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5 13:27: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职工学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使实习学生受到深刻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敬业精神,增强对基础教育事业的适应性。
2.使实习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独立工作能力。
3.引导实习学生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探索教育规律,总结一些基础改革的初步-经验。
二、领导小组成员:
三、工作要求:
1、教务处:安排实习班级及实习指导老师,指导实习指导老师工作,落实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
2、总务处: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负责落实实习学生食宿事宜。
3、指导教师:负责向实习生介绍学生和班级情况;指导实习生备课和班主任工作并解答疑难问题;审批实习生的教案和计划,听实习生试讲、上课和主持评议会,检查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评定实习成绩和写出评语。
4、实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守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遵守学校劳动纪律,尊敬班主任、指导老师,做到“手勤、腿勤、口勤”,积极主动向班主任、指导老师学习各项教学技能与方法,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职业技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习班级:
实习生共20人,分成五组,每组四人。
班级
班主任
任课老师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育
美术
五、时间安排:
实习分见习、实习、总结三个阶段。
六、具体工作
3、见习安排:负责人:王芳芳
(1)10月16日参加学校数学主题研讨活动;地点:大会堂
(2)10月30日向实习生课堂开放;地点:大会堂
(3)其余时间实习生进实习班级见习。负责人:
4、专题介绍
日期
节次
内容
主讲人
地点
月日
1
学校教科工作介绍
会议室
2
学校德育工作介绍
3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介绍
(1)实习生做好个人实结。
(2)实习小组召开总结交流会,并对实习生作出小组鉴定。鉴定意见填入《实结》后,集中送交班主任、专业课指导老师。
(3)及时归还向实习学校所借用的物品,做好与班主任、指导老师的交接等善后工作。
(4)举行告别会。
(5)各组推荐一名实习生上实习汇报课。
七、联系方式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1.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大学基础课程。多年来,我院大学英语课程一直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来定位,并以学科系统型模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为学生在今后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打下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院大学英语老师普遍发现,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不愿意学习英语的根源在于: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处,与所学专业也没有联系。仔细思考,我们的英语教学并没有真正从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工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英语应用技能,也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建构能力等各种素质能力的开发与训练。因此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目前教学难点为:学科教学难以满足就业岗位需要,难以适应职业需求。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和普及,它是一种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工作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建构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在做中学。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思想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提出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凸显职业竞争力,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口,它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在课程目标中应当纳入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人能力目标。大学英语课程应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而开展,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把英语基础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在专业技能中运用英语作为辅助工具的能力,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3.1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经过研究和实践,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开发与实施。坚持以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核心,努力探索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改变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职场化”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
3.2具体研究内容
(1)以市场需求和专业设置为导向,确立大学英语教学培养目标。
(2)遵循英语语言学习规律以及“三实”(实际、实用、实践)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教学内容。
(3)设置一定数量的常见的职业方向模块,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课内知识、课外操练和实用的真实职场互动学习情境。
3.3创新之处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突出了“职业竞争力”的培养。
(1)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重新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定位。
从岗位(群)出发,分析学生实际从事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英语技能来重新进行课程定位,即让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真实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应用技能。
(2)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课程内容,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把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从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分析和归纳学生在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构成要素则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作任务,并注重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
(3)对课程进行整合,采用模块化、进阶式的课程体系
打破了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全面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使课程内容的排序体现顺序关系原则。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具体落实;进阶式的课程设置瞄准了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在循环中得到强化和提升,突出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4.小结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须突出能力本位教育的思想,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由原来相对“统一型”转变为专业和市场“适应型”,这对教学、教师和管理都是极大的挑战,必将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例如,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学资源的丰富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改过程中,坚持以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努力去探索以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特色的高职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学校教育功能 泛化 现实透视 实质分析
学校自产生便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天制度化的教育,这是学校教育成熟的标志。它的成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机会进入学校,也使得学校教育的地位不断攀升,伴随而至的是人们对其越来越多的教育期望,学校教育的功能不断被人们“神化”,但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时,几乎所有人又都将矛头指向了学校,学校成为了众矢之的。在“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等概念不断被人们阐释的今天,学校教育功能被泛化的现实也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一、学校教育功能泛化的现实透视
