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汉语言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17 06:43: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汉语言文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汉语言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差异;策略;归化;异化;翻译

一、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2)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horse(吹牛);getonone’shighhorse(趾高气扬);horseand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willing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105-115.

第2篇

摘 要: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文化的形成和表达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拟从汉字、语序和流水句三个方面讨论汉语言和汉民族文化的对应关系。汉语言与汉民族文化的研究对拓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汉语;汉民族;文化;语言

一、语言、文化的定义及关系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德语kultur。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辞海》中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语言观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理论,产生不同的语言研究力法,追求不同的语言研究目标和结果。潘文国(2001:106/2002:83)先生提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是民族的世界观”是更为妥当的提法。

文化与语言二者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文化之外游离存在的客体,而是文化整体中有其自身结构,而且自成体系的特殊部分。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语言不仅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总体中最核心的部分(张公瑾,陈建民、谭志明主编,1993:344-346)。语言和文化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互相推动。

二、汉语与汉民族文化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汉民族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汉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在汉语言中呈现以下一些表征:

1.汉字

汉字是汉族创造的独特的产物,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中国文化。汉字平面型的方块形体能够比线型的拼音文字存储更多的信息量;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其具有超方言的功能,将数十亿汉语使用者维系在一个完整的汉文化系统内,使这一文化中的各个民族都能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汉字多采用形声字方式字乳新字,为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粱,是汉人观念中的中心主题。汉字同西方表音文字的不同特质,造成了中国语言学传统与西方语言学传统的差异。

2.语序

语序是各级语言单位在上一级语言单位内的排列次序。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语言的组织中,语义的搭配是决定语序的最重要和第一位的手段。张世禄(1939)提出“凭语序而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把语序在语法研究中的作用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注重整体和谐,注重综合概括,因此其思维模式和言语观倾向于寻求整体和笼统,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汉民族习惯于概括综合,往往从整体入手,认识和处理个体间的关系。汉语逻辑关系常常按先因后果,先假设后论证,先叙事后表态,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一般到具体的次序排列。

3.流水句

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心理时空观,反映在句法层次上,表现为汉语“流水句”式的时间型构造。这也是汉语语法成为意合语法背后的文化因素。意合(parataxis)指通过意思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句子合在一起。汉语的“流水句”是靠“意合法”组织起来的。在叙述事实过程和动作先后的句子里,可以包含两三个、甚至十个八个小句,小旬与小句之间没有连词,完全依靠意合,一切以达意为主,“辞达而已矣”。这正是汉语口语里流水句出现频率高的原因,也是汉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汉语语句结构上的反映。汉语的这种特征是和汉族人的整体观念、直觉妙悟的文化心理分不开的。

转贴于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不同语言,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所观察到的客观世界的缩影,民族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社会生活、风土民情等,都会充分反映在语言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可以为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人文学科提供真实可靠的事实依据。同时,汉语言与汉民族文化的研究对拓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民.1999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罗常培1989/1996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3]潘文国.1997.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影响

一、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各种高科技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网络,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开始,网络的使用就在信息传播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这也给人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网络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网络语言大多是反映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的新词汇,其更新速度之快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理所当然的,随之的语言规范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现代网络语言的含义

在本文的论述中,并非所有在网络上出现的语言都被视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特指起源于网络并广泛在网络上使用,和传统汉语使用规则不同的部分词汇、语法等等。网络语言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与网络相关的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

三、网络语言的产生

自网络产生以来,人类已经渐渐走进无纸化信息时代,电脑已经成为必须品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网络生活也成为个人娱乐方式的主流,网络沟通交流,看新闻、购物等统统搬上网络,在互联网上,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语言、姓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可以畅所欲言,网络语言应运而生,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语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网络语言是指网络常用语,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等与网络相关的用语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而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网络交流所传递的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的信息。网络语言不仅是新兴的一种语言体系,而且是网络产生以来所引领而来的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条件也很广泛。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下,人们可以在网上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在宽松的环境下,网友们大胆创新,创造了大量的网络语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形成网络语言的一大条件,网络语言通过网络传递,人们通过键盘及其软件自带的符号输入成形,达到自我创新的效果。

四、网络语言的特征

(一)创造性

创造性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网民们能够在网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作品比较而言,网络作品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主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在行文上更为活泼,也更能够反映出我们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络命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令我们莞尔之余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独具的创造性。

(二)简省性

网络交流是一种实时交流活动,交流双方或多方必须及时地接受和发送信息才能使交流连续不断。因此用语简洁从而提高输入速度是网络交流的必然要求,这使简洁性成为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简洁性不仅要求言简意赅,同时要求输入简便,浏览迅速。因此网络用语在用字节俭的同时,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文字)的局限,创制了各种新型“书写”符号,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网络缩略词,以及一些以原有语素为基础创造的网络新词语等。它们遍布整个网络交际,体现了网络语言新异的表达效果。

(三)依赖性

网络语言对语境的依赖有两层含义:首先,网络语言依赖于互联网络这一宏观语境。离开了网络语境,不少网络语言很容易被误读。除此之外,网络语言对具体的微观语境也有很强的依赖性。

(四)诙谐性

网络语言除要求简洁明快、新颖奇特外,营造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十分重要。这种轻松幽默的风格特点,迎合了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使紧张忙碌的人们可以轻松无虑地畅所欲言。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不跳动着智慧的火花。

五、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语言理论是关于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发展方面的抽象规律。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语言作为抽象客体,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形象的描述,而在未来,网络必定会成为全民发挥思想和创新意识,汇集语言的大平台,而网络语言也将慢慢融入生活,成为生活语言的一部分,但整体而言,网络语言具有反传统和诸多的不规范性,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语言,由于网络和现实的不同性,网络语言的组成形式更加灵活,而在传统的汉语言学习中,许多积淀下来的文化知识正在被颠覆,许多历史的名著在网上以种种解构、改编被传播开来,对于青少年理解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由于网络语言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所以在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也应该适应的加入一些好的网络语言,跟时代接轨。但是,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把好网络语言进入全民交际语的关口,认真研究相关内容以及现象,处理相关问题,规范网络秩序,对网络语言的吸取做出正确的引导,并加以规范。

