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5 05:46: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认识图形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以幼儿分组操作为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他们充裕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然后,组织讲述、讨论,帮助幼儿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整理升华。为大家整理和分享的幼儿园认识图形教学案例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幼儿园认识图形教学案例一
【活动设计】
中班幼儿对单个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还不够。然而,帮助幼儿理清这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对事物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就必须把它与相关事物进行比较,这也是我设计此活动的初衷。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征,此次活动以幼儿分组操作为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他们充裕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然后,组织讲述、讨论,帮助幼儿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整理升华。
【活动目标】
1、通过拼贴,进一步熟悉圆形、长方形、梯形的特点,以及各图形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
2、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多解性。
重点:用已知的图形概念来判断。
难点:初步感知能拼和的图形之间的特殊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长方形、梯形娃娃各一大小半圆形若干,大扇形1个背景图一张。
学具:能相拼的大小半圆形、扇形、正方形、直角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若干浆糊、透明底板、擦布。
【活动过程】
一、今天来了三个图形娃娃,请你猜猜它是谁?
1、第一个图形宝宝说:我像小朋友爱玩的呼啦圈,我像奥利奥饼干。(出示圆形)
2、第二个图形宝宝说:我像一本书,我像教室的一门。(出示)
3、看,第三个图形宝宝是谁?(出示)你从那里看出它是梯形?
小结: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有两条边是平行的,有两条边不是平行的。
二、呀!多美的一片草地呀!圆形说,我要变成一朵小花打扮草地长方形说,我要变成小石头铺条五彩路。梯形说,我要做个小蘑菇,让小兔吃个饱。可是,我们的朋友太少了,怎么办呀?(我来帮助你)等会儿,我们要找一些和它们张得很像的朋友,找的时候看仔细,看看像不像,如果不像,就想想办法,等变像了再贴在底板上,送到它的朋友那里去。
三、幼儿自由操作。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变化图形。
2、鼓励幼儿多找几个图形宝宝。
3、引导个别速度快的幼儿用拼好的图形搭成一定的造型,装饰花园。
四、讲述、讨论。
1、谁帮助圆形宝宝找到朋友啦?你是怎么找到的?
讨论:怎样的半圆形才能拼成圆形。〈教师演示两个不一样大小的半圆形拼圆形,引出讨论〉
小结: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才能拼成一个圆形。
2、这些都是长方形的朋友吗?你用那些图形拼成长方形?
3、你帮梯形找到朋友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引出讨论:1是不是梯形?为什么?(引导幼儿用梯形的概念进行判断)
五、延伸。
今天,我们拼了圆形、长方形、梯形,把它们变成小花五彩路、小蘑菇,把大草地变得美丽多了。下次,看看能不能拼成其它东西,把大草地变得更美丽。
幼儿园认识图形教学案例二
活动背景
在一次看图拼画的数学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图样,要求孩子照样去拼图。由于是操作活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都能按要求去拼,拼好后我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片都用了几个,然后再记录下来。这时班上一位叫王志鹏的小朋友问:“老师,我拼的小人和图上的不一样,行不行呀?”原来他拼的小人的脚用的是长方形,而图样上是用三角形拼的。当时我想: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用三角形呢?于是我就有了下面的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片,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找图形(把各种颜色、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片放在一起)
(1)一组拿红色正方形,第二组拿绿色长方形,第三组黄
色三角形,第四组蓝色圆形,第五组红色梯形,第六组绿半圆形,看看哪组拿得又对又快?
