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西游记的读书心得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9 08:05: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西游记的读书心得

第1篇

西游记这本书大家肯定都特别熟悉,我对它也特别喜爱,虽然已经读了不止一次,但我仍然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当我再一次从书架上取出西游记时,我又被文中那曲折迭起的情节和生动丰满的人物所吸引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心得1西游记是讲述齐天大圣孙悟空不平凡的出生,与其在花果山,水帘洞的生活,后来,与师父唐三藏,师兄弟猪八戒,沙悟净展开前往西天取经的艰辛旅途.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章节是第二回-三星洞访仙学道,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小章节,但孙悟空与菩提祖师之间的暗语互动却令我印象深刻,也佩服行者的聪明伶俐,竟能知晓祖师给他的暗号, 并且学会了七十二便等通天本领.还有第二十三回-「唐僧八戒饮水怀胎,哇!只是喝了河水,竟然就怀孕了,不论男女都会生呀!八戒的一句话「我的妈呀!这孩子从哪里出来呀!堪称一绝,令我不禁捧腹大笑.幸好,后来悟空和悟净两人到了解阳山,和如意真仙大打一战后,取得泉水,才消除了胎气.西游记,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著之ㄧ,真的非常好看.每一个章节都有许多不同的惊险冒险,让人不由自主的一页一页看下去.虽然大家都认为悟空法力高强,是最厉害的,但我却有点不以为然.他法力高强是无庸置疑的,但我认为西天取经的旅途之所以会如此有惊无险的顺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劳.不管怎麼说,西游记真的很好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心得2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

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 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 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心得3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心得4《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孙悟空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我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了这本图书,受益非浅。

我知道的不仅仅是那几个汉字,而是它的作者吴承恩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的真正含义。

一、要有团队精神。我们如果具备这种精神,肯定是战无不胜。因为我们的团队现在成绩落后别的团队,但我们不相互埋怨指责而是相互鼓励相互加油。《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找铁扇公主借扇子,孙悟空第一次借到的是假扇子,回来灭火没想到火反而越来越大,悟空也差点被烧成饼子了。八戒、沙僧和师傅不但没说他、指责他,而是说再去借一次,最后终于错到了扇子。

二、要有勇气。做什么事都要有勇气,还有智慧。我们只要有了勇气、智慧,做什么事都会成功。例如本来你害怕做这件事,你鼓起了勇气,就不害怕了,加上你的智慧,想尽办法消灭敌人,这样不就成功了吗?在故事里悟空靠勇气打了头阵,然后用自己的智慧偷到了紫金铃降伏了妖怪。

三、要有顽强的毅力。比如你可能要失败了,如果你有毅力,不垂头丧气而是继续抵抗,就会有反败为胜的希望。《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三人都被妖怪关起来了。到了夜晚,悟空解了绳子逃跑了。最终他早到了救苦天尊收怪物。唐僧四人又踏上西行之路。这件事说明了只要有毅力就有希望。

四、要诚实。在这个故事里我知道的最大的一个益点就是要诚实。在《西游记》里沙僧就是因为从不撒谎得到了唐僧的信任。看来,只要你诚实别人就都会帮助你,所以诚实对我们来说不但很重要而且是千金难买的。

五、勤学苦练。孙悟空原来本是一只猴子,后来变成了人人知晓的齐天大圣,最后成顶天立地的斗战胜佛。这中间有什么奥秘吗?这中间其实没什么奥秘。是因为悟空的勤学苦练才使它从猴子变成了斗战胜佛。你们可能会问孙悟空不就是学了艺和打妖怪,哪儿有勤学苦练了?书上写了孙悟空学艺的时候很聪明。聪明是天生的吗?不是,联盟是经过勤学苦练换来的。在保护唐僧西行的途中它不停地吸取经验教训,要想吸取经验教训他也要下功夫。所以我说悟空在勤学苦练。看来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让自己从一般的人变成伟人。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心得5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第2篇

《西游记》读书心得600字一: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读过了吧。文色鲜明的人物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的感想吧!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一路经历了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得了正果。唐僧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师父,他受佛祖之托西天取经,心地善良,意志坚定,但却不会辨别是非,常常听信谗言,冤枉好人。孙悟空有着勇往直前的精神,一路斩妖除魔,战功赫赫,他聪明机智,总能在关键时刻化解危机,只是不免有些高气傲。猪八戒好吃懒做、贪图美色,经常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路上给大家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他憨厚质朴,总是十分乐观,能给人带来快乐。沙僧是所有人中的三师弟,他做事任劳任怨,脚踏实地,不善言辞,也在师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个性鲜明不同,小吵小闹也时有发生,才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感受,让读者跟着书中的人一起欢、一起笑,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

《西游记》也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人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不放弃,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不管成功与否,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都是一种成功。还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我们要全面看待自己,合作努力时,每个人都要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西游记》读书心得600字二: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

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

在打白骨精这一回里,他三次打死变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师傅气的念紧箍咒,唐僧是凡人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唐僧还要和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被迫无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是师傅的真心.这一路上他们经历艰难险阻,不管多累,多饿,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阴险狡猾他门都一一打败他们,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总是有好处的,在当今的社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会被社会淘汰,从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门说话,识字,等大一点儿他们又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广交益友,可见书何其的重要。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而我最爱的,就是《西游记》.它光怪陆离,色彩斑斓,它又振奋人心.读完《西游记》,最感动于孙悟空,我惊叹这个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则描绘了英姿飒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群英雄.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范,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与一切进行斗争.他和天兵天将,神仙菩萨打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看似很热闹,很精彩,我却隐隐感到一层悲剧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广大,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总显得无助,单薄.人是无法与由这时代决定的宿命对抗的.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显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与命运进行生死搏杀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会像贝多芬那样为了多留给后人一些精神粮食而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更不会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样高呼一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为大多数人为了琐屑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当今真正的英雄几乎没有,没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诉人类更高层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们昭示了人的价值,英雄的浮士德则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诉了人们生存的价值.人类需要发展,需要下一个英雄,然而,他在哪儿 他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总是出现在人类发展的时代交接点,在千年更替的时刻,人类不该对英雄主义精神漠然视之.现今社会太需要这种千金难求的精神了。

