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市场营销实习工作自我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03 21:40: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市场营销实习工作自我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市场营销实习工作自我

第1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6Ps理论 自我营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71-02

市场营销角度来看,毕业生相当于“人才产品”。对“人才产品”的需求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有利于找出该产品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而为人才产品的定位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必要依据。根据之前的研究成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开设市场营销专业,本文以广西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展开基于6Ps理论中职生营销策略的探讨。

一、6Ps营销理论概述

6Ps的前身是4Ps市场营销组合,业界把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可控因素归纳为四类,即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市场营销的4Ps组合应用十分广泛。伴随着不断深入人心的大市场营销观念,菲利浦・科特勒创造性地加上两个P:Power(权力)和Public Relations(公共关系),认为两者可作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可控因素加以运用,因此,就形成了市场营销的6Ps组合。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我国学者已经将4Ps理论应用在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领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就应该从进入学校开始,注重专业素养形成――产品质量,认清能力与岗位的匹配性――定价,明晰当前的就业形势――渠道,提高面试技能――促销;来自一线的招就办的经验和统计:想成功对口就业,找到合适的工作,不仅如此,还需要借助学校的影响力――权利因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和倡导的各项活动――公关活动。

二、市场营销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通过企业实地走访,与企业专家深入交谈,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可达100%,但流动性也非常大。目前,50%的班级是“2+3”班学生,即学生前两年在中职学校就读,通过合作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到对应的高职院校就读,剩下约50%的毕业生即直接面向就业市场。

(一)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不强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普遍认同“腿勤、手勤、眼勤、嘴勤”理念,动手能力强有助就业。毕业生活跃在各个行业,以房地产、日化产品、家电数码、汽车和服装行业销售、客户服务岗位居多,有的行业专业性较强,学生普遍反映理论和实际有距离,希望能在校就多参加营销、策划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二)专业信心不足,吃苦精神缺乏

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任务是打造能从事商品推销、采购、渠道维护、客户服务等工作的人才。学生在毕业时基本上都有“双证”――毕业证和五级营销师职业技能证书,但是,对于问及的“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如何”,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不确定,少数学生表示掌握得还不错,“考证热”和专业知识与技能欠缺,由此可见一斑。数据显示,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就频繁跳槽,比如有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班级,十几个人扎堆去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当二手房置业顾问,第一个月的踩盘阶段,就只剩下一人孤军奋战。

三、市场营销专业中职毕业生自我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提高自我认识,确定就业方向。本着满足市场需求的观念,实现“产品”的核心价值,以学习的心态在新的环境下与企业共成长。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自我价值。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非常关注行业前景。目前不可小觑的情况是,小部分毕业生在家人的扶持下,成为“大众创业”中的一员,同时,至少九成以上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比较清楚,选择在广西区内就业,先就业后择业。

例如,受邀调查企业普遍认为中职生的优势在于操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劣势在于创新能力差,人际沟通交流较欠缺,个人修养有待提高。如半闲居、沃尔玛等企业,需要一些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销售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满足终端销售工作的要求。所以,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掌握专业技能,学好专业核心课程等,自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这显得尤为重要。

(二)价格策略

随着企业用人成本大幅度增加,用工风险加大,企业用人计划较慎重。而对于毕业生而言,薪酬期望不仅是工资待遇、还包括福利待遇、工作前景、就业行业等内容。建立良好、科学的薪酬观念,同时建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不要过分纠结专业对口问题,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再充电。特别是在顶岗实习阶段,避免提出过高薪资待遇的要求,可以利用这一年的顶岗实习期,提升实践能力,弥补实践经验不足的弱点,增强求职竞争力。

例如,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学生在就业初期,多数会选择收银员、客服专员、前台接待、咨客、行政文员、二手房置业顾问、家电数码销售或服装导购员等职位,在实习阶段,能接受一般为1500―2000元/月的薪资,学生经过就业指导,形成正确的薪酬观念,认识到个人能力和岗位的匹配程度,了解自身目前能做什么,从容接受用人单位给出的薪资。

(三)渠道策略

企业招聘人才通常采用在媒体广告,现场招聘,校园招聘等渠道,毕业生经常关注本地生活网站、学校官网的就业专栏、广西人才网等,可以获取更多的招聘信息。快捷的手机客户端也是一个获得信息的好工具,下载大型招聘网站APP,如58同城、赶集网等,或者在学校的就业信息平台,搜索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和双向选择。与此同时,毕业生积极参加校园招聘会、人才交流会;每一年都会有本校专场招聘会;重视利用校企合作途径,顶岗实习阶段在用人单位表现良好的情况下,毕业生基本上都会留任。例如,关注人气较高的58同城网站和赶集网,在毕业生招聘专场,有大量的相关就业岗位,在确定招聘真实的情况下,积极应聘。

(四)促销策略

促销就是积极主动地向用人单位传递有关信息,达到推销目的。这主要包含简历和面试。简历是求职者用来取得面试或访谈机会的重要工具,做好简历,把信息正确而完整地传达出去。面试是与企业相互了解的绝佳机会,充分了解应聘企业概况、岗位要求等方面,做到胸有成竹,提前准备好内容翔实、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自我介绍。注重面试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根据招聘现场自我介绍和交谈的内容控制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和自信。表情自然,恰当的肢体语言,努力呈现完美的自我。

