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特色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2 12:37: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特色教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特色教育论文

第1篇

一、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应该具有的特性

特色专业不仅仅有本专业一般的共,还必须具有其自身独有的鲜明个性。成人高等教育在进行专业建设的时候必须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为它的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同时还必须到社会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必须具备以下的特性。

(一)具有先进性

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首先应该是优秀的、规范的专业。一个优秀的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是以质量和需求为支撑的,在学校里特色专业必须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学科。它必须有雄厚的教学资源,有市场需求的背景,有充足的社会生源,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成教师资队伍,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其所配置的技术设备和实验基地不仅仅只需要完善,还必须足够的先进。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设计上必须能够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为社会用人单位所接纳的、具有发展能力的产业者、创业者。当有了社会需求的背景与充足的生源后,这个专业才能够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也表明其在专业设计上是合理的。

(二)有足够的发展性

特色专业必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广阔的前景、前瞻性等特点。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人才类别、数量和质量上的具体要求进行密切的关注。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要么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么含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要么符合竞争性经济特征,要么就是能够在比较长或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的特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只有具有这些特点的专业才有可能具备较长的收效时间,也最有可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与“骨干”专业。因此,在建设特色专业的时候必须从要有准确的发展定位,并能够明确自己所拥有的发展优势,重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景看好的专业;重点建设与本地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

(三)具有差异性

与普通的高等教育相比,成人高等教育所针对的对象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以及文化基础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成人高等教育本身也会因为其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专业、教师等诸多因素所致而形成差异,这也可以说是各有特色。成人高等教育可以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依托,但是却不能够相互替代,而且同一成人高等教育专业也必须根据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与不同的生源、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表现出其本身的个性。与此同时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与其他学校的相同专业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其自身的优势。

二、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建议

在进行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药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现在都是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成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也必须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承认。在建设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专业的时候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重视职业性教育,培养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

坚持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每一个专业都必须遵循的。若只能够守成又如何能够成为一个特色专业。现在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新内容,其本身就应该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特点。同时很多时候在进行特色专业建设的时候都没有先例可以作为参考,所以特色专业建设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育观念、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不能因循守旧。

坚持前瞻性原则。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还必须要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频繁的进行变动不利于专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特色专业建设的时候要以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制定出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防止频繁的变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特色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药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将学员培养成为符合企业需要,有一定特长的专门人才。同时特色专业建设需要特色人才或特色人才结构来支撑教学和管理。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必须把师资的充实和提高作为特色专业条件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二)更新思想,从思想上进行重视

特色专业建设的时候必须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作为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进程和绩效都能够进行深远的影响。特色专业的建设必然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变革,这其中思想观念的变革十分的重要。因此在进行特色专业建设的时候应该首先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变革,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特色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高等教育已经在逐步的实现大众化,并且还在向普及化转变。成教与普教应该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各个高校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成教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所起的作用也在逐渐的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接近。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成教特色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对老百姓负责,对国家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

(三)树立明确的目标

成教特色专业的建设应该树立起明确的的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在制定规划和目标的时候必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它不仅仅要能够促进专业的积极发展,还要能够对特色专业进行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色专业的建设既要依托普教专业建设,更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成教是以在职从业人员为受教育主体,这就需要学校必须以办学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优质的教学支持服务为核心竞争力,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由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由传统教育手段向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由规模速度型办学向内涵质量型办学的根本目标转变。因此在在确立成教特色专业理念时,不能过于守成,也不可以照抄照搬或盲目借鉴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的经验,必须与学校的专业优势进行结合,注重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进行积极的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在成教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现特色,形成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

(四)完善制度,切实落实措施

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更加的进一步加强成教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力度,对成教特色专业的建设提出明确的建设要求和资助办法,出相关的指导文件,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设标准与评价标准,对评估体系进行完善。实行分类评议与差别竞争体制,让不同的成人高等教育形式都能够体现出其专业特点。要建设一个特色专业,离不开各方的支持,因此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措施来规范特色专业的建设,让特色专业能够根据本校学科优势和办学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公民终身学习的需要,落实本校特色专业建设措施。

(五)加强特色课程的建设

特色专业需要有相应的特殊课程来进行支持。在进行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特色课程的建设,并深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要建设特色专业,就必须自主开发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符合培养目标、贴近成教特点的特色课程体系、精品课程群,同时还必须保障具有一定数量的能够体现出专业特点的主干课程,这些课程至上要能够达到省级优秀课程标准,部分课程还应能够成为省级成教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2)具有准确的课程性质定位;(3)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4)引用或自主编写出与课程建设相适应的教材,教材必须能够体现出专业的特色;(5)着力建设适合成教学生学习的课件。