英雄——孙悟空——《西游记》已不仅仅是一部名著,更给我们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读过《西游记》后,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诚信憨厚,善长水性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力大无比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感动了苍天,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带领徒弟们,终于取得了真经。

我们还要学习孙悟空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们也要学习他善于分辨真假善恶,不要被社会上形形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辩是非,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画皮。

读过《西游记》还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这就是我读《西游记》从中得到的启示吧。

《西游记》读书心得600字三:

提到《西游记》大家肯定能将其中的一些片段记得滚瓜烂熟,我也一样,再一次拿出那本在书架上已微微发黄的《西游记》,爱不释手,道一杯香茗,没翻开几页,随着吴承恩爷爷的精彩描绘,就被其中的情节给吸引住了。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第3篇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游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西游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一

试问,在《西游记》里,谁的本事最大?孙悟空!三岁小孩都知道。

再问,孙悟空为什么不是老大?为什么让唐僧当领导?是因为孙悟空犯过错,如来佛祖让他当唐僧的徒儿,改过自新。让唐僧当领导,因为他无为,无知,无用,无能,并且他没犯过错误。

无官一身轻,看孙悟空,多潇洒自在,偶尔还能耍点小聪明什么的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这是《西游记》的主题曲,挑担——沙僧挑的。牵马——猪八戒的活儿。嘿!没有孙悟空的事儿!所以,孙悟空总是摆出一个单脚站立,张望的情景,他干什么啊?没错,找妖精。只要找到了妖精,他才会有价值,才是他的价值所在。当妖精来的时候,其他人都很紧张,这个时候,只有孙悟空最乐呵。因为这时候,猴哥才能大发神威吗

再问:孙悟空打死的妖精有几个?答:多了去啦,数不胜数啊。咦?不对不对,孙悟空打死的只有一个妖精——白骨精。那是孙悟空刚出家,没有经验。是不是啊?孙悟空那回只打死了一个白骨精,看唐僧激动那样儿。所以,孙悟空以后每回都是按照唐僧的意思,让妖精把他关起来。然后孙悟空大吼一声:妖精,快出来!让俺老孙给你大战几个回合。然后摆姿势,姿势摆够了,摆完了,然后再一棒抡下去,这一棒肯定抡到石头上了,为什么呢?再笨的妖精也知道:孙悟空人家是让你跑的啊。之后孙悟空再上天找妖精的主儿,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孙悟空没本事,但是这样想就太肤浅了,孙悟空当年大闹天空,怕过谁?他这样做是为了既不得罪人,在师傅那边也好交代,看看,孙悟空多精明啊,着不正是两全其美的点子吗?

那回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一气之下竟不要孙悟空了,想起来真可笑,神通广大的孙大圣还找不到栖息之地了?最后,不还是唐僧让猪八戒、沙僧灰溜溜地请孙悟空回去?所以,只要你有本事,就不怕找不到饭碗,这在孙悟空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再说一句话:孙悟空,这猴,不是一般的猴,是最精明的猴!

西游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二

西游记是我最爱看的书,它是一本神话故事。书中重点讲述了唐僧四师徒经历了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个个修得正果。其中孙悟空这个人物描写得最突出也最成功,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空再到修得正果,无论是三打白骨精还是收八戒,降沙僧都是整本书的精华。唐僧的善良有爱心,猪八戒虽懒却为取经做出贡献,沙僧的勤劳肯干也十分的有特色。一些配角也为整本书带来了生气,如:二郎神,观音菩萨和她的爱徒善财童子等。每一个人都有鲜明的特点,每个特点都被作者表现的活灵活现。

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白骨精虽然狡猾无比,唐僧也曾一度的冤枉甚致赶走过悟空,但是悟空深深记得师傅把他从五指山救出来的时候,最后,他打败了为非作歹的白骨精,帮人民除了害。这也证明了邪- 恶永远都不可能战胜正义。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生有许多的困难,这些也许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担,这些困难也许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们在此就要锻炼自己不怕困难,以及坚定的不后退的信心。

《西游记》不愧为一本名著,它那精彩纷呈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令人爱不释手。《西游记》还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在世界上立足。

西游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三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主要叙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途中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过程。故事情节传奇、惊险,每次阅读,我都深深沉醉其中。

我觉得最引人入胜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悟空三次痛打变为人形的白骨精,但是唐僧心地善良,容易被表面所蒙蔽,所以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完全不听悟空的解释,而是用紧箍咒制止悟空,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唐僧还要和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被迫无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师傅是十分真心的,而且最后还救了师傅。这些情节都非常精彩,让我难以忘怀。

《西游记》除了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道理和启示,比如唐僧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有时还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怀好意的意见,反而会变得更糟糕。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人,在关键时刻也是可以力挽狂澜的,就像猪八戒那样。沙僧和小白龙还使我明白了,无论在班级中还是团队中,都不能没有默默奉献者的付出,也许他们没有什么能力,但是如果一个班级没了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同样是出不了成绩的。从唐僧身上我还知道了,做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要坚定不移的将目标执行下去。然而,他们师徒四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一定要吸取他们的长处,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则要改正。

《西游记》不愧为一本名著,既让我看到它那精彩纷呈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告诉了我做人的道理,使我终生受益。

