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17 01:17: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第1篇

叶老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以“语用”为核心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照下,语文教材的例子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课堂却存在着为“语用”而语用,为“写”而写,并不能把“语用”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山中访友》一课,来谈谈“环节目标集中制”的设计策略。

《山中访友》第一课时,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学习作者运用想象和联想等来表达情感的方法。以上重难点,在教学中一以贯之,在各环节有序分解、落实,力争步步为营,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一、初读感知,指明方向——唱响语用前奏

阅读教学的开展,要有一个让学生整体感知的过程,使他们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在初读环节,不应该仅仅是疏通课文的内容。教师对文本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文本作为一个例子,要教给学生什么,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哪些方法,教师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然后要思考:在初读环节如何设计,渗透哪些相关内容,这样指明学生思维的方向,唱响语用教学的前奏。如,《山中访友》一课的初读环节的设计:

1.看题,猜内容。

读了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什么内容。

2.读文,圈朋友。

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呢?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然后把朋友们圈出来。

交流。

3.据表,知详略,质疑。

出示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该环节的设计,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学生一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把风景当成朋友呢?这些风景和作者有怎样的关系?在质疑过程中,学生的头脑中肯定已闪现出“想象”一词。这样,教学伊始目标就已凸显;然后让学生质疑,促进学生的思考,让教学重难点在学生自主释疑中突破,让“想象”在接下去的环节中逐渐明朗、深刻。

二、理解感悟,认知写法——奠定语用基础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感悟文本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想写的内容的。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个性,善于发现文本作为例子是如何表达的,以便在教学中把握语言现象,设计能让学生易于思考、理解、感悟、认知的学习过程,逐步明晰文本的表达方式,为迁移运用奠定基础。如,《山中访友》一课的感悟环节设计:

1.看图,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桥。

看,就是这么一座桥。你看到的桥是怎么样的?

(预设出示: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它横跨在涧水上,很多人通过它走到河对岸)

2.对比阅读,悟“友”。

(1)课文是怎么写桥的呢?自己读读课文,与大家所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当作了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写;写出了对桥的敬佩之情)

从字面、举例理解“德高望重”的意思。

(2)课文又是怎么写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呢?

板书学习提示:读文、画词、批注。

交流。

(预设:服务时间长——几百年、依然如旧;功劳大——多少人马;默默无闻——弓着腰、俯身凝望)

(3)作者把老桥想象成德高望重的老人,为什么这样写?

小结: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对老桥的敬重。

(4)回叩:现在你知道了吗?称他为友是因为什么?

3.情感朗读,尝试背诵。

该板块的设计,努力做到与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体现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通过对比阅读,语例思辨: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让学生逐步认知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法,表达对老桥的深情厚谊。学生明白地掌握了这种语言现象,为下一环节的练笔做好铺垫。

三、迁移练笔,读写结合——尝试语用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包括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等环节。对于适恰度高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经历这一完整过程,从而达到有效巩固的目的。因此,当学生明白了教材的语言现象之后,及时跟进迁移运用,有利于加深印象、巩固写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由课内走向课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初识、认知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语用教学的终极目标——运用的呈现,显得顺理成章。如《山中访友》一课的迁移运用环节设计:

1.写法迁移,试写树林。

老桥是他的朋友,树林也是他的朋友。请你模仿这段的写法,也把树林想象成人来写一写。

反馈、评价:(1)书写;(2)语言组织;(3)写法;(4)欣赏点评。

简单修改。

2.写法冲突,比较阅读。

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文,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1)作者把每一棵树想象成人,送来无边的青翠,望着“我”,表达了人、树的友好。(2)把自己联想成树,树、人融为一体)

小结:在这里,作者不但把物想象成人,还把人想象成物,这真是一对物我相融的知己。

3.发挥想象,情感朗读。

该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理解、感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迁移运用,发展语文能力;同时也为掌握课文第四自然段的语例现象——想象成树(拟物)的写法提供了一个思维支点,与前一写法想象成人(拟人)形成对比冲突,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多角度、不同形式的表达能力。

四、课外拓展,回叩语例——咀嚼语用余味

拓展,作为教学的延伸,必须跟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否则便是泛泛而谈,为“拓展”而拓展。拓展,应根据教学目标而开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因此,应设计一些能让学生再次体味“语用”的环节,咀嚼语用余味,促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如《山中访友》一课拓展环节的设计:

1.桥是作者的朋友,树也是作者的知己,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有这种感觉吗?

2.拓展《又见南山》中的一句话:“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这句话里哪个词让你理解了这份情?

