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cad课程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25 08:26: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cad课程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cad课程论文

第1篇

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打造一个cad/CAM综合实践平台,作为设计、工艺和制造类等理论课程的综合实践环节,通过引入CAD/CAM手段对典型工业产品进行正向或者逆向设计、工艺分析、零件制造与装配等社会化生产实践过程的模拟与演练,输出规范的设计文档、工艺文档、质检文件和制造实物,以巩固本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和工艺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程实施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为求职做准备。

2CAD/CAM课程设计改革的主要内容

2.1支撑平台的建设

支撑平台分为CAD/CAM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和CAD/CAM综合实践平台两大部分。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属于软设施,其主要职能是提供课程设计的命题、课程设计过程管理、教辅资料(优秀课程设计案例分析、设备操作视频和实验指导书等)管理、课程设计文档模板管理、在线释疑等。综合实践平台属于硬资源,包括CAD设计素材库、各种加工设备、测量仪器、工具量具等,该平台融合工程训练的硬件资源和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资源。

2.2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CAD/CAM课程设计应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进行,按照“提前组织、阶段跟进、规范作业”的原则进行教学组织。第一,提前组织:为保证学生在3周内完成指定任务,必须在课程设计开始前1个月布置设计任务,让学生分组选题、分工协作,根据课程设计内容进行知识的准备和自主学习。第二,阶段跟进: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及时掌握进度。线上指在CAD/CAM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平台上阶段性的指令,让学生提交阶段性成果以供考评;线下指在课程设计现场进行师生面对面交流。第三,规范作业:为有效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保证其安全、有效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需制定出规范、合理的操作流程与规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编制规范的作业流程,明确从选题到完成整个过程的操作流程和输出结果;2)编制规范的实验指导书,明确设备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3)编制课程设计各种文档的格式规范,保证文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3考核机制的改革

考核时间上,按照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分为设计评审、工艺评审和生产评审等多个阶段考核。考核方式上,分为学生自评(20%)、学生互评(20%)和教师评定(60%)3个层次。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激励。考核指标上,分内容合理性、完整性、创新性、完成时效性、格式规范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制定考评标准。设计阶段30%(方案设计10%,装配设计10%,零件设计10%),工艺阶段30%(加工工艺过程设计5%,工序设计5%,数控加工编程10%,资源需求汇总表5%,工艺设计说明书5%),生产阶段20%(设备操作5%,加工实物15%),质检阶段5%(试验大纲3%,检测报告2%),时效性5%,出勤情况10%。最终,对以上各项考评结果结合平时出勤情况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学生在课程设计上的总体得分。

3结语

第2篇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使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构建,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逐渐建立创新意识。同时解决了课时少、任务多的矛盾。为此,笔者提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基础型、提高性和创新型,每种类型包括不同的教学项目和教学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型的项目,达到不同的目的,如表1所示。

二、多层次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的制定

为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过程考核为主,对学生的必修实践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每个项目都有5个考核指标:工作态度、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或尺规绘图的熟练程度、出图的规范性、团队协作能力和勇于创新能力。5个必修项目加权平均值作为考核成绩。课外自选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参与分和获奖分,根据总得分给予物质奖励和证书。这样的考核标准更有利于全面、客观地放映学生的工程素质、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来很好的效果。

三、多层次实践教学效果验证

学院制图教研室将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入到土木工程制图与CAD课程中,对2012级和2013级土木工程专业共6个班进行了试点教学,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自我评价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项目学习,我慢慢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们还有额外的收获,我愿意喜欢学习这门课程;房屋建筑学任课老师的评价是:通过这次实践教学改革,能明显感到、看到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绘图的质量大大提高了;用人单位的评价是: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接受真正的职业训练,促使自己自觉认识社会和工作氛围,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工作作风,同时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过度。

第3篇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际的教学效果还存在着一定距离,如学生规范、精确制图的习惯、高效作图及独立打印出图的能力在学习阶段能掌握的学生很少,导致在后续的专业主干课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中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一工具”的优势,课程与实践应用脱节,更不要说真正应用到工作中了。形成如此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教学要求不够明确,与行业岗位实践要求脱节,课程内容过于程式、书本式的系统化,与专业特点及前后续课程衔接不够紧密;2)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无主动性;3)考核、评价的形式不能全面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而这些问题最终导致课程开始时学生很重视该课程的学习,但学习目的及对自己的要求不明确,课程结束时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高。

2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显然,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AutoCAD课程,这种过于程式化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不适合当前的学生学习现状及行业岗位要求,笔者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手段各教学环节,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与同行专家、老师共同探讨。

