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2 04:13: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但是,大大出乎我预设的是,随着课堂的推进,学生在自由朗诵、分组朗诵、分男女生朗诵时,却束手束脚,连广播站的两个播音员被点名亮嗓时,也有失水准!那节诵读课,理想的诗意与现实的失意,叫我对自己的这节课产生了怀疑,毕竟,我可是做足了功夫的!
评课时,同行们诸如“执教老师诵读的功底扎实”,“诵读时字正腔圆”,“感情到位、肢体语言自然”等如潮的鼓励一点也冲淡不了我内心的困惑。
课后,我找来了班上的同学,其中包括学委、科代、广播站的播音员,以及语文纸笔成绩比较好的、思维活跃能说会道的同学,问他们对这节课的“感觉”并请他们帮我把脉,问他们是不是因为课堂上多了许多陌生的听课老师而不能放开进行有感情的朗诵?
一、叫人大跌眼镜的理由――“示范太好了”
结果他们却是这样回答的――“老师,你读得太好了……”
我读得太好?学生嗫嚅着挤出来的理由让我大跌眼镜!
当我平复心情,跟学生进一步深入交谈后,我才终于明白,作为语文的核心素养“听说读写”之“说”(诵读),老师不指导或者不到位的示范固然不行,但就算是良好的示范,太早亮相也不见得合适――通俗点说老师范读是个技术活;拔高一点讲老师该怎样引导并范读是有很大学问的。
二、做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那该怎样操作才好呢?帕斯卡在《思想录》中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如要改进,我首先要参省乎己――
作为一线教师不断学习,通过向名家取经并优化自己的示范力,再通过课堂亮相的方式外显出来,这个过程比纯理论的技术指导对学生的诵读学习更有帮助。这一点,是评课老师首肯的、也是听课学生觉得能直观接受的方式。也应该跟泰戈尔的“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暗合。
但就像硬币的两面,我还要看看“另一面”,即以下的两个反思点。
第一,执教者本身就是科班出身,语文的“听说读写”中的“说(诵读)”还是有一定的功底的,加之课前进行的模仿学习,尽管短时间内执教者不可能成为专家名家,但就《再别康桥》这个具体文本来说,教师的准专业示范跟学生原生态的裸读差距是不小的。而我作为执教者,却没有循序渐进的将示范演示出来,而是竹筒倒豆子,一下子就把山水全都显露出来,给学生的感觉也许就只有“老师,你读得太好了……”,剩下的就是在一定程度让学生“听而却步”,因为她们觉得老师示范时无形中立下的诵读“版本”参照值太高了,当他们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可企及或超越时,学生怎么可能敢于在“高手”面前放开尝试,这不是“自取其辱”么?如果我们把执教者迟些亮相理解为是换种方式的“示弱”,会不会反有助于促成“后生可畏”的百花齐放的诵读局面。
第二,从建构主义理论的维度思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作为诵读的认知主体,老师再怎么指导,也只能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朗诵时,如何做才能更到位的表现《再别康桥》的情感,包括轻重缓急的拿捏、抑扬顿挫的把握?作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老师一步到位给予示范是不是不不合适,因为这样很容易“间接剥夺”了学生揣摩文本情感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老师过早的呈现自己的范读,无异于在题目中附撒上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换言之,就是比较容易养成学生吟咏的惰性――只是跟着老师的理解进行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没有了自己的“声音”。
三、心若在梦就在重头再来补缺憾
带完2015届,本学期又一个大循环,我回到了高一。摊开课本,经典的《再别康桥》又映入眼帘。这意味着当年的遗憾或许可以在新一届的诵读教学中得到弥补,心若在梦就在,当笔者重新构建诵读课《再别康桥》时,我感觉课堂的反映明显好了,甚至“逼得”我精心准备的示范只能放到跟学生的课堂生成“平起平坐”的地位。我暗自高兴!
