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育学原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07 11:14: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育学原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育学原理论文

第1篇

1、我专业课程的构成主要包括公共课程(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公共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广泛的文化素养。我专业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想政治、法律法规、道德修养、社交礼仪等学科课程的作用。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结合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设置,把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纳入了考核体系,同时强调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对学生的熏陶作用。

2、学科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专业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教学和组织活动的科学方法,形成专业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大一、大二侧重夯实学生的双基与艺术技能特长,如开设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环境布置和钢琴伴奏,视唱练耳,书法,儿童舞蹈,美术,手工等艺术技能等课程。让学生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大三、大四侧重夯实学生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3、教育实践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专业实践课程除了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顶岗实习外,还构建了课程实训内容。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模拟课程,让学生模拟幼儿教师,其它学生模拟幼儿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控场能力以及提升教态。

二、独立学院构建“研究应用”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

1、独立学院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加强把握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真正实现结合社会需要,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早教意识的渗透,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第一,近年来幼儿入园率提高了,不同层次和规格的私立、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类来。第二,亲子园、早教机构、不同类型的特长班的出现及发展。第三是家长的早教意识增强,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家庭关注的焦点,很多年轻夫妻急需幼儿营养、幼儿教育、亲子互动、婴幼儿智力开发等家庭教育指导项目,这些都给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形式和空间。因而,我专业应加强思考如何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2、独立学院专业教师应把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辅导合二为一,实现“课证合一”。强调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结合我专业学生需要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计算机证,普通话证,英语等级证,保育员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相应地开设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幼儿教师口语,大学英语,早期教育等课程。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考证需要进行课程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取得必要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获取就业优势。

第2篇

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但目前独立学院的教育机制和模式还有许多制约工科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不利因素。

1.1工程教育体系不清,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模糊

我国工程教育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落后、目标含糊等方面。长期以来,高等工程教育一直委身于科学教育甚至被等同于科学教育,造成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导致教育培养体系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企业技术创新的脱节,增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3]。

1.2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实践训练

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个弊端是轻视工程实践训练,部分学校实习基地萎缩,流于形式,学生走马观花式的生产实习较多,深入生产过程、动手参与较少,理论和实践脱节,使学生难以领会和消化理论知识,只能纸上谈兵,见到带有工程性质的问题就心里发虚[4]。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疏于实践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质量反映最多和最普遍的问题。此外多年的应试教育助长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风与思维,压抑了他们的自主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3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比较落后

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一直受传统专业的影响,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符,专业教育知识面狭窄,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负担沉重,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工程实践、工程设计的训练环节偏少、学时偏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能力的提升[5]。

1.4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锻炼,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近年来很多学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迅速上升。由于他们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教师,缺乏系统的工程实践锻炼,因此,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同时学校与教师个人重学历、轻实践,重专业、轻综合,导致教师培养集中在学历学位提升上,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形成知识传递从书本到书本、工科学校不“工”的尴尬局面。

二、独立学院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针对独立学院工程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2.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现代工程教育观

要树立大工程观意识,使工程训练与现代工业生产水平相适应,强化设计、制造、运行、开发、管理以及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训练,增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协作意识。要注重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真正体现面向工程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将工程教育由培养工程科学家向培养工程师转变;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转变;由注重科学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综合性转变,从而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2.2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工程意识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使之尽早面向工程实际,强化工程实践。工程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学校应经常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跟踪调查毕业生,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开展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实习实训的改革,使教学过程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聘请研究设计院所、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订,针对企业岗位实际需要,增设实践类课程和实验,让学生动手拆装设备,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工程实际。

2.3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工程能力培养渠道

通过实践教学工程化改革,让学生尽早地、更多地接触工程实际问题,以建立起牢固的工程概念或工程意识。

(1)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以产学研结合为桥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带领学生到生产现场在企业技能专家指导下实习实训,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生产班组,跟班实习。参照企业职工技术培训资料,与企业人员共同确定实习实训项目、内容和要求,编写实训教材。带领学生到企业技术培训机构,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生产、管理实际,得到技术、技能、管理、文化、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实训,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解决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场地、设备不足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逐渐成为工程技术的创新主体,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先进的工艺装备和现代化加工工艺,是学生理想的工程实践场所,这是校内实践基地所无法替代的。

