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2-01-30 06:02: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第1篇

1、复习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一个词语“胳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

【教学重点】

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并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要这样说。

【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桶满满的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小黑板出示课题)

2、师:小朋友们,老师先要考考你们上节课生字学得怎么样?谁来接受考验!

课件出示:

既 然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走 走 停 停

胳 膊 沉 甸 甸

师:大家真不错,把词语都记住了!

二、自读自悟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井边,这一天三位妈妈一起去打水。他们边打水边说话,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讨论的内容,划好后自己读一读。

2、学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并读一读。

3、学生交流反馈。可以一名学生也可以请三名学生说说妈妈谈论自己儿子的话。

师逐句出示:

一个妈妈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三位妈妈在谈论什么呀?

生1:在谈论他们的儿子。

生2:他们在夸奖自己的儿子。

5、师:那就请你当当妈妈,来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生自由读读三位妈妈说儿子的话)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师:谁来当当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1、出示: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⑴ 学生读到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⑵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妈妈的话?

(学生自由说说理由:很骄傲、很自豪)

(师板书: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⑶ 谁能读得更自豪些?

(指2生读)

⑷ 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其余学生尝试评价,师做适当引导)

⑸ 我们一起来当第一位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齐读)

过渡:

第二位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呢?谁来夸夸。

2、出示: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学生当第二个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

⑵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她很自豪。

生2:我知道她的儿子唱歌很好听,所以她说得那么自豪。

(师相机板书:第二个 唱歌好听。)

⑶ 师:谁也想来试试?

(指2~3生读)

⑷ 师: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生:她的“谁也”读得特别重。

师:是啊,“谁也”读重了夸奖的味更浓了。

⑸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吧!

过渡:

前两位妈妈眼中都有位优秀的儿子,那第三个妈妈呢?

3、出示: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学生当第三个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⑵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出来,他跟前两位妈妈说的不一样?

生1:语气一点儿也不骄傲。

生2:因为她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她读得非常平淡。

(师相机板书: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⑶ 师: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会这样读,那这特别的地方你指的是什么呢?

生1:是指没有像前两位儿子那样的特长。

生2:她的儿子很普通。

⑷ 师:谁也想来读一读!

(指名2生读)

⑸ 齐读!

过渡:

现在,我们都了解了妈妈谈论的话题,我们连起来读读吧!读时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

(齐读)

四、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1、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这里共有几个儿子?

(生:3个)

2、师质疑:可最后在旁边的老爷爷却说:“三个儿子?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件出示:三个儿子?)

(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1:明明有3个儿子,怎么只看见一个呀?

生2: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

4、师:老师也很疑惑,请小朋友们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找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读课文,找找答案)

5、反馈交流。生自由说说后来发生的故事,及三个孩子的表现。

(师相机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师:请小朋友们好好地读一读这三句话,读好后请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7、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不用给予肯定,指导朗读这三句话。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这三句,知道三个孩子的不同表现。

8、师: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个“沉甸甸”,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我想告诉大家这桶水很重。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描写水桶很重,请你找一找。

9、出示: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桶水,我们也来感觉一下这桶沉甸甸的水。

(4、5生试)

学生试后,教师作记者采访学生提水后的感受,相机理解词语:晃荡、走走停停。

10、指导写字:

师:是呀,这么重的一桶水,胳膊都痛了,我们来写写“胳膊”着两个字吧!

⑴ 课件出示:胳膊(带田字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注意点。

⑵ 学生各试写一个,教师巡视。

⑶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进行对比。

⑷ 教师范写,边写边指导,重点指导“膊”。

⑸ 学生再次练写。

师:小朋友们,我们写了一会会儿字,胳膊就开始酸了,而妈妈们却还要提着这满满一桶水,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妈妈的辛苦吧!一桶水可重啦!

(引读第8自然段)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

(引读三个孩子的表现)

11、看着这桶沉甸甸的水,再看看这三个孩子的表现。你明白老爷爷说的话了吗?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又为什么要这样说?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吧!

(同桌讨论)

12、交流反馈,学生畅所欲言。

13、教师小结:是呀,一个真正的儿子,他懂得妈妈的辛苦,他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师:如果你是他的妈妈,你可以怎么夸自己的儿子呢?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 。”

学生尽情夸赞。

2、师:看来,这位儿子并不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我们的板书哪里需要改一改吗?

师按学生要求将板书第3个儿子的下面补上:

孝顺、懂事

3、齐唱《天下游子同此情》,感情升华。

师:是呀,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成为这样的子女。在我们德清也有一位大孝子,他叫──孟郊。让我们借着一曲《天下游子同此情》来赞扬一下所有的孝子吧!

