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学体育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14 09:22: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体育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学体育教案

第1篇

关键词 体育实践课教案 中观技术要求 中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对教案设计的研究,历来是课程与教学研究者说关注的重点领域。2001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科教案设计进行研究与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实践课教案设计的一些中观技术要求,做以下探讨:

1 体现教学活动本身所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和结果

体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具备一定要求和标准的活动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变化会有必然的期望外,对课的活动本身所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也应有应然的期望。

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教学活动本身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教学的实际情景中应产生的结果也应提出要求。如:“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小团体中愉快,融洽地参加活动,课堂充满了笑声,掌声和欢呼声,下课时,学生脸上有出汗,表情愉悦。”等。

教案中书写这样的“标准与结果”,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即时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活动的外在表现及其结果的观察,判断其教学活动的成效,并及时进行调整或维持,从而有效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2 课的目标应具备连续性的特征

体育教学目标的连续性是指先后出现的课、教学单元、学期、学年的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关系。

体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各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在层次的功能与特性的作用下,分别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课时、单元、学期、学年各层次目标的逐级实现而最终加以实现的,“因此,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无论是年级、单元、还是课之间都应注意相互之间的连续性,真正做到前面设计的目标为后面设计的目标奠定基础,后面设计的目标是在前面目标的基础上的发展与深化。”①在课的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的设置应符合课的层次功能与特性,既要注意课与课目标之间的连续关系,又要从属于单元目标,体现上位目标与下位各级子目标之间的逻辑顺序。

3 行为目标为主的教学目标表述方式

在制定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时,一般有以下四种目标取向,即: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课程标准》在以人为本,以素质提高为中心的根本理念的引导下,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程核心理念。这个理念应该贯穿和体现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因此,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课程标准》采用的是一种综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取向模式。根据体育的实践性特征和体育知识的操作性特征,它对教学目标的描述采取了以行为目标为主,并根据领域差异同时采用其他三种目标取向模式的方式。②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尽可能外显化,以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③

因此,体育实践课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应采用行为目标模式为主的目标表述新方式。一般地,对体育教学目标的陈述,特别是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④(1)以学生为行为主体;(2)准确使用行为;(3)规定行为条件;(4)说明预期结果。

4 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确定课的目标,选择课的内容

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操作思维,当然包括了分解和整合两个方面。当我们要介绍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时,我们把它分解成为了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单单水平目标就有数百个之多,这是认识新课程目标体系的必要途径。但当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就不能采用分解的方法,也不宜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而是要实现对课程目标的整合,把课程目标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的经验,包括教师教的经验和学生学的经验,对目标进行选择和整合,最终使课程目标转化为有利于操作的学习目标,这也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整合。⑤

因此,课在单元目标的实现中起着具体贯彻者的作用,单元目标对每一堂课的实施又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根据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教师对课时计划的设计,就应以单元教学计划为基础,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设计课的目标、选择课的内容。

5 体现手段与目的首尾呼应的连贯性

教案是教师为了实现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案,因此,教师在制定教案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内容、什么教学手段、什么教学方法、什么教学步骤,都应该能够有针对性地为这个目标转化过程服务,体现出内容、方法、手段、步骤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手段与目的首尾呼应的连贯性。

即:教案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学步骤的设计等的目的性都要能体现出首尾呼应的特征,都要为学生能有效地达成本次课的目标服务。

6 按照课的类型设计课的结构和运动负荷

对体育课的类型的划分,在体育课程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标准,故而有着不同的类别。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的学者又分别按不同的标准对课的类型进行划分。

但无论如何划分,体育课的类型都是对体育课进行的分类,都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课的种类。而且,划分体育课的类型的重要目的都是在于揭示那些具有共同特征的课主要应实现的目标、应解决的问题,以及在结构上、内容上、方法上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更好地进行体育课教学,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⑥因此,课的类型对课的结构、内容、方法等都具有导向作用。

由于不同类型的体育课主要实现不同性质的目标、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目标又需要不同的运动负荷,因此,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设计,就应根据课的类型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由于不同的体育课的结构为不同性质的体育教学目标所服务,体育课的结构也应根据课的类型进行相应的设计。

7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设计应尽量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除了关注学生身体的发展,技能的掌握外,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这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⑦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⑧

体育与健康课程特别关注教材的游戏化,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愉快的运动体验中发生身心素质的变化。

