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22:54: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美术生考察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艺术教育 课程监督体系 美术常态教学 教育领导层
自2002年教育部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以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省区市都开始针对当地的艺术教育发展状况给出了新阶段艺术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与实施意见,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将其落到实处。
一、浙江省教育局有关艺术教育的实施工作
浙江省教育局近年有关艺术教育的工作主要是从高校艺术传播、基础美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艺术展演活动与比赛四个方面进行实施和开展的。如2010年,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其别提到艺术教师的配备要求:“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艺术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配备艺术教师。”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积极举办各类美术比赛和艺术展演活动。从这些作品和展演中可以看到,近年来浙江省学生绘画、书法诸方面艺术水平的提高,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反映了各地各校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所做的不懈努力。2010年11月,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在第一届各教育局局长和校长的艺术教育培训课程中做了《加强文化艺术教育塑造现代城市之魂》的讲座,他指出学校的艺术教育要落到实处,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导向,充分认识艺术教育是现代化社会中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及其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现代化素质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可见,学校美术教育受到了足够的重视,浙江省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各校在艺术教育方面也硕果累累,呈现出可喜的新景象。而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则更应该重塑艺术教育在所有学科教育中的形象,真正将艺术带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西湖区教育局关于基础美术教育监督体系的开展与落实
西湖区每周都会举行各类的美术教研活动。在杭州市西湖区十五中学的美术教研活动中,西湖区美术教研组长应爱娜在会上指出要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并逐步在西湖区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这是对国家和浙江省教育厅对艺术教育规划的响应。西湖区基础美术教育的监督体系本着区域外上下监督、区域内相互监督的原则,通过上级抽查指定监测员后,再由监测员进入本区域内(根据区域采取就近分配)的常态美术课堂实行监督。教育局将备份抽样,确保每一位美术教师走进课堂。
监测的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监测员首先要进入课堂,观摩常态美术教学,收集该课堂教师的教案。第二,要求每位教师认真记录每次课堂学生作业的上墙率(课堂评价环节的展示率),教师将所有作品排序,然后由监测员将课上全部学生作品收集并上交上级。第三,监测员填写教学评估表,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等级评分,最后给予教学总评。在评估表中如“以学生为主体”“情境创设”要求得当、教学实施需“互动性强、动态生成”等评价标准体现了新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监察工作是建立在对常态美术课堂教学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以此来关注美术教师的教学态度,把关教学质量。当然,美术教师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对美术教育观念的正确认识是发挥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独特作用的重要因素,因为在课堂上,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角色,教师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情、知、意的成长。监督体系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起到督促的作用,只能从一个侧面来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想真正做到关注儿童,在教学中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靠的是师资队伍的强大和美术教师的自觉性。
三、杭州西湖区中小学美术常态教学观摩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西湖区的美术教师在自身职业岗位上做出不懈努力,教师们不断学习和吸取新课标带来的新鲜养料。在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教研活动中,美术教师互相交流最新教学成果和教学心得,取长补短,完善美术教学。然而,自美术新课程标准在各地发行和实施后,仍然在许多方面存在无法很好落实的问题。在观摩过程中,对美术教师自身教学而言,较容易忽视的环节主要有示范与展示、话题与提问、评价三个环节。针对这三个环节,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在示范与展示环节,美术教师首先应有效选择利用多种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清晰看到示范的过程和展示的内容。其次,教师在示范活动中还应突出方法的要领和方法的程序性,可通过讲述加以提示;最后,教师平时需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示范作画时要线条流畅、肯定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钦佩之感,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