(一)社会层面的透视
从学校教育的历史回顾来看,近代以前,学校基本职能就是进行文化知识(以书本记载为主要形式)的传授,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只是统治阶层的特权,其对象只是极少一部分人,其目的也只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而近现代以来,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者在进入劳动之前必须经过教育的训练,于是人人接受教育不断成为整个社会的需求。随着微观上班级授课制、宏观上义务教育制的形成,制度化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纬度上得到了全面扩展,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这首先反映在经济方面,尤其在二战之后二十世纪中叶,美国教育经济学家T.W.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教育被当作获取高额利润的手段,被当作同物力资本一样的资本。这种理论的追随者不断诠释着这样一个原理:个人对教育的需求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获取较高的薪水、工作地位和其他福利,而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则是为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教育所要做的就是通过促进个体认知技能的提高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此外,人们还期望教育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解决诸如文盲、失业、犯罪、暴力、城市腐败,甚至战争等问题。[1]
在人们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许多学者从智力平等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工具论等哲学、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寻找理论依据,不断将“教育万能”提上日程。教育被赋予的社会功能日益膨胀,这些功能在今天仍被许多人一直诠释着。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这些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对教育进行改革以期实现教育的这些功能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目光指向了学校,对教育的期待可以说就是对学校的期待,学校教育的功能在“教育万能”的目光的注视下被无限地扩大或者夸大了,在世人的认知系统中,似乎学校教育是无所不能的。
(二)家庭层面的透视
同样从历史角度来看,近代工业革命之前,尤其是在农业社会,家庭是生育子女、生产消费、抚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休息娱乐的中心。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相应地,家庭教育不仅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生活教养、传统价值传递的主要形式,而且是进行生产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形成的从幼儿园到大学一整套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逐渐成为整个教育系统的核心。家庭教育的功能相对开始弱化,而二十世纪以来的家庭观念的变化与家庭模式的变革,使得这种弱化更加显著:许多家长们无时间、无精力或无能力承担子女的教育任务,于是便希望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做得越多越好。早在二十世纪初,杜威就提出:“现在学校必须提供过去由家庭负责的那些教育因素,‘有目的地’去做。”[2]于是学校采用手工训练、工场作业,以及家庭技艺如缝纫、烹调等相关方面的内容来设计课程。而五十年代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康德尔,更是站在整个世界的高度,指出:“家庭,一度曾是进行社会训练,以培养习惯、礼貌、纪律、宗教、思想和理想的摇篮或者苗圃,现不再像过去那样执行这种职能了。”“许多国家把手工训练和家政活动引进初等学校是有意义的,因为儿童在家里从事这些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3]
家庭教育功能的颓废,使得家长们不仅希望学校传授人类积累下的优秀文明成果,而且要求学校教给学生基本的生活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求学校帮助他们实现子女成龙成凤的愿望,而且要求学校时刻关注孩子们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家庭把它本应承担的教育责任一并推给了学校,本来只是“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似乎出现了向“全门”发展的趋势。
于是,在社会的满怀期待下,学校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需要做的事、需要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当学校代替家庭来完成本属于家庭的一些教育任务时,学校自身的教育任务在无形中又受到了排挤,以致不能顺利完成预期的教育任务,随之而来的则是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指责。在各种指责声中,学校教育往往又成了种种社会、家庭问题的“替罪羊”。
二、学校教育功能泛化的实质分析
随着学校教育地位的提高,人们在对学校教育给予厚望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许多难以言明的压力,通过对这些压力,以及人们对其指责的透视,不难发现学校教育实在承受了太多的责任,这是学校教育功能泛化的体现,而这种泛化主要是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偏差,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偏差
关于教育,从起源说来看,无论是生物起源说与心理起源说,还是劳动起源说与需要起源说,尽管它们的观点不相同,但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教育与人类社会同在,是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一个特定类型,与其它活动一样存在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但随着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崇拜,传授科学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逐渐在教育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正如科里根所言:“经验的意义和教育的外延(rang of education)都被‘固化’(stabilized)为学校教育(schooling),‘固化’为一些通过行动或证书表明某人受过学校教育的表达形式,其他的教育实体或教育形式都被‘催眠(magnetise)’了……”[4]虽然其它形式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之外仍然存在,但人们关注教育的目光,传统教育理论体系得以确立的范围都被限定在了学校教育中,“教育”(education)和“学校教育”(schooling)几乎成为同义语,教育概念发生了坍缩。
教育概念发生坍缩之后,教育的本质也就发生了变化。虽然在今天的许多词典和教育理论著作中,人们倾向于认为教育是一个大的范畴,教育与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差别,例如在《中国教育词典》中“教育之定义,有广、狭两种:从广义而言,凡足以影响人类身心之种种活动,俱可称为教育;就狭义而言,则唯用一定方法以实现一定之改善目的者,是可称为教育”。[5]在《辞海》中,学校则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它以记载人类文化知识、生活经验的工具――文字的产生及应用为标志”。[6]
但在现实中,只要一说起教育,在世人的头脑里马上显现出来的就是学校,不自觉地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不少人在构建自己的教育理论时,实际上也是对学校教育的理论构建。在这种人们用全部教育的眼光来注视学校的情况下,人们把社会的、家庭等各方面的许多教育责任都归入了学校教育的框架,并且相信学校能够提供“周全”的教育,于是学校教育的概念扩大化了,学校要做的多了,学校教育的功能被有意无意之中泛化了。
(二)对学校职能定位的误区
教育概念的坍缩,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对教育和学校教育认识上存在的误区,直接引起了对学校职能定位的误区,也就是在学校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十九世纪以前,古典主义的文化知识传授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主要地位。十九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爆发带来了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学校教育开始摆脱古典主义教育的传统,引入了科学教育内容。在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下,许多人认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7]于是,科学文化知识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学校教育对科学知识的重视,却逐渐形成了片面强调科学的倾向,导致了学校种种教育问题的出现,焦点集中于其培养的人在人文、精神、理想、人格、个性等素养层面的缺失。这些问题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以来学校教育一直致力于解决的对象。针对问题,人们解决的办法主要集中于学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变化。这些改革只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首先对学校教育本身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对其本身应该承担的职责有明确的定位,才能实现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应有的作用,而不是要求它为人们提供“周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美]约翰・I.古得莱得著.苏智欣译.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8.