因此,教案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尽量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8 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要具有灵活性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交往、朝气蓬勃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也是一个个充满差异的个体。这就决定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机会随时有可能发生,各种练习情况随时有可能出现,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过于严密的时间安排,只会白白丧失良好的教育机会,也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与体育课程的教育属性以及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核心理念是相违背的。

体育教学活动不适合也不应该进行过于严密的时间安排,而应该在体育教师对教学流程进行清晰设计的前提下,灵活地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

因此,教案中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应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注释

① 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②③④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⑤ 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21世纪体育课程新论丛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

⑥ 杨雪芹,刘定一.体育教学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大学篮球课;学案;导学

一、学案的概念

学案是相对于传统的教案而提出的,是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大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出的学生学习的指导方案。学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更多地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能力。

学案与教案在角色定位、目标的选择和出发点上有很大的不同。教案侧重于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学案的着力点是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教案着眼于教师的主导性思路,而学案则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教案侧重于将知识掰碎了如何“喂”给学生,而学案则侧重于研究学生如何“取”。教案一般更多地考虑如何将知识讲深、讲透,而学案则更多地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二、学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1.教学理论依据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激励学生思维、探究成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理论的特征在于先学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有三个特点:(1)通过尝试活动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2)学生尝试活动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是一种有指导的尝试;(3)尝试形式主要是解决根据教学内容所提出的尝试性问题。

学案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学生依案自学,教师导学释疑,当堂达标,使知识的获取与能力培养于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能力、落实素质教育。

2.学习论依据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地丰富、提高和发展。基于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原理,在学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①在学案的设计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以诱发学习者思考,使其在认知上出现新的不平衡,并利用这种不平衡来刺激学习活动,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针对新知识的不同情况进行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②在教学设计中,应提供机会并帮助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使其对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进行反思,认知结构从平衡经过不平衡到另一个新的平衡。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在从事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以区别“现有发展水平”。认为“教育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所以,运用学案导学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首先检测学生对某类问题的掌握程度,然后是学习活动的选择,其目的在于使学习任务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而不至于过难或过易,最后是提供教学的支持,即在学生需要时,为搭建“脚手架”来支持他们的学习,教师的适时指导就是一种“脚手架”。

三、学案的设计原则

1.时间原则

学案应该在课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知道学习内容,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通过自我或与同伴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学习,发现学习的难点,使得课堂学习更有目的性。课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动作应尽量精而少,腾出时间让学生依据学案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

2.方法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是学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在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3.梯度原则

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难度适当,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大多数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认真努力能达到目标,体验成功,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4.参与原则

不仅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还可以邀请学生一起编写学案,融合师生共同的心智和学习方略。但是学案的设计无论是自学预习,还是课堂的演练,都不能离开老师的主导作用。

四、学案的基本内容

1.学习目标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认知目标、体能目标、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要在学案上明确、具体的体现出来。但不能面面俱到,而只能结合具体学习内容突出重点。

2.学习内容与重点难点

学案要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思维启示(如观察、对比、讨论等)。让学生自己动脑、动体、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运动知识、技术技能的深化理解,培养体育学习能力。

3.问题设计

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层次性、启发性、趣味性,又要通俗明了。

4.教法与学法设计

学案,不仅需要设计教师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师教的最优化与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5.媒体使用设计

媒体既能弥补示范之不足,突出重点难点,加快学生对基本技术的理解、掌握,又能变枯燥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正确地使用媒体,如挂图、模型、幻灯片、教学视频以及学校的网络学习资源等。

五、大学篮球选项课教学中运用学案教学模式的分析

1.篮球教学中运用学案教学的主要优点

(1)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在传统的篮球教学中,每次课都是教师宣布内容准备活动基本部分教学(示范、讲解学生模仿分组或集体练习评价教学比赛)课堂小结,这样周而复始。教师讲什么学生预先不知道,课上学生被动地看、听、练,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不喜欢上篮球课。

学案教学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要根据学案自学相关内容,发现疑难问题并反馈给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探究问题,再根据反馈的问题精讲并给出总结性结论,最后进行相关练习。在学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分别处主导和主体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只占总学习时间的小部分;教师引导过程中,尽量不给现成的答案,而以指方向为主,学生不靠教师“喂着吃”,而是自己学习探索新知识,并用自己独立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以体现自我价值,课堂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2)体现篮球运动的特点。学案教学模式着眼于把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战术意识的培养视为核心,将训练大学生应对篮球比赛中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作为学习的关键,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地教授各种技术动作。教学由比赛开始,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确定学习的重点,然后经自己和小组探究,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赛。不只是教单纯的动作技巧,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和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强调对战术的理解。教学比赛的经历强化了对篮球运动本质的认识,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又促使比赛水平的提高。

