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9 02:22: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竞赛规程;田径运动会;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86-04
高校田径运动会是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力杠杆,是高校体育工作每年的重头戏和常规节目。近年来,高校田径运动会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有些做了尝试,有些正在酝酿,从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中,有些学者呼吁取消田径运动会,建议将其改为学校体育节。笔者认为:田径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按照历年来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取消田径运动会不妥,但原有的照搬竞技化的田径运动会模式已难以承载新时期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也难以与高校体育的时代特征相吻合,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的起点便是竞赛规程的改革。为此,如何制定与当代大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需求相匹配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有效推进学校群体工作广泛开展的新竞赛规程,便成为高校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课题。
1、解决高校田径运动会现存问题的思路
1,1 淡化锦标,重在参与
半个世纪以来,体育系统内“竞技第一,金牌第一”的专业竞技体育思想已渗透到学校体育之中,人们习惯了用竞技体育运动会的操作模式运作学校田径运动会,也很自然地沿袭了“锦标第一”的目标定位。而学校体育竞赛不同于奥运会、全运会、各单项锦标赛等专业赛事,虽然都有争优夺标的属性,但不同的是竞技运动员争金夺银承载着选拔、输送运动人才为地方和国家争光的使命,运动员夺标的背后是地区和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上的较量,所以,规程的制定重在为运动员创造超越自身极限能力的环境,为运动员提供充分发挥其竞技水平的机会;而学校田径运动会是对各院系群体活动开展情况的一次综合检阅,是激励学生加强身体锻炼,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重要活动。所以,规则的制定应重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打造一个快乐、健康、向上的体育盛会。当然,高校田径运动会不能不要竞技,如果体育离开竞技,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将目标定位为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检验运动锻炼成效的机会。
把握全局,在保障高水平运动员充分发挥运动水平的同时应兼顾普通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参与热情。在运动会有限的时间里,必须既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又要根据径赛、田赛不同项目的特点、裁判员人数、场地器材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统筹项目设置,因而,适当减少单人项目、耗时项目、技术含量高而平时难于得到专业指导和训练的项目,如取消男子110m栏、3000m跑、10000m跑、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铁饼;取消女子100 m栏、200m跑、5000m跑、三级跳远、标枪等项目;增设具有跑、跳、投性质的,运动负荷和技术难度相对适中的集体项目和男女混合项目,如30人×60 m男女混合迎面接力、10人×200m负重(10 kg沙衣)男女混合接力、4×100 m跳绳接力、10人×30 m袋鼠跳混合迎面接力、5人×30m速跑掷准、8人×50m屈臂相交持球跑等。
1.2 项目设置专业化转变为大众化
目前,不少高校田径运动会与全运会的设项大同小异,一般包括跑、跳、投、跨栏等十几个小项,场地设施、比赛规则都采用国际田联规定的统一规则,缺少拓展新的运动竞赛项目,使得有些技术性强、难度较大的竞赛项目经常造成学生受伤或参赛学生寥寥无几,运动会成为少数体育特招生的表演赛,影响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学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要传承国际田径运动会的专业化模式固然重要,但必须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目前在众多大学中,由于普修体育课人数因扩招而骤增,使得场地、器材、设备不足,一些难度较高、安全隐患较大的如跳高、跨栏、铁饼、标枪等项目不得不从田径课程中删除,许多大学生平时几乎没有跨过正规的栏架,不知道栏架的高度。竞赛项目专业化设置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严重脱节和与课外活动练习内容不符的局面导致了学生对运动会的淡漠和恐惧。
当今社会,“快乐体育”已成为人们消除疲劳、放松心情、健身交友的重要手段和生活方式。大学生乐于在有组织的“快乐体育”中感受乐趣,尝试成败”。为此,设计一些具有田径属性的跑、跳、投趣味项目,不但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还能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如8人(13女5男1×15m仰撑“四脚走”接力:在田径场中心位置,设计边长15 m的正方形场地,要求运动员在仰撑状态下,手脚并用前行,此项活动既锻炼腰腹力量,又锻炼身体的协调性,还为比赛增添了“爬行动物”进田径场的风趣;又如8人×50m屈臂相交抱球跑:要求8人彼此之间通过屈臂相交连成一体,双手抱球在胸前成一排同时跑动50 m,跑动中不能掉球,彼此之间的屈臂连接不能断开,否则犯规,此项目既要加强集体配合,又要防止抱球掉落,增加了跑动的情趣,也增添了观众的乐趣。
