了“浙八味”、山茱萸、厚朴等道地药材和珍稀特色药材(铁皮石斛、灵芝、栝楼等)优势产区,其中杭白菊占全国总量的近70%,铁皮石斛占80%以上,浙贝母、元胡、白术占50%以上。

在中药产业较快发展的同时,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不断加强对中药质量的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截至2010年末,全省共有中药生产企业3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52家,医疗机构制剂室51家,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4家。近五年共批准中药新药45个,仿制药23个。加强中药标准研究,提高道地药材质量,负责或参与起草“浙八味”、铁皮石斛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材标准的增修订工作,负责起草“铁皮石斛”、“珍珠粉”保健食品原料国家标准,研究“蜂胶”保健食品原料标准,积极推动中药“无硫化”工作,严格控制中药硫磺熏蒸。近2年来,我省对41个中药标准进行了完善提高,承担了4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标准的制定。为加强医院内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门成立了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心,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控制计划,完善中药饮片的质量考核和评估体系。

二、主要问题与原因

(一)投入不足情况仍然存在,同级中西医医疗机构差距进一步扩大。省发展中医条例规定,“中医事业费应当达到或者高于卫生事业费的百分之十”,根据省财政厅统计,2008―2010年全省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平均为9.98%,省本级已达14.95%,但从调研情况看,投入不足仍然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一是部分市县没有很好落实省条例规定要求。全省市县中医投入和中医发展还不平衡,发达地区中医投入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市本级投入明显高于县级。2010年杭州市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10.23%,台州市为7.47%,衢州市仅为5.13%;杭州市级14.86%,而其所属县市平均为7.29%。二是中西医投入不够均衡。中医院的固定资产总值与西医院相比差距较大,例如云和县人民医院为4307万元,而县中医院为627万元 。目前全省县级人民医院已普遍新建或扩建,很多医院占地面积已达100亩以上,而县级中医院多数占地面积仅10亩左右,并且房屋陈旧,基础设备设施落后,中西医的硬件设施差距在不断拉大。全省93家中医院中尚有16家未能达到二级乙等标准。

(二)政策措施还不够有力,特色和优势渐趋弱化。一是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少,收费价格低。和西医相比,中医药具有诊疗耗时长、劳动强度大、知识密度高、广泛使用传统制剂、手法操作多于仪器运用等特点,但目前中医药服务的价值不能得到很好体现,收费价格与现行的医疗机构补偿政策有着较大矛盾,加之财政补助不到位,2010年全省有50%的中医医院处于政策性亏损状态。二是医保相关政策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部分中医诊疗、中药品种及院内中药制剂、门诊煎药费等项目未能列入医保报销范畴,对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中药饮片、院内中药制剂、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项目报销比例高于西医的倾斜政策未完全落实,限制了中医药服务的开展。三是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缺少有力抓手。中医中药在基层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基层群众有接受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服务的意愿,但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服务过少,如中医体质辨识等项目未列入服务内容,影响了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的发挥和中医药方法、技术在基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的运用。

(三)中药产业发展环境受限,行业出现滑坡现象。尽管我省中药产业多年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作为医药大省,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我省中药产业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成药产业规模在全国排名已从2004年第8位退至2010年的第18位。政府对鼓励中药产业研发创新还缺乏强有力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广东省政府每年用于扶持中药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达7000-8000万元,而我省“十一五”期间中药现代化专项投入累计只有4000万元;江苏、广东省明确规定本省开发的中药新产品及二次开发的名优中成药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并且在确定地方医保目录时对本省产品有一定倾斜,我省则缺少相关资金和政策支持。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从外因分析: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国家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中西医的定位还存在误区,对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任务这一原则认识还不够清晰,也看不到中医药在基层尤其是农村的重要作用;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认识还停留在“一根针、一把草”的传统中医层面,忽视中医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或者存在有了综合医院就不再需要中医院的认识误区。二是对中医药发展规律研究不够深入,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中医药发展涉及发改、卫生、财政、经信、人力社保、药监、编委办等多个部门,但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关部门对中医药行业的特殊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对中医药的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参照西医药执行,未能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形势变化及中医药自身规律作相应调整,给予特殊扶持政策,造成中医药在发展趋势上明显落后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从内因看:主要是中医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特色优势未能很好体现。目前,中医药自身的继承与创新不足,特别是中医药学术、临床基础研究和特色流派发展缓慢,影响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三、做好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中医药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落实国家与省相关法规政策。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的政策法规,真正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08 〕73号)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农村卫生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发挥好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作用,把中医药工作列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考核目标,对发展相对缓慢和困难较大的地区要加大督查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明晰统计口径,确保对中医药的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对卫生投入的增长比例,确保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达到10%以上。省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完善中医投入机制,推广宁波市按中医服务量进行财政补助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建立科学的中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和行业指导,省政府要督促各地按省条例规定设立中医药管理机构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议设区的市单独设立相关机构,事实证明设置专门的中医药事业管理机构有助于推进发展。