六、汉语言如何应对现代网络语言的冲击

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对于不合规范又缺乏实际语言价值的各种网络语言符号,其治理的根基并不在于网络。首先是教育的问题,长久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模式出现了偏差,在进行一种作家培养教育而非出色语言使用者教育,这使得语文教学的受众在心理上就无法广泛接受,而在面对其他语种的冲击中无所改革更降低了人们对其的期盼程度,在教而不学、学而不会,不会更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中,中国学生的中文驾驭能力实际上在逐年走低,虽然在学习英语时投入的精力更多,可水平却未见提高太多。由此可见,消解冲击首要便是改革中文教育,使之具备母语应有的教学地位。其次,加速网络在成年人当中的普及,提高网民平均年龄,使得具有较完善价值观的人群成为网络用户主力,消解年轻人在网络中的引导性力量,在网络语言成为网络交流标准之前将其化解归零。

七、结束语

网络语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汉语要取得长久发展,离不开网络语言来促进其不断更新,我们也看到有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已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然而,网络语言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使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更加急迫。

参考文献:

[1]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03,(3)

第4篇

关键词:汉字;书法;传统文化;艺术创新

一、从书法的内涵看,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应有之义

世界上所有开化的民族都有他们自创的文字,或参照其他民族文字创造的文字,有文字的书写,只是他们的书写都未能成为艺术形式(如拉丁文字、阿拉伯文字等)。此外,现今的汉语拼音字母,是借拉丁文字母创造的,以拉丁文书写方式拼写,人们也不能以书法的素养书写它以取得类似汉字书法的审美效果。这表明:只有汉字才是书法艺术形象创造的基础,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书法的定义,就是特指汉字的书写。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关于书法的定义(内涵),至今有多种提法,尚未定论,但每种提法却与汉语言文化息息相关。在此,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其一,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汉字的方法。

其二,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研究的一门学问。

其三,书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它主要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内容。

上述三种提法均表明: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汉语言文化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

汉字能成为艺术,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汉字有一个为别的文字不具有的特点。汉字既不是模拟自然的图画,也不是任何人随心所欲的抽象符号,它是“本乎天地之心,得乎自然之理”,而以象形、会意诸法创作的造型,是根据汉语的单音单词构成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意义的形体。

2、汉字的形体构成充分体现了人们感悟自然万物形体构成之理。人们在自然千姿百态痕迹的启发下,创造了象形文字。有了象形文字作基础,再造其他的字就有了参照,因此,以会意、形声等造出的字就随语言的实际发展起来。这样,据单音语言创造的具有形体整体性的文字,为以书法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形象准备了很好的基础。

3、能使汉字成为艺术的关键是书写。随着实际需要的发展,书写工具的改进,书写技术方法的总结,汉字发展形成了如大小篆、古今隶、章今草乃至楷书、行书体。体势变了,笔画变了,写法变了,但充分运用书段,借汉字的基本结构,创造出具有生动的抽象形式,具备力的运动节律,具有生命机体意味的笔画,营构有生命的形象,这些始终保持着,而且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强烈。

二、从书法结构因素看,书法是汉字艺术特质的表现

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除了书写者自身艺术创造力之外,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汉字先天便具有艺术的特质。书法是汉字艺术特质的表现。

(一)书法的艺术语言是汉字的笔画线条。

书法的艺术语言是汉字的笔画线条,是有着一定的限制和高质量要求的线条,即是书家用手直接写出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线条。因为汉字的笔画本身具有艺术素质,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不仅是书法者必须依循的,而且是书法者乐于借助的。

1、汉字笔画具有丰富性。丰富的笔画才能构成丰富的形体,蕴涵丰富的内容。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等诸多字体,其笔画也由简到繁,不断丰富。如以法度最为完备的楷书为例,其基本笔画就有点、横、竖、撇、捺、挑、钩、折。而且,每种笔画又有多种形态。

2、汉字笔画具有意象性。汉字笔画线条,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外形的一种抽象、概括和描述,同时又是人的创造,带有某种意象性。历代每一书法的笔画中都熔铸有书家的意象。

3、汉字笔画具有表情性。汉字丰富多样的笔画,与生俱来便带有丰富微妙的情感。不同笔画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情感感受。一般来说,横线使人感到广阔、宁静;竖线使人感到上腾、挺拔;斜线使人感到危急、惊险;曲线使人感到流动、变化、柔和、轻巧、优美等。

(二)书法的艺术形体结构是通过汉字线条塑造出来的。

书法是造型艺术。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示真实。书法艺术的形象是通过汉字线条塑造出一个个奇妙的结构形体。

1、汉字形体的象形性影响和促进了书法的形象塑造。中国汉字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就有艺术性。汉字始终沿着表意走,符号中仍有形象,“象”的范围也更广了,称之为“象物、象事、象意、象声”。这“四象”属于象形精神,是汉字艺术性的集中体现。

2、汉字形体的多样性影响和促进了书法的形象塑造。汉字丰富的笔画和复杂的结构形体,源于自然和表意的特点。书家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追求去创造书法的艺术形象,但无论如何,汉字形体的固有特点是不能忽视的。

三、从发展书法艺术看,必须坚持书写汉字的传统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历代书法的创变规律,都源于特定历史时期对艺术审美的与时俱进,也由于汉字的象形结构渊源,使其中艺术创作有了极大的可塑性和创造性。