(师生齐唱《天下游子同此情》)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胳 膊

第二个 唱歌好听

第2篇

当看完课文《三个儿子》这篇外国作品时,被文章中老爷爷风趣、幽默的话所深深感悟―――“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从文章中体会到,无论古今中外,孝道永远是永恒的话题。所以,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提出质疑:文章内容里明明是讲了三个儿子,可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让学生带着质疑继续走进文本,为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做铺垫。

【教学设计及说明】

(一)设计思路

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另外,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直面语言教材、自读自悟自主构建的过程。读,永远是阅读的教学主旋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读透,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受文本带给他们的感染和熏陶,并在生活中提高认识。

(二)学习目标

教学中,课上面对的是年龄尚小的二年级学生,他们抽象思维、理解问题的能力不强,但形象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朗读、表达,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编排。根据图和课文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既(jì)、嗓(sǎng)、拎(līn)、桶(tǒng)、晃(huàng)、甸(diān);会写9个生字:拎、桶、停、聪、甸、胳、膊、晃、荡。

2.分角色朗读课文,准确体会文中不同人物的说话语气,鼓励孩子个性化朗读。

3.欣赏课文,理解老爷爷说的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畅言交互式智能教学系统授课文件)。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重视积累

1.复习生字词,巩固读音。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儿子》一文中的生字词,你们还记得吗?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老师来报听写。

(2)写好了吗?大家对照大屏幕看看写得是否正确(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刚刚听写中的词语),写得正确的,举起你的小手告诉我,写错的也不要灰心,看看自己错在哪,并在旁边及时纠正。

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设计意图:小学低年段的教学任务中“识字”是一个重要环节,听写生字更是检验、提高并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生字的最佳方法,也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学生如果掌握了识字、写字,那么他们就可以进一步扫清阅读障碍。)

(二)创设情境,自主交流

1.从刚才的复习中,不难看出,你们已经把上节课的拦路虎变成了乖乖虎,接下来,我们学习课文也就轻松多了。在这里,老师为了奖励大家的表现,给你们朗诵一首小儿歌好吗?听听儿歌里的小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孩子。

2.教师朗诵儿歌――《写给妈妈的摇篮曲》,激发阅读兴趣。

3.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我精心准备了一首紧扣文本主题的小儿歌《写给妈妈的摇篮曲》。创设这一环节,希望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渴望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也为接下来引出文本做了必要的铺垫。)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评价儿子的话,用“_____”画出来。

2.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通过电子白板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通过白板聚焦,出示三个妈妈的不同评价语。目的是让学生对句子的呈现能做到记忆犹新,提高视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3.从三个妈妈的话语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4.创设情境,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在情境表演中,我反复地点拨指导学生朗读三个妈妈说的话,运用以读代讲的策略,让他们读出味,读出情感来。课上通过课件的辅助,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解决了教学重、难点,无疑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抓住重点,深度对话

1.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回家,她们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

2.从文中的哪些词或句子看出水很重呀?(相机理解“沉甸甸”)

3.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告诉大家,妈妈们拎的这桶水沉甸甸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黑板操作,用电子笔帮大家在电子书上找出相关内容的句子。这样做可以让他们经常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带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交互、参与的新课程理念。)

4.创设情境,体会妈妈提水的辛苦。

(设计意图:在理解和处理妈妈手中的水桶沉甸甸,妈妈们拎不动这个环节中,用不着教师过多的讲解和提问,只需要学生细细地品读,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学生就会对文本内容得以升华。)

5.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默读课文,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1)出示课件:“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说话训练:以“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句式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画面,让他们用“一个……一个……另一个……”句式介绍三个儿子分别在干什么,进行说话练习,引导他们把这样的句式带到生活中去说一说,并继续拓展到试着使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这样的句式练习表达。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和依托,但在信息社会中,教材显然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资源,所以,课上要积极拓展新领域,引导学生从教材向课外延伸,在这个教学设计环节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指导,学生在练习语言表达的同时,也体会其中所承载的知识、承载的思维,这也正是我们语言教学的根本所在,也正是对新课程标准理念有效的体现。)

6.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课件播放三个儿子的行为。

(2)朗读句子。

(3)讨论: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老爷爷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设计意图:在课上,因坚持以“读”为主线,用朗读放飞情感,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了文本内涵,所以,孩子们深刻懂得了老爷爷的话――只有那个帮妈妈拎水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课上也顺利地达成了这个环节的教学目标。)

(五)回归总体,升华感情

1.讲解“孝”字的演变过程,并从中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诵读《三字经》里部分关于孝敬父母的句子。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成功地将课外资源用于课内语文教学,通过对“孝”字的历史和文字的演变,对《三字经》中孝的精神的阐述,将语文学习延至课外,在体会中国传统美德的同时,也对课外知识有了一些积累。)

3.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完成说话练习。

第3篇

关键词:学习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235-01

“教,是为了不教”,这应是我们教师搞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能够做到了吗?或者能够做到了多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线教学教师。事实上,“台上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台下学生无可奈何地听”,这种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学生学得很被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兴趣,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潜力,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被禁锢在我们许多教师那所谓的“精心教学设计”中。殊不知,主动性没了,学生自身的潜力也被抑制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创造性也被扼杀了。因而也就导致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缺乏创新,只会一味的被我们的授课老师牵着鼻子走。到头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再优秀也不过是“复读机”而已。一个有远见的、对学生真正负责任的老师应该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目标。其实,只要我们教师注意从细节入手,在平时的教学中刻意着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着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下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