(二)大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挥省级医教研机构的龙头作用。省政府要加强对我省相关高校、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及省级中医药研究机构的支持,充分发挥省级医教研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成为综合服务能力强,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成为全省中医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和临床教学科研基地。深化中医药高校的教学与课程改革,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继续加强中医药类名牌专业、示范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省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配套资金,大力促进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及研究室建设。总结省政府建设“重中之重学科”的成功经验,充分支持利用和发挥我省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力量的优势,整合中医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力鼓励其进入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提高中医药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临床能力,切实提高中医药产学研结合的实施效果。

第6篇

1.明确分工负责,有效管理课题

民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又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课题组成员认识明确,思想重视,真正挖掘出优秀的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内涵,编纂开发高质量的校本教材。课题负责人召集课题组成员,广泛交流讨论,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校本课程理论和教材编写方法及原则。课题组成员有的负责学习交流裕固族历史文化、裕固族发展等方面的材料,汇总整理课题组成员各自的初步研究收获,有的负责研究相关裕固族历史、民俗文化,撰写调研报告。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2.重视理论学习,深入科研培训

课题负责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民族学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编制、课程结构等理论。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科研方法培训。制定具体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并进行系统研究,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3.挖掘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以教师为中心,动员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调研、搜集整理了裕固族文化、历史、礼仪、风俗等方面的大量资料。教师边学习边研究,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无论是课程目标的设定,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拓展民族文化知识,增强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教学科研精神,加强教师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引领者。结合当地裕固族文化的特点,把裕固族优秀文化编入校本课程的内容,编写了《裕固族文化选粹》,校本教材在该校试用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学习教材,学生们了解了裕固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知识,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强化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强烈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有1300多人,其中裕固族占55%。根据对本地开展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强势文化的影响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裕固族优秀文化日渐萎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降低。因此,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十分必要。裕固族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裕固族文化基本上属于北方游牧文化的范畴。由于裕固族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裕固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民族文化。裕固族的文字虽然已经失传,但在民间仍保留了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民歌、叙事诗、格言、谚语等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弘扬裕固族优秀传统文化,能逐渐培养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所在社区和家庭的其他成员,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开展民族特色主题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第7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意愿;需求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意愿

新生代农民工较老一代农民工来说,首先在就业意愿上就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老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打工赚钱、回家盖房、娶亲养老、供养孩子上学等;新生代农民工则完全摆脱了为最基本的生计而外出奔波的宿命,与之替代的是“从学校刚毕业,出来见见世面,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积累社会经验”、“不愿待在农村务农,到城市中享受城市人的生活”、“到外面学点技术”、“实现自己的梦想”等等。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格外强烈。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在2010年6月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就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在建筑业中呈下降的趋势。《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则显示,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所占比重分别为33.3%、21.7%和22.9%;而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和17.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5年间,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上升了5.8和2.6个百分点,建筑业则下降了5.6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分析

(一)受教育水平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数据分析,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占到了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段的比例则达到31.1%,远远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就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从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比重分别高于半文盲、文盲、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而从90年代开始, 则是初中教育水平的比重成为最高。所以,与上一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受教育水平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人都已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这不仅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来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来为自己利用。

(二)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上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分析也可以看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是初中刚毕业就选择外出打工。因此,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就成为决定他们前途的重要因素。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达到了36.9%,高出老一代农民工14个百分点;而对于从农村走出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务农这项基本的生活依靠也可以是他们最基本的技能,而调查数据则显示: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从事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则从来没有务工的经验。虽然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教育水平为主、职业技能水平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有较大的以高,但是,他们目前的职业技能水平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意愿中的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政策导向

(一)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公布的信息数据来分析,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到总需求的6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39.8%。而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还不到30%。同时,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需求占到总需求的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也只有20%左右。所以,在市场国际化、竞争激烈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背景下,知识和技能逐渐取代以简单体力劳动而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标准。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如果不能有效的提高,就很难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政策导向

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供求失衡,这就需要相关政策的介入对其实施积极的干预,促使劳动力市场从失衡转变为供求平衡。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主要从技能水平上下功夫,目前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1.委托模式,即政府委托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进行常年培训;2.定点模式,即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两地政府牵手,有目的进行培训;3.订单模式和联合模式,即政府和企业联合,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由政府牵线搭桥,对企业用工进行培训。此外,政府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回乡创业等。从而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四结束语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乃至我国整个社会结构变化的重大问题。从新生代农民工主体角度出发,对其就业取向、素质技能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政策的导向,有助于全面深入的研究其就业问题。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无论从其自身还是企业、政府都应积极寻求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最终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第8篇