学生是最乐意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他们希望锻炼身体的方法多种多样,也希望比赛的形式多样性,单纯的跑跳投项目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此,将田赛、径赛项目混合嫁接,组成复合型项目,让学生感觉新颖独特,产生尝试和体验的欲望,诱导学生走向田径场,投入训练中。如5人×30m速跑掷准:先抱实心球跑动30 m,进入投掷圈后,做一次性投掷(动作自选),将前面10m(男生)、7 m(女生)处的立砖击倒,记时从起跑至球落地,排名按击倒立砖多、速度快者列前。此项目既要求跑速快,又要求投掷准,没有经过训练是很难把握准确率的,所以,学生们必须加紧赛前训练;又如lO人(4女6男)×100m跨、钻栏迎面接力:每100m途中设6栏(正、反),栏的高度设为标准栏架的最低档(保证人人能跨过,但钻栏必须低重心),运动员手持软式橡胶球(接力用),先跨一栏再钻一栏,跑完100 m全程交接球。此项目既要跑,又要跳,还要钻,增强了身体的灵活性,提高了身体锻炼的全面性,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控制好全程的节奏,缩短接力时间,力争比赛取胜。
另外,长期以来,运动会的裁判主要由体育教师担任,宣传、安保和后勤工作也由教职员工承担,除参赛选手和一些学生干部与运动会密切相关外,其余学生因严厉的考勤制度而不得不在看台上当啦啦队,运动会越来越脱离大众群体。因此,应招募大量学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赛前培训,在教师的主导下,担当起运动会的各项工作,参与到运动会中来,成为运动会的主人。
1.3 激励机制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
运动会奖励竞赛优胜者无可厚非,但完全按奥运会模式只奖励单项前8名和团体总分前8名以及一些破纪录者,未免过于“锦标”化。前8名计分法导致学校运动会出现两种消极现象,一种是在比赛过程中,当感知自己已无望闯入前8名时,运动员就会减低拼劲;另一种是在报名时,有些院系和学生经过调查、比较,得知其实力无法与强手比拼时,对有些项目就不报名,甚至报了名后再弃权。运动会对大多数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除年年得奖的院系外,其他院系的热情始终难以调动。因此,改革计分方法、扩大奖励面尤为重要。
合理的计分方式能有效激励个体进发出为团队争光的激情。运动会团体总分的设立一是为了增强人们的团队精神,二是便于组织和管理。如何能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肩负为所在团队争光的责任,让每一个团队都能通过有效的运作提高整体实力,可尝试的办法就是变更参赛计分法,在限制每人参赛项目数的前提下,如每单项每单位限报2人,每人限报2项,集体项目每单位限报1组,每人所报单项加集体项目不能超过4项等,将团体总分常规的9、7、6、5、4、3、2、1计分法变更为第1名51分、第2名49分、第3名48分……依次递减至最后1名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且集体项目分数翻倍,体育特长生分数另计。此番改革,赋予了每一位参赛者为集体争先的使命,即使是最后几名选手也会全力拼搏多拿分。
除奖励获奖运动员外,还应奖励运动会的工作人员,奖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为运动会做出的贡献。
2、新规程的组织与实施
新规程更新后,由于变动很大,各参赛单位、参赛人员需在理解的基础上有组织实施。
1)广而告之,多渠道宣传规程。
新规程出台后,要尽早下发,给各学院充分的准备时间。最直接的办法当属召开全校体育工作会议,指定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和体育部长参加,向与会者认真解析新规程,让他们深刻理会规程更新的意图、更新的内容以及更新后的操作方式,使他们在执行过程中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站、官方网站和学生网络论坛以及平面媒体的作用,宣传新规程和新项目的运作方法、比赛规则等,让同学们广泛了解,尽快进行赛前训练,并且开通校运会电话咨询专线服务,选派精通新规程和各项比赛事宜的志愿者负责答疑,尽量避免在比赛时出现因对新规程或规则的理解有误而违规被判罚的现象。
2)培养骨干,传授新项目练习技巧。
新规程中增设了许多集体配合项目、趣味项目和复合型项目。新规程发放后,各个院系都将组织报名和进行赛前训练,而训练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优劣,为此,开设新项目学生教练员培训班,由各院系选派一些组织能力强、运动训练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新项目的技术要领、练习方法、训练技巧及组织形式,使他们成为各院系运动训练的骨干,组织和带领同学们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3)加强培训,扩充裁判队伍。
规程更新后,运动会项目多、参加人数多,裁判员需要量也增大。解决裁判员不足的措施是启用大量学生当裁判。这样做,一是吸引更多的学生关心、参与运动会;二是给众多的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具体做法是举办裁判员培训班,招募有执裁兴趣的学生参加裁判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受聘参与校运会裁判工作。赛前,各项目主管教师还要对分工明确后的学生裁判再进行岗位技能强化训练,保证其执裁工作的公正、准确、高效。在运动会中,裁判表现情况由各裁判长给出评价,对于责任心强、工作踏实、执裁准确的学生,由校体育竞赛委员会颁发国家三级裁判证书。
4)调配场地器材,确保群体锻炼。
伴随新项目的设计开发,配套器材的研制和改良便不可或缺。比如上文提到的袋鼠跳混合迎面接力中用到的布袋、负重跑中的10kg沙衣、实心球、接力软球等器材以及比赛时的一些特定场地,都需预先准备,且准备的数量不能只考虑运动会比赛当日使用,而要尽可能满足广大学生群体活动所需。所以,在项目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项目的健身价值、比赛效果,又要考虑场地器材的经济、简易。显然,新项目的出台,无论学生们出于新鲜感进行自觉锻炼,还是有组织的行为,都会增加群体锻炼的人数。
5)集多方力量,协调运动会运作。
传统校运会的举办,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有一套固定的组织体系,从学校发文到宣传报导,从院系动员到组织报名,从赛场布置到后勤保障,从开幕表演到成绩汇总,方方面面汇集了学校各部门的力量。新规程的实施同样需要学校各方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通力合作。
3、新规程的实施效果
