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自查材料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08 14:56: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自查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自查材料

第1篇

一、建档对象

全校每年新入校的大学生

二、建档内容

心理档案的内容包括:

1、学生填写的自然情况,如年龄、性别、父母职业与受教育情况、家庭结构及家庭经济状况、既往病史、目前情况,等等;

2、学生进行的心理测验,如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等。使用的测量工具是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和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epq通过测量学生在内向-外向,情绪稳定-神经过敏向度上的位置,获得人格类型,进而间接的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研究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健康的常用工具之一。

scl—90包含比较广泛的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该量表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被测试者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变化,区分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咨询门诊和基层保健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也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最常用量表之一。

三、实施方法

1、每年新生入校后的第五、六周,以院系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要求测试

老师统一发放问卷,严格按照心理测验的实施程序进行。

2、回收的问卷全部输入计算机,经统计处理后(应用心理测验统计软件),把每个学生的测试结果打印出来,并做为档案资料保存。

3、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邀请学生面谈,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4、写出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表现领域,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加强新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环境。

四、管理办法

对大学生的心理档案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心理档案的调查项目、测验内容、测验结果等应统一归入档案柜,并由医学心理学教研组的两位老师专门负责管理,其他人员不能私自查阅。对测验中获得的个人信息及筛选出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加以保密,尊重学生的隐私。

五、设备、材料及经费要求

1、多媒体电脑和打印机一套,用于问卷处理和打印;

2、电脑专用软盘,用于数据备份;

3、连续打印纸,用于打印测试结果,做档案资料保存;

4、档案盒或档案夹子;

第2篇

( 一) 学生档案归档内容简单化、程式化。学生档案中记载的许多内容已经失去应有的价值,同时许多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内容却未被记载。如涉及高校招生录取材料、大学生入学登记表、学籍成绩总表、入党入团材料、毕业生登记表、学位授予通知书、报到证存根、体检表等比较多,而用人单位希望了解的个人素质、成绩、能力、特点、诚信等方面的材料比较少,学生鉴定材料空洞、政治术语多,呈公式化、口号化,没有全面真实体现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貌和个性发展特征,档案材料不完整,信息量不足,档案材料归档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因此,高校学生档案应有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 二) 管理效率低下,手段落后。当前学生档案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必然导致学生档案的管理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还是原始手工操作管理模式,没有一套完整的学生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流动数量加快,就业方式多元化,档案投递单位复杂化等,导致原来的学生档案管理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学生档案数据库,导致学生档案的核实、转递、查询等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

( 三) 档案管理不能联系实际。学生档案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学生档案是推荐就业的重要凭证,是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状况,决定录用与否的重要决策依据。尤其是对一些报考国家公务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来说,档案政审更是笔试、面试之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现行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严重脱离学生学习生活与就业。有很多学生直到毕业都不知道档案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利用和发挥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多年还不知道档案的去向。同时,学生档案是在校期间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学生档案记录了学生入学前以及在校期间思想政治、学生生活、知识技能、行为和规范、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息,是学校领导、教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考察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新形势下迫切要求对学生档案工作进行创新,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使学生档案管理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为学生、为管理学生工作服务。

二、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

( 一) 强化学生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做到学生档案管理的“三化”。即规范化、精细化、动态化。规范化就是以统一的办法和标准对学生档案进行管理; 精细化就是在规范化的前提下精益求精和创新,完善档案管理; 动态化就是对学生档案进行及时更新,随时能够体现学生现实的表现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设置专门存放学生档案的档案室。建立学生档案柜标签,按年级、专业、班级顺序存放学生档案,便于识别及统一管理。建立学生档案管理台帐。按照档案袋的目录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学号为顺序制作每一个班级的档案台帐。台帐最初是在新生入学时同新生档案一起建立。档案袋中含有的所有材料,在台帐中显示备注出来并标注分数。建立学生档案借阅登记表,在校期间若需查阅、复印、摘抄和拍摄学生档案,必须履行登记手续和批准手续。未经系部负责人签字批准不得私自查阅、借阅档案。学生档案一般不外借。如因用人单位政审、应征入伍等情况必须借出使用时,应在 “档案借阅登记表”上说明理由,并经借阅单位负责人批准,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后借出,并按期归还 ( 借阅期限不超过一周) 。借阅期间不得私自转借他人或由他人归还,不得擅自处理档案材料,如有丢失由借阅单位负责。建立毕业生档案转递交接表,使档案保管责任人明确,确保学生档案的安全。

