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设计检查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22 19:53: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设计检查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设计检查报告

第1篇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

学院领导和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成员在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认真学习了《通知》精神,做了专门讨论和研究,决定成立由学院督导委员会成员为组成的毕业论文中期检查专家组,具体负责本次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制定了工作步骤、方式和要求,安排好各自任务。

二、计划周密

我院依据学校的检查通知,参照通知要求的检查内容和方式,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工作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检查。第一阶段是自查阶段,学院教学管理科、指导教师和学生自我检查论文中期工作情况,并且做好学院检查的准备。第二阶段是学院检查阶段,对学院的管理资料、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表》和部分学生的论文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分别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学校、学院在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规范管理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检查工作认真细致

在自查阶段,学院各方面都能够认真仔细,圆满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3月26日下午,我院督导委员会成员按照计划安排,分别进行了资料检查、教师代表座谈会和学生代表座谈会。

(一)毕业论文中期资料检查

按照教务处《通知》要求,我院决定对于学院的相关文件资料和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表》进行全面检查,学生论文资料抽查不少于总数的1/4,每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资料,检查论文工作的完成情况。具体检查情况如下:

1.管理方面: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文件,包括文件、通知等资料完整、规范、有序。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制定详细具体,符合学校的要求,切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整个论文工作执行基本按照计划安排的时间点推进,目前论文工作已经完成计划的80%多。学院制定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符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与要求,符合学校的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对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个方面工作要求细致而明晰,一目了然。

为了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学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制定了详细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在撰写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狠抓落实。首先严把三道关:选题关、开题关、答辩关。第二开辟三个信息渠道:一是通过各班的信息点、二是通过学院网站毕业论文专栏、三是通过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第三创建两条管理线:一条线是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二是从系主任、教研室主任行政管理这条线进行管理。形成了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并提高我院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为了保证论文按时保质完成,新学期开始,我院加强了对毕业班学生的管理。开学伊始,我院就召开了毕业班学生大会,重点强调了毕业论文撰写期间的学生管理。要求全体学生在没有特殊事情的情况下必须在校认真撰写论文,如果需要请假,首先要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并且要得到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签字同意方可离开学校。

2.指导教师:

绝大部分指导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悉心指导,不怕麻烦。对于学生论文指导方式有当面指导和网络指导两种,对每生平均指导次数超过10次。指导教师的认真态度、仔细程度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

指导工作记录比较及时、完整,对于网络指导情况的记录也能在事后及时补充。指导方法多元化,指导教师一般都能够依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论文研究内容的方向制定合适的指导方法,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又有利于论文工作的顺利推进。论文工作经过选题、审核选题、文献检索、翻译、开题报告,目前学生的论文撰写工作已经进展到最后定稿阶段,等待审阅、评阅。

指导教师们认为,大部分学生撰写论文的态度认真、工作积极,基本上能够按时完成论文的阶段性工作。为了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各位指导教师通过面授和网络指导等方式不辞辛苦地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撰写和修改论文提纲、一遍遍阅读和修改论文。虽然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有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够、有些学生因为考研和找工作耽误论文的撰写、个别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拖拉延宕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学院和老师们密切配合,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使得这些学生基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3.学生:

按照《通知》要求,抽查学生不少于全体学生的1/4,我院决定每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论文资料进行检查,共抽查了60名毕业生的前期文献,包括:选题审批表、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中期报告(学生)。检索文献和参考资料比较充分,文献综述撰写符合要求,开题报告基本规范。从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表》反映的内容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态度认真,积极性较高,学生的论文撰写工作进度正常,基本已完成全部任务的80%以上,还没有发现抄袭现象。这反映了本届毕业论文工作总体情况良好,绝大多数指导教师及毕业生的态度都是认真负责的,保障了本届毕业工作进展比较顺利,而且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但检查中也有个别毕业生材料不完整,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二)教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

专家组分别召集了八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十五位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听取了教师和学生对本届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们对今年毕业论文的组织领导工作基本满意,认为与前两届毕业论文工作相比,在组织管理上更加有序。学生对本届毕业论文的工作流程安排及组织工作基本满意,认为指导教师总体上是负责的,有些教师的指导非常认真。

座谈会上师生对学校和学院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论文假期与论文进程不符,建议学校要作调整。

2.学生反映学校图书馆专业外文资料太少,学生查找资料难度太大。建议学校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方便。

3.学校下拨的论文指导经费太少,有些工作的开展有难度,希望学校适当增加。

四、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自查,我院在一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1、管理方面更加规范

第2篇

(一)总体趋势良好。2019年底,全县注册个体工商户3237户,注册资金4718。1万元;私营企业55户,注册资金7691。11万元。与2019年相比,个体工商业趋缓,而私营企业发展较快,注册企业数和注册资金分别增长14。6%和18。1%。这主要是外来投资企业发展较快,截止2019年3月,我县外来投资企业及企业分支50家(不含煤矿企业),按产业分类:第一产业8家,第二产业28家,第三产业14家。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5家,税收超过100万元企业2家、10万元—50万元7家、10万元以下24家。从业人员1500多人,年产值1。7亿元。