(2)建立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荣获各种技能大赛奖励的技能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专业教师和学生讲授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的应用,指导学生实训。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类课程、实验、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

(3)多渠道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为节约资金,可将企业闲置或报废的典型设备搬迁至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同时利用政府专项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包括软硬仿真操作实训、典型设备拆装实训等。针对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实践教学内容;邀请企业参与设计和建设实训基地,确保实践仿真模拟的准确性、广度、深度以及技术上的先进性;统筹校内实验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之间实践资源的共享,促进实践教学水平共同提高。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既增强了教师的工程实践锻炼,也避免了学生在企业实习走马观花的现象,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时间。

(4)通过项目开发与研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训练。通过参加教师或合作单位技术项目开发,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技术开发环境,培养与训练学生技术开发能力。

2.4多渠道培养工程型教师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关键。由于多数青年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难以自觉、有效地引入工程思想、原理和方法体系,难以对学生进行严格、有效、切实可行的工程训练,造成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达不到社会与企业对用人的要求。学校可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做导师,并安排他们为企业兼职教师助课,从中学习先进技术、企业文化、最新标准和多年的技术工作体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改革薪酬计算办法,吸引教师参与指导实践教学,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定期为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师工程能力提升培训班。

2.5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要具备现代工程能力,就要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应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综合学习,开展学术研讨活动,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模拟和案例研究等推动学生学习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构建技能,学习与人交流合作技巧,在工程实践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要增强课外实践活动效能,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例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等活动,开阔视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第3篇

广东独立院校为珠江三角洲输送了大量的人才。2014年6月8日,广州商学院举办揭牌仪式,成为广东省首所脱离母体”单飞“的独立院校(原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意味着广东省独立学院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脱离了母体名校的“光环”,以及母体学校无形资产的投入和扶持,独立学院要独立应对中国人口老化,适龄入学人口减少、就业率低及残酷的高校排名等多重压力,只有在多种模式办学、多渠道筹集办学资本、灵活建立特色专业、灵活制定办学政策等方面充分发政独立院校特色,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大量向企业输出应用型人才,才是“断奶”后广东省独立院校的存活之道。

2广东省独立学院大学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广州商学院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形式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16家独立学院大学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基本情况汇总如下:

2.1创业教育起步晚,普及面广

珠三角独立学院都非常重视创业教育,但起步晚,基本是最近四五年才开始的,大多学院在院级公共选修课中开设了创业及职业规划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创新思维。其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将《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两门课程纳入学院才培养方案,实行“理论+实践”双导师制,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2015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单位。

2.2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步伐不一

由于独立学院的性质类型不同,专业设置不同,创业教育推广步伐方式也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1)成立独立的创业学院或开设创业管理专业方向,培养专业创业人才。2011年06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以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依托创立创业学院,以培养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坚强的创业心理品质和经济管理将才为目标。

(2)建立孵化基地。2013年1月,广州商学院,与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共建“中小微企业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涌现出月收入50万的学生团队。2015年10月,珠海市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共同建立了金湾区孵化基地,首批入驻26支团队。

(3)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2014年5月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学习、交流、创业就业培训和实践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开发和扶持,并帮助学募集和管理创新创业基金。

(4)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2015年01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授予国内首个“中国大学生产学研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在学生提供培训,提供指导老师,锻炼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

2.3大学生创业人数增加,领军人物和微创业共存

广东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创业人数有所增加。大学生创业不断产生代表性人物。2012年广东省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为1410人,以后以每年增加200人左右的步调增长,但创业成功率不高。在创业者中既有领军人物,例如广州商学院的崔志杰同学成功申请了三项产品专利。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2002级学生李毅,担任珠海市青年担当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分别在快消品、餐饮、教育培训等行业拥有多间实体公司。更有一大批通过淘宝、天猫、阿里巴巴、微店全职或兼职创业的广大在校生和毕业生。学生创业,微创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2.4创业资源丰富

创业资源体现在

(1)政策资源丰富。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及各级政府,从开业、创业融资、税收、创业培训等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2)创业教学实践资源日益丰富。各种各样创业教育实践资源包括:a.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b.校内创业实践基地;c.创业实践平台。既包括大型的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网络平台比如淘宝、天猫、微信等,也包括各个学院搭建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比如广州商学自主开发的“竞技虚拟仿真管理软件系统”,通过模拟创新创业竞赛流程,赛事,帮助学生提供高实战技能,分享竞赛信息,管理参赛学生团队;d.校内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e.各种级别的比赛。例如,挑战杯、特步杯、加博汇杯、三创赛等创业创新比赛。e.创业创新课程。如KAB培训等;f.创业创新讲座。