西游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四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多少年来,一直成为人们必读的经典书目。那么,这样的经典也肯定有着它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是《西游记》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团结,什么是不畏艰辛。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小时候的我,对《西游记》的认识还是很浅显的,只觉得故事中爱打抱不平的孙悟空、贪吃懒惰的猪八戒和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罢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领悟到了《西游记》作者的另一份用意。例如,作者笔下的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的艺术形象,不仅生动地体现了古代人民摆脱压迫的强烈愿望,而且也反映了人民为战胜邪恶、争得自由而不怕天,不怕地,敢于蔑视一切传统和权威的反抗精神。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或许,你看到了唐僧冤枉悟空,悟空回花果山的一幕;或许,你看到了猪八戒常常抱怨,说要回高老庄的一幕,但是,他们并没有留下师傅只身一人,他们是有情有义的。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历经各种艰难困苦,但依旧执着,锲而不舍,不言放弃。还记得六十一回合,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吗?为了扇灭火焰山之火,帮助老百姓,孙悟空又是变虫子,又是变牛魔王,足以可见孙悟空的机智。正是在取经途中遭遇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狮驼岭斗三魔等等的八十一“难”,方显坚持的可贵,方显师徒四人不畏艰辛的难得!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身上的品质着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让我惭愧我做事时的虎头蛇尾;他们的团结一心,让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们的不畏艰辛,让我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捧起这本经典名著,在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里畅游,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西游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五

“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它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书是海洋,我们是小鱼,在海里快乐地游玩;书是天空,我们是雄鹰,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飞翔……在茫茫书海中,我翻起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津津有味地品读了起来。

《西游记》是明朝吴承恩写的一部神话小说,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小说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爱打抱不平的孙悟空,宽容善良的唐僧贪吃贪睡的猪八戒,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神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其中最别具一格的是一个惊天地、动鬼神的人物形象——齐天大圣孙悟空,他机灵可爱、有勇有谋、法力无边,深受我的爱戴。

这本书中充满幻想的故事情节:大闹天宫、美猴王出世、三打白骨精、智斗二郎神……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作者笔下那精彩的打斗场面却能让我身临其境。其中,我最喜欢美猴王出世及称王的那一情景。石猴之所以能为群猴的首领,成为美猴王,是因为他十分机智勇敢。在群猴都不敢闯瀑布飞泉之时,石猴无畏无惧,独自闯关,发现了水帘洞,最终成为美猴王。美猴王的故事启示我们:做事情要有勇有谋,才能有所成就。

唐僧师僧四人不怕艰难险阻,制服妖怪才取得真经。在生活中我们要勇往直前,不被困难打倒。在学习中我们遇到挫折不要沮丧,从哪跌倒就从哪站起来,一定向前冲,做一个成功人士!

第4篇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爱恨缠绵,都不适合此时阅读,于是再次翻开了《西游记》,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在经历了又一个个性受制约的学期后,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话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充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

第5篇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走出教材和学校的局限,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习惯和能力,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一、选择恰当的时机,应用网络资源

应用网络资源的时机是灵活多变的,它可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地应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创造条件,适时地引导和点拨学生正确地应用网络资源。

1. 课前预习,介绍背景

《再见了,亲人》这一课生动地再现了1959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时与朝鲜人民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文章语言朴实,感人至深,但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

于是,我将学生带到网络教室,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指导学生键入关键词“抗美援朝”,搜索到了有关抗美援朝这段历史的网页,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网页进行浏览,并让学生自由谈谈对抗美援朝的了解。这个过程使学生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有了较深入广泛的了解,为下一步学习课好了情感和知识上的储备。

在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时,学生对志愿军为朝鲜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却认识不够深刻。网上阅读资料之后,学生从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36万志愿军这个令人心痛的数字,从志愿军与美帝国主义武器的对比等方面进一步了解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厚谊深情,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用双方鲜血共同凝成的。因此,学生在进行分角色诵读时,个个感情投入,有的甚至流下了泪水。

2. 意境导入,激发兴趣

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要使课文“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必须先使他们产生了解课文内容的欲望。现代的课堂趋向于“声情并茂”。在课堂导入时教师根据需要结合声、色、图,甚至是影视片段来辅助我们的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感性,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创设一个让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达到语言所难以企及的效果。

我在教《春望》一诗时是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课件出示《春望》全诗)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叛军攻入长安城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都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在第二年的春天杜甫来到长安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接着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老师用短短的几句话作为导语,却震撼了全班学生的心灵,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很快进入诗情诗境。

借助音乐和画面恰到好处地烘托点缀,使课堂变得多维、立体,为阅读教学营造了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促使学生披文入情。

二、利用网络信息,提升阅读体验

信息技术的参与,使语文教学的各种资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彩和新颖。指导学生运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充分获取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在分析、综合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犹如授予学生一枚阅读理解的“金针”。

1. 运用网络,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三国演义》这篇课文时,我指导学生运用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让学生检索到所需知识,丰富阅读的先期储备。解决了“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个重点问题,再利用直观动画,通过动画中船队的走向和受箭的步骤让学生明确“借箭的过程”。为了解决教学难点“诸葛亮借箭为什么成功”这个问题,我还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片断,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弄懂成功因素中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可见,网络的丰富资源,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2. 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视野

在阅读教学中,我巧借教学博客,构建开放、交互的阅读环境,为学生构建一个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形成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更开放、更简便,互动性更强。