(二)财政贡献逐年增大。2019年底,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纳税2757。34万元,比上年增长451。24万元,占国地两税的45。68%,占财政总收入的32。57%。其中,外来投资企业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6%。

(三)推动我县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从整体上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已经从过去的商贸、餐饮、运输等领域向电子加工、纺织服装加工、房地产、建材、医疗保健、矿产冶炼、旅游产品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开发等领域迈步,工业化框架初步形成。

二、影响**当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

党的十四大以来尤其是xx大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环境的建设,先后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出台了加强非公经济企业“三乱”治理措施等,但从整体上看,取得的成效不够理想,外来客商还不太满意。突出体现在市场观念弱、优惠政策执行难、项目办理审批烦琐、诚信不足、办事效率低、缺乏有效监督惩戒机制等五个方面。

(一)干部群众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干部表现在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封闭保守,重说轻干,作风不实,排外思想较重。群众表现为视野窄,眼界低,开明开放不够,文明素养不高。如重庆江津出租车营运有限公司2019年入驻**之后,由于县城机三营运的问题比较复杂,解决困难,服务部门难以协调,至今该公司尚未取得相关证照,无法营运。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形成的传统经济思维浓重,虽然知道“无工不富”的道理,但没有从骨子里透彻理解在国营企业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的内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民营企业,推动非公经济发展,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干部群众往往是既缺乏服务热情,也缺少发展办法。二是发展信心严重不足。一方面认为**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不足,招商引资条件差,难度大。一方面认为**是国家级贫困县份,国家政策扶持更多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和与群众生产生活有关的民生工程,工业项目“春风难度玉门关”,在十分讲究人际关系的情况下,争资争项困难多,干部底气不足,缺乏进取精神。

(二)投资承诺难兑现,项目落户难。主要原因:一是在土地征用、前置手续办理和税收减免政策承诺等方面,由于有关工作协调不到位或者超出国家政策法规范围后,职能部门领导不愿承担责任风险,项目执行中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二是对一些外来投资项目,签订合同、协议作出承诺后,由于事先对项目论证不足,对一些政策法规考虑不周,又没有办法绕道落实,项目协议无法执行,实际形成单方毁约。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基地建设开工难,广东佛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退出**,都或多或少地与上述问题有关。

(三)行政审批繁杂,办事效率低。部门多、层次多、环节多、关系多、难办事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尽管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在转变机关作风、解决部门“门难进,脸难看,难办事”三难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惩戒机制,服务部门之间也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工作协调服务机制,“一站式”服务又未建成,因此,外来项目的落户办理常常在县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难以得到很好执行和落实。主要根源是,一些服务部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作法,习惯利用行政权力这一“尚方宝剑”刁难客商、刁难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特权思想、官僚作风根深蒂固;一方面,受部门利益驱动,一些职能部门利用执收执罚的权力或利用垄断行业的优势,趋利执法,以“罚”代管,进行上限收费,如,水电安装、交通道路管理等。

(四)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趋向尚未扭转,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难以执行。政府服务经济工作的职能是通过职能部门服务来执行的,但一些部门在服务管理时“见利忘义”的现象时有发生,往往在涉及审批权利、处罚收费等问题时“当仁不让”,纷纷插手,应该履行服务义务时部门之间“互相谦让”,相互推诿,敷衍了事。如县东方医院,2019年入驻**后,因基础硬件条件较为薄弱,难以满足国家卫生医疗建设标准,目前该医院尚未拿到医疗业务许可证,难以开展正常的医疗卫生服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后,就医人员缺少,运转不堪负重,面临停业。

(五)行政效能监督处罚体系建设滞后,加快发展环境建设步履艰难。虽然我县一直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要工作来抓,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约,既没有建立一整套成熟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机制,也没有建立一套管理完善、操作具体的监督惩戒机制,往往在工作推动过程中出现招商引资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发生矛盾时,常常觉得不对又对,对又不对,难以追究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对不作为、乱作为也难以界定,往往“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了了之。

二、优化我县发展环境的几点对策建议

根据外来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反映的情况和服务部门座谈交流的意见、建议,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目前**的实际,优化我县发展环境,我们认为要侧重从以下四个方面下猛药、出重拳、抓落实、见成效。

(一)树立五种理念。一是树立优化发展环境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加快**发展,出路在项目,项目在招商,招商在环境,在硬件环境不占优势的**县,就是通过优化软环境弥补硬件不足,提高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五项制度。一是实行招商引资项目代办的制。凡到我县投资的项目,一律由招商引资局代办,外来客商只进招商引资局一家门。要尽快建立由招商局负责的项目服务中心,县有关部门配合,及时帮助外来客商完成项目行政审批、核准、登记等行政许可事项。时限要求是:一般项目即报即办,涉及多项审批项目,由代办中心相关部门同步审批,7天办结;对县级审批权限以外的项目,由代办中心全程服务,尽快办结。

