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脱贫攻坚感悟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01 20:16: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脱贫攻坚感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脱贫攻坚感悟

第1篇

疫情当前,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扶贫项目停工、挂职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暂时无法到岗等新的挑战接连出现,不采取措施,短时间内贫困群众收入就会减少,长期下去就会造成群众返贫,影响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到今年x月底,全国x个贫困县中已有x个宣布摘帽,贫困人口从x年年底的x万人减到x年年底的x万人。但全国还有x个贫困县未摘帽、x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群众脸上洋溢着真诚淳朴的笑容是前期脱贫攻坚工作做得好的印证,他们是阅卷人,是督促者,是脱贫攻击成果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如今,群众在看、在期待,脱贫攻击最后的硬骨头必须啃下来。可想而知,当前形势并不乐观,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在突破重重包围,解决层层困难,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如何按时完成x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如何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党员干部要切实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慎终如始、毫不懈怠,克服疫情影响,切实冲在前、带好头、压责任、抓落实,做到三个“多一点”。

任务难,党员多想一点。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思考,理清工作思路,为群众想在前,根据群众需要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增强造血能力,补短板、堵缺口,真正想办法,想好的办法,来解决难题。同时,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沟通,认真听取,及时改进,注重长期帮扶和支持,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任务重,党员多干一点。瞄准当前突出问题,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狠抓薄弱环节,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开展好脱贫攻坚决胜各项工作,坚持真抓实干,较真碰硬,引导群众树立主动脱贫的思想,激发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真正做到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第2篇

在上周六参加了苏刚书记主持的2020年第五次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议,这也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超过上万人一起学习的会议,3个半不长不短的时间里却让我收获颇多。在学习苏刚书记的党课的同事,也在对照党课的精神在平时工作中找到更多不足,也为以后工作开展明确了前进的方向。这次学习会议我主要有以下几个点的感悟。

第一就是要肯定我们中江县的成绩。我于今年上半年来咱们中江工作,之前的辛苦劳累并没有参加,但是在工作之前也在网上了解了中江的情况,作为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的地区,存在大量的贫困地区与贫困户,从2014年到现在,中江贫困的面貌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在县委的领导部署下,中江脱贫攻坚工作在全省滞后2-2.5年到如今打出脱贫攻坚翻身仗,让12901户贫困户搬迁住新房,危房改造17389户,完成聚居点建设530个,这从一个侧面也体现出我们住建局在脱贫攻坚事业上奉献的努力与汗水。在全县的努力下,我们中江也获评2019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的荣誉称号,这足以让中江人自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江县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在肯定成绩的同事也要审视自身。虽然中江县在这两年的脱贫攻坚战中打出了完美的翻身仗但是这确实在补以前的帐,横向与其他地区对比,我们中江与他们的差距不可否认。在会上苏刚书记通过与广汉对比,用数据说话我们的数据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中江地域辽阔占德阳市近四成,人口众多也占了全市的百分之36,但是经济却是全市倒数第一,书记说的大而小,大而弱形容我们中江再适合不过了。通过与广汉的对比,广汉用了中江四分之一的地域面积、百分之40的人口,税收却是中江的三倍多,我们中江目前的税收只相当于广汉十年之前的税收,听到这个数据也却是让人面红耳赤,但是现状已经是这样了我们只有认清现实,向广汉学习看他们是怎么样发展的如此之好,才能改变我们中江发展极为不平衡不发达的局面。苏刚书记部署了我们工作的重心与之后的计划,在坚持目前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狠抓民生,虽然我们经过了6月底脱贫攻坚问题清零,但是任务依旧艰巨,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迎接省考国检,为脱贫攻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另外在脱贫攻坚慢慢结束之后,我们的城市建设即将开始,目前中江面临着千载难逢发展机遇,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实施一干多支战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与省市的大力支持,我们中江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第三关于如何发展的问题,我作为大学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眼界与阅历并没有其他同事们那么高,听了苏刚书记的讲话与其他领导同事的发言,有自己的一些感悟。首先要我们统一解放思想,广汉的干部就是很好的榜样,不怕担责,愿为家乡奉献所有的力量,各个部门团结一致,才成为了现在的广汉,而我们中江在我工作中就有一种这个部门管了的事,别的部门就不过问的感觉,各自为战,我们需要凝心聚力拧成一股绳,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其次,我们需要抓住发展工业经济这个重心不动摇,加上如今难得的机会,相信我们中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实现高速发展,让我们中江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其次,对于我自身而言,作为住建局的一份子,我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把工作完成的更好,同时提升自己,为即将到来的城市建设做好准备,为我们美丽中江发展成为丘区强县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3篇