(2)请每组幼儿分别拿5个红圆,6个黄正方形,8个绿梯
形、7个蓝三角、4个红半圆。每组一个幼儿在按要求拿的时候,其他幼儿在该幼儿拿好后要帮他数一数,看他数得对不对?(幼儿积极性很高,动作较快,也有一个组总是在最后,可组里的成员都在帮忙,帮着找图片,帮着数图片。)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本班有这学期新来的幼儿,有的幼儿照着图形会找出同样的图形来,但如果老师叫他自己拿一个图形来,可能要找半天,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来。通过这两个操作活动,一是帮助幼儿复习图形,二是帮助幼儿复习正确地数实物。)
2、拼一拼,说一说,记一记。
教师为幼儿提供图形片,老师说一个东西,让幼儿来拼,拼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用了几个,记录下来。
(1)请幼儿拼一个小人
我在巡视的时候,有个叫王志鹏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拼
了一个女的。”我当时只是看了一下,随口说了一声“不错”,但心想:为什么是女的?随后又去看其他幼儿拼的情况,这时由于受王志鹏小朋友的启发,我注意看其他孩子的,发现了孩子们拼的小人各有不同,全班只有几个孩子和别人拼的是一样的,其他都不相同。
拼好后,我就先请王志鹏说一说,他是怎么拼的?王志鹏说:
“我用圆形拼了这个女孩子的头,用正方形拼了她的身体,用长方形拼了她的手,用梯形拼了她的裙子……”张洁说:“我也拼了一个女孩子,是圆形拼了她的头,三角形拼了她的手和身体,梯形拼了她的裙子,腿被裙子挡住了。”也有好多是拼的女孩子,但他们不是体现在裙子上,而是体现在头上,如赵磊用两个半圆拼女孩子的辫子,冠晔是用两个圆拼了辫子……
(就拼一个小人,幼儿就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了不同的女孩子而且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拼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果孩子不说给你听,你可能粗看一下还不能明白,但经孩子这么一讲解,当时真是恍然大悟,正如瑞吉欧所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2)拼一个房子
幼儿有的拼了三角形的房顶,有的拼了梯形的房顶,有的拼了长方形有房顶……有一个窗子的,有两个的窗子的;有单扇门的,有两扇门的……各式各样的房子呈现在你眼前。
(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幼儿拼房子该用什么图形来拼,而随幼儿用什么来拼,正因为这样,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幼儿都好像是建筑师,造出了各式各样很美的房子,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延伸活动
小组合作拼一个“我们的幼儿园”,拼好后各小组可进行交流。
活动后的反思:
1、我真正体会到瑞吉欧的《其实有一百》,儿童有一百种
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我们要给幼儿足够时间和空间,给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
2、在数学活动也应多给幼儿交往合作的机会。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操作活动,为幼儿创造了合作的机会,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如第六组的殷涛小朋友是本学期来的,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差,不会数数,各种图形的名称也搞不清,通过小组活动,其他小朋友帮他数数、认图形。
3、数学活动中也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拼完让
幼儿说一说自己拼的过程,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孩子都会说,而且都抢着要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
4、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一、“认识图形”案例描述
师: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看剩下的图形是几边形?请学生认真想一想,动手试一试.
同桌两个人相互琢磨起来.对于教了这么多年数学的教师,这样的题目见得也太多了.脑子里马上就想好了几种应对的答案.我信步在课堂上走来走去.片刻,课堂上小手如林了.
生1:我是这样对折后,再剪的.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还是一个三角形(如图1).
图1图2图3这是个学习认真,性格内向的小男孩.我高兴地说:“对,想到先对折再剪,想得不错,很有方法.”
生2:教师,我觉得可以从这个长方形的点这儿剪,斜着剪,发现剪出的是一个四边形……(如图2)
生3(急切地):我跟他剪的不一样,干嘛非要沿着点剪呢?我就随便剪,剪去一个角,发现剪去的是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有五个角,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五边形(如图3).
了不起,四个角的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反而会变成五个角的五边形,这个都被他发现了!我禁不住鼓励道:“你真会动脑筋!”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多角度、多渠道地发散开去,看目标已达成.我心中惬喜,赶快进入新课下一个环节.
“老师,老师,”我放眼望去,看见一只高高举起的手,不由得心里放嘀咕:怎么是他?――上课左顾右盼,下课惹是生非,绝对是个人物!难道他又来前言不对后语,瞎说一气,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再看看他微微泛红的脸蛋,那欲言又止的样子,莫非他真的有什么新的看法,听听吧!“你说一说呢!”
“传给我的这张纸是破的,我就从这儿剪的,剪出了一个七边形.”我仔细一看:好家伙,这回他可没胡说!说得有板有眼.太出乎我意料了,幸好我没有剥夺他的发言权,这个孩子的想法多么与众不同,多么难得呀!(如图4)
我微笑着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全班学生也一起热烈地鼓起了掌!