2.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1)精心备课。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钻研教学大纲,进行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根据学习重点设计问题,创设比赛情境,备好学法,促进学生领悟和掌握要点。

(2)合理分组。为了便于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探究、合作和比赛,要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可以按水平分组、寝室分组或自由组合。每小组的人数在4-6人为宜,一段时间后视比赛情况可以再次分组,但不宜频繁变动组内成员。

(3)学习资源。学案必须提前一周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学案中学习内容与目标查阅资料、探究、演练,以便在课上更好地学习或展示。这就要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学习材料,它不只是教材,还包括篮球图书资料、教学课件,如:图解、ppt、flash、教学视频等供学生在线观看或下载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论坛、邮件等进行在线或离线的咨询与交流。

(4)课堂导学。以“问题引入――比赛中发现问题――自学探究――启发解疑――尝试练习――评价反思――练习巩固――比赛运用――学习小结”为主线,通过学生看、听、问、练、演、赛、评等活动体验和分享学习成果。

3.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网的优势

将大学校园网与学案相结合,主要体现以下方面:学生可以下载或浏览将要学习部分的学案;可以将篮球教学视频、课件和技术图解挂在校园网上供学生下载或浏览;根据学案自主学习新知识;通过EMAIL反馈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由教师组织学生们在统一时间在线讨论;教师根据反馈问题及讨论情况精讲等等。

基于校园网的学案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篮球基础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果学会某个动作或不知道动作的技术细节,可以重新观看、模仿、练习;可以自己支配学习的时间;学习进度可以自己把握。

4.基于大学校园网的篮球课学案教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教学所需的资料库。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新知识时,要用到大量的学习资料,教师要预先准备好充足的学习资源。在建立资料库后,要提供多种检索方式,使学生能按需“点播”,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和材料,更有利地利用各种网上资源,促进学习进程。建立资料库时,每个资源要给出其相关的其他知识的链接资源清单,使学生可以通过个别问题学习到很多相关联的知识。

(2)互动问题。与在线教师之间的互动。当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系统适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建议、暗示和反馈,帮助学生做出适当的对策。

与同学之间的互动。通过在线交流、讨论、互助、小组评价等合作形式,以单元、活动、兴趣、话题等组织方式,来互促学习、提高学习成效。

与网络工具之间的互动。通过篮球学习的QQ群、论坛、邮件列表、答疑区等工具,保证自主学习的一些基本环节,如教学内容的、答疑、讨论等能在系统中获得很好的支持。

与学习评价系统之间的互动。学习评价包括学习者选择学习内容的难度评价;学习者的答疑情况评价;学习者的讨论情况评价;学习者参与的态度评价;最后通过加权评分作综合评价。

以上互动是直接影响师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能否准确评价学习状况,是决定网上自主学习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3)课堂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在课外(课前、课后)利用学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能代替课堂学习,相反更需要课堂学习。基于校园网的学案教学下的篮球课堂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展示自主学习成果、体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大舞台。课堂要以模拟篮球比赛为主线,设置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课上不是简单的教授和练习篮球动作技巧,而是通过比赛强化学生对篮球运动本质的认识,对篮球运动的理解来促使比赛水平的提高。

六、学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案不能成为教案的翻版,学案也代替不了教案,二者的适用对象不同。教学过程要将学案与教案有机结合。教师要能充分预计学生学习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师不能将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成为答题的机器。问题要精、有深度,学案中要有一定的“留白”,能激发学生动脑筋去分析、综合、归纳、推理、总结,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贾如鹏.“学案”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4,

(7):35-37.

[2] 范一龙.试论“教案”与“学案”[J].宁夏教育,2001,(12):

42.

[3] 米祖林.基手WWW的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远程教

育杂志,2003,(1).

[4] 廖玉光.球类领会教学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5] 杜军,余勇.对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学案设计的思考

[J].体育教学,2007,(2):16-17.

