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门诊手术室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25 09:13: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门诊手术室护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门诊手术室护理

第1篇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门诊手术患者共80巧人次通过科室专门的登记记录结合医院相关科室如办公室、门诊部、护理部、纠纷办、优服办等部门的护理投诉记录共76起股诉发生率为0.95%。76起投诉分类如下:家属或患者口头投诉52起,占68.42%;书面投诉8起,占10.53%;电话投诉16起,占21.05%。共涉及护理人员33人次。经核查有效投诉44起(基本属实30起部分属实14起)。

1.2方法根据科室登记结合各部门对每起投诉的详细记录胺投诉发生的时间、起因、过程、结果、涉及的护理人员等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并对相关投诉事件进行综合总结、分析。

2结果

76起投诉原因主要分类如下:就医环境(包括导向指示牌)、手术室环境差占35%。服务设施不到位占20%。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差5%。服务态度、主动服务意识不强10%。标本送检环节存在隐患占5%。门诊手术都为自费手术,不能走医保或农合占25%#

3讨论

3.1原因剖析

3.1.1环境因素:导医指示图、指示牌不醒目,患者不能最短时间获得治疗。º基础设施差等候区座椅少,人员多时,不能满足需要;空间狭小,通风不好。»过程复杂,不能灵活机动缴费窗口和急诊区相距较远。¼流程机械化、死板教条,不能根据轻重缓急调整就医顺序。

3.1.2管理因素:服务设施不到位:不能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平车、休息躺椅等;手术后患者短暂在手术床上休息后只能步行走出手术室冷别患者因为体质虚弱、疼痛、物残留等有晕厥摔伤的可能。º人员、设备与门诊需求不匹配:门诊或日间手术时间短濒率快,医务人员少、工作量大而繁杂,手术多时器械、物品供应不及时。»护理记录不完善:无专门的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交接无文字纸质交流记录,易造成安全隐患。¼病理标本处理存在隐患:门诊手术切下的标本一般较小加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标本腐烂、损坏、混淆、丢失等;有时请患者家属送检标本致标签脱落或交接不清容易造成失误。

3.1.3护理人员本身因素:服务理念陈旧: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精神文明需求的提高患者逐渐对人权维护关注加大加被尊重、自身需求的满足及心理感受的维护等。而相关护理人员提供服务过程中态度欠热情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欠缺,交流时语气生硬,医学术语应用较多,不能用患者或家属理解的词语解释;手术过程中不合时宜的说笑、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忽视患者的感受。º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差:患者的隐私、身体的私密部位保护未引起重视,忽略了患者作为社会人的需求;护理人员谈论患者病史、病因甚至隐私,甚至有的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泄露患者的隐私。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从而埋下医疗纠纷的隐患。»服务态度、服务理念的隐患:当手术多而护士人员少时,抱着应付的心理和态度,每天忙于应付势必会忙中出错;常言态度决定一切对经济利益的过多追求必然会影响正确的工作态度。1个护士同时巡回几台手术清点制度难以严格执行,底线会被突破,可能造成缝针等细小物品遗留在切口或伤口内。¼健康宣教存在缺陷:门诊多为短小手术不需要住院,缺少护患亲切的交流;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自身医学知识的缺陷,对疾病的转归理解深度不够,健康宣教不到位。从而导致介绍情况欠完善。

3.1.4患方因素:对收费不满意:多数门诊手术为自费,不能参加医保、农合报销业务。º对医疗服务效果要求过高:认为在医院花费后应该得到满意的服务和疗效对医疗技术的局限认识不清简单的把医疗过程等同于一般的消费过程。对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清创过程中的疼痛、对局部麻醉效果不满意等不能正确理解。医疗技术发展速度与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速度不协调导致的纠纷隐患。

3.2应对策略

3.2.1彻底改善就医环境:设置醒目的就诊指示牌、指示图开放缩短就医通路,使患者最短时间到达就医地点。º根据患者轻重缓急合理调配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做到/闲时有人歇户陀时有人顶0的合理排班对急症患者优先检查、治疗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改善候诊大厅环境增加候诊大厅空间、增加等候座椅、配置了饮水机、一次性纸杯、安装了液晶电视等。

3.2.2完善管理职能:由院方组织急诊绿色通道人员对急诊就医人员进行引导;门诊导医人员对正常就医人员进行引导。º士曾加了收费窗口和急诊专用窗口缩短了缴费时间。»实行院内就诊一卡通,简化了流程。¼士曾加手术后观察室床位适当延长以进一步减少隐患。

3.2.3完善护理文书和手术登记:针对门诊手术室的具体特点,专门建立门诊手术专用护理记录本,报质量管理办公室同意后备案使用。首先由门诊手术接待护士严格按手术通知单与门诊病历对患者进行身份第一步核对;再与各相应手术间巡回护士一起进行交接核对,第二步确认;入室后手术前由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进行第三步身份确认(包括:患者身份、手术同意书签字人员法律效应、手术名称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完善护理病历及手术登记记录。

3.2.4建立完善的手术标本管理制度:病理检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立严格的标本管理制度,包括:专用的标本登记本、包装及标识、交接的等级签字、责任追究等。项目包括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名称、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接收护士与病理科交接时核对清楚,病理科专人签收及备注,双方签字后确认。禁止家属单独送标本;家属拒绝病理化验的,一定严格登记写明原因家属代表签字。

