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29 19:51: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历史考试分析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历史考试分析总结

第1篇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的考点涉及三项:(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简而言之,此题的要求是考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正确推断作者的观点态度,以达到深层解读整篇文言文的目的。这道题常常以指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和识别该题型干扰项设置陷阱的主要方式,探究命题人错项陷阱设置的技巧,对考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是大有帮助的。

一、错位嫁接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中用于指甲人、甲事物、甲现象的叙述, 在选项中用于乙人、乙事物、乙现象,从而形成陷阱。正所谓“非其人、非其时、非其事、非其地、非其言、非其行、非其因、非其果”。

如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Ⅱ第6题选项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比照原文“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乃遇害。”可以知道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已经被宇文化及抓起来,不存在选项中所说的大怒而没有设法保护。此选项正是“非其因、非其果”的错误。阅读时注意从不同的时段去切分层次,迅速找准有效的阅读区间,把不属于该阶段的项排除掉,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二、以偏概全

这类陷阱是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意思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对文段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核对,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放大或缩小。

如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Ⅰ第6题选项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比照原文“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可以知道孙傅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两个人杀了他们,并杀了几十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其中,“状类宦者”并不是宦官。

三、无中生有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选项中出现原文中没有提供的信息。即本无此物,硬f有此物;本无此事,硬说有此事;本无此意,硬说有此意。

如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Ⅱ第6题选项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比照原文: “武宗即位, 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可以知道,武宗继位后,因费用不足,韩文请求先启用承运库,皇帝下诏不允许,并不是选项中的不顾非议。因此在弄清人物关系的基础上,最好把主要人物的行事按顺序标明序号,纵向审视、比照。

又如201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第6题选项B: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

比照原文:“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可以知道被金军重重围困之后,赵立部队粮草用尽,以至于将树皮磨成屑来吃,但并未说是否扰民。这种选项的错误设置即是无中生有。

四、曲解文意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利用文中有些词句较难理解的特点,在分析概括转述的过程中故意曲解文意。

如2015年广东卷第8题选项D:侯弘文追随卢象N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N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比照原文:“侯弘文,散家财,募滇军随象N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N上疏救,不得。”可以知道巡抚王梦尹以骚扰驿站为名上报朝廷奏请处罚侯弘文,得此消息,象N上疏救援,没有成功,不同于原文中的赶去救援。所以,阅读时要精心阅读,洞悉雷区,识破干扰。

第2篇

1.围绕着历史《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考试说明》和历史课程标准;知识点分析;理论性总结;训练讲评;学生主体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学科的教学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学生记忆习惯和能力下降,高考能力要求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不足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加强培养培养能力来解决。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呢?

一、以《考试说明》和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命题坚持能力立意,全面体现考试目标与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大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四大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高考中应付自如,取得优异成绩。历史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及内容标准,是高考命题中遵循的主要原则和能力要求的把握依据。因此,在教学中,依据课程内容标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历史知识,理清知识间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与勇气,使学生在置疑的活跃状态中记忆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最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技能,如确立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技能。2013年福建文综考试第13题就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时空观念;2012年福建文综考试第21、22、24题要求学生识别和使用图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培养,使学生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历史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二、通过知识点分析,培养学生信息解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以课本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为学生创设新情境,首先要求学生理解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了解知识点需要掌握的各项内容。其次,根据知识点的要求,如背景、目的、内容、性质、影响、评价等要求,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理解,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最后,调动和运用各种资料,理解相关历史史实、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对号入座解答知识点各个要求,形成对知识点的完整把握和认识,提高学生信息解读和运用知识能力。

三、通过理论性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和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客观叙述历史,理解其特征,并认识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做出正确阐释,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高考能力要求。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一是在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和主要线索后,引导学生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论证历史问题。针对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探讨、评价、认识、分析、体会等要求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探讨问题,挖掘思维能力,形成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二是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在学生熟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史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

