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04:33: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还记得那是课间时间,我走在学生群中,见到地上有一个纸屑,我弯腰拾起,扔到了垃圾桶里,学生用尊敬的眼光看着我,从那以后,那些学生能够主动地从地上拾垃圾,我知道:我用胜过语言的行动征服了学生。也证明了一个道理:身教胜于言教。让我高兴的是,我用真诚的行动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何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
那今天的我该如何做一个老师呢?教师首先要“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他才能赢得学生。
忘不了的是那一次,我去家访,我没有带更多的科任教师,因为这次家访非常特殊,我要访一个外国人的家庭。有人或许说我有点玄虚。不,一点也不,我要访的是从朝鲜偷渡的孩子家,这是保密的,在当时,我校的领导知道,其他教师是不知道的,我怕更多人知道这件事,会给孩子带来麻烦,影响他的成长。今天,这孩子已经加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也就不再保密了,他常与我联系,还来我校看我,而且他现在也很有出息。当初,没有因为他的家庭贫寒而瞧不起他,也没有因为他不是在中国出生而歧视他,反而,我给予他的更多是真诚的关爱,换来了他对我的尊重,对我的友谊。
我的学生很多,感情处得非常好,那都源于我对孩子的真诚。在北京工作的一个学生年前与我通话近一个小时,他提到想我,直谈到语噎。
一、追求智慧是学校的使命
教育的首要使命,就在于催生人的智慧。追求智慧,实施智慧教育,最紧要的就是践行“知识积累”和“实践体悟”两件事。
1.“知识积累”有赖于文本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阅读感受为重要手段,以媒体信息为有益补充,逐步建立个人的知识仓库
推行“大阅读行动”――每天读书一小时,丰富底蕴开眼界。通过晨读、午诵、暮吟,为学生保留相对固定的三十分钟阅读时间,回家之后再阅读三十分钟。常年坚持,必定会是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积极倡导教师以身示范,和学生共读,和学生共建精神家园。
2.“实践体悟”有赖于学生的个人经验,以家庭体历、社会实践为主要途径,熟练技能操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实施智慧教育,我们最需要的是关注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学生的切身感受,从本质上说,智慧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应当直面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能力。把学生的经验、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置于重要的地位,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寻找教育的价值。
对话――在教育实践中,学生总是听的时候多,说的机会少。其实,说是思维的外显,学会说,多说话,就能让思维更有条理。
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尝试。把活动当成一门课程来建设,通过多元丰富的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校成为学生的一片快乐天地。国家课程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学校有责任“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课程资源和尝试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尝试,在活动中成长。
二、追求健康是学校的使命
我们把培养健康的教师、学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加以落实,着力于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社群关系塑造。
1.小课堂奠基大人生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锻炼身体技能的重要途径。以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努力让体育课堂成为落实健康计划的基础阵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健身知识和技能,掌握一些实用的健身方法。每位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实施特色项目训练;并建立体育家庭作业制,每天锻炼,每日登记,为提高小学生健康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2.小操场演绎大天地
学校根据校园实际,因地制宜,在小操场中尽情演绎丰富、快乐的大课间活动。学校的快乐大课间活动,包含了师生们的智慧。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特色运动项目,每个学生都有每天必练的锻炼项目。
三、追求责任是学校的使命
任何一个单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首先需要的是具有责任心的人。有责任心,才会去努力,也才会有发展。让学生从小意识到这一点,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于其自身发展,家庭幸福,甚至民族昌盛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我是班级小主人
我们倡导新班级建设活动,这是一个富有个性化的教育项目。班主任充分发挥个人才智,创设班级主题实践项目,用一个学期或一学年进行实践尝试。
2.我的舞台我做主
学校的新中科学馆里长期设置了一个学生舞台,十佳小明星评比、主持人评选、班队活动展示、环保时装秀等活动常常在这里举行。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努力让每位学生有一次上台表演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孩子在“我的舞台”上熠熠闪光。
3.教师言传身教
教育是一种影响,但绝不是单纯的知识影响,而是人对人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们强烈的责任心,教师必须先做,身教先于言教。在训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我们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一定的行为标准。如:提前一分钟候课;人走讲台净;按时下课等,从小处入手,从细微处做起,言传身教,成就工作规范、行为有责任的教师形象。
立德树人教师心得感悟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和把握好正确方向。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坚持立德树人,高校当时刻牢记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政治方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经常主动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保持政治定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从青年学生的成长实际出发,突出教育创新。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是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的。有理想就有人生的精神动力,有信念就能开辟美好未来。坚持立德树人,高校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青年学生思想认知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用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鲜活事例化育青年,感染青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突出师德建设,加强示范引领。按照做“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我们要引领青年学生,自己首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对青年人的感召力。其实,全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不仅包含渊博的学识,还要求教师以高尚的情操、纯净的人格去影响下一代的成长。