[2]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5.
[3][美]康德尔著.王承绪等译.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7.
[4]项贤明.泛教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85.
[5]中国教育辞典[M].中华书局,1940:642-643.
【关键词】高校工会;书友会;有氧阅读;三爱;平台
新时代,中国,随时随处可见人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全民素质提升为民之欲,国之望。国民素质的提升,教育是根本途径,教师肩负重任。而做为教师,你若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是一条湍流不息的河,教育者素质更是亟待不断提升,因此,高校学习型工会建设更重视他的开创性和广延性,创新学习载体也就成为了高校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高校教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为背景,探索创建融合运动的教职工工会特色书友会,创建学习型工会之新路,建筑工会“爱学习,爱工作,爱生活”三爱平台,同呼吸,共阅读。发掘师生互促共进的力量。书会友,是阅读的实体组织形式之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新事物,我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商企、中小学校、医院等涉列各行业的目前均有筹建职工书友会以提升职工素质水平并取得一定的收效的先例,但在工会名下整合教师与学生共同组建融合运动的特色书友会尚无先例,工会书友会在功能及影响依然具有上升空间。包括书友会学习制度与形式、特色建设与发展以至构筑起工会三爱平台,须要更深入的研究与创新。使得书友会在发挥原本传统效能的基础上,可以创造出更大的成绩。拉近师生距离,服务教学建设,提升职工素质,服务会员发展。
一、书友会创建目标
工会书友会志在做到海纳百川,阅读共享,彼此分享自己心动的发现,同时也让其他人从中受益,每个人都能找到他喜欢看的书,结交志同道合之友。心灵交融,思维碰撞。激发更多的灵感,体味更多人生。期期有新意,月月有主题。动、静结合,让学习更具乐趣,让运动更富内涵,爱上学习,爱上分享,快乐、进步,我们一起,让学习不再孤单。
二、书友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成立“书友会”
成立“书友会”,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建立书友会制度,和书友会会员制度,扩大学习成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为各项活动提供了强实的组织保障。
(二)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力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优良学风的总体反映,有助于深化学习,推动工作,以创新“书友会”的形式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工会书友会会员由教师及学生会代表组成,加强师与师,师与生联系交流,根据需求,制定的学习计划。形式包括:知识讲座、兴趣沙龙、共享阅读、趣味实践、健身运动等等,登顶畅谈,海边选读,师生趣味运动,增加教职工学习和运动机会,让学习不呆板,让运动有内涵;增加师生交流机会,让师生的交流不仅限于教室和课堂。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做到好书互荐互品,经验共学共享,在教职工中树立终身学习与运动的理念,使学习伴着运动成为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成为一条拓展教职工素质的捷径,创新工作的途径。构筑 “人人学,随时学,处处学”的浓厚读书氛围。
(三)建设有效学习平台
中国人需要阅读,中国教育者更需要阅读。据2013调查显示,超五成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接近七成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工会书友会将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搭建“自主性学习平台”,鼓励教职工根据工作和自身知识结构需要,进行业务技能学习,并在学习经费和时间上提供保障;搭建“信息化学习平台”,依托互联网络技术优势,创“工会书友会”网站、Q群,逐步建立学习资料、教育心得、教学方法经验等网上及时交流、自由切磋的良好学习环境;搭建“互动式学习平台”,采取“好书轮流讲”、“心得体会大家谈”、“科学发展大家议”等学习形式,力争做到学习资源共享、学习时间统筹、学习内容交融、学习效果互促,营造教师与学生的互促进步环境,努力实现教职工学习力的整体提升,让阅读不再孤单。
(四)构筑“爱工作,爱生活”平台
加强师德建设,促师生融合,服务教学工作。通过阅读及实践活动提升职工素养,让全员对生活多一度热爱,爱生活,爱祖国,爱自我,爱他人。引领教职工,利用休息时间走出校门,去支教,去做义工等等。
三、工会书友会创新点
融合特色会员,在工会书友会成员上也有创新,首次吸纳了学生代表,也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师生交流平台。弥补学生不能参加工会的空缺。促进师生的交流,更好的服务教学。
丰富学习形式,整合特色平台,创新和丰富了教职读书活动形式与内涵,将书友会的学习活动融合健身运动,创建了教职工学习新载体,搭建教职工学习的全新平台,并在学习形式上创新,努力实现学习力的整体提升。力志促进师生精神和身心全面健康。构筑工会三爱特色平台。打造成工会的品牌工作,期许其长足发展。
四、高校工会书友会的意义
工会书友会的创建与发展将会将成为我校师生一个新的学习载体,以全员素质教育为核心,融入运动,整合师生,实现非高强度,有节奏,持之以恒的有氧阅读。实现党员学习载体的创新,平台的搭建。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朋友式的平等交流,推进学习型工会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1] 蔡红,尹恩山.浅谈大学图书馆的阅读组织及其阅读活动的开展[J].图书馆论坛,2013,33(1).
[2] 杨燕丽.阅读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4.
[3] 曲航宇.阅读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之作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系统设计
一、我国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系统的发展状态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入学校,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而由于其没有设置严格的规定且职业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系统工作效率不高,从而对中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所以,对于现在的中职学校来说,均在数字化教育资源交流共享系统设计上投入大量力度,并不断开发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交流系统的新模式,对此也获得了相应的成绩。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核心概念界定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能够在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教学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形态,主要包括音视频、动画、多媒体软件、数字试题、网站、计算机模拟、网络课程等。以下的研究主要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关于教和学设计出来的,支持教师和学生学习用的软件资源。
三、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建设主体分类可分为:教育信息资源类网站、远程教育类网站、政府和教育科研机构的网站、商业类教育网站等四类。其中,教育信息资源类网站大多数是以独立运作的形式而存在的,主要是提供多种类型的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资源,例如:中国教育热线是以中国教育科研网的教育网站作为基础而存在的,现在的发展方向是网上职业培训。远程网站是提供远程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例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等。政府和教育科研机构网站都涵盖了各个地区教育的信息网、各个职业学院中的学校网站等。商业模式的教育类网站关系到了企业追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利用高科技,把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和普及作为目的,从而建设商业模式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网站。
根据教育教学资源的分布形式分为:资源中心类资源平台系统、分布式资源平台系统、学科资源平台、数字图书馆等四类。对于资源中心类平台来说其不仅是由一个网站组成,而是由很多个不同级别的网站组成的,成为一个地域性范围的教育资源网,例如:国家电教馆网站和各省级市电教馆网站,其中,每一个级别较低的电教馆都要向上一级电教馆提供资源和服务需求,需要经过一层层的管理在省级层面来形成资源中心。
四、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加,其种类日益丰富