2.1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AutoCAD软件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同的专业,对该软件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对软件的命令和功能等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AutoCAD软件主要进行室内外环境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平面、顶棚、立面和剖面图的绘制,那么主要选取二维图形所需基础命令和操作内容讲授即可满足学生对基本操作部分的掌握要求。同时《AutoCAD绘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上接《制图与透视》《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下接多门专业核心课,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设置上还应与上下课程衔接好,像设计制图中的很多标准和规范,如线型、线宽、图框、标题栏的尺寸及格式等内容学生在学习AutoCAD时很容易遗忘,造成制图不规范,因此在AutoCAD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制图规范的内容应贯穿始终。同时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上,将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实际案例与制图流程融合到课程内容中,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AutoCAD教学要突出其应用性和服务性,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AutoCAD教学内容特点,可以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三大部分即操作基础、设计实务和综合应用实例,结合学生学习和心理特点,各部分内容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教学过程。重新调整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培养目标从软件操作的技能训练过渡到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础表现能力的培养,让软件真正成为专业制图的辅助工具。

2.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的调整就要求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操作入门阶段可以采用实例教学法,即教师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准备典型例题,教师演示,要求学生做出相同的实例,从简单图形如电视、棘轮到墙线轴网、墙体、窗等实例。这种教学模式并不以教材为中心逐个命令的详细讲解,教师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制作演练视频,让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保证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基础命令掌握后,设计实务阶段可以采用任务驱动下的“主题式”教学方法,即教师为学生安排“某主题设计”的具体任务,如给定某别墅室内或庭院景观平面图,要求学生准确临摹出该平面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需演示,只给出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关键性的提示和必要的指导。对各部分的尺寸如何分解、需用到哪些绘图和编辑命令等问题就需要学生思考分析后才能进行。学生完成任务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而每完成一次“主题任务”,对软件及专业知识就有了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积极性。这两个阶段学习的内容基本以临摹为主,但笔者认为软件类基础课程的临摹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对软件本身的操作能更熟悉,对于专业设计知识也有了基本的掌握。最后综合实例阶段,可以采用与实际工程项目贴近或社会化考证要求相衔接的项目导向法。如以任务书的形式,选定校园某代表性建筑,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和绘制该建筑周边给定范围的环境景观设计方案的平、立或剖面图。学生在完成该综合实例时既要使用AutoCAD软件又要结合相关课程知识,同时还要兼顾专业制图规范与要求。

2.3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AutoCAD软件是大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绘图软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软件学习与掌握的思路和方法同样重要,如执行命令时切忌生搬硬套,要时刻提醒学生看命令行的提示,看懂提示并根据提示进行操作,这是掌握AutoCAD软件绘图图形的关键点。同时,如果仍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很难调动起来,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如在综合实例阶段,教师下发任务书后需要精心设计训练课题的流程,使学生从前期方案资料的准备与参考,草图定稿,再到软件表现及方案的表达说明及观摩评价,整个过程积极参与其中,学生自主学习及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2.4考试、考核方式

考核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点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对教师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以反馈,而并非简单地评价学生学习的优与劣。针对课程内容特点,采用过程考核为主,结合集中考核,过程考核的优点在于及时督促学生检测本阶段学习中的遗漏点,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适当压力,同时教师也能根据考核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集中考核,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要求的专业图绘制,考核内容可以和社会考证要求相接轨,如室内设计员、景观设计师职业认证等,考核均以现场评分的方式成绩。根据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考核方式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包括上课时的实例操作这种过程考核以及根据教学内容组织的集中考核。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能比较客观地考查学生绘图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CAD+SU技术;高职景观设计教学;三维空间

一、高职教育在当前景观设计中扮演的角色

现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城市建设急剧增长,景观行业也迎来了美好的时代,但是随之而来的矛盾也产生了,景观设计在国内起步晚,基础弱,给景观设计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正是基于上述景观设计在我国的尴尬现状,产生了本论文基于高职教育的景观设计,利用CAD+SU技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使面向设计生产一线的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能胜任诸多复杂的设计任务。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指出了高职教育在当前景观设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高职教育提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即用实际项目作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流程是这样的:构思,在纸上绘制草图,推敲后定下大概方案,用CAD来绘制推敲好的方案,然后把绘制好的CAD图转换到三维软件中进行三维效果的制作,以前用的较多的是3DMAX,但3DMAX要经过建模、建模、渲染后效果才看得到,渲染的时间很长,中途很难中止进行修改方案,而SU草图大师则能够在方案构思的过程中不断修改,CAD文件导入后,很快就能出立体效果,简单易学,非常适合我们的高职学生,也适应了当下景观设计的现状。