立德树人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优秀教师是帮助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路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每个教师都有机会成为示范楷模,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积极影响,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考试分数,更根本的还要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要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更加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协同育人,努力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立德树人教师心得感悟2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对于教师,忠心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忠诚于学校,只有当人民教师将“忠心”二字内化为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内化为对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持久的工作动力。“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我们国家给我们的那份工资;要对得起上级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要对得起我们学生及其家长给予我们的渴望的目光。在有限的时间里,潜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将自己智慧与汗水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我们的良心才能坦然。
作为教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之心,你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职责,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再次,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懂得教学艺术,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才能激发自己为这一事业忘我工作的热情,才能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其次教师要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三是爱同事。这样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教育工作。作为老师,如果有了雄心壮志,肯定会注重学习与研究,观察与思考、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实践,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虚心学习是一个合格教师良好的品德,在师德修养中善于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才有可能成为师德修养高的教师。
教师应该树立校荣我荣的意识,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心情舒畅;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共同击破一个个难题;只有同心同德,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协调一致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造就素质全面、出类拔萃的人才;只有同心同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以德正身堪为人师才称其职。”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更为重要。
“十心立德”中“十心:忠心、良心、热心、爱心、雄心、虚心、同心、耐心、公心、恒心”均离不开真诚。让我们真诚地对待教育事业,真诚地对待上级同事,真诚地对待各位学子,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一个具有高尚师德和文化素养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 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 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为了听领导的话,居然教唆学生如何去说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扔阴影,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
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 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当老师真的就是这样一份拷问心灵、磨炼耐心的差事。似乎很苦,可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外界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去做,仍然可以甘之如饴。
我不想用哲人那些华丽的辞藻来装点自己的人生,更不敢期望自己以魏书生为目标,在教育事业上开创一片新天地。以此做到“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立德树人教师心得感悟3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而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雅思贝尔斯认为:“人类的将来,取决于本真教育的成功。”德育就是一种本真的教育,是对人灵魂的教育。纵观现今的高等教育,大多将关注重点放在知识教育、技艺传授之上,而忽视了德育的育人功能,教书而不育人、授业而不传道,这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高校应该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之本,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标尺。
要因事而化。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要顺应学生成长规律,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以便调整施教手段,有的放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突破口,既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超越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现状,对受教育者进行合理引导。因事而化,就是要高校德育根据德育的相关“规律”做出调整,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达到成风化人的效果。
要因时而进。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一成不变,唯有顺应时展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教育依靠外在的教学工具将客观的知识外显于人内化于心,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教育;要从教学实践中探索规律,不断总结凝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战能力;要重视抓好德育的辅助渠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根据《xx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为主要内容;以查摆问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为抓手。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切实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使全体教职工在增强意识、关爱学生、服务育人等方面有所提高。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健全师德教育领导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教育工作,把师德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以xx为组长,xx为副组长,xx、各教研组长及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师德教育领导小组。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明确,把各项内容的组织安排具体落实到每一位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到人。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xx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同时,为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具体实施,按计划落实好每一项工作,确保了师德建设每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
