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03:40: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二学习经验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所属的学习类型是不同的,但只有在信息时代才能使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成为可能。新课程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和富有个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而网络可以向学生提供无穷无尽的学习机会和汲取知识的环境,极有利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发展个性,极有利于教师实现向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因而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就自然成为了教育现代化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特别科学类课程)有效整合”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探寻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实施探究学习的有效点,探寻出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途径。
三、实验研究原则
⒈适度超前原则。
⒉实践性原则。
⒊主体性原则。
四、研究途径
⒈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园网、网络教室和信息技术平台等设施和网络教育资源,寻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切入点,创设探究式学习氛围;探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学习的途径;探索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⒉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向的。通过创造使试验班学生能够更充分更主动利用学校功能室浏览信息的条件,研究如何结合电子功能室展开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广度、深度和速度,使他们掌握新的探究技能,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精神,积极投入探究创新活动。
⒊学生获取信息最直接途径是查阅书籍资料。因此,要在推进我校图书馆实施电脑管理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发挥图书馆的真正功用,使他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完成研究项目、提高探究能力的另一片天地。
五、研究措施
⒈成立学校课题领导小组,精选课题研究小组成员。
⒉加强教师特别是科学类学科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创新意识,掌握科学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⒊确立研究对象:我校初二年级三个班作为试验班。
⒋实验周期:根据总课题组的情况确定。
⒌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
⒍收集实验资料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7.争取多方面支持:如人力、物力的支持,信息技术水平的支持和业务上的指导等。
六、研究步骤
⒈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进一步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统一思想,明确分工,设计方案。
⒉实施阶段:执行方案,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加强资料的采集和分析、研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修正研究方向,不断完善方案,及时总结经验和成绩。
⒊成果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整理研究成果,向上级部门和总课题组汇报。
七、成果形式
⒈学生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论文、小研究等发表或获奖。
一、基本原则及主要目标:
立足本校实际,追求实际效果和注重实际应用是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化”和“教育科研工作化”是我校正在营造的科研氛围,通过校本教研来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是我校的校本教研的主要目标。
二、确定课题: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把科研课题分为三级:即学校总课题;教研组分课题;教师个人子课题。
1、学校课题: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一项课题,即《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同时我校还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
2、教研组课题:教研组每学期要针对本学科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围绕课题进行研究,重点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
3、教师课题: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从中选出某个值得追究和设计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题要取熟避生,宁小勿大,不能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不能设立过于抽象的课题。
三、本学期将要开展的教研活动;
(一)、学校
1、本学期尽可能的传递各种科研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
2、观看光碟《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内在人格魅力就会提升教育艺术。
3、组织我校青年教师认真研究新教材,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在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汇报表演课,以此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走向成熟。
4、组织初
一、初二学年教师“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课”,出课的教师在第一轮“教研组轮听课”中选出。
5、近期末时学校将组织一次校级研讨课,将采用说课、讲课、反思、互动交流、小组研讨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提问、讨论,组织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实际教育行为、教育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讨,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6、组织全体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分析、优秀教案,把新课改的经验以文字资料的形式积累起来。并且进行评比和交流。
7、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在教研组内要求新老教师结对子,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目的,使我校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大起来,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
8、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学院和片的教研活动,通过开放的教研网络,经常和校外的同事沟通和联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
(二)、教研组
本学期每个教研组利用教研日开展以下教研活动:
1、组织一次“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轮听课”,并把上是轮听课上升到课题的高度,本学期确定的探索方向为:
A、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B、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及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C、体现学习的探索性,探寻具体帮助学生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及联系生活实际活学活用书本知识的能力。
D、体现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尝试进行研讨式学习的课堂操作。
2、初
一、初二年级组织一次“新课程课堂教学汇报课”每个教师出课一节,课后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然后教研组内的教师进行分析、研讨、交流。
3、每个教研组隔周教研日都要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和课题进展情况,教师之间互相沟通,共同研讨,使教师的困惑能得到及时回应,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
(三)教师个人
教师每节都要进行教学反思,体现在教学记事中,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发挥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作用,在研究和反思的状态下实践,把教研的主战场放在课堂上,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四、基本措施
1、建立课题立项审批制度,课题必须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教师自主确定、自愿申报,并报教研领导小组备案,课题进展和落实情况要定期做出总结,教务处要及时掌握并提供积极支持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教研组内新老教师要结对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业务,促进老教师转变观念,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3、注重各种原始资料的积累整理,进一步统计分类,有专人保管,为今后教研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确保教研工作有效、深入、持久。
