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外科护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07 13:47: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外科护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外科护理论文

第1篇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124例,均为在本院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2例。其中男79例,女45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为(51.5±5.5)岁;病程8~22年,其中泌尿系结石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48例,肾结核2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培养优质的护理观念

通过组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让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各种相关文件精神及内容。建立宣传栏,建立健全的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标准,并督促护理人员将观念落到实处,给患者带去全新的护理理念。

1.2.2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重新调整原有的人力资源配置,根据泌尿科手术的特点及当日的手术量来安排人力,弹性排班。成立护理责任小组,实行责任制护理,由一名责任组长带两名责任护士,分管一定量的床位,确保每个组的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合理搭配,分工明确,及时满足患者需要。

1.2.3完善管理模式

根据基础护理的情况,重新安排合理的护理时间表。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医院的服务项目、时间及目的,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如患者对服务质量不满意,一定要调查清楚并给患者一个满意的交代。实行流动护士站,将护理操作所需的器械及用品备好放于流动护士站的治疗车上,可节省护士往来护士站与病房的次数,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2.4加强常规护理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治疗期间,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患者需重点观察导尿管情况,确保通畅,如有异常,立即报告主治医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患纠纷率、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患纠纷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对护士满意程度的情况。

3讨论

当前,优质护理服务已成为护理模式转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是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关键,而认真落实基础护理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医院泌尿外科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了需要护理人员的全力配合之外,还需要国家、政府、医院及各临床总务后勤部门的支持、理解与配合。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纠纷及护理缺陷明显降低。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时,一方面可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高度满意提高,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也不断在提升,对护理理念的理解也逐渐深入,使其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小结

第2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作为护理学专业课之一的外科护理学理论与实验课教学在各个学校都得到了重视,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本人的观察与分析,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目前国内很多学校的护理实训基础设施、试验设备与试验操作内容还比较落后,跟不上整个临床技术与临床产品的更新速度;由于外科教材内容多,学时紧,为完成理论授课任务,实验课学时偏少;中职卫生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学历现在普遍偏低,专业知识储存不足;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自制力较差,自助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演练的机会非常少,课余时间又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再加之实验教学中所用的都是模拟人体,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们思想的放松,导致责任心和使命感严重降低等等这些都在影响着外科护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2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对策

2.1转变传统实验教学观念,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护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程。应该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看待,把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的附属品中摆脱出来,加大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例。从当地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加强基础训练,重能力培养,强调素质提高,突出创新意识”作为实验内容调整和更新的出发点,以教育部最新新修订和编写实验指导手册为依据,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依据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重新改编和整合实验指导手册,在安排实验教学课时数和进度方面要通盘考虑各实验的难易程度、示教时间、练习时间以及学生人数,保证每位同学均有机会动手,并能达到熟练掌握每项操作的能力,逐步使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2.2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投入

在原有的外科护理学的实验室基础上,必须根据最新的实验教学内容来增加实验设备,改善实验环境。例如购置创伤、复苏等标准化模拟人,解决外科护理学常见实验项目的有创伤操作及实体训练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各种模拟外科用房,如模拟手术室、模拟换药室、模拟病房和模拟重症监护室等,尽量做到标准化,力争达到实践要求。在保证实训教学的基本条件得到完善的基础上,设立多媒体资源,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外科护理实训技能的学习兴趣。坚持把仿真模拟临床试验、实战演练中心布局和临床操作实习地点三者相互结合,使得学生的模拟训练更加贴近现实,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们接触实际病人时的种种不适应感和各种突发问题,有利于从综合方面考察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与实际临床能力。

2.3增加综合性实验的开出率,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综合性实验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对有内在联系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性操作及变革,以观察和测评综合效果的实验。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验教学条件,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如在进行了一些基础实验之后,老师提出一些综合性实验方案或者让学生自己提出,各实验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定方案、实践操作、反复论证等环节最终完成实验,最后老师在作以点评,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验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分析分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3篇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及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腹部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Ⅰ组,n=65)与对照组(Ⅱ组,n=62)。排除既往精神病史或心理疾病史患者。其中胃次全切除术47例、胃癌根治术38例、结肠癌根治术42例。其中男69例,女58例,ASAⅠ~Ⅱ级,年龄26~74岁,体重42~70kg。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时简单介绍医院环境,术前常规访视,对手术前、中、后注意事项进行简单介绍,鼓励患者以轻松心态面对手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重点介绍患者关心的问题,包括疾病知识及手术必要性、医院技术力量及安全保障、同类疾病多个成功病例、手术麻醉流程以及胃管、营养管及术后引流管的必要性与可能出现的不适。②术后心理护理:及时告知手术结果、正确认识疼痛及不适、放松身心、同时动员家属一起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对患者的进步及时鼓励和肯定。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SAS及SDS评分。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0~10:0分为无痛;10分为重度疼痛)分别评估两组术后3天,并计算其平均得分。③出院时所有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分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及手术种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评分比较