二、组织宣传学习,提高教职工认识
为切实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我校9月29日召开了教职工学习动员会。深入学习了《xx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xx副区长《在全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法》、《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会上,全体教师认真领会精神,充分认识了此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即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线,以规范教师行为和完善师德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转变工作作风。许多教师纷纷在会上表态发言,决心坚持以德施教、依法执教、文明从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扎根农村,勤奋工作,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监督和保障措施
1、完善师德建相关制度,依靠制度约束规范教师言行。学校制定完善了《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教职工考勤请假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严肃教师工作纪律。
2、建立师德教育群众监督机制。学校在校门口长期设立师德师风征求意见箱和监督举报电话,定期举办家长、学生座谈会等。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师德师风中的问题。
3、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师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努力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对于违背师德规定的予以处罚,对于师德优秀的则大力表彰。
四、创设有效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我校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目的,精心设计了各项活动。
立德树人,德为先。立德树人,从字面理解是树立德业,培养人才的意思。立德树人,德为先,《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树人,师德为范。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
2高校图书馆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1馆舍布置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对校园文化的宣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具有广阔的占地面积,其开阔、舒适的活动空间,是学校师生开展讲座、作品展、学习讨论会、学术报告等活动的最佳场所。图书馆为教师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敦促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图书馆有清净明亮、安静幽雅的阅读环境。图书馆一般都在其走廊、大厅、阅览室等场所做了精心布置,如一幅幅名人书画、一句句励志名言、一本本按编号有序排放的书籍报刊,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一张张干净舒服的桌椅等,这样的馆舍布置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对师生读者起到思想启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促进广大教师高尚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
2.2馆员道德是师德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服务和育人的双重职责,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科研和信息交流的中心。图书馆教授俞爽迷认为:“图书馆教育的重心,既不是馆舍,也不是图书数量之多少和质量的好坏,更不是对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呢?我说是图书馆的‘馆员’”。由此可见馆员在图书馆中的重要性,而图书馆员的良好师德和优质服务对高校师德的迅速发展必定会起到影响和推动作用。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说:“图书馆是一个广义的学校,图书馆员是广义的教师。”高校图书馆员身为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与专业教师一样,他们也是教育者,除了肩负着服务读者的重任外,还肩负着传播知识、培育学生之责。因此,全面提高馆员的素质,本身就是高校师德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3文献信息资源是师德建设的资源保证
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智力资源,堪称思想的宝库、知识的海洋。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具有较强集中性,主要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规划采购,可以集中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有助于推动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强教师在学生心中的道德示范性和道德结果的深远性,这也是教师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资源保证。
3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师德建设中发挥作用
3.1优化馆藏资源,储备精神食粮,为师德建设夯实文化基础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丰富的馆藏文献可以为师德建设提供扎实的文化基础。罗斯福说过:“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为读者提供着无穷的精神食粮,使人启迪理性、洗涤心灵和陶冶情操。图书也是一盏指明灯,为读者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为读者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方向。图书是承载知识的平台,图书馆承担着典藏图书的职能。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师德建设要求和发展情况,优化馆藏资源,应采购与师德师风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源,包括国内外的伟人著作、教育家传记、教育理论专著以及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书籍等。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图书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十”精神和有关“中国梦”的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采购有关“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等师德方面的图书,并计划将开设师德文献专栏,把有关的馆藏文献一一收集起来,实行全开架服务,以利于广大师生查阅。日后,图书馆将根据需求继续采购更新相关书籍。
