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近代文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27 14:21: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近代文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近代文学

第1篇

关键词:近代报刊;近代文学;作家;读者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6―0080―03

学术界早就注意到近代报刊对近代文学的影响:阿英《晚清小说史》(作家出版社1955)指出新闻事业的发达刺激了需要,《晚清文艺报刊述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详细梳理了晚清文艺报刊的情况。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全面梳理了近代文人与报刊的基本情况。包礼祥《近代文学与传播》(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讨论了各种文体的创作与近代传播的关系。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巴蜀书社2005)探讨了近代传媒对近代文学言述方式、传播方式、文体、流派的影响。

梁启超说:“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曹聚仁也说:“中国文坛和报坛是表姊妹,血缘是很密切的。”“一部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诚如局中人所言,近代报刊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近代报刊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被近代知识分子充分利用,改变了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当然也改变了中国文学。因为文学发表途径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文学创作、文学作品的体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近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近代报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文学场”,为近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文化语境,创造了新的生存空间。所谓“文学场,就是一个遵循自身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的空间”。文学场的生成一般应具备几个条件,即创作主体自主性的获得、象征财富的市场的激励以及双重结构的出现(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而文学场的内部结构,“就是个体或集团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这些个体或集团处于为合法性而竞争的形式下。”组成文学场内部结构的个体或集团包括文学赖以发生和存在的报纸、杂志、出版机构以及具有近代意识的作家。近代报刊不仅为近代文学的发生开拓了传播空间、表现对象以及广大读者群体,也培养了近代作家的近代意识。

一、近代文学传播空间的拓展:繁荣的物质基础

毋庸讳言,近代报刊的产生主要并不是为了文学。洪仁拜在《》中提出“设新闻馆”,旨在“收民心公议,及各省郡县货价低昂、事势常变。上览之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通变,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陈炽《报馆》除申明意识外,也强调“达君民之隔阂”。陈衍从张国势的角度提出中国宜设洋文报馆,王韬以报纸能“知地方机宜”、“知讼狱之曲直”、“辅教化之不及”,主张“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梁启超认为报馆能够“去塞求通”。1896年6月12日,李端提出“广立报馆的主张”,旨在“通今”。孙家鼐认为“报馆之设,所以宣国是而通民情”。总之,是为了通达上下之情和国家富强。

从实际看,最早的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为了“成人德”,使人明“神理”、“人道”、“国俗”。《特选撮要》也是为了使民众明道理,“修德从善”。传教士办报刊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传教。改良派、革命派主办报刊是为了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如《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宣传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改良主张,《民报》、《民呼报》、《中国日报》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革命思想。商人办报则是以提供信息服务来谋求经济利益,如《申报》、《上海新报》。文艺报刊固然是为了文学而生,但也还有附带上述三种目的。《新小说》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寰琐记》、《海上奇书》、《绣像小说》等有明显的经济利益诉求,《言》显然有传道色彩。

由于文学特别是小说有“浅而易解,乐而多趣”的美学风格和审美功能, “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梁启超语),传播者为了实现他们的目的,都借助文学,从而拓展了文学的传播空间。传教士的报刊为了拉近与中国读者的距离,用中国古典文学的形式或写法进行写作,并且刊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了表明其宗教的可取和文明的先进,刊登他们国家的文学作品,以为夸耀。从最早的中文报纸擦世俗每月统纪传》,到影响中国士人甚巨的《万国公报》,莫不如此。改良派和革命派则主要是因为言禁,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借助文学作品进行政治宣传。如梁启超“专借小说家言,以发起国民政治思想,激励其爱国精神。”商业报刊一方面是因为言禁,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约成本,大量发表文学作品。三股合力使得近代报刊几乎都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极大地拓展了文学传播的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1815年到1911年中文报刊有1753种,其中多数刊登过文学作品。这不仅突破了古代文学作品仅仅靠总集、合集、别集和口传的束缚,也极大地刺激了对文学作品的需求。近代文学的产量之巨是学界公认的,无论那种文体,其数量均远轶前代,造成近代文学的繁荣。不仅为了适应报刊的需要和特点产生了新的文体,如新学诗、新民体、各种小说,也使得衰老的一些文体如诗钟、灯谜等获得了广阔的传播空间。

袁进指出:“凡是近代的进步文人,大抵都与报刊发生关系。”应该说,近代文人绝大多数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鲁迅、吴趼人、谭嗣同等进步文人如此,孙玉声、袁祖志等旧文人,李涵秋等鸳鸯蝴蝶派作家也是这样。

王韬(1828-1897)是近代由传统知识分子成功转型的传播者。他18岁成为秀才,旋因乡试不中,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思聘,在墨海书馆编译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编辑《六合丛谈》;因政治原因逃到香港后,助人翻译经书,主编中文报纸《近事编录》,后为《香港华字日报》撰稿,并于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

梁启超在《创办原委记》中记述了这种混同的情况。包天笑等公开刊登启事征求小说材料,吴趼人、李伯元等的自我表白,也能够充分说明这种状况。身份混同使作家在写作时混淆或忽略文体的区别,把消息、议论、说明等文体承载的内容放到文学作品中,用非文学的写法进行文学创作,新民体、新学诗、政治小说、社会小说、黑幕小说等就是

这样的产物。这种作品借报刊强大的影响力,迅速被模仿,这是新民体、鸳鸯蝴蝶派作品风行的主要原因。小说戏剧等叙事文体的繁荣,成为文学之最上乘,主要得益于此。近代文学风尚形成快、转变也快,亦根源于此。

但身份混同使近代作家更接近社会现实,视野开阔,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创作素材和创作冲动。一方面使文学更加关注国计民生,作品反映的社会与人生更为广阔;另一方面则令作家放弃精雕细琢,影响作品的质量。

三、读者剧增:干预或参与创作

报刊既经创办,就要求生存、求发展,不管是为了经济效益,还是为了宣传效果,都必须尽力争取尽可能多的读者。因此,各类传播者在发行上都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发行量。当时报纸的发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自办发行(报童、分销处)、邮局发行和中介代销及三者相结合。刊载文学作品既是扩大发行量的有效手段,但刊登着文学作品的报刊也为文学作品培养了大量读者。传教士所办的擦世俗每月统纪传》初印500册。后增至1000册,最高达2000册; 《万国公报》创刊时每期发行1000册。M迩贯珍》每期印3000册。商业性的《申报》创办不到1年就可卖3000份,1877年达10000份,其后更达数万份。宣传政见的《时务报》、(清议报》、惭民丛报》、K报》、 《民报》等均在创办不久就销数过万。许多文艺性的报刊发行量也很可观,《减寰琐记》创刊时销2000册。而且报刊的流动性、共享性比书籍强,其实际读者的数量比发行量还要大,这个读者数量是过去的作者不敢想象的。大量的读者使作家可以以写作为生,并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更重要的是,由于作者、编辑、读者联系的便利和必要,读者能够影响创作。读者的参与使一些作家改变创作计划,变更故事情节,改变人物形象,影响了作品的统一性和张力。这是一些近代文学作品质量不够高的一个因素。读者的文化素养与倾向,使近代文学更为世俗化,这也是近代文学作品高雅精品较少的一个因素。读者转变成为作者的例子很多,有章太炎、王国维等学者型作家,更多的是鸳鸯蝴蝶派作家,后者无疑降低了近代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蕴,加强了世俗性。

四、职责相近:近代作家近代意识的形成

关于报刊的职责,近代不同政见的传播者的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勘中指出,报纸有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革命派的件)州日报》同样认为报馆天职“于齐民,须为其导师,而于政府,须为其监史”,报馆任务是监视政府,为民请命。”’

这里所说的“国民”,应该是指以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形成的现代市民阶层为主的全体公民。市民阶层的独特生活方式,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活观念、文化观念和文化需求,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各种文化需求,近代报刊的出现满足了他们,从这些报纸上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因为“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日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呸可以看到生动、有趣的小说,近代报刊由此被市民阶层所接受。