目前,由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已具有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约2万所,成人教育的机构约有64万所。现在,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很多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交流共享系统。对于已经形成的国家职业教育专门网站主要有:中国职业教育网、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等。对于学校来说,也有把学校作为机构建立的中等职业学院、高等职业学院网站,在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中对于系统设计投入很大的力度,即使信息资源交流体系所提供的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种类有很大的不同,但也受到了很多使用者的青睐,从而让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趋势。
五、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概述
1.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基础建设和资源环境建设
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平台设计的基础运用条件来说,要求学校要建设与之相对应的设施条件和资源环境,这样才能让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平台有效地在校园内展开使用。若缺少了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就不可以有效地利用软件资源。如:英国教育通信技术上的投资,从1998―2004年共投资了18亿英镑,从而让教育通信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当地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多渠道、多方式来参与进学校数字化硬件设备的建设中,通过适当的途径向政府部门审批专项公款投入教育信息化资源交流共享系统中。
2.做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
(1)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整理信息化资源。例如:将网上可用的资源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包括精品课程、媒体素材等相关的资料。学校也要在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开发,把一些早期的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大力向学校老师进行宣传,使其能够将自己的教学资源、PPT,以及学生自制作品进行上传。
(2)不断提高数字化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例如,老师可以把自己认为有价值且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适用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并将其进行分类、整合利用,这样就在共享资源上增添了免费信息。
(3)建立满足实际需求的职业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源库。一方面,增加资源内容,接近学生的学习与老师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库,如,“政府主导、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根据以上对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系统设计的研究分析,对于建立网上教学资源交流共享平台,有利于为学生和教学建设出有层次、立体的交流共享系统,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老师可以及时做出一些日常教学反馈,这样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合理调整。
参考文献:
[1]周树红.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交流共享系统设计的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1(6).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 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1
1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是以网络、计算机、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一个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环境,使信息化技术和资源被广泛用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对教育信息化来说,工作主要是教学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要实现信息化的目标,关键问题是怎么样把那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共同发挥优势,开发、整理及共享高质量的教学信息资源,使信息技术能够用到课堂和教材上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 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
对教学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走的一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有很多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工作以后将会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技能,增加了较多的选修和辅修课程,其中也出现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现行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善,要重视各个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建立“扎实基础、强化技能”的教学新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在这个知识经济的环境下社会更加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寻找信息化管理方法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教学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的需要。
加快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在高职院校中创新教学管理方法的一个趋势。为了满足学生对终身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能快速提供教学信息和容纳大数量信息的优势,为教学工作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与方法。现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他们需要的信息。信息化教学方法,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集成和共享,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学管理信息化有较多的特点和优势,非常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需求,并且是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手段。
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达到教学现代化的标志。一所好的高职院校必须有这四个最主要的条件:第一就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第二就是广泛的学生源;第三就是先进和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第四就是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其中第四条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效率,建立一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并适合高职院校实际教学情况的信息系统,这将有助于对教学工作的动态管理与分析决策。
