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6 15:34: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质装备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地铁;机电设备;质量控制
1前言
地铁作为重要的市政工程项目,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施工难度较大,质量要求高,涵盖了多个组成部分,如土建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通信、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等。为了促使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保证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需要科学设计,科学施工,严格依据相应的技术方案要求来开展机电设备工程安装施工,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卡控,促使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2地铁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根据大量的事实证明,由于我国城市地铁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往往存在设计周期短,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少等情况,这样就容易导致在地铁设计和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诸多问题,例如: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时,土建设计与机电安装设计不符,建筑图纸与机电安装施工图纸存在差异;土建预留孔洞、标高与机电安装实际孔洞的位置存在偏差;设备房屋的具体尺寸、棚顶上桥架的精确位置、各种管线布置路径、各个设备之间的安装间距不符合最小安全间距要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机电安装工程的顺利开展。在机电安装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机电施工单位没有及时与其他专业沟通,没有统筹的安排,导致机电专业施工方与其他专业施工方仅仅对各自的施工专业密切关注,其他各方的施工情况遭到了忽视,造成机电设备安装时,影响了其他专业的施工,或其他专业施工影响了机电专业施工。造成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不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由于施工工期紧,施工人员业务水平差,责任心不强等,在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往往为了赶工期或其他原因而忽略了质量问题,造成设备安装质量不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及相关要求,导致返工,浪费了人力物力,耽误了工期。因而在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各单位要充分重视,以大局为重,综合考虑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及时沟通,明确各专业间的接口责任,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否则,在机电设备安装之后,可能存在质量缺陷不能满足运行要求。
3地铁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具体来讲,主动控制指的是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预测可能出现的目标偏离及造成的损失,之后对相应的预防措施科学制定,将质量监督控制工作给严格实施下去。而被动控制指的则是有问题出现于安装过程中,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及早恢复;通过被动控制的开展,能够有效减小施工偏差,但是之前的施工计划无法保证。因此,需要尽量将主动控制运用到地铁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首先,严格控制给排水工程及消防设备的质量;在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给排水和消防设备安装工程,包括给水工程、压力排水工程及消防系统和无压排水工程等诸多内容。在安装这些设备的过程中,需要促使系统完整性得到保证,且采取科学的方法试验系统。此外,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对系统安全性综合考虑,严格控制法兰、水泵、进水阀门、排气阀门以及试压泵等设备的质量,在检测系统以及试验系统压力时,需要对安全值密切关注,避免机电设备自身安全受到系统调试及试验的影响,从而保证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其次,严格控制低压配电专业施工质量;在地铁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低压配电专业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具有较多的施工接口和较长的施工周期,因此,就需要严格监管和控制低压配电设备施工全过程。在低压配电专业设备安装中,低压配电柜、动力电缆、电缆桥架以及配电箱和金属软管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连接设备的关键为电柜和钢槽,那么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时,需要科学安装低压配电柜,且做好基础钢槽的接地处理。电柜施工中,需要对低压配电柜、电控柜充分重视,促使电源装置的安全性能得到保证,施工安装质量与相关规定要求相符合。最后,严格控制环控系统设备安装质量;隧道通风系统、车站小系统及大系统都属于本方面的内容,而大型轴流风机、冷却机组、水泵、组合式水阀等则是主要设备;在这些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对各个设备之间的连通问题充分重视,促使环控系统能够连续运行,地铁站台、隧道及站厅之间的排送风目的也能够顺利实现。同时,将设备吊装及安装过程中的空间布置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因为地铁有较为独特的结构,且环控系统中通风设备规模较大,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场地、吊装具体实际情况给纳入考虑范围,以便保证能够平稳有序的开展安装作业。在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过程控制,从施工图纸审核、施工方案,材料设备进场,施工工艺,试验检测到竣工验收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质量教育培训,实行包保制度,责任落实到人,保证工程质量。
4质量教育培训的开展
地铁机电安装的质量控制归根结底是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的根源。加强职工质量意识教育,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制度办事,使每一位员工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施工前通过授课讲解,影音录像、现场指导等对上岗职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其对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机电工程设备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设备安装要求及维护保养、工具和材料等充分认识和理解,培训结束后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从根源上解决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问题。实践证明,通过严格的质量教育培训,在机电安装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工程不合格率,使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地铁的运营效果,因此,就需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结合现阶段地铁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升安装质量,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个人水平,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施工,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保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整体质量。
作者:田艳召 单位:中铁七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彩霞.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及其质量控制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19):123-125.
