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税务筹划服务方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19 17:35: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税务筹划服务方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税务筹划服务方案

第1篇

关键词: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税收筹划;涉税风险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税务师事务所进行税收服务,为新兴产业提供一定的发展契机。税务师事务所作为企业的人,在企业机关进行具体的税收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税务师事务所作为税收管理人,能够形成良好的税收意识。作为纳税人,应该进行依法纳税,减少税务师事务所业务风险,因此进行合理的税收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税收事务管理的重要体现。税务师事务能够规正税收事务筹划,不断规避风险,根据税收筹划的基本定义,可以进行合理的操作和分析,提前做好税收管理。准备为税收管理服务能够通过行为税收的管理,做好行政法律规避,促进税收风险控制和管理。

一、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税收筹划的涉税风险

根据对税务师事务税收筹划的具体涉税风险分析来看,主要包括了以下3类风险:其中第一类为法律风险,这是税收筹划与税收事务关系较为密切的一项风险,这类风险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进行合理的调整,则需要通过会计核算手段来调整的经营结构,根据法律法规合理规避相关风险,通过税务师事务所来承担风险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明确,形成一定的税收业务义务层面的风险规避分析;二是行政风险。这一类型通过合理的税收进行审核,有助于对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分析,形成标准化的税收服务和程序,鼓励税收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并在税收中做到不浪费,具体的管理通过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来实现市场化经营,做好预测和存在经济风险的基本分析,形成一定的经营管理,做好成本规划,减轻税收的基本负担大有裨益;三是诚信风险。税务师事务所存在诚信风险,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具体的税务服务,能够解决法律风险中存在的诚信危机。一方面,企业严格遵守税收机关的申报制度,更好的进行稽查和管理,同时税务师事务所作出一定的稽查服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控纳税风险。另一方面,对税务师事务所所服务企业的纳税职责进行落实,督促其起到应尽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树立良好形象和产品市场影响力,从基本层次上规避了事务所所服务的企业部门可能受到的风险,做到融资行为的最大收益。

二、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税收筹划中涉税风险的规避措施

通过对纳税相关的税收筹划分析,可以从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筹划,方案的设定根据税收基本服务和涉税风险进行具体的规避,可以采取相关的合理筹划措施来达到风险的税收风险规避,具体措施如下:

(一)税收筹划风险预警机制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的基本税收筹划风险,能够在风险控制和管理意识上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制定合理的方案来完善自身的发展。从国家税收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进行合理的预期,制定具体而详细的方案,能够不断的节约原有的成本,减轻税收的负担,更能够通过税收风险的涉税风险的制度和政策的分析来了解基本的认识和监管,做好税收管控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提高税收涉税方案的具体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采取合理的税收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的收税收筹划,能够在一些商业活动和商业计划中做到预警,借助现代化网络可以实现你的监管,这种监管方式能够形成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做好服务企业的风险规避,进行合理的措施服务,有利于在合理的调整在税收规避中的风险,避免税收事务所服务企业在税收筹划风险中受到直接的影响,而且能够为税收事务所服务企业提供更好的优质化服务。

(二)优化税收筹划方案优化税收筹划方案,是对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税收筹划方案进行科学和有效性的制定。合理的筹划方案能够带来诸多直接影响,为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提供基本的实际效果。从之前的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基本情况来看,采取合理的服务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能够在科学规避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做到风险规避和认知科学,根据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所带来的优化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不同的措施制定。第一,可以采取服务纳税人的方式来进行税收服务管理,这种服务方式能够从业务活动上做到优化和完善,能够在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做好业务活动的拓展,不断地形成基本的业务活动,鼓励国家政策采取调整投资措施,为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计划管理,做到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结果;第二,通过对税收服务税收事务所服务企业的基本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整理和调整税收方案促进风险调整鼓励税收活动的应用和税收筹划方案的合理性,做到最大限度的风险规避。

(三)加强与税务机关沟通交流从税务机关的角度来看,由于企业人员与税务机关政策理解略有偏差,需要客户与税务机关之间保持的良好沟通。在税务机关审查的前提下,可以对执法以及相关的涉税风险进行不断的调整,税收政策空间等多方面的因素,税收事务所服务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有必要形成良好的沟通,以规避行政执法风险。税收事务所服务企业税收筹划受税务机关审查,但受税务机关行政执法因素影响,可能导致税收事务所服务企业涉税风险增加,与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能够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因此,在税收事务所服务企业税收筹划中应与税务机关形成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通过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的主观建议,向税务机关确认和咨询税收筹划中的各种问题,合理规避行政执法风险。通过税收事务所服务企业与税务机关的良好沟通,为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税收筹划提供更好的建议,进行基本机构税收机关的审查和咨询,做好双方的互利共赢,采取合理的规避风险政策,促进双方进行涉税风险的规避,做好税收的基本强化,为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形成一定的基础,降低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涉税风险,为税务师事务所服务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2篇

【关键词】 纳税筹划;设计主体;自主筹划;筹划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权利,纳税筹划是纳税人或其委托人在纳税义务发生前通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组织形式、经营等事项的事先安排、选择和策划,采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方法,规避、减轻、转移、推迟纳税以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

纳税筹划的具体行为分为设计和实施两个阶段。关于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主体,毫无疑问的应是纳税人(含纳税人或纳税人内部的相关职能部门),但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主体,不仅包括纳税人,还包括受托人(含社会中介组织和其他个人)。自行筹划(“自产”)和筹划(“外包”)是企业设计纳税筹划方案的两种途径。

一、对现行纳税筹划设计主体的调研情况

为了掌握纳税筹划主题的客观现状,笔者走访了部分税务机关、中介机构,并按照1:2:4的比例对120家在京的大、中、小型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0份。享受过涉税中介服务企业的情况如下。

纳税人对涉税中介的需求与其已经享受过的涉税中介的服务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于纳税人最需要涉税中介哪些服务,纳税人选择的排序是:对法定只能由注册税务师做的鉴证业务放在了需求的第一位,体现出对有偿服务的被动接受。而对纳税咨询的需求排在第二位,体现出纳税人需要涉税中介贴心、高效的服务,希望涉税中介帮助纳税人协调沟通问题、发挥桥梁作用的愿望。仅有几家规模较大的国地税混合户有对涉税中介纳税筹划的需求。

笔者也走访了8家涉税中介(包括税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反映,尽管鉴证业务是注册税务师的法定业务,从业务量上看,涉税中介的业务量主要来自这些法定业务,但是法定业务的收入额却不是涉税中介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涉税中介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介于权益服务与信息服务之间的协调、沟通涉税事宜的服务。纳税筹划也不是税务或会计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

二、影响纳税筹划设计主体的一般因素

当纳税人产生纳税筹划需求的时候,是自行筹划,还是委托给人进行筹划,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影响纳税筹划行为主体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对税收政策信息把握的充分度

对税收信息把握的充分度,既与税收制度的繁杂程度有关,也与税收政策的透明度有关。税收制度的繁杂、政策的不透明,使纳税人了解得纳税信息不完备,难以保证纳税的准确和纳税筹划的适度。从税务业的起源看,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政府因战争增收营业税,增加了纳税人计缴税款的难度和工作量,纳税人寻求税务咨询和委托申报的业务迅速增加,使专职于这种工作的人员有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并以税务专家的职业固定下来。1911年,大阪的《税务代办监督制度》成为日本税务制度的前身。无独有偶,在英国1920年的税制改革中,由于税率的提高和税法内容的繁杂,纳税人为了避免因不能通晓税法而多缴税款,开始向专家请教。于是,在英国的特许会计师、税务律师中出现了以提出建议为职业的专家。十年以后,税务检查官吉尔巴德・巴尔与其他税务专家共同创立了租税协会,成为英国惟一的专门从事税务业务的专业团体。租税协会的大多数会员限于某一税种的专业服务――为使委托人的应纳税额合法地减少到最小而提出(纳税筹划)建议①。对此,郝如玉教授曾在其《中国税务制度研究》(2002年)中提出了“纳税筹划是税务制度的原动力”的观点。纳税筹划的产生和发展的事实也表明,纳税人是否愿意选择委托人进行筹划,与其对税收政策信息把握的充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专业水平和筹划能力