在学习了《趵突泉》这篇课文后,我发现学生对趵突泉姿态各异的小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设了一次网上阅读课,引导学生对小泉进行探究。学生通过登录趵突泉的有关网站,发现这些小泉还有许多可爱的名字,如金线泉、柳絮泉、马跑泉等等,并且每个小泉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呢。在进行网上阅读汇报时,利用班级“博客”,同学们轮流收发帖子,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着各自的新发现:“老师,我知道了金线泉名字的来历。传说谁能看到泉水中的金线,谁就能交好运。”有的说:“老师,我知道乾隆皇帝还用趵突泉的水泡茶喝呢。”有的学生运用Powerpoint制作了精美的电子文稿,展示交流自己获得的知识。这个环节的设计,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和“博客”交流的快捷优势,巧妙地处理好了“走进文本”和“走出文本”的关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发掘成品网络资源,促进文本价值呈现

信息技术带来了检索式的高效率阅读方式,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学生足不出户、轻点鼠标便可尽情挑选所需语文资料进行阅读,学习因此而超越时空,变得绚丽多彩。如果说图片、视频、文字均可以作为网络资源的素材,那么那些存在于网上的多媒体课件、BBS公告牌、邮件系统就可以称为成品网络资源了。

1. 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

在互联网中,有关教育教学的网站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其中许多网站提供了大量现成的多媒体CAI课件,这些课件大都可以免费下载,而且更新快,界面设计友好,表现形式丰富活泼,稍加修改后就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避免了大量重复性劳动。这些网站有K12教育网、中小学多媒体课件网等。而网站的课件均采用Authorware、 Flash、 Powerpoint软件进行制作,信息丰富,交互性强,可支持不同方式的学习。

2. 实现自由交流的BBS

许多教育教学网站开设了电子公告牌(BBS),可自动记录学生的交流情况,使学生同步交流成为现实,我通过BBS公告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如“习客”主题学习网站()就是小学语文类主题性拓展阅读学习互动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在教学中我们多次使用了这种优秀网站的电子公告牌,一方面避免了自己设计BBS的烦琐劳动;另一方面学生在BBS公告牌上就某一问题自由发表言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与交流的积极性,为下段环节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3. 带来惊喜多多的E-mail。

发送E-mail是互联网中使用最多的业务之一,与传统通讯方式相比,E-mail的优势毋庸置疑。在教学中,E-mail同样可成为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交流形式之一。

第6篇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最搞笑的两个人物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啦!来自:作文大全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是花果山灵石孕育,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飘过五行山,救下孙悟空。孙悟空很感激,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心得1提到《西游记》大家肯定能将其中的一些片段记得滚瓜烂熟,我也一样,再一次拿出那本在书架上已微微发黄的《西游记》,爱不释手,道一杯香茗,没翻开几页,随着吴承恩爷爷的精彩描绘,就被其中性格迥异的人物给吸引住了。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

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心得2说起《西游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听到“西游记”几个字,眼前一定会浮现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啰哩啰嗦的唐僧,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和老实的沙和尚这几个主要人物吧。

《西游记》和作者是吴承恩,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了唐僧师徒一路降妖除魔,最终来到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角,主要事迹是“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的金额箍棒和七十二变令幼时的我浮想连翩:啊!要是我有金箍棒就好了,可以把坏人全打跑。啊!要是我也会七十二变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变成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这样我就可以变成鱼儿在水中欢快的游戏。可是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猴子也不例外。孙悟空的自律能力有点差。既然天庭让他看守蟠桃,那他就应该好好看着蟠桃。如果蟠桃困为他的能力而被别人吃了,那还有情可原??——你已经尽力了。可孙悟空倒好,监守自盗,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不过天庭也不是完全对。大多数猴子一般都爱吃桃子,这不是很可笑吗?

再说说唐僧吧!现在很多人都用唐僧的紧箍咒。至少唠叨不会让你头痛职裂。唐僧的出生很高贵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他西天取经毅力是最强的,不像猪八戒,动不动就说:“师傅已经被妖精吃掉了,我们公行李散伙吧!我回我的花果山。白龙马,你也回你的东海吧!”不是那句话,金无足赤,人无空人。唐僧也有弱点。那就是太懦弱了。遇到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逃!还有一个最不应该的缺点:不听孙悟空的劝。

总之呢,《西游记》这本书是不错的,把每个人物都描写的活灵活现,好像随时都会从书里蹦出来似的。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心得3说到《西游记》想必大家都是再熟悉不过了。我就是它的超级粉丝,电视剧、动画片每次播我都会看,但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这本书。自从我把《西游记》从新华书店买回家,反反复复不知看了很多遍。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想不用我来介绍大家也都很清楚,书中的四个主人公性格特点鲜明:孙悟空神通广大;唐僧慈悲心肠;猪八戒憨厚贪吃;沙和尚任劳任怨。我最喜欢的当然就是孙悟空了,他有一双火眼金睛,任何妖魔鬼怪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也不是他的对手。

我觉得《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章节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用火眼金睛一看,就知道了白骨精的诡计。即便是白骨精再狡猾,也一一被他识破。而唐僧却是个人妖不分的老好人,居然以为孙悟空在伤害性命,还把他赶回花果山。不过大家别看孙悟空平日里上跳下窜、大大咧咧,但他对师傅却是忠心耿耿,知恩图报。知道师傅遇险,不计前嫌,出手相救,这怎能不让我喜欢呢?

