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时间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2-06-21 13:07: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时间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时间管理

第1篇

焦虑是人们常会出现的一种情绪状态。随着高校扩招,现在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如何在有限的大学四年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的能力至关重要。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与挑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出现焦虑等情绪状态,而且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对高中生来说存在一定的自由度,其普遍存在管理学习、社团活动与休息的时间问题,如果时间分配不恰当,时间利用率不高,则大学生会由于一些任务没有完成而产生焦虑情绪。

Britton等[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人的时间管理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类比,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型,将时间管理分为宏观、中间和微观三个水平的成分。对于时间管理倾向维度的划分,黄希庭、张志杰[2]参考了其他领域中有关时间管理的论述,并结合价值观研究、自我监控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研究,初步提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的三维度结构。时间价值感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从而驱使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而行动,对个体驾驭时间具有动力或导向作用;时间监控感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体现在一系列的外显活动中;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因素。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科学合理的管理与利用时间,缓解压力,减少焦虑等负性情绪的产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无论在校园中还是社会中,都能很好的适应环境,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

一方法

(一)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采用匿名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64份,收回问卷158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的问卷8份,剩余有效问卷150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1.5%。其中有效问卷中,男性73人,女性77人;大一38人,大二37人,大三38人,大四37人。

(二)测量工具

1时间管理倾向量表

采用黄希庭、张志杰等[2]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简称ATMD)。该量表共44个项目,分为三个分量表,即时间价值感分量表(10个题项)、时间监控感分量表(24个题项)、时间效能感分量表(10个题项)。各分量表均按5点计分。分数越高,证明时间管理情况越好。该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

2焦虑量表

采用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3](Self-Rating Anxiety Seale,SAS)。该量表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为自评量表,用于评出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分数越高,证明焦虑程度越高。它已作为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一种被广泛使用且有良好信效度的自评工具。

(三)研究程序

将两份量表整合在一起,同时发放给每一个被试,由主试统一宣读指导语说明问卷作答要求。问卷收回后,剔除回答不全或有明显反应偏向的无效问卷,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经过初步整理后,将焦虑量表中反向题进行分数转换,然后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仅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时间监控感上差异显著,F(1,142)=0.09,p

(二)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与焦虑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得出,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也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

(三)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对焦虑的回归分析

以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分量表得分为自变量,以焦虑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显示:进入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焦虑的回归方程的变量为时间效能感,且时间效能感对焦虑又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其对焦虑的解释变异量为16.7%。

三讨论

(一)性别和年级对时间管理倾向及其相关维度、焦虑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焦虑、时间管理倾向、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上均无显著差异,而在时间监控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体现为男生的时间监控感比女生要好一些。这说明男生更善于对自己的时间管理和利用进行反思,适时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前人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性别在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焦虑以及时间管理倾向和其各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5]。他们的研究发现,大二和大四的焦虑情绪显著高于大一,这可能是由于大二或大四的压力过大,尤其是大四的就业压力或考研压力过大。因此,关于人口学变量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发现,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r = -0.21~-0.40,p

四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仅在时间监控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时间监控感好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焦虑上的差异皆不显著;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时间效能感对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首先,应该加强大学生对时间进行科学管理的意识。时间管理倾向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自己管理时间的行为,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不仅能够保障学到基本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更多地利用时间来参与学校活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此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在校男女大学生进行科学管理时间的意识的培养。

其次,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计划的训练。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开展学习计划制定、社团活动计划制定等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并让大学生学会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已经制定的计划,从而让大学生的学习和休闲张弛有度。

最后,建立大学生对科学管理时间的效能感。可以开展相关的心理活动训练,提高他们对自己能够科学管理时间的自信,这对减轻大学生的焦虑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Britton, B.K.,& Tesser, A. Effects of time-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llege grade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1,83:405-410.

[2]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王振宇,迟玉芳.焦虑自评量表[D].上海精神医学, 1984,3:73.