现简录《再别康桥》的课堂环节如下,与同行共勉:
导入新月派的“三美”主张后,我预留五分钟给学生默读文本,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明确作品的情感以及作者的情绪。
诵读教学的主体部分“六步”走。
第一步――带着问题听读同伴读。
(1)第一二组读,第三四组边听边笔录并说说听后感;
(2)第三四组结合自己提的建议“示范一遍”,第一二组听,同样也是说说听后感。
老师板书课堂生成,比如被纠正的字音,比如有哪些句子需要注意等等。
第二步――自由读,个体范读。
(1)老师给背景音乐(这些背景音乐是执教者听了名家范读的背景音乐后梳理出来的,如《故乡的原风景》《高山流水》《班得瑞轻音乐系列》),让学生选择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比较对口(主要是情绪氛围)的衬底音频。
(2)给学生平台,由学生自己选择背景音乐,并踩着音乐在班上“亮嗓”,同选一个背景音乐的同学点评并结合自己的意见再读。
老师板书课堂生成,比如“语气与语义要对上号,比如‘轻轻的我走了’中的‘轻轻的’就要轻轻地读”,又比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与“但我不能放歌”,第一个“放歌”要放声读,第二个“放歌”是受“但”字转折语义的限制,所以要轻些读。
第三步――要求学生结合黑板上的课堂生成在文本上直接做旁注标记。
(1)学生结合诵读的提示旁注,5分钟自由读。
(2)三个背景音乐轮播,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感觉的背景就开腔,遇着不怎么认同的背景音乐就静静的听其他同学的诵读。
第四步――老师范读(但我改口说成是老师也试着读),要求同学们竖起既能发现美又能挑刺的耳给老师的范读打打分。
(1)我选择了《故乡的原风景》,开始了我的诵读。
(2)学生如果预期的给我热烈的掌声,我问他们掌声的理由,同时请一位同学作临时书记员帮我板书。
有的同学认为“老师在读得时候有些地方有意拉长了听起来舒服,像‘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有的同学认为“声音有高有低听起来好听,如‘我挥一挥衣袖’,我听到的是上扬的,但是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却降了下来。”也有同学提出异议“老师在读‘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时,好像有点轻飘飘……”
(3)等学生们讨论完了,我才就学生没发现的而我留意到的地方进行补充指导,比如关于什么是诵读中的“抑扬”,我就结合了学生的点评――“第一个放歌要放声读,第二个放歌要轻些读”,概括为抑扬顿挫当中的抑扬问题。比如什么是诵读中的“顿挫”,我就把“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在悄悄后音停气连的处理概括为“顿挫”艺术。
第五步――回炉诵读,要求学生结合本课所学,伴着背景音乐自荐读。
第六步――小结课堂并板核心笔记:
首先,字正腔圆,发音要准;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课堂
[作者简介]蔡筱芹(1979-),女,江西遂川人,吉安市白鹭洲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这深刻表明将美育践行到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因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教师要坚持将“美”请到语文课堂,审美理念的点滴渗透,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堂。
一、 借助音乐的魅力,随时带学生入境
音乐是语文美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要尽量借助现成的音乐素材,配合教材需要,让音乐萦绕课堂。朗诵文学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围绕作品自由选择背景音乐,比如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可以找到不少背景音乐,有《神秘园之歌》《月光》等舒缓的轻音乐,也有蔡琴、林宥嘉的《再别康桥》歌曲的伴奏音乐,甚至还有悠扬动听的英文歌曲等;要鼓励学生配合所选背景音乐做朗诵表演,再选出最佳背景音乐,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情感及语言特色帮助学生处理各种朗诵细节,尤其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利用音乐的前奏酝酿情感,怎样判断音乐与朗诵的最佳起始点,如何根据音乐的起伏处理声音的疾缓轻重等。如此反复训练之后,学生不仅能自选音乐配合作品朗诵,还熟悉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
教授古典诗词,更是少不了音乐的加入。诗词作品,只要能找到歌唱版的,教师一定让学生先跟着学唱,在旋律中入境,然后再将鉴赏知识引入,背诵诗词有时干脆就改成了背唱诗词。
苏轼《赤壁赋》中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极有意境,教师鼓励学生自行谱曲并演唱,学生的创作风格多样,甚至有RAP说唱版的,教师都一一肯定,学生从中评选出了最符合苏轼心境的版本,并学着哼唱。
二、 加入绘画、建筑等常识,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
音乐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学生尤其是来自山区的孩子,对绘画、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没有过多的接触和了解。所以,教师在讲解涉及到相关内容的作品时,教学设计一定少不了相关的鉴赏环节。如教授苏轼的《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时,以欣赏《墨竹图》为契机,教师可以介绍墨竹之特色,将他与郑板桥等大师画的墨竹进行比较,并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适当示范国画中竹子的基本画法,告诉学生虚实相生的道理。学生在这样的艺术强化和认知中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又用PPT展示国画其他题材、形式的优秀作品,从山水、动植物到人物,从水墨、重彩、工笔到写意、白描,学生在赞赏声中,流露出对国画的敬仰和自豪。课后作业中也就顺势多了一项中西绘画之比较的探究活动。
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将我国古代建筑成就定位成世界级的瑰宝,但是现在大家基本生活在“水泥森林”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呢?教师把搜集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展示出来,发动学生讨论本地民居特点。然后,学生根据文本勾画古代建筑的各个局部,教师再结合白鹭洲书院的建筑风格一一讲解。通过这样有目的性的学习,学生逐渐体会到古建筑的独特魅力所在,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贵。
三、 尊重并致力于加强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向孩子们渗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讲《兰亭集序》时,书法鉴赏成为热门;介绍中国汉字的演变时,学生在橡皮上篆刻上自己的名字;辩论赛的主题可以是中西医的争霸,也可以是汉服与洋装的比拼;教师还可以让“红学”进课堂,在《三国》里论英雄;《道德经》里筛选出处世哲学;品评项羽与刘邦的成败,感慨杜甫、陆游的心哀……所有的相关教学设计,都是在充分的准备和饱含情感的前提下进行的。情之所至,感染与影响也是明显的。
四、 美学概念的引进和强化,让“美”理智起来
一、领悟语言之美
《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学生对这几句话理解得不够深刻。我把画好的“山中小屋”放在投影仪上,利用光线的明暗控制操作了两遍后,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形象地体会到这个比喻的贴切,也更加惊叹于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深切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二、体会画面之美
学习《神奇的极光》一文,通过观看“极光冕”“极光弧”“极光片”“极光带”“极光幔”“极光芒”等优美的画面,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到极光的美丽,极光的神奇。《故都的秋》则配以几幅“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秋的清冷,秋的清高,秋的成熟,更能体会到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之情。