3.2.5保护患者的隐私: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在保证消毒要求合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少隐私部位暴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谈论患者隐私不做与手术病情无关的行为规范服务用语。严禁出现与手术环境不和谐语言和行为。»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要认真听取耐心解答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安然度过围术期。

3.2.6强调医疗相关知识宣教:充分利用门诊手术室门口周围墙面根据门诊手术的特殊性编写各类手术的术前须知、术后注意事项及术后指导供患者随时查询,必要时进行讲解完善围术期教育使患者和家属能够了解手术相关知识。

第2篇

【关键词】 妇产科; 门诊手术室; 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90-02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紧急性、危险性的特点,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进而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而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1]。因此如何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负责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以此评价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7岁,其中护士9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统计其学历水平,大专16名,本科4名。 开展本研究前,所有护理人员均未进行过正规的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对本研究结果无影响。同时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未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临床护理,将护理结果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后进行护理,将其护理结果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主要进行的手术包括无痛人流手术、上环取环手术、诊断性刮宫术、宫颈活检术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首先,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门诊手术室的消毒制度、卫生制度等,并监督护理人员严格执行[2];其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更要镇定自若,减少事故发生率;再者,要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从思想上提高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从护理实践操作中进行严格防范,主要加强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等常规护理模式的使用效率;最后,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一般要经常对妇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消毒和检查,特别是做好一些常用器械和药品的保管工作,严格贯彻无菌操作,减少术中感染概率[3]。

观察评价方法:在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前后,分别调查统计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之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最后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并且比较前后两段时间,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掌握情况,判断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本组20名护理人员中,仅有13名具有风险防控意识,占65.0%,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19名护理人员具有了风险防控意识,占95.0%;此外,在没有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前,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8.3%,而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差,仅为73.3%,但是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为1.7%,护理满意度也提升至96.7%,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使得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如果稍有差池,就会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甚至造成医疗纠纷[4]。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就成为护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有关资料显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5]。因此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确实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接受护理安全管理后,不论其护理风险防控意识,还是临床护理质量,都较之前发生显著改变。笔者通过分析探究资料,认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功能:其一,可以规范妇科手术室护理规程,通过制定合理的护理制度、消毒制度、器械管理制度以及手术制度,可以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其二,进行风险防控意识教育,这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防控的认识,并且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有效规避;其三,通过细化常规护理的模式,多注意细节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护理安全因素,进而降低护理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此外,通过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获得了更好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提升笔者所在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显著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11(7):117-118.

[2]付礼芳.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2,2(10):357.

[3]吴文平.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对策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4):119.

[4]田艳君.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当代医学,2009,15(28):125.

第3篇

1.1一般资料:2014年1~6月本院门诊手术室共开展手术728例,其中体表皮脂腺囊肿切除术234例;乳腺肿物切除术26例;脂肪瘤切除术189例;痣切除术98例;腱鞘囊肿切除术56例;坐骨结节囊肿切除术4例,脓肿切开引流术15例,体表赘生物切除术33例,其他手术73例。年龄从6岁至90岁,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168例。预约手术696例,临时手术32例。

1.2风险资料:手术出现较大出血2例;术毕头昏或晕倒8例;因高血压、心脏病控制不利暂停手术6例;术前需临时检查B超26例,检查心电图8例;重新备皮3例;手术临时取消16例。

2护理风险

2.1病人术前准备不充分取消或延误手术。术前检查不够,如B超、心电图等未检查或检测结果是很久以前的;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术前未停药;门诊医师认为可以手术,手术医师则认为门诊条件有限,应该住院手术的;病人局部皮肤准备不足或临时有损伤、感染者。手术室物品准备不能满足突然变化的手术需求等。

2.2手术病人发生跌倒、晕倒甚至坠床等相关可能。患者都是步行进出手术室,有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更易发生。术中、术后由于体质虚弱、疼痛、恐惧、变化等导致晕厥。在上下手术床,安置手术时,甚至有发生坠床可能。

2.3手术部位错误或伤口物品遗留。虽然门诊手术病人都是局部麻醉,神志清醒,一般是不会发生手术部位错误的情况,但有的患者表述不准确或方言较重、交流困难者、医护核查不够等可能造成手术部位错误。我们遇到过因为病人背部有几个小肿块,他自己也看不见,病人未参与手术部位的标识,与医生缺乏有效沟通,所以直到手术结束才发现切除的肿块不是病人要求手术的那个,导致纠纷、差错的发生。门诊手术时间短,频率快,工作量大而繁杂,纱布、缝针等物品有遗留病人伤口可能。

2.4麻醉意外。术前没有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及有无过敏史等等,造成麻醉意外或因手术时间长导致局部用量超过安全剂量。

2.5感染风险。术前医生接触患者频繁却未规范洗手;患者局部皮肤准备不足或近期有感染;手术室频繁使用,手术时间短、流动快、人员走动等致手术室环境污染;因是门诊小手术,未进行如艾滋病、乙肝、性病等术前筛查;医护人员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尤其是实习生操作不规范;手术医师准备不足或操作欠熟练,手术时间长、出血多等造成感染并发症。

2.6手术标本遗失或送检失误可能。术中未妥善保管;术后未及时固定;标本弄错或丢失;标本保存、登记、送检流程不规范;标本名称和病检单名称不符;或标本混淆等。

2.7沟通不够、缺乏宣教。门诊医师术前检查或沟通不够,导致病人准备不足或达不到病人预期目标造成矛盾;或手术医师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及时、服务态度与沟通不良等造成医患纠纷。