(3)创业信息日益丰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自己、家庭、学校、同学等途径获取创业信息。

2.5存在问题

由于珠三角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短,创业教育起步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生对创业或创业教育概念模糊不清。超过一半的学生只听过创业教育,但并不了解,国家有关创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宣传未到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尚未形成浓郁的氛围。

(2)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创业教育模式。许多独立学院尚未把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更没有系统的创业教学体系。

(3)创业师资队伍人才缺乏,缺少实战型指导导师。目前在各个学校里开展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二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这些老师一般都是毕业后就一直呆在学校里面,缺乏企业经历,自己也没有创业经验。

(4)创业资金匮乏。虽然现在又国家专项扶持基金,各种天使基金赞助,和优惠贷款,但是能成功获得这些资金的创业者毕竟是少数,对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第一笔启动是创业第一个拦路虎。

3广东省独立学院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建议和途径

3.1广泛宣传,培养创业意识

在西方已经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大学毕业后创业,和参加工作都是非常普通的选择。而中国一直以来,家长、学校和社会都灌输着同一个成长模式,读好的学校,好的专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组织一个稳定的幸福家庭,四平八稳的过一辈子,创业是最后的选择。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很多行业都在默默地消失,一份工作做一辈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每个人都要做好终身学习,随时准备重新创业择业的心理准备学校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宣传创业典型人物,展示创业成果,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思想束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3.2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要求授课教师除了需要储备一定的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有创业理念,有较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创业激情,能协助学生解决创业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要求师资队伍构成要素需要多元化,要大量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教师要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策略。需要对现有创业教育教师进行持续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组织教师到企业挂岗培训,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体验企业文化,提高创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创业实践教育水平。鼓励提拔优秀中青年教师国外学习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提高理论水平。

3.3创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同时,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同与其他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创业教育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建设是要突出实操性,要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当中。第二、创业教育是综合学科,需要掌握企业管理,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这是一个长期有序的过程,只有融汇贯通这些理论才能让学生有长足发展。第三、高校校创业课程面授的对象是没有创业经验的大学生,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和有趣性,授课内容要深入浅出,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帮助学生少走弯路。第四,由于创业课程课程体系涵盖面积广,除了常规课堂教育,还需要配套非常常规的课程。比如邀请专家企业人士举办专题讲座、参与创新创业比赛、撰写商业计划书、参与企业实习等等。

3.4完善创业教育制度,推行弹性学制度

在校学生一直以来存在两个突出矛盾,一个就是紧张的学习和创业之间的时间冲突。创业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为了响应党的十会议精神,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部要求大学建立弹性学分制,在校学生可以选择休学创业。这个通知指导高校从制度上化解学业和创业的矛盾。二是企业盈利目标和高校教学目标的冲突。针对这个问题,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创业基地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学校、企业、学生的责权利,寻找学校企业的共同盈利点,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共赢。

3.5校企协同加强创业教育实践教学

第4篇

1、大学物理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社会的影响,各个高校都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作为努力的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片面的强调专业的实用性,很多的基础学科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物理是这些学科中表现的最明显的,物理教学的课时在不断的遭到压缩。同时由于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在进行扩招,在加上社会环境和现有教育制度的影响,独立学院中所能招收到的学生的质量也在逐渐的下降。很多的学生,甚至是领导、教师都认为物理难学,而且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这些情况使的大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往往根据各专业的需求进行选学部分内容,让学的知识面越来越窄。

2、没有合适的注重实际的应用型大学物理教材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大学物理没有实际用途是有原因的,主要就是在教学内容上。大学物理在课堂教学时基本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和传授,很少将这些物理知识联系到实际中。现有的大学物理教材也都只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没有联系到实际的应用。同时独立学院的教学基本都是依托于母校的师资力量,这样使得在选用教材是也大多都是与母校使用相同的教材。这些教材往往也都是理论性很强的教材而不是具有应用性的物理教材。大学老师进行备课时都是根据这些教材进行备课,这样上课时教学也不会有多少的教学内容联系到实际,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让许多的学生认为物理知识难以学习。而这些都混淆了母校与独立学院教育对象之间的出差异,最终忽略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学生特点和办学模式、目标与风格。