图4图5师:孩子们,你们真会动脑筋,说得都很有道理,看来剪的方法还真多.特别是华俊鹏……没等我说完,又有一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还可以这样剪,剪成了一个六边形……”那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如图5)
二、教学反思
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学生因教师而灵动.课堂应是师生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课堂上学生生动热烈的讨论、深入透彻的思考、生成问题的多种多样,绝不是仅仅来自学生个性的张扬,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引领和关怀.特别在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时,教师应满怀期待,携一份信任,鼓励的心境,走进学生的心田.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更要关注那些特殊的个体,在上述的片段中,这个孩子平时上课注意力差,经常惹是生非,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的讥笑,教师的冷淡,课堂上长时间坐着冷板凳,这无疑在他的心理和生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尊重每个学生,赏识每个孩子,这只不过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良心.而有时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一、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工作坚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为宗旨,继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打好数学学习基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达成教学目标
本期完成了分数的意义和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因数和倍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教学目标。主要达成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了分数的计算方法,学会了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会判断,会约分、通分。
4、使学生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基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与旋转 90°。
5、使学生学会了用折纸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基本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6、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基本学会了求数据中的中位数与众数。
7、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等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本期坚持了教学“五认真”
本期的教学工作,认真坚持了教学“六认真”。
1、认真钻研了教材、大纲,研究了班集体情况。
开学之初,认真地学习、研读了教学大纲、教材,仔细研究了大纲讲的知识技能的要求用语及目的要求和重难点,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的编排体系,研究了班级情况,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思想善,家庭情况及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情况。
2、认真撰写了课时教案。
针对了解的情况内容情况,本期教案作了各章节的分析,写出了符合班级情况的教案,并注意分析了上课得失,写上了课后小记,以便知识的弥补和信息反馈。
3、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
课前,我总认真熟记教案;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
4、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
课后,我总是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习题,对学生的作业,我作了认真的批阅。做到了认真及时、全批全改。有的还适时注明批评,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5、认真作了学生的单元测验。
本期教学工作,做到了教学一个阶段,就立即捕捉信息反馈,对学生学习知识情况进行了单元测验,测验中,对学生进行了认真对待考试的思想教育。
6、认真辅导了班上的后进生。
本期的后进生,我抓得早,抓得牢,从上期就部署了计划,对后进生进行了辅导。辅导中,针对当前教学中的重点,关键进行辅导、复习,力争使后进生人人过关。
四、本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本期,针对学生间时的思想波动,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如: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明确学习目的的教育、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了解时代特征的教育、使全班同学均能正常发展。
五、课改得失
本期也作了课改的尝试,使自己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变,对课改的理念、课改的实施有了进一步的落实。
六、本期做得不足之处
1、课改的实践力度不够。
2、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
关键词:机械制图 职业教育 感想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读图和制图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把一个机械零件绘制成平面图形,再把一个平面图形想象成立体的机械零件,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较难的。为此,各个学校在《机械制图》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普遍的做法是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堂,将CAD与《机械制图》两门课程融合到一起。这些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改进很有帮助,但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过程中应注意几个结合: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制图教学中,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使操作得心应手、教学形象生动,节约了教学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往往是用电子教案代替了一切,电子教案中文字图像什么都有,讲授知识点、画图等整个教学过程都可以在电子课件上展示给学生,殊不知这样的教学使教师省了不少事,但这样上课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甚少。制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投影的结果,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是怎么投影得来的,没有动手的过程,只是眼睛看了精彩,是过眼云烟,看了就忘,进不了大脑。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和强化重点之处,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单一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图形式、搞花架子,否则,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画蛇添足。
例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要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模型,还可以让学生按三视图尺寸用橡皮泥、萝卜、土豆块等自制模型,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组合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难点,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的思维,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研究哪儿需要有线条、哪儿无线条,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