摘 要:由于初高中历史教材及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心理的差异,使得初高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脱节问题,给高一历史教学造成不便。本文就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的研究做了初步阐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利于高一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历史课程;初高中学生;历史教学衔接
一、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简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较初中课标内容丰富
初中历史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部分内容,在每部分内容中基本按年代顺序分专题内容展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高中历史课程注意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既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又避免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充分考虑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引领学生在比初中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历史。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4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不足之处在于,以“模块――专题”、中外史混编为体系结构的新课标,打破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破坏了历史概念内在逻辑关系,容易造成时间和因果关系上的混乱,新旧知识联系不紧密,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并且和以通史状态出现的高考有差距。
2.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差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强调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国古代史的要求:“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较《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注重对历史能力、历史规律等史学方法的考查,并且拓宽了以往政治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现代文明社会的现代公民。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还提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二、初、高中学生的比较
1.初、高中学生存在着较大的思维差异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综合各种材料信息,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其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初二阶段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到了高二年级这种转变初步完成。高一阶段就成为学生思维转型的关键期。有转型就有阵痛,其具体表现为很多同学上历史课跟不上节奏,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大起大落,因而学生就容易苦闷和迷茫,对历史失去信心。
2.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也有较大的不同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通过对我们县城几所高中1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一学生中对历史课很感兴趣的有12.7%,比较感兴趣的27.3%,一般态度54.5%,不感兴趣的5.5%。初中历史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那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掌握历史知识类型方面,喜欢死记硬背的占10.9%,灵活运用的占25.6%,开放性的占54.6%,不知道的占8.9%。
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历史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上,高一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实现转变,38.1%的学生不喜欢探讨历史问题;42.9%的学生不善于用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学习历史;42.8%的学生没有独立学习历史的习惯;38%的学生不能迅速掌握历史学习材料的核心问题。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拐点,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这一切都给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研究方式初探
1.整合、优化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
为顺利实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必须有一本与现行教材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教材,整合不同模块、不同专题或同一专题的不同课文;不同模块的历史知识;不同版本的教材等资源,通过比较、整合,节省时间,优化课程资源配置,进而形成一套与现行教材相适应的校本教材。
2.认真研究学情,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初、高中的历史知识体系断裂现状,高中教学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体系,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增强通史意识,这既是对初中的“补课”,也是高中专题史学习的必备通史基础。
3.加强交流与合作
作为历史教师,要树立大历史教学观,不仅要重视高中历史教学,同时也要关注初中历史教学。从自身做起,加强与初中历史教师的联系,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理念引领上的差异,增长智慧,丰富自己;初、高中历史的衔接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在这方面大家都在努力,我们应寻找机会与之进行交流,认真吸取经验和教训。
4.做好总结
1.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求了解初中物理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着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到底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否联系实际问题并让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呢?学了《光的色彩 颜色》一节后,笔者问学生:蔬菜大棚的塑料膜做成什么颜色,能让光透进大棚,有利于植物生长?就是我们这些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也在为用红色塑料膜还是绿色塑料膜争论不休呢?由此笔者想到,如果学生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来应付考试,而忽略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1.2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即物理课堂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各种物理教学活动.科学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除课堂教学外,还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2.1.1国外研究现状
书本知识简单易懂、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教育思想在国外早已成为主流,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物理教学可以这样简单地加以形容:知识浅、应用强、学科渗透广.综合实践活动和小制作活动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1.2国内研究现状
本课题为新课标下推广素质教育的前沿课题.曾经很多家长和部分教师无法理解,对此课题持怀疑态度.但是随着课改精神的逐步贯彻,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一线物理教师也对此课题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如江苏省茶高级中学的丛旭老师在《对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思考》一文中阐述了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普及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较好地激发青少年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加强各种知识的联系,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大有促进作用.江苏省句容市郭庄中学的罗卫平老师在《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探索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由于农村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条件较差、信息闭塞,加上课业负担繁重,学习时间紧张等因素,以往几乎没有进行过一次物理课堂以外的实践探究活动.从教师到学生对怎样进行课外实践探究活动,从方式到方法几乎没有经验可谈.