第2篇

职业教育是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更是科技学习、科技创新、科技传播和科技应用的重要阵地。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促进民族地区科技进步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培养民族成员的科学精神,破除迷信,使民族地区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二是产学结合,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竟争力、促进民族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三是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民族成员的技术水平,建设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队伍,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使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社会认可度低

甘肃民族地区教育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影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家长普遍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职高去学一技之长,即是进入了职业学校,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而读职业学校只能成为“伺候人”的、“低层次”的普通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影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甘肃民族地区以回族和藏族为主,回族信奉伊斯兰教、讲求清真,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并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他们在宗教、语言、文化、心理、风俗、服饰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汉族有较大的差异。他们有自己的宗教教义、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和家庭观念,因而不方便或者不愿离家到外地生活与谋生,尤其不愿到东部发达地区寻求就业机会。他们习惯于当地慢节奏的农牧生活,没有接受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强烈愿望。正因为这些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致使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多数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此外,甘肃民族地区位于甘肃西南部,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属高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平均海拔3000米,平均气温1.7℃,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利于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不够

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服务意识不强,办学目标不明、思路不畅、方法不活、形式单一,职业学校市场观念淡薄,专业设置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同时,职业学校与社会对接不畅,关门办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职业教育与民族经济结合度低,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大。调查发现,甘南州职业学校没有针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专业,而且专业设置的随意性比较大,缺乏充分的论证和必要的准备,致使一些专业,如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从一开始就在低标准上运行,课程改革滞后,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毕业生就业不畅,对生源缺乏吸引力,招生困难。而临夏州职业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又通过“校校联合”的模式办学,完全为发达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也脱离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谓“校校联合”是指通过借助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与就业渠道,来培养学生并实现人才输出的一种办学模式。[2]“校校联合”办学模式导致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民族特色丧失,只能做发达地区的附庸品,也导致了人才单边流动,使民族地区人才越来越匮乏。

(三)职业学校基础办学能力难以达标

第一是办学条件有限。由于甘肃民族地区财政困难,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大多数职业学校占地面积少,基础设施不完备,办学力量分散,办学条件差,教学及实训设备落后甚至严重短缺,许多地方职教中心名存实亡,不具备办学条件。在学校建设方面,除极少量的上级专项建设资金外,地方财政投入很少;第二是职教师资力量薄弱。姚爱国: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大多数职业学校以普通文化课师资为主,专业课教师短缺,“双师型”教师几乎没有,师资队伍呈现出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学历达标率低、职称结构低、实践技能水平低的“一多一少三低”现象;第三是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由于缺乏资金、设备、场地等必要条件,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学生只能“在书本上学电脑、在黑板上修汽车”,学校教学以课堂为主要场所,具有趋同性的理论课开设过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能课开设较少,直接导致学生素质差、能力低、就业难,降低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三、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不仅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还受到民族习惯、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影响。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围绕民族特色和区域优势做文章,才能扎根民族地区,获得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一)民族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深度结合,实现双赢发展

文化与教育紧密联系,文化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是文化的传播途径。任何脱离教育的文化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任何脱离文化的教育也是不可想象的。教育必须与文化深度结合、共生共荣,才能获得发展。因此,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须与当地民族文化相互尊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实现二者共生共荣的关系,进而开创职业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双赢局面:一方面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须以甘肃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基本土壤,从中获取滋养,获得发展的目标、内容、方向和特色;另一方面甘肃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本传承方式,并从中获得发展、融合、扬弃和创新的动力。甘肃民族地区主要包含两大文化体系:一是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代表的伊斯兰文化,二是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唐蕃古道的重镇,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享有中国“花儿之乡”、“彩陶之乡”的美誉。临夏也是回族的重要发祥地,由于回民聚居,伊斯兰教盛行,被称为中国的“小麦加”,具有特殊的宗教影响,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形成的四大教派、四大门宦及其22个分支大多源自临夏。甘南是全国十大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就是中原地区通往青、藏及川北的交通要道,是青藏高原社会大系的窗口,是“藏族现代化的跳板”,被誉为“中国的小,甘肃的后花园”。藏传佛教在甘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影响,境内群众普遍信教,寺庙和僧侣数量众多。不管是回族还是藏族都在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如唐卡、藏戏、藏医、回族花儿、临夏砖雕、临夏彩陶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传统文化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大力兴办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特色专业,既是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安身立命之本,同时还能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得到创新、走向市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创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施区域发展新战略