第3篇

最近,XX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经管局、县民政局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村级班子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调查范围涉及平口、小淹、杨林等10个乡镇、20多个村。调查结果表明,我县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调查中发现,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一、我县村级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县1180个行政村(居委),共有村干部4948名,其中35岁以下的891人,占18%。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1179人,占23.8%。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县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一是班子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各乡镇党委在选拔和任用村级干部时能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选人用人观念,全方位启用人才,及时将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近3年来,全县先后调整村支两委成员1984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548人,村主任492人。村级班子整体结构逐步得到了优化。二是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大多数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了按章理事。特别是近年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村干部们的廉洁自律,拉近了干部、群众的感情距离,改善了干群关系,强化了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和群众观念,也促进了村干部作风转变。大部分村干部能勤政务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县、乡两级将村干部的培训教育纳入了干部教育规划。近3年来,全县共举办村级干部各类培训班386期,受训的村级干部达26840人次。特别是通过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全县村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党性党风和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四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多乡镇对村级班子实行了岗位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报酬全面实行了统筹,推行了“基础职务工龄村类别绩效”的结构工资制度,并严格按规定兑现奖惩,使村干部干有目标,管有依据,评有尺码。同时,大部分乡镇党委政府能做到用真诚与亲情联络村级干部,在感情上与村干部真心交朋友,工作上及时为村干部撑腰壮胆,生活上尽力为村干部排忧解难,村干部不安心的思想不断淡化,工作积极性普遍高涨。五是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近3年来,全县共培养和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党员750名,其中已任村干部的164名,已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储备的达415名。

调查也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村级班子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全县4948名村干部中56岁以上的达756名,占15.3%。有的乡镇56岁以上村干部的比例高达30%以上。江南镇老屋村和百花村支部书记年龄已满70岁。全县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503名,占30.4%。有的村干部连自己的名字、同意开支等简单的字都不会写。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仍然不够。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依法行政、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据各乡镇党委评定,全县村干部能力一般和较弱的达2696名,占54.4%;村级班子能力一般和较弱的673个,占59.3%。三是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工作合力不强。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存在拉山头,闹派性的现象。有的支书与村长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班子不协调,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工作无法开展,群众无所事从,经济无从发展,基本失去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集力。四是村级干部队伍难稳定。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东山乡高星、下茶两个村共有党员51名,曾任村组干部的22人,近三年来辞官不做的12人,现任村干部中外出打工的10人。五是部分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村级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部分地方对村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硬性措施,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村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来担任村干部。

二、当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别乡镇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有的乡镇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有的村甚至近10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和后备干部,组织生活基本没有正常开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党委、政府对于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有的乡镇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办法而很少采取教育的办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据调查,安化县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6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是空白,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少。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等收费项目取消,乡(镇)、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第四,待遇偏低难保障,抑制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基层干部承担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但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责权利并不明确,也不平衡,存在着对基层干部责任上严格要求,但权力上无相应保障,经济待遇上又不够关心的情况。这使农村基层干部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上,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只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影响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责权不一,心理难平衡。计划经济时期,村干部手中掌管着生产的领导权、劳力的调配权、收入的分配权、实物的支配权、资金的使用权等,“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找,当地有威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不断调整和发展,村级干部原有的工作权力实际上变空或大部分丧失,而责任却越来越重,计划生育工作以村为主、“三收”任务完成情况与村干部报酬挂钩等等,责任与权力的不统一,使部分村干部心理上难平衡。部分村干部认为,有本事外出打工赚钱,当村干部是“要蠢不化的人”搞的。许多村干部存在一种经济上的“危机感”、感情上的“遗弃感”、政治上的“压力感”。二是经济待遇低、难兑现。据调查,目前我县村支书年平均误工在200天左右,最多的达300天以上,村主任、文书和计生专干年平均误工180天左右。而年平均报酬收入为:村支书1180元、村主任1120元、村文书1038元、村计生专干854元。全县60%的村干部年报酬收入在1000元以下。这样的工资待遇使许多村干部无法养家糊口,村干部普遍认为不划算,即亏了自己,又亏了家庭。即使按这样的标准许多村也不能及时足额兑现。全县有40%的村因无法完成乡镇的工作任务,村干部领不到足额的工资数。有的村干部的工资完全用于填补上交缺口,最多的村一年用村干部工资垫补达5000多元。三是政治待遇上无奔头。以前,优秀的村干部可以招聘为乡镇合同制干部,甚至还可以考录国家公务员,对村干部鼓励很大。政策取消后,一些有能力的农村青年认为村干部在村任职,最多干到村支书,既不能进事业单位,又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感到当村干部政治上没有奔头,不愿当村干部。有的在职村干部则认为“劳多,酬少,前无出路,后无退路”,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甚至干脆“撂挑子”。四是卸任后生活难保障。卸任村干部生活贫困的现象较为普遍,全县6413名卸任村干部中,生活处于特困状况的达1308人,占20.4%。为探求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我县曾于1996年制定并实施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办法》,但由于保险体制变化和存款利息大幅下调,不得不于2000年将已收的保险金连本息退还给乡镇。县每年下拨6万元专项经费到各乡镇,由乡镇根据财力状况适当解决。各乡镇虽然根据卸任村干部的任职长短,每年给予了适当补贴,但仅仅是表示意思而已。目前,卸任村干部的待遇不如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复员军人和特困企业下岗职工。