厦门大学第43届田径运动会是按照新规程方案运行的,运动会结束后,体育部收集了反馈意见,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参与人数大幅飙升。
运动会在两个校区分3个组别(即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和研究生组)分别进行2天和3天比赛。参赛运动员由以往的700多人猛增到8600多人,仅10个集体项目的设立就增加运动员7800人。学生裁判员、志愿者、啦啦队和后勤服务以及观众人数均增长了2倍。
2)赛场气氛异常热烈。
由于规程中增设了不少集体、趣味项目,使得比赛别开生面、轻松愉晚,参赛选手不再感觉枯燥无味;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与选手们的奋力拼搏融为一体。
3)团队意识明显增强。
现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个性张扬在一定程度上都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他们渴望有机会成为团队的一员,为团队争光,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高校运动会采用“人人计分”的方法,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求,使各院系组织报名工作异常顺利,20个学院全部报满所有运动会项目,且在运动会中无一弃权,所有学生赛完全程,并竭尽全力为院系争分,这是运动会前所未有的。个个都乐意为所在班级、院系尽一份力量,尤其是集体项目,许多院系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更增添了班级团队的凝聚力。无疑,运动会“人人得分,集体翻倍”的计分方法,让各院系的组织报名和平时训练工作产生了向心力,也营造了学生团队意识的氛围。
4)运动情趣逐渐提升。
通过运动会规程的更新,众多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力所能及的比赛,有些从未参加过运动竞赛的“书呆子”从运动会的气息中感受到了挥洒汗水的快乐,也从比赛项目的训练中体验到了运动的情趣。运动会结束后,他们仍意犹未尽,继续保持着喜欢项目的练习。特别是有些集体项目比赛团队,通过一段时间的赛前训练和比赛,增进了彼此间的友情,形成了集体锻炼群。运动会大众化、普适化定位不但使运动会热闹非凡,还成为了培养普通学生运动情趣的上佳载体。许多学生已不再是运动会的旁观者,而成为了运动会的主角,并从此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这恰恰是我们进行运动会改革的目的所在。
5)“阳光体育”得以推进。
关键词:运动会编排;兼项表; 分组式编排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34-02
兼项表,也叫兼项统计表,是运动会编排人员,在汇总运动员报名情况后,所制作的统计运动员兼项情况的二维表。编排工作是田径运动会组织开展的重点工作,科学而规范的编排是运动会成功的一半,为了消除或尽量减少兼项冲突,使运动会竞赛日程表的编排更为合理,兼项表的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田径运动会的编排过程中,由于受到运动会竞赛规程和报名情况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使运动会的编排工作体现出了特殊性。以嘉兴市第六届中职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项目多,兼项问题较集中
嘉兴市第六届中职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规程要求,竞赛时间为25日下午至27日上午,即四个半天,设置比赛项日包括接力在内,男子14个,女子13个,而且400米及以下3个项目进行预赛,也就是平均每个半天同一组别要进行4个项目的比赛,所以,集中的兼项问题,给编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时间短,兼项冲突难处理
从时间与项目设置来看,项目较多,时间偏少。另外,比赛开始和结束的半天要进行开、闭幕式,加之参赛单位为嘉兴市各中职学校,考虑交通等因素,比赛不宜过早开始和较晚结束,这样,如果兼项冲突在编排中不能有效避开,那么运动员相邻兼项间隔就会缩短,必然影响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
3.报名急,兼项特征不明显
从运动员的能力特点来看,兼项情况一般存在于相似的项目。根据这一兼项特征,编排人员常常将相似的项目错位排列,以避免兼项冲突。而本次运动会由于报名较仓促,个别代表队对报名兼项情况未进一步整理,导致兼项特征不明显。比如,男子组三级跳远与标枪的兼项、女子组100米和1500米的兼项等,给编排工作中项目间的合理搭配增加了难度。
二、可行性分析
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表的编排,一般都采用“混合式”编排法,即先将各组别、各项目集中,根据大会规定的比赛时间,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编排,全部项目排好后,进行全面检查,对照兼项表进行调整。结合本次运动会的特殊性,如果采用“混合式”编排法,很难照顾全局,会使编排工作先易后难,甚至造成最后几个单元项目无法编排。如果我们采用“分组式”编排法,把兼项表的制作与分析放在编排的首要环节,根据兼项情况先把项目分布到各个编排单元,再结合编排原则和规程要求,先排男子组,男子组排好后,立即进行检查调整,直至合理为止,然后再排女子组。由于本次运动会组别较少,即使最后综合调整,也是微调,这样就防止了调整后出现新矛盾,避免了动一乱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策略与方法
1.兼项表的制作与分析
近年来一些运动会的管理软件相继被开发出来,准确而迅速生成兼项表已实现,节省了编排人员大量工作时间。编排前要先分析兼项表,根据兼项情况,将可避免冲突和冲突较小的兼项归入同一编排单元,并做好标记(表1)。
从表1分析来看,男子1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10米栏、200米兼项无冲突,可以归入同一个编排单元,男子400米和1500米兼项冲突较小,也可以归入同一编排单元,同时作好标记。
2.初步拟定竞赛日程表
将作好标记的项目,根据比赛时间初步编排到各单元。采用“分组式”编排法进行编排,先排定男子组径赛项目,再根据田径运动会编排原则和注意事项,结合运动会竞赛规程要求,对各单元编排情况进行调整,整个过程都要反复对照兼项表,确保准确。