( 二) 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档案管理模式。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具有超前性,考虑到档案材料在大学生就业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我们要改变过去毕业生离校后再集中整理归档的管理方法,从学生进校起就做好建档工作,杜绝因临时突击行为,造成错装、漏装和档案转递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其次,规范档案流转的整个程序,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档案管理体系,保持学生档案材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各高校从事学生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经常主动地与形成学生档案材料的部门和各院 ( 系) 主管学生档案的负责人联系、协商、沟通,及时收集各部门形成的档案材料。遇有学生入党、奖惩等涉及学生的信息,要及时归档,努力使学生档案全面、准确、科学、合理,并保持档案完整和最新状态,推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第3篇

“五个一”包括: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课、开展一次消防安全专题教育、布置一份暑假消防作业、开展一次灭火逃生疏散演练、观看一次消防知识光碟。开展此次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消防知识、增强消防意识、掌握逃生自救技能,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综合社会效应。

二、组织领导

为强化全区校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确保本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各直属学校(幼儿园)负责人。

三、活动时间

2014年6月初至9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一次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学校教学楼、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礼堂、会议室、锅炉房等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排查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应急疏散标识等消防器材、设施是否按规定配备并完好有效;消防疏散通道是否安全、畅通;学生宿舍是否存在私接乱拉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情况;电线电路是否完好,建筑物室内是否有堆放、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情况。

(二)开展一次消防安全专题教育。暑假放假前,各学校要开展一次消防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安排不少于2课时的消防知识教育课。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分类开展,小学侧重对火灾危险性、消防安全标志标识、日常生活防火、火灾报警、逃生自救常识等方面的教育,中学侧重对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灭火基本知识、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火灾自救互救知识和火灾案例等方面的教育。要重点加强暑假期间用火用电、参加节庆聚会及公众聚集场所活动中的消防安全教育,切实增强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各学校要主动联系消防部门,组织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参观消防队站和消防教育场馆,开展学习体验活动。

(三)布置一份暑假消防作业。各学校要布置一份消防主题的暑假家庭作业,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制作一份家庭消防安全自查表、制定一份家庭火灾逃生预案、绘制一张家庭逃生路线图,实现“会自查家庭消防隐患、会制作家庭应急逃生疏散图、会操作消防器材、懂逃生自救知识”的目标。要充分利用“中国消防在线”网站提供的各类消防知识、逃生宝典等内容,组织学生和家长广泛参与,并对学生完成的消防家庭作业进行汇总展评。

(四)开展一次灭火逃生疏散演练。各学校要在暑假前或开学初,主动邀请消防官兵进学校,指导开展一次灭火逃生疏散演练活动,在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不同场所组织进行疏散演练。通过开展疏散逃生演练,使广大师生熟悉疏散逃生路线、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基本的自防自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紧急避险的能力。

(五)观看一次消防知识光碟。各学校要组织师生集中观看一次消防常识DVD光碟,并安排专人根据实际情况对视频内容进行讲解,确保每位师生都能够掌握消防知识,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五、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安排部署,切实抓好落实。要结合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丰富活动形式,动员广大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增强活动实效。