3 高职院校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高职院校对实现信息化所必需的基础设备要增加投入。开展信息化建设首先就是增加经费投入。从三个层面业务、网络与终端加快硬件设施的革新、系统升级等,从而使教学管理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与需求,再紧密联系实现信息化的要求,制定出适合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标准。从理念和态度、理论和技能、社会责任等方面对高职教师的信息技能做出规定。对他们进行定期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培养他们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对复杂的教学工作进行处理的能力。举办多媒体课件、空间课程等相关类型的活动,提高高职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理解,锻炼他们在处理信息时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在教学管理中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快速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还要有效地判断、提取和利用信息,从而培养出一支在信息技术方面素质较高的高职教师队伍,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此外,各高职院校还要成立一个专门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的组织管理机构,按要求和实际情况需求多配备一些专职的信息化工作人员,加强对在职信息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明白自己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所起的主要作用和职责,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素质和运用水平,确保信息系统高质量运行。
4 结语
高职教育信息化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加快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等政策,又对高职院校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做了一些具体部署,促使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活跃起来。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职业教育走信息化道路过程中的核心部分。
参考文献:
[1]周玉学.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改革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J].吉林农业,2012(10):251.
[2]陈为.论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24):43-44.
关键词:技工院校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
近年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院校的发展也相应地由原来的注重量变向注重质变转变,因此,提高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技工院校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2010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为技工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政策依据。
一、技工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意义
1.以质量求生存是技工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在动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高质量就业,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技工院校面临招生难的问题。如何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保持市场占有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的目标,就必须树立质量立校的理念。通过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技工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动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将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过程融合,让学生在做中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职业素养。但如何提高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校各类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确保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效果,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需求是技工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3.技工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实问题
目前技工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问题,影响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如: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不能适应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待提高;生源质量低,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影响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训基地设备不足,与企业合作缺乏长效机制;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不利于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二、影响技工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的因素
1.教师素质
目前技工院校教师队伍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数量不足,师生比偏低,教师队伍普遍年轻,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理念模糊,方法落后,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质量。
2.学生素质
技校学生普遍是高考落榜、中考落榜学生,其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自理能力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这些社会的新一代普遍存在既自卑又自尊、既懒散又浮躁的心态,使得技工教育的教学工作难上加难。
3.教学方法
技工院校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落后,讲多练少,灌输内容多实践内容少,导致教师讲课吸引力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完成从传统教学方法向新式教学方法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
4.教学内容
技工院校传统教学内容很少能体现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教学内容滞后时展,严重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教材的编写形式注重系统性和逻辑性,忽视实用性,教材的实践性不强,与技能鉴定标准不接轨,不能适应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5.教学评价
技工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价内容重视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忽视对实践教学的监控评价,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未真正建立起来。重视对学生考试成绩的监控评价,忽视对学生能力的监控评价。重视对教师进行监控评价,忽视对学生的监控评价。重视监控评价,忽视信息反馈,忽视家长、用人单位的评价。
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体化
教学需要学校与企业开展对接,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相融合,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性。但目前校企合作中学校一头热的现象比较明显,企业还未主动深入地参与到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中,对提高一体化教学质量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三、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指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系统的要素在系统中处于一定的位置并发挥一定的作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多个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依存,只有充分发挥每个要素的功能,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提高。
2.综合职业能力理论
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涵盖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既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工作方法的方法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会共处,锻炼社会能力。通过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一体化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
