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申论学习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15 07:12: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申论学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申论学习计划

第1篇

一、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基本形成之后,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力度

(一)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我市派出10名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参加了人教社在大连举行的实验教材研讨会及颁奖大会,我市有3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录像课评比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二等奖,23名教师获得国家级课件优秀奖。到会的教师还与专家和全国各地的实验区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共同提高。并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

我市乘着课改的东风,举行中小学音乐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评选的主要依据是彻底抛开前几年的陈旧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审美的认知规律,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具体做法是:先由乡镇评选出镇级教学能手,再推荐到市参加全市的能手评选。教师热情很高,踊跃参加,他们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良好。通过活动,我市涌现出大批音乐教学骨于。

我市还举行了“潍坊市课改开放周” 活动。在崇实小学举行了全市课改开放周,由教学骨干教师出了两节公开课,全体音乐教师和部分外市的教师参加了听课、评课。这次参加讲课的两位教师都是青年教师,听完他们的课后各地的教师各抒己见,对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评论,找出优缺点,共同探讨课改新路子,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二、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基本形成之后,我们是怎样使用新教材的

新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编写的,从教材中可以看出,新教材改变了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编写体系,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习音乐,突出了创造性,教学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注重了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我们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深入领会教材的意图

在教学中,注意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知识点、音乐表现手段、相关社会文化等内容,以音乐为主线,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新教材的每一单元基本上都是由四部分的教学内容组成: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月儿弯弯》的教学内容:一是学唱两首歌曲,二是欣赏两首有关月亮的歌曲,三是了解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和认识七个唱名。这些内容在教材中一目了然,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侧重点不同,但都能贯穿音乐感受、音乐表现这些内容和针对歌词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但隐含在教材中的内容,还有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唱名按音高排列优美的旋律线,培养学生的音高感、节奏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这些隐含内容,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深入领会。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为教师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了达到理想的、各具特色的教学目的,在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前提下,教师们经常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或调整顺序、或取舍内容、或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等等,体现出了教师对音乐的内涵及表现个人偏好与侧重,也体现了对教材再创造和教学模式再创造的过程。如:孙美华老师在二年级音乐公开课《雪花》一课上,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看一幅冬天的画面伴随着风声,然后让学生把听到的声音用物品模仿出来。学生用塑料瓶子模仿出了风声,非常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为了让学生了解雪的形成,通过看录像,又加入了剪纸环节,老师和学生一起把剪好的雪花贴到大背景画面上。把学生喜欢的美术剪纸运用到音乐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过程都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过程,能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基本形成之后,我们是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的

新课程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确立的音乐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从这十个音乐基本理念中可以看出,教学改革主要立足于音乐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这次音乐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所以,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尝试用新的理念为指导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从新旧教育观的对比中,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学科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由此带来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单纯地接受式学习,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中强调学生的接受和掌握。如在唱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唱歌曲时,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反复练唱,机械重复,形式非常单调;在分析作品时,老师分析,学生听;在表现歌曲时,教师表演,学生跟着模仿;在用打击乐器伴奏时,老师指定让学生怎样伴奏学生就怎样伴奏。这样的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学习是教师在强制着学生学习,学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把关注点放在了学生身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有的老师在上《过新年》一课导入时,让学生两手甩着花手绢,扭着秧歌,亲身感受过新年的热闹气氛。在最后的表现歌曲教学环节中,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有的学生用富有表情地演唱来表现,唱得有强有弱,对比明显;有的选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还有的选择了表演,边唱边甩起花手绢扭起秧歌,充分地表达出过新年时那种欢快热烈的情绪。这样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只起着引导、提示、帮助的作用,避免了教师长时间讲授,给学生留下动脑思考、实验操作、情感体验的空间,学生学习自觉主动,兴趣浓厚,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从音乐教学目标与目的的异同中,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音乐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同样引起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新变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知识体系和学科逻辑进行组织,教师制定教学目的是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仅关心设计教什么,通过教达到什么目的,追求的是最后的教学效果,而不去考虑教学过程,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课程目标和教材来设计目标要求及目标水平。如有的老师在上《红眼睛绿眼睛》一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学唱歌曲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日常的行为规范。2.感受和认识四分休止符,能在心里默唱歌曲片断,并能用打击乐器按节奏读儿歌。3.能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这样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比较清晰、具体,突出强调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参与着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态度。新课程把教学过程作为教学目标,所以,教师们在教学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从音乐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拓展中,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唱游、器乐、识谱与视唱听音,在教学中是以唱歌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识谱为教学主线,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对音乐课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整合及拓展,新的教学内容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教学领域,也就是把原来的唱歌、唱游、器乐都整合到表现里去了,另外拓展了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这样的整合与拓展,突出了音乐听觉审美体验的艺术特征,淡化了知识与技能的专业性,降低了知识的难度,重视了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人文素养。如有的老师在上《我和星星打电话》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领唱与齐唱这种演唱形式,老师和学生分别交换角色领读歌词、齐读歌词,然后过渡到领唱、齐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很自然地掌握了这种演唱形式,并且通过歌词中的相互对话,分角色表演,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使学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不管学生的感受、体验,只顾教歌、教识谱。新的教学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创造性教学的空间,教师们基本上都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新的教与学的方式。

