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融资担保档案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21 02:51: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融资担保档案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融资担保档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担保;三层结构;.NET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3-7945-03

担保是一个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这就决定了担保公司的经营上必须合理地归避风险。担保业务管理的工作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风险主要原因,而客户也希望能得到最及时的服务。建立一个完备的担保业务管理系统,无疑是解决这两个问题最佳途径。该文以中小型担保机构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为目的,讲述了设计和开发担保业务管理信息系统(Guarante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MIS)的过程。GMIS系统根据担保行的业务流程,本着严谨和实用的原则,通过对担保业务的办理进行信息化管理,全程记录担保项目的受理、调查、审核、审批、签约、监管、还款、追偿、终结等详尽的业务信息。

1 担保业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担保公司旨在为企业与个人客户提供资金担保业务,并从中获得利润。担保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为了保证担保公司在提供担保的过程中获得较大的利润,必须设法归避风险。为此对于每笔担保业务,在履行前必须认真分析,在执行过程进行跟踪。

根据对本市担保公司的走访和调查,企业对担保管理系统有如下要求:

1)建设业务信息档案。

2)以业务为核心。

3)系统提供审核过程中的审批流程。

4)在审核过程中,业务员可了解其提交的业务的审核情况,但不能看到审查人员的具体意见。

5)提供企业内容管理与internet的网上申报。

6)系统应提供业务提醒机制。

根据担保公司的要求,为其主营业务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其主要需求包括:

1)业务登记。

2)业务审核。

3)业务办理。

4)登记存档。

5)检查跟踪。

6)到期处理。

7)业务查询。

8)档案管理。

9)基础数据管理。

10)用户管理。

11)角色管理。

本系统参照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特点,遵循担保业务的工作流程,为其业务工作提供支持。当用户登录到担保业务管理系统后,针对用户的不同角色,系统将只会显示该用户有权操作的导航菜单,无权操作的菜单将不会显示链接。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架构

该文中的担保业务管理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系统。与大多数用技术开发基于B/S结构的应用程序一样,本系统的开发分为三层,即Web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Web层就是用户所看到的程序界面,它向客户端浏览器提供对于应用程序访问的接口。业务逻辑层用于向基础业务对象提供一致的接口,并将客户端与基础业务的逻辑分离开来。数据访问层就是用于专门跟数据库进行交互的层,它具有执行从数据库获取数据或向数据库发送数据的功能。

采用三层架构的好处在于,从开发角度和应用角度来看,三层架构比二层架构或单层架构都有更大的优势。三层架构适合团队开发,每人可以有不同的分工,协同工作使效率倍增。开发二层或单层应用程序时,每个开发人员都应对系统有较深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开发三层应用程序时,则可以结合多方面的人才,只需少数人对系统全面了解即可,从一定程度降低了开发的难度。图2为三层架构模型。

2.2 系统模块划分

根据担保业务管理系统的实际操作需求,该文提出以下担保业务管理系统的模块结构,如图3所示。

用户群定义为业务员、审核员、财务人员、档案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

功能模块定义如下:

1)用户登录管理模块:对用户的登录进行验证,生成树形功能菜单。

2)客户信息管理模块:管理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的信息,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

3)保前管理模块:对担保项目成功前的管理,包括受理、调查、审批和签约等。

4)保后管理模块:对担保项目成功后的管理,包括监管、还款和撤保等。

5)到期管理模块:对到期担保项目的管理,包括逾期项目的续保、追偿和终结等。

6)统计查询模块:提供对业务、财务等相关信息的查询。

7)档案管理模块:对常用文档模板、业务档案和合同进行管理。

8)基础数据维护模块:提供对基础数据的管理,包括业务受理模式、业务品种、担保费率调整等。

9)系统设置模块:提供对系统的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和数据备份等。

3 功能模块的实现

以保前管理为例,保前管理模块负责担保业务从申请到签约所有流程的进行处理,包括担保项目受理、调查、审批、签约等功能,下面就以项目受理为例说明保前管理如何实现。

用户以业务员的角色登录后,来到项目受理页面,用户将能浏览到最近未处理的担保申请。该页面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强大的GridView控件来实现的。在该页面的实现中,首先要对GridView控件的属性进行设置,如表示自动分布的AllowPaging属性和分页大小 的PageSize属性。其次要对该控件显示的数据列进行设置,如添加了4个绑定列和一个模板列。最后必须编写该控件的绑定代码和事件代码,才能显示绑定的数据和执行编辑操作。用户点击“编辑”后,网页会跳转到另一个页面,对申请项目进行受理。

4 结束语

该文对担保行业进行了介绍,了解了关于担保的相关法律法规,总结出了目前担保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在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所了解后,制定出了研究和开发担保业务管理系统的方案,确定了该文将做的工作。同时以某担保企业为原型,介绍了担保业务的实际操作流程。然后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对本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系统用例图、业务流程图和数据表。以部分模块为例,在系统实现部分对相关技术作了简要说明,对模块的实现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1] 马亚军.西方融资担保理论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8(1):134-141.

[2] 单晓丽.项目融资动态担保模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 2009.

[3] 付琦.基于B/S结构的信用担保管理信息系统[D].济南:山东大学图书馆, 2009.

[4] Uranium Intelligence Weekly group.The US Loan Program: More Than Just a Guarantee[J].Uranium Intelligence Weekly,2009,20(4):12-24.