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成员要齐心协力抓。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县委要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村干部建功立业的倾斜性政策,吸引优秀年青人才从事村干部工作。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市县乡三级建立定期评比表彰先进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要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是优化队伍结构。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村干部队伍要形成以40岁左右、初中以上文化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村级班子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知青中选配,又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国家干部下派任村干部与从回乡下岗职工中选配村干部的用人机制,使村干部的来源渠道不断扩大。四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重点是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的干部储备人才。要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建立考勤、考绩、考察、考评、学习、请假、会议、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的优势,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党校要分期分批次对村主头进行理论培训,乡镇党校每年对村“四头”培训2次以上,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典型,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经济监督,由上级党委组成专门班子,坚持每年对各村财务开支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建立上级党委和基层干部谈话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搞好考察和民主评议。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评议中得不到群众满意和拥护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

第4篇

(一)明确认识,精心组织自查自纠。城乡建设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房地产政策决策的正确性。为此,我处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统计人员认真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统计信息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城乡建设统计检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并专门成立自查自纠领导小组,由**任组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通过自查自纠,各部门均能及时、保质、保量地报送各类统计报表,统计数据能做到及时整理并归档保存,不存在领导干涉、虚报、瞒报、伪造、拒报、屡次迟报统计数据等违规现象,

(二)专人专岗,建立健全统计队伍。针对我处负责的房地产相关数据统计,在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住房保障等岗位均设立专门岗位,并配备专业统计人员,同时要求各县区也相应配备专职人员,从而保证建设统计工作快捷、高效、顺利开展,上报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科学。

(三)加强培训,提高统计水平。为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和办公效率,实现快速、准确数据汇总和分析,熟悉准确地运用专业统计软件,我处分别于年初对80余家房地产企业和20余家物业企业就《**省建设领域经济运行统计报表》系统中涉及相关行业统计报表内容进行培训。

二、存在问题

我们在数据统计中能够完善统计制度,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统计的各个环节,保证统计工作有序开展。但在平时的工作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单位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上报资料、数据、信息时有漏报、迟报情况,影响了统计的时效性;二是由于企业内部人员结构原因,统计工作人员时有更换且大多是半路出家,缺少必要和正规的专业技术培训与辅导,不可避免的对统计情况的准确性有一些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从严要求,从细微处做起,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根据曰常统计工作中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统计业务知识等方面存在问题,不定期地举办培训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

(二)建立制度,确保统计质量。要求统计人员严格按照统规定的行业分类、报表类别、指标口径、填报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建立完备的质量控制度,强化工作责任感,严禁统计资料遗失,杜绝数出多门。

第5篇

驻厅纪检组监察室会同厅计财处对全省建设系统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及活动板房建设资金进行监督检查6月23日至26日,驻省建设厅纪检组监察室与厅计财处一行四人赴*、*、*、*四市,对建委、规划局、房管局、公用事业局等19个单位的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来源、数量、种类、去向以及活动板房建设中生产、运输、安装的价格、资金来源、质量监管等进行检查核对。检查的总体情况和效果:一、建设系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抗震救灾捐款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四市建设委局共捐赠人民币671.999万元,都能按规定及时上交指定的接收单位,做到来源清楚、上交有据、有专人负责;二、采取各项措施保障活动板房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四市对活动板房建设资金进行专帐管理,使用时严格财务手续,*、*、*市在建设活动板房时,主动让市财政、审计部门审查把关后,方可支付;三、通过此次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了有关部门对抗震救灾资金透明度的要求,不仅仅要及时公开捐赠人、捐款数量和捐款总数,而且要及时将上交给哪个单位、上交的数量和票据进行公示公开,坚决防止贪污、挪用、克扣、转移等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四、通过此次监督检查,进一步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再次重视,要有始有终,将抗震救灾捐赠款物有关资料完善归档、妥善保管,以便今后审计、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五、通过此次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建设系统纪检监察部门和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履行职责的工作力度,将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和活动板房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确保本单位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真正有效用于灾区和灾区群众。下一步,驻建设厅纪检组监察室要进一步到各地市对抗震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对活动板房的决算开展全面检查。