1999年,李朝林上任伊始,公司的产值只有64.45万元,利润只有26.92万元,加之事业经费投入的大幅减少和国家勘查项目的锐减,职工大批下岗,技术人才严重流失,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公司主业发展停滞,多种经营举步维艰,单位经济十分困难。面对重重困难,李朝林意志坚定,充满自信。在做了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他果断提出发挥勘查专长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装备水平走市场化发展之路、登记资源希望区走矿权兴业之路三大发展战略。到2008年,公司实现产值3000万元,是1999年的48倍;利润达到1348万元,是1999年的50倍;人均收入达到32600元,较1999年增长了10倍之多。职工上岗率达到95%以上。
十年来,公司专业队伍已从原来只有20多人的小项目部发展成拥有生产科、技术科、地震队、电法队、测量队、物探研究室、资料处理室和资源预测室,集预测、设计、勘探、处理和报告提交为一体的专业化队伍,目前公司拥有研究员5名、高级工程师27名、工程师41名,
探矿权的登记和转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了21个区块的探矿权。探矿权的登记和转让,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特别是登记发现了储量达3个亿的龙家堡大煤田。该煤田的成功发现为全省煤炭资源接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为吉林省的煤田地质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十年来,公司共投入6500万元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和改造。先后购置了世界先进的408和428数字地震仪和相关的配套设备,数据接收链达到7346道,同时,先进的电法仪、RTK测量仪和各种类型钻机设备的不断引进,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
摘 要:目前,各项任务研究进展顺利,课题目标设定基本合理,课题组各项研究按照任务书计划安排有序实施,部分研究工作已经提前开展。 在技术示范场地选择方面,课题组确定了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白庙村南的一处垃圾填埋场和浙江省海盐县西塘桥镇海塘村一处养殖基地作为该课题的2个技术示范场地。目前已经开展了基础信息收集、场地水文地质状况勘查、地下水监测井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完成了微水试验和渗水试验,获得了水文地质参数。这些信息和数据为课题组开展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技术示范工程设计提供了基础和支撑。在试验研究方面,以示范场地为研究背景,课题组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为开展实际场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技术示范奠定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地下水氮污染修复材料和地下水氮污染修复技术开发。在地下水氮污染修复材料方面,课题组研究开发了3种修复材料,包括一种硝化细菌碳源材料、一种氧化剂缓释材料释放材料和一种生物-化学联合修复材料。在地下水修复技术方面,课题组创新性提出了两种地下水修复技术工艺,一种是基于北方埋深较深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的非连续渗透反应强地下水污染原位处理技术,该技术在传统渗透反应墙基础上,针对北方地下水埋深较深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以注射井阵形成的地下水修复系统,该技术具有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处理较深层地下水污染问题;多级准原位地下水修复系统,是该课题研发的一种新型地下水技术,该技术集湿地处理技术、渗透反应墙技术和地下水井灌技术为一体的地下水修复系统,其具有建设与运行成本低、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扰动小、灵活性强、适应性强的优点。在成果产出方面,目前,课题组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专利两项,提出创新技术两项,投稿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3篇。
关键词:地下水 硝酸盐 修复材料 修复技术及装备
Abstract: Currently, the progress of study goes well,the target is basic reasonable, the job of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smoothly according to the plan, parts of study have already developed in advance. Two typical demonstrate place were chosen, one is MSW landfill which is located in Shunyi County in Beijing, the other one is breeding base in Haiyan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t the two research bases, information collecting,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monitoring wells building,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lug and infiltration testing, all of these already have been finished, and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 have been achieved.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in the design of engineering demonstration. On the basis of a great deal of laboratory data, theoretical basis are built about the 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the pollution of nitrate in groundwater, which was based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demonstration field. Three kinds of remediation materials developed, including activated carbon material, slow-releasing material of oxidation and biochemical integrated material. Two innovative scientific remediation technology are studied. One is unfilled PRB in situ 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which