从总体上看,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都不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职教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形成整体优势。为了使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实施职业教育区域发展新战略。首先,要建立“市州组团、县区成网,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由地级市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依托当地高等院校,重点建设几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同时吸收所在地区各县的职业高中,形成网络辐射优势,组建区域性中等职业教育集团,走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路子。以县为主发展职业高中和实用技术培训,以市州为主发展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市县统分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整体优势和地域优势。教育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在各县职业高中打基础;第二阶段利用市州骨干职业学校的师资和设备优势,采取“以城带乡”联合办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技能;第三阶段利用职教集团与企业的合作优势,学生顶岗实习,并由此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充分就业。其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旧格局,发展大职教,盘活现有职教资源,加快职业学校之间的合并或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职业学校的合并或联合,必须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结合,而不能流于形式;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宜求全,应相互配合和协作,在总体上形成相互补充的专业结构,克服以往在专业设置上既互相重复又各自欠缺的现象,共同实现本地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平衡。同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固定的办学模式,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结合本地实际需要,不拘一格建立各种各样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既要设立正规的各级职业学校,也要进行为期几个月甚至几天的短期单项培训。第三,甘肃民族地区财政比较困难,发展职业教育还必须动员社会力量,筹集社会资金。要制定并施行有关政策,运用经济杠杆调控和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职业教育,要变一家办为大家办。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新的办学体制,大力鼓励有关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宗教人士、慈善人士等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元主体办学格局。临夏外国语学校就是由马志信阿訇与其他几位宗教人士共同创办的专门培养阿拉伯语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该校不仅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本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出民族特色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普遍模仿或照搬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和管理机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如何脱离一般化向民族特色、民族品牌发展,如何服务民族文化传承需要、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是今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因此,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当牢固树立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真正办出民族特色。首先,专业设置要体现民族特色。回族和藏族都有着绚丽多姿的传统技艺,但这些传统技艺主要是通过民间艺人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授的,效率低下、规模有限,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无法真正实现传统技艺的审美、文化及经济价值,还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积极开设民族传统技艺相关专业,做到取一地之材,设一地之专业,因地制宜,避免专业设置的趋同性,办出一批高水平的富有地域优势的民族特色专业。在甘南藏区应该大力兴办以下专业:

(1)藏医药专业。藏医药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体系完整,医学典籍众多,疗效显著。

(2)藏戏专业。藏戏是我国4个世界级非遗剧种之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是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

(3)唐卡专业。唐卡是挂在墙上的“宗教”,挂在墙上的“历史”,挂在墙上的“政治”,挂在墙上的“艺术”、挂在墙上的“股票”。绘画唐卡是唐卡艺术的一种最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复杂的制作工序。

(4)民族传统工艺专业。藏族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道的工艺特色,久负盛名,如藏被、藏毯、藏刀、藏族金银器、藏族服饰等。特别是藏毯,是当今国际市场的热销产品,但中国藏毯所占市场份额不到十分之一,国际市场主要被尼泊尔和印度所占据,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才缺乏。因此必须大力兴办民族工艺专业,培养民族工艺人才,振兴民族经济,抢占国际市场。

(5)民族食品加工与制作专业,如牦牛肉深加工,酥油、酥油茶、青稞酒制作和市场化开发等。此外,还可以兴办畜牧兽医专业为藏区农牧业发展服务。在临夏回族地区应该大力兴办以下专业:

(1)民族艺术专业。临夏是“中国花儿之乡”。花儿是回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高腔山歌,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被称为西北之魂,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民族餐饮专业。回族名食甚多,如手抓羊肉、羊肉泡馍、兰州拉面、全羊宴、盖碗茶等,这些回族名吃都有待进行专业开发,促进清真食品的标准化和市场化。

(3)阿拉伯语专业。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我国对阿拉伯语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临夏外国语学校和临夏州民族学校都开办了阿拉伯语专业,但还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阿拉伯语专业还应不断做大做强,办出特色和优势。

第3篇

关键词:教育;师德;民族地区

从职业价值上评价,教师是各类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与广大学生的德育发展和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存在“唇亡齿寒”的正比例关系。因此,教育条件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开展以师德教育为核心的教师职业素质培养实践,将有效提高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师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开展师德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也是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民族地区来说,要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层面以及落实人才强县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师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而非技能范围,教育事业作为事关民族地区长远发展的最大的民生工程,担负着服务地方可持续性发展的历史使命,师德教育在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民族地区学校师德师风整体上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但部分教师在思想政治、业务能力、治学态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因此,在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加强民族地区师德教育迫在眉睫,只有创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技能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实现教师队伍在服务社会发展中的职业价值,进而为民族地区加快推进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二、师德教育的目标规划

师德教育决定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取向和技能水准,师德教育只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与教育教学相适应的效果,学生的心身培养和学业教育才得以保证。

(一)提升思想政治。拥护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教师队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倍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教师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为人师表引导广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强化职业道德。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水平,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言传身教,形成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校师生融合式发展。