但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将生产、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更好地融入物理学习中,课题组教师不断地进行了探索.
2.2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课外实践活动追求的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等.课外实践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其所持的课程价值取向是强调自然、社会与他人对个体存在的意义,更加关注农村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世界”与“体验世界”,在自然、社会、他者与自我的融合统一中探求知识的情境化意义.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是以学生为核心,实现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均衡与整合,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因此,本课题将对目前农村初中物理课外教学的内容和模式作出一些好的建议和尝试.
3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3.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对我校各班级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部分城区学校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明确实践研究方向.
(2)通过分步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探讨一些针对本课题的实际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并逐步增强学生把书本和生活紧密联系的理念以及相应的思维能力.
(3)通过一些合适的课题的开展,积极创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通过研究,提升我校物理教师学科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教师科研团队建设,形成校内有生命力的科研共同体.
3.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1)教师、学生对于课外实践活动认识的调查研究.制定问卷调查表,对我市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2)为顺利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构建的理论研究.构建以“专家决策组”、“实践决策组”、“学校决策组”为核心要素的决策平台,初步确定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实践的基本原则、构建实践活动的模型框架、运行机制和评估机制.
(3)结合农村实际确定活动课题的实践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选择课外实践内容时教师应该倡导学生自己从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定期向学生公布,并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确定实践活动的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实践活动的课题,自行组建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方案的实施进展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4)优化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建议研究.成立课外实践活动兴趣小组,在全校造出声势.通过评比、展览,表扬一批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分子,调动起更多学生的积极性,以促进今后学校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建议.
4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4.1本课题研究的思路
以班级为单位,首先是对教师、学生对于课外实践活动认识的调查研究,对干扰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其次是制定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计划,那就是通过三年的努力,让学生和教师(尤其是教师)认识到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该课题的研究是以物理学科为知识背景,研究和活动应同步展开,通过各种各样的综合活动调动学生,不断地收集实践活动的证据,调整活动的方法,活动中课题小组成员全体参与,随时注意学生的表现,教师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平等对待学生,始终把自己置身与学生之中,积极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关注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要经常开碰头会,了解研究的进展情况,联系活动地点,安排活动时间,解决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阶段的写出各项研究活动的分析报告.设计活动时,教师可适当地安排一些多人合作型的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为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关注过程性评价,评价时要爱护不同类型的学生,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最后针对研究目标,进行反思、归纳,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
4.2课题的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确立和准备阶段
(1)搜集研究资料,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2)学习了解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制定课题组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1)建立课题组网页,将课题组网页作为一种学习与研修的平台,鼓励教师运用经验总结法将自己有关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经验总结等文章上传到课题组网页中,形成教育资源的共享.让课题组网页成为课题组成员活动之家,成为课题组成员深刻反思、真实记录、推动成长、相互促进的平台.
(2)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购买相关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在系统了解国内外研究本课题现状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协商研究具体计划,明确各自分工,自主制定计划,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研究的心得.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阶段
(1)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出带普遍性、具有可行性,既有时代特点,又有较强操作性的做法,撰写一批有指导意义、辐射性较强的研究论文.
(2)去粗取精,抽取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请专家论证、提升、完善研究成果.
4.3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采取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
(1)文献分析法:针对选题,以“物理课外实践活动”为核心词,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深入整理分析.
(2)比较研究法:比较我市“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与上海、北京等地的发展差异,比较我校与靖江外国语学校、靖江实验学校等学校的发展差异,寻求缩小差异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变大多数教师、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影响学习的片面的认识,一边研究一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研究法:以我校中初二、初三14个班级和周边学校为实验点,分别用半年时间,重点跟踪一个学校,从制定方案到具体实施到总结评估,充分验证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5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5.1主要观点
本课题的切入点为探索如何在物理课堂之外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感知到物理和生活的密不可分,在学生的脑海中深深刻下物理为生活服务的烙印,并通过课题探索活动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5.2课题的创新点
(1)具有农村初中教学特色,我校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农村.针对农村学生的物理教学现状进行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特征.
(2)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尽可能多得总结一些实际可用的教学方案和素材.