[4]张丽娟,董好叶.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0(4): 60-62.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分析;日常作息

作者简介:程雁鹏(1990-),男,河南延津人,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山西?太原?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学生自主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33-02

时间是物质变化的一个过程,如果物质没有变化,时间就不存在,就算存在,它也没有任何意义。时间的意义在于它是人最大的成本,同样也是每个人的资本和财富。正在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时间更显得弥足珍贵,没有办法改变它的长度,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时间的利用效率,做到争分夺秒、专心致志。同时这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职场生活各种资源管理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如此,时间管理与生活、学习、性格、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密不可分,并且为正相关关系。因此,有效地时间管理,是大学生应该掌握并熟悉的一种基本本领。

北京师范大学张小方的研究发现73.3%的大学生认为在时间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在上海组织了一个模拟求职训练营,吸引了众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测试中以时间观念为重要的一项。测试结果显示九成大学生不会管理时间。

本文以时间利用管理为出发点,通过调查分析试图得到现今太原市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以及时间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为当代太原市大学生做出合理的引导,为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和相关部门有效管理做出更有效的科学依据。

一、研究设想

时间管理的合理性是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实现自我有效管理的核心问题,它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程度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行为。基于此,调查从详细的日常作息安排开始,为了提高调查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特意将日常作息安排调查分为平时与周末。并根据结果,进一步提出各种相关问题。问题分为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大类。最后引导性的提出是否愿意接受时间管理方面的指导以及喜欢什么样的指导等解决实际现状的开拓性问题,以此为学校相关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数据。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太原市各大高校学生进行抽查,着重了解大学生一天时间安排情况以及时间管理上的困惑。例如,一天当中每个时间段的安排,以及影响自身时间规划执行的主要因素等等。调查对象客观全面,包括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等8所高校。调查对象随机,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收回问卷1000份,剔除问卷回答中相互矛盾或者随意勾划的无效问卷99份,有效问卷共901份。

然后,将问卷的问题和答案进行编码并输Excel中,通过筛选、查找、数据透视等功能,将答案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调查小组成员多次进行数据核对和相关问题讨论,发现问题后及时改正并分析其原因。在问卷答案编码清单中,提出了前10位高频词(见表1),在提出高频词后,小组对其进行深度讨论,以便得出其出现的原因、结果以及对时间管理的影响。

表1?问卷调查答案高频词

时间规划具体执行 需要指导 心中规划 不太满意

十分重要也渴望能管理好时间 不习惯拒绝别人 自制力不强

不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看书自学 有序摆放物品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通过严密紧张的讨论,太原市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自我时间管理满意度较低

数据显示,仅5%的学生对自己的大学时间管理表示非常满意,意味着大部分学生知道自己的时间管理存在问题,但时间管理意识不强,对自身的时间管理满意度低。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时间管理出现的问题,63%的学生是由于时间浪费所致,进而表现为时间利用效率低。其中15%的学生不善于利用零碎时间;15%的学生不习惯拒绝别人,勉强答应别人的事情而担搁自己的计划;9%的学生习惯晚睡;9%的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睡觉;10%的学生由于懒惰影响时间计划;5%的学生随大流,自己没有主见。这些都是时间无意流失的表现,其中有些是自身性格习惯所导致的,还有一些是自身无法控制的。

2.时间规划在具体执行方面存在欠缺

调查显示,62%的学生做出时间规划后在具体执行方面存在欠缺。主要表现为计划已经制定,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因为社团的临时活动、学生会的紧急会议、周围同学以及室友的影响、恋爱等。经常表现出牺牲自己的时间以保全其他人的安排,但是自己内心却又不想、不愿意,无所适从,消极的被动的接受,很难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这种情绪的产生会造成两方面的不良影响,严重导致时间利用效率下降。不难发现,使得大学生时间规划执行中断的事情可以大致分为两大方面: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

第3篇

在大学校园内,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规划与控制时间的能力,学习计划一拖再拖,虚度光阴,或者在遇到众多任务时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为了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亟需一款使用方便的时间管理工具。而当前已有的时间管理工具,主要面向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群,针对性不够强,不能满足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使用要求。因此,在调查并掌握大学生学习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从时间管理领域出发,运用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设计并开发一款满足大学生时间管理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时间管理软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能帮助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改善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大学生群体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研究基础

2.1理论基础

根据StePhenR.Covey的研究,时间管理的方法从基于时钟和手表的提醒工具时代开始,先后经历了基于日历和预约笔记的计划工具时代以及基于优先权的计划与控制工具时代,直到当下,进入强调效率与能动性,将目标与角色也融入到时间管理中的第四代。面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即以当前时间管理工具的主流理论GTD为依据。GTD方法由DavidAllan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该方法主要分为5个步骤,即Collect,收集、记录下所有的任务;Pro-cess,将所有的任务按是否可以付诸行动加以分类整理;Orga-nize,这是GTD方法的核心步骤,组织相应的任务和清单;Review,对GTD系统的回顾与检查,进而更新任务清单;Do,按照GTD清单去执行、完成每一项任务。面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系统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功能模块划分。

