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建筑高工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17 08:02: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筑高工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建筑高工论文

第1篇

高层建筑施工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水平将对工程能否顺利完成、施工单位能否得到应得的经济回报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额性。高层建筑施工量巨大,一般都是高投资的项目,因此造价也相对高昂。普通高层建筑的工程造价都会达到几百万或几千万,而某些大规模高层建筑的造价基本要达到九位数以上。正因如此,做好了施工造价的控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都是非常大额的;

(2)复杂性和广泛性。会对高层建筑的施工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人员、技术、设备、管理以及材料对会对其产生影响,另外,高层建筑在施工时一般会分成几个小项目交由不同单位完成,要做好施工造价的管控工作,就必须对这些小项目的造价进行控制。

(3)阶段性。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是分为若干个阶段的,因此,对于其施工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来说,对造价的管理工作也需要分成若干个阶段来执行。在每个阶段,工程的造价都需要与工程的实际作业以及市场价格密切联系。由于市场变动性和施工的阶段性,每一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内容都是不同的。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措施。

2.1.1从施工技术上做好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

专业的施工技术对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做好对专业技术管理。施工单位除了要做到大力地推行和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更要不断创新,引入更加先进的技术工艺加以研究分析,改造出适合自己本身情况的技术。虽然这样做增加了一部分技术成本,但带来的工期和原材料的节省、施工质量的提升完全可以弥补这些增加的成本并创造更高的收益,发挥新技术的作用。

2.1.2对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精心的组织

如何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合理运用先进的组织和设计方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施工单位要采取更加科学的施工手段,积极向国际先进水平学习,并对整个施工单位的建设队伍进行一定的组织优化,使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合理。在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队伍要做好技术交底的工作,让施工人员准确的掌握设计的目的,为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确定打下牢固的基础。另外,要合理的对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分配,确定每一道工序都能得到认真的执行并不影响其他工作进行,不产生有人无法完成任务、有人无所事事的现象,提高施工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2.1.3重视对施工原材料的管控工作

第一,在项目的施工准备阶段,要对原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审核,确保其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让其进行施工现场,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第二,对于已经进场的原材料,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潮、防盗和防火措施,施工的过程中严禁出现偷工减料以及以次充好的问题,同时做好对施工现场的秩序管理工作。

2.1.4从安全管理的方面保证造价控制及管理的效果

安全管理工作是施工单位开展各项施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坚决杜绝为了降低工程造价而牺牲安全建设的行为。施工单位要保证在施工安全管理上投入的精力,对处在施工第一线的工人进行安全工作的培训和教育,在施工现场针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要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并做好安全防护用品的更新和维护,最大限度的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取得理想的施工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效果。

2.2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造价管理工作还存在有许多问题,如信息资源开发不当、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信息化人才缺失以及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拉低了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的水平。为此,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做好对原材料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原材料市场价格信息管理库,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地更新数据库中的材料价格,保证原材料价格的时效性;(2)加强对工程造价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采用更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模拟工程建设,对工程中会产生成本的地方进行估算,得出科学的数据。

三、结束语

第2篇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定性和定量分析相融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基本思路为选定影响目标层的因素集,对各因素赋值确定权重,依据各因素关于对应直接目标层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各自的隶属度,构成了

相应的评价矩阵。最后对权重和评价结果合成运算,得出评价的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1.1确定影响因素的因素集U确立待评价的目标指标U,各评价指标为子集u。

1.2确立评价标准集V和隶属度矩阵R结合确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集,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指标进行评定,可得出各个单指标的评价矩阵,其中各子集表示对上一目标层的隶属度。

1.3对各指标进行重要程度的赋值文中是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它的基本思路是将各评价指标按照属性和关系分组,形成递阶结构,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度经过两两比较确定出相对之下的重要程度,继

而构成了判断矩阵,然后确定权重。对比两两指标,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相应的判断矩阵。比较方法用9标度法。

1.4模糊合成运算根据所得的权重矩阵Q和评价矩阵R,将其进行合成运算得出模糊矩阵H。即:H=Q*R

2实例分析

以邯郸地区某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该企业承办的住宅项目占地43,000平方米。设计项目高度为90米的5栋高层。历经2个月的实地调查和咨询,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出影响其安全施工的

主要因素。安全要素可以分成四种: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各个因素下面又分了具体的分项。