is proposed basing deeper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in the north. The remediation technology has advantages of low investment, simple process flow and low cost. The multi semi-in situ remediation of groundwater system is a new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our research. The system integrated the Wetl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 technology and groundwater well irrigation technology as a whole. The advantages of this system are lower cost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easy construction, small disturbance to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strong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terms of achievements, there have been five applied patents, two received patents. six papers, which including three SCI, and two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Key Words: Groundwater; Nitrate; Remediation meteria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65050&flag=1
英文名称:Mining Technology
主管单位:长沙矿山研究院
主办单位:长沙矿山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2900
国内刊号:43-1347/T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R069 压电与声光
N052 压力容器
G189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E047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U562 烟草科技
A501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E053 岩矿测试
E157 岩石矿物学杂志
C00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309 岩石学报
V574 岩土工程技术
V037 岩土工程学报
C004 岩土力学
E500 盐湖研究
T054 盐业与化工
G962 眼科
G554 眼科新进展
J025 燕山大学学报
H016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514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S031 遥测遥控
Z543 遥感技术与应用
S024 遥感信息
Z006 遥感学报
G403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G087 药物分析杂志
G877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G514 药物生物技术
G977 药学服务与研究
G440 药学实践杂志
G008 药学学报
G527 药学与临床研究
M023 冶金分析
M047 冶金能源
M026 冶金自动化
C503 液晶与显示
N079 液压气动与密封
N035 液压与气动
G605 医疗卫生装备
G482 医学动物防制
G333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G545 医学临床研究
* G865 医学信息学杂志
G281 医学研究生学报
G480 医学研究杂志
G265 医学影像学杂志
G964 医学与社会
G860 医学综述
G844 医药导报
G088 医用生物力学
N074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N066 仪器仪表学报
F024 遗传
G455 疑难病杂志
U054 印染
T104 印染助剂
G089 营养学报
D014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G649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B008 应用概率统计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C109 应用光学
T949 应用化工
D016 应用化学
A580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R033 应用激光
A015 应用科学学报
F035 应用昆虫学报
C008 应用力学学报
E122 应用气象学报
Z018 应用生态学报
C052 应用声学
B011 应用数学
B020 应用数学和力学
B001 应用数学学报
F100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M014 硬质合金
L027 油气储运
L504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Z538 油气田环境保护
L033 油田化学
E051 铀矿地质
K020 铀矿冶
T916 有机硅材料
D025 有机化学
M036 有色金属工程
* M504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K580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M020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N907 鱼雷技术
H998 渔业科学进展
Y020 宇航材料工艺
Y008 宇航计测技术
Y024 宇航学报
H909 玉米科学
G51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H039 园艺学报
C108 原子核物理评论
Q008 原子能科学技术
C057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A038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65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269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A05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506 云南冶金
B013 运筹学学报
B522 运筹与管理
H989 杂草科学
H293 杂交水稻
Y057 载人航天
C100 噪声与振动控制
M043 轧钢
T569 粘接
X036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056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99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W010 长江科学院院报
