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景观文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25 20:33: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景观文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景观文化

第1篇

曲江寒窑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

改建以遗址保护为核心,结合历史文脉和特殊的沟谷地形,以真爱体验为主题,紧扣人文特色和情感脉搏,以幸福产业为主要方向,为婚恋男女提供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体验活动及配套服务,从而弘扬社会正气,传颂爱情的忠贞不渝。将其打造成为集遗址保护、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建设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个体验式爱情主题公园。

窑遗址公园景点分析

新改建的寒窑遗址公园将成为定情婚礼纪念的圣地,园区以各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中国传统爱情文化,经典爱情故事。园区可分为:遗址区、婚庆区和休闲娱乐区。

1寒窑遗址区

满足旅游观光、体验历史民俗文化等需求。位于曲江池东南鸿固塬鸿沟坡岸,此处是秦汉时代宜春苑,山林悄静,悠美自然,主要景点有:寒窑遗址、鹊桥、海枯石烂、寒窑故事馆、寒窑遗存窑洞、廊桥、思夫亭、三姐泉、贞烈殿、柳林寺和妖马洞、土遗址保护现场等。其中寒窑遗址、思夫亭、三姐泉、贞烈殿、柳林寺、妖马洞、寒窑遗存窑洞等在原有景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和维护,既保留了原有景点的持续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如寒窑遗址,保留要洞外宝钏菜园及织布、耕种、研磨等生活、生产用具。保留王宝钏当年生活起居的“茹苦洞”,洞内重要的设施就是一个土炕,室内光线幽暗,采光就靠炕对面一尺见方的小窗,炕下有2㎡大小的空间。窑洞底层增加了根据《五典坡》的剧情演绎来的“别窑”“探窑”,内塑王宝钏斟酒别夫和王母探女的塑像。还增设了采用幻影成像技术和传统绘画艺术制作的王宝钏生活场景室,画面中可以感受到王宝钏的刚毅、忠贞和勤劳。再如,柳林寺的文昌阁外每天都有情景剧抛绣球表演,外挑的廊檐常作为表演时的彩楼来使用。三姐泉边游客可以体验古时辘轳取水的生活场景,如有兴致还可感受用三姐泉井水冲泡的别具风味唐茶,观摩唐茶制作的过程,感受古风古韵,梦回大唐。海枯石烂以我国传统叠山造景手法而造就园林艺术景观。成语“海枯石烂”出自我国宋朝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景区内叠石堆山,层恋起伏,上镌刻着中国文化中歌颂爱情的经典名句,通过古人诗词渲染我国劳动人民人们坚贞不渝、情比金坚的爱情的观念,诠释中国的爱情文化。“寒窑•故事”展示馆占地面积972m2,采用现代影像艺术的手法,幻影成像展示王宝钏与薛平贵爱情故事,通过艺术的展现手法,融现代影像技术、网络技术和声光电等高端技术于一体,向游客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薛王二人相遇、相知、彩楼抛绣球、战场立功、婚后别离、幸福相聚等场景。游客可以通过不同的场景模拟和现代技术体验王宝钏的爱情故事。新建的廊桥连接着园区南北,其造型结合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回廊和三孔桥的形态,象彩虹,象门洞,象回廊,确保了物质上的衔接和视觉上的通透。真可谓是“美景壮新区,喜虹桥绘彩,奇洞通幽,颇显恢宏气象;熏风辉胜地,看玉柱凝光,长廊映日,堪夸时世繁华。”高大的廊桥不仅是对爱情主题的诠释,更彰显了曲江新区在文化产业建设、城市内涵丰富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园区对沟谷地貌、黄土崖壁进行了保护、加固和展示,游人可以现场参观,感受寒窑遗址原始黄土沟壑的地貌,这种保护和展示既具有文物价值,又具有自然价值。

2婚庆产业区

位于曲江寒窑遗址公园南侧,沟谷以北,可满足更多青年的婚庆需求,在此不仅能感受到中国传统爱情含蓄表达的魅力,同时也能体会到西式浪漫爱情里的张扬与直率。主要景点有:惊世奇缘、玉洁楼、饮马池、欧洲风情教堂、金缘阁酒店、在水一方、许愿池等。玉洁楼取冰清玉洁之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美德的较高评价,体现了中国妇女对爱情忠贞不渝,从一而忠的传统道德观念。是为纪念王宝钏而建的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典型的四柱三间格局的牌楼,牌楼西侧有著名书法家石题写的“曲江寒窑”的牌匾,东侧有清嘉庆十一年御赐的“玉洁楼”牌匾。饮马池据传是薛平贵西征凯旋后,驾红鬃烈马赶回寒窑与王宝钏团聚,途经此处饮马,故曰饮马池。对玉洁楼和饮马池的保护和维修可以延续人们心目中寒窑形象。惊世情缘位于公园主入口右侧崖壁上,采用陕西民间艺术剪纸与现代浮雕艺术以醒目的红色塑造的气势雄伟壮观的景观墙。整体长270m,高11m,结合园区爱情文化,景观墙融合古今艺术手法,表现了世界文明史上“伏羲与女娲”、“亚当与夏娃”“、白蛇传”“、海的女儿”、“罗密欧与朱丽叶”、“牛郎织女”、“灰姑娘”、“牡丹亭”、“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10大爱情故事。金缘阁酒店前有一座名为“在水一方”的小岛,其上有一株旱柳,犹如一位佳人,伫立水中央历经岁月,生机盎然,好像在暗示岛的主人对自己的爱情期待。许愿池传说会使人愿望实现,带给人们幸福,很多游人都会在此池边掷硬币以求爱情美满,婚姻幸福,家庭和谐。欧洲风情教堂四周绿草茵茵,风景如画,为相爱的男女提供纯欧式的婚礼服务。金缘阁酒店是婚庆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欧洲风情教堂旁。用“金玉良缘,一生相伴”来表达对在此举办婚礼情侣的美好祝愿。可举办各类西式婚礼,户外冷餐,沙龙等。店内红色水晶灯组璀璨夺目,唐朝宫廷画和气势恢宏的实木雕刻壁画,使您的古典唐风婚礼更具奢华。

3娱乐区

亦叫寒窑新街,建筑面积2533m2,建筑风格是关中民俗院落式,区域内有古牌楼、照壁等民风淳朴的建筑形式。整个区域分为商业南区和商业北区和戏楼。戏楼是该区域的中心建筑,凸显了以文化为灵魂的核心主题。游客每天可以在此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戏曲节目,有时还能观赏到名家大腕表演的经典秦腔剧,凸显秦风、秦韵。其中商业南区以婚庆及相关产业为主,商业北区以餐饮文化为主。

4主入口

穿过玉洁楼的牌楼,游客一眼就看见一池流水映入眼帘,据说这是薛平贵骑红鬃烈马经此,下马饮水。由于有工作人员不断打捞清理,池水清澈,池中喂养的有黑天鹅和鸳鸯及快乐自由的小红鱼。看到这些自在的水禽,公园的爱情逐渐清晰起来。继续向前就是通透的入口设置。3.5次入口紧靠新开门南路,与壹影婚庆影视基地相连。在新开门南路上,游客即可领会到以王宝钏和薛平贵爱情故事为题材的皮影雕塑。