三、渲染意境之美
朗读能尽显美文之美。在朗读时配以优美的音乐,不仅能使朗读更具韵律美,让人体会到文字的动态美,而且能渲染气氛,让人感受到深远而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朗读《木兰诗》时,配以《十面埋伏》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古时战斗场面的激烈,感受到花木兰身上的男子汉气概;朗读《再别康桥》时,配以《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更能渲染作者与康桥依依难舍之情;朗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时,配以《二泉映月》的音乐,更能深入作者的内心,体会到作者国破家亡孤苦、凄凉的愁绪。特别是朗读“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句时,配以空寂的滴水声,仿佛文字也具有了生命,一字一句都敲打在读者的心上,是那么的真切,那么的无奈,那么的伤感。
演出开始了一会儿,上台表演的同学丝毫没有往日的紧张。想必是练了好些时日,在舞台上无不是挺胸抬头,个个诗句衔接得天衣无缝。此时此刻,想必周围的老师心里应该都很高兴吧——自己的学生发挥得这么出色。作为老师,学生的成绩也许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回报。
将诗歌朗诵会推上的是4班的班主任窦老师朗诵的《再别康桥》。声音时起时伏窦老师深深地陶醉其中,读得旁若无人、读得激情澎湃。台下的同学们也都听得如醉如痴。空气仿佛凝固了,连天空上的鸟儿也听了下来,倾听着徐志摩美妙的诗歌。
让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6(3)班的朗诵。他们编排得格外有新意——边展示相关小报边朗诵。错落有致的形式使得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眼前一亮,背景音乐也配得十分融洽。
1.借助丰富的教学材料,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的教学不同于常规的课文教学,其实际教学任务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强化学生对于诗歌中出现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把握,还要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阅读、品味的能力,进而为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有效的措施来不断的推进学生诗歌阅读与品位的能力。随着国家对于高中教育的重视与扶持,大多数高中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而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化,教师备课资源的获取渠道也更加的便捷。因此,在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有效的搜集教学资源,进而借助教学资源的帮助,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例如在《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以正常的备课内容保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工具来下载相关的配乐诗朗诵以及单独的背景音乐。进而在基础知识教学工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标准的《再别康桥》朗诵录音,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同时,在学生掌握基本感情的表达方法后,教师也可以邀请部分的学生以配乐朗诵的进行来体味整首诗歌,进而再次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的发挥提供有力的保障。
2.教学过程中抓住有效的契机,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
诗歌意境的体会当然不仅仅在于对于诗歌的重复朗读,很多时候,高中课堂上,教师对诗歌的拆借、诗歌含义的解读以及诗歌写作手法的讲解同样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诗歌整体把握的能力,进而强化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的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于诗歌的讲解尤其是诗歌写作手法的教授,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相关的契机来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模仿写作,以诗歌的写作以及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都会远离家乡去其他城市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而这一美好而又伤感的未来情景就可以作为诗歌的素材来指引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诗人艾青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讲解,进而在诗歌讲授课程完结后,教师可以以远离家乡这一素材为主题,让学生尝试进行模仿创作。这种形式下,学生对于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都会被激发出来,同时,在诗歌的模仿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对《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进行深入的体会,进而在自己的作品与教材作品的对比下,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感受更加的深刻,对于应试教育环境下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了更好的渠道与锻炼方式。
3.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强化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高中语文知识内容繁多、知识点错综复杂,因此,其整个语文教学效果的维持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诗歌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虽然其整个课程的内容量并不多,但其对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诗歌的教学以及诗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巩固与拓展。所以在高中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本年级内进行探讨研究,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的强化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效果,进而再次提升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关键词]备课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63-01
一、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在备课环节上下足工夫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制定一个恰当的教学目标,既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紧扣主题,娓娓道来,极大节省教学时间和精力,而且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集中精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后达到极大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如下特点:1.教学内容须是教科书中的重难点;2.讲授方式须是教师能讲透,学生能听懂;3.学习目标须是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掌握知识方法。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一个系统性的逻辑思路,不仅让课堂教学显得散乱无序,也使得教师教授吃力,学生也难以消化。