在话题与提问环节,教师的“问”,包括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这些都是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应反复琢磨的关键。如果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巧妙且提问得当,就易于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体验。因此,美术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首先要反复、仔细斟酌提问环节,以体现教学的互动性与生成性;其次,教师的提问设计要得当、适时,应在不断变动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用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给出巧妙的提问和准确的判断。
在作品评价环节,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评价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使教学评价既有信度又有效度呢?作为美术教师,首先要对课程评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完善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观念和方法。其次,要认识评价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互评,也有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应努力建立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最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管理学生、组织评价教学的能力,使评价变得更有效。美术教师应安排好评价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并在学生完成作业后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吸引注意力涣散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总之,美术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精华,不断完善教学理念,调整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
四、感想与思考
笔者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教育领导层的艺术修养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教育管理层艺术修养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学校环境的营造是否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据调查,一些本身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校长,他们的学校往往从校园景观到门廊橱窗再到教室布置,无处不透露着艺术文化的氛围。我们知道学生的成长很多时候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好的、恰当的校园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有利作用,这不但能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激起他们的审美情感。第二,这些学校的管理层与其他学校相比对美术教师要重视得多,校长提倡积极组织开展美术教研活动,观摩微格美术课堂对美术教师的培养也提上了日程,并且对美术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西湖教育集团西湖小学、萧山区朝晖小学。
其中朝晖小学是最具特色的学校,校长李国芳在与笔者的座谈中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喜欢学校的理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品质教育”,“使学校成为周边社区的文化高地”。 在现实与理想的教育理念中寻找适当的平衡点,是朝晖小学的一大亮点。学校有艺术楼和一个大型陶艺工作室。艺术楼的走廊布置和每个教室的环境摆设都很人性化,地下的陶艺教室也独具一格,并开发了陶艺校本课程。这里大到格局、墙面、桌椅,小到一砖一板,甚至桌沿细节都是学校美术教师亲自设计的,这些无不响应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无不渗透着教师对学生的重视与关爱,笔者深知教育领导层的艺术修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而且办学条件、教学环境与艺术氛围不仅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也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与学习,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更得心应手。对于美术教师而言,除了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关爱学生以外,还要和学校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为美术教学争取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环境。
结语
题目:艺术设计专业考察课程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艺术考察课程能为学生创作、学习搜集许多宝贵的原始素材,它的重要性使其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如今高校艺术考察课程的开展存在着管理不规范、学生被动学习、课程质量难以保证的诸多问题。本文将对面临的问题和教学设置提出大胆设想。
【关键词】艺术设计 考察 教学改革
艺术考察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教育部在2005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明确将艺术考察课程作为社会实践部分列为必修课程。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考察实践,为前期学习的多门专业课程找到现实的依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使得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搜集、提炼和归纳素材的能力,为学生创作作品提供思想源泉和有力保障的教学效果。
一、目前艺术考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我国目前许多院校的艺术考察课程管理并不规范,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认可程度低。很多学生和家长将艺术考察课程和旅游画上等号,认为学校组织学生花钱旅游很没有必要。笔者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网上调研了解,认为艺术考察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管理不规范,教师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学校的态度将潜在教学目标定位为学生不出安全问题即可。考察内容不清晰,考察重点和目标不够明确,且在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有效进行知识讲解。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被动学习,许多学生也就真正把该课程当成旅游。