四、通过训练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高考文综考试借助知识点提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及学科技能与素养考查。教学中,通过训练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讲评中加强对学生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运用材料、调动知识、形成答案。近年高考中,学生存在学科知识不扎实,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模糊,缺乏时空概念,知识迁移能力差,审题能力差,答题不规范等问题。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领会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明确高考能力要求与目标,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练习设置要体现新材料、新情境,训练学生学会审题的关键和解题步骤及答题要求。讲评时,要注意学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选择题讲评时,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类型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得出正确答案,进而体会高考“怎么考”,从答案设计中体会“怎么答”,使学生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非选择题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读、找、答三个解题环节,加强训练学生答题规范化,要求学生作答时书写工整,据分作答,组织答案时做到“史论结合”、“语言准确”、“逻辑严密”,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言简,答案追求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最终使学生形成审题能力、迁移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多种学科技能分析评价能力,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贯彻新课程理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如注入式、灌输式),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如发现式、探索式)。”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创设历史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体验中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能力,这是新时期对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这是时代的机遇,更是强者的挑战。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最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第4篇

1.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在历史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每次模拟考试结束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总结时,总认为自己没有好好背诵,而学得好的学生也往往谦虚地说背得还不够。他们也知道历史还要理解,但是提起历史课他们的思维定势就是背诵,而且背会还容易忘记,这使部分学生对历史复习会很无奈,使他们对学习有了一定的抵触情绪,而不能提升复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解决知识的死角

在高三复习中学生存在对知识点的分析不透彻、不准确的情况,历史教材是历史学习最主要的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准确理解知识点的内涵,挖掘教材中的隐形知识。并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和注释,并辅之以可行的试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思维。

3.注重教材知识的重新整合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按照教材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炒冷饭”,而要注意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对历史形成一个整体概念;对相似或者同类的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如在复习中国的产生时,可将其作为专题归纳,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理解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进程,并且和中国的近代化相联系,加深学生的印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4.链接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

高考不回避社会热点,并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这就要求历史课教学要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以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切入,既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明白以史为鉴,注意总结历史事件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现实服务。

5.以《考试说明》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考动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重要指导用书,因此,作为一名高三历史教师,除了讲好讲透教材每章每节内容外,还必须认真研究每年的《考试说明》,从《考试说明》中了解考试内容、范围和要求,并且和上一年的《考试说明》作对比,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以把握高考动向。从而将培养目标自觉地贯穿于教学与复习之中,以适应当前历史高考改革对能力的要求,使学生准确理解各项能力要求的实质和水平层次;以《考试说明》的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模拟套题和思维性较强的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问题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组织材料答题的能力。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教育 历史材料解析题 解答能力

最近几年来,历史材料解析题成为中考的典型题型,分值比例大,换言之,无题不材料。一些学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导致历史成绩较差,这成为了历史教师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增强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其门类繁多,贯通古今,综合性强,所以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便成为历史考试考核的重点[1]。当前,历史教材每一章节都包含原始材料,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同教材重点有关的史料,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例如在“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针对这一次革命,史学界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请从教材中列举几种,并判断其属于哪一种史观”。学生总结分析出以下几种史观:1.这一次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革命运动(革命史观);2.这一次革命促进了的发展(现代化史观);3.这一次革命是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全球史观)。

二、指导学生利用史料进行自我训练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各种史料,并指导学生自主拟题,要求其坚持中考重点考察原则(适度性、思想性与科学性),争取充分体现出历史材料解析题所需的能力,不得进行填空式设问。例如世界史中有这样一段史料:“恩格斯提出,如果拿破仑政权的战争是一场反对保证、追求自由的战争,那么曾经被拿破仑征服的国家在拿破仑政权后,都应该坚持平等原则,全民享受平等原则所带来的一切好处。”有些人基于恩格斯这一言论认为拿破仑政权的战争是一场非正义战争;有的人根据恩格斯的后一段话认为拿破仑政权的战争是正义之战;还有些人认为恩格斯针对拿破仑战争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基于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设问:(1)恩格斯这两段话中“拿破仑战争”有什么区别?(2)怎样辩证分析拿破仑所发动的各种对外战争?经过指导学生自主拟题开展训练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探究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应试策略和解题能力

(一)认真审题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对于历史材料解析题而言,认真审题是考试获取高分的关键点[2]。为了准确完整地了解题意,首先应该对材料的意思进行理解。很多学生不懂得审题,尤其是考试时抵触情绪更加明显,迅速扫看一下,还没有理解题意就盲目答题,结果往往是文不对题。读懂、理解、读透材料,是材料题解答的第一步。所以,认真审题是准确解答的关键点。只有认真仔细审题,准确了解题意,才能正确解答。