3.小结:正是如母亲这样的情,作者才写下了《山中访友》。下节课继续学习,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展开想象表达对大山的感情的。

语文教学应该是由课内走向课外,课外是语文更广阔的天地。这里对《又见南山》的拓展,是对课文、对作者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又不流于形式,而是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展开的。“这句话里哪个词让你理解了这份情”,实际上是想象和联想这种表达方式的再次回味,与前面几大环节一脉相承,都聚焦到语用上。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目标;导入;教学方法

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它不仅要求课堂效率最大化,更要求效益最优化。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进而在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过程中,促

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而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指知识目标,还包括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割裂三者的教学目标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语文的价值,都不能促使学生得到健全的发展。

如:教学《竹影》时,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

知识目标: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能力目标:领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着的艺术和美,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

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对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明确的目标也会让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更具针对性,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二、做好导入工作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它是一节课的开端,也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要重视该环节的设计,要立足于语文教材,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语文课堂,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课堂中,在导入环节,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跪羊图》,并引导学生思考歌词,如:多少浮云游子梦;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为人子女;饮水要思源;圆满生命……让学生在聆听和思考中感受父母的爱,进而使学生回忆父母的爱,去用心体会父母的那份无私。之后,顺势将学生引入正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去感悟,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下面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选择了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①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②作者进山访友都拜访了哪些朋友?③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了鉴赏,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同时,学生也会更加容易理解本节课的主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及时进行反思

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缺点等进行的教学思考。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认为一节课40分钟结束之后,这节课也就会随之而结束,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没有反思的课堂只会出现教师经常抱怨的“为什么反复讲过的还是错”“为什么上次对了这次错了”等现象。所以,不仅教师要学会反思,学生也要学会反思,要反思每节课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要反思出错问题的原因等等。因此,师生都要注重反思环节,都要在反思中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得到完善,最终使语文课堂真正实现高效。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的推进,加强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对提高语文课堂的高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定乾.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2(1).

第3篇

一、找准问点,循“点”而问

课堂提问,问题要精当。教师应细读文本,找准提问的切入点。比如,文本的重难点、空白点、点睛点,作者的动情点,还有学生理解的模糊点、疑惑点,体验的冲突点……把准问点后,教师便可循“点”而问,以问促思,以问促悟。通过“问”,除了引导学生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揣摩文本行文思路、体会遣词造句的匠心、把握作者情感基调外,笔者以为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问——思辨互动,激活课堂。

通过“巧问”,促进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辨,可创设出一种灵动的课堂氛围。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将相和》教学中有这样精彩的片段。

师:请大家找出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

生■:撞。

师:这儿为什么用“撞”,而不用“磕、碰”?

生■:“撞”的力量是很大的。

生■:这说明蔺相如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用“撞”更能表现蔺相如的勇敢。

师:那么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

……

由“撞”字切入,问点小,但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却十分广阔。“真撞”和“假撞”,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联系前后文。这就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问——激发想象,深化认识。

提问设计,应当特别关注文本中具有培养想象力功能的“点”,可利用文中插图引导或文本的空白点提问。如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教师可抓“四处”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文字,想画面,你都看见谁了?他们也许去了哪里寻找燕子?也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贝蒂小姑娘是怎么寻找小燕子的?而后,创设情境,想象:如果你是小贝蒂的爸爸、妈妈,看看到这一切,你会怎么说?小贝蒂又会怎么说?……如此,循“点”而问,不仅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问——整合资源,读写结合。

教师的提问设计,不仅应着眼于提高学生信息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重组信息,整合资源,读写结合。请看课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处。

师:当我们学完本文后,回荡在我们耳边的是那充满爱的声音——

生■:“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师:联系我们学过的文章,你还听到哪些关于父母爱的语言呢?

生■:《钓鱼的启示》……

生■:《落花生》……

……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用心感受,你又听到哪些关于爱的声音,或理解了父母哪些爱的举动呢?

如此提问,从文本出发,步步推进,层层拓展,为本单元习作的思路打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读写结合。

二、合理变通,转化提问

同样的目的,同样的问题,如能变通发问方式,可以更加吸引听者,不至于让人产生听觉疲劳。

(一)变“直问”为“曲问”。

如《白鹅》一课,根据小泡泡提示,应引导学生感受过渡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在全文中的作用。如教师这样问:“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即是直问。如改为曲问,就可以先从“这只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里呢?”入手,再请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所在的片段,然后再问学生:“是否可以把第二自然段去掉,为什么?”