他---叫田井平,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他,没有选择去大都市谋取高薪职位,却毅然决然的选择到贵州毕节工作,为毕节的农业农村事业做贡献。2015年和2017年分别被授予了全市农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8年他被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生态工程学院聘为兼职老师。2019年6月为更好的回报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他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放下家人、放下他的学生们,到农业农村局对口扶贫点--毕节最偏远最贫困的乡镇之一的威宁县龙场镇仙龙村担任第一书记。

在担任书记期间,能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田井平把他乡当故乡,把仙龙的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把贫困群众的疾苦和冷暖挂在心头。

脱贫攻坚方面:

现在脱贫攻坚进入窗口期,与村两委将认真摸排各种问题短板,认真对照问题整改销号,完善各种内业档案资料,确保高质量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工作打好基础。

村级阵地建设方面:

驻村后,发现村级办公设备紧缺,他积极协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捐赠电脑30台,发放给仙龙村及周边村及学校,协调田氏家族捐赠资金购置村级无线广播系统以及村级合作社的活动板房建设、协调社会企业捐赠打印机、投影仪、健身器材、图书等,完善村级办公的阵地建设以及娱乐设施。

感恩教育方面:

田井平深知扶贫必先扶智,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于是协调社会资金和爱心人士,发放助学金和资助贫困孩子上学。协调企业捐赠全村的中小学生衣服和书包,协调资金购买书桌、书架、台灯以及书房贴画,亲自为村里孩子打造爱心小书房,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人居环境整治方面:

从前的仙龙村猪畜散养、圈舍臭气熏天、院坝杂物凌乱不堪、道路被碾压的坑洼,粪水污水横流,田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马召集村两委开会找思路,定方案,全村总动员,一日三次大喇叭提醒群众清扫院坝家庭卫生,并时时上门督查,实行文明卫生红黑榜的评比等制度,让群众慢慢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第4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angela2009”为你整理了这篇学习“最美公务员”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学习“最美公务员”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2月6日晚,巧家县22个党(工)委1800余名公务员以各种形式倾耳拭目收看了“最美公务员”先进事迹仪式,第一时间把握“最美公务员”时代内涵,深刻感悟“最美公务员”以担当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品格,弘扬见贤思齐、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的社会风尚。

仪式上,主持人一一介绍人32位最美公务员的感人事迹。有疫情期间知重负重,夙夜在公开发扫码软件的人民警察,恪尽职守、坚守国门的人民海关;有舍生忘死、驰援武汉争分夺秒的白衣天使;有扶贫一线挥洒汗水、攻坚克难,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和永葆军人本色,洪魔当前扎入水中封堵决口的驻村第一书记;还有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企业干部,许身边疆、甘居荒漠维护生态的巡山队员........他们分别分享了自己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防汛救灾的紧要关头,在重大工作任务中扛重活、打胜仗、勇担当、善作为,无怨无悔为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公务员高尚的公仆情怀。

在品读感悟“最美”故事中,“最美公务员”先进事迹引起了巧家县公务员的热烈反响与讨论。

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县公务员局局长邱有昆:“最美”是无声的说服,“榜样”是无穷的力量。公务员的“美”,不在华衣美服,在于信仰坚定党性强,在于政治忠诚靠得住,在于恪尽职守作风正,在于品行高洁清正廉,在于为民服务业务精。最美公务员之所以“美”,是因为在称号的背后,承载着“最美”的厚重价值。只有时刻以“忠诚干净担当”为镜,树好“最美公务员”的“样子”,你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最美公务员”。

县委组织部干部余朝波:“最美公务员”是用我们身边的案例,发现美、宣传美、弘扬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群众的事当做最急的事,守初心担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融入每一个服务群众的细致工作中,持之以恒,努力成为群众心中“最美公务员”。

县委宣传部干部陈徐洲:“最美公务员”身上一直焕发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他们身上焕发出的默默无闻、攻坚克难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公职人员学习、发扬和传承。

团县委干部罗景丽:“最美公务员”,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经年累月的默默坚守,朝朝暮暮、尽心尽力的守候与付出;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平凡岁月里的点点滴滴。

白鹤滩镇选调生王晓倩: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平凡岗位上的他们,却在做着不平凡的事,展现着新时代公务员靓丽的光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人民排忧解难;他们恪尽职守、奋发有为,面对艰险和困难勇往直前,从不退缩。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更是最美的人。