(一)书写汉字是书法自身的规定性。

书法汉字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书写性,即书法是书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也不是制作出来的,其创作过程是书写的过程。二是书写的对象是汉字而不是其他东西。两个方面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书法艺术是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

书写汉字不仅仅是书法自身的规定性问题,还涉及这门艺术的文化特色问题。书法是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把它和其他艺术放在一起,它的中国文化身份最直接,特色最强烈、最鲜明。如果在西方看到一幅书法,哪怕是“唐人街”一块招牌,马上就会想到中国。

第5篇

民族之所以得以区分,不仅是受到地域的影响,还因为其发展历史与不同。民族的形成是十分自然的过程,一个民族的人,具有较为相似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趋向,无论是语言应用还是行为举止,都较为相似。而民族与民族之间,会在心理趋向与语言应用上存在不同之处,这也是各个民族具有自身的原因。在进行英汉翻译工作时,译者需要关注文化差异中的信仰问题,不同的信仰,对于同样的词汇具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中国,龙是权利的象征,是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有许多词语与龙有关,用具有积极意义。像龙凤成祥,生龙活虎等。而在英语国家,“dragon”是邪恶与罪恶的象征。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许多英美国家的无法理解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在翻译时,我们可以将“dragon”转换为“tiger”,推动文化的正常交流。

二、风俗习惯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风俗习惯的不同,使人们对于同一词汇的使用方法不同。中国是一个崇尚儒家文化的国家,尊老爱幼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在生活中,我们习惯有老奶奶、老爷爷、老太太这样的称呼,老字在中国意味着受人尊敬。而在英美国家则不同,在他们的观点中,“old”意味着他们没有价值了,没有生存的意义了。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对“old”进行合理转换,翻译为令以尊敬的即可。另外,在中国的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会提出工作、年龄、收入、婚姻等问题,大家乐于谈论这些,来增加彼此之间的熟悉度。而在英美国国家,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如果你询问,就说明你没有礼貌。这就提醒我们每一位英汉翻译者,需要认识到英汉语言中所暗藏的思维与风俗问题,尊重不同国家之间的风俗习惯,将翻译工作做准做精。

三、地域环境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语言的含义也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在同一时刻会有不同的地理现象。同样的地理现象,其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使得关于地理或者天气的词语,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举例来讲,在中国,春天会吹东风,东风一来,春天则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在我国,东风一直被应用于大量的诗句当中,诗人用描述东风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像“东风夜放花千树”等。

第6篇

由于不同民族在生活方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一些动物也会由此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龙(drago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龙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传说中,它是一种灵异神物,上天入海,兴云布雨,无所不能,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龙被人们敬仰,认为是“天之子”,而古代皇帝也自视为“天子”,就成为最高权力和帝王,甚至是富贵、卓越优秀的象征。汉语中有关“龙”的词语都有褒奖之意,如“卧虎藏龙”、“望子成龙”、“龙飞凤舞”、“乘龙快婿”、“龙马精神”等,数不胜数。但是在西方人眼中,龙的形象大多都张牙舞爪,嘴里还喷着火,象征着暴力、邪恶和魔鬼,关于“龙”的词语多含贬义,如“sowdragon’steeth”指的是挑起纠纷或引起争端。另外,狗(dog)在英汉文化中的感彩也大相径庭。中国人,尤其是在以前,认为狗就是一种看门的动物,喜欢巴结讨好主人,因此对其并不重视,很多有关“狗”的词语更含有贬义色彩,如“人模狗样”、“偷鸡摸狗”、“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西方文化中,狗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人们对狗充满了喜爱,因此很多关于“狗”的具有褒义色彩的表达,如“loveme,lovemydog”指的是“爱屋及乌”。如果说某人是“luckydog”,就表示他很幸运。而“Everydoghashisday”这句常用的谚语则比喻人人都会时来运转。

2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对等性及非对等性分析

由于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差异,不同民族对待同一种动物的感彩有可能相似,有可能完全不同。当不同民族使用同一动物名称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含义、寓意时,则表现出了对等性。相反,如果一个民族用一些动物词汇来表达特定含义,而另一个民族没有这样的表达,或者选择的是不同的动物词汇,则呈现出非对等性。在表达某一语义时,两种语言可能会借用同一动物名称,有可能用完全不同的动物。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际例子来分析对比。

猫(cat)在英语中常被用来象征尖酸刻薄、爱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女人,还用来喻指泼辣或心地恶毒的女人。“oldcat”是指“脾气坏的老太婆”。而在汉语中,猫却没有这样的含义,它通常给中国人温顺、神秘的感觉。英语中用“likeacatonhotbricks”来形容“如坐针毡”、“局促不安”,而汉语中用“狗急跳墙”、“热锅上的蚂蚁”来表示这种情况。英语文化里中西方国家的人对狐狸(fox)都有狡猾的印象,中文用“老狐狸”来形容一个人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英语中也有“oldfox”来表达相同意思。此外还用“asslyasafox”去形容某人奸诈狡猾。而“playthefox”指的是耍滑头。英语中的fox还有褒美之意,喻指“开朗活泼的漂亮女人”,这与汉语却有不同。中国人认为狐狸善于魅人,因此汉语中用“狐媚”喻指“用谄媚、阴柔的手段迷惑人”。也将“以人的女人”称为“狐狸精”。