纳税筹划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质的要求很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纳税筹划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本身拥有具备能力的筹划人才,可以进行自主筹划;如果企业需要纳税筹划但不拥有具备专业水平和筹划能力的人才,只能考虑筹划。

(三)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拥有人才的状况和承担纳税筹划成本的能力,成本因素是影响筹划主体选择的重要因素。纳税筹划成本通常被定义为筹划方案实施之后,企业额外支付的费用或者发生的其他损失以及机会成本,主要包括:

①设计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内部成本为内部专业人员的人力成本,外部成本为购买外部专业机构方案或劳务的费用

②机会损失成本――指企业选择某种纳税筹划方案,由于方案的选择而可能导致的利润减少以及其他可能的损失。

③风险成本――是指因筹划风险带来的罚款、滞纳金等损失或者控制风险所发生的支出。

任何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都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考虑自身付出所能带来的收益状况。作为委托方的纳税人要考虑成本效益,作为受托方的人也是理性“经济人”,也会考虑成本效益。一般来讲,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组织结构越复杂,业务范围越广,缴纳的税种越多,纳税的金额越大,则纳税筹划的空间也就越广阔,获取节税利益的潜力也就越大。由于规模小的企业考虑到付出筹划成本所带来的筹划收益的相对额和绝对额都不可能大,往往仅关注人力和劳务成本,从而选择自主筹划。而规模大的企业付出筹划成本所带来的筹划收益的绝对额有可能很大,因此会全面关注纳税筹划的上述成本,并在自主筹划和筹划之间作出选择。

三、影响我国企业纳税筹划设计主体的主要因素

半个多世纪以来,纳税筹划专业化趋势十分明显,社会化大生产、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以及复杂的各国税制,使得纳税人难以充分掌握经营中的全部涉税政策信息。仅靠纳税人自身进行纳税筹划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作为第三产业的税务伴随着筹划而产生,与纳税人共同占据并分割纳税筹划的设计主体空间。而我国纳税筹划设计主体的分割状况,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

(一)税收征管模式的转换影响我国纳税筹划设计主体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国税收征管采取的是“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的征管模式,即税务专管员全能型管理模式,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法治化程度低,权力失去制衡、征纳责任不清,这一阶段不能产生纳税筹划的需求和市场。1988年,我国税收征管模式进行改革,由传统的全能型管理向按税收征管业务职能分工的专业化管理转变,建立“征、管、查三分离”或“征管与检查两分离”的征管模式。由税收征管方式的突破到税收征管体系的全面改革是中国税收征管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发展。

1993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方案》(即1994年税制改革方案)提出“建立申报、、稽查三位一体的税收征管新格局”,即“你申报、我稽查、你不懂、找”的格局。税务作为新生的社会中介服务,划入税收征管格局之中,其地位相当于“第二税务所”。从理论上看,混淆了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界限;从实践上看,混淆了无偿管理服务与有偿中介服务的界限。尽管当时税务在我国全面推行,从事纳税筹划的专业中介队伍逐步形成,筹划在当时筹划主体中的地位优势明显,但是所做的具体筹划内容中,许多是利用人与税务机关的关系争取有利的政策或政策解释。此一阶段的纳税筹划,技术含量低,关系含量高。

1996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进一步明确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2004年7月在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当时的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提出要增加一句“强化管理”,从而形成了直到目前我国仍在实施的34个字的税收征管模式。1999年8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清理整顿税务行业实施方案》,在全国全面清理整顿税务行业,规范发展税务。税务不再是征管的内部环节,而是征管的一个补充。纳税筹划真正走入了市场化。

2005年9月,《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出台,2006年2月起实施,这标志着税务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规范发展时期。《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将税务师行业的业务范围划分为涉税服务业务和涉税鉴证业务两大类,首次将原来隐含在税务咨询范畴的纳税筹划单独明确列入涉税服务业务范围。这无疑为稳定和拓展纳税筹划的主体空间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二)纳税人(委托人)与人的预期目标差异影响我国纳税筹划设计主体

受纳税人的经营目标、行为偏好、处事风格以及利益取向等多方面影响,纳税人对纳税筹划目标的选择并不是一致的。有些纳税人仅仅希望通过筹划规避风险;有些纳税人追求即期税后收益的最大化;有些纳税人将纳税筹划并入企业的发展战略来通盘考虑,从远期和企业发展角度考虑整体利益最大化问题。由于纳税人(委托人)与人对掌握税收法律法规信息的充分度存在差异,导致作为委托方纳税人与作为受托方的人预期目标的不一致,从而直接影响了纳税筹划设计主体的选择。

在现实中,税务人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在给企业(委托方)作纳税筹划之前,都要对委托方以往的纳税情况进行评估。由于企业(委托方)对税收法律法规掌握的不够到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出现了企业(委托方)需要对以往的疏漏进行补税的情况。这与企业(委托方)预计减低税负的目标出现了偏离,导致纳税人打消委托筹划的计划,只与税务师事务所保持顾问或咨询的关系。针对这一现象,为进一步了解筹划的市场状况,笔者走访了8家规模各异的税务师事务所,发现在现实中的纳税筹划业务与理论上纳税筹划的概念存在着差距。税务师事务所和纳税人,都没有把规避税收风险列入纳税筹划的业务项目,而是把避免和消除涉税风险隐患,列入了税务咨询、常年税务顾问的服务项目。而对于纳税筹划的服务项目,人和纳税人(委托人)均要按照降低税负的量化指标收取和支付价款。换句话说,现实中纳税人和人所称的“纳税筹划”普遍仅停留在节税筹划层面。笔者还发现,尽管纳税人出于理性“经济人”的身份都有纳税筹划的愿望,但是委托人作筹划的比例非常低。笔者通过对事务所的调研发现,委托纳税筹划的客户比例很低,走访的8家事务所签约筹划业务的客户均不超过该事务所服务对象的3%。而且,该事务所服务对象(含咨询、顾问等)中仅有约1%的客户主动要求事务所节税筹划;另外2%的客户是事务所在做业务的过程中,发现其有明显的节税空间,在注册税务师的劝导下实施了委托筹划。由此可见,以规避风险为目的的纳税筹划在现实中多以税务顾问和咨询的形式出现;以降低税负为目的的筹划在纳税筹划主体空间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而以企业长远战略为目得的纳税筹划在我国筹划中的比重更小。

(三)纳税人(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我国纳税筹划设计主体

纳税人(委托人)和受托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在二者的合作中,都会力求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纳税人(委托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博弈关系。作为人的中介机构,也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对作为委托人的纳税人,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有可能并未将自身情况全部和盘托出,同时,委托人也无法观察人的行动或监督成本高昂。在纳税人(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委托人和人都可能出现“道德风险”问题。纳税人(委托人)和受托人出于对“道德风险”的恐惧,对于是否委托和是否接受委托都显得小心翼翼。