第5篇

一、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

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干部,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既不够系统也不够丰富。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授,感觉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依据,对原来在工作实践中觉得不好解决的棘手问题找到了切入点,感觉收获很大。通过系统地学习扶贫攻坚培训课,让我强化了服务大局的意识,同时让我更清晰更全面地看到了加快乡镇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的意义。

二、不同地域的学习,开阔了视野

这一次培训给了我们接受高端教育的机会,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打开了思路,不仅对本市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开放先进的城市、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扶贫办主任廖主任的授课,就像一面窗户,让我们打开眼界,能够站在更高的台阶重新去认识当前扶贫攻坚的形势,去看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三、案例的分析,警醒了自我

课堂上,扶贫办主任廖主任还结合实际给我们分析了案例,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认清问题的本质所在,慰问式扶贫已经成为历史,切实带动群众搞发展,谋出路才是当下形势的走向及工作的要求。

同时,扶贫办主任廖主任让我们通过查找别人问题的方式来提醒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之一。事例也告诉我们没有搞好群众关系,最终会导致工作无法开展,所以我们要着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理好各种关系,在阳光心态下工作。

四、前辈的经验,找准了差距

在以往经验的分享中,我们学到了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如何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如何处理工作中棘手的复杂的问题等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相比之下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当然找出差距并非要生搬硬套别人工作的方式方法,而是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方法。

五、言传身教,时刻警惕

培训课的最后一天,扶贫办主任廖主任给大家深切的讲解了当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的政策和任务,给大家狠狠地敲了一记警钟,扶贫办主任廖主任用切身的体验和经历,用幽默风趣的话语让我们认清了当下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清晰简洁的说明了当下脱贫任务的紧迫性,领导重视、资金投入、精准扶贫的措施等等,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的工作人员敲着警钟。扶贫工作重担在肩,难点多,经验少,同志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扶贫办主任廖主任提醒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以高度的思想觉悟和舍我其谁的牺牲精神走在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线,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确保完成2018年脱贫目标,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打良好的基础。

第6篇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开始了。谢谢你们,上演最美逆行。谢谢你们,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一幕幕,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就像走向火海的消防员一样,让人敬佩,不计较报酬,响应国家号召,走向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在这当中有位17年前曾经抗击非典的医生,向单位写下了请战书。

这封请战书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写的,请战书中既有战胜疾病的决心,也有柔情的挂念;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也有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的胆识。

信中写到“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这句话包含着信念一定,也以着将面对一场艰难的决斗。个人感觉如果告诉丈夫,会让丈夫为自己担心,还是让自己承担这样的压力为好。

她曾经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当年她承担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为战胜非典做出了贡献,现在又请战新型肺炎病毒,确实令人佩服,当代的战士。

技术被封锁了,就想到科学家;火灾来了会想到消防员,遇到困难了会想起警察,战争来了会想起军人,疫情来了就想到了医生。消防员来了,火灾就会被扑灭;遇到困难,警察来了,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国家被侵略了,军人会维护着每一寸土地;现在疫情来了,希望医生来战胜病魔,他们就是当今国家的脊梁,国家的支撑,让我们平时对他们好一点,理解他们的工作。

最后说一下:在人人自危的传染病面前,冲锋在前的就是医生,战胜病毒的也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工作很累,也有压力,也会怕。但是他们不会退缩,即使危险再大,也是勇往直前。要敬畏他们的职业,希望永远不要再出现伤害医生的事件了,否则没人愿意当医生,水平高的医生也会到国外工作,那时候我们只有绝望。

2020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2

此时的你们,应该都是和我一样,满怀惆怅与希望地坐于窗前。望着窗外,听着那难得一闻的清脆鸟鸣;望着远方,祝福着那些奋战一线的勇士们。

病魔无情,但人间有爱。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之时,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勇士,他们的人生或许平凡、他们的职业或许普通,但他们精神却很伟大。他们,拥有着闪耀的灵魂。

逆向而行是他们。当这场战争打响之时,他们便已义无反顾的冲在了最前线,面对病魔,他们逆向而行,用他们的柔软肩膀给病人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他们或年老、或年轻,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脸,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我们能够看到那一身“希望之蓝”。那疲惫的身影中透露着坚强,那沙哑的声音中暗含着温柔,那湿润的眼眶中隐藏着希望,那变了容貌的脸颊上书写着付出。

负重前行的他们,终会在这条逆向之路上冲破障碍,踏出一条康庄大道。

平凡伟大是他们。当这场灾难来临之时,我们看到了十几亿炎黄子孙的华夏精神。我们从事不同的职业、我们拥有不同的地位、我们很平凡,但我们便是他们,平凡中显现着伟大。丢弃个人物品而带回几箱口罩的海外留学生;动用全家力量为医务人员提供饭菜的饭店夫妻;夜以继日建造医院的建筑工人;捐出全部积蓄的拾荒老人。