古人说得好:“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每课学习之前,我就刻意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要求学生先自己独立把课文读通、读顺,粗略通晓课外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了思考和知识上的准备,从而为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打下有利的坚实基础。预习可根据年级段的学习目标和课文学习目标,明确基本的预习任务。例如,二年级学段,学生的预习目标应该是:读通课文,在课文中勾画生字并巧记生字字形,简单说说你的读书感悟。有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学生课外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大致了解一下与课文相关联的内容。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只要经过了预习,头脑就有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初步印象,为学习课文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样,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能有限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充分地进行自主交流,充分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我们老师只要创造一个浓郁的交流氛围,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的心态会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寻求答案以便更好地展现自己。实践证明,学生课前预习得越充分,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越高。课前预习,对于后进生来说,好处尤其大,预习的习惯一旦养成,那些后进学生就不会因为反应速度赶不上而感到吃力,使得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去琢磨、去交流,从而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事实证明了,布置好课前预习,学生养成了预习的习惯,也就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给予学生充裕的合作探讨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执教教师应大胆放手把课堂让给学生,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给予他们广阔的思考和交流空间,引导他们热烈地去交流、大胆地去讨论,积极地“学”、激烈地“议”,就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教师只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行了。当然,前提条件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议”什么。比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一课时,我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合作交流任务:第一,互读课文,纠正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第二,说说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第三,读了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第四,质疑解难,你还有什么疑问?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教师鼓励各小组要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20~30分钟左右)积极地完成。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便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教师深入到组内去“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参与讨论交流,以便深入掌握他们掌握知识的深浅,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好胜的心理驱使他们激烈地交流,在交流中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很多时候,我们教师预设的疑难问题已经被他们迎刃而解,已经不用老师再去费九牛二虎之力去讲解了。只要给了学生充裕的交流时间,绝大部分组员都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小组合作的彼此对话中,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全班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自信心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切实提高。

三、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培养自信

第4篇

一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

我们要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课堂教学有一些“生长点”。把握好这些“生长点”,有可能成为一节充分生成的课。

(一)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老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把学生的质疑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一位老师在教学《三个儿子》时,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

1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2为什么那个妈妈不夸自己的儿子?

3一桶水那么重,妈妈拎着都很重,儿子怎拎得动?

4“沉甸甸”是什么意思?……

老师发现第1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提到,教科书上的“学习伙伴”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建议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来研究。通过深入阅读,不仅解决了重点问题,也连带解决了其他的一些问题。第3个问题是教师原来没有准备的,但学生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尽管儿子也拎不动,但能帮妈妈拎一段路也是好的,可以减轻妈妈的劳累。在课结束前回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已经解决,学生感到满意,也增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对于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着明显的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结论不是现成的,学生会有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年级《操场上》一课,有“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6个词语。教师要求学生在小小组里把它们分成两类。通过全班交流,教师发现学生有三种分法。学生的理由是:第一种分法,左边是用球的活动,右边是不用球的活动;第二种分法,左边是两个字的,右边是三个字的;第三种分法,左边是用手的活动,右边是用脚的活动。教师肯定了三种分法都有道理,然后着重引导学生研究第三种分法,从中感悟表示用手动作的字用“提手旁”,表示用脚动作的字用“足字旁”。这种教法与教师直接揭示规律相比,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却生成了一些重要的“副产品”,如学生知道了有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用手的,有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用脚的;有的词语是两个字的,有的词语是三个字的――这些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非没有认识价值。更重要的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小感受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路,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只有一个,这恰恰是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中十分缺乏的思想方法。

(三)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

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孩子虽然幼小,却常常有让老师心灵震颤的时候。一年级教学《两个鸟蛋》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拿了两个鸟蛋玩得那么开心,你想对他说什么?”老师设计的意图只是要求学生像课文写的那样,提醒他鸟妈妈一定在焦急不安了。没想到有位小朋友说:“他要是把蛋打破了,两只小鸟就死了。这是两个小生命。”教师没有料到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从生命的高度看待玩鸟蛋的事,非常感动,马上说:“我们都爱惜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小鸟。”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平等的对话使“教学相长”。

(四)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开放如何适度,常常会引起争议。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读到“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有学生提出银河是什么,立刻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告诉他。有的说银河是星星组成的,有的说银河很宽很宽,还有一位学生说我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于是老师就让他讲了这个故事。这位学生讲了一分多钟,讲得很生动,其他学生也听得很专心。

过去我们往往把这样的随机拓展看成是不“紧扣教材”而加以否定,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得到肯定。因为在自主学习中,“旁枝逸出”是完全正常的。试想我们自己在读书、查找资料时,有时需要的东西一时没有找到,却旁观涉猎,得到了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积少成多,触类旁通,歪打正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为生成而预设“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这种预设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们的备课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一种为生成的预设:

(一)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二)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

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4自然段的感悟上去:

1读第4自然段,想像自己看到的画面。

2补充阅读材料《地球上的一天》。

(三)从向地球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

为生成的预设具有下面一些特征:

1从机械的直线式程序走向灵活的分支式、板块式程序。直线式程序难以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出现哪些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一节课的教学板块以3―4个为宜。

2从“西洋画”走向“中国画”,讲究“留白”的艺术。西洋的油画画布上布满油彩,而中国画常有大块的“留白”,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两种画法的不同中悟出些什么?小学的一节课时间不长,要让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就必须留有余地,不能安排得满满当当,更不能下课铃响了还要“拖堂”。课堂里有时间多,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做做练习、看看课外书,不是很好吗?