近些年,一些大的公司或企业集团在内部设立了税务部,招聘有税务专长的人员,专门从事企业自身涉税事项(包括纳税筹划)事宜的办理。例如雀巢、万科、杨森等大公司以及一些大银行,都在企业内部设立的税务部自主进行纳税筹划,以求满足减低税负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上述现象也表明,我国的税务行业的执业规范、宣传力度都不够完善,税务人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参差不齐,加之税收管理环境也不够规范,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和稳定性都不够,影响了企业对筹划的选择。同时,我国目前企业纳税筹划的设计主体因企业筹划层次的不同出现了筹划主体上的差异:小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往往不寻求;其他各类企业对于涉税零风险层次的筹划,都会考虑将自主筹划与筹划相结合;但是对于减低税负和满足企业经营战略层次的筹划,都是以自主筹划为主。也就是说,小企业出于筹划成本等因素的考虑而侧重选择自主筹划的方式;大企业则出于整体发展需要,设立税务部进行自主纳税筹划。我国纳税筹划设计主体出现了自主筹划为绝对主体、筹划仅占很微弱的地位。笔者还认为,鉴于近些年我国在改革发展中各地争税源导致的税收法治约束弱化以及纳税筹划政策空间的缩小等状况,使受托筹划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突破性的发展,而纳税人自主筹划会在纳税筹划的设计主体中占绝对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 郝如玉.中国税务制度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 计金标.税收筹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国华,张美中.纳税筹划理论与实务[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

第3篇

【关键词】 税务筹划 经济效益 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纷纷发挥自己的长处,力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在影响企业收益的各种因素中,税收又占有不能忽视的地位。所以怎么样才能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前提下,降低缴纳的税款,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收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现代企业,纷纷开始研究税务筹划,试图设计出一个更适合企业发展的税务规划方案。

一、要对税务筹划的定义有明确的认识

什么是税务筹划呢?简单的说,就是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前提和范围内,对企业即将进行的投资、建设和各种经营活动等进行周密的事前规划,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款和增加企业整体收益的最佳效果。但是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绝对不能把税务筹划和不法企业的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等同起来。这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税务筹划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不违反国家法律,这是一种合法行为。而偷税漏税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而且税务筹划是在经营活动发生之前所做的一种事前行为,偷税漏税则是在企业一系列运作活动之后发生的事后行为。要对税务筹划有一个正确准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进行税务筹划工作。

二、税务筹划带来的经意效益

1、税务筹划带来的微观效益

(1)税务筹划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的作用

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经营企业的最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而利益的来源就是生产成本与最终受益之间的差额,差额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一般意义上的生产成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投入到生产当中的物质资料、仪器设备、人员薪酬费用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管理费用等等。另一种就是国家根据税收法规制定的原则对企业的经营所得所收取的税收,而税收带有国家强制性,如果不交,那就是违法。所以,企业经营者如果想要在经营中获取最大利益,除了降低一般性的生产资料费用以外,就还需要通过种种途径来达到降低税收的目的。而税务筹划就是企业提高经营效益、降低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

(2)税务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税收是一种伴随着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行为,存在于企业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扩大等一系列的活动当中。正因为税收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运作当中,如果企业想要更加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纳税,降低缴纳的税款,就应当把税务筹划也贯穿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活动当中去。税务筹划就是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对资金成本计算采用不同的方式,从而为降低税款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3)税务筹划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税务筹划的正确进行不单单能够降低纳税款项,更重要的是,严格进行税务筹划能够很好地指导企业决策人做出正确的财政决策和引导企业进行有效的经济活动。能够使企业的决策更合理、投资更合理、运作更加正常。能够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作用。而制定合理有效的税务筹划方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这要求企业运用更加规范的会计核算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从而达到合理控税的目的。

(4)税务筹划对纳税人意识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不法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不但给国家造成恶劣影响,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由于企业领导者缺乏基本的纳税意识造成的。而企业管理者做好税务筹划的前提就是要了解税法,只有了解的税法才能做出正确的筹划。税务筹划是以实现企业利益为目标的,在这一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也就促使了企业经营者对纳税意识的正确认识和提高。

2、税务筹划的宏观效益

(1)税务筹划对提高社会总产出具有积极作用

税务筹划不光能给企业经营带来更加丰厚的利益,而且还能提高社会总产出。当社会总产出与社会最优产出达到不平衡的状态,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也会从而降低。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现实经营当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会起到一定作用。保护地区经济和谐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平均分配。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结果往往是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提高。这其中政府的政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税务筹划在提高社会总产出的同时,究竟提高还是降低资源优化配置效率,还要看政府的决策取向是否正确。

(2)税务筹划能提高国家财政收入

税务筹划是为企业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纳税数额,这从表面上来看,可能会降低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是从长远看来,国家通过税收的经济杠杆进行调控,能够让国家的宏观经济逐步走向产业化合理化的经营道路。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企业经营模式得以不断提升,也让企业更加主动地进行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所以,从长远看来,企业实施有效的税务筹划不仅能够促使企业自身的发展,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而企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国家税收的基础变大了,实际所收得的税款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而同步提升。

(3)税务筹划有助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

企业合理进行税务筹划是国家允许和支持的,因为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制定税务筹划,从而减轻企业纳税的负担,而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也对企业经营成本和整体的最终收益带来有益影响,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说,企业制定税务筹划是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积极响应,能够让企业自觉自愿地按照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行税务活动,从而实现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所以,当纳税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一系列税务筹划的时候,不光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客观上也配合了国家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三、税务筹划应遵循的原则

1、以财务管理总目标的实现为原则

企业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必须要以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为原则。不同企业在制定税务筹划时应该以企业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来设定税务筹划方案。如果不顾实际情况,而盲目的降低当前纳税额,很可能不能实现总体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收益,而且还可能会给企业增加税收负担。所以,在企业为自身设定筹划方案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利益。如果仅仅为了降低税款而制定方案,很可能会影响到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2、税务筹划要以法律为基本原则

不管什么样的税务筹划方案,合法性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各种税务筹划行为都必须要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税务筹划,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应缴税款,都是等同于偷税漏税的不法行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税务筹划。这些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企业的税务筹划不应当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和其他经济法规。这二者分别是对财务会计主体行为及企业经济行为的约束,若二者主体在企业财务纳税过程中违背了相关法律,势必受到应有惩处。另外,随着国家法律的不断完善,企业纳税人及相关税务筹划人员应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时了解法律的变动。按照法律的变动范围对税务筹划方案进行调整。保证规划方法始终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进行。

3、为财务决策而服务的原则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时候,应该以为财务决策而服务为原则,因为不管什么样的税务筹划最终都会落实到企业的财务经营的实际行动上面去。会对企业的各个流程如:投资、生产、扩大再生产等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税务筹划要以为财务决策服务为原则,不可以独立出来不加联系。而正确的税务筹划也是能够让财务决策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如果离开了税务筹划,企业的决策很可能会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4、税务筹划要遵行事前行为的原则

不管什么样的税务筹划,都必须要事前进行,通过正确的方案来指导企业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等行为。从而让企业通过合法的手段来减少应该支付的税款。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如果企业在事前未能进行税务筹划,而已经开始了投资、建设等行为,那么与之相对应的缴税义务就已经形成,那么如果再进行所谓的税务筹划,其本质就等同于偷税漏税,势必受到法律的严惩。所以,税务筹划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是在缴税行为和缴税义务发生之前采取行为。

四、税务筹划的必要条件

1、增强税务筹划意识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但是许多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对税务筹划的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和不明确。绝大多数企业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只知道抱怨客观条件不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国家政策法规不完善等等。而很少有企业会从自身找原因。而缺乏从自身找原因的意识的根源就在于缺乏税务筹划的意识,缺乏在各项投资、经营和建设活动之前就做好规划部署的意识。客观原因不是没有,但是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重新站起来,而有的企业却一蹶不振?没有良好的税务筹划意识是一个关键原因。所以企业想要谋得更好的发展,提高税务筹划意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而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更加应当积极学习相关的税务筹划知识,并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税务筹划最优方案,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进行全面细致的基础工作

税务筹划是一个贯穿于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行为,因为企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可能产生相应的税款。所以在税务筹划方案设置之前,要对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做细致周密的调查,要把各项基本工作落实到位。这样制定的税务筹划方案才具有实际的可行性。才能达到税务筹划的根本目标。

五、结束语

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甚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最终效益,而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税务筹划工作的时候,财务人员及纳税人应事先对税务筹划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辅助企业选择正确的规划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翟继光:企业纳税筹划[M].法律出版社,2007.

