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园艺专业就业前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0 08:37: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园艺专业就业前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园艺专业就业前景

第1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就业前景导向分析

一、保山市隆阳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1.隆阳区农村中学数量音乐教师配备情况

学校类型有: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乡镇农村中学三种。完全中学9所,教师总数为453人,音乐教师24人,班级总数273个,周课时数为1;初级中学13所,教师总数为484人,音乐教师28人,班级总数260个,周课时数为1;乡镇农村中学17所,教师总数为536人,音乐教师15人,班级总数323个,周课时数为1。

2.隆阳区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年龄结构与学历情况

教职工总1473人,男教师624人,女教师849人。其中男教师年龄结构50岁以上103人,30到49岁284人,30岁以下237人;女教师年龄结构,50岁以上129人,30到49岁345人,30岁以下375人;教师学历结构研究生18人,本科生485人,专科生899人,专科以下89人。目前缺少的教师有音乐、体育、美术、语文、数学、外语。

3.隆阳区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设备情况

完全中学9所,设备总价值25万元,设备平均值2.8万元,设备总台件45件,设备平均件5件;初级中学13所,设备总价值23万元,设备平均值1.7万元,设备总台件38件,设备平均件3件;乡镇农村中学17所,设备总价值14万元,设备平均值0.7万元,设备总台件18件,设备平均件1件。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不论是从音乐教师配备情况、音乐教师年龄结构与学历情况还是音乐教学设备情况都较落后,正因种种情况,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就业。

二、音乐专业就业观念的改变

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顺利完成就业工作,我院一直以来(尤其近三年来)都很重视对毕业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院领导责任明确,就业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实施,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来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相关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熟悉业务知识,掌握好各项就业政策;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的各项服务,给毕业生以更多的帮助,关心和帮助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就业。音乐专业的学生对就业问题在思想上也有了高度的重视。至此音乐专业连续几年在保山学院的就业工作考核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就业情况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农村中小学教育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2.对音乐专业毕业生求职的建议

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开设就业指导

学校应该将毕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安排一定的课时,使学生了解近几年的就业形式和就业情况,加强就业指导,并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的过程。积极开展就业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模拟应聘、应聘礼仪等活动,使学生尽早做好就业准备。

②努力提高综合能力素质

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能为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综合能力素质中,包括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学习态度、人文素养等。应改变音乐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学习文化知识的现状。同时,学院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想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陈旧就业观念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最大障碍。许多学生对就业要求过高,还没有就业就想着择业。因此,应该教育学生理性地面对现实,强调自我生存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使大学毕业生能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让他们认识到只要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确立积极就业的期望值,职业生涯的适当值,就一定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④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价值导向。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职业的看法和态度,择业标准、择业行为受到其支配。面对就业市场激烈竞争和新的挑战,部分大学生不守信用,不守承诺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大学生贷款后不按时还款,甚至恶意拖欠,还款信誉较差;求职过程中自荐材料的虚假包装,随意毁约等严重地违背了诚信原则,丧失了道德基础。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必须履行诚实守信原则,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更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⑤充分发挥辅导员、教师的作用

第2篇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hotel management;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159-02

0 引言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京津冀地区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之后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区域经济经、社会的一体化将带来区域及周边地区多层次、全角度的进步。现代服务业也是京津冀区域内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酒店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十分迅速。京津冀区域内的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也将面对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新需求,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展业建设。本文通过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对于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特点的分析,探讨如何加强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

1 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区域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

京津冀一体化是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其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共计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80多个县(市)。所辖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9000万人。通过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整合区域资源、坚持优势互补,直面各区域内发展中所遇到的经济、社会、自然问题,共同追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城市集群的发展,区域内部会形成大中小型城市合理布局的城镇化社会,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对于酒店服务产品的需求总体将扩大。总体结构来看,高端酒店仍将集中于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吸引物周边,但是在区域内会形成大量的满足社会中层需求的中档和快捷酒店,区域内酒店行业内不同层级的酒店数量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区域内连锁经营将成为趋势,未来在区域内部进行竞争的酒店将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通过形成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特色服务产品吸引消费者。无线互联网的普及将影响酒店业营销业态,这一系列变化都对酒店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对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求的变化