狐狸虽然都有“美女”的含义,但褒贬完全不同。又如,在英语文化里,孔雀(peacock)是最骄傲的禽类,含有“骄傲狂妄、好炫耀、爱慕虚荣”的语义。“asproudaspeacock”常用来形容某人非常高傲,目中无人。“playthepeacock”指的是某人沾沾自喜地炫耀自己,狂妄自大。汉语中“孔雀”也同样有骄傲的含义,人们也用孔雀来比喻骄傲、爱炫耀的人。英语中有“apeacockamongsparrows(”孔雀站在麻雀中,喻指突出、非凡的人物)这种说法,而汉语中则用“鹤立鸡群”表达同样的意思。在英语中,孔雀又叫“朱诺之鸟”(theBirdofJuno),因为在古罗马神话里,孔雀是天后朱诺的圣鸟。朱诺是主神朱比特的妻子,但她妒忌成性,监视并惩罚所有朱比特喜欢的女人。人们害怕她的孔雀尾羽上像圆眼睛一样的斑纹,那“眼睛丛生”的羽毛令人想到传统的魔眼。因此,孔雀的尾巴在英语神话中是“魔眼”的象征。而在汉语中,孔雀尾巴却是美丽、吉祥的象征,孔雀开屏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事情。可见,英汉语言中存在对等性、部分对等性和非对等性的特点。

第7篇

关键词:汉字;书法;传统文化;艺术创新

一、从书法的内涵看,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应有之义

世界上所有开化的民族都有他们自创的文字,或参照其他民族文字创造的文字,有文字的书写,只是他们的书写都未能成为艺术形式(如拉丁文字、阿拉伯文字等)。此外,现今的汉语拼音字母,是借拉丁文字母创造的,以拉丁文书写方式拼写,人们也不能以书法的素养书写它以取得类似汉字书法的审美效果。这表明:只有汉字才是书法艺术形象创造的基础,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书法的定义,就是特指汉字的书写。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关于书法的定义(内涵),至今有多种提法,尚未定论,但每种提法却与汉语言文化息息相关。在此,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其一,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汉字的方法。

其二,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研究的一门学问。

其三,书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它主要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内容。

上述三种提法均表明: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汉语言文化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

汉字能成为艺术,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汉字有一个为别的文字不具有的特点。汉字既不是模拟自然的图画,也不是任何人随心所欲的抽象符号,它是“本乎天地之心,得乎自然之理”,而以象形、会意诸法创作的造型,是根据汉语的单音单词构成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意义的形体。

2、汉字的形体构成充分体现了人们感悟自然万物形体构成之理。人们在自然千姿百态痕迹的启发下,创造了象形文字。有了象形文字作基础,再造其他的字就有了参照,因此,以会意、形声等造出的字就随语言的实际发展起来。这样,据单音语言创造的具有形体整体性的文字,为以书法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形象准备了很好的基础。

3、能使汉字成为艺术的关键是书写。随着实际需要的发展,书写工具的改进,书写技术方法的总结,汉字发展形成了如大小篆、古今隶、章今草乃至楷书、行书体。体势变了,笔画变了,写法变了,但充分运用书段,借汉字的基本结构,创造出具有生动的抽象形式,具备力的运动节律,具有生命机体意味的笔画,营构有生命的形象,这些始终保持着,而且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强烈。

二、从书法结构因素看,书法是汉字艺术特质的表现

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除了书写者自身艺术创造力之外,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汉字先天便具有艺术的特质。书法是汉字艺术特质的表现。

(一)书法的艺术语言是汉字的笔画线条。

书法的艺术语言是汉字的笔画线条,是有着一定的限制和高质量要求的线条,即是书家用手直接写出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线条。因为汉字的笔画本身具有艺术素质,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不仅是书法者必须依循的,而且是书法者乐于借助的。

第8篇

关键词: 英语谚语 汉语谚语 文化差异

一、谚语概述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谚语”的定义是:能够给予建议或说明普遍真理的一种广为人知的短语或句子。武占坤、马国凡合著的《谚语》从谚语的性质出发,把“谚语”定义为:“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的一种现成话。”

二、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谚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The genius,wit,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一个国家的天赋、智慧和精神在谚语中表露无遗。)人们长期置身于某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受该文化影响,逐渐形成某种固定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角度,这些都会在谚语中得到体现。

(一)地域文化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各民族的谚语均体现出地域特色。英国四面环海,其海岸线漫长而曲折。英国人民喜爱海洋,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与海洋、水运业关系密切,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此,其很多谚语取材自海洋。例如:

A life without a purpose is a ship without a rudder.(人生无目标,犹如船无舵。)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洋训练不出熟练的水手。)

Any port in a storm.(船遇风暴不挑港。)

There are more other fish in the sea.(海里还有很多别的鱼;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游泳。)

Give your own fish-guts to your own sea-maws.(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中国虽然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但中华文明却是发源于内陆,海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神秘的象征。以海洋为题材的谚语很多,但常偏重于海洋的浩瀚无边,以教育劝诫人们。例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衍生出特定的谚语表达方式。中华民族大都生活在亚洲大陆,自然关注的多是内陆的名山胜水。例如: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

不到黄河不死心。

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因此,汉语中有很多以农业为题材的谚语。它记录了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征和农业技术措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经验的结晶。例如: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风大雨就来到。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满地走。

英国属海洋性气候,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过去的寒风,西风则是从大西洋吹过去的温暖、湿润的风。因此,预示春天来临的是西风,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春的讴歌: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 h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or beast.(风气东方,人畜不安。)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气西方,气候最佳。)

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来自太平洋温暖的东风吹至我国大陆,在汉语里东风即春风,如唐朝诗人唐彦谦《春草》中所描绘的那样:“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韩《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与英国相反,我国的西风来自寒冷的西伯利亚,秋风起,寒风瑟瑟、满目萧条。如晏殊《蝶恋花》中有:“昨夜西风凋碧树。”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民族心理及价值观念

正如谚语“So many countries,so many customs.(各国风俗,各有不同。)”所言,由于分处亚欧两大洲,遥远的距离造成中英两国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迥异,对相同事物的认识与好恶差别很大。这种差异,在其谚语中会得到某种形式的反映和承袭,再现各民族文化的情调和趣味。