四、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基本形成之后,我们是怎样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的

第2篇

关于学习叶美峰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暨全县大行动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县委书记叶美峰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全县大行动动员大会上作了题为《提振精神 转变作风 奔跑起来》的重要讲话,从深学细照,融会贯通,以最坚决的态度开展大行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最有力的举措推进大行动,落实责任,强化担当,以最严格的要求保障大行动三个层面深刻剖析和阐明了大背景下,常山该如何开展好大行动,如何让大行动变成提振干部精气神、驱动常山提速发展的助推器。

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开展大行动势在必行、意义深远,这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更是锤炼作风、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深知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我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以大行动为契机,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出重拳、动真格,在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上,要敢向自己“开刀”,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动真碰硬,真正触及矛盾查摆问题,寻找短板发现不足,承认差距研究对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水平。

一是跑村入户,做“接地气”的有为干部。树木“接地气”,则枝壮叶茂;花草“接地气”,则葱翠欲滴;干部“接地气”,则群众拥护。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接地气”要下到位,力戒浅尝辄止不深入。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坐办公室”为“下田间地头”,变“电话布置”为“实地指导”,真正做到俯下身子听民意,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始终做到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间,学会耐心倾听,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工作沉下去,才能接到地气、听到民意,才能清楚知道群众的所需所求,民心才能真正“浮”上来。同时,要积极践行“周二无会日”制度,不断放大“周二下村日”的影响和成效,做到真沟通、真服务,真落实,跑村入户,化解群众心中的矛盾和诉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增进干群“鱼水情”。

第3篇

传统智力观研究开辟了智力研究的领域,但是传统智力观所附带的智力测验的评价内容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境。加德纳教授指出:“这些测试内容常常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可见,传统智力影响下的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忽视学生真实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加德纳曾指出,传统智力测验“没有关于一个人如何解决难题的观点,它有的只是一个人是否得到了正确答案的结果。”传统语文教学评价与传统智力测试一样,在传统智力观的影响下,只注重静态的结果。但是显然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将教学过程与结果盲目分离,忽视教学过程的作用,既不利于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形成。

(二)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剥夺学生的知识建构

传统语文教学评价使用的是统一的题目,如全国统考卷,通过这些相同的作文题、相同的阅读题,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学习往往包含自我独特的知识建构。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学评价理所当然与教学过程对接,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但显然,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忽视并剥夺了学生知识建构的独特性。

(三)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否认学生的多元智力

20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智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指出智力是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机能。不同的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智力方式学习,因而人类的知识表征和学习方式存在很多不同学习形态,而单一标准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偏向于言语智力与逻辑数学智力的评价,或将智力等同于认知能力,驱使教师和学生着重于发展这些方面的智力,限制了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

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语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学生应该具有不少于七种的多元智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教师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需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以衡量学生的综合实力。多元评价是指不采用单纯的标准化测验,而是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从而弥补纸笔测评的缺陷。本文主要论述以下两种。

(一)实作评价

实作评价是指在生活和学习的情境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操作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业进行整体判断的评价方式。

实作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实作评价的任务具有真实性。实作评价不是虚构的,是在真实的语文情境中发生的真实评价,重视问题提出和解答的现实性,是基于真实的语文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评价。

2.实作评价的重点是?^程与作品。实作评价抛弃传统评价不注重语文教学过程的局限性,关注在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将过程与结果紧密相连。

3.实作评价的形式多样。语文教师除了可以通过传统的纸笔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还可以通过访谈、观察、学生自我汇报、同学互评、表演、录影等形式评价学生学业成果,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二)档案袋评价

具体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档案袋的主要价值在于显示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所能做到的一切,因此卷宗评价意味着将评价的重点由学生知识上的不知、不会转到已知、已会,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因而,语文档案袋评价应当注重对学生作业的收集与评价,尤其是阅读作业及写作作业的收集,因为在作文当中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及思想的变化。除此以外,还要关注课堂中教师或同学对于该生的评价。

