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20:33: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单位管理工作意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办公用房的管理
根据《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机关办公用房使用管理的通知》精神,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实行“三权分离”,即:房产权归属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调配权归属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使用权归属有关单位。权证统一由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保管。
(一)使用单位应本着从紧的原则,根据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和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现有办公用房。使用单位一般不得改变办公用房的结构,如需装修和改变结构的,必须报区机管局同意后方可实施;对空关、闲置的办公用房,应及时退出,不得自行出租、转让和置换。
(二)区机管局根据各使用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实际情况,本着从紧和职能相近、性质相近适当靠拢的原则统一调配办公用房,多余的办公用房一律交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处置。
(三)由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统一部署,区国资办、机管局、财政局组织专题工作组,对现有的办公用房作进一步清理,对未办理产权证和尚未变更产权证的办公用房,区房地局等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尽快办理办公用房产权证的变更和相关手续。
(四)使用单位新建办公用房,不论其工程资金来自何种渠道,办公用房竣工使用6个月内,都必须到区机管局登记,并将新建办公用房的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以及相关资料送区房地局,办理权属区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户名的产权证。
二、公务用车的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要严格按照《关于坚决制止超标准购买使用公务用车的通知》(金纪[2003]36号)和区机管局《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规定》执行。
(一)机关、事业单位配置车辆必须按规定办理车编额度控购手续,严禁巧立名目集资、摊派或借款购买小汽车。
(二)机关、事业单位所购车辆必须由区政府采购中心统一购置、统一结算。所需经费是财政拨款的,由财政直接拨到区政府采购中心;是自筹的,由公务用车单位将款项划到区政府采购中心。
(三)车辆维修统一到区政府采购中心指定的定点维修单位维修。
(四)按规定可以报废、转让的公务用车,须到区国资办办理资产核销手续。
三、办公物品的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物品的使用和管理必须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建立制度,落实责任。
(一)办公物品单件在2000元以上、批次在10000元以上的,原则上应委托区政府采购中心购买,区政府采购中心应根据使用单位的要求予以采购。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国家都有明确的规定。执行的好坏,直接涉及行政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影响财政收支,事关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各乡镇各单位一定要从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政策
各乡镇各单位要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领导工作,明确职责。县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工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要带头遵守工资纪律,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人事(工资)干部为工资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严格按照本单位的机构性质、人员经费形式和干部职工状况,办理相应的工资手续。
1、县乡党政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干部职工必须执行国家公务员职级工资标准,不得实行企业、事业单位工资标准。
2、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要严格按照新的工资改革政策,执行相应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不得随意提高津贴标准。
3、干部工作调动,要及时办理工资转移手续,从下发调动文件或办理调动手续的第二个月起,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新的工资标准。
4、按照《公务员法》、《劳动法》和有关规定,被单位辞退和按规定辞职人员,单位不得发放工资。
5、死亡人员(含离退休人员和遗属),应从死亡的次月停发工资、离退休费和遗属补助。
6、工作人员因违法违纪受到降职、降级和留用察看处分的,要及时办理工资变动手续,并从受处分的次月执行;受到开除处分的,应从受处分的次月停发工资。
7、工作人员触犯法律,被羁押、收容、强制管制、拘役、取保候审、判刑的,按国务院、省政府、省人事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到县组织部和县人事劳动局办理工资变动手续或按相关比例扣减工资或停发工资。
8、工作人员因病请假超过规定时间的,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发放工资待遇。
三、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管理
要实行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把关的责任制度。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编制部门要及时将各单位编制调整情况提供给人事、财政部门;人事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工资政策套定相应的工资标准;财政部门要根据人事部门核定的工资标准,核拨相应的人员经费,准确发放工作人员工资。
人事、财政部门要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监督检查,凡违反工资规定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追究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国家工资政策的全面执行。
达到国家退休年龄人员,由单位填写《干部(工人)退休呈报审批表》,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后,报财政部门办理退休费发放手续。
我是年做财务工作的。多年来,我能认真反复地学习财务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等。通过学习财务工作的有关理论知识和多年的实践,就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如有不当,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们事业单位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职能部门和机构,承担着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任。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由国家财政下拨,并承担政府指令性计划,推动各级各类事业发展的繁重任务。因此,在全社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际,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状况进行梳理和研究,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各项事业资金使用效益,是国家对事业单位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下面我就分为三个方面来讲一讲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即:一是必须充分认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当前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下面我就分别来讲。
一、必须充分认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是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是推进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建区十二年来,我区干群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经济发展迅速,财政实力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日趋规范,财政蛋糕也越做越大。但近几年来,少数行政事业单位,也存在着财政法律观念不强,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预算执行不严,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坐收坐支预算外资金,擅自违规采购,违规设置银行帐户,设置帐外帐,“小金库”等违纪现象。而我区是财政穷区,是吃饭财政,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尤其是规范收支行为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配套。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引起财政预算管理和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重大变革,势必影响到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未因此进行相应的改革,已不适应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会计制度滞后于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突出。