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巧妙设计 效益优化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第一批新课程新教材实验区的启动,既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性反思和总结,又是21世纪对新一代人才挑战和复兴中华的战略应答。处于这样的时代坐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作穿越昨日和明天的思考,而课堂教学的设计,理所当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蓝图和基石、航标和载体。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也就必然要作全方位的理性审视。

一、什么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界面。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设计

新课程教学设计总的方向应该把握“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在“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平台上构建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它是相对于“以知识为本”的平台上构建的语文课堂教学而提出来的。

(一)语文课程教学设计要体现课标精神。老师们走进新课程,首先要把课标的理念融会在教学设计中,从教学设计中去体现课标精神。只有教师把课标精神落实在目标设计、内容优化及教学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新课程才有可能得以实施。否则学习课标是一回事,教学设计还是老路子。那么,走进新课程就是一句空话。

如《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清生字”,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是课标对低年级识字的基本要求。“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还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有一位老师上二年级语文23课《三个儿子》,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个要求。如,老师在生字教学的这个环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识字。老师先让一个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然后,去掉音节,全班学生齐读,最后,把重头戏放在怎样识记生字上面。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同桌交流,学生指出了可以用“换一换”“减一减”“编顺口馏”“猜字谜”等方法来识记本课的生字。这是学生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用自己识记的经验归纳出来的好办法。此时,教师又把一些生字的偏旁以及所表示的意义结合起来,如教学“拎”字,老师带了一桶水,让学生动手拎一拎,从而理解了“拎”的意思就是“提”,所以“拎”字是提手旁,这样,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然后,老师又把生字“拎”和“沉甸甸”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让学生谈“拎”水的感受“重”,进而引出课文中代表“重”的意思的词“沉甸甸”,引导学生发现“沉甸甸”的构词特点以及“ABB”式的词的读音,最后,再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用“拎”字和“沉甸甸”说一句话。这样的教学较地落实了“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语言表达之中”的要求。

(二)教学设计要知识与情感态度并重。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掌握往往成为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不易操作,致使教师、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重视不够,教师也未将学生这方面的发展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隶属于人的内心世界,而人是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是难以揣度的,因而无法通过教师的传授而直接获得,必须通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地潜滋暗长。

如:一个老师在教《荷花》这篇课文。

一生质疑:老师,“画家”指的是谁呢?

师:同学们,你们再仔细把描写荷花的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这位伟大的画家究竟是谁呢?

学生读文思考后纷纷举手。

生l:是叶圣陶!是他仔细观察这么美的荷花才写出了这么美的文章!

生2:我认为画家是荷花自己,因为荷花开得非常美丽,让小作者看得入了迷,所以说一池荷花是一幅活的画。

师:你们分析得很有道理,老师看出你们是用心在读课文了。

生3:“我”也觉得文中的“画家”是“大自然”,因为荷花有生命,如果没有犬自然,世界就没有生命了。还有句话叫,没有天哪有云,没有山哪有树,没有大自然哪里会有人,人和大自然永远不能分。

生4:我认为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作者的“想”和作者笔下的这篇“文章”。

师:你的见解很独特,能不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5:因为人类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作者就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才把文章写得这么美,这么美的文章让人读来感觉眼前一池的荷花真的就是一幅活的画。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了不起”的读者,老师为你们各自独特的想法,精彩的发言而喝彩!

这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他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设适宜的土壤,把知识投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 教学设计要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一次公开课,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古诗《暮江吟》时,让学生读中感悟,集诵画唱于一炉,锻铸学生的灵性、悟性。尤其是最后设置了“小诗人”环节,让学生填写诗句更是精彩,兹摘录如下:

出示:( )( )如( )( )如( )

( )似( )( )( )似( )

(仿照“露似真珠月似弓”写诗句)

留几分钟让学生构思:孩子们有的沉思不语,有的满脸兴奋,有的低声吟唱,有的摇头晃脑……尔后,全班自由交流。

学生1:风似剪刀柳似绦。

很快的,两三名同学背起了《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全班同学恍然大悟,一阵喝彩。

学生2:大漠如雪月如钩。

很显然是移用《马诗》的意境“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我们为之会心一笑。

学生3:雨似落花花似雨

教师忍不住赞叹道,很有诗味!很有诗味!

