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咬文嚼字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20 11:16: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咬文嚼字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咬文嚼字教案

第1篇

语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并有自己的主见。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明确作者观点。

2、理解炼字即是锤炼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猜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或对咬文嚼字的解释导入课文。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三、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2、释义

四、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速读文本,说说文中举了几个实例。

明确:

2、这几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读如下句子:

①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

——你是贱人?你是!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

第二个例子,“李广射虎”一段。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个例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

第三个例子,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

第四个例子。苏轼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作者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这个关联指联想。联想的效果是点铁成金。应该注意的是,作者在评此诗前举了“烟”的联想意义的一组例子,这是在教我们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泛联系。

这一则例子说明,世间广泛存在着联想,因此必须咬文嚼字,运用联想,发掘出联想义。

第五组例子。这是为了补充“联想”一节而设的,文章显得周全,补上了联想易生流弊的看法,引人注意。然而这不是主要的。这段文章的意图在于表明作者的是一个重要主张:要创新。即克服惰性,在思想上、感情上、语言上力求不落俗套,创出新意。其实,这也是咬文嚼字的成果。

3、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作者在前三个实例里说明了什么道理,后两个实里

又表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前三个实例(1—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后两个实例(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4、阅读第8段,作者的观点对我们的阅读或写作有什么启示?

明确:

全文小结。作者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五、探究发现

以下两个问题选一个讨论

1、本文对例子的解析,你有不同意见吗?

2、对作者的观点,你有不同意见吗?

六、拓展延伸

1、 选取炼字的一些例句。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

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

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

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2、 选取一些美文段落。

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赏析。

七、总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1、以“推敲再推敲”或“对《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为副标题,写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番审视,推敲推敲,咀嚼咀嚼。

 

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教学设计(2)

2.咬文嚼字优秀教案设计

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第2篇

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随便乱穿,或者在汽车已经临近时急匆匆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要保证安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文明候车乘车:候车时,应该依次排队,站在道路或站台上等,不该拥挤在车行道上。另外,乘坐公共车辆,应该注意交通安全。

2、安全横穿道路: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横过马路的,应从人行道内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这样子很不安全。

第3篇

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初中生小强是个足球迷每天晚上一放学回家就打开电视机看足球赛。

有一天,学校老师为了把一堂课上完,拖延了放学时间。整堂课小强都心不在焉,想到所盼望的足球赛即将开始,他真希望马上插上翅膀飞回家看比赛。终于盼到了放学时间,小强骑着自行车飞驶在路上。要过马路时,小强看到路口亮着红灯,他那里等的住,径直骑车冲过去。他没有看见过往的车辆,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在地,当场昏迷过去。小强被及时送进了医院抢救,经过医生检查,他有三根肋骨断裂,所新的是没有伤及内脏。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想,小强为了看上一场足球赛,居然付出了这么大代价,,这真是太不值得了。不就是这么一场球赛嘛,虽然对球迷来说是有点儿可惜,但在怎么说也不能把“安全”两字也个丢点吧?小强不遵守交通规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交通安全!

第4篇

交通安全多重要

延河小学四年八班刘馨竹指导老师:闫翠英

人让车,让出一片温情,让出一片秩序;车让人,让出一片安全,让出一片理解。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与车互相谦让,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死亡的人数,珍爱宝贵的生命。生命是惟一的,也是宝贵的,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的精彩。您的生命,您珍惜吗?要想生命得到保障,那么就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珍惜生命安全出行,只要社会充满爱心,就能唤起全民共识,人人本着一颗爱心,行车上路时时多为别人着想,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就是珍惜别人的生命,喝酒不上路,“平安”是回家最快速的路,即使是我们小学生,穿越马路时,也永远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信号。就必然可将车祸的发生降到最低或者可以避免发生。