3.2开展导读服务,提高师生阅读兴趣,为师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图书馆在优化馆藏资源的同时,还应注重开展导读服务,提高师生阅读兴趣。图书只是文化知识的载体,必须通过读者来阅读才能体现其无穷价值。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赫尔岑认为:“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书只是一个物体,而“读”是关键,“读”是人与知识相连的沟通点,书通过被阅读,智慧才能被点亮,才能被赋予生命,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所在。图书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导读服务:①设立师德图书专区,开辟师德学习园地。图书馆藏书是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归类排架的,师德方面的图书涉及多种类别,分布于不同楼层,读者查阅与师德有关的图书是一件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情,这样无形中会打消读者的阅读主动性。设立专区是把“读者找书看”转为“找书供读者看”的主动导读服务,可以让读者在同一区域、同一时间查阅多种师德图书,大大提高了读者阅读兴趣。另外,在图书馆设立纸质图书专区的同时,还应在图书馆网站开设与师德建设有关的导读服务。如提供专业索引、推荐书目、资源导航、相关网站平台链接等,为读者指引方向,让读者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到导读服务。②开展读者座谈会,组建师德学习交流团。图书馆可结合学院科研教学情况,联合各系部定期组织读者座谈会,为读者提供一个交流图书信息、分享阅读心得的师德学习平台。团队的影响力是极大的,读者通过参与座谈会的交流,可以大大提高阅读兴趣,可以更好吸收图书知识,且更加灵活地运用书中知识,从而带动教学,推动师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3提高馆员素质,充分发挥馆员在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3.3.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图书馆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及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对图书馆员最基本的岗位要求,也是师德建设工作得以良好发展的基础要素。图书馆员只有做到严于律己、遵纪守法,才有资格上岗就业,才能真正为学生读者服务,才能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爱岗敬业,这是对馆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做好服务育人工作的前提。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图书馆员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担当起服务育人的重任。
3.3.2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就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图书馆员只有用心关爱读者,才能真正做到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员要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办学生之所盼。图书馆员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给予相应的关爱:①像关爱孩子一样,关爱新生读者。很多大一新生在没有正式上课前,都是先到图书馆来参观阅读,所以图书馆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代表图书馆,更是代表学校。图书馆员应为师德建设开个好头,把好第一道关。新生读者初来乍到,刚脱离中学时代,对于大学生活是充满好奇和激情的,对于图书馆的一切既渴望又陌生。在图书馆里,新生就像懵懂小孩,图书馆员应在服务育人上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主动热情地了解新生需求,耐心详细地为其解答,同时要从小抓起,严格要求新生在图书馆的行为,规范新生正确使用图书馆资源,为其大学生涯打下牢固基础。②像关爱老朋友一样,关爱毕业生读者。在大学里,学生每上一门新课程几乎都是换一位新教师,而不管学生上什么课程,从入学到毕业,图书馆员是一直为其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员的面孔对毕业生读者来说是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亲切。大学毕业生更像是图书馆员的老朋友,他们熟悉图书馆环境,懂得规章制度。图书馆员在服务育人上无须过于讲究规范,服务态度更应该随和一点、平易近人一些,教育态度应该是以讲道理为主。
3.3.3坚持学习,体现师德。社会日新月异,信息时代迅猛发展,图书馆员必须坚持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服务的质量。首先,要坚持学习与图书馆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与各系部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是夯实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的基础。其次,要坚持学习职业道德,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内在美德形象。图书馆员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修养带动读者综合素质的提升,要从思想上、行为上把自己提升一个层次,体现自己作为一名图书馆员的师德。
4结语
光明小学的少先队大队现有37个中队,少先队工作的特点是自主、常态、细化、特色。我们把这支富有特色的少先队大队形象的比喻为一艘航空母舰,给它命名为“光明娃未来号”。下面结合学校“多维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来谈谈我们的工作实践和畅想,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光明娃的追梦历程!
一、构建人文和谐的发展模式――这是“光明未来号”启航的发射塔
“多维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就是让教师坚持在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中育人,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育人,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育人,在整合多元课程资源中育人,――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道德与学业共同发展、基础与特长协调发展。
因此,为了给师生和谐健康发展提供载体,学校构建了“四化四好六系列”的德育工作发展模式:“四化”手段――活动化、人文化、课程化、社会化;“四好”目标――培养品格健全、阳光健康、特长突出、理想远大的现代公民;“六大成长”系列――爱生命、爱形象、爱团队、爱自然、爱家庭、爱祖国。
二、培养民主自主的人才队伍――这是“光明娃未来号”飞行的领航员
学校着力整合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的培训资源,科学融合少先队组织与学校工作的载体途径,打造了一支民主自主的人才队伍!而辅导员队伍的实力和智慧为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培养队组织意识。我校注重培养少先队组织意识,让队组织成为少先队员自我管理、学习锻炼、全面提高素质的阵地。
2.提升队组织素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按照“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接受教育”的方针发展队组织,培训出一批优秀队干部,成为少先队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自主管理的骨干,示范带动全体队员提高了自身素质。
3.优化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工作的态度和能力决定了少先队工作的成败。学校要重点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让辅导员的眼界和能力得到提高。
先进优秀的队组织、自主发展的队干部、敬业团结的辅导员,这一切就是学校实现“立教圆梦,和谐发展”目标的软实力。
三、建设多元开放的教育阵地――这是“光明娃未来号”展翅的基地
1.校内阵地建设。大队部的队部室是少先队的主阵地,红领巾广播站、光明小学红领巾之家网站、中队博客、宣传橱窗等及时宣传少先队信息,展示少先队活动。各中队阵地充满个性和创意,使其真正成为“队员之家”。
2.校外红领巾阵地建设。学校大队部积极开辟了18个校外活动阵地,如深圳市少年宫、莲花山公园、光明大马山东江纵队烈士碑等,已成为队员自我教育、实践锻炼的重要课堂。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四好六爱”和“雏鹰争章”活动的开展,为学校多维育人有效拓展了路径和渠道,提升了教育竞争的硬实力。
四、科研引领提升文化内涵――这是“光明娃未来号”远飞的助推力
科研兴队,促进了少先队工作的内涵发展。我校申报的国家级“十二五”课题《“四好少年”的培养模式和载体研究》获得批准,科学引领了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前进方向。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建立了辅导员工作坊,经常组织辅导员交流优秀中队建设的经验。同时结合课题科研的开展与推进,有针对性地对中队辅导员进行培训,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全面建设,为我校少先队工作提供了更科学的视角,更广阔的舞台!