男子组径赛日程表定稿后,以同样的方法编排女子组径赛项目日程表,确定后与男子组合并。再根据径赛时间表,对照兼项表编排田赛项目时间表,如遇兼项冲突无法避免,尽量选择比赛时间相对宽松的单元进行编排。如,男子标枪与三级跳远存在兼项,在同一单元中用间隔2小时办法处理,仍不违背编排原则。
3.梳理和调整竞赛日程表
竞赛日程表的编排是运动会编排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编排人员专业素养和编排水平的直接体现。对竞赛日程表的初稿要反复调整,思路进一步向多角度延伸,考虑到比赛的方方面面。在对所编排的日程表调整到最优化时,根据竞赛日程表,制作竞赛分组表,连同代表队名单、代表队人数统计表、项目人数统计表等,形成文本,上交赛事主管审核(表3)。
四、注意事项
1.兼项表数据必须准确
无论是手工统计制作还是计算机辅助生成,一定要保证兼项表信息准确,切不可粗心大意,运动员报名信息有调整的,要及时更新兼项表。
2.兼项表不可单独使用
兼项表应与竞赛规程配合使用,如遇兼项冲突不可避免的情况,则应尽量减少,以不违背编排原则和脱离运动会实际为前提。
总之,在运动会的编排工作中,以兼项表信息为依据,运用“分组式”编排法,遵循运动会编排原则,与运动会实际相结合,将兼项表的应用贯穿于整个编排工作的始终,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开来,逐个解决,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减少了工作难度,同时也提高了编排工作的质量,在基层运动会的编排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田径》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明确指出:在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地举行正规比赛时,800m跑和4×400m接力跑都是先分道跑,后不分道跑。运动员先分道跑1个弯道(800m)或3个弯道(4×400m接力)后才能由外道向里道切入。这条跑完规定距离可以开始切入里道的线叫抢道标志线。抢道标志线的画法是:在第3直、曲段分界线上从跑道内突沿向外量30cm,以此点为圆心,以直段长(85.96m)为半径,在第2直、曲段分界线处画弧与跑道内、外突沿相交,然后以此线为后沿画5cm宽的白灰线便是抢道标志线。
由此可见,抢道标志线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抢道标志线是以直段长为半径的连接内、外突沿的弧线而非直线;
2.抢道标志线在第2直、曲段分界线附近,其圆心在第3直、曲段分界线与第一分道计算线的交点上。
一、组织有序、宣传有力
1、制定和规程
根据我校传统和现有的实际情况,依据田径运动的普及、发展与提高的原则。在三个星期前组织全体体育教师利用课余活动的时间,认真学习裁判规则和研究竞赛规程,包括比赛时间、比赛项目、计分办法、奖励办法、比赛的特定规则等。
2、成立大会组委会及裁判员委员会
组织机构由竞赛组、保卫组、后勤组、宣传组等组成。
组织名单及裁判员名单确定后,学校领导及时召开了筹备协调会,会议邀请了全体体育教师参加,会上对各组、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细节的分工。接着又召开了一次全校性的教职工大会,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和裁判员认真的作了培训。宣传组、保卫组、后勤组、均做了大量的赛前准备工作。
3、本次比赛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包括对参赛运动员的和运动会赛事的宣传,据统计,各班宣传报道40余篇,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活围。
二、携手共进、展望未来
关键词:运动会;现状分析;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教育学院、南昌大学。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交流法。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查阅研究对象近五年的田径运动会秩序册发现,6所学校有三所学校的秩序册每年都一样,无论是竞赛规程,还是竞赛项目都一样。而有三所学校从04年开始就有一些变化,规程、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项目的逐年增加,学生参与人数也逐年增加。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与体育教师、部分学生交谈发现,学生对运动会的期待很高,而没参与改革的学校的学生则对运动会没有热情、没有期待。
1.高校运动会改革后学生参与人数增加
从学校运动会改革前后的学生参与人数分析:江西师范大学改革前参赛人数为898,而改革后增加2250人,学生参与率由5%提高到17.5%,江西财经大学改革前参赛人数为1084,而改革后增加2297人,学生参与率由5.4%提高到14%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参与率由4.1%提高到9.3%。(见表1)其他三所未改学校参赛人数不变。改革的力度不同,学生参与的人数和积极性不同。
2.高校运动会改革后运动项目增加
3所高校的运动会是从2004年开始改革的,虽然刚起步,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的项目均是跑、跳、投以及接力,以单人竞技项目为主,其中很多的项目已经不适宜一般的学生参与。如跨栏、标枪、铁饼、撑杆跳高、竞走等,一方面有很多学校没有开设这些项目的课程。学生也就没有学习和接触这些项目的可能,更无从谈起掌握技术。另一方面学生的素质在逐年下降,体现在速度、力量、柔韧性的下降,难以完成高强度的竞赛。而新增加的项目均是技术难度小的集体项目。(见表2)这些项目难度不大,适合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并且融趣味性、竞技性、竞争性、健身性于一体,同时各个学校均规定参与竞技项目的运动员不能参加集体项目的竞赛,这就给绝大多数同学有参与展示的机会,也增强了他们参加运动会的积极性。
3.高校运动会改革后学生关注度增加
以竞技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学校运动会,只有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田径基础好的同学有强烈的参与欲望,这部分学生从中学开始就参加学校的田径运动队,进行专门的运动技能训练,掌握了扎实的运动技术,田径场是他们施展才华的最好场所,运动会是他们最期待的盛事。他们最关注运动会的召开。而另外一些同学是为集体荣誉而参赛的。换句话说是“被迫”参加的。问卷调查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运动会是体育特长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4.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呼唤高校运动会的改革