就在前不久的一天早晨,在我上学的路上就亲眼目睹了一幕惨剧的发生:一辆进城卖白菜的农用三轮车和一辆大货车撞在了一起,三轮车上的一男一女是夫妻俩,从农村起早进城卖菜的,结果和刚从外地进货回来的大货车相撞了。三轮车已经撞得七零八落,碎片满地都是。女的头上流着血躺在地上打电话;那个男的好像已经被大货车给撞死了。躺在那里面目全非,身下流出一道血印还没干。货车司机也在打着电话,好像是被眼前的一幕给吓呆了吧。我们坐的车也被迫停了下来。就在这时,又来了一辆三轮,从上面下来好多人。其中有一个小女孩跑到被撞得满脸是血的女的身边跪在那里大声的哭到:“妈妈,您这是怎么了?爸爸怎么了?为什么我叫他,他都不理我,他是不是死了呀?妈妈你怎么满脸都是血啊?怎么不回答我啊?”竟管小女孩在那里声嘶力竭的喊着。可是她的妈妈没有和她说一句话就晕过去了。最后被人抬着送上救护车。她的爸爸被盖上了白色的被单还躺在路上。那小女孩被一位阿姨带走了,那场面真是让人不忍心看啊。我很为那小女孩担心啊,她的年纪和我差不多,那她已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啊!晚上回家后听妈妈说原来是货车司机开了一晚上的车,因疲劳驾驶才酿成大祸的。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么没了。难道那些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的人没有家人吗?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家毁人亡,值得吗?换来的只能是亲人的两行泪水和终身的痛苦。谁没有家人呢?谁愿意痛苦过一生呢?虽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要注意“马路如老的虎口,行人需当小心走;开车需要多小心,家人团聚才是最温馨”,交通安全从我们做起,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平安、健康又快乐的幸福生活。生命可贵却脆弱,希望人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安全、更美好;让我们在安全的包围下快乐、健康地成长,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

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得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教训吧,交通安全是多么的重要啊。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课评课;有效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成长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听课评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听课、评课,教师间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与评课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听课评课更有效,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就“重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展示暨研讨活动”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评课。

一、要看得懂

1.看得懂,就是要听课者评课者看教师教了什么,学科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方法和思想

而信息对于处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学生而言,是不需要教师教的。方法是指能运用于实际的策略;思想是指学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形成价值判断的思路。因此,在语文课的有效课堂上,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思维和思想方面。

涪陵实验中学周波教师执教的《声声慢》,通过教学会让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研究作者的隐秘。在教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情感时,周老师以“大雁”这一意象为例,还特意让学生将方法归纳出来并用在后面的几个意象(如黄花、梧桐、酒等)的分析中。学生通过自我归纳和练习,总结出了意象分析法的方法:抓意象,寻找意象的特征,体味情感;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画面和情致。学生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练习,掌握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江北十八中的刘盛浪教师执教的《咬文嚼字》,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咀嚼语言的思路。通过咀嚼文章标点,比较分析改编与原著文字,于平淡处见深情等方法的指导,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会更热爱我们的母语,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刘老师指导学生咀嚼文章标点引用了鲁迅的《祝福》中的句子。“我喊阿毛!”这个句子表达了祥林嫂讲述自己故事时内心的悲伤绝望。而“我喊:阿毛!”表现了祥林嫂发现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后,她内心有所满足,含着喜悦喊阿毛。这两个句子标点不同,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的不同,也证明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重庆南开中学龚春华教师执教的《张衡传》,不仅给我们呈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更为可贵的是他给学生灌输了学习中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理念,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龚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求助同学而不能解决的,最后由老师提供方法再来解决。比如,有学生不理解“连辟公府不就”的“就”字,龚老师让学生组“就”字的词,学生组了“就餐”“就位”等词,然后龚老师顺势归纳出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一种方法:双音组词法。这节课,龚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一共归纳整理出了五种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双音组词法、搭配得当法、语意翻译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通过成语联想来寻找词类活用和词语的基本意义的方法、因形求意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可以自主学习其他文言文。

西南大学附中的张万全教师执教的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张老师的课以鲁迅的“删夷枝叶的人,绝对得不到花果”作为教学灵感,通过引领学生对删减文本的阅读和分析,领会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就是尊重原文,从文本中发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看教师怎样教的

(1)听课者要看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

教学中能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是否活跃,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能否相互启发、补充、批评。