二、CAD+SU技术在高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CAD+SU技术在高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主要是研究CAD作为平面绘图的软件如何与SU草图大师相结合,通过SU草图大师的设计流程的学习,运用三维空间对景观的模拟,在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效果。CAD作为工程制图软件,具有绘图精准、功能强大,难于完全掌握的特点,且在景观设计中主要针对平面设计。SU作为效果表现软件,具有表现迅速、功能简单易于上手的特点,主要针对三维设计。由此可见,上述两个软件在各个功能项目上成互补的关系。针对当前我国高职景观设计教学现状,我们在从CAD做的二维平面在向三维转换的软件中选择了SU草图大师,利用两者长处分别应用于景观设计的不同设计阶段,使得两者在景观设计中发挥各自的长处,并互补各自的短处,通过两者的组合使用为整个景观设计流程提供更为快捷、直观的设计方式。景观设计是一个空间的设计过程,所以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空间营造,SU草图大师对初学者来说无疑对空间尺度和形态的把握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课题设计和毕业设计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对空间、尺度的把握很差,比如楼梯的高度、汀步的高度大小体量等等,不胜枚举,通过SU草图大师可以提高学生对空间尺度、空间形态的感性认识,然后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很直观,自己也能很快发现不对的地方,空间感受也很强,通过三维空间的营造,对学生来说,和以往只在图纸上推敲,或者漫长的效果图制作等待,SU草图大师无疑把学生释放出来,发挥学生更大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本论文选用的两个软件中,CAD只涉及初级的绘图功能,而SU本身为操作简单的软件,所以对高职学生来说是最为合适的景观设计制图软件。在当下景观设计公司中,对景观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运用到的较多软件有:CAD、Photoshop、3Dmax、SU、VR等,因为景观设计的特殊性,对于其设计制图和表现,现在仍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手绘混合使用,尤其是景观设计表现,虽然其他相关行业,如建筑设计表现基本全部使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完成,但是由于景观表现真实性的难度较大,现有的计算机技术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故SU成为表现软件缺乏情况的首选,且当下不少景观设计公司也较多地选用SU作为制作景观设计表现的软件。因此本论文对于CAD和SU两种软件的选择也是符合当前计算机辅助景观设计的实际情况。通过CAD+SU技术在高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使学生能熟练运用CAD与SU软件,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上能更好地表达方案,与老师互动,交流更加便捷,在步入工作岗位上,能直接和甲方沟通,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结语

CAD与SU相结合使用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优越性。它必将为高职景观设计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符合新时期高职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的需要。通过分析,CAD与SU相结合使用技术的应用在高职景观设计教学领域是必要和可行的,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使学生能成为面向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真正做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真正促使学生更好地就业或创业,真正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汪媛媛.3D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森林景观设计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1,9(4).

第5篇

关键词 模拟集成电路 CAD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006—01

在当今信息时代,微电子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集成电路( Integrated Circuit, IC)作为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整个信息产业和信息社会最根本的技术基础。发展IC产业对提高技术的创新基础和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化政治、经济竞争的战略产业。模拟集成电路是现实世界和数字化系统之间的桥梁,是现代信息化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发展电子信息化,必须发展模拟IC技术。为了提高我国模拟IC电路的水平,不但要在产业化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还需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事实上,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是一个实践性较强、实践内容多的微电子学专业的专业方向,因而在教学课程设置时不仅要努力加强理论教学,还需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模拟集成电路CAD》课程作为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根据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笔者多年集成电路实际工程经验以及多年教学实践,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模拟集成电路CAD》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一、理论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能力为目标

《模拟集成电路CAD》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一门核心基础课,与其他电路基础课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模拟集成电路具有概念细节多、理论较抽象、工程特征突出、电路结构多样等特点,在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较难学习。在设置授课内容时,不仅要夯实专业基础和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还要尽量避免与《模拟CMOS集成电路》等课程的知识重复的问题。

根据教学大纲以及课程内容设置原则,《模拟集成电路CAD》理论教学定为32学时,并将讲授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MOS仿真模型及CMOS模拟集成电路CAD;第二部分,单元电路设计、仿真及分析;第三部分,偏置电路设计、仿真及分析;第四部,跨导放大器设计。在授课过程中,以简单CMOS模拟集成电路基本单元分析为主,复杂CMOS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为辅;以分析能力培养为主,设计能力培养为辅;激励学生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兴趣。