*市建委提出“五个树立”加强依法行政建设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二要树立公仆意识,凡事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秉公执法,不谋私利。三要树立服务意识,加大行政效能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四要树立责任意识,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效能低下、执行不力、不作为、乱作为的部门和人员,要启动问责程序,严格追究责任;五要树立监督意识,不断健全和完善权力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监督机制,增强行政审批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鹤壁市房管局纪检组开展对政风行风工作监督检查一是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认真传达贯彻省建设厅督察组到南阳、周口等建设委(局)督查通报精神,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切实加强政风行风教育,认真开展“双十佳”服务窗动,不断总结、规范、提高行业服务水平;二是调查了解政务公开情况,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情况,治理不正之风情况,监督检查执行国家政策是否到位,应公开的事项是否全面公开,服务承诺等实事是否践诺,办事时效和服务质量是否优良;三是调查了解房地产服务大厅等窗口单位和重要岗位政风行风方面自查自纠情况,监督检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是否正确处置落实,群众意见建议是否得到整改和解决。洛阳市以“六统一”规范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6月5日起,洛阳市区在建和新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销售管理均要实行“六统一”的管理办法,即统一销售、统一条件、统一流程、统一审核、统一表格、统一要求。此前,洛阳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专门下发了相关文件,明确了“六统一”具体办法。(据洛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纪检组信息)

*市房管局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一是扩大保障覆盖范围,将市区20*年度廉租住房保障申请标准调整为:人均年收入在3600元以下,人均住房面积在12㎡以下。租赁住房补贴标准由40元/人·月调整为60元/人·月。二是广泛开展住房状况调查,共调查低收入家庭18647户,建立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发放申购经济适用住房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表15000份,初步统计符合申购经济适用住房低收入家庭6000余户。三是注重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落实项目工程建设责任制,为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工作目标完成奠定了基础。四是严格申购监督管理,落实申购人在街道办事处、区住房保障部门、市住房保障部门“三级审核”,申购人住房、收入情况在社区和媒体“两级公示”制度,对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以公开摇号、按序轮侯等方式阳光分配经济适用住房。

第6篇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农村优质劳动力大量转入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出现年龄偏高、文化偏低的情况。据对镇五一村的最新调查,该村劳动力总数1558人,外出务工980人,留守人员578人,年龄在45岁以上的402人,其中55岁以上的341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偏大,而45岁以下的留守农民几乎不种田,几年后,随着这批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龄农民丧失劳动力,无人种田的情况就会突显,谁来种田、怎样种田将是今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的难题。二是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增收途径拓宽。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务工,种粮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仅10%左右。以镇锦花村为例,农民人均纯收入8400元,人均耕地0.95亩,人均种植业收入为883元。农民、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民已不再依赖土地为生。三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种子、农药、肥料和人工的快速上涨,使种粮效益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导致农民对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产的积极性降低。

二、我市粮食生产方式及规模种植现状

劳动力老龄化和种植效益低为粮食规模种植和种粮大户产生创造了条件。由于地处平坝,土壤平整肥沃,便于机械作业,加上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实施,我市添置大量农业机械,为规模化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我市规模种植户迅速发展,年我市流转面积在30亩以上规模种粮的大户数已达94户,流转面积12700亩,种粮面积达20941亩,其中流转面积上百亩的大户有29户,面积过500亩的大户5户。年我市有5户种粮大户获得国务院种售粮大户称号,规模种植在我市正迅速发展,成为规模种植发展最快、户数最多的县市。尽管如此,我市规模种粮的种植面积也仅2.1万亩,而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71万亩,规模种粮面积仅占3%,同时规模种粮还受到晾晒储存难、流转土地无法集中连片的制约,尤其是近几年来,土地流转成本大幅度增加,已成为粮食规模生产用土地流转的最大障碍,据调查,如果亩流转金超过800元,种粮大户将无利润可言,从这个方面来看,虽然大力发展种粮大户的规模种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谁来种田、种粮效益低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规模种粮所占比重低,发展受到制约,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粮的问题。

当前,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是国家至上而下确立的农业、农村基本政策之一,我市又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承担着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要抓好粮食生产、就必须解决无人种田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土地政策30年不变,土地承包权属分散的农户,在今后较长时间内粮食生产仍将以分散经营方式为主,解决分散模式下谁来种田、如何种田的问题才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强国的农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发展农业机械、提高农机化率和农机作业效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解决无人种田的唯一出路,无论是规模种植,还是分散经营都越来越离不开农业机械的支撑。