3防范措施

3.1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完善术前准备。在患者预约手术时,审核病历医嘱,督促病人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做好术野皮肤等手术准备。如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血压、血糖的控制,女病人要避开生理期,术前停用阿斯匹林等,年老的病人嘱其手术时要有家人陪同等等,以免耽误病人手术。术前认真检查手术用品是否齐全,保证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定期清点补充。

3.2防止病人跌落、坠床、晕厥。病人进出手术间,上下手术床要协助,安置好手术后嘱咐病人手术床较窄,不要再动,防止跌落。尤其对于年幼及年老的病人要全程看护,防止发生意外。手术前要详细询问病人既往病史,有无手术禁忌,做到心中有数,手术结束后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指导病人在门诊休息半小时后无不适方可离开,防止发生晕厥等意外。

3.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麻醉前再次核对手术部位,与病人有效沟通,防止发生差错;手术室护士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术前、术中、术后认真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等物品。术中临时增加物品要及时记录,避免遗留患者伤口。

3.4严防麻醉意外。术前详细了解病人情况,有无过敏史等,备好抢救物品和器材。如果门诊手术时间较长,需要使用较多的局麻药,护士要提醒医生不要过量。准备相应的应急预案,发生意外时及时抢救,做好记录。

3.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入手术室要更换衣、帽、鞋,穿戴规范,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分开,减少人员不必要的走动。严格区分无菌物品和有菌物品,无菌物品要有明显的标识和有效期标志,包内有灭菌效果指示卡,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不洁净等情况。无菌技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术中的无菌操作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手术室每位工作人员的每项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避免污染无菌区域或无菌物品,做好术中的互相监督,发现问题必须无条件纠正,规范的无菌操作比更好的仪器还好。每天早上对手术间物体表面进行常规预防性擦拭,每天两次进行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每月进行手术间空气培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术后按标准预防原则处理手术间,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初步清洁去污后交由供应室统一消毒灭菌。巡回护士要敢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根据病人情况妥善安排手术顺序,术前详细询问病人既往史,对于感染手术安排在最后进行,手术结束后手术间、器械、物品必须按照感染手术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3.6术后标本的保管和送检是保证病人准确诊断的前提。标本管理制度的缺乏或不完善,易造成病人之间标本混淆或遗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诊治。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手术结束及时放入固定液中固定,并标明患者姓名、科室、手术部位、标本名称等信息并做好登记。病理单填写字迹要清楚。与标本送检员做好交接登记;标本送检员与病理科工作人员交接登记。严防标本遗失和差错。

3.7加强宣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病情及手术预后。及时真实记录各种护理文书。术后指导患者及时换药,根据手术部位不同7~14天拆线。告知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的目的,取病理报告的时间和地点。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宜忌。伤口不宜碰水或洗澡,防止感染。尊重病人的隐私。

4小结

第4篇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是妇科疾病处治的地方,是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安全性,院方采取安全护理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每天接待的患者颇多,治疗时间长,工作上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和重复性,而目前在部分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里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专业技术不到位等等,都会造成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出现安全隐患,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为此,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及与患者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一、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部分医院并没有引起院方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要求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同时旧的护理制度也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无法使护理工作更具规范性,实现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很容易出现护理差错。

 

(一)护理工作的风险意识不高。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工作负责,对于产前观察、产后出血或者是新生儿的护理,都是需要护理人员来担当的,但是很多护理人员并没有很高的风险意识,护理工作马虎大意,对产妇和婴儿的看护不够谨慎,对其症状观察不够仔细,很容易使产妇和婴儿造成伤害。

 

(二)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足。

 

很多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对待新技术、新的医疗仪器并不能完全地掌握和控制,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在工作上操作错误,出现医疗仪器毁损、延误手术等不良现象。

 

(三)缺少有效的护理方法。

 

很多护理人员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时,并没有专业的护理能力,护理的实践经验不足,缺少有效的护理方法,而且态度生硬,缺少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容易产生与患者的纠纷,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预防和解决安全隐患的护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护理制度。

 

医院应该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相关的护理制度,在制度修正的过程中要多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要把护理制度落到实处,能够切实完善护理工作的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则制度办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二)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里存在很多容易感染性的病毒,这些病毒能够威胁到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为此,护理人员要提高对感染病毒的预防意识,做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工作,要全面掌握控制病毒的操作技巧,要定期检查并记录手术室的感染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手术室的低感染率。

 

(三)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院方要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把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护理人员,同时还要把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场实践中,全面提高其专业技能。还要定期实行考核制度,对待优秀的护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给其他护理人员树立典型榜样,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四)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 。

 

护理人员要想使患者能够提高其满意度,就要大力提倡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善于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工作上要认真负责,态度要和蔼,平等地对待一切患者,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

 

1.从患者利益出发调整上班时间,每年夏、秋季节患者比较多,来医院就诊时间早,为此每天上午安排医生、护士提前半小时上班,从而满足了广大患者的需求,消除了患者待诊的急躁情绪。为候诊患者准备报刊、杂志;为超声检查憋尿的患者准备温水、纸杯等。

 

2.医护人员注意仪表和言谈。医护人员都应着装整齐、言谈和蔼、操作娴熟,给患者以信任感。

 

3.对手术患者因人而异做好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由于对手术的恐惧以及环境的陌生,均有一定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用适当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检查及治疗的目的、意义,使患者消除疑虑、稳定情绪。这就要求护士除了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应告诉她术前4小时必须禁食、禁水,以防术中呕吐,发生意外。术中护士要在旁陪伴,给患者放轻松舒悦的音乐。