①安全管理组织包括了安全生产组织、安全教育和岗位培训考核取证。

②安全技术管理包括了机械设备作业技术、用电和防火技术、防尘防毒技术、特种和专项技术及安全技术交底。

③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了劳保品使用制度、检验验收交接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资金保障制度、应急救援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④施工现场安全包括施工现场安全达标、资质和资格管理、保险、安全标志。由此可知,目标层邯郸市某高层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设为Z,在其下方的安全管理组织,安全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制度,施

工现场安全分别为一级指标,用Y来表示,二级指标用y表示。由资料显示对施工安全评价一般设定为5个标准等级,分为安全,基本安全,一般,危险,很危险。表示为V={v1,v2,v3,v4,v5},其中v1

代表安全等级,v2代表基本安全等级,v3代表一般等级,v4代表危险等级,v5代表很危险等级。根据主要负责人、技术人员、领域专家进行调查问卷,根据评价结果得出了各因素的评价矩阵。依据所选

用的层次分析方法对个指标进行了权重的赋值,并且通过C.I.的计算其一致性达标,符合一致性要求。

3结论

以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日益增多的工程施工事故,找出影响施工安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层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通过利用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糊对具

体的施工企业实例作出了合理的安全评价,得到了影响该企业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通过该评价模型不仅得出了具体的评价结果,发现了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同时对高层建筑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辅助作

第3篇

关键词:次高层建筑二次增压供水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次高层建筑(9-12层)。我们知道,大楼启用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供水系统。自来水厂通过城市输、配水管道供水,水压一般在2kg/cm2左右,夜间可达2.5-2.7kg/cm2,所以六、七层以下的住宅楼,通过设置屋顶水箱,夜间市政管网水压高时屋顶水箱进水,供四层以上住户正常用水是没有问题的。而目前城市用地越来紧,不得不建较高的楼房,除了建高层建筑以外,还要建次高层建筑。相比之下,次高层建筑(特别是住宅)施工周期短,容积率高,产生效益快,更得到广大房地产商的青睐。而且,由于次高层的物业管理费与高层建筑的物业管理费相比要低得多,所以,大多数购房者倾向于购置次高层建筑。而这类建筑的代水就涉及到二次增压供水的问题。当前研究和探讨这类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常见几种供水方式

一般二次增压采用以下几种供水方式:

1、水池-水泵(恒压变频或气压罐)-管网系统-用水点

此方式是集中供水。对于一、二层是商业群房,群房上建有多幢住宅的建筑,目前较多采用此种供水方案。一般设计有地下生活水池一座,集中恒压变频供水,不设屋顶水箱,最不利用水点是顶层住宅。主水泵一般有三台,二开一备自动切换,付泵为一小流量泵,夜间用水量小时主泵自动切换到付泵,以维持系统压力基本不变(气压罐一般不用于生活用水)。

2、水池-水泵-高位水箱-用水点

此方式也是集中供水。单幢次高层和高层建筑的高压供水区较多采用该种方案。一般也需要设计有一座地下水池,通过两台水泵(一用一备)抽水送至高水箱,再由高位水箱向下供水至各用水点。

3、单元水箱-单元增压泵-单元高位水箱-各单位无水点

此方式已简化为单元总水表进水。单元水箱和单元增压泵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我们称之为单元增压器。九四年与上海海鹰机械厂合作研制开发了第一代的单元增压器,并用于我所管理的工程中。经过半年使用,又发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作了多次修改,现在使用的是第三代产品。