平凡而又伟大的他们,让被病魔侵扰的人间充满着无尽的温暖。

心怀感恩是他们。当无尽的等待终有回应、当昏暗的病房终现阳光、当无声的落泪终现笑容之时,那颗感恩的种子便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破土、长大,他们感恩家人的不放弃、感恩医生的不放弃,让他们有了走出病房感受阳光的机会。

心怀感恩的他们,让医护人员多了一丝慰藉,也多了一丝希望。

此刻的我们,正在品读他们的故事,正在感悟他们的灵魂,那一个个闪耀着光芒的灵魂拧成一股绳、攒成一股劲,终会战胜病魔,走向春天。

2020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3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在生活中,女性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疫情当前,她们坚守一线撑起半边天,用她们的力量扛起责任和担当。

疫情来来袭之前,默默温情照顾着家人,温柔细语教育着孩子。她们柔情似水,遇“疫”则刚,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她们不再是母亲、妻子、女儿,她们是穿上红马甲变成“疫”线的志愿者,她们是穿上防护服化身“疫”线“天使战士”,她们是拿上一支笔、带上一张表的摸排员,她们是为居民奔走忙碌的代购员。她们面对疫情没有退缩,一往无前冲在抗“疫”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她们纷纷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与疫情作斗争,与病毒拼速度,在防控战中亮出了巾帼底色,展现出巾帼担当。

当我们回顾历史,有很多英勇无畏的女性形象浮现在眼前,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挂帅出征的穆桂英、鉴湖女侠秋瑾、宁死不屈的刘胡兰……她们是驰骋疆场的巾帼英雄,是保家卫国的铿锵玫瑰。她们是一颗颗闪亮的星,驱散黑暗,照亮了历史前进的长河。

眼下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千千万万女性同胞奋战在抗疫一线,她们也是谁的女儿、谁的妈妈,有着温暖的家庭,但为了抗击疫情,却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把健康安宁留给千万的家庭,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2020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4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使原本就很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难度大大增加。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在于人,在于做事的干部,在于是否有干事的作风。

优良作风推动防疫工作有效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时间长,气温寒冷多变,做好群众工作需要耐心大,在此过程中一线人员难免会出现厌战情绪,精神懈怠。党员领导干部不怕困难,发挥带头作用,深入一线与工作人员同甘共苦,为群众排忧解难,以优良作风推动防疫工作扎实开展。

优良作风是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证。中央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成效明显。我们要发挥优良作风优势,主动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松紧懈怠、精力转移,保证脱贫攻坚任务坚决完成。

优良作风在脱贫攻坚一线体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驻村第一书记扎根一线,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真实的需求,解决群众们大大小小的问题无数个,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私奉献,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他们扎根农村不放松、为民谋事不懈怠,一个人就是一方阵地,帮助贫困群众改变命运。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此时更要发挥自身作风优势,补齐自身短板,让疫情防控到位,让脱贫攻坚任务受到群众认可。

2020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5

一段峥嵘岁月,化为起伏变化错落的历史光影,如风景在身边闪动。

当帝国主义敲碎了千年的美梦,当封建主义榨干了人民的血汗,大地的胸膛里传来了一个民族的。十月的思潮翻涌而至,于是你率先举起了救国屈辱的旗帜,发出了“还我青岛,还我中华”的呐喊。历史的舞台从此宽阔,民族的命运从此改写。

你以无悔的青春翻开了时代的篇章,你以无悔的青春塑造了不屈的历史,你以无悔的青春传承了闪亮的五四精神。

青春,是一曲动人的旋律。无悔,是因为它歌唱祖国,歌唱信念,歌唱理想,歌唱自由。

五四青年,当你的事迹镌刻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的丰碑上,就注定了责任与使命的代代传承。

我以为青春易逝,循望它的踪迹,革命年代,它在战场上的鲜血里流淌,和平年代,它在开拓创新的事业中飞扬。原来青春不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要准备奉献的青春。

是谁在祖国的边疆上坚定的驻守?是谁在雪灾中修路扫雪,维持治安,日以继夜?是谁在汶川地震中不顾生命安全向受灾的同胞伸出援手?在那些晃动的身影中,我看到闪亮的青春。这些,不正是五四精神的缩影吗?不求扬名,只为奉献。