相比较,教师变直问为曲问,不仅激发孩子的兴趣,且降低孩子对新知的理解难度,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品质。

(二)变提问为圈画批注

教学中倘若是要引导学生找准课文重点词句的问题,可以转化为阅读时的圈画、批注训练。如教学《山中访友》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一读课文,画出文中含有“朋友”一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发现。

二快速读文,圈出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再谈自己的发现。

(三)变提问为动手操作。

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的提问,可转化为阅读教学中的操作训练。如教学《詹天佑》一文:“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子的?火车怎样爬上“人”字形线路?怎样上坡?上了坡以后又如何北上?对上述问题,可让学生借助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拿双笔帽的圆珠笔代替火车,作上坡操作。这样既生动形象,又简单有效,学生在乐学中理解了课文,掌握了知识。

(四)变“师问”为“生问”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问题设计 教学策略

相当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喜欢采用提问法的教学方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出现的诟病是“动不动就提问”,或是提问的问题“浅、杂、多、乱”和“无用”――虽然其它学科课堂教学中也有类似情形,但以语文课堂教学尤甚,令学生生厌,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效益。那么,正确、科学和合乎初中语文课程理念的问题设计应是什么样的呢?

一、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留给的记忆。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我就依此难点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二、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

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以“我”看社戏的经过为中心情节。一般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梳理情节结构,然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景物描写。这样的设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你认为文中那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三、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结尾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束。我就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通过这一组相互矛盾着的关键词,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理解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入理解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奉献者形象。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第一段末句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句领起了下文中的第二、三段,在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可以扣住此句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下文中那些句子写了奇山,哪些句子写了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独绝”的?

四、注意课堂提问的形式变化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时都很清楚,这就像再好吃的东西如果吃多了也会觉得不好吃一样。课堂提问的形式在原则上是师问生答,从而控制一节课的节奏。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点自己的做法。⑴追问型,就是把所传授的知识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一环扣一环系统地提问学生,例如我在讲授《山中访友》一文时设计了这要的一些问题:作者到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是如何称呼这些朋友的?这些朋友都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⑵互问型,互问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你考考我、我考考你的教学活动。我通常在古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古文教学有大量的记忆性问题,而知识点学生也比较好找;⑶开拓型,用于训练学生运用学到的基础知识及原理进行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教《紫藤萝瀑布》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分析景物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对分析过程的总结得出了结论:先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如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分析,再从描写顺序入手,看作者的观察点,然后再分析作者的文法如修辞、句式等。

五、由浅入深,化难为易

第5篇

【关键词】教学;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203-02

“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先让学生拥有“问题”,让“问题”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起点,激发

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知识,体验情感,再以新问题为归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

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心得体会,与同行们商榷。

1 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的实践

1.1 课前:自主研读,自我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断变化或富有新异性的剌激,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在学生自主预习前,教师预先假设好学生预习中可能产生的“感知盲点”,以引读的形式抛给学生,让学生与课文之间形成一定的“认知距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主动质疑问题的心理趋势。如教学《山中访友》这一课时,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篇课文,请展开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又会是怎样?(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自圆其说即可。)学生中有的说: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有的说: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有的说: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还有的说: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老师又问:可作者怎样说的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主观感受预习课文,这时生活体验与文章情理就会发生碰撞,问题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

1.2 课始:广开言论,分类把握,在筛选整合中凸现问题。

教育心理学家弗雷斯和施瓦茨从积极的信息加工理论角度去研究学生的自我提问质量和数量,得到的结论是:“学生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会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入,保持更牢固,但是不经过教学指导,只能提出低水平的问题。我们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横向和纵向分类,就是引导学生把低水平的问题向高水平问题转化,以发展学生的问题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将学生的问题分类,进行筛选,意在将学生展示讨论和交流的重点问题凸现出来,使学生在有明确的目标中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揭示课题后,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的疑难点,顺着学生质疑问题的思路将这些问题进行横向分类,在同一类问题中,可将一些零碎的内容上相通相近的小问题进行优化组合,使问题更显精练,更趋深化,更有研究价值。然后围绕教学目标,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进行纵向归类:一类是陈述性问题;二是相关性问题;三是发散性问题。对第一类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上读读画画,就地解决,对第二类问题,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以保护质疑者的问题意识,第三类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是理解课文的“抓手”,激发学生情感的“热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对这类问题,要把它着重提炼出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主要任务。最后教师作交流小结,并把这节课着重解决的问题用投影或板书的形式明确揭示出来。如《藤野先生》的教学。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围绕“线索”问题讨论筛选整合后设置三条线索,用“说读”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整体品读:

①每位同学试着用“一句话”说说“藤野先生”这个人。

②每位同学试着用“一段话”说说“我”的爱国思想。

③每位同学试着用“几句话”说说课文的“语中情”。

以上三条线索,就从不同的内容方面串起了课文中的“珍珠”。

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需要在“读”与“说”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与赏析;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很恰切很及时的指导、点拨与调控,于是课堂教学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3 课中:精心组织,形成互动,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水平性认知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理论认为:处于同样认知水准的同学之间通过略有差异的视点和认识碰撞,各自产生内部的认知矛盾,这种认知矛盾的解决将会引起每一个个体内部知识的重新建构,把解决相同问题的同学分在同一学习小组中,就是为了促进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略有差异的视点和认识”碰撞,以此促进各自对课文内容认识的深化,以及解决问题时思路的再优化,最后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水平性认知互动理论还认为:持有不同研究观点的学习小组之间展开合作讨论,将为小组同学提供多种视点思考问题的机会,将产生集约思维的效果。在集体汇报中,安排各小组代表进行“问题答辩”,一方面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示给其他小组,使其吸收借鉴;另一方面从对方小组的质疑中获得不同于自己见解的观点,拓宽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以上理论,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呈现的问题,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学习问题,并尝试设计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案;让解决相同问题的同学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学习群体。第二步,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相互启发,合作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框架思路。第三步,小组中的每个同学带着自已研究结果进行小组汇报,对于别人的发言,小组的其他同学都要认真倾听,并且有责任进行评价和补充。在集体智慧的作用下,大家共同协作,平等参与,不惜争论,力求问题答案更加完整,更趋准确。第四步,各小组同学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自已的学习成果。先陈述自己小组的研究情况,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对研究内容的质问和咨询,如果答辩人语塞时或回答不全面,同一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甚至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直陈已见。这样使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每个问题的研究中,达到研究资源共享的目的。

1.4 课终:总结方法,巩固迁移,在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

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答辩后,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作出客观性的评价,针对成果比较显著的学习小组和有创见的个人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赞扬。同时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总结学习方法,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围绕学生解决的问题,靠船插篙,设计开放性练习,及时巩固和强化学习成果。

2 教师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中的作用

2.1 课前:搭梯引路。

①搭梯:不少学生还不具备摄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在单位时间内要搜集到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的确有一定困难,教师要做好先行组织工作:一方面向学生提供

所需要资料的目录和获取途径,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有效处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

②引路:学生阅读课文时,可能没有问题意识,这时教师要个别辅导,教给他们一些联系生活萌生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换位发问,对位发问,错位发问,通过换位

思考提出问题,通过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逐渐使他们形成问题意识,达到会问的目的。

2.2 课始:“通脉络”、“滚雪球”。

①通脉络。学生交流问题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把自己的问题明白地表达出来,教师要捕捉学生瞬间的灵感,抓住闪光点,帮助学生清理思维的堵塞,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清楚地展示出来。

②滚雪球。学生由于受个性、阅历、知识面的影响,往往提不出“问之一发则牵动全文”的高水平问题,因此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抓住学生问题中的“智慧

性火花”,耐心点拨,精心推进,最终培育成“智慧性火焰”。

2.3 课中:把握方向,顺势点拨。

①把握方向。教师在各小组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时要认真关注。当发现一些思路偏离课文内容,难度太大,不可能当场完成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启发小组同学转

换思维的角度和方式,将学生拉回到课文内容和研究计划中,避免南辕北辙。

②顺势点拨。竭力安排好答辩会。当发现问题的答辩者在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中疏漏时,教师要巧抓不足,激发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点,并引导本小组同

学对同学们的评点意见及时作出反馈,使答辩过程充满自由民主的气氛;当答辩者有理有据,无可辩驳时,教师要巧转视角,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

行透视,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使答辩过程洋溢着创新的氛围,当面对台下同学的提问,答辩者语塞时,教师要巧用“反问”,拨云见日,使答辩者在“疑无路”时

,顿感“柳暗花明”,使答辩过程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2.4 课终:典型引路,提供背景,帮助借鉴。

①典型引路。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时,要有意识对解决问题速度比较快、质量比较高的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评点,并请这些小组中能言善辩、思维条理

较强的同学进行“总结性陈述”,以此引导更多的同学从自己学习过程中感悟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或经验,使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感性逐步走向理性。

②提供背景。面对开放性作业产生的新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条解决新问题的有效路径,让学生沿着这条路径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

去查阅资料,去调查咨询,甚至亲身体验,力避学生在新问题面前闭门造车。

③帮助借鉴。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同学的进程,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要及时鼓励,并引导其与同学开展交流活动,以便迅速找出症结之所在;在

作业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创造的成果,巧借“他山石”来“美我玉”,使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新问题,不断有解决新问题,完善自身能力的内

在需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把问题作为科学认识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在情境性合作教学中以“问题”