教育具有继承性,改革不能割断历史。高校运动会改革既要承袭传统又要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校男女生的兴趣大不相同,男生兴趣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足球、篮球、轮滑、羽毛球、游泳。后五位的分别是:网球、健美操、中长跑、铅球、跳高。女生兴趣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健美操、街舞、轮滑、羽毛球、乒乓球。后五位的分别是:中长跑、铅球、跳高、足球、武术。男女生最没兴趣的项目绝大部分都是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这对成功地举办一届运动会是一个打击。
三、结论、思考与对策
项目单一的、以田径项目为主的高校运动会已不能适应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参赛欲望。不符合“阳光体育”的要求。竞技项目为主的田径运动会已不足以吸引大多数学生的目光。竞技趣味化,项目多样化的学校运动会,可以使多数学生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但高校运动会要吸引60%的学生参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新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与专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的运动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而高校运动会改革势在必行并且意义重大。它对高校体育工作将起一个全方位的推动作用。
高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成果展示的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承载着太多的东西,如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状况、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奥林匹克精神的贯彻与体现、大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喜好程度等等。传统的、内容单一的高校运动会能全面反映学校体育工作吗?高校运动会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个方面。终身体育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贯穿一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的过程,终身体育是大学生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高校体育教育要培养学生自我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能力和行为,从而终身受益。
高校运动会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把学生视为被教育的客体。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的权力,应以学生为主体。当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改革时出现两难选择时,高校运动会的走向则为体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试想传统的田径运动会对体育教学改革有启示作用吗?高校运动会改革势在必行,下面为改革提供一些对策。
第一,学校要创造条件在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中保留田径项目的同时增加形式多样的集体竞赛项目。使学校运动集竞技化、趣味化、多样化。
第二,结合野外生存训练设置项目。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开发体育教育资源的新途径,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要求“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里、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等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资源。可以根据学校条件设置负重行走、定向越野、过吊桥、爬山涉水等单项或多项组合项目的竞赛。
第三,设置表演奖项,允许学生社团组织参与表演。社团组织在高校比较活跃,也是高校体育活动的一支生力军,设置适宜社团组织的表演项目,如街舞、健身操、太极拳表演等。将会大大提高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提倡人人参与。
第四,把高校田径运动会转变为体育文化节的形式来开展。比如把体育单项竞赛的决赛纳入运动会的范围,篮球、排球、足球比赛的决赛、特色篮球等,多开辟运动场所。利用课外锻炼时间,扩大参与人数,调动参与积极性。
第五,设置体育卫生知识宣传墙,集中宣传体育卫生与保健知识。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走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在此阶段中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和了解十分迫切。平时忙于各课程的学习,无暇顾及。运动会期间是最放松的时间,也是闲暇时间最集中的时段。怎样把学生尽可能多的留在赛场上,不能光靠行政手段。一方面增加趣味活动项目,另一方面利用宣传墙,加强疾病预防、心理健康保健、体育锻炼与休息、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科学减肥等的宣传。从而使同学们获得身心双丰收。
开一个盆满钵满的学校运动会。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钟声.竞赛趣味化,项目多样化[J].中国学校体育,2003,1:52.