第2篇

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一、2020农担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效

    一是业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2020年末在保余额12.78亿 元,同比增长97.22 %,实现担保倍数放大4.26倍,“双控”标准范围内的政策性业务占比100%。据国家农担联盟公司12月底相关数据统计,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市农担公司)在保余额在计划单列市中居首位。在保户数1722户,占青岛市担保行业33家担保公司的51%。

    二是实现了融资成本不断降低。全年平均担保费率0.6 %,同比降低0.36个百分点,降幅达37.5%;客户平均融资成本6.15%,同比降低0.54 个百分点。

三是担保风险控制得力。市农担公司累计代偿率为0.68 %,低于全国农担体系1.65%的平均代偿水平。在国家农担联盟进行的2020年度省级农担公司风险管理评估评价中,市农担公司获评为最高级A级,居全国第12位。

四是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373.51万元,上缴企业所得税496.17万元,实现净利润877.34万元。

(二)主要经验

1.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业务实际,重新修订了《青岛农担公司担保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青岛农担公司不良担保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成立了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尽职免责工作委员会 ,开展责任认定工作,进一步优化了代偿业务办公会会议制度,提高了议事质量,优化了代偿业务流程。

(2)进一步强化保后管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市农担公司制定了风险预警提醒机制,督促业务人员提前联系到期客户做好还款续贷续保工作。对出现代偿风险的客户及时联系银行开展施救及风险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性化的分期还款清收处置措施,在兼顾客户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合法权益。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市农担公司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从全国农担系统首批、首家、首笔上线单位,到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使得业务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业务审批速度进一步提高,报表统计进一步智能,保后及代偿、追偿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实现线上移交。

3.牢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使命,始终将政策性、公益性放在首位。

(1)疫情期间,市财政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防控疫情和业务发展,督导农担公司出台了担保费减半收取、支持农业“抗疫情、保供给、稳发展”11条等惠农措施。疫情期间办理农业融资担保业务997笔,金额达80785万元,累计减免担保费330万元。

(2)为减轻农户通过过桥融资还本付息带来的融资成本过高负担,市农担公司积极对接青岛农商银行,开展了无还本续贷续保业务,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

4.开发创新担保产品,为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农担力量。充分利用平台思维,协同效用,借助农商银行、邮储银行两家银行深耕农村金融市场多年形成的地头熟、人头熟、市场业务比重大优势,通过设计产品标准,优化业务流程、锁定风险比例等手段推出“农担贷”创新产品,使业务办理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积极对接各级政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推出“强村贷”;支持妇女创新创业,推出“巾帼贷”担保产品。目前公司农担贷产品在保余额11.36亿元,占比近90%,成为公司高速发展的拳头产品。公司“农担贷”产品,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中标国家农业农村部政府购买服务创新试点项目。

二、2021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是继续做大农担业务规模。2021年是青岛农担公司各项工作继续大力推进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财政部等三部委的政策规定,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线,讲政治,谋大局,担责任,督导市农担公司正确处理业务规模与风险的关系,确保2021年底完成在保余额15亿元,力争实现在保余额18亿元,代偿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确保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农担公司前列,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

二是继续发挥好政策性作用。按照财农[2020]15号文件要求,修订完善农业融资担保费补助和业务管理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以进一步鼓励和帮助农担公司扩大政策性担保规模,降低担保费率,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督导农担公司始终坚持“双控”标准,确保政策性业务占比100%,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农担公司前列。

三是强化风险化解处置水平。在继续做好风险把关、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不良项目和不良资产的处置以及资产保全、代偿追偿的工作力度。修订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落实《担保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不良担保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等,激发员工的业务积极性,提升员工责任心,规范奖惩机制。

 四是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制度建设。督导市农担公司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党建、业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是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督导农担公司积极参与“突破平度莱西攻势”,加强同各级政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联系对接,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针对性。  

                     

 

第3篇

[ 关键词 ]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产权流转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都进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对集体林改革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果,建立了“产权清晰、职责分工明确、权利主体落实、利益保障确保、林权流转规范、服务监督有效“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但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在完善政策、改进服务、规范管理、逐步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

一、集体林区当前主要存在问题

1.对森林的产权不明确导致的纠纷较多

由于某些历史原因,集体林权区域内的山权产权不是很明确,从而导致了林区的经营业务主体无法落实、林权的转让不规范以及林权收益不合理分配等方面问题。目前,有的地方自留山、承包山普遍情况是“有证无山”,“有山无证”,“证山内容不匹配”,“边界不明”等问题,林权管理模式仍处于一种原始、落后的状态之中。随着林业经济不断发展,建设和开发森林资源、旅游业的发展繁荣,国家、集体和个人越来越多开展各种需要占用林地的项目,由此带来了林地、树木等所有权纠纷的问题,而且这类纠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林权档案记录管理不健全

我们地区经历了森林的所有权的多次变更,林权档案记录管理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的变动频繁,人手不够,管理措施不规范,管理技术还处于落后水平,使得林权档案记录管理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若在权属纠纷案件中没有档案记录可查,导致判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3.林权转让行为不规范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产权交易市场,林权转让无法进入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而是保持了以往传统的交易模式。这就使得不透明的暗箱操作行为、私下交易行为时有发生,很可能造成所有者的经济损失,甚至让涉林犯罪行为有可乘之机。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际困难

1.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信息原始文件

林区划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这项工作,每一个工作人员应具体较高的职业修养、专业技术和身体素质。然而,重新对林区划界工作任务繁重,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少,造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进展受到影响。如前所述,林权档案记录不健,很难找到原有基础数据,更难找到以前业务的经手工作人员。这也是林权制度改革中一个突出的实际困难。

2.难觅专业评估机构

在林权的改革进程中,森林土地的资产价值、生态价值应由一个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否则将无法对森林土地做出公平合理的价值判断。由于专业评估机构难觅踪迹,将严重影响到集体林权改革的顺利开展。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举措

林权制度改革是围绕林地权益对林地林木资产的权益相关方的一次重大调整与改革。可以说,这是一次对林权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全面而系统改革。其中涉及到对森林资源管理、林业投资融资、服务管理社会化和林业技术创新等其他方面,并且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1.森林资源管理改革

森林资源是林业、林业生态建设、林业经济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林权改革后,出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必将要解决森林管理与经营主体数量多与林木采伐指标分配间的矛盾,避免非法伐木、毁林和乱收乱购其他非法行为。为了确保林权改革的顺利进行,加强和改善现有森林资源管理是摆在改革事业面前的第一个的问题。新型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应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建立长效机制。作为一种性质特殊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产出的商品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外,还具有生态的属性。当人们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还要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对资源加以保护。也就是说,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要两者兼顾,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才是今后的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本原则。

2.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建立流转平台

要建立林地林木的市场机制建立流转监管机制逐步代替政府干预,实现森林资源的竞标拍卖;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实现跨区域性的森林资源交易。对资源评估问题组建森林资源评估机构,着力解决好森林资源评估资质问题培育一批森林资源评估师;出台相关森林资源流转法律法规。