要把握好教学目标,就需要在备课环节多下工夫,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与本课堂相关材料;下足工夫,精心设计本课堂教学。在备课环节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掌握课堂内容的大致范围、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最终对教学做到胸有成竹。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联系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积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用简练的语言编排课堂教学。
恰当的教学目标,能够引导教学环节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逻辑地进行;精心设计备课,能够创造出不仅教师讲课积极性高而且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的优质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今教学条件下,课堂教学依然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创造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会极大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要注意教学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课堂教学的最重要交流方式就是语言交流,有人把教学比做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一点也不为过。因此,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从语言做起。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前设计生动、幽默的语言,用最通俗易懂的表达能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风趣和幽默,不仅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从而最终达到吸引学生的兴趣到这门课程来的目的。
(二)利用情感教学来感染学生
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面对繁多的课程学习压力,还要面临一直都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心底的高考压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增加亲和力和乐观的情绪缓解学生压力。
首先,教师也要增加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中的“夫子”形象,给学生一种冰冷和威严的形象,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不利于新课标下的教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互动,还要在各方面多加关心和关爱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温暖。教师要从教学的形象和态度上下工夫,从面部表情以及心情态度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还要求教师在课前积极调整,以放松的心情和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把微笑和放松传染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缓解学习压力,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学习,学有所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其次,还要注意通过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保证,作为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并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学生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自信。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鼓励方式。
三、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
在当今中学教学当中,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科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而由于高中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并不太广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掌握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的制作和运用技术,积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现代诗中的经典、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浪漫的抒情诗,它将对于康桥的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康桥美丽的景色,不仅使读者身临其境于诗人想象的美丽世界,而且也驰骋在诗人天马行空的情感之中。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那婉转悠扬的背景音乐以及那美丽至极的康桥图片,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再别康桥》,进而使学生学好这首诗歌,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利用艺术表演等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一、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情趣盎然
让·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其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我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教师教学的过程不是把制作好的课件内容按照教师的意愿“演示”给学生,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产生自我的内部需求。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体现,我们认为首要的前提是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主动探究的需求,积极地进行探索。
例如,在制作《再别康桥》多媒体课件时,我运用了低缓忧伤的背景音乐,在肖邦小夜曲音节的波动和旋律中细细体会徐志摩依依惜别的深情。品味诗歌轻盈的节奏,解析诗人离别康桥时此起彼伏的内心感情,我们仿佛听到诗人用脚尖走路的声音。注重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情感流动,运用饱含深厚情感的教学语言,利用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及图、音、文交互的特点,再现了《再别康桥》一诗中洋溢着立体动态的优美意境。要用心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此外,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考虑学生的动态性、不对称性、流动性和发展性特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演示的节奏。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也不能实现真正现实意义上的“互相”交流 ,由此,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无法得到体现。