第4篇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第二课堂;教学实践

“第一课堂”是指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各种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课外实验、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目前,高校第一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第二课堂教学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开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参与第二课堂,是培养本科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如何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践,已成为现阶段医学院校各教研室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2]。特别是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各院校尚待探索与完善[3,4,5,6]。几年来我们大力开展了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经验[7,8,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自2004年开始至今,选择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每届学生分别采用自愿报名、随机分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总人数达517人。

1.2 研究方法 包括社会实践,自查自检,案例分析等。利用自习和周末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查阅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查资料处理研究报告或论文。

2 第二课堂主要教学内容

2.1 透明胶纸法查蛲虫卵

检测对象为80名长江大学附属幼儿园(学前班)小朋友。主要方法:将透明胶纸剪成长6厘米,宽1.7厘米之长条;把胶纸贴在载玻片上备用;检查时揭起胶纸黏擦幼儿园小朋友周围皮肤;取下胶纸,将有胶面平贴玻片上,带回实验室行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结果。

2.2 鱼肉压片检查华支睾吸虫囊蚴 准备实验材料:到集贸市场采集鱼样本,带回实验室,从鱼上剪取米粒大小的鱼肉34块,常规制成压片后,显微镜下观察与记录结果。

2.3 自然沉淀法检查蔬菜污染线虫卵 取集贸市场采集各种季节性蔬菜样本(每份约500 g)带回实验室用水刷洗,将刷洗用水倒入锥形量杯中反复水洗沉淀,取每份留下100 ml的沉渣和沉淀液涂片镜检。

2.4 透明胶纸法自我检查蠕形螨 准备实验材料:发给学生贴有5 cm×1.7 cm 两条透明胶纸载玻片,请参与课题组的学生临睡前洗干净脸,然后将胶纸揭下来贴在面部鼻唇沟处或颊处或额处,次晨将胶纸揭下贴于载玻片上,带回实验室镜检。

2.5 案例分析 收集人体寄生虫病典型病例,印成材料发给课题组学生,查阅资料,剖析误诊的原因,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3 讨论

3.1 第二课堂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 在学习完相关内容后,安排同学们按照在第一课堂所学关于人体寄生虫学检验方法进行自查自检。经过自己动手,2004~2007临床医疗专业少数同学查出了蠕形螨,根据实验结果,要求每人课后整理资料,写出有分析、体会内容的总结报告,我们还诱导检测阳性的学生学习性选择防制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蛲虫的生活史特点,设计实验方案,到本校附属幼儿园进行社会实践,包括向幼师宣传防治蛲虫病知识,根据结果撰写检验报告,受到学生与家长好评。学生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要走出实验室,走进社会,走进调查现场,进行实验操作,这就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术,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3.2 第二课堂培养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国内许多地方都对当地的集贸市场寄生虫的污染进行过调查分析,而荆州市尚无此方面资料。通过组织学生到农贸市场检查鱼、蔬菜的寄生虫污染情况,形成调查论文,为制定荆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填补了荆州市此项研究空白。从文献的查阅、资料的收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到文章的撰写,这种早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了同学们研究设计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第二课堂增进了学科知识交叉渗透 “学以致用”是医学教育的目标,如何将同学们所学的书本知识、掌握的临床技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一直是临床医学教育者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我们把收集到的寄生虫病典型病例,印成材料发给同学们,在2004级、2007级期末考试中引入案例分析题,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做出诊断,以考查同学们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从而加深对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理解和掌握。

3.4 第二课堂促进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第一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第二课堂”的主体则是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广泛的社会群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促进了在校医学生直接参与社会调查,缩短课堂与社会的距离,为医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尽快适应工作、独立上岗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之,我们根据《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体系与临床寄生虫病的特点,通过探索有效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续、促进和补充作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周钰,黄金珠.“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讨.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3):4243.

[2] 庄青竹.谈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商业时代,2008,20:6566.

[3] 何昌浩.在寄生虫学科教学中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尝试.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88,1:4041.

[4] 杨静.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第二课堂的开展.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6):632633.

[5] 黄昌盛.解剖学第二课堂的开展与能力培养.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4:685686.