为中心,正是体现了这种科学的进化思想,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新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提问”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多数会以问题来引导,而问题设计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就成为教师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采用有效的问题教学模式,去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此,笔者倡导以“主题式提问”教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主题式提问”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快速地去掌握阅读技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继而实现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而言,主题式教学方法较多,笔者尝试选取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M行论述。

一、提问抓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提问教学过程中,懂得立足关键词汇,将关键词作为问题设置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跟随着关键词去进行联想、分析、剖析,是小学语文主题式提问教学法的具体运用策略之一。关键词往往是对应内容的“主人公”,对于其来龙去脉进行探讨,就是不断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理解程度的过程,更是贯穿整个文章主题的重要因子。由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问行为可以从关键词的角度入手。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中,此阅读课程可以以“丝绸之路”这样的关键词作为设问的切入点,以此去推动阅读课程的顺利开展。

师: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请在文中找出对古代丝绸之路描述的语句。

生: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师:丝绸之路是怎样的一条路?为什么叫“丝绸之路”?

师:分析一下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对于每个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来探讨,接着派小组代表来给出答案。上述的问题明显是有层次性的,每个问题都是围绕“丝绸之路”这个关键词来进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与文章主题之间的不断接近。在这样问题探索过程中,学生对于丝绸之路的认知也开始不断加深,并且由此达到理解丝绸之路历史价值的状态,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所乐见的。

二、提问抓中心句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涉及要求学生寻找文章中心句的问题。中心句是文章或者段落的核心内容,整个文章或者段落都是以中心句为基础来开展的,掌握了中心句,自然就掌握了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说,在主题式提问教学过程中,需要抓住中心句。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的教学中,对于说明文性质的课文而言,阅读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中心句,这样就可以找到文章的写作目的,也就是文章主题所在。对此,教师提问可以按以下方式来进行。

首先,要求学生梳理课文的每个段落,熟悉每个段落讲述的内容,要求学生分别用一句话去阐述对应段落的内容;接着,带领学生通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请问本文章的中心句在哪里?该中心句能不能概括文章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分组探究之后,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可见,文章中心句与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由此在提问的过程中,以中心句为目标,实现问题的合理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宏观地去了解阅读课堂的内容,而这些也成为主题式提问教学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

三、提问抓细节处

阅读的过程,其实是对不同阅读元素不断剖析的过程,对词组进行剖析,对句子进行分析,对段落进行归纳,这样才能够保证对于文章的理解达到理想状态。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细节处,这些往往成为教师解读阅读材料的重要依据。在主题式提问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运用这样的思维。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阅读课程的教学的步骤:

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意境,可以是雄浑的瀑布,可以是清澈的泉水;其次,过渡到人的沟通属性上去,指出人的需求和难求是一对矛盾体,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解决这样矛盾的;最后,使用音频或者视频去营造课文意境,并且依照主题提出以下问题:(1)笔者是如何找到自己朋友的?(2)笔者找到了多少个朋友?他们的名字都叫什么?他们的特点是什么?(3)笔者是怎样与朋友们实现交流的?(4)笔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他的朋友?

无论是课前的多媒体导入细节,还是后面的多个问题,都抓住了文章细节性的东西,而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作者的心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时的阅读课程效果也可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四、提问抓空白处

留白是很多作者都喜欢运用的手法,通过留白的方式,能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虽然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内容,但是凭借主观臆想,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解答,这可以实现读者与笔者之间的充分互动。在实际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问还可以从抓住空白处的角度入手,继而保证实际阅读问题的开放性,使得阅读效果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课程中,教师在问题设置的时候可以这样来进行:如果人是有灵魂的,那么小女孩的灵魂会到哪里去?请开动脑筋,想象一下小女孩死后会发生什么?要求学生以续写故事的方式来开展。由此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对于故事主题的认知,写出更多版本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面对这样的问题,续写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于文章主题进行拓展和思考的过程,而抓住留白处,就成为此次问题设置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关注的环节。从上述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材料空白处,有时候甚至成为阅读深刻剖析的重点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懂得运用留白填补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以保证实际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主题式提问教学法的渗透,需要教师从多个维度入手,找到阅读教学契机,在阅读主题启蒙理论的引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提问教学法,这样可以保证小学阅读教学效果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懂得合理地运用主题式提问教学法来改变阅读教学格局。

[参 考 文 献]

[1]董志彪,李文光.网络环境下主题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07(8).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语文教学只有大胆地给学生创造可能和机会,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才能走出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困境。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汉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决定了语文训练必然是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训练形成“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语文教学最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小学生创新的兴趣