一、实践探索

在校外文化教育转型的背景下,笔者所在的武汉市青少年宫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一是加强活动场所师资和文化工作者力量,二是优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三是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四是重点培养一批青少年校外文化教育领域知名教师、群众文化工作者和懂教育、善管理的校外教育管理人才,促进了各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发展1.拓展引进渠道,改善人员结构武汉市青少年宫建宫历史长,职工队伍年龄偏大,知识、专业、能力和年龄整体结构与目前所担负的重要任务很不协调,亟需调整和加强。自2009年起,我宫从拓展引进渠道,改善人员结构入手,逐步壮大专业教师队伍,一是连续5年向社会公开招聘近17名专业技术人员,二是于2011年经职能部门同意,创新探索人员引进渠道,从各大专院校引进12名合同制教师,充实培训活动的业务工作一线岗位,逐步改善了专任教师和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结构。2.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活动质量为确保教育教学和文化活动质量,我们通过建立专门研究机构,开展综合教研活动,建立听评课和课题研究辅导制度,开展常态化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教研论文撰写辅导,群文活动观摩展示课,文化论坛讲座、学员成果展示,等多项教研活动,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和校外文化教育工作水平。我们还采用多渠道、多方式、有计划地对教职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专业进修和文化深造,逐渐调整和完善教职员工的年龄、知识、专业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不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3.制定职业规划,提高整体素质围绕我宫建设与发展重点,我们不断强化职工的职业规划意识,陆续开展了在职人员的职业规划培训和专业培训,如新员工入职培训、如何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各项专业培训等活动,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实践能力整体素质。4.依托职工队伍,开展公益活动由于近些年我宫十分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各项公益性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硕果累累。一是结合党团中心工作、青少年快乐成长的实际需要、上级团组织和宫协的要求,依托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市青教办、市少工委、市宫协等组织和宫阵地平台,采取整合社会资源的途径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陆续开展了“小时候”主题系列活动、“乐享文化之旅”主题活动、“党在我心中”建国60周年文艺汇演、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首义100周年系列活动、“感悟成长•未成年人训练营”、奇奇趣味运动会、“梦之翼”爱心课堂等多项主题思想教育文化活动,加强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以及文明创建、生存自护、节能环保等多项教育活动,激励青少年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活动中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注重活动方式的转变,注重凸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做到高频度、广覆盖。活动立足本宫,面向全市,辐射基层,覆盖到全市11个中心(新)城区、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年均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达两百万余人次,较好地发挥了活动教育引导娱乐和保障青少年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作用。二是素质兴趣培训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效益不断增长,为国家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后备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三是阵地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来宫参加各类阵地文化活动的青少年和市民近百万人次之多,充分发挥了公益性文化活动场所的服务青少年、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经验启示

1.造就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必须营造一种单位创新用人机制,打造成长平台;员工目标明确,奋发向上;职工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团队文化氛围。讲学习,讲工作,讲专业,讲发展,使教职员工们既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又有具体的实施环境和有利的政策支撑,个人专业成长的快乐与和谐与单位的事业创新发展同步。2.围绕全宫教育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探索建立符合实际、具有操作性的教职员工培养规划、评价体系和管理办法,完善专业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群文工作者)评定制度,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树立品牌。3.广泛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拓展业务培养空间。我宫以编撰文体活动宫本教程、撰写业务论文、调研报告、公开示范课、参加全国行业专业会议、挂职交流、职称晋升、申报市政府专家津贴等有效途径,提供工作学习发展空间,健全保障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发挥专业教师的骨干作用。近4年,我宫共有4名专业人员分别晋升为正高专业职称或被评为享受武汉市人民政府专项津贴。4.选择聘用一大批教学活动经验丰富、素质能力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教师和文化工作者,壮大本宫教职员工队伍。建立教师和文化工作者个人专业发展档案。每年进行个人专业小结,汇报自己学历进修、教学科研、专业发展的情况。总之,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校外教育和群文活动质量,推动校外文化教育活动场所内涵式发展,既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校外教育和公共文化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作者:谭敏 单位:武汉市青少年宫

第9篇

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一年来,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和联系界别、联系委员的桥梁作用,为发展凝聚智慧,为政协工作增添活力。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调研协商成果丰硕

调查研究是政协参政议政、咨政建言的基础,而精心选题又是做好调研的前提。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结合实际,精心选取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组织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有效呼应社会诉求。一年来,各专门委员会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围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积极通过提案履行职责、建言献策。