例如,通过多看多学《职来职往》中求职达人的面试礼仪,真诚、自信,学习自我介绍技巧,简明扼要地把学校、专业、年龄、爱好特长以及座右铭等讲解出来,并能用社会实践所做的工作和在校成绩的例子证明自身能力和素养,说七分优点三分不足,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五)投身学校良好公共关系活动搭建的合作平台

学校有一整套较成熟的促进就业的机制,包括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助力公益事业,与南宁市武鸣区均致小学等建立帮扶机制,为社区居民免费培训插花,义务维修电脑,助困、救孤等,都取得一定影响力和感召力。先后与南宁市本地的大中型知名企业,如沃尔玛、梦之岛、顶佳计算机公司等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良好关系,企业提供了大量实习和就业岗位,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岗前培训机会。毕业生应该在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期间,以优异的表现获得留任机会。

以2016年市场营销毕业生为例,梦之岛百货基于与学校的良好合作基础上,在3月份就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伸出橄榄枝,主要招聘专卖店导购以及超市营业员,学生如果能在顶岗实习期间锁定目标和发展方向,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

(六)积极享受学校的权力和品牌营销福利

许多企业与学校共同举办“冠名班”,如一心医药班,梦之岛班等,在冠名班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对口企业实习和工作,而非冠名班的学生也可以在每一年的校园招聘会上甄选合适的公司,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视与人合作,学会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制作有针对性的简历,学习面试技巧,强化面试礼仪,也将受到用人单位青睐。

例如,近几年广西中职技能人才供需洽谈会接连在学校举行,蓝火翼集团―天翌(广西)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南宁铁路总局等实力企业先后多次到学校举办校园招聘活动专场,为即将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了大批的工作岗位,有效缩短了应届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距离。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专业中职生自我营销依靠4Ps理论的有效指导,实现顺利、稳定就业,夯实专业知识和技能,力求适销对路;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当年的市场环境,合理定位;积极请教师长,借助亲朋好友的力量,关注企业的招聘信息,选择可靠有效的途径;掌握自我推销的技巧;与此同时,基于学校更加注重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质量,从自我营销的引导、职业技能实训、与劳力接纳单位创建良好公共关系角度创新地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指导体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红侠,陈海燕,李标.基于职业发展能力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2]叶楠.浅谈本科阶段财务管理专业体系的建设[J].科技展望,2015(8)

[3]毛雨,江秀龙.基于4Ps理论的大学生自我营销策略探讨――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4(5)

[4]陶海生.试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4)

[5]毛晓萍.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1)

第2篇

论文摘要:以职场能力为导向,以实训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职场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能把握市场需求动态,懂得市场营销策划与职场礼仪,能进行有效营销沟通,获取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深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1.1市场的需求目前,虽然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2009年毕业生高达610万人,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又高达630万人,但是营销职位在人才需求榜中仍居榜首,特别是专业营销技能较强、有一定行业背景、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端营销人才最为紧俏。据猎头7年来的分析统计,市场营销总监、市场营销经理职位稳居人才需求榜首,薪酬标准也大大高于其他同级别职位[1]。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若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健康长促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这自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具备良好沟通技巧和心态,并对该行业有深入了解的营销人才。那么,作为培养营销专业人才的重要摇篮——高职院校就更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培养出具有一定职场能力和营销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1.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现存问题市场营销行业受到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营销人才的培养和营销队伍的建设日益成为企业人才竞争的焦点,而目前高校培养出来营销人才却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wWW.133229.COm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市场营销的课堂教学还处于灌输理论的阶段,使学生对实践性很强的营销专业课程的掌握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这既会阻碍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不能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另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都实行教学计划制度,这样一来,许多课程都是提前计划好的,不允许随意更改。但就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几年前设置的营销课程早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会造成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课程无法全面系统的被介绍,只能是教师在课堂做部分补充而已。更进一步,即使学生参加实习,其实习的过程也过于形式化,例如,国内许多企业把接收学生实习当成一种任务,根本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为的是怕泄露商业秘密,如此,学生便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和管理,结果使学生的营销实习变成了某个特定业务环节的临时打工者。

2以职场能力为导向,深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

职场能力主要是指在职场上熟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创造性解决生产中可能发生的意想不到问题的能力,它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职业核心能力、通用管理能力和通用生产能力[2]。只有通过加强实训环节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场应用能力。

2.1通过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不随工作岗位的变化而变化,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因为企业能够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表达交流、数字应用和信息处理的良好的平台,可以强化学生的方法技能和社会技能,为学生的自我学习、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和外语应用等创造机会。对于学生而言,这样实习工作更有针对性,避免了形式主义;对于学校而言,实习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有利于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计划,效果更客观;对于企业而言,因为有学校提供的相应智力支持,那么企业就可利用学校师生的专业知识,利用较少的费用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决策效果和运作效率。可见,通过校企合作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而且有利于学校制定出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更能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这是一个对学生、学校和企业共赢的局面。