植物景观分析

植物景观不仅能创造优美环境,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各种乔、灌花、草等植物,发挥植物在景观中的功能性和观赏性。寒窑主要植物配置有:旱柳、五角枫、白玉兰、七叶树、柿树、钢竹、榆树、国槐、银杏、油松等乔木,红叶李、小叶女贞、连翘、发青等花灌木。在植物景观的营造上,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首先就是要了解当地地理、气候、土壤、光照、湿度等情况,再根据植物的常绿、落叶、观叶、观花,以及植物的开花期、绿叶期、颜色、高度等特性,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寒窑遗址公园原有不少有特色的植物,他们不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历经沧桑而烙上了历史的印记,见证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对于这些植物的保留,可以强化景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在寒窑遗址公园中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如:月老金桂、被誉为连理枝的古槐、在水一方小岛上的旱柳等。植物与天然地形、沟壑、水、窑洞等结合起来,可达到环境与植物的和谐共融。植物景观与灯光、日光、月光、湖面、水面等相结合会形成如诗如画美妙的景色。西安曲江寒窑遗址公园是我国首个以爱情为主题的全景体验式公园,园区种植有三叶草、薰衣草、荷花、百合、玫瑰、相思树、连理树、枣树、松柏等表达爱情的草、花、树。

寒窑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特色

爱情是一个永远鲜活的主题,值得每个人一生铭记。“姻缘际会苦难全,相守寒窑佳话传。金桂枝繁红线挂,楼台演绎劝贪钱”,结合寒窑的文化、周边环境及所取得的成绩,基于对西安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的分析,我认为其景观文化的特色在于:

1挖掘历史内涵,传承中国文化

寒窑遗址公园景观文化本着修复、展示、体验的原则和修旧如旧的手法,使遗存的三姐泉、思夫亭、贞烈殿、寒窑旧址、妖马洞等景点焕发出新的历史韵味。围绕不同遗址表达的文化内涵,在“民德归厚”戏楼、露天剧场和临时舞台有形式多样的文化表演。另外,园区内的灯光音乐、水体绿化、艺术雕塑、楹联艺术创作等都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解读了寒窑文化。

2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陈

寒窑遗址公园的展陈内容包括民间传说和遗址窑洞,王宝钏爱情及其故事的传颂是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展陈方式有文字、图像、雕塑、影像、多媒体等手段。如对王宝钏生活的展陈,采取舞台布景加实物模型的形式进行展陈。将一口窑洞分为两个空间,前部空间通过一些生活、生产模型来表现王宝钏的生活场景。后部空间,通过舞台布景的形式,展现王宝钏倚门而立,望着满天飞舞着大雪的荒野,翘首期盼夫婿薛平贵的回归。这充分表达了王宝钏对爱情的执着,对亲人回归的期盼。

3强化爱情主题

寒窑遗址公园是国内首个爱情主题的全景体验式公园,景观规划中在爱情主题上下了很大功夫,其中最为显著的手法就是对爱情故事的罗列。如主入口的景观墙“惊世奇缘”就采用中国传统艺术剪纸的手法,罗列了中外经典爱情故事10个。成语路收录了中国描述爱情的成语“花好月圆、永结同心、一往情深”等百余条,别具特色。海枯石烂,利用中国传统园林叠石的手法,镌刻出经典爱情诗词,以渲染园区氛围。园区内中国婚俗吉祥图案,媒妁文化,象征爱情的信物、图案等元素数不胜数。以象征爱情的元素作为创作题材,可从感官上影响观者的浪漫情怀和情爱细胞,营造出浪漫氛围,使公园的主题文化更饱满,主题功能更突出。寒窑遗址公园内不仅有周到、全面地的技术供应与后勤服务设施,而且各设施都突出体现了爱情这个主题,并注重与其他景观之间的协调关系。

第2篇

关键词:石桥;乡村景观;乡土建筑;文化景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95-02

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桥梁是人类“行”的需要,跨越江河的需要,是道路在江河上的延续。我国河流众多,建造桥梁的历史悠久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历代的桥工匠师创建了以木、石为主要材料的桥梁建筑,无论是桥梁结构的运用,建筑形式的表现及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特性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多样性和地域性。这些古代桥梁将建筑、艺术和科学完美的融为一体,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我国古代灿烂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省地处中国的中南部,境内河流纵横,深壑遍布,自然条件的影响造就了丰富的桥梁类型。石桥作为运用最多且易保存的桥梁类型广泛的存在于农村地区,它们土生土长于自然环境中,浓郁的乡土气息、不拘一格的建筑形态,特殊的石桥民俗文化,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本文就石桥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特性进行分析与阐述。

石桥原本是乡村景观中的一个基点,由于人的活动,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从最初的交通功能发展到以桥梁为核心的景观场所空间。在这里,石桥建筑既可以成为景观主体,也可以是景观的载体。作为景观的主体,石桥本身的艺术造型,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作为景观的载体,表现为桥梁所承载的文化现象——记载历史的兴衰,铭刻当地的风土人情。

一、石桥的视觉景观效应

石桥景观因为其异质的形态——其关键的桥体造型特征具有单一性,甚至唯一性,使得它最易于从诸多的环境元素中脱颖而出,极具识别性。湖南地区乡村景观中的石桥所处的环境多为山脉转折、两山对峙或溪流环绕之处,常是村落的交通要塞,村民对修筑桥梁非常重视,尤其水口桥的修建极尽精工,具有很强的营造景观形态的作用。当人们在桥的或进入桥的过程,石桥的建筑形态和周围的环境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远景被观赏,走近,桥的细部设计和桥空间则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桥空间又是非常具有亲和力的场所,村民乐意在此休憩,是村落当中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另外,长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石桥还具有了其他的功能,如祭祀,其地域特征更加凸显。因此,在农村错综复杂的地形和道路中,人们一看到特征明显的石桥就会很容易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桥梁景观典型的地标作用。此外,人们也会利用这种地标属性将桥梁当作村与村之间的地界标志,作为一种行政区域范围的划分方式。

古人云,仁者好山,智者乐水。人类有亲近水流的天性,从景观角度讲,桥梁使人占有“河流空间”成为可能,精心设计的桥梁以其震撼的技术美再加上桥梁空间环境的艺术美为观赏者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和体验之外,又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观景平台,成为欣赏河流美景和村落景观的最佳观赏点。桥是乡村景观中的活跃因子,凭借强烈的视觉效应,成为地标的桥梁景观,提高了乡村景观的品质,甚至可能成为知名的风景区,而带动整个村落的发展。如,有着中国廊桥之乡之称的浙江泰顺,境内现存古廊桥35座,这些古桥造型独特,风格各异,艺术价值极高,在中国桥梁史上实属罕见,这些体态优美的廊桥、别致的自然景观、古朴的民风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共同组成了一副精美的乡村景观,引众多外地人前往,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乡村旅游,使泰顺县一跃发展为著名景区。湖南地区的石桥景观虽在规模上不如泰顺地区那么集中,但数量众多,亦不乏经典之作,如邵东县洪桥村洪桥就是县级旅游景点。利用石桥景观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角,带动乡村的发展,也是桥视觉景观效应的典型表现,正如日本学者伊藤学所说,“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因此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二、石桥的人文景观效应

凯文·林奇在总体设计中提出“一个场所的感觉质量是它的形态与观赏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强调了景观认知感受的中心内容是“场所形态”与“观赏者”之间的互动对话。杨盖尔也认为“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正是由于人的活动才给环境空间带来了勃勃生机。在乡村环境中,人际交往的场所是丰富多样的,巷道街坊、田间村头、桥头河边等都是随时可以交往的场所,于是,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也酿成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民俗文化。