(2)看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平台,能否拓展学生的经验,是否能提升学生的智能

刘老师用少儿版《红楼梦》给学生提供“咬文嚼字”的平台;张老师用契诃夫的原文《装在套子里的人》给学生提供文本阅读的平台。

(3)看教师是否和学生一起读书,把自己经验形成的过程拿来和学生一起分享

刘老师执教《咬文嚼字》时,以分析为主,通过“分析—总结—提炼”的过程,将思维活动的展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也形成这样的思维过程,以后再分析问题就会更深入、更全面。

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以讨论为主,强调学生个性化理解,但在其中穿插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而不是直接把教师的个人理解强塞给学生。

3.看学生收获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学生如果获得的只是信息,那这堂课是失败的,信息不是语文课的目标。看学生是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看学生是否有思想。这里的思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作名词就是学生上了这堂语文课后在认识上有什么提高,作动词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即我们常说的思维和方法。

学生听了周老师执教的《声声慢》以后,明白了一首诗词该如何去读,明白了去抓意象、品情感。听了刘老师的课,学生知道了如何从生活中、阅读中去发现美的句子,并用语文的方式去感受美。听了张老师的课,学生懂得阅读文学作品要进入作者的隐性世界,用今天的眼光读出现实意义。

二、要想得透

1.听课者揣摩课堂隐含了语文教育的哪些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几位教师的教案很简洁,但备课很充分,都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和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的。

如,龚老师执教《张衡传》时,把学生难于理解的关于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方面的内容删掉,这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

2.听课者要从各位执教教师的课上看出个性与共性

每堂课都有很多上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每个教师都会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教学重难点,这是每个教师的个性。

但语文教学都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有规律。这几位教师都对文本进行了研究,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的理解;他们自己做了很多功课,读了很多好书,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高,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信手拈来,营造课堂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春风化雨般地实现文化熏陶,达到给学生“补钙”的目的;他们能回到学生,教学都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通过语文教学来传递情感、熏陶文化、呈现价值。

对于语文课,情感传递和文化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而最终要完成的,则是学生的价值呈现。如,语文课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理念,促成其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思考,使其能够正确地面对世界,面对当前与未来的生活;另外,从方法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换。

刘老师在执教《咬文嚼字》时,既教会学生咀嚼文字的方法,又广泛举例,旁征博引,对于文本的解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性,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堂课为契机,将学生对奴性的认识引向深入,以此来塑造新时代知识分子的脊梁;龚老师执教《张衡传》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以“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张衡”为主问题,带领学生去领略张衡的伟大人格,以“天才全才奇才,才华横溢;文品官品人品,品行高标“来总结张衡,最后学生呈现出了我们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的价值观。这样,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情感和思想也达到。

三、要说得清

1.说得出教学的规律

听课者要能从课堂中领悟到教学规律,把必然的东西提示出来。这几堂精彩的课,都符合教学规律,引入自然,不再是声频视频齐上台;讲析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学生的讨论有广度和深度;问题的设计紧扣文本,新颖;课堂结构自然合理,做到了顺其自然(“其”指学生)、从心所欲(丢开教案)、随机应变、教学相长。

2.说得清好在哪里

每堂课要有自己的判断。《声声慢》细腻柔美,《咬文嚼字》通彻,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装在套子里的人》厚重渊博,《张衡传》给我们展示了文言文教学如何将文与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有效地听课评课,那么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教育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04-02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公开教学中,“有效”“高效”“倍速”之法层出不穷:师生问答,火急火燎;过渡衔接,马不停蹄。对于很多问题,学生未来得及思考,教师就匆匆揭示答案。课堂看似精雕细琢,实则耽于表演,欲速不达,效果堪忧。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慢》中问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慢”是一种悠然放松的状态,是一种细致入微的体悟。语文学习需要的是浸润、熏陶,需要的是咀嚼、品味,需要的是涵泳、遐想,这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慢慢读,慢慢欣赏,摆脱的是浮躁,回归的是语文学习的从容,摒弃的是求快贪多,指向的是心灵“悦”读。在讲求效率至上的今天,将“慢”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并不是一味反潮流,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基于语文学习特点的一种反思,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一种回归。