2.2通过顶岗实习,加强通用管理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是超越于某个具体职业与行业的特定知识和技能,是一切管理者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3],涉及到自我发展管理能力、团队建设管理能力、资源使用管理能力和运营绩效管理能力。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若想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因此,作为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顶岗实习,是在校学习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是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通用管理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升学生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了解社会,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优秀的领导才能;有助于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范围及适用程度,巩固和扩大所学专业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会对人、财、物、信息这几个核心资源的安排,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资源使用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更有效的沟通、与人交往协作,以及协调和处理人、团队和其它资源的关系,从而提高其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绩效管理,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可见,顶岗实习树立起了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中心的理念[4],可以培养个人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管理技能和能力。

2.3通过工学结合,提高通用生产能力课堂教学是开展现代营销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是学生感受知识、提高素质的第一个界面,通过《经济学基础》、《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企业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策划的专业能力。但是,优秀的营销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深厚的营销理论,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5]。正如教高16号文所指出的,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即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通用生产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高职教育改革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学结合担当了引导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重要角色,可以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例如,可以通过工商模拟实训,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6];还可以依托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使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从而,培养以熟练操作、安全生产、减少损耗、产品符合规格与创新等为主的通用生产能力。市场营销专业以合格营销人才培养为目标,工学结合活动就应围绕着通用生产能力培养来设计,这也是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7]。

工学结合真真切切体现了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通用生产能力为根本的职业教育观念,创新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方案、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思路,是实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任务。

3结语

正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所言,“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受教育者最终要在职场上获得成功,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为了保证高职能够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市场营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通过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以职场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就业压力加剧市场营销专业需求.[eb/ol].人民网.2010-09-16.qiuxue.com/article/show.php?itemid-1407.html.

[2]陈宇.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eb/ol].教育部网站.2010-12-14.tech.net.cn/page/n002/2010121400002.html.

[3]王丽平,雷健.高等工程教育应加强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08):55.

[4]付亚东,肖许国.物业管理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0(05):110.

[5]郭占苗.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1.

第3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5-0125-02

1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1 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营销工作实践经验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绝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职,缺乏在企业营销实践经验,授课时擅长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起不了指点迷津的作用。

1.2 现有实践教学手段未能达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预期

目前,能够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比较缺乏,大多数院校在实训环节过度依赖教学模拟软件。然而,企业实际营销工作中,影响企业营销成效的因素很多,许多因素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仅仅依赖教学模拟软件的这一实践教学手段很难达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

1.3 现有实习模式难以与专业对口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由于专业原因基本还是以分散型的实习模式为主,这一方面造成了校外实习的过程难以监控和管理,实习过程的内容设计由于受到实习单位的限制很难保持统一,造成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的实习内容很难与专业对口,学生从事基础性的简单工作现象比较普遍,如业务员、促销员、导购员等,而实际工作的片面性与专业实习需要实现的处理事件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形成了校外实习难以逾越的障碍。

1.4 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实习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对学生实习的考核由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校内实习指导教师的鉴定意见、实习报告的撰写几部分组成,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分散型实习模式的限制,这就导致了单位实习鉴定的标准难统一,实习过程既要体现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能力型人才培养目标,又要公平地对每一位学生做出公允的评价,这无疑对考核评价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成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以后,学校结合社会对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原有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现状,研究并实施了“三级递进、系统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2 “三级递进、系统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标

结合营销岗位的职业特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具体细化为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通用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书面、肢体)、沟通能力和情绪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使学生养成做人做事积极、主动、负责任、勇于接受挑战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专业技能方面,培养学生市场调研基本技能、推销技能等市场营销的专业基本技能及把握全局的意识、经营管理能力。

2.2 构建和实施了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中心“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素质训练专业素质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的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与锻炼。在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的思路指导下,我们提出并搭建了六套实践教学平台——课堂实训平台、市场营销模拟实训平台、技能竞赛平台、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社会实践平台、校外实训平台,重新整合并设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内容。

2.3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造了系统开放的真实实践教学环境

为了营造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学校制定了有关政策与措施,与武商量贩、苏宁电器等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制定实践课程标准、共建实习基地、共同承担授课任务,实现了实践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教学人员与企业员工对接。

按照校内基地职场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原则,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商务礼仪实训室、营销业务实训室和管理沙盘实训中心再现了企业营销、企业运营的所有关键环节,使学生在模拟实施虚拟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中体验得失,总结成败,培养商业直觉,领悟管理规律,提高经营管理与营销能力。

校内实习超市——长江大学生超市在软硬件各方面都得到了一系列支持和完善,超市设施设备、功能流程、生产性实训的质量、效果、实训过程管理、实训项目与理论教学的互通融合等方面日趋成熟,更好地实现了“教学做融合”。营销策划实训室和淘宝创业实训室也为多形式、多层次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这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生产性实训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学生状态由“要我学、要我做”到“我要学、我要做”,学生不出校门就实现了与现代企业的对接,在同类专业实训教学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2.4 建设“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深化校企联合培养