关键词:支点 休复生 自信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181-01
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起地球。”―― 当我把目光拉回到我们教育的孩子身上,我突然发现,当我用心走进孩子时,我竟能找到很多能促进孩子进步的支点,这些支点几乎可以与阿基米德那个支点所起到的作用相媲美! 在我从事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有一个孩子的教育过程,给了我发现促使孩子进步支点的经验总结:
刘建同学是初二下学期到我班的休复生,是全校出名的问题生,打架、上网、早恋、旷课等问题都集于一身。这次回校,主要是受自己表哥考上大学的启发,自己也产生了想升学的愿望,但由于文化课基础太差,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涣散。但由于他爱好体育,并且体育成绩较好,所以又重新产生了升学的想法。
回校表现:上课时基本不听课,看杂志、小说等,课上没有捣乱现象,能够保证老师上课纪律,只写语文、历史、政治文科作业。但这种状况很快结束,开学不久就出现了旷课、课上说话等问题。
老师的处理方法:
支点一:老师找他谈话,以便于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
首先,我没有直接训斥他出现的问题,而是直接告诉他,老师很看重他,由于他在班级的年龄较大,老师认为无论是纪律还是日常表现,他都应替老师多分忧、并且给同学做出榜样。并提出希望看到他学习上有所进步。我对他讲:“虽然你的功课拉下了,但如果把这些能学会的文化课掌握住,成绩是会慢慢提起来的。老师也不是让你一下子就提高很多,但你得让我看出你在努力!”刘建听了我的这番话,也非常坦诚的告诉我:“由于功课拉下得太多,现在听课很吃力,甚至都听不懂,所以对学习基本上失去了信心了。”
支点二:找到问题的原因后,积极找寻解决的方法。
针对刘建的这些问题,我没有马上给孩子提出奋斗的目标,也不急于给孩子讲那些大道理,而是采用很自然的与同学交往的方法,我很坦诚的告诉刘建,现在他的情况我很担心,因为这样下去会很难实现他的理想与愿望的,我明确告诉他:“老师很想帮助他,希望他配合我。”同时,我又联系了班级的任课老师,在学习上尽可能的帮助他。也许是王建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关心,孩子果然在学校的纪律又一次出现了转变。
支点三:在生活以及学习等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与帮助。
刘建这样的孩子实际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人仗义、热心肠,办事能力强,善于交往,身体素质好、班级荣誉感强等。但孩子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许原因不是在孩子的身上,家庭、社会和学校是不是都应当来检讨一下?出自一种责任,我走访了王建家,他的妈妈接待了我,并向我讲诉了他的家庭情况:爸爸啤酒厂已经快退休了,工人;妈妈也在一家公司上班,有个女儿已经出嫁了。由于王建自小是个男孩加上他又最小,所以父母免不了多娇惯了些,孩子在小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家长也没怎么管,结果日子长了,想管也管不了了。刘建的妈妈身体很糟糕,只要说起他的儿子,这位母亲就会表现出很多的无奈与焦虑。他的妈妈很直率的告诉我:“他们现在对刘建并不抱太大的希望,甚至都想让他辍学在家,但刘建自己却还要求仍是在学校念书,父母也只能答应了。”了解了这样的情况后,我知道,教育刘建想借助家庭的力量已经显得很微薄了。我只好暗下决心:“只有靠自己了。”但我仍然要求他们尽量协助我。
支点四:抓住机会充分展现孩子的优点,为孩子树立信心和尊严。
(1)充分利用学校的活动:在学校举办的“以纸换树”活动中,我没有想到我们班捐纸最多的同学竟然是刘建,而且在全校也排在了前面,我想:“给孩子树立尊严,也是转变别人对他看法的机会到了。”于是我在全班表扬了刘建,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学习他的这种热心、关注班级、为班级争光的强烈荣誉感。同时,我还借助学校的力量号召向他学习。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的促动,使他在以后的班级活动中表现更加积极,纪律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在校运动会中给予他展示才华的机会。对于刘建,想在他学习上发挥他的个性与专长是不可能的,但恰好是体育,尤其在短跑方面,应该是他最兴奋的焦点。确实如此,在校运动会中,他在200米、400米决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班级争取了很好的成绩。为此,我借此机会鼓励他一定要好好练习,并把文化课也争取抓上来。同时,我和刘建一起讨论他的未来并树立目标:争取公费山一中的特长生。
支点五:有了理想的孩子自然会发奋图强,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管不住自己就会犯错。
刘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调整,应该说状态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过了一个寒假之后,孩子回到学校的状态又倒退了很多。上课迟到、顶撞任课老师,甚至对我――他的班主任偶尔也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我很不解,于是我请来了他的妈妈,才知道原来是最近他的家里出现了一些状况,爸爸和妈妈因为一些问题闹起来,而且在管理刘建上出现了分歧,同时王建与爸爸妈妈也僵持起来了。知道这些原因后,我就把王建找来,与他平心静气的交谈,告诉他无论怎样他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爱他的,并指出了他的问题,劝解他要做个孝顺的孩子。并与他一起回忆他回校的经历与父母亲对他的付出。这次谈话过后,我很注意刘建的日常表现,发现他最近总是闹肚子、并且出现了发烧等状况,我及时联系他妈妈带他看病,并且总关心他的日常生活。最终这块“顽石”被我给感化了,在上课及体育训练上也步入正轨。并经过努力实现了当初我和他树立的目标:考取了“公费山一中”。
反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要因为他是“坏孩子、淘孩子”就放弃对他的教育,作为老师就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去教育他,感化他,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并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总结能促使孩子进步的支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育人使命,才不愧为人师。
参考文献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学习贴近教学实际
