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7 20:19: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心组个人发言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广泛的课外阅读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借助词典阅读题材较为广泛的文学作品。同时,课标对阅读技能目标八级也提出要求,指出除教材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教育部,2003)。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开展适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到语言地道、题材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1. 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在教材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多,学生阅读的效果差,远远达不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们研究人员和教师进行了反思: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否必须靠教师循规蹈矩地解读和传授教材内容呢?我们对师生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发现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1阅读范围狭窄
教与学的材料一直是围绕教材转,从书本到书本,学习的焦点始终是教材中文本的理解,翻来覆去地对教材中的材料进行解读,难以走出教材。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空讲知识,尤其“教单词――读课本――回答问题”这种模式最为常见,教师机械讲解,教学从操练到操练,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和沉闷。
1.2阅读兴趣低下
学生手头的阅读材料可读性、趣味性、时效性差、与其生活实际脱节,学生不愿意读。教师在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时常忽视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导致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地完成阅读任务。
1.3阅读能力欠缺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完成阅读的能力欠缺,只能读懂教材上的材料,对教材之外的材料往往束手无策,遇到程度相当的教材之外的文本时就读不懂,理解不到位,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学生对阅读材料理解的正确率与理解的速度都较低,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高。
2. 拓展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拓展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即拓展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是当下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刚性需求,是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能力要求的有效方式。但是,目前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很难找到一些合适的阅读材料以及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教师有效的指导,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加专家讲座,进一步加强专题理论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阅读课交流活动,第一时间获取和把握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另外,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拓展高中课外阅读的实践,结合教材中课文的主题,补充各类富有时代气息的课外阅读材料,并针对学生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
2.1重视英语报刊阅读课程
英语报刊在时效性、趣味性、内容多样性等方面相较于教科书有着显著的优势。现代英语报刊语篇融合了多种模态资源,不仅带给读者视觉上的享受,也传达着更为丰富的意义。在高中阶段实施英语报刊阅读课程,可大大增加学生的多模态语篇的阅读量,促进他们多模态阅读能力的提升。适合高中生阅读的英语报刊越来越多,常见的有China Daily、21st Century、Shanghai Star、Beijing Weekend、Learning English等。重视英语报刊阅读,教师在课堂中应合理指导,积极“助读”。在报刊阅读课程的早期,学生的多模态阅读能力尚未形成,教师应仿照课本上的课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步指导 坚持一段时间后,再适当“放手”。
笔者在2015年11月27日参加了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开放日活动。我们聆听了高二教师开设的课外阅读课。本节课的材料是《21世纪英文报》第12期。授课教师结合报纸内容:英国灵魂歌手阿黛尔的回归、007邦德的回归、国际空间站迎来载人飞行15周年,给本节课创设了 “Hero”主题,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学习了几篇文章,设计了判断、猜测词义、任务型阅读等不同阅读形式,穿插了阅读微技能的指导。课末,授课教师让学生积极讨论,阐述他们对于英雄的理解,并且交流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最后,学生们以写得形式完成了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很好地完成了阅读过程中的输入与输出。开课教师充分利用了课外阅读资源,并且很好地进行了阅读微技能的培养。阅读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个人观点和结论。在这节课外阅读课上有一条主线,整堂课围绕主线进展下去,让学生随时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而不会出现课堂死角。此外,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是另一大值得学习的亮点。阅读如何让学生觉得精彩,如何吸引学生,学生的参与度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称述,阅读才是有灵魂的,才起到了作用。
2.2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背诵
关键词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结构;原则;方案;要点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213-02
0 引言
视频会议系统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实现会议目的的系统设备。视频会议系统使不同地方的人就像处在同一间会议室一样,进行直观的交流沟通,可以相互观察肢体语言、表情符号等,从而提高视频会议效果。而研究表明,人们获取的信息有一半来自于视觉效果,因此,视频会议比电话语音会议效果更好。