多维的主题、多维的空间,和谐的班队、和谐的环境,为少先队员逐梦高飞、展示才艺提供了不竭的助推力!更为全体教师实现教育梦想添加了无穷能量!
五、活动课程多维拓展丰富――这是“光明娃未来号” 高飞的动力源
学校的少先队工作突出“活动育人、多维拓展”的理念,始终贯穿着“红色文化孕育朴素情感”的育人主线,将队工作与实践活动融为一体,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拓展亮点一:我校少先队整合学科和德育主题活动的实践体验,全时段、全方位地对少先队员进行生动有效的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科技创新教育。重点的活动课程有:雏鹰争章活动、“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飞扬的红领巾”队日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十・一三”队庆活动、阳光体育节等开展得丰富多彩。“心心相互”义工团、歌舞剧社团、新绿舞蹈社团、版画社团活动、心灵养育团队等社团活动活力无限,是队员们实现梦想的大舞台,大力促进了少先队工作的内涵发展。
亮点二:我们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动“爱心教育”持续最久,影响最大。自1996年起,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构筑“爱心”工程,成立“小红花互助会”。参加捐款的师生已接近两万人,捐款总额已达二十万元,共有近900多个孩子得到小红花互助会的资助。学校的爱心教育定位在六个成长维度,载体多样,内容充实。爱心教育已积淀为学校的传统文化。
一、创立“三U社团”,点亮教师七彩之梦
好的团队是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特点,我们将团队管理与文化相融合,以点亮教师七彩梦想为初级愿景,创立了“U35青年社团”、“U45中年导师团”、“U55老年智囊团”三个社团。通过激发潜能、发挥特长、培养了教师的能力,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1、划分团队层次,让团员都有归属感。凝聚人心最根本的是要让每个人对组织有认同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共同目标和相同爱好的人,在团队中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我们根据教师年龄特点以及个性特质将青年、中年、老年教师分层组织团队,并为他们创设富有个性的团名,即U35、U45、U55。其中字母U在英文中有under和unity(团结)两重含义,旨在通过社团将老师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理想奋斗、努力。良好的愿望,加深了老师对自己团队的归属感。
2、制定科学的制度,让社团更有保障。团队的建立是对大集体的延伸,它不能替代常规的大集体活动。因此,每个队员要十分明确在社团中的角色,明确权利和职责,才能更加自主的在社团中开展活动。
3、融入人文化的管理,点亮团员的七彩之梦。
(1)脱去行政化的管理让每位团员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我们在社团组织中,完全采取教师自主管理的模式,有社团教师自己选举团长,制定团规、拿出每学年的团队活动方案等。学校行政人员均以普通团员的身份加入各自的社团。
(2)制定三年规划,建立团员个人成长档案。每一个新加入社团的团员都要拟定自己的三年规划。学校通过团员的个人规划,为其建立档案资料库,其中有每位团员努力的足迹。
(3)书写学年梦想,实现人人圆梦的美好愿望。每学年初,社团的老师们都会在梦想卡上书写自己的新年梦想,然后由团长整理、收集老师们的小梦想。为了帮助老师们尽快实现自己的小梦想,学校及社团都会为老师们创造更多平台和机会,让老师们再追梦的途中不是孤军奋战。
二、追逐“四尚志向”,放飞教师七彩之梦
有了目标和制度的保障,结合学校校园文化特色,我们还提出了“社团精神”,即尚德、尚学、尚体、尚思、尚美五尚行动指南。
1、尚德,成就教师师德梦。党的十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到“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不仅仅椒对被教育者而言,更是对教育者而言。每学年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月”活动、每周一访、每月一谈、每期一分享、每天一学、每学期一帮扶系列主题活动,将师德教育落到实处。
2、尚学,成就教师专业梦。学期伊始,青、中、老社团教师都会组织进行学习分享活动。教师通过推荐优秀的教育教学书籍或文章,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本学年,我们在青年教师社团中展开了“我的一本好书”读书分享会;在中年教师中开展了教学实例经验交流会,在老年教师中开展了小故事、大哲理故事会;在行政班子中每周一的例会上,管理故事微学习。
3、尚体,成就教师健康梦。学期初,很多老师都提出了想要加强体育锻炼。为了改变以往集体单一式的锻炼模式,学校工会与社团在充分了解了老师们的锻炼需求后,分时间、分内容组织老师们开展体育活动,如老年老师的太极拳、中、青年教师的篮球和健身操等,同时,学校也利用教师节、元旦、三八等节日,组织社团教师进行展示,加深了老师们之间的感情,让人心更加凝聚。
4、尚思,成就教师智慧梦。《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有反思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教学。因此,我们鼓励老师们“坚持学习和反思,成就人生梦想。”(1)经常反思那些令自己遗憾的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年轻教师由于没有经验,爱冲动,往往会做一些令自己很遗憾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如果不反思,不去寻找好的应对策略,长此以往,不仅不能使自己的业务有所进步,而且还很可能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我们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寻找教育的遗憾”反思交流会。(2)经常反思成功的教育案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有很多值得自己欣慰的成功的案例。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他们大多经验丰富,每间隔一周的业务学习上,我们总会邀请中年导师团的老师为我们讲“我的三分钟教育故事”。 每一次经历给我们的都是凝重的思索,每一此回忆留给我们的总是流年的感动。更重要的是老师在这样的反思学习中,让自己的教育变得更加睿智了。