[6] 刘彦华,李晋川.参与式教学在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中的应用.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83284.

[7] 丁义玲,夏鹏.第六版人体寄生虫学教材变化与教学对策.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1):6062.

第5篇

(一)安全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现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形式化,在教育上往往通过安保部门的专题讲座、模块教育和学生工作队伍的不定期主题班会来实现,由于途径和形式单一,这种课堂讲座式的说教和灌输,吸引力和关注度有限,即使有反面案例,因现实体验感不强警示效果不佳。

(二)安全管理的被动排查作用有限

目前高校安全管理,往往基于高教系统爆发集体或个人的安全案例后旋即进行的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多为被动式检查。往往只起一时之效,随着时间推移,排查逐步沦为形式,学生对其不以为然,见怪不怪,甚至有了反感或排斥的情绪。

(三)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一般由学生工作队伍、宿舍管理人员、学校安保队伍等力量执行。面对学生庞大的人数总量,这些队伍在安全教育管理上人力匮乏,捉襟见肘。学生工作队伍日常工作纷繁复杂,安全教育管理往往淹没于无限浩繁的事务工作中;宿舍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尽管服务理念不断增强,整体素质和人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校的安全保卫队伍往往仅能负责一些面上安全保卫工作或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对于一些安全隐患爆发的苗头很难及时预判、遏制和发现。

二、依托基层学生组织和党支部,切实做好安全教育管理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要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组织的主体作用,充分依靠学生层面自发自觉自下而上的三自作用,才能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预防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一)依托学生组织,严格六步流程,确保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多数高校的二级学院,学生组织由学生会、自律会、社联、资助中心、文化宣传中心(院刊、网站和电子媒体)等组成。依托学生组织,需要厘清工作层次,做好任务分解,保证所有学生组织任务明确、各司其职,严格六步流程。

1.加强宣传,搞好调研。调研和宣传工作是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基础。各个学生组织应通过各自活动形式和载体,做好氛围营造和意识打造。其中学生会着重安全教育管理文件的学习和测试,强化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稳定,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社团联合会利用其庞大的人员基础,开展随机采访和问卷调研,重点跟踪网络舆情,及时掌握广大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作为学院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依据;资助中心重点负责经济困难群体的摸排和建档,加强经济困难群体的自律强能工作;依托文化宣传中心以“安全自律我先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热点讨论、微话题沙龙等新颖多样的活动,依托活动载体强化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2.强化管理,突出监察。学院自律会加强管理力度,行使监察职能,做好信息反馈。自律会将年终集中考核的各项指标进行日常分解,建立严格的工作笔记,检查人员采取回避互查、换查的方式严查晚自习、课堂考勤和晚归点名工作。学生的自查结果将和公寓中心等第三方的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确保检查结果客观准确,作为学院依据惩处的第一手材料。

3.严格自查,强化落实。依托班级信息员做好班级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并明确安全问责制。班级要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重点考量信息反馈及时度、自查结果真实度、危机防控敏锐度、安全举措实效度四个要素。安全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即保证信息渠道的绝对畅通,检查结果的客观真实,预防危机事件的提前预判和有效防范,处理安全事件判断准确、处置顺畅、措施合理有效。比如班级要建立完备的安全工作档案,准确详细记录班级的恋爱遇挫群体、心理障碍群体等特殊群体档案信息,建立动态跟踪机制,进行关爱和帮扶。

(二)依托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实行安全教育管理的党员包干制度

为了在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二级学院可有效依托各个学生党支部,通过三个层面的对接,实行党员的安全教育管理包干帮扶制度。

1.层面即立足本职。各个党支部需对本支部所涉年级和班级的安全管理教育工作负责,党支部主抓年级,每个党员负责关注本宿舍本班级同学。关注内容包括卫生死角、防火防盗隐患、思想动态、日常摩擦、特殊群体的现实诉求、突发紧急事件等。