学生4:花似红雨虹似桥

学生5:皱纹如浪鼻如螺

全班笑成一团

学生6:月似玉盘景似画

……

第6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44-2

随着历史新课程实施的推进,新理念、新方案在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能否真正有效直接关系着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一定要提高有效性。新课堂背景下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预设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教学的有效、无效,首先是由教学目标决定”。[1]因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要上好一节课应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只有理解了教学目标的价值,才能根据它的价值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领教学设计等。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科学。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认识历史学习的过程,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牢固树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笔者在制定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目标时,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以及其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采用先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再理解这些制度的影响作用,进而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来引领整节课的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其次,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结合实际。课程标准中《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的大多数学生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更谈不上较强的分析能力。主要围绕能够掌握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不要期盼学生能够把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解释得清清楚楚或者能够理解实行这些制度的经济基础。否则,学生无从谈起,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目标既决定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影响教学设计的个性”。《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强调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了这个目标就有了中心,在教学时就能根据这个中心梳理教学线索,组织教学活动,开发教学资源。要了解夏商周时期这些距离今天较为遥远的政治制度就要组织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图片、产生联想、分析讨论,围绕这些来设计教学方能达到有效目的。一节没有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方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合理使用多样的教学材料——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节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作为灵魂,更需要诸多的教学材料承载。历史课堂教学材料内容的选取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等,其中能否围绕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更多地承载着能否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要做到:1.学会整合教材。为了需要,历史教材整合需要在必修模块之间、模块内部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内部的整合,更需要对一节教材内容的内部整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笔者主要把它整合为三个问题:夏商的政治制度内容、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便于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对于分封制可以按照实行时间、目的、过程、内容、特点、实质、作用、结果及原因来整合分析。2.学会补舍教材。课标不做要求的、内容简单的、不利于整体教学设计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由学生自己阅读。如禅让制、夏商的一套行政管理制度。由于高一学生历史基础薄弱,学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课之前就要帮助学生弥补时间概念,否则学生就不能体会制度建立与人类社会发展、生产斗争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依托、解读教材,而绝对不是依赖教材。

按照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合理选取使用其他的教学材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材料如何有效使用要取决于教学过程设计。

三、科学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抓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明白新课程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从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环节就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学生转变了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自主探究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因此,教学设计既要注重人文性、开放性,又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应该力求作到以学生的学习线索作为明线来设计教学环节,而把知识的线索作为暗线,渗透在学习过程中。按照两线来连接运用所选取的教学材料。《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可以采用创设情境“大禹治水”传说导入新课。学生思考大禹治水有功建立夏,为什么说“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部落联盟有什么区别?理解人类社会进入有阶级社会,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开始。第二步,引入资料:①《礼记·礼运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②《西周分封示意图》③《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第三步,出示分封制下的等级结构示意图、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的树型示意图,学生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创设情境:“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红楼梦》。

问:这段材料能反映出一种什么政治制度?

通过这样明线和暗线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引领,合理组织使用教学材料,科学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所不可缺少的三要素。当然,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探索和反思,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将会越来越高。

第7篇

关键词:几何;学习困难;长宽高;精神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69-01

常常会有一线数学教师在谈论一个话题,为什么有很多初一学生对几何学习一筹莫展?经调研与分析,发现学生几何学习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概念理解困难、定理记忆困难、逻辑推理困难和书写规范困难等。

一、几何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首先,教师方面。第一,课堂交流形式过于单一,上课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学生动手机会少,导致学生解题技巧不娴熟。第二,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第三,教师忽视学生的差距,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第四,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前期估计不充分。其次,学生方面。第一,学生遇到新的学习内容,存在畏难情绪。第二,学生主动意识欠缺,没有及时扫清学习道路上的障碍。第三,学生知识不扎实,没有把基本的定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最后,学科特点。第一,初中几何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几何入门,需要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体会数学思想,要求学生具备反思能力。

二、解决几何学习困难之“长宽高”策略分析

(1)解决问题之广度。首先,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刚接触新事物,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几何好比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要多给学生提示一些小窍门,如表示两条线段相等,可以在线段上做相同的2个小斜线;两个角相等,可以做两个一样的小括弧。其次,教师要化生硬为灵动,化普通为神奇。几何入门学习的内容大多比较枯燥、生硬,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如果教师能给学生打一些恰当的比方,不但会使课堂生动,而且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比如,有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1+∠2=180°,∠3等于∠1的一半,∠4等于∠2的一半,求∠3+∠4的度数。对这个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个故事以调动注意力并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古时候有个很有钱的财主,临死之前把财产180万两银子分给两个儿子A和B、两个女儿C和D,如果两个儿子分到的钱一样多,两个女儿分到的钱也一样多,大家猜想下,A和C共可以分到多少钱?”通过这一生动的举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上述数学模型,甚至是恍然大悟。再次,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学习几何的快乐,让学生喜欢上这门优美而充满智慧的学科。教师要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多提供一些学生熟悉的、有趣的和有意义的素材,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后,教师要重视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一门独特的语言,如入门时刚接触的“S”“”“∥”等符号,可以使解答更加准确、简明,数学抽象思维可以通过数学符号的恰当应用得以体现,而符号是这种形式得以实现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符号就没有数学。

(2)解决问题之深度。首先,教师要尽可能地分层设计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到课堂的探究活动中。如学生在学习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后,可以让学生尝试以下四个层次的题目。A层:长度为10、11、12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B层:长度为3、5、7、10的线段,可以构成几个三角形?C层:a.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5,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b.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15,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D层:a.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5、x、4,求x的取值范围。b.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x、x+1、5,求x的取值范围。其次,问题情境的创设考验着教师的智慧与经验。一个有创意的情境,可以使课堂灵动起来。如“同角的余角相等”,学生刚开始应用时会感觉不顺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现在甲同学和老师共有90元,乙同学和老师也共有90元,请大家猜想一下,甲和乙两位同学身上的钱一样多吗?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再次,课堂上要经常进行变式训练,对一些有价值的题目要适时适当地拓展,这将极大地扩展课堂教学空间,让学生跳出题海,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解决问题之高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本身就应该高屋建瓴,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教师要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自己。课堂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从而加强学法指导。其次,教师要重视数学思想。学生一旦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较强的稳健性,并超越数学从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精神世界,形成信念。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模型,体会几何学习的规律,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结束语

解决几何学习入门困难的策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只有教师、学生都行动起来,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广度、深度和高度三个方面入手,便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克服入门障碍,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投入到后续的快乐的几何学习之旅。

参考文献:

[1]杨婷婷.论数学思想方法与题型教学孰轻孰重[J].中学数学教学,2015(04).