二、比较(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现论上讲第一种方式恒压变频供水是较为理想和先进的。首先恒压变频供水保证出水压力不变,根据用水量大小进行变频供水,既节约电能,又保证水泵软启动(对电网电压冲击不大),延长了水泵寿命。各台水泵自动轮换使用,即最先投入使用的水泵最早退出运行,这样,各台水泵寿命均等,而且,一旦水泵出现故障,该系统能自动跳过故障泵运行。从造价上看较省,一般13万元左右一套,只需考虑水泵房的变频供水设备费、地下贮水池费,不需要屋顶水箱(约1500元/只),还可减少屋顶水箱的二次污染和保证顶层的供水压力(用热水器压力也没问题)。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给工作带来了麻烦,公司社会效益直接受到影响。我所承建的一个项目就采用了无屋顶水箱的集中变频供水方式,它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所反映出的问题,就很有代表性。首先,由于是集中供水,进地下水池的总水表属自来水公司产权,他们只按此总水表所走的度数收取水费,表内管网的跑冒滴漏与他们无关。而一般管网跑冒滴漏总是难免的,即使没有,各单元的单元分表度数与地下水池的总水表也有误差,再到各分户水表度数相差更大,谁来承担这一差价,再加上水泵的电费(经测算约0.9度电/吨水)使得这里水价很高,住户无法承担,收交水电费成了很伤脑筋的事。从九四年至今,我开发公司一直在承着水泵电费和水费差价,这样无止尽地下去,不知到何时,这项费用是无法估算的。也无帐可出(因为这里没有实行物业管理)。而另一方面,通过四年多来的使用,我还发现,虽然该设备可以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天天管理,但它还有致命的弱点:水泵在自动切换时(卸载或加载时)水泵供水会出现短暂的低压,特别是电脑判断有故障需跳过故障泵运行时时间会更长。随着设备使用年限加长,设备房潮湿造成电脑元器件老化加快,水管路系统止回阀的失录,反映故障和处理故障的时间也延长,直接受害者就是顶层住户。一旦压力减低他们就无水,当跳过故障泵启动备用泵时压力又增大,所以顶层住户怨声不断。集中供水还有一最大的毛病就是,一旦供水系统有问题,无法供水,几百户人家都要遭殃。而且,由于水泵运行是由变频控制柜来完成的,如果变频控制柜出故障,一般的电工无法处理,需要厂家专业技术人员来解决,造成设备不能及时维修,供水无法保证。虽然设备房管理简单了,但住户用水缺乏保障,社会效益受到影响。

第二种方式是较成熟的水泵、水箱供水方式。水泵控制柜采用最简单的电器元器件,如出现故障,普通的电工就能维修,而且元器件的费用也低。再加上有高位水箱,不会造成一停电就停水,供水保障率高。但用在单幢次高层建筑同样也存在收交水电费难的问题。用在高层建筑,则可以由物业管理公司一并考虑解决。

第三种方式,是在吸取了以上两种供水方式的经验教训后产生的,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每个单元都要设增压器(约1万元/台),增加单元屋顶水箱(约1500元/只)增加进水总表安装费(约4000元/只),单元泵电表安装费(约4000元/只),还有各单元小水泵房土建费用等,总费用比上两种方式增加一、二十万元,但管理上解决了许多麻烦。首先,水电费各单元住户自己交,一旦水泵出故障,只影响该单元的十几户。房地产商一般宁愿一次性投入大一点,也不愿一背上个包袱,特别是与住户打交道。由于有屋顶水箱,高水位时停泵,低水位时启泵,这样,水泵也有了停息时间,既省电又不至于一停电就停泵无水供应,用水有了保障。社会效益明显好于前两种供水方式。但是,如果设备本身返修率大的话,也会给管理带来麻烦,必竟一个大泵房分成了许多小泵房。所以,选择品质优良、性能卓越的单元供水设备尤为重要。

三、单元增压器性能简介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单元增压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和开发商的信誉。通过四年多的实际使用,我认为上海海鹰机械厂的第三代单元增压器质量很好,用电省,故障率低。而且,当市政管网压力高得足以使屋顶水箱夜间进水时,增压器的压力控制器会自动控制水泵停止工作,由旁通管直接供水。我所作的工程中采取了这种方式,运行效果很好。特别是近来市政管网的压力有了很大提高,夜间可达3.5kg/cm2左右,所以,实际使用中九层楼的住宅,水泵运行时间短、次数少,用电非常省,大约0.02元/吨水的电费。但是,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当水压较高,水泵较长时间不运转时,会出现水泵卡死。对此,我已建议厂家在水泵控制柜中增加定时器,每天定时运转泵两分钟左右。对于该单元增压器,我认为还应不断改进,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第4篇

1.1内核的形成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设置,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Core)。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在建筑的中心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

1.2核的分散与分离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

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抗震有利。同时,这种分散的多个外核的空间构成模式,也正好适用于新兴的巨型框架结构,使这种结构体系中的巨型支撑柱具有了使用功能。

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核的移动、垂直交通、服务性房间和管道井分散到建筑的周边,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立面造型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革命性的。它不但适应了其它专业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避难疏散,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和使高层建筑的底部获得解放。这种空间构成模式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很快便被推崇技术表现的欧洲建筑师们所发现,并创造性地应用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1.3中庭空间的出现受高层旅馆的影响,一些办公大楼为了追求气派和空间变化,便在入口处附设一个中庭,实际上,核心筒的分散和分离,中庭空间的介入,已使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彻底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由于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都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人们以开敞明亮、将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空间构成模式也由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