根据市农业局跟踪调查,到年止我市水稻主要采用分户育苗、人工移栽、机械收割方式,种植一亩水稻的种子、农药、肥料等物化成本为382元,人工成本为400元,收储成本60元,一亩水稻平均单产600公斤,按2.4元/公斤的市场价,每亩产值为1440元,亩种植效益为598元;而在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镇核心区,采用集中育秧、统一机插秧方式种植水稻,农户无需投入劳力,每亩交育秧及插秧费160元,可节省240元的人工成本,两种方式水稻单产和其它生产费用相当,节本增效非常明显。而我市大面积小麦生产已实现机播、机收,种植一亩小麦的种子、农药、肥料等物化成本为301元,人工成本为200元,收储成本40元,一亩水小麦平均单产400公斤,按2.2元/公斤的市场价,每亩产值为880元,亩种植效益为339元。种植一亩水稻因为没有实现栽插环节的机械化,比实现机播机收的小麦生产增加了200-300元的人工成本,因此没有机械作业,种粮效益将大幅降低。

规模种植效益是大户迅速发展壮大的源动力。我市大部分种粮大户均为稻、麦两季模式,夏粮为小麦、秋粮为水稻,两季粮食的种植效益937元,扣除土地流转费用550元(多为500-600元/年),规模种粮的亩纯收入达387元,而规模效益正是规模种植户所追求的,没有效益将直接导致大户消失。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必须以农业机械作保证,特别是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依靠人工进行规模化种植、特别是效益相对较低的粮食种植,生产成本太高,将无效益可言。

四、大力发展农机专合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镇的惠民农机作业合作社的成功运作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谁来种田、怎样种田”这一问题的希望。该合作社承担了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镇核心区数千亩小麦、水稻从播种到收割的全程机械作业服务,粮食生产投入劳动力最多、最辛苦的环节都由机械完成,育秧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由农机专合社的技术人员完成,基本无需农户投入劳动力,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都大大降低,不仅解决了劳动力问题,同时让生产过程更趋规范和标准。因此,培育发展农机专合社,提高农机专合社综合服务水平是解决今后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

我市通过多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全市范围内添置了大量的农业机械,整体的机械化水平在全省领先,但各自分散经营,集约化程度极低,作业效率低、成本高,未能形成规模,也不能完成其社会化服务的功能。据市农业局调查,到年上半年,全市已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共11家,服务面积4万亩,农机作业面积9.5万亩;农机大户127个,服务面积共约5万余亩,作业面积10万亩左右,全市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作业总面积不足20万亩,仅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27.5%,要完成对全市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作业,还要加大培育农机专合组织的力度。

多年的农机购置补贴,让一些懂农业机械的农民成长为农机大户,但农机大户要实现全程的农机作业,需要购置从种到收的各类机械,要投入大量资金,一个大户不能完成全部作业,由十几个拥有不同机械的大户组成的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则能完成全部作业,惠民农机合作社就是这样产生的,现已拥有各类农机110余台套,不仅能为本地农业生产服务,还能进行跨区作业。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升了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种植户或种粮大户或种植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完成了粮食生产的社会化分工,促进了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五、发展农机专合社的几点建议

第7篇

一、基本评价

近几年来,在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广电部门的积极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广播电视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管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服务不断优化,全县广播电视事业步入了良性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资金投入力度,财政投入资金由年的79.76万元上升到年的179.8万元,省市专项资金也由26万元上升到48.3万元,推动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步伐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由城区向乡镇延伸,实行县乡联网,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共建有线电视干线光缆254.8公里,光节点157个,有线电缆187.6公里,网络公司所属的城区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320户,乡镇用户达到了3786户,未被网络公司收购的乡镇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931户。今年来,县网络公司积极搭建数字平台,通过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开通了74套有线数字电视节目,截止目前,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开局良好,已发展用户4000余户。数字电视的开通,极大地丰富了我县广大有线电视观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服务。二是“村村通”工程稳步实施。县政府高度重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把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作为丰富农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先后投入资金120万元,于2005年建设50户以上广播电视盲点自然村“村村通”项目点59个,年建设20户以上广播电视盲点自然村项目点40个,今年我县有270个20户以上的盲点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纳入国家建设计划。通过推进“村村通”项目建设,截止年,全县广播电视有线骨干网基本形成,开通有线电视的区域扩大到59个村,占全县行政村的53.6%,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三是无线电视覆盖工程扎实推进。抓住“村村通”建设机遇,架通了县城至太平顶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光纤线路。并投资20万元对县城和太平顶发射台的三台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机进行了更新,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转播台作用,提高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抓住中央台覆盖工程的契机,完成了中央台一套、七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三套节目的天线和发射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提高信号质量,有效地扩大了广播电视覆盖率。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对太平顶发射台专用公路6.4公里进行道路硬化,并多方筹集资金对太平顶发射台机房进行装修改造,使我县及周边县市近20万人受益,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四是广播电视宣传硬件建设迈上新台阶。按照科学设计、合理施工的原则,突出安全性、可靠性和前瞻性,分期分批对广播电视台机房进行改造。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播出质量和水平,县政府共投入40多万元,先后对新闻采访设备、编辑制作设备、播出设备进行了升级更新,将广播电视拍摄采访设备全部更换为数字设备,制作全部采用非线型编辑设备,后期播出设备更换为硬盘播出系统,并组建了局内部办公网和制作播出网,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工作效率和自办节目质量。