(二)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缺乏科学的理财观念,在资金的使用上缺乏成本意识,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仅仅满足于事后核算,忽视了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单位对经费的收支仅停留在核算和帐面平衡的考核。很少对资金使用效能、用途的必要性进行考核,这直接导致单位一方面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却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三)预算编制不完善,预算执行不规范。经费使用缺乏计划性部门预算是财务工作的龙头,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应按部门预算执行,但在实际丁作中往往因为忽视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编制较粗,项目不细化及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等原因造成了部门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伞面,不能反映整个单位财务收支全貌和单位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在预算执行上,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力不强和预算执行不力的情况。(1)有些领导未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而是随意开口子,批条子,造成预算变更频繁,预算执行刚性不强的现象。(2)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超标购买小汽车、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进行高档消费,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修费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政府部的公众形象。(3)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4)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在预算执行评价上。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的预算经费和资金的使用效果难以做出正确完整的分析评价。不少单位年终决算与年初预算偏差很大,根本反映不出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体现预算的计划作用。
(四)票据管理不规范.首先,一方面有些单位对发票管理办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位没有制定票据管理制度,既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没有对票据使用单位进行指导和监督。其次有些预算单位仍然在使用不规范票据收款,且未建立票据领购缴销制度,有些正规票据的管理也是如此,责任不清,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五)财务人员素质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的特殊性,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专职的会计人员。兼职会计人员无证上岗,会计岗位人员变动频繁、随意,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差,导致了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有些财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购买实物发票不填数量和单价,有的发票内容笼统,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二是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三是原始凭证内容失实。如一般出差开会或培训,开具的都是会务费内容,由于会务费原则上不能报销,就随意注明是住宿费或资料费、考察费等,很难正确归类反映;四是有些单位共至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和内容不规范。
三、当前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合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梳理,对完全企业化管理或政府已决定改制的事业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一些以事业收入为主的事业单位,如高校、医院等,可暂时先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等经济体制改革、财政改革、事业改革全部到位后。再将进入市场运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退出预算单位会计系列,适用企业会计,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则改变现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分开制定的做法,将之合并为一个制度,称为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将现行两套制度会计科目,根据日前的核算需要和管理要求,进行必要的归并和调整,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系统。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牵制制度。单位内部应按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原则,设市财务管理相关岗位、明确职责。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证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使各职能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机制.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预算执行的合规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建立完善的内部稽核制度。主要审核单位资金来源的正确性和收入的完整性;审核单位各项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审查单位资产和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审查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审查单位重大经济事项的制度和执行情况。第三,完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应清理过时不适应当前情况的内部各项开支标准等财务管理制度,对财政未明确开支标准的制定实施细则,从而加强各项经济业务开支的事前控制。二是应规范凭证流转程序。对一些授权审批的权限应明确细化,对一定金额以上的单笔开支,应实行集体讨论决定。
(三)加强资产和资金管理。科学配置单位资源。防止国有万方数据资产流失。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配备专职人员对资产进行管理,彻底打破目前财产物资分口管理散乱、难以清理、调拨的局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制度、统一调拨的完善管理体系,完善资产合理流动。第二,加强会计核算。单位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进行价值管理和恰当的数量管理,对固定资产的购进和转让,原则上应先经评估讨论通过后方可进行;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加强产权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要及时清理往来款项,特别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和数量较大的欠款要重点清理,通过清理优化单位的资产状况,进一步保证资金的安全。
(四)强化预算管理。规范单位收支行为。第一,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要力争将单位各部门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部预算的实施范围,要坚持按项目、按进度支m,不准随意变更预算项目、超预算安排支出.因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或追加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第二,严格遵守财经法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从严控制支出。各单位都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制定费用消耗限额及定额,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要加强财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从严控制专项资金中列支各项费用,确保专款专用,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分析制度,促进专项资金进行规范核算。
(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一是在财务队伍中普及法律知识.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律责任;二是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加强培训,抓好继续教育;四是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五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培训一批精通业务、讲求实效、遵守法纪、顾全大局、坚持原则的财会队伍。
(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财政、审计等国家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检查和审计时,要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会计基础T作的基本衡量标准和依据,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财政业务主管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考核,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要进一步规范行政事、眦单位的会计基础.作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没会计账簿和没有账外账的单位,依照财政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从严进行处罚。
1.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混乱。
由于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局限在比较低的层次,因此没有制定比较规范的条例和规程来使档案管理规范化。很多工作人员认为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并不是档案管理工作,对相关的日常安排仅仅是草率记录。再加上部门领导的不重视,不能够有事业单位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状态,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2.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技能偏低。