针对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缺乏问题,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对师资培养采用校企联动机制。具体实施方法:制定适时调整、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管理制度,构建优化双师结构的建设机制;深化校企联合培养,形成持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的制度安排,全面提高高职特色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此外,组织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例如说课比赛、教学方法讨论会等;委派教师到国内相关院校学习进修,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支持、鼓励教师参与高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加强与省内外示范院校的交流;制订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和顶岗实习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和能工巧匠指导的机制,并就兼职教师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待遇等做出了规定。

2.5 创新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考核评价的“三结合”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在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方面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结合”。新的考核体系以职业活动的任务和过程设计考核项目,以方案形式代替理论笔试,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吸纳企业专家参与评价,着重考思路、考见解、考能力。 “三结合”的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学习能力,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3 取得的具体成果及应用价值

3.1 实践教学体系逐步从局部课程改革走向全程实践教学改革

从单项实训到综合生产实训,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引入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这三种主要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强化学习动机,在“学”中提高“做”的水平,让学生在丰富的职业体验中,不断强化职业素养与技能,完成职业能力的知会熟精四步曲,实现零过渡上岗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3.2 实践教学成果助推质量工程,教改成效显著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学生培养等“质量工程”方面全面推进,收获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

3.3 实践教学成果推进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广泛受益

从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信息来看,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到岗位后,上手快,融入相关专业快,专业工作能力较强。这与他们在校期间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密切相关。在校期间,每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按要求在长江大学生超市完成50课时的工作量,参与超市的策划、货源组织、货物上架销售、收银、广告宣传、销售推广等各环节的工作。经过超市的实战训练,学生们综合运用营销知识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并基本具备了营销工作岗位必需的职业素质与技能。从省级乃至全国性的职业能力竞赛活动来看,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显著提高。

3.4 完善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平台,拓宽了实践教学的模式

在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的思路指导下,我们提出并搭建的六套实践教学平台——课堂实训平台、市场营销模拟实训平台、技能竞赛平台、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社会实践平台、校外实训平台。这全方位、立体式地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职业人的转化。同时,也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拓展提供了思路。

3.5 实践成果造就创新型营销人才,深受社会欢迎

随机调查本专业学生,对教学满意的在90%以上,近3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96.4%,优良率为82.3%。

参考文献:

第4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32-02

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作为社会应用非常广泛的群体,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说相关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是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拳头产品”的话,那么,社会实践能力则是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的“贫血学科”。社会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普遍不高,这样,就会导致新一代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有助于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和自我定位

当前不少大学生就业前景迷茫、就业后频繁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对社会的了解和自我定位,如果能够尽早根据大学生目标和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在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那么大学生的就业将更具有针对性。通过实践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们将学会如何做决策,知道如何制定计划,如何分层次地向着目标努力,强化规划意识。这样将有助于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加踏实地掌握相关知识;还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渠道,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缓解就业的心理压力。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了解社会需要;并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

(二)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紧迫性

日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严峻,企业面临困境,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在毕业后的第一轮竞争中立足是在校大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就业、择业迫在眉睫,提高实践能力并迅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是毕业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

(三)对接市场需求,提高综合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与其说是就业困难,倒不如说是就业迷茫,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明白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差距,往往对于社会的了解过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与期望。而多数企业则对应届大学生往往表现冷淡,认为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心态不好、角色转换慢、适应期过长,他们在录用和挑选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曾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纪律性强的毕业生。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国内外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发展与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竞争日渐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已逐步由以往的“学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在此理念的影响下,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就开始关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强化立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在国外,产学研合作和合作教育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视和用人单位的积极配合。有关资料表明,美国三分之一的大学有合作教育计划。

1996年7月,日木政府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把产学研合作当作一项基本国策,要求高校与企业认真加以实施。1997年1月,提出了《教育改革计划》,其中包含了日本政府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和策略,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

1998年,英国政府高教延伸基金部决定:英国在今后3年拿出5 000万英镑,主要用于鼓励支持大学与企业合作,促进知识的转化。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高校的培养模式相比,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模式还存在诸多缺失。如: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实习活动低效和社会实践活动重形式轻实效等,阻碍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以往的论文进行调研,可以看出,针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几种:从基本概念出发的研究;从实践观出发,从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视野出发,分别对“实践”和“能力”进行阐释,进而界定实践能力的内涵,并分析其结构、揭示其特征。

当今,我国大学生对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和愿望是十分强烈的,但从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而来看,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因为部分大学生自身对培养实践能力的规划意识不强,缺乏自我培养的有效策略。

三、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相对滞后

高校实行教学计划制度,每学期的课本都是提前预定好的,大部分都是几年前的课程版本,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相关内容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很多新颖的内容,学生无法在课本上看到,只能靠老师在课堂上予以补充和完善,无法呈现系统、全面的介绍。

(二)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不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选拨有了更高的标准,高学历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企业比以往更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但在目前的院校中依然是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技能培训,其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

(三)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当前我国高校与外界企业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交流,不太了解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及具体运作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普遍缺乏营销实战经验,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也不能与企业营销实践进行有效对接; 教学、科研等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