二、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

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建立起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流程的概念、熟练掌握各个环境的工具使用,能解决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仿真过程出现的问题,促使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因而设置合理的实验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Cadence、Synopsys、Mentor等最主流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厂商提供的EDA工具是目前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能尽快进入角色,有必要使学生学习使用这类先进的EDA工具,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掌握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根据这一原则,《模拟集成电路CAD》实验教学定为32学时,并开设如下几个实验:实验一,IC设计工具—Cadence的ADE与版图大师等的使用;实验二,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的设计、版图绘制与验证;实验三,CMOS带隙基准参考的设计、版图绘制与验证。在实验过程中,一人为一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体系确定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换,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成果。

针对CMOS模拟集成电路具有概念细节多、理论较抽象、工程特征突出、电路结构多样等特点,在(下转第10页)(上接第6页)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黑板板书为辅,同时在课堂上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当前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趋势及其技术特点,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对学习的结果做出评估,是反映教学效果的手段。而课程开设能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课程的考核方式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为试卷笔试与平时成绩结合的方式。针对《模拟CMOS集成电路》课程特点,考核方式作如下尝试: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采用提交论文和现场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针对课程的重点知识点,设计几个课外小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电路设计并撰写小论文,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动手能力。在每个题目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在提交论文时做好答辩ppt,并利用专门时间进行5分钟左右的答辩,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提问。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实践性环节,强化技能水平的提高。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与创新的过程。要实现《模拟集成电路CAD》这门课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还有待与同仁一道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加强与同行交流学习,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以期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世六.军用微电子技术发展战略思考[J].微电子学,2004,34(1):l—6.

第6篇

[关键词]NX(UG) 机制本科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孙芹(1979- ),女,山东威海人,山东英才学院机械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数控加工。(山东 济南 2501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当今社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机遇与挑战,制造业只有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及现代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成果,并应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才能不断推出新品,富有竞争力。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以及智能化是使传统制造系统成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先进制造系统的最主要内容。目前,在众多企业中广泛应用的CAD/CAM技术是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成功渗入传统制造业的结果。

为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熟练掌握一门CAD/CAM软件,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山东英才学院结合机制专业的自身特点,选择NX(UG)作为CAD/CAM教学软件。通过到兄弟院校走访调研发现,在教学过程中,CAD/CAM单独作为一门课程一般开设在第六学期或第七学期,虽然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起到连接作用,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提供好的绘图工具。但作为一门课程,学生学完后,很难做到融会贯通,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枯燥的机械课程变得简单易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在机制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NX的CAD/CAM一体化功能来辅助教学,实践表明,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一、NX软件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NX 三维造型模块

“机械制图”是工科重要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机械工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以形体构造和图形表达为核心,以形象思维为主线,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创新构形能力等工程科学的基本素质,并为进一步学习机械设计类、机械制造类和工程实践类后续课程提供必备的制图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制图的教学过程中,仍以讲授为主,部分教学环节借助模型和挂图等辅助工具,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建立空间思维相对困难,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太难学,从而对课程产生了厌倦,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到了高年级,进入专业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反而不会画图了。毕业后,进入社会,就业将更加困难。因此,尝试将NX软件引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环节。建立机械制图虚拟模型库,让学生有整体的概念,通过旋转、剖切三维图形,可以对三维模型进行动态仿真,让学生理解模型各个方向的形状,增加图形的直观性,搭建投影和三维实体之间的桥梁,这样再来学习制图的投影原理及其他表达方式,将变得非常轻松。同时,NX为参数化建模,方便对模型进行修改,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变化,及时修改模型。可将模型库上传到网络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数控机床编程”课程中的应用——NX加工模块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是机械制造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大部分院校数控机床编程主要以手工编程为主,讲授数控车床编程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手工编程的内容也会借助NX软件,讲授自动编程应如何实现。如在车削的教学过程中,相应会讲解轴类零件、螺纹类零件、综合实例等自动编程过程,通过手工程序和自动生成程序的对比,学生对编程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喜欢数控编程课程,为机床实训打下基础。

手工编程虽然有不少优点,如方便快捷,可以省略很多走空刀的地方,能最大地优化加工路径等。但手工编程无法编制复杂工件,如非常规曲面的程序编制,同时手工编程对编程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一个点计算错误,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当手工编程无法完成或是编程比较困难的零件,可以通过自动编程完成,NX软件有强大的数控加工CAM模块,包括平面铣削、型腔铣削和深度铣削、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削、多轴铣削和孔加工等,基本可以加工任意复杂的曲面。NX数控加工的一般流程为零件3D建模—指定工艺方案—进入CAM环境—创建程序节点、创建刀具节点、创建几何节点、创建加工方法节点—设定参数—生成刀轨并验证—机床后置处理—数控程序(NC代码)。