3、理论缺乏与实际的联系

现在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显得过于陈旧,这直接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在的科技发展不相符合。课堂上锁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显得过于落后和单调,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被调动,各种知识都只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很少与实际应用结合,教学的内容也很难与学生的专业需求没有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很多教师的思想观也过于陈旧,教学模式上基本都是从母体高校照搬过来的,教学大纲几乎与母体高校相同,不利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

4、课程设置不合理

独立院校大学物理的教学基本都是学时少、内容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大量信息,很多学生都因此跟不上教学进度。课堂教师的讲授方法也都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沉闷,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大学物理的学习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例如学生需要掌握好微积分知识。但是很多学生的微积分都掌握的不好,不能理解掌握微积分思想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十分的吃力。

5、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独立院校都没有自己单独的、充足的师资力量,基本都是从母体院校聘请过来的教师。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虽然都值得肯定,但是他们在原本的母体院校中都拥有的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在完成了一、二本学生的授课之后,还要继续给三本的学生授课。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很多老师根本没有时间适当精简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都是将原有的母体院校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照搬过来。但是由于独立院校和母体院校中的学生的原有基础状况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使得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二、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1、改善现有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人培养的人才是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不能够全部照搬母体高校的教学体系,需要对母体高校的教学体系进行大幅修改。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对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并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应该与各院系中的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要反映物理知识技能的现代化,同时要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与母体高校相比,独立院校的大学物理教学不应该将过多的精力放到理论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上,而应该淡化理论要求,而应着重于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有针对性的讲解一些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知识点,做到少而精。在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保证必须的系统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物理知识与学生所学的转业知识进行结合,将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陈旧内容略讲,让学生有个了解,同时适当的引入反映前沿的知识及物理学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内容,让学生对现代的物理学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由于独立院校的中的学生普遍的基础都较差,应该尽量将难度相对较大而又难以描述和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而又生动的物理现象。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新知识、新领域的欲望。同时可以借助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来进行理论课程的教学。

2、根据学生基础,改革传统的分班制度

物理课的教学基本都是根据传统的专业分班来进行的,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在高中时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学生中有的在高中只上过必修课而且他们的物理基础知识很薄弱,所以如果按照传统的分班进行教学,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当发现自己听不懂老师所讲时很容易失去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所以对于这些学生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而这一部分的学生人数一般比较有限,所以可以考虑采用全校集中处理的方式,为这些学生专门开班适当的补充一些高中物理知识,以加强他们的基础,对于数学知识较为薄弱的还可以考虑为他们适当的补充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考虑他们的理解能力,讲解细致一点。

3、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合理处理教材

专业的不同往往对大学物理知识的需求也不同,所要求的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别。因此应该更加学生的专业性质合理的对大学物理教材进行处理,以防止学生出现物理知识与所学专业没有任何联系的思想的出现。例如对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他们的大学物理应该对热学部分基础知识的要求高些。对于某些专业根据需要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加深,例如计算机相关专业、通信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对大学物理中的电磁学部分基础知识的要求高些,将这一部分的知识作为讲解的重点。

第5篇

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差生和优生合理地搭配起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的互补,促进每位学生的成长。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前,将所授班级进行有效分组。目的是引进竞争机制,让每一位学生都为小组去努力。为了达到组际间的竞争,对小组成员的分配在实力上尽可能均衡。同时,若发现小组在实力上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应当及时调整。其目的在于提高实力比较弱的小组的自信心。然后在每个小组内选拔一名组长和一名副组长,其要求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有一定的协调组员关系的能力。并且指明组长和副组长的职责。比如组长,要求他们必须管理好本组的纪律,在测试的时候,准确地测试和统计组员的分数,并及时向教师汇报成绩。督促组员配合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副组长协助组长将以上的任务完成。组员则在各项学习任务中,做好相互的配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扎实教学,合理评价

将小组进行合理分组后,对学生进行授课。由于采用分组模式,可以很好地进行合作探究模式教学。在课堂的前十分钟,教师将教授的内容给学生讲述一遍,然后对组长进行考核,在组长通过考核以后,让组长对组员进行考核。当然,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除了合作学习模式,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启发式教学,设计情境进行教学活动。不论何种教学模式,由于采用的是分组教学方式和引进竞争机制的教学,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应该将学生的合作意识渗透进来。