第3篇

当前,学校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呈现复杂态势,加之中学生思想复杂多变,易冲动,自控力弱,造成安全问题不断攀升,其中之一就是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

本人长期从事中学体育课教学,在实践中观察和注意到了一些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关系体育课的成败得失。作为体育教师,我认为,要上好一堂成功的体育课,既要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宗旨和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教育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作为体育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抓好抓实。

一、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安全隐患及成因

1.教学对象的安全隐患

当代中学生精力充沛,思想不稳定、易冲动,自控力弱,加之,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认识不足,缺乏安全观念;运动时好胜心强,忘乎所以,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进行锻炼;在训练和比赛中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课堂教学准备环节中的隐患

有调查统计表明,缺乏准备活动或不做准备活动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但有些教师在备课中养成一种思维定势,注重教学任务设计,忽视学生的安全教育,没有安全的意识和行为的准备;有些教师在备课中,准备活动针对性不强,甚至没有准备活动,这既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容易造成身体损伤,发生安全事故。

3.课堂主体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课教学场所在户外进行,场地小、人数多,而且易受外界干扰,组织教学难度较大。如果教师的组织管理不科学,练习时保护措施跟不上,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4.场地器械的隐患

如一些学校由于经费、管理等原因,造成器械、场地不规范,不达标,并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维护等问题,致使一些运动场地老化,器械年久失修,器械安装不牢固,易发生安全事故。

以上这四种现象,是目前中学体育课中一些突出的安全隐患。事实上,体育课中的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还远不止这些,需要体育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个细心人和一个耐心人,用心地去发现,冷静地去分析,认真地对待。

二、预防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所有这一切无疑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诸多负面的影响,更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目前有的学校和体育老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上采取一切消极预防办法,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虽然这些措施能让学校少受体育伤害事故的困扰,但它却严重影响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那么,如何加强体育课的组织和管理,尽量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呢?

本人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备课,提高预防意识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在备课时,周密、细致地考虑教学各个环节可能产生伤害事故的因素,把预防措施写入教案,并在教学中严格贯彻执行。

2.加强思想教育,强化课堂组织管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上课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随时注意集中学生参加练习的注意力,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练习。对因违反要求和纪律、有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时,要立即纠正,甚至暂时停止练习,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运动量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切合实际和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和气候的特点合理分配课堂内容,做到张弛有度,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

4.注意保护与帮助

教师要加强对身体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其机能。对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必须要加强保护,特别是对于初学动作尤其如此。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遇到重心不稳时,可采取低头、屈肘、团身、肩背着地顺势滚翻的措施加以缓冲。

5.遇到突发事件冷静处理

在体育课上遇到突发事件后,体育教师应当沉着冷静,及时准确根据伤情采取救治,第一时间通知校医或送医院,以免因救治不及时而导致不良后果。然后马上汇报学校领导,联系班主任通知家长。切忌慌乱耽误学生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6.加强自身学习

教师平时应多掌握一些处理小伤害的方法,还要掌握一些急救方面的知识。这样,遇到问题时,就知道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必要的治疗,以减轻、减小损伤。

