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09 10:51: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 语文教学

首先,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目的何在?多文本阅读的益处是什么?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普通的语文课阅读教学一直都在进行,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在跟进。无论是单文本阅读,还是多文本阅读,阅读有几个鲜明的作用:提高修养,获取知识,传承文化。那么我们为什么更热衷于多文本阅读教学这种形式呢?因为多文本阅读不同于单文本阅读的地方是:课堂容量大了,更多的时间可以放在学生的阅读上,老师的讲则必须是精讲,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是同时阅读几篇文章,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这种阅读形式更贴近“阅读”的本真意义,或者说更贴近“阅读”的本色;同时对于老师而言,相比于单文本的深挖掘,多文本阅读也给了老师更多的自由,在教学设计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教学上则更多地体现了老师的个性与特色,语文课进而也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其次,多文本阅读教学如何提升有效性?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有怎样的关键意义?

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很多老师花费不少精力来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寻找了很多课外的相关文章,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设计。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我们的教材在编纂时,已经是按照相同的主题进行了单元的编排,同一单元的文章为什么不能作为多文本阅读的素材呢?再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的《短文两篇》,在同一课之内的两篇文章《陋室铭》和《爱莲说》已经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体会“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手法,又为什么要寻找那么多课外的生僻古文来学习这个知识点呢?这种做法是否有一些舍近求远呢?所以,我认为,如何提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在进行多文本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必须明确的就是“我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多文本阅读课,我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从课内衍伸到课外,只是同一主题的深化,老师要做的基本就是筛选相关的素材,推荐给学生,稍作点拨总结即可。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读者的精神洗涤的过程,是读者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任何一位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做的。而教师的意义更多的应该体现在给学生方法和启迪,“教是为了不教”,如果学生毕业多年,他依然手不释卷,依然热爱阅读,专注于阅读,能从阅读中找到乐趣,甚至能从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成功的。从这个层面,我认为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设计可以有两个基本的思路。

再次,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的思路?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思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我认为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设计可以有两个基本的思路――“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所谓“同中求异”即在主题与写法相同或相近的文本中发现不同之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的《藤野先生》和的《我的母亲》以及的《我的童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可以就这个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开展多文本阅读。但是如果进行“同中求异”的思考,就可以从写人叙事的方法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设计。例如三篇文章都有一个共性即通过典型的事件突出人物的性格,这是“同”,那么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是否还有个性化的“异”呢?通过这种方式的深入思考,还可以发现《藤野先生》在塑造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是,运用了“正衬”和“反衬”这种表现手法,仙台人民是“正衬”,日本学生是“反衬”,而在《我的母亲》这一课,母亲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大嫂和二嫂也起到了“反衬”的作用,但文中没有”正衬”。在《我的童年》中,衬托这种笔法就不明显。这种“同中求异”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有更为深入的探索和发现。

所谓“异中求同”即在主题与写法不相同或不相近的文本中发现相同之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的《雪》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以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三个文本,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放在一起进行阅读的时候,是否可以发现其中隐约存在的共性呢?我认为,它们有共性,即三个文本背后都有一个勇敢不屈的斗士形象,都有一片拳拳爱国心。这种“异中求同”的思S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多文本阅读教学是今后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教师的教学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两个思路进行多文本阅读的设计,将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第2篇

课堂导入应该是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小趣;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因此,在课堂导入中应突出“新、奇、趣、简”,只有这样才能让一节枯燥的语文课变成一节让学生回味无穷的成功的课。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精彩论述。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便是纯粹的金钱。金钱能使冰炭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形同陌路。法国优秀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以他卓有成就的小说对此作了准确犀利的阐释。如果我们设计好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导语,就会富有启发性,有助于启发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2、创设良好课堂情绪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绪,是一节语文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只有在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里,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关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在不断地参与、交往、思考的状态下,感受成长的喜悦,释放个性与潜能,愉快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可以是播放音乐,或者播放优秀老师的课文朗读,尤其是优美的散文诗如《海燕》《雪》,或者戏剧如《雷电颂》等,学生听名师的配乐诗朗读,一开始就紧紧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情绪。有条件还可以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视频资料,形象直观的画面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散文意境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就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3、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实践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即老师力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教师则是角色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坚持新颖性、独创性和多样式性的要求,否则研究的目标会出现偏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培养。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时,针对文末作者写道:“每当我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藤野先生的照片,似乎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我就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自己就是藤野先生,当时他会对鲁迅先生那时的行为表现说出怎样的话来。