[2]俞峰.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行为意识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9:50-51.
一、组织有序、宣传有力
1、制定和规程
根据我校传统和现有的实际情况,依据田径运动的普及、发展与提高的原则。在三个星期前组织全体体育教师利用课余活动的时间,认真学习裁判规则和研究竞赛规程,包括比赛时间、比赛项目、计分办法、奖励办法、比赛的特定规则等。
2、成立大会组委会及裁判员委员会
组织机构由竞赛组、保卫组、后勤组、宣传组等组成。
组织名单及裁判员名单确定后,学校领导及时召开了筹备协调会,会议邀请了全体体育教师参加,会上对各组、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细节的分工。接着又召开了一次全校性的教职工大会,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和裁判员认真的作了培训。宣传组、保卫组、后勤组、均做了大量的赛前准备工作。
3、本次比赛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包括对参赛运动员的和运动会赛事的宣传,据统计,各班宣传报道40余篇,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活围。
二、赛事回顾、精彩无限
本次运动会总成绩如下:
第一名:
一年一班 二年二班 三年三班 四年一班 五年二班 六年三班
第二名:
一年三班 二年三班三年一班 四年三班 五年一班 六年一班
精神文明班级:
一年二班 二年一班 三年二班 四年二班 五年三班 六年二班 六年四班 六年五班
三、携手共进、展望未来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深入,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高校传统运动会的模式务必作出相应的改革。本文是通过笔者所在学校的改革实践,总结出将学校传统的田径运动会进行合理有效改革的办法,以实现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校运动会;体育文化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3-01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运动会,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组成部分,不管是在学校的体育工作还是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不仅锻炼了学生身心,活跃了校园气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也是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开展,检验一所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情况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快乐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今天,传统的田径运动会注重竞技,缺乏健身、娱乐性,学生参与比例降低,运动会只为少数人开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单一的田径运动会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全校性、大规模、高规格的体育活动的需要。广大师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期望和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重新审视了校运会现状的价值体现和作用,期盼着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期待传统单一的校运会的变革和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顺应高校体育改革的新潮流,使运动会更加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兴趣特点,提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而使广大学生充分享受体育的快乐,在快乐体育中增强体魄,真正向着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目标迈进,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笔者通过自己所在学校(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几年来的改革实践,总结出将传统的学校田径运动会进行合理有效改革的办法,以下就是我校对运动会的改革思路:
1.对比赛项目及比赛时间跨度进行改革
现在大部分学校运动会实质上就是田径运动会,其比赛规程里面严格按照国际田联最新规则执行,比赛项目以田径的跑、跳、投为主。其中的很多项目是广大学生从没有体验过或没有学过的,其难度大、技术性强。如跨栏、铁饼、标枪、三级跳远等,大部分学生在参加比赛前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而他们报名参赛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怀着好奇的心;二是被参赛单位强迫参赛。我们且不说这样的比赛的意义有多大,这样的比赛往往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运动损伤,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运动恐惧,失去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此,我们将过去集中的田径运动会改为系列活动的体育节,将单一、枯燥且技术难度大的田径项目改为综合性体育文化活动,并且将原来集中性的比赛时间(2-3天)改为较长时间(30天左右)各种综合性的体育活动。我校的体育节时间一般定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为期30天左右。比赛项目除了传统的田径项目以外,还包括广大师生较为喜爱的三大球、三小球、健美操、定向越野以及一些趣味性比赛项目。比赛的安排上,在为期一个月左右的体育节里面,除田径项目以外的其它比赛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先进行。待球类或其它赛制较长的比赛已经结束或即将结束时,选定一个周末举行田径运动会的开幕式及体育节的闭幕式。要让各院、系的师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体育节的各项活动中,使体育节的场面更加壮观、气势更加宏伟、规模更加隆重,另外,学校体育科组要安排有关人员把体育节各个赛场上的精彩场面拍摄下来,陈列到学校的宣传橱窗里,或者在学校的公众屏幕反复播放宣传。这样一来可以让全体师生像感受奥运会一样,在体育节的一个月时间里都沉浸在运动盛会的快乐之中。