桥在中国人的观念上具有超凡的象征意义,从生老病死到婚丧嫁娶,从起居旅行到互通有无, 从爱情到事业,从理想到信仰,举凡涉及人生的一切主要方面,大都可以通过桥来象征,而这些内涵也融入进各种桥俗当中,形成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湖南各地区的桥俗虽然千姿百态,但是关于“桥”的文化原理是共同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3篇

文化是景观设计之魂,恰当精妙的文化处理,可以充分提升景观设计的文化品质,给人以美的遐想和无限的精神愉悦。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工程实践,针对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提出文化表达的科学工作程序和有效表达方法,倡导深入挖掘项目地域文化特色,准确提炼文化因子,精巧实施文化与景观的无缝对接,充分实现文化元素的景观价值。

【关键词】

文化因子;景观价值;文化表达

随着景观设计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所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已成为大家共识。这里所提到的乡愁,说到底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有山有水而没有乡愁的环境缺乏足够的人情味、感染力和凝聚力,是没有灵魂的存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一、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于地域位置、历史沉淀、民俗风情各有差异,各地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文化至与景观,犹如灵魂至于躯体。在进行环境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使之融入其中,就显得尤文重要。不仅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还可以提高其的人文性和艺术性。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使园林景观具有生命活力和独特内涵。地域文化特色遍布语言、文学、建筑、服饰、礼仪、民俗、习惯、饮食、表演、音乐、舞蹈、工艺、制作等等领域之中。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充分研究地区文化历史、自然地理、人文特色等因素,把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自然资源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也可以打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如冰雪文化、湿地文化等。一个好的文化品牌,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地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相比较存在,相联系发展的。地域文化是文化多元的外在呈现,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需要设计者细心观察,亲身体验,深入挖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培育并打造积极健康的地域特色文化,让很多特色地域文化走向世界将成为景观特色设计的未来。

二、准确提炼文化因子

文化因子之“因子”实质上就是“因素”,指文化内涵。文化因子遍布种文化现象之中,将这些散落的文化信息进行整合并提取形态样本,利用语义差异法(语义差异法是描述法的一种。让被访者对句子的意义进行解释,从而投射出其消费心理。通过语义差异量表又叫语义分化量表,一次性集中测量被测者所理解的某个单词或概念含义的测量手段。针对这样的词或概念设计出一系列双向形容词量表,请被测者根据对词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选定相应的位置),构建五点心理量表(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通过风格特征语汇描述图进行感知定性分析,以获得风格特征语汇。从视觉和内涵两方面对所获得的风格特征语汇进行定量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影响风格特征语汇的特征因子进行科学的权重分析,从而获取特色文化因子。抓形逐神。只有简单的体验是不够的,要上升到理论思考,科学总结。亲身的体验固然重要,可必须引发足够的重视与思考,透过现象查阅其根本,探寻其文化实质——文化因子。

三、巧妙实施文景对接

文化与设计的融合能够有效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产品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园林景观作为地域文化传递的载体,由于地域差别,在进行设计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所采用的设计手法也不相同,要想设计出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必须在准确提炼设计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巧妙实施文景对接。

(一)充分彰显文化价值

文化因子找到了,要想方设法寻找到使文化价值景观效果最大化的路子。误区一:简单模仿十二生肖、二十四孝、二十四节气满天飞,处处有,可问题是结合当地本土了吗,当地的四季轮回中突出特点,民俗特色又是怎样的呢?只是“换汤不换药”地冠以一些时髦的概念性名词,这样华而不实的成果,成为应付之作。有人戏称这类设计为“山寨”,缺乏本土化、入乡随俗化、地域化的过程。误区二:生搬硬套有人认为刻上字,符号或者直接取个图案轮廓就是地域化了。甚至简单复制生活场景,工具器皿,所谓场景再现,缺乏必要的生活提炼和艺术处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定是设计境界的不断追求。有感而发,打动过自己,才有可能真正打动别人。笔者所做清水县轩辕湖公园的湖体水系设计进行了如下思考:轩辕公园作为轩辕黄帝主题纪念园,轩辕湖的水系图案最初来源于草书“龙”字,龙作为湖体水系的文化因子,其提炼基本过程如下:从轩辕黄帝时代始,龙就已成为中华民族吉祥权威象征物。后世历朝历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而整个中华民族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所以笔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书法文化之草书形式的“龙”字,挥洒自如,大气磅礴,正好与轩辕黄帝文治武功之气度一脉相承。

(二)巧妙实现文景对接

第4篇

关键词:景观符合;传统景观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83-01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转型,价值观念、评判标准的多样化,也同样造成了我国当前景观建设的混乱,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保留传统文化,亟待需要解决。现在从采用传统形式、传统形式的再生以及引用其它文化符号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什么是景观符号

景观符号(landscape symbols),所谓景观符号是指得到人们认同和审美上认可的事物的总称。从符号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均可能转变成代表他物的符号或象征。但是,本文主要认可在特定人群心中产生共鸣的符合集合。例如中国的万里长城、约旦的佩特拉古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的丘比丘印加遗址、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墨西哥的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和印度的泰姬陵在2007年7月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大雁塔、兵马俑、黄帝陵、西安城墙、延安、秦腔、碑林、秦岭、半坡遗址、羊肉泡馍在2007年10月被评为陕西十大文化符号。

二、什么是传统形式

在景观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景观符号的形状和尺度,保证能指上对传统有所保留和象征,而在景观符号所传达的意义和景观功能上有多种变化。

沿用传统的意义如果景观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有着很强的映射关系,形式既使只有少许的改变也会影响到景观符号的意义,同时意义的主题也是一些永恒的、普遍性的、共同性的内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符号原型,即符号的所指与能指相一致。它们通常都会是一些代表民族的文明、历史,或者象征民族本身的图腾之类的景观符号元素。例如:龙,自我们祖先设计了这种形式之后,在华夏大地上,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区域应用它,都是对它传统意义的一种沿袭。因为,在我们看来,它就是华夏民族历史与文明的象征,是炎黄子孙的代表符号。

三、怎样在景观符合中传承传统文化

由于技术、材料、社会需求和社会观念的发展,某些传统景观符号完整、具体的形式成为不适宜或者不必要时,我们就可以通过采用局部、抽象或简化以及单个景观符号形式重新组合等手法使传统形式得以再生。

(一)采用传统形式的局部

这种情况是指引用传统景观符号的局部形式,如某个面或某个构件来代替整体。通常是该种景观符号的形式在我们使用的地域内和时代里为大家所熟悉和了解,我们采用的局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让景观使用者接触到局部就能联想起整体的形式。

当传统景观符号表现为一个实在的形体,而且呈现出某个明显的观赏面,该立面通常正对人们的视线或者占据形体的主要位置,可以暗示整个形体或者表明某个场景的开始,此时, 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此立面的引用来代替整个景物。

这种方法是指采用景观符号中的某一两个元素,而这个元素是整个景观的视觉中心或功能结构中心,在人们的心目中可以起“借代”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辘轳与井台,代表一个带有清凉水井的传统农家庭院的景观。又或者我们可以运用一个轮船上的“舵”或者“帆”代表整艘轮船。

(二)传统形式的抽象、简化

当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形象的、简单的整体概念和意象时,传统形式太过具体、繁琐,细节意义无需表达,因此,我们就可以把整体形象抽象和简化,只留一个视觉外轮廓或者简化的形体。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传统形式有可能是引用它的意义,也有可能只是用它代表某个时代的文明,又或者仅因为视觉上的样式美。