在品读《西游记》的日子里,我不但享受到了快乐,而且还悟了许多道理:只要齐心协力,再难的事也一定能做好。就像这次我们女子管乐队的同学们参加区里的艺术节比赛,为了取得好成绩,我们个个认真训练,萨克斯、黑管、长笛、号子、还有打击乐器,虽然是不同的乐器,但每位同学都能听从指挥,劲儿往一处使,合奏出了美妙的音章。我还明白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要轻言放弃,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就像我弹钢琴一样,今年暑假我就要考8级了,乐曲的难度加大了,练习的时间延长了。每当我坐在钢琴凳上感觉疲惫、枯燥时,我就暗暗对自己说:不要怕,咬咬牙,坚持下去,就是胜利!我相信有了我的执着和坚持,一定会顺利通过8级考核!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心得4《西游记》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神话小说,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甚至看了很多遍。我也看了这本书,现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读过之后的感受吧。

《西游记》描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历程。虽然路途遥远,一路上还会遇到很多妖魔鬼怪,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取经的目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勇敢地一路向西,最终取回了真经。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得到很多启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要勇于面对,善于思考,还要学会向别人寻求帮助,这样才能尽快地解决问题。

这本书里的人物很多,但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唐僧谦恭有礼,学识渊博,认真执着,但是天生胆小,经常好坏不分,这样也会招来很多麻烦。孙悟空聪明勇敢,乐于助人,本领强大,但他的这些本领都来之不易。例如,他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被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在山上跟随菩提祖师学习了十年才会腾云驾雾,还有七十二般变化。但他有时太顽皮,不听话,所以才会被戴上紧箍咒用来约束管制。猪八戒虽然长相丑陋,好吃懒做,但他本事也很强大,有时也很细心,在取经路上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沙僧忠诚老实,任劳任怨,虽然话语不多,但是非分明,敢于同妖魔鬼怪搏斗,也是孙悟空的得力帮手。在这四个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因为他太聪明了,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佩服他吧。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还有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书里的故事情节非常精彩,作者吴承恩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能写出这样的小说真不容易,只有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要有生活经历,并且多练习多思考,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我以后也要多读一些像《西游记》这样的经典书籍,平时多写多练,希望自己的写作水平也能不断提高。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心得5在暑假,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书的大概内容讲的是: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这书里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孙悟空,他原本是从石头里碰出来的,所以是只石猴。为了学本领,他不怕艰苦,到处拜师学艺,最后学得一身好本领,经佛主指点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他机智勇敢,忠于师父,火眼金睛降妖除魔,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终保得唐僧一路西天取经平安。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猪八戒,肥肥大大的,他可没有孙悟空那样的气度,好吃懒睡不干活,好女色,好占便宜,爱偷懒,经常是心里惦记着高老庄的老婆,还有时不停的让师傅念紧箍咒,伺机报复一下孙悟空。虽然他这样,但人们还是很喜欢他。

沙悟净心地善良,任劳任怨且忠心耿耿,但沙悟净有个缺点就是不敢反抗。

第7篇

关键词:幼儿非言语行为;隐喻信息;解读;心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139-03

幼儿的“非言语行为”是指幼儿通过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言或无声语言。“隐喻信息”是指幼儿的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它是幼儿在感知、体验、想象、理解某种事物后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反馈信息。艾伯特?梅拉别恩[1]的实验得出了如下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因而非言语行为在信息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他们很难完整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私密语言”,这种语言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表现在孩子身体的活动和面部表情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幼儿的“非言语行为”。幼儿大部分时候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与有声语言的结合来“传情达意”的。可见,幼儿的非言语行为往往蕴涵着丰富的隐喻信息,家长对幼儿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的解读,可以还原幼儿的非言语行为所蕴涵的最本真的意思,甚至可以解读幼儿的内部心理活动,这对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一、幼儿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的形成机制

1.生理机制:动作思维发展的产物

幼儿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是幼儿动作思维发展的产物。3至6岁幼儿开始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的形象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其思维仍受到具体事物形象的影响,并经常需要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孩子在听、看、玩的过程中,其思维活动最为活跃。孩子常常边玩边想,因而动作与思维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幼儿还是习惯通过声音、表情、动作、身体征兆等非言语行为向外界传递信息,并寻求保护。因为他们还很难用语言完全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是幼儿与生俱来的优势,可以帮助他们传达丰富的信息。张明真[2]、王传丽[3]等人的研究表明,人的肢体表达能力在幼儿阶段达到高峰,之后会随着语言能力的完善逐渐下降。他们认为,幼儿尚未掌握丰富的词汇,家长需要探索他们非语言表达方式背后所蕴藏的隐喻信息的真正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幼儿保教工作。

2.心理机制:模仿过程的副产品

幼儿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是模仿过程的副产品。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重要的智力发展过程。模仿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身体行为的一种确认,幼儿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动作后,再将此动作重复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动作技能。从这一角度来说,模仿是幼儿观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家人通常是幼儿选择性的模仿对象,孩子还会经常性地重复大人的语言、表情,并重复父母的某些特定行为。家长的一个动作亦或一个词语,他们都会感觉很新鲜,并很感兴趣地去模仿,从行为的模仿、个人气质特质的模仿到风格的模仿。冯德全[4]、李芬月[5]等认为,孩子天生就具有本能的模仿能力。整个幼儿时期,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他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乃至于性格品质,都比较像他最亲近的人。孩子的模仿是无意识的,父母的所作所为、说笑谈吐、脾气爱好等,都受到了世界上最细微的仿效。但由于幼儿年纪尚小,其感性模仿较强,而理性模仿较弱。一般多会模仿对象的外部特征行为动作,而并未认识这些行为动作的精神实质。从这个角度讲,幼儿的非言语行为是幼儿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习得的,其隐喻信息也是与成人无异的。

二、幼儿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解读的常见偏差

1.解读角度的偏差:与幼儿的思维方式相距甚远

家长常常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方式解读幼儿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因而往往会产生与孩子沟通方面的问题。例如,妈妈和6岁的小丽上街时经常会出现不愉快的场景,到商场买糖果或其他食品,小丽总是要在货架里挑上半天,红色、黄色、绿色……她总是挑来挑去并乐此不疲,心急的妈妈催促多次,她还是不愿离开,妈妈认为,“差不多就行了呗,用得着这么挑剔吗?颜色好的味道一定就会好吗?”案例中,妈妈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解读孩子“挑剔”这种非言语行为的,将其隐喻信息误解为“闲着没事干”。事实上,根据加德纳[6]的多元智能理论去解读孩子的行为,其非言语行为的隐喻信息就是“这个孩子天生的视觉空间感要比其他孩子更强一些,她更容易感受到色彩的刺激”。可见,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解读孩子非言语行为中的隐喻信息,对于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一些“怪异”行为,尤其是对那些表面上看上去不太合作,甚至看似是“存心捣乱”的行为,能给予更多的宽容。