2.层面即定点帮扶。由高年级党员监察员对低年级班级的定点帮扶和指导。从高年级党员中选拔出能力强、素质硬、觉悟高的优秀党员分配作为低年级班级的安全监察员。他们利用朋辈关怀、专业相通的优势,通过深入学生课堂和宿舍,参加班级的主题班会和党日活动,做好分管班级的安全教育、指导、帮扶和督查。

第6篇

1、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以青年自愿参加为基本特征,以义务服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性、经常化的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丰富和发展,是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个有效载体,校团委每学期都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志愿者活动。如,不定期的清理乐洄公路、礼众公路周边的白色垃圾活动等等。这些志愿者活动不但在无形当中教育了学生,而且赢得了社会和周边人们的好评,提升了礼林中学的影响力。

2、经常性的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动

针对礼林中学靠近乐洄公路、礼众公路,学生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学校团委与塔山交警中队主动联系,请交警队员到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制做了多幅交通安全宣传栏;班级办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黑板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了交通安全意识;学校每学期都从礼林派出所聘请法治副校长进行了法制讲座,法治副校长以案说法,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违法,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效果特点明显。学校团委还不定期请校领导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一年来,校团委运用活动育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针对学校特点的活动。如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各项活动,如,“五四”的表彰大会,“十·一”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一二·一”、“一二 ·九”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修养。

4、健全制度、热忱为广大学生服务

学校团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制定了广播站播音制度、升国旗制度、优秀支部、优秀团员考评制度等等。让制度来规范学生行为,校团委工作中为广大师生热忱服务,提高服务意识,针对学生容易遗失物品、学习用具设立了失物招领台等等。

5、开展富有特色活动、提高团员意识

为提高广大团员的意识,校团委在11月份召开了以团员学生为参赛对象的乒乓球比赛活动,全校100多名团员参加了此项活动。在“五四”举行了表彰优秀团员大会,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开展了读好书活动等。这些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团员的意识,让团员学生感觉到我是团员我光荣,并能处处以一个优秀团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不足之处

第7篇

各二级学院:

为加强对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惠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管理规定》(2017年修订)的要求,并结合学校新教务系统有关毕业论文(设计)设置的要求,现就做好2021届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质量监控

1、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领导。各二级学院应成立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质量要求及检查安排等。定期召开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稳步提高。

2、明确工作职责,注重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建立二级学院、教研室、指导教师之间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织体系与责任制度,加强指导和管理,把好每一环节的质量关。

二、明确具体要求,加强过程与质量管理

1、2021届学校继续使用中国知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简称:知网系统)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信息化管理,全过程在系统中操作,系统将保留过程记录,系统登陆网址hzu.co.cnki.net/。各二级学院应及时对师生进行知网操作系统培训,以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2、各二级学院应开设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课程或举办相关的讲座,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方法培训;召开动员会,传达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通知精神,使师生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等。

3、严格选题原则和选题程序,把好选题关

(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应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社会文化、经济建设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鼓励学生结合大学生业余科研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前期项目成果拟定毕业论文题目。理工科类结合工程、科研与生产实践类课题的比例应达到90%以上;文科类结合科研,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热点的课题应达到70%以上。课题更新率达到100%。

(2)应遵循选题原则,严格执行课题审批制度。组织课题审核组对师生申报选题进行审查,并对课题给出审核评议的结论(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课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课题的难度与工作量是否适中,完成课题所需条件是否具备以及对该课题的建议等方面)。课题一经审核批准,二级学院教务员应及时录入知网论文管理系统。

(3)学生选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变更,必须在4月9日之前在“知网系统”填写《惠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变更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4、选派好指导教师,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指导水平

(1)各二级学院要认真审查指导教师资格,配备一支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且教学经验较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指导教师队伍。原则上,每位指导教师原则上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8名学生,个别专业确因指导教师不足,原则上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10名。助教不得单独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但可以与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合作指导,担任适量的指导工作。可适当聘请校外实习基地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需填写校外指导教师登记表)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