第8篇

 

整体思路

 

1. 学生方面的学情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是北京市的高中示范校,学生入学平均水平比较好。但是由于中考成绩不完全能判断出学生的英语水平,我们在新高一入学时会组织水平检测,观察了解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了解其学习态度和习惯。各个班级还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准确分析学生情况将对教师教学有重要影响。

 

2. 教学方面的考虑

 

学生因为学情有差异,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方式、测试题等方面都会相应调整。教材方面,对于我校学生来说,课本的内容和语言总体比较简单,文本缺少一定吸引力。因此我校还开展了一系列原文阅读教学实践,以补充和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教学方法的设计依托于教学目标,按照学生阶段性发展的重点,高一侧重听说能力;高二侧重阅读思辨能力;高三是语言知识的系统再加工和深化。根据这个大方向教师能够自主创新地设计实施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活动。由于学生思维活跃,能用英语对学习生活进行口笔头交流,我们经常组织实施课堂内外的活动。课堂管理上面对普通水平的学生,教师的精力分配往往倾向于抓住课堂落实基本知识能力,而对积极的学生则更多的是提供有难度的材料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检测方面,出单词测试和基本单元检测题时,重点考虑中等偏弱水平学生的能力能否达到,以保证绝大部分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基本语言知识;出水平性测试题时,适当从阅读篇幅、词汇难度以及问题设计等方面增加难度,考查优秀学生的语言能力。

 

以笔者实际情况为例具体说明

 

1. 学生方面的学情分析及教学调整

 

(1)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和能力

 

笔者去年接手高二年级一文一理两个教学重点班。首先,在准备学生的时候,笔者反复思考这两个问题:“优秀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我能为他们做什么?”考虑到学生需要更多机会练习综合语言能力,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教学组织者”和“监督者”。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笔者在开学前两个月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产出性活动,如,图书推介、英文主题演讲等等。结果发现学生英语水平较好,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出色。随后的学生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偏爱有趣、新颖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及简洁有效的小组活动。学生对学习材料有较高期待,希望是真实、有趣、能开阔眼界的资料。课堂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较好,表现在听讲和参与积极认真、及时记笔记、经常讨论问题。通过学生每周末的复习整理和反思看,他们对老师能把枯燥的课文转变成有意思的学习活动(如:表演、辩论、演讲、话题迁移、小组展示等等)比较满意,但是对于频度较大的写作任务比较抵触。文科班的孩子更希望老师多些重点语言知识的讲解。

 

(2)依据学情调整教学

 

依据这个阶段学生的反馈,笔者将教学的重点和形式做了调整:在丰富学习活动的同时重点落实基础知识和能力。由于课时有限,还要保证学生每节课10分钟的SSR(持续默读)时间,课堂上笔者充分使用同伴学习的方式,如小组内分工朗读文段,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发问和抢答与课文有关的问题;每节课还有五分钟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conversation time,练习口语和交际能力;课下,笔者布置“一词多义”的作业,要求学生使用英文解释给定词汇至少两个以上的意义,并以此带动基础词汇的扩展;对于可以迁移拓展的话题,笔者要求学生在背默相关段落的基础上仿写另一个话题,保证语言的输入有输出的机会。

 

至于学生提出写作负担重的情况,笔者进行了说服教育,坚持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能以写作作为结束。为了减缓写作过程的畏难情绪,笔者现阶段的写作任务都是基于学生的课堂活动,如:词汇故事、话题讨论、小组交流等。课文复习时也采用使用规定词语缩写课文的方式。

 

(3)进行学生学情分析的关注点和方法

 

笔者进行学生的学情分析时,一般会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经历、态度、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其阶段性学习效果。通过摸底检测、学情调查、作业交流、课堂观察、面谈、英语学习活动等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 教学内容方面的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

 

以课本和我校选用的原文材料为教学内容示例,介绍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1:人教版第四模块前三个单元人物主题的阅读内容整合

 

人教版第四模块前三个单元主题都是关于伟大的人物。笔者在分析了这三个单元的主课文后发现,课文虽然写作结构不一样,内容都涵盖了这些人物所遇到的挑战、成就以及相应的人物品质。这个话题特别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有利于他们树立榜样,强化积极的人生观。鉴于学生本身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又因课时有限,笔者大胆设想能否将三个单元的课文放在一起比对学习,让学生以填写表格信息的方式从四篇课文中抽取共同内容,这样可以用最短的学习时间掌握课文的大意。另外,为了调动学生思考,每篇课文设计了四个问题,前三个都是关于文章主旨和标题看法的,第四个则偏重于联系学生自身情况。具体设计见表1。