(二)管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完善经营机制,提高广告经营创收水平。县广播电视局通过加强管治、挖掘潜力,,将远安电视台广告文艺节目时段经营权对外出让,由宜昌三人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以每年25万元买断经营权,实现经营创收保运转。二是深化内部改革,实现管治标准高效。县广播电视局根据新形势、新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加强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在机构改革上,率先完成了局网分设;对乡镇所属有线电视网络探索引入民营资源,逐步将经营权出让,乡镇从事文化广播公益服务的人员统一归口到乡镇公益综合服务中心管治,从而实现了人员和机构的精简。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广播电视局事业人员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和对工作人员全员竞聘、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精简分流。通过改革,全县广播电视系统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和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氛围,激发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活力。

(三)广播电视服务不断优化。以提高宣传质量,多出宣传精品和保障安全播出为目标,严格管治,优化服务。一是严格审核把关,保证导向正确。完善节目审查制度,加强导向把关,发展监听监看,保证节目宣传中心突出。二是狠抓节目创优,提高导向水平。克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人少事多的现实困难,坚持“三贴近”原则,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宣传报道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并及时向省市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推介,不断增强了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从整体上改进和提高宣传质量,为推进远安科学发展,努力走在山区县市前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认真履行有线电视安装、维修限时提速承诺。不断加强了广播电视网络设施设备维修报装队伍建设和服务保障制度建设,对用户的安装申请和报修投诉,严格兑现服务承诺的时间和质量。坚持对农村广播室维修零收费服务措施,有效推进了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四是完善健全各项制度,成立了安全播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建设畅通、快速、高效的联系协调机制,在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加强值班工作,启动应急预案,出现紧急情况,立即处理,保证了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和广电网络传输安全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县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与走在山区县市前列及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推进数字电视的相关政策和服务有待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自办节目采访、编辑、播出设备周期性更新亟待解决。围绕进一步推进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视察组提出三点建议:

(一)突出发展重点,为广播电视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县人民政府要站在加速推进全县科学发展、实现我县广播电视事业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和实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进一步重视和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二是要增强各级各部门责任,科学编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狠抓贯彻和落实。三是要紧紧抓住各种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优化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条件,为广播电视事业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打下坚实基础。

第8篇

一、基本概况

二、开展创卫具体工作

(一)加强组织管理

为使卫生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和委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近年来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外来居住人口多,卫生死角多等现状,根据创建省级卫生社区的要求,在学习借鉴其他社区的有益经验和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同时,把创卫工作列入社区两委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坚持做到主要干部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干部和党员配合抓,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措施,建立健全居规民约,加大城镇居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力度,全社区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创卫氛围。

(二)环境卫生

1、密切配合上级创卫工作

创建卫生社区是全面提高镇环境卫生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创建文明景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社区高度重视创卫工作,将之列入工作目标,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进创卫工作。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各尽其职,从人力、物力、财力措施上保证创卫活动的顺利开展。

2、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创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实了卫生保洁队伍,配备卫生专管员1名,专职保洁员15名,主要负责主干道路面及居民区的生活垃圾日铲日清及保洁,清运率达100%。

3、保证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创卫的前提保证,社区根据创卫工作的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投入卫生经费4万元,用于垃圾、污水处理、卫生基础设施、环卫配套设施、除四害、创卫活动等经费,确保经费投入到位。通过创卫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社区整体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

4、采取得力措施解决突出问题

创卫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而且动态性强,严格对照标准,找出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综合整治作的突出问题。社区内排水沟畅通、无堵塞;无乱贴、乱画现象;无乱摆摊设摊点现象;无乱倒垃圾、污水乱泼现象。主干道两侧店面及单位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度落实。室内卫生整洁,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参与卫生之家、卫生楼院、五好文明家庭户的评比活动。。

5、做好宣传工作

传统观念的制约,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是推进创卫工作的一大障碍。在创卫过程中,要采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创卫的宣传发动工作,着重转变群众落后的卫生观念,强化大卫生意识,摒弃陋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相关活动,逐步提高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卫生保健知识和创卫活动的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参与创卫活动,在社区营造良好的创卫氛围。社区开辟创卫专栏,大力宣传创卫的目的、措施和工作动态,对创卫工作进行舆论引导和监督,使创卫活动家喻户晓,深入民心,人人参与。

(三)社区卫生基础设施配备完好

1、社区内安全用水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社区居民户无害化户厕达95 %以上。社区公厕全属水冲式公厕(单位内公厕),有专人保洁;厕所内外洁净、无尿碱,无蝇蛆、无积粪;蓄粪池密闭,粪便不满溢,做到事后及时冲洗。