保留了传统景观符号的整体形状,但把一些繁琐的细节,或者反映不适合当代价值观念的一些内容去除,通过一些现代的手法、技艺或材料加以体现,使之成为符合时代文化观念的景观,但同时它又使人时刻的陷入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遐想中。

四、结论

“人并不是生活在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 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德国哲学家、 符号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如是说。景观文化的传承必然要以景观符号为载体,通过能指、所指以及实物加以延续,在物质、形式与精神三个层面得以发展。当然,在对传统景观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以人为主,突出人本位的思想,否则,就是一种“异化”,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第5篇

【关键词】景观人类学 文化景观 文化遗产保护 空间 文化记忆

景观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既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构成的生存环境,又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互动的结果。景观文化通过人类世代的创造与积累,形成了景观文化遗产。这种独特的文化遗产,一方面传承了不同地域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多种形态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保存了人与环境互动的文化记忆。因此,景观文化遗产在整个人类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一、景观与景观文化遗产

景观是欧洲古老的概念,最初指可以证明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所拥有的土地,后来在荷兰风景画派的影响下,景观被赋予了具有欣赏价值的自然风貌的涵义。19世纪初,德国科学家洪堡从地理学的意义上,把景观界定为在某一地表所能看到的所有地貌。由此,景观在地理学意义上被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型。自然景观是指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综合体;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加工形成的景观。但是,地理学上的景观涵义更多的是指地貌的自然状态,而没有与文化产生关联。1863年,奥姆斯戴德(F. L. Olmsted)把景观学与建筑学进行了理论的整合,提出了“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理论。1974年,美国的麦克哈格(I. L. Mcharg)在 《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从生态与人文的双重视角,提出生态设计的理念,奠定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

1925年,美国学者索尔(Sauer)被认为是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研究的第一人,他有力地推进了把景观的研究中心从自然风貌向人类文化活动的转向。他在所著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结果,由此,文化景观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索尔把文化景观理解为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提出文化景观是在特定时间与空间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复合体,赋予了文化景观以历史的时间维度的内涵;并给出了文化景观的定义:“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在这一定义中,文化景观从地理风貌延伸到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长期积累的结果,沉淀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记忆,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景观。他指出,“就像历史事实是时间事实,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时代概念一样,地理事实可以看做是地点事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景观概念来表达。”①因此,文化景观被打上了鲜明的历史的烙印,为景观文化遗产的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美国地理学家特惠尔根据文化景观的概念,在1929年提出了景观文化的“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e)的论说,即每个地区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特质决定了其文化景观。这一观点,已经触及到了景观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1963年,英国学者斯潘塞与豪沃思通过对美国和东南亚地区农业景观文化的考察,提出了构成农业景观文化的六个要素,即心理要素、政治要素、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和习俗)、技术要素、农艺要素、经济要素。法国学者戈特芒则提出,文化景观是识别一个区域的特征的重要标志,除了有形的文化景观外,还有无形文化景观。这一学说丰a富了文化景观研究的内容,与当代景观文化的内涵已经基本一致,或者说成为了当今景观文化概念的重要来源。上述这些学者对文化景观的不断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对景观文化研究的视野,直接启发了当代国际社会对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从上述西方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来看,他们都强调文化景观是人类创造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结果;在景观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中,景观的概念是从自然概念向文化概念逐步演变的过程;景观因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每一种景观形态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类活动本身是文化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上形成的文化景观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决定了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和内容;文化景观是特定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统一,每一种文化景观都被赋予了具体的文化内涵。其中,索尔是景观文化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他把文化景观阐释为是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复合体,在方法论上为当代景观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他没有在理论上深入展开,尤其是对不同形态的景观构成研究方面涉及不多,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文化构成方式也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索尔对景观文化理论的形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提出的文化景观命题开启了现代景观文化研究的路径,使人们对景观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文化景观理论的产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把握和理解文化的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对于保护景观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化景观的概念开始流行,更多学者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从不同的领域丰富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视角,并在实践上开展了对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应用,使这一理论与实际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在文化景观理论有力的推动下,根据文化景观学者的研究成果,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全新的视角开始高度重视对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1992年1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在美国圣菲召开的第16届会议上,正式提出把文化景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内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在《世界遗产公约》上描述为“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它体现了人类社会与居住区的长期演变,这种演变是在文化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或机遇的作用下,以及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经济、文化势力不断的影响下发生的。由此在原有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遗产,此外还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共五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认定文化景观时,确认了三种文化景观的类型,即人类有意设计与建筑景观,如出于审美需要的园林;有机进化的景观,如化石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如西湖景区。这类文化景观被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对其保护的主要根据是:是全人类公认的世界罕见、目前无法替代,并具有普遍的价值;具有明确的地理――文化代表性;独特的文化因素能力;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目前,我国已有江西庐山(1996年12月)、山西五台山(2009年6月)、杭州西湖(2011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2013年6月)四处文化景观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

二、景观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与景观文化遗产保护

景观文化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文化景观与景观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如果说文化景观是作为一种与自然景观并列的景观类型的话,那么,景观文化则是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来考察景观现象,更关注景观背后的文化生成机理,或者说景观在某一文化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景观人类学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学视角的景观文化的研究,深化了对景观的文化传统及其本质的探索。

景观与文化景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们对景观的文化意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景观文化理论;另一方面,人们又不断地用景观文化理论去指导景观设计与创造的实践,丰富与完善了景观文化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理论与学说,包括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农学等,但由于这些学科都属于自然科学,缺少社会人文学科的视角,即没有从人类文化的维度上去阐释景观生成的肌理,因而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虽然索尔已经意识到人类文化是景观文化构成的重要基础,并提出了文化景观的命题,却没有建构完整的理论体系。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景观与文化景观的持续研究为景观人类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景观人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理论,这一新学科的出现不仅深化和拓展了景观文化理论的研究,而且为景观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按照日本景观人类学家河合洋尚的解释,景观人类学中的“景观”不同于设计学或地理学中的景观,它不是一种外在的意象,而是借助于意象所透露出的文化内涵,是嵌入于文化意义中的环境,本土的居民对这种景观环境的“景观”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河合洋尚对我国梅州地区的客家景观文化的实证性研究,充分说明了景观文化涉及到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问题。梅州的客家人聚居地,上世纪90年代之前,梅州本土居民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很低。90年代后,梅州政府重新修建了孔庙、义冢、三山国王庙等客家文化景观,但当地宗族认为,这些文化景观是新造的“假景观”,难以唤起客家人文化的认同感。于是,梅州的宗族开始修建自己的内部文化景观,以唤起梅州客家人的本土化文化认同。因此,景观人类学中“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他者如何描述和塑造异文化意象,他者因景观的文化差异,能够清晰地识别景观的异质性文化内涵与特征;其二是这种景观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形式,如何影响了现实的景观建设。景观人类学的这一视角,对我们保护景观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即对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景观的外在形式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景观内在的文化机理的把握。