成长的道路或许曲折,但我们用博大来释怀忧愁,用无私来获取快乐。信念是青春的指路灯,理想是青春的导航标。

没有信念的青春是迷茫的,没有理想的青春是空虚的,没有奋斗的青春是毫无意义的,作为当代的青年人,理应承担起振兴兴祖国,繁荣民族的职责,而唯有充实的自己,才能贡献更有价值的青春。所以一腔热血不是纸上空谈,行动,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人生的五月,我们乘风破浪,人生的五月,我们展翅翱翔。我用青春描绘时代的画卷,我用青春唱响时代的旋律,我用青春扬起时代的风帆。奉献,是我无悔青春。

第7篇

关键词:多维贫困;民族文化旅游;融合

广西位于我国西南,紧邻东盟国家,常年气候适宜,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民族文化也极具特色,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旅游。但是当前广西的经济水平在我国发展并不靠前,是国家扶贫的“老少边山穷”区域,广西占据了全部类型,多维贫困问题较多,而且还面临着脱贫攻坚的重大压力。因此,因地制宜开展民族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持续摆脱多维贫困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进一步探索。

一、广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意义

(一)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助力经济发展

2020年年底消灭绝对贫困的是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的庄重承诺。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为世界的减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2019年年底,广西还有28个国家级贫困县,在2020年5月份,广西宣布21个贫困县摘帽,标志着广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重大战果。旅游经济由于其产业联动性强,污染少,被世界各国誉为“朝阳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减贫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广西旅游资源丰富,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之外,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形式。广西少数民族除了人数较多的壮族之外,还有瑶族、苗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于观光资源不足的地区而言,如果能充分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将民族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和脱贫统建结合起来,有利于拓宽旅游收入的渠道,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有助于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在我国奋力夺取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民族文化旅游需求逐年增加。旅游过程中虽然伴随着物质方面的需要,但总体而言旅游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且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从早期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高层次的需求,对精神文化和旅游体验有了更高的期待。民族文化旅游有利于人们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交流方式等,满足游客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神秘感的了解。广西的左江文化、骆越文化、花山岩画文化等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众多旅游爱好者前来探秘,无形之中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了视野。

(三)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旅游经济客观上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促进人们对不同文明包容和理解,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文化因为得到传承和保护不断延续,比如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还有一些文化由于各种原因面临失传甚至消亡的危险,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难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民族文化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另外,旅游经济可以使民族文化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产生新的价值,从而促进更多的人从事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形成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产业链。

二、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保护不足

当前以古镇(或古城)为代表的一些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已得到开发,并带来了一些经济效益。古镇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作为历史的见证和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加上人们对古镇的好奇与新鲜感,近些年来,古镇项目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广西,由于传统民族文化比较丰富,历史遗存较多,古镇项目也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靖西旧州古镇、锦绣古镇已经成为节假日人们旅游的好去处,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这些古镇保留了传统文化、建筑风格、民风民俗,通过游客体验的方式激发游客兴趣,增加消费,在项目开发上也进行了精心的布局,但总体而言,在项目开发和保护方面显得不足。其一是项目的现代感太强,充满商业气息的氛围很难让人们和古镇联想在一起,观光比重较大,文化体验方面不足。其二,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保护不足。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一些传统的工艺由于手工效率低,用机器生产所代替,失去了原有文化底蕴,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其三,一些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存在交通可通达性问题。广西境内多山,许多民族文化所在地区较为偏僻,虽然高速公路已经连接了广西各县,但是依然面临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出高速之后,还需要继续走泥路土路,甚至还需要绕道,不利于游客前往,降低了景区的美誉度和顾客复游的意愿。

(二)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为了提高项目的效益,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应该与观光旅游等融合发展,拓宽当地旅游收入的渠道。广西观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民族旅游项目所在区域许多与山清水秀的观光旅游区域重叠,使得游客既可以体验广西大好河山,又可以体验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若统筹协调开发,产生的整体效益会有1+1>2的效果。但是目前可以看到,广西不少民族文化旅游项目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百色旧州古镇是一处民族文化旅游和观光旅游都具备的景点。除了看到壮族风格的传统建筑,年长的妇女手工缝制绣球之外,古镇大多数可以观赏之物和全国其他地方并无二致,反而游客在山水花海等观赏性的景点停留时间更长。即便是在民族文化的展示区域,游客的参与感和民族文化感悟也并不深入,由于缺乏必要的解说服务,游客的停留以“观”为主,游客走马观花“一日游”的情况大量存在,不利于游客深度消费,弱化了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效果。