为了考查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积极性。一般采用固定性评价和随机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对学生站队的要求,要他们做到快静齐。作为一种固定性的评价方式。而作为学习的内容,则在各个环节中,进行随机测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三、创新设计,多元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技能要求,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终身体育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体育教育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对单一的技能型的评价有必要创新和补充。比如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异,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尽一致。对于这些学生,应该给予分层次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有所提高。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给予每一位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6篇

“园本课程”是指以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自己的环境和条件为基础,以幼儿的现实需要和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开发主体,幼儿园、社区和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构建的幼儿园课程。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我们的园本课程的发展便有了可靠的依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也能取得最好的预期效果,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发展。在当今社会,学前教育工作不及义务教育工作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幼儿教师多是技能型人才,总体学历水平与义务教育的各级教育单位相比相差很多,较低的学历降低了教师自我学习与提高的能力,幼儿园及社会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理论素养的培养和技能教法的训练,幼儿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其次就是教师的终身学习问题,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尤其教师这一特殊职业,许多知识也是有时代性的,被不同的时代赋予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给幼儿的知识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幼儿园可以定期地组织教师交流学习,或者组织骨干教师到学前教育工作发展好的幼儿园参加学习,使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提高,让她们持有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能够真正地撑起学前教育事业的这片天。

二、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和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机制

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起着无人能及的作用,与此同时,她们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社会与幼儿园强加给教师的负担也很重,教师身心疲惫以致没有精力去创新,没有时间去学习、思考更有价值的教育理念,从而也没有动力去探索与研究更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幼儿园要实行科学、有序的管理,在正确的办园思想的指导下,争取减轻幼儿教师的压力,为她们创设严谨而又宽松、求实又有创新空间的工作环境,给教师足够的空间和自。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她们的创造能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教育的事业中。

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幼儿园、家长和社区要给幼儿教师的工作大力的支持,教育幼儿并不单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和社会都是孩子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家长对幼儿园功能的认识局限于识字、保育等,只注重短期利益,忽略了孩子的长远发展,这样会给教师施加很大的压力,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地和家长、社区力量等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育儿新动态,及孩子的新发展,共同来促进孩子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政府和有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为幼教工作者解决后顾之忧,使她们能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有时间、有精力去学习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施行它。

四、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能单纯地依靠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等外部因素,教师的自身努力同样不可或缺。除了积极接受园里的培训和与其他幼儿园的交流等,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利用周围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努力学习、汲取新的教育思想,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能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此外,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教师不能使自己的思想禁闭,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教师交流想法,扬长避短,不断使自己更加完善。

五、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在教学行动中优化教育理念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我的对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在对教师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1],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优秀教学活动的形成也是一个不断被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行动中优化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要经受时间和实践检验的。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实践、反思、再改进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要不断增强自我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进而进行调整与修正,从实践中上升到理论层面,由理论指导实践而不断地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推进幼教事业的发展。

总之,在发展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的趋势下,幼儿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其符合时代的适宜教育理念可以大大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时见,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

[2]虞永平.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教育科学研究[J].2004,05.

第7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多元文化教育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84-01

多元文化是指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交流愈来愈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在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地理教学是学科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在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多生活领域的影响越发显现,同时多元文化也影响着如臭氧层空洞、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要想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间的了解与合作,就离不开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地理教学中融人多元文化教育是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谈到的多元文化是仅限于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表达的是对不同文化的的理解和尊重,对其他的不作探讨。

一、中学地理课程中有着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素材

多元文化知识是地理教学中融人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是地理教学中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知识涉及的范畴较广,它涉及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这些文化无不因为区域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中学地理课程中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教学中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多元文化素材,主要有多元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多元的人文景观等三个方面。

二、地理教学中可发展的多元文化技能

文化间能力是指解释有意识的交往(如语言、符号和姿势)、无意识的暗示(如体态语言)以及不同于自己文化方式的习惯的能力,主要是移情和交往。文化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移情及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交往。

所谓移情是指从别人认为陌生或有悖情理之中认识到价值的所在,具有直觉洞察力。因此,地理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所培养的文化间能力主要有运用和洞察能力、交往和自我认识能力。