第8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应急管理;制度创新;技术优化

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用电量越来越大,这就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找出其中的不足,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优化,能够更好的应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系统故障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经济建设的影响,对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特点及分类

1.1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特点

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具有灾害源头众多、涉及环节众多、造成损失较大等特点。电力系统的运行会受到自然环境、人为因素、设备性能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引发电力系统突发灾害,遇到自然灾害、技术人员操作失误或者非法分子故意破坏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存在质量缺陷或者性能老化,都会引起突发性灾害。电力系统的运行包括发电、配电、输电、用电等工作环节,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旦发生突发灾害将会涉及到每一个运行环节,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1.2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分类

因为造成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种类。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叫做自然灾害,比如天气、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往往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技术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工作不认真出现失误,以及非法破坏行为也会引发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气设备性能失效,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将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引发突发性灾害。

2.电力应急管理的介绍及现状

2.1电力应急管理的概念

电力应急管理是为了应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能够使电力尽快恢复至正常状态,对降低电力系统突发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危害性,所以便需要针对其中出现突发灾害的运行环节进行识别,做好应急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通过日常模拟、演练,保证突发灾害发生时能够做出快速反应,降低影响、减小损失,并尽快修复电力系统,使其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

2.2电力应急管理的环节

根据电力应急管理具体工作,可以将其分为预防与预警、预警响应、应急响应以及恢复与重建四个环节。预防与预警是指识别出存在的危险因素,然后制定出针对性的应急方案;预警响应就是提前准备,是根据可能发生的灾害事先做好应对措施,对可能造成的损失做好弥补措施,除此之外还包括日常演练、模拟;应急响应是发生灾害后启动应急方案,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恢复与重建是指灾难发生后对损坏的线路或者设备进行维修,使其能够正常工作,提供用户所需用电。

2.3电力应急管理现状

从当前的电力应急管理情况来看,电力应急管理应急处置能力较低,特别是在协调配合方面与电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应急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电力应急知识尚未普及 ,各级人员对电力应急管理的概念模糊 ,对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原则认识不清晰 ,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此外,社会普遍对电网大面积停电缺乏危机意识,不少用户没有应对大面积停电的相关措施。一些用户电力应急管理方案过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不能有效解决突发灾害;电力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偏重于事后处理,而忽视了事前预防的重要性,无法从根本上降低突发灾害的发生概率。应急救援设备比较落后,缺乏应急预案的联合演练,电力突发事件往往是社会性事件 ,演练需要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公众参与,不同部门之间缺乏科学的协调,救援效率较低。这些都是当前电力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的不足,必须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优化,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力度,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3.电力应急管理办法的制度创新与技术优化措施

3.1做好突发灾害的检查和预防

对于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来说,其工作重点不是灾害发生后的救援,而是灾害发生前的检查和预防,只有做好突发性灾害的检查和预防,才能有效降低灾害的发生概率。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灾害信息的作用,加强与电力企业、用户之间的联系,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及时各项自然灾害信息,为做好灾前准备工作预留更多时间。电力企业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巡视,加大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利用计算机技术时刻掌握电力系统的动态情况,当发现异常现象时及时启动报警机制,同时协调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电力应急管理组织、指挥工作。

3.2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

针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和规范参考。明确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核心,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应急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方案,提高应急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做好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 ,提高基层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水平;加大技术创新,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应急管理中,及时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为救援准备提供了更加全面、精确的资料,提高了救援效率;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全面推动并协助地方各级政府开展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加强资源、信息管理,将管理责任明确划分到不同部门,方便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常规的通信通道都是在电能的支持下才能传输信息,当电力系统发生突发灾害时将会影响信息的正常传输,影响了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利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无线数字通信的多项通信技术,可以在电力系统出现突发灾害时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能够完成应急信息的收集工作,以图片或者视频形式将现场信息反馈到应急指挥中心,为救援指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能够对现场救援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指挥和组织,保证救援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

3.4加大应急方案的研究开发力度

因为电力系统突发灾害不可预测性较强,很难实现对突发在灾害发生时间、地点以及范围的准确预测,模拟实验的精准度有待提高,难以实现对突发灾害发生时以及所造成影响的精确模拟,导致电力应急管理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大应急方案的研究开发力度,提高模拟方案的精准性,对电力系统实际故障和破坏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和估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信息,实现更加理想的应急管理效果。

结束语:

电力应急管理是解决电力系统运行故障、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正常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当前电力应急管理中的不足,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通过做好突发灾害的检查和预防,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加大应急方案的研究开发力度,能够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对减小电力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第9篇

关键词:模仿 显现 交流

古典时代对悲剧的定义本就有争议。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个摹仿过程,从⑴摹仿神的行动到⑵获得神的认知力到⑶探求世界之本质的一个理解。当此过程预设绝对失败的结局后,人便处于失败的悲伤、未知的惶恐中。而当这摹仿之人又是大有力量的英雄人物时,“怜悯”与“恐惧”就被无限放大了。结果就造成了人愈加拥有力量,认知的失败便会愈加惨重:自己成为自己痛苦的根源时,自我的否定就愈加浓烈,绝望的气息就甚嚣尘上。