(2)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培训和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随时了解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注重过程控制,严格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惠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2017年修订,教务处网站可下载)对学生进行指导。

5、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和诚信教育

(1)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实行考勤制度,如因事、因病离校,应向指导老师和学院办公室请假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否则将按旷课处理。学生缺勤(包括病假、事假)累计超过毕业论文(设计)时间1/3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须重新补做。

(2)对在校外企业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除安排校外指导教师外,还应配备校内指导教师(校内的指导教师与学生,各二级学院教务员在教务系统中注明),并经常与校外指导教师和学生联系,检查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条件(设备、药品和资料等)是否具备,跟踪毕业论文(设计)进展,及时反馈并解决校外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3)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杜绝论文抄袭、伪造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行为。

各二级学院要认真组织学习《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行为的通知》(教督厅函[2018]6号),并结合实际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作假行为方面的自查自纠工作,发现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中的漏洞须及时进行整改。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加强诚信机制建设,培养学生学术研究中科学引用文献资料的良好习惯,杜绝抄袭、拷贝等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学校将继续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对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部检测。

6、强化质量意识,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

制定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保障措施和检查办法等文件,不断完善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文件;成立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指导小组、质量监控小组等机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应加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研究力度,探索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新模式;重视做好各环节的检查与整改工作,特别是中期检查工作。

7、组织好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与成绩评定工作

(1)在答辩前两周要制定好答辩工作计划(要求包含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成员构成,答辩的时间、地点和答辩学生名单),在知网系统上录入并报教务处实验实践科。各学院不得擅自将答辩时间提前。

(2)各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要严格执行答辩程序、评分标准及质量标准,规范审阅、评阅、答辩等环节。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要具有针对性,严禁多人评语雷同现象的发生。评分要严格标准,尽可能做到准确、无误并与评语相吻合。要严格控制优良率,原则上优秀的比例不超过10%,优良率不超过45%。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严把质量关。

(3)实行二次答辩制度。凡是第一次答辩中存在较多问题,答辩不能通过者,由答辩小组提出,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审查决定,进行二次答辩。二次公开答辩由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主持,各二级学院在组织二次公开答辩前要公开答辩会信息,将公开答辩会向全院开放。二次答辩时间一般在第一次答辩后两周内进行,评定成绩只能为中等(含)以下。

8、做好评优与总结工作

(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应在2021年5月21日前结束;2021年5月17日前完成成绩登记以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与推荐工作。各二级学院将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名单于2021年5月28日前送实验实践科,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比例控制在毕业生人数的1.5%以内,优秀指导教师推荐比例控制在当年指导教师人数的8%以内。

特别提示:凡被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应严格按修订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整理成篇幅约3000—4000字(最多不超过6个页面)可供发表的论文(设计),否则不将其列入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编计划。

(2)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总结与质量分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二级学院应认真总结,查找问题,寻找对策,形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和质量分析报告,并于2020年6月4日前交教务处实验实践科。

 

 

 三、相关材料报送时间

序号

材料名称

送交截止时间

备注

1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2021年1月11日前

全部报表和材料都请提交电子稿和加盖公章的纸质材料

2

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工作自查报告

2021年3月12日前

3

毕业论文(设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2021年3月26日前

4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的推荐材料

2021年5月28日前

5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21年6月4日前

6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析报告

7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质量评价结果统计表

注: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表格可在教务处网页下载。

                                           

 