第4篇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经济将更加开放,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同时我国逐步走向法治国家,税收体系也日趋完善。在商场如战场的激烈竞争中,在日益规范的市场游戏规则里,如何不违反规则而又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降低税负,这已成为纳税人迫切希望得到回答的问题。因而,税务筹划开始在中国经济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是激烈竞争的经济。经济主体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在经济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用各种合法措施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税务筹划就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的有力措施之一。

一、税务筹划的概念

关于税务筹划的概念国内国外有关书刊的解释都不尽相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一)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编著的《国际税收辞汇》中认为:“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二)美国W・B・梅格斯博士在《会计学》中写道:“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税务筹划……少纳税和递延纳税是税务筹划的目的所在。”另外还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少纳税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税务筹划。”

(三)中国人民大学张中秀教授在《公司避税节税转嫁筹划》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非违法的避税方法和合法的节税方法以及税负转嫁方法来达到尽可能减少税收负担的行为。”全国著名税务筹划专家贺志东将纳税筹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狭义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规避或减轻自身税收负担而利用税法漏洞或缺陷进行非违法的避税法律行为,利用税法特例进行的节税法律行为;以及为转嫁税收负担所进行的转税纯经济行为……狭义的纳税筹划包括节税筹划、税负转嫁筹划和避税筹划。”

通过上述论述,笔者认为税务筹划的本质是指纳税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通过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达到尽可能减少纳税成本,谋求最大税收利益的一种经济行为。为了准确把握税务筹划的概念,必须明确指出,税务筹划的手段是合法的而不是违法,税务筹划的结果是税款的节省,税务筹划的时间必须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操作而不是之后操作。

二、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分析

除了税务筹划自身的风险,税务筹划风险与税法变化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债务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因素都紧密联系,但笔者认为,现阶段导致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收筹划基础不稳导致的风险

企业开展税收筹划,需要良好的基础条件。税收筹划基础是指企业的管理决策层和相关人员对税收筹划的认识程度,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企业涉税诚信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如果企业管理决策层对税收筹划不了解、不重视、甚至认为税收筹划就是搞关系、找路子、钻空子、少纳税;或是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账证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企业存在偷逃税款的前科或违反税法的记录等等,造成税收筹划基础极不稳固,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其风险性极强。这也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最主要的风险。

(二)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

税收政策变化是指国家税收法规时效的不确定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税收政策总是要做出相应的变更,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税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的时效性。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每一项税收筹划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最终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期间,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据原税收政策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由合法方案变成不合法方案,或由合理方案变成不合理方案,从而导致税收筹划的风险。

(三)税务筹划目的不明确导致的风险

税务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税后利润最大化也只是税务筹划的阶段性目标,而实现纳税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它的最终目标。因此税收筹划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如果企业税收筹划方法不符合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税负抑减效应行之过度而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那么将导致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最终将招致企业更大的潜在损失风险的发生。税收筹划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含成本,其中显性成本是指开展该项税收筹划所发生的全部实际成本费用,它已在税收筹划方案中予以考虑。隐含成本也称为机会成本,是指纳税人由于采用拟定的税收筹划方案而放弃的利益。例如企业由于采用获得税收利益的方案而致使资金占用量增加,资金占用量的增加导致投资机会的丧失,这就是机会成本。在税收筹划实务中,企业常常会忽视这样的机会成本,从而产生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

(四)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

即使税务筹划本身是合法的,是符合立法者意图的,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因为无论哪一种税,税法都在纳税范围上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只要税法未明确的行为,税务机关就有权根据自身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影响,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或将企业本属于明显违反税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暂且放任不管,使企业对税收筹划产生错觉,为以后产生更大的税收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三、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就企业税收筹划而言,防范风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税收筹划,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它只是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环节,不能将企业利润的上升过多地寄希望于税收筹划,因为经营业绩的提高要受市场变化、商品价格、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础。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因此,企业应依法取得和保全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提高税收筹划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具有财政收入职能和经济调控职能。政府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已经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制定不同类型的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由于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不同,税务执法机关又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企业要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能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同。只有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避免无效筹划,这是税收筹划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企业要防止对“协调与沟通”的曲解,即认为“协调”就是与税务机关的个人搞关系,并不惜对其进行贿赂,让少数不称职的税务干部在处理税收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达到不补税或少缴税,不处罚或轻处罚的目的。当前,随着税务机关稽查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国家反腐败和对经济案件打击力度的加大,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帮助企业少缴税,反而会加大企业的涉税风险。

(三)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

第5篇

(一)税务筹划意识薄弱中小企业在浙江省工业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从1998年的97.54%上升至2007年的99.6%.可以说,浙江省是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为浙江省的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浙江中小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意识仍比较薄弱。中小型企业以家族化、私有化为特点,这决定了一些企业主或实际控制人在企业中拥有绝对的权威。他们往往重经营、轻管理,重做账、轻核算。很多企业主都认为税务筹划就是想法设法少缴税,将税务筹划和逃税、避税联系起来,或者划等号。

(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浙江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的问题,有的企业干脆不设会计机构,全部会计工作委托会计事务所,或者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兼职会计定期来做账,中小企业大多数财会人员都没有经过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教育,没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无证上岗的现象较多,不要说通晓国内外税法、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就连系统的财务知识也不具备。而税务筹划需要的是知识面广而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于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匮乏,导致企业税务筹划的层次低、税务筹划范围窄,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从全局的角度,对企业的设立,投融资及经营管理就税收问题做长远的筹划

二、浙江省中小企业税务筹划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具体如下:

(1)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税务筹划与避税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它是不违法的,但现实中这种不违法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从而导致税务筹划失败。因为无论哪一种税,税法都在纳税范围上,都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只要税法未明确的行为,税务机关就有权根据自身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影响,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务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务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或将企业本属于明显违反税法的税务筹划行为暂且放任不管,使企业对税务筹划产生错觉,为以后产生更大的税务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2)税务业发展不快。我国目前的税务行业业务项目单一,而且多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再加上每年都有很多税务机关指定的业务,如所得税汇算清缴等,所以税务行业目前的业务种类,尤其是自行开发的业务种类还很少。当然,也有一些事务所开始注意开发较深层次的业务项目,如税务筹划、税务咨询等。但是,由于这些较高层次的业务服务对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要求较高,要求从事该项工作的注册税务师不仅要精通税收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我国现有的人员普遍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无法令人满意地提供这些较高层次的服务项目。虽然许多事务所都打出了税务筹划、税务咨询这样的服务项目,但客观而言,这些服务项目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补充。

(二)内部因素具体如下:

(1)中小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税务筹划是一种事前行为,一般都是在应税行为发生之前进行规划、安排的,例如每一项税务筹划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最终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期间,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据原税收政策设计的税务筹划方案,由合法方案变成不合法方案,或由合理方案变成不合理方案,从而导致税务筹划的风险。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受自身规模等条件约束,资本不是很充裕,抗风险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对税务筹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心存疑虑,不敢轻易尝试。

(2)家族企业经营模式的弊端。浙江中小企业的绝大部分是中小型家族企业,其数量占到了全省企业总数的98%以上。在这些企业中,投资者往往也是管理者,因此企业中各项管理活动并非严格按照财务工作规程来做,不经过任何可行性论证和财务上必要的预算,就有企业主擅自决定的事例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不严、体制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低下,地位差,导致会计政策执行不严,企业的会计账目时有差错,账实不符、小金库、无原始凭证、不按会计程序做账、随意更改核算方法等现象严重,以至于税务筹划无从下手。