一、“慢”是语文回归本真的必然

1.“慢”――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品质

与“慢”相对的是“快”,“快”了,才能在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不少教师上课追求“大容量”“高密度”,以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有的学校还出台了相关的评课标准,对一节课的容量和密度提出了量化要求。这样做课堂的效率似乎提高了,但追求的只是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序》中说:“进行语文教育……有两个重要之点: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学习是语言文字习得的过程,汉语言的学习历来重“品”和“悟”,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的心能够沉静,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从容,让他们有时间吟诵、摘录、圈点和写作,在“慢”的宽松环境之中细细品味语文的深味。这样,语文学习才能收到实效,语文学习的品质才能得到提升。

2.“慢”――从关注目标到关注学生

语文课“慢”不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少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设置了过多的教学目标,凡是课文中出现的内容,不管轻重主次都要去讲解,完全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正如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的那样:“课就成了货郎担,什么货物都有,多目标成了无目标,学生弄不清楚究竟要学什么,要掌握什么。”结果教师天花乱坠地上完一课,却没有关注学生究竟有没有收获。“慢”下来,是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必然。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讲过不等于学生学到,部分绩优生的掌握也不能代替所有学生真正掌握。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都不可能真正实现;目标太高,大多数学生暂时都无法达到;目标定偏,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学情进行取舍,简化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一课一得,其实已经是语文教学的佳境。在此基础上“得得相连”,语文教学的效果自然在积累中提高。

3.“慢”――从工业思维到树人思维

工业生产的特点是生产的标准化、模块化,讲究“多快好省”,但是把这种思维移植到语文教学中来则大谬不然。用模块化、标准化的所谓“高效”方法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缺乏个性的“工业品”,绝不是具有活泼个性的“人”。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和作物一样都是鲜活的生命,有着成长的愿望和内在的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满足它,顺应它,引导它,发展它。张文质先生指出:“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揠苗助长是任何一个农民都不会干的蠢事,培养人更是急不得。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从工业思维回归到树人思维,踏踏实实地依据“天时”去播种、浇水、施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细滋慢育中健康成长。

二、语文教学中的“慢”策略

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慢”,不是无原则、低效率的慢,而是要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文本中,慢慢欣赏品味,深入沉静思考,多元互动交流,这样才能“慢”得有收获,“慢”得有价值。

1.反复吟诵“慢”欣赏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形成语感的好材料。在语文教学中,要避免不着边际的架空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去慢慢欣赏文章之美。叶圣陶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余应潮老师在教学《口技》一课时,就采用了吟诵法,用“五读”来构建课堂: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第四次读,读得有情有境;第五次读,读得有急有缓。学生通过反复吟诵,慢慢欣赏,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音、形、义以及文章的内容、情感出于口而应于心,不仅有利于学生背诵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力、感悟力。

2.咬文嚼字“慢”品味

我们常说语文要上出“语文味”。“语文味”怎么来?朱熹曾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讲究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涵泳,慢慢品味语文的滋味。咬文嚼字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大胆设疑,通过反思、探究语言的意义、用法,体味作者的匠心。在咬文嚼字的时候,不仅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进行咬嚼,还可以采用对比法、置换法、联想法等方法来深入体味。例如鲁迅《藤野先生》中“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看似平淡,但如果把“也”字去掉,对比一下就不难发现,“也”字暗含了作者对国内黑暗现实的哀叹和对东京现状的无奈,为下文写自己在日本的种种遭遇埋下了伏笔。再如欣赏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攀爬月台的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仔细品味父亲“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等动作描写,学生自然就能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作者用词的精妙。讲究咬文嚼字,就是以心灵去慢品语言的真味。