第4篇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学案教学,首先要编制学案。体育课学案的编制不能一味模仿文化课,而应该遵循体育课的特点。体育课是以学生模仿动作、反复操练习得运动技能的,一项运动技能也许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分动作,落实到课堂上就是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但整个运动技能动作的完成往往是一气呵成的。那么既要方便学生练习,又要保持动作技能的完整性,在体育学案的编制上应完整地呈现教材内容,而不必像文化课那样按课时编排。比如,在水平四七年级排球教学中,首先看这个年级学生排球学习的内容有哪些?我们从参考教材上可以看到水平四七年级学生学习排球的主要内容有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双手传球、正面下手发球及一些简单的战术配合。在学习一些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以一个小单元的形式做学案相对课时学案要好,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学习时,不可能一课时就完成教学任务,一般要分几节课时完成的。那么编制学案时,我觉得以完整的小单元学案呈现可以让学生在自学时对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有完整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对我校八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实验,分为A实验班、B对照班,提前两天将《排球正面垫球》的学案发给实验班,内容涵盖:垫球的手形、身体站位、击球部位、击球时机、图解、垫球的小视频网址。提醒实验班的学生提前预习学案。经过一课时的学练,对实验班及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正面双手垫球测试,球落地为失败,结束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实验班优秀为20%,合格以上为95%,不合格5%;对照班优秀为5%,合格以上为50%,不合格为50%。经上课的观察及课后的讨论得知,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前已熟悉垫球的基本姿势及击球部位,课上学习后,只需着重练习找准击球时机,相对任务较少,而对照班的学生则在课上要学习手型、姿势、击球点、垫球时机等一系列连贯的知识。由此可见,让学生预先通过学案,了解上课的内容,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连贯动作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出有特色的导学案,使其真正能够起到先学后教、当堂巩固的教学效果。体育学案导学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一、有利于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往往是以教为主的。上课时教师宣布本课任务后,学生才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此之前学生一直被蒙在鼓里,因此教学目标一时很难达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任凭教师调来调去,教学何谈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学案导学在编制过程中就已经把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在自学时的目标。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没有说明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学习目标则解决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学习目标的出现更多是为了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而学案导学十分重视学生学的目标,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达到教的目标,并最终实现教与学的目标统一。如果说教案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话,那么学案导学就可以使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同步完成。比如上文提到的排球墊球,一般会安排四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那么编写学案时用小单元的形式来完整备课的话,学生能对怎么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有利于总的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只是对象不同,但总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学会学习。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一切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长,每一次发展都跟教师每一课时的教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每一课时的学习,累积起来才会显现出发展和进步,因此如何提高每一课时的课堂效率,关系着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快慢。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学的学案以每周或者双周的形式发给学生为好,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双休日对体育学案进行预习,适当上网查找资料。通过学生提前知道下周所要学习的内容、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在学习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手段,在课中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真正做到高效学习,最大限度地达成学生学习目标。

三、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合作关系

任何教学都是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来共同完成的,因此一个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是教与学和谐的发展才能营造的。由于学案是提前发给学生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案知道教师在每一课时中的教学意图和教学过程,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课前的相互沟通经过学案的发放达成,并且在以小组形式的学习中,学生知道怎么样分组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通过提前与小组学习伙伴的沟通,针对教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先行找到解决办法。那么课中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沟通、默契配合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学案导学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合作关系。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5篇

关键词:淮安地区 体育教学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66-01

1 研究目的

体育的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体育素质不仅事关学生个性问题,为了了解和掌握目前淮安地区的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使基层体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针对以上目的,本文以淮安地区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

2 淮安地区中学体育开课情况的调查

2.1体育课正常开课率(%)

以按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教学活动落实者为“正常开课”。

从表中可以看到,随着年级的增加,开课率也随之降低,主要原因就是初三年级学习任务重,一般体育课都会练习中考体育项目,

2.2淮安地区中学学生对“跑操”的态度(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有29%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38%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于是和这些学生谈话,了解到了他们真实的想法:跑操内容与形式太单一,跑操训练要求每排之间距离要小于15cm,排面要整齐,这严重制约了我们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随着现代化体育教学手段的增多,许多学校的课间活动也逐步开始转变。

2.3学生是否觉得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枯燥

我们还发现,39%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他们认为体育教材乏味,缺乏新鲜感,“一跑到底”或者是“放羊式”的教学过程;因此,体育教师应在课前精心准备教案,编排好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前合理布置好场地、器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进入课堂后就产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动机。

2.4学生对体育课的建议

如果只从锻炼的角度出发,你认为体育课如何上?调查结果统计表如下:

这个问题在问卷中以开放性题型出现,概括学生的答案内容主要集中在上述表格中的几个方面,还有其他不同答案均不足5个,属于个别现象,在表中未一一列出。根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建议很多是值得参考的,如有100名学生要求“没有考试压力要轻松”,可见这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体育是一门课程,所以对待学生的建议,我们要辩证看,选择性参考。

3 结论与建议

教师应抓住学生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全面发展学生身体,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从学生素质与掌握技术,技能着手,激发学生兴趣,将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有效的锻炼。

场地与器材限制了淮安地区初中体育的教学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相关行政部门应加大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投入,计划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农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450005)

摘要:在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体育教师不但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要能掌握好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隐患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相互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文章引进综合式案例教学方法。就此什么是案例教学,它同其它类型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什么特点、优点;如何开展综合式案例教学等情况展开研究。以此,为体育技能的学习提供借鉴,为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体育技能 综合式案例 应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62—03