虽然说电话、E-mail、QQ等信息交流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隔万里的人可以实现实时信息交流沟通。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必须面对面交流解决,比如说:商务会谈、学术交流等,于是,视频会议产生,并迅速风靡全球。而传统视频会议存在画面清晰度不高、语音延迟时间长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议的效果,紧接着,高清视频会议出现。
第一款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是2006年问世的720P。2008年,KEDACOM公司了第一款1080P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由此,视频会议系统进入高清时代。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图像清晰、语音效果好等优点,能给与会者良好的视频体验。随着HDTV、HD摄像机的普及,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应用更为广泛,市场上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生产、设计、研发厂家增多,越来越多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出现。
1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1.1 设计原则
第一,规范性。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设计严格遵照H.264、G7.19、1080P等国际、国内、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
第二,开放性。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达,信息产品更新换代时间缩短,这也要求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很强的扩展性,能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升级改造。同时,开放性还体现在不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兼容上,在开展多组高清视频会议时,各个系统能兼容,实现多组高清视频会议功能,实现各组视频会议的独立性,做到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第三,安全性。为保证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正常、稳定、可靠运转,在重要设备、重要链路上采用冗余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因单点故障造成的系统全面瘫痪。
第四,操作管理简便性。运用最新智能控制技术,提高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减少系统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量,减轻其工作的技术难度。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要能提供运行日志,自动记录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数据,而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查询日志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将故障掐灭在萌芽状态。而且,系统具有报警功能,能直接将报警信息记录到报警日志上,供管理员查询。
第五,录像功能。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不仅能开展远程实时会议,还能将视频会议完好录制下来保存,作为会议资料的一部分保存下来,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回放视频会议,获取想要的资料。
第六,可靠性。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保证系统极强的抗病毒、黑客攻击能力。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要能支持长时间连续运转,如果会议终端和MCU在会议过程中出现线路故障,那么就会影响到会议的正常进行,因此,会议终端和MCU要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当网络出现拥堵现象时,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要保证音频流的顺利传输,从而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1.2 系统结构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结构由高清多点控制单元、会议终端、显示系统、传输网络和控制中心组成。
高清多点控制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备,由多点控制器和多点处理器组成,用于开展三点或以上的高清视频会议。
会议终端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专用硬件,采用多项视频、音频、数据专用技术,实现了集视频交互、音频交互、电子白板、文档共享、屏幕共享、远程控制、远程协助、文字交流、媒体共享、会议录制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多媒体远程会议平台。会议终端的主要任务就是采集、处理和还原所有的单向双向视频、音频、数据信号。
显示系统则是指显示设备至少能支持1920×1080P的高清分辨率,配置DVI、HDMI等高清数字图像接口。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对传输网络的要求较高,一旦网络带宽不够,就会导致会议中的视频流、音频流等无法快捷传输,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最少要保证音频流的顺利传输,保证会议的顺利开展。一般来说,当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分辨率是720P时,网络带宽最少为1MB,加上收发双流信号量和信令开销需要消耗一定的带宽,实际上需要配置的网络带宽应≥1.3MB。当系统的分辨率是1080P时,需要配置2MB以上的网络带宽才能保证会议中的视频流、音频流等的顺利传输。
控制中心是系统的核心节点,作用在于集中控制整个会议系统,一般由高清录播系统、监控系统等部分构成。高清录播系统主要是录制、存储、回放会议。监控系统则是对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设备、网络等进行实时监控,当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时,管理人员可以在监控系统中迅速找出故障发生点,并迅速处理故障,减少对进行中会议的不良影响。
1.3 设计方案
1.3.1 高清视频音频协议
在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频的压缩标准主要有H.261、H.263、H.263+、H.264几种。而压缩的对象则是DVD标准的4ICF或是CIF图像质量的视频。对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而言,其压缩对象主要是1280×720、1920×1080等图像质量的视频,数据流增加了,应用H.264压缩标准是最为合适的。H.264视频协议标准提高了网络的适应性和信道时延的适应性,运用空域内的帧内预测、4×4整数变换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压缩比,当然算法也更加复杂。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传输的音频不仅是单声道,还有立体声,选择MPEG-4AAC音频编码协议,不仅能处理44KHz的立体声效果,还能处理回声抑制。