3.沉静从容“慢”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课堂上,课堂的静心思考比课堂表面的热闹更有深度。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为什么”“怎么样”“理由何在”等成为阅读文本时的常规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孔乙己》一课,学生都知道主人公名叫“孔乙己”,但只要教师追问一下“他真的就叫孔乙己吗”“他为什么会被叫做孔乙己呢”,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下去,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诨号,人们并不知道孔乙己的真名。再细究下去,这诨号只是描红纸上的“半懂不懂的话”,毫无道理可言,既契合孔乙己落第秀才的身份,也暗含了人们对他的漠视。另外,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文本看似不合理、矛盾的地方引导学生沉静思考。例如“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既然“大约”,何来“的确”?学生思考下去,自然会发现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再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清香是嗅觉产生的感受,怎能如“渺茫的歌声似的”?深入探究下去,学生自然会对语言艺术之美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味。

4.充分互动“慢”收场

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慢”下来的关键在于设计好互动的话题和情境,让互动能够充分开展,让思维和智慧相互碰撞,而不宜匆匆收场。首先,互动要有好的切入点,也就是要提出好的互动话题。互动话题的提出要扣住理解文本的关键点,着力开展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如教学臧克家的《有的人》,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诵读的基础上,把课文中先后8次出现的“有的人”换成具体的某种人,再连起来朗诵、交流、评议。这样的互动既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开展了语言和想象能力训练,可谓一举多得。其次要有好的规则。要创造好的互动情境,教师要放下架子,让学生有话敢说;要建立学习小组角色轮换制度,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小组中得到充分发言的机会。另外,教师要抓住“生成点”不放手,要舍得放弃原定的教案,让学生充分互动。笔者在教学《爱莲说》一课时,临近下课时一位学生问道:“文章开头提到三种花的顺序是‘菊’‘牡丹’‘莲’,文末提到三种花的时候顺序则是‘菊’‘莲’‘牡丹’,前后不对应了,这是为什么?”围绕这个问题,笔者指导学生反复揣摩开头和结尾写三种花的语句,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通过讨论,明确了开头最后才写莲是为了突出自己与陶渊明及世人不同的审美取向,而结尾最后写牡丹则是为了表达自己绝不“宜乎众矣”的人生态度,学生从中懂得了文法、顺序都应为表情达意服务的道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虽然放弃了一些原定的教学内容,但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互动更加积极,课堂的讨论看似冗长,节奏似乎缓慢,但是课后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多元评价“慢”定论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应该是多元的。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看似不合理、不正确甚至是荒诞不经的观点或看法,教师不要急于定论。首先要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更要赞赏学生对教科书和教师的质疑和批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充分听取别人的观点并学会质疑和批判,在互相评价、辩论中学会分析、学会思考。通过教师、同伴、自我的多元评价、多重激励,让智慧的火花燃烧起来,让思维的空间敞亮起来。“慢”定论,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是对学生自主思考的鼓励和肯定。那种依据教学参考书或者传统经验直接定论的做法,节奏固然是“快”了,但是学生思想的火花可能会熄灭,怀疑的精神可能会消亡。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时代的变迁,使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普及,更拉大了与古汉语的距离。古代诗歌因其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在用字遣词方面,古代诗歌受到诸如篇幅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极为凝练,字字珠玑,非经细细咀嚼品味,难解个中滋味;又如,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典,虽经注释,但短短几句平白的注解,岂能尽解其中妙意?同时,古代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多数意不在表而在里,其意境深远,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想用当前“快餐”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学生,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对古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不仅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在基础上,结合大量搜集整理的优秀教案,经过教学实验,归纳出一些既便于实施,也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

一、故事引路,渐入佳境

我们看到过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拿到新课本时,往往最先看的便是课本中的小说。小说的故事性强、趣味性浓,学生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很多古代诗歌或者其作者背后也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古代诗歌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既有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加深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帮助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例如,一位教师为《虞美人》教学准备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阴云低垂、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位面容苍白、泪眼蒙■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脱去穿了15年之久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恶运还是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降临了。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遥望南方“三千里地山河”,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诵了一曲千古绝唱,喝下了宋太宗赐予的毒酒。

实践证明,在课前呈现这样的一个故事,有助于学生在把握这首词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和感悟词人亡国后的愁苦之情,体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切悲哀。

二、吟咏吟唱,悦耳悦意

古诗的原生命就是吟唱。而吟咏吟唱又不同与一般的诵读,它需要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种诵读是读者完全将情感投入文本之中,完全的忘我,可以说是一种“无我之境”。如果古代诗歌的诵读能够达到这一点,那么学生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