4、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

第3篇

关键词:重视反思 ; 提高;教学技艺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教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教学发展的要求,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的讲授逐渐被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为辅的现代教学模式所取代。但在一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了自身应在课前、课后所下的功夫,从网上下载相应的教案,不考虑学情、班情、教情,照抄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教学效率低下。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讲授危害性更大,因为他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增长了教师的惰性。当然,并不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可以借鉴、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借鉴、使用可以,关键是我们要从中去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从而做到教学相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水平的办法和途径很多,不过,我认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那么,什么教学反思呢?

笔者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自己如何教、如何学。这实际上就是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做好学之师。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不少教师按照要求写了不少的教学反思,但大多数只是走过场、图应付,不知道究竟应该反思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写。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写教学上的“收获”,即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精彩之处

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写:

1、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的好的做法;

2、教学过程中临场应变所采取的措施、策略;

3、更符合教情、学情的板书设计;

4、教学中渗透与应用哪些教学思想、方法,收到了什么效果;

5、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

二、写教学上的不足之处

无论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师,多么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问题情景的创设,学习活动的组织,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教师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的宝贵资料。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在绵阳举行的2012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公开反思自己所上的《卖鱼的人》一课的不足之处,给教师树立了榜样,更加证明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三、写教学过程中采取的策略、临场应变的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例如,我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一课时,针对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的赠言中使用的“管治”与课文中第八段中的“统治”一词,让学生进行区别,通过比较辨析,学生明白了在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又如,原来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作者抒发的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然后反过来让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感激、怀念藤野先生,他是怎样一个人,课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他的品质的。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结构,也迅速掌握了课文内容。

四、写学生的独到见解、看法和观点

一个教法高明的老师,也必定是一个虚心学习、善于求教的老师。在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能够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五、写“如何改进”

教师上完一节课下来,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想想本节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没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什么新方法;针对学生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和引导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及时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不妨写写“再教设计”。经常这样做,可以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教学技艺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第4篇

问题设计一:

主问题:文中“精神虐杀的这一幕” 具体指什么?

根据这一主问题,又设计了三个相关的小问题:

1.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文中的弟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弟弟”与“我”进行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理解)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教师进一步追问:文中的“我”真是一个无情人吗?课文中的“情”表现在哪里?

问题设计二:

1.课文围绕风筝写了一件什么事?(做风筝,毁风筝。)追问:谁做风筝?谁毁风筝,怎么做的?“我”怎么毁的?

2.“我”毁坏的仅仅是风筝吗?追问:“我”为什么毁坏?(明确认为没出息。)真的没出息吗?(不是,因为“我”后来知道“我”错了,知道游戏是儿童天性,这是精神虐杀。)

3.“我”毁坏风筝做得对吗?(明确,不对,这是精神的虐杀。)追问虐杀了什么?谁是虐杀者?谁是被虐杀者?

4.知道不该毁坏风筝后,“我”已经很自责了,并想到要补救,为什么还要感到悲哀?“我”悲哀什么?

5.追问“我”为什么要补救?补救有机会吗?被虐杀的人怎么看待补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被虐杀者麻木,虐杀者清醒,人生的悲凉。)

两种不同的问题设计,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问题细碎泛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仿佛被老师牵牛鼻子般地“引君入瓮”,学得被动无力,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后者则采用由一个主问题引发三个层层递进的小问题的方案,每个问题又都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被深深触动了,我知道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将课堂提问当作艺术去经营,让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叩响教改之窗。以下是我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尝试。

一、立足文本,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庄子散文《庖丁解牛》中面对一头全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教学与之同理,抓住着眼于全篇的主问题,必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讲,“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那么,怎样设计主问题,设计怎样的主问题呢?