“空间”与“场所”是景观人类学着重研究的两大核心概念,但是这两个概念又在时间的维度上与文化传统形成交织,共同构成了时空双重维度的文化空间。虽然景观人类学与设计学、艺术学一样,也使用甚至强调“空间”(space)和“场所”(place)等概念,但是对这些概念理解的视角与方法完全不同。设计学和艺术学往往是从物质形态的视角去理解“空间”与“场所”的,景观人类学则是从文化的生成机制角度来理解“空间”与“场所”的,因此,景观人类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嵌入了文化意象、装入了特色文化容器之中具有边界的形式,这种边界主要是文化的要素构成的,或者说,不同的文化形成了景观文化的空间的边界。而“场所”则是被嵌入了历史与文化记忆,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没有边界的。在这种“场所”的空间,人们能够形成共同的话语、共享文化记忆、建构文化对话的内容。

从西方早期对文化景观的关注,到现代景观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一条景观文化研究的清晰脉络。或者说,景观人类学学科的构建,与欧洲200年来的景观理论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和拓展,注入了人文学科的新鲜营养。事实上,景观人类学从文化的视角,赋予了景观概念以全新的涵义,它不仅延续19世纪初洪堡以来西方建立的古典景观理论,也融合了上世纪70年代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和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思想精华,从而形成了现代景观文化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在列斐伏尔看来,“环境的组构、城镇和区域的分布,都是根据空间生产和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②景观人类学对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保护文化景观遗产产生了重要影响。1992年1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文化景观概念并将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此,欧美国家将景观人类学应用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是题中应有之义。

西方在景观人类学学科创立之前,已经开始从人类学的视角来探索景观文化的人类学问题,可以说是景观人类学理论的萌芽,为景观人类学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列斐伏尔把空间生产界定为人的生产实践产物,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打破了传统上把空间仅仅看作是一种物质存在的观念,构建了社会―历史―空间的三重复合维度,提出了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再现性空间(Space of representation)三大范畴(1974年)。德波把景观描述为“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1973年)。他们都把景观视为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外在形式。怀利把景观作为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 是一整套关联的文化价值、实践、管理及聚落(2007年)。菲利普斯认为,文化景观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否则会破坏对文化景观理解的完整性(2007年)。欧维葛认为景观不仅是空间概念,而且是长时期积累的习俗和文化的概念(2003年)。索尔认为文化景观的产生,有自然景观与民间或国家文化之间双向的交互作用(2001年)。阿什莫和克纳普从后现代主义立场,提出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意象,其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够创造可供“阅读”的形象或文本(1999年)。欧洲理事会出台的《欧洲景观公约》,强调文化景观不仅是物质载体或空间,而且与文学、绘画、音乐等文化遗产紧密相连(2000年)。现代西方学界对景观文化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把景观看做是一种外在的意象的传统,而是把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都纳入到景观文化之中,强调了景观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联,这一视角本身就是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景观文化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也丰富了景观人类学的理论内涵。

欧美对文化景观遗产的理解,强调了它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空间和意象的景观与人类精神活动密不可分;文化景观充满了人类的体验,是一种文化表征体系;文化景观遗产能够唤起“记忆”与“回忆”,是可“阅读”的文本或形象。同时,西方现代文化景观研究注重文化景观变迁及其解释性研究,强调“景观文化变迁是环境中的自然力和文化力之间动力相互作用的表现”③。但是西方景观研究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地域、民族的维度重视不够,缺乏文化多样性的视角,理论建构上有明显不足,这对于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是有明显欠缺的。河合洋尚对中国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超越了西方景观文化研究的窠臼,更注重景观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等核心构成要素,对保护我国形式多样、地域分布广阔的景观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基于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

景观文化遗产是浙江的独特资源优势,以景观资源为依托,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浙江人文荟萃、历史悠久,自然风光迤逦、景观形态多样,是我国景观文化遗产大省,尤其是拥有一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相互交融的景观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浙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历史文化因素。“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环境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文化也对环境起反作用。”④浙江地处长三角南端、东海之滨,自然条件优越,浙赣山脉贯穿全境,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楠溪江、大运河、太湖等河流湖泊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水文化景观,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到南宋迁都临安,几千年形成的丰厚文化积淀,为浙江留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2011年,杭州西湖获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称号。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得世界遗产的湖泊文化景观,为浙江景观文化遗产赢得了殊荣。

浙江省丰富的景观文化遗产资源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西湖获得世界景观文化遗产后,更引发了国内外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强烈关注,并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开展了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研究,形成了一批较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艺惠从传统乡村地域景观研究的视角,以浙江省古龙门镇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的课题研究,并获国家自然基金立项。这项研究探讨了旅游业导致文化景观遗产地商业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给文化景观保护和持续利用带来了严重威胁等问题(2009年)。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浙江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文化表征给予高度关注,提出“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园林空间、水空间”是其重要特色,“传统村庄的原有属性和历史记忆亟待保护”,“乡村聚落遗传因子,是乡村民众的精神寄托,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家园感和归属感”,但“中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丧失了个性”(2010年)。宁波大学教授李加林则着重系统研究了浙江海洋文化景观,阐述了海洋文化景观保护的机制、分类、开发与模式,提出浙江海洋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思路(2011年),但他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对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的历史、地域特点的梳理不够深入。倪琪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出发,研究了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结合西湖的园林、建筑、山水、历史遗迹、景观题名等物质与精神元素,探究了其文化表征方式与价值(2012年)。这些研究方法借鉴了景观人类学的研究思路,充分结合浙江景观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形态,为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西湖获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后,浙江省各级政府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如何保护的思路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学者指出,目前,地方政府“更加侧重保护物质文化景观,且保护尺度常以小场地和建筑空间内部的保护为主,甚至狭义地以建筑、遗址的保护取代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⑤。就浙江省而言,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物质景观,轻非物质景观;重文化景观开发,轻景观资源保护;重城市景观,轻乡村聚落景观;重单一性保护,轻综合性保护。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对浙江文化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因此,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保护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笔者认为今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景观文化中的建筑、自然风景与历史传说及其多种艺术形式,是一个完整的景观文化空间。因此,必须把建筑、自然风景等实物形态的景观,与相关的其他形式的文化统筹加以保护。比如,杭州的西湖文化景观遗产,除了闻名遐迩的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花港观鱼、三潭印月等西湖十景外,还有与西湖密不可分的诸多传说,如被称为中国四大传奇故事的白蛇传与雷峰塔,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文化景观空间整体。传说法海和尚骗许仙到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来许仙的儿子祭祀于雷峰塔,雷峰塔倒塌,白娘子获救。2000年,浙江省政府决定重修雷峰塔,却没有把这一流传千年的传奇充分地整合进去,同时,也没有从口头文化遗产的角度系统地对白蛇传与雷峰塔传说进行收集和整理。事实上,自古以来,白蛇传就有镇江说书版本和杭州说书版本,但在国家级“非遗”申报中,镇江市作为第一申报单位成功申报了《白蛇传》,杭州却成为了第二申报单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浙江省对雷峰塔的文化景观的保护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缺乏整体观的。

第二,对浙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应将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风格有机地统一起来。浙江地理环境以山水著称,江河湖海环绕全境,形成了以水为特色的景观文化,完整地保留了一批在历史上著名的水乡聚落,如乌镇、塘栖、西塘、南浔等,同时也保留下来一批附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格的水建筑,如廊桥、水上凉亭、水街、水码头、滨水别墅等。这些水文化景观不仅能够充分凸显江南水乡的景观特色,也彰显了江南水乡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是浙江独特的文化记忆。对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单霁翔指出:“对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化,促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和梳理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并建立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和相应的保护方式、手段、体系,受到关注的文化遗产的类型也在不断扩充,例如‘历史城镇’‘传统村落’‘运河遗产’和‘文化线路’。这些遗产的共同特点就是都体现出文化与自然两者的密切关联和相互结合,文化遗产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并拥有了更为深刻的涵义。”⑥