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等角度分析来看,该项工作的工作难度和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并不落后于事业单位的其他工作。但是由于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传统认识的不足,对档案管理工作并不上心。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都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需要。即使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的技能培训,也由于其自身不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也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的很多错误,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3.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设施简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必将助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只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使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的办公条件简陋,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的部门即使配备了计算机,工作人员也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录入,并没有发挥计算机的优点将档案管理信息化。
4.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很多事业单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仅仅是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真正目的。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即根据已有的信息,为事业单位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资料。由于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上的偏差,缺乏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意识,导致档案管理的资源利用率比较低。
二、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提高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水平。
若想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必须改变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第一,应该使事业单位的领导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足够重视,相关的工作人员才会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第二,要对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水平,让他们以极大的热情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总之,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让他们明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2.健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
之所以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非常混乱,原因之一在于没有与档案管理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因此,加快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只有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下,才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3.提高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技能水平。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资料录入、整理和保存,它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极高。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必须严格挑选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技能培训。第一,事业单位的领导应挑选技能过关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并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第二,做好新进员工的培训工作,让他们熟悉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对培训不及格的人员不允许上岗工作。第三,鼓励员工进行大胆创新,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借助先进的管理思想提高整个团队的服务水平。总之,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还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4.合理配置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源。
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记录、保存日常的工作安排,对事业单位以后的发展做出指导性的意见。因此,必须要改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模式,优化档案管理的结构,以便于进行分级管理,提高检索率。通过分级管理,简化了繁杂的档案管理系统,便于事业单位进行信息检索,进而提炼出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从而提高了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三、总结
一、目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机构及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薄弱,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人事档案就是裁剪、装订、保管等事务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干部调动或提拔时的查档工作就行。因此,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默默无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
2、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没有明确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有的只有查(借)阅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队伍有待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由于重视不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这将不利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4、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
5、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很多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人事档案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人事档案意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从思想上引起广大职工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经常了解档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人事信息,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评聘等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参考性的人事档案信息,真正把人事档案部门转变成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人事档案信息中心。
2、要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人事档案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紧密围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对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保管、查阅、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整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档案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断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3、增加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首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部门应该落实有专人负责,根据档案册数的增长配备足够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归档、建档及对档案材料进行开发利用。其次,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严守工作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4、加强档案保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按照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配备档案柜和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人事档案的完好保存。
区级各目标管理单位:
区委区政府目督办在深入研究2012年成都市区(市)县目标考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贯彻落实市委“五大兴市战略”、推进“五区”发展和今年我区目标体系设置实际,草拟了2012年各目标管理单位主要工作目标。为让各项工作目标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工作实际,现将2012年区级各目标管理单位主要工作目标(征求意见稿)下发给你们,请各单位对照本单位职能工作和本年度承担的省、市、区中心工作,进行认真讨论、分析。特别是要积极与目标牵头单位或市级牵头部门沟通联系,准确掌握目标任务具体内容和量化标准,如有重要工作未列入本单位主要工作目标的,请及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确保我区2012年度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区级各目标管理单位对本单位2012年主要工作目标提出的建议意见(盖单位电子印章),请于6月6日下午下班前通过协同反馈区委目督办,过时未反馈的视为无意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足;改善