四福音预表了世界的显现与我们的认知之希望、更进一步预表了人类的主体性价值之珍贵。保罗在《以弗所书》开篇旗帜鲜明地宣认:“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弗1:4)”世界的存在之为悲剧本就是错误的,神因为爱创造了万物。神与世界,与人本就不是对立项,一开始便是联系的。这一伟大理解超越了古希腊,和乃至作为基督教来源的犹太教传统:基督这个神人二性的形象扛下并统一了亚氏对悲剧的三大要素、六大成分[2],即基督是完美的摹仿对象、媒介、方式。以上三大要素分别照应了他一生的三大阶段:出生;服侍;受死并复活。

一、言成肉身:完美的模仿对象

古希腊悲剧脱胎于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最大的特征,亦是古希腊哲学最大的闪光点,一个乃是连神明都逃不过其主宰的命运的超然存在;另一个乃是闪烁其词且朝令夕改的神谕的泛滥。这两样造成世界的不稳定,也就是希腊悲剧的最大根源。

①第一层改造是独一神的存在。它建构了独一神领导下的一元化世界观:为认知悲剧痛苦且求救无门的人们发现动荡的世界稳定下来了,因为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一元化世界。这个一元世界带来了不变与坚固。“万事当做有损的,因我认识我主基督为至宝。(腓3:8)”[3]人类唯独认识这一位“我们的父”。这一点我称之为“圣父式的改造”。

②第二层改造是基督论。基督论的第一个要义是基督降世。世界的本质是超验的:⑴从形上观点看,世界的认知否定了人类所有片面、残缺的感性材料,认知经验对世界完全无效。世界是一个“绝对他者”。⑵从人类学观点看,人对探求本质的无力感导致认知、改造世界、改造自我都无从谈起。⑶从认识论看,超验世界的超然独立性根本就不应纳入人的认知目录。摹仿本就是错误。⑷从神学上讲,超验世界之上,有一位绝对存在、他即他所是(出3:14)的存在。此为一切客观存在之源。认知目标发生了转移。[4]

基督教让圣子这个位格存在并“言成肉身”,投于历史之中。既然基督是父神的理性、理智、智慧、认知、理论[5]。则第一欣赏者是圣父本身:“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西1:15)”基督的出现一石双鸟:

1.凌驾在众神之上的摇摆不定的命运被圣父对自我的认知(即圣子)瓦解了。圣父认识了自己之形象,摆脱了束缚自我的不可晓达之命运(即圣父认清了自我,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然宙斯自己也不知道他能统治到何时,他没有对自我的完整清楚的认知。圣子让圣父认识了他自己。

2.显现在世人面前的晦涩难明的神谕被成了肉身的圣子击败。言成肉身后,人类认识成了人形的圣子——基督,使世人摆脱了模糊的神谕,真理也清晰地显现在世人面前,而“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西1:26)”

我称之为“圣子般的改造”一破命运难题,二破神谕难题。

③第三层改造是圣灵论。亚氏笔下难以认知的世界被基督形象击败,仿佛悲剧就已经瓦解。然教父们对此更高一筹:第三个位格圣灵的将感彩与意欲[6]从一切悲悯与绝望中彻底释放出来,“藉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弗3:16)”奥古斯丁把圣灵称作神恩赐的礼物。圣灵在拉丁教会常被定义为爱[7]--圣父与圣子互相之间的爱。神把原本在圣父圣子圣灵三位格永恒团契状态下的自我情感无私地宣泄出来,与人类分享。爱便临在众人头上,而这爱正是圣灵让人的认知能力被提,“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弗1:13)”。我们因着圣灵的充盈而得以有认知主动向我们显现的真理(基督)的欲望。对可感知形式的研究必涉及主体条件,这一主体性由外在的圣灵赐下。我们不仅拥有恩赐的认知力,且发现这世界不断趋向于美善。在悲剧模糊面纱被解开后,一个美丽的前景呈现,方谓之喜剧。我们因着这爱而“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弗4:15)”这一点我们姑且称之为“圣灵般的改造”。

④需注意的是,基督吞纳了一切的悲剧,把世界的真美善--真正意义上的喜剧从阿里斯托芬经典喜剧的定义[8]矫正过来。基督使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摹仿有了一绝对范式。因为圣子不是美依附其上的某物,乃是美本身,而“美本身却是无限的,自由的”。[9]超验的天国前我们难以构建无限之美与有限自我的桥梁。但敞开怀抱的主——我们模仿的对象,超越一切其他范式,主动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还是可以予以认知:启示由超自然滑向经验。因为圣灵,理解由自然经验滑向超自然。这一下一上,我们得以认识神。成了肉身的神,是人类完美的模仿对象。

二、丰满的中保:完美的摹仿媒介

①摹仿媒介有言语和唱段。基督是这两个成分完美无缺的体现。中保要求在神面前为人之代表,在人面前为神之代表。有什么比神本尊更能在人类面前代言的呢?为神的基督,当然是媒介中的言语,“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腓2:6-7)”,又如“这恩典是神用诸般智慧聪明,充充足足赏给我们的(弗1:8)”。可见基督的言语是丰满、无缺、不差分毫的真理。因他本就是神的言语。他不仅知道真理,拥有生命,他自己就是真理,就是生命。基督的神性是基督之为媒介言语之传通永无谬误的绝对前提和保障。

②肉身显现是一个客观于人的过程。正如彼拉多审问耶稣时问的那句话“真理是什么呢?(约18:38)”可见,真理显现与我们去认知乃二事。基督之为唱段的完美在于他是主动地向大众讲述,而非被动地被大众所询问。如果真理的圣言徒然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虽有认知机会,却全无认知方法。基督以服侍于世界的方式唱出了世间的真道。真理施动地对外倾泻,我们受动地涵纳真理。