1.4底部空间的变化早期的高层建筑多直接面对街道,从街道进入门厅,再由门厅进入电梯厅,垂座电梯至各楼层,这是高层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空间流线组织方式。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乏过渡,没有“中间领域”的概念,在人流集散的高峰期,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尽管许多高层建筑都在门厅的艺术处理上颇费心机,设计得非常富丽壮观,但是由于空间组织方面的缺陷,门厅内往往留不住人,形不成公共活动空间,而入口处也常出现人流拥塞的现象。

2我国的高层结构建筑的发展

2.1钢材的国产化国内钢铁企业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标准的要求,制订我国第一部高层建筑钢结构的钢材标准《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YB4104-2000),比目前仍在实施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又前进了一步,其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2.2钢结构设计国产化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等有关高层建筑最大高度和最大高宽比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应遵守规范的规定,否则应进行专项论证或试验研究。建设部第111号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和建质[2003]46号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对加强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质量控制意义重大,具有可操作性。

2.3高层及超高层结构体系对于高层建筑的划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没有一个统一规定,一般认为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建筑。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3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协调与配合

3.1内部协调与配合怎样搞好内部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各专业与总体要求之间的矛盾。首先,应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从技术方面讲,搞好各专业协调配合,一定要把好熟悉图纸、认真会审、内部会审、内部技术协调的关口,务必保持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无阻。再者,高层建筑楼高、层数多、场地窄、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与工业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其作业面尤为狭窄,难以满足在有限的作业面内各专业施工同步展开。

3.2外部协调与配合外部协调与配合主要指土建单位、装修单位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就高层建筑整体而言,土建和安装构成了躯干和内脏;装修则是为其着装打扮。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土建、装修施工阶段划分为:①砼结构施工;②砌体建筑施工;③初级装修施工;④二次装修施工。

既然土建、装修、安装均作为高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其彼此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但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又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有理、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对于安装施工来讲,从整体看,其成品可以说是依附于土建的半成品或成品之上,它们之间的交叉配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且配合密集处主要在“暗”处,如砼结构、砌体内管井等;而装修与安装施工的交叉配合,主要集中在“明”处,如墙面、天花板等。

3.3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它对于各类建筑施工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个共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决定权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是在项目上,还是在大本营里“项目法施工”运用动态管理原理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长期以来的前方与后方难以协调与配合的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

有共性必有个性。在高层建筑安装施工中,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必须紧紧围绕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各项特性来进行。为此,必须了解各专业施工形象进度计划,以便及时、合理地调配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

各专业总量、插入时间及在各阶段的工程量均不尽相同,根据动态组合原理,结合各专业阶段特点,合理组合各生产要素,达到前、后方的有理、有序协调与配合。

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协调与配合涉及面十分广泛,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必须通过了解工程对象,掌握工程特点,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内外工种相互协调与配合,确保质量与进度,全面完成工程任务。

第5篇

钢筋工程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只有在钢筋选购、加工、存放、安装等环节中确保其质量,才能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提供便利,确保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对于钢筋加工、存放阶段,第一,需要确保钢筋原材料的质量,做好钢筋原材料的验收工作。在进场过程中,对其产品合格证、型号、强度等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不合格或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钢筋材料进场;钢筋的存放必须整齐,同时由于钢筋具有容易生锈的问题,需要做好必要的防锈保护措施。在钢筋的加工方面,应该结合工程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根据工程设计的结构形状等进行加工。同时将加工好的钢筋配件进行合理存放,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钢筋安装,第一需要将安装过程中必备的工具准备妥当,然后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同时加强对钢筋安装人员的培训,使其严格按照钢筋安装规范进行操作。对一些柱梁交叉处钢筋纵横交错及其他钢筋较多的柱筋应分组编号,以防混淆。对一些斜柱、异形柱,柱钢筋应用钢管支架对钢筋进行临时固定。对于规格大于22mm的应采用机械连接。总之钢筋工程务必保证其级别、规格、数量、长度、间距、锚固长度及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2混凝土工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具有配筋多、体积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同时对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控制施工温度,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混凝土的配置、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避免混凝土结构强度受到影响。作为一种水硬性材料,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必须进行适当的养护,可以说养护施工是混凝土质量的有效保障措施。进行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为了在混凝土硬化期间,防止其表面的水分过渡流失,影响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强度,避免其表面出现裂缝。现阶段,混凝土工程养护施工中一般利用新型的养护工艺,即加入养护剂。利用养护剂能够有效的隔离空气与混凝土表面直接接触,避免水分流失,确保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的进行。当然,在进行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该对养护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大体积凝胶材料混凝土来说,其养护时间一般不能少于14天,同时也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如天气、温度等进行具体考虑。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其表面水分流失快,需要在其表面用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及时调整混凝土内外温度差,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目前,在我国高层/超高层混凝土结构中,C40-C60及混凝土应用已较为普遍,采用高强混凝土可以减少构件截面尺寸,增加有效使用空间,降低自重,节省材料费用。另外,高强混凝土流动性不佳,使泵送难度加大,促进了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国内的泵送混凝土主要采用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