关键词:独立学院;四位一体;德育;模式
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创立了“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学院一直秉承“尚德致知,敢为人先”的院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全员德育氛围。学院于2003年在全国高校率先创办了“道德银行”,并先后开展“道德富翁”“先锋学子”“感动之江”评选等德育精品活动。经过十余年的探索,逐渐构建了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践服务为导向,以素质提升为目标,以关爱帮扶为机制的“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定型的阶段,需要合理引导其塑造高尚的品德,积极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为今后参与国家和社会经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渐趋多元,社会进入一个个性张扬的年代,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他们对道德的深层次需求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方式,他们大多排斥说教式、压迫式、任务式的教育形式,更倾向于在师生共同营造的互动情境下,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接受教育、经受锻炼、陶冶情操、提升修养。
“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就是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学习、实践、提升、反馈的一种闭环式德育工作模式探索,它能够让学生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帮助他人的乐趣,提高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水准的提高,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理想抱负水平,形成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
二、构建“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
“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四大平台,即一个德育理论学习平台:三个讲堂,包括浙江人文大讲堂、之江大讲堂、师友讲堂;一个德育实践服务平台:道德银行;一个德育素质提升平台:周末学苑;一个德育关爱帮扶平台:宿情日记。“三个讲堂”注重对学生德商的教育,呼唤大学校园德育的本真回归;“道德银行”注重对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社会公益和好人好事的爱心储蓄,以银行制度的形式保障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认同;“周末学苑”注重对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的分层分类培训,倡导崇德向学的风气养成;“宿情日记”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走访,架起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一)搭建理论学习平台,提升德育工作内涵
开设“三个讲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开阔师生视野、拓展师生思路为目标,以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坚持用科学之理说服人、艺术之美感染人,让知识可感,让思想可触。讲堂定期邀请院士名家、知名学者、行业专家、教授博士开课讲学,讲座内容突出道德、责任、理想等主题,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道德精髓,提升师生的道德理论素养,满足师生探索求知的个性需求,陪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搭建实践服务平台,加强德育工作实效
实施“道德银行”。通过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导入银行运作理念,对青年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社会公益和好人善事,按一定标准转化为分值登记在每个“储户”的储蓄卡上,折算成相应的道德币。当“储户”自身有需求时,可凭卡向“银行”支取,申请相应的帮助。这一实践服务平台让青年志愿者在付出、认同和宣传这三方面确立一种长期的对应关系,它将先进性道德要求与青年志愿者的道德实践有机结合,扩大了道德实践的群众基础。
(三)搭建素质提升平台,促进精英德育发展
创办“周末学苑”。指导青年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开拓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技能。培训班分为领雁班和菁英班,培训内容包括党性修养、道德基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模块。“周末学苑”将学生精英群体定期汇集在一个舞台上,对他们在思想品格、道德修养、行为意识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去引领、感召和带动周围更多的学生群体,形成一种精英德育文化,在每一届学生中进行广泛传递。
(四)搭建关爱帮扶平台,营造全员德育氛围
推行“宿情日记”。向全体教师发放文明寝室建设《宿情日记》工作记录本,通过教师深入寝室来发现学生问题,解答学生困惑,解决成长难题,从制度上保证教师队伍能够长期关心和帮助学生。通过教师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品行和道德修养,让学生在其心智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有教师的全程陪伴,有利于其心理、思想和行为的向上、向善、向美发展,为今后走入社会、职业发展、个人成才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三、“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成效