入院时SAS及SDS评分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测试结果(SAS37.23±12.59,SDS41.88±10.57),说明手术患者均存在一定焦虑及抑郁情况。观察组(Ⅰ组)采用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心理有所好转,且术后SAS及SDS得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术后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得知要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或多或少存在紧张与恐惧心理,而紧张焦虑情绪会导致非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出现心率增加、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等,因而作为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的重要内容—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愈后及机体的康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我们从临床中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有好转,可使患者的心理、生理调整到较理想的状态来面对手术治疗。作为外科手术的副产物,术后疼痛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它可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并可诱发多种术后并发症,然而疼痛并非简单的感觉而且具有主观特性,许多研究证实,患者的负性心理可增加疼痛,术前焦虑、抑郁等情绪可增加术后疼痛敏感性。本研究也证实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其原因正是通过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降低负性心理因素,从而消除“疼痛的心理性成分”,加强机体自身的疼痛调控机制,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强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4结语

第4篇

1.1方法

对照组63例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主要有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63例研究对象则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并且要热情地向患者介绍医院、病房环境,热情的作自我介绍及主治医生等相关人员的介绍,以逐渐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另外,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感。第二。躯体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血压、心率、颅内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给予患者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第三,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耐心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关心及帮助,逐渐建立起聊天式护理方式,从而逐渐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耐心观察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并及时给与患者帮助及鼓励,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四,构建家庭支持体系。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视,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家属认识到自身的关心、安慰及监护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力;从而使患者家属积极主动的配合医院进行相应的疏导工作,构建家庭疾病支持体系。第五,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等为依据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可通过设置健康宣传栏、发放健康知识小卡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其认识到治疗的有效性及重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并有助于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及比较。

1)护理服务质量以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为依据进行评估,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主要包含四项内容,一是医院制度考核,占30分;二是护理文书考核,该项占20分;三是护理安全考核,该项共占30分;四是药品安全考核,该项共占20分;考核总分为100分;通过对上述四项内容的考核对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的总体考核情况进行评价。

2)患者护理满意度由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为依据进行评价,问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为环境满意度、心理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总体满意度等几方面。

1.3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2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采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同时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则展开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医院制度考核得分、护理文书考核得分、护理安全考核得分、药品安全考核得分及总考核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63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心理护理满意度及总体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满意度及环境满意度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5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08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25.6~84.3岁,平均年龄(56±5)岁;观察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27.1~85.5岁,平均年龄(56±5)岁。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诊断为神经外科疾病,均排除严重心、肾、肝、脾功能严重损伤者,并且排除对抗生素等特殊药物过敏的患者,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工作缺陷:

根据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本课题研究员对本科室所接收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护理问题存在的缺陷,总结如下:①是不是能够认真切实的执行护士管理规定,严格按照三查七对的制度要求自己。②护士盲目的对自己的专业素质自信,不注重细节之处,认为细节琐碎之事无关大雅。③护士个人修养不够,对患者态度不够友善,并且不注重礼节,不注重严格尊重患者的感受。④忽视自身专业素养不够,专业知识不够、基础不够杂实。⑤科室对本科室护士管理不够严谨,制度不太明确,使护士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够清楚,具体护理环节没做到位,对护理实施不明确,监督不力。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管理。细节护理管理方法主要从:强调细节护理的重要性,增强细节护理的理念;提高护士职业修养,注重礼仪细节;注重护理内容细化;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四个方面进行。

1.3评价标准

1.3.1病情变化:

比较2组患者病情状态变化,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变化。意识状态用GCS评分测定,通过睁眼、语言、运动3个方面来评价意识状态,每个方面5分,评分1~9分为不正常、≥9分为正常。生命体征变化测定包括患者,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与否。肢体感觉功能变化包括患者肢体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有无感觉障碍等多方面反射甚至有无障碍进行综合分析以无效、好转、显效3个层次。

1.3.2情绪状况:

比较2组患者愉悦、平静、抑郁、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

1.3.3患者满意度:

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病情变化比较

观察组的意识较状态、生命体征变化和肢体感觉功能变化正常率分别为94.4%、88.9%和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59.3%和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情绪状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情绪愉悦、平静的良性变化者显著低于于观察组,对照组抑郁、焦虑、恐惧者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4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6篇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62例外科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5.2±1.3)岁。其中普外科患者22例,脑外科患者15例,骨外科患者18例,胸外科患者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健康宣教,促使患者了解熟悉外科疾病治疗及检查中的重点注意事项,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病情实行严密观察,谨防出现意外情况。

