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学体育武术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16 13:11: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体育武术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学体育武术教学

第1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武术教学;师资队伍;创新精神

武术是中国宝贵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几千年优秀文化的代表,练习武术的根本目的就是强身健体,不断增强习武之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当今的武术已经发展为一种体育项目,并且是全面的健身娱乐项目,将武术的学习引入中学体育中不仅是对武术文化的传承,也能进一步提升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使他们能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然而,目前的中学体育武术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探究更好的解决对策,完成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强化师资队伍

在中学开展体育武术教学,首先应该建设好学校的师资队伍,武术教学应该配备专职的武术教师,这样才能达到中学生学习武术强身健体的目的。现在的很多中学缺乏专职体育武术教师、武术教学师资良莠不齐,这说明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不是非常的重视,所以也就很难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重视体育武术教学就应该招聘具有武术教学基础的体育教师,而不是随便指定非专业的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武术课程,建设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需要定期对这些教师的教学知识进行更新,使得每一个体育武术教师都能够具备丰富的教学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学生学习到的武术知识是正确的。武术教师不仅要对每一个动作加以准确掌握,而且对于武术的历史和渊源也应该清楚表达,这样学生在学习武术的时候才能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对武术知识的准确传承,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知识水平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重视中学的体育武术教学,就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也是体育教学甚至是各种学科教学的关键。

二、提高学生对武术的重视程度

在中学体育武术教学中存在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缺少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中学阶段的课程较多,学生面对很多的学业任务以及升学的压力,这也导致很多的教师甚至是学生更加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从而忽视了体育课程的有序开展,逐渐使得学生忽视对自己身体素质的提高,在身体的锻炼方面就无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了使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在进行武术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提高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重视程度,只有学生真正地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才能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融入教学环节中,从而使得体育武术教师的教学实践更加顺利,这样体育课堂教学才能够被充分利用,只有中学生自己意识到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够养成,从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体育武术教师还应该从武术的历史发展的角度向学生讲解武术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体育武术课堂上既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够起到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效果,所以说体育武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不仅是学科知识,还要负责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不断地让学生在学习武术中体会到乐趣。

三、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课时

中学生学习的科目繁多,导致每一科目的课时数有限,加之学生面临各种考试和升学的压力,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非文化课程的学习有所忽视,从而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时间被其他科目占据,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体育武术的学习,从而偏离了开设体育武术这门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受到了限制,所以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育武术的平台,就应该保证学生的上课时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体育锻炼。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武术的学习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每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后人的创新,然而现在的中学体育武术教学都只是在模仿,没有融入自己的思想,使得武术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武术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自己对动作的领悟和创新,逐步培养他们积极学习武术文化的兴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不断地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传承、创新、发扬中国武术的精华。

为了更好地发扬中国武术的精神,中学体育武术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进行思考改进,同时学校也应该给予设施和课时保障,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武术的精髓,并形成学习武术的兴趣,进一步增加学生锻炼身体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武术;教学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颗明珠,是令国人骄傲的文化遗产。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武术这项集健身、观赏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高等院校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与普及。那么怎样才能将武术这一兼具技术性和修养性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既准确又规范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武术技能,是当今中学体育教育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体育课堂中武术教育的现状

目前,中学体育课一般是每周两学时,根据大纲的要求,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很多,除去雨雪等恶劣天气因素的影响,真正能够对学生进行室外体育教学的时间变得更少。而武术教学在这十分有限的体育课时中又只是占据了极少的一部分,有的学校甚至由于师资的原因,没有在体育课中开设武术项目的教学。

2.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间周期较短

由于课时较少,每次课堂内容不断累积,导致教学以及学生的复习时间都很少,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所学知识的前提下,又要开始学习新的内容,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授学生武术的过程中,会出现示范动作不准确,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动作的错误,不能对于不规范的动作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与指导,对于重点、难点的讲解不够重视,不能深刻地理解武术的精神,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中,这些都是因为教师没有找到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所导致的。