Z029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J066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煤矿开采,开采技术,发展方向
1.采煤方法和工艺
采煤方法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急倾斜、 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等难采煤层采煤方法和工艺的研究有很大空间,主要方向是改善作业条件,提高单产和机械化水平。
(1)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建设生产高度集中、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以 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心,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 程监控与科学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发展各种矿井煤层和工艺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采煤工艺的发展将带动煤炭开采各环节的变革,现代采煤工艺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基本途径是 使采煤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强力、高效、安全、可靠、耐用、智能化的采煤设备和生产监控系统,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长壁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一步改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煤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
(2)开发“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高产高效现代开采成套技术”,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
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率,且基本 顶能按一定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承压力小条件硬厚顶煤的快速处理技术,包括高压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理技术,使顶煤体能随采随冒,提高其回收率。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研究合适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优化工序,缩短放煤时间,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高产高效。5~5.5m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通过宽煤巷锚 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综采配套设备的大功率和重型化,有助于连续采煤机 的应用,促进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3)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主要研究开发:体积小、功率大、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 、刨煤机;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研究开发薄煤层工作面的总体配套技术和高效开采技术。
(4)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综采。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加 强 支架防倒、防滑、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形、防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高支架的可靠性,缩小其与中厚煤层(采高3m左右)高产高效指标的差距。
(5)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系统。要实现高产高效,就要提高开机率,对“支架 -围岩”系统、采运设备进行监控。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电液控制阀组操纵支架和改善 “支架-围岩”系统控制,进一步完善液压信息、支架位态、顶板状态、支护质量信息的自 动采集系统;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测诊断;采煤机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油 -磨屑”监测和温度、电信号的监测;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全面状态监控。
2.深矿井开采技术
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需要攻关研究的是: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深井作业 场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巷道(特别是软岩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 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技术;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 与装备。
3.“三下”采煤技术
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深入研究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满足地表、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的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论和 关键技术,包括用地表废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组合充填技术,村庄房屋加固改造重建技术,适于村庄保护的开采技术;研究近水体开采的 开采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和装备,提出煤炭开采与煤矿城市和谐统一的开采沉陷控制、开采村庄下压煤、土地复垦和矿井水资源化等关键技术。
4.优化巷道布置,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改进、完善现有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以实现开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开发煤矿地质 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及工艺技术评价体系专家系统,实现开采方法、开采布置与煤层地质条件 的最优匹配。