1.2.2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本院自拟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包括:①首先对外科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指导护理人员掌握临床路径的内容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程序。②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责任护士将有关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及相应的护理目标进行全面细致的说明。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患者做好解释说明,以此获取到其理解合作,从而帮助在护理工作中达到最佳护理效果。责任护士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的内容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病情出现变化,且未朝着临床路径方向发生改变,需做好认真记录,以此提醒相关医护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在护理记录中体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原因、影响因素分析,从而促使患者病情朝正常路径发展。③患者在入院后,护士要对患者热情迎接,进行入院环境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在护理过程中,不但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与恐惧,做好饮食指导,做好疾病康复知识的宣教,患者提出疑问时应耐心解答,做到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1.3评价指标

在所有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工作满意调查表,表中满分总计为100分,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中,30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中25例满意,1例比较满意,5例不满意,其满意度为83.8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分为(9.7±0.2)分;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分为(8.1±0.1)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7篇

1.1一般资料

收集并整理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所收治的320例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60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94例和66例,年龄在1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2±2.74)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97例和63例,患者年龄在1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1±2.8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性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分析

对外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做出如下分析:(1)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由于护理人员在平常的外科护理中缺乏风险意识,且综合素质具有较大的差异,使其在处理医疗问题方面产生了难度;(2)缺乏对病情变化的综合判断力。外科患者的病情特点为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并未对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从而在耽误患者诊疗时间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3)护理文书书写缺乏规范性。医院护理人员的任务繁重,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的书写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增加了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4)引流管发生堵塞、扭曲和脱落。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具有较多置管,极易出现堵塞、扭曲和脱落等情况,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1.2.2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方面,主要利用了外科护理的日常方法。而在观察组方面,采用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1)识别并衡量风险。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是外科患者经常出现的不良情绪,增加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此,在护理工作开展前,对各类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衡量,进而对各个护理细节中所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处理,并制定出基于个性化护理风险衡量的计量表;(2)制定并完善医院护理制度。在对观察组的160例患者进行护理中,通过制定安全的管理制度以及具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使护理人员在树立正确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加强技术操作与规范管理,并针对各项急救技能和专业护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其对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力;(3)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负责观察组中160患者的护理人员加强同患者亲属的沟通,并被培养以亲切的态度同患者进行适当交流,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缩短其康复时间;(4)加强对并发症的监控与以外时间的风险防范意识。定时、定期对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观察,以精湛的护理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外科护理服务,并采取各项措施预防感染,降低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的几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展率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0例,沟通不良0例,管道脱落0例,突发意外2例,由此计算可知,不良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沟通不良5例,管道脱落2例,摔倒2例,由此计算可知不良护理的风险发生率为6.25%。综上,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8篇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护理3班和4班护生100名,均为女性,年龄18岁~21岁,平均年龄19.3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两组护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两组护生均于入校后第3学期学习《外科护理学》,采用由熊云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了排除其他可变因素的干扰,两个组的课时数和授课教师相同。观察组护生采用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理论知识讲授和课后复习等相应的教学环节。

1.2.2具体教学实施

1.2.2.1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观察组护生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室上课。多媒体教室提供外科护理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及自主学习网站,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实验报告及考核范围等。此外,学院图书信息中心提供护生国内外检索网站,如万方中华医学会杂志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和EBSCOhost等。

1.2.2.2教学步骤

观察组护生随机分配任务小组,每组4名~6名护生。课前专业课教师与临床兼职教师集体备课设计教学方案。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如E-mail、飞信、微信等布置讨论任务,提供护生检索文献的方法及循证护理证据的等级分级。课上教师合理运用任务引领、案例导入及小组讨论等激发式教学方法,并辅以教学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中重难点的讲解。课后任务,安排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论文,并要求护生在论文中标注论点资料获得的来源和循证护理证据的等级。

1.2.2.3评价方法

教学结束后,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观察组护生对基于循证护理的信息化教学的评价,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对两组护生进行教学多阶段性、全方位的理论知识考核,考核内容包含主观题和客观题。统一进行考核,教研室教师按照评分标准统一阅卷。

1.2.2.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t检验,检验水准α=0.01。

2讨论

2.1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可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材是护生知识学习的主要来源,而教材往往落后于临床。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和临床的知识冲突会使护生困惑,而又无法寻找正确的解决途径,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很好地弥补了教学和临床的脱节。护生通过该教学模式掌握了解决临床问题的一条可靠的网络途径,而不仅仅依靠教师和临床带教护士来寻求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了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护生通过资料检索、采集和分类等,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护生在学习中不再单纯地接受,而是学会了思考和判断,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客观化理论考核成绩的支持,观察组护生主观题考核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护生很好地将此种教学法所获得的综合能力运用到理论考核中,极大地提高了解题能力。