(三)转变教学理念。根据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情况,自觉遵循地方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和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改革创新,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扬潜心钻研、严谨笃学的施教风气,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四)激活师德内力。结合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把师德教育内容具体化、明细化,形成明确的教师培养考核机制。在教师个人作风上,坚持廉洁从教,将教师美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相结合,使校园教风学风得到优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开展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教师培训更注重技能提升,思想层面的教育容易被忽略,部分学校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漠不关心。二是县、乡、村三级中小学校较为分散,教师集中培训不够明细化、具体化、常态化。三是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条件落后,教师工资福利偏低,工作生活环境较为艰苦,教师队伍的思想情绪难以稳定。四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不均衡,学校教育学生升学压力大,教育部门更多注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内化于心,价值判断停留在课余的附加内容。

四、对策与建议

民族地区开展师德教育,首要前提就是顺应当地教育发展规律,既要符合学校教育教学要求,也要融合民族地区文化风俗习惯,两者结合,相辅相成。这里主要从广西侗族地区的文化层面进行对策分析。

(一)鼓楼文化为师德教育提供“和谐”理念。鼓楼作为侗族和谐文化的象征,因其团结性、平等性等特征而被称为“没有法官的公堂”“没有教师的学堂”,是侗族乡村传播正能量和先进价值观念的主阵地。通过组织由乡村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为主要成员,围绕“德”字开展“鼓楼讲堂”“鼓楼议事”,为学校师德教育的开放式宣传提供特色示范场所,从而把学校师德教育推进乡村公众的视野。

(二)萨坛文化为师德教育提供“善性”源泉。侗族“萨”文化的核心是感恩和友善,特有的“感恩文化”使侗族地区形成一种善于感恩、敢于贡献的价值理念,即价值观形成的自觉性意识根源。教师思想品质的“善”性是“德”的基础要求,师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教师队伍的职业价值和行业目标,为教师“传道授业”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内在的思想基础,教师队伍或具备教师资格条件人员因“善”而“献”的举措,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师资源匮乏等突出问题。

(三)侗款文化为师德教育提供“正义”启示。侗款的约束力普遍被当地认可和遵守,形成特有的民间“律例文化”,对当地群众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师德教育中维护和监督教师的公平正义,除了固有的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外,外在形式上可采用与侗款相似的方式加以明文,内在要求则以师德教育具体内容来加以实施(立款、聚款、讲款),并作为民族地区师德教育工作的考核参考,促使师德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更加丰富。

第4篇

宁夏地区的幼儿师范教育,以宁夏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为先导,我校的教学与培养机制,沿用“教、学、做”一体的情景化教学形式,在师范教育阶段,更多的给学生以亲身体验实践的课堂氛围,相比传统的教师传授课程教学效果更好,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时,进行切合幼儿园实践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境。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相比其他中学以上年龄层的教育形式要显得重要的多。在幼儿教育课堂中,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在教会孩子动手与游戏,教师个人的修养素质,在儿童心理初步成熟时,就有着较强的示范作用。人格,作为教师个人行为标准的重要部分,在各级教学单位中都有着一样的要求。而幼儿教育中,教师更多的教育方式,就是在给孩子日常生活中树立一个健康、积极的人格形象。而幼儿师范教育对幼儿教师的培养阶段,基于学与做的教学形式,对幼儿教师人格素质的培养同样需要进行重点进行。进入高校的幼儿师范教育,在管理体制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对各个专业的学术深入理解,是提高幼儿教师自身修养水平的另一途径。高等教育不同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所突出的特点就是各个专业方向的明确与专一,虽然幼儿教师的培养要全方面的多才多艺,但是在此基础上课程的设置依然可以更深入的对专业学术理论进行剖析,学术理论知识是让高等教育下的师范教育,能够对学科,对幼儿教师这样一个专业,对幼儿教师这样一个职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知识面的拓展与拔高是对教师个人头脑与素质的重要培养途径。各学科可以在现有的教与学中,进行学科学术理论知识的拓展,在仅有的课时中,将各学科知识性课程内容扩展,这样的发展方向,不但要求我校培养的未来幼儿教师需要更强的学习理解能力,也要求我校的教师员工们自己要进行对本学科的钻研,这样一箭双雕的方式对于我校的教育发展来讲能够向更高层次的高校发展目标迈进。对幼儿教师学术理论知识的培养,在未来的基层工作岗位上,教师的个人能力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创建,都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2课程设置向本地区特色方向发展