(三)民族文化旅游缺乏合理的呈现方式

广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果以更好的形式呈现给游客,将提高游客的粘性,增加游客的深度旅游意愿。当前一些民族文化旅游地在内容呈现方面安排不恰当,比如民族戏剧等表演,对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游客来说不容易看懂,不知道看点在哪里,阻碍了游客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也对民族文化旅游造成了负面影响。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是让游客对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文化魅力进行欣赏和感悟,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游客第一次去民族区域旅游,如果不借助于现代技术,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理想目标。因此,缺乏合理的技术手段也是广西众多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

(四)民族文化旅游较为散乱,没有形成合力

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广西的民族文化分布较为分散,在开发过程中各自为政,难以协同阐释“壮美广西”文化的精髓。在产品开发上,缺乏统一规划,产品同质性比较严重,比如各地兴建古镇之风较为普遍。产品的同质性不仅导致了恶性竞争也导致了开发和经营的无序,一些地区靠“古”吃饭,创新性缺失,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彰显不够,不利于产品未来的升级发展。

三、多维贫困背景下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径

多维贫困主要指人们在收入(或支出)、健康、物质资本、教育等多个维度的贫困情况。长期以来,收入指标成为衡量人们贫困程度的单一标准,人们的健康、物质资本、教育等维度的衡量容易被忽视。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人们的贫困往往是多维的,多维贫困的衡量可以更好的反映人们福利的被剥夺情况。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要综合考虑其带来的多维效果,而不仅仅考虑其经济效应。

(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广西少数民族过去创造了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在与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延续了人类文明。虽然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交流和流动的增加,有些文化逐渐弱化,但是民族文化依然是维系民族感情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解决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问题,必须要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将扶贫和扶志结合起来,使扶贫的结果不仅能解决收入问题,也能解决人们的文化教育问题。虽然解决收入贫困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在解决收入贫困的基础上,使少数民族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将进一步巩固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二)进一步挖掘广西民族文化资源并将其产业化

民族文化旅游离不开特色民族文化的支撑,而特色的民族文化需要深入挖掘。首先,要积极寻求民族文化元素,包括各种典籍记载、历史遗存、民间艺术、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民族文化元素,在广西常见的有壮族服饰文化、壮族的医药文化、三月三传统节日文化、刘三姐民俗文化等。其次,要对民族文化进行筛选和梳理,识别适合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元素,比如壮锦服饰、绣球技艺、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等都是当前人们较为熟悉的民族文化的代表。广西壮族刺绣、蜡染服饰是壮族文化展示的重要元素之一,当前一些有创业思想的年轻大学生,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DIY形式向民族文化的爱好者推广壮族服饰,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和推广。再次,结合文化旅游专家的专业知识,依靠专业的运营管理人员对民族文化旅游进行初步的构思和设计。最后,将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进行精心打造,推向市场,以各种形式进行呈现。当前广西各地常见的古镇(古城)系列产品是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既保留了民族建筑风格,又将民族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进行展示,延长了民族文化的产业链,吸引了民族文化工作者的就业,使得传统文化继续得以集成和保留,并以“城市名片”的形式展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三)推动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与扶贫相结合

在广西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过程中,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一定要与扶贫相结合,要考虑项目运行给当地就业、教育、健康水平和物质条件等方面带来的综合效应。多维贫困在广西一些山区依然存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除了推动人们收入小康之外,更要帮助他们摆脱教育、健康等更多维度的贫困。随着人们思想的逐渐开放,一些贫困地区也开始了民族文化旅游的探索,形成一批因民族文化旅游而让生活水平逐渐改善的特色景区。比如在靖西大山深处的巴泽梯田文化,虽然开发时间不长,但是以梯田美丽的风光和当地人民劳动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呈现给远道而来的游客震撼的体验,也逐渐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四)将民族文化旅游与多种旅游项目进行融合

广西地区山灵水秀,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发展观光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非常适宜。当前,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提高,更多形式的旅游层出不穷。当前需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整合旅游资源,有序引导民族文化旅游错位发展,进一步改善旅游景区物质和服务水平。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要积极借鉴其他旅游产品的经验,将民族文化旅游与其他旅游项目进行结合,使得游客“看得懂,体验深、心情爽、不想走”,最大限度的发挥民族文化旅游的效益。

四、结语

在多维贫困背景下,广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继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更是阐释“壮美广西”的重要途径。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并以合理的方式呈现,使民族文化借助于旅游经济在新的时代下赋予新的生命力,为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索南江措,赵洪甲.乌兰:借力朝阳产业建设“旅游名县”[N].柴达木日报,2017-04-29(04).

[2]王超,郭娜.包容性旅游减贫中政府服务的影响因素与理论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04):59-64.