3.投融资体制改革

开展以林权证抵押贷款为主要内容的林业投融资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关体制和制度,采取有效对策来改革和完善我国林业投融资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建设和发展的资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林业投融资新模式: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政府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企业资产抵押贷款。

4.建立完善林权制度改革配套体系

一方面要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林权管理机制,做好林权确权、林权登记、转让交易、森林资产评估、林业科技法律信息咨询林权转让等中心,面向基层,服务林农,为今后林木林地产权流转、实现林业的规模经营提供中介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督机制规范林木林地产权流转,引导林农组建新型的林业经济实体,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产业集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服务政府决策、服务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原则,积极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建立健全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采集、信用培育、信用评价和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解决,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政府、辅助银行、助推企业”的作用,逐步构建起“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在全州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加快制定与信用体系相结合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信用正向激励机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使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普遍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水平明显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利用3年左右时间,到年,全州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户数年均增长5%,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在各项贷款余额中的占比每年不低于60%,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建设目标:一是依托人民银行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建立地方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采集和更新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二是以专业评级机构为主,积极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和优秀中小企业筛选推荐机制。三是政府和金融机构依托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系统,加大政策扶持和金融创新力度,通过搭建多渠道、多形式、可持续的政银企融资推荐对接平台,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营销和决策效率,适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四是广泛开展征信和金融知识宣传、辅导,引导中小企业规范经营管理,提高信用意识,有效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行政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试验区建设初期,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加以引导与推进。待取得初步成效之后,应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实现市场化信用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坚持“信用建设内外并重”的原则。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管理与外部信用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环境。

(三)坚持“统筹规划、稳步实施”的原则。试验区建设涉及面广,要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四、主要任务

(一)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

主要覆盖尚未与银行建立信贷业务关系的中小企业,以及因各种因素制约有效信贷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中小企业。着力建设三大平台:

1、信息采集平台。加强与掌握企业信息的政府部门合作,建立试验区中小企业电子信息共享机制,重点采集企业基本信息与非银行信用信息。非银行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发改、财政、工商、国税、地税、环保、供水、供电等部门单位数据源的信用信息,以及能够反映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2、融资培育平台。将目前各级各有关部门开展的中小企业信用培育、成长计划的有关内容与该系统实现对接,通过该平台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培育池;制定相关指标体系,及时筛选发现符合培育条件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对列入培育池的中小企业信息能够实时查询。加强州、市(县)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全面升级“政府+银行+企业”模式,共同搭建多渠道、多形式政银企融资推荐有效对接的品牌性平台,共同开展以政策扶持、信用评价、融资对接、定期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融资培育计划。

3、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企业相关统计数据的分地域、分行业、分规模的多维度统计分析,对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指标以及负面信息进行组合查询。同时依托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建立评测指标,根据评分结果向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推荐优秀企业予以支持。

(二)完善信用信息支持服务体系

1、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增进机制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起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担保组织,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全面落实《省县级支农信贷担保体系建立和运行管理办法》(财农字〔〕923号)及《关于健全和完善创业小额贷款担保融资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政办〔〕40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二是尽快出台《州中小企业联保联贷贷款暂行管理办法》,发展中小企业联保、上下游合作关系担保、个人资产担保等信用增强方式,实现“抱团增信”,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三是引导中小企业利用应收账款、动产等登记公示系统,扩展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质押等保证方式,完善相关的动产登记公示及抵押相关制度。

2、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扎实推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风险补偿基金、财政扶持及税收减免措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及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根据州实际,推动建立和落实针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资金扶持与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好已出台的《州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风险补偿管理办法》。二是金融机构要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优惠政策,地方性金融机构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授信、用信工作方案。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实行相应的信贷优惠政策,对信用等级相对较低但能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的企业,提供授信支持。

(三)强化中小企业信用宣传

联合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机构等多方力量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形式多样的征信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司治理、财务管理、技术咨询等专业培训和辅导,提高中小企业使用银行支付结算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能力,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重视和积累自身信用记录,积极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氛围,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增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的主动性,确保中小企业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四)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1、构建“账信联动”机制。构建人民银行内部企业信用档案征信渠道,依托会计部门基本账户业务管理工作,将企业账户管理与信用档案征集有机结合,通过在开设基本户的申请资料中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档案资料,起到征集信用档案的作用。同时,构建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工商+税务部门“四位一体”征集和更新渠道。

2、信用评价结果应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在中小企业中广泛开展信用评价工作,探索内外评级相结合的可行性,信用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对外公布,并作为信贷审批、政府采购等事项的重要参考。

3、增信励信与失信惩戒机制。一是积极推动州内保险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各种保险服务。二是继续扎实开展“诚信企业”评比活动,为优质守信中小企业授予荣誉称号。对守信用的中小企业,协调金融机构在授信额度、贷款定价等方面给予优惠。三是充分发挥管理系统的预警与失信提示功能。通过将企业失信行为纳入信用档案管理系统,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企业失信的经济成本。

4、金融创新引导机制。积极推动“征信+信贷”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单独设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机构,鼓励创新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方式,采取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担保抵押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不足的矛盾。

5、考核评价机制。结合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在指标量化的基础上,将中小企业征信体系试验区建设工作纳入州政府对各市、县、行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协调政府出台《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并将试验区建设成效作为州政府对全州金融机构奖励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组织领导

(一)构建高效、务实的外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成立“州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州政府分管副州长任组长,州人民银行行长任副组长,州经济和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环保局、工商局、税务局、供电公司、水气公司(公共事业缴费电费、水费、煤气)等部门、州级商业银行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试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人民银行,负责实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实施、协调、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部门间沟通协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金融跟进的工作格局。

(二)人民银行建立内部协调联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进一步整合人民银行货币信贷、调查统计、国库、会计、外汇及科技等部门的相关资源,从人力、技术、财力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征信系统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

六、工作措施

(一)以打造“信用高地、资金洼地”,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经济发展为核心,积极探索“征信+服务+评级+保险+信贷+补偿”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有机融合。