  教  务  处

                                  2020年11月30日

第8篇

一、把握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合理安排教育序列

美国著名的认识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指出:“教育序列是教育者在某种知识领域内所遇到的材料程序,它直接影响到教育者对这一知识体系掌握程度。因此教育者必须引导被教育者陈述一个问题和大量的知识,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习事物的掌握、转换和迁移能力。”对大学生来说,独一无二的序列是没有的,在任何特定的条件下,最理想的序列是随着多种因素而定的。这些因素包括: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处理信息的局限性和探索活动的特点。大学生总是以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为参照系,选择那些自己渴望了解的内容和角度。如果教育不能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或指示出发,教育就会失去针对性和现实性,大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发现”的动态活力。因此,教育者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深入、细致,入情、入理地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大学生的现有理论水平,找准教育的结合点,确定最理想的教育序列,精心设计并着力把握教育环节运用的层次性,促进教育过程呈阶梯性发展。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要以引导大学生深入的“发现”为出发点,都要显示纵向有序递进、横向联系开掘的趋势,而不是一个平面上的问问答答,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不断思考的认识过程。只有这样才会让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心理倾向更为明显,才能使大学生“主动发现”教育内容真理性内涵。

二、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机

“发现教学”是被教育者在教育者引导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强调被教育者要以问题为思维的中心,造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实现被教育者自觉的、有意识的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能力的扩展。因此“发现教育”非常重视被教育者的积极性,强调要使理性和非理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促进被教育者的整体协调发现。在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基于自身的思想基础和内在需要,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教育者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无视大学生的内在动机,教育效果将明显减弱。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发掘“动力源”,把握好教育导向与受教育者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切实从大学生的内部动机出发,强化大学生完善自我的主体性,引导大学生主动去“发现”,真正实现主体的要求向客体的需求转变。教育者要善于抓住大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教育,要着眼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和新的特点,把我们所要灌输的和大学生所需要的合理地统一起来,加大自我教育的力度,善于把道理融于日常的茶余饭后的闲聊或轻松活泼的娱乐之中,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让大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自我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创设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情境中的问题既要适合被教育者已有的知识水平,又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解决,从而使被教育者形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究动机。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目标都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种不断超越现实的自我愿望。要把这种观念和愿望转变成现实结果,必须依赖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通过主体用一定的内容才能把目标和对象连接起来,而连接的实质是完成两个转化,即目标转化为对象的观念,观念转化为行为,使对象成为目标要求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准确把握教育目标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把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大学生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深入,形成逐步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原定目标的可能,使“发现”成为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取得成功的愉悦体验。

三、激发动态活力,培养大学生思维操作水平

“发现教学”理念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探索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封闭的单一结构”。在这个结构、过程中,教育者不再是教育的主宰者,在某种情况下往往置于后反映状态;被教育者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被教育者的学习过程不是仅对一个或对或错的现成论断进行判断,而是一个必须经过思考、实践达到主动来获得知识和提高思想素质的动态过程。“发现教学”,不是要建立一个活的小型藏书室,不能只当“两脚书柜”,不能满足于文件学过了,基本精神理解了,而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教育的基本环节,更应强调教育者与大学生、大学生与大学生、大学生与教育者的多向交流,更多地要注重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多种思想反应进行及时疏导,充分体现大学生的自我发现、相互评判发现、在发现中寻求更深刻发现的行为特征,切实在把理论转化为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把理论转化为大学生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上下功夫,让大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解剖的能力和思维操作水平。首先,教育者要凭借“导”的功能,通过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促使大学生的思维操作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可作操作性,进而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使大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其次,教育者要善于通过语言及多种直观手段为大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创造条件,积极地促进大学生主动去“发现”,并以此为基础,显现出“引导――发现”的教育动态,从而把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引导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再次,教育者要指明问题的关键,减少大学生的思维盲目性,从而帮助被教育者得到更多的成功体验。第四,适时强化,及时反馈。教育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错误中进行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选择适当时机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应用知识的成效,以便提供反馈信息,合理发挥强化的作用。这样可以防止被教育者对错误知识先入为主和积重难返,并使其逐步具备自查能力,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使教育内容内化为个体意识,外化为大学生的现实行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高校助学金;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和所占比例也随之扩大。为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中央及地方不断增加投入,以切实保证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笔者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多年参与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仅是学生关注的热点,而且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是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深入思考助学金发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精力想对策,真正能让高校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高校助学金评定工作的经验,现将在评定工作发现的一些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助学金发放存在的问题