③教父们运用美学中的静观、或心理学中的内省来添加入媒介第三个成分。奥氏提出了这么一个流程图:基督把天国的真理传讲世界,福音必是口口相传的,则必有一个第一聆听者。[10]而这幸运儿,便是为人的基督。这为人的基督,是为神的基督的第一倾诉对象。静观或内省是两者交流的桥梁,毕竟理解自己是认知原初状态,神永恒存在的第一件事正是对自己的认识。这也就是《尼西亚信经》所说之“神的独子,在万世以先为父所生”的理解了,神的独子便是神对自己的理解。加之奥氏用潜在的记忆来比拟圣父[11],与神同在的喜剧本就种下,只是亚当在原罪之中忘却了这一原初记忆,基督现在要把这一记忆重新点燃。这里潜在的记忆就预设了与主同在的美好。喜剧之可贵不正在于观众对剧中那一段段诙谐的对白(诙谐是模糊,基督是自上而下的清晰)“茅塞顿开”的瞬间(静观与内省)与其后的拍案叫绝(唱段)吗?

④《卡尔西顿信经》合法化了在神人二性统一于一个位格不能分离的基督。此基督形象包含了言语的丰满、唱段的纯正,静观的无误,使得言语的向下启示、唱段的向上映照、静观的自我理解三者都一体包办,“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弗2:13)”。悲剧摹仿世界是无力的。但因兼具神人二性的基督,人超越认知与“绝对他者”相遇,“迁到他爱子的国里。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西1:13-14)”。这绝对他者已用自己做我们与他相遇的道路了。故基督乃是完美的摹仿媒介。

三、受死与复活:完美的摹仿方式

①死里复活本质上是个许诺:灵魂与肉体双重肯定:“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弗2:5)”,基督所代言的严峻的神在旧约中的形象被解构了。十字架上的救赎是亚氏悲剧成分之一的戏景之深刻重现。十字架作为刑具象征着罪孽的结果:在必死面前,人的生命不断趋向于于不“是”。十字架是-∞的深渊、黑洞。多少生命都填不满。

②基督而非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使剧情发生了剧变。神以+∞的慈爱填满了十字架的黑洞,将活与生命,以基督血肉的表征从黑洞中流溢而出。-∞的十字架与+∞的神连接在基督被钉死这么一个戏景中时,基督成就了最大的,最后的悲剧:基督死前大声悲鸣:“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可16:34)”时,人间的悲剧达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峰,这高峰就是对古希腊悲剧终极命题--世界本源与人类自我的翻译:人与神的撕裂和断绝,而与神最为亲密不可分割的基督一下子跌到了人与神分离的最远处!极限的上下跨度的最大化让基督演绎了世界上最大的悲剧。人与神的隔绝导致了世界对人的陌生化和人对神的无知与亵渎,生命便要为这隔绝付出代价。死亡掌握人的前途的世代,摹仿是滑稽的。基督以自己为演绎平台(媒介),以自己为演绎对象(摹仿对象),亲自担任演员(摹仿主体)去上演(摹仿方式)了戏里戏外融为一体的最大悲剧:吞纳死亡,把喜悦让渡给人类,一如教宗大利奥所说:“基督的苦难包含了我们救赎的奥迹”[12]。我们在内疚、痛苦内向化的情感中,认识了自我形象绝对不完整[13]的遗憾。基督临死之前说:“成了(约20:30)”,我们告别了酒神般恣睢狂的本性喜悦,在蒙救的慰藉中得到一种外来的填补。基督在这里宣告救恩的成就:人类悲剧的终结。

③教会“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15)”。这出独角戏并非与我们无关。这关联正体现在对肉体的肯定。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复活的基督改变了形体使得门徒们不认识他。这里不是表达了对身体和人的主体性的厌弃,乃是表达其值得被拯救,巴尔塔萨说:“悲剧的同一性正在于肯定一切”[14]。复活必然肯定肉体,“将我们这卑微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1)”基督作为人复活的戏景一举击中悲剧的要害,从对演绎手段——“人来摹仿”的瓦解彻底终结悲剧存在的合理性。受苦的基督面前,我们流淌的不是痛苦与恐惧的眼泪,乃是愧疚与蒙恩的幸福之泪。保罗在这里又一次坚定信心:“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4:4)”神为了我们打破“人死不能复活”的宇宙秩序。必死因为复活成了永生;时光的流逝因为复活成为永恒。我们不再感到惶恐。

注释:

[1]《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腓利门书》

[2]即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唱段。其中言语和唱段被认为是摹仿的媒介;戏景被认为是摹仿的对象;情节、性格、思想被认为是摹仿的对象。参看《诗学》第六章第25节。

[3]这里保罗明确指出连世界都是残破的。完全的本质只有从独一真神那里获得。古希腊悲剧把世界看做认知的顶峰。在这里我们还可援引约16:33:“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基督教显明了对认知最高层次的探求不再是世界了,乃是“胜过世界”的神。

[4]很明显古希腊哲学对神的思辨远远落后于后世基督教文化中对同一探讨主题的水平。

[5](古罗马)圣奥古斯丁,著.周伟驰,译.论三位一体(第一版)[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05:14.

[6]《论三位一体》第13,14页。

[7]参《论三位一体》八卷“藉着镜子观看”在后世的教会美学中十分重要。奥氏在这里呼应保罗关于认识论的著名学说“镜子说”。

[8]在《诗学》中亚氏认为悲剧与喜剧之不同在于喜剧倾向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而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基督本有神的尊贵,却屈尊为人。喜剧与悲剧所要表现的人物可以说都在他身上得以找到。

[9](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版,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97:143.

[10]参《论三位一体》一章3节。这一节集中力量讨论了神子基督与人子基督之间的交流。

[11]参《论三位一体》十四章4,15节。

[12]梵二文献,《教会》,3号。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