2、社区主干道街道两侧每50米左右设1个果皮箱;居民区内垃圾的收集容器满足需要。

3、社区内封闭式下水道系统完善、无堵塞。

4、社区内道路硬化率达100%、路面平整;社区建筑物整齐有序,无乱搭建;照明设施完好。

(四)除害灭病工作

灭鼠工作

1、继续开展环境综合防治,取缔垃圾箱硬化地面为重点,清理乱堆杂物,铲除鼠类隐患,孳生场所。

2、完善防鼠设施,对破损毒饵洞进行修补,增加毒饵洞数量。

3、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使用慢性杀鼠剂的意义,提高对使用慢性杀鼠工作的成效,投放灭鼠饵注意到位率和覆盖率。

灭蚊工作

2、做好夏秋季灭蚊工作,垃圾日产日清,每周喷洒一次药物降低蚊蝇密度。

灭蝇工作

1、做好垃圾清运工作,保证日产日清降低蚊蝇密度。

2、定期发动去群众,清除乱堆杂物,清理积水容器。 灭蟑螂工作

1、3月--6月份组织人员对有蟑螂单位进行普查,下药及消杀,有效的降低了蟑螂的密度。

2、做好消杀记录。全社区未发现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

(五)健康教育

教育对象:

健康教育对象以社区居民为主,重点人群为老人、青少年、妇女等专题活动不少于一次。特别是在传染疫情时期更要对特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居民的卫生、健康教育知晓率85%。居民的卫生、健康形成率75%。

综合教育措施:

1、调整充实社区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健康教育领导,做到人员、经费落实。

3、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⑴、坚持每季度出一期健康教育专刊,遇到卫生突发事件和专项爱国卫生活动再增加,一年至少要出六期专刊。

第9篇

    二OO三年我市行风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开展“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法水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一、加强领导,保证行风建设活动顺利开展。为加强对2003年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市所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副所长为副组长的行风领导小组。各县也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健全责任制,全市从市所长到县站长到一般监理人员逐级、逐人、逐岗位签定“行风建设保证书”,打造了“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失误有人究、责任有人负”的良好工作机制,保证行风建设活动顺利开展。

     二、抓队伍建设,提高全体监理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监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服务水平、执法水平和部门形象。为此,组织全体农机监理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监理人员政治、法律、文化、业务技术素质,树立服务意识,增强依法行政水平和为广大有机户的服务能力,三月初,我市组织在编在岗的农机监理人员进行了政治、法律、宗旨、业务方面的考试,监理人员经过认真学习、准备,共 142名参加考试都取得较好的成绩,提高了监理人员掌握应用法律、法规和监理业务的能力。截止目前为止,全市未发生一起由监理人员执法失误而造成的上访事件。

     三、按照“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以服务机手为切入点,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1、加强内部管理,树立机关正气。利用全省开展的“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活动,以领导个别谈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每位监理员写出了比较深刻的剖析材料,查摆出存在的三方面问题:一是个别同志仍存在纪律松弛,迟到、早退现象;二是工作主动性差,责任意识不强;三是为基层、机手服务个别环节上还存在不到位问题。针对存在问题,一是加强了工作纪律,对职工出勤情况进行严格考核,每月初对上月考核结果进行公布,作为年终个人考核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强化执法责任制,把监理业务整体工作细化分解,对人员进行重新调整和分工,制定完善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做到职责清晰、分明,使监理人员自我加压,依责办事,用促进监理事业的发展统一思想,用事业凝聚力量。营造人讲称职,事争一流的良好机关风气;三是开展诚信在监理活动,重新制定完善了服务承诺,利用法制宣传日、阳光投诉等公益宣传活动接受社会监督。

     2、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工作自律。市县监理部门设置了政务公开栏,将执法依据、收费标准、办事程序等内容公布于众;设立了服务承诺台、监督台和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监督,要求监理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着装上岗、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同时聘请广大机手、村干部等为行风监督员,定期交谈工作,反馈对监理部门意见。

     3、继续开展三项为民服务活动。一是开展“送检审、送服务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全市监理系统克服自身资金、交通工具缺乏等实际困难,把年检审工作开展到基层,送到百姓家门口,在乡镇和农机保有量大村设检审点 202 个, 在采石厂、煤矿等车辆集中地设检审点20余处,并在检审现场为广大有机户提供喷漆、放号、检测等技术服务,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往返费用,使有机户积极主动配合监理工作。二是开展“农机监理联系有机户”活动。每个监理人员至少联系2个有机户,监理人员定期与联系户见面,为他们代购零配件、代购生产生活资料、提供政策、技术咨询、致富信息等服务,与他们结对子、交朋友,根据他们提出的对监理工作意见或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从而密切了农机监理与有机户间的关系,也使农机监理人员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机手”换位思考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大家体会到了农村和农民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及对监理工作寄予的希望,使每个监理人员都能够设身处地为广大机手着想,执法态度和蔼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深厚了,服务热情高了,办事效率加快了,在系统内涌现了为灾区、贫困学校捐款、捐物、主动为机手服务、义务修车等典型事例。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