[3]宋嘉豪,吴海涛,郑家喜.城乡老年人多维贫困测度、分解与比较[J].统计与决策,2020(19):65-69.

第8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ogan”为你整理了这篇公司“万企帮万村”扶贫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便积极投身扶贫济困的伟大社会工程,积极响应“万企帮万村”的号召,公司成立4年多来以发展产业为己任,用真情彰显了公司的扶贫情结,用行动讲述了一串的扶贫的故事......

一、公司概况

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注册资金7500万人民币,现有员工300人。公司位于川陕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公司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的南江大叶茶资源为依托,着眼于国内国际的潜力巨大的茶叶市场,力求把南江大叶茶产业做大、做强、做精,让昔日的“皇家贡茶”成为今天的中国名茶、世界好茶。几年来公司已完成投资4.75亿元,先后在四川南江建起了南江大叶茶产业基地12000余亩。南江大叶茶选育基地500亩,投资1.5亿,在南江4A级元顶子茶园景区建茶叶加工、销售、体验、展示、研发、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占地51亩现代茶叶产业园,园区内的三条现代茶叶生产线已于2018年正式投入生产,研发中心、茶叶博物馆、茶产品展示中心、销售中心、体验园均先后于2019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为拓展南江大叶茶销售市场公司先后在国内的上海、深圳、北京、成都、重庆、西安等大城市和四川省内的绵阳、德阳、遂宁、巴中等中小城市开设南江大叶茶体验专卖店150多家,多次组团参加国家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举行的国际茶博会,公司生产的绿茶、红茶等多个产品先后在几个茶博会上获得“金奖”,成功举办了两期“茶文化旅游节”。2017至2019年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县级、市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市级优秀民营企业。2018年公司董事长被表彰为“第三届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先进建设者”。

二、扶贫业绩

公司在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把历史久远、品质优良的南江大叶茶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细,让有悠久历史仍“待自闺中”的南江大叶茶产业真正成为引领南江和巴中人民致富奔康的支柱和骨干产业,为巴山人民脱贫致富添上一支强有力的翅膀。几年来公司将产业经与扶贫经一起念,把产业歌与扶贫歌一起唱,让产业曲与扶贫曲一同奏,将产业发展的的大事与扶贫攻坚难事一起办,当好助推扶贫的有力推手,伴随产业发展的一路艰辛唱出了助推扶贫攻坚的一路欢歌。企业得到的是收获,贫困人民得到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用产业念好扶贫经。公司以发展南江大叶茶产业为抓手,坚持用产业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精准贫困农户优先到园区务工,让精准贫困农户和较贫困农户用地产茶园、宜茶地到公司入股,并为这些贫困农户适当提高分红比例,动员贫困农户到园区务工、入股,进而实现产业发展与助推扶贫两不误,实现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有机融合,收到既发展产业,又助推脱贫的良好效果。

(二)用产业唱响扶贫歌。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初,便立足于南江大叶茶产业的发展,为做大做强南江大叶茶产业,公司在对南江大叶茶现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论证之后,从基地建设入手,先后从南江大叶茶资源较为集中的下两、元谭、黑潭、赤溪等附近的8个乡镇的10多个村流转南江大叶茶低产茶园11000余亩,并投资对其进行低产改造,流转宜茶地3000余亩,新植南江大叶茶,与茶区的2000多户农户签订南江大叶茶春、夏、秋三季鲜叶收购合同,与8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按照“市场+公司+基地+园区+专合社+技术+农户”的七“+”模式,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对标扶贫攻坚,对贫困人口实行优先流转土地,优先收购鲜茶,对精准贫困户优先实行优惠,流转茶园优惠收购鲜茶。与2000多农户签订流转茶地,收购鲜茶协议;与200多贫困户签订茶园流转,产业帮扶协议,与110多户精准贫困户签订茶园入股分红扶贫帮扶协议。

(三)用产业奏响扶贫曲。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都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社会工程。农业产业的发展也与农民的脱贫致富增收相生相随,产业发展好了,农民致富就有了希望,产业壮大了。农民增收致富则有了盼头。产业做强了,人民奔小康则指日可待。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吸纳南江8个乡镇的10多个村的2000余户农户利用茶园和宜茶地到公司流转或入股。其中吸纳了110户精准贫困户利用信贷资金公司承担承贷责任入股和茶地茶园入股,由公司还贷结息农户参与分红,对到公司入股的农户优先进行技术培训,优先提供种苗,物资,优先收购农户分散种植采收的鲜茶,对到公司入股的精准贫困户,按时发放红利,除优先提供技术指导,物资帮助外,还优先帮助贫困户到园区务工,优先安排贫困户子女到公司就业,几年来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把基地发展到哪去就把扶贫帮扶延伸到哪里,把园区建到哪里就把扶贫曲奏响在哪里。