总结推广神华集团大柳塔矿、潞安漳村矿实行全煤巷布置单一煤层开采,矸石基本不运出地面,生产系统大大简化,分别实现无轨胶轮、单轨吊辅助运输一条龙,从井口直达工作面, 同时实现了综采与综掘同步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经验的同时,重点研究高产高效矿井开拓部署与巷道布置系统的优化,简化巷道布置,优化采区及工作面参数,研究单一煤层集 中开拓,集中准备、集中回采的关键技术,大幅度降低岩巷掘进率,多开煤巷,减少出矸率;研究矸石在井下直接处理、作为充填材料的技术,既是减少污染的一项有力措施,又简化 了生产系统,有利于高产高效集中化开采,应加紧研究。
5.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
实施国家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平均单井规模的技术政策,开发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改进小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提高采煤 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提高小煤矿的顶底板控制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顶底板事故率。
6.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对煤的热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属于一种特殊的采煤方法,它属国际首创。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用人少、效率高、成本低 、效益好等优点,尤其适合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劣质煤比例高、“三下”压煤严重的具体国情,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应继续研究完善“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和“矿井 式气化”两种典型煤炭地下气化工艺,进行较大规模的地下气化试验研究,摸索实现“两个控制、三个稳定”的技术途径,并实现连续、稳定生产探索应用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魏同,张先尘,王玉浚.中国煤炭开发战略研究.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钱鸣高,何富连,李全生等.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与支护质量监控.中国煤炭学报,199 5(7):48-51.
新仪器新设备投入不足:近年来,除专业野外测量队以外,其余野外测量工作还仅滿足于测点放线等工作,新的全站仪、GPS定位等先进设备使用和投入不足,这不仅影响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限制了测量工作人员操作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新科技新理论新知识接受速度慢:由于地质勘查单位分布分散,长年野外作业,经常远离大城市,接收新科技新理论新知识渠道较少。有些地勘单位野外测量人员长期不足,又忙于工作,没有机会抽出时间系统地接受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加之计算机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地质测量理论和知识更新发展又快,学习和培训跟不上,与社会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总体实力机构设置有待加强
测量工作总体实力有待加强: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公司)现有测量工作人员130多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3名。有两个单位分别具有测量甲级和乙级资质,其它单位仅有丙级资质,这些单位曾经奋战在陕西和西北地质勘探一线,为行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地质测量工作相对于行业总体发展速度和水平还比较滞后。由于种种原因,现有工程测量人员大多忙于常规的地质测量工作,对新理论、复杂工程条件下测量工作接触少,承担较大工程测量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机构设置不健全:多年来全局(公司)机关仅有1名测量主管人员,下属各队地质科有的设有测量主管有的没有,各野外分队(除测量分队外)仅有测量人员,没有测量技术行政管理组织,不利于单位测量工作长远规划和接序发展。总之目前地勘测量科研人员数量少,科技攻关能力弱,科技成果较少,难以适应公司“地勘立局,矿业兴局,多元发展”的工作需要。
对策
1建立管理体系更新仪器设备
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和管理体系:要建立自上而下“局、队、分队”不同层级的测量技术管理网络,根据不同单位规模和技术要求,赋予相应的技术(行政)管理权限,以便进行技术规划和管理、人员交流和培训、队伍建设和长远发展。根据工作需要,更新仪器设备:相对于地勘其它设备,测量仪器设备投入费用并不大。只要局队重视,根据各单位工作性质配备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使单位测量人员不断学习,使测量能力和水平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同步。
2配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
配备和充实足够的工作人员:各野外地勘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充足的测量人员。要把测量人才发展纳入局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从研究生、大学本科、高职、中专技校生中逐年补充优秀学员以充实队伍和培育新鲜血液,形成测量人才在学历、职称和年龄上的梯队结构。加强培训,提高广大测量工作者技能和水平:局队要制定测量人员培训提高计划,分批次分层次逐年提高测量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每年安排适量测量人员到高校及工程单位去学习和深造,更新测量人员知识和能力体系,并聘请高校教师、技术专家进行新理论和行业发展前沿动态讲座,拓展测量人员视野,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要认真落实局“5511”人才培训工程,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导师制”,技术工人“师徒制”,签定“导师(师傅)与学员(徒弟)培养责任书”,落实培训内容,在工作和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培训学习,加强对测量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的培训和考核,将培训考核成绩纳入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及工资定级等范围,逐年提高测量人员技能和综合素质。