1.3.2 传输网络设计
传输网络与城市的广域网链路相连,根据分辨率要求设计带宽。为了提高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可靠性,租用各地运营商的SDH专线作为备用链路,与主链路互为备份。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传输网络能在最短时间切换到备用链路,从而保证会议的正常进行,保证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正常运转。
1.3.3 会场设计
各个会场有相应数量的高清视频会议终端、摄像机、电视机、投影仪、视频矩阵、音频媒体处理器等设备。从系统分类角度来说可以分成发言系统、视频系统、音频系统等子系统。
高清视频会议终端是整个会场的核心设备,具有高清编码解码能力,采集、处理和还原所有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数据信号,实现视频交互、音频交互、电子白板、文档共享、屏幕共享等。摄像机的功能是采集视频信号,通过HDCI线缆连接到高清视频会议终端上。电视机和投影仪的作用都是输出视频,满足系统的分辨率要求。视频矩阵切换器将会场中的远端图像、双流图像等视频图像信息进行输入、输出的切换。音频媒体处理器就是处理音频信号,减小回声,提高音频质量。
设置与主席台上席位数量一致的发言装置,发言装置通过DCN数据线连接到主控机上,各个发言装置采用“手拉手”方式连接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扩展。
视频既能显示出视频信号和电脑信号,同时还能利用摄像机将会场的全部情况拍摄下来,并通过电视会议终端设备实现电视会议功能。主席台上设置有视频信号和电脑信号的接入接口,发言人可以将自带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到显示设备上,从而增强会议的可视效果。在会场布置2~3个高清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会场的情况,并且采用预置位设计,当发言人发言时,摄像机自动调节到特写画面拍摄。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信号通过视频矩阵切换器切换到本会场显示或是其他远端会场显示。电脑信号需要显示时,采用VGA矩阵切换;当电脑信号需要传送到远端会场时,采用扫描转换器和倍线器传送,保证图像质量。在主席台正后方安装投影机,两边则各安装一个电视机,一个用来显示本会场的信号,一个用来显示远端会场的信号。
音频系统中最重要的是音频扩声。首先从会场装修上入手,墙面使用吸音材料,窗帘也尽量采用丝绒面料提高吸音效果,这样能降低混响时间,使得扩音后的语音更加清楚。在会场前的两端各装配一个主扩音箱,在席位上均衡布置点声源扬声器,使会场上的所有人都能听清楚发言人说的话。
1.3.4 控制中心设计
控制中心布置在会场的核心机房中,负责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集中控制,由监控系统、录播系统、多点单元控制单元等组成。
配备一台高清多点控制单元,负责网络传输和通信处理,对其接口进行规划处理,利用其跨网段功能,实现与外部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互联。
设置中控系统实现会场中所有设备的控制,而中控系统主要由控制主机、触摸屏、控制面板、无线控制器、遥控器等设备组成,中控主机通过RS232、RS485、红外等接口与会场的受控设备相连,操作人员在遥控器和触摸屏上实现对会场设备的控制。
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会场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及时报警,促使管理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正常运行。
录播系统负责会议的录制和存储,以便相关人员事后回放会议,获取想要的资料。
2 实施要点
2.1 网络安全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频流、音频流、数据流都需要通过网络实现高效快捷传输,而会议内容一般是机密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保证网络传输的安全。虚拟局域网技术就在这种形势下产生,它能提高网络结构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克服物理地域的限制,合理使用带宽,增强网络的安全性。虚拟局域网可以根据部门、对象组等因素将不同地理位置的的网络用户划分成一个逻辑网段。而且,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有视频流、音频流和数据流,虚拟局域网可以将视音频流与其他数据流区分开来。
在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往往需要多台交换机和流媒体服务器进行视频流媒体数据的传输和管理,为了实现系统的集中管理,运用虚拟局域网将视频流媒体数据与其他数据区分开来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流媒体不仅能同时分享带宽,还能实现实时传输。
2.2 集成设计
集成设计指的是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功能的全面性和层次结构的鲜明性。从功能上来说,主要有语音功能、视频功能、文档讨论功能、会议管理功能、会议信息共享功能、安全管理功能等。从层次结构上来说,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分成网络传输层和流媒体应用层。传输层指的是网络传输介质,既有会场使用千兆工业以太网,也有会场使用PCM 4M线路,传输层采用以太网结构设计,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和扩展性。流媒体应用层指通过网络传输过来的视频图像,通过视频终端内部程序的解码,实现视频流媒体数据的流畅播放,从而实现高清传输的效果。
3结论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政府、企业进行学术交流、商务会谈等活动的重要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介绍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原则、框架结构、设计方案,并简要分析了系统建设中的注意要点。在安全、可靠、开放性、扩展性、管理维护简便性等原则下设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使系统满足未来升级改造的要求,在高可靠性基础下建设安全、稳定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保证系统的长时间连续正常运行,保证会议的顺利开展。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个单位设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都必须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进行,努力优化系统结构,增强系统安全性,增加系统功能,提高视频会议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冉.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2(26):228,281.
[2]宋立范.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J].硅谷,2011(1):70,127.
[3]李寒秋.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关键性问题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1):165-166.