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的重要物质保障,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其工作效率,为此,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比如,2006年财政部出台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国有资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出现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深层次的观念性、制度性的束缚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不足之处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在我国当前行政管理制度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目标缺乏明确认识,也没有明确相应岗位和人员责任,甚至思想观念与政策要求相背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一支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受制于人员编制等客观因素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主要集中在本单位业务部门中,熟悉资产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甚至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人才都很少,内部没有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思想氛围。第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认为单位主要面向公众提供公益,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维护和受益不应过多考虑,这导致预算管理失衡,亏损时有发生。第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包括的范围广泛,而“两个办法”对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界定不明确,在“两个办法”中主要涉及的是固定资产管理,对无形资产和资金账款等在内的其他资产管理的界定和管理不够明确,在具体实践中,忽视了这些资产的相应管理,计提折旧、计算盈亏等常规会计手段没有有效使用。
(二)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原有的配套制度和管理模式与现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缺乏有效匹配,加之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与社会经济活动日渐融合,国有资产的资金来源、使用途径日趋多元化,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出现漏洞:第一,国有资产的采购环节透明度低,预算控制缺少规划。某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很好的执行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的采购环节也缺乏合理的决策研究机制,领导和采购人员在利益面前很容易动摇,产生一定腐败现象。此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标准和纪检机关的配置标准二者之间有些地方存在差异,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与配置使用相脱节,常常出现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超标准配置交通工具等现象。第二,已购置的国有资产规范化、效益化的管理程度不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沦为闲置资产。长久下去,由于缺乏日常维护和保养,最终只能低价处置或报废处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部门间缺乏国有资产的协调机制,各单位资源难以共享,或共同管理的国有资产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管理责任,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浪费。第三,财政部的“两个办法”对部分专业设备以外的国有资产使用年限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报废工作难以把握。比如,某些单位账目中,毛巾、自行车等列入固定资产,由于多年之前已经灭失,在核销国有资产时,手续复杂,加重了国有资产管理不必要的工作量。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监管措施不到位
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很多事务党政主要负责人“一肩挑”,缺乏完善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监管机制,或者监督管理体系流于形式,这导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为自己谋私利留下操作空间,甚至出现换一个领导一本帐的无序状态。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监督监管流于形式,没在实效上下功夫。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注重资产的权利归属,却处心积虑规避监管监督的责任;在国有资产的预算编制上下功夫,却忽视了现存国有资产的账物核对检查,每年财政部门的资产清查也只流于形式,账目搞来搞去还是原来那一套,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其二,外部审计监督部门执行不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是审计监督部门的检点,或者,很多情况下审计只是走过场,财政部门如果不追究,审计也会只查不改,不了了之。
二、新形势下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提高思想意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单位人员素质
提高行政事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要从领导层抓起,明确自身的权力与责任,顺应时展,转变管理观念,最大程度上担负起保护国有资产的重担。同时,经常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方面的宣传培训,加强广大干部职工重视国有资产管理的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培养。行政事业的工作人员作为国家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集体利益为重,增强保护国有资产的责任感,坚决与破坏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等行为作斗争。二是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每名工作人员时时刻刻将“红线”牢记在心,坚决杜绝违反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发生。三是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行政事业单位应组织开展学习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知识,认真学习财政部颁发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认真学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专业基础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力争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国家已经出台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本单位、本系统实际情况相契合,巩固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工作要尽早完成,及时建立详细完整的资产账目,实时记录来往的各种款项,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本单位人员充分掌握本单位家底,给政府各级领导进行各项决策准备好详实的基础性资料。第二,健全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国有资产进行公开透明运作,实现良性循环,关键要落实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调配、报修、销毁等各节点要明确工作流程,使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有制度保障和约束。三是建立国有资产共享、信息互通机制,实现行政事业单位间资源共享,整合各项闲置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三)强化内外监督,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监管力度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监督,不仅要完善内部监管体系,也需要强化外部监督体系,甚至引入新闻媒体、第三方评估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国有资产监管监督的力量中,形成相互配合的监督合力,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在阳光下运行。首先,要加强单位内部监管机制。完善资产审批程序,对资产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针对不同种类的资产进行差别针对性的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投资预算和日常维护工作。组建国有资产监管领导小组,确定人员和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国有资产进行清查核对,并撰写调查报告,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反映给领导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同时,单位内部岗位设置中,要坚持职务不相容和分离原则,减少内部风险,加大互相监督。其次,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业务和审计监督,特别是联合纪检、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一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报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根据检查出现的问题,追根溯源,要求相关人员限期改正。如果涉及到违反组织规定或法律等行为,依法依纪交由相应部门处理。
三、结语
伴随社会经济各项改革持续推进,具有计划经济烙印的行政事业单位已发生重大变革,资产管理工作流程逐步规范,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呈现出思想认识不高、管理体制漏洞、监管监督缺失等现象,这些现象阻碍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我们需要从国有资产管理思想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监管监督等方面着手,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以此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参考文献:
[1]赵素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6(18):272,281.