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要围绕所要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境氛围的创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为学生探求问题做好准备,在新课导入时设置悬念,从形式上创设情景,从心理上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具体教学中,只有解放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去思考每个相关的问题,要敢于让他们去“想”;只有解放学生的“嘴”,他们才会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只有解放学生的手,才能真正写出他们的思路;只有解放学生的身体,教者才能让学生体验他们真实的想法,让学生成为自己头脑的主人。让学生切实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进而积极主动地面对他们所要接触的问题,共同讨论和研究,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充分开发。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命题”的学习方式。“自主命题”就是通过学生自我研读,自我命题,自我作答,教师点评的一种学习方式,实质上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命题的方式,用点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创造精神。经过反复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互相启发、协作攻关,取得了成效。我在上诗歌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本领,然后以课内古诗为学生训练材料,在我指导下实现第一次知识迁移与能力培养,再以课外古诗为阅读训练,小组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以往,学生一般只要按照老师的观点、说法,或能背出教师授予的知识,就可得到高分。现在学生自主命题,自我作答,答案不再是教师授予的东西,而是学生读后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如(1)实词解释(2)虚词解释(3)句子翻译(4)思想内容理解(5)写作手法分析。鼓励学生拟新题,设计新鲜的题目,有想像力,课内向课外知识迁移,设想大胆、新奇。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摆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质。

二、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倡导质疑求异,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挣脱“束缚”,改变学生思维不活跃的局面。语文教学中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单一性的,因而我们没必要用条条框框把学生的思维限制起来,应敢于放手,鼓励学生在适当条件下说出不同看法,树立学生自信心,重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重新认识和感知语文,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使教学效果有明显起色。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疑是思之源,思是疑之本,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创立新理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此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 —— 一切景语皆情语。白居易把画家的观察,诗人的思考,绘画的技巧,诗歌的手法极自然地结合起来了。我先是训练学生的朗读、背诵,指导学生绘出诗中之画,然后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诗歌的教学主要以朗读为主,此诗不长,简单点拨后“朗读”便完成了。对于作画,我提出的要求是,只要把诗中写到的事物画出来,摆到恰当的位置上即可。同学们非常惊喜,布置后马上动笔开始创作,都认真地把残阳,江水一半碧绿色,一半是红色,露珠、弯月搬上了画纸,绘成了一幅幅颇有韵味的风景图。选优评议、让大家畅所欲言。通过绘画,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诗意,领会了用有形之物表现无形之情的好处,懂得了欣赏诗歌的方法,陶冶了情操。作业就是写作文,要求写自己绘画的感受,或观画的体会,同学们有切身体会,都写得挺好。真正明白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

三、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

第8篇

【关键词】 课程整合 变教为学 问题导向 核心素养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文字是记录人类经验和智慧的载体。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因此,综合性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

语文和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两门主要学科,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需要凭借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来理解数学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其次,语文中包含了数学内容,数学内容的渗入给语文内容增添了理趣,从而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诗人访友,往往不遇,因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遇诗”。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就是一个例子。

寻隐者不遇

贾岛 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看似简单明了,但是其中蕴含了数学中的“可能性”思想。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从诗人的角度来看,诗人去拜访“隐者”,有一个前提性的假设:“隐者”是在家的。从概率的角度分析,对未来事件的预测,“隐者”在家与不在家的概率各占百分之五十,诗人到了之后,发现“隐者”不在家的可能发生了,因此,诗人拜访“隐者”不遇,才写下了此诗。

课程改革倡导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目的是在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理解的基础之上使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生活之间建立联系,综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有三个维度:自觉行动和反思、使用工具及社会参与。学校课程的终点也应该是学生这三方面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这三个维度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课程整合中的实施层面至关重要。实施层面的课程整合可以用如下流程图直观展示出来(见图1)。

下面就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进一步说明这一过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学习古诗的核心环节就是理解诗意。古诗文最大特点就是精练,尤其是在古诗中,每个字都意味深刻。“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西辞”就是一个例子。“西辞”到底是向哪“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数学中“位置与方向”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识。

黄鹤楼在扬州之西,要从黄鹤楼到扬州需要向东走,也就是说“西辞”是“向东走”的意思。把数学和地理学的知识引入语文课堂,“西辞”到底是向哪“辞”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①

除此之外,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分析这个问题。根据诗文,可以从“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下”字入手。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长江从源头青海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长江到扬州已是入海口附近,属于下游流域,所以扬州相对于黄鹤楼来说在“下”;黄鹤楼相对于扬州来说在“上”;又因为长江是自西向东流,所以对于长江流域来说“上”就是“西”,“下”就是“东”。所以诗中的“下扬州”就是“向东到扬州”的意思。理解了“西”和“下”的意思,再理解整首诗就容易多了。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体悟诗情、记诵诗文,这样的学习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古诗中,涉及位置和方向的诗句有很多,再比如被称为“阳关三叠”的《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深挚的惜别之情融入平淡的话语中,不仅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而且也包含了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识。与“西辞”类似,“西出”是向哪出呢?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渭城,秦时咸阳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汉代改称渭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安西,是唐统治者为统辖西域少数民族而设置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天新疆库车附近。渭城、阳关、安西的相对位置如图2。