1.设置探索性主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课的教学目标,即把教学目标问题化,巧妙设计出探索性大问题。通过一两个探索性大问题来牵动课文与学生,学生思维才能被课文内容紧紧吸引。例如教授《藤野先生》一文,为了达成探究人物,把握明(藤野先生的性格品质)、暗(鲁迅的爱国情感)两条线索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两个主问题:(1)藤野先生是位怎样的老师?(2)藤野先生为什么能如此关怀爱护一位“弱国”留学生?这两个问题由易而难、由表及里地牵动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学生在深入思考后才会认识到是鲁迅的爱国情感吸引、感动了这位日本老师,之后更是会饶有兴趣地去探寻鲁迅爱国情感的具体体现,终究豁然开朗,原来这种情感体验在字字句句,不仅是看电影事件、匿名信事件、赏樱花事件,就连两处地名“日暮里”“水沪”也暗含此意,学生不禁赞叹鲁迅文章的高妙。教授《范进中举》一文,为了达成探究人物形象、把握主题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层进式的三个主问题,即:(1)范进中举后谁变了?(2)他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些貌似平常的问题设置,正因是经过了教师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以势必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再如教授《我的母亲》,为了达成把握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我让学生找出能揭示母亲多重身份的语句,由此展开分析。学生们欢快顺利地通过分析文本得出结论:母亲是位严爱相济的母亲;母亲又是位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后母;母亲更是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的寡妇。

课堂教学中,若想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特点,通盘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巧妙设计出一节语文课的探索性问题。

2.设置品味性主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要达成这一目标,核心就是“品味语言”。语文教学就是咬文嚼字、绞尽脑汁设计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挖掘品味课文中典范而精妙的语句,从语言细节去理解、分析、推敲、比较,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自然会随之提高。例如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我设计了一个最简单但也许是最适合学生与文本的问题:“请找出能表现菲利普夫妇性格特点的语句,要求:(1)有感情朗读;(2)分析人物此时的心理。”学生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甚至细节描写,感受到了他们的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爱慕虚荣,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而此前我的教学设计则是“结合文章说说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兴趣相对小了很多。可见,不同的文章适合不同的问题设计,而品味语言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再如教授《孔乙己》一文,要求学生找出交代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进而抓住“唯一”大做文章,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的特殊形象跃然纸上。

3.设置矛盾性主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学生对每篇文章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突破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课文重难点的理解将要水到渠成。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伟大”“悲剧”是什么意思?“伟大”与“悲剧”矛盾吗?这样提问,势必会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伟大”的含义时,也便掌握和理解了文本的主题思想。可见,教材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

4.设置比较性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体会异同

通过比较分析,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之处。如《背影》和《我的母亲》都是表现亲情的,所不同的是《背影》的作者是怀着愧疚之情述说的,而《我的母亲》的作者则是带着一份崇敬之情来写的。先找到不同,再想想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两篇课文表达的不同感情。同样可通过对不同内容的分析比较,找到它们的相同之处。《春》和《济南的冬天》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季节的景色,但文章有无相同之处?为什么会有相同之处?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能体会到两文的作者都流露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5.设置体验性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丰富体验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与教师、作者间的差异,珍视每个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感受与理解,巧妙设计出蕴含学生生活体验的问题,以便给学生搭建一座与作者对话的桥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授《敬业与乐业》时,可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梁启超,面对青年学生,你将如何发表演讲,告诉他们对待目前或将来的职业所应采取的态度。继而研习本文所提供的议论文的四种写法。教授《云南的歌会》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可问:“云南歌会和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通过如此体验,便可把握云南歌会的特色,从而把握全文。课堂教学借助这些体验式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提高了对文本、对生活的感受力。