关键词: CLIL学习策略 大学英语学习 体验式学习
一、引言
CLIL (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是指将一门或多门外语作为非语言学科的教学语言,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和学科将共同发挥作用。它是基于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20世纪70年代,随着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作为理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把培养外语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目标,但是交际功能法主要培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当今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还需具备能在专业领域里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沟通的能力。研究发现,当人们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在有意义的社会情景中进行交际时,语言学习最有成效。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利用语言来交流信息、表达情感和愿望,而在学校环境中,各种学习科目、各种活动,以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是他们交流的主要内容,因此,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的内容就为外语或二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外语学习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基础。而且,在大学各门学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普遍都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如能利用我院的各类学科,在本科三批英语教学中运用CLIL学习策略就能很好地实践学生的Experimental Learning(体验式学习),促进学生进行Autonomous Learning(自主学习)和Research-Based Learning(研究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Individual English Learning Compet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实现专业加英语的教学指导思想的有效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欧洲,CLIL方法被欧洲委员会描述为“在外语方面获得进步的最佳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人们对外语学习目的,外语学习的基础,语言与人的认知和社会意识发展的关系,以及语域理论又有了新的认识,许多西方国家开始对各自国家的外语教学逐步进行调整和改革,逐渐地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改革实验,同时也促使教学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形成了两种方法。
1.浸没法(immersion)。“浸没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法。其主要目的是掌握学科内容。学生是通过掌握符合他们所在年级水平的学科技能和学科知识来习得语言技能的。加拿大从1965年就开始进行浸没法双语教学实验,主要对讲英语的学生实施法语教学。在美国,浸没法教学所涉及的语言包括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和汉语。在这40多年里,除了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之外,浸没法也陆续被其他国家研究和实验,现已被公认为是成功的外语教学方法之一。许多西欧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浸没法。在奥地利和荷兰,越来越多的学校实施了类似于加拿大的浸没法进行教学,它们称之为“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大多数教学计划涉及的第二语言是英语。在德国,许多学校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实施“通过外语来学习”(learning through a foreign language)的教学计划,半天使用德语学习,半天使用外语学习。这些学校使用的英语包括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兰语、俄语、现代希腊语和土耳其语。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法的成功的原因有三方面:以学科内容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及语言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等因素。
2.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专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这种方法是指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外语被作为教学语言来使用。教学材料是一些经过特别设计的学科内容或者一些话题,结合相关学科,由二语教师或专业教师用外语来进行教学。各个国家根据实际情况,所选用的外语各不相同。奥地利、芬兰、德国和荷兰等国的学校使用英语来教诸如地理、历史、音乐或体育课。也有的学校使用英语教一些职业技术课。荷兰有些规模较大的职业学校,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旅馆管理,使用法语或西班牙语来教授一些课程。在卢森堡,德语和法语都是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语言。作为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手段,芬兰在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了CLIL方式。在较短时间内,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迅速传播。与浸没法一样,基于内容的教学法打破了外语学科的界限,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组织教学,不同的是,它比浸没法又进了一步,因为浸没法只是用外语上某一门课,而这种教学法重新组合了学科,其改革步伐更大。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不断地对中国的外语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的教学现状是外语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新要求、新需要。这一矛盾就会推动我国外语教学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双语教学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或准备实施双语教学。
上海从2000年底开始试点双语教学,近期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3年至2006年,上海的双语教师要从目前的2100名增加到近万名,实验双语的学校从260所增加到500所左右。第二阶段是编写适合各类学校的教材,到2010年将有50万名学生受益双语教学。辽宁省已有“双语”教学实验校208所,其中58所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校。一些实验学校根据本院师资实际开展了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的“双语”实验。其中,“双语”教学实验学科大部分引进新加坡原版教材。
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双语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出现的问题有:(1)师资问题。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普遍感到师资不足,能用流利的英语上课的教师相对来说还是很少。我们所面对的实际情况大多是:外语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学科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但外语功底不深,尤其是口语水平差,能直接用原版教材授课的专业教师极少。(2)学生的问题。对于学生,根据教育部有关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大学二年级学生要求掌握4000—5000个英语词汇,能阅读一般英语文体并能够进行必要的会话,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三年级已通过了四、六级。但中国的教育多年来一直走的是应试教育的道路,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如何通过各种考试,在英语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了重语法轻应用的模式。许多学生往往能通过国家四、六级考试,却不能看懂专业文章;能在听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却无法用英语交流。实际上,尽管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大都经历了近十年的外语学习,熟悉语法结构,但普遍有听不懂、看得慢,更无法开口,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相当弱的通病。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表现得良莠不齐,英语综合能力不强,并且主要是针对日常英语的学习,如果使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就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3)教材的问题。教材的选用在双语教学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教材选用得当是双语教学正常进行、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目前,许多学校采用选编或改编国外教材的做法,相对来说比较省时、省力,语言也比较规范,但有些教材内容并不太适应中国国情,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知识呈现与叙述方面亦有差异,加上价格昂贵,学生经济上难以承受。而且在英语教材的选用和引进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