(3)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够充裕。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也就是说在进行一种税的的税务筹划时还要考虑与之有关的其他水中的税负效应以及企业因进行税务筹划而增加的成本。如果说进行一项税务筹划获得的收益小于放弃其他方案的机会收益和付出的筹划成本之和,那么进行这样的筹划是没有意义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往往需要聘请专业的税务筹划人员进行税务筹划,对于企业来说,这部分支出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开支,因此,很多中小企业往往因为这些支出而放弃税务筹划。

三、浙江省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问题解决对策

(一)正确认识税务筹划,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中小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务筹划的前提。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税务筹划是否不违法,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因此,中小企业应依法取得和保全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提高税务筹划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树立敏感的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与调整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型、复杂性,且常常有不确定事件发生,税务筹划的风险无时不在,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税务筹划时,应充分考虑筹划方案的风险,然后再作出决策。税法常常随经济情况变化或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不断修正和完善,其修正次数较其他法律规范更频繁。中小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报刊等多种媒体,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税务筹划信息系统,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涉税事件的影响,准确把握立法宗旨,适时调整税务筹划方案,确保企业的税务筹划行为在税收法律的范围内实施。

(三)借助“外脑”,提高税务筹划成功率税务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和系统工程,要求筹划人员不仅要精通税法和会计,而且还要通晓投资、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知识,专业性较强,需要专门的筹划人员来操作。中小企业由于专业和经验的限制,不一定能独立完成。因此,对于那些自身不能胜任的项目,应该聘请税务筹划专家(如注册税务师)来进行,以提高税务筹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完成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而进一步减少税务筹划的风险。

(四)政府颁布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是最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的方式,它有利于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累积,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国家税法中有很多是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当地税务机关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税收减免优惠。浙江省完全可以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为中小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税收优惠条款。

第6篇

一、税务筹划的定义

所谓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税收法律政策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筹资、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先计划和安排的活动,达到尽可能地节约税款,以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收益最大化的一种财务管理方式。对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是理所当然。

税收可视作经营费用,是企业纯利润的减项,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不纳税或少纳税,就意味着花少量的费用获得同样的法律认可和国家法律保护。因此,企业要仔细研究税收法规,熟悉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税收政策,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安排自己的经营项目、经营规划等,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收法规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为企业带来“节税”效果,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二、税务筹划的原则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税务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筹划内容的安排和筹划方案的选择都应围绕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来进行。同时,企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实体,他是社会当中的一员,在考虑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要顾及其他社会方面的问题,不能一味地仅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综合考虑筹划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收益,给社会带来利益。因此,决策者在选择税务筹划方案时,必须在以下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一)合法性原则。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务必首先考虑该方案是在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的。税务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整和变更。

(二)防范风险原则。税务筹划经常会出现一些在税收法律、法规的边缘上进行操作的情况,此时就蕴含着很大的操作风险。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充分防范未能依法纳税及不能充分把握税收政策整体性的风险。

(三)合理性原则。基于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在税务筹划活动中所构建的事实要合理。对此,一是要符合企业经济行为特点;二是不能有反企业常理的异常现象,即符合常理;三是要符合其他经济法规要求,不能仅从税务筹划的角度考虑问题。

(四)事先筹划、服务财务决策过程原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国家和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如果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已经形成,纳税义务已经产生,此时再进行税务筹划,再想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那就只能导致偷税、欠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税务筹划。

企业税收筹划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的安排来实现,不能独立于企业财务决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财务决策。避免税收筹划脱离企业财务决策,从而影响到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五)总目标原则。所谓总目标原则就是企业的税务筹划要在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税务筹划服务于财务管理总目标。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进行税务筹划时,如不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只以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纳税方案的唯一标准,就可能会影响到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六)成本效益原则。税务筹划方案的执行,会伴随着成本的发生和收益的产生,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税务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者在评估纳税方案时,要引进机会收益、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把不同纳税方案以及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折算成现值来加以比较,选择支出最少同时收益最多的方案作为企业的首先税务筹划方案。

三、税务筹划原则的运用

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是以符合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的,不仅有利于正确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而且对于在市场经济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业而言,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尤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筹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获取资金成本的列支方法在税法中有不同的规定,因此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融资结构,更好地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

就以企业创立之初的资金取得(即筹资)来说,按照取得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筹资可以分为:争取财政拨款、自我积累、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商业信用、租赁等方式。企业筹资中最常见的就是借贷和权益融资,这些筹资方法中有不同的税务筹划方法。

自我积累与借贷的选择,自我积累这种筹资法,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但从税务筹划的角度来说,却不是最优的选择。因为通过自我积累法筹集来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之后,产生的全部税负由企业自己负担。

借贷方式筹资则不同,它不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投资产生效益后,出资机构实际上也要承担一定的税收,即企业归还利息后,企业的利润有所降低,特别是税前还贷政策,其本质就是用财政的钱还贷款。借款筹资主要是向金融机构(如银行)进行融资,其成本主要是支付的利息。对企业来讲,借款筹资具有一定的抵税作用,即企业归还利息后,利润有所减少,所得税税负将有所下降。因此,企业的实际税负被分担了很多,从而大大降低税负。所以说,利用借贷方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减轻税负、合理避开部分税款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企业借贷筹资与发行权益筹资的选择要根据税法规定慎重选择,企业借贷的利息支出可以作为费用成本冲减当期的企业利润,而企业发行股票所支付的股息却不能计入当期费用,两者之间的税收差别待遇构成了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重点考虑因素。

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融资,其利息在税前冲减企业利润,从而减轻企业所得税税负,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受到很多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进行筹资、筹划的空间不大,因此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筹资、筹划。

比如,某电子企业为了扩大规模,现面向社会公开发行总面额为800万元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1%,发行费用率为5%,则该企业可节税158.4万元(即(800×5×11%+800×5%)×33%=158.4)。

相比之下,借款筹资所承受的税负重于向社会发行债券所承受的税负。

借贷与权益融资的选择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借贷的利息支出可以作为费用成本冲减当期的企业利润,而企业发行股票所支付的股息却不能计入当期费用,两者之间的税收差别待遇构成了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础。

例如,光明电子属股份制企业,该企业前期共发行普通股400万股,每股10元,没有负债。由于产品市场行情较好,准备扩大经营规模,该公司董事会经过研究,商定了三个筹资方案分别如下:

方案一:发行股票600万股(每股10元),共6,000万元。

方案二:发行股票300万股,债券3,000万元(债券利率为8%)。

方案三:发行债券6,000万元。

光明电子下一年度的资金盈利概率:盈利率分别为10%、14%、18%;概率分别对应为30%、40%、30%。企业预期盈利率=10%×30%+14%×40%+18%×30%=14%;预期盈利=10000×14%=1400万元。

方案一:应纳企业所得税=1400×33%=462万元;税后利润=1400-462=938万元;每股净利=938万元÷1000万股=0.938元/股。

方案二:利息支出=3000×8%=240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1400-240)×33%=382.8万元;税后利润=1400-240-382.8=777.2万元;每股净利=777.2万元÷700万股=1.11元/股。

方案三:利息支出=6000×8%=480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1400-480)×33%=303.6万元;税后利润=1400-480-303.6=616.4万元;每股净利=616.4万元÷400万股=1.54元/股。

第7篇

关键词:税收征纳主体关系;税务筹划;博弈均衡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一、税收征纳主体关系和税务筹划理论阐述