以动物为喻体的谚语能很好地说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彩和认识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以对狗的态度为例,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视狗为畜生,都有一种厌恶之情。现在,随着养宠物在我国的升温,狗在中国人家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人们对狗的看法依然没变。这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结晶,大量的谚语中都充满了对狗的不满。如:

狗仗人势。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眼看人低。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而对西方人而言,狗既可看门、打猎,又可视作人类的宠物、朋友。因此,他们对狗有种爱怜情感。英国人爱狗,在英文句子中,英国人都用“she”或“he”而很少用“it”指代。所以,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大多不含贬义。如: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My boss is a jolly dog.(我的老板是个风趣的家伙。)

David works like a dog.(大卫工作真卖劲。)

除动物之外,还有含水果、蔬菜的中外谚语,如汉语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讲的是这两种蔬菜对健康的好处。因为在我国萝卜和姜是非常普遍的蔬菜,被运用到谚语里则恰当地表明了其对人身体的益处。而在英国人眼中,这两种东西并不能表达这种意思。要传达出同样的涵义,英国人用另外不同的物品――苹果,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个苹果身体好。)因为在英国,苹果才是最普遍的食物,吃苹果会令你永葆健康。又如:When the apple is ripe it will fall.(苹果成熟,自然会落下/瓜熟蒂落。)

(三)宗教文化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西方英语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已超出了狭隘的宗教定义,形成了一种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因此,英语里有许多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God,devil,evil,heaven和cross等概念和词语可以说家喻户晓。它们表现了人们的爱憎,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并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如: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He that serves God for money will serve the devil for better wages.(为金钱替上帝效劳的人,为更多的钱也愿被魔鬼驱使。)

Hell is wherever heaven is not.(不是天堂的地方,即是地狱。)

The devil lurks behind the cross.(魔鬼躲在十字架后面。)

《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它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在英语谚语中,有不少来源于《圣经》。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Eve)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耶和华的故事。再如:

Gossiping and lying go hand in hand.(爱说长道短的,必然会撒谎。)

The price of wisdom is above rubies.(才智胜于珠宝。)

A good name is rather to be chosen than great riches.(宁要美名,不要巨富。)

我国信仰佛教、道教、儒教。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其基本教义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如:

平时不烧香,临时报佛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因此,像“鬼”、“道”、“仙”等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的词语常出现于谚语中。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龙王庙里水多,城隍庙里鬼多。

儒家学说记录了孔子等先辈的言行,反映了他们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思想,是中国人修身治国的珍贵文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四)历史文化

谚语深深扎根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环境中,不同民族语言中的谚语常隐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典故谚语大都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及西方经典著作。基督教教典《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有许多谚语出自圣经故事或反映宗教思想,体现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共同人性。如:

A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hes.(美名胜过财富。)

The price of wisdom is above rubies.(智慧的价值高于珠宝。)

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贪财是万恶之源。)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是甜的。)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源泉,自文艺复兴以来,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不断从神话中汲取营养。因此,英语中有许多谚语涉及古希腊罗马神话。如:

The tortoise wins the race while the hare is sleeping.(兔子睡大觉,乌龟才得胜。)

The grass is often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fence.(邻岸芳草绿。)

Don’t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不要杀死下金蛋的鹅。)

莎士比亚的戏剧真实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现实,其作品之多、之精令其他作家望其项背,成了产生谚语的沃土。如:

Lend your money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掉你的朋友。)

Have is have.(到手的东西才算数。)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聪明的父亲才了解自己的孩子。)

来自其他英语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的谚语。如: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三岁看老。――英国诗人华兹华斯,My Heart Leaps Up)

Never say die.(永不言败。――英国作家狄更斯,Pickwick Papers)

He that hath wife and children hath given hostage to fortune.(有妻室子女之人已将自己押给了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

来自西欧各语言或涉及历史人物的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的: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再如:

Familiar paths and old friends are the best.( 熟路易走,老友易处。――源自德语)

Give a helping hand to a man in trouble.(对危难者应授之以手。――源自拉丁语)

Napoleon himself was once a crying baby.(即使是拿破仑,也曾经是哭哭啼啼的婴儿。)

而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谚语,它们在人类文学史上如繁星闪烁、耀眼璀璨,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等,皆为汉语谚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颇有警示和教育意义。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关公面前耍大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结语

作为人民生活经验结晶的谚语,它是人类智慧的闪光,包含特定的文化色彩。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产经验和生活准则的概括,是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总结,还是该民族历史人物、事件、神话传说和风土民情的记载。它发挥着启迪人生、传授经验、进行道德教育等社会功用。正如“The wisdom of nations lies in their proverbs,which are brief and pithy.(国家的智慧寓于谚语,它们精辟而简练。)”所述,谚语像一颗明珠,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翰余.常用英语谚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3]郑家顺.英语谚语5000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5]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7]王德春主编.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第9篇

关键词:汉语诗词汉译英翻译诗意拙化

Abstract:Dueto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nationalityandWesternnationalityintermsofthoughtpatterns,culturesandlanguageexpressions,obscurityofthetranslatedversionsofChinesepoetryannoysthereadersinchoiceofwordsoractualizationofimage,thatis,thetranslatedversionsfailto“actualize”theimagesandessenceoftheoriginalworks,resultinginthereaders’inabilitytoappreciatetheindescribablebeautyoftheChinesepoetryandsomeregretsinaestheticappreciation.