第2篇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 历史 研究

一、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概述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指的是二十世纪末期到二十一世纪初期仍在发展的一个文学进程。是古代中国文学到现代中国文化发展、演变并最终成为现代文学的完整过程。作为推动中国文学向世界文学格局并入发展的重要进程,二十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在中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与交流中形成了文学方面、道德方面、政治方面等民族意识,并且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折射出中国古老民族及文化在新旧交替中收获的成果和精神。现阶段,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主要包括以下主要类型:即将融入“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以“改造中华民族灵魂”的主题文学;以“悲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美感文学;从文学语言结构中散发出来的艺术风格现代文学等。

二、世界文学形成及发展进程

1827年,歌德大局性以普遍人性观点为出发点,对世界声明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到来,因此,随着世界各民族的开放及发展,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学汇聚形成了世界文学,因此,抛却世界文学单独叙述某一个国家文学的独自发展已经脱离了事实,由此可见,二十世纪的文学已经不再是国家封闭环境内发展起来的文学,而是世界共同发展而来的文学。

世界文学不断发展,直至二十世纪末期才达到上限。在融入世界文学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融入途径也不相同。首先,获得独立的拉丁美洲以《拉美文学史》这一著作的出世宣告了汇入世界文学。其次,具有丰富古文化的非洲大陆和亚洲则有所不同。二十世纪非洲的传统文化开始向现代文化转变。而亚洲日本、印度则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之下,开始了自我现代文学的崛起,从世界各种文学成果中汲取经验和灵感,以推动本土文学的前进。

而中国,也在世界文学迅速融合发展时同步发展,尽管遇到了一些险阻,但是却从失败中学到了文学艺术、经济法律、政治观念等。其中,裘廷梁《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将文学媒介中的问题清晰的提了出来。而这代表着中国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开始划清,包括文学观念、作家语言、表现手法及地位。时期,是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的蓬勃发展时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是在极其痛苦、充满不堪的情况下融入世界文学的。

三、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现代悲剧感

在不断发展中,中国文学向世界展现了本身灿烂的东方文化,并且在世界中展现着自身发展中的创造性,对于世界文学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却一直停留在浅显层次,甚至无法明确二十世界中国近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事实上,二十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不如表面上的一帆风顺。因为,在落后的民族、文化极其贫瘠的亚洲,文学的发展环境过于动荡不安。

首先,这个时期的文学担当起了对大众启蒙的职责,并且企图通过民主、科学的方式来打击封建传统,鲁迅就是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发展中的代表者。文学围绕着政治形势做着一切宣传,并且不断服务于民族解放。其次,二十世纪是一个充斥着焦虑、危机的时代,因此,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表达中充满了对生命及社会的焦灼感和危机感,并且表现出与十九世纪激情、正义、理性迥然不同的文学气息,笔者将这种气息归纳为充满现代悲剧感的气息。其次,在世界焦虑的影响下,二十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在悲凉沉郁当中继续前进,但却少了真正意义上的号召力,号召内容严重空泛含糊,给众人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错觉,充满了时代悲哀与悲戚。

四、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变异

单纯从表面内容上对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的整体性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文学发展进程与艺术形式有着密切关系。而中国文学史上,也发生了以文学艺术变化为主体的形式变异,文学的不断发展使得不妥协的形式革命代替了传统上递增并存形式的兴衰变化。一直占有文学主要地位的古典文、曲、词、诗的主体文学地位也开始动摇,文言小说几乎消失,而现代短篇小说、散文诗、报告文学、话剧等前所未有的新型文学文体开始出现在文学领域。令众多担心的不是新型文学的出现,而是每一种文体都是新出现的,而且在文学表现上还不完全成熟,在发展中势必面临着更多更艰巨的挑战。

五、总结

总之,文学领域是一个新旧交替时常发生的领域,不断都新鲜热血流入文学领域,不可能得出更加定性的研究结论。尽管从整体对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进行分析,充满了变数,也缺乏更充分的资料支撑。但是,通过本文对世界文学及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研究,可以肯定的是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多元化相融合将会是我国现代文学最正确、最合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1.王成一,崔斌.《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道德'》[J].山东社会科学,2009,(1)

第3篇

鲁迅爱茶,经常一边构思写作,一边悠然品茗。他当年客居广州。称赞道:“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因此,当年的广州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都留下他的足迹。他对品茶有独到见解:“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

郭沫若咏茶

郭沫若从青年时代就喜爱饮茶,而且是品茶行家,对中国名茶的色、香、味、形及历史典故非常熟悉。

1964年,他到湖南长沙,品饮高桥茶叶试验站新创制名茶一高桥银峰时,大为赞赏。对高桥银峰的色、香、味、功效给予高度评价。郭沫若每到外地,总把品茶看作是生活一大乐趣。1964年7月,他曾到广州北国酒家饮茶,赋诗―首:“北国饮早茶,仿佛如在家。瞬息出国门,归来再饮茶。”他的诗篇中多与茶有关,如《陪外宾到武夷山与黄山欣赏名茶名胜》、《题文君井》等。

林语堂的“三泡”说

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是闽南漳州人,受闽南功夫茶熏陶而善品茶。他根据自己喝茶经验,提出“三泡”说:“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了。”以佳人喻茶,新颖而富有情趣。明代许次纾也有“三泡”说法,他在《茶趣》中说:“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

老舍品茗著《茶馆》

当代文学家老舍是位饮茶迷,还研究茶文化,深得饮茶真趣。他多次说过一段精辟的话:“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本来中国人是喝茶的祖先,可现在在喝茶艺术方面,日本人却走在我们前面了。”为促进我国茶文化发展,他以清茶为伴,文思如泉,创作《茶馆》。通过对旧北京大裕茶馆的兴衰际遇,反映从到抗战胜利后50多年的社会变迁,成为饮茶文学的名作,轰动一时。

品茶行家秦牧

第4篇

关键词: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无”

日本明治维新后吸收西方文化的历史在经历了全盘西化和国粹主义式的全盘否定后,终于意识到必须在西方和传统的结合中找到一条出路。以日本文化中最深层的东西为根基,去融合西方文化中最广泛的东西。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一方面,他们已经做出了些成果。然而问题在于,日本文化中最深层的东西或者说最深层的东西之一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在东西方文化的混淆中没有迷失自身的日本人内心深处,是什么民族性本能性的因素支撑着他们对本国文化的坚守呢?关于这方面的先行研究多为总结性地从古至今罗列来总论日本文学的民族性如叶渭渠的《日本吸收外来文学的模式》;或者是以一位日本近现代作家为中心探讨其文学中的若干民族性特点如王向远的《东方文史通论》。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在东西方文化结合上创造出自己风格的两个人――夏目漱石和川端康成的文学特点的对比,以期能够揭开上述问题的冰山一角。

一、夏目漱石文学中的“无我”

夏目漱石拥有一个不太快乐的童年,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他的出生没有得到祝福,之后被送到别人家做养子,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复杂的人生经历往往能提炼对事情的看法。他从小就很喜欢看书,看了很多汉籍,为之后的对传统文化本能性地回归培养了修养。

大学时夏目漱石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英文科学习英国文学,如大多数人一样,他一时间被先进的西方文化所吸引了。他认为如果学好英语,就可以用英语写出让西方人吃惊的文学作品,正如他曾如此写道:“通达英语英文,以外语著述伟大之文学,以震惊西洋人。”可以看出这个时候他对于西洋文化的认识还是比较幼稚的。毕业几年后辗转被派到英国留学,正是这段留学时光给了夏目漱石一个人生的转折。