3提高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参加省测绘学会及各分会举办的测量年会和技术研讨活动,鼓励测量技术人员撰写测量技术论文,与同行进行技术交流。积极与兄弟单位开展各层次的技术合作,共同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疑难问题。根据国家和行业技术发展需求,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有计划地确立不同层次科研课题(或项目),并积极争取上级和同级单位多方面的资金支持,和相关科研单位合作,有步骤地破解工程建设中的系统性技术难题,比如,煤田地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现代矿井地质与测量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如何发挥其在现代矿井地质预报和地质保障中的作用等。通过这些技术攻关,提高煤田地质勘查单位测量人员综合技术能力,提升单位测量工作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鼓励引导测量人员从事测量科研工作。建立课题申报立项制度,认真执行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完善科研激励和奖励制度,确保测量科研工作有组织有课题有经费有制度有保障出成果。
【关键词】:振动打桩机;碎石;挤密桩
中图分类号: TU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本单位使用振动打桩机施工碎石挤密桩, 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事,可以说是一项新工作,有很多问题还处在认识与摸索的过程之中。特别是对保证施工的质量, 还不能做到有完全的把握, 因此在这里只就本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来作简单介绍。本单位所使用的振动打桩机是组合式产品, 立柱和锤头是由浙江瑞安生产的DZ-30型号,机架底盘则是由我单位探矿修配厂仿造兰建机械厂而生产的60型号滚杠式底盘,设计深度能够打到21m,原来计划安装60型号锤头,但是最终只买了13m立柱, 因此目前只能打到10m以内。
二.施工方法与措施
本单位使用两种沉管,管径为325mm 和377mm,侧开活门式投料口。桩头采用四活瓣式锥形桩头,张开时其内径和管子径相同。封闭时呈现出一个密封的圆锥体。沉管后采用孔口投料和管内投料相结合的方式将碎石灌入到桩孔内,通过凭借打桩机产生的压、挤、振的作用力将碎石挤密压实,从而形成较大的碎石桩体并挤密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增强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为了确保每条桩都能够达到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了解场位的工程地质资料。它包括各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土体结构、成分、含水量以及地下水位埋深。
2.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
3.正式开工前应该要工程试桩,计算确定施工技术参数, 它不仅包括桩长、布桩形式、分设填料量、密实电流,也包括留振时间,提管高度,贯入度等。
4.确定施工过程中的检测质量标准以及质量检查方法。
4.1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质量控制指标是:
4.1.1 密实电流: 通常要求振动密实电流应该要比沉管电流大20-25A。
4.1.2 分段填料量:要求应该从管内下料。每次填料用量要适中,过多则会导致降低挤密的质量,过少则会影响施工的进度,一次填料在孔内充填的高度不应该超过1m,一般应为0.14m。
4.1.3 提管高度:提管高度非常重要,若每段内下料的用量较多,则可以采取提管高度的方法来控制桩体密实的厚度,达到成桩质量的稳定可靠,提管高度一般我们要求在1~1.5m。
4.1.4 留振时间:应该控制在15~20s之间。
4.1.5 贯入度:应该在留振时间内不大于3cm。
施工过程中的检测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查方法,应该采取有关文献推荐桩身碎石密度的标准:
在桩中心处进行重型动力触探,满足全桩平均击数N(63、5)> 8击,存在有N(63、5)< 8击的局部深度段情况时,按以下公式来计算局部欠密系数K’,K’=。
K’——局部欠密系数。
N(63、5)欠密段内的平均动力触探击数。
L——欠密段长度(m)。
合格标准为K’< 1.33。
三.施工结果及分析
采用以上的标准,运用动力触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手段,对于我们地质勘探单位来说设备不存在问题,方法也基本上可行,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得以实践证明,我们所采用检测方法,技术指标以及检测标准都是切实而可行的, 例如我们所施工的宁夏吴忠市物资局综合楼碎石挤密桩工程, 总共布桩有874根, 采用上述的检测指标和技术指标进行施工质量监控,在施工工程结束之后,经过宁夏自治区建筑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基本上满足设计的要求,质量达到合格。吴忠市物资局综合楼碎石挤密桩试验的结果见下表:
稍密的砂类土振动打桩机沉管非常困难。原因在于砂土地层在振动锤的连续振动之下,土层颗粒在激振力的作用产生下下沉、位移、密集、重新排列组合成为新的更加密实的结构形式。软弱粘性土施工过程中土层容易隆起。通常隆起约50~80cm。原土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强度降低,而且桩周土的约束力又小,影响到桩体的密实程度,失去了地基处理的意义。孔口下料时在沉管成孔的过程当中, 当桩管通过桩管提离淤泥、淤泥层成孔时, 淤泥又漏回到原处, 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之处。 而在管内下料时,由于成桩直径很大,基本上将相邻各桩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而且在地面隆起严重时, 桩体密实程度很差。
四.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1.采用振动挤密桩加固后的沉降量和地基承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土对桩的约束力。如果周围土过于软弱,会导致土的侧向约束力始终无法平衡填料挤入孔壁的力, 就会始终不能形成桩体,也就不会达到复合地基强度。而对成桩所需土的最低强度意见不一。1979年2月,日本新吉见合在我国南京召开的振冲置换法加固技术鉴定会上提出地基强度不应低于20KPa,该法加固软弱地基时要求地基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应不小于19.6KPa。在这个问题上,还应该深入认真的研究,以便积累更多的经验。如果地基强度小于20KPa,应该慎重选择使用这种方法。