通过对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所做的企业调研,目前京津冀周边酒店行业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产生了如下变化。

2.1 人力资源总需求量进一步扩大 随着在京津冀一体化城市集群中对于酒店需求的增加,区域内酒店行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作为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的服务型企业,酒店目前面临着很大的人力资源缺口。

2.2 人才缺口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缺口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服务业基层员工流失严重,基层管理水平较低。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专科层次毕业生,毕业后将成为星级酒店的基层高素质服务人员,并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可以成长为高素质的基层管理者。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市场广阔。

2.3 既需要实践能力也需要发展潜力 周边酒店企业对于专科层次酒店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可以被表述为既要有实践能力,也需要发展潜力。区域内酒店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对人才的需求要点就是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高等教育使其具备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未来能够成长为基层管理者。

2.4 职业道德与情商成为需求新要求 同时发展中的京津冀区域内的酒店对员工的要求中,越来越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如何认识自身职业,对工作、团队、客人的态度与意识,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是企业对于酒店员工的职业道德的主要关注方面,这些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明显优于其他低学历社招员工。同时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员工所具备的的基本情商,将其作为一个职业人应具有的基本能力看待。

2.5 需要突出的特色能力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职业人,酒店对于其有着更高的要求,希望其能够拥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能作为酒店提供特色服务的基础。经过调研,区域内酒店希望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掌握茶艺、会展组织、多媒体设备应用、网络应用等特色能力。

3 区域内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京津冀周边区域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而且差异不大。普遍将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星级酒店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应具有酒店管理与服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总体来看比较笼统,没有特色和特点,能力要点反映不是很明确,在进一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性指导不强。

3.2 教学团队人才结构还存在短板 在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中,专职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都是学校很重视的要素。但是具备酒店一线管理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比例一般没有受到重视,企业到学校兼职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过程参与程度不足。这样就造成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还存在不足。

3.3 实训环节的系统需要加强 各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各个不同实训室之间的系统性不足,不能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流程化和系统的实训,还处于按课程分散的状态。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按照不同课程,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实训室进行专项实训,但是酒店的经营中,这些过程环节都不是零散的而是线性流程化的,学生实训效果存在不足。

3.4 课程体系需要拓展 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分析,高职高专酒店管理课程体系不断改进发展。但是总体可拓展性不足,学生在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基础上,选修课程较少,无法满足学生按照自身发展规划形成特长的需求。

4 对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提出的建议

4.1 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特色 酒店管理专业需要针对京津冀一体化所凸显出的人才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资格相结合形成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特色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踏实的职业态度、独立的一线操作能力、较强的基层作业组织能力、特色服务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英语、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这些能力是企业面对京津冀一体化趋势所需要的人才核心能力。

4.2 加强兼职教师的引进力度,在全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完善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指导专任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可以参照南方院校的优秀经验,为酒店管理在校生配备三种导师。分别是负责生活指导的辅导员、负责学业指导的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的学业导师,由企业兼职教师甚至是优秀毕业生担任的企业导师。三种导师能够从不同角度,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教学的各个环节与企业导师的指导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4.3 提升办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系统化建设 更新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设备,并着重将各个实训室用模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整合起来,这样在学生进行实训的期间可以在仿真酒店实际运营环境中重点实训其中一个环节,让学生能将实训的内容与酒店的整体运营结合起来,形成更好的实训效果。

4.4 拓展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特色能力 建立在现有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体系上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借助合作院校和社会资源拓展学生可选择的特色选修课程的范围,并和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社会团活动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能力范围,形成符合同学自身特点的独特核心竞争力。

5 对策实施效果分析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专科学校,其酒店管理专业设立于1999年,目前是河北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面对市场由于京津冀一体化产生的人才需求的变化,贯彻了上述专业建设对策,通过对教师、学生、用人企业的跟踪调研进行了效果分析。