(二)依托中小企业系统,实施中小企业信用促进工程,主动发挥协调和服务功能,利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资源,着力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银企双方提供有深度的信息服务,依托银保合作平台,与州经济发展改革委联动助推州“四有二缺”(有市场、有产品、有技术含量、有生产能力,缺担保条件、缺流动资金)中小企业获得金融融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三)开展“走进企业,服务企业年”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引导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规范财务管理,积累良好信用记录,组织中小企业开展银企对接签约,帮助企业解决创业资金困难,对信用好,行业优,有市场的中小企业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创建中小企业信用品牌。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

第5篇

20**年是电力装备制造业供货任务最繁重的一年,特别是国家投资336.2亿元对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输变电设备的需求缺口加大,输变电设备生产虽然受到原材料上涨的冲击,仍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是以目前电网企业的赢利能力,还达不到能够正常发展的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电力企业除了努力消化成本增支挖潜降耗外,还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利用现有资源——文书档案,寻求新的闪光点。本文提到的文书档案侧重于会计档案。

一、会计档案的定义

作为文书档案的一种,会计档案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主要来自立档单位的财会部门或财务会计人员。会计工作是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个部分所组成,而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档案则是这个环节的集中反映和副产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地、连续地、科学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会计报表是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总括地反映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的报告文件。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会计档案应由财会部门按照归档的要求,负责装订成册或整理立卷,按要求移交归档。

二、会计档案的特点和功能

(一)会计档案的特点

1、专业性。会计档案是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过程中的产物,与会计工作活动密切相关。

2、广泛性。从形成会计档案的部门与单位来看,凡是具备单独会计核算的单位,都会形成会计档案。

3、严密性。会计档案形成过程具有严密性,一环扣一环,联系紧密,在反映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方面缺一不可。

(二)会计档案的功能

1、为国家经济建设进行决策及对宏观经济进行监督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2、小范围能为加强企业内部微观经济管理提供丰富的原始数据,大范围能为保护国家财产和打击经济领域不法行为提供有力证据。

3、为研究财政经济、历史和发展提供可靠史料。

三、电力企业会计档案利用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电力企业逐步成为自主开发、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电力企业面临着新时期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首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逐步显现,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用电市场开拓难度加大。其次,受第二轮煤电联动电价调整政策以及枯水期电价上浮影响,高能耗企业的用电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市场形势更加严峻,并且极有可能导致政策性欠费及电费坏账的大幅发生。此外,枯水期需购入计划外电量填补缺口,将增加购电成本2亿元。

会计档案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料,充分利用好会计档案将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可惜的是,电力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会计档案并没有运用在增效上。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多数企业只重视对事业收入、经费支出、资金的管理利用,而对会计档案资源利用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很少利用会计档案来分析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会计档案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过分强调保密的问题,对利用会计档案人员的身份和利用目的作了严格的限制,导致一批现实的会计档案用户被拒之门外,潜在的会计档案用户得不到转化,会计档案的史料和参考作用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四、电力企业会计档案利用的意义

从各类权威电力投资信息分析材料得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市场进人了新一轮景气循环,城市化和重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电力需求的强劲增长。20**~2007年,我国将新增电力1.80亿千瓦,到201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达6亿千瓦,2020年将达到10亿千瓦。从2004年到2020年,我国电力将翻一番。我国特高压电网工程的建设给输变电行业带来新商机。据预计到2020年,全国特高压及跨区电网的输送容量约为2.1亿千瓦,其中800千伏直流约为5600万千瓦,另外约1.5亿千瓦由交流构成。从投资角度看,2020年,特高压交流加直流的市场约为4060亿元,其中交流2560亿元,直流1500亿元。

在输配电设备行业,虽然行业资质与产品研发量核心要素至关重要,但企业营销策略也正在逐步成为制胜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档案记载企业的历史,信息连着企业的未来。充分利用会计档案,可以对市场范围广、投资战线大的电力企业提供工程的投标、预算,自身可支配资金的动态,整体资金状态的参考分析,以及其他资金状况的分析和预测、战略决策支持,以便更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

我们知道,所谓预算管理,就是用货币来计量,将决策目标所涉及的经济资源配置,以计划的形式具体地、系统地反映出来。简言之,就是决策目标的具体化。“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古语早已确切地道出了预算的重要性,因此做好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又正是会计档案所能提供的。会计档案所记录的是投入价值中的历史成本,而历史成本的可靠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知道,资产的定义是预期能够流入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我们可以看出会计档案资源和物资资源都符合此定义,即两者都有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能力。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最关心的是档案数据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大小,期望会计档案信息能帮助他们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档案价值的需求相对而言要小些。也就是说,利益关系人并不太在乎企业档案本身的价值大小,他们更关注企业取得和利用会计档案的成本和档案信息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总的来说,充分利用会计档案,可以实现以下管理效果:

(一)掌握整个企业的整体资金状况

企业管理者随时都能方便地对会计档案目录、数据进行查询,实时、动态、完整地掌握整个企业范围内的整体资金状况,包括账户基本情况、交易记录、余额信息,提高分析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针对各地区用电结构差异和不同时期用电特点,研究制定出多种营销策略组合。

(二)监控资金动态。防范风险、堵塞漏洞

利用会计档案可方便地随时监测异动,加强对投资、融资、担保和汇率等方面的风险管理,为企业减少风险;同时,可方便随时摸“家底”,查问题,找原因;对症下药,堵塞漏洞,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利用会计档案,实时掌握企业可支配的资金总量,可以向商业银行争取较高的协议存款利率,可以在公司内部调剂余缺,可以尽量利用自有资金、减少财务费用,向资金要效益,提升企业价值。

(四)对资金状况进行各种分析和预测,提供决策支持

根据资金需求和存量,作出资金预测;通过对资金支付信息的分析,安排对企业最有利的资金付款计划;通过对企业范围内的现金流量的完整分析,作出全面的资金规划;通过对不同银行间存款余额、协议存款利率、实际贷款利率的综合比较分析,对融资结构和存款结构进行最优规划。