2.2技术基础

采用Web应用或者桌面应用方式进行时间管理,有很多的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群体百分之百的手机拥有率,使得安卓应用有着更为广泛的市场和使用前景,因此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以手机终端应用为主。开发安卓软件,需要搭建安卓开发平台,在搭建环境时,必须先安装JDK,也就是JavaDevelopmentKit,这是整个Java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Java运行环境、Java工具和Java基础类库。在集成开发环境IDE的选择上,所选择的是Eclipse,它是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最后在此基础上安装An-droidSDK,即SoftwareDevelopmentKit,便可进行时间管理系统安卓应用的开发。

3大学生群体特征与系统架构

在系统开发前,对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做了相应的调研。根据对大学生的座谈访问,以及参考现有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但是时间管理意识与行动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对应中小学生来讲,大学生有非常富裕的自主时间,除课堂统一学习外,学生个体表现的优劣差异正是源于对课外时间的利用和掌控。因此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在整体设计上,将分为上课模式、课外模式和时间管理模式3种。在上课模式下,软件不进行任何提醒,同时按照手机时钟,已经完成的上课任务,对应在时间管理系统中予以标记;在课外模式下,启动提醒功能,每隔一个时间周期,会提醒用户查看任务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时钟周期可由大学生自行确定;在时间管理模式下,将启动管理功能,这也是时间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大学生需要收集整理自身的任务,如上课、校园社团活动、课外实验作业等,并将相应的任务及时间分配录入时间管理系统中。

4软件主要功能模块与设计

在时间管理器的3种模式中,管理模式包含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根据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需求,在管理模式下,包含了今日任务、任务查询、任务收集、任务整理、任务提醒与执行5大部分。

4.1今日任务

在此模块,可以看到今天的任务列表和任务完成的进度、执行情况,这里包括已经完成任务、待完成的任务,即等待完成的任务,另外还包括尚未完成、正在执行的任务,能够让大学生清晰地了解当天的状况。

4.2任务查询

任务查询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查看在今天以前完成的历史任务,系统记录了每天各个时间段所做的事情,完成的任务,并可以生成一周表,根据产生的报表,提供立体的任务完成图示,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时间的用途,以便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大学生也可以根据时间报表调整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分配。同样,也可以自行制定查询的时间范围,系统会保存最近一年的任务记录。

4.3任务收集

按照GTD方法,收集、记录所有的任务信息,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特定时间段的任务以及预计完成时间和计划记录下来,如是去上课,还是去参加社团活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在这里将任务分为两类记录,一类是不可调节时间,指在这一段时间内必须去做的事情,比如每天的上课时间不能更改,其次是课堂外可调控时间。对可调节时间的任务,在记录的同时,还可以设定任务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将任务分为红、橙、黄3色。

4.4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任务执行列表中的所有任务,进行相应的管理,这里主要包括任务的修改、任务的删除以及任务的添加。任务添加的主要作用,是将任务记录中所列的任务加入任务执行列表。

4.5任务提醒与执行

按照时间管理系统中记录的任务和时间,在相应的时间点做出提醒,尽可能地提醒使用者去完成制定的任务,以及完成自己制定任务的时间,衡量自己的实力,方便今后制定计划。当任务呈现红色时,为重要级别,会在手机全屏显示,并且震动,提醒使用者,要做事情的时间即将到达,请使用者做好准备,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设置预先提醒时间,是否连续提醒。如果是橙色级别,则会以发送提醒对话框来提醒使用者在本模块中。如果是黄色级别,只做最基本的信息提示。

4.6其他辅助模块

除上述主要功能模块外,在时间管理系统中,还增加了励志模块和留言模块。励志模块每周都会展示出在分享的时间规划中获得推荐数最多的规划方案。留言模块提供一个同一个地区按距离远近划分的使用者的公共留言板,当然,使用者也可以屏蔽掉该功能。

5软件部署

大学生可以在任意终端、任何时间、地点使用时间管理系统,为了保证数据使用的一致性,在部署时,将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云端的用户个人空间中,实现Android客户端与云端数据的同步,如此,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共享,也能避免终端设备遗失而丢失个人信息。

6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应对方式

一、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状是,不少大学生从紧张的、以高考为目标的高中生活转向业余时间丰富的大学生活而不知如何使用业余时间以及合理管理时间,以为到了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将学习抛之脑后。我国高校每年的寒暑假以及双休日共占据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然而,大学生非但没有把这部分宝贵的时间用在提升能力、增长见识上,而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挥霍自己的青春,着实让人担忧。