1、运用和洞察能力

从理解力的角度出发,运用能力是指能够将自己的知识运用于不同的情景之中,洞察能力是指能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能够透过表层看到事物的本质。因此运用能力和洞察能力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可以这样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到“人乡随俗”,快速适应不同的文化。

2、交往和自我认识能力

文化背景相异的人,跨越文化条件以及知识的阻隔,互相融洽地交谈,以更好了解对方,从对方学习优点和长处,更好地审视自己,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对相异文化不可一味地排斥、否定,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行为观念等,直面自己文化中的优劣,吸收相异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从而形成自我认识。

三、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

1、在地理课程基础上,适当充实多元文化知识

地理课程中的多元文化内容是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补充课堂多元文化内容。地理教学可以生活化,把身边的地理资源以实例的形式引入课堂。将生活中出现的多元文化实例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知识的理解,探索多元文化内容的内涵,使地理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更具实效性。

2、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体验多元文化

(1)用形象而理性的语言描述多元文化知识。

(2)创设利于学生发表观点的情境。主要是学生运用自己知道的一些多元文化知识。

(3)利用网络加强文化交流。

四、地理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l、突破多元文化意识的局限性

教师要加强对多元文化内涵的理解,在自身的教学中体现多元文化理念,摆脱狭隘的多元文化意识,要把多元文化意识扩展到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等方面。

2、引导学生辨证看待多元文化

过于强调多元性,反而可能会干扰学生对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理解,甚至错误地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此时,教师就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可通过具体的实例或阐述一些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理念。

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是文化自尊和文化尊重。在地理教学中融人多元文化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尊意识,地理教学中涉及对我国文化的一些介绍,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文化和世界其它文化的差异性,知道自我文化的特征,感受祖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热爱自己的文化,具有民族文化尊严。

参考文献:

第8篇

1.大部分独立院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见,教育的地位受到排挤,忽视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级人才方面的作用。2.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与分析。基础课+选项课、基础课+俱乐部制是目前武汉地区独立院校普遍的教学模式。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独立学院体育教学逐渐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1)体育课程设置。通过调查发现,武汉地区独立院校课程的设置一般一年级上普修课,二年级开设先修课或俱乐部,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一年级开设的普修课大多以竞技运动为主,较为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育课程教材的使用。从调查的结果来看,20%的独立院校使用的是体育院校专业教材,使用社会上的教材占到70%,只有10%的独立院校有自己教材。由于独立院校中青年教师居多,在科研和编写教材方面缺乏经验,所使用的教材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安排教学,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教学手段。大部分独立院校因领导对体育持有偏见,体育教师培训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很难学到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的缺乏,也不利于教学手段的实施。因此,难以达到《纲要》中提出的课程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4)体育教学考核与评价。体育教学考核评价工作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检查教学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可以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使教学双边达到良好双赢效果。独立院校体育课考核都是由技术考核和平时表现两部分组成,最后通过总成绩表现出来。从调查结果看,在体育课考核中,选择技术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比较多,平时成绩一般只注重学生的考勤,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反映的比较少,不利于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3.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状况分析。调查发现,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已初步建成,主要以专职教师为主、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为辅构成。独立院校中青年体育教师居多,工作热情饱满,但在科研和编写教材方面存在不足。

4.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严重缺乏。由于独立院校办学时间短和资金方面的原因,使得体育场地不能很好满足教学需求。由于场地的缺乏,使得一些目前比较流行的项目无法开展,例如羽毛球、形体课等。

二、独立院校体育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特征

1.体现全体性特征。素质教育主张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教育。独立院校的体育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学的目标、内109容和考核都必须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体现全面性特征。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独立院校体育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又要促进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

3.体现学生主体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尽可能地调动大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素质教育视野下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对策.

1.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以“以人为本”为体育理念是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向深层次探索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2.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教育对象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性为主的观念;在教育目标要以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为主,同时促进其他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合理使用教材、丰富教学手段和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观念。课程设置:尽量减少竞技运动项目,增加目前比较流行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比如体育舞蹈、瑜伽、散打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体育选修课,如学旅游的学生,可以先修形体课锻炼自己的气质,适应社会需求;学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耐心,可以选修太极拳。俱乐部模式在武汉地区开展的不是很多,主要受到场地、师资等方面的制约,但这种模式是独立院校体育课程今后发展的趋势。教材使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院的特殊条件编排的教材更能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独立院校体育教师应积极钻研体育理论知识,加大教材的编写力度。学院也应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水平。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比赛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通过游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知识的掌握;比赛教学,锻炼学生的配合和抗压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和欣赏能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3.以人为本,优化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结构。加大中青年体育教师培训力度,只有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体育教师与时俱进,不断钻研专业知识、提高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学院领导要重视体育,加大投入培养体育教师,尽可能地提高体育教师待遇,让体育教师工作充满激情,这样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第9篇