专业建设改革实施三年来,教学效果评价数据、学生就业满意度数据、用人企业满意度数据如表1、表2、表3。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随着专业建设的改革,专业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与满意度持续上升,受到了用人企业的认可。

第3篇

关键词 园艺专业 植保课程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和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好坏与教育质量息息相关。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合理安排内容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班风和课堂气氛,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提高《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园艺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植保课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农业在我国是相对弱势的行业,对学生及其家长吸引力不大。我校很多学生是服从分配到园艺专业,认为学农没什么出息,对就业前景没有信心,即使农村来的学生也不想学农,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要提高园艺植保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帮助他们了解专业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此,在上第一次课时首先进行专业教育。通过介绍园艺专业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关系、观赏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普遍性和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做好病虫害控制的科学性与技术性,使学生认识到植保工作的重要性。通过介绍园艺和植保方面著名的科学家,特别是出自本校的汪菊渊、胡经甫、高尚萌、陆宝麟、钦俊德、宋大祥等院士的事迹,让他们懂得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介绍植保学科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以及自己在科技扶贫、技术服务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历,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鼓励他们为提升园艺植保科技水平、维护城乡生态环境去施展自己的才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需要感。很多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植保专业产生了兴趣。自从笔者任教这门课程以来,我校园艺专业每年都有推免或报考植保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了从事园艺植保的工作。

2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导者,自身的业务素质对大学生能力培养有直接的影响。要上好园艺植保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自己平时注意加强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浏览专业期刊,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加强与苏州市植保植检站、苏州市动植物检疫局、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苏州市林业站、苏州市园艺站等单位的联系,互通病虫情报,合作开展科研,为他们提供咨询和鉴定标本,始终接触生产第一线,及时了解生产情况,获得了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平时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相机,随时拍摄相关的昆虫和病害照片,在阅览书报和看电视时,随时记下与专业相关的新闻和事件,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这样不仅保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和实用性,而且教学内容对学生吸引力强,不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即能学以致用。

3合理安排内容精心组织教学

《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涵盖观赏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两个方面的知识,又分为总论基础知识和各论防治实践两个部分。针对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的现状,合理安排内容、精心组织教学十分必要。首先,结合本专业和学生的就业特点,教学内容中补充了园林建筑病虫害防治。针对近些年来防治对象的种类发生变化,控制策略、防治措施和药剂种类的推陈出新,增加了合欢枯萎病、日本壶链蚧、扶桑绵粉蚧、悬铃木方翅网蝽、重阳木锦斑蛾、淡剑袭夜蛾等新发生的病虫,替换了禁用和限用的农药种类。

教学时,总论重点讲解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各论病害按病原种类、虫害按危害部位或危害方式进行归纳介绍,每类列举若干种重要的病虫害作为案例,这样做使得学生能够提纲挈领地掌握学习内容,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总论的形态学部分,主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教学完成。在讲授病害症状或害虫的形态特征时,重点介绍病害或害虫的主要识别特征,以及如何通过为害状识别害虫,大大减少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

4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信息容量大、重现力强和生动形象等特点。鉴于《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大量涉及病害的症状、病原形态、致病机制、流行规律,以及害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状、生活史等方面的内容,仅靠语言描述很难将此传授给学生,即使安排实验和实践教学学生也无法都能观察到。因此,需要教师广泛地收集教学素材,包括实物、标本、照片、视频、光碟等,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授课,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弥补语言描述上的不足,将单调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得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 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高校要以社会需要为目标,让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鉴于《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专业课程,不仅教学内容要求理论联系生产实际,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首先,针对现有教材的部分内容相对滞后于生产的现状,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能、新成果、新经验。讲课时多结合本地实际,特别是演示校园等其他学生熟悉环境中的病虫害,大量采用历届学生拍摄的照片,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实验课安排为带领学生田间观察识别病虫害,学生不仅乐意接受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而且易懂记忆牢。第三,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周边公园以及家庭所在地等各种园林环境进行调查,采集、拍照和鉴定出不少于30种观赏植物病虫害,撰写调查报告,记载寄主植物、危害部位,描述病害症状或害虫为害状和主要鉴别特征,并将结果纳入课程考核。第四,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立项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相关的科研工作,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实践,不仅增强了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因此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信心,激发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将一些新的病虫害、寄主种类的等各种问题反馈给教师,促使教师进行研究帮助学生解决,从而也实现了教学相长。