根据图2和诗文内容,“西出”是从渭城向西北走到阳关,接着向西北到安西。从大方向来说,与“西辞”不同,“西出”则是“向西走”的意思。

在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故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送别”即送亲人或朋友离开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因此,送别诗往往涉及“位置与方向”及地理方面的知识。例如,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也涉及了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及地理方面的知识。

上面的例子说明运用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益于对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可以将这样的问题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下面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这样的学习过程(见表1)。这样的设计既可以用于数学课程中“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也可以用于语文课程中古诗词的教学。

第9篇

最近整理听课笔记,看到了一则教学札记记录了这样三个教例:

1.这样导问启迪学生思维了吗?

教学《爱之链》一课,教师一连串地问:老妇人的车在这样的环境中抛锚了,内心会怎么想?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还有哪些词句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说说带给你的感受,老妇人凭什么确定店主就是需要帮助的人?读读女店主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补充女店主的话吗?(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看似活动,实则被动)

2.这样的导讲训练主题明确吗?

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教师安排了多处语言训练:借助媒体映示槐花开放的远景和近景,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训练表达。问学生还有谁也被槐花吸引了,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强调运用课文语言描述。让学生和槐乡的孩子一起过一个令人神往的槐花节,写一份请到槐乡来的邀请书,组织学生为槐乡节设计服装、美食套餐以及欢迎标语。(求多求全,缺失训练主题,超出教学要求)

3.这样导读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吗?

教学《蚁国英雄》一文,教师引导: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深深地打动你的心?在外层蚂蚁的壮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称蚂蚁为英雄,你有哪些体会?你认为这是怎样的蚂蚁?(文本有隋,教师欠情,何能移情)

症结――何以这样导

课堂精导是一门艺术,需要精心的设计,才能形成课堂的精彩。所谓“精导”,应能依据课程标准、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教师素养及风格,在有限的时间里,站在平等的课堂上,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的问题。以上教例让我们产生困惑,课堂上何以缺失“精导”呢?

1.文本解读欠准。在教学实践中,文本解读欠准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尊重文本的取向不准,即教师没有认真读文本,甚至没有读懂文本,当学生偏离文本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时,教师缺少正确引导。如教学《诚实与信任》一课,有学生提出“善意的谎言”也是诚实的,教师组织学生反复讨论,意见难以统一。这不仅耗时,也与文本的主流价值观不一致。如果教师对文本有准确的感悟,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及时引导,让学生回归到对文本的尊重上来。二是把握文本取向不准。如教学《山中访友》,学生对“古桥”的理解多种多样,教师唯书定论了一种解答。其实,学生有基本的理解和体验就可以了,规定的唯一答案,学生的思维也就被扼杀了。三是知识链接的取向不准。文本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链接是有学段要求的,前面举的第二个教例,明显是知识链接的缺失。只有对学段要求认识清晰,对学生已有知识了解清楚,因材施教,才能形成教学亮点。

2.角色定位欠妥。课堂是文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碰撞。尊重文本是基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应形成双向交流活动。强调主导作用,势必会形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前面的第一个教例就是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因而出现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强调学生主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了,课堂容易出现收不住场的现象。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课堂上就出现了针对狐狸是不是“聪明”争论不休的情景。出现角色定位欠妥的原因在于教师对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认识不足。组织者就要做到心中有文本,教学有计划,实施有方案,活动有主线,训练有主题。合作者就要做到交流合作有目标,活动过程有导向,平等之中有首席。引导者就要做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思维展开,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只有明确了角色定位,课堂才能形成教与学双向活动的统一,形成生动的、高效的课堂。