二、讲求实效,设置“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小问题

主问题能够一线串珠地带动课文的整体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学生的读写说思成为了课堂的主要成分,气氛生动活泼。与此同时,我们还需关注主问题统摄下的小问题,它们也构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1.设置层进式小问题,化难为易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滞塞,出现课堂冷场的尴尬局面,更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于一些难度大的问题,要降低难度去处理。例如教授《那树》,在提出主问题“那是一棵……的树”后,随即抛出两个层进式的小问题:(1)请找出描写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并体会词语的妙处;(2)请划出描写人类砍伐树木的语句,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很容易理解本文的主题——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再如讲授《沁园春·雪》时,如教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关系”,学生恐怕难以回答。此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几个层进式的问题以降低难度:(1)词中上下阕的关系是由景及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历史英雄的评价?(2)作者为什么这样评论古人?(3)词中歌颂的是今天哪种人?(4)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该做何理解?这样一问,可以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难点的理解。

新《课标》揭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要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要运用一份智慧去把握课堂,照顾全局。当学生的思维大门已被打开,教师必须讲求追问艺术。例如教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最重要的品质——毫无民族偏见,往往是学生容易忽略的。于是,教师可追问:文中提到“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为什么用了一个“最”字?联系背景,学生会顿悟。问题提出后,学生启而不发时,不妨让学生重新回到文本,通过变换角度或降低难度来追加提问,问题也许会迎刃而解。

2.设置开放式小问题,有效延展

第5篇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美育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对加强素质教育,发挥语文学科的美育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来补充课文内容,能以美求知。

1964年,加拿大著名大众传媒研究者麦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例如,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话筒是嘴巴的延伸,收音机是耳朵的延伸,电子计算机是大脑的延伸,这些是媒体的基本特性。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电教媒体,去补充课文内容,以收到以美求知的效果。播放录音,范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使用投影仪和幻灯就可以给学生形象直观美的感染和陶冶,有利于补充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微机打字写作可以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扩写、缩写和续写,锻炼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藤野先生》一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待人热情的品德和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要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知道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一生的影响。这时可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内心独白进行录音:“……我认为在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样更能打动他们的心,使他们听得入神、入境、入脑、入心,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透彻。

二、运用多媒体来营造课堂气氛,能以美激情

心理学研究明: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有力求认识和掌握它的迫切愿望与强烈的要求。由此可见,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想学爱学的兴趣,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多变,而一旦他们的认识伴随着情感,这种认识就会更丰富、更深刻、更主动。教师善于捕捉教材,就能引发学生兴趣和知识点,恰当及时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情绪最佳的状态下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审美情趣。说明文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一种新文体,内容一般比较枯燥无味,不像记叙文,有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喜欢阅读说明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首先在导入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事先准备的多媒体图片(各式各样的桥和一道美丽的彩虹)让学生们猜想这是什么桥?然后引出课文《中国石拱桥》。大家首先熟悉了石拱桥的外形,弯弯的像一条彩虹。这样的导入,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这条优雅的弧线和美好的事物连接在一起,在感性上认同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雅。在教学《三峡》一课时,学生对三峡的美在文字上有了一定的理解,我运用多媒体播放“层层叠叠的山峰耸入云端”“湍急的水流一泻千里”“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风吹过松林”“活泼欢快的鸟儿在唱歌”“树上的猿猴在悲哀的啼叫”,这一幅幅山高林密的大自然美景,激发了学生看三峡、听三峡、想三峡、游三峡的兴趣。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而产生愉悦、亢奋的情绪。我适时点拨诱导,让学生表述自己心中的“三峡”。学生“情动而辞发”,各抒己见,对三峡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捕捉这一“兴奋点”进行点拨诱导,既激发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独特感受中去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运用多媒体来促进生活体验,能以美启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初步教学的责任是要教儿童真实地观察,可以尽可能完全的、鲜明的形象来丰富他们的心灵,这些形象以后成为儿童思维过程的要素。”儿童在感知事物时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儿童观察时,教师要善于作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如在教学《台阶》一文时,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这一环节,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同时课件演示父亲重修台阶的情境,形象地感受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理解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此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此外,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形象性,即保持与感知和表象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时,要适应学生思维和记忆的特点。这样可使学生的认识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实现广泛化和抽象化,形成概括性和生活的体验,去辨“真伪”、分“美丑”。