三、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NX仿真、装配和工程图模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设计两部分,以机械原理部分学习过程中的四连杆机构为例,在学习四连杆机构时,如果仅仅通过理论讲解,学生对四连杆的运动特性理解的不够充分,可以利用NX运动仿真模块,首先通过三维建模,虚拟装配,设定连杆,设定驱动,完成平面四连杆机构的三维动画运动仿模拟。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完后,要进行课程设计。以减速器课程设计为例,学生要完成减速器装配图及零件图的绘制。给定参数后,如果学生凭空想象,采用二维软件即使完成了减速器的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也不知道所绘制的减速器各零件间是否会产生干涉,能否保证加工后的零件能够安装。因此,可以利用NX的装配模块,将所设计的减速器零部件进行装配,通过仿真建模,查看各个零部件之间是否存在干涉,为后续加工的零件的顺利装配打下基础。并且,NX软件可以将三维模型转换为二维工程图形。如果零部件模型尺寸进行了修改,装配图形也会自动做相应的修改。

四、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应用——NX 综合运用

毕业(论文)设计是每个本科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为:数控机床操作岗位(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机床的机床操作工),数控工艺技术岗位(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师、数控工艺文件管理员、数控程序编写技术员、电脑绘图员等),普通机电设备设计师助理等技术工作岗位,这些岗位的共同特点是动起手来能干活,拿起电脑可设计。因此,毕业设计对他们来说尤其重要,毕业论好了,进入企业后,就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

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减少理论型、研究型论文,要求毕业论文题目需“来自企业”,即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既要包含设计又要包含制造,而且学生必须在数控机床上至少加工出毕业论文中的一个中等复杂的零件,若能借助NX软件,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并对刀路和程序进行优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为工作后以最短的时间适应企业要求奠定基础。

五、在机制专业各种大赛中的应用――NX 提升

虽然将NX软件融入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明显,但由于课时的限制, NX软件强大的功能模块,教学过程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模块不能深入讲解,一般是按照一定的讲课模式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解的思路和方法肯定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针对学生的不同要求,鼓励学生参加竞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主要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数控大赛、山东省机电产品设计大赛和全国3D大赛等。在每项技能竞赛中,都要求学生完成真实的产品,大赛的环境更接近于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大赛,学生会对NX软件更加的熟悉,对自己感兴趣的模块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大赛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自身的设计、制造和创新能力,拓宽将来的就业范围,提高了就业机会。教师通过指导大赛,与学生进行沟通,更了解学生的想法。通过参加大赛,与其他院校进行交流,相互借鉴,获得更多的信息,把握更新的教学理念,并不断渗透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更贴近实际,使本来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技能大赛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足,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把NX(UG)软件应用于机制本科“机械制图”“数控机床编程”“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中,使学生感觉枯燥、难懂专业课程变得生动、易懂、易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和各种大赛中,充分合理地选用NX软件的相应模块,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学习需求,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可使教学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能贴近社会实践的要求。学生上学期间打下的坚实基础,也为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德蓉,何玉林,李彩霞.基于CBR的“CAD/CAM技术-UG”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6).

[2]焦丽丽.UG软件用于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J].装备制造技术,2008(12).

[3]严潮红,夏建生,王旭华,等.基于UG NX的工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畅为航,段江军,张洪峰.基于UG软件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09(12).

第7篇

论文关键词:CAD绘图,制图,融合,教学

 

《建筑工程制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与专业相关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学生读、绘专业图样的技能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实训、毕业实训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后工作中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建筑CAD》是提高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计算机绘图技能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制各种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利用绘图软件进行图形处理的能力。该课程内容是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工程制图的一部分。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这两门课程单独的理论基础基本成熟。随着计算机制图的普及,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出现,对传统教学产生了极大冲击,如何做到两门课程的融会贯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在两门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筑工程制图中融合CAD技术的教学法,课程在结构体系上强调建筑制图的主体性和CAD软件的工具性,体现了建筑制图的方法和步骤与CAD命令的融合性。课程注意CAD命令的取舍,根据建筑制图的需要选择命令,使学生在复杂的软件体系面前能“避虚就实”,直指目标。课程定位在让学生做“熟练绘图手”而不是CAD专家的层面上CAD绘图,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习得绘图知识,掌握绘图技能,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技能体系。主要的改革实践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 “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原则,依据 “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基本原则,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并进,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将图学理论和CAD的训练结合,边学边做,强调学做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即课程中设定几个情景,根据这些情景任务安排课程内容,先让学生画,然后再讲制图原理、规范、CAD中的一些工具条的使用,一些简便方法,从而达到图学理论和CAD的熟练运用。在学时分配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学时,改善实训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的整合