2.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学展望

问卷调查显示,部分护生保持中立观点,还有极少一部分护生不赞同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他们认为传统教学法获得知识的途径更便捷,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教学改革。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他们不愿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他们的学习中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实施。此外,研究发现两组护生理论考核中客观题部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新型教学模式不吻合有关,护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没足够的能力将自己所获取的资源进行分层构建,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导致在做客观题时,干扰选项的出现使护生产生迷茫、困惑等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应该针对性地加强护生的学习能力,适时指导护生进行知识的再构建,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添加趣味性学习环节,激发护生的学习欲望,帮助护生渡过新旧交替的教学磨合期。

3结语

第9篇

1.1方法

对照组1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测量以及遵医用药等。试验组的130例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人性化干预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把患者作为服务中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其具体措施为:

①转变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的服务理念就是转变传统的“功能模式”,而是遵从“服务性模式”,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始终按照“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先转变理念,由被动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的服务,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重视患者的利益,充分从患者的生理需求、心理及社会需求全面出发,对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还需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等各方面,思考问题的时候尽可能站在患者角度,理解患者的需求并尽可能的满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只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病情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重视患者的利益,以此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②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房环境的管理,定期开窗通风、消毒杀菌,保持病房的安静,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养病环境;在病房的布置上还可以按照患者个人的爱好进行布置,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相应的陪护用品;

③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刺激,加上医院陌生的环境、害怕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受到亲人或朋友的冷漠等因素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大大影响了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从而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从患者的各方面情况充分考虑,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就要加强对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患者的家庭状况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对患者在生活上、工作上和学习上的困扰进行心理护理,和患者多讨论一些其他的问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电视节目、听音乐一集看书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减轻疾病及治疗对患者的刺激,护理人员应表现的大方、热情,取得患者的信任,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的抵触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另外是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中是否配合,关系到了护理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也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愈效果。一般而言,在临床医学中一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问题。尤其是对高龄患者和小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次性针刺不成功的情况,患者对于会存在一些抵触情绪,患者家属本身对患者的病情比较担心,在出现这些意外情况,也会造成患者家属出现抵触情绪,从而不利于护理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在注重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预先应该为患者讲解患者病情,让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患者家属对患者疾病的认识,患者家属才能够端正心态,掌握日常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及时做好心理准备,减少对患者的担心,并积极调动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④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可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患者讲解外科疾病规范化治疗知识、日常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措施、康复训练等等,每天床头交接班时真诚问候,详细询问病人不适,及时解决各种问题。运用真挚的语言安慰患者,巧妙的告知性语言告诉患者其病情发展状况、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让患者配合治疗,了解日常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护理人员也要做到及时的回答,运用合理性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

⑤饮食护理,有的患者在饮食上要特别引起重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和身体状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对于患者的日常饮食,可以选取一些富含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以及营养丰富的食物,确保患者营养供给充足,并教育患者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严禁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并结合患者的饮食爱好调节饮食类型,要求患者要多喝水;

⑥术后护理与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及病情发展情况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安抚患者,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另外是做好患者的口腔、皮肤、留置针、尿道等护理,观察切口情况、呼吸情况,做好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体质状况为患者建立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⑦护理注意事项,在开展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提高对患者的关注,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关注,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高患者患者的关注度,从病情和生活上关心患者,了解和尊重患者;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应表现得大方、热情,不可表现出不耐烦等态度,切忌在患者面前窃窃私语;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应充分掌握技巧,积极利用微笑等肢体语言,注意使用文明语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日常护理工作的各项操作比如扎针等过程中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并随时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另外是医院及科室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性护理理论制度,要求科室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制度开展护理工作,科室及医院相关责任人员定期考查实施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护理细节,比如可以在患者生日的时候给予祝福,特别是在业务繁忙的时候应做到不慌不乱,避免引起患者恐慌;最后是在实施各项操作之前尽可能为患者详细说明操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等,在进行静脉穿刺等相关操作的时候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并尽量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在此过程中积极通过沟通交流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刺激。

1.2效果判定标准

患者治愈后,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其调查主要是采取该院自行设定的满意度调查题目进行调查。共计20个题目,每一个题目均通过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进行评定,分数分别为5分、3分、1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合计总得分,如果总得分超过90则判定为非常满意,70分以上表示满意,7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1.3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

2结果

在该次调查中,试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度为96.92%,其中有101名患者对护士人员的护理表示非常满意,有25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表示满意,只有4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表示不满意,仅占总人数的3.08%。在试验组的130例患者中,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总满意度为86.92%,其中有82名患者对护士人员的护理表示非常满意,有31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表示满意,有17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表示不满意,占总人数的13.08%。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