作者简介:孙建鹏(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 研究目的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制定的,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这个教育目标要通过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五大领域来实现。[1]从这个教育目标可以看出: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角色转换、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意识、全民健身意识和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培养,确保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皆有所获。这无疑给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而适应这一形势和要求,真正充分认识了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可以把握教学,做到角色定位。因此,对于目前培养体育教师的高校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培养体育教师的一个关键点。本论文依据案例教学的本质,试述综合式案例教学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此为教师的发展和培养提供有力的依据。

2 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特点

从运动生理学方面来说,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大脑皮层建立巩固与恢复活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大脑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也是条件反射建立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是无法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甚至会影响条件反射的建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为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四个阶段,在每一教学阶段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认识,理解与形成都有密切的联系。[3]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都应遵循其生理机制, 而开启学生思维之锁的教学手段的设计与运用也必须符合和依据其生理机制。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体育技能不仅要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和记忆,还要通过积极思维。要唤起学生思维的灵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的欲望,为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思维品质创造条件,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中, 案例式教学就是使启发式教学体现在每一教学段落与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

3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概念

课堂案例教学是一定案例在特定教学背景下以一定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反映。[4]综合式案例教学就是师生运用课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事例。综合式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三个特点[5]:(1)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为基础的多种学习方式是一个整体。(2)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它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认识情感态度上产生的矛盾以及矛盾解决的过程,十分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新的发现。(3)强化教学的精彩场面。对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机智,都有重要作用。

4 综合式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案例进行体育教学其根本目的是运用案例教学推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因此,要达到案例教学的预定效果和目的, 必须先了解案例教学的运用过程。

从体育教学内容来说,案例教学适用于复杂知识、专业知识的教学。对于体育类复杂知识的学习,学生仅凭借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记忆再现, 而难以真正理解掌握住知识。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嵌入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在学生的亲自思考、口述的分析、讨论中将新的复杂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构建新知识结构,以促进综合知识的储备。

从体育教学本质目标来看, 案例教学适宜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目的。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模拟于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自学独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消化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利用自己的综合知识分析决策的能力等等, 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发展。

从案例教学对象来看, 案例教学适用于高校学生的某些课程的学习,例如体育技能技术的学习。从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分析, 要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情境,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学生要从各种观点建构关于案例出现的新的知识结构,要具有一定的归纳思维能力,使案例教学获得成功。因此案例教学适用于的教学对象是认知发展进入了意识成熟阶段的学生。

5 在体育技能中开展综合式案例教学的三个构成要素

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实施综合式案例教学可以界定为, 师生围绕课堂中学生的技术动作展开相互作用, 共同对学生技术动作表现出的技术动作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 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并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实施综合式案例教学需有三个构成要素[6]

5.1 案例教学目的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个目的的原因很简单, 如果一种教学方法把关注的中心放在具体知识内容的获得上,那么,仅仅运用讲授法就足够了。但它的意义是仅仅限于那些稳定客观的知识信息的学习, 一旦学习的目的转向科研能力的培养时,讲授法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

5.2 案例的载体

在进行综合式案例教学时必须有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就是在课堂中学生的技术动作。综合式案例教学所展现的本质是真实生活的,通常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情景中会遇到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工作情境; 通常包含着决策者必须面对的某种困境或疑难问题,以及怎样去解决的问题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3 教学过程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综合式案例教学方法主要对象是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这与以演讲、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它将学生置于决策者的位置,要求学生在观察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把握重要的技术动作信息,确定关键的问题,提出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及策略,或者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生而言,既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也不是一个单个个体孤立地从事学习的过程, 而是一个学生之间相互系统学习和共同分享的过程。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既可以丰富和拓展他们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也可以相互检验和修正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分析,促进学生对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教学适应和发展。

6 综合式案例在体育技能教学的开展

综合式案例教学无疑包括学生的“学”的活动,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的活动,二者是同一活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7]。因此,综合式案例教学从这两个方面开展。

6.1 学生对综合式案例的学习

课前,学生对所要学的技术动作要领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作为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据。在综合式案例的分析中要仔细,不能随意,识别错误技术动作时要阐明其表现、影响及性质。要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对技术动作进行合理分析,用合理的论证和定量的数据支持你的见解,见解要基于事实,合乎逻辑、清晰而连贯。