1.评定过程主观化

以J大学为例,该校对经济困难的学生采取的是这样的认定程序:“地方机构出具贫困证明――学生申请――班级认定――学院认定”四级程序。由于部分学生家长和学生缺少诚信,对家庭实际经济情况虚报或瞒报,加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出具困难证明把关不严,致使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很容易获得,所以作为主要认定依据的学生贫困证明存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无法避免不该获得资助的学生获得了资助,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却没有获得或获得很少的资助这一现象的发生。

2.评定标准模糊化

助学金基本申请条件以J大学为例主要是以下几条:(1)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为其提供学费、生活费;(2)学生思想积极向上,生活艰苦朴素;(3)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无纪律处分。三点界定了申请助学金的条件,J大学在界定一般和特别困难方面明确规定了,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单亲家庭等可评为家庭特别困难,拥有高档化妆品、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实际生活费用高于一般同学的平均生活水平等不能认定家庭经济困难。但各地区的经济实力,消费水平不同,“高档”是什么样的一个标准,没有明确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困难”就难以科学、合理地界定。

3.评定工作离散化

在助学金的评定中,由于辅导员日常工作较繁忙,每年申请助学金有的近上百人,无法一一进行访谈、调查,认定结果大多依据班级评议意见,加上有些同学拉票,拉关系,导致助学金评定结果不尽人意。有的学生在受助期间违反校规校纪,品行不端,如要取消该生的助学金资格,就需要向院系提交取消资格报告,有的辅导员觉得这很费事,不愿意写材料,顶多在第二年不再评议,可以说助学金评上后,大多情况下不会再进行调整或撤销,导致评定工作监督不到位离散。

二、高校助学金发放解决问题的对策

1.评定教育诚信化

诚信是当今时代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做人、处事之本。贫困学生的认定考验了大学生的诚信,享受助学金也是一定意义上用自己的诚信做担保。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减少和杜绝认定、资助工作中的虚假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引导其正确认识国家助学金的意义,国家助学政策能够为那些经济困难青年保证基本物质需求,免除家庭经济贫困带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2.评定机制科学化

在进行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应以辅导员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人口状况、收入状况的调查和了解以及家庭变故的动态掌握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认定资助办法,从申请的条件到认定的程序与标准、从评议结果的透明度到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动态管理都做出具体规定, 确保有章可循。J大学就建立了大学生爱心服务档案库,积累贡献值,每学期统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好人好事,献爱心等情况,做为评定助学金的重要依据。明确规定在评定学生助学等级时还要看学生成绩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如J大学就明确规定有两门或两门以上补考科目的不能认定家庭困难,还要看学生是否能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受处分的也不予评定。

3.评定监督管理化

严格审核学生家庭困难证明材料,通过家庭调查表及学生自查、班级反馈等方式,透过学生日常消费、参与活动等情况,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以J大学为例,对评议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辅导员严格审查、筛选,使他们具有代表性,能公平、公正、客观地评议困难学生,同时引导他们要尊重困难学生,对他们的家庭信息给予保密。跟踪、观察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支配情况,辅导员通过与他们谈话,班级同学的监督,一旦发现存在高消费,购买高档用品,宴请同学等情况,一律给予调整或撤销。

4.评定资助整体化

高校给予贫困生的不应仅仅是物质资助,更应是精神上的资助,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取奖学金。在J大学,就将“奖、助、贷、补”等多种资助方式看作一个整体,对应不同困难等级的学生个体进行资助,从而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资助。在J大学,还为经济困难学生争取社会性定向奖学金。在校学习期间由企业单位提供额度较高的奖学金,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一定的时间,用自己的知识回报企业的关怀。这种资助方式,在毕业生就业市场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可谓是一举两得。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