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教育素养一个必不可少的教研活动内容。可是怎样让理论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在理论学习活动中做到:
(一)开展专题研究
在教研工作中。根据教师教学的实际。确定研讨主题。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教师学习案例、随笔等更贴近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的理论材料和自己的经验总结,从而解决以前的理论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实践脱钩的弊端。两年来,我们地理学科开展了专题研讨,如:“如何上好地理课”、“集体备课的利与弊”、“新课程活动内容教学的有效性思考”、“教师如何听课、评课”。活动时,教师畅所欲言,或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研讨氛围浓厚。既解决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受到了教师的欢迎。
(二)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接触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新理念。组织教师去省、市参加上一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回来后对专家的讲座、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了解当前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方向,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让合作成为一种习惯
(一)集体备课,互动研讨
从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每个学期开学初对地理教师进行系统的教材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时分二个大组:初一学年组,初二学年组,每组由一名执教多年的老教师主备,其他年轻的、新的教师在听取主备教师的设计方案之后,提出补充修改意见,形成共识,由主备课教师写出教案。其他教师再根据自己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教学需要采取圈点批画、增添删减的方法进行修改。在实际教学中,每位教师还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认真反思,对个人教案进一步完善。
(二)以课堂为依托,创新教研活动的方式
有效的教研活动,首先应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在实践的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很多共性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所以,学科组的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及时地将存在的共性问题分门别类和筛选,然后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分工和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中,我们参与集体备课,集体的智慧推出一节课参加学校的研讨课活动,组内教师认真观摩,并从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创新、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评议,通过互动交流,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形成典型课例资源包(含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
三、常规与特色相结合,让教研活动更富时代气息
(一)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汇报课,创设成长平台
青年教师汇报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教研平台。根据我市教学现状举行了青年教师网络视频课大赛,前不久又举行特岗教师课堂教学展示,通过活动较为全面地考核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使新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法学法上较以往都很大的突破,受到学生的欢迎,很好地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态度与水平、风格与风采,为青年教师的崭露头角实实在在地提供了舞台。
(二)开展教学观摩课,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
课堂教学观摩课是一项常规的教研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活动中对参加听课的教师做如下要求:①做好听课准备。②尊重执教者,认真听课。⑧记好听课笔记。④评课要及时认真地进行。
(三)组织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全面的考核,体现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包括:教师课堂导人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技能、组织学生有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技能、针对差异因材施教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等教学行为实践能力的展示和应用。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使一批年轻的地理老师迅速成长,比如一中的焉斌、姜世祯、虎头中学的君洪全等教师,他们都非地理专业的教师,但由于工作的需要担任地理学科的教学任务,他们在工作中虚心学习、敢于挑战困难,在课堂教学大赛中都获得较好的成绩,成为地理学科的骨干教师。
(四)组织优秀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的评选