文章开头已经提到,我国今年的经济发展相比往年更加的开阔、迅速。宁夏地区作为西部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往来的轴心,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上会更加的繁荣。而基于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结合宁夏地区的穆斯林文化,我校的课程设置,应当更加体现宁夏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在我校的课程设置上,完全可以增设阿拉伯语言与文化课程,这在现当下国内的幼儿师范教育中将是首创。阿拉伯语专业的课程增设,不但可以引导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开设本地区的特色语言文化类课程,而且能够将学校推向国际化的平台上。首先,宁夏地区本身就是穆斯林群众的聚集地,而穆斯林儿童 时期的幼儿教育在国内都捉襟见肘。穆斯林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在语言的独特性上,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对穆斯林文化对幼儿进行培养。这是穆斯林幼儿教育与普通幼儿教育的独特之处。如果增设穆斯林幼儿教育的课程,这将是我校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突破,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正规的学院教学完全能够改观穆斯林通过宗教形式对于幼儿乃至成人的穆斯林文化教导!在穆斯林群众的生活中,儿童早期时完全依靠家长的约束对自己的信仰有初步的认识,儿童心理成熟后,这一教导形式从家庭变成了清真寺与古兰经本身。如果我校对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开设这样符合宁夏本地区的特色课程,无疑给予了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第三个能够接受到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场所。其次,结合我校生源取样调查的结果,开设阿拉伯语语言文化特色课程势在必行。在大专课程中增设阿拉伯语语言文化课程切合我校的实际生源情况。增设特色课程不但能够增加我校办学的多元化,也能够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更宽的就业道路。

3人才培养向综合型方向发展

宁夏幼师是以幼儿师范教育为主导专业的高等专科学校,在学校近10年的发展中,我校所开设的特色课程主要以外语、艺术两大类为主。而近几年增加的专业类别,主要还是依附于艺术课程,招收音乐、舞蹈、美术专业班级。在我校升格为高校后,我校的生源必将继续扩大,学校硬件的扩大建设已经进入了收尾期,而未来10年的学校发展,更应该在教学既人才培养机制上向着综合型方向发展。近些年以幼儿师范教育为主导,艺术学科逐渐形成独立专业班级的模式依然可以拓展,外语专业、中文专业等都可以进行独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面对未来10年以升格本科的发展目标,我校的专业独立培养机制,是学校扩大发展与竞争力度的重要途径,学校综合性专业设置是学校办学多元化的体现。学生就业创业的道路会更加宽阔,综合软实力更具竞争力。

4总结

第5篇

我国是一个重地位、重层次极为严重的国家,再加上受“劳力者地位不高”“蓝领待遇比白领低”的观念与现状影响,高职受教育的学生其基本素养明显低于本科院校,再加上生均拨款也低于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显然是不足的。从国际上职业教育取得成功国家的经验来看,职业教育是以国家资格框架为基准建立与普通教育学历(包括本科及以上)等值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培训)的分级制度,其关键是要获得社会认可的“等值”。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时的教育是在国家包分配体制下,以“学制”或“学历”来确定人员的行政等级和工资标准。但现在高职教育的就业已经基本面向于中小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和以能力为基础的分配机制,在这个前提下,高职教育的“大专”层次,即不能满足于学生对“本科”教育的企盼,也不能满足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不能激发高职院校的发展的动力,这就很难实现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国家应通过设置标准和建立质量评价体系,使目前的高职院校和即将转型的本科院校在一个起跑线上,通过质量这个标杆来建立应用型本科预科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使质量和内涵真正成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

二、服务需求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技能型人才是重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员设备操作能力、动作技能和产品的制作能力。技术型人才主要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以及解决一线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从职业教育的职责来说,职业教育要承担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承担着培养能够自主创业的从业者,同时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他们需要的技能性培训活动。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一定是一个开放性和多样性特色体系,他能够为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提供系特色列化的课程,也能为社会和再就业人员提供单项的技能技术培训,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更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于需求、服务于终身教育的发展目标。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十三五”,我们要建立符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中职学校分类为3B和3C,将高职院校分类为5B和ISCED4,完全摒弃高职(大专)这个教育层次,通过这种合理化的标准分类,可以界定各类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标准,也便于和国际教育的接轨和我国教育资源的输出。采用这种教育体系,初中毕业生就有三个选择,即选择3A、3B和3C,3B的学生完成其层次的课程可以直接升入5B学习,3C的学生如果想继续升学,就要去ISCED4类学校,完成5B的预科课程,才能升入5B学习。因此,职业教育终身一体,就是要对3A、3B、3C、ISCED4和5B进行分类设置,实现分类管理和评价,而不是现在简单的高职院校不能升本科,部分本科院校转入职业教育,这种简单的设置解决不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问题,也不能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