(一)税收征纳主体关系理论描述

税收法律关系的两个基本主体是纳税主体和征税主体。政府是真正的征税主体,具有法律意义的征税主体是税务机关。纳税主体在狭义上,就是通常所谓的纳税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主体与征税主体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税收法制水平的高低。 “税收债务关系说” 是反映税收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学说,强调人民和国家与人民在基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强调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都受到税法的制约,在税法法律关系中都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平等地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国家作为人民的服务者,纳税主体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从而构建了一个独立平等、公平公正的税收征纳关系。我国的税法强调,作为征税主体的税务机关和纳税主体的纳税人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互享权利,互负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

在税收征纳关系中,征纳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分配与再分配之间的关系,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作为征税主体的税务机关运用强大的国家权力来保障国家税收,纳税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尽量少缴纳税款或延迟纳税。虽然政府税收与企业可支配利益存在冲突,但是我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在西方国家,纳税和民利是相对应的,而我国历史上缺乏民主法制的传统,权力本位的影响长期存在,税款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常常引发税收征管中很多问题,通常是税务机关在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方面以及纳税人规避纳税义务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管制度、保障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税务筹划涵义解析

税务筹划又称节税( Tax Planning 或 Tax Saving),是指纳税人在既定的税法和税制框架下,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通过设计或规划自身经营、交易及财务事项,使自身税负得以减轻或延缓的一切行为的总称。税务筹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涉税理财活动,涉及税收、会计、财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税务筹划充分顺应国家的政策导向,符合国家立法意图,是国家倡导的企业行为,同避税、偷逃税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可达到降低税负或延迟纳税,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因此,进行税务筹划对任何企业纳税理财都有重要意义,同时税务筹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可以推进国家税收法律制度更趋完善。

税务筹划在西方国家得到法律界和政府当局的认同,从西方引进我国,大约是在 20世纪90年代中叶。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税收环境的日渐改善,我国企业的税务筹划意识不断提高,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化。虽然税务筹划符合国家立法精神,但是,税务筹划是一个综合多方面知识技能的涉税高级理财活动,如果操作失当而不被税务机关认定将会受到严厉惩处。因此,在实际税收征管中税务筹划是有风险的,主要源于征纳双方有限理性的风险。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由于在现实生活中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经济主体表现为有限理性。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征纳双方在行为理念、管理机制、知识结构和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以及二者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双方难以协调各自行为并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达成一致,从而导致税务筹划风险,构成筹划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

1.纳税人的税务筹划成本。税务筹划具有收益性,作为高级理财活动,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否则筹划方案将很可能面临“收不抵支”而失败的风险。税务筹划成本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直接成本,即纳税人为设计、实施筹划方案而发生的人力、财力、物力的耗费;二是机会成本,即纳税人如果不实施某一项筹划方案,而选择其他方案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三是风险成本,即税收筹划方案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失败而使纳税人蒙受的经济损失及所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2.税务机关对税务筹划方案的认定。税务筹划具有合法性,然而,税务筹划方案实施结果如何、能否给纳税人带来节税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筹划方案的认定。如果税务机关不认定纳税人的方案,那么税务机关会将该方案视为避税或偷逃税。这样,纳税人不仅无法得到任何节税收益,反而可能因行为违法而被面临税务机关处罚。

二、基于税收征纳主体关系的税务筹划博弈均衡分析

作为理性经济人,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在税收利益上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企业无法准确预测税务机关对企业税务筹划行为的认定态度,而税务机关不可能完全掌握企业所有真实的纳税信息。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企业纳税主体与税务机关成为非完全信息博弈下的双方主体,在博弈的过程中,博弈双方可以在遵守税收法律制度这种协议的条件下实现一种理想状态,即“纳什均衡”。假定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博弈双方是企业和税务机关。当企业选择开展税务筹划或不开展税务筹划,税务机关具有进行税务稽查或不进行税务稽查两个选择。由于受税收征管力度和资源的影响,税务机关客观上对企业开展税务稽查存在不确定性,并且,税务机关认定企业的税务筹划合法与否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引入概率进行全面衡量。

(一)征纳主体双方博弈模型分析

1.博弈模型的建立:局中人(1)企业,局中人(2)税务机关。

2.博弈双方的策略:企业行动选择为筹划或不筹划,税务机关行动选择为税务稽查或不稽查。

3.模型变量的含义: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直接成本为C1,机会成本为C2,企业税务筹划不被税务机关认定的风险成本为C3,企业税务筹划的节税收益为T;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的稽查成本为C,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的概率为P1,则不开展税务稽查的概率为1-P1,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的情况下,对企业税务筹划认定概率为P2,对企业税务筹划不认定概率则为1-P2。

4.博弈模型的分析:

(1)企业选择筹划或不筹划,税务机关选择税务稽查或不稽查时的综合期望收益如下:

①企业选择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为:

EU1=(T-C1-C2)×(1-P1)+(T-C1-C2)×P1×P2 +(-C1-C2-C3)×P1×(1-P2)

②企业不选择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为:EU1=0

③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的期望收益为:EU2= -C×P2 +(T+C3-C)×(1-P2)

④税务机关不开展税务稽查的期望收益为:EU2=0

(2)当企业选择税务筹划并且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时,令:EU1=EU2,得出企业税务筹划被认定均衡概率P2=(T+C1+C2+2C3-C)/2(T+C3),则企业税务筹划不被认定均衡概率1-P2=(T-C1-C2+C)/2(T+C3)。

可见,当P2=(T+C1+C2+2C3-C)/2(T+C3),企业和税务机关双方期望收益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即EU1=EU2;当P2> (T+C1+C2+2C3-C)/2(T+C3)时,企业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大于税务机关税务稽查的期望收益即EU1>EU2,企业应选择税务筹划策略;当P2< (T+C1+C2+2C3-C)/2(T+C3)时,企业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小于税务机关税务稽查的期望收益即EU1

(二)征纳主体双方博弈模型结论

1.纳税企业税务筹划收益与税务机关稽查成本呈反向关系。税务稽查成本越高,税务机关稽查的频率、范围和深度等都会受到削弱,这时企业税务筹划的被认定的概率就会增大,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随之提高。

2.纳税企业税务筹划收益与不被税务机关认定的风险成本呈反向关系。税务机关不认定企业税务筹划,处罚力度越大,意味着纳税企业选择税务筹划带来的损失越有可能大于收益,这时纳税人就会倾向不选择税务筹划。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在征纳主体双方博弈模型基本假设下,当企业选择税务筹划并且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稽查时,博弈的关键点在于纳税企业的税务筹划能否被税务机关认定,这就关系到 “纳什均衡” 理想状态的前提条件也即博弈双方能够遵守税收法律制度这种协议的条件。在这样的前提下,征纳双方在税务筹划中才能达到博弈利益均衡,而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备是保证“双赢”的根本条件。

三、我国税务筹划现状评价

西方国家税收法律体系比较完善,征纳双方在纳税征税的长期博弈实践中,促进了税务筹划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同时又推动了税收法律制度趋于完备。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间短,1994年我国才建立起比较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税收制度,税收法律体系处于不断完善中,税务筹划起步较晚。一方面,作为纳税主体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税务筹划意识日趋强烈,但由于纳税人整体税务筹划水平较低,税务筹划实践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作为征税主体的税务机关为确保国家税收,税务稽查日趋严谨,但由于税务机关人员执法观念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执法的公正性,冲击了我国税务筹划实践的和谐性和统一性。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国家税制变动频繁且复杂。在经营能力和外部环境既定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与企业可支配利益是一个相互消长的关系。而税收法律体系是征纳双方博弈利益均衡的重要前提,税务筹划实践能够促进税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因此,推动当前落后的税务筹划实践向更高层次发展,不仅能够使得征纳双方博弈取得共赢,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和谐税收征纳主体关系下的税务筹划发展路径