三、多元化语文教学评价的优势

(一)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

多元化语文教学评价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首要目的,摒弃了传统教学评价只关注学生单一的课业成绩的做法,明确学生本位的评价取向。多元化语文教学评价强调评价应当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不再把语文教学与评价分离开来,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发展。真正关注学生在阅读、写作等真实活动的获得与收获,而不是止步于常模参照测验或标准参照测验中的空洞无力的考试分数,真正做到关注学生在动态环境中的动态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

多元语文教学评价要求学生学会进行学习反思活动,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反思活动的过程中,成为评价的主动者,建构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反复回顾作品、材料,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及时弥补、修正,持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从而强化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

传统语文教学评价的缺陷提醒我们,语文教学评价要注重从多元化的视角看待学生的智能,要从多个渠道获得有关儿童发展全面的信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要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智能发展特点,也就是每个学生独特的智力组合方式,独特的智力发展强项与弱项以及独特的智力表现形式,并在评价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独特的智力发展特征,施以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策略,使每个学生都有公平地表现自我与发展自我的机会。

第4篇

市委:

x月x日,市委召开了市委工作会议及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会上,__市长全面总结了我市今年以来的工作,__副书记对我市进一步加快南海新区开发建设做了再动员,__副市长对加快工业发展及重点项目推进、__x副市长对加快城市新区及开发区项目建设做了具体部署,__书记在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

__书记指出,当前解放思想总的要求是继续围绕“五创”,推进“三破”,重点是破解难题、促进项目尤其是又好又大项目迅速落地。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抓又好又大项目的意识。在宏观经济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抓又好又大项目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困难比较多的情况下,抓又好又大项目仍然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抓项目的意识。大项目落地慢、落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相关单位的责任意识不够强。表现在项目单位身上,往往把项目推进慢的责任归咎于投资方,而忽视了自身的责任。审批部门必须解放思想,特事特办,加强对上沟通,积极帮助解决,而不能置身事外,要树立“项目迟缓责任在我”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加快项目的推进。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攻坚克难的意识。任何一个大项目从谈判到引进到建设,都会遇到大量的困难,但总是强调困难没有用,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困难。解放思想不是空的,而是要落实在解决具体问题上,要有迎难而上、锲而不舍、不达目的实不罢休的精神,还要有思路、有想法,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难题,加快项目落地开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次会议上,市委领导多次对我们单位提出表扬,这是市领导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我们全体机关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们工作所面临的严峻的形势、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挑战。

7月份市委考核,我们在本考核组名列第一,高出第二名外经贸局近3分,8月份,我们即被外经贸局反超,列小组第二名,高出我们1.5分多,所以,我们每位机关干部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决不允许有半点松弛和懈怠,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市委、市政府倡导的“以大项目论英雄,靠大项目求发展”的理念,在机关内部,强调四种工作作风:

一是克服困难办大事的工作作风;

二是全心全意服好务的工作作风;

三是廉洁奉公办实事的工作作风;

四是团结凝聚无杂音的工作作风。

把招商工作视为我们单位的工作命脉,视为我们每位机关干部应尽的职责,人人有压力,人人抓信息,人人献妙策,人人争当解说员,人人争当宣传员,人人争当服务员,推动我局招商工作再创新辉煌。

当前,对于短期投资10亿以上的中国先进技术装备园区、华岳丙烯、香水海旅游三个项目,我们要继续加大服务力度,认真协调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的问题,使三个大项目早日开工投产。

第5篇

关键词: 《应用写作》 教学困境 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有了多元化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文字撰写能力也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可或缺的标准之一。尤其是能够撰写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高质量的应用文体,已被视为现代人职场工作能力的重要表现。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这一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培养现状与高校毕业生的应用文撰写能力并不容乐观,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应用写作教学,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态度与认知都存在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1]我根据自己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见闻、感受、思考与经验,试图为高等院校《应用写作》教学走出困境提供参考。

一、培养难题与教学困境

在从事《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对五届学生的调查与观察,发现该课程在教与学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障碍,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教学一线长期从教的人员才能有深切感受,现总结、提炼归纳为以下几点。

《应用写作》教学之所以举步维艰,存在的核心症结于学生方面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与语言基础等方面。

(一)缺乏认识、陌生畏惧的“三不”障碍。

“不认识、不了解、不会写”,“三不”现象是我对所带班级学生多年调查的最终结论。连续五年我在新开课年级所作的关于应用文写作常识的测试结果不仅令人吃惊,而且每况愈下。04级所带211名学生大约有60%对于常用文种有所了解,如留言条、请假条、书信、寻物启事等,都基本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语言规范、格式完整。其后四年我虽所带班级总人数每年不同,但该比率逐年下降,至08级,226名学生中仅30%的同学对于常用应用文有所了解,绝大多数同学居然不知应用文为何种文章,基本是第一次听说该名词,对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更是一概不知,甚至连随堂测试的请假条都写得错误百出,更不要说像总结、计划、调查报告之类的大部头文体了。在此特摘录当堂测试一名学生写的请假条,作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三不”现象的佐证:

亲爱的老师:我今天感冒发烧、头疼得厉害,要去看医生不能来上课,请老师批准,谢谢!