(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先读问题,再读材料,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是正确的做法,有利于理清思路,予以准确判断。材料阅读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正文、时间及材料来源等,还要注意材料中的各种标点符号,特别是省略号、分号、破折号。阅读结束后按照意思将材料分好层次,全面把握材料。考试就好比战场一样,分秒必争才能取得胜利。

(三)对材料进行归类和分解

材料大意理解完后,需要概括归纳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正确理解材料中的各个观点,采用去粗取精的方式简单处理材料,总结出材料的重点,画出关键词句,有利于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认真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重点信息,材料中的某一项可能是迷惑项,需要第一时间挑出无效信息,便于节省时间和精力。

(四)关注关键词和关键句

历史材料首尾句常常是命题者对材料内容的全面概括和简单介绍,学生应该注意材料的作者、地点、时间及出处等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常常带有一定的引导和暗示作用,有可能蕴含题目解答所需信息。

(五)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

历史材料解析题无论难度有多大,均同课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大部分材料所设定的问题,常常要求同所学历史知识相联系,所以答题时必须将材料与知识点相结合。注意语言的层次性、逻辑性与准确性,规范运用正确的历史术语,尽量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进行解答。不得随意使用文学性修饰语,不能表达主观感情,必须做到平实、客观描述。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材料解析题解答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要多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归纳与总结。通过教、学、练相结合,必然会提高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同时,应该组织开展各种专项训练活动,科学指导解题思路,增强解题能力,备战考试。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历史高考试题的纵向发展变化

二、历史教学评价的发展衍变

通过对三个表格以及这三十几年高考试题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评价体系有如下变化:

1.评价载体由知识广度到知识深度的转变

从题型、题量角度分析:通过表1、表2可以总结出 1978年―――1997年历史试卷至少是4种题型,每张试卷客观题(包括名词)是35―――60道题,多数为45道题左右;主观题是3―――5道题。通过表二、表三可以看出1998年开始是三种题型,后变为两种,题量也在逐渐减少,由40道左右客观题和5道左右主观题组成的试卷到2002年时固定为12道客观题、2―――3道主观题。从这些数字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评价不再追求知识点多少的考查,即不再追求对知识广度的考查。

从试题内容角度分析:以新课程改革为界,旧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而新课程是由25个历史专题组成的整体。因此试题内容就有很大不同,考试的面将由一个体系完备、无所不包的大通史浓缩成为一个个代表性高、概括性强的专题史。

2.评价目标由知识记忆到考查能力的转变

分析表1可以看出1978年―――1988年,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大纲》(试行草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中对评价作了明文规定。即:为了巩固教学,必须重视复习,进行必要的考查。老师应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记忆必要的历史事实和年月日、朝代名称和顺序等。1988年的历史教学大纲提出“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复习和考核。复习要抓住线索,突出重点,弄清概念,活跃思路。考核要注意基础知识,注意培养能力”。这说明这一时期评价的目标已开始从注重知识转向注重能力。

但分析试题内容以及设问可以看出这一阶段考核还是以知识记忆为主,考查结论大多是封闭的,可从教科书上找到答案。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概括、总结能力的试题每年最多只有两道题。

1992年,历史教学大纲加上“考核要注意思想性”。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1992年2月出版了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它要求考生把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内在联系上,以及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1995年又重新修订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强化对能力要求的考核,并对能力进行了分类,分类主要说明从哪些方面进行测试,而不是把能力要求截然分开,要把“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文字表达”这四个类别统一为能力的整体要求。这说明历史评价已开始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分析表2、表3,可以看出1989―――2013年题型、试题分数都有很大的变化。客观题题型减少,主观题中增加史料分析(材料解析题);单道试题分数变大。这说明试题难度有所增加,加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从分析1989年―――2013年高考题也可证明这一结论。无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试题答案不能直接从教材上找到,考生要将题干与所学内容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这就表明评价越来越注重考生归纳、比较和概括能力的考查。