6 营造良好的班风和课堂气氛

好的班风和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班风是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又影响班级团体中的每个成员。课堂气氛指学生在课堂上所知觉到的班级团体中影响其学习的心理氛围。课堂气氛是在教师交往、传递着大量的有关当前的学习活动和在彼此的交流中形成的,它不仅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班级群体的学习行为也会造成一种“社会压力”或“社会助长”。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促使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密切合作,学习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自信。

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风和课堂气氛,首先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良好关系,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情感迁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其次,教师必须改善领导方式,可以通过端正的教学态度,恰当的考试与实践点评,适当的鼓励和期望,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此外,教师还需讲究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要精心设计每一课,将讲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对生产现象的解释和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觉到“学而用之、学而趣之”。采用适度的音量、语速,抑扬顿挫的语调,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采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比喻恰当的语言,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使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愿;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29

Abstract: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more than 1 000 students in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different professions, the college students contained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horticulture, and animal science had highe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but humanities and food science was lower; in different grade and education,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had had highe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but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grade one was the lowest; the direct inner factors influenced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the realization of personal value", and the external factors was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Therefore,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the practical skill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experience of successful persons should be introduced and different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should be planned.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据统计,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的数字再次验证了“史上最难就业年”的说法[1]。没有最难,只有更难,2014年毕业生在此基础上仍有增长,达到727万人,成为2013年后的“更难就业季”[2]。更为严峻的是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再加上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

富有创新与挑战精神的大学生,在中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大环境下,不循常规,谋求自主创业,在近年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并且首开先河的允许创业课程算学分,允许休学创业,传递了国家对扶持创业愈发重视的信号。在天津考察时,也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同时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3]。

大学生创业主要是由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但在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发展相对较慢。749万――这是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1%――这是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大致比例[4]。2个数据,反映出大学生创业难、创业配套政策跟不上的尴尬局面。因此,本研究以天津农学院为例,涉及全院各个年级不同专业的专科学生、本科学生和研究生,通过对创业意愿的问卷调查,来探讨现在农业院校如何正面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创业的动机,为学校努力创造出适宜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以及推进大学生的创业进程等提供依据。

1 调查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问卷内容是参照国内相关文献和学生访谈而确定的10个影响创业的直接因素,每个因素为不定项选择。调查于2014年7―9 月份在天津农学院进行,共选择专科8个专业,本科11个专业,研究生2个专业的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随机发放纸质问卷,总共投出问卷1 435份,回收问卷1 207份, 回收率84.1%(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专业大学生创业意愿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 ,大学教育中除人力专业差异较小外,其余10个专业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的占大多数,其中农环、动科、园艺、水产和基础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意愿较高,均占到一半以上(分别为56%,56%,54%,52%和51%);其次是工程、计算机和水利专业的学生(分别为49%,49%和47%);再次是经管和食品专业的学生(分别为44%和39%);人力专业的学生最低,仅为31%。

创业意愿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对创业可能性的考虑,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会首先考虑本专业创业的可能性。本研究中,园艺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城市的园林绿化和美化工作,农环专业主要进行城市的环境保护、治理,动科专业主要从事畜禽饲养、宠物疾病的治疗等,这些专业实用性、技术性强,而且目前国家扶持度高和实际联系密切,个人可操作度高。因此,这3个专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在天津农学院是最高的。而人力专业主要以人事管理为主,与实际的商品接触较少,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创业意愿最低。

所以,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创业想法和意愿。总体上看,目前农学院的大学生创业意愿较强,这也符合社会的需求,学校方面应该积极加大对创业的指导工作,尤其是根据不同专业有的放矢的制定指导内容,应强调学科或专业的实用性教育[5],与社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有一技之长。