该请假条乍看似乎有称谓,且请假事由明确,还加上了“亲爱的”、“谢谢”之类礼貌用语。但仔细分析:一无标题,文种不明;二无请假时间段,难以准假;三无落款,申请人不清,请假时间无法判断;四格式错误,称谓与具体内容不应并作一行;五语言累赘、过于口语化,影响整体严肃性。

正因对该课程缺乏认识、了解和本身对写作规范的陌生感,多数同学在未进入具体课程内容学习之前便心生畏惧、进而厌学。

(二)急功近利、缺乏重视的学习态度。

在专业课程与信息网络化的双重冲击下,多数同学对应用文缺乏重视、不愿学习。“专业课程是大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其他课程均为辅内容,可有可无”。这一认识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之间,尤其在不同学科分类的学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校文科生由于考虑到未来就业,以及与本专业的关联性,普遍认为学习应用文比较重要;而理科生则普遍认为不重要,一是在校期间基本用不到、眼下看不到“效益”,二是认为专业知识过硬便可行遍天下。如计算机系的一位同学所言:“我们既不想当国家干部又不想干行政文秘,应用写作学了实在没用。”殊不知在校写作的实结、学习计划、毕业论文都属于应用文,走向社会则用得更多。“追求功利、注重效益”的学习态度使很多专业开设的应用写作课程形同虚设,学生上课期间要么编程序,要么画图纸,有的索性“养精蓄锐”。

另外,信息网络化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冲击也不容忽视。网络为其提供的各种应用文体范式,使之对应用文学习失去耐性和钻研的动力,草率地将这一学习简单化。在调查时,其中有50%以上的同学毫不隐晦地说:“开设应用写作课没必要,需要写时,只需从网上下载,稍加改动便可。”我曾向一些专业课老师了解学生写实习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及论文的情况,他们一致反映学生写作时大多从网上下载,稍加改动而成,特别是毕业论文,有的将几篇论文各取所需拼凑一下,有的则全篇雷同,内容、观点与网上相差无几,只是署名不同罢了。缺乏基本的写作能力助长了抄袭的恶劣风气。

(三)词汇匮乏、表达艰涩的薄弱功底。

应用写作虽不以辞藻华丽、情感饱满取胜,但其对语言的要求却另需一份锤炼之功。它要求语言表达严肃庄重、简洁明了、准确凝练、朴实得当。然而越是朴实简洁的语言,对词汇的积累与语言驾驭的能力要求越高。这对词汇贫乏、积累无几、语言表达惯用重叠词和外来词的当代大学生来讲很是吃力。“好好喜欢”、“哇塞”、“欧耶”等词是他们表达乏语的集中体现,再加上写惯了劣质的记叙、议论和抒情文,在撰写应用文时,总是力不从心、很难上道,往往会混淆口头语言与应用文语言的区别,混淆文学语言和应用文语言的差异,甚至写出的东西令人啼笑皆非。如某同学在批评性决定中用到“天地不容、人神共愤”;某同学在通知中如此表达:“大家听好,这是班委会刚才说定的事情,最好不要忘了。”

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在影视艺术泛滥与网络图画的包裹中很难突围,读书少、积累少,表达艰涩、词不达意、浮躁自大成为他们致命的弱点,应用写作的撰写正使得这些缺点裸地暴露出来,让他们感到焦躁不安,兴趣全无。有位同学在一次撰写调查报告时说到:“老师,我调查得很认真、数据记录得也很详细,就是不知道咋动笔,写了好多次总觉得不是心中想的,表达不准确,所以就不交作业了。”

当然,将应用写作的培养难题与教学困境完全归罪于学生未免不公,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的重视程度、课程安排,以及教育机构的敦促与支持都至关重要,但在此不再赘述。

二、相应对策探讨

针对以上诸多教学障碍,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有些初见成效,有些略有改善,在此仅供参考与讨论。