三、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互动起来
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学生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过程,其实是人的一种生命的运动。而语文教学,又是一种特殊的语文活动,这是有明确、自觉的教育目的,有指导的语文活动。
在教与学的双向运动过程中,学生潜在的能力包括语言的能力得到激发、释放和提高,教师的创造力也得到激发,成功的语文教学必然是老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的充分调动,达到师生双方精神的升华。由此,我们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主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考虑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坚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活动,给学生以最大的自由空间和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
电脑里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学素材,能有效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素材少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检索和超链接,查询需要的教学资源,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多媒体技术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传统语文教学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通常学生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禁锢了学生思维。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打开和运用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1.减少师生情感交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在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正常播放课件,学生注意更多的是屏幕上的播放内容,本应是师生间的交流也演变成了“人与机”的关系,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2.学生思维发展受到抑制。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先制作好的,要临时更改很难,这就使得教师很难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强度难以得到有效培养。3.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语感。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文本阅读永远都占据着难以替代的地位,学生要领悟语言,培养语感,必须要注重积累、仔细推敲、品味和比较,但很多时候这些都被多媒体呈现的动态画面和音乐替代了,很难达到深入培养学生语文语感的目的。4.限制了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就将显示屏当做了黑板,鉴于屏幕只能一幕幕显示讲课内容,不能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在一页显示完全,这必然会对学生把握整篇文章造成影响,加之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已经设计好的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容易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三、中学语文课堂应突出文字魅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长期的教学探索,我总结了如下的几点:
教师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也是培养学生朗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教师本身的职业特点, 决定了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朗读时感情饱满,声音洪亮,节奏明显,读得抑扬顿挫,这无疑就会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如诗词、文言文教学,教师通过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直接朗读指导。教师在范读时对多音字的读音、长句的停顿、句子的重音要重点指导。如《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两个“轻轻的”要读的轻快,这样才能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留恋惜别之情。教师在范读时还要让学生再联系诗句的内容,把诗人所描绘的情景在头脑中构成一幅幅画面,把优美的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只有这样,才能把老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思考联系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的范读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文体特点,可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片段,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高声朗读,可悄声默读,可激情昂扬,可委婉低沉,只要便于感情表达,便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既便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又便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由诵读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赏析。如在散文《鼎湖山听泉》的教学中,我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由的吟诵。学生很快便理清了作者的行踪,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在散文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好胜心强的时期。针对这种心理,课堂上可采用比赛的朗读方式,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让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每一位同学的朗读作出点评,并评出“朗读能手”。也可在全班推行这种朗读方式,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各自互评,评出“优秀小组”。在准备朗读、评比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也调动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小说教学。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对话富有特色,彰显个性。课堂上,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在准备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菲利普夫妇、于勒和我,学生在朗读时激情昂扬,语气语调模仿的活灵活现,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