2.振动挤密桩还处在半经验半理论的状态, 其最终沉降量复合地基承载力以及计算方法均不成熟, 大都是以经验数据作为设计参数。因此在应用中要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参照前例,经过试桩来完善和修改设计。例如,太原某厂编织袋厂房地基处理, 原设计为振动挤密砂桩, 毛砂作真料, 充盈系数为1.3。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表 1m 以下的土质呈现为软塑状,成桩以后的效果很差。在经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共同研究后,决定改为振动挤密碎石桩, 充盈系数为2.0,原打完的砂桩进行重打,之后再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3.桩距的确定是当桩径选定后, 一般应根据天然地基的土质情况和设计承载力的要求,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桩距和桩体的填料用量, 当由于施工工期等因素不具备试验条件时, 可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来确定, 一般桩距 L =2.0~3.5倍桩径,对软质粘性土取较小的桩距, 对砂质,土取偏大的桩距, 对粘性土和填土地基置换率取值在0.1~0.25之间,对饱和软土取偏高值, 对砂土地基取值可小于或等于0.1。在饱和粘性软土地基中, 挤密桩置换面积和桩体的密实性对地基的加固效果起决定作用, 桩距小, 有利于桩间土的排水固结, 为了提高对饱和粘性土基的加固效果, 桩距不宜大于3.0倍桩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知道影响振动打桩机施工碎石挤密桩质量的因素非常多, 但是只要施工场区技术参数、地层条件适应确定无误,振动打桩机施工碎石挤密桩处理软弱地基的产生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参考文献】
1. 刘军玉.液压振动打桩机设计[期刊论文]-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12)
2. 萧琴 汉欣利V系列高频液压振动打桩机[期刊论文]-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5)
3. 盛兰 V-250型高频液压振动打桩机[期刊论文]-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10)
4. 王安德.高金川.胡郁乐.振动沉管中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期刊论文]-地质与勘探2000,36(2)
5. 李智 应用免疫遗传算法优化设计防汛打桩机激振器[期刊论文]-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3)
6. 霍晓强.周传立.李思鼎DZ60KS型振动桩锤的试验研究及改进措施[期刊论文]-建筑机械2000(11)
7. 王玉兴.罗锡文.邹广德.张为春汽油内燃式防汛抢险打桩机研制[期刊论文]-农业机械学报2000,31(5)
8. 陈建业.张希恒.包继德.张海峰桩架过载保护装置的设计及使用[期刊论文]-建筑机械化2004,25(10)
【关键词】不良地质段;高边坡;施工技术探讨
引言
国内由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公路灾害发生频繁,造成了巨大损失,
这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公路保通抢通工作从公路建设到公路的运营都在进行。90年代以来,人们对公路边坡灾害的关注越来越多,投入的科研技术和财力也在逐渐增加,公路边坡灾害的预防及处治工作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技术和科研项目。到目前,公路灾害理论(在地质灾害理论方面研究的特别多)正走向成熟。因此,在道路高边坡工程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勘探、设计、施工、维护过程中均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道路高边坡的稳定,减少安全隐患,预防产生地质灾害,保证道路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
一、国外道路研究及发展趋势
国外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如美国等由于其经济水平的保障,使得他们在公路
建造以前,就已经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公路灾害的可能发生率,即在公路选线、设
计阶段,通过充分的现场勘查调查取证,通过避让工程地质不良地段或通过采取
足够的防治措施,使得干线道路所经过之处地质状况稳定,利于施工建造;同时
在设计和施工时,工程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建成后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与快速应急反应,能控制或避免并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减少灾害发生造成的
各种损失;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潜在灾害区的用地使用限制,这些国家
相继开展了灾害研究成果转化的立法化工作,其一般原则是在潜在灾害高发生区禁止土地使用,中等灾害区可有条件使用土地,低灾害区及无灾害区不限制土地使用。
二、道路高边坡设计措施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如何能够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的减少灾害所造成
的损失,将极大的提高道路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因为灾害进行抢通和修
复的费用与时间。因此,研究城市高边坡突发灾害预防处治关键技术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道路交通较为繁忙,最大边坡高度将近50 m,一旦发生边坡事故,极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也会给抢险抢修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高边坡路段按安全等级一级的边坡进行勘察设计,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岩质边坡30 m以上、土质边坡15 m以上应采用动态设计法进行特殊设计,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原设计做校核、修改和补充。
(一)影响高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高边坡工程实践表明,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数量众多、类型复杂,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边坡几何特征、地质条件和影响因素三类。边坡几何特征包括自然边坡地形地貌和开挖边坡的几何尺寸,其中自然边坡地形地貌特征是边坡内在地质条件在几何上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同类边坡的稳定坡角和坡形;地质条件是边坡变形或失稳的物质基础。影响高边坡稳定性的地质因素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因素为边坡变形或失稳提供了外动力。影响因素或触发条件主要包括切坡、爆破、降雨、地震等。其中,边坡几何特征和地质条件为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基本地质条件,反映天然状态下边坡稳定性程度,与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反映不同情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程度。
高边坡的不稳定容易引起地质灾害,对于一般的滑坡、泥石流、坍塌体,应以清方为主;对于大型的滑坡、泥石流、坍塌体,应以适度展线方式翻越;对于因水流冲刷而路基难以稳定的路段,应适当增设铅丝或钢筋石笼挡墙,水流项冲路段要增设丁坝等调治构造物;对于跨河桥梁倒塌或受损路段,要填筑墩台、架设钢桥。