Keywords:Chinesepoetry;translation;imageactualization

汉语诗词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越来越受到其他民族的喜爱,甚至对西方诗坛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美国诗人雷克思罗斯就曾认为,“继波德莱尔之后,对西方诗歌影响最大的可能来自外面,来自中国与日本诗歌的译文。”[1]或出于传播文化的需要,或出于个人志趣的原因,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诸多译者不辞艰辛,进行了汉诗英译的多番尝试。不少译作被评论家们称之为形神兼备、既“信”且“雅”的再创作典范。但即便是名家的成功译作也无法完全摆脱原语文化和语言存在与表达方式的影响,造成原作里意象与意境在译语作品中的剥蚀与褪色。

一、不同语言词义内涵的差异和词语存在的不同形式造成拙化现象

1.词义内涵的差异造成的拙化现象

“中文诗大半‘句’成一单位,句末一字在音义两方面都有停顿的必要,……所以它是全诗音节最着重的地方”。[2]由于它是某一句段的终结标志,往往承载着一行诗特别着意的任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Difficultitwasforustomeet,anddifficulttopart/Nowtheeastwindhasfailed,andalltheflowerswither.),[3]这两个诗句表达了李商隐对所爱之人忧思难忘的痛苦心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体现出对恋人的绵绵柔情。句末的“难”字,表明今后旷日持久、别后相思的苦痛及复杂的心态;“残”与“难”押韵,写出眼前景物黯然失色:东风无力,百花凋落,形成一幅爱情带走了春天的伤心图景。译文虽也表达了两句诗的基本意思,但还是留下遗憾:原文中一字千钧的力量,一定程度上分别被“part”与“wither”磨蚀掉了——“part”一词按简明牛津辞典的解释,其含义仅仅是“人们彼此间分离”;而汉语的“别”字,除表示“分离”外,又依据人们所处的各种不同情境具有多种意义,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惜别”,“痛别”,“拜别”,等等,古汉语中就有“别易会难”这样的成语,可见“别”的经历和体验自古便带给人们不尽的伤感与惆怅,于是以“别”为题的许多诗词歌赋传唱千古而不衰。在例诗中,诗人起笔便入主题,“别”字为诗眼,直击人心,“part”一词难有这种效果。“anddifficulttopart”更远远比不上“别亦难”的凝重伤感之情,也无法深切表现出“残”的凄凉蕴意。该诗的后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Springsilkwormtillitsheathspinssilkfromlove-sickheart/Acandlebutwhenburnedouthasnotearstoshed),[4]作者以到死丝方尽的春蚕与成灰泪始干的蜡炬,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明知无望、仍愿担荷终生痛苦作执着追求的殉情精神,丝“与”思“谐音,为语义双关字。虽然英语中也有一些双关词,但能与汉语谐音双关词在语义上对应者,微乎其微,因而在翻译中或求“神似”以忠实于原文,或重“形似”以达至辞美的效果。上译便是忠实原文的一例。而另一译文为了追求“形、神”兼备的“化境”,着实下了一定功夫:Silkworm’sthreads,likemen’slongingthought,endonlywhendeathcomes/Candlesshedtearslikementilltheyburntotheirbottoms。[5]这一译文打破原文束缚,明确译出了双关的两重含义,但又似过于直白,与原诗含蓄的风格不符,让读者失去了想像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也令原作浓郁的悲剧色彩有所销蚀。另一首具有挑战性的诗作是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仅举后两句的两种译文:1.Intheeastthesunisrising/Inthewestrainisfalling/Canyouseeifit’sfairorfoul?[6]2.Thewestisweiledinrain,theeastenjoyssunshine/Mygallantisasdeepinloveasthedayisfine。[7]译诗1中,“阴晴”的含义是明白的,因为译者此处巧用foul和fair两个双关词,表达了“阴晴”和“善恶”之义,但读者无法从中领悟出原诗的言外之意;译诗2中,“情”和“晴”字都译出了,抑扬格六音步加上韵式aabb,基本传达了原文的形美和音美,但在意的传达方面仍有一定距离。诗中的“我”,通过天气的阴晴不定,表露自己在听情郎歌唱时的心情,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忧愁。她主要是以问的形式揣测对方心思。上述两译,可以说各有千秋,皆为上乘之作,但又都留有缺憾。于是有人建议加上注释:“晴”〔qing〕hereisapun.Ontheonehanditmeans“fairnessoftheweather”,andontheotherhanditimplies“情”〔qing〕,ahomophone,whichmeans“love”。[8]该建议的目的是为弥补译诗里的缺憾,但这种中英文混杂的脚注对不通中文的英美读者设置了一道新的理解上的障碍。

2.汉语叠音词造成的拙化现象

汉语诗词中叠音词在传情达意和构成审美意境方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在对这种词的翻译过程里,译语的“复现”能力同样显得十分有限,也对诗词所蕴含的美感产生拙化作用。唐朝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Acrossthesunlitriver,clearlyseenareHanyang’strees/AndParrotIsland’steeming,fragrantgrasses.)。[9]上句中叠音词“历历”,描述汉阳树木清晰展现眼前的情景,下句中用“萋萋”呼应,通过形容芳草茂盛来展现思乡恋故的情怀。由于两个叠音词韵母相同,且相互照应,因而显得甚为和谐自然,对情景交融、诗画统一的意象创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处如果不用“萋萋”这样的叠音词,任你再怎么绞尽脑汁选择词语恐怕也难以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尽管英文“Now”一词暗示了两句间的紧密对应关系,但却无法在读者的心灵图景上重构原语的意境。

此外,从“预期”理论的角度上看,后出现的叠音词照应前面的叠音词,也是汉语诗词所拥有的、极具独特而玄妙的艺术魅力的节奏形式,“有规律的节奏都必须能在生理、心理中印为模型,都必能产生预期”。[10]正是这种预期的实现,使得节奏带给我们愉悦的。而看译文,我们只能在理解意义的层面去把握诗的语言,这令我们的审美视角受到很大局限,无法像感受原语意境那般获得审美。如李群玉的《黄陵庙》中两句诗:“野庙向江星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Inthespringstillness,therustictemplefacestheriver/Teeminggrassesgrowamongtheancienttablets,theirinscriptionslongeffaced.)。[11]译文对原语诗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造性重构,但同时带来的拙化现象也令人惋惜。公正地说,这并非译者功力不及,实乃不同语言的不同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使然。史奈德寒山诗第八首中“奚长石磊磊,涧阔草蒙蒙”(Thevalleysarelongandstrewnwithstones/Thestreambroadandbankedwiththickgrass.),[12]译文里“strewn”一词意象为“散布”,常用于比较轻的东西,如落花、碎石等,用在此处没能表现出原文“磊磊”即“多石貌”之意。美国汉诗翻译家韦理给出另一译文:Thevalleysolongandthegroundsostony/Thestreamsobroadandthebrushsotangledandthick.[13]译文一连选用了四个“so”,旨在突出“多”与“盛”,但给读者的感觉却是冗繁且牵强,脱离了原作两个诗句各语言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削弱了意象的感染力。