根据调查可知,大学生大体分成三类:第一类,将所有时间花在游戏和恋爱上,毕业只收获了两证,这类占42.3%;第二类,将自己的时间用来学习、修身,丰富自己,但这类仅有22.5%;第三类,将自己的时间花在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上,这类占35.2%。然而让人失望的是第一类学生占据多数,他们甘于堕落,乐于享受,从未想过奋斗、拼搏,这些都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二、对于大学生管理时间现状的思考

我国高校大学生这种令人担忧的生活状态,需要我们迫切深思其背后的原因。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改变大学生时间管理不善的现状刻不容缓。大学生缺乏时间管理观念,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本身的责任,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要深思。

1.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普遍比较浮躁,认为读大学的目的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到大学生中就会发现,大学生普遍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想过自己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走,不知道自己适合走什么样的道路,迷茫的大学生比比皆是。

2.学校缺乏严谨的教学方式与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师忙于科研工作,应付教学,教学手段单一,甚至对学生采取放任态度,疏于对学生的督促与考察,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环节相互脱节。大学虽崇尚自由,但学生和教师应遵守规章制度,完成自己的任务。

3.家庭缺乏正确的道路指引

“养不教,父之过”,大学生种种行为与家庭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造成孩子压力很大,有些家长从小就把子女当作“大小姐”和“公子爷”,让他们做温室里的花朵,生怕其受半点委屈。无论是高期望,还是溺爱都会使得学生的成长进入很大的误区。

三、改变大学生时间利用不合理的有效措施

时间管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时间管理就是有效地应用资源,包括时间,以便我们有效地取得个人重要的目标。首先,大学生要培养时间管理观念,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同时,学校也要加强管理,优化培养方案,家庭因素也不可忽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也会为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增添力量。

1.要培养大学生时间管理观念,明确目标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希望,学生首先要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学校要引导大一新生适应学校生活,掌握基本技能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同时,使其利用校园资源,根据掌握的信息,不断思考,明确自身定位。引导大二学生对所选专业进行深入了解,使其勤于向老师请教,了解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大三,伴随着学习专业知识,要引导学生更注重实践环节,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选择。

2.学校要加强学习与生活上的管理与引导

加强学风建设,迫切需要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制度与奖罚制度。首先学校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教风,如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注重师德建设、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建立考核制度等。其次,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的各项管理,从严治学。对目前学生自觉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3.要引导家长从精神上关心孩子的成长

第5篇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 大学生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便涉及到对时间的有效管理。然而时间管理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时间利用方式。调查研究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提升他们的时间使用效率,可以逐步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为个人学习和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时间管理倾向理论分析

为了让时间能在人的生命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时间管理做了多重的分析。Britton、Macan等对时间管理和时间管理行为的探讨开创了心理学家对时间管理的研究。Britton和Glynn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时间管理看作是心理管理的一个方面,把人的时间管理与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类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时间管理宏观、中间和微观三个水平理论模型。在中国,黄希庭、张志杰两位学者提出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强调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分别是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在个体的成熟过程中,对时间的认识和管理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青少年的可塑性比较强,通过研究这三个因素来分析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加强其时间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2.基于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分析

为了获取一手数据,更好对当今在校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选取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的三所大学中在读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50 份(温州医学院150份,温州大学200份,温州职业技术学院10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45 份,有效率为76.67%。通过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后,总结出目前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时间浪费现象严重

当今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裕,但是普遍存在着浪费时间的现象。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影响,多年来中小学的教学只是重视对升学科目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学生在综合素质发展,当学生以分数高低的标准通过层层选拔,从一种紧张有序,目标明确的学习中走出来,进入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学生没有系统地开展时间管理,只重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时间的分配就全由教师来完成。因而在这种环境下,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时间的价值,也不知道如何爱惜时间,从而造成了上课玩手机、睡觉,平时漫无边际的上网、逛街等现象的普遍存在。

2.2 时间价值感有误

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大学与高中有所不同,在中小学,学校关注的是“升学率”,以此为学习目标就导致了教学上盲目的分数主义,结果便会使学生形成读书只求得高分心态,因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大学更多地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而非高中时代的“填鸭式学习”。学生进入大学后,突然发现成绩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从而就形成了种种不良的认识,如考试只求得六十分,多一分浪费,他们的学习生活顿时变得没有了目标,原来指向高考的学习动机现在不知道该指向哪里了。他们对学习的价值开始产生了怀疑,有的学生甚至会怀疑自己多年的学习价值。因此,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价值观不清,以至于产生了诸如空虚、乏味等不良心理,造成时间价值感有误,主动学习不强。