 

4.做好回访工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护理安全工作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中的重要意义。随着医院护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给患者造成人身伤害,影响医院的声誉。因此,在加强安全护理工作上,医院要提高护理意识,建立健全护理安全工作机制,实现护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养,提高其护理技能,确保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中能够及时地预防和解决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安全护理服务。

第5篇

〔关键词〕六西格玛管理;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

六西格玛管理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改进工作流程的新方法,在追求卓越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以便提高自身业绩,而对服务和工作流程的质量、效率等方面,采取的一种新的综合持续的系统改进方法[1]。门诊手术室是医院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患者的窗口,其工作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及社会的和谐。由于门诊手术种类多、患者流动量大、流动快、患者在医院时间短,对医务人员常缺乏信任感,从医性差,健康宣教、预期风险评估多有不足等特点。如不进行合理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手术效率低,手术时间长,交叉感染发生率高,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满意度低的情况发生[2]。我院门诊手术室2014年7月将六西格玛管理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

1方法

1.1分组

2014年6月选择我院常规管理的门诊手术患者有效满意度问卷500例、参与门诊手术的医生、护士的有效满意度问卷各30例,科室质检组评价的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的结果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进行管理,2015年1月再次按同样方法进行满意度调查及质量考评,进行实施前后比较。

1.2实施六西格玛管理

1.2.1定义阶段即确立目标:改善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内容包含对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物品准备,仪器设备保管使用、急救物品准备、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健康宣教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影响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护士满意度的因素,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手术环境、健康教育、服务流程、行为规范等。应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MAIC)五步法,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成立护士长为组长的六西格玛护理管理团队,明确项目的关键点是护理质量和医师、患者、护士满意率。1.2.2测量阶段(1)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检索、院内外科专家咨询,经过讨论修改设计的患者、医师、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底派专人进行医师、护士满意度调查,专人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满意度调查。(2)结合省卫计委、医院对门诊手术室管理要求及管理规范,以人为中心,从物、手术环境、操作规程入手,经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专家讨论设计制定的门诊手术室各项质量评价标准表,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每月底进行质量评价,内容包括:手术器械准备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1.2.3分析护士长为组长定期召开质量研讨会,发挥头脑风暴,群策群力,根据结合测量阶段中质量评价结果及医师、患者、护士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影响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因素,分析原因,根据本院、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共同拟定改进计划,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提出应对意见。存在的问题:护士对患者术中护理不到位、术后健康宣教流于形式;患者门诊就医流程多,等候时间长;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执行力度不够;护士工作成效与绩效上体现不明显,影响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质量等。1.2.4改进阶段(1)重视患者的需求和心理期望。实行巡回护士负责制,注重人文关怀,强化术前、术中、术后患者语言沟通、心理评估、服务需求,注重患者感受,因患者的心理活动贯穿与整个手术过程中,也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3]。术前认真评估,尽量降低手术风险。门诊手术室多为局麻手术,无专业麻醉医师监护,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等监测均由巡回护士担任,而患者大多在清醒状态下手术,许多患者除具有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外,还会出现依赖心理增强的现象,表现为行为的退化、情绪的幼稚,出现“童心复萌”的行为,会像孩子寻求安慰一样,要求护理人员握住他们的手[4]。因此,巡回护士始终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站在患者身边,加强观察,保护其隐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语言、细微反应,多与患者交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当患者感觉疼痛不适时安抚患者、并告知手术医生,告知患者手术进程,以缓解紧张、恐惧心理,平静地接受手术,让患者始终有一种安全感。手术完后认真包扎、协助穿衣,安全护送到休息室,向患者及家属仔细交待注意事项,换药、折线时间及功能锻炼,交待饮食、休息等相关健康指导,互留电话号码,供患者随时咨询,供医务人员电话随访,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过程,体现一个持续关心服务的过程,增加患者安全感,提高患者从医行为,既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同时增强护士工作的责任心,营造和谐服务氛围,保证手术安全。(2)注重信息化管理。医院实行信息系统管理,患者实行电话、网上预约挂号,实行药、手术、病理检查等统一刷卡缴费等,减少患者反复排队等候时间。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是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5]。在患者较多或患者手术时间与医生时间发生冲突时,一切与患者为中心,必要时先手术,后缴费,不仅为患者节省时间,方便就医,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患满意度。(3)规范服务流程。完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人人必须遵守,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工作目标分解到每个岗,每个人,每个时段,如手术仪器的管理,抢救药品物品的保证,手术物品消毒灭菌、手术标本的接送、术后回访等分专人、专班负责,并将标准量化、细化、透明化,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由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实行督导。(4)实行岗位管理层级培训。加强护士业务知识技能、沟通交流、人文素养等培训,定期参加医院、护理部、片区及科室每月组织的业务学习、技能培训,尤其对年轻护士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护士长每月组织考核,促进护士综合素养提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内涵。研究显示,组织成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工作成效得以实现的基础因素,增强主动服务性,提高质量及效率,提升满意度[6]。(5)实行绩效考核。考核内容为规章制度,医德医风,行为规范,工作质量,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科研教学,劳动纪律,医生、患者满意度,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创新能力、个人工作量等,评价结果与护士当月绩效、年度评优、晋升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1.2.5控制六西格玛管理小组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督导,认真落实各项改进措施,每月底对患者、医师、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监测,患者实行门诊或电话回访,门口设立意见箱等监测;每月底按护理质量各标准评价表进行监测,而对效果不明显的环节,则需重新调整干预措施,寻找突破点,并不断持续有效改进。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明显上升;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得到提高,行为规范、业务水平有很大改进,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了手术安全。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在护理质量评价对比中,合格率、完好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对比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器械准备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等评价结果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手术科室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后,医生的满意度由76.7%上升到96.7%、患者满意度80%上升到95%,护士的满意度由73.3%上升到96.7%,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应用六西格码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