汉语诗词中这种叠音词使用手法,也深深打动甚至影响到了一些英语国家译著者,使其在自己的译作中不时创制出模仿或套用中文诗词的行文方式。如戴维·拉铁摩尔所译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两句:“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Lifeofmanageonageunexhausted/rivermoonyearbyyearlookingateachother.)。[14]译者的意图值得称道:从形式到内容,似乎把原语与译语的转换完成得天衣无缝。然而从译入语读者的角度审视这样的贴近,不客气地讲,此种中国式英语的机械模仿,严重地瓦解了原诗的意境。因而,与其如此生搬硬套,不如以平实朴素的手法进行翻译:Manygenerationshavecomeandpassedaway/Fromyeartoyearthemoonslookalike,oldandnew.[15]只是这种力求达意的译句,仍然未能将诗人静静的心灵与眼前天地进行的神秘而又亲切的、悠然心会的唔谈加以充分构图与赋形,进而带给读者无限遐想与情趣。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Fletcher译为:ThroughendlessSpacewithrustlingsound/Thefallingleavesarewhirled-around/Beyondmykenayeastysea/TheYangtze’swavesarerollingfree;Bynner则译为:Leavesaredroppingdownlikethesprayofawaterfall/WhileIwatchthelongriveralwaysrollingon.[16]显然,无论是哪一种译诗,都因使用了连词而未能把原诗里“阴阳对称型视象”——将两种相斥相异或相关的事物加以对称地建构而产生的视象——表现出来,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原文的对称美。

3.汉语诗词表达方式造成的拙化现象

不仅在叠音词上,就是汉语诗词中顶真续麻式的表达方式,也有译作者企图在形与神上与原语达成契合,如李白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首诗就像许多其它汉语诗词一样,虽然表面上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写成,却是利用了古典汉语那种简洁和含混结合的敏锐性,暗示表面之下潜藏的哲理。庞德将这两句诗译成:Drawingsword,cutitintowater,wateragainflows.Raisecup,quenchsorrow,sorrowagainsorrow.[17]这已不像英语了,这简直就是把中国字分别转换成英语单词罗列在一起。这种天真的大胆的创意严重地挥发掉了原诗中的意蕴和哲理。

译文在寻找与原语文本对应的语言形式上受到限制,同样造成汉语诗词蕴意的减损。如杜甫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Twooriolesamidgreenwillows/Arechirping/Arowofegretshighupthebluesky/Isflying/Westernridgescrownedwithlong-accumulatedsnow/Areframedinmywindow/AboatcomingfromeastJiangsuProvincefaraway/Ismooredoutsidemydoor.)。[18]“黄鹂”与“白鹭”,巧妙地利用了两个带颜色的动物名词,相互呼应,珠联璧合。译文根本无法体现出这种色彩鲜明的动感图景;以“江苏省”取代诗作中的“东吴”,这关照到了诗意的“信”——两个专有名词指同一个地方,却因未能现出“东吴”隐含的朝代更迭的沧桑历史背景而失掉了原诗里意境的“美”。诚如辜正坤指出:一切诗歌的特定妙蒂总根于特定的语言形式。汉语诗词之所以绝妙无伦,一个关键的因素即在于汉语本身无可替代的视角、音象、义象、事象、味象等存在方式。[19]将汉语诗译成英语诗,不仅要把语言译过来,“而且还要把诗意译过来,而诗意又是那么微妙的东西,在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倾注的时候,诗意会全部挥发。”[20]二、译语再造的意象偏离原文造成拙化现象

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位,有人比拟为语义学中句子的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中国古典诗词是由意象和意象组合结构而成。作者把心中的意念,寄托于具象与非具象的艺术形象之中,表达出人生的感受,使意念成象,并以这个艺术形象去感动读者,唤起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这种意象具有广泛性和模糊性的因子,所以人们能体会到某一意象的内涵,却不能加以精确的量化或数字化,甚至难以用语言完整清晰地令意象毕肖无余。如贾岛诗《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UnderthepinetreeIaskedthelad/Wherehismasterhadgone./“Topickmedicinalherbs/Hesaidhehadgone./”“He’ssimplyinthisverymountainout/Inthedepthsofclouds/Hiswhereaboutsarenotknown.”)。[21]此诗寓问于答,短短四句,三番问答,体现出访者对隐者之高洁十分景仰,情真意切。后两句诗的景观给人以朦胧美感,但“师”在何处,为访“师”、寻“师”不遇后情绪如何,这一切都“隐”而不露,其中的含蓄美皆由读者去吟味。上例译文,虽说将原诗意境大致表达出来,但由于英语表达形式的束缚,出现了四次“他”,使原诗的凝炼与朦胧之美以及“隐”的质感——“师”只出现一次,却句句都有“师”的影子——未能以朦胧的言语形式传达出来。