其次,考察点意向难以协调。随着扩招的步伐,各大高校纷纷增加招生省份,扩大招生。学生来自天南海北,许多学生也会利用假期外出旅游。正所谓众口难调,考察点不管定在何处,总难免会有和一些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的所去之处存在重复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学生总会对课程安排产生抵触情绪,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愿意参加课程学习。
再次,费用花销无法适应不同学生要求。考察就要外出,外出就要花钱。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硬性开销必不可少。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省内考察花销较小,通常在1000元左右,但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通常不愿意在省内考察。而出省考察的花销总要在3000元左右。这对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同学是一笔很大的花销,所以很容易因为这个问题上打退堂鼓。
最后,队伍庞大,活动受限。组织过活动的人都知道,人数越多,意见越难统一,组织起来就越困难。特别是在考察过程中,每个人兴趣点不一样,路线和节奏也不尽相同,队伍分得散,时间的把握上就很难一致,到了集合的时间,总难免要等人。时间浪费了,有的同学想多去些地方就会收到影响。
二、艺术设计专业考察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加强课堂管理
整合专业需求,区分各专业特点,遵循考察课程的教学规律,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全院构建一套科学的、完善的考察课程教学体系。
加强监管,减少任教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外出考察前,结合考察点,带队教师要写出教案和讲义,教学目的要明确,目标考察准备充分,忌走马观花、游山玩水而淡化主题研究。使学生们充分认清借鉴各类艺术资源是各门类设计艺术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素材和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课程中在结合典型作业练习的同时,避免单纯的就事论事的实用主义教学现象。必须努力探究各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抓住本质和主流,培养学生善于从繁杂多样的现象中梳理提炼精华的能力,把教学与建立中国设计文化身份的研究相结合,强调对调查报告与理论性成果的考核。
(二)尊重学生兴趣,活化教学机制
教学机制必须适应形势需要和受众人群的需求,原先的教学机制僵化,没有选择性,不能对应学生需求,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对教学机制改革作出一系列大胆设想。
1.下达课程要求后,让学生针对不同兴趣和需求,自行分组,分别制定考察计划,对当地文化艺术背景做出有效预判,有针对性地提出考察路线和考察内容。制定计划过程中,授课教师给予指导并负责审核。超过10人的队伍可申请指导教师随队指导。
2.学生持经授课教师审核的考察计划书向学校提出考察申请,学校根据考察计划书的可行性和专业性组织专人进行审批,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指派随队指导教师。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通过审批的同学需服从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外出考察安排。同时,分数的评定和补贴的划拨应体现政策导向性,向自主申请的学生进行适当政策倾斜,鼓励学生自主申请、主动学习。
3.教师带队出发前,需准备好教案和讲义,并送教务处备案方可出发。对授课教师、随队指导教师和审批、评定小组成员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分别配备不同的工作量和差旅补贴。
4.所有作业形式以考察报告体现,必须要对当地的艺术环境、文化特色进行深入分析。自主申请的考察小组,除了考察报告以外,还需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演示进行现场讲解、答辩。学校答辩评定小组根据学生的考察报告和现场答辩环节联合评定给出答辩成绩。该成绩结合授课教师打分得出最终成绩。
[主持人语]
美术史论家俞剑华先生(1895―1979)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万帧画,写万帙言”为座右铭,辛劳一生,著述和画作无数,所著或编的《中国绘画史》、《中国画论类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丰富了学术,造福了后人。一生没有休闲和享受的俞先生希望60岁以后再看电影,可是,60岁以后依然如故于书斋之中,先后出版的著作包括美术史、画论、画家评传、工具书、教材、考察报告、资料汇编以及在报刊上发表的论文,达一千万字,令人肃然起敬。
4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俞剑华学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就5个方面探讨了俞剑华的成就和影响,俞剑华的学术风范和研究方法,俞剑华学派,俞剑华的人格魅力,现代美术史与美术史研究的问题。这是一个老少成集、承前启后、研究多元、思想激荡的会议,也为当代美术史论研究提出了很多问题。关于美术史的研究,经历了20世纪的孕育和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学科。30年前,只有中央美院有美术史专业,现在已经遍布各美术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这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不仅是专业范围内的发展,而且也在服务社会的各个方面显现了这个专业在人文方面的积极意义。可是,教育的普及以及从业人员的增多也在繁荣的背后显现了存在的问题,其主要是整体质量的滑坡,重点表现在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尽管在美术学的范围内,美术史论学科是最早设立博士学位的专业,这是基于它在美术范围内特有的人文学科的性质,以此彻底改变了几十年来美术史论研究不受重视的局面。然而,这种时代的机遇并没有给美术史论研究带来明显的学术方面的提升,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中,因为缺少能与这个庞大学科相应的有学术成就、有学术影响的美术史家阵容,所以,这个学科表现出了人的毛病。