四、运用多媒体来辅助学文体悟,能以美储美

爱听优美的音乐,爱看生动的画面是少儿的天性。在教学中依据课文内容配以节奏协调的音乐或放投影、录像,会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学习课文时不管是边读边播放辅助音乐,还是边读边播放教学投影,只要使之与学习课文同步进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我先用视频播放软件连续播放鼓手们热烈豪放的演出场面:“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地擂鼓狂舞。”黄土高原上人们旺盛的活力,腰鼓浑厚粗犷的鼓声,很快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伴随着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学生的情绪在心灵的震撼中不断升腾。又如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在屏幕上呈现出如下画面: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古道旁,枯藤缠绕的老树上,鸦雀绕巢低旋,不时鸣叫几声;不远处,稀疏的村舍旁,小桥下的流水潺潺流过,人们正在准备晚餐,炊烟袅袅。这时,一个旅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装束,这是个异乡人。他望着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生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让学生通过展示的场景展开联想,由异乡人的感慨联想到他的离愁,使学生的思维在抽象―具体―抽象之间穿梭往来,对这首诗产生更深刻的感受,把感受到的意蕴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成为具体可感,上升到一定思想高度。

五、运用多媒体去课后拓展延伸,能以美导行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这样的描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不会使用网络与外界沟通,不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就无法在信息社会中谋求发展。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教学,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给我们留下了推测揣摩、思考想象的空间,体现了艺术魅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延伸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展思维,并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图中的演示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创造性地开发和拓展文本资源,使文章的艺术美、情感美得到升华,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并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故乡》等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播放了一段有关邳州的美景:风光秀美的沙沟湖,挺拔笔直的“天下水杉第一路”,古色古香的港上银杏园,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激起了学生心底的感情波澜。我及时引导学生:要使家乡更美,就得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种花植树,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紧跟三维目标,舍去漫无边际

许多学生会私下反映语文老师讲课跑题,能从鲁迅讲到美人鱼。曾几何时,我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语文课堂能给学生拓展更多的课外知识,然而盲目的拓展造成了喧宾夺主,同学们听过热闹以后,往往很难回到学习任务中来。鉴于此,我们必须在备课阶段就明确三维目标,这样课堂才会始终围绕在指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情感。这其中的情感目标是之前我们忽略的,请看笔者曾听过《藤野先生》的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1.阅读第一段后,抛出问题:文中为何出现“清国留学生”这个称谓?作者在写清国留学生时,主要从哪些特征来写?为什么这样写?

2.阅读第二段后,问题继续:这些清国留学生在做什么?(学跳舞),在当时的背景下他们这样做合适吗?请同学们参照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讨论。

案例二:老师先对文章写作背景进行阐述,同时以多媒体视频给大家展示当时的清国留学生概况。然后再让同学们边读边思考,最后回答问题:鲁迅先生对待清国留学生持怎样的态度?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案例二的教学设计是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情感出发,没有盲目地抛出问题,而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摒弃了教师全程追问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探索的时间。确切地讲,落实三维目标不是一二三搞问题陈列,而是要通过情景、方法的引导,让学生随着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进行探索和讨论,这样才能净化课堂,抛弃繁冗杂陈,取得花落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倡导自主探究,舍去照本宣科

自主探究是新型学习模式的核心。语文是相对比较开放的学科,许多知识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体验过程是理论说教无法做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舍去传统的被动学习,以鼓励和诱导的方式积极开创自主探究教学新模式。

比如:我们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五柳先生传》时,笔者就设置了如下教学方案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欲望。

(1)设置启发问题

问题要有纲领性,能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探索研究: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在纲领性大问题下,可以设置引导学生层层自主探究的小问题:

A.“五柳先生”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体现了陶渊明怎样的处世精神?