三、开放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类型

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作用,政府要发挥好三个主要角色的作用:一是办学投资者和办学成果的购买者,要建立基于“分类设置的拨款制度”,建立基于“培训成果”的购买机制,通过激励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二是职业教育区域统筹者和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建设的协调者,要统筹好区域各类职业教育的资源,形成有效合作和有序竞争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协调政府各职业部门,形成合力,支持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职业教育领域的规范者,即为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制定规章制度,规范行业、企业的办学行为,确保学员利益。要充分利用高科技规模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建立“2+1”的联合办学模式,即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可以完全交给企业,学生的学费收入和地方政府的生均拨款,也可以按一定的比例支付给企业,使企业在职业教育的办学中获得一定的收益,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另一个办学主体。

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沟通合作的重要桥梁,是真正在教学层面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以扩大和拓展行业企业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加快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机制。因此,我们要在法律层面、政策层面研究出台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一些法规、规章和制度,使职业教育真正形成“招工”与“招生”对接的新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应该在办学理念、办学类型上真正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要真正发挥职业院校“应用技能和动手实践方面的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普通高等教育是靠“教”与“学”,“教室”与“实验室”;职业教育应该是靠“训”与“练”,“实训室”与“生产车间”,真正培养出追求“完善”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一定要走开放办学之路,要将行业、企业的产业技术标准迅速转换为岗位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考核评价与产品检验对接,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四、双向沟通的职业教育开放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定是一个适应学生和社会人员多种需求的教育,在这个教育体系里应该有四类课程,一是针对一些具体工作或特定行业的职业技能课程,一类是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技术性课程,一类是注重培养学术能力和普通本科衔接的学术性课题,一类是服务社区休闲及单一技能的模块化、片段化课程,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课程一定是一个服务于学生、服务行业企业、服务于社区的课程集合,在这里学生、企业行业员工、社区工作人员、居民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课程。构建双向沟通的职业教育开放体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互通的高中阶段学籍管理平台,实行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课程相互认证、学分相互承认和成绩相互转换。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中学合作交流,深入区域初高中学校开设一些技能型、劳动技术型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与劳动态度。区域高中学校也应深入到区域中职学校开设一些高中的文化性课程,为普通高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中职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创造条件。

同时,要完善中高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前中高职衔接基本上都是专业层面的衔接,这必然造成课程的重复设置,或课程内容的重叠。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关键性问题是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衔接体系,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认证体系。今后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重点是实施课程内容及培养规格的衔接和课程选修机制,依据职业人成长规律,建立岗位新手、进步初学者、内行行动者、熟练专业人员和技能技术专家能力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真正实现中高职在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态度领域的有效衔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五、总结

第6篇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国家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市场就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能够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的途径。就学校而言,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是学校更加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订单培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能够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就企业而言,这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有针对性的塑造人才,学生能够在上学期间就真正体验岗位实际能力,企业可以优先挑选优先人才,为企业用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校企合作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

(一)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教学合作

学校有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入学阶段就可以按订单式培养。学校根据企业用人要求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所需课程标准。培养计划可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商量制定,它至少应包含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支柱。面向市场和面向就业来设置专业,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在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法时既要强化针对性,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做到“上手快”;也要兼顾通用性,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做到“一专多能”。企业可安排专人到学校进行授课,接受案例式教学,弥补学校教育与实际想脱节的缺陷,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设置培养方案。就学前教育的自身特点,要求学生掌握艺术本领,在学校期间可以带学生到真正的幼儿园去体验教学,与小朋友共处,会遇到课堂中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真正提高本领。

(二)根据学前教育特点开展互换模式

既然是校企合作,就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那么,学校内的教师可以到企业去锻炼,企业的优秀人员也可以到学校上课,给学生最真实的教育。就学前教育的特点,幼儿园可以和学校制定计划,定期派幼儿园中有丰富经验的幼儿教师到高校内给学生上课,她们有着每天与小孩子相处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素质影响。幼儿教师可以讲解幼儿园中的真实案例,学生在听的同时可以增加经验,根据前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同时,高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到幼儿园增加体会锻炼的机会。由于幼儿教师的特点,高校的实行校企合作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舞蹈,绘画,钢琴,英语的综合能力。同时,可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尽可能搬进企业,搬进校外实训基地,不但可以解决学校设备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经验丰富、技能出色的兼职实训老师,大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学前教育艺术特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未来趋势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师队伍;教师培训制度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规模获得了空前的扩大,高职院校数量迅速增加,高职学生人数也占到了高校学生数量的一半,这给高职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没有整体素质良好的高职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学生,高职院校也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支能基本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对高职教师的任职资格、培养目标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2003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陆续建立了20多个高职教师师资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高职教师来源也正在走向多元化,高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已认识到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教师素质,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状况调研结果的分析来看,目前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状况与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复杂,教师对高职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认识,而且在思想上认为只要熟悉并掌握专业知识就能胜任教师岗位,因而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基本素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不能适应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定需要。