到了英国之后,夏目漱石才悟到了西方文化的真谛,那就是“自我本位”。他认为人们只有在自我本位的基础上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安心地活下去,因为寻找到的那个位置与自己的个性是命中注定似的暗暗相合。他在题为《我的个人主义》中这样说道:“自从我把自我本位四字紧握手中之后,我觉得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正是这自我本位四字让曾经茫然迷失的我在此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然而夏目漱石在英国留学的日子远不如想象中快乐。当他踏上欧洲的土地时,他先路过巴黎观看世界博览会,然后再去伦敦。他把东方文化作为参照系数,一只眼睛看西方,一只眼睛看日本,重新调整了焦距。他感受到先进的科技把自然隔在门外,污染严重;坐在电梯上就感觉自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被关在铁笼子里;人与人之间冷漠疏离。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么,是人的欲望。他认为,现代社会的开化主要有两个动力支撑着:提高效率,节约做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活力的动力和随心所欲地消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活力的动力。比如人们为了节省工作时间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速度,又比如原来觉得抽普通香烟就很满足的人一旦抽了高档雪茄,就再也不想抽普通香烟了。归根到底,就是欲望,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个人欲望与个人欲望猛烈碰撞的社会。处于这种社会的夏目漱石,开始认识到日本传统文化的难得之处,并萌发了要找到一种把西方现代文明与日本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解决方法。

他尝试过用儒家的伦理来解决,即把个人主义和东方的人与人之间的道义及责任联系在一起,但正如《心》中的结局一样,道德正义感很强的老师自杀了,K也自杀了。这一种尝试也没有结局。

他还尝试了其他方法,提出了“余裕”论和“低徊趣味”。我们可以看到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以局外人的姿态呈现的,他们超脱世俗,有些清高。“余裕”论是和追求极致写实的西式小说完全不同的一种方式,它是指脱离生死的具有俳味禅味的艺术,在这种艺术里,我们通常认为是第一义的人生问题成为了第二义的问题,上升到第一义的是一种绝对的生命状态。在第一义的人生状态里,我们是活在纷繁杂扰的现实世界中的,我们会因为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或快乐或烦恼或痛苦,重视作为人的责任,执着于人与人之间的道义。然而,如果我们用“余裕”的态度来观照人生,我们就从这一生活状态中上升到了另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绝对的人生境界。这一种上升,是逃离了“自我”的小世界,不被“自我”所困,不为琐事所心烦,从悲观走向乐观,从严肃走向从容,从道义走向宗教,与天合一,期待得到解脱。为何要逃离“自我”,因为我们只有这样才可以超脱“我”达到“余裕”的地步。

这种思想在夏目漱石的晚年发展成了“则天去私”。据夏目漱石的门生可知,要达到“则天去私”的境界,就是某天自己的女儿瞎了一只眼睛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也能保持心如止水不为所动的状态。松冈让是这样解释的:“就是舍弃总是强调我我我的小我,把这个小我交给世间普遍存在的大我。在这个大我面前,平时听起来显得很伟大的主张啊理想啊主义啊等等都变得非常的渺小,反过来,平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事情反而在大我面前也能显出它的存在价值。也就是万物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其实这种思想与禅、老庄的思想很相近,观照修行时的澄澈之状,恰如明镜止水的姿态,这就是一种禅的精神:诚实、平淡、纯粹。但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夏目漱石在晚期越追求超脱逍遥,越难以做到。他后期作品中的人物更执着于自我,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因而自我自成一统地彻底封闭了,以至夫妻之间都像陌路人一样互不理解。

有人认为夏目漱石过着一种与世间有所隔膜的书斋生活,追求“余裕”,而又不能忘忧于天下,不能像泰戈尔那样建立起宽广的胸中宇宙,最后他的孜孜追求没有什么结果。但是我认为,他在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他不仅较早地提出了重视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还把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个人主义融入到日本文化最深层次的“无我”境界,日本传统文化因为有了一种新的解读而又重焕勃勃生机。

二、川端康成文学中的“无我”

川端康成的童年充满了离别,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第二年母亲去世,从此和祖父祖母相依为命。但不幸的是,15岁之前,姐姐、祖母、祖父也相继去世,在连续遭受着亲人离去的打击的同时,川端康成彻底成了孤伶伶的人,然而正是这样的童年经历,让他对人生的无常有更深刻的感受,为之后能把西方文化融进日本文化培养了心性。而川端康成从小喜欢阅读王朝古典如《源氏物语》《枕草子》,为以后他的文学特征中透出浓浓的日本味道也奠定了基础。

川端康成曾说过:“我们的文学虽然是随着历史文流而动,而日本文学传统却是潜藏的看不见的河床。”可以说,他确实在融合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成熟的作品,并且取得了成功。

他把“虚无”看作是自己文学的一大特征,但又和西方的虚无主义完全不同,是东方式的“虚无”。在发表诺贝尔获奖感言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中,他借《明惠传》中的一段话来解释东方式的“虚无”:“西行法师常来唔谈,说我咏的歌完全异乎寻常。虽是寄兴于花、杜鹃、月、雪,以及自然万物,但是我大多把这些耳闻目睹的东西看成是虚妄的。而且所咏的句都不是真挚的。虽然歌颂的是花,但实际上并不觉得它是花;尽管咏月,实际上也不认为它是月。只是即席尽兴去吟咏罢了。像一道彩虹挂在虚空,五彩缤纷,又似日光当空辉照,万丈光芒。然而,虚空本来是无光,又是无色的。就在类似虚空的心,着上种种风趣的色彩,然而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这种诗歌就是如来的真正的形体了。”

我们知道川端康成是“新感觉派”的主要成员之一,日本的“新感觉派”主要是学习西方的“表现主义”“达达主义”等。但是川端康成作为“新感觉派”创作的文学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他的著名长篇小说《雪国》运用了新感觉派的手法,却带着浓浓的东方余韵。

《雪国》的情节很简单,因为小说的重点不是情节跌宕起伏,而是主人公的感觉世界。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对一个角色的客观描写,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知道那个角色实实在在是怎样的,我们只需通过主人公的眼,感受他的感受就足够了。比如,主人公岛村与叶子在去“雪国”的火车上的第一次相遇时,叶子坐在斜对面,岛村从映在车窗玻璃上的影子欣赏着叶子:“单单映出星眸一点,恰恰显得格外迷人”、车窗外不断变换的如电影背景的景物、日暮的昏黄、寒山灯火中,叶子幻影般的样子让人心动。也许真实中的叶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姑娘,性格天真,但也有现实与世俗的一面。但这个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岛村感觉中的叶子,那个美丽、虚幻的叶子。

从《雪国》我们可以明白它之所以被称为“运用新感觉派手法的典型作品”,是因为它和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有着共同之处:强调自我感受,否定理性的价值,在这一点上,川端康成在最广泛意义上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学思想。然而,在“虚无”的表现上,确是截然不同。川端康成的“虚无”是由实在上升为虚无的幻觉,在有限之中追求着无限,在生存(“有”)之中看到涅(“无”)的境界,也就是在现实的人生中看到虚幻的人生。在这种“虚无”中,自他一体,与禅宗思想类似。但是西方的虚无主义与之有着根本的对立。西方的虚无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荒谬的,理性的思维也是荒谬的,惟有人的感觉真实可靠。客观世界扭曲着个人,个人又不断地反抗客观世界,二者根本对立。所以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的文学控诉的是客观世界的不合理,是有社会性、批判性的文学。川端康成巧妙地避开了这一点,用宽广深远的日本式的“虚无”去融合西方的用感觉去表达客观世界的先进文学思想,使融合后的文学扎根于日本传统文化深处焕发出民族性光辉,又因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具有时代性特点。叶渭渠在谈到川端康成在东西方文化融合上所创作出的文学作品的文学特征时写道:一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表现了人文理想主义精神、现代人的理智和感觉,同时深入深层心理的分析,融会贯通日本式的写实主义和东方式的精神主义。二是传统的自然描写与现代的心里刻画的融合。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乔伊斯的意识流,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把自身与自然合一,把自然契入人物的意识流中,起到了“融合物我”的作用,从而表现了假托在自然之上的人物感情世界……”

三、“无我”的日式文化本能

接下来试分析夏目漱石的“无我”与川端康成的“无我”的共通之处,找到支撑着日本人对本国文化坚守的民族性本能性的因素,哪怕那只是众多因素中非常微不足道的一个。

首先我要解释“无我”中的“我”指的是什么。它不是“物我合一”中的“我”,它是一种“小我”,是我的理性思维、理性意识,我的实实在在烦恼忧愁快乐。我觉得“无我”与我们今日所说的潜意识有些接近,意识是被筛选并被包装后的潜意识。