(3)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套路式教学

对于中学生来说,往往缺少对武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由于学生对武术套路只是机械地模仿,而缺少深层的感性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于动作技术的掌握慢,而且对于武术教学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

(4)学生对于学习武术的动机不明确,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七所中学的1000名学生通过询问、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到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大致如下:

中学生学习武术动机调查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不是很明确,有的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学习,真正意识到学习武术的用处的不到半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教学方法太过于单一,形式枯燥,缺少生动的讲解,这对于尚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无法培养他们学习武术的兴趣,只是被动地去学习。

二、抓好中学武术教学的对策

1.加强对武术课的重视,适当增加体育课的课时

学习武术既可强身健体,又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还可以作为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由于武术具有这些作用,因此学校更应该让学生多了解武术,从而对武术产生热爱,使我国这块文化瑰宝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就要求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能够考虑适当地增加课时,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夯实基本教学

基本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武术而言,夯实基本教学,就是加强对基本功的训练,选择与所学内容联系密切的基本动作,配合“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练功方法,这会对套路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通过给学生讲解武术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武术不仅有实战意义,还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让学生明确动作的用法,加深对于攻防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有兴趣,才会使武术教学更有效率。

4.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学校应该多聘请一些具有武术专业知识同时还具备较高品质修养的体育教师,从而达到健康、专业的教授目的。

总之,现在中学武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要想达到武术教学的目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强化师资力量,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 武术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68-01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生活与生活战争中逐渐累积与发展起来的一项可贵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修习武术,是让我们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精壮神足,具有安然自胜的实力。这是我族历代沉淀而成、安魂守魄的法宝。武术教育进入中学体育教学对实现我国体育目标有积极作用,将武术嵌入中学体育教育中十分有必要。

1 武术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1.1通过武术教学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目标

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人才。并且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缺乏锻炼,需要教育者重视此问题。

1.2通过武术教学能锻炼学生的精神意志力

武术教学能对练武者的精神产生影响,锻炼其不怕吃苦、见义勇为、吃苦耐劳等良好的精神品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普及武术,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家庭的关心氛围中,家庭的溺爱使得他们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理解他人,在意志品质与心理素质都出现很多问题,有些学生生活不能自理,遇到一些困难挫折不能自己勇敢面对处理,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在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可以促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教学,增强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练习武术环境要求较低,室内室外都可以训练,外部环境对武术训练影响不大,现代大部分体育运动项目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武术练习能较好保障学生锻炼身体的连续性,没有较多的制约因素。

2 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

我国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设武术课程,仅有少部分学校开设了武术教学课程,并且教学形式单调,内容相当枯燥。大多以简单的球类、体操、跑步等简单教学为主,许多可以利用的体育教学资源并没有开发出来,更别说传统的武术教学,相当滞后。

社会与学校教育者没有足够的重视,中国传统教育形式一直以文化知识成绩为教学目的,在就业严峻的形式下,如何获得高分进入重点中学一直是学校与家长关心的重点问题,在这种以升学率为目的的学校自然很少关心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上体育教学本身地位较低,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推广自然就更少了。

武术教学师资力量不够,大多数学校专业武术教师数量不够,专业水平也较低,导致武术教学迟迟不能开展。

3 武术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政策

3.1提高宣传力度

中华武术已经风靡于全世界,让许多国家都了解到武术在健身健体、保护自己以及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的具体价值,但是在国内,武术并没有得到相应重视,因此,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学校与家长了解武术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广大中学生在学校受教阶段能亲身体会武术魅力,强化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

3.2真正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包括武术教学,但是许多学校并没有开课,更有领导反对武术教学。学校领导要正确认识武术,合理科学教学。时展变化万千,世界局势仍然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家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也出现多元化,要求我们不能忘记中华名族遗留下的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在学校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努力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新世纪人才。武术嵌入中学体育教学中,充分反映新课改要求,倡导健康知识,发展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渐适应社会。