3.以人为本理论
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管理主体、客体和目标都是人。 它通过管理主体的人,作用于管理客体的人,从而达到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学生的成长。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素养。
四、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树立“教学中心”观念加强教学制度建设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技工院校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理念,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项中心任务来抓,学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开展,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要加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学生评价、教材开发使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等方面的教学制度建设,不断规范教学工作流程,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面向工作岗位构建课程体系与学生未来职业接轨
面向工作岗位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邀请企业专家、课程专家、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完成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围绕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同时注意吸收企业中实用的新知识、新技能,对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重构,配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体系。
3.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企业实践的相关制度,深化产品教学,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上;构建教师职前、入职、职后培训体系,将学习和培训贯穿在教师职业成长的全过程,针对不同阶段确定培训重点,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外出学习、讲座、交流研讨、参观考察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设立专项教研经费,开展课题立项,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和课题,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高教师的研发能力。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应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采用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仿真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利用分层次教学、分组教学等组织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动脑、动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人合作、创新意识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学质量也会自然得到提高。
5.创建实训基地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提供物质保障
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撑。学校应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资源和条件,邀请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课堂即车间”的标准进行建设,缩小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6.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学校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专家咨询机制,及时指导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建立过程管理机制,就产品教学、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企业实践等合作环节进行管理。建立互赢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使合作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反馈机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邀请企业、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评估过程中,科学地评价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7.加强教学督导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技工院校应成立教学督导组,完善由学校、系部、教研室组成的三级督导体系,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纠正。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通过问卷调查或评分的办法,对教师的一体化教学作出评价。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全面掌握教师对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建立信息系统,反馈质量信息,将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系部或教师,引导他们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调整。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到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评价中,有利于我们按照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
[2]肖志扬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研究[D].2007,11,1。
[3]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关键词] 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教学质量;保证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97-03
0 引言
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是高等院校为化工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极其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其它工科课程设计一样,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6]。通过课程设计,还可以消除课程学习时存在的疑惑,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具体言之,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1)查阅资料和使用工程手册及标准规范的能力;(2)运用工程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工程分析、设计、计算、制图和表达的能力;(4)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尽管课程设计的培养目的很明确,但是由于现实教学条件存在系列问题,再加上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自身的特殊性,很难取得上述培养目标。为了提高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一些学者目前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曾提出一些措施来改善课程设计的质量[1-6]。然而,由于问题相对复杂,不可能彻底解决。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本文依据常州大学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了教学改革,以确保教学目的良好地实现。
1 课程设计主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1.1 课程学时短、基础知识薄弱