3.评价结果由注重结论到注重过程的转变

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过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体系也在逐渐发展、变化。但从分析1978年―――2013年试题可知,2009年的新课程改革与之前的课程改革在评价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评分标准上,原来主观题主要采取“采分点”式评分,而新课程改革后,高考试题中增加了“新血液”,采取SOLO评价法进行评分。这说明评价体系已开始由原来注重评价结果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变。在理念上,即是做到目标多元、方式多样,不仅要从量的方面衡量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要从质的方面衡量学习结果,使评价既全面又合理。

第7篇

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研究高考真题,把握高考规律

高三历史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确定复习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要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真题,总结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特点和所给参考答案的组织特点,总结出各题型答案组织的基本思路和模式。要在研究考试大纲和高考真题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方案和计划,确保高三历史复习的方向和有效性。

二、树立团结一致、精诚协作的团队意识

高三一年,教学任务重,工作繁多,从教案设计到检测试卷的命题、改卷、质量分析等常规教学工作,到具体复习内容的探讨和研究,再到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辅导学困生等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思考,仅靠个人力量难以完成。因此,历史备课组要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分解集体备课的任务,遇到问题共同探讨,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三、加强集体研讨,发挥集体优势

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本备课组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及时发现各自的不足,并实现优势互补,互学互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四、落实备考方案,把握复习进度;夯实基础,建立知识框架

复习过程中要整合各个模块知识点,全面梳理基础,对重点知识和常考知识进行多角度、多视角讲解;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后期复习要进行大量模拟练习,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前热身训练阶段,重在抓好考试方法、规律指导,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五、落实教学常规,向45分钟要效益,提高复习效果

课堂效益是高三历史复习的生命。高三历史课堂教学要关注重点、难点,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分析透彻,讲解清楚;要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整体知识体系,课堂留给学生思考和归纳的空间;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整合教材,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现象的能力。

六、“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不断提高史料的阅读分析能力,要教会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和基本线索。复习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对重要问题点拨、引导,教会学生自己思考和整理,教师不必面面俱到。教要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复习计划;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错题、总结规律和常用答题术语等。只有学生自己真正领悟了才能真正提高复习效果。

七、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训练和检测,及时反馈

高三复习检测试卷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精益求精,组织筛选经典题目,选择对复习内容具有巩固作用的习题,争取做到题题有价值,题题有启示。每一次检测都要认真批改,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在讲评试卷时进行反馈和提醒,对于问题突出的学生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分析进步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教师也要通过检测思考前一阶段复习效果,为下一阶段复习指明方向。

八、加强学生的分层辅导

备考复习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辅导,重点辅导尖子生,长期关注临界生,帮扶学习困难生。高三的学生压力很大,要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备考。

第8篇

关键词: 中考开卷 初三历史复习 误区 对策

近年,全国各地在初中历史考查上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实行中考开卷。中考历史开卷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淡化纯记忆的内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考前复习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我连续几年担任初三历史教学工作,在历史复习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下就中考开卷背景下初三历史复习的误区谈谈对策,以抛砖引玉。

一、当前中考开卷背景下对历史复习认识的误区

1.开卷考试不用复习。

部分初三学生,甚至一些非历史专业的教师和班主任都认为历史开卷考试不用复习,答案都在书上,考试抄书就行。殊不知,这是对学生的误导,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初三历史复习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事实上,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命题都是基本沿袭以往历史闭卷考试的做法,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如若不复习,连选择题都靠翻书来解决,不仅考试时间不允许,而且会对教材生疏,难以从书上快速准确找到答案,更不用说答好题。

2.开卷考试难度降低。

由于开卷考试命题基本沿袭以往闭卷考试的做法,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认为对开卷考试试卷中的一些问答题的复习可以降低要求,学生不必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历史内容,只需记住大概。由于开卷考试的命题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从这层意义上说难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因为这种题型答案比较灵活,极具创造性,没有平时的扎实积累和系统训练,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即使翻书也难以作答。

3.开卷考试带上所有资料。

一些学生认为在开卷考试时携带的历史资料越多越好。事实上,考试过程中很多考生根本来不及翻阅大量资料,或是考生在考试中遇到平时做过类似的题目,为了找“原题”而耽误时间。考试中不能一味依赖复习资料,没有考前的认真复习难以取得理想成绩。