(四)课程设置上不够科学合理

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型人才。这种定位,对专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高于其他相关专业,更强调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缺乏一些技能化的课程,影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更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在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衡量更看重其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目前高校在这些方面的课程内容上比较欠缺,甚至是空白,严重忽略了学生职业素质、团队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调

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主要仍延续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虽然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但是有更多的先进教学工具没有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常用的形式,没有及时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无法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

(六)实习实训基地利用率低,实习单位落实比较困难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校内有配套完备的实习实训基地,但是现阶段一些高校投入经费明显不足,现有的实训基地更多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评估或检查,实习单位落实困难,或者说把接收学生实习当成一种任务,不让学生接触重要部门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事务,以防泄露商业秘密。因此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成了特定业务环节的临时打工者,不能够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运作情况,导致实习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对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改革传统理论教学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人文讲堂和企业文化制度、企业家精神等讲座。课堂教学主要是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技能出发,立足于培养高端的应用型营销专业人才,通过合理设计综合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将之纳入教学体系,着重将综合素质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素质的内容加以分解,融入至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并与专业知识课程教学,公共课教学的各层面和各环节相衔接。

(二)加强案例教学模式

市场营销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等特点,因此要求市场营销教学要将知识理论与应用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并要突出实践的重要性。 如果在教学中单纯地依靠理论营销知识,未与实践进行联系,其教学则失去了现实的意义。案例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生动的、丰富的案例实现了对传统学习模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促进了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逐渐具备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融入情景教学模式

该模式需要教师对模式情景进行设计,让学生对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进而实现某项营销活动的开展,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和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任务对情景进行设计。在情景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具体的,生动的情节能够对市场营销中出现的真实情况有所掌握,同时,该模式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进而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5篇

【关键词】高职 市场营销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市场营销专业因其广泛适应性而迅速成为热门专业。企业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需求日趋扩大,在近年来的各大人才市场需求排行榜上,市场营销专业一直高居需求榜的前五名;另一方面,市场营销岗位因其准入门坎低,也成为众多求职者的首选。但是,在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下,却隐藏着企业招不到满意、合适的市场营销人员的窘境。作为职业教育的最前沿,如何有效利用校内时间,培养出企业适用的、合格的市场营销人才,避免学生毕业后只掌握部分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工作技能,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主要从实践教学方式、校企合作、“双证书”制度等方面做出具体建议。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生素质不高,自我定位偏差。与传统的本科、大专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入校门坎比较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总体状况为: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素质差异大,但总体素质不高;个性突出,文化基础较弱,学习不够刻苦;表现欲强,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组织纪律性;兴趣爱好广泛,自我约束力差,情绪波动大,心里不稳定;价值追求多元化,突出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期待与现实反差大,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本质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业务人员,也就是工人,技师性质,这正是许多高职学生所不希望的。

(2)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是硕士研究生为主,但很多教师是非营销类专业出身,不少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市场营销实践经验,导致在课堂教学时,注意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对实践的教学,使得日常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

(3)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一”);另一种模式是使用营销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二”),即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营销模拟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营销实际操作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缺欠。就“模式一”而言,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上都以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可口可乐”、“海尔”的营销战略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针对“模式二”,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践归实践,教学归教学,两者不能相辅相成。

(4)顶岗实习期间教师参与度不高。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安排了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时间,要求学生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探索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但是,顶岗实习时间长,学生分散,学校教师人数少且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无法全程参与管理和指导,学生走到校门后基本处于“放养”阶段,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无法随时掌握。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意见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依照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在此提出对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改变实践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案例的针对性。案例教学法现已为大多数教师所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案例的选择和安排方面应该突出针对性,从日常工作中寻找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吸收。

采用项目式、任务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一个一个的项目,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以任务来驱动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分析任务、合作完成的新型学习方式。

体验式教学法。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市场、企业,从事市场产品的实际营销操作,体验实际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聘请当地企业优秀营销人员,作为客座讲师,把企业鲜活的营销案例引进课堂。

(2)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是指学校按照人才需求方(企业)的具体用工需求,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技能,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培养方式。订单式培养强调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参与,即在合同签订时认真确定需求,时时关注学生在校的各方表现,知识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增长与提高,企业方组织人员到校授课,明确学生日后工作的实际要求。订单式培养模式能够解决高职教育中深层次定位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是学校、企业、求学者三者利益的统一。

(3)“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注重将教学内容与证书考取相结合。许多学校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使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以四川华新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提出了“1+2N”人才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毕业时,在获得一个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和多个基本素质合格证书。“1+2N”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成为具有多个岗位就业择业能力及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品质,富有团队意识和创业创新精神的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打造行业订单