 

第一个课时(40分钟)学生需要完成四篇课文阅读并填表。这里稍有难度的是最后三个项目,需要用到学生自己的认知和词汇来总结每个人物的人品特征,以及课文提供的依据。最终还要联系自己,用关键词记录对自己的启发。

 

第二课时学生拿着这张表格,按小组方式进行了进一步学习、讨论和交流。首先,大家一起按照表格内容对四篇课文进行了汇报;然后小组抽签决定负责的课文,按教师提供的角色分工和问题进行了五分钟讨论,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在班级进行展示和叙述。

 

Page 2 A student of wildlife

 

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write down the key words)

 

2. Do you like the writer’s way of introducing the person? Why or why not?

 

3. Do you think the title is good? Why or why not?

 

4. Do you think you will go if you are asked to study animals in the wild? Why or why not? Page 6 Why not carry on her good work?

 

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write down the key words)

 

2. Do you like the writer’s way of introducing the person? Why or why not?

 

3. Do you think the title is good? Why or why not?

 

4. Do you think you will be inspired after doing a research on someone, and then decide to carry on his/her work like the writer? Page 10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write down the key words)

 

2. Do you like the writer’s way of introducing the person? Why or why not?

 

3. Do you think the title is good? Why or why not?

 

4. 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life like Yuan Longping’s? Why or why not? Page 18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

 

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write down the key words)

 

2. Do you like the writer’s way of introducing the person? Why or why not?

 

3. Do you think the title is good? Why or why not?

 

4. Do you think Chaplin’s poor childhood helped him in his work? Why or why not?

 

因此,我们花了两个课时的课堂时间比较高效地完成了三个单元的课文学习。课文的词汇和语法另外进行了专项教学。学生的问卷反馈表明,绝大所数学生很欢迎这种对比学习课文的方法,也对小组讨论和有机会发表看法很满意。

 

因为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属于整体水平比较优秀的群体,对他们而言课文里几乎没有生词,口语表达也比较自信,因此这种高度浓缩的学时和内容,同时兼顾思辨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实施起来比较顺手。

 

案例2:原文阅读《相约星期二》“以读促思”教学设计

 

本学期高二年级利用课堂时间阅读了原文读物Tuesdays with Morrie,故事讲的是作者Mitch的大学教授Morrie得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逐渐卧床到失去呼吸的能力而去世。Mitch每周二都去探望他,并就人生的意义和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Morrie 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教会他的爱徒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生命的意义。这个娓娓道来的真实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对于青少年学生更有触动人心的教育意义。

 

由于课时原因,我们节选了小说的部分内容。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是“The fifth tuesday we talked about family”,关注“家庭”这个主题。故事里Morrie拥有爱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他也用自己的睿智和理解维护了家庭的温馨。Morrie回答了是否应该养育孩子以及如何面对家人各自独立的世界这样困扰Mitch的问题。

 

这个阅读材料本身非常适合高中生水平,大量的对话,词汇难度不大,语言简洁有力,思想丰富深刻。但是如何调动学生更多投入故事的学习和思考?笔者尝试推动学生自己发问和自己寻找答案,在小组和班级内进行交流互享。因此,笔者利用这个材料进行了“以读促思”的尝试,重点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

 

笔者分阶段进行了提问训练。第一课时就学生课前预习的故事背景和整个故事梗概两个部分重点进行了提问训练。故事背景部分由教师引导学生发问,并给出相应解释;故事梗概部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贡献三个问题。笔者从两个层次的提问训练中发现学生可以提出符合故事主旨、能联系自身、有一定思维水平的问题。

 

就这节以Family为主题的课堂,笔者认为教学重点是就本节选内容提问,并通过细致阅读和同伴学习回答自己的问题。预测难点有两个:1)如何组织好问题;2)如何表达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收获。相应地,笔者使用的解决方法是:1)展示上节课学生形成的问题,并重点说明提问的方法;2)小组合作学习,整理、展示并共同寻求答案;3)通过朗读文章里的优美词句,给学生联系自己生活提供语言支持。本节课结束时学生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水平的问题如下:

 

本节课课堂学生生成的问题及学生回答(个别有教师引导):

 

1. What’s Morrie’s influence towards the writer on having children?

 

“If you want the experience of having complete responsibility for another human being, and to learn how to love and bond in the deepest way, then you should have children.”

 

2. What’s the real meaning of “family”in Morrie’s opinion?

 

“Spiritual security.”

 

3. What’s a “parent” thing?

 

“Should responsibilities for another human being.”

 

4. Why does Morrie think family is important?

 

“Because having someone whom you know to have an eye on you, watch you the whole time is so important for Morrie, who has ALS now.”

 

5. After Morrie talked about children, why “ teardrop fall down”?

 

“Because Morrie does not have another chance to raise children.”

 

“Because Morrie cannot be with his beloved children any longer.”

 

6. What’s Morrie’s feeling towards respecting his family?

 

“Morrie thinks it’s important to respect his family’s life. His wife still goes to work, who is a professor in MIT; his children are with their own life. As he said, do not stop your lives, otherwise, this disease will have ruined three of us instead of one.”