3.层次设计欠明。教学艺术如画画一样,层次感越强越诱人欣赏,又如章回小说,情节感越强越引人阅读。教学设计层次欠明,学生兴趣就难以激发,探究也缺少深度。如前面列举的第三个教例,教师试图从“感动”切入,体会蚂蚁的壮举,而学生却没有情感的酝酿,因而在谈感受时苍白无力。不妨这样切入:这是一场怎样的大火?在这场大火中,一群“蚁国英雄”诞生了,品一品课文中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它们是英雄?英雄告诉我们危险来临应该怎样做?这样组织教学,环环相扣,层次清晰,学生在收获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又如,教学《争论的故事》一课,教师重点放在反问句与争论言语的理解上,让学生说说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结果学生只知道结论,道理是怎样提出来的就不明白了。其实,教师只要稍加点拨便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写了几次对话?(两次)两次对话有什么不同?(第一次讲怎样吃,第二次讲理由)文脉理清了,再引导学生从词语、标点人手理解争论,教学有了层次,学生就会读书,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示范指导欠精。示范固然是教学引导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示范不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的示范就缺失了导的价值意义。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写字指导,教师的示范多是跟着书空,真正给予学生写字方法指导的实属少见。每一个汉字都有特点,只有掌握了其特点,指导才会有的放矢。如教学含有撇捺的字,可以教给学生规律,撇捺在上上盖下,撇捺在下下托上。再如,教学有宝盖头的字,宝盖头下无撇捺,上盖下;宝盖头下有撇捺,盖头缩小展撇捺。日积月累,学生就不是只会模仿了。又如朗读指导,教师的朗读不可谓不好,有时教师也问,听出哪里读得更有感情了吗?学生跟着读,语气相仿,但为什么这样读?学生浑然不知。类似于这样的示范,教师在引导学生说话、写话时也常能看到。教师都不明白示范的目的是什么,何来精导?

5.课堂预设欠活。教学预设是对文本的钻研,对教学的设计,但是,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设的效果,一切照“计”而行,看不到学生稍纵即逝的发问,更看不到教师机智的点拨。看着课堂热热闹闹,细细想想,这样顺畅的课堂背后,缺少生命的意蕴和情调,缺乏生成的灵动和智慧。因而,难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曾看到这样的公开课,教师面对四十多位学生以及上百位听课教师,一堂课教师除了板书时站在讲台前,其他时间一直穿行于学生之间传递着话筒,所有问题都是对答如流。凭心而论,这堂课的预设,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气氛热烈,现代媒体运用恰到好处,知识点学生基本掌握,教师自然满意。但反思一下,学生独特的个性理解能找到吗?学生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了吗?知识是要唤醒,潜能更要激活,没有学生心灵的自由,思想激荡,光有知识的传递,教学的意义又何在?这样的预设就是浅预设,浅预设必然导致精导的缺失。

对策――应该怎样导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精导”并非今日,真正让精导生成于课堂并不容易,联系教学实践,不妨找到一些方法。

1.就文本解读而言,强调人文与工具的统一。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特别强调人文性,但不能理解为人文性的绝对性。强调人文性,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一味强调工具性的矫正,强调人文性并不能否定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之本,人文性是语文之魂。语文教学如果外延无限扩大,就会导致语文学科的内涵飘忽不定,丧失其独立课程的意义,语文教学就会魂不附体,应该非常清晰地知道,缺少工具性的人文性是不存在的,只有让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在理解重点句:“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时,首先引导质疑:自己读读这句话,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问:为什么要走得很慢?为什么不停地捡鱼、扔鱼?为什么要用力地扔?接着让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自己反复读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解决这些问题。当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时,每一个学生都被小男孩的执著感动,被他的爱心感动。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他对小鱼的怜惜,男孩这个美好的形象,已经悄然成为同学们心里的榜样,这可谓一举三得。

2.就思维训练而言,强调学生的体验。新“课标”特别注重让学生体验。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思考,体验从何而来?一是以本为本,朗读而来。体验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如教学《金蝉脱壳》一课,一位教师抓住课文后面练习题这一重点,有的放矢,有层次地指导着读书:第一步,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第4自然段写了什么,让学生用“先……接着……最后……”描述,培养了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为下面的读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第二步,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怎样具体描写“我”聚精会神看到蝉脱壳的情景的。第三步,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让学生再读蝉的背脱出来的两句话,让学生从理解词语中体悟心情,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又让学生跳出文本,情感的熏陶,方法的归纳,水到渠成。二是品研文本,想象而来。文字是一种载体,品研语言文字,还原作者所要反映的各种事物的表象、意思,达到心领神会,可以引导想象来实现,这是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如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课文中许多词句写得比较简洁,但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已有条件,如环境、人物、事物等想象送别的场景。在想象中,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入,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心与心碰撞出情景交融一体的。在学生心中“杨柳”是物又似人,“沙鸥”是动物也有了人的感彩,“春水”成了感情的融合剂,如此等等,学生无不进入文本意境,驰骋于开阔的想象空间。三是融情于本,移情而来。教学要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移植到阅读对象上,体验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品的表现对象同喜怒,共哀乐,这样,学生便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到文字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当头饰“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和道具喷壶一拿出,学生立刻情绪激动,跃跃欲试,都想体验一下当小演员的感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一下子就被调动出来。教师提醒学生要依据文本表演,体现文本情感。果然,在课堂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自觉走进角色,用文本中的语言把课文内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还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