(五)深化预算资金管理

利用会计档案,继续扩大企业账户规模,加强运作。贯彻国家电价调整政策,确保执行到位。继续做好西电东送输电价格两部制及丰枯电价机制研究。建立统一高效的保险管理模式,加强税务筹划,争取税收优惠政策。

(六)为搞清单位债权债务、理顺和明晰产权关系发挥作用

某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岗位变动大,情况复杂,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可以通过会计档案,明确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内部成员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划分经济责任,理顺和明晰产权关系。

(七)为努力消化成本、挖潜降耗提供数据分析

利用会计档案,建设节约型企业,坚持开源与节约并重的原则,把节约放在首位。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对比节约成本,整改降耗,同时开展节钢、节水、节电、节油为重点的节约工作,牢固树立电力企业节约意识,使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五、电力企业利用会计档案管理取得的成果

迄今为止,南方电网公司创造性地运用会计档案的相关数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o,

(一)利用档案资源,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有力证据。有效地挽回了经济损失

从2006年初开始,陆续开展预算执行检查,逐个单位跟踪,逐个指标落实,确保完成全年资产经营任务。有计划地安排已完工项目贷款提前还贷,压减利息支出3000万元,缓解了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

2003年,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经审理的案件在2004年已全部结案并进入执行阶段,公司诉玉林市某工行分理处存单纠纷一案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85.6万元;公司诉玉林某农村信用社存单纠纷一案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85万元;公司诉中国农业银行南宁某分理处存单纠纷一案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50万元;公司铁塔厂在与甘肃省天水市锻压机床厂改造合同纠纷一案中运用调解手段维权,与对方达成和解协议,妥善解决了纠纷。

(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效益稳步增长

南方电网公司电价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改善了经营环境。全面预算管理继续深化,经济活动分析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加强了对基建成本、购电成本和可控供电成本的管理。因购电结构优化,公司平均购电单价下降了15.33元/千千瓦时,可控供电单位成本比预算下降了2.67元/千千瓦时。出台了《“十一五”节能降损纲要》,继续强化线损管理,全网综合线损率为7.16%,比年度计划指标低0.2个百分点。200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售电量178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应收电费余额比上年同期减少9.9亿元。公司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上升了50位,列第266位。

(三)南方电网公司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经委、物价局出台了丰水期低谷时段优惠电价政策。开拓低谷用电市场

有60万~80万千瓦的停机负荷重新开机生产,拉动低谷平均负荷增加30万千瓦。重点跟踪的273家企业开机负荷达到253万千瓦,开机率达74.2%。恢复了业扩紧急金,从第一期资金的使用情况看,对开拓居民、商业、非普等优质用户市场,解决局部配网卡脖子问题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公司抓住国家实施第二轮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的机遇,配合物价部门制订了广西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疏导电网输配电价矛盾。从2006年7月1日起,销售电价平均提高3.33分/千瓦时,较好地解决了电网建设还本付息、来宾BOT电厂新增电费和国家出台优惠电价造成的电费缺口。重新修订内部经营责任制,实施新的量价结合,更注重市场差异的内部经营责任制考核,调动供电局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开展市场调研,分析电价调整带来的影响,为下半年营销工作做好准备。

六、加强电力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电力企业财务部门要结合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对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销毁和有效利用等形成一整套的实施细则规章制度。定期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收费报表、系统日志等数据用统一纸质打印装订成册并进行存档,这种管理方法与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方式相一致。计算机打印的会计账簿应填制账簿启用表和科目目录,账簿封面要填写账簿名称和单位名称,对账簿、报表还要打印页码,认真做好会计档案立卷工作,并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填写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还应设置专职会计档案管理岗位,由专人负责向公司档案室移交会计档案,在交接时要认真清点,保证归档数量准确,确保会计档案安全完整。应对计算机环境中形成的会计档案实行多备份:一是采用在专用计算机上进行电子档案备份;二是在磁盘、光盘上进行电子档案备份;三是对电子会计档案进行异地备份,以防发生事故时使会计档案尽失。同时还应将制定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形成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推行电子档案与多套保管制度,对所有备份的电子会计档案数据以最优质的光盘刻录备份,从而保证数据的实体和信息安全。

(二)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

电力企业存放电子会计档案的场所,应具有防尘、防磁、防潮等必备的硬件条件,接收入库的会计电算化档案要装入特制的软件盒中,软件盒须放在特制的防磁档案柜内,对电子信息的归档、立卷、查询等建立明确的程序和授权批准制度。为保证电子会计档案信息的安全,要制定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造成电算化信息的重大损失。由于目前会计核算系统多采用局域网形成,病毒容易从外来软盘或光盘的渠道带来。因此,企业要加强计算机系统管理,对一般操作人员的计算机一律去掉软驱和光驱,所有需安装的软件都必须由系统管理员执行,从根本上解决病毒的威胁。

(三)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

领导重视是搞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只有建立和落实各级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各人职责,才能使会计档案收集、归档、保管等工作得到落实。企业在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聘用上,要从整体利益出发,不拘一格,择优选聘,把好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人口关。要将那些有责任心、有耐心、有经验、有专长、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人员选聘到会计档案管理岗位。通过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设立奖惩措施,奖勤罚懒,使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与相应处罚同步,鼓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岗前培训,合格上岗。通过竞争激励机制的引入,使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促使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安于并乐于从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档案部门和财务部门要联合起来,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本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使每位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档案和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保证会计档案归档前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对会计档案的使用要严格借阅手续制度和使用权限制度。电子会计档案信息未经单位负责人同意,严禁拷贝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会计数据盘片不得带出档案室。另外,对存储会计档案信息的盘片应定期检查,防止出现人为或自然损坏等问题,以免造成电子会计档案信息的丢失。

(四)加强会计档案利用工作

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设备和手段,建立会计档案网络信息,方便职工随时对会计档案目录、数据进行查询、,实现资源共享。开发会计档案信息资源,增强会计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是会计档案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关键。另外,档案利用工作还需要从观念转变到加强自我宣传;从丰富内容到提高服务水平,工作要有超前意识,不断实现档案管理服务创新,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生产经营、管理等,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多种形式的服务,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实行分级、分密管理,满足利用者需求。特别是在提供完善服务方面,我们的服务意识要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改善档案利用的环境,增强会计档案信息的时效性,使会计档案利用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电力企业财务部门应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形成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会计档案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手段和方式利用好企业会计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电子会计档案信息优势,提高企业会计档案利用效率,为企业领导决策服务,逐步使企业会计档案走入正轨,真正发挥电力企业会计档案在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中应有的作用,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6篇