为鼓励教师采取“多阅读、多反思、多动笔”的方法,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学习,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及时总结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们每学期组织进行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的评选。大家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认真总结反思,案例、随笔等内容写得饱满、感情真实,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需要一些更为灵活、更有特色的教研形式,为此,还开展了课题研究、教研沙龙、网络教研、中心组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困惑,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校际联合,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
(一)加强校际联系,开展送课下乡活动
我们按照上面的精神,把强校和薄弱学校结成了学习、帮扶对子。在结对于过程中,两校就教育科研和实际教学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推动两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组织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选出市里的名师送教下乡,为乡下学校的老师们执教了精彩的公开课。这些活动发挥了教研活动的辐射作用,加强了学校间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鼓励教师勤记录,收获累累硕果
授课班级具体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6-7年级10个班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分别是七年级6个班(7年11班-7年16班)六年级4个班(6年1班-6年4班)。音乐课的测评标准如下:课堂平时表现,期末卷面考试,期末文艺汇报演出。
课堂平时表现:
我所教的班级中4个6年级班级。6个7年级班级。其中6年级学生相对7年级学生表现的较好。
学生平时课堂上比较好的班级是6年3班和7年12班。表现较差的班级是6年2班和7年14班。7年12班是7年级的实验班。该班平时课堂表现非常好,上课时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讲课。能作到气氛活泼,纪律不乱。班级学生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和道德修养。这时我所任课的10个班级中表现最好的班级。卷面考试成绩也排在了10个班级中的首位。6年3班在6年级中表现比较突出。6年3班有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经过几次教育后这些学生改进很快。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的同时积极回答问题。给班级带来了一个很好的音乐学课习环境。
课堂平时表现较差的班级:7年14班和6年2班。
7年14班学生课堂学习气氛不浓,课堂上课时基本没有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多数学生课堂上有小动作、溜号、说话等情况。多次教育效果不好。
7年11班个别学生影响班级。每节课都要用大量的时间组织课堂纪律。班级学生说话接话想象严重。重点学生:刘浩承于添聪 孙语良 杨京瀚 蒋博 高志昂。
6年2班时六年级的实验班,与七年级实验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班级女同学表现良好,主要问题出现在男同学。该班男同学说话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到了其他同学。多次教育效果不好。
期末卷面考试:
成绩最好的班级是7年16班。出现问题:由于本学期期末“红歌会”合唱比赛占用了学生课余时间。临近期末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其他学科考试。经组内研究决定采用开卷考试。此次开卷考试题内容多位学生自由发挥的文字题。给学生2天时间(周六周日)完成试卷。试卷成绩突出的班级是7年12班和6年2班。较差的班级是7年15班(该班雷同卷较多疑为集体抄袭)。
期末文艺汇报演出:
期末文艺汇报演出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班级音乐会形式进行考试。表现较好的班级是:7年12班 7年16班 6年3班表现较差的班级是:6年4班。其中7年16班的音乐会最有气氛。班级干部经过了精心的策划(演出顺序,邀请函出场顺序 班级设计主持人串词)。6年3班的整体节目设计的非常好。7年12班的节目很有艺术气息。演出较差的班级是6年4班(没有演出节目顺序学生没有准备考试内容 没有主持人 没有班级设计学生积极性不高)
活动表现:
本学期6,7年级主要的文艺活动有:军训文艺汇演,校庆运动会班级文艺节目,“红歌会”合唱比赛等。
军训文艺汇演中各班节目都比较出色。相对来说7年11班的全班同学大合唱非常出色。校庆运动会文艺表演中大多数班级能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排联节目。突出的班级是7年16班 6年1班。本学期最后一项大型活动是“红歌会“合唱比赛。6年2班的节目《闪闪的红星》,7年12班的《黄河大合唱》都获得了学校合唱比赛的前10名。红歌会活动中。6,7年级从学生道班主任都能够积极的参与,使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以及合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红歌会”暴露的问题:
1.“红歌会”初期个班班主任不够重视,临近比赛前几天“临阵磨枪”直接造成了学生上台紧张忘词等情况。
2.平时训练时学生不跟伴奏练习。正式演出时跟不上节拍。
课代表表现:
7年11班课代表李冠达,7年16班课代表李佳绮,等表现出色。
个人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这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教师这一职业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快乐。生活在省二实验这个附有挑战性的环境,身边是一群同龄的充满着活力的同事。每天相伴的是满带着天真的孩子。快乐的背后我感到的是从未有过的压力。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身体"战备状态"的反应,这是当我们意识到某种情形,或者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具有潜在的威胁性的时候做出的反应。仔细想想压力就是来源于责任,来源于潜意识里的责任。我担心无力面对时刻的挑战,害怕缺乏经验的我无法马上胜任教育工作。我开始彷徨,我渴望鼓励与帮助。这时学校给我配了师父。是师父和同事们的帮忙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同时让我知道在激烈的职业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 1