六西格码管理是收集顾客数据,制定顾客反馈战略,是以数据为基础,以顾客为中心,提高组织核心过程的运行质量。其将质量管理的动因从传统的改进内部流程转变为顾客价值为中心,并且始于顾客,终于顾客。应用六西格码管理,寻找患者、手术医师、护士在手术中对手术器械使用要求、手术物品准备、仪器设备功能状态、急救物品使用完好状态、手术室环境、清洁卫生状况、消毒隔离规范执行、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手术室环境、健康宣教的内涵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与现有差距为关键点,作为质量管理目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完善、优化,合理满足。六西格玛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器械准备、无菌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等合格率以及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完好率均明显上升(P<0.05),这与“以患者为中心”,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理念不谋而合[7]。同时也是门诊手术医师、护士对服务需求的满足,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Fontaine等[8]认为人性化管理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意识有利于优质服务质量的达成。

3.2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医师、患者、护士的满意度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和广大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相应的门诊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改进。因而寻找现有指标体系与服务对象满意率之间的差距,应用六西格玛标准将这一差距量化,找出影响门诊手术室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不断给予改进,如:加强心理护理、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健康宣教实行巡回护士负责制;优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等,真正服务于患者。在满足患者心理期望及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尊重手术医生、护士的心理需求。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后比较,医师、患者、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上升(P<0.05)。六西格玛认为,工作的目的是满足顾客的需要[9],这种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以关注客户需求为特征,将其融入医院管理,有很大的价值[10]。总之,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提高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工作效率,促进医师、护士、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医师、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门诊手术室的环境、服务氛围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升,这种面向顾客需求测量过程缺陷的企业理念思想,与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办院理念不谋而合[11]。

[参考文献]

[1]李芳桂,庞斌,丘玮,等.六西格玛管理法在缩短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上的运用[J].北方药学,2015,2(3):167.

[2]陈梅.人本管理思想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5,13(1):35.

[3]李海燕.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护理园地,2012,6(6):220.

[4]张宝丽.洁净手术部护理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14-322.

[5]苏韶生,尚文刚,程敏婷.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开设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研究[J].医学信息杂志,2011,32(10):90.

[6]丁福.新加坡护理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0,25(9):83-85.

[7]王栩,陈艳清,肖灼珍.六西格玛法改善肝胆外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60.

[8]FontaineDK,BriggsLP,SmithBP.Desininghumanisticcriticalcsreenvironments[J].CritCareNuesQ,2001,24(3):21-34.

[9]钟元河,周艳霞.六西格码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7,13(5):110-112.

[10]赵路云,陈媛,周志伟,等.六西格玛的发展及其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6):11-12.

第6篇

“8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STUDY)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它是企业现场管理之本。它注重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和提高人员素养,现已被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竞相引进,医疗市场已先后不同程度地引进管理中。“8S法”管理在我院护理管理中已展开并得到推广,它在门诊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1 1S--整理(SEIRI)

整理就是将手术间的物品区分“要用”和“不要用的”,“不要用”的清除掉。目的是把“空间”腾出来活用。

1.1 科室物品的整理 (1)处理掉过去1年以上都未使用过物品。(2)集中保存好过去1年很少使用过的物品。

1.2 私人物品的整理 专柜保管。

2 2S--整顿(SEITON)

整顿就是将要手术所需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其目的是不用浪费时间找东西。提高工作效率。

科室物品:(1)建立手术室物品陈列表,每个手术间将严格按照物品陈列表进行物品的陈列。(2)将物品陈列表进行细化,确立物品具体的名称、数量、规格、位置。(3)将物品名称,著上醒目的标识。(4)排列好物品的位置,经常性使用的物品放在方便拿取之处。

3 3S--清扫(SEISO)

清扫就是清除手术室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其目的是消除“脏污”,保持手术室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3.1 建立日常清扫制度 (1)每日上班前操作台面、柜体、地面清扫。(2)操作中工作台面随时清扫。(3)操作完毕后工作台面和周围环境的清扫。(4)每日下班前的操作台面、柜体、手术间地面的清扫。

3.2 建立周扫除制度 (1)每周日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2)每周日擦拭橱窗、抽屉、玻璃1次。(3)每周日清扫手术间蛛网1次。

3.3 建立月大扫除 (1)每月最后1周的周日对手术间物品的表面进行清扫。(2)每月最后1周的周日对手术室的地表、墙体的清扫。

4 4S--清洁(SETKETSU)

常清洁就是护理工作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成果。其目的是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4.1 实现视觉管理 (1)环境管理。手术室环境尽可能色调一致,给人温馨而舒适的环境。(2)药品的管理。高危药品和普通的药品保存要分开放置,并用颜色区分开,注上醒目标识。(3)物品管理。物品定点放置,规范而整齐。并注明名称、规格、数量、用途。(4)设备管理。第一,建立设备档案库,包括该设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使用日期、后续服务电话以及详细的名称、功能、操作规范、设备保养、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资料;第二,制作好相应设备档案的卡片,简要的介绍该设备的名称、型号、功能、设备生产日期、设备使用日期等;第三,注明设备使用状态--功能正常、有待维修、停止使用等。