3垂直运输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垂直运输作业很多,并且运输量一般较大,给指挥工作增加了难度,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在垂直运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机械,如施工电梯、塔式起重机、输送泵等等,这样才能确保垂直运输的安全,提高工程运输的经济效益。

4总结

第6篇

我国将超过10层的或者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的住宅建筑统称为高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大繁荣以及建筑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建筑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涌现。一方面高层建筑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了城市用地空间,另一方面高层建给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内容都带来了困难。而土建施工作为项目建设的主干,从建筑基础开挖一直到室内装饰部分,全部都有土建施工的内容,可谓是贯穿了整个施工周期。

二、高层土建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更是企业的形象。针对高层土建质量管理,应重点从以下几点内容着手:

1.测量控制

我们通常说高层建筑的测量工作要控制好“三线”,主要指建筑的垂直度、轴线和标高。首先,确保垂直度的方法可以根据建筑的柱网布置将建筑四周角柱的位置确定,加支撑、安装模板都需要采用吊线方式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并且可以采用激光仪和重锤进行垂直度的双重校验。其次,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要控制好轴线的传递,施工中因脚手架遮挡和层高限制,经常会导致基准点无法顺利引测,这时就需要用经纬仪将轴线引测到下一层楼的控制点死昂,并对其进行复核与纠正,以便于将每层楼的轴线和尺寸线全部放出。最后,在控制标高时,需要将每层楼控制轴线上预留出至少4个洞口。而且,为保障标高的精确性需要对其反复核实以及多层标高总和,并用水准仪抄平,以此来复核四点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之上。

2.混凝土工程

高层建筑中为了确保质量安全和加快施工进度,通常都使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施工单位只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强度试验工作即可。购买商混的一个弊端在于商混站如果距离施工地点太远,难免会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混凝土性能出现问题,影响浇筑的质量。因此,可以在浇筑前对混凝土再进行搅拌,使其恢复到运输以前的状态。高层混凝土需要进行分层、分段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30cm。泵送混凝土的自由落体高度不得超过2米,若必须要超过2米时,可增设滑槽、串通等工具辅助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均匀振捣之外,还应注意防止混凝土或振捣棒碰撞到模板和钢筋上,从而使得模板或钢筋变形;浇筑工作完成之后,要及时对梁体底板、顶板面进行两次收浆,清除多余的混凝土,保证梁体尺寸和混凝土收缩裂纹。混凝土合理的养护周期,是保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混凝土养护的关键在于控制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除了正常的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度之外,如果环境中湿度过大,或夜晚温度较低的地区,需要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覆盖薄膜保护;而如果环境中温度非常高时,则需要长时间覆盖透气性能好的施工用布,同时注意保持湿度。根据现场试块强度测试,科学计算混凝土的养护周期,认真填写每天的养护记录,确保养护工作的连续性。

3.混凝土裂缝控制

高层建筑对于承载力要求高,因此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标号要求也非常高,经常会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而导致的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极容易引起混凝土表面或者内部形成裂缝,小则影响到外部的美观性,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建筑整体结构,给建筑质量带来无法弥补的创伤。因此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裂缝,需要从各个环节着手加强控制。如浇筑过程中可设置温度检测器,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同时尽量减少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浇筑过程中采用均匀有序的振捣方式,避免漏振和过度振捣产生离析现象;在混凝土养护期间,时刻注意表面水分,处于润湿状态,从而降低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三、土建施工中的其它管理内容

1.成本管理方法

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就是对施工期间所使用的人力物力、机器仪器和原材料使用及各项费用流向开展监督、协调和控制工作,使各项费用都能符合成本计划的规定,促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项目经理是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2.安全管理方法