 

7. Mitch doesn’t want to talk about his family much. Why is that?

 

“Compared with Morrie, who seeked love a lot since young, and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especially when he is dying, Mitch, now 37, may not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Teacher : “and there’s a pain in Mitch’s family. His brother got cancer but refused care from family. This is a burden to Mitch.”

 

8. In Morrie’s early life, he experienced life without love. What did he feel?

 

“loneliness.”

 

综上,笔者在分析教材和内容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1)话题是否适合学生;2)语言和内容是否应知应会,或在有限课时内优先应会; 3)教材内容能否整合重组以符合学生的情况; 4)如何发掘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与教材的联系;5)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它们。

 

结语

第9篇

一、创设情

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儿童情感。教师的感情是火种,能点燃儿童的情感火花。如,我在《月光曲》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月光曲》的幽静、美妙、柔和之后蕴涵的汹涌澎湃,此起彼伏,力挽狂澜的情感变化,就通过朗读,用轻柔的语音,和缓的节奏,优美深情的语调把这种“情”传导给学生,把学生带入课文美而静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月光洒下的幽静、和谐之美。继而,我陡转情绪,用激昂的、时起时伏的语气读出大海波涛汹涌的不平静的情节,学生马上感受到《月光曲》曲调的激烈变化,感情变化就是曲调变化,课文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的感性体验也得以强化。在转述句的教学中也可以灵活运用情境的教学,其方法不是单一的,但最终都能促进学习活动的更好开展。

二、寓教于趣中

教育心理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厌倦心理。因此教学设计应贯彻愉快的原则,可以寓学技能游戏中。如生字教学:“雪,元”,为牢记生字,一位教师这样设置了猜谜游戏:“大雨冲倒一座山”,“两个儿子一块宝”。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形象地记住字的结构特点,何乐而不为呢?

三、悬念激趣

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较强,抓住这一特点,在讲《跳水》一课时,一上课我说:“同学们,人类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天下之大没有人办不到的事情,然而有个聪明的小男孩却因为一只小小的猴子被逼的从一艘帆船的横木上跳进海里的?为什么要跳水?如果不跳结果会是任何?”这个开场就给学生以悬念,加上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都是孩子们急于想知道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教学效果显著。

四、教学民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多采用问答式教学,这样不仅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学生活跃的思维,而且总是把学生限制在一个圆圈里,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导致厌学。反之,教师实施民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自主的自读、自探、自仪、自悟。英国教育学家斯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是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发现应尽量多些。”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要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理解、领悟课文中心,提高自学的能力。如在《卢沟桥的狮子》一文中,一位老师对“这些狮子的形态各异,有的蹲在石柱上,有的低着头,有的小狮子以为在母狮子的怀里,有的藏在大狮子背后,还有的小狮子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一句是这样引导学生议读的。师:你们认为这一句写的怎么样?生:我发现在描写狮子不同形态时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读起来句子很整齐,有劲。师:说的好,你发现了句式特点,请大家再朗读原句,感受下你还知道什么?学生读后说句中“有的”后面跟了个“好像”,说明“好像”后面是想象。于是有的说作者由蹲着的狮子想到他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说作者低头想到他好像在沉思,有藏在大狮子身后的狮子想到她一定以为淘气而受罚……看,在学生自由思考,大胆想象发言下,对于句式及其识字的形态,教师无需用过多的言语,学生就自行解决了,而这种学习方式是在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的。

2.以读代讲

在教学中,读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而边读边悟则是重中之重。学生首先要读通全文,继而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应讨论怎样读的正确,将自己融入到课文思想感情中,研讨作者思路,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

五、注意板书设计

板书在教学中或体现n文重点、难点或体现课文间架结构,主要内容,或点名中心等,通常讲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在讲解三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常绿的 枝条

我 树

狭长的 叶子

爱 形状 圆的

故 桂圆一般大小

乡 遍身小刺

的 果 颜色 淡红―深红―几乎黑的

杨 红嫩的果肉

梅 鲜红的汁水

味道 没熟透:又酸又甜

熟透:甜津津(酸味还是有的)

这则板书既明确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明确了课文的间架结构,既体现出课文的写作特点,又体现了课文的难点,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写作特点在于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对杨梅进行描写,其教学重点难点就是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有条理的叙述的方法,由板书中看,它不但体现了作者的观察顺序,还体现了作者是如何抓住杨梅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这一学习重点。学生通过板书就能知道课文段落层次结构,初步感知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对文章的布局谋篇有个模糊的感性认识,并使学生潜移默化运用在今后的写作中。

六、绘图解文

在语文教学中,多以文字语言体现语文形象,如果教学中能够适当辅以图画,其作用妙不可言。如在《秋天的果实》一问中描写苹果、梨、葡萄颜色数量的词很多“红红、黄黄、一串串”,教学时可通过涂涂画画的方法,让学生给果子涂颜,使学生发挥各自的个性特点,体现出对事物丰富多彩的正确内涵的理解,待学生绘图完,再满足其表现欲,点名叙述自己的画,学生就会用生动、朴实而富有感性的语句、词汇把自己的理解、意图尽善尽美的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和抽象概括能力,而且极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教学”的概念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多说、多教,让学生多写多做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要应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内心活动,辅以适宜、灵活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