在美术史论学科有发展而没有提高这样的背景之下来看俞剑华,他的学术成就所表现出来的美术史家的精神与品格,应该说是他的学术成就之外的另外一份遗产,而这种脱离了知识范围之外的遗产,却是当下美术史家首先应该面对的。孤寂的恪守,持久的坚持,不为所动的一以贯之,是一个美术史家必有的功夫,而这种功夫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其在专业范围内的成就。俞剑华的精神与品格所对应的浮躁和现实的当代社会,为美术史论研究中的功夫派找到了它的位置,毫无疑问,这是“俞剑华学派”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当代中国美术史论研究中关乎方法的学派,现在已经不像上个世纪中后期那样表现出明显的特色,而这个学科只有在不同方法的互动中才有可能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美术史学科,才能得到名副其实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申报》;留学;美术;传播
《申报》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英美租界的山东路197号创刊。1949年5月26日停刊,共出报2560号。《申报》先后历时78年,所刊稿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一套《申报》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资料的百科全书。明末清初,西方美术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作为中国近代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商业性报纸,《申报》对西画东进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1 《申报》关于晨光美术会传播日本美术的报道
据《申报》载:晨光美术会发起成立之初,就抱定“使中国明白东西洋美术的精义”志向和兴趣,特别注重西洋美术的引进。晨光美术会会员张聿光、朱应鹏二人赴日本考察美术,该会专门设宴欢送。[1]张聿光、朱应鹏在日本逗留期间,参观了展览厅、博物馆、学校、美术商店等,并拜会日本美术名家。对日本美术的创作、展览、教育、收藏和研究等方面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并由记者出身的朱应鹏完成《日本美术之观察》的考察报告,发回国内由《申报》予以连载。《日本美术之观察》为晨光会员及广大民众了解日本美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在近代中日美术交流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21年10月31日,《申报》刊载了《日本美术之观察》中对日本的二科会、美术院展览会和帝国展览会、印刷文化展览会等,并对重大展览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日本人称秋季为美术季,意谓美术展览会多设于秋季也。其实日本艺术之发达,一日千里,展览会几乎每月有之,每日有之……二科会为新派画家所组织。帝国展览会,则是政府所特设。二科会纯乎西洋画,帝国展览会则有西洋画、日本画及雕刻,两会之关系,适如法国之新旧沙龙。张聿光、朱应鹏还考察了日本的美术教育,介绍说:“日本竭力从事小学艺术教育之注意”、高等师范学校设图画手工科、“均延聘美术家主任其事,小学图画手工教员,并受严格之试验,非有真实学力者,断无侥幸,非如中国学校视图画手工为无足轻重也”。[2]张聿光、朱应鹏对日本的美术收藏,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他们指出:中国社会对外国艺术品,素不注意,而“日本多事收藏,近时富豪巨族及有志研究者,对于西洋艺术品,尤不惜巨资,广事收罗”。他们还向国人详细地介绍了大阪的本吉左卫门,东京的中村彦吉、松方侯爵、太仓男爵、中村石折等著名的美术收藏家的情况。1924年3月,晨光美术会会员柳圃青、张德荣赴法国留学,晨光会员吕文彬4月也赴法国研究美术。晨光美术会非常重视中外美术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在法国设立通信机构,选举萧公权为美国通讯联络员,“函约法国图画留学徐悲鸿、赵廷良两君,传递法国美术界消息”。[3]
2 《申报》关于倡导西洋美术教育的报道
据《申报》载:1921年3月,天马会会员陈晓江、江小鹣去法国考察美术。[4]同年7月,天马会收到江、陈自法来函,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法国所见所闻之罗佛宫、大画院、小画院等博物馆的陈列及艺术沙龙的活动情况。[5]1919年9月,留日画家汪亚尘特邀刘海粟、俞寄凡、陈国良、贺伯锐赴日本考察美术。刘海粟一行不仅参观了帝国美术院第一回展览会、日本美术院第六回展览会、二科会第二次展览会,草土社第七回美术展览会、日本美术协会第六十一回展览会等,还参观了东京美术学校、东京女子美术学校、太平洋画会研究所、日本美术学校、日本美术研究所、京都高等工艺学校、川端画学校等。他们还会晤了日本的美术家、艺术教育家藤岛武二、石井柏亭、纪叔雄、本野精吾、松本亦太郎等。为了第一时间与中国美术界同仁们分享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汪亚尘和刘海粟还共同撰文《日本之帝展》刊载于《美术》上。
3 《申报》关于美术名家演讲的报道
据《申报》载:民国期间,一些绘画社团常常以座谈会、演讲会等形式,安排关于西洋美术的专题讲座,通过多种渠道向会员和民众普及西洋美术知识。1921年3月6日,晨光美术会开学术谈话会,汪英宾以《我们中国人要学的是哪一种西洋画》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演讲。汪英宾在演讲中对西洋画之印象派、新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绘画派别的发生、发展与艺术特征进行了全面阐述。他指出:真正之西洋画,其性质是自然的、活泼的、客观的。中国人学西洋画,不应该迷信主义,必须从艺术根本研究。[6]1926年7、8月间,晨光美术会假上海南光中学举办夏令文艺演讲会,“每逢星期六、日下午四时演讲,凡有志文艺者均可前往听讲,并不取费”。[7]著名的演讲有:雕塑家李金发关于《今后中国到文艺复兴的路》的演讲,音乐家傅彦长关于《中西艺术思想不同之要点》的演讲,画家陈抱一关于《写实与美术之趣》的演讲,画家周一舟关于《最近德国艺术状况》的演讲,学者徐蔚南关于《近代法国文学》的演讲。这些名家精彩的演讲,对中国大众了解西洋艺术和西方文化,活跃社会的艺术氛围,产生了积极作用。
4 结语
《申报》不仅为传播先进的西方美术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也促进了晚清美术市场的形成。《申报》关于西洋美术的报道,基本上呈现出了《申报》在传播西洋美术方面所做的努力。可以肯定地说:经过欧美留学生们的努力,以校园为阵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美术观念为宗旨,以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美术人才为目的的新型的美术教育体制在中国逐渐建立起来。留学生为西方美术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美术教育体制在中国的确立,促进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此外,还应该指出的是:《申报》在传播西洋美术的过程中,明显带有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实用主义思维,就事论事,未能系统地介绍西洋美术。
参考文献:
[1]申报[N].1921105.
[2]申报[N].19211031.
[3]申报[N].192176.
[4]申报[N].1921322.
[5]申报[N].192178.
[6]申报[N].192137.