2.3 时间管理计划性弱

大学生的时间驾驭能力不强,时间监控感不够高,尤其是计划安排、目标设置和反馈性的水平较低。在计划安排上,普遍存在无计划或无合理计划安排。并且由于自身的惰性心理,没有及时完成的任务,得过且过。在目标设置过程中,没有考虑短期与长期计划,目标不明确,无法很好地驾驭时间,最后事半功倍。在反馈性水平的问题上,低水平的反馈与无反馈,使得大学生无法了解自我对时间利用,驾驭能力的强弱。

2.4 自我时间管理满意度低

有效的时间管理会带来较高的满意度。有效的时间管理不仅要求大学生能合理地安排和计划时间,更要求大学生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即在有限的时间里以较高的效率来完成一定量的学习或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像有些大学生每天从早忙到晚却仍旧感叹时间的不足。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将弹性的时间管理作为时间管理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之一,用以评价大学生对自我时间管理现状的满意度。经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发现,很少有大学生对时间进行弹性管理,更有甚者不知道时间的弹性管理,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无法及时高效地处理,从而降低了时间管理满意度。

3.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时间价值感

时间管理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管理时间的行为,合理、科学的时间管理不仅是获得良好知识储备的基本保障,也是他们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然前提。加强大学生科学时间管理意识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有效管理时间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时间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就应充分发挥学校在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价值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开设一些能正确树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基础或选修课程,例如从入学开始,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四年的目标设定。从大学生一入校,就强化大学生的时间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做积极进取的人,让他们认清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引导他们对大学毕业后职业生涯选择进行规划,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要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时间价值感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对时间价值感的感知力,在清楚对时间的浪费除了显性的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时间浪费,那就是做事情的三心二意,或是心不在焉。因此要强调大学生专注做事的习惯养成,同时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科学地用脑,才能在做事情时专心致志,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

3.2 强调目标管理

由于时间的供给无弹性,通过强调目标管理,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管理计划。制定计划要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并有适当的弹性。制订计划也可以利用时间表来规划时间。先规划好学期计划,构建一个宏伟的蓝图,在根据学期计划,制定周计划,并细化到日计划,使学期时间表、每周时间表和每日时间表三者相辅相成,从而达成中长期目标,实现自我的价值。但注意学习计划中各学科的时间分布。根据目的、难易、进度,确定时间的分布情况。应留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用于完成难度大的学习或重要的事情。而一些耗时少而又不太急的事情可安排在零碎时间。注重计划实施中的自我监督和实施后的自我检查。每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在临睡前评价该日的计划完成情况,并注明未完成的原因。实施计划时要选择一个好的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你专心学习,集中注意力。其次,分辨轻重缓急。运用著名管理学大师斯蒂芬·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首先处理既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把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放在最后。

3.3 提升时间使用计划性和灵活性

提升时间管理中随机应变的能力,需要大学生努力提升时间使用计划性和灵活性,使得时间效用最大化。在管理学中这便是危机处理能力。有三个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方法:第一,为每件计划都留有多余的预备时间。按照60:40 规划原则,将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即:计划安排工作时间不要超过60%,并留出40%的机动时间来处理不期而遇的事情。第二,努力使自己在不留余地又饱受干扰的情况下,完成预计的工作。第三,另准备一套应变计划。为了使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就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仔细分析将做的事情,然后把它们分解成若干单元,这是正确迅速完成它们的必要步骤。另外,对自我的激励也是提升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满意度的好方法。认真地完成,及时的激励自我,可以激发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满意度。

3.4 注重自我评价,提升时间管理的满意度

在提升时间管理的满意度时, 一方面要注重对诸如目标设置、计划、安排等时间管理行为技能的培养, 更要注重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体验, 即形成学生对时间的自我控制感, 以此达到积极的效果, 从而提升时间管理的满意度。反馈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大学生对于每天计划的实施情况要进行总结,指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思考如何处理。当然,对于优质完成任务的,就要及时给予自我奖励,形成激励。通过反馈,可以满足或者有助于满足自己的时间的价值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感觉。一个人对工作越满意,就越会对工作持积极态度,相应的对工作绩效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合理利用时间是每一个人,尤其是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大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最终实现对时间的科学管理,为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Britton B K,Glynn S M.Mental 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A cognitive model of time management for intellectual productivity.In:J A Glover,R R Ronning,C R Reynolds ed.Handbook of Creativity:New York:Plenum Press,1989.429-440.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拖延;时间管理倾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69-01