汉诗中几个意象的组合,并非只是意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内在因果的逻辑关系,而与之相对应的译语文体却暴露出乏力和欠缺,使原语意象的美感打了折扣。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远上”与“白云”相联,“石径”与“人家”有关,深秋里的枫林,在经过秋风秋雨秋霜的磨砺后,变成火红,胜过二月里绽放的鲜花。其译文为:“Therockypathslopedfarupthechillymountains/Therestoodsomecottages/wherewhitecloudshadrisen./Istoppedmycart,sittingthereintoenjoy/Lookingatthelovelymapletreesatdusk/Therealcolourofthemapleleaveswithfrostwasdeeperthan/ThatofSecondMoonflowers”。[22]以“mapleleaveswithfrost”来对应“霜花”,即带霜的树叶,不免给人以寒冷的感觉,难以带给读者冷艳却弥坚的美感。译诗还消损了原诗里隐含的“秋风秋雨磨砺枫叶”的意义,意象之间的内在关系有所消弱。

时空跳跃式的意象组合,构成汉语诗词的另一美感特征。诗歌不是历史年表,更非日记,不能按时间顺序和地点顺序,细细记录。诗歌的跳跃性在于词语与词语之间,诗句与诗句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是跳跃性的,甚至是突变性的。目的是使几个画面在相互衔接之中,组合出一种印象,去感动读者。这种组合正好利用了人类视觉的延续性,以及感情变化的时间性,使一些看似无关却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和意象,共同组成一种思想、感情、欲望和追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AtthefootofthecitywallsofYiyang/Grassesarelushandgreen/Gulleywaterisflowingeast/Andturnswestthen./Fragrantblossomsoftreesare/Ofthemselvesfading/Throughoutthehillyjourney/Springbirdsarevainlycrowing)。[23]原诗四句,每句是一幅画面,一个意象。表面上看,草生城下,涧水复流,芳树花落,春山鸟啼,这四种意象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把这四种意象归结于安史之乱后,昔日繁华城市夷为荒凉寂寞之地的主题之下,便组成了令人无限怅惘的自然景象。译语表面上看以“at”引出地点,用“And”,“then”等词语表明彼此之间的关联,各意象似乎相合紧密,但实际上由于是一幅平铺直叙式的意象群画面,萧条与冷落之意未能充分展现出来,原诗的味道便淡了许多。

汉民族的综合性思维,使得诗词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方式方面体现出悟性和意合的特征,而英语的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方式则更为突出理性和形合。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和句子内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或靠各种语境和语用因素),便能构成完整的语篇和意象;英语则往往不能缺少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即从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和意象。这种差异导致在汉语诗词、甚至在曲与赋等形式的文学作品的英译过程中,原作妙境意蕴也产生流失现象。如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用三句十八字九个名词所指的物象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萧瑟苍凉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漂泊羁旅途中彷徨愁苦的心境。九个名词无一虚词,九种物象极其和谐地组织在秋天夕阳之下。此境中之象,深沉高远,格调清逸。该作译文:Witheredvineshangingonoldbranches/Returningcrowcroakingatdusk/Afewhouseshiddenpastanarrowbridge/Andbelowthebridgeaquietcreekrunning/Downawornpath,inthewestwind/Aleanhorsecomesplodding/thesundipsdowninthewest/Andthelovesicktravelerisstillattheendoftheworld。[24]为了充分表达原作中组合意象的关联性,译文使用了相当数量的有连接作用的词。尤其在空间层次、动静层次和音效层次方面,如“hangingon”,“returning”,“hiddenpast”,“in”,“still”,“and”等。细细品味一下,缺少关联词的原作所呈现的意象是靠意合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展示了汉语语言凝炼、自然、朦胧、深远的美感,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述的,“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而译文要体现原诗意象的内在逻辑关系,只能借助于添加的一些词语或词语形式,不过这样一来,通过形合构成的意象在“复现”的过程里,不可避免地磨蚀掉了原曲的独有艺术魅力。

中国诗词中有些诗句无主语,增加了移情和现实情境的效果。中国诗歌传统是诗以言志,要求诗人以自我为出发点,但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是天人合一,而非主客分明,因而构成了诗词创作中“不隔”(王国维)的趋势,出现了“无我”之境或“忘我”之境。而西方诗歌则以“我”中心,诗句里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分明且同时显现。华兹华斯说“Iwanderedlonelyasacloud”(我曾经像一片云朵般孤独地漫游),中国诗人则更倾向于说“行云流水”。

汉语语素的单音节性和组合的灵活性天然适合于“对偶”,中国人思维的虚实辩证又为偶意的形成提供了心理上的需要,因而虚实统一的对偶成了中国人特别喜好的艺术样式。中国诗词的意义排偶、声音对仗、句法结构交相印证便构成其异于西文诗歌的独特的创作与表达方式,所含蕴的音、意、形对称美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达到一种“和”的丰厚和均衡,使世人品味到汉语诗词“句句相衔”、“字字相俪”、“宛转相承”、“刚柔判象”的艺术魅力。相比之下,西文文法严密,不如中文字句构造可自由伸缩颠倒,因而难以象汉语诗那样将上下两句对得工整。

三、结语

汉语诗词翻译过程中原语作品美感的拙化现象是否能够避免,译界比较认同的“补偿原则”可否消除这种因拙化产生的原作意象和意境的磨蚀?笔者以为,再高明的译者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拙化现象,想要原汁原味地在译语中再现原作的美感,恐怕最终不过是一种心向往之的理想而已,空留下一番望“汉”兴叹的感慨。

参考文献

[1]KennethRexroth.ClassicsRevisited[M].Chicago:QuadrangleBooks,1968.130

[2][10][23]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49,92,159

[3][11]张廷琛.唐诗一百首[M].魏博思,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221,227

[4][15]谢真元.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89,2

[5][8]马.翻译批评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69,163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108

[7]许渊冲.唐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

[9][18][21][22][23]唐一鹤.英译唐诗三百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49,177,7,247

[12][13]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2

[14][17]赵毅衡.诗神远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238,234

[16]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392

[19]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