第三,要坚持对文化景观遗产实行多元化保护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对浙江乡村聚落的景观保护。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更多地把眼光投向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或建筑的保护,忽视了对乡村聚落的景观遗产保护。这其中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缺乏对乡村聚落保护的理念和意识。事实上,许多浙江乡村聚落的景观,由于远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破坏,仍然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生态的乡村文化景观,在整个景观中是难得的资源。孙艺惠认为:“乡村作为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域类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并流传了众多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Mac Antrop(2005年)指出,存在于乡村的传统文化景观有助于维护乡村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系,使乡村景观具有更好的可识别性。”⑦笔者曾考察了安吉县山川乡的文化景观,在这个偏僻的乡村聚落中,有魏晋时期阮籍后代聚集的村落,也有唐代的寺庙,村民的生活保持着淳朴的状态。这样的乡村聚落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十分罕见了,有着不可替代的景观文化价值,体现了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必须清醒地看到,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给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导致景观文化遗产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传统文化景观意象遭受现代文明冲击等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旅游开发,新建了许多仿制古建筑,甚至改建古建筑,对景观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毁。因此,政府必须制定景观文化的保护规划,在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排队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把有价值的景观资源统一纳入到规划保护的名录中,对条件较好的景观资源,可以创造条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此外,应尽快出台景观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浙江省景观遗产资源给予有效的法律保护。

注释:

①Mikesell Marvin W. Landscape[J].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1968(8):575.

②陆扬.社会空间的生产[J].甘肃社会科学,2008(5):136.

③褚成芳,等.近十年国外景观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12(11):99.

④吴水田,游细斌.地域文化景观的起源、传播与演变研究[J].热带地理,2009(3):190.

⑤陈晓刚,等.景观文化研究进展及前沿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6017.

⑥单霁翔.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下)[J].东南论坛,2010(3):7.

第6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39-02

一、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

(一)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指在一定地域居住的人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资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建设文明的时间、方式、程度的不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可以归纳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又称为“有形文化”,包括历史文物,城市建筑与建筑群,文化遗址等历史遗存的实体。非物质文化是指各地域人民代代相传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非实体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俗、表演艺术、宗教、民间工艺技艺等。

(二)地域文化景观。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一词最早见于《景观的形态》一文。作者Sauer认为“文化景观是通过文化群体作用于自然环境中的样式。文化是动因,自然环境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

地域文化景观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域环境内,受该地区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景观环境,它是对该地区的居民生活活动历史的记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景观设计依托于特定的地域与场所,它是地域文化得以体现的载体,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具体表现。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身处其中的人不仅能感受到它合理的物质性、功能性,更加能体现人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以及舒适心理等精神方面的需求。景观设计表达出来的深层的地域文化内涵便造就了景观的地域特色。地域文化是景观设计的创作源泉,通过对地域环境与文化的研究获得设计灵感。

地域文化景观及其所构成的景观环境,会使得置身其中的人们在思想上、心理上、行为方式上、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一种新的文化素养,并且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不断推动原有地域文化的创新改造与文化发展。而新融合的地域文化又孕育新的景观环境,形成新的特色。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之间的互动性,推动着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化景观的不断延续、演进与发展。

三、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现代文化主流的入侵,一些源于地域特殊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不可替代的地方精神和城市特点已经在全球化进程中消弭殆尽,在统一的景观建造技术,相同的建造材料,相似的结构环境下,导致国内的景观设计存在大量的西方化、标准化、概念化、图纸化等文化趋同现象,景观地域性特色丧失的现象十分突出。一大批生硬的毫无特色的环境景观在城市、乡村和旅游景区中泛滥。而随着城市的大建设,历史遗留或保存下来的那些极具地域特色、蕴含文化韵味、充满地域生活情趣的环境景观被逐步破坏,这更加剧了地域文化传统在景观设计建造中趋于边缘化。

在如此的现状下,越来越多千人一面的城市、建筑、与景观的产生,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对地域文化的回归问题。对地域文化景观进行单纯的复原与重复,那不是回归,也无法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相融合。需要透过对地域文化的梳理与挖掘来掌握传统的脉络,进行有取舍的传承和创新。

四、景观设计对地域文化的表达

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区的历代先辈层层传递,一代一代累积沉淀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理念,渗透在生活中的实践与体验。景观设计中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表达,首先必须探究该地域的历史与现状,对历史留存的地域文化进行分析、归纳与提炼,同时要观察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行为特点与价值取向,协调好人与地域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最适宜的设计方法和途径,使得地域文化景观能与体验它的人产生心理上的联系和认同感。

地域物质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可以采用模仿、还原、归纳再创新等方法来体现。地域非物质文化的景观表达则比较抽象,需要设计师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与传统有深刻的理解,从中提取出该文化形式的核心内容与物化的代表符号,最终使用景观设计的语言来呈现。2006年落成开馆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继承苏州古城文化的一个力作,整个新馆的景观设计将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造景手法十分巧妙地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去,为我们如何建设地域性文化景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是贝聿铭设计新馆的设计原则,整个博物馆既有苏州传统园林的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利落的几何造型、精巧的布局结构,以及完善的设施功能。

贝聿铭对江南民居构架进行抽象与再现,采用规则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组合,造就了高低错落的坡屋顶,十分完好的体现了传统的江南“错落有致”的斜坡顶的建筑特色,与周边的苏州古民居的融合度很高。屋顶采用加工成菱形的花岗岩片叠瓦的形式,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材料,下雨后是黑色的,天晴时则是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与江南粉墙黛瓦的地域符号相呼应。同时花岗岩材料的耐久性更好,弥补了传统苏州古民居屋顶材料“小青瓦”的密实度不够、耐久性差、需要经常更换的缺点。既传承了传统地域文化的精髓又进行了创新。

新馆的选址与拙政园一墙之隔,拙政园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经典名园,新馆的造景手法提炼自拙政园的传统园林造景精髓,两者相呼吁相延续,显示了传统园林设计的现代意义。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那处“山水墙”,借着与拙政园共用的一面墙,“以壁为纸,以石为绘”,高低错落排砌了片石假山,片石颜色由黄色调过渡到灰色调,颜色和肌理层层退晕,意境深远,又借了拙政园高大葱茏的绿植,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传统的造景艺术手法在新馆的设计中随处可见。主庭院的水池如一面明镜,作为空间实体上的留白,却可以产生万端变化:水中的倒影随人的走动而不时变化着,微风撩动水波人影荡漾,形成别致的一道风景。庭园中的竹和树,姿态优美,线条柔和,在与建筑刚柔相济的对比中,产生了和谐之美。新馆中的窗具有多重功能,不只用来采光,更多的是借景和框景功能,这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运用的最为精到。窗户的形制有四边形、六边形、花形、雕刻镂空窗,以及灵活多变的开窗方式,使得景与景之间相互交融,体现“尺幅窗,无心画”的意境,真正做到了古典园林中移步换景的造园境界。庭院池水中设亭,通过直线石桥与曲折石桥连接,起到“隔景”的作用,园景便更觉深远了。这些小桥、凉亭、假山、相互呼应的竹林、水池与平台组成了新馆独特的园林景观,在空间的编排上运用现代设计中的点线面构成法,成形成组,结实有力,与整体建筑十分和谐,具有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五、结语

景观的地域性是景观的本质属性,如何使景观设计具有地域性特色,如何建造当地人民认同的景观环境,首先要对当地优秀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发掘出地域文化的精髓,寻求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从尊重与弘扬当地特有的地质、文化特点出发,创造出体现地域文化的现代环境景观。

参考文献:

[1]弗兰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赵群,刘加平.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J].新建筑,2003.