要制定安全守则、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确保安全设施到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几乎决定了产品的质量高低。所以不仅要做好管理工作,还应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提高培训,并使工作人员对新工艺和产品有一个熟练的了解。使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能够面面俱到,不为以后留问题。最后,在现有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应针对影响高层建筑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并且要落实到人、落实到班组,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都有着施工规模大、施工难度大、工程建设耗时长等特征,这也意味着建筑施工要受到很多原因的制约。所以为较好的保证工程进度,就一定要深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评估它会对建筑施工产生的是正面还是负面影响。做好这一工作,能够更好的利用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将建筑施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实际进度尽可能的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并将动态控制和静态控制两方面的工作做好。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工作期间,可能需要面对各种突发现象,这就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监察工程项目实际进度时会遇到很大的难度,无法准确预估实际情况。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度做一对比,从中得出偏离计划的信息,然后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维待原计划的正常实施。若使用上述措施后仍然无法满足原计划,就要对原计划的进度开展适当的调整,后面的施工就要依照新的计划进度方案执行。

四、结语

第7篇

1.1工程勘察高层建筑

地下基础施工中工程勘察属于其基础工作,其中主要勘察地质环境与施工环境2点内容。在这里,施工环境勘察即认真仔细的对施工现场附近的建筑物、道路、河流、供热、电、气等管线等实施定位,为顺利施工提供保障;对周围环境的干扰保持在可控制范围内。地质状况的勘察非常繁琐,内容涉及到施工现场的岩土地质状况,对地质条件进行勘察,旨在充分弄清楚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在此基础上,选择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地基与场地的稳定性,同时对各种负面地质作用与特殊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型式、埋深、地基处理、基坑工程开挖与支护方案的选型等方面进行探讨,阐明相关建议,从而为下一步的施工方案设计、以及实际施工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

1.2土方开挖方案

土方开挖是进入高层建筑地下基础正式施工首个步骤,确定其方案,一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状况以及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尤其是应当按照高层建筑的实际特点来制定。许多建筑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应用一次到底的方式进行,然而,因为施工的需要,大部分建筑一定要使用分层开挖方案进行,也就是边挖边支护。

1.3支撑体系选择

作为地下基础的关键承载系统,支撑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支撑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具体的施工要求与附近环境的沉降标准进行。现阶段,业界最为普及的支撑体系包括横向刚檁与混凝土灌桩立柱两种类型,各种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1.4维护体系这个体系

一方面具有支撑功能,另一方面,在地下基础开挖以后,有助于基坑的防水,同时能够确保周围墙体的稳定。所以,这一个体系主要涉及到支撑与止水两个子系统。通常情况下,维护和支撑体系在项目设计与施工环节统一开展统称为支护体系。不仅如此,施工的时候,还应当建立系统全面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尽可能的降低地下基础施工对附近环境条件的干扰。

2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上文中我们已经阐述,基础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为建筑的稳固提供保障,防止地基出现下沉现象,同时还能够防止其发生倾斜。然而我们知道,开展基础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上为混凝土,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以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基础施工建筑项目

所需要的工期相对较长,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废物,例如弃土、污水、废渣等,因此应当处理好这些废物,一定要禁忌污水乱排,废渣随意倾倒;科学合理的选择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基底回弹现象,为施工顺利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卡挖土方前,需要认真勘探地形、分析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状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施工方案与开挖方法;为充分确保施工顺利,还应当选择有效的器械,应当妥善计划施工的先后流程。

2.2把好混凝土质量关口

原材料的质量优劣决定着混凝土质量高低与施工工艺,在混凝土选择过程中,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类型。具体来说,对于民用住宅,需要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在水泥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必须具备化验单与合格证,进场之后应当按照规定对其实施相应的复试,对那些不达标的水泥,必须一律禁止其入场使用。另一方面,建设民用住宅过程中使用的砂以优质河砂为最佳,一定要认真控制碎石针片状颗粒状,其含有量务必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每天都应当对混凝土质量实施严格的检查,投料量与重量比的偏差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使其保持在某个区间中。同时,应当实施相应的抗压试验,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所使用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检查:首先,制备立方体试块(边长是150毫米),在水中或者潮湿条件(相对湿度对于80%)、温度处于17-23℃的条件下,通过四周时间的养护后试验确定。根据所取得的试验结果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核算,看其是不是满足设计标准。