6.2 教师如何教案例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学生的技术动作充当载体;(2)指导学生为这节课的案例做好准备;(3)主持课堂上的案例讨论;(4)布置作业,就课堂上的案例情况撰写一份(几个案例几份)报告是关于正确技术动作的获得与错误动作的改正。在案例谈论中,教师要和学生一道识别各种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谈论开始阶段,教师不要怎么干预学生的讨论,教师从事一个促进者角色,提供适当的引言,对学生指导有方向但不是决定性的;最后突出核心问题,提供总结。

7 综合式案例教学独特的功能特征

7.1 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习的目的

前面已提到,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判断力,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才是学习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这种知识很容易忘记和过时,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却可以延续。判断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同真正的问题打交道,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艰苦搏斗中逐渐养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可是一种独特的学习经验,即在课堂情况下,学习如何应对和解决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 这种学习经验无疑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最需要的一种经验,这一点是传统教学远远不能及的[8]。此外,良好的综合式案例教学还给学生带来许多其他的好处。如,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识别问题,学会分析与理解,学会讨论与交流,学会指导和说服别人,学会向别人学习,这里的每一点对学生学习和日后工作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7.2 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习的方式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同传统的听课方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以相对被动的方式从事学习,仅仅从教师所讲的、课本所写的来学习。相比之下,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典型特征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它要求学生课前首先预习好课本中的技术要领,并积极地参与课堂上的技术动作讨论活动, 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中的讨论,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可以说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比过去要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其次,综合式案例教学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团体性的、社会性的相互活动,而不只是学生孤立地从事自学活动。第三,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教师并不把技术动作的错误以及怎样改动先告诉给学生, 而是要求学生自主地相互协作化地去探索。这意味着,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的意向,或者说,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总之,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有三个基本点,即“参与性”、“协作型”与“研究性”[9]。

8 综合式案例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优点、局限性及其建议

8.1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优点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具有以下优点:(1)在参与技术动作分析与讨论中,激发和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2)增进学生对学习的责任;(3)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掌握教学的技能;(5)创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6)为缩短真实生活知识与书本知识的差距架起一座桥梁。

8.2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有以下几点:(1) 比较耗时费力,常常给人一种投入时间长,技术动作练习少的感觉;(2)综合式案例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一般的老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3)教师在上课中未必有足够的多方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4)不是所有的学生对综合式案例教学有兴趣。

8.3 克服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建议

克服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建议有以下几点:(1)事先制订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与预测;(2)为学生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做好准备;(3) 教师尽量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认识的角度和发现问题的能力;(4)教师在上课期间尽量把握技术动作有效的有用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观,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观,树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观,树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观。

参考文献:

[1]何丰译.浅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4).

[2]梁勇.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87-88.

[3]体育运动技术(总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3(01).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学理论与研究,2002(7):36.

[6]孙建鹏,王生有,郭素艳.在体育技能教学中运用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5-37.

[7]徐春景.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当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70-171.

第7篇

安全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真正的体育教学就不复存在。在这个前提下,体育教师的责任不断加大,必须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教材出发,从班情实际出发,精心准备,严谨管理,做到在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上,保证体育课堂安全进行。

一、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安全问题

(1)安全问题客观存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活动是不可缺少的载体,学生要得到体育锻炼、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都必须通过体育活动。而体育活动并不像其他科目那样“和谐”,必须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实现。因此,安全问题成为体育教学不可避免的问题。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刻意隐瞒,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并在体育教学中认真思考,落实一切安全措施,确保课堂安全。

(2)正视安全问题。由于安全问题客观存在,很多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体育教师还吃过不是安全的苦头。因此,一些教师产生了惧怕心理,不敢安排一些激烈对抗的体育活动。有的教师干脆成为课堂“安全保卫人员”,教学中只要安全不要内容。这些做法,从现象上看规避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风险,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使体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体育素质教育更无从谈起。

(3)科学的体育教学安全观。体育是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应有科学的“体育安全观”,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得到良好的落实。

二、加强中学体育教学安全教育的几点建议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具体执行者,要把国家体育教学政策在课堂上认真落实,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渗透生命安全意识教育,防范各种危险。

(1)加强安全教育。中学生生性好动,容易把自己的个性在课堂上张扬,而体育课又是在开放的状态下进行。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渠道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参加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们认识到位了,自然和老师配合了,也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了解每一名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育教师要在开学初对本班学生进行必要的了解。了解他们的体质状况,既往病史等,熟悉他们的身体情况,甚至要熟悉学生们的守纪情况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教学内容安排中,要充分准备,尽量做到有张有弛、强度合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负荷能力,不能因负荷太小而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也不能因负荷太重而造成对学生身体的伤害。