夏目漱石把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个人主义融入到日本文化最深层次的“无我”境界,表示他看到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是尊重个人的个性发展,并把它先进的时代性融入到日本文化当中。但同时他也看到个人主义中种种欲望的膨胀、碰撞会破坏日本以和谐为美的文化,与日本文化格格不入。所以,他选择了“无我”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重视潜意识的态度,卸下任何伪装的潜意识,是人类最真实最自然的欲望,是真正的自由。从这一点来看,“无我”的人生态度坚持了个人主义的本质。而“无我”代表着超脱“小我”,回归人最本真天性的地方,这也是和自然离得最近的地方,能够与天合一,延续日本的和谐文化。这一种“无我”已不和传统文化的“无我”完全一样,它是重视人的自由的“无我”,但精神本质仍然是天人合一。

川端康成继承西方现代主义诸派的写作手法,排斥理性,用感觉来写作,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乔伊斯的意识流,抓住了时代的潮流。但西方现代主义诸派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写作是因为不相信客观世界,用这种方法批判客观世界,主客对立,而这一点是和日本文化不相容的。同样,川端康成也选择了“无我”这种富有禅意的表达。超脱小我,用“悟”去感知世界,这坚持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强调自我的感觉;用“悟”的方法感觉到的世界是与自然合为一体的世界,克服了西方文化中主客对立的局面,符合日本文化传统。(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夏目漱石.现代日本文学大系11[M].筑摩书房.昭和53.

[2] 川端康成.鉴赏日本现代文学15[M].角川书店.昭和57.

[3] 冈崎义惠.近代文艺的美[M].宝文馆昭和48.

第5篇

2、在文化启蒙运动的推动下,各国先后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文学启蒙运动阶段,出现了一批忧国忧民的文学家和具有启蒙思想的作家。

3、西方殖民主义者带来了西方文明,为寻求民主和民族独立的亚非进步作家打开了眼界。他们积极吸取有益的营养,努力做到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学融合。

4、随着作品思想内容的需要,近代亚非文学突破了陈旧,僵死的文学形式,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并,此外,还积极地吸收了诗和西方近代文学的形式和手法。

第6篇

Seminar一词源于德语,翻译为“研讨小组,讨论交流会”等中文。17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那在德国哥延根大学开设哲学Seminar,从而把Seminar教学法引入大学中。后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广泛采用,现已成为世界很多大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日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将其称之为“演习”,或音译为“ゼミ”、“セミナ”。

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演习”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主题发表为中心,通过质疑,答疑,教师、学生共同探讨的教学路径,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效果。

在演习教学模式中,为了最终以讲演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发表,学生需要围绕主题,事先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先行研究找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演习模式在《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的应用

1.演习模式在《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的可行性

演习教学模式适用学科广泛,就日语专业的教学来讲,首先,在演习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日语表达能力。《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日语专业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阶段的学习,高年级学生普遍具备相应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词汇量,更容易实现演习教学模式中要求的日语口头发表和用日语提问、交流。而且,经过一二年级的磨合,学生之间互相熟悉,消除了彼此间的陌生感和胆怯心理,当众发表能够更加自信。

另一方面,有别于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旨在传承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学常识,以及对一些有必要知道的人文知识的补充,进而使学生对日本文学,乃至其所涉及的文化领域的常识,都有所了解。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以课本为中心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类似于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而且,一周一次的课时安排,往往造成学生带着书本来上课,下课合上书本便不再翻开这样的局面。浩瀚深邃的文学世界,在学生的大学生活里,却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模糊记忆,这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遗憾,也与本科阶段的教学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演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是每个学生就一个主题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发表的讲稿和可能被提出问题的相应回答,学生将自己准备好的讲稿进行陈述,接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并进行答疑和解释。学生不仅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且学生需要就发表主题查寻大量的相关资料,这样的准备过程使学生除了教科书,还能接触到更加深入、广泛的文学知识,无形中延伸了文学课堂,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而且,全日语进行的演习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听得懂,读得懂,同时要求学生要讲得清,写得对,不仅是对学生既有知识的复习和运用,也能在这样的外语交流环境中,促进听说读写译的各项技能,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实际操作能力。

2.《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的演习教学实践

课程准备。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时,按照班级人数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并将每组的发表任务进行分配,组长负责安排、组织成员的具体任务。在新内容开始前一周,教师根据课本涉及内容,拟定相关主题,引导担当的学生提前阅读教材,搜寻相关文献资料,鼓励学生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使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王志松、林涛编著的《日本近代文学选读》教材。教材由日本近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共计十五篇构成。在进行第一课《吾?は猫である》之前,教师会引导学生从作家生涯、作品内容、作家流派及其他作品介绍、文学史地位、感想文等几个方面进行准备。要求学生将查阅的资料进行梳理、汇总,形成口头发表文字,并鼓励学生插入图片、动画、音乐,下载视频等,结合PPT进行展示。

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分为学生发表、提问交流、教师讲解补充等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就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进入即将发表讨论的主题。然后报告组成员根据分工上台发表自己担当的内容。鼓励学生使用日语进行发表,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班级的其他学生聆听报告组成员的发表,配合提问,并做好笔记。发表告一段落后,教师组织学生提问,并就发表内容展开讨论和辩论。问题不论大小,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最后由教师从发表规范、资料运用、完整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并根据学生发表的内容,结合文学史知识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讲解补充,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正确把握作家、作品。

课程考查。学生在完成课堂发表之后,根据讨论辩论的结果和教师的建议,在原有发表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正式的书面报告提交,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地学习此课程,只是出于应付考试而去死记硬背那些文学知识,期末学生在学期发表内容的基础上,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卷面考试。总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个人对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史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富于个性化的理解和思考,强化学生的科研和探索精神,是《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的最终培养目标。

三.关于《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演习教学模式的思考

第7篇

另外,古代文学的研究大部分是个人行为,但是也与社会现实、文化风尚等因素有关,所以古代文学的研究是个人性与社会性是不可分割的,不过从研究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可分为个人性研究和社会性研究,个人性研究指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全属于研究者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自娱自适,仅仅是追求纯学术上的价值;而社会性研究指的是以社会的需要、文化的变革以及时代的精神密切相关,直接或者间接的带有某种社会群体的功利性。社会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有益于现世,而个人性研究则追求的是“传世”。

而古代文学不单单是一个学科,还是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舞台,与此同时,它还担负着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责任。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现如今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人的人格品质逐步完善,逐渐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促使全面素质教育的提高。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凝集了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几点下来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就是那些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方式,直接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模式,并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纽带。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用其语言艺术生动形象的重现了我国的历史历程,还蕴含着祖辈先进的文化思想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还有丰富的民族精神。为后代蕴藏了无尽的精神源泉,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一座被美所充斥的圣殿,有别致的诗词、骈俪的辞赋、曲折的小说、优美的散文,从《离骚》的语言美到李白诗歌的韵律美,从《红楼梦》的人性美到韩愈散文的格调美……使我们在美德殿堂中穿梭,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人格并提高审美价值取向。

第8篇

在21世纪以前的经济学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关注的是企业中的投入产出效率问题,由于当时资本市场化程度低,很少有人专门研究与资本决策有关的问题,尽管如此,还是有些研究成果对以后金融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最大的贡献是资金时间价值概念的提出。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不确定性概念的认识,进入30年代以后产生了大量对金融决策问题的研究成果,同时这些成果又积极推进了金融市场的活跃与发展。在本文以下部分简要概述与评价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不确定性研究在资产定价领域中的应用

1.证券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在整个金融分析的框架中,不确定性概念的引入是具有重大作用的。最早Kenes(1936)和Hicks(1939)提出了风险补偿的概念,认为由于金融产品中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应该对不同金融产品在利率中附加一定的风险补偿。随后,VonNeumann(1947)应用预期效用的概念提出了解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选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Markowiz(1952)发展起了证券组合理论,他认为投资者选择证券组合时关注的只是未来现金流的均值与方差。他假设投资者的预期效用符合二次分布或者是多项式分布。Markowiz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在不确定的前提下,最优的投资决策是分散化持有。Tobin(1958)认为投资者出于自身流动性偏好的不同选择收益与风险的均衡。这进一步完善了证券组合选择理论的框架。