摘要:在一是外出的写生考察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二是外出的写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实践。三是外出的写生考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四是关于外出写牛考察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艺术;教学;写生考察;重要
外出的写生考察是美术教学中很特殊的一门课程,各个美术院校都普遍开设有此课。它把固定的室内教学搬到了校外的大千世界之中,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课,但也是较难组织的课:如组织的好,则对学生的艺术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组织的不利则如同外出游玩,一事无成。好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都对它重视不够,感觉平常在学校里憋了那么长的时间,可出来放松放松了,于是便一路玩了下去,有的嫌远怕累,或不愿意花钱,就干脆不去。这些态度都是对此课认识不清所致,下面就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外出的写生考察是美术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艺术源于生活,它的根深植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我们常说“作品要上去,生活要下去”,这是艺术的规律。古人也有“搜尽奇峰打草稿”、“以自然为师”之说,都强调了深入生活的重要性。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主张:画家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就是要学习历代大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的美术理论和高超的绘画技巧;一手伸向生活,就是要我们深入观察火热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搜集鲜活的素材,创建新的技巧,创造出自然感人的艺术作品。学校里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都较为单一,知识的获得几乎都是从课堂和书本中来,造成了他们的阅历见识都很有限,加之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就更需要这门课来补充。
艺术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敏感又是一个艺术家的基本素质。艺术源于生活,但同学们平常的生活几乎是一程不变的,习惯和麻木激发不起他们的艺术冲动。走出去,换一个环境,置身于山石林木之中、溪流之间,去听、去看、去感受,艺术的冲动与现实的体会想结合,“寄情于山水之间”。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从教后,也曾多次带队下去,能深刻体会到学生面对大自然时的激情写感悟。记得有一次带学生刚进入山区,他们就惊呼:“老师,看见了真山真水,我们才明白画中的山石为什么要用那样的皴法。”而这些知识在课堂上是很难明白的。进山之后,同学们带咸菜,啃干馍,外出一画就是一天,这是艺术创作的冲动激励着他们的勤奋。回来之后学生们都自感收获颇丰,每每欣赏起自己外出所画的作品,还感激情犹在。
写生是艺术家发现自然、感悟自然、发展创造的有效途径。纵观中国所有的著名山水画家,无不是通过对自然写生获取灵感和发现大自然独特奇妙的景观,再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所画写生逾万。艺术美的形成绝不是关在教室里空想出来的,心灵与自然的脱节,势必会造成画意的扭曲,灵感的枯竭。只有广泛的投入到生活中、大自然里,才能有“江山如画”的感受,进而艺术上表现的内容才能实富于激情。
二、外出的写生考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实践
写生是件苦差事,路途辛苦,风餐露宿不说,要把眼前的世界通过某种技巧搬到纸上成为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作品,这是极其复杂的艺术思维和探索过程。我们常常手持工具对眼前的世界激动不已,可又不知所措。
回忆上学时的第一次外出写生,面对着大自然美妙的景色,简直就是“扑”上去画的,那么的激情,那么的投入。但是,由于平常课堂学习的理论较多,绘画对象也往往都是由老师设定好的,真是自己去组织画面的很少,一旦面对着形色万千的外面世界,选景、构图、取舍等等一大堆问题就摆在面前了,真是还不知从何下手。好在几张之后,便摸索出了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加之有较强的新鲜感,外出的那一段时间作品不少,内容也较生动。所以,外出写生很能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锻炼实际绘画中的综合能力。
三、外出写生考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这是一门综合课,学生们除了要有艺术知识外,还要知晓历史、地理、人文、民俗等门类。因为外出写生考察在选点上多是名山大川、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些“故事”,只有了解了这些“故事”,才能真正的认识这个地方,而这些“故事”的背后总是和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相联系。如果是在学校里,学生很难去主动的学习这些知识,外出的写生考察给同学们提出了这个要求,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这就使他们学得更多更广了。
我经常带学生去黄山脚下的徽派民居村落西递、宏村,这个地方的徽派民居是最具代表性的,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甚至于一个庭院,一间房,或是一件器物的背后都隐藏着某个故事。考察这里,要了解古徽州的历史演变,徽商的兴衰史,及其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等方面的知识。每次从那里考察回来之后,同学们都会觉的除了绘画水平提高外,别的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也学到了不少。这样的触类旁通,更能积极的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
四、关于外出写生考察的几点建议
1.在选点上,可依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的选择或与平常生活环境差异大的地方,或者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方,或者在某个方面有代表性的地方等。因为差异大、内容丰富才能引起好奇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激情。
2.外出前要让学生对考察对象有一定的了解,既可老师介绍,也可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但不能讲的过分清楚,要保留一点神秘感,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到下面解决,这有利于保持较长时间的求知欲和创作激情。
3.外出的写生考察也是在“上课”,上课就得留作业,可以通过写考察日记,考察报告,或者举办写生汇报展等形式进行。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督促,也可以检查外出过程中的得s与失,同时读着日记、看着画展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味。