4.2 实现区域管理 (1)门诊手术室的区域划分清楚。比如病员通道、医生通道、污物通道要有明显区分。(2)换药室应该有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标识。

5 5S--素养(SHITSUKE)

素养就是科室护理人员人人依规定行事,从心态上养成好习惯。其目的:改变“人质”,养成工作讲究认真的习惯。

(1)科室建立完善的、详尽的职能、职责。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对号入座,各所其责,各尽其能。(2)建立管理者及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反省档案,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其身。(3)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纪律。

6 6S--安全(SAFETY)

安全就是管理上制定正确作业流程,配置适当的工作人员监督指示功能,对不合安全规定的因素及时举报消除,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签订安全责任书,其目的是预知危险,防患未然。

6.1 实现流程管理 (1)明确门诊手术室手术、换药、封闭的基本流程,流程图谱上墙,让患者一目了然,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方便手术患者治疗,规避了产生医患矛盾的风险。(2)明确手术规范操作流程、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手术包的打包流程,换药室工作流程、封闭注射室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人手一册,方便工作人员正确的实施工作。

6.2 定期的督察制度 (1)管理者在上班前、下班前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了解科室的动态并掌握护理人员的职能职责完成情况,及时发现科室潜在的安全隐患。(2)管理者下班前对自身职能职责的落实情况要回顾性的自查,以便查漏补缺,更好的开展科室工作。

6.3 建立档案 每月科室对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纠纷、投诉等必须建立档案,而且要深度分析,找出原因,并引以为戒。

6.4 科室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建立护理安全隐患讨论记录本,每月定期召开安全隐患记录。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7 7S--节约(SAVE)

节约是减少科室的人力、成本、空间、时间、库存、物料消耗等因素。其目的是养成降低成本习惯,加强护理员减少浪费意识教育。

(1)科室加强设备的管理。①设备添置的准入制度的建立,大型设备的论证、收益等。②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制度的建立。(2)科室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3)科室加强对水、电、物资的支出管理。

8 8S--学习(STUDY)

深入学习各项专业技术知识和非专业知识,从实践和书本中获取知识,同时不断地向同事及上级学习,学习长处从而达到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其目的是使科室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培养学习性组织。

第7篇

【关键词】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多发性乳腺纤维瘤;门诊手术室

乳腺纤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在年轻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此类患者一般为单发,多发的情况较为罕见[1]。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乳腺纤维瘤与患者体内的激素活跃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目前,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治疗方式[2-3]。本研究将对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2-43岁,平均年龄为24.6岁,所有患者的纤维瘤数量为2-8个,平均2.7个。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纤维瘤数量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即患者在入院后,引导患者进入相应的病房,通知患者手术的具体时间,每天对病房进行3次巡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护理等优质护理,优质护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后,对其基本情况以及家庭背景进行全面了解,并对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消除其思想顾虑,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接受手术治疗。

1.2.2术前指导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告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保持何种,告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最好采用腹式方法来进行呼吸,让其将头偏向一侧。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来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降低其因心理因素而出现不良情绪的概率。

1.2.3术中护理由于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手术之间相对较长,因此,护理人员在将患者送到手术室后,一定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患者在舒适下,将病灶部位完全暴露在术野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给予适当的上肢按摩,用手轻轻握住患者,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具有安全感,并对患者的面部表情变化进行时时关注,对其血压以及脉搏进行测量,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存在不适的情况,那么就必须立即对其进行处理,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手术。

1.2.4术后护理术后根据患者的体制以及切口的具体情况来对敷料以及包扎方法进行选择。在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包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松紧度,严禁出现过松或者过紧的情况。对于肿瘤个数较多的患者,在术后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放置相应的引流条,以此来避免患者出现死腔的情况。告知患者在术后的注意事项,对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不良习惯进行纠正,叮嘱患者对自己的情绪进行适当的控制,且不能食用含有过量激素的食品。

1.3评价方法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均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完成相应问卷的填写,此次共发放问卷100份,所有问卷均当场回收,其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用%来表示,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0.05说明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相应的手术治疗以及护理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出现了好转的情况,且未发现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7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

3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相应的手术治疗以及护理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出现了好转的情况,且未发现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72%。由此可见,在对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通过对患者给予相应的优质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对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行门诊手术室切除术治疗时,不仅要做好相应的手术治疗工作,而且还必须对患者给予相应的围术期护理,以此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岳慧芳.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9):142-143.