在资产定价领域另一著名的理论模型就是资本定价模型(CAPM),Sharp(1994)和Lintner(1995)用公式简明地表述了资产组合的价值与无风险利率以及资产的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Black(1972)推出了即使在不存在无风险资产的情况下,Sharp和CAPM公式仍然成立,只是无风险利率被包括整个市场上所有资产的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代替。与CAPM模型同时代出现的资产定价模型还有Ross(1977)的套利定价模型(APT)和Lucas(1978)典型资产定价模型。

以CAPM为代表的资产定价模型,为资产定价提供了一个简洁的计算方法,并且得到了一些在实证方面的研究的支持(FamaandMacbeth,1973),但是对现实中的一些异常现象仍然缺少有效的解释能力,Brennan(1989)认为CAPM是建立在所有投资者对投资的预期与风险都具有共同的估计与判断,并且所有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一致的假设基础之上,这一假设与现实不一致,这是导致CAPM对一些现实问题缺少解释力的根本原因。以后正是对这些假设的质疑,推动了信息不对称概念的提出与研究。

2.市场有效性假说

市场有效性假说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存在不对称信息与市场摩擦,影响未来平均收益的只是投资风险的不同。在20世纪60年代有大量研究工作者对市场有效性假说进行了检验,Fama(1973)通过对美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检验,认为有效市场假说是成立的,但是很多研究人员发现了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市场有效性假说或者CAPM模型解释不了的异常现象。例如,Basu(1977)发现资产的平均收益除了与CAPM中的β系数有关外,还与资产的价格盈利比率(P/E比率)有关,在相同β系数下,价格盈利比率高的股票(成长型股票)的市场价格好于价格盈利比率低的股票(价值型股票);Benz(1981)发现股票的市场价格还与上市公司的规模有关;Stattman(1980)发现股票的价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P/B比率)也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Fama和French(199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因素模型,即在影响资产价格的β因素外,加入了P/E比率和P/B比率因素。

另外,许多研究人员从时间序角度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市场有效假说与CAPM解释不了的异常现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Pozeff和Kinney(1976)发现的所谓“一月效应”;他们发现在纽约证券市场的指数在一月期间的存在明显低于其他月份的现象;还有就是Cross(1973)和French(1980)发现存在类似的“星期一效应”,以后许多研究人员在世界范围内验证了这两种现象的存在。

对这些异常现象的解释,有效市场假说显得无能为力,有人曾经试图将“一月效应”解释为到年末税收流出的影响,但是在英国、澳大利亚等税收年度不在12月份的国家,仍然存在“一月效应”就无法解释了。有些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些异常现象,例如,Dreman(1982)将股票价格的P/E比率效应解释为,由投资者总是过高估计具有高成长性股票的成长性,导致市场中具有高P/E比率的股票的价格被高估了,这是导致股票收益率低的原因。

3.连续时间模型

在资产定价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假设是:证券市场总是在连续过程中,在这一假设前提下,Merton(1969,1971)将CAPM发展为瞬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同样在信息对称、无摩擦的市场中,资产价格的变化符合Ito过程,在这种条件下,资产的价格与投资者的效用偏好无关。在随后的研究中Merton(1973)和Black(1973)应用以上连续时间模型成功地得到了期权定价公式,这一公式后来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实,并且被广泛在实践中应用。

(二)不确定性研究在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金融分析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领域是公司财务管理,主要研究公司在投资决策中的有关负债与权益比例选择、公司的红利政策等问题。最早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由Modigliani和Miller(1958)作出,他们的研究显示,在完全市场中(没有市场摩擦与信息不对称存在)公司的价值与公司的负债比率无关(M-M定理)。类似的研究结论还有,公司的价值与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无关。显而易见,这些研究结论与现实中的事实不符。依据M-M定理的结论,公司在利润分配时,由于派发现金红利会有现金流出,公司将更愿意选择股份回购的政策,而不是红利政策,而在现实中,许多公司更愿意选择分红而不是股份回购,这一现象被Black(1976)称为“公司红利的困惑(DividendPuzzle)”,对此Miller(1977)所能给出的解释是,M-M定理的结论之所以与现实不同在于税收与所谓的破产成本对财务结构的影响,是由于一定的负债可以使公司达到税收减免的作用,另外由于对高负债率公司存在着破产的风险,所以负债率对公司股票价值存在影响,Miller以及其他的学者对这些财务问题做出的解释总体来说都不很令人满意,直到后来引入不对称信息以后,似乎才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取得了突破。

二、金融中的不对称信息问题的研究

正如前文所述,对现实中的一些现象很难单纯用不确定性(风险)来得到满意的解释,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金融问题中的不对称信息的关注,加上在20世纪60年代以博弈论为代表的信息经济研究方法的突破,使得许多学者在对金融问题中的不对称信息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特别是用不对称信息可以完美地解释许多有关财务结构方面的问题。以下仍然分两部分概述这方面

的成果,首先是在财务决策方面的成果,接下来是在资产定价方面的成果。

(一)不对称信息在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红利信号模型

关于公司红利决策的困惑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司更愿意支付红利而不愿意将利润用于股份回购的异常现象之外,Lintner(1957)还发现公司在进行红利决策时,由于受累进税制的影响,更愿意使各年的红利平滑些,所以公司每年的红利波动要远远小于股票价值波动,有关税收减免的理论解释较为理想,并且在以后被许多学者用实证方法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例如:FamaandBabiak,1968)。但是税收效应并没有很好解释公司为什么更愿意支付红利的困惑。

最早Miller(1961)注意到红利可能是向投资者揭示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号,但是直到Bhattacharya(1979)才应用博弈论方法建立起了红利模型,Bhattaeharya成为第一个将博弈论引入金融分析的学者,Bhattacharya认为公司的管理者对公司投资项目的前景与其他普通投资者相比具有信息方面的优势,管理者通过公司的尽可能高的红利向普通投资者传递信息,如果公司红利水平高意味着公司投资项目的未来前景好,而对于无法支付高额红利的公司将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从而担负过高的财务成本。以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模型又进行了一个改造(MillerandRock,1985;JohnandWilliams,1985)。但是仍有学者质疑认为,按照以上模型认为只有在公司需要为新项目向市场融资时,才有积极性支付高水平的红利,但事实上模型的红利支付水平并不受公司是否有新项目的影响。也就是说,上面的信号模型不能很好解释红利的平滑性。为此,Kumar(t988)发展出了一个粗糙信号(CoarseSignaling)模型,其结论认为公司在一定的利润范围内会支付同样水平的红利,直到公司的利润水平超出了这一范围,公司管理者才会调整红利支付水平。红利信号模型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公司为什么愿意支付红利,而不是股票回购。Ofer和Thakor(1987),Barclay和Smith(1988)用逆向选择原理解释了这一现象,他们认为公司更愿意在市场上自己股票被低估时回购股票,所以回购股票行为向市场传达了股票价值被低估的信号,所以会引起股票价值的上涨,从而使公司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而用红利分配利润不存在这一逆向选择问题。

2.资本结构

正如上文提到的,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在引入不对称信息以前一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论。应用博弈论描述公司资本结构的决策过程,大大推动了对公司基本结构决策研究的发展。

最早Ross(1977)建立了一个公司负债决策的博弈模型,其中公司通过负债率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未来经营前景的信息,由于高负债率可能导致公司破产的风险加大,而一旦公司破产将为公司的经营者带来损失,所以只有公司管理者对公司未来的现金收益乐观时才会在资本结构决策时选择贷款,提高负债率。而前景乐观的公司提高负债率的决策是前景悲观的公司所无法模仿的,所以对资本市场来说,高负债率是公司发展前景乐观的信号。随后在Myers(1984)的模型中,认为如果管理者在公司项目发展需要融资时,如果管理者认为目前市场上自己公司股票价值被市场高估了,会选择通过发行股票的直接融资方式,而如果管理者认为公司股票价值被低估了,就会选择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所以说公司增加发行股票向资本市场传递的是公司目前股票价值被高估的信号。Myers认为经营者在面对新项目需要投资时首先选择的是用自身盈利积累完成投资,其次是选择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最后才会选择发行股票的融资方式,这被称之为“融资顺序理论(Peckingordertheoryoffinance)”。