2.2 不同学历教育和不同年级大学生创业意愿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大学教育中除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外,其他各年级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的占大多数,其中专科一年级和专科二年级的大学生创业意愿最高,分别为56%和57%,其次是专科三年级和本科一年级,有创业意愿的均占50%,再次是本科二、三、四年级和研究生二年级,分别为47%,45%,47%和47%,研究生一年级最低,仅为30%。

由于高职专科的专业教育与本科不同,专科教育不以理论内容为主,而是侧重于实际技能的掌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相对较强,对本专业的实际应用也较了解,激发了他们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因此,高职专科的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在天津农学院是最高的。而研究生教育则侧重于专业的深度研究,并且大多数学生擅长理论研究,整体创业意愿最低。

所以,学校应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他们既懂得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掌握本学科的技术,具有一技之长,加强实践教学是促进大学生和研究生创业的关键。

2.3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直接因素的分析

在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直接原因进行调查时发现,多数的同学都选择了两个因素以上,说明创业意愿受多方因素的影响。Gilad 和Levine很早就提出了“推”和“拉”理论[6]。“推”理论强调外在因素, “拉”理论强调内在因素。

笔者把10个影响因素分成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2个方面,外在因素包括A、B、C、D、E,内在因素包括F、G、H、I、J(图3)。结果分析显示,内在因素对学生创业的影响比外在因素高19.4%。内在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实现个人价值,占32%;其次是赚钱,占30%;再次是对成功人士的崇拜,占22%。说明实现个人价值和赚钱,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或直接内在因素或动力。也说明农学院的大学生多数怀揣着梦想,想通过创业和自己的努力赚钱实现自我价值,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另外,有较多的学生选择“赚钱”为创业动机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学生的家庭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农学院的学生较多的来自农村,经济状况较差,农村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也较差。这使得许多学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他们的命运,“赚钱”改善家人的生活[7]。因此,学校的教育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创业。

外在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就业前景。的确,就业前景是每个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所关注的,也是在校生和应届生求职时迫切关注的问题。由于大量的毕业生,2015年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大学生创业的关键。

3 结 语

创业意愿的形成是个动态的过程,受着内在与外在环境的直接影响。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和措施,但实际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人生观,在创业意愿上也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学校要做的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8],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为实现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而奋斗;加强实践教学和加强大学生技能的培养,让他们有一技之长[9];多介绍本专业和本学科成功人士的成才经历,让学生懂得如何创业,真正学会创业的方法和明确创业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开始为创业筹谋和规划。总之,农业院校要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培育出健康、有效的自主创业学习环境,使大学生对创业有系统的了解,激发出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和热情[10]。

参考文献:

[1] 201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率下降12个百分点[EB/OL]. ,2015-04-09.

[4] 749万毕业生 自主创业如何撬动就业难的结构性杠杆[EB/OL]. http:///kuai_xun_4343/20141216/t20141216_1214131.shtml,2014-12-16.

[5] 赵璐诗.美国、荷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经验及启示[J].商业经济,2013(1):20-21.

[6] Gerry Segal, Pan Borgia, Jerry Schenfeld. The motivation to become an entrepreneur[EB/OL]. /1355-2554.htm.

[7] 刘瑛,O晓燕.大学生创业动机概念模型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1):155-156.

[8] 杨业华,湛利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行及研究意义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4):31-35.