2.3认真做好混凝土浇筑前的工作

在模板内浇灌混凝土,同时将其振捣密实,这属于基础施工中尤其关键的环节,是民用建筑工程的前提条件。混凝土施工并非短期的工程,其过程非常复杂曲折,因此,操作人员需要按照建筑结构的实际特点实施流水施工,将这个过程分成若干阶段进行。在混凝土浇筑以前应当认真做好各项准备,一定要对支架与模板、预埋件与钢筋等进行检查,看其质量与规格是不是满足标准,唯有每一个环节均满足设计标准以后才能够开展浇筑。对模板,应当检查其位置、尺寸、垂直度等各方面是否准确,这决定着整个支撑系统是否具有较高的牢固性,同时关系着模板接缝的严密程度。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将模板内的泥土、垃圾清除掉,尤其是其中不要有积水。

2.4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捣实等步骤完成以后,接着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条件(湿度与温度保持适宜),以确保其充分凝结硬化,最终使其强度有所提高。通常情况下,养护混凝土主要有自然与蒸汽养护2种类型。其中,前者即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利用这一种方式使其处于湿润状态,推动水泥的水化,尤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当外界温度相对偏高(例如夏天)时,应当将洒水次数适当的增加。对于后者,即把构样置于室内,室内应当充满饱和蒸汽或其混合物,于湿度与温度相对较高的条件下对其加以养护,以促进其尽快硬化。

3结束语

第8篇

1.1高支模板施工技术准备

首先,建设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专业知识,能够看懂图纸,且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内容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技术负责人应该仔细审查图纸,对图纸中模糊的地方进行标记,为二次审图提供便利。第二,技术人员在审图时还应对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快速掌握,然后开讨论会进行共同商量,并针对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三,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应对高度和尺寸进行初步设计,并针对项目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第四,规模较大的支模方案应经过技术专家进行论证并通过,方案应经技术负责人最后审批在进行实施。

1.2施工人员准备

高支模板施工前应做好施工人员准备,应做到项目部管理人员合理有效分工。具体人员准备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获得批准和通过的方案与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及时对技术要求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还应对项目部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以确保质量达标。第二,项目木工长应对工程中涉及的技术进行相关传授并对工程的实施进行监督;工程竣工时应考察是否达到验收标准。第三,项目专职质检员要及时检查工程质量,质量不合格的应勒令其施工人员及时修改,尤其是要对项目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考核以确保其达标。第四,项目测量员认真负责工程的测量工作。第五,项目专职安全员应对将要竣工的项目及时履行检查职责,对项目不合格地方尽快做出调整。如果项目中存在支架时安全员也应对其进行检查,以免漏掉。

1.3施工材料准备

一般而言,高支模板施工选用的建筑胶合板为18毫米,且为扣件式钢管支撑。相关负责人在对施工材料进行购买前,应对材料的出产厂家进行仔细考察,同时进场检验钢管、扣件的规格,确保其规格与施工设计方案一致,高要求地保证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设计要求

2.1一些经常被忽略设计要求

第一,设置的立杆间距难以保证水平横杆贯通。设计模板支撑系统的时候,要按水平构件的尺寸大小对荷载进行计算,再分别对立杆间距进行准确的确定。如果板下立杆间距和主、次梁不一致时、纵横不成行时,因为构造上的不足,水平横杆不能纵横贯通,就会削弱架体整体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在设计方案时,依据荷载的大小,主、次梁下的立杆排距做到一致,并对梁下每排立杆的间距和根数进行核定,对于板下的立杆间距,应选为梁下的整数倍,这样才可做到水平横杆的完全贯通,提高架体的整体稳定性。第二,边梁下的模板系统缺乏有具体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节点图。高层建筑框架梁下的模板系统边缘多为临空面,一旦在设计方案时不充分重视,会导致施工工人把支撑杆联接到外脚手架上,对模板支撑系统和外脚手架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连墙杆的结构特点和设置方式不符合要求,给实际操作带来不便。大部分工程的几个面或某一面没有剪力墙,多数没根据工程特点设计方案,不具有针对性的,应对连墙杆的连接措施和连接部位进行规定。第四,容易对后浇带结构特点进行忽略,对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带来影响。对高支模施工方案进行编制时,应对浇带的结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并在后浇带处设置独立的支撑带,同时在进行连续施工时,逐一对应设置上下层的立杆。第五,忽略顶部支撑点的设计要求。立杆顶部最好设置支托板,且与支架层顶横杆高度距离最好不要大于400毫米。当顶部支撑点在顶层横杆时,应向立杆靠近,最好不要超过200毫米。