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课程设计紧密相关的前期理论课程的学时不断地缩减,而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又纷繁复杂(如静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和化工设备设计等内容),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常州大学而言,化工设备基础课程由2003年的56学时到后来的48学时、40学时,再到现在的32学时,学时的缩减直接导致课程讲授内容的删减、部分所授内容也不能讲深讲透,如工程材料部分和化工设备零部件部分各仅用2学时来讲解。这直接导致学生前期课程基础薄弱,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
1.2 课程设计时间短且时间安排不合适
随着理论课程学时的不断缩减,课程设计时间也在不断压缩。常州大学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学时由2003年的2周到后来的一周半,再到现在的1周。在1周即5天的时间内,学生要完成一台化工设备的设计,包括设备总体结构的设计、材料选择、强度计算、零部件选择、图纸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时间极其紧张。部分学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甚至连借来的设计手册和规范都来不及翻阅。另外,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往往紧随化工原理的课程设计进行,理论上讲,这是非常科学的,便于将设备的工艺设计和结构及强度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得到系统的训练。然而,弊端是由于目前课程设计的时间都非常紧张,前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如不能按时完成,往往会影响后面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1.3 参考资料稀少且陈旧
不可否认,提供全面详细的参考资料(如各种设计手册和标准规范)对于工科学生(特别是化工设备设计相关的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学生规模不断的扩大和科技进步带来参考资料的不断更新,学校图书馆来不及更替和购买新资料,导致课程设计所需的参考资料(如各种设计手册和标准规范)严重短缺且陈旧。如遇到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一起开设时,更加剧了参考资料的短缺程度。旧标准和规范的使用,严重影响学生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甚至会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1.4 生师比大、教师任务重
学生规模的增加进一步扩大了生师比,教师教学任务加重,对同一个学生的关注次数减少。由于时间短促,学生之间来不及相互讨论和学习,有时同一个问题,教师需要回答数十次。教师在设计教室走一圈需要1~2小时左右。对学生关注次数的减少,直接影响了课程设计质量的好坏。
1.5 个别学生设计态度不端正、急功近利
受社会浮躁心态和就业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对课程设计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明知图纸存在质量问题仍不予修改,急于答辩。有时,甚至会出现抄袭问题,内容上文不对题。这种恶劣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课程设计质量,给预期培养目标的实现造成困难。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问题绝不是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独有的问题,其它课程设计(如机械设计和化工原理课程)同样存在学时短、前期基础知识薄弱、设计资料陈旧、生师比大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必须给出应对措施。
2 课程设计质量保证措施
针对课程设计现有教学条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教学质量保证措施,详见图1。
2.1 因时制宜、合理出题
众所周知,化工设备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塔设备、管壳式换热器、反应釜、立式或卧式储罐等。尽管这些均可选为课程设计题目,但不同的设备结构复杂程度不一,计算量、绘图量和各种技术要求差别较大。因此,选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在早期,当课程设计学时为2周时,选塔设备或管壳式换热器作为设计题目;当学时缩为1.5周时,选大型卧式液化气(液化石油气、液氨、液氯等)储罐作为设计题目;目前学时减为1周时,选立式(空气、氮气、氨气等)储罐作为设计题目。而且这些题目由常州大学化工设备设计所提供,均为真实的工程设计项目,有真实的设备设计图纸。这为学生了解和掌握设备设计内涵(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零部件选定、技术条件撰写、图纸绘制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2 设计任务书和计划书的精心编制
为使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题目选定后必须明确给出设计参数(如储罐的公称容积、工作温度、工作压力、安装地点、管口表等参数)、设计任务(完成施工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工作)和设计步骤。图纸绘制必须按照正式工程图的要求来完成,图面应包括主视图、管口方位图、节点(或局部)放大图、设计参数、技术要求特性表、管口表、明细栏、标题栏等内容;说明书应包括封面、课程设计任务、计划书、目录、正文(包括设计参数确定、强度设计、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其它技术说明)、参考文献和结束语等部分。对于立式储罐,设计步骤分为以下几步:a.明确介质物性(密度、腐蚀性、危害程度等);b.确定设计温度、最大操作压力与设计压力;c.确定总体结构和尺寸(筒体直径和长度);d.根据工作条件和介质特性进行材料选择;e.筒体与封头的厚度设计(含压力试验强度校核);f.开孔补强结构设计及其计算;g.容器总质量分析计算;h.附件设计(包括人孔、液位计、铭牌、接管、法兰等);i.支座的选择;j.绘制装配图草图;k.绘制正式装配图;l.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进度安排见表1。教师根据给定的时间节点来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因此,给定详细设计任务和设计步骤对保证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表1 设计进度安排
时间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和周五 周六 周日
步骤 步骤a-d 步骤e-f 步骤g-i 步骤j-k 步骤l 答辩
2.3 参考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正如前所述,提供准确详尽的参考资料对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和理解设计内容至关重要。有了详尽参考资料的查阅,学生对设计内容可做到有理有据、心中有数。为了避免学校图书馆资料短缺和陈旧的弊病,教师及时在网上搜集课程设计所用到的最新的标准和手册(如GB150-2011、HG20592-2009、JB/T4712-2007、TSGR0004-2009、HG/T20580(20581、20582、20583)-2011、GB/T 25198-2010、TCED41002-2000等),将其整理好转给每位学生、并指导其查阅。另外,也将常用的数据(如钢板负偏差、腐蚀裕量、焊接接头系数、容器类别判别表等重要数据)汇编成册,印发给学生,便于其查阅。学生对新标准和新手册的使用和熟悉为其将来工作涉及到真实的工程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实际上很好地促进了课程设计培养目的实现。
2.4 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课程设计时间的大大缩减,极大地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如无老师及时指导,面对所提供的手册学生将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使用,也就很难在短暂的时间内对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进行逐一了解和查阅。因此,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少走弯路和提高设计质量,从设计开始到结束,教师应尽可能留在教室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订正学生存在的错误。特别是图纸绘制开始时,教师应经常“穿梭”在设计教室,及时发现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以便及时更正。这对课程设计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帮助。
2.5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保证课程设计质量,提出如下课程设计成绩评价体系,即:
课程设计成绩=平时成绩?5%+说明书成绩?5%+图面成绩?5%+答辩成绩?5%
平时成绩考虑学生的出勤率、提问问题情况和设计态度;说明书成绩考虑计算准确程度、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全面、书写是否清晰流畅;图面成绩考虑图面整洁程度、比例是否合适、绘图是否正确和规范、明细表以及技术特性表填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答辩成绩考虑对所绘图纸和所编写说明书的理解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做到公平、公正、合理评价每个学生的设计作品,杜绝抄袭现象、让每个学生能学有所获。