第5篇

关键词:创新;林业院校;机电专业

作者简介:谷志新(197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徐凯宏(196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省青年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BD1212004)、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省青年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BD12120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36-02

创新是华夏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意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1]。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林业院校行业发展需要为主,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入手,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中具体实施,检验其实践的效果,对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

一、适应新形势下创新人才的需求分析

国内高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完全激发,致使学生尤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毕业后缺乏适应社会的素质和实际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

我国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机制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人才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把实践性创新性结合到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充分结合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与就业前景。

近年来,例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些知名的研究型重点大学都相继建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并且根据自己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强调学生自主科研能力的培养;如江苏科技大学等学校提出以竞促学的学习模式,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而近年来林业行业技术相对落后,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是振兴林业行业的关键,这就越来越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征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以为机电行业的现代化企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融合机械、控制、电子、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宽口径重基础工程教育。[3]要求培养出具备坚实的机械设计制造、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工程应用与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从事机电工程领域系统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系统维护等方面高级专门人才。

1.培养目标高

培养具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并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4]

2.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具备全面系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电子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较强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设计能力。面向当今社会人才需求与林业机械历史背景相结合,要求学生具有机械动手能力与机电控制能力相结合,强调学科基础、专业技能和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

3.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改革教学体系,完善创新教学模式

深入学生就业企业进行市场需求调研,调研分析目前社会需求的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适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全新模式。[5]

分析本校在校的四个年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状况,针对学生科技能力培养的现有模式,分析优势与不足,结合本校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特色及学生的自身优势,采用科技创新长效激励方法。

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如何和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充分理解理论,提高其动手能力,这个过程是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自己掌握专业知识的欠缺部分,提高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在大一时就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可以及时深入到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其创新能力。

只有具有完备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专业知识过于单一,所以需要更新拓展学生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选其他专业的专业课,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宽度。其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环节。

建立适合林业院校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完成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并在教学中实施,总结经验。[6]以在校低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方法及动手能力等,使学生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以开放实践创新教学体系为核心建立课程体系,即:创新理念教育—互动式创新课程设置—开放式创新实验指导—创新实践实习—作业作品展—进行各种竞赛。

四、具体措施

深入学生就业的企业中进行广泛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目前在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4个年级学生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开展深入研究。研究途径采取“收集资料—社会调查—教学实践—学生反馈—归纳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形式。

在具体操作方法上采用课题组教师分工负责,学生根据各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分别实施,并针对2012级学生进行试点研究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激励方法。

1.加强基础知识,拓宽专业知识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通用性专业,立足林业行业,面向社会。融会贯通机械工程、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等基础课程,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建设机械设计和控制理论与工程等基础课程为主的精品课程等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基础教学,注重机电融合,拓宽专业知识。

2.强调实践教学,体现创新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尝试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增加进阶式设计,开放实验环境方式,适量增加实习和课程设计的学时数,完善实验教学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数量上达到70%以上。

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动手能力,扩展教学内容,继续加大力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机制,与其他优秀院校的学生同场竞技,提高能力,开阔眼界,增强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是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和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自主探索学习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不断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

科技创新活动是以科技项目的设计和研究为载体,以各层次、各学科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团队为主要形式,参加课堂以外的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7]

4.整体优化,协调发展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融合性强,便于利用有限资源和资源整合共享。强化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科技活动和毕业设计与科研、工程项目紧密结合。毕业设计是重要环节,毕业设计题目与科研项目结合,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论

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建立创新机制是一个国家走在经济发展前沿的首要条件,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科技创新人才要充分结合就业前景和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性创新性融入培养过程,培养出适应发展需要、具有更高素质更高技能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王西平.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园艺专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3273-3275.

[2]裴旭明,冯振伟.深化机电类教学与实践改革促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轻工教育,2008,(4).

[3]杜红文.面向中小企业高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3):82-83.

[4]钱桦等.高等林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6).

[5]邓广福.机电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人才培育,2011,7(5):

124-125.

[6]祁志生,姚小敏,黄民.机电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6(2):58-59.