学业拖延,是指学生在学业任务中的延迟和拖延行为,主要指故意而且没有必要的推迟开始或者完成与学业相关的任务。国外研究发现,高达95%的大学生有过学业拖延的情况,并且这种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有关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业拖延现象,80%以上被试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1][2],而且学业拖延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多消极影响[3]。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研究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拖延的关系,为学业拖延行为的干预提供一些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从陕西省四所普通高校随机抽取300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4份。

2.调查工具

(1)学业拖延量表。采用Solomon和Rothblum编制的学业拖延量表。量表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测量拖延程度及被试想要减少拖延行为的愿望(18个项目),包括六种学习活动,得分越高表明学业拖延越严重。第二部分测量拖延的原因(26个项目)。本研究并未对拖延的原因进行测试。

(2)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采用黄希庭、张志杰编制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由时间价值感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感量表三个分量表组成。量表采用五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分至5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也越高。

3.程序

严格按照心理测量的程序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完成。

二、结果

1.大学生学业拖延的总体情况。大学生总体学业拖延程度不高,平均数为27.98,并未达到均数36(偶尔拖延),高于36分者仅达18.7%。对被试学习任务的拖延与其非学习任务的拖延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学习任务的拖延程度显著低于非学习任务(p

2.大学生学业拖延在性别、学科、年级上的差异检验。对学业拖延及各部分拖延情况进行性别t检验,男女生在总体学业拖延和各类任务的拖延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生减少拖延行为的愿望更强烈(p

3.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拖延的相关。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与学业拖延总分、学习任务的拖延呈显著负相关(p

三、分析和讨论

1.大学生学业拖延的总体情况。大学生总体学业拖延程度不高,这与甘良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可能因为我国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更为严格、规律,升入大学后尽管主要为自主学习,但本身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大多数学生可以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大学生在学习有关任务上的拖延程度低于非学习任务,这和石轶的研究结果一致[5]。原因可能是大学采用学分制教学,学业成绩和奖学金、毕业等事件联系紧密,因此学业任务得到了学生更多的重视,而像参加学术报告等非学习任务即使拖延也不会给个体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相对于学业任务拖延程度较高。

理科学生在总体学业拖延和与非学业有关任务上的拖延程度显著高于文科,而文科学生学业任务的拖延程度显著高于理科。这和赵婉黎的结论基本一致[6]。可能是因为理工类大学生课业、实验等难度较大,容易使个体产生焦虑情绪和逃避行为,因此容易产生拖延,但由于其日常学习中比较重视知识的积累,因此更容易产生非学习任务的拖延。文科学习任务轻松,但平时学习压力不大,因此易产生学习任务拖延行为。

2.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表明时间管理能力越强,学业拖延程度越低,这与毕重增、彭香萍研究结果一致[7]。这说明在大学生学习活动中,时间管理能力是和学业拖延密切相关的一个方面,个体越能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对时间的安排、计划能力越强强,越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学业拖延行为也不易出现。

鉴于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拖延的密切相关,对学业拖延行为的干预可以从提升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入手,例如开展时间管理训练课程,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肖蓉,骆云峰,林倩,楚翘.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6(19):550-552.

[2]陈保华.大学生学习拖延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

[3]王灵芝,王晓钧.学业拖延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4]甘良梅.大学生拖延与人格、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石轶.大一新生学业拖延与心理控制源、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时间管理 问题 对策

时间是一种无形资源,但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使用与管理。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时间管理策略作为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运用是个人赢得胜利的关键。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将直接影响其学业成绩及大学生活质量,也是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掌握的能力。

一、理论概念

1.时间管理的概念

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在相同时间消耗下,为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工作。

2.时间管理的特征及原则

(1)时间管理的特征

①不可逆转性。时间是一维矢量,在宏观上具有无限性。

②不可贮存性。时间是客观存在且无法贮存,在微观上具有有限性。

③公正平等性。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平等。

(2)时间管理的原则

①积极能动原则。即主动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计划控制原则。即根据个人或组织的目标和使命,合理分配时间。

③实践发展原则。即人们不断学习新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技术,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创造和完善。

3.时间管理的发展历程

美国的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把时间管理理论分为四代:第一代着重利用便条和备忘录;第二代强调行事历和日程表;第三代强调做最重要的事。这三代时间管理理论讲求优先顺序,以效率为主旨,但不能满足事业、家庭与社会平衡的需要。于是,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主张关键在个人管理,强调切实改变生活品质以及以人为本,效果高于效率等观点。国内有学者提出第五代时间管理的概念,强调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们在温州七大高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6份,其中有效问卷485份,经过统计分析,总结了大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生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1)时间意识缺乏。经历了紧张奋斗的中学学习生活,进入相对自由的大学,84%的大学生表示对如何管理时间很茫然。48%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时间管理倾向,21%时间管理倾向比较弱,28%管理倾向一般。