B.找出文中描写五柳先生生活志趣及性格特点的词句,分析描摹手法,讨论刻画了陶渊明怎样的形象?

C.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与他的精神境界是不是相悖,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2)学生探究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讨论学习。

1.首先通过工具书全面掌握文章的生词读音及意思,能顺利通读、理解全文。

2.结合全文精神,讨论回答问题A,得出“五柳先生”之名是由宅边五柳而得。从家居环境来映衬其心境清静、淡雅、简朴,表达淡泊和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等词句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通过他的读书、饮酒、著文章三大志趣,还原给我们一个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五柳先生。

4.“好读书不求甚解”反映的就是陶渊明读书“读其魂”的最高境界,正体现的他“情趣高雅、人格高尚、志向高远”的性格特点。

5.小组合作先解决分项目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探索成果,最后用300字左右的内容概括纲领问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最后有90%以上的学生自己完成了概括总结。这才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有效摆脱了教师是课堂主人的旧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知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三、推崇精讲精练,舍去絮絮叨叨

许多学生都对传统语文教学中老师的絮叨说教烦恼不已,所以,我们在一线教学中,一定要摒弃事无巨细的说道,通过精练的讲解来启发学生,这样才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具体操作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精心设计启发问题和课堂练习,以夯实基础为目的,尽量做到少而精,做到当天巩固即可。如:工整抄写生字、词,背诵精彩段落,写读后感等等。如此精讲精练,才能富余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明确全文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这样才能为积极自主的探索奠定基础。

四、启发举一反三,舍去盲目鏖战

第7篇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朗读 默读 诵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语文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正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其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既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要点。少做多读是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朱光潜先生说:“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出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豁然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速度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可见,语文阅读教学贵在读。

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指导。

一、朗读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手段,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此文,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艺术形象。学生在熟练的大声朗读的过程中,心中感情和文中感情融为一体,心中之情正是文中之意,不需老师多讲,更无须发愁。学生在自然快乐朗读中已经受到震撼,文中深沉而炽烈的情感已然感动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同时也加深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一切仿佛自然天成,一切仿佛在意料之外,其实尽在意料之中。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朗读,这个我们既怕浪费时间又怕耽误讲课的朗读,正是它成就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

可以说,没有读书就不是语文教学。现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读得太少,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不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答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习作都有不少困难,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很多学生读不好书,写不通话。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从应试教学中转变过来,把阅读教学的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耐性认真细致地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整体联系地读,在读中使学生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二、默读

默读是语文阅读训练能力的方法之一,它既是人们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又是人们阅读文章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对默读通俗的解释即无声阅读。默读是用大脑直接感受文字的意思,而无需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它是获取文字信息、局面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人们平日生活中读书读报不可或缺的方法。一般来说,默读的速度要比有声阅读快两倍以上,默读是“简化了”的朗读,它省去了不必要的发声,直接用脑去“读”,是日常生活的需要,比朗读更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思考、比较、理解。从长远的角度和学生个体发展来看,默读似乎显得更实用些。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默读的要求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适时运用默读这一方法进行教学。我在教授《藤野先生》一文时,要求学生自由默读文章第一部分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请标出最能表现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词语和句子。(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3)从“我”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默读之前我对学生提出以下基本要求:(1)默读时不出声不用手指;(2)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3)默读时坚持做到眼看、手写、心想。

在学生默读时,我会走下讲台随时提醒学生默读中出现的不足,指正学生默读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默读的速度得到提高,默读效果更加明显。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我只需稍加点拨,问题便得到顺利解决,无需大动干戈地反复分析讲解,且效果极佳。有时学生思维积极,其问题答案新颖又别致,充分显示了这种教法的科学性。

因此,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教师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张扬。