2013年7月9日,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商务厅等部门联合组织的“晋人晋菜晋味道”全省采风活动隆重启动。以打造晋菜品牌、拉动餐饮消费、传承晋菜文化的“晋人晋菜晋味道”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便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据了解,采风团除了从北路、中路、南路三个方向寻找三晋美食与晋菜大师、领略山特的饮食文化之外,还将全程跟踪报道包括千企万店让利百姓、晋菜大厨进社区、晋菜技能大赛等活动在内的“晋人晋菜晋味道”系列主题活动。

华商担保公司落户太原

7月11日,华商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在太原成立。创立于2003年的华商担保,在2012年经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金达到了1.1亿元,是由省内专家学者、管理精英、优秀企业家共同打造的以融资性担保业务为主营业务的金融服务公司。

据悉,华商担保在成立之前,已经识别出客户准入风险、产品结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档案管理风险等21个风险类别,并针对其中的风险点进行了风险对抗设计。而华商担保未来将以小微客户为主,提升小微企业及商户信用,努力成为专为小企业、小商户增信担保的专业提供商。

“智慧旅游项目”启动

7月12日,山西省“智慧旅游项目”建设举行启动仪式,此项目是山西省政府“美丽山西休闲游”的贯彻落地。今后,在山西各景区旅游,游客打开手机,就可通过“山西旅游官方客户端”及时了解景区景点、游览线路等现状,甚至还有电子导游解说以及景区游客流量、天气情况、在线订票等功能。

太重进军风电产品领域

太重集团积极进军风电产品领域,成为山西省唯一能进行风电设备整机设计与制造的企业,目前,已经完成了1.5兆瓦、2兆瓦风机低电压穿越实验,3兆瓦风机全功率并网发电和5兆瓦风机样机设计。

新浪山西微博营销大会成功举行

2013年7月3日,太原星河湾酒店座无虚席,在场所有嘉宾和新浪粉丝以及众多媒体共同迎来了“行天下@山西”新浪山西上线仪式暨微博营销大会,现场迭起。

“决战信息流,解构微营销”,微博营销大会邀请新浪市场部、商业频道运营部、地方站业务部总经理葛景栋,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飞马旅发起人、CEO袁岳,深圳尚道微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铂洋,就微博营销经典案例进行剖析,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新媒体时代微营销、微公益的相关方式和技巧。

第7篇

一、全县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我县企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迅速扩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已形成了化工、食品加工、特种玻璃及电光源、机械设备制造、纺织、林纸及林板、冶金建材、电力等优势产业。据统计,2005年底全县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149.5亿元,营业收入超千万元的中小企业达431家,超亿元的企业达51家。截至今年6月底,中小企业总数已达8922家,完成增加值68.8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34.4%,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2.2万人,成为安置下岗职工的主渠道。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河南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和深入企业现场调查两种方式,共调查企业3358家,占全县企业总数的37.6%。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因其生产规模小、资金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⒈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但融资难、担保难仍是制约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县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资金缺口高达4.6亿元,多数企业反映资金严重短缺,而融资又异常困难。究其原因,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其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从银行角度来说,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信贷终身负责制”,使银行信贷人员在投放贷款时十分谨慎。基层金融机构授权、授信制度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逐渐萎缩。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小额放贷成本高,难以对银行形成吸引力,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青睐大客户,导致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非常困难。此外,国家的优惠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少,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⒉财务控制薄弱,缺乏科学性

当前,我县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控制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导致资金闲置或不足。调查发现,能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的企业只有1276家,仅占被调查企业的38%。不少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大量现金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现金闲置浪费。还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乏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使财务陷入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多数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制度,缺乏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价,更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流动资金紧张,生产举步维艰;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缺乏深入的县场调查,盲目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没县场,存货积压,占用大量资金,轻者影响资金运营能力,重者完全中断资金链,形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直至停产;四是缺乏对收入、成本、利润的分析,平时只关注现金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挽救。

⒊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表现出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现场调查发现,多数管理者思想落后,管理能力差,仅凭经验和感觉管理,缺乏对财务管理理论方法的认识和研究,更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经常出现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互相占用的情况,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到位,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⒋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调查发现,我县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总体偏低,本次共调查会计人员1707人,近三年接受2次以上培训的仅占32.6%,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36.4%,持证(会计证、会计电算化证)上岗会计人员仅占被调查人数的37.8%,专职会计只有60.2%。由于财务人员长期不接受培训,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

此外,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还表现在有些企业财务档案管理水平低。在所调查的企业中,财务档案立卷归档管理较好的790家,仅占23.5%,多数企业财务档案管理不达标,有的小企业的财务档案像堆废纸一样存放,财务资料极容易丢失,进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继续开展和经济纠纷的顺利解决。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县场经济的完善,县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将显得更加突出,财务管理的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⒈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提高认识,要真正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把强化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管理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环节、各个职能部门。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充分预测到资金回收和支付的时间,实现资金运用和来源的有效结合、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合理分配,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佳效果。三是积极融通资金,要树立现代融资意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

⒉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管理素质

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要求,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要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认真履行好会计监督制度的职责。同时注重财会人员知识的更新,要根据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不断更新的实际,自觉把各种自动化程序引入到企业会计管理中。

⒊科学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

自有资金不足加之筹资困难,决定了中小企业在投资时必须慎之又慎,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中小企业投资要以对内投资为主,重点应投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投资,不断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上县,使企业在县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投资,使企业的设备始终处于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状态,永葆前进的动力;三是对人力资源尤其是在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投资,一方面可以采用招聘的方式引进人才,一方面通过对内部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技术,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县场竞争的需要。