(2)计划效率偏低。很多大学生仅仅把计划停留在纸面甚至头脑中,在执行上比较僵化,这就导致36.5%的大学生表示计划不会去执行,56%的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不能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3)管理满意度不高。这主要体现在时间利用效率、零碎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利用上。在零碎时间的利用方面,仅有26.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善于利用零碎时间,35.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2.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初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缺乏目标、自制力弱、没有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导致大学生时间管理不善的主观因素,此外还有诸多客观因素在影响时间管理效果,如周围环境影响、上课时间安排、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2)大学生时间监控能力较弱,时间分配不合理,主要缘于没有很好地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这在大学生的低年级学生中比较突出。

(3)高校培养专业化人才,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但是很少针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系统、明确的指导训练,缺乏时间管理技能的培养。

三、大学生科学时间管理对策研究

1.引导大学生涯规划,强化时间管理意识

高校需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观念。如可以通过借鉴成功人士的时间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的时间管理氛围、体验有效的时间利用等方式来强化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

2.开设专题课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目前高校基本上都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议将时间管理作为其中一个独立的专题进行讲授,主要任务是如何使学生对时间使用状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讲授时间管理的方法中要强调,目标原则不单单是有目标,而且是要让目标达到明确性、可衡量性、可行性、结果导向性、时限性(SMART标准)。还要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如ABC分析法(即任务优先原则:特别重要的称为A,比较重要的为B,不重要的为C),时间“四象限”法(即建立一个二维四象限的坐标体系,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事件分到四个象限:“重要紧迫”(一),“重要但不紧迫”(二),“不重要且不紧迫”(三),“不重要但紧迫”(四)。处理事件时,要关注第一象限、完成第二象限、舍弃第三象限、收缩第四象限)等。

3.灵活运用技能,提高个人时间利用率

大学生应自觉灵活运用掌握的时间管理技能,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注重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建议大学生根据个人习惯和生活节律,把最难办的事情放在自己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时间去做,而把一般性的任务,放在精力一般的时间去做,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总之,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对大学生的成长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科学的指导和影响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高校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迎峰.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与对策.科协论坛,2007,(4下).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时间管理;能力培养

时间管理是指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事实已经证明,大多数事业成功者首先是时间管理的成功者。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引导大学生正确地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在学校里进行时间管理的能力培养,以时间为单位,确定不同学习阶段的奋斗目标,按时间管理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能够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因此,在校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确立目标、分配时间、权衡轻重、自我约束、持之以恒等,自觉地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企业时间管理的特性分析

企业时间管理是指企业以清晰而具体的时间管理规划,对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在每个时间段内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然后聚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目标。企业时间管理的有效与无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的理念是国内外企业家们对企业运行成败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企业的时间管理就是企业的生命管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在时间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特性:

1.时间管理的计划性。企业时间管理具有规划体系如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企业通过对计划的执行、检查和总结,区分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完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任务的程度和业绩,为企业领导层确定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优劣提供了考核依据。企业通过奖惩的手段强化了企业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度,形成了企业内不同层次员工的生存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每位员工必须按照不同级层的计划要求,自我设定目标,自我时间管理,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获得劳动成果。

2.时间管理的有效性。企业管理体系是指运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建立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制度,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能严密地组织起来,明确规定其职能、任务和权限,并有一个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形成一个管理体系。企业对时间管理必须体现出管理体系运行的高效与有效,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员工的工作行为必须满足企业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的要求。即,全体员工通过熟练地掌握劳动技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实现劳动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3.时间管理的科学性。企业时间管理应该采取合理分配时间的科学方法。一是时间系统分配法,从人员岗位的工作时间、机器设备运行时间、工艺方法的控制时间等要素出发,从大到小、逐层深入,寻找和确定合理的时间,降低时间成本。二是事件优先排序法,区分重要工作和次要工作,突出工作的重点,针对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三是研究员工生理和心理在工作中的变化规律,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是为现代企业培养具有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地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时间管理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实现在工作岗位上的“零适应期”。然而,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着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1.时间分配不合理。新生对大学以主动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不适应,部分学生可能感觉可支配课余时间较多,不会合理地计划和管理时间,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40%,非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60%。大二时,学生已经适应了校园的学习和生活,而部分学生都将大量的课外时间用于上网,聊天、玩游戏、谈恋爱、运动、影视娱乐及聚餐等,非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70%。大三时,学生心理相对成熟,开始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这时他们面对学习、考证、参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习,显得时间不够用而分身无术,非学习时间约占去所有时间的80%。