4.开卷试题书上都有现成答案。

由于对开卷考试的特点不了解,误以为开卷考试都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现成答案,这是初三学生中较为普遍的观点。事实并非如此,就算是开卷考试的有些试题在教科书上有现成答案,考生在作答时也不能照搬照抄,否则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答案是不切题的。更何况有些综合性、开放性或半开放性的试题本身就没有现成答案。所以,考生要改变这些认识误区,面对现实,积极应对,科学复习。

二、中考开卷背景下初三历史复习对策

1.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考试说明》,把握中考方向。

《历史课程标准》是编制教材的基础,是中考评价的依据,也是制订《考试说明》的依据。因此,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于把握历史中考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分值及其要求等,领悟测试水平的层次及每一层次的涵义,并根据测试水平的层次来把握知识,这样在历史复习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2.实施专题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

历史中考有两大特点:涉及内容多、复习时间短。因此复习时不能依据课本逐课、逐节全面复习。教师可将所学历史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纵横串联,比较对照,形成网络。一方面,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相联系,是“横”的联系。比如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进行联系比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两次改革的异同。另一方面,历史事件都前后发展、依次交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是“纵”的联系。譬如复习“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内容,可按时间先后顺序归纳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对每一时期的历史进行复习,然后将前后发生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系统掌握。但在复习不能单纯“纵”或“横”复习,而应“纵”“横”联系,形成专题,构成知识网络体系。如此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才不易遗忘,不易混淆,运用自如。

3.精选习题,综合运用,强化训练。

中考历史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研究考纲,结合热点焦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编写或挑选习题,进行专题或综合训练。训练目的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教师应当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学生能力的新、活题型,练习形式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等,但不能搞题海战术,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每次训练,教师都要认真评阅,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评讲,教给学生审题、解题方法,分析错误原因,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要领。

4.关注社会生活,提炼热点焦点,归纳掌握解题技巧。

《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中既有对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能力的要求,又有运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社会现实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中适时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焦点问题,如党的十七大,改革开放,民生问题,重大节日活动,和祖国统一大业,等等。历史中考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归纳解题技巧,训练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中考复习应该紧扣考纲,以课为本,纵横联系,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结合时政,强化训练,归纳技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能从容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中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陈跃文.浅谈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3).

[3]詹海.关于开卷考试的思考.中国教育报,2001.

第9篇

高三历史复习,大体包括两个大方面:一是夯实基础知识,二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首先,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夯实基础知识包括:两大线索中国史和世界史,三大模块政治制度、经济文明、思想文化。其次,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犹如一条龙的眼睛,在当今的考试中显得尤其重要。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我认为主要有: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历史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历史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历史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等。所谓历史学科素养,在今年的高考中依旧考察五项基本的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以下我将高三历史复习的各阶段工作进行总结。

一、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制定高考复习计划。

结合考纲要求和学习目标,回归教材文本,并依据两大线索和三大模块对知识点进行顺序调整、知识整合,制定小单元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和具体计划。

二、阶段复习安排

一轮复习:2017年7月-2018年2月;二轮复习:2018年3月-5月;三轮复习5月-6月。

三、复习工作中的亮点

一轮复习是高三复习的基石、是高考成败的关键。

第一,对教材章节顺序进行调整,对单元知识点进行纵向整合。具体做法:1.在宏观上,每个单元的复习先明确时间线索,宏观总结单元知识的阶段特征,并且梳理出单元知识点结构。2.在微观上,尽量挖掘教材信息,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使一个个历史知识(历史现象)形成完整又逻辑严密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使学生吃透教材,掌握基本史实、形成历史概念、总结基本线索、求证历史(现象)发展规律、建立完整的有深度的单元知识体系。

第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创建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复习时注重历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点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由小到大的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知识网络是多方面的,纵向的既有单元知识网络也有专题知识网络;横向的有中西方同一时期专题知识对比网络。比如:纵向的有: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线索,中国经济文明专题发展线索,横向的有中西方近代文明对比线索。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网络构建全面,具体做法:1.每个单元复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总结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2.每个专题复习结束后,根据时间线索整合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3.每个模块复习结束后,再专题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时间线索构建中西方对比思维导图。其中单元的思维导图和专题思维导图在一轮复习笔记中呈现,横向知识点对比思维导图以A4纸张总结归纳。