(一)调研视察专题建言求“准”。把握和遵循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研究分析困难和挑战,开展了外来投资企业在发展情况、观光农业发展、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大健康产业发展、户外运动路径建设、民间收藏品情况等专题调研视察,形成了相应的工作报告和社情民意,得到市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提出的《关于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情况调研报告》,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由人居办牵头制订方案进行落实办理;《民间收藏品情况报告》受到市委高度关注,由政协主要领导牵头完成史迪威公路博物馆迁建。

(二)课题研究探索对策求“实”。选择事关未来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思考研究,研习文献资料,把握前沿知识,形成了全市社科类重点课题《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对策思考》、《南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对策建议》。《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建议案》呈送市委政府后,市委主要领导作了重要批示,成立了建议案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规划》。

(三)借力上级政协建言助政求“高”。在配合全国、省、保山市政协到腾开展的调研视察和省政协、保山市政协全会中,积极提交直接反映关系发展的工作建议,提升了建言献策的高度。

二、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作用,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市政协设有7个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发挥工作优势和特点,创新履职方式,做到各展其长、各尽其能、各显特色。

提案和社会法制委:创新提案工作思路,提高提案工作质量。一是制定出台了《政协市委员会提案办理协商实施办法》《政协市委员会关于提高提案工作质量的意见》,修订《政协市委员会提案工作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推动提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着力提高质量。把提高提案质量作为工作重点,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特别是注重征集引领,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保证提案“言之有度”、“言之有物”。三是改进工作方式。启用提案信息系统,提交审查、办理督办、答复归档等都在网上完成;坚持召开提案集中交办会,会上由主要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实施提案办理中期推进,实时了解落实进展。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传承历史文化,助推发展。一是坚持以推进地方特色文化繁荣发展为目标,以弘扬腾越文化为己任,编纂出版了约40万字的《走出去·曼德勒篇》文史资料,撰写了《经济社会繁荣时期历史探究》课题报告,完成了《人在港澳》的采访稿件;协助完成《侨乡文化记忆》、《文化志》等编审工作。二是挖掘盘活旅游资源,参与《徐霞客邮记徐霞客游线标志地》部分邮票和标志地的宣传工作。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领导到腾工作照片收集,组织参加了省政协成立七十周年书画摄影展。三是积极参与清明烈士公祭、烈士纪念日公祭及祭孔大典、开笔礼、成人礼活动,传承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经济和农业农村委:聚焦深化改革协商建言,协商民主富有成效。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为着力点,组织开展专题调研、考察、会议等活动。聚焦外来企业在发展情况,围绕市委政府提出的“亲商”、“安商”、“惠商”环境整治工作,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调研。提出了提升政策服务水平,努力突破融资难瓶颈等具体建议,助推我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形成以对外开放为重点的新格局等中心工作。

教科卫体委:聚焦民生改善,推进工作提质增效。一是精心选题,认真开展调研视察。组织委员开展了市医疗废物处理情况的调研。二是突出实效,精心组织提案。组织委员和所联系的界别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撰写成提案提交政协全会。三是不断创新拓展载体,深入助推教育发展。周密组织实施爱德基金农村孤儿助养(e万行动)与“未来工程师”及澳门善明会家庭特困学生爱心专项资助等助学项目,截止2019年10月,长期受助在册孤儿、家庭特困学生 878人,累计受助学生985人,年内协调争取到各类公益资金260余万元,其中发放到受助学生226万余元。

民宗宗教华侨和外事委:发挥桥梁作用,推进对外合作。一是加大对委员的联系服务工作力度。2019年全会期间,民族宗教界委员共提出提案5件,均全部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办理。二是主动联系“伊协”、“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佛教协会”和“道教协会”、民宗局,协助做好民族宗教界群众的意识形态研判工作;三是对市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调研。四是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把握世界云南同乡大会在芒市召开的机会,广泛联系前来参会的籍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和侨团。共接待台北云南同乡会张标才副理事长、澳门缅侨互助会、缅甸密支那云南同乡会、缅甸密支那和顺同乡会、缅甸曼德勒云南同乡会尚兴玺会长、泰北华侨社团等6个团体,近100人;三是海外侨情资源库建设取得初步进展。缅甸、泰国、台湾、香港、澳门主要社团负责人、有代表性的籍华人华侨及与联系较多的知名华侨华人联系名单达到近200人。四是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成效,为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添劲助力。2019年组织开展文化宣讲、文艺展演、经典诵读活动36场次,受众15000余人次,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两个、示范学校三所。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凝心聚力谋良策,履职尽责促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