三、咬文嚼字,体会诗味

古代诗歌语言简洁洗练,要求诗人在选词用字上下工夫。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咬文嚼字,就是分析在用字上的胜人之处,尤其分析成为诗眼字词的丰富表现力,领悟诗人在炼字上的技巧。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诗歌鉴赏的关键。

另外有一种情况:由于传抄或印刷等原因,古代诗词中常出现某字因版本而异的现象。虽然异文中一定只有一种是正解,但错传的字存在了这么久,必有其合理之处,往往体现了传承者炼字的功夫或不同的审美情趣,耐人寻味。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置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遣词造句、修改文章的能力。这种方式比较开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不受书本的约束。

四、联想想象,再现情境

国画中的泼墨写意,十分注重“留白”,这与古代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寥寥几笔,却留下了大片的想象空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无羁无绊,岂不快哉!

意味隽永的作品总是以其特有的情感力量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使其释放出所有的生命力量与作家拥抱,古典诗歌的这种魅力尤其浓厚。这种魅力的获得,需要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艺术作品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之处,需要鉴赏者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生经历出发,通过想象、联想去丰富和补充,赋予作品现实的生命力,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例如,在教杜甫的《登高》时,调动学生以自己的感觉知觉去触摸、品味杜甫的遭遇与情感,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这样,学生的悲悯、同情、仰慕等情感才会被激活,他们才能走进诗歌中感受到那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

五、比较异同,透视风格

比较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非常普遍,背景相同的诗可比较,题材相同的诗可比较,风格相同的诗可比较,手法相同的诗可比较,同一作者的诗也可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可以突出其共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诗歌鉴赏能力以及文学修养程度。当然,诗歌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应当严谨,不可滥用。一是要有可比之处;二是每首诗歌比较的方面不要太多,以防不深不透,流于形式。

如教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剪梅》时,可以紧扣两首词所写的“愁”进行比较阅读。《一剪梅》描写了诗人早期生活的闲愁,抒写了相思之情;《声声慢》则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宋室南渡,国亡家破,丈夫去世,此时的词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全词所写虽然也是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此时的愁已经变得厚重和苦涩了。

六、引入诗论,鉴赏理趣

我国有很多睿智精辟的诗论词话,如欧阳修的《六一词话》、李清照的《易安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等。有的诗作蕴涵哲理,有的诗论充满情趣。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撷取的诗论应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咀嚼、品味、感悟,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苏教版必修四《蜀道难》课后的文本研习:“明代诗学家高在《唐诗品汇》中,曾引用三句话来评价,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语次崛奇’。列举诗句,对以上三句话加以说明。”三句话概括了《蜀道难》结构上的特色,表现手法的多样以及语言上的特点,可以说,把握好这三句话,就基本能够进行《蜀道难》的教学与鉴赏了。

七、改写再创,抒发心灵

改写前人的诗歌是古代文人常玩的一种文字游戏,诗歌经过改写常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吟诵起来也饶有趣味。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询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不仅对开放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改写可以很灵活,不必局限于文体,也不必像古人那样字字落实。当然,改写诗歌在教学中的运用应当注意方法,并不是每首诗都可以像杜牧的《清明》这样任意改变的,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受所学内容及所教对象的制约。

第8篇

我念小学时候,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我们一家4口人临时住在郊区一所小房子里。房子并不怎么大,但对于我们家来说已是特别的宽敞。屋里除了一张很大的木板床,一只木箱,4张小板凳外,再没有什么称得上家具的了。我们并没有什么奢望,只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这也是4口人共同的希望。真的,不是夸张,每天晚上大家都会为了那一个唯一可以作书桌的木箱让来让去。母亲是教师,要备课写教案,父亲是编辑,要改稿写文章,我和哥哥又要写作业,复习功课。4张小板凳一人一张容易分配,只是书桌却成了大难题。最终考虑到父亲那一摞摞的槁子,便把木箱让给了他,其他三人并排趴在床边学习。一盏昏暗的孤灯下近视了4双眼睛,不过4副眼镜倒成了我们家的一大景致。终于梦想成真,母亲的学校考虑我们家的困难,送来了4张课桌。我们4口人高兴得不亦乐乎,每人有了自己的“写字台”,可家中的摆设便更不像家了,邻居的孩子把我们家叫“教室”。