1、教学内容沿用母体学校,不符合学生实际独立学院的学生是本科第三批录取的学生,文化基础较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较为薄弱。独立学院在录取时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与母校录取成绩差距大,英语基础不高,且参差不齐。教育部目前并没有颁发适用独立学院的教学大纲,只颁发过适用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适用高职院校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面的这样的局面,独立学院大多选择适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材选择也与其母校相同。教学标准与教材内容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教学内容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节,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用对一本、二本学生的要求来培养独立学院的学生,不仅与独立学院的教学理念想矛盾,更是使得独立学院设立的意义受到质疑。

2、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数独立学院仍然采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学生记录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独立学院的英语教育多采取以班级为行政单位教学,有的课程合班上课。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填鸭式”机械教育不能做到因教施材,也不能顾及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到”的现象。由于教师只是机械讲授,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感到枯燥乏味,逐步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被调动,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多媒体等新技术在独立学院中应用率不高,虽然一些独立学院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效果只是将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转变形式变成了屏幕文字,没有实质的效果。

3、忽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几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将重点放在阅读和翻译上,对听、说只是做形式的教学,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变成了对语言符号的分析和记忆,机械记忆英语单词、短语和语法,很难做到实际应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听和说,独立学院的这种英语教学方式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种“哑巴英语”在学生毕业之后很难应用到工作生活之中,也不能为学生就业带来竞争优势。此外,还有一些教师以培养学生通过四六级为教学目标,采取题海战术,学生学到的就是应试英语,这远远偏离了独立学院建立以技能为导向的英语教育模式的轨道,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4、师资队伍亟待提高近几年随着独立学院的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剧统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师生比例为1:130,英语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由于外语教师数量不多,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能顾及到每个学生显然不现实,教师在授课时也会显得力不从心。虽然独立学院的“独立性”越来越高,但面对外语教师资源匮乏的局面,也不得不依赖母校,独立学院的教学特色难以彰显。另外,独立学院的外语教师多为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了解不够透彻,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二、建立以技能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

1、大学英语教育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认知理论是西方心里学的一大流派,认知派认为,学习是个体内部心里结构的形成与组建,不是机械刺激形成的连接或改变。该学派的观点认为,学习是认知的重新组建,不是教师的填鸭式灌输,注重的是学习的自主发现与主动学习。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价值,尊重个体差异,强调兴趣与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育中,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对学生更多的是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该学派要求教育者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多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身个性的完善。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身为中心,教师的角色为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帮助学习构建学生学习的意义,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向有利于构建意义的方向发展。认知主义论理、人本主义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都认为教育应培养学生是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学习主体的各项能力。由此,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建立以技能为导向的英语教育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有充足的理论依据的。

2、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对策

(1)明确以技能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方向,修订适合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要求大纲。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实用性教育为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合格人才。独立学院英语教学大纲改革的具体定位为,在基础阶段时期,培养一、二年级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夯实英语功底,培养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大学英语四级的通过率;在提升阶段,坚持英语教育与学习的贯穿性,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讲授中西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增加学生毕业后就业筹码。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高,难以彰显学生的个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教学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课堂中,要更多的运用数字化教学技术,充分借助网络在教学中的有益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输出的不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经典的英语影片和英语歌曲,培养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接受程度。此外,独立学院学生的一大特点是学生思维活跃,活动参加积极性高,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可以组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讨论会或者课堂游戏,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坚持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针对性强化相结合。英语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会普遍运用到的一项语言工具,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未来就业前景。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教育要以实用型、应用型为重心,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教施材,可以采取分级教学的方式。对独立学院学生实行英语分级教学,找到适合不同阶段的学生的教学策略,使不同水平、不同起点的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有一定的提升和突破,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此,学校可以在开学初进行英语摸底考试,对应成绩进行分班教学,结合学生特点和理解能力选用相应的教材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此外,独立学院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可以聘请更多的有经验的优秀外语教师任教,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有益探索。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