在金融分析中应用博弈论的不对称信息理论取得较大成绩的研究就是所谓的问题的研究,Jensen和Mecking(1976)指出公司中存在两类问题,其一是债权人与股东的矛盾,其二是股东与公司管理者的矛盾。债权人与股东间的矛盾表现在股东总是扩大公司投资风险,因为项目成功了超额收益全部是股东的,而如果公司经营失败,破产的成本由债权人与股东共同负担。Diamond(1989)通过研究认为,在长期重复博弈条件下,股东的声誉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股东和债权人间的矛盾。股东与管理者间的矛盾是由于股东不能有效控制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因而管理者会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可能会损害股东利益。

在80年代末与90年代,出现了有大量关于问题的研究成果,Hart和Moore(1989,1994,1998)研究发现当企业家计划投资新项目而需要向外融资时,与投资者签订贷款合同是最优合同,得到这一结论的关键在于虽然企业家与外部投资者在项目未来进展的各个时期都可以观察到项目的收益情况,但是第三方(例如:法官)无法观察到项目的收益,此时贷款合同是最优融资合同,并且Hart认为由于贷款人在企业家不能偿还贷款时可以控制公司的资产,所以企业家有积极性偿还贷款。

3.公司所有权控制市场

公司所有权控制市场的概念最早是由Manne(1965)提出的,他认为为了有效的配置资源,公司所有权控制市场的存在是必要的,现代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离不开公司所有权控制市场的存在。在公司所有权控制市场中所有权的转移方式是多样化的,包括:收购、兼并、股票的发行以及委托关系的变化等手段。在传统的完全竞争、无摩擦的资本市场假设下,很少考虑公司所有权转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而事实上每次兼并收购活动都会引起公司股票价值的大幅波动。直到进入80年代以后非对称信息概念的引入,使得人们认识到了公司所有权控制市场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内在机制。

Crossman和Harl(19803研究了在公司收购过程中存在所谓的“免费搭车问题(FreeRiderProblem)”,他们认为当收购方发现一个目标公司的运营效率低下,而决定收购目标公司时,面对外部的标购,原有的股东知道收购者通过收购后公司在新的经营者经营下,效率会提高,所以会自发抵制收购,等待收购价格的升高,直到收购价格升高到在新经营者的经营水平下的合理的价格时,原有股东才会出售手中股票。考虑到收购方在收购过程中搜集信息、组织收购是有成本的,所以采用标购行为实际上为收购方带来了损失。Shleifer和Vishny(1986)认为,如果收购方在标购目标公司以前就已经持有了目标公司的一定股票,可以解决上述“搭车问题”的困惑,收购方可以用自己手中股票的增值弥补收购带来的损失。然而Shleifer和Vishny的结论并没有在实证中得到证实,反而Desai和Kim(1988)的实证结果认为大多数的收购方在标购前并没有持有目标公司的股票。

在收购行为研究方面的另外一个困惑就是收购行为往往导致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例如:Jennings和Mazzeo(1993)发现收购发生时的收购人对目标公司的首次出价,大多数高于收购前10天的股票价格的20%。Fishman(1988)将这种现象解释为是由于有潜在竞争者随时会加入收购,较高的出价是为了阻止竞争者加入。

4.新股发行(IPO)

在1963年在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组织的一项研究中,首次发现在新股上市后的短期存在着明显的超额回报的现象,以后许多学者在许多国家发现了这一现象,例如:Ibbotson和Ritter(1995)统计得出美国纽约证券市场1960-1992年发行新股的首日的超额回报是15.3%。在许多年中IPO现象成为挑战市场有效性假说的又一个证据。

对IPO现象最早的解释是由Rock(1986)作出的,Rock认为IPO现象实质是个逆向选择问题,新股上市时市场上存在着两类投资者,一类是具有信息优势的投资者,一类是不具信息优势的投资者,信息投资者只是在新股定价低于其真实价值时才购买,而当定价高于其真实价值时只有不具信息优势的投资者才会参加购买,所以平均来说,不具信息优势的投资者购入了较大比例的被过高定价的股票,为了在市场中留住不具信息优势的投资者,公司在初次发行新股时常常有意低定价。类似Rock对IPO超额回报问题的解释,许多研究人员给出了这一问题的其他合理解释,例如:Allen和Faulhaber(1989)以及Grinblatt和Hwang(1989)将新股发行低定价解释为公司未来前景良好的信号;Hughes和Thakor(1992)认为公司新股发行低定价是为了规避诉讼风险;Ruud(1993)认为新股上市后的短期高回报是由于承销商的价格稳定活动造成的。

在IPO领域中的另外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就是新股上市后长期表现不好。Ritter(1991)研究发现,在1975-1984年间发行的新股在发行后3年间的回报比正常股票的回报至少低15%。以后Loughran(1993,1995)再次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Shiller(1990)用所谓“主持人效应”解释新股长期回报不好的现象,他认为新股上市的初期承销商出于对自身声誉的考虑会创造短期超额需求的假象,随后随着承销商从市场的退出,导致了新股长期回报不佳的现象。

(二)不对称信息在资产定价领域中的应用

Grossman和stiglitz(1980)最早将非合作不对称信息的概念引入资产定价领域的研究中,建立了所谓资产定价的理性预期均衡理论,他们认为资本市场中的每个参与者都从市场价格的变化中获得信息(所谓的学习过程),并且每个参与者的行为不会对市场价格构成影响。在80年代初期这一理论成果主要用于解释公司财务方面的问题,直到Kyle(1985)以及Kyle和Milgrom(1985)研究做市商制度下的价格形成机制的成果出现以后,不对称信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才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关注,以后在KyleMilgrom框架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由于在这一框架下的价格决定机制不同于ModiglianiMiller的市场均衡机制,是通过研究具体市场条件下的资产价格形成机制,所以常常将这部分研究成果称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Kyle研究了在做市商制度下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在Kyle的模型中,市场由三类参与者构成:风险中性的做市商、噪音交易者和信息交易者,噪音交易者出于自己的流动性需求进入市场交易,信息交易者根据自己的信息交易,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信息交易者选择自己在市场上的交易数量。与Kyle不同之处在于,Milgrom建立的序贯交易模型(SequentialTradeModel)中交易者每次交易的数量都是固定的,即每次都只能买入或卖出一个单位的资产,做市商根据交易指令的类型来设定买卖价差,在均衡条件下,由于有竞争做市商的存在,买入报价是做市商收到卖出指令时关于资产价值的条件期望值,卖出报价是做市商收到买入交易指令时关于资产价值的条件期望值,因而交易者的交易指令将促使做市商调整其买卖报价,这种调整从本质上是一种贝叶斯学习过程。

Easley和O''''Hara(1987)在Milgrom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交易规模对做市商价格行为的影响,其结论是做市商的定价策略会依赖指令的规模,数量比较大的指令往往以比较差的价格成交。以后Easley和O''''Hara(1992)又考察了交易时间对价格行为的影响,发现交易时间会影响价格,并且交易间隔影响交易价差的大小。

现代金融理论方法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金融难题得到解释。但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至今对许多问题的解释还很难令人满意,例如:对P/E比率和P/B比率对资产价值的影响的现象至今还没有合理的解释,对IPO以及基金中的折价现象的研究结果也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另外市场中是否存在信息操纵问题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释,将进一步推动金融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llen,F.(1999),ComparingFinancialSystem,MIT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

[2]Banz,S.(1981),TheRelationshipBetweenReturnandMarketValueofCommonStock,Journal

ofFinanceEconomic9.

[3]Ferson,W.(1995),TheoryandEmpiricalTestingofAssetPricingModels,inJarrow,Maksimovicand

Ziemba.

[4]Glosten,L.andMilgrom(1985),Bid,Ask,andTransactionPricesinaSpecialistMarketwithHeteogeneously

InformedTrader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3.