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摆脱手工绘图的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他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职业学校已经将《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一门课程来教,但如何安排其顺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是学《机械制图》后再学CAD,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把课程割裂开来,仍然是作为两门课程来处理,不能做到用CAD绘图及时地巩固所学的机械制图内容。而将两门课融合为一门课讲授,以CAD为辅,《机械制图》为主,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CAD的人才。这样做的优点是两者兼顾,既使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的先进性,在头脑中建立了三维立体图形,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图形,并且可以较早用图板绘图,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命令。
这样一种《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是CAD与《机械制图》教法的发展方向,两者合二为一,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相结合
一、《机械制图》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科学性”指的是讲课概念要清晰,语言表达要准确,引用论据要真实,论证方法要正确。例如在几何作图时,已知椭圆的长短轴,一般采用四心法来画近似椭圆,讲课时就要注意不要把“近似椭圆”讲成“椭圆”。
“思想性”指的是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绪论时,除了使学生了解课程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外,可根据当前形势,穿行社会发展、就业前景、行业机遇等方面的教育,这样就能有力地感染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一原则体现了专业技术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在教学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安排和讲授,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正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专业技术教育,将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的学习是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过程,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过程。为此,要想落实这一原则,首先就要重视理论教学,理论要联系实际。《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但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是为了指导识图绘图实践,为生产服务,将来在生产一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对实践性强而又反映实际知识的章节如零件测绘、装配体测绘等内容,适当加强。
3.直观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机械制图》主要研究两个内容:一是研究由空间物体转换为平面图形的规律,即绘图;二是研究由平面图形转换为空间物体的规律,即识图。而落实直观性原则,即通过具体的实物、模型、挂图展示,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上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这是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和阶梯。启发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除了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点,讲课时要循循诱导,富有启发性,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学生作为认识客观的主体,应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逐步去发现和掌握规律,在积极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同时,融会贯通,积极思考创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直观教学就是在制图教学中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视图,变得形象、具体、直观,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掌握、记得牢。例如:在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内容教学中,让学生先看一些简单、典型的基本形体,如长方体、棱柱、梭锥、圆柱、圆锥,对照这些形体,熟悉这些空间形休所对应的视图,实现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帮助学生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为识读和绘画组合体视图打下良好基础。通过直观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印象,有效地培养空间思维想像力,提高了读图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音像资料有机结合,运用到教学当中,比传统方式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手段更完善、收效更显著。逼真的三维立体可与抽象的二维工程图相对照,一幕幕动画展示、显现着投影理论、图示方法、绘图技术等,使那些用传统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优化了教学过程,解决了课时减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节省了教师课堂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制图教学中,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使操作得心应手,教学形象生动,节约了教学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往往是用电子教案代替了一切,电子教案中文字图像什么都有,讲授知识点、画图等整个教学过程都可以在电子课件上展示给学生,殊不知这样教学教师省了不少事,学生也跟着省了不少事,这样课上下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甚少。制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投影的结果,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是怎么投影得来的,没有动手的过程,只是眼睛看了精彩,那只能是过眼云烟,看了就忘,进不了大脑。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单一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画龙点晴,而是画蛇添足。例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难点。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人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4.