经济社会面对的行业按营销对象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个是消费者市场,另一个是组织市场。消费者市场的消费对象人数众多,分布比较分散,决策时间短,每次消费数量不多,但频率高。而组织市场以单位为对象,每次购买量大,购买频率不高,但决策时间长,决策人数多。相对比而言,组织市场对企业的营销人才尤其是销售人才提出的要求较高,毕竟客户和销售人才互动时间较长,成交的未知因素特别多。但同时这笔大业务需要企业的其他营销人才在前期和后期的精心设计和策划,才能帮助销售人才更快地完成任务。这类市场目前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最大、最迫切,薪酬也最高。基于以上认知,以及鉴于师资资源和学生兴趣爱好的有限性,专业可以以薪酬的高低以及学习的难易程度为标准,筛选出市场上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几个行业,两大类市场都应该涉及,深入调查行业对营销人才的就业要求。同一个行业中虽然企业之间的具体要求不一样。但他们对人才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要求。长期和企业接触的老师一般都能总结出来。这些要求大概分为三类:一是专业知识技能,二是职业道德,三是工作态度。三个方面以第一类包括的内容最多,需要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弥补的行业背景和技术知识。后两个方面需要教师在全程追踪过程中不断启发和提醒学生,它可以同学校的课堂表现,考试,作业,学生工作,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用这些经历来形象地教育学生个人良好人品的培养。这些方面是促成人才高级化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团队导师的产生

按专业选出的行业分类,教师以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以往的社会经历进行选择和调整,一个行业可以有多个小组,一个小组可以有2-3个导师。

(三)导师的准备

教师需要在课余与企业联系比较紧密,可由学校出面联系或教师自主联系,深入了解行业所需技术知识,并把它具体到与高校哪些专业哪些课程哪些教材联系,有的甚至要自己编写。这一部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最弱势的一块。所以教师应该花的时间稍微多一些,整理成目录表,以便在未来教学计划中列出,以及布置成作业形式让学生自学。

二、大学一年级

新生入校,学校一般都会有专业介绍和职业规划。过去在全系大会上会隆重进行。但在没有行业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这种泛泛的宣传,会让学生产生误解,觉得什么行业都可以去。一开始的扭曲引导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启发学生以后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收集资料,危害比较大。在实施全程追踪培养模式后,这部分工作应由行业小组的导师逐一介绍。到后期学生选好小组后再加强介绍。根据学生自行选择以及老师调配,产生多个小组。一个小组以5-6人为宜。当然,一开始的选择带有较强的盲目性,允许学生在三年级时及时修正一次。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兴奋状态,此时与他们大谈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不太现实,只需大概介绍一下小组所在的行业背景和发展前景,能让他们憧憬美好的未来。当然,导师所在的行业到底有什么特点,归属哪个市场,不同的市场对营销人员尤其是销售人员有哪些不同的素质要求这些知识在学生学习了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后可以着重强调进去,让学生初步判断行业营销工作的难易程度。因此,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应该在一年级开设。这一年可以允许学生自由发展,除了集中精力在学业和实习外,鼓励他们多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多与其他班级,其他专业的同学打交道,打开自己性格中开朗的一面。这也是市场营销工作所需要的性格。导师在这一年要与小组学生多沟通,最好是面对面,这样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和这个行业,为下一个阶段的岗位分类打基础。这一年结束的时候可以由小组进行一次性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自我评估与小组评估,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适应营销工作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三、大学二年级

这一年学业课程加重,各种学校实习也出现了,专业课程也出现的比较多。由于专业的教学计划是按照市场营销各个环节所需的知识来安排的,所以这些专业基础课实际上已经与企业的岗位设置联系起来了。导师可以在这些课程结束后增加课程实习,以所在行业为例,形式多种多样。让小组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参与课程实习中比较初步了解营销中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要求,比如市场调查,公共策划,渠道流通等。除此之外,导师在这一年应要求学生补充课外跨专业课程,向他们讲清楚弥补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主要以行业背景的技术知识为主。布置读书书目,可以自学,可以到相关专业上课,以读书体会结束,导师应该严格督促和评估。比如房地产行业的,应该布置学习有关建筑设计类,施工类,预算类,物业管理类等课程。跨专业课程的布置要与该学期的专业课程负担相匹配,应该循序渐进,平均分摊到二至三年级。

四、大学三年级

市场营销的主干课程在这一学年绝大部分要学习完。在这一阶段,导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在整个市场营销过程中,按照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阶段把营销岗位串联起来,向学生介绍它们分布在哪个时间段上,主要工作内容,对员工的要求等等。如售前可以做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广告宣传、公关策划等,售中就涉及具体的销售工作,有直销型的,有做渠道的,在不同的行业这二者所占用的资源不同,地位也不同。售后有客户服务。这部分知识让学生对企业的营销工作就有了组织上和时间上系统的认识,对这个专业的认知也就不再局限在是做简单的体力劳动这种肤浅水平上了。他们可以针对自己的性别、性格、爱好、能力进行对号入座。行业小组在这一年中允许学生可以重新选择导师和行业。在确定小组名单后,学生要向导师提交自我评估报告,阐述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一行业的某个岗位的工作,可以是一至两个岗位。在随后的学习中导师要有针对性地提供该行业该岗位的实习机会,与学校短期的生产实习相配合,用实践来证明学生的选择。学年结束后,导师要结合实习单位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并把报告内容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五、大学四年级