《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化,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化。那么什么是学生生活呢?学生生活包括学生的本能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的本能生活与成人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的本能生活是学生的自我生活,是用学生的特有语言、情感、思维、行为表现出来的。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自我生活应成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鼓励学生多写“我自己的生活”,自由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进行习作训练,关注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写自我成长史作文。我们应该让学生以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群体生活委题材,写在其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与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个性特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感情,感动不了读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诀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中发现美,找回自己的写作兴趣。想要写好现实生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教师可以教授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事物时做到充分利用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同时运用,保证它们的完全开放,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加以细致描写,这样就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将观察到的生活放进作文中。
二、趋向主题化的写作
什么是主题化的写作呢?主题,或称专题、课题、话题,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话题作文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写作的广阔空间,考场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考话题作文的命题,能把学生从写作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让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和谐地发展,在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中充分展示个性,彰显才情。而所谓的“话题作文”,就是拟定一个话题,规定一个相对广泛的写作范围,开启学生思考,激活学生联想、想象、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更大的写作自由的一种新型的命题形式。
同学们可在同一个话题中心下,叙述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抑或发表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和见解等等,甚至可以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既不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不受限于表达方式或体裁的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地为考生提供了写作的自由性。其主要形式有:(1)“命题”式。(2)“导语”式。(3)“材料”式。(4)“图画”式。
三、跨学科的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虽没有明确提出跨学科写作的写作教学目标,但也能从中看到倡导写作走进学生各科的学习生活及他们的社会生活的语句。新课标中提出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而学生的实际、学生的现实、学生的生活主要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也就带有跨学科写作的写作教学理念。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数学、自然、历史、地理、劳动、体育、音乐、美术、社会等学科的学习活动室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智力背景和素材。跨学科的写作就是寓写作训练于其它学科教学中,让写作成为各科学习的一部分。
首先,可以创造条件与其他学科合作开展各种综合性写作活动。如与艺术学科合作创作和演出短剧、相声,编写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文字解说;与社会自然学科开展观察、参观、考察、调查、访问、读书、宣传等活动,撰写观察日记、考察报告、调查报告、访问录、读书笔记、宣传广告等。其次,在写作课上创设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情境,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训练。如在写作课上组织学生画画、听音乐、做实验等,然后让学生捕捉亲身的经验和瞬间的感受,以不同的立意角度去创作自己的小作文。
四、呼唤创新精神的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重视自由表达,放开各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写有创意的内容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在国际上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在中学写作教学中要运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如通过编故事、续故事、写科幻作文、写童话等等富有创造性想象因素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和文字材料的敏感度。如果学生对于一些写作素材是毫无想法的,那么这样进行的写作就没有什么新意和内容,也不会受到读者的好评。只有让学生保持对文字的敏感度,那么他们才能在接触文字材料时产生灵感,能运用材料进行创作,进而有所创新。
一、调整教学内容,巧设课堂形式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流派的美术作品,尤其是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现代派作品如何认识、如何欣赏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当代中学生思维敏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事物有探索精神,在此,我在教学中加大了现代作品的比重和授课时数,并进行对比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美术除了画画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内容了,沉闷而又乏味。学生根据书上的图案“复制”作品,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习的过程应当是小鸟学习飞翔一样轻松愉快的过程,现代美育教学应当更积极地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要你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根据不同的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比如:《人物动态写生》一课中,分别在同年级两个班上课。A班我采用谈话、演示等方法,把写生技法要点反反复复多遍讲解,提出作业要求,在让学生观察后写生。一堂课下来,我讲的口干舌燥,学生交来的作业,几乎找不出合格的。于是在B班,我重新安排教学过程。首先,我把讲与练的时间作了调整,做到“精讲多练”。为了更形象直观,贴近学生,我请班上两名学生做模特,一边讲,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写生要领。然后,在让学生看一段运动比赛录像,观察运动中的各种状态。接下来再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些典型的动作姿势,并提出“你能不能上讲台来表演这个动作?”而对下面的同学则说:“你能把他画下来吗?”画完这个动态就另请他人表演,并且对作业进行讲评。如此一来,每个同学都会有表演的机会,亲身参与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还让学生在愉快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和问答式。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我把两课时集中为一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包括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绍,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包括毕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动幻灯机及立体派作品幻灯片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都挂出来,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但是却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机进行小结:立体派产生和主要活动的时间是1906年――1920年;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毕加索;产生地点:法国;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思想来源:把物像分解成几何形体切面再互相重叠。它的产生和后期印象派塞尚热衷于表现客观对象的体面结构的创作思想密切相关。