(一)培育了一大批杰出志愿者
通过“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的多年运作,学院志愿者每年以1500名的速度增长,道德银行累计储户量为10000余名,参加志愿活动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学院学生献血量已累计达700000余毫升,仅近三年就有1500余人次参与献血,涌现了许多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学院迁建绍兴柯桥后,大学生们又融入绍兴、服务柯桥,先后有一人因为志愿服务表现突出获得 “浙江省优秀团员”,六人获得绍兴市优秀志愿者,一人获得柯桥区“最美志愿者”。
(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学院德育工作的相关做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媒体的关注。2010年开始,学生志愿者群体受到感召,结成“花儿团队”助力山西38名残障儿童,创立了“花儿基金”,筹款20余万元,发起了“花儿行动”,实现了“花房计划”。“花儿团队”两次登上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获得了第五季全场唯一一次满票,为山西陈天文夫妇一家成功圆梦,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学院学生良好的道德实践精神在校园里得到了接力和延续。
(三)收获了丰硕的德育成果
“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不仅让学生达到了道德内涵培养、实践与认知的融合,也引领了全院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弘扬道德实践。学院每学期都会定期组织大型实践活动,为学生志愿服务、贡献社会提供机会。近三年来,学院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达5000余人次,涌现了“花儿团队”“希望之光”“触摸心声”“最美一角”等浙江省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获得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诞生了浙江省青少年道德模范、浙江省优秀青年等先进个人,成为了“道德先锋”培养的高地。
(四)形成了志愿服务品牌群
学院以“道德银行”为源头,以“三个讲堂”为阵地,以“周末学苑”为基地,以“宿情日记”为纽带,孕育了“雷锋角”“黄丝带”“小桔灯”“红围巾”“红心烛”“阳光雨露”等联动运作的志愿服务品牌群,成为全院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载体,进一步拉近了师生距离,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学院志愿者队伍逐年壮大,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8000名,志愿服务活动基地达36个,近年来,师生在省、市、校级志愿服务活动评比中累计获奖近50人次。
四、“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思考
(一)德育学习与德育实践相结合是有效途径
“四位一体”德育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让学生走进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在充分体验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情操和抱负水平。这种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情境,也提供了真实的综合技能实践平台,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则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采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处理后充实到相关课程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需求,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德育提升与德育帮扶相连接是关键因素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丰富多样,个人自主性较强,在价值取向与学习生活各方面表现出强烈的选择欲望,对于成才成长有着较多的思考与要求。由于其处于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被打破,有时容易被不良思想诱惑,普遍出现价值迷茫、价值自我和价值功利的现象,严重妨碍了其理想人格的形成。“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让学生在各种价值观交融激变的新形势下,能够远离浮躁和世俗功利,在德育活动中学习、体验、服务、提升。
(三)全员德育与精英德育相渗透是动力之源
独立学院不仅要承担培养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更要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对于普通学生群体来说,“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使广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够广泛涉猎社会各领域的动态、法则和规范,既激发了创造性思维,优化了知识结构,也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激励了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丰富的创新、创业、就业活动中,不断磨练和提高综合素质。对于精英学生群体来说,在满足普遍性德育需求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挖掘自身潜能,激发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张瑾.用核心价值观为“立德树人”护航[EB/OL].中国文明网,2014-12-30.
[2]江南.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道德银行”在争议中开展[N].人民日报,2003-11-13.