标准的差异。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应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标准要求相一致,不同的国家,教育体制不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也各异,因而在内容上、深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专业技术标准、规范的差异。对于理工科,由于各国的工程标准、规范不尽相同,会影响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因而需在这些方面进行删改或补充说明。当然,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各国的技术标准将逐步趋同,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差异不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
三、应用CLIL教学理念的意义与必要性
鉴于我国一些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诸多现象,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和学科知识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基于CLIL教学理念的教学,能把语言教学融入学科教学当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学科知识的学习得到了巩固。
CLIL教学宗旨是采用一种既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又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从而使学生外语表达能力达到接近母语的水平,让语言真正活起来。总体说来,在教学中运用CLIL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1.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指的是既懂专业又懂英语,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类人才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在竞争中的地位。
2.提供外语学习环境。语言环境对语言的获得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母语的获得和移民掌握第二语言来说明这一点。母语是我们生活中的语言,我们的文化是由它来编码的,我们的认知结构也是由它来编码的,它是我们思维的第一工具、交往的第一工具,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它。我们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因此,与其说母语是教会的、学会的,还不如说是在母语环境中自然发展出来的。同样,对于移民(也包括留学生)来说,移民国的语言虽然不是他们的母语,却是他们生活中的语言,为了生活他们必须掌握它,而他们生活的第二语言环境为他们掌握这种语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见语言环境对语言掌握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为语言的实际使用提供了机会。
3.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很多人都担心双语教学会影响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处理科学的话,双语教学不但不影响学科教学,反而能使学科教学质量在外语环境中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积累专业词汇和术语,为他们今后阅读国外专业文献打下基础。
四、我院本科三批学科教学中运用CLIL学习策略的可行方案
结合我院本科三批非英语专业的双语教学情况及外语学院的英语专业课教学情况,教师间可以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合作,运用CLIL理念突破英语学习困境,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探究如何以文化认知和个人发展为导向,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各种具有一定深度理性的新思想、观点、价值、方法为“主题研究”教学的中心内容,使学生在体验运用英语语言扩展认知图式的过程中下意识地模仿、习得语言,提高英语水平。基于CLIL理念的各种教学方法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知识为背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注重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
实践者可在校园范围内选取非英语专业学院的双语教师及实验班进行CLIL理论的实施,实验期过后与参照班对比学生学习效果。具体设想如下。
1.选择实验的年级和学生,每周安排固定的学时进行实践。依照CLIL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分成各种学习小组,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际机会。把外语教学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将学生从孤立的、纯粹的学习语言方式中解脱出来,以便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使一批各门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尽快地脱颖而出。再结合丰富的语言的输入形式,如讲座、音像资料,网上信息搜索,等等,激励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依托学科知识背景和新信息,提供学习者进行演示,提交口头和书面报告,辩论,总结发言,等等多种形式的有效输出训练。通过座谈与定期检测,了解学生英语水平发展情况,以便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对双语教学进行更规范的管理与调节。
2.组织实验教师,认真进行教研和教学反思。每周组织双语实验教师进行教研组活动。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尽快探索出有效进行“双语”实验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其次,通过互相观摩、交流、反思,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3.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实验学生英语水平测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实验前的英语水平测试,了解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在实验过程中,针对教材,定期对学生进行英语测试以了解教学质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想法和建议,以使实验更有效地开展。
4.实验后期根据实验进程的情况写出研究论文或实验报告,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以便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Stoller,F. Project work:A means to promote language and content. [C] In J.C. Richards &W.A. Renandya (Eds.)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An anthology of current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2.
[2]Stryker, S. B. & B. L. Leaver. Content - 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Washington,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3]王希普.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2,(5).
[4]吕良环.语言与内容相融合[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5]周笃宝.双语教学与语言——内容融合学习教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4,(6).
[6]袁平华.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与加拿大双语教育之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6,(5).
[7]张谦.关于建立双语教学型大学的论证与思考.教育科学,2001.11.
[8]“双语教学”进高校.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9]翟帆.语言学专家质疑“双语教学”.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