第8篇

关键词:PDCA循环;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sing PDCA cyc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the operation room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d the provincia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standards, to develop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10 nursing work improvement ite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cycle.Results Departments of quality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DCA cycle quality of nursing in the outpatient operating room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d. Surgery patient identification mark, preoperative missed measure body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surgical operation after finishing is not in place, health guidance, after high-risk surgery no visit, postoperative left outpatient medical records, surgical safety verification, emergency materials 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sterile placement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specimen handover leakage signature less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Department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displa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DCA cycle patient ide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ng room, emergency vehicle management, sample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has provided High,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can promot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nursing quality in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Key words:PDCA cycle;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Nursing quality; Analysis

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更新,更注重质量过程的管理和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方法[1]。我院门诊手术室以计划生育及外科门诊手术为主,手术量大、时间短、周转快,导致护理工作存在不易改进项,影响护理质量。为提高护理质量,2014年护理部要求科室对难以改进的护理问题进行疏理,拟定改进项目进行PDCA循环,取得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护理部及科室质控小组检查出的问题,对整改2次后仍未符合要求的列入改进计划,疏理出手术患者身份标识不全,术前漏测患者体温,手术间术后整理不到位,健康指导不全,高危手术术后未访视,术后门诊病历遗留,手术安全核查不全,无菌物品的放置不规范,标本交接漏签名,复苏囊放置位置未固定共10项护理改进项。

1.2方法

1.2.1计划(P) 质控小组收集2014年全年实施PDCA前的专科护理、消毒隔离及安全管理质控检查结果难以改进的项目,结合优质护理拟定改进项,遵循先易后难原则,确定改进顺序。2015年实施PDCA后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可量化的控制标准,并确保该标准简单可行,改进措施落实到责任人或岗位,以便于质控小组进行监督实施。

1.2.2实施(D) ①质控小组针对每个改进项逐一从制度、管理、流程及便于操作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具体实施情况,对改进质量把关,同时与护士长保持有效的沟通,保证整个护理工作有效的进行[2]。②护士长作为科室管理者,在护理改进项PDCA循环过程中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并及时纠正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全科护士对当月改进项具体整改措施学习培训并考核,按照制定计划完成改进内容。③2015年1月~10月每月改进一项。

1.2.3检查(C) ①质控小组每周对照改进措施检查改进项落实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方法;②护理部每月质控检查改进项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方案初期执行情况,对改进合格项每季度抽查。

1.2.4处理(A) 护士长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对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修订和补充改进措施并在全科传达,使之按要求完成,护士长每月在科务会上汇报改进进展及效果,达标后继续巩固,继而制定下一个改进项,转入下一轮循环;未达标项目下月继续改进,直至合格方进入下个改进项。

1.3评价方法 实施PDCA循环后对护理改进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①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甲专科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要求对10项改进项每周自查,以符合改进措施为合格,所有数据是抽查60份科室自查结果的统计。②依据四川省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管理100分,手术室护理管理100分,安全管理100分,标本管理50分,急救车管理50分,患者满意度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门诊手术室护理问题实施PDCA循环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改进项实施PDCA循环前后自查结果比较,见表1。

2.2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改进项实施PDCA循环前后护理部质控评分,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法律法规意识的加强,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3]。护理服务质量是一多维的评价指标[4],不仅取决于提供的服务和技术质量,还取决于患者就诊过程中感知与期望。我院门诊手术年均1.6万台,以短、频、快为主,护士忙于完成手术,忽略部分护理细节,整改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是根据科室特点对难以改进的护理问题重点关注,从制度、流程和管理中找出可行的办法,每月重点关注一项护理问题,整改的难度减小,就容易达到目标,以根本解决本项问题,同时是护士养成良好的严谨的执行力,从而减少类似查对、核心制度的执行以及违反各种规范管理的错误。表1显示经过PDCA循环后10项护理改进项部分仍需要持续改进,分析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惯性思维占很大的因素,同时手术患者较多的时间段仍有部分护理问题存在,PDCA是一种对干预措施不断改进并应用的循环过程,其在进行干预实施的过程中对整体和细节进行不断总结分析[5],这需要反复、多次的整改,以达到固化状态。表2显示我院门诊手术室在实行PDCA循环后,各项护理数据和实施前比较均有所提高。

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W.E.Deming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方式,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使护士的工作质量得到加强, 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6-7]。实践证明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地过程管理,是一种质量促进手段,能不断地更加科学地促进质量管理[8]。护理工作改进项结合PDCA循环做到了对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具体的工作步骤,质控小组成员从各角度找寻问题的根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改善工作质量,减少工作失误的效应[9]。在实施PDCA循环中最重要的是监督及坚持执行,使护理工作固化,同时也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能早期发现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并利用专业知识给与患者全面的健康指导,促进护理管理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赖喜玉李爱霞,林瑟芬.持续质量改进在住院癌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118-119.

[2]刘晓岚.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33):3205-3206.

[3]张丽,李莉,曹志红,等.PDCA模式在烧伤整形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4(4):1250-1251.

[4]邓平,王欣,舒勤,等.肿瘤病人对护士服务质量的期望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4093-4096.

[5]赵国光,王欣,李永总,等.PDCA管理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4):297-300.

[6]Pace CP.Continual eatheter administration of elemental diat[J].Surg Gyneeol Obster,2009,142,(3):184-185.

[7]Moore FA,Feliciano DV,Andrassy RJ.Early en - teral feeding,compared wite parenteral,reduces post - operative srptic complication[J].Ann Surg,2011,3(1):234-235.