[3]鲍璐茜,潘剑凯.建“道德银行”该不该[N].光明日报,2003-11-23.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螺旋式发展深化的过程。很多人认为教师要对幼儿传授知识,专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他的教学技能,把两种概念等同起来了。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是必须的,而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参与教学、实践、科研的活动中所必需的能力。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要有良好的教学技巧和反思能力。
一、《指南》引领,突出重点
我园教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通过学习、测查、辩论会、说课、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一起深入学习和领会《指南》的理念和要求。每个教师都做到了熟知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对3-6岁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明确了合理的期望和目标。一位教师在教育笔记《小魔法》中提到,一个调皮懒散的小朋友,经常午睡后不叠被,老师用《月亮姑娘》的小儿歌,激发了小朋友尝试和好动的积极性。在一次辩论会上正方和反方教师进行了关于“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哪个好”的辩论,讨论了教师应怎样用尊重、理解、支持和帮助的态度,为孩子搭建探索学习的平台。
二、专家引领,带动发展
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的方面。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1. 解决工学矛盾。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更新、补充新知识,但幼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常性地参加脱产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我园还选派了多名骨干教师积极参加远程“国培”“省培”的学习,为他们搭建有效提高的平台。
2. 定期邀请专家来园进行专业互动培训。为了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所表现出的“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我们为教师提供了互动性强、多样化的专家资源。专家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三、自主引领,变守为攻
1. 敢讲――注重反思,解决问题。尽管幼儿园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任,有义务创造条件,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外在力量,必须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实现自主发展。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能力提升是非常自我的、内在的,所有的外力作用都必须通过教师内因而产生作用。因而我园提倡教师需要自主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上的问题,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在我园每周的教师计划中,教师除了实施教案外,还要反思。如果发现教学中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教务主任会检查教案,帮助解答问题,并给予评价和建议。如果有些共同的问题,可以抽出来在教研活动中展开讨论并寻找资料解答。除了这些常规工作之外,我们为了给老师更多讲的机会,营造了书香校园的氛围和平台,让教师演讲或表演日常教学中的感悟和发现,激发教师从平日枯燥的教学中发现乐趣,乐于总结、反思、解决问题。
2. 敢创――教师自主创新,幼儿玩中学。《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所以我园要求每个课室要创设幼儿喜欢、感兴趣、可操作性强的墙面。何老师发现小班幼儿对小脚印很感兴趣,就设计了“有趣的脚印”的墙饰,幼儿把自己的小脚印下来,涂上各种颜色,贴在墙上。老师提出:“某某的小脚在哪里?”“你涂的小脚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在地上寻找着自己的脚印,还玩起了跳飞机,玩得可开心了。在户外自由活动时,何老师还带领小朋友玩赤足游戏,帮小脚按摩,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和创新的游戏,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玩中学。
3. 敢帮――特色带领,一一结对。我们园是一所大园,有着近200名教师,教师团队由新教师、经验型教师、理论型教师、骨干型教师等组合而成,我们开展了“一一结对”活动。 引导新教师做好角色转化,对他们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班级工作、家长工作和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并面对面地跟踪指导;实行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让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互相听课、交流学习心得、师徒共同上好一节汇报课等,为他们尽快建立表现的平台。
特色带领,交流互惠。我园以健康、艺术、环境为教学特色,一直以来坚持示范展示,帮扶交流,受到同行们的肯定。我们积极参加广东省、广州市、区的示范交流帮扶活动,作为广州市督学等多个社会团体的成员,参加了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暨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组工作和深圳三间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工作;到广西百色、云南民办幼儿园协会、贺州教师教育学院和担任“国培计划”项目授课老师等工作,进行了《水土流失》等多个公开活动的展示,开展了《构建立体健康教育,凸显健康教育特色》等多个讲座,不仅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还让园里的老师能走出校园,展示特色,交流互惠。
4. 敢当――教师敢于承担任务和责任。我园每一位教师都会制定自己的近五年目标,年轻教师会以成为一名经验型和理论型合一的教师作为目标,中年教师已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和经验,都会提出向骨干教师发展的目标。当她们都有了清晰的目标后,一有机会展现自己,都会积极承担任务。作为示范性幼儿园,我们经常整合园里各种特色教师,通过自荐、竞选等形式,建立各种平台,让教师展现自己。这样教师的发展就不再处于被动和迷茫中,拥有在教学生涯中做出自主选择的权利。
5. 敢延伸――教学的内容需要延伸和扩展。我园以园本教学为主,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都只作原则性规定,并无全国统一的教学用书等具体的课程形式。我们对老师的要求就是让孩子学习的内容有延伸,灵活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系统性。如认识广州建筑的自主性活动,广州现在的变化越来越大,如果教师还是停留在以往对广州建筑的认识上,就会跟孩子眼见的现实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对广州建筑有最新的了解,有大班教师引导孩子扮演“房地产销售员”,孩子卖力地将房子的特色、好处介绍给“顾客”,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认识到建筑的共性和广州建筑的特性。教师敢于延伸教学内容,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接受新的信息,这样才能将最准确、最真实的教学内容传达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