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05年,在职业技术学院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要达到30%。而由于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三改一补”转型而成,教师的学历水平与教育部要求的相去甚远,有很多教师甚至是中专或者高中学历。专业知识、学历合格的教师,也存在着知识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问题。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的存在,高职院校不论在硬件建设、生源及教师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都无法与本科院校相比,导致高职教师在心理上找不到与普通高校教师的平等感,从而不安心工作,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一旦有机会,就纷纷跳槽。

(三)专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行业的不断涌现,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不断调整专业教师,但由于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不能使教师合理流动,造成有些专业的教师超编,而有些学院需要的专业教师又进不来,特别是发展高职教育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据北京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检查组对北京地区14所高职办学点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教师中平均只有25.75%的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曾下厂实践过的仅占23.9%。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必要途径。教育部提出,在职教师五年要参加一次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初级教师要达到42学时,高级教师要达到72学时以上,这虽然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如对教师培训的经费保证和时间保证问题,教师培训系列制度等。我国高职院校的投入严重不足,优秀教学资源短缺现象是有目共睹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硬件建设、环境建设的投入主要靠自筹。

(二)人事制度不合理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在用人制度上还是“终身制”,在分配制度上没有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在分配制度上基本上是按职称、教龄来定工资。不能调动教师的劳动积极性,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这样导致学校该进的教师又进不来,而占有编制的教师又上不了课。

(三)教师评聘制度不合理

根据对江苏、辽宁、湖南、陕西和四川等5个省4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调查,没有一个省一所院校不反映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务的评聘制度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高职教师任职资格的认定,唯一明确规定的是有关学历的标准,取得高职教师资格证的要求与普通高校的没有区别,没有高职院校特定的认定标准。

在对高职教师的考评方面,都是套用“本科标准”,即“重学历”、重学术科研论文,忽略了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与建设“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脱钩,没有从职务评聘制度上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有些教学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教师职称上不去,从而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挫伤了“双师型”教师从事高职教育的积极性。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建立合理的教师培训制度和奖励制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有:一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是构成高职教师的主体;二是从普通高校调入或中专学校转型而来;三是从社会企事业单位直接引进或聘请的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要使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对于来源于普通高校的教师,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课堂实习和生产一线实习,实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执教;对于普通高校调入或由中专转型而来的教师,也应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提升和相应的教育教学指导,使他们尽快适应高职教学;而对于来自生产一线的教师,则应该对他们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对于已经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也应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和进修制度,使他们能有机会与本专业领域的行业和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关注并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了解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信息、教学动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现代教学工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能将前沿的知识教给学生。

此外,建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以期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非常重要。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师就有诸多的激励措施,如在美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参加进修可以向学校或地方学区申请经费补助,在职教师通过进修获得高一级学位,其薪金待遇也会随着学位的升迁而提高;在英国,长期课程的学费由教育部支付,旅差费由地方教育当局负担,而且进修教师还可以得到各种津贴。此外,英、美教师每任教七年,可享受一年的带薪休假,教师可利用这一年时间去进修学习。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也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高职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

(二)建立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

建立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转变人才管理模式,是吸引高职教育人才,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形势下,制定一种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政策,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同时,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事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双向选择,择优上岗。做到想留的能留住,不需要的就让其分流。实行公开招聘,拓宽选择录用教师的渠道,打破教师资格在学历上的限制,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吸引外校和社会上的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来校任教。

此外,除了长期聘任和终身聘任外,可采用各种形式的定期和短期聘任方式,聘请外校和社会生产第一线的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及有特长的人员来校举办讲座或任教,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多元化,同时,也达到了共享社会教育资源的目的。

在分配制度方面,根据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励和吸引人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改革高职教师评价制度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的结构分为三类:一类是基础理论课教师,一类是专业理论课教师,一类是职业实践课教师。这三类教师,教学目的和要求都不同,因此,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标准应有所区别。对于前两类教师,由于主要从事理论教学工作,重点强调的是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基础性,在工作业绩上,可适当突出教研教改能力,在对他们进行评价时,可参考普通高校同类教师的标准;而对于职业实践课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上,强调的应是实际工作、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以及对教学科学的掌握程度上,在工作业绩上,相对淡化对其在科研与学术论文方面的硬性要求,突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重在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总之,建设一支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海凤,王丽娟.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沿性问题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1).

[2]黄立.关于搞好高职教师培训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3]姜桂洪.高职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7).