(一)加强税务筹划意识,建立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征纳双方正确认识税务筹划,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税务筹划反映了国家的立法意图,具有合法性和收益性,纳税人必须在保持税务筹划收益性的同时,兼顾合法性,以保证税收筹划的成功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筹划风险;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对税务筹划的认识需要上升国家宏观调控的高度,以“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主动参与到纳税人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充分调动纳税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不仅有助于国家立法意图的实现和政策的落实,有利于改革和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充分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杠杆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和理顺收入分配。

(二)构建税务筹划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完善税务筹划制度

由于外部环境以及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纳税人应该建立微观层面的税务筹划制度应对税务筹划风险,在税务筹划实践中逐步构建企业税务筹划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税务筹划风险管理;政府在税务筹划实践中逐步完善税收法律制度,鼓励纳税人在政府宏观层面税务筹划的框架下积极实施微观层面税收筹划。我国政府大力推行“金税工程”等金字电子政务工程,在这样信息化的综合平台上,循序渐进地建立税务筹划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数据库,构建税务筹划方案信息的全程沟通机制,通过现代网络手段实现税收筹划信息充分共享,使得纳税企业税务筹划在税务机关的监管下纠偏查错,保证筹划方案的稳步实施,实现征纳双方共赢局面。以此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职能作用,保障国家和纳税人个人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

(三)培养税务筹划专业人才,提高税务筹划技术水平

税务筹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涉税理财活动,要求税务筹划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熟悉税收政策、法规,对纳税人涉税经济行为有充分了解,对税务筹划方案的运行效率和效果及其被税务机关认可的程度有准确的把握,才能保证筹划的成功。因此,在全社会相关范围内包括税收征纳双方广泛开展税收筹划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培养税务筹划专业人才,保证税收筹划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对于税务筹划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反复论证,及时反映在国家立法中,由此推动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建设和税务筹划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剑文.纳税主体法理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2]盖地,蔡昌.税收筹划及案例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

[3]李金锋.博弈模型的扩展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4(2):54-56.

[4]曲晓辉.我国税收征管方式的博弈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

(1):24-28.

[5]刘琪.浅析税收筹划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J].财政监督,2008(7).

第8篇

关键词:财务公司;纳税筹划;税务成本;策略

财务公司主要是指金融公司,是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销售或企业技术改造提供中长期金融服务的非银行机构。目前,在我国财务公司运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10种,经常涉及的税费有11项,其中税费比重较大的是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两项。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财务公司的税种比较复杂,其税费成为财务公司运营的重要成本费用。因此,分析财务公司合理纳税筹划对降低税务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财务公司合理税务筹划以及降低税务成本的策略。

一、纳税筹划的特点

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是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相关的措施来实现合法降低纳税费用的经济行为。税收筹划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合法性

纳税筹划的前提基础是符合国家税收的相关政策,其本质有别于避税、偷税和漏税。科学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能够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中的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公司的税务成本,同时有利于国家发现税收制度的漏洞,不断完善税收制度。

(二)目的性

纳税筹划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旨在通过一些经济活动策略,降低财务企业的税务费用或是延长纳税时间。

(三)综合性

纳税筹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其主要侧重于对财务公司运营状况和资金运作的综合管理,在实现财务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降低财务公司税务成本的目标。

二、现行税收政策为税收筹划的实施提供可行性

目前,我国财务公司涉及的税种较多,在实际的税收过程中,财务企业运营状况不同,其税务费用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营业税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贷款利息收入所需要缴纳的税费计算方式不同于转贷款利息收入的税费计算方式;二是财务公司与其他公司之间的财务往来的利息收入可以免缴税费;三是财务公司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运营场所可以免缴营业税,但若是财务公司自己持有的运营场所房产,则需要缴纳营业税。财务公司的管理者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和资产负债结构,选择税务成本费用最低的模式进行相关的财务活动。

三、关于财务公司合理税务筹划降低税务成本的思考

(一)税务筹划能够平衡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

税务筹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安排财务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运营活动,以实现降低财务公司的税务成本,提高其利润额,实现财务企业利润最大化。在财务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财务企业实施税务筹划过程中,通过协调各股东之间的关系,保障税务筹划方案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财务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税务筹划成本及实施成本

财务企业在制订税务筹划方案时,会有一定的筹划成本支出;在税务筹划方案实施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成本支出。若财务企业能够结合自身的运营情况制订并执行税务筹划方案,其总体的收益额度是远大于其筹划成本和实施成本的。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其利润额度。若财务企业制订并实施的税务筹划不适合其运营情况,使得筹划成本和实施成本比总体收益要大,对财务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没有任何意义。

(三)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税务筹划方案

每个财务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实际的税务筹划方案制订过程中,必须基于财务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故每个财务公司的税务筹划方案也各不相同。除了财务公司自身运营情况的差异外,各地区的税收政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经济特区的税收政策就明显不同于一般地区的税收政策。

(四)制订长期的税务筹划方案

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成效是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在财务企业的实际运营活动中,税务筹划方案应该随着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对税务筹划方案的不断改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公司的税务成本。因此,在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财务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财务管理活动,需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确保其与财务企业的运营情况相适宜。

(五) 执行税务筹划方案要松弛有度

税务筹划方案的制订是根据市场运行环境和税收政策进行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务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掌握好税务筹划方案实施的尺度,结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和企业的运营状况,避免过度筹划导致与市场运行环境不适应,出现得不偿失的现象,不利于降低财务企业的税务成本。

(六)正确执行财务企业税务筹划流程

财务企业税务筹划的执行流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运营活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法律风险等问题。在财务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税务筹划方案执行正确流程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由财务部门根据企业运营状况,制订与其相适应的税务筹划方案;其次,由法律部门对税务筹划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审核,待审核通过后确定税务筹划方案;再次,由财务企业的业务部门执行税务筹划方案;最后,由财务部门缴纳税费。税收筹划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就必须提早制订相关方案并落实于财务企业的整个运营活动中。

四、财务公司税收筹划的策略

(一)合理运用税收政策,鼓励金融创新

财务公司的金融创新主要是以财务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工作原则为依据,对财务企业衍生的金融产品的税务额度、时间等根据现行的财务会计准则进行计算和确定。在计算财务企业所得税时,应该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企业所需要缴纳的税额,避免财务公司因暂时还未实现利润而出现的税费。

(二)改革财务公司的贷款损失计算方法

根据我国税收的相关规定,在处理财务公司贷款损失的税务费用时,采取折中的原则。我国财务公司的贷款损失税务费用与国际上的相关惯例是一致的,要求财务公司设立受损款项的准备资金,在确认贷款损失后,从准备资金中进行税后费用提取。

(三)简化账务的核销程序

我国财务公司在纳税筹划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国外财务公司的经验,建立健全财务公司的拨款、备用资金的自主使用体系,对一些贷款额度不大的贷款业务,可以适当地简化其账务的核销程序,对一些贷款额度较大的贷款业务,应该经过专门的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进行核算和认定,这有利于对财务公司的贷款损失账务进行及时的核销,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公司的运营风险,提高其经济效益。

(四)明确公允价值得利是否需要交纳所得税

2007年,我国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明确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能够出售的金融资产在会计工作中应该按照公允值进行计算,公允值的收益或损失应该计入当期会计科目的收益或损失。在债务发生重组时,应该用公允值计算其抵债资产。但是,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允值的收益是否应该计算其所得税,可以通过一些税收政策予以明确规定。

五、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公司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使得财务公司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财务公司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合理的纳税筹划对财务公司的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合理纳税筹划在财务企业中的作用,强化财务企业运营活动中的税务费用管理,降低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利于财务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宝书蓉.财务公司合理纳税筹划 有效降低税务成本[J].现代企业教育,2009(18).

[2]管友桥.企业降低税务成本的方式分析[J].今日科苑,2009(04).