⒋关注政策环境变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密切关注政策环境的变化,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在新的县场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随时了解县场变化,密切关注县场上的现有产品和消费动向,以中小企业良好的服务、灵活的机制、快捷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生产方向,实施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巩固和稳定扩张县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四、建议

⒈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20*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无疑改善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一些如利率管制等对中小企业贷款不利的政策仍在实行,应尽快完善有关融资的优惠政策。

⒉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步伐。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已全面启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需加快步伐,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注意信用担保和建立其它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⒊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短期培训,帮助其提高政策、业务、理论水平。

第8篇

一、全县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我县企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迅速扩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已形成了化工、食品加工、特种玻璃及电光源、机械设备制造、纺织、林纸及林板、冶金建材、电力等优势产业。据统计,2005年底全县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149.5亿元,营业收入超千万元的中小企业达431家,超亿元的企业达51家。截至今年6月底,中小企业总数已达8922家,完成增加值68.8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34.4%,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2.2万人,成为安置下岗职工的主渠道。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河南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和深入企业现场调查两种方式,共调查企业3358家,占全县企业总数的37.6%。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因其生产规模小、资金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⒈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但融资难、担保难仍是制约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县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资金缺口高达4.6亿元,多数企业反映资金严重短缺,而融资又异常困难。究其原因,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其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从银行角度来说,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信贷终身负责制”,使银行信贷人员在投放贷款时十分谨慎。基层金融机构授权、授信制度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逐渐萎缩。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小额放贷成本高,难以对银行形成吸引力,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青睐大客户,导致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非常困难。此外,国家的优惠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少,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⒉财务控制薄弱,缺乏科学性

当前,我县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控制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导致资金闲置或不足。调查发现,能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的企业只有1276家,仅占被调查企业的38%。不少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大量现金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现金闲置浪费。还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乏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使财务陷入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多数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制度,缺乏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价,更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流动资金紧张,生产举步维艰;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缺乏深入的县场调查,盲目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没县场,存货积压,占用大量资金,轻者影响资金运营能力,重者完全中断资金链,形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直至停产;四是缺乏对收入、成本、利润的分析,平时只关注现金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挽救。

⒊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表现出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现场调查发现,多数管理者思想落后,管理能力差,仅凭经验和感觉管理,缺乏对财务管理理论方法的认识和研究,更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经常出现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互相占用的情况,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到位,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⒋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调查发现,我县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总体偏低,本次共调查会计人员1707人,近三年接受2次以上培训的仅占32.6%,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36.4%,持证(会计证、会计电算化证)上岗会计人员仅占被调查人数的37.8%,专职会计只有60.2%。由于财务人员长期不接受培训,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

此外,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还表现在有些企业财务档案管理水平低。在所调查的企业中,财务档案立卷归档管理较好的790家,仅占23.5%,多数企业财务档案管理不达标,有的小企业的财务档案像堆废纸一样存放,财务资料极容易丢失,进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继续开展和经济纠纷的顺利解决。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县场经济的完善,县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将显得更加突出,财务管理的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⒈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提高认识,要真正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把强化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管理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环节、各个职能部门。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充分预测到资金回收和支付的时间,实现资金运用和来源的有效结合、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合理分配,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佳效果。三是积极融通资金,要树立现代融资意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

⒉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管理素质

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要求,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要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认真履行好会计监督制度的职责。同时注重财会人员知识的更新,要根据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不断更新的实际,自觉把各种自动化程序引入到企业会计管理中。

⒊科学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

自有资金不足加之筹资困难,决定了中小企业在投资时必须慎之又慎,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中小企业投资要以对内投资为主,重点应投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投资,不断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上县,使企业在县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投资,使企业的设备始终处于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状态,永葆前进的动力;三是对人力资源尤其是在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投资,一方面可以采用招聘的方式引进人才,一方面通过对内部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技术,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县场竞争的需要。

⒋关注政策环境变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密切关注政策环境的变化,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在新的县场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随时了解县场变化,密切关注县场上的现有产品和消费动向,以中小企业良好的服务、灵活的机制、快捷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生产方向,实施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巩固和稳定扩张县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四、建议

⒈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200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无疑改善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一些如利率管制等对中小企业贷款不利的政策仍在实行,应尽快完善有关融资的优惠政策。

⒉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步伐。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已全面启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需加快步伐,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注意信用担保和建立其它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⒊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短期培训,帮助其提高政策、业务、理论水平。

第9篇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贷款风险;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6-0066-02

1 小额贷款公司诞生的标杆性意义

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决定在民间融资比较活跃的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内蒙古五省进行民间小额贷款的试点。2008年5月,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央行和银监会联合颁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给小额贷款公司一个合法的地位,对丰富农村金融市场,改善融资困难的环境,规范民间融资具有现实的标杆性意义。

1.1 发挥了草根金融的本土性优势

小额贷款公司被誉为草根金融,而它的本土性优势体现在,通过借款人的工作能力、借款人的经验和信誉,左邻右舍之间的舆论压力等“软信息”,确定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是否安全是基于本土化软信息的判断,而这样的信息隐藏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随着人际关系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将越来越充分。更为重要的是,对草根金融机构而言,“软信息”的收集成本很低甚至为零。可以预期,小额贷款公司一旦与现有的农业组织或农村最基层组织相结合,对农民的金融需求、生产能力、产业流程特点和现金流有较好的了解,积累比较客观的第一手原始信息,而这些信息将起到替代“抵押品”的反担保作用。

1.2 为民间金融资本提供了出路

很多民间资本从传统产业退出后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出路,小额贷款公司刚好为产业资本的转型提供了机会。民间金融资本一旦获准入股小额贷款公司,意味着它们朝着正规金融业迈出了一大步。而且,根据国家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规定,经营较好的公司可以获得优先推荐,进一步发展为村镇银行。

1.3 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以往政府对农村弱势群体的补贴和扶持贷款贴息不同,小额贷款公司实行市场化利率,资金的价格由市场资金供应量和市场需求量来决定。平均贷款利率水平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于民间借贷利率,不仅提高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覆盖能力,同时也对周边地区民间借贷利率水平产生了平抑作用。只要市场定位准确、运行机制灵活、贷款方式简单便捷,便可确保小额贷款公司深深扎根于农村,在有效缓解广大农村“贷款难”,带来了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小额贷款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