[3]林菁,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

第7篇

1.1历史途径

一个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城市形成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始终处在动态的演变之中。所以,城市与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样的,城市街道景观也与时间有着紧密联系,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理想状态的景观是不存在的,而人们对于理想景观的看法也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街道景观和城市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城市街道景观的空间地域文化特征。

1.2文化途径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城市街道景观外在的表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人们的文化和理想。在城市街道景观中,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对城市街道美的欣赏与追求由来已久,不同的文化类型和自然地理条件成就了不同的城市街道景观。文化传统的差异使得各个地方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上有不同的风格。如:西方人崇尚田园之美,在城市景观中倾向于天然元素的人工化,而在中国,南北方文化的差异也造就了不同的景观风格。

2文化与街道景观的关系

城市街道景观反映出文化,而文化又改变着街道景观,文化与街道景观之间有着互融的关系。城市街道景观所具有的双重属性体现在:(1)城市格局和建筑物等共同构成了景观的物质实体,其背后是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2)城市街道景观存在于人的脑海中,通过亲身体验、互联网、电影、报刊等途径形成对这个城市的印象。

2.1城市街道景观的生长

城市街道景观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在分析城市街道景观的过程中还应该加上时间因素。花草树木有自己的生长周期,能够繁衍生长。作为文化,景观也存在文化的生长,即文化积淀。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文化也不断走向丰富和成熟。

2.2人为的因素

作为文化的主体,人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在上文已经有所论述,本节以实例说明。政府的决策者、投资人以及设计者等对街道景观项目有着各自的要求和意见,这些要求和意见都会对城市街道景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有重要影响。人的因素常常会被人们忽视,在街头咖啡屋里休闲的人们同样也是景观中的一道风景。看与被看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方式,身着旗袍、长褂、西装都会给街道带来不一样的风景。人,让城市变得更加生动。

3街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忽略了时代文化精神

人是城市街道景观的使用者,因此,景观的存在应该致力于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景观的设计应该与当代人的审美观念相符合,将这一要求反映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即:城市街道景观应该具有相应的时代文化精神。而在当前,有些设计者片面的追求历史感,思想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对于时代精神的体现则考虑的较少,这些设计也难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3.2街道文化景点堆积

一个城市的特色体现着其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中则更能彰显城市的特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而言,历史越悠久,其文化的积淀也会越深厚。在设计中,面对如此之多的历史文化,设计者常常希望能够将它们全面的表现出来,企图表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这也可能造成历史景点堆积的弊端,给人一种又多又乱的感觉。

3.3缺乏人文关怀

人,作为城市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景观的使用者和观赏者。在街道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重视人的体验感受,以其为主线,塑造出具有人情味的街道。而在现代化城市中,面对复杂的道路环境,设计者们往往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交通功能的优化上,将交通环境作为一个工程实体,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来看,忽略了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使得城市给人一种冷冰冰、缺乏生活情趣的感觉,忽略了人文关怀。

4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 关中 地域文化景观

1.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更多的人意识到有地域特色的商品与服务更有价值,各种有地方特色的餐馆、商业街区、民俗村等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地域文化”一词开始在更多人的脑海中形成了景色各异的画面。关于地域文化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地域文化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从国际式到地域主义,关于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问题,早已受到很多专家的重视。地域文化景观展现出的丰富的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对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的应用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在《景观的含义》中指出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人文和社会的历史,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地域文化是活的,是不断生长与发展的。地域文化的融入赋予了景观新的生命,同时景观也促进者地域文化的发展。

2. 关中文化的兴起与地域特色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关于关中地名的来历与关中地区的范围都有不同的说法。现代意义上的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关中地区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周、秦、汉、隋、唐为主要代表的十三个王朝都建都于此,留下了让我们取之不尽的历史财富。

2.1关中地区自然要素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西有陇山,东有华山、崤山山地,总体地形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敞开的平原河谷盆地。这里河网密布,有黄河、泾河、渭河和洛河,流经黄土地带含有大量的泥沙和丰富养分的河水,在关中地区沉积形成了肥沃的关中平原。关中地区有着大大小小的“塬”,大的上面可种庄稼、可住人家。而小的则通常被小孩子们当作游玩戏耍的场所。关中地区的气候特征介意陕北干旱和陕南湿润性气候的中间地带,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较长。富饶的关中地区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灌溉条件,生物资源丰富,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2.2关中地区人文要素

关中地区风土人情浓厚,其中秦腔是关中地区地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粗犷质朴的表达方式是关中地区独具一格的标志。关中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民间传统工艺和艺术品的种类非常多,手工剪纸、砖雕、泥塑、刺绣、马勺、皮影、麦秆烫画、麦秸草编、木板年画、罩金漆器等等都极具特色。关中民居中的栓马桩、抱鼓石、上马石、墙雕等石雕砖雕更是精美绝伦别具一格。这些形形的地域文化都为景观设计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素材,等着我们在景观设计中中不断去挖掘、去运用、去发扬光大。除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之外,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豆腐坊、榨油坊、挂面坊、铁匠坊、木匠坊、棉匠坊等传统手工制作坊,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展示乡土生活和地域文化。将这些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能够营造出淳厚的人文气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增强人们的参与感,唤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民间传统制作工艺逐渐消失,对这些即将消失的民间制作工艺进行保护与延续,也是发展地域文化景观的初衷。

3.关中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不同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文化信仰、耕作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造就着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这种不同,不仅是景观表象因素的差异,其根源更在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积淀过程中,逐渐积累出风俗习惯、传统工艺、思想观念、历史文化、等乡土历史文化,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促进着地域文化景观内涵方面的延伸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文化脉络。目前于关中文化在景观中的应用从构成要素上看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从物质层面上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在景观设计中随处可见。例如关中地区常见的拴马桩,在传统民居门前具有实用意义,在景观中直接作为小品形式出现便形成了一种文化韵味,不需要修饰与提炼,它本身的存在就在诉说着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对关中文化最直观质朴的体现。而另一种相对抽象的表现形式是对地域文化进行符号、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提炼,提取其最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点运用到景观设计中来展现全面的地域特色景观,这种由点及面的形式就要求设计师对所要表现的地域特色有充分的认识,能够准确的把握其中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在西安景观中最具特色的材质是源于关中传统民居的青砖,他就像一本书一样记载着关中地区生活。无论是建筑还是广场铺装大多都以青灰色为主,青灰色也成为了代表西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色调。

在精神层面上看,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是这一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地域文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融入景观设计之中,能够唤起人们的美好回忆。在于它能在深层次的表达文化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使人们获得文化的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马嵬驿民俗村中出现的石磨辣椒,吸引了众多人的围观,因为它不仅作为一个商业点和景观点存在,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陕西地区的生活特色,让人们真实的体验到了陕西地区的民俗文化。

3. 地域文化景观展望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日常生活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人作为主体,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赋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能给人带来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未来景观的发展一方面趋于生态化。另一方面更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凸显地域文化,尊重地域特征。就关中地区而言,近年来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村层出不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在地域文化景观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让地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是我们当今设计师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地域文化景观的角度,透视中国的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和景观设计问题,使得地域文化景观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文生态景观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石忆邵,陈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2009.(2)