2.时间安排不均衡。部分学生学期初期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期末考试前学习时间逐渐增多,甚至开夜车、赶作业、写论文,显然学生在时间的分配上不会权衡轻重缓急。

3.职业规划不明确。有的学生急功近利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盲目地考证或参加培训,缺乏行之有效的人生目标和学习计划。

由于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很好地珍惜和管理好自己的可支配时间,掌握大学生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当临近毕业时,面对招聘单位却因为缺乏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而不易就业,既使侥幸就业也很难适应企业时间管理对员工的约束,而被解聘。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校期间若掌握了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地支配课外时间,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在校时间尽可能多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才能增加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管理应符合企业时间管理的要求,从入学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个人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1.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主动设计人生规划,积极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业,并将规划分解到每个学年。先以自己的专业、志向、兴趣作为人生规划的方向和动力,再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进行自我评估,明确定位职业方向。

2.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大学三年的学习规划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分解到每个学年。再在本学年的学习目标里找出一个核心目标,依照目标排列重要程度,设定详细的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目标制定要量化,要有挑战性,由大到小,由高到低;时间分配要合理,长短结合,由远到近,要有完成目标的时限。

3.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一是记录自己的时间,找到浪费时间的原因,减少无效的非学习时间。二是事件分类法。把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确定优先顺序,先做在校期间的临考复习、按期完成作业等“重要且紧急”的事,再做大学里应掌握的综合职业能力这种“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不做上网、聊天、玩游戏、阅读无聊小说等“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三是“二八定律”法。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出最重要的20%的事情,将主要时间花在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上,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对策

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一种稀缺、珍贵的资源。对于大学生而言,时间管理作为其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之一,它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身健康。然而,当代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令人担忧,普遍存在不会进行时间管理,甚至对时间管理完全没有概念的现象。因此,本文就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时间管理的定义

时间管理是自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工作。是由于每个人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赋予自己的一种内在管理素质。时间的管理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技巧,也是大学生活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1)多数学生有时间观念,但是没有明确对时间进行管理。大学生已是成年,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和管理意识,但仍存在普遍的时间浪费现象,如漫无边际地上网、聊天等,久而久之对时间安排变模糊甚至混乱,这已成为大学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2)短期性时间管理不到位,长期性时间管理计划不合理。多数大学生有自己的安排和计划,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愿面对,而往往依靠时间惰性来解决问题,逃避现实。从而使得短期时间计划经常更改,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长期时间管理计划往往成为一纸空文,纸上谈兵。

(3)对时间管理绩效满意度低,得不到自己的肯定。在有时间管理观念的学生中,大约40%同学对自己现在时间管理效果不满意、不肯定,对未来正确的时间管理更是缺乏信心。

(4)时间管理的低效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大学生对学习的懈怠和浪费现象普遍,如通宵上网或卧谈到凌晨,导致早上起得晚而迟到甚至逃课,低效的时间管理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更有甚者已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加强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应增强对时间管理观念的认识。大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时间管理观念,充分珍惜利用时间。避免受惰性意识的影响。因为生活中不少人使用时间没有计划,盲目、随意打发时间的现象很严重,对时间不珍惜,并且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时间的观念,干扰他人浪费他人时间。作为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管理好时间,这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好处。

(2)提高自身的执行能力。很多大学生时间管理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计划执行能力不够强,相关文献调查结果显示有78%左右的大学生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而无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大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一些好的习惯,如做事不拖延,做到今日事今日做、做事有计划性并且高效率的完成既定计划等。

(3)学校应帮助大学生强化时间管理的意识。学校应该为大学生推荐、提供大量的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供他们阅读并丰富自己的时间管理知识;对大学生就如何进行合理的时间管理进行指导, 可以请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专家或者已经在时间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成功人士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专题讲座;组织时间管理效率高且经验丰富的优秀大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教师科学地利用时间,运用时间管理技巧,培养一批得力学生干部,使之在实践锻炼中掌握时间管理方法与技巧,为其身边同学树立榜样,进而提升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信心;明确适当的目标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时间观念,所以学校也可以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目标管理培养,指引大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

(4)教师应加强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指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给学生们传递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思想。教授学生们相关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避免走弯路,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小方.大学生时间利用状况的社会学分析――对北京市七所高校本科生的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