第9篇

【关键词】舒适护理;计划生育手术

计划生育手术是确保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和保障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保证,但计划生育手术受术者常常出现程度不同的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对手术的实施安全, 乃至术后恢复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舒适护理是一种创造性、整体化的护理模式,可使被护理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和∕或缩短不愉快的时间。自2009年始,我们对门诊计划生育手术病人施行舒适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计划生育门诊手术病人80例,其中人工流产术51例,上宫内节育器22例,取宫内节育器7例。年龄18~42岁,中位年龄27岁;其中未婚12例,已婚68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4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46例;无心脑血管、呼吸等系统严重基础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病人均在丙泊酚静脉全麻下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

1.2 效果评价 由专人对每个病人进行疼痛、心理、满意度等方面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围术期疼痛;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SAS、SDS采用4级评分,并转换为标准分,SAS、SDS临界分值分别为50分和53分,由专人分别于手术前(护理干预前)、手术后进行SAS、SDS评分;术后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记录病人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q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统计检验水准α=0.05。

2 舒适护理

2.1 生理舒适护理

2.1.1 手术室环境舒适护理 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45%~55%。手术室内使用柔和的灯光,避免强光刺激影响病人情绪。保持手术室安静,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

2.1.2 截石位的舒适护理 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一般采用截石位。截石位时输液通路通常选择上肢静脉,要保护好输液部位不受压,上肢应尽可能减少外展,原则上不超过90°,以避免过度牵拉造成臂丛神经损伤。安置腰部和臀部时,要避免腰背部悬空,可放置柔软大垫支撑,以减轻腰背部肌肉紧张,避免腰背部肌肉韧带损伤。安置下肢,多选择在麻醉后进行,先将截石位支腿架妥为安置,轻轻抬起病人下肢,屈髋、屈膝来回轻柔活动数次,双替进行,各支撑点垫好柔软护垫,抬起病人下肢,屈髋、屈膝适度外展,固定好支腿架,两腿间分开角度以100°~110°为宜,髋关节屈曲 90°~100°,膝关节弯曲90°~100°,双腿外展

2.1.3 疼痛舒适护理 手术前给病人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和麻醉方式,解除病人对疼痛的恐惧心理,态度和蔼可亲,使病人心情放松以提高痛阈。采用丙泊酚静脉全麻醉下手术,术前常规禁食禁饮6~8h,选择上肢静脉开放输液通路,配合麻醉科医师实施麻醉,协助监测呼吸、血压、心电及SpO2等,手术结束病人苏醒后进入PACU继续密切观察,直至达到离院标准。病人离院标准[2]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定向力、平衡感完全恢复,无恶心、呕吐,无眩晕,能独立平稳行走。

2.2 心理舒适护理

2.2.1 健康宣教 根据病人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手术种类,制定“一对一”的健康宣教方案。通过图解、视频资料等方式,耐心、细致地介绍病人将接受的手术的目的、适应征,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的安全性,手术中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和预防措施等。让病人对手术情况有基本的了解,以利于更好地配合手术,同时也能减轻病人因对手术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2.2.2 心理护理干预 热情接待每一个病人,真诚、主动地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基本情况,主动介绍手术参与者的技术水平,介绍过往同类手术受术者的感受和体会。对于情绪波动较为严重的病人指导进行呼吸放松训练:保持坐姿,放松心情,双手交叉自然放在胸前,按节奏循环进行“轻闭目、深吸气、慢呼气”,直至其紧张的肌肉自然放松。

2.3 社会舒适护理 与病人交流时仪表端庄,态度认真、亲切、诚恳。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个病人。尊重病人,维护病人的尊严,保护病人的隐私。

3 结果

2组病人年龄、受教育程度、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于2组病人均在丙泊酚全麻下手术,术中疼痛VAS评分均较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手术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2组SAS、SDS评分均有所改善(P

4 讨论

舒适护理是临床护理学科中的一种新理念和新的护理模式,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和灵魂舒适等内容。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强调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做到病房环境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条件舒适,形成了早期舒适护理的萌芽。1995年Kolcaba[3]将其上升到理论,提出了舒适护理 (Thonry of Comfort Care)的概念,指出舒适护理应贯穿整体化护理的整个过程,并成为其追求的目标。1998年萧丰富[4]提出萧式双C护理模式(Hiao`s Double C Nursing Midel),强调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舒适为护理工作的重点,使基础护理和护理研究都更加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舒适护理模式正越来越被重视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对象多为健康育龄妇女,但由于受传统思想和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由于我国目前对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工作还不完善,受术者常常会有较为强烈的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因此,加强对计划生育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舒适护理模式强调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和灵魂舒适等诸方面的舒适体验,十分适用于计划生育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我们在护理过程中,不仅重视病人的生理舒适,而且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尊重病人,使护理对象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舒适体验,病人在几乎无痛的状态下完成手术,负性情绪也得到有效地缓解,总体满意度达100%。

调查显示[5],病人对生理舒适的要求常常把无痛作为首选,心理舒适的要求常常把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放在首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只要没有丙泊酚全麻禁忌,一般选择全麻下手术,对个别存在丙泊酚全麻禁忌的病人选用会阴神经阻滞、宫颈局麻药封闭等,尽可能减少病人手术中的疼痛刺激。在接诊和与病人交流时,护理人员做到仪表端庄,态度诚恳,热情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

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一般采用截石位,手术的安置,要求病人舒适、安全、不妨碍病人的生理功能,无并发症发生,手术野充分暴露,便于麻醉和手术操作[6]。我们根据截石位的特点和麻醉、手术对的要求,将舒适护理的理念落实于截石护理的各个环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总之,舒适护理应用于门诊计划生育手术病人,可有效地减轻病人负性情绪,利于手术安全实施,利于术后恢复,提高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黄莉英.两种手术安置对阴式子宫全切病人循环功能和腓总神经损伤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5):363.

[2] 吴文玉,汤安俊,王仁军.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1,32(12):1985.

[3] Kolcaba KY.The art of comfort care[J].Image Journal of Nursig Schilarship,1995,27(4):287.

[4] 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