[5]Harris,M.andA.Raviv(1991),TheTheoryofCapitalStructure,JournalofFinance,46.

[6]Kyle,A.(1985),ContinuousAuctionaandInsideTrading,Econometrica,53.

[7]Loughran,T.andJ.Ritter(1995),TheNewIssuesPuzzle,JournalofFinance50.

第9篇

关键词:代谢组学;分析技术;代谢指纹分析

中图分类号:Q4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8)09-0062-04

Progress on Metabolic Fingerprinting Analysis in Metabonomics

SUN Xiang-ming, DU Juan, NAN Li-li

(1. Research Center on Life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n Natural Anticancer Drug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rbin 150076, China)

Abstract:Metabonomics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change of endogenous metabolism of biological system that is stimulated or disturbed, and studies the metabolic pathways of biological system. Metabolic fingerprinting analytical technique is one commonly used study method in metabonomic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on metabonomics and metabolic fingerprinting analytical technique.

Key words:metabonomics; analytical technique; metabolic fingerprinting analysis

1代谢组学简介

1.1代谢组学的概念

代谢组学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后(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随时间的变化,是研究生物体系代谢途径的新技术[1]。Nicholson最初给出的定义是:定量测量生物体因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改变引起的代谢应答变化[2,3],系统性的代谢组学概念应将机体的代谢过程与微生物代谢以及外源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因素综合起来[4]。在其它文献的描述中还突出了代谢组学的时空动态性和全局性观点,体现了代谢组学与静态的代谢物组学的差别[5]。因此,代谢组学是一个具有更广泛意义的系统生物学概念。严格地说,代谢物组是指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的代谢产物(metabolite)。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析手段的局限性,更多的人倾向于将代谢物组局限于某一生物或细胞中所有的低相对分子质量(Mr)代谢产物。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相对应,代谢组学是一门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Mr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监测活细胞中化学变化的科学。研究过程中,逐步提出了一些相关概念,如代谢物靶目标分析(metabolite target analysis)、代谢轮廓(谱)分析(metabolic profiling analysis)、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或metabolomics)和代谢指纹分析(metabolic fingerprinting analysis)。

1.2代谢组学的技术平台

代谢组学主要研究作为各种代谢路径的底物和产物的小分子代谢物(Mr<1 000)。其样品主要是尿液、血浆或血清、唾液以及细胞和组织的提取液。研究大致分为3个阶段:样品制备,代谢产物检测、分析与鉴定以及后期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与原有的各种组学技术只分析特定类型的物质不同,代谢组学所分析对象的大小、数量、官能团、挥发性、带电性、电迁移率、极性以及其他物理化学参数差异很大,单一的分离分析手段往往难以保证无偏向的全面分析。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原子光谱、库仑分析、紫外吸收、荧光散射、发射性检测和光散射等分离分析手段及其组合都应用于代谢组学的研究,一般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实验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方法。目前最常用的分离分析手段是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LC/MS),核磁共振(NMR)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质谱联用(FTIR/MS)。

2代谢指纹分析技术的进展

代谢指纹分析系整体性地定性分析样品,比较图谱的差异快速鉴别和分类,而不分析或测量具体组分[6]。以下是目前常见的几种代谢指纹分析技术。

2.1核磁共振技术

1999年Nicholson[2]首次提出以NMR分析为主的代谢组学研究模式,并联合国际6大制药公司启动了以创新药物安全评价和预测为主要研究目的的COMET计划,极大地推动了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NMR是一种基于具有自旋性质的原子核在核外磁场作用下,吸收射频辐射而产生能级跃迁的谱学技术。20世纪70年代初NMR开始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并得到迅速发展。利用高分辨率NMR技术检测完整器官或组织细胞内许多微量代谢组分,可得到相应的生物体代谢物信息。研究这些组分的NMR图谱,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反映的生物学意义,可以了解生物体代谢的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并可用于新药临床前安全性的评价。如Dumas等[7]利用1H-13CHMBC-NMR技术成功地检测分析了内源性物质的代谢产物。

代谢组学中NMR方法的特点如下[8]:(1)不破坏样品的结构和性质,无辐射损伤;(2)可在一定的温度和缓冲液范围内选择实验条件,在接近生理条件下进行实验;(3)可研究化学交换、扩散及内部运动等动力学过程,给出极其丰富的有关动态特性的信息;(4)可设计多种编辑手段,实验方法灵活多样;(5)无偏向性,对所有化合物的灵敏度是一样的。

1H-NMR的化学位移范围只有10 ppm,因此在3~5 ppm和6~8 ppm处有大量的氨基酸存在,图谱上可能出现上百个化合物的峰。这些峰相互重叠、干扰,造成图谱解析困难,生物标物(biomarker)常受到与测定不相关物质的干扰,使NMR难以发挥作用。高分辨核磁共振(high-resolution NMR)则成为强有力的武器。高分辨核磁共振仪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信号分散,图谱容易解析,可检测的核素有1H,13C,15N,19F,23Na,31P和39K等。新发展的高分辨魔角旋转(HR-MAS)、活体磁共振波谱(MRS)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能无创、整体、快速地获得机体某一指定活体部位的NMR谱,直接鉴别和解析其中的化学成分。1H-NMR和LC/NMR成为代谢组学研究领域的最主要分析技术之一。

2.2质谱技术

由于代谢组学关心的是Mr

2.2.1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技术(FT-ICR)由于准确鉴定复杂体系中未知标记物的结构仍是技术难点[13],目前FT-ICR质谱仪是质量解析度最高的质谱仪系统,具有超高分辨率和高准确度等突出的优点,并可以配备大气压电离(API)、纳升级电喷雾(nano-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MALDI)等各种离子源,在代谢组学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14]。

2.2.2直接输注大气压电离化质谱技术(DIMS)在代谢指纹的快速扫描中,除了常规的NMR和分子振动光谱等方法外,DIMS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15]。

2.2.3基于多孔硅表面的解吸离子化技术(DIOS)最近报道的电喷雾解吸电离(DESI)质谱技术(ambient MS)[16,17]的突出特点是,在常压下能解吸电离表面吸附的分析物(无需样品前处理也不受基体背景干扰),从而实现原位、高通量、非破坏性的分析复杂样品,获得更直接和全面的样品信息。

2.3色谱技术

采用各种色谱整体性地分析复杂中药体系的次生代谢产物,还只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起点。这种方法首次强调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看待中药,采用各种色谱高通量、整体性地分析复杂中药体系的次生代谢产物,即通过比较色谱指纹图谱的异同并进行模式识别分析,以区分鉴定中药材并控制质量[18],为理清中药复杂体系的化学基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种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19]。

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是将分离机制不同且又相互独立的2根色谱柱以串联方式连接在一起。2根色谱柱之间装有1个起捕集再传送作用的调制器,将第1柱分离的组分由调制器聚集后以脉冲方式进入第2柱进一步分离,所有组分从第2根色谱柱进入检测器。GC×GC与GC相比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峰容量等优点。袁凯龙等[20]建立了一种基于尿中有机酸的SPME(自动固相微萃取)/GC×GC-FI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通过尿样直接衍生后固相微提取,再行GC×GC-FID分析,比较了GC×GC和GC的分离能力,证明GC×GC可用于研究疾病和药物作用于身体导致代谢异常的代谢指纹图。

2.4分析技术联用

通过包括色谱(GC、LC)或毛细管电泳(CE)在内的多维分离技术[21,22],以及不同测定技术的联用[23-26]可做到分析平台的优势互补;此外,采用二维核磁共振(2D-NMR)[27]可减弱复杂生物样品中大分子信号的干扰,提高小分子物质的检测能力。随着NMR技术的发展,以前用于固体的魔角旋转(MAS)技术也移植到了液体领域,用来研究以前难以用液体NMR研究的样品,如器官组织样品。利用MAS-NMR技术可以得到完整的组织样品高分辨谱图,扩展了代谢组学研究的样品范围,同时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研究一个系统。