《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摆脱手工绘图的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他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职业学校已经将《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一门课程来教,但如何安排其顺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是学过《机械制图》后再学CAD,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把课程割裂开来,仍然是作为两门课程来处理,不能做到用CAD绘图及时地巩固所学的机械制图内容。而将两门课融合为一门课讲授,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CAD的人材。这样做的优点是两者兼顾,既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的先进性;既在头脑中建立了三维立体图形,又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图形,并且可以较早甩图板绘图,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命令。这样一种《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法应是CAD与《机械制图》教法的发展方向,两者合二为一,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5.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法包括思维参与和实践参与,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它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思维参与也就是提问式讲课方式,教师在讲课中可以采用自己提问和回答方式来叙述科学或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转折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听课时能积极思考问题;另一种是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第三种是学生提问,教师自己或请同学回答。实践参与有角色扮演法和情景模拟体验法,机械制图常用情景模拟体验法。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营建一个相互尊重、合作、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此外,要遵循一些教学原则。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上是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要达到更佳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尚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实际情况;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67-1
前不久,我受邀为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上了一节研究课――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图形》。笔者在研读教材、设计教案、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感悟,与读者共议。
一、以教材为本,吃透教材
数学教学和语文教学一样,执教者在勾画“蓝图”前必须要认真研读教材。在专家、名师精心构建的文本中,细细品读他们的逻辑、意图。只有读懂、读清、读透、读破,方能在教学时“四两拨千斤”。《认图形》一课是教学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探索活动:第一层,从学生感兴趣的搭积木活动引入学习内容,引导其按形状分类;第二层,先让学生分别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画图形,再通过观察初步形成这三种图形的表象;第三层,组织学生继续在积木的面上找这样的图形,进一步丰富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画出图形,给出名称。最后,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二、从实际出发,构思设计
教学贵在转化。设计教学预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其在学习时注入情感,积极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蕴含的知识内容全部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成为学生发展的又一个生长点。为此,我对学生的认识基础、生活经验等作了充分调研,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三个层次,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建立表象”、“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创设情境”旨在让学生用认识的立体图形搭积木,复习巩固它们的特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自主探索”是利用积木上的一个平面,把它印下来、描出来,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让学生给它们分类、命名、辨别。“拓展延伸”就是在习得图形知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其回到生活场景中,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以深化认识。本课设计注重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认识活动放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与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三、在课堂实践,深化认识
1.选取身边玩具,寻找教学入口
【片断】――搭一搭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学生欢呼起来)
师:看,老师为每一小组都准备了你们喜爱的积木。每个小朋友都是一位想象力丰富的小设计师,想不想动手搭一搭?(学生跃跃欲试)
……
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具体表现。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又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所以在课始,我借助积木创设游戏情境。面对准备好的积木,孩子们以一种玩乐的心态,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合作成功地摆出自己创作的作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一过程是学生原有的游戏经验和熟知的积木实物的再现过程,是本节课知识的起点。这种富有“刺激”、富有情趣的学习形式以及熟知的生活原型,为下一步的感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从而在熟悉的地方生发出新的“风景”。
2.借助立体图形,感受“面在体上”
【片断】――画一画
师: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积木上这些平平的面画下来呢?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白纸、橡皮泥和印泥等工具。请小朋友先在小组内议一议,用什么方法画下这些面,再分工画一画。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学数学”不如“做数学”,学生对动手操作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意识强。以上设计的操作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帮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悟,使学生从具体实物的操作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感受到“面在体上”。
3.通过动态对比,沟通相关联系
【片断】――辨一辨
1.目标和实施方法