第7篇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不能与本专业相适应。一方面,因受长期依赖的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另一方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组织实施困难的问题,因此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常安排的理论教学比较多,纯理论方面的知识讲得多,而实践教学无论从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的学时数安排得都比较少。在较少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又多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现场参观等形式进行,或者让学生模拟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或市场营销方案等。

2.实践教学手段不能与本专业相适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对市场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能够与市场营销专业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手段比较缺乏,许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过度依赖市场上出售的教学模拟软件,一说起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或者实践教学基地都离不开教学模拟软件。影响企业营销的因素很多,许多因素又具有不确定性,仅仅依赖教学模拟软件的这一实践教学手段很难达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

3.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有限。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市场营销手段的运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具体运用时必须考虑企业当时的营销目标、营销的产品、市场区域、客户情况等各种因素,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而不能简单照搬别人成功的营销经验,同样的营销手段用在不同的企业或者同一个企业不同的阶段、不同项目产生的效果可能截然不同。4.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把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真正落到实处。虽然多数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名目繁多的实践教学活动,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办法不够科学,导致实践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市场定位不明确。对于高校来说,市场定位就是高校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各高校同类专业的竞争情况,针对用人单位对该类人才某些能力或素质的重视程度,为本校学生塑造强有力的、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并将其形象生动地传递给用人单位,求得用人单位的认同。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校与其他高校严格区分开来,使用人单位明显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用人单位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2.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除了财经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外,其他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大多在学校的发展中处于边缘学科,再加上人们对于营销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及高校扩招后带来的教学资源的紧缺,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由于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师的很多想法无法实现,进而影响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学校对营销专业的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缺乏教改的积极性,导致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以来沿袭以往的方法手段或者照搬其他专业的方法手段。落后的或者照搬的方法手段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

4.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徒有虚名。随着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颁布,各高职院校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需要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因此,在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各高校纷纷到社会上求助,美其名曰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与社会接轨,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这就产生了大批的校外实习基地。各高校在校外挂了许多实践教学基地的牌子,但很多技能类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没有真正排上大用场。

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市场营销专业构建了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中心“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素质训练专业素质训练专业能力训练等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与锻炼。

1.基本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书面、肢体)、沟通能力和情绪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使学生养成做人做事积极、主动、负责任、勇于接受挑战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专业素质训练。专业素质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市场调研基本技能、推销技能等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及把握全局的意识、经营管理能力。专业素质训练是根据社会对市场营销类岗位细化的需求特点,针对不同的营销岗位所需的专项技能如市场调研技能、推销技能等进行训练。该项训练主要通过教学实习周和大二暑假前一周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模拟训练进行,各课程的教学实习周采用“项目带动、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由任课教师提出实习方案,由市场营销专业教研室或者系部统筹安排组织实施。

3.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专业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营销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专业能力训练主要通过大三顶岗实习前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大赛”和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旨在巩固已学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获得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基本训练,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实现在校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同时,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采取校系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系里与市场营销专业教研室的积极联络,组织了企业到学校进行现场招聘,根据营销专业的特点,组织企业时可以涵盖物流行业、房地产、客服管理、商业销售、生产制造、兽药行业等多个行业,招聘岗位要确保营销类岗位。

四“、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1.制定、完善实践教学计划。基本素质训练、专业素质训练以及营销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每一个层次的训练都必须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才能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如在基本素质训练中,要利用“电话调查”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情绪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在具体实施时,就要制定电话调查的实施方案,包括实际调查项目的寻找(由校系负责)、调查前的培训(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电话调查礼仪、调查语言的规范运用、调查问卷的释读能力等)、调查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调查项目具体操作指导、学生遇到拒访或者客户不礼貌甚至带有侮辱性质的语言回复时学生心理的疏导等)、调查绩效考核等。只有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并按计划执行,才能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

2.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如果没有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教学效果就无从谈起。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该以能力目标为核心,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制定或设计分别适合于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学生用的实践教学活动记录表,及时记录实践教学的各项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痕迹记录;②根据学校或合作企业提供的教学条件设计符合营销类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实践教学项目;③实践教学项目结束后,学生应该具备解决与实践项目难度相当的问题的能力;④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满意程度评价;⑤指导老师对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满意程度评价;⑥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的满意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探索与努力,才能建立一个适合自身情况的完善体系。

第8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高等教育;市场营销专业;对接

自我国推行教育产业化政策以来,职业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幅就远远超过了人才市场所需要的人才量。总的来看,职业学校毕业生大部分都能够在离校半年至一年内找到工作,但就业质量有待提高。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太高,对就业企业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快速适应企业规范化的管理。二是在学校所接受到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因此,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研究探讨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对策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向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还要有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快速适应企业文化,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这就给职业学校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压力与挑战。而当前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不清,没有突出职业学校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特色;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无法很好地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这一教学形式;三是许都职业学校没有与市场营销专业相匹配的实习基地、实训基地,或者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未能完全覆盖市场营销专业各项基本技能的需求;四是教材内容与企业岗位和结合能力较落后,造成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无法满足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他们到企业后还需要接受企业的“二次培训”才能上岗,这不仅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了,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招聘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热情。