根据学生将来主要从事工作的性质,将教学重点放在工程图的投影原理、视图投影的规律。在讲解制图原理时,不应仅局限于点、线、面、体,应把简单建筑形体的三视图及其表达方式作为教学重点。CAD毕竟只是绘制工程图样的一种工具,在融合计算机CAD绘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把制图的基础理论讲解清楚,再讲解CAD的基本命令。对于二者存在的共同之处可以同时讲解,譬如在讲解绘制建筑施工图的时候,不管是手工绘图还是CAD软件绘图都必须讲解《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中有关图纸的幅面、图框、字体、比例、图线及尺寸标注等部分内容,《建筑工程制图》课程中是具体介绍如何在图纸上表达此部分内容,《建筑CAD》课程是需要讲解清楚这些内容如何在CAD软件中设置正确的样式与尺寸以及正确快速的使用,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把两门课程融合起来先介绍基本的制图规范及要求,再结合CAD软件讲解绘图前准备工作的设置方法与要求,利用多媒体演示相应的绘图命令,并要求学生立即上机操作练习CAD绘图,既巩固了所学制图的内容,又把所学内容付诸到实际绘图中去,实践训练时先手工绘制图形以掌握基本制图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CAD软件辅助绘制图形,提高绘图速度。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演示教学进行绘图和读图,《建筑CAD》课程一般是采用在计算机机房中先讲理论再上机操作的模式进行教学,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把两门课程融合进行授课,打破传统教材按照章节逐条讲述概念、理论的教学方法,每堂课设定一个课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课题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站。

3.1讲练结合:教师先集中精讲基本概念、画图方法和CAD对应基本命令的操作,然进行课堂先手工再CAD软件的绘图练习,教师现场指导、检查,同一份图样在手工与CAD绘图软件双重绘制下加深对图样的理解与读图,同时对完成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对没有掌握的同学随时集中辅导,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直观教学:对于比较抽象的组合体,利用自制、购买的实物模型等教具和CAD软件制作三维的电子模型以及多媒体技术制作的电子课件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空间-平面-空间”的思维,同时掌握CAD中的三维命令的操作方法。

3.3讨论式案例教学:在讲专业制图时,强调“实用”与“精通”。“实用”是指通过一套建筑施工图的阅读与绘制过程给学生提供读图、绘图的步骤以及绘图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学生拿来就可以使用,上岗就可以上手。“精通”是指通过对典型例图的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地发掘软件的绘图功能,并逐步掌握一些绘图实践中十分便捷的技巧,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在讲解时,教师提供一套完整的建筑与结构施工图,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的代表回答教师的提问,最终在绘图的练习中,同样以本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分别手绘和CAD软件绘制完成几张施工图,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通过此项练习发挥了学生的主动能力,不仅提高学生的读图与手工绘图的能力,还有助于计算机绘图能力的深化,同时还可以掌握建筑C A D 绘制建筑施工图样的一些技巧,增强计算机绘图能力。

4.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常规的实践绘图与读图之外,通过组织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对制图课的兴趣与重视程度。第二课堂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学习生活CAD绘图,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成立了学生CAD协会,设置专门教师进行指导,为对CAD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交流空间。每学年由制图教师组织各类制图竞赛和专题讲座,如工程字竞赛、CAD绘图竞赛、模型测绘竞赛等,并为优胜者颁发证书及奖品。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模块层面的“双证”互通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思路是,按照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教学的规律,将相同、相近的能力进行归纳和组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形成课程模块。本课程学完之后,结合职业技能模块,针对职业岗位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鼓励学生考取CAD绘图员证书,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对制图课的重视程度,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5. 结束语

《建筑CAD》与《建筑工程制图》课程的有机结合, 是制图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制图融合CAD技术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结合正确的制图理论、制图标准,在传统的制图课程中融入绘图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使制图课教学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计算机绘图的直观演示开阔了学生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对于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图纸的质量以及毕业后能快速适应承担工作任务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易晓园.《建筑CAD》课程教学的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2009,17:184刊

[2]李红群.AUTOCAD与建筑制图组合教学方法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2:168

[3]卢传贤等.《土木工程制图》[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

第8篇

关键词:模具;CAD/CAM技术;独立学院

Abstract: Mold industry is " the mother of industry " in the world, its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 become the measure of a country's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product manufacturing level important symbol. CAD/CAM technology in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application, so that the mold production technology level and cont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a qualitative leap. This article on the CAD/CAM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mould majo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computer aided software in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erence.