与本篇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总结 内容有关的: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在这短短半年的工作,让我学习到了在学校课本中永远都无法领会的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同时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成为“好老师”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崇高的师德。教师要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对于我们新老师而言,我们有着非常艰巨的任务。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具备肩负重任的基本教学素质呢?我想无非也就是这两点:第一点是写教案,对待教案一定要认真,新教师几乎毫无讲学经验,那怎么才能不在讲台上出洋相,不说错话,不写错字呢?那只能认真对待教案和备课,我一般都会先备课,再默课,最后设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尽量解决,如果无法解决,我在上课时也会尽量避免。第二点是听课,新教师快速成长唯一途径,自己学科的公开听课是一定要听的,但光听公开课是不够的,我在自己的学校里没听课调节,但我会去听语文和数学公开课,说不定能从中体会到一些不一样的感觉,我觉得对我同样是有帮助的。
有梦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朝阳。尽管追求梦想的路遥远而又坎坷,但我想说:"就算很受伤,也不要闪泪光!"让梦想起飞,总有希望之花盛开的那一天!既然我们选择教师这个职业,那就要认真对待我们的学生、学校还有自己的教学态度。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勇于钻研和攀登,我相信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XX年 年是幸福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当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
(2)
与本篇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总结 内容有关的:
期中考试胜利结结束了,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组织的很好。达到预期目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期中考试是就学生一个方面而言,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总结,是学习态度、学习作风,学习效果,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的检查和总结 ,交流,是学习知识,复习固和加深,就这个意义而讲,我们这次期中考试目的已经达到,期中考试起到了加油站,检修站的作用,通过这次考试,很多同学学习态度进一步端正,学习作风更加刻苦了,学习 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了,期中考试过后,我们看到全校绝大部分同学的时间抓得更紧了,很多班级的学习空气更加深厚了,学习生活更紧张了,一句话,期中考试过后,我闪在学习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次期中考试达到了预期目的,
取得一定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一,发动的比较好,这次期中考试,学校召开了动员大会,由我作了动员报告,在会上,我讲了这次考试的意义,目的,要求,安排计划,学校动员大会,以后,按照学校的要求,多数班级召开了,相应的以期中考试为主要内容的班会,班主任老师做了进一步的发动,启发引导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投入了紧张的期中考试,有的班做了期中考试计划,计划中,有期中考试的组织要求,达到的指标,从本班的实际出发,制定了通过努力达到的学习成绩指标,有的班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表决心,讲计划,说打算,同学之间,互相勉励,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这次期中考试的认识,班主任先利用课余时间找同学们谈话,耐心地启发诱导,解除虑顾,树立信心,提高自觉性,有的班学了在期中考试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的同学,全班同学早来晚走,有的下午多上一节课,有的下午多学一个多小时,目前,昼长夜短,春光明媚,气候宜人,正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大好时光,为进一步组织好这次考试,我们对全校21个班,早晨到校的学习的情况,中午到校学习情况,下午放学的学习情况做了严格的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大部分同学,按照学校的要求做了。特别是一 年级,更为突出一些,不论早晨,中午,下午,一年级六个班,...……
二、这次期中考试组织的好,部分科是统考,部分科是要我们出题,自己阅卷,这次期中考试阅卷,我们学校停了一天课,时间很紧,老师们在空课,课余,早晚完成了阅卷任务,为了组织好这次期中考试,多少老师起早贪晚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为了组织好这次期中考试,我们所有老师带病坚持工作,为了组织好这次期中考试,我们老师主动地妥善地安排了家务,挤出更多的时间辅导同学们的学习,早读,中午,下午,放学后,自习课,很多任课老师到教室中,到同学中去,到同学们的家里,指导.同学们复习,态度那么认真,热情,诲人不倦,.作风是那么地艰苦,朴实诚恳,这次期中考试,之所以取得一些成绩,是我们老师认真工作,组织得好。
三、学习态度转变的好