第三,习题处理,每课时练习、每单元练习扣准基础知识,对错题进行纠错整理,专题练习进行选择整合,选择题精选部分真题训练,培养历史思维和学科素养。

二轮复习,重在整合历史阶段特征,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此轮复习是对前一轮复习的深化和提高,是培养学科能力素养的关键阶段。此轮复习的基本策略是:二轮复习是横向的阶段特征知识点的复习,是不同国家、地区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阶段特征。复习时要做好同一时期内部知识点纵向的对比梳理,同一时期中外阶段特征横向的对比。既要注意专题与专题之间的本质联系,又要做好中外历史的联系和结合。从而形成中外历史相结合的立体网络体系,从而达到真正掌握学科体系和认识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目的。

具体做法:首先,在每个阶段特征复习时继续坚持明确时间线索,以时间轴为中心,梳理出每个阶段特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知识并构建阶段特征的模板框架。在此我给学生总结了近十年高考重大历史事件大事件表,学生人手一张,进行时代线索的背诵记忆。第二,整合阶段特征知识点框架,进行阶段特征的默写。有了统一的模板之后,重点就在于每个阶段特征的内容是否掌握,所以在每个阶段复习结束后,都进行阶段特征的背诵默写。每个阶段做到全部批改、订正纠错、个别复查等。目的是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每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征,又要训练学生主观性试题的答题思维和答题模板。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系统化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解决史实论证和历史理解的能力。第三,二轮分层复习。进入3月艺术生回归班级进行文化课备考。所以针对艺术生的特殊需求,对二班的二轮复习进行调整,具体做法是:1.坚持每个阶段特征的默写、批改、纠错。2.对一轮复习中的某些重点专题知识进行抄写背诵记忆。对艺术生进行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知识点复习。第四,在作业习题方面,针对高考题型进行专项训练,选择题甄选注意两个方面的选题内容,一是阶段特征内容知识选择,二是高考12题模板选择训练。将这两类选择题结合训练,尤其是第二类高考12题模板训练,每周布置两个15分钟的限时训练,让学生熟悉历史12道选择题考察顺序和知识点分布,总结选择题总体技巧和知识点漏洞的梳理。

三轮复习:注重知识点巩固、答题模板技巧总结。

三轮复习又叫“回扣复习”,是对一轮、二轮复习的巩固反馈,是对做题技巧和答题模板的总结。具体做法:第一,确立模板意识,进行模拟套卷的做讲结合。训练时间、训练答题技巧和思路、训练答题格式、弥补知识点漏洞。确立模板意识,提高应用能力,选择题训练做题时间、做题思路技巧、正误选择的命制规律。传统材料分析题整理三大类型模板,原因背景类、影响评价类、特点比较类。以及史料分析、分层信息、概括总结、答案整合的方法技巧。小论文题的三段式答题格式和论题的概述表达。第二,关注时政热点,主题考点的总结归纳。注重热点主题和历史知识点的有机结合以及灵活应用。第三,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避免重复性知识漏洞和错题,在后期模考、大练考、限时训练中,要求学生对错题归纳整合,梳理知识漏洞和做题思维的常见错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整理错题或错题本搜集错题等。

四、复习工作中的不足

第一,在一轮复习中,知识点思维导图中,根据时间线索构建中西方对比思维导图做的比较粗略不够彻底完整,所以纵向横向立体知识体系整合复习中学生存在一定的短板。

第二,纠错本整理工作做得不够彻底,前期基本在作业练习中以作业纠错的形式呈现出来,后期才用独立的纠错本进行整理。

第三,复习课和习题课的应用。一轮和二轮复习中能贯彻应用复习课课型。习题课应用比较粗略。只在题型类上实现了习题课的讲练,应该在知识点习题课、试卷讲评方面进行完善。

第四,史料解读能力的训练不够扎实,涉及相关能力的训练时间过短。同时选择题专项训练开展的有些晚,如果在一轮复习中每周加一个选择题专项训练,那么效果会更好。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