2.对参赛办法及参赛人数进行改革
为了便于赛程的安排及比赛时间的控制,传统的田径运动会在比赛规程上一般会规定每个参加单位的总参赛人数及项目的参赛人数。比如我校以往的田径运动会规程规定:每个院、系的总参赛人数不得超过100人(我校一共有8个院系),每个院、系每个单项最多报两人,每人最多报两项(不含接力)。这样一来,运动会就成为少数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竞技的舞台,大部分学生永远只能观望,这既不符合全面育人的教学方针,又违背了"促进全校学生健康"的原则。而在我们将传统运动会改为体育节后,由于体育节所包含的项目众多,而且包括趣味性在内的难度较小的项目,再加上体育节的时间跨度较大,这样的改变正是为了不受比赛时间的限制、不受比赛人数的限制,将原来的"体育精英"竞技变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体育节运动盛会。改革后,我校各单位参赛的人数上已经由原来的100人变为不限定总参赛人数,而只规定每个参赛单位每一个单项的参赛人数(个人比赛项目每个单位限报5人,田径项目及集体项目除外)。在改革以前,我校每年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人数约为782人次,而改革以后的连续3年体育节学生参赛人数平均为3098人次,参赛人次是以往田径运动会学生参赛人次的近4倍。比赛人数的增加,说明通过体育节的举办,学生参与运动的意识明显提高,参与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比赛结果也都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运动竞赛中来的愿望,体现了最广大同学的利益。
3.对计分及奖励方法进行改革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努力拼搏是一种鼓励,同时也是对运动员在以后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激励。比赛的奖励一般分为团体及个人奖励。在田径运动会改革以前,各团体的奖励是根据该团体所有参赛选手所获得的分数总和决定,按照分数的高低排名授予团体奖杯(一般学校团体前八名获得奖杯,参赛单位较少的学校可能只奖励前六或更少名次)。而个人奖励则是根据个人所参加的单项比赛的名次,优胜者可获得奖牌、证书及相应积分(一般为前三者获得相应奖牌,前八获者得相应证书)。而将运动会改为体育节之后,团体总分的组成成分、各成分所占比例及个人所获得的奖励人次均发生较大变化。
4.结论
将高校运动会以体育文化节的形式举办,以田径项目为基础,增设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群众性、观赏性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内容,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其中,切实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听取大家对项目设置的意见与建议,积极发动教师、学生一块参与学校体育节狂欢。学校领导要给予重视,抓好学校体育工作,确保体育活动经费。大胆启用学生执行裁判工作,在组织策划中可以用其它的方式增加参与人数的比例,从而真正实现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实现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黄松峰. 高校田径运动会改为体育节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5,(9)
关键词:田径比赛;赛前编排;竞赛日程;原则;工作方法
摘 要:The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includes running, jumping, and other events. The arrangement and the announcement of records, which are keys in the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directly affect the smooth and order of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play of athletes. Therefore, the arrangement and recording are important foundations in organizing the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pre-competition schedule arrangement and some basic methods of work.
关键词: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pre-competition arrangement, competition schedule, principle, methods of work
一、引言
编排记录公告工作是田径比赛的主要环节,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竞赛能否有秩序的顺利进行和运动员技术水平能否正常发挥。这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因此要求编排记录组的工作人员要熟悉业务,认真负责,头脑灵活清醒,积极使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工作。
国内举行的大型田径运动会的编排记录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赛前的日程编排工作,根据比赛的规模和类别,提前几年到几个月,编排出每日、每单元的竞赛日程,向各参赛单位,以便报名和安排训练;第二部分是比赛期间的临场编排记录公告工作。本文着重讨论分析赛前竞赛日程编排工作的原则及一些基本工作。
竞赛日程是运动员参加比赛和裁判员执行工作的依据,要根据场地器材、运动会性质、规模和裁判员的水平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二、编排竞赛日程的原则
(1)为减少正常的兼项冲突,性质相似的项目要错开排列。如200m和100m、100m和跳远以及4×100m接力、200m和400m、400m和400m栏、800m以及4×400m接力和1500m、1500m和3000m、3000m和3000m障碍、5000m和10000m、110栏(女100m栏)和400m栏、跳远和三级跳远、跳高和全能、铅球和铁饼等。