第8篇

关键词:初级中学;教育技术;特色;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71-01

1.建设有班级特色的校园文化

1.1 新生入学的第一堂德育活动课:理想信念教育——把自己当作人才来培养。

活动目的:从今天起,树立“把自己当作人才来培养”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过程:学生将自己装扮成自己心目中的人才,接受全体同学的采访,畅谈理想。

活动小结:“天生之人必有材,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将来,我只是小小生意人中的一个,我定是乡里口碑最好的一个,最受顾客欢迎的一个。哪怕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也是家乡里最优秀的农民一个。哪怕我就是一名清洁工人,我也一定是工作最出色的一个……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积累每一次失败,创造每一次成功,沉淀每一次智慧,让自己具备“人才”的品质。

当然,这一理想信念的教育不是一节活动课就结束,还要渗透到班主任的实际育人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

1.2 特别的班规,特别的班魂。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都认为,班规应具体切实可行。我不敢苟同,我们也曾经是学生,对学校班级的很多条条框框很不耐烦,具体操作琐屑。我曾经和学生一起拟定班规,让学生当做练字一样来熟悉,结果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对班规有了畏惧的心理。了解了儒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我就思考,我们能不能拟一个简单好记易操作的班规,让孩子们记住一辈子,影响他们一辈子呢!我们教学的301班,班规是与众不同的。而且一用就是三年。简称“三个不做,六个特别,”这八个字成为了301班的班魂。

①伤害他人利益的事——不做;②损害班级名誉的事——不做;③不利于国家的事——不做;④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⑤特别会学习,特别能吃苦;⑥特别有志向,特别有作为。

这特殊的“三个不做,六个特别”是作为“把学生当作人才来培养”的班级管理指导思想,贯穿整个教书育人的过程,也是学生“把自己当作人才来磨练”不灭的力量源泉。说也奇怪,就这个班规,让301班连续三年成为学校的优秀班级。有位领导表扬说,谢老师带班,那是教化无痕的境界,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品质是别班同学所不能比的。

1.3 与别班不同的教室布置。农村的孩子大多不富裕,教室里没有华美的装置,但整体效果简约、朴素大方。窗帘选用的是一般的布料绿叶红枫,风格热情典雅,学生非常爱惜,连怎么绑都统一位置同一花样。学习园地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园地,如果不是手抄报比赛,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半个月出版一次。图书角的策划别具一格,图书目录,借还登记都在上边,人人争看经典名著,学习气氛浓厚。还有英语角、美文自己写栏目。墙上的标语主旨明确,“做人,做好人,做个积极进取的人”、“求真、向善、尚美”、“把自己当作人才来磨炼”等标语更替使用。中考动员的标语是特别的:(教室前墙)直面中考,竭尽全力, (教室后墙)会学习,能吃苦,有毅力,有志向。还有名人名言的布置……教室布置体现了师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与“三个不做,六个特别”相得益彰,互为表里。

2.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

2.1 争取每人每一阶段都有事做,有收获,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关于这一点主要运用到了美国教育家丁·布罗非激励学生学习的二十四条教学策略同时借鉴了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有效利用各种课堂学习和班会活动,把课堂组织和安排成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包括鼓励学生、耐心地帮助他们乐于学习而不必担心犯错误会导致批评等内容,“跳一跳够得着”,通过保持成功的期望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一策略的一些做法有:

①初一年级,我们实行竞选班干制,每学期两次,让农村学校中的优秀孩子脱颖而出,让一部分人先“优”起来。②初二年级,我们实行各项工作承包责任制。学生能做,有收获,培养责任意识。③初三年级,我们实行值日班长主持班会活动制度。一年下来,每位学生都至少当了一回主持人,更深刻的体验到张扬个性、合作交流、磨炼自己的快乐,沉淀着成长的智慧。

2.2 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上诗歌欣赏课。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科知识底蕴日益厚实。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科的优势,让学生当老师,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掘学生的潜能。我是语文教师,我除了开展语文活动如讲故事、演讲、表演课本剧、诗歌美文朗诵等活动之外,还尝试让学生上诗歌欣赏课。卢老师也利用化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当老师。这一效果明显,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提前一个月就通过竞争领取了上课任务,开始研究性学习:备课、查找资料、设计讲解的问题……上课时向师生展示了自己研究学习、自主探究的成果,享受到受尊重的感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试想,一个学生的成长有这样的经历,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来都是一件兴奋不已的事情。

第9篇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有学者提出建立全息大德育模式。从客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教育本身和主体的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道德环境,全方位地构建大德育网络。由于道德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作为社会巨系统一部分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各组成部分彼此关联。有学者借鉴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研究、阐释了社会至善与个体从善的关系,认为社会至善是个体从善的前提,互为条件。有学者提出建立一种规范教育模式,认为当前最大的失调是规范的失调,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还有学者主张建立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以及强调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