有了书桌,我们这个“教室”似乎完美无缺,然而我们一家又有了新的向往——书。在父母的影响下,我和哥哥从小就变成了“书痴”。平时周围农村孩子养大狼狗,上树掏鸟蛋,下地偷萝卜……我和哥哥没有胆子,自然少了朋友,只好待在家里翻出木箱里衣服底下的书看,从书中寻找乐趣。看完了所有的,但想看没有的。父母当然理解,因为他们也少不了书这个朋友。于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将钱全部用于智力投资——买书。父亲戒了烟,晚上写稿熬到顶不住就喝茶。母亲统管全家,压缩开支。我和哥哥也贡献出一份力量,为了节省一根冰棍钱,喝自来水,拉了肚子。一本书来之不易,全家人更加珍惜,订了制度,排队轮流看。家中处处都是书,没有地方,干脆堆上了床。养成了习惯,晚上不靠着书竟睡不着。真应了父亲那篇《陋室书香》文章中所写的,“斯是陋室,唯‘书’德馨!”

我和哥哥挺想搬家,希望有一天能住进家属区。不是因为我们的小屋条件差,实在为父母担心。每天父母都要骑着自行车,一人一个带着我和哥哥走很长很长的凹凸不平的土路,来往于学校、单位和我们家之间。到了下雨天,那路上的泥泞就更别提了。父母却说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让我们好好安心学习。父母是能安于这简陋的小屋的,可家中的那些书太娇气了。农村土地潮,书放在地上时间长会发霉。父亲只好把它们放到顶棚上,又担心老鼠光临,没办法就打开米桶,实行“门户开放”,请老鼠放过那些书,然而老鼠吃饱了大米还是要上房钻进书箱“咬文嚼字”。父亲气得只有盼望早些解放这些书了。

等到单位给我们家分了新房,我们的书也有了一个安全的家。旁人都劝父母该装修房子,换换家具,享享福了。而我们这个小家却又有了共同的希望:为了我和哥哥学习,为了母亲搞教学,父亲写稿子,我们家打算购置一台486电脑,迈入“家庭现代化”。

第9篇

一、要准确把握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给教师一个极大的余地,它是编者与教师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何运用好教材,教师的备课是关键.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改变课堂结构,优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充分使学生自主,独立,交流学习,挖掘教材或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咬文嚼字,多向思维,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文字是载体。学生通过读,自己生活的经验,已完全能体会,教师要想多说也不行,只能做导演。

二、要开阔心胸,远见卓识

自己的胸襟有多宽?爱因斯坦说过:“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备课前教师思考的过程就是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人的胸怀比天大,每一位教师应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把握中国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国际接轨,这样,我们就能高瞻远瞩、胸襟广阔、视野开阔;我们的头脑就不会固执,思想就不会僵化。因此,教师在备课前要善于浮想联翩,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每一步教学环节。不能复制名师的备课,要把别人的东西加以变化,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按照康德说的那样:“自己思索,自己探索,用自己的脚站着”,使备课教案富有自己的新见、远见和创见。

三、要创新设计,不死板硬套

自己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创见。人云亦云的、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许多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证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到课堂的生成变化。

四、要预设情境,合理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生成性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有些老师认为课前的斟酌推敲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有的甚至认为翻翻教参就可以上课,教案留在课后再写,无须把课堂思路圈起来,但却往往由于缺乏充分的预设,弄巧成拙,甚至迷失方向,这就是教者课前没有充分地预设无法做出合理的引导,只注重生成的形式,不知其设计目的。新课程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认预设。教学活动是有明确目标,有具体要求的活动,事先应该而且必须有周密的预设,这种预设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明确努力实现三维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大体过程,并虚拟地进入头脑中的“课堂”。即构划出情境。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