学校动员和班级动员会开过后,很多同学积极行动 起来,原来学习态度比较好,时间抓得更紧了,原来学习一般的,时间抓得不那么紧的,学习态度不那么刻苦的,自觉的,这次动员会以后转变了态度,自觉性增强了,他们也跟学习好的同学一起挤时间,争速度,讲方法,求效率,起早贪晚复习功课,在期中考试前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可喜变化,早晨天刚蒙蒙亮,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几十名上百名同学,已经从七八里九十里以外的家里赶到了学校,操场上,院落里,校室里都有朗朗的读书声,下午八点后,天黑暗下来,同学们挤在教室里学习,为了学习,忘记了吃饭,睡觉,多少同学晚上回到家里学习,饭后,饭后稍一休息就继续学习,有的往椅子上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电视不看,客人不待,天不聊,朋友不理,专心致志地学习,有的学习到深夜很晚很晚,有的到十一二点,困了喝点,水,,走走步,清醒清醒就继续学习,多么好的学习态度呀,多么苦的学习作风呀,工到自然成,铁杵磨成针。努力是成功之母,毅力是永久的享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这次期中考试,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好些,是他们勤奋努力的结果,这次期中考试,有些同学之所以在自己的基础上有些进步了,是他们勤奋努力的结果,这次期中考试,我们之所以取得了一些成绩,是同学们自强不息,奋发学习形成的。目的达到了,原因找到了,经验总结了,那么我们这次考试成绩怎么样呢?
学生前40名的名单
(略)
对以上40名同学特此提出表扬,并号召全校同学向他们学习,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刻苦,踏实,实事求是,肯学,掀起一个学习先进,赶超学习先进的热潮,我们学习上还有哪些问题呢?
一、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今后工作,劳动没什么文化是不行的。初中的文化已经不够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做一个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知识是光明,无知是黑暗,要建设必须有知识,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去学习。顽强的耐心地学习,不学习的人,像不长谷的荒地,无知识比贫穷更可怕,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好处,少年好学,长大才能成大器,中国有句谚语,少年好,如日出之光,壮年好学,如日中之光,老年好学,如蜡烛之光,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鲁迅先生说,我,倘若能生存,肯定仍要学习。
二、行动不自觉,作风不刻苦。
1、自习课乱,
2、晚上回家不学,
3、部分同学不完成作业,
4、少数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
学习空气不浓,我们的成绩效果不好,成绩跟兄弟地区比较差。
三、在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个别有旷课现象,我.们今后的学习任务还比较重,期中考试不是学习的终 点,是学习的加油站,抢修站,万里我们才仅仅迈出了第一步,今后 的学习道路还很长,考试的次数
初一12次
初二8次
(2005——2006第2学期)
卫
与其它必修课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最理想的教学境界就是让学生既有知识又有技能。在教学的方法上,我还在一直摸索和总结,但我最有感触的这一学科的教学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不同学校计算机资源的配置是不一样的,我校中学部目前配备有一间计算机教室,共配有53台学生机,但由于硬件方面原因,可以使用的有40台,对于七年级基本上可以人手一台,但初二和初三还是不能满足。学生机与教师机、服务器通过局域网相连,今年我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机,可以锁定他们的屏幕,进行教学演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基于这样的软硬件配备,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中进行,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模式,觉得效果不错。
1、边讲边练
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计算机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学习效率很难得以保证,并且很多中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学能力较差,面对一无所知的新知识茫然无措,上过一、两节这样满头雾水的课之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所以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10-15分钟进行讲解、示范,按照需要,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2、精讲多练
讲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例如在讲到“控点”时,我就把所以要涉及到这一操作的操作都提出来,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又把握住了重点,让学生重视起来。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的思考。
3、结合课本配套光盘和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每一章或每一节知识讲完之后,还可以使用课本配套光盘来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但我发现课本所配光盘的内容过于单调,而且解说词上面没有深度,基本上是读课本,没有发挥,所以我自己就制作了不少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4、演示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手段
以前的教学方式上一节多媒体课、一节上机课,学生从听课到上机操作要等很长时间,特别是初二和初三的同学,等待时间长达一周,理论与实践脱节太多,这样下来学习的知识遗忘的非常快。今天我从网上下载了电子多媒体教室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功能,把学生用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一致,这样再将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认识、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事实证明,以这种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非常高,每节课操作作业优秀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5、分层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