教师重点介绍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依靠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客观对象立体构造所具有的美。《亚威农少女》是立体派的开端,《弹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体画。《格尔尼卡》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侵略者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炸死了许多无辜的居民,毕加索怀着十分愤怒的心情,揉合象征、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这幅画。整个画面动感极强,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师经过提问、解答,并结合放幻灯片,把立体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达到了使学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阐述立体派作品的特征和内涵,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作品的目的。
二、艺术欣赏活动,拓展美术课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做不到在实际当中的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学。此次实习就是将我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的一次真实的演练。
如何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灵活恰当的运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去,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如何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8年9月15日,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应聘了华恒赋绘(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的客户经理助理职位,获得面试成功,并在此公司完成了学院安排的为期两周的实习。在那里,我接受了更为有用的设计管理知识,而每天的实际工作任务,又增强了我的实战能力,使我们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实习给了我处理事情时最好的精神状态,使我在处于紧张的状态处理一些对自己来说棘手的事情时,这能从根本上激发自己认真上进的潜力。于是,我的精神状态也跟随着工作亢奋了这些天。
我感觉,在“华恒赋绘”里,我们学到的知识很多。在此,我感谢给我这次实习机会的王经理和给予我帮助的公司同事们,以及配合我顺利完成工作的项目部的同事们。
二、公司介绍
华恒赋绘(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提供展览展示设计、工程建造、商业会议活动等服务为主的专业公司。服务范围包括:展览展示设计及搭建、建造工程、会议活动策划、室内室外装饰设计、专卖店及展示厅策划等。总部设于北京,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青岛、大连、长沙等各地均有自己制作工厂及仓库。我担任的职务是客户经理助理,负责展览活动的流程管理。
三、实习心得
首先,我运用实习期的第一周时间,认真考察了华恒赋绘公司的基本状况、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公司的制度和运作流程、公司公关活动的基本内容、公司的企业推广战略、员工的业务素质等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实的报告。
其次,在接手展会流程管理之前,我通过研究公司资料和向公司资深员工谦虚提问学习,了解了展览的分类、北京各展馆的展会信息、展览活动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个人、商业展览的操作流程等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并对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都只能在实践中获得,而且通过写考察报告,这些知识更加深刻的融入我的血液中,成为我知识构架的一部分。日后倘若继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定会水到渠成,更加成熟和自信,也定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通过自己只是构架的再次梳理,我将整个展览活动管理流程分析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客户提供资金;
2.设计师完成设计;
3.展览活动贯彻完成。
四、会展运作
设计是与商业紧密相联系的,因为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增值,两者合作,以一种同时增加利润、创造商业价值的方式共同发展。会展的运作亦是如此。它以城市会议和展览设施为依托,以城市文化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为条件,通过各种运作手段,以展览和会议为载体,能够直接为社会和运作主体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它属于一种经济经营活动。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在加强力度发展会展经济,我们大连也是如此。
会展经济能够直接利益许多群体,例如会展活动的运作主体、会展活动服务的提供者、会展活动的扩散影响人群,以及会展活动直接导致的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的流动。这些对经济、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效益。
五、流程管理
两周的接触和考察,我发现展览活动(商业的)筹办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推销策划的过程。这要比我再学校中策划一个活动需要打通的环节更多,考虑的受影响人群也更多,而且展览活动策划行为离不开市场。虽然不能这样一言以蔽之,但是我仍能从中找寻到交叉点。这样的理解方便了我去做好这个流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成功的信心。而现在我从事的是商业活动,因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策划行为都要以市场为导向,策划应考虑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营造势力,利用公司的各种宣传、广告手段,以及公司积累的成功策展案例,为公司制造市场声势,为公司赢得目标客户——参展商;二是:通过专业的展览活动流线服务,赢得客户公司的认可和信赖,并在此基础上赢得其他参展商的青睐,争取日后的合作与服务。
一个好的展览设计是从优秀的展会策划开始的。我把操作过程简单概括为如下图表:
对于流程管理各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我均做了详实的考察报告(详见考察报告文件夹)。简单来说,策划阶段主要是对策展项目的市场调查;对于办展所涉及到的各项目的资源整合和人员管理;以及沟通设计师并提出对展台设计的建议和规划。
实施阶段是更为复杂和琐碎的工作,我把这一系列的工作看作是实践在课本上学到的《对设计过程的管理》需要实际掌握的知识,因此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努力去完善这个项目。概括起来包括安排工作日程、展开设计项目、组织展览工程业务、预定展区展具、展会现场服务等等。