[关键词]预算管理 支出定额 相关方法
一、消防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加重视管理方面的工作,消防单位亦是如此,尤其是在预算管理方面。因此,近些年来,更应该不断完善消防单位对于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其中对于在预算管理中所运用的手段也应进行不断的改进,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消防单位的管理成效。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项体制的逐步健全,消防单位只有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才能促进消防工作的有序进行,进而增强社会的安全性。经费预算工作在推进消防单位工作顺利开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费预算工作作为消防单位的重要理财手段,也能有效的保障财务工作按照一定的规范运作。
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消防单位的经费保障;有利于避免经费开支过程中出现的资金浪费或者乱用资金的情况;同时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有利于发挥其所产生的综合保障作用,提高消防单位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保证消防单位各种灭火救灾事件的顺利完成,从而促进各项事业建设的有序进行。
总而言之,只有切实加强对预算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理财,并最大限度的提高相关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而促进消防单位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建设支出定额标准体系的方法
预算编制的相关情况,能够直接反映到消防单位所进行的相关工作及其任务完成的不同程度之中。因此,消防单位只有不断深化对预算体制的改革,对于经费的支出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进而保证各项费用支出的有效性,提高单位的整体效益,切实保证各种消防救援任务的完成情况。
(一)健全预算管理职能
只有加强预算管理,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预算就相当于是计划,只有预算工作上实现最优的结合,才能协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消防单位整体能力的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加强离不开财务部门,只有依照预算实现对各种财力的组织工作,根据实际的预算进行支付,并防止出现无预算或者是超出相关预算的收支行为,不断健全各种预算管理职能,才能切实保证消防单位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二)分类预算、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的运用
第一,对于相关经费的分类依据应有熟悉的掌握,不同的经费其相关的保障重点也是不同,应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预算。对于基本的支出经费预算,应采取宏观的调控策略;对于人员及相关的设备装置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编制,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保证其严格的执行;对于相关项目的经费预算,应抓立项、抓论证、抓审批。
第二,零基预算的推行。此预算方法是预算管理机制的核心方法,从零开始实现对各项经费的预算,对于预算年度内的所有经费需求,依照其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的考虑,并建立相应的经费预算项目库。
第三,综合预算方法的运用。在确定好年度经费预算后,对于编制好的预算应认真的执行,对于不同来源的经费,也应进行统筹的安排,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三)加强单位预算支出的管理与控制
预算支出的管理与控制是保证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在此过程中,应切实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工作。即使最后支付后,也应对所用的开支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及复查工作,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应进行及时的汇报,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强化对预算支出的会计控制,对于相关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提高记账的准确性。对于现金的流量状况也应进行相应的控制,实现对于现金的集中化管理。与此同时,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对于经费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对于预算支出全过程也要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关的措施整改,切实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支出定额标准体系的建设
通过科学的手段制定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单位的收支情况与实际不符,应制定统一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对于基本的定额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并建立预算单位人员和相关资产的数据库,建立完善的人员定额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支出定额标准体系,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第一,按照统一的规范,并依据公平合理的原则,根据单位独有的特点,测算并确定其定额标准,也不能忽略单位的实际支出状况。制定科学的支出定额标准,并采用标准的计算方法,充分考虑其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后再进行相关测算。
第二,单位在建设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时,应依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要量力而行,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事业发展的相关需求制定相关定额体系,切实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消防单位对于预案管理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施行。在现今社会,消防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因此,加强对消防单位相关工作的改革变的至关重要,只有进一步加强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以及建设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才能为消防工作提供充分的保证。由此可见,只有切实保障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以及支出定额标准体系的有效建设,才能促进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消防单位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罗江.消防部队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浅析[J].会计之友,2010(13)
[2]段卫萍.浅谈消防部队预算管理改革[J].科技资讯,2008(14)
[3]汪蓉.如何加强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5(9)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房产管理司:
你司(1993)局房司字第019号关于“同意中央国家机关危旧房改建处自行承担拆迁工作的函”收悉。经研究,同意你司所属中央国家机关危旧房改建处自行承担和平里三至六区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拆迁工作。希望改建处配备具有一定政治素质和拆迁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所有参加拆迁的人员,均要经过市房地产管理局或东城区房地产管理局组织的拆迁业务学习,熟悉拆迁政策,在拆迁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北京市实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细则》及有关拆迁的规定,严格按拆迁程序办事。努力做好拆迁工作。
特此函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