2.1 风险控制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与银行相比,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者不是从管理机制、业务流程等方面防范和控制风险,而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对贷款风险认识不足,防控意识淡薄。在人员构成方面,普遍存在人员少、专业技能弱的问题。大部分人员均未从事过金融业务,业务知识欠缺,极易产生操作风险,而且许多公司目前尚未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和配备相应的人员,风险处置业务操作也只是停留在文字上的规章制度。

2.2 征信系统无法共享,以高利率弥补高风险加大风险程度 小额贷款公司现行的运行模式大都是基于公司的员工,尤其是高管人员均为本区域或同城人,对客户的资信状况比较了解,因而对客户“无抵押、无担保”贷款风险似乎可控。但此模式把公司服务的“客户群”限制在一个比较狭窄的范围内,制约公司的业务发展。相反,如果将公司服务的“客户群”定位为比较陌生的广大市场,却没有实际享受到一个完整征信系统的支持,在信用体系缺乏的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往往通过提高贷款利率作为弥补高风险的方法。利率的不断上涨,风险程度上涨更快,最后导致风险控制失效。

2.3 公司内部先天不足的管理缺陷潜伏着操作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因风险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差,最主要的是大部分的公司不像银行那样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和规范的尽职调查制度、审保制度、反担保制度、防控风险的处置机制和贷后跟踪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不足的控制系统或者控制失败没有得到及时处置与补救,极易诱发风险。

2.4 反担保条件不充分与回报率不确定容易引发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目标客户的特点是规模小,没有规范的财务制度和准确的财务报表,贷款抵押物普遍不足。而且,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较高,一般都超过百分之二十几;如此一来,贷款者需要超过20%甚至更高的收益才能承受如此高的贷款利率,而高回报也一定蕴藏着高风险。一旦经济景气持续走低,当高回报的行业难以保证高回报率的时候,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就难以避免了。

2.5 作为国家提倡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户,因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其收益具有不确定的特点 按照“小额、分散”的方式以自有资金向“三农”发放贷款的原则,农户将成为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而他们获得贷款的资金大多是投入种植业、养殖业和土特产品生产等农村经济中。与非农产业不同,农业生产具有较长的生产周期,从投入生产到获得产出都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另外,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风险,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从播种、养殖到收获,整个过程处于不确定的风险之中,由此必然给小额贷款公司安全收回贷款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因素。

3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业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3.1 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加大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力度 根据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各省、自治区出台的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县级以上的一级政府是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必须要发挥主管部门(金融办或其他指定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组织工商、公安、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职能部门,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监控和风险预警,向设立的一般企业法人和股东灌输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对从业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使员工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的专业操作经验和技能。为防范贷款业务的人为道德风险,还需要加强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诚实、可信、敬业的人,使他们在现有的规章制度下合法合规经营。

3.2 切实解决征信系统数据的接口问题

小额贷款公司因为客户的本地属性,使得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有一定的便捷性。但是,随着客户群体的不断扩张,本地属性不断被打破,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行为与借款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势必越来越突出。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接入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在放款前进行信用查询或报告,则较容易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报告,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

3.3 完善内控机制,严格贷款业务流程

第一,按照“审保分离”原则合理配置业务管理部门。根据风险管理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可设置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综合管理部三个部门。业务部为开拓业务部门;风险部为业务合规审查、合同文本审核的部门;综合管理部为章证管理、重要档案管理的部门。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衡。

第二,设置审保决策机构。设立以公司领导、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外聘行业专家共同组成贷款审保委员会,对每一笔贷款业务的审批,在综合分析之后作出最后决策。

第三,严格贷款业务流程。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贷款业务流程,包括从项目受理、项目调查、反担保措施的设计和落实、项目评审、保后的动态跟踪监管、代偿的追偿、补偿措施等,都要有相应的专项规章制度和具体操作细则,把业务严格置于合法合规的范围内操作,提高业务的经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3.4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业务的风险评价体系可参考银行的客户评价体系,减少人为误差,同时结合公司目标客户群的特色与业务开拓的需求,建立体现公司经营特色的风险评价体系。在建立审、保、监管、追偿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业务流程的前提下,实施贷款全过程风险管理,建立模型化的项目评估系统,储备或聘请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法律、技术人员,加强对贷款业务的风险评估审查,为贷款项目的最终评审提供决策的依据。

3.5 进行系统细致的贷前尽职调查

第一,客户的基本情况、运作现状和前景。小贷公司必须对借款对象有深入的了解,通过介入企业或项目的日常运营了解其运作现状,横向调研行业特点,从而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

第二,诚信调查和评估。通过贷款卡查询企业的征信记录,通过最高法院查询系统了解企业的诉讼和被执行情况,同时对企业(项目)创办人的个人征信记录、教育背景、社会交往信誉、道德品行、职业素养、家庭背景等做尽可能细致的调查,从而对企业和创办人的诚信有一个综合的评价。

第三,贷款用途。借款人从银行取得贷款,目的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购买材料或者添置必备的设备,或者用于支付其他的费用,贷款最终将与一定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因此尽职调查首要需考证的是,借款人是不是把贷款用在正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或用在其他合理合法的开支费用上。果真如此,再根据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发展规划等决定与之匹配的贷款额度。

第四,还款来源和能力。通过对以往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或项目的赢利情况和还款来源,再根据流(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综合评估,对企业和客户的还款能力作出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

3.6 实行有效可行的反担保措施

(1)常规担保是指实践中经常以土地、房产、权利等作的抵(质)押担保。农民客户以农业的收益权和浮动抵押担保、以承包经营权做抵押担保等。

(2)组合担保是反担保措施的创新,通过对各种反担保措施的组合,控制贷款客户的第一还款来源,或者产生可靠的第二还款来源。如第三人信用担保,利用亲戚、朋友客户作为担保人,让借贷人和与其关系密切的人都受到还贷义务的约束,相互监督,避免恶意逃债。再如实行双重担保,由借贷人提供担保以外,还增加一个或几个有固定工作或稳定收入者做个人连保,提高反担保措施的力度和安全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