二、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对策

1.明确市场营销专业定位

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当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并紧密跟踪人才市场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需求变化,进而充分了解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需求,以此来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其更加契合市场的需求。当明确了市场营销专业定位后,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就应当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定教学内容,然后围绕教学内容来构建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并将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以此来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渐进式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最后再围绕构建的新型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应当贴近企业工作实际,最好是将课堂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巧妙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任务与企业的工作任务巧妙地结合起来。

2.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在过去,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学校与企业签订一份协议,然后学校派W生去实习,但这只是学校和企业之间浅层次的合作,包括市场调研、企业参观这些合作方式其实都是比较流于表面的。要开展好校企合作,学校就应当去找有实力的大公司谈判,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乃至学生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学校和企业必须一致,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层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对于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而言,与企业的合作,不能仅仅满足于足工学交替、阶段性实习、实习就业,更重要的是把企业的资源变成学生的“技术工作站”,教师的“企业工作站”,教师应当到企业去“顶岗”,把企业最新的生产知识流程带回学校,把企业实际的东西变成学生直接学的东西。比如岭南技工学校2013年就与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办火电集控运行专业,双方共同设定招生门槛,学生入学前就与企业签订员工培养协议,学生带着工作岗位前来学习,该专业的主要专业教学设备也由企业提供,企业委派技术专家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参与部分教学授课,学生想进入该专业甚至要经过严格面试,这些都是值得其他职业学校学习和借鉴的。

3.完善职业院校之间的对接

除了校企合作,其实职业院校彼此之间的专业对接同样也是一条发展出路。根据近些年《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些年来广东中高职院校在中高职对接方面有所欠奉,中高职往往在升学乃至具体的专业衔接上都有所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专家学者就明确表示,做好中高职对接、专升本对接有利于实现职校学生低进高出。比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2011年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招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专业范围,2012年8个专业与相关中职学校对接,2013年9个专业与相关院校对接。又如广东省轻工技师学院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制浆造纸技术专业与汽车运用技术对接;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接等。因此对于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而言,要想实现发展,其实也可以和其他学校内部其他相关专业或者其他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进行对接。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各类人才的需求中,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虽然是最为热门的一种,有着很大的需求量。但是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际综合素质距离企业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在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方面要积极探寻对策加大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葛蕾.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思考[J].职业技术,2010,(08):64.

第9篇

1.专业定位出现偏差。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重心升级、经济模式的转换时期,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而我国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得营销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一方面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高素质营销类人才紧缺的矛盾。

2.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脱离知识学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窠臼,与普通大学的课程设置相比,除课时减少外,内容基本相同,是“压缩饼干”式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多于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缺乏高职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不大,教学内容陈旧。

3.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存在着“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不少学校的教学仍是“纸上谈兵”:课堂上“推销”、黑板上“策划”。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4.实训基地建立困难。市场营销专业难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企业拒绝障碍。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竞争的紧张程度日益加剧,保守核心机密和减员增效是其本能的自我保护动作。因此,不能要求企业自觉承担培训现代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甚至企业不愿意提供相应的条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中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主要设计成获得某个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它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更体现职业特殊性,而且不直接通向高等研究课程。

三、市场营销专业定位研究

在专业定位研究方面,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研究市场营销职业分类,然后找出相对应的典型职位,最后根据中职培养特点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

如果我们将“理论”到“应用”作为一个纬度,而“局部”到“整体”作为一个纬度,可以将大多数营销职业分成五类,与之相对应的有五类典型职位。

1.市场营销理论人才。主要是在研究机构或大专院校从事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研究人员或教师,营销顾问、财经编辑等岗位。

2.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市场部经理、销售部经理、区域经理、产品经理、品牌经理等。

3.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策划总监和其它策划岗位。

4.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推销员。

5.市场营销服务人才。在企业中的岗位主要是市场调研员、分析员、销售内勤、售后服务人员等。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和普通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后者主要培养从事营销理论和科学研究以及进行工程设计、规划或决策的人才,直接从事将理论、设计、规划或决策转化成有效的产品营销工作:而前者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因为中职教育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建立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

既要重视以职业知识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又要重视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教育”,还要加强对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坚持“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密切融合,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定位构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模式。

1.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与设计。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在课程改革与设计时,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展开。

(1)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改革。应按照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在掌握营销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开设有效的职业技能实践课,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走上社会大舞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上岗工作。

(2)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应讲求实用性和针对性。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须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3)教学考评改革。注重考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志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区别,这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建立自营实训基地。只有把教学、生产、科技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才能办出特色。职业院校自营实训基地的建立可考虑投资创建超市、商场以及生产实体,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实施产业化运作,推进名牌战略和集团化经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实施“模拟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相吻合。建立自营实训基地既能缓解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又能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

3.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针对企业需要按照岗位要求调整细化实训环节(可将实习环节分为六个部分:企业认识实习、推销模拟与生存训练、市场调研实习、专业实习、营销策划实习、毕业实习),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实训,即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

4.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职业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可采取专业教师轮流下厂锻炼的办法,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兼职教育的成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