3.3建立强大的武术师资力量,这是开展中学武术教学的前提条件

我国体育教师中专业武术教师所占比例很小,这与高校体育专业培养师范生类型有关,这些高校中,大多数体育专业都是现代化球类运动专业项目,因为球类专业学生扎实的学习基础,并且许多高校师资培养方向多以现代化球类运动为主,因此,体育高校要加大武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扩大武术师资力量,增加武术专业课程。中学校要不断引进专业的师资力量,建立学校的武术专业教师队伍。

3.4加强与武术活动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与兴趣

在学校宣传栏介绍武术的文化价值,适当的在学校运动项目中增加武术项目,通过小组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定期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武术交流会,逐渐推广武术作用。

3.5建立相应的武术考核制度

利用学校与家长对学生高分成绩的期望,将武术教学也纳入平常考试中,学校重视武术教学,学生也会认真学习武术。

4 结语

武术嵌入中学体育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并有助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现代中学教育中需要像武术这样具有拼搏、斗志的体育课程,培养具有爱国热情、坚强意志品质、大公无私的莘莘学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在中国教育事业上发扬光大,造福全社会。

参考文献:

第4篇

中职武术教学的形式及内容比较丰富,可以是各种拳术、对练,或是散手、短兵等。武术动作可快可慢,刚柔并济,拳式也是难易不同,不同学生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武术,并且运动量也适中。在武术教学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项目进行练习,男生及女生都可以选择进行练习。天气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比较大,比如一些球类运动需要在室外进行,一旦下雨天就不能正常进行,而武术运动则不受天气的影响,雨天时,武术教学完全可以在室内进行。武术教学的限制比较少,仅需要一块空地就能开展练习。因此,对于那些体育器材比较缺乏的中职学校来说,武术教学是一项比较好的教学内容。

二、武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

1.增强体质,内外兼修

武术对身体协调性要求比较高,并且锻炼的方法也不同,要求人能够“内”“外”兼修。“内”指的是人的心神意气,“外”则指的是手、眼、身等形体。大多拳术在学习时都强调能够形神兼备、内外合一,使人能够达到壮内强外的效果。武术教学注重呼吸配合及神情的专注,然后通过人体不同器官的协调参与,增强了身体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功能,能够极大地锻炼人的反应、力量及耐力等,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

2.武术运动具有格斗防身的作用

武术运动能够攻防进退,同时攻防的进击性也是武术的主要特点。其攻防技术主要体现在手法、腿法以及摔法等动作。在熟练地掌握各种格斗技巧后,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进而躲避危险克敌制胜。经常参加武术运动,能大大提升学生格斗防身的能力。

3.锻炼学生意志力

武术运动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武术运动要求坚持不懈长期进行。对人的意志力要求比较高,并且在长期的锻炼中,能够渐渐培养人的刻苦耐劳、坚韧的性格。武术运动讲究礼仪道德,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性,这也是武术育人的最基本准则。传统武术一直是我国人民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在几千年的武术锻炼中,要求人们能够重礼仪、讲道德,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最基本体现。

三、如何利用武术教学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武术教学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指的是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有生之年能够不间断进行体育运动,增强自身的体制。中学生开展体育课程也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进而为学生奠定健康的身体基础。

1.培养学生武术技能

中职学校开展武术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进而实现自我锻炼,但是,仅仅依靠课程教学很难实现自我锻炼,这也要求学校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在武术教学课程中,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兴趣作为武术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将体育课程的教学贯彻到实处。中职学校的武术课程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选择教学课程,促进学生参与武术运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真正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逐渐形成锻炼习惯。

2.体育意识的培养

我国的体育教学大多侧重于身体方面,对精神层面的关注较低,导致体育观念比较淡薄。因此,体育课程的开展必须要与体育知识及实践性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及人体构造,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锻炼习惯,进而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武术教学主要是为了养成学生自觉参与的意识,通过体育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通过武术教学能够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深入地了解体育知识及运动的方法,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意识,形成一个终身锻炼的习惯,将体育运动融入学生未来的生活当中,并且在走进社会后可以自我进行调整,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只有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将体育锻炼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当中,不间断地进行武术练习,实现全民健身。