设计效果图与客户达成共识后,开始一周时间的备材。就是把效果图中的大大小小的所有物件,全部按照规格尺度准备好,之后就是二到三天的布展期也就是在规定场地内搭建展台的时间。其中也出现了不少失误,于是又协调施工人员重新准备制作。
从展台的设计到布展搭建,再到最后的展示活动,整个一个流程都是要自己操心和负责的。而整个活动的目的,也就是我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要设计并且制作符合企业整体形象的展台,使得客户公司企业形象在短期内能够被大众认知、识别和记忆,促进和促成客户公司与参展商的交流合作关系。
其实在整个流程管理中,要负责的是很多琐碎的、微小的细活,精神往往要保持高度紧张一整天,生怕出现遗漏和错误。例如效果图的每一次修改,都与客户公司的负责人时刻保持紧密联系,频繁地传达、沟通和阐述客户公司负责人和我方设计师双方的见解和意见,还要协调施工负责人、电工、美工、模具制作方;例如在展台搭建开始前,到达展览馆为施工工人领取施工证、布展期间用到的大大小小的产品的制作和检验、预付展区的租金和购买布展期间的各种费用、为客户公司准备展会期间用到的大件小件的产品等等。
最后就是安排撤展和展后评估总结,当然在展会期间我也注意留名片并和潜在客户公司的沟通,争取日后的合作关系。
六、实结和建议
短短两周的实习,却带给自己很大的影响,整个工作期间个人的发挥也是比较好的,同时也获得了上司的满意和同事的赞扬。一个人能够处于亢奋的状态处理一些对自己来说棘手的事情时,能够激发自己认真上进的潜力。于是,我的精神状态也跟随着工作亢奋了这些天。每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身体都是很疲惫的,但大脑却运行不止,一直思考着很多东西。现在阶段,对我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思考和热情,因为如此能够激发我更多的潜力。
这两周的工作,不仅是对我的考验,也是对我的水平的检验,值得开心的是,我交上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卷。虽然公司面试时要求有相关工作经历才可以,但是我用两周的时间证明了我符合了华恒赋绘(北京)国际有限公司对客户经理助理这一职位的要求。我也在实际项目中,更加明确的认知了自己的公关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职业素质、专业水准等等。虽然自己仍有很多稚嫩的地方,但是我终能令人相信:“只要你给我这个舞台,我会表现的比你想象的更加出色。”
实习结束的时候,我对对我表示信任和认可的客户经理表示了感谢,并对公司的品牌推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工作之余,我利用两个周末的时间赶了两场展览——中央美术学院的「师法自然山水写生作品展和故宫书画院的「历代名画展,受益良多。
【关键词】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06-01
本文从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出发,主要从公共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三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新时期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做了一些探讨研究。
一、公共课程体系建设
(一)公共必修课程模块:包括政治理论、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读书活动。该模块对实现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创造性的能力和专业发展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教育、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该模块培养学生要具有宽阔的视野、积极乐观的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设计素描、专业透视、建筑速写、数字图像、设计色彩、立体构成、专业制图、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人体工程学、设计概论、建筑概论、室内设计原理、建筑外立面设计、CAD制图、MAX建模基础、渲染技法、效果图表现技法。该模块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素养、基本的造型技能以及基本的专业设计技能,为创新设计奠定基础。
(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预算与报价、陈设设计、家具设计、家居设计、别墅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该模块是让学生认识行业发展特点,掌握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引导和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培养应用型的设计人才,为学生就业指引方向。
(三)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包括摄影基础、装饰画、民间美术、广场景观设计、小区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城市环境景观雕塑、快题设计、模型制作。该模块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拓宽专业层面,丰富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设计模块:计算辅助设计与核心设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例如,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中,将课程分为两部分进行,一部分理论基础课程;一部分设计课程,并使用设计软件完成最终作品,题目应来源于实际工程,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工程实践。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并指导学生参与设计竞赛活动。该模块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并像真正的设计师一样独立完成整套设计方案,为更早的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坚实基础。
(二)社会实践模块: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学习,学有所用的同时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再学习再实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自我完善。该模块是使学生考察市场,认识社会,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三)专业考察模块:此课程为外出考察课程,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考察线路,考察前要做好外出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并指导学生学会有效考察以及如何完成考察报告。该模块是让学生尽可能接触更多的事物,使学生学会收集专业信息,加强对专业的理解,开拓眼界,并亲身感受专业与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正确审视自己的前途。
(四)毕业设计模块:该模块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及应用的考察和全面总结,结合专业特色,其内容包含设计作品和设计说明两部分,并强调其设计的创新性。实行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答辩、毕业展览制度。该模块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做好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三大课程设置的分析与评价,是构建合理化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教育模式的核心。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将不断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我院的教育特色,对课程体系建设作出调整并加以改进,使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的设置更加科学、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