在运用默读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加强精读、略读和浏览的训练和应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如我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让学生浏览文章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让学生略读课文24―31自然段,了解这一层中写了几件事情;让学生精读课文最后一段,找出作者因受藤野先生品质的激励、教育,而决心勇于革命,为国战斗的句子,并加以体会。这样的阅读教学既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又提高了阅读质量,还培养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三、诵读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诵读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古诗文的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读诗的重要性。诗歌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较其他文学形式更适宜朗读和背诵。叶圣陶说:“文章要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在教学中,我常常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例如在教学杨炯的《从军行》时,先让学生大声朗读,然后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想象轻轻低吟,接着组织学生齐读,重点指名学生个别读,最后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并组织学生分组加手势吟读,让学生在朗读吟诵中体味。当然,无论采用哪种诵读方式,教师都应当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的音节、声调、节奏及其变读,感知诗的韵律美。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通过大量的词句分析,背景介绍,用接近翻译的办法想企图弄清作者到底说的是什么,教学过于理性化,像教说明文那样进行图解式的分析。至于这首诗的整体意义,跟时代有什么关系,却抛到九霄云外,诗歌的意境被肢解了。

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是被教师遗忘的最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我们要让读回归到语文阅读课堂上来,并和学生一起平心静气地读出作品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毕田增,周卫勇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3,1.

第8篇

一、在“意外”出现时引领生成

在动态的语文课堂中,尽管教师课前能预备好不同的教学预案,但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面对课堂中出现的诸多意外情况,有经验的教师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信息,巧妙引导,寻根究底,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从而不断引领学生的智慧生成,让教学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以笔者教学《小巷深处》一文为例,正当我与学生热情畅谈“母爱”这一话题时,突然一位送雨伞的学生的家长“闯进”教室,带着对女儿微笑的眼神,轻轻地说了声“路滑!当心!”放下伞就走了。原本为家长的无礼打乱我正常的教学秩序而生气,但转念一想与其大声批评,让彼此心情不爽,不如顺势而导,捕捉这课堂“意外”。于是笔者急中生智,设计了一个“爱心是___,让孩子____”说话练习。没想到引发了一句句精彩生成:“爱心是母亲的一把小雨伞,让孩子免遭风吹雨打”;“爱心是母亲的一个眼神,让孩子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母亲的一句话,让孩子感到亲情的温暖”等等。教学实践表明,一个善于机智把握课堂意外的教师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教者能机智把握课堂意外,智慧引领生成,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激荡。

二、在多元解读中引领生成

所谓“文本解读”是指在不同思想意识的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生长点、突破点、延伸点及新的教学程序的过程。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读者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但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一颗宽容的心来看待学生们的多元解读,从而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创新思想火花的迸发,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教学《白兔和月亮》一课时,教者出示问题:“为什么说请求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是慧心未泯呢?”围绕这一问题,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产生了正反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本解读。一种观点认为:拥有了月亮,她反倒“紧张不安”了。具体可从“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等词句可以看出来;另一种观点认为:她喜爱月亮,追求月亮就是自己的理想。那么,得到了就不应放弃,即使心里有所不安,这也是为理想必须付出的代价。我想,她现在的关键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文本多元解读的过程就是他们融入社会、感悟人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三、在思维争辩时引领生成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引发思维碰撞,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引发创新欲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当课堂中的学习观点出现分歧时,教者应及时关注,有效调控,引领生成。

例: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分析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惜别恩师时的语言――“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是有用的”一句时,许多学生认为这是鲁迅在撒谎。围绕这一问题,学生间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此时教者面带微笑,出示问题进行启发引导:(1)同学说得很有道理,是撒谎;鲁迅是在撒谎,可他为什么说谎话呢?(2)他的谎话和一般谎言有什么区别呢?如此点拨,学生明白了这是鲁迅在安慰老师,是他的“善意的谎言”。在此基础上再和学生一起探求生活中的“善意的谎言”。生1:在人们请客赴宴、出外旅游等生活的角落里到处都有“善意的谎言”的影子。生2:安慰病人需要善意的谎言。生3:人与人之间缓解矛盾、消除摩擦、避免隔阂也需要善意的谎言。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探求生活中“善意的谎言”,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在深化文本理解的同时,也培养了其辩证思维能力。