尽管化工设备基础课程设计与其它课程设计(如机械设计和化工原理课程)具有一定的区别,如前者设计内容多样,所涉及的内容(如计算参数确定、壁厚确定、材料选择、结构设计、零部件选型、设备成型、技术要求编制等)必须按照国家标准严格进行;但同属为工科课程设计,它们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如均会涉及到工程计算和工程制图问题,它们的设计步骤和评价体系也类似。因此,上述教学质量保证措施对其它工科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保证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相关工科课程设计也可以沿着设计步骤的精心编排、参考资料的全面收集和提供、细心的指导、错误及时更正和评价体系的合理建立这条思路进行。
3 结束语
毫无疑问,学生规模的扩大、学时的缩减和设计资料的短缺,无疑对课程设计质量造成严重困扰。为了应对课程设计教学条件存在的困难和弊病、保证课程设计质量,达到课程设计开设的目的,提出上述应对措施,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在说明书结束语里提到“虽然设计时间短暂,但内心充实、收获颇丰”。作为一名教师,应竭尽所能不让课程设计成为一种摆设,应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领会工程设计的内涵、能有所收获,充满自信地走向工作岗位。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当代工程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让每个学生实现自我成长,这需要相关教师不断地探索、努力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江华生,陈树大.基于CDIO模式的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化工时刊,2013,27(3):56-58.
[2]李政辉,李庆生,姚忠.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2,(1):47-49.
[3]董俊华,赵斌,张及瑞.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讨论[J].化工高等教育,2011,(3):17-19.
[4]蔡锐,周剑秋,武文良,等.化工原理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两门课课程设计结合的思考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3):23-25.
【关键词】《化学工程基础》教学现状分析改进措施
中职《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学科,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思维严密,逻辑性强,并具备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因而学习难度较大;另外《化学工程基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接触本课程前,基本上是没有接触过化工生产实际的,对设备和生产流程缺少感性认识。虽然有课程实习,但由于实习学时和实习经费的制约,不可能去很多企业参观学习,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单元操作,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工程的认识缺乏。对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对中职《化学工程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本人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目前中职《化学工程基础》教学的现状
《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是中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是运用物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和分析化工生产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的原理,以及“三传”原理在各单元操作中的应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工程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问题,如操作中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过程速率、平衡关系以及典型设备的设计及选型。内容涉及了流体的输送、传热、蒸馏、吸收、以及反应工程等方面。课程强调工程概念、定量计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综合培养训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化学工程基础还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化学工程基础所学知识可直接应用于生产中,而且普遍应用。因此,学好本课程可为将来做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中职生可以说几乎没有工厂的实际概念,同时该课程内容涉及多门学科,交叉性强,公式图表多,其内容多而杂,完全不同于学生以前所学课程。学生学习时普遍感到这门课程概念多、物理量多、公式多、方法多,而且计算繁杂,尤其是对课程中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和准数、准数关联式感到头痛,特别是面对大量的工程概念和工程计算,往往会感到无从着手,不知用哪个公式去计算适宜。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大,不易学透。另外本课程还要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教学难度很大。因此,中职《化学工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化学工程基础》教学的改进措施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中职《化学工程基础》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反应器和典型化学工艺,浓缩了化工学科中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学工艺学3大课程的基本知识。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而教学学时数有限,内容与时间之间产生了矛盾。为此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化工单元操作内容:如流体流动与输送、传热、吸收、精馏等。同时,对于一些主要内容,我们还会安排专门的习题、例题讨论课,还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通过做习题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计算,同时通过习题还可以了解和解决生产实际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设计性和操作型问题。
2、丰富教学手段。对于中职《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环节,考虑到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还采用“书本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欠佳。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引用图片、设备模型、投影、动画等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人理解单元操作过程的原理,形象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设备原理与结构,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每一章内容在讲授前会先让学生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让大家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展开具体的介绍,而在每一章内容讲解完以后,又会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总结,引导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活记,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比较记忆。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这门课程知识离散、内容支离破碎、杂乱而不成体系的现象,在教学中加强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衔接,同时也指出其差异。另外,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忘联系生活实际,采用联想教学的手段。我们根据所学内容,巧取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联想,把学生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化学科学来实践生活,在生活实际中学习知识。事实证明,在教学中联想生活常识,无形当中就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联想生活常识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