(一)系统介绍,鼓励尝试,做足课前引导。

由于在高等教育以前的基础教育序列中,学生很少系统接触应用文写作,因此找准“三不”缺口,在正式进入课程具体内容讲解之前,先花两节课的时间做好课前引导,这一步至关重要,对症下药能够使很多同学产生新观念、新认识、新兴趣,从而为日后教学的顺利开展作好铺垫。

“一问、二写、三认、四了解”,遵循这一引导步骤在解决“三不”问题上更具有循序渐进的逻辑性。“一问”即首先询问调查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知识了解的现状,做到知己知彼。最好以集体提问和个别发言的方式进行,快速作出数据分析,以便判断下一步的引导措施。如掌握情况表明大多数人对应用文概念较为熟悉,则不必再在认识与了解阶段下功夫,直接将方案调整为“一问、二写、三纠错”。“二写”,印证古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教诲,让学生体验写好应用文是需要认真、科学的态度和反复实践的。如果直接引入概念,则大多数人还是会似懂非懂。教师应先鼓励大家写几个日常化、简单化的文种,如请假条、留言条、借条借据之类,写完之后稍做点评顺势导入什么是应用写作的概念完成“三认”,“三认”的重点在于教师的准确点评。“四了解”即在概念导入后作具体的阐释和扩充。对多数人认为应用文就是请假条、书信、借条借据、寻人启事等简单化的理解加以纠正,并以征集意见方式询问学生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判定的应用文体还有哪些,逐一扩展,引出广义的概念涵盖面,介绍如总结、调查报告、申论、公文、市场可行性分析等文种亦属应用文,从而使学生通过动手和主动思考对应用文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

另外,教师还应将应用文写作与专业需求相结合,采用不同专业讲授内容有所侧重、体现显明专业倾向性,使应用文起到专业支撑作用,让学生觉得写作不是游离与专业之外,而是专业的基础支点。

(二)分析心理,号准脉搏,做好因势利导。

面对学生急功近利、注重眼前效益,以及依赖网络抄袭等诸多不良心态,我们不应批评打击,板起面孔严肃纠正,而应因势利导,变弊为益。

1.为学生作出一个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毕业就考虑就业和未来发展是当今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讨论其未来发展进程时,可以引入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如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学生,第一步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并顺利通过大学的各种考核。学习要想事半功倍,就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否有效,要靠总结去检验和完善;要想顺利毕业,就必须能撰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后要想提升职称与薪水,必须以发表有一定建树的科技论文作为晋升条件,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加入和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应用文体的实际撰写问题,诸如要写申请、个人说明、竞聘演讲词、规章制度、策划书、聘书、海报、通知、请柬等。在遇到实际写作问题时,他们便会积极学习、认真钻研、主动请教任课老师,从而较早感受到应用文写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3.打破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观念局限,做好教学沟通。除了在写作训练和作业巩固中严格要求,避免学生进行网络抄袭以外,应用写作老师应和专业课、选修课老师达成一致,在作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严格监督,尽量减少乃至杜绝学生网络抄袭的依赖性,使之养成独立撰写、认真思考、主动钻研的良好习惯。

(三)抓好基础,巧妙鼓励,培养好读兴趣。

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底离不开丰厚的阅读与积累,而要克服现今学生语言匮乏、词不达意、厌读怕写的弱点,仅仅就应用写作本身展开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逐渐培养其阅读兴趣与积累信心,抓好再练基本功工程,否则所有应用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都将成为纸上谈兵。

阅读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工程,定制度、划任务是很难见成效的,教师在授课中可适当穿插、提点一些名篇佳作,并对其作出独特见解与点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诸如,现今绝大多数学生都只看过《红楼梦》电视剧,并未读过原著,我对其中精彩片段加以介绍,并给出名家精辟点评。许多学生课下便阅读该书,并和我进行探讨。《红楼梦》历来被认为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多数学生读完后感言受益匪浅。我认为此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应用写作教学的枯燥性得到缓解,而且通过一定量的积累,部分学生由开始仅读几本书,发展到要求老师给自己划阅读书目,制定阅读计划,甚至经常写出阅读心得与教师分享。此类学生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显而易见。诸如,我所带07级建筑工程专业的某位学生,开始连通知都不会写,半学期后竟能写出2000多字的读书心得,进步之快令人欣喜。可见巧妙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名篇佳作,做好基础性积累,是提高应用写作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之法。[2]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应用文的学习兴趣,准确把握其主题思想的能力,我在教学中还尝试开展了让学生自主撰写、编辑、策划手抄报纸竞赛活动,课前3分钟新闻播报与时事政策分析活动,模拟办公对决赛活动,等等,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也颇显成效。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与能力培养工作任重道远,其制约因素众多,以上仅就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并提出拙见,仅供参考讨论。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