总之,“动态生成”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具有一定的丰富含义。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加大这方面的思考力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以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为教学背景,以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课堂活动为主要教学策略,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

参考文献:

1.陈杰.《课堂: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1期

第9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简约;高效

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是M可能用简约的方式,引导学生徜徉浩瀚的语言文学,努力让学生在愉快而踏实中进步,从中感受幸福的语文学习。这客观要求语文教学要变繁杂为

简约。

一、问题制定简约化,简约而不失精彩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及文本三者的对话过程。教学要做到简约而精彩,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对话的本质,以话题引领对话,把握好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阅读教学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又出现新的不足,即,课堂问题设置过多,这种新“满堂灌”,取代了原来教师讲解过多的旧“满堂灌”。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流程中新课内容学习基本上被教师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占领了,学生在课堂上忙于寻找问题的答案,没时间自己去充分走进文本,去思考、体会、揣摩、感悟文本中的意蕴,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问题,竟借助各种教学辅导用书,不经自己头脑思考,而是找到相应的答案回答了事。这种貌似紧凑的课堂节奏,其实明显体现出学生思考的肤浅化,学生没能真正消化理解,没有好的课堂生成性问题,更谈不上课堂收获。听过一堂教学片区开展的《藤野先生》的公开课,在30分钟的课文分析时间里,他竟设计了大小达16个要学生思考回答的问题。以致出现学生还没思考完这个,紧接着就要思考回答下一个。一些关键的问题,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才刚开始进入主题,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打住,强行让学生停止,继而进行讲解,造成“启而不发”,学生思考肤浅,文本解读不深。看似热闹的一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得到有效的收获。

课堂是有固定的时间限制的,同是一堂课,教师设置的问题多,提问的时间自然就多了,这样挤占了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语文学科的特点,非常注重学习主体的个人感知实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开展积极主动的对话,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安排时间给学生。减少设置的问题数量,力求做到让问题量少而质高。一般而言,一堂语文课中所设课文内容的问题限定在4个以内为佳。这也要求教师紧扣教学主目标,精简问题,提高所设问题的质量,让学生在自行研读中,自主感悟后再作回答,这样的问题才简约而精彩、量少而高效。

二、手段运用简便化,简便而不失高效

学习语文,应当充分遵循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课堂教学设计,要切合所授课内容的教学实际。一段时间以来,很多语文公开课堂,过多展现现代教育数字媒体的功能,图像、文字、声音等齐上阵,使语文课“光怪陆离”“精彩纷呈”。其实,现代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确能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局限学生的想象,扼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审美创造,阻碍学生学习语文。有位教师在进行《中国石拱桥》的导入时,运用多媒体的十几张幻灯片展示了世界各地形形的桥,花费了近6分钟,让人觉得仿佛是在上有关桥知识的综合实践课。虽然课堂上让学生饱览了各种桥,但冲淡了本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造成舍本逐末、主次不分。

现代教学手段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要合理应用。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认真钻研教材,研读文本,以平常心来上常态课。教师用自己生动的语言,优良的教学技艺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学习文本语言,体验、感悟文本的情感,使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上例进行《中国石拱桥》的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只需展示几张有关中国石拱桥的幻灯片,如比较典型的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幻灯片,课堂上再结合课文中对这两座石拱桥的文字介绍进行教学,这样图文并茂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根本不需要展示与石拱桥无关的其他桥梁的幻灯片。

“朴素是优雅的灵魂。”听余映潮、钱梦龙等老师的课,他们的课堂,现代教育手段并不多见,但是却以质朴而简洁的教学语言,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认真地听,尽情地说,深入地读,随之自然也能愉快地写了。这种简便而朴素的美,才是高效的大美!

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应是简明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洞开学生的心门,抹亮学生的底色,让学生从文本,从课堂的小天地走向生活的大世界,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