(3)合理布置场地,安全使用器材。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人数等合理布置场地,尽量避开那些场地不整、有障碍物、可能有高空坠物的地方。使用器材前,要先进行安全检查。布置器材时,要充分考虑空间位置和学生个体差异,防止可能出现的拥挤、碰撞、拉扯等。

(4)准备活动必不可少。适度的准备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最佳状态下参加体育活动,因此,在每一堂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几分钟的准备活动,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应有的激发,处于最佳状态,为上好体育课作好准备。

(5)将生命意识教育融入体育理论教育中。以往,在天气较为恶劣时,体育课让课给其他科目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体育教师干脆让学生们在室内“自习”。实际上,这个时候,正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理论教育的良好时机,教师应在这个时候有意识地加强生命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增强对生命意识的珍爱。

第8篇

关键词:健康第一;安全;损伤;安全至上

全国一些地方中小学校安全事故频发,这些事故造成了师生重大伤亡,使学生、教师家庭遭受严重创伤,给社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教训惨痛,影响恶劣。现在不仅仅在体育教学中,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安全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高的位置。在此形势下学校体育教学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运动技巧和安全防范意识,而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身、心又要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的安全意识必不可少,安全措施更是重中之重。在日常体育课中学生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以下就一些方面与大家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一、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地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课前考虑要细致周到

1.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跃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要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练习和使用,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而不得安全。

3.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我们知道难度过对小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好学生。

4.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既不合理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5.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6.课堂常规的建立,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做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另外,准备活动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实践课上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垫子类运动项目。在投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此外,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安全问题。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四、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第9篇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更是屡见不鲜,我们如何在既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又能保证体育课堂安全进行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一些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要重视安全教育

首先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室内体育课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其次,还应根据中学生自控能力差,好胜逞强,活泼好动,富于幻想等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活动中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以防事故发生,不能让学生在寻求健康中却损害了健康。

二、要加强安全措施

(一) 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地避免一般性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扭伤、拉伤等准备活动还应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重点加强某部位的活动,如练习投掷,就必须特别加强上肢关节,如肩、腕等部位的活动。

(二)要经常检修体育器材

户外的一些体育设施、器材,如乒乓球台、篮球架、单双杠、云梯等,因常年在外风吹雨打,日晒夜露,木质的器材会腐朽,铁质的会锈朽。如不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学生活动时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伤害事故。一般的体育器材与教具,如跳高架、山羊等,教师在上课前也应认真检查,确保安全。

(三)要周密、细致的做好组织工作

严明的课堂记律,规范的教学常规,周密的组织教学,是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保证。在进行跑、跳、投项目的教学时应注意:

1、跑:应该做到:第一,要求学生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以免摔伤滑倒。第二,教会学生不要跑岔道,一定要在自己的跑道跑完全程以免与他人碰撞摔倒。第三,要及时的清理跑道上的砖块。碎石玻璃渣等。第四,在进行障碍跑时尤其要注意障碍物不宜过高障碍物的放置一定要稳要牢。

2.跳跃:首先要把助跑道,尤其是踏跳区、起跳板上的浮沙尘土打扫干净,以免滑倒摔伤。第二,沙坑中的沙子要满、要松软。第三,还应教会学生正确的过杆、落地方法,以免发生意外。

3.投掷:无论是长投还是短投,原则上不安排迎面对投,投掷时前后距离、左右间隔均应大些,以免碰伤人。并且要告诉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切勿擅自投球或拾弹。

三、要加强保护,确保安全

最易发生重大伤害事故的是器械体操项目。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格外小心,加强保护,确保安全。

1.单双杠教学,无论是上下杠,还是在杠上运动,均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尤其是下杠时要特别保护好。

2.支撑跳跃的教学,教师要思想集中,站位合理,方法正确,保护及时。

3.在技巧、攀爬教学中,也应做好安全保护工作,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四、要注意医务监督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在教学中应注意:不要进行过多的力量性和静力性练习,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即动作和呼吸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做过多屏气。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及面部表情。如发现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大了,应立即降低练习强度。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时,学生大都腹空肚饿,这时要控制运动总量。

此外,对有轻微慢性病,或者生病刚好,以及女生的月经期,均应安排轻微的活动或见习,不能让其参加剧烈运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