(2)某些性质相似的项目,编排时要注意先后顺序,一般是先短后长,如:先100m后200m、先800m后1500m、先3000m后3000m障碍、先5000m后10000m、先铅球后铁饼、先跳远后三级跳远等等。
(3)不同组别的同一竞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编排,利于终点的裁判工作和场地的布置和起点的转移。
(4)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不要紧挨在一起比赛,一般不安排在同一单元。
(5)跨栏项目可放在每个单元的开始和长距离项目之后,以便节约时间和摆放栏架。
(6)200m和200m以下的径赛项目,最好在一天内结束一个项目,上午预赛、下午进行复赛、决赛等。
(7)田赛项目要注意合理布局,不要集中在一侧,以免互相干扰,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安排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内进行,应错开男女交叉排列,长、短投掷项目要相互交叉进行编排。
(8)撑杆跳高的比赛时间要估计的充分一些,最好安排在上午开场时就开始,同时要注意阳光和照射的方向,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提前进行。
(9)每单元的比赛,尽可能使田赛和径赛同时结束,项目的编排要注意到决赛项目和精彩场面适当分散排列,以保持场内外有热烈的气氛。
(10)要尽可能按规则给运动员适当的休息时间,长距离项目要注意天气和季节的特点。
三、各比赛项目时间的估计
(1)大会总时间的估算:竞赛项目各赛次所需的时间和开幕式、闭幕式和各种表演所占的时间。
(2)各项目时间的估算。
(3)各赛次之间的最低间隔时间:200m以下的项目为45分钟;200m~1000m的项目为90分钟;1000m以上的项目不在同一天内举行;全能项目各项之间不少于30分钟。
四、编排竞赛日程的方法
(1)准备工作:准备好几种颜色的卡片、兼项统计表、场地平面图、在安静、无风地方和宽阔的桌面上进行。
(2)根据各项人数统计和分组竞赛计划表填写小卡条,每组别用一种颜色,要认真核对,例如
(3)先安排全能项目,再排单项;先排径赛后排田赛,要注意兼项的特点。
(4)把精彩的比赛项目、运动会有特殊要求的某些比赛项目(如团体的接力比赛、有可能破纪录、有特定要求的长距离项目)排定在必须出现的单元时间内。
(5)在上述基础上先排赛次多的短距离跑项目,后排跨栏跑和其他径赛项目,要注意各赛次的先后,不要颠倒了。
(6)闭幕式的场次,编排的项目要尽量丰富多彩而短小精悍,因为观众众多,首长临场颁奖,应使各方面获得最大的满意。
(7)全部比赛项目编排好后,应进行详细检查,如发现问题,要全面、细心地进行调整。
(8)竞赛日程排定后,切勿将小条随便移动,以免搞乱,应及时将排定的方案抄录,并送技术代表和大会有关负责人审定。
为了减少运动员的兼项冲突和有利于训练的安排,现在许多的田径比赛都把竞赛日程事先排定,并与竞赛规程一起发给参加单位。竞赛日程的排定可在前一届或类似运动会的原有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编排,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带来很多好处和方便,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参考文献:
[1]马明彩.田径比赛编排工作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0年S1期
[2]章士珍.编排和记录公告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1987年01期
[3]张广智.如何编排学校田径运动会赛程[J].体育师友,1983年03期
一、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大胆探讨教学改革,对我们现在进行的“体育三类课程改革”,注重针对性、实用性,不断寻找改革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本学年体育基础课、专选课逐渐趋于稳定,对于活动课,我们实行了活动卡,制定了《大弯中学活动课学分制实施细则》和《活动课班级组织形式和评分办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躯体素质,提高了运动水平,使整个课题改革形成良性循环向前推进。
二、从抓常规教学入手,向课的40分钟要质量。常规教学狠抓了教师的课前制定计划、备课、课前准备、课的基本形式、组织教法、讲解示范、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学生着装、课堂纪律。此项工作教研组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互相督促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高三和初三毕业班的《体育合格标准》的合格率为100%。
三、成立了学生体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曾勇、张学强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全组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把学生会分离出来,成立了学生体协。学生体协由总会和分会组成部分,总会有主席、副主席、竞赛部、群体部、裁判部等,分会有篮、足、排等8个项目的组织,体育老师作为顾问监促、指导分会工作,从制定比赛规程到裁判工作都由学生体协来完成,这样既丰富我校体育活动,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抓代表队训练卓有成效。本学期重点抓了篮球、田径、游泳三大项的校级代表队训练,通过改进训练方法,重视冬训工作,把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结合起来等措施,参加校际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参加青白江区第二十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其中男子青年组:*
(二)参加成都市中学生田径比赛,高中女子组获团体总分第六名。
其中高中女子组:
赖丹:*
高中男子组:*
这次比赛共有6名学生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
(三)参加省中学生田径比赛,由5人组成大弯中学代表队成绩如下:*
(四)参加成都市九运会田径比赛,以我校学生为主的青白江田径代表队荣获男、女甲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其中:*
(五)参加成都市中学生游泳比赛,成绩如下:
高中组:*
初中组:*
吴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