3.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需要学校的教育来培养积累。体育习惯的培养建立在体育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当具备扎实的体育能力后,才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终身体育习惯是将运动技能形成自动化行为的一种方式,因此,中职学习必须将锻炼身体及习惯培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大量教学经验也表明,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的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比较高,体育习惯也比较容易形成。所以,可以利用武术指导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比先培养习惯效果更佳。武术锻炼是习惯形成的一个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坚持锻炼,才能养成习惯。

四、总结

第5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现状对策

1.前言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健康的养生之道是武术非常有益处的地方,也是如今的中国正在重点开展的体育项目之一。如今的体育项目是高中发展的一个重点项目,其目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以及更好的强身健体。下面,我们就简析一下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的现状。

2.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现状

2.1 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

如今的高中体育武术已经和以往的教学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其中教学显现得更加新颖。如今武术不断的发展,很多的太极拳和木兰扇都已经融入了体育教学之中。不过体育教学在里面占据的比例并不是很大,需要学生和老师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武术的基本教学。

2.2 对于武术运动没有深刻的认知

虽然如今新课改之后对于武术教学推行的呼声日渐增多,但是让人无法使得领导对于武术教学有非常清晰的认可和重视。很多的学校对于文学类非常重视,而对于身体武术类并不重视,那么体育课程就会逐渐的推向边缘。

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如今的高中所采用的主要教育方式,如今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高考升学率,对于升学率的片面重视是如今教育部门存在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这样子,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点都放在了高考上,大量私立高中也就由此林立,具有非常明显的商业利益。看到如此发展,人们就会很难去进行去重视体育,也就逐渐的推向边缘化。

2.2 封闭局限的教学场地

其实武术和其他的体育课作为比较,对于场地和器材的要求并没有很高,不过也是需要一定的场地和器材的。但是如今很多的高中却并没有专门的场地和器材提供给学生使用,况且每个班级人数加多,这样武术活动很难开展,即便开展,效率也很难保证。

2.3 优秀武术教师的缺乏

武术不像其他体育课程,其动作相对复杂而且数量很多,对于动作与动作之间也需要比较强的连接性。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的练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武术技能的获取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一个武术教师的系统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过程。而如今的武术老师并没有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更多的也是田径和球类的教师,所以这样教学质量是非常难提升的。

2.4 学生对于武术少兴趣

其实电影电视是学生对于武术学习最初的兴趣来源,不过真正实践后却发现并没有这样的效果就会产生失落,他们也不会再去进行学习,更多的时候就是应付一下期末考试而已,而且武术的学习,他们觉得很大大程度上会耽误一定的时间,就更导致他们对于武术不能投入很多的精力。

3.对于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现状的对策研究

3.1 加强对于武术的认知程度

学生对于武术教学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最开始就应该从上层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开始,将他们的思想解放出来,并且加强对于他们宣传教育,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起来,所谓的负面影响也就荡然无存了,这种不仅培养了德育认识也提高了武术的思想教育。

3.2 对于武术课程重点师资建设

首先,是要将武术课作为高中体育的重点课程,其次就是要将武术课程的师资建设着力加大。教育部门的领导是非诚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武术教学培训才能够认真落实,专业的体育教师也就能够有所保证。除此之外,对于武术教师的扩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武术的专业人才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引进。

在进行武术人才好而高中教师引进之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应该有所结合,这样子方法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和培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也就能够大大的提高,他们传授武术内容更好更先进,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能够提高的更快。

3.3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完善

对于高中武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关的教育部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不断的研究武术教材,并且组织部门专业人员进行整合编制。当然武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起到主导作用,因为他们对于武术的实用功能和学生对于动作的接受能力有着比较明显的了解,所在汇编的过程中,书本的内容也就能够更加的贴合学生的本来情况,武术课程的实用性也就更强。

3.4 对于武术运动的价值认识逐步增强

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情操是高中开展武术教学的目的,这样他们的个性能够得到发展,自身修养也能够逐渐由所完善。当然,学生对于学习态度的端正是武术教学中一个基础的关键点,他们应该对于传统文化有着基本的了解。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的客服出现的问题,更好的在武术活动中学习做人的方式,更好的认识武术。

4.小结

对于高中体育无数教学现状的对策研究,主要是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加强对于武术的认知程度、对于武术课程重点师资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完善和对于武术运动的价值认识逐步增强。武术教学的开展在学校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推动中着传统文化的发展,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唐大伟.南通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2.