MS与各种色谱技术联用使它在药物代谢组学的研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Fiehn等[28]用GC-MS从植物叶的提取物中自动匹配出326个化合物,然后用代谢轮廓鉴别4种不同基因型的植物。GC-MS 有很好的分离效率且相对较为经济,但需要对样品进行衍生化预处理,这一步骤会耗费额外的时间,甚至引起样品变化。受此限制,LC/MS 中目前应用较广的是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HPLC-MS)。HPLC 与GC 原理相似,但进样前不需衍生化处理,更适合于不稳定、难于衍生化、不易挥发和Mr较大的化合物。独特的优势使得LC/MS在药物代谢组学的研究领域中应用得日益广泛。MS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好于NMR。

Waters公司率先采用先进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TOFMS)以及联机的Micromass MarkerLynx自动化数据处理软件,为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从样品分析到数据分析全过程的整体解决方案[29]。Plumb等[30,31]用液相色谱和飞行时间质谱(LC-TOFMS)联用技术,在事先不清楚受试药物结构的情况下检测了体液中的药物代谢产物,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比分析给药样本与空白样本的谱图,在复杂谱峰中分出了代谢产物的质谱峰,避开了大量内源性物质的干扰。此外,Harada 等[32]研制了一种非常适用于代谢分析的以毛细管电泳与质谱联用为基础的方法,此方法利用压力辅助毛细管电泳和电喷雾电离质谱(PACE/ESI-MS),能同时分析磷酸糖、有机酸、核苷酸和辅酶A化合物等阴离子代谢产物。由此可见,多种分析技术联用在药物代谢组学的研究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3代谢指纹分析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作用

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细胞或生物样品所有代谢物的综合表现――全局观点,通常采用绘图技术、现代分析测定方法(NMR,HPLC,MS)以及计算技术和统计方法,以高通量实验和大规模的计算为特征,最终完成“指纹图谱”。通过“代谢指纹图谱”不仅研究药物本身的代谢变化,而且研究药物引起的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更直接地反映了体内生物化学过程和状态的变化,阐明药物作用靶点或受体。通过检测一系列样品的谱图,再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判断生物体的病理生理状态、基因的功能、药物的毒性和药效等,并有可能找出与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1]Nicholson J K, Connelly J, Lindon J C, et al. Metabonomics: a platform for studying drug toxicity and gene function [J]. Nat Rev Drug Discov, 2002, 1(2): 153-161.

[2]Nicholson J K, Lindon J C, Holmes E.‘Metabonomics’ understanding the metabolic responses of living systems to pathophysiological stimuli via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NMR spectroscopic data[J]. Xenobiotica, 1999, 29(11): 1181-1189.

[3]Lindon J C, Holmes E, Nicholson J K. So what’s the deal with metabonomics? [J]. Anal Chem, 2003, 75(17): 384A-391A.

[4]Nicholson J K, Wilson I D. Understanding‘global’systems biology: metabonomics and the continuum of metabolism[J]. Nat Rev Drug Discov, 2003, 2(8): 668-676.

[5]DunnW B, BaileyN J, JohnsonH E. Measuring the metabolome: current analytical technologies[J]. Analyst, 2005, 130(5): 606-625.

[6]郭宾,戴仁科. 代谢组学及其研究策略和分析方法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3):554-563.

[7]Dumas M E, Canlet C, Andre F, et al. Metabonomic assessment of hysiological disruptions using 1H-13CHMBC-NMR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pattern ecognition procedures

performed on filtered variables [J]. Anal Chem, 2002, 74(10): 2261-2273.

[8]Ward J L, Harris C, Lewis J, et al. Assessment of 1H NMR spectroscopy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as a technique for metabolite fingerprinting of arabidopsis thaliana[J]. Phytochemistry, 2003, 62: 949-957.

[9]Dettmer K, Aronov P A, Hammock B D. 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omics[J]. Mass Spectrom Rev, 2007, 26(1): 51-78.

[10] Plumb R S, Granger J H, Stumpf C L, et al. A rapid screening approach tometabonomics using UPLC and oa-TOF mass spectrometry: application to age, gender and diurnal variation in normal/Zucker obese rats and black, white and nude mice[J]. Analyst, 2005, 130(6): 844-849.

[11] Ackermann B L, Hale J E, Duffin K L. The role of mass spectrometry in biomarker discovery and measurement[J]. Curr Drug Metab, 2006, 7(5): 525-539.

[12] Glinski M, Weckwerth W. The role of mass spectrometry in plant systems biology[J]. Mass Spectrom Rev, 2006, 25(2): 173-214.

[13] Kind T, Fiehn O. Metabolomic database annotations via query of elemental composition:mass accuracy is insufficient even at less than 1 ppm[J/OL]. BMC Bioinformatics, 2006, 7:234.

[14] Want E J, Cravatt B F, Siuzdak G. The expanding role of mass spectrometry in metabolite profi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J]. ChemBioChem, 2005, 6(11): 1941-1951.

[15] Allen J, DaveyH M, Broadhurst D, et al. High-throughput classification of yeast mutants for functional genomics using metabolic footprinting[J]. Nat Biotechnol, 2003, 21(6): 692-696.

[16] Zolt Taks, Wiseman J M, Gologan B, et al. Mass spectrometry sampling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with 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J]. Science, 2004, 306(5695): 471-473.

[17] Cooks R G, Ouyang Z, Takats Z, et al. Ambientmassspectrometry[J]. Science, 2006, 311 (5767): 1566-1570.

[18] LiangY Z, Xie P S, Chan K. Quality control of herbal medcines [J]. J Chromatogr B, 2004, 812 (1-2): 53-70.

[19] Xie P S, Chen S B, Liang Y Z, et al.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analysis rational approach for quality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J]. J Chromatogr A, 2006, 1112(1-2): 171-180.

[20] 袁凯龙,许国旺. 一种基于尿中有机酸的SPME/ GC×GC-FID的指纹图谱分析的代谢方法研究[J]. 中国药品标准,2003,3(4):25-28.

[21] Guttman A,Varoglu M, Khandurina J. Multidimensional separations in the pharmaceutical arena[J]. Drug Discov Today, 2004, 9(3): 136-144.

[22] Shellie R A, Welthagen W, Zrostlikova J, et al.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comparing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 results: metabolomic analysis of mouse tissue extracts[J]. J Chromatogr A, 2005, 1086(1-2): 83-90.

[23] Defernez M, GunningY M, Parr A J, et al. NMR and HPLC-UV profiling of potatoes with genetic modifications to metabolic pathways [J]. J Agric Food Chem, 2004, 52(20): 6075-6085.

[24] Williams R, Lenz E M, Wilson A J, et al. Amulti-analytical platform approach to the metabonomic analysis of plasma from normal and zucker (fa/fa) obese rats[J]. Mol Biosyst, 2006, 2(3-4): 174-183.

[25] Fancy S A, Beckonert O, DarbonG, et al. 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sation detec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detection of endogenous urine metabolites formetabonomic studies and its use as a complementary tool to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J].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06, 20(15): 2271-2280.

[26] Atherton H J, Bailey N J, Zhang W, et al. A combined 1H-NMR spectroscopy-and 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omic study of the PPAR-alpha nullmutantmouse definesprofound systemic changes in metabolism linked to themetabolic syndrome[J]. Physiol Genomics, 2006, 27(2): 178-186.

[27] Widarto H T, Meijden E, Lefeber A W, et al. Metabolomic differentiation of brassica rapa following herbivory by different insect instars using two-dimensional 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J]. J Chem Ecol, 2006, 32(11): 2417-2428.

[28] Fiehn O, Kopka J, Dormann P, et al.Metabolite profiling for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J].Nat Biotechnol, 2000, 18(11): 1157-1161.

[29] Plumb R S, Granger J H, Stumpf C L, et al. A rapid screening approach to metabonomics using UPLC and oa-TOF mass spectrometry: application to age, genderanddiurnalvariation in normal/Zucker obese rats and black, white and nude mice[J]. Analyst, 2005, 130(6): 844-849.

[30] Plumb R S, Stumpf C L, Granger J H, et al. Use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promise for the detection of drug metabolites in biological fluids[J].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03, 17(23): 2632-263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