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当作教学内容,让学生负责项目的全部工作,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及岗位技能。项目教学法重点关注的是教学内容中项目的真实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及教师的指导性。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是学生组织并安排学习活动,独自处理项目中的细节问题。经项目驱动,学生能自主查询资料,自主工作,并积累经验,培养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2.作用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中,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能提高学生信息处理、事务处理、沟通交流、自我管理等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岗位意识,加强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同时,项目教学法也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其职业教学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选择
本项目以某院1号楼工程为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中的贯穿项目,此栋楼属于8层的混凝土结构单元式住宅,首层为架空层,自第2层到第6层,每层为3套一室一厅带卫生间和厨房的住宅,水电全套,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有施工图纸以供学生参考对照。本课程便以此案例为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的主要项目,为学生学习制图和识图提供参考蓝本。同时选择同院2号楼为学生练习的工程项目,此栋楼为8层混凝土框架的教师宿舍,其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每层为4套两室一厅带卫生间和厨房的住宅,要求学生将其施工图纸制订并识别出来。
2.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①指导学生学习建筑构造:教师需组织学生对1号楼进行参观,主要了解每层楼的单元格局及组成要素,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所有的疑难点。教师需以本工程项目为中心,组织学生对住宅楼整体及各部分的作用、详细部位等进行讨论。教师需全面总结此建筑的组成部分、功用、构造和使用材料,以及国家对此类住宅的设计要求等。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并让学生结合1号楼实况,完成教材中给出的课堂及课后作业。
②指导学生独自完成制图与识图工作:教师需简要地向学生介绍1号楼的图纸分类及其反映的内容,同时将此栋楼的电子版施工图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让学生从平面、立面及剖面进行学习。向其解释投影及投影的表示方法,通过对照图纸讲解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投影原理,帮助其理解平面、立面和剖面等图形;依据建筑的构造部分知识,自房屋基础到屋面,对照1号楼的图纸,对各部分的构造进行复习,同时学习图纸正确的表达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图纸;安排学生对2号楼进行同步观察,自行设计建筑施工图。具体方法为:学生在课后自行参考1号楼的施工图纸,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及建筑方的规定,设计出施工图纸,并按照教学进度,回答有关的制图与识图问题。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按照课程各阶段的要求,学习和制订相应图纸,并在各组员相互探讨中完成课外作业。依据2号楼的实际状况,每个小组完成2号楼一个单元的宿舍建筑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工作,如室内装修图、家具摆放图、卫生器具位置、门窗形状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制图和识图能力。
③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考核:依据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的进展阶段或者知识深度,让几组学生分组讨论后,推荐出最佳的绘制图纸,并由绘制者向全班同学讲解绘制要点及识别图纸的重点难点,最后由教师对其图纸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成绩,其成绩为小组总成绩;同时教师还需对每位同学各阶段的作业及表现进行评分。每位学生的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阶段作业成绩+制图与识图成绩。
3.实际应用的要点
①选择的项目: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选择的项目必须源于生活中的实例,需与建筑制图与识图的知识点相契合,同时项目教学法选择的教学内容也需为典型的知识点。
②对于教材与项目两者的关系,需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不能依据课程的章节进行,需要有所取舍,也可组织教师编写与项目教学法相符的教案。
教学“认识图形”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在一个正方形里剪去一个角,剩下的图形是几边形?在下图中画出不同的剪法。”
我预设学生的答案为五边形、四边形、三角形。如下图:
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得出这三种剪法,教学似乎很顺利。正当我要出示下一道题时,一学生举手说道:“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不置可否地将他画的图用屏幕展示(如右图),看到图形,其他学生纷纷说道:“不对,不对!不能这样剪!”“题目中只给了三幅空白图,说明只有三种剪法。”“我觉得可以这样剪,因为这也是减去一个角啊!”“可他不是沿直线剪啊!”“题目当中也没有说一定要沿直线剪啊!”……在学生的讨论中,我发现了问题所在,问道:“他的画法到底对不对呢?谁想来说说?”一个已经领悟的学生说:“他的画法是对的。因为题目中只要求‘在一个正方形里剪去一个角’,并没要求一定要沿直线剪,他这种剪法也是剪了一个角,只不过他是沿折线来剪的。”其他学生听后恍然大悟。这时,又有一学生说道:“老师,我还有一种剪法。我受刚才那位同学不沿直线剪法的启发,沿曲线在正方形里剪去一个角。”我用屏幕展示他的画法(如右图),其他学生都露出赞叹的目光。看到学生想出了这么多我没有预设到的想法,我追问:“还有别的剪法吗?”全班学生陷入思考之中,有的同桌小声讨论起来,有的画出了其他剪法的图样。经过展示、讨论,以下这些剪法都可以归类为沿折线或曲线的方法来剪。
在巡视过程中,一个学生的草图触发了我的思维,我把他的草图展示在屏幕上(如右图)。看到这种剪法,学生又纷纷讨论起来:“不能这样剪吧?” “只能剪正方形四个角中的一个。”“他剪的是对的。题目中说‘在一个正方形里剪去一个角’,不就是像这样吗?”“这也是从正方形里减去一个角,符合题目的要求!”……经过学生的再次激烈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剪法也是对的。同时,学生提出质疑:“题目中只给了三个空白图,其他的剪法该画在哪里呢?”“如果这是一道考试题,该如何处理呢?”……
案例分析:
一、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更要精心设计练习
教师通常对新授知识的教案都会精心设计,但对练习课或作业中的练习等则欠缺准备。其实,对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新授课中,在练习中也有收获。如教师的自编题、配套的教辅题等,有不少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其难度、深度、广度都有所超越,学生接触到这些练习题时,教师的集体讲评过程对他们来说不是练习,更多的是新授。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课本的新授部分,还是学后的巩固练习部分,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只有做好十足的准备,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教师不能过度相信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教学直觉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所说的话、传授的知识就是真理,不会有错。有时,教师的想法未必一定是准确的、全面的,当出现错漏时,教师要敢于承认、发现自己的错误。其实,课堂上有些学生的解题方法、思路比教师还要胜出一筹。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威”,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及时抓住契机,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错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错误往往不是一个结果,而是进步的起点。