(二)高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如下:
(1)首先判断边坡是否为扰动岩体,若为扰动岩体或散体结构边坡,并研究其成因机制。
a.若为古滑坡或变形体形成的扰动岩体,则在工程开挖的情况下,产生变形
破坏的机率极大,边坡稳定性极差,必须采取强支护措施;
b.由构造形成的松动岩体或全风化的散体结构岩体,在坡度大于50。坡高超过20m时,边坡稳定性差,必须实施强支护措施,并开挖一级支护一级。
(2)对存在不利的控制性结构面的未扰动岩体边坡,研究结构面方位及结构面特性,定性分析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和稳定性状况。边坡可能产生大规模块体失稳或以该组结构面为底滑面的滑坡,必须采取强支护措施。
三、高边坡加固施工
(1)高边边坡开挖。原则:边坡开挖应遵循“自上而下、分级施工、跳槽开挖、及时支护”的逆施工法进行。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及时运走土方;边坡开挖过程中必须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平整度及坡率;对岩体破碎地段和岩层倾向与坡面呈小夹角地段,要隔断开挖。
开挖方式: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边坡稳定和质量安全,本工程石方边坡的开挖采用预裂光面爆破施工,对土夹石等地质复杂地段,采用小孔径手风钻钻孔,弱松动爆破方式整修成型,平台则采用浅孔爆破方法施工;对土质边坡则采用人工辅助、机械开挖。
排水:边坡开挖前做好山坡截水沟,引走地面水。沿坡顶走向修筑排水沟疏导雨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滑坡。截水沟沟底纵坡陡于l:2时,沟底应增加耳墙,确保稳定。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要衔接顺畅,不能出现积水渗水现象。
验收:边坡开挖后.要对边坡设计尺寸、坡度、平整度、半孔残留率等主要质量技术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对欠挖和超挖进行修正处理,最终必须达到设计文件要求。
(2)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搭设脚手架----整修边坡----制作安装设置排水孔----第一次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制作、挂网----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养护----拆除脚手架。
搭设脚手架:钢管支架立柱应置于平整坚实面层上并做好排水,脚手架跨度、步距、立柱间距必须同时满足设计和构造要求;钢管架与边坡壁面之间必须设置刚性拉结,确保施工安全。坡面整修:清除浮石、岩碴,补砌空洞,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加固局部不稳定处,对较大的裂缝进行灌浆或勾缝处理.设置一定数量的泄水孔等。
挂网:将钢筋网与锚杆交接处焊接,以保证喷射混凝土时钢筋不移位。
喷射混凝土施工:第一,坡面的清理和检查。喷射混凝土之前,用清水将坡面冲刷干净,湿润岩层表面。第二,喷射作业。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确定出合理的参数,如水压、风压,喷嘴与受喷面间距离、一次喷射厚度等。喷射混凝土机械安装调试好后,先注水后通风,清通风路及管路,料斗上口设筛网,避免超径骨料进人机内。合理喷射混凝土顺序,喷射时喷头正对受喷面,均匀缓慢地按顺时针方向移动,应保证连续上料、连续喷射。
四、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措施
只有充分认识了灾害对公路的影响和危害度,才能避其危害,做到有的放矢、
有备无患,确保抢通人员的安全,达到尽快抢通公路的目的。
(1)灾害是动态的,抢通方案要随时调整。对公路来说,灾害不仅具有破坏力大、范围广、类型多的特点,而且还是动态的、反复的。一条已经抢通的道路,在余震或暴雨后,又可能是面目全非,还需要再次投入力量抢通保通。同时,公路抢通有别于公路建设,完全是在没有通过探查手段摸清滑坡、泥石流、坍塌、
堰塞湖等地质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抢通方案完全凭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来制定。因此,在实际抢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进展情况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有感余震、暴雨、泄洪等发生后,要重新评估已抢通道路的安全状况和原有灾害的危害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道路通畅。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本类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实施中必须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否则极易产生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本工程的爆破作业较多,施工现场应加强对炸药的管理和作业方案的审批、爆破实施的警戒监控等;由于脚手架倾角较大,沿水平方向产生较大的水平力,脚手架和边坡(岩面)之间应设置可靠的刚性连接;因高空作业较多,各专业队组应明确划分安全责任范围.避免交叉作业,尽量避免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做好截排水和其他辅助措施,减少施工期间降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3)要将道路抢通与恢复重建有机地结合。现在抢通的道路为临时性的公路,
下一步恢复重建时这些道路不可避免地需要重新勘测和重新修建。因而在保证通
行的前提下,工程规模要适当控制,不可一味追究高标准。同时,大量废弃方的
处理要合理,既要避免造成新的灾害,也要注意保护好生态和自然环境。
(4)开展新的设备器材研制,为施工作业的某些环节提供适于抢修特点的新型装备。根据抢修现场的要求和维修器材的装备情况,抢修作业的挖装问题是个极需加强的环节。目前,抢修现场尚无理想的设备可供选择,因此,应首先考虑研究解决用于抢修的挖装设备问题。对于运输设备,虽然不尽理想,但目前现场所具备的平板车、低边车、翻斗车、汽车等运输机具在进行选型配套后,尚可选择使用。
(5)尊重客观规律,讲究科学救灾。在制定抢通方案时,要综合比较大线路的改变、小的线路调整、沿老路抢通等多个方案,对特大震灾点能避则避,能绕则绕。
结论
工程实践表明,解决边坡工程问题首先应在选线上下功夫,对规模大、分布广、治理难的不良地质路线应该避免绕避,细致考虑地质构造,避免在复杂的不良地段开挖高边坡,不良地质段道路高边坡工程是关系到道路和周边建筑物安全的重点工程,在工程实施中应严格按规定进行地质勘察、动态设计、规范施工,从而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安全适用,造福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交通部.交公路发[2005]44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
【2】张世贤.工程抢修中采用碳纤维加固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3】徐越文,魏海滨等.新材料在国防交通抢修装备中的应用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