(四)用行动办好扶贫事。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在短短的几年不断发展中,努力做到发展产业与扶贫帮扶的有机结合,本着给农户承诺就必须实现,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就必须勇承担,连续三年对信贷入股的110户精准贫困户实现分红100万元,户均收入近10000元,人均仅分红则增收入2000余元。并偿还了公司承贷的农户信贷资金。累计帮助贫困户就地实现务工增收,户均达到6万元以上,人均在三年增收15000元左右。同时还安排贫困户子女到公司园区、基地销售公司就业13人,帮助入股分红和基地附近农民工就地增收务工收入近2000万元。三年累计培训茶叶种植、采摘技术近6000人次,培育技术骨干30多人,无偿为茶农提供优质茶苗500万株,肥料400余吨。带动了金枝玉叶基地及茶叶产业带上的8个乡20多个村,近4000余户,近20000人参与南江大叶茶产业。由公司按时收购三季鲜茶,茶农见到了茶叶种植的实效,看到了希望。彻底改变了过去茶农只能收一季茶的现状,茶农收入大大增加,带动了周边50000亩茶产业的发展。

(五)用担当做好扶贫人。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不仅用产业助推扶贫,更不局限于仅靠行业引领参与扶贫。公司在努力做好产业扶贫的同时,还勇于承担起一个企业应予承担的社会责任。

为帮助彻底解决南江县团结乡罗沟村及邻近3个村3000多人,4000多头牲畜,以及近4000亩农田的饮用水困难,公司出资700万元,在南江县团结乡罗沟村建起蓄水30 万m3的水库一座。解决了三个村有史以来未得到解决的饮用水困难,让三个村永远告别了饮用水困难的历史。

为帮助解决罗沟村1000余人的出行难,让村里好的农产品能顺利走出大山,公司又出资70余万元,修通主干道路4km。

为帮助留守儿童、特困群众,公司再出资16万元,为团结、下两、沙河、关门等乡镇的特困群众,留守儿童送去一份温暖和爱心。

为助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公司于2019年11月向巴中

特殊教育学校无偿捐资22万元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

几年来,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尽企业之心、举企业之力,除用产业引领脱贫参与“万企帮万村”外,还累计向社会捐资近千万元,用真情和行动诠释了一个民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三、体会与感悟

通过参与“万企帮万村”的伟大社会实践,作为民营企业有艰辛的付出,更有理性的收获:

一是:“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再次让企业家们的良知被唤醒。

二是:农业产业的发展漫长而又艰辛,需要企业与社会的精诚合作。

三是:体制与机制是产业发展,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第9篇

在大田,在白泥卧山下,有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她——就是远近闻名的“十里杜鹃”花海,金沙县旅游胜地之一。

“十里杜鹃”位于大田乡白泥村,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景区内有马缨、锦绣 、百合、高山等28种杜鹃花,颜色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最古老的杜鹃高达300多年花龄。每年4月是杜鹃花绽放的最佳时期,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为推进旅游产业增添了动力。

2012年以来,金沙县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对“十里杜鹃”景区进行升级打造,并引进金沙县华山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办金沙县优质高效生态现代家庭农场——杜鹃园,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使之成为人民满意的幸福产业,取得了明显实效。为提升“十里杜鹃”域外知名度,金沙县分别于2018年、2019年成功举办了“五彩金沙·花海毕节”两届百里杜鹃东部景区——大田杜鹃花区文化旅游节,通过开展文艺演出、摄影比赛、自行车骑行赛、越野竞速赛等活动,广泛推介旅游资源,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拉动地方经济的同时为广大游客送上了精神大餐。

走进“十里杜鹃”花海,犹如走进异彩斑斓的世界,面对火红的马樱,仿若一身红裙的少女,使人想起美妙的爱情故事;凝视粉红的露珠,宛如亭亭玉立的仙子,使人想起白泥卧大山的传说;遥看乳白的花卉,犹如雍容华贵的夫人,使人想起当年安氏之女风采......还有,苗家的芦笙舞、布依的对山歌、彝族的篝火晚会,以及当地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等,组成一幅“春风十里不如你”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赏心悦目之余,还可以品尝野生香菇炖土鸡、清蒸竹荪牛排、香椿炒鸡蛋、蕨菜炒腊肉等纯天然美食。置身花的海洋,感悟自然真谛,我们感受着人生的无限风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