Key words : die; CAD/CAM technology; Independent College

中图分类号:TG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概述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也是发展和实现少、无切削技术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行业中,有60%-80%的零部件都需要模具加工,轻工制品的生产中应用模具更多,因此模具行业有“百业之母”的美誉。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艺水平和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CAD/CAM技术是设计人员和产品制造工艺设计人员在CAD/CAM系统的辅助下,根据设计和制造程序进行设计和制造的一项新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CAD/CAM技术发展很快。根据有关调查显示,CAD/CAM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模具生产企业。随着CAD/CAM技术的广泛使用,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和科技含量将有质的飞跃。采用CAD/CAM技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生产革命化的措施,也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在模具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模具技术的发展,进行实施教学。将行业的新技能融入到教学中,培养与企业需求“对口”的技术人才。因此,CAD/CAM技术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2 模具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出CAD/CAM技术

独立学院是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传统的模具生产技术以手工绘图,手工操纵加工为主,所以需要手工绘图能力与手工操作技能高的人才。而现代的模具生产技术普遍以CAD/CAM技术为主,作为为企业培养人才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要突出CAD/CAM技术的重要性。通过研究,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上作了如下安排:

第一学期: 安排2周的Auto CAD软件学习,掌握Auto CAD软件的二维绘图命令。

第二学期: 安排3周的UG/PROE软件学习,掌握三维绘图技术。

第三学期: 安排2周的模具CAD/CAM软件实习,掌握模具运动仿真及零件的加工仿真,输出加工程序。

3CAD/CAM技术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第五学期:将CAD/CAM技术与《模具测绘实习》课程相结合。《模具测绘实习》课程是学生在学完机械制图课程后进行的综合运用制图基本知识,学会零部件测绘和提高绘图能力,了解模具结构的一次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具的拆卸方法,零部件的测量技术,进一步巩固徒手绘图和尺规绘图能力,最终将测绘的尺规绘图图纸转换成计算机二维图和三维图,提高计算机绘图能力。

第六学期:将CAD/CAM技术与《模具课程设计》课程相结合。模具课程设计是模具专业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模具设计知识,系统地进行模具设计,从材料工艺性分析、成型工艺的编制到模具结构的设计全过程,为缩短上岗适应期奠定工程实践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掌握传统模具设计方法的同时,要求学生运用CAD/CAM技术完成模具的整个设计工作,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新技术,适应现代模具企业的人才需求。

第七学期:将CAD/CAM技术与《数控加工操作实训》课程相结合。通过此实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消化数控机床基本内容,了解数控机床编程的特点和步骤,深化工艺处理技术和编程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运用CAD/CAM技术完成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仿真,并输出加工程序,对程序进行调整后最终在数控机床上实现真加工。

第八学期:将CAD/CAM技术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本毕业设计是一项必修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在学生已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后,通过专题研究、论文综述、工程设计、软件工程等方式,综合应用和深化本专业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设计的课题,实现学生CAD/CAM技术应用的最大化。使学生在临毕业前,其CAD/CAM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更全面、综合性的训练。

4CAD/CAM技术应用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CAD/CAM技术具有色彩鲜明、直观性强的特点。《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模具专业的两门综合性很强的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利用CAD/CAM技术特点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感知、理解书本知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能增强学生对CAD/CAM技术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模具结构时,结合模具CAD/CAM技术的三维造型进行讲解,各组成零件及其相对位置关系都一目了然,非常清楚;在讲授模具的动作原理时,通过播放模具运动的模拟动画,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模具的运动过程,教师结合动画进行讲解,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使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5 总结

随着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将愈演愈烈,短周期、高质量、长寿命的模具是模具行业和用户的追求,这必将使CAD/ CAM技术全面深入地应用于模具行业中。而作为为模具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在模具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将CAD/CAM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始终,使学生真正掌握该项技术,实现与企业设计软件应用的零过渡。

参考文献:

第9篇

论文摘要:鉴于CAD/CAPP/CAM技术日益重要,文章研究CAD/CAPP/CAM课程的教学过程,根据该课程教学现状,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多项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充分实现该课程教学目的、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CAD/CAPP/CAM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汽车和纺织机建筑等领域,已成为衡量制造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CAD/CAPP/CAM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数控技术、有限单元分析法、计算机仿真、最优化设计和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等多门学科,从而在统一的计算机平台上进行产品的设计、分析计算和数控编程等工作,能够大大提高产品开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已成为现代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CAD/CAPP/CAM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应用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各大院校都相继开设了“CAD/CAPP/CAM基础”这门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产品现代设计和制造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希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掌握这门新兴技术,培养适应现代工程领域需求的人才。因此,对课程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CAD/CAPP/CAM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有效地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和基本技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一、课程现状

CAD/CAPP/CAM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基础及其相关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等。但同时,CAD/CAPP/CAM技术涉及的知识点又比较分散。目前,有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教材较多,课程知识体系基本相同,知识点较全面,课程内容也比较前沿,涵盖了很多先进制造技术。