第6篇

摘要:当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日趋严峻。本文主要探讨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如何以服务地区经济为宗旨,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希冀为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实现人才差异性培养提供一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 课程设置 人才差异性培养

一、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大多开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在学校内部属弱势甚至边缘学科,其教师多由原来的“大学英语教学部”抽调而来,在职称、学历结构方面比较薄弱。如,河北某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02年建院,其前身为大学外语教学部,只承担公共外语教学任务。在其建院之初,教师中七成为本科学历,八成为中低职称;经过十年发展,现在全院教职工中虽绝大多数都拥有硕士学位,但其中只有博士一名,在读博士三名;中低职称教师仍占六成以上。这些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成立时间短,人文底蕴存在先天不足,而又找不准自身合理定位,专业特色不明。以河北某大学为例,其教师皆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很难胜任涉农等特色专业英语课程;其课程设置基本为低年级综合英语、泛读、口语、听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英语专业基础课程,高年级开设文学、语言学、翻译等专业课;其所用教材也基本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专业教材。也就是说,其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方面与综合性或外语类大学并无二致,没有结合农业院校其它学科优势,无法体现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自身特色,使学生被迫与毕业于历史更悠久,师资力量更强的老牌综合性大学或外语类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直面竞争,造成就业困难的不利局面。

二、服务地方经济的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要想扭转改善此不利局面,必须改变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地方农业院校多为省属高校,本就应为本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其毕业生也大多会留在本省,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所以这些高校要根据本省或本地区经济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找准自身定位,探索特色化的英语专业人才差异性培养策略,并据此对自身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下面笔者以河北某大学为例,以服务河北经济建设,满足河北人才需求为宗旨,对其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进行探讨。

河北省是一农业大省,农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柱性产业。但要促进河北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势必要以科技创新为本,调整我们落后的农业产业化思路,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的农业产业体系,引入国外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并在省内推广;要大力推进河北省名优特农产品的对外推广,争取打入国际市场,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大量通晓农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了适应这种农业科技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河北某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结合自身农科优势,瞄准“三农”发展和新型农业经济发展对涉农英语人才不断增加的需求,找准自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河北某大学自2011年起,将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分为农贸方向和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农贸方向开设农业英语,科技英语翻译等课程,便是依托本校学科优势,体现学校特色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囿于师资局限,相关课程科目少,课时有限(农业英语开设两个学期,共64学时;科技英语翻译只开设一个学期,32学时),很难让学生对农业知识有一个相对全面、系统的了解。建议将农贸方向再拆分为农业和对外经贸方向,给农业方向的学生增设农业科技英语翻译、农业经贸英语翻译等课程,并利用学分制鼓励引导学生选修本校其它学院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如动植物检疫专业英语、园艺专业英语、食品专业英语等,完善学生农业知识体系,增强其毕业时市场竞争力。

对外贸易也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石家庄海关统计,2012年全年河北省进出口总值505.5亿美元,规模位列全国13。除了特色农产品、纺织服装、钢铁、医药等传统出口产品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外,以光伏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以汽车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出口发展迅猛,逐渐取代传统产品及初级制成品成为河北省的主要出口商品。河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日趋活跃,外贸进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欧盟和美国一直以来是河北省的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2012年分别为河北省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地,第三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这种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势必需要大量既精通外语,又通晓国际贸易规则,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河北某大学可以将英语专业农贸方向再拆分为农业和对外经贸方向,删除对外贸易方向的农业英语、科技英语翻译等课程,增设强化其剑桥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写作与翻译、外贸谈判、跨文化商务交际与礼仪等课程。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报考剑桥商务英语证书、报关员、单证员、外贸员、涉外文秘等资格证书,并可给予适当的学分奖励。多为学生创造在外贸企业和翻译企业实习、培训的机会,增强其处理英语外贸函电,应对外贸谈判等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商务英语翻译与写作能力;多为学生创造在学校或市里举办的国际性会展当口译或服务人员的机会,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结语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在办学历史,人文素养,师资力量,学生基础等诸多方面皆无法与综合院校和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相抗衡,造成自己英语专业毕业生求职举步维艰。地方农业院校的英语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本地区工、农、商、服务业等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特点和优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只有实行差异性人才培养策略,才能使自己的毕业生形成其特有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做到就地就业,学以致用。(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编号:201301417;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编号:201301100。

参考文献:

[1]鲁林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值导向与追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2]孙如凤,季春燕.复合型人才是对外开放的基础支撑-以宁夏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为例[J].福建论坛,2006.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