[2] 马晓,城市印记: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1)

[3] 梁璐,田兵权,关中风俗与与地理环境[J],华夏文化,2004(4)

第9篇

关键词 校园;植物文化;园林景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212-02

校园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植物景观是构成校园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校园植物景观对体现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植物景观的文化性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植物景观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师生在此可以释放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在感官愉悦的同时还能激发灵感,从而达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功能。

马卡连柯说过:“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不好的环境里,也会很快地变成一群小野兽”。因此,一个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确定了校园环境是构成学校身心教育的关键环节。同时,校园植物景观在文化方面也有所体现,正如松柏耐寒象征着君子的坚强性格;梅花历来是作为励志植物;荷花,作为洁身自好的植物代表。

1 植物文化与分类

1.1 植物文化性

祖先钻木取火,从而对树木产生了崇拜之情,也就在此渗透了人文内涵。后期经过儒家思想对其抽象化,将人类的感情思维融入到植物身上,就丰富了植物的文化内涵。这就可以说植物文化是历史赋予它的。每一个植物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不同地区、民族对植物文化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正如人们常将“岁寒三友”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而富丽堂皇的牡丹则代表繁荣兴旺,这与国外将橄榄枝象征和平是一样的,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产。

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物质生活方面,如植物具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精神层面,通过植物为载体,透射出的价值观念等。笔者认为,植物文化就是在平常生活中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可以供人们食用和药用,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植物,就是从古至今留下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1]。

1.2 植物文化的分类

1.2.1 植物的美学文化。人们在利用植物配置时,植物的美学文化就会体现出来,植物的美学文化可以体现在色彩美、形式美和意境美。植物景观千变万化正是由于植物丰富的色彩,白色带给人的感觉是纯洁、红色则是热情、黄色可以感受到高贵大方。同时各种植物千姿百态,如松柏的苍劲古拙、紫薇的虬曲、文竹的纤巧,这些在形式上千变万化,给人以不同的美学感受[2]。植物带来的意境之美更是不胜枚举,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雪香云蔚亭”、“客子山行不觉风,龙吟虎啸满山松”,这些都是通过植物带来的意境之美,更加升华了植物景观文化内在的含义。

1.2.2 植物的教育文化。“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和几个人讨论自己的见解看法”,从这不难看出,植物与教育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3]。由于每种植物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校园就是一个提供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场所,可以在校园的树上悬挂标识牌,注明其中文名、拉丁名、英文名以及科属种等。同时,当人们置身于植物景观中,其就会心情开朗,消除疲劳,产生减压的效果。最后,植物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格,可以使人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

2 校园植物文化的设计

2.1 植物造景设计的原理

2.1.1 科学性原理。科学性原理是在进行校园植物造景时,利用园林植物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同时,人们应该根据学校周边的地理环境,综合考虑到校园的防范措施、设计规范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运用环境行为心理学原理,使校园绿地布局更科学合理;同时要考虑适地适树,以达到最大的生态及环境效益。

2.1.2 行为心理学原理。行为心理学原理是在进行校园植物造景时,利用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学生和老师是校园环境的主题,他们活动于校园环境内,这才是校园景观的灵魂所在。这就是人们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师生内心的需求,什么样的环境是他们所需要的,这样设计出来的校园植物景观才更有人情味。

2.2 植物文化设计的表现方式

2.2.1 文字、符号的使用。人们可以将文人对植物的赞美或者植物体现人格特征的诗句配上精美的图片,以长廊或者景墙(图1)的方式展示在校园里,可以让师生课余时间在此驻足,欣赏图片和文字,同时了解植物的性格,这样就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同时,比如有特有形态的植物,可以将其做成构筑物放置于校园内,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从而可以引起人们对植物文化的联想,还可以将植物的美渗透到垃圾桶和路标等园林小品中,让植物每时每刻都可以和人们交流,这样校园一个景物都可以成为活教材。

2.2.2 植物与师生的互动。学校可以开展各类活动,让师生参与进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与校园景观进行互动。比如可以设计小的蔬菜果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个人或者班级承包管理,由学生自己进行日常的养护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评比。同时可以成立植物文化社团,开设一些植物文化知识的普及讲座和宣传,吸引对植物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在合适的季节和节日组织一些比赛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

3 植物景观的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和草本、地被植物,在不同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组合,形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有美学价值的生动画面[4]。在此,应将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形成特有的校园景观文化,给学生视觉产生美的同时,给师生各种联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达到育人的功能。

3.1 校树和校花的选择

每个学校可以选择一种树或者一种花作为学校的校树和校花。如白玉兰是复旦大学的校花。白玉兰在春季绽放,花环皎洁,暗香浮动,师生就将其称为“花中君子”,并定其为校花。丁香花(图2)开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园,可以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花。丁香花外表虽然柔弱,但是它的根却是紧紧地抓住土地,用其纤细的枝干支撑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体现那种坚忍不拔和顽强毅力的精神,因此丁香用来寓意读书人的品格。

3.2 建造植物科普园

可以在校园内建造一些植物科普园作为实验基地,同时还可以普及植物知识。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师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师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就可以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正如湖南农业大学和袁隆平合作建造了“隆平科技园”,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对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力。

3.3 教室装饰植物

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布置1盆植物,这是美化教室的传统手法,也称为“植物角”。当学生一进教室看到一盆绿色的植物,心情顿时就会好起来,这样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看到植物也会心情好,这样更能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但是植物的布置不仅这一种,还可以作为插花置于墙上或者作为盆景放在讲台上。

4 校园文化与植物造景的关系

4.1 校园文化结合地形地貌进行植物造景

校园环境的塑造应该体现人类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因此,在规划设计前期,人们要对现场的场地进行勘测调查,在设计时才能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富于变化的地形地貌,有利于开展景观序列,可以打造出层次多样性的环境景观,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4.2 校园文化结合水体进行植物造景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说法,水和其他园林元素相比,它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就生动描绘了清华的水景之美,因此清华园就用“水木清华”代替了[5]。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水体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可以使校园环境景观变得活跃,同时水面可以反映景色,软化环境,富有动态之美,现在喷泉的水景往往成为景观的中心。

4.3 校园文化结合道路和广场进行植物造景

道路是校园形态的环境骨架,它具有组织空间的作用;而广场(图3)则是校园的有机构成元素之一,它是校园景观独特的文化氛围。一般行道树的选择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乡土树种,多以冠大荫浓、树姿优美、树干笔直的落叶或者常绿乔木作为基调,同时配以宿根花卉和低矮的耐阴灌木作为飘动状布置,创造出动态的空间。广场是连接2条道路的景观节点,是供师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活动场所。广场设计要体现人性化,要“以人为本”,它不仅仅是众多单个人的聚集,而是人通过其进行相互接触和交流而变得有教化和被赋予人性的场所[6]。

5 结语

校园植物景观文化是学校文明的象征。校园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人们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结合植物文化进行植物造景,以营造出优美的校园环境,这样既可以寓情于景,又能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6 参考文献

[1] 沈济黄,叶长青.信息校园———构成新世界信息化、人文化的景观大学城[J].大学城筑,2002(4):12-15.

[2] 李冬梅,邢军,刘建军.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广场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05(3):17-18.

[3] 许福金.探讨高校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与艺术[J].宁夏科技,2002(3):31.

[4] 陈孝青,许秀环.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中国园林,2002(3):41-4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