2.2高支模板施工时应注意的构造要求

高支模板施工时应注意两方面的构造要求。第一,应全面对支撑架搭设的要求进行了解并掌握。搭设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水平杆和立杆的接头应在不同的框格层中全部错开进行设置;对于横杆的水平偏差和立杆的垂直偏差应确保小于扣件架的规范要求;对于钢管和扣件的质量应该和扣件架规范要求符合;设计地基结构层支座时应该符合承载力要求。第二,应注意整体性构造层的构造要求。如果支撑架的横向高与宽比大于或等于6或高度大于或等于20米时,应该对双向水平加强层或整体性单向进行设置;对单向水平加强层设置剪刀撑或水平斜杆时应按照每4至6米沿水平结构层进行设置;在支撑的中部和顶部每隔10至15米设置双向水平加强层;时刻确保高支撑架的底部和顶部必需设置水平加强层。

3结语

第9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工程; 安全管理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ing of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onstruction equipment, now many building problems and bottlenecks have been breakthrough and solving, and has obtained good results. Especially in high-rise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matured perfect, and building height is in continuously break. But for high-rise building is concerned,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engineering probl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nks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quality all have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Thus, this paper is mainly aimed at now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related problems on detailed analysis, and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Safety managemen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正在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土地匮乏、人口密集等不可逃避的困境。而这一难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如今的发展势头。现在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寄希望于高层建筑,以提升土地单位面积的使用率,从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以及经济发展需要。但是现在的高层建筑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不断钻研,在施工工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其中的施工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是现在高层建筑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制约着高层建筑的健康发展。

1、高层建筑的特点与现状

安全施工是高层建筑中的核心部分,而如何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则是整个施工管理的管理目标。主要是保障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项目的成功达标,因而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针对高层建筑施工项目来说,安全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了,这主要与高层建筑的特点有关。

1.1 高层建筑的特点

(1)高。高层建筑的首要特点就是高,因而建筑项目的层数也较多、工程量较大、高空作业的比重较多。在施工工程中,高层建筑就需要更多的垂直运输以为施工提供原料,而高空作业的人身安全以及防范措施要求也较为严格。

(2)深。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因而需要较为坚固的地基作为基础,保证整个高层建筑施工的稳固性。所以这里所说的“深”指的是建筑物基础埋的深度,而埋得越深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结构,以免因挖掘不当而引发事故发生。

(3)长。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大、施工技术要求严格,因而必然会使得整个施工周期较长。其实对于高层建筑而言不光是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其实它在设计阶段与审核阶段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勘测与考察,因而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少。

(4)密。之所以建筑高层建筑物就是因为土地资源的稀缺,以及周围环境的复杂。高层建筑物一般建筑在市中心地区,因而在建筑之前需要对该地区的地下部分进行详细的勘察,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2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现状

(1)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不利于防范措施的实施。由于大部分的高层建筑的施工都是在高空进行,而物料向高空运输也不方便,所以如果高空作业时发生意外也不便于开展施救措施。例如,高空发现火灾事故,此时自来水的运输就没有路面方便迅速,进而错失了灭火的最佳时期。

(2)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防范意识降低。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因而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很多施工人员容易精神麻痹,进而降低对安全管理意识的重视。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需要进行专业检查与维护,但是在高层建筑项目中设备一般用一到两年时间,长期的使用致使相关人员对设备检测这一环节的忽视,从而造成重大的施工事故的发生。

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对应措施

(1)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由于高层建筑项目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因而易造成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容易产生感官上的疲劳感,进而引起施工人员对对有些问题不够重视。此时应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积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定期开展安全防范常识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教育课程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针对不同的施工部门开展不同的内容的关于安全事故的课程,以增强施工人员对近期工作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施工人员对行为规范反思、总结。

(2)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通过对施工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内容的划分,将整个工程施工责任落实到人,将工作成效与个人的责任相联系起来。这样做既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也可以增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提升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性。

(3)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首先,在施工前应该做好安全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一,对施工工地的实地勘察,已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二,根据施工项目的大小,准备充分的安全防护设施以满足施工人员的需求。其次,要在施工工地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活动,并根据每一个施工部门工作性质的不同开展不同的技术培训工作,以提升施工人员面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最后,根据安全管理条例制定出相应的平定准则,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的评定工作以及审核工作,从而保证安全工作的落实与开展。

3、小结

随着施工设备的不断更新、施工技术的日臻完善,现在的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高度。然而,安全管理工作仍然是高层建筑中不变的主题,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技术得到不断改进的今天,相应的施工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如今高层建筑的发展。从实际经验中寻找突破口、结合现代管理手段,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以全新的动态管理理念将安全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好地为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跃,刘宗仁:高层建筑施工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 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