在高等教育中,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由于高校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方式讲授“CAD/CAPP/CAM基础”课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效果较差。教授该门课程的老师必须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且很多知识都涉及当前的新知识,或者较新的软件,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这是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此外,学生的能力也有较大差别,部分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勇敢面对,造成问题积压,缺乏学习主动性。这些问题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特点

(1)课程的应用性较强。应用CAD/CAPP/CAM技术主要是为了改善产品设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辅助功能为生产提供便利。因此,除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以外,CAD/CAPP/CAM技术的实际应用十分重要。

(2)课程的系统性较强。“CAD/CAPP/CAM基础”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其中,计算机技术是基础,无论是CAD、CAPP还是CAM,都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辅助技术应用的。要实现这些辅助功能,就必须具备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编程语言和计算机辅助绘图及工艺基本知识。随着计算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CAD/CAPP/CAM也逐渐由“辅助”变成了“智能化”、“自动化”。此外,设计的客体是产品,它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的核心,从最初论证到设计完成再到加工与制造,其过程具有极强的系统性。

(3)各学科特色比较鲜明。如CAD主要用于产品的几何造型设计和论证,CAPP主要用于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工艺路线的制定,CAM主要用于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此外,还涉及CAE,其主要用于模拟仿真、分析产品工艺性能及优化设计。各学科之间不仅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CAD/CAPP/CAM基础”这门课程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基本上涵盖了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图形处理技术、工程分析技术、数据库和优化设计等多学科的内容,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应用课程。目前,在普通高校的专业设计教育中,该门课程大多处于选修课的地位,专业课学时较短,在规定的时间安排中,很难将课程内容全面而详细地讲授给学生。同时,由于时间所限,学生的实践课时得不到保证,从而削弱了该课程的应用性目的。

(2)硬件设施缺乏。目前,除了某些重点院校,一般普通高校的学生人数和学校的教学条件存在明显的矛盾,学校为此也在努力改善各方面的教学条件,但硬件设施的改善很难跟上软件的发展速度,导致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以后,便不再想其他,以至于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3)教学内容与手段相对简化。目前,多数高校机械专业的老师对CAD/CAPP/CAM软件的讲解,基本上以CAD模型设计,特别是以单一的零件设计为主,至于CAE、CAPP、CAM等部分理论讲解较多,实践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就业以后,除了简单使用软件以外,几乎很难实现应用,学习该课程的价值也无法得到体现。同时,由于本学科内容较宽泛,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程缺乏兴趣,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此外,由于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大多数高校教学方式单一乏味,教学围绕教材转,使得学生缺乏应用能力。不过,确有部分高校采取多种手段进行CAD/CAPP/CAM的实践教学,通过平时上机练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手段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因此,在高校教学中,既要更新CAD/CAPP/CAM课程的教学理念,又要强调培养CAD/CAPP/CAM软件的应用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

三、解决问题途径的初步探索

1.思想充分重视

高校要从教学理念的高度来重视CAD/CAPP/CAM课程,应该将该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充分重视该课程。否则,学生不仅对理论知识囫囵吞枣,实际应用能力更无从谈起。有了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才能提高教师不断寻找和提升教学方法的动力,最终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2.不断完善教学设备

应该不断完善教学设备,适时增加相关硬件与软件配置,及时进行软件更新,对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确保教学正常进行,同时建议有条件时开放CAD机房,使学生课外也能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锻炼应用。

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教师应该不囿于现有教材,而不断尝试对教材进行更新,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结合本课程实际进行教学活动。如选择一些相对较新的软件来教学生,这样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如果还是围绕教材转,则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应注意课程的关联性与针对性。由于该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其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讲课时必须以某一软件作为主讲,同时联系其他软件进行讲解,做到重点突出,并且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以提高讲课效率。

4.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1)教师应该简要讲解“CAD/CAPP/CAM基础”相关软件基本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应该尽量让学生构思出某个产品,鼓励学生多动手进行产品的造型、模拟仿真与分析。通过“CAD/CAPP/CAM课程”教学过程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环境,这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学校资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建立开放性的“CAD/CAPP/CAM教学与实验”平台,积极开设“CAD/CAPP/CAM综合训练”课程,将零件设计和数控加工等环节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彻底了解机械产品的开发流程,切实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总结

“CAD/CAPP/CAM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教学目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校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胡伟,魏昕,谢小柱.“CAD\CAM\CAPP\CAE课程综合训练”教学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76-77.

[2]金宁,焦丽,刘雨搏.CAD/CAM 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201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