第9篇

【关键词】校办产业;税务筹划;成本效益

一、引言

追溯历史,校办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学校创办或控股的以盈利性为目的创设的公司企业。试图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获得回报,其目的主要是解决学校的经费不足。目前,校办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发展校办产业也是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校办产业来说,成本与收益是经营中考虑的主要方面,而税务筹划就是在现有企业经济条件下,采用合法的技术手段与方法,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公司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节约税款,以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的一种行为。其本质是企业为实现收益最大化,对涉及税收的经济事项进行安排。因此,校办产业有效地开展税务筹划既有利于企业税收负担的降低,也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但相比较大型企业来说,校办产业在规模、资金安排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开展税务筹划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校办产业开展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一)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激烈竞争的需要

大学创办校办产业能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三个优势,一是技术;二是产品知识含量;三是人才。但校办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运筹,其中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的筹划,即国家要依法征税、企业要依法纳税,借以实现政府职能,消除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均,有利于公平竞争和经济发展。国家与企业之间这种利益分配筹划必须是规范化、合法化的。而按照税收“规范性”原则,政府不能苛求纳税人在税法规定之外作超额纳税,这使企业的税收筹划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企业税收筹划也是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并发展壮大自己的有效手段。其中,企业减轻自身税负的方式要达到税收筹划的层次,要求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规范化和税收环境正常化。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围绕资金运动展开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企业在进行各项财务决策之前,进行细致合理的税收筹划有利于规范其行为,制定出正确的决策,使整个企业的经营、投资行为合理、合法,财务活动健康有序运行,经营活动实现良性循环。此外,筹划活动有利于促使企业精打细算、节约支出、减少浪费,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税收筹划可以满足企业减轻税负、追求更多的税后利润的动机,企业通过成功的税收筹划,可以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为企业带来不少“节税”效果,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发展趋势,一是越来越高科技化,二是越来越社会化、市场化。校办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发展和升级,最终市场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市场经济下,由于企业具备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机制,这样,包括税收筹划在内的各种经营策划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对企业至关重要,国家税收作为一项企业经营附加成本,必然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如何在不违反税收法律而又充分利用税收的各种优惠政策条件下,预先调整企业的经营行为,以达到合法地节约税负支出,这种合法节税的纳税思想为绝大多数企业所接受。

当然,对独立经济利益主体来说,纳税后必然会减少纳税人收入,或预期纳税后会减少纳税人收入,其结果会带来两种不同效应。一种是收入效应,即因税收减少了纳税人可支配的收入,进而影响纳税人的有关决策行为。另一种是替代效应。通常指纳税人针对不同行为的税收待遇不同,而采取就免不就征、就低不就高的行为选择。可见,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广义地说都是行为替代效应,只不过前者是单纯的某一税收数量增减引发的,而后者是由不同行为不同税收待遇引发的。

三、校办产业如何开展税务筹划

(一)理性对待税务筹划

校办产业开展税务筹划,必须在符合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减少或消除纳税义务,这样才能保证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效果,减少不必要的纳税成本支出。具体来说,税务筹划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合法性。是指税务筹划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或者说至少不违反现行税收法律规范;当纳税人有多种合法的可选择纳税方案时,企业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低税负方案。

二是筹划性,或称超前性。它是一种指导性、科学性、预见性极强的管理活动。纳税义务履行的滞后性决定了企业可以在进行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经营活动之前就考虑税收负担因素,从而选择有效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行动方案。

三是目的性。是指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税收收益,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选择低税负方案,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另一方面滞延纳税时间,有效降低资本成本。

四是综合性。是指企业税务筹划应着眼于企业整体全局,综合考虑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统筹规划。筹划人员应利用专门的税法知识、专业的技术方法,提出令人满意的筹划方案。

(二)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校办产业在开展税务筹划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这不仅表现在对税务筹划方案的选择上,也表现在筹划方式的选择上,即企业自行开展税务筹划还是聘请税务专家筹划。税务筹划与其他经济业务活动一样,在可能获得税收收益的同时也需要付出一定量的必要代价,这个代价就是税务筹划成本。一般来说,税务筹划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三个组成部分。直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节约税款而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具体包括税务筹划方案的设计成本和实施成本两部分。设计成本又可分为支付给税务的咨询费或企业税务筹划人员的工资或奖金;实施成本则是指税务筹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所需支付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包括企业按照税务筹划方案对经济活动以及会计处理等作出相应处理而花费的额外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企业采纳该项税务筹划方案而放弃其它方案的最大收益。不同的筹划方案具有不同的优势,对于所选择的税务筹划方案来说,因此而牺牲的其他方案优势就是此项筹划的机会成本。风险成本是指企业因筹划方案设计失误或实施不当而造成筹划失败的经济损失。

企业对税务筹划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主要是将企业采取税务筹划方案可能发生的成本与预期收益进行比较。只有当税务筹划成本小于预期收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企业才能取得税务筹划实施效果;当税务筹划成本大于预期收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可见,税务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收益大于成本支出时,该项税务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三)科学防范与控制筹划风险

税务筹划在给校办产业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蕴含着风险。税务筹划风险就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活动成功的不确定性而付出的代价,具体包括税收政策理解有误的风险、税收优惠政策运用和执行错位的风险等内容。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提高风险意识,如果任其发生而不加以控制,则势必有悖税务筹划的初衷,最终得不偿失。

1.规范会计核算,依法纳税

校办产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并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为提高税务筹划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也是企业规避税务筹划风险的一条最保守的基本途径,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纳税成本支出(主要指税收罚款、滞纳金等)。

2.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校办产业必须充分重视税务筹划风险的客观存在,并在涉税事务中始终保持对筹划风险的警惕性。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税务筹划预警系统,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税务行政执法情况和企业本身生产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当出现可能引起税务筹划风险的关键因素时,系统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筹划者关注潜在的风险,并及时寻找导致风险产生的根源,指导筹划者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保证税务筹划行为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其实施效果。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前瞻性

前瞻性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税务筹划一般都是在应税行为发生之前进行谋划、设计和安排的,它可以在事先测算企业税务筹划的效果,因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有关流转税;收益实现或分配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或行为发生之后,才缴纳财产、行为税,这在客观上提供了纳税前做出筹划的可能性。另外,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是多方面的,税法规定也是有针对性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这为纳税人选择较低税负提供了机会。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款已经确定,再去“谋求”少缴税款,这就不是税务筹划行为。

(二)灵活性

税务筹划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财务管理活动。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加之税收政策和纳税人的主客观条件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税务筹划技术与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全面照搬其他企业成功的税务筹划方案。同时,企业制定的税务筹划方案应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着国家税制、税法、相关政策的改变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适度调整项目投资,对税务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适时更新筹划内容,采取措施分散风险,趋利避害,保证税务筹划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企业筹划人员在熟悉、掌握国家税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理性预测可能的税收调控手段,从而使筹划方案本身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更进一步增强企业税务筹划的科学性和效益性。税务筹划是一项素质要求很高的综合性技术,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预测、分析能力,熟悉和掌握最新的税收法规和会计核算规定,能够从企业整体高度出发理性设计和实施适合于企业特点的税收筹划方案。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税务筹划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为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逐步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完善的税务筹划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上保证税务筹划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三)专业性

必须具备税务会计专业人才税务筹划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企业拥有通晓税务、会计及法律等相关知识的专门人才,或者通过纳税机构来实施。

五、结语

总之,税收筹划不是以税负最轻,而是以投资者的所有者权益最大为目标。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前行为,具有预见性,而税收法规、国家政策等经济环境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税收筹划与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收益与风险并存。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站在全局角度,维护投资者权益并使其不断增长,以整体观念来看待不同的方案。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科学合理的开展税务筹划,改革创新,校办产业才能够在新起点上有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兰日辉.高校校办企业税务筹划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5(8).

[2]汪焕霞.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及税务筹划能力提高的几点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9).

[3]郭学惠.高校企业发展方向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