三、训练、开拓学生的思维可以在任何细节中进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例题的演示、讲解,而应引导学生去探求“变异”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如在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自己的解答时,教师不是马上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一种激励其探索行为的方式延迟对具体解答的评价。这样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互相启发的氛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创造性想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呈现并演示实物或实物模型,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表述的形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弱至强,在感悟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在教学活动的任何细节中进行,因为它随时可能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生长点。
创设情境,诱导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创设有效情境,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把2盒牛奶平均分给爷爷、奶奶,每人几盒?(1盒)把2盒牛奶平均分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人几盒?(半盒)半盒如何表示呢?今天有一个新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它就是专门帮我们解决半盒怎么表达的,她的名字是――分数。”这样的新课导入,学生拖动分牛奶,在分的过程中产生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目的。
提供资源,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带给教师的不仅是方便,更是广阔浩瀚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备课时间缩短了,精确率也更高了,课件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加突出,还能恰到好处地批注、强调。电子白板的运用,彻底改变了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将空间和时间交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再也不用瞪着眼睛等老师的板书内容了,问题的解答思路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操作,一步步在白板上展示出来。学生将自己的思路与课件相对照,不断激发自己继续思考,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探究活动的主导者。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利用白板上的图片,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拖拽平均分组,发现剩余,从而理解余数。工具模板的生成、遮盖、翻板、问答,活动模板的分类、字谜、排序、选择、配对、隐藏,交互式和多媒体,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上,既方便,又形象,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参后面的多媒体资源、教案后面的素材资源、陕西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渭南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众多资源的利用,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刺激学生感官,超越时空限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这么多的优势使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上大有用武之地。图形的运动分为合同运动和相似运动两种形式,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讲的是合同运动,本质是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位置发生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丰富教材内容,融入现实问题,笔者在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设计了参观加工厂的动态画面,有生产线上的啤酒瓶在移动,电动大门在移动,风扇在旋转,工程车在前进,工人叔叔安装电灯等。然后让学生们观察:画面中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哪些物体是平移运动?哪些物体是旋转运功?结合生活实际,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图形的运动。
概念教学,突破难点
抽象性是数学的一大特性,数学概念是数学抽象性的突出表现。概念教学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在传统教学中即是重点,也是难点。现在借助多媒体技术,这一教学难点被成功突破。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生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求和,二是撕下三个内角,拼起来看得到一个什么角。笔者用捕获的方法把三个角剪下来,再拼起来得到180°,学生们耳目一新,说太神奇了。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今天的数学课很神奇,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捕获下来,再拼在一起,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太有创意了。多媒体教学将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直观、动态地展示给学生,静中有动,挖掘内涵,丰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易于理解。
乐于探究,感悟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是数学知识的灵魂。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蕴含在教学中,如直边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体现了微积分思想。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通过将平行四边形沿其高切开,转化成长方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向学生介绍通过“割圆术”推导圆的周长时,让学生感受极限的思想。推导过程中,有的同学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圆,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量出它的长度;一个学生用线绕圆片一周,量出它的长度。这些体现了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也展示出解决问题的多样性。这些推导过程运用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轻松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立体观察,培养空间观念
观察是学生认识图形的必要过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课件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以及空间整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空间观念。这些不同空间的展示,甚至是连续的动态的展示,就像是开放题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其感悟理解。
利用模板,突破重点
电子白板有工具模板、活动模板、其他模板,巧妙地运用模板,可以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把2朵蓝花看作一份,红花有这样的3份,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利用无限克隆的方法再添2朵红花,这时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再添2朵呢?红花如果有10个2朵呢?有100个2朵呢?通过变式,改变几倍数,及时类比,进一步认识“倍”,突出本质属性,形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