[2]陈梅宝.上海育才中学武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以口述历史为方法[D].上海体育学院,2011.

[3]朱桂兰.当今中学武术教育传播要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武术教育;现状;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在师资、设施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指导,着力培养武术专长教师;二是合理搭配武术教材;三是改善教学方法;四是扩大交流,形成武术学习热潮。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又被称为国术,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注重内外兼修,练养并存的健身特点。坚持武术锻炼对人体的机能和心理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有壮内强外、全面促进的健身效果。依托学校来普及推广武术,可以达到培养人们终生体育的意识和锻炼习惯,从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项目的角度来说,学校是发展民族体育的中介,武术本身的发展和普及也绝不能忽视学校这块阵地。

一、学校武术教学的现状

1、学校武术师资的配备情况

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锻炼观念。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武术课教学的学校占一少部分,使得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几乎处于名存实亡的现状。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所调查的东北三省32所省会城市大学、中学和小学时发现,有27.26%的学校开设武术课,而72.74%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武术专长教师,缺乏简明有趣的教材,好的武术教育缘于好的武术教师,解决目前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必须培养一定规模的武术专业教师。

2、学校武术教材实施的现状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武术教材的科研论文,对学校武术教材的调查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1)教材陈旧和脱离学生实际。对武术教学内容的调查表明:学校生最喜欢格斗和对练,其次是套路。(2)武术教材的结构过于单调,包括:基本功、基本组合、武术套路。(3)武术基本功的创新很少,缺少新颖的武术基本功组合动作,使同学们失去了对武术的热爱。有68%的学生不喜欢体育教材中的武术内容,40%-45%的学生没有体育教材,30%多的教师是没有体育教材,特别是农村学校,情况更加严重。说明了现行的学校武术教材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3、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与教师教学现状的矛盾

据调查,学生普遍喜欢武术运动,但不愿意上武术课,缘自于体育教师的呆板教学,现实的武术课并不被学生所认同。综合资料显示:有50%以上的大中小学生喜欢武术运动,农村学校比例更高一些。学生普遍认为:武术是一项较为简便的锻炼方法,通过习武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自卫防暴,同时还可以体会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强身自卫是多数学生追求的目标,女生习武更加追求自信和自卫的目标。学生的兴趣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武术固有的健身、修身、防身的作用,也反映了学生不同层面的价值取向。学生喜爱武术,但是在正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教师难以把武术的教学内容真正的传授给学生,造成了目前武术教学的空洞无力,甚至是流失。有的学校甚至取消武术教学,长期如此,那么这项流传千年的民族传统精髓就会不复存在。

二、加强学校武术教育的对策

1、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指导,着力培养武术专长教师

近几年来,我国体育师资的整体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每年从体育院校培养出来的武术专业毕业生是很有限的,而这些毕业生中能到学校一线从事武术教学工作的是少之又少。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较高,适合于各种教学,但对于灵巧性和技击性较强的武术教学,稍显不足,面对这种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应该把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武术教师作为长远目标,解决目前武术教师缺乏的现状。对学校的体育教师,应选派责任心强,基本功扎实的年轻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加大培训力度,使这些年轻教师能承担起武术教学的重任,形成一支具有武术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尽可能的使每一个学校都有一名具有武术专业的教师,定期进行测验,提升整体教师基本水平。

2、合理搭配学校武术教材,提高学生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下,各项目教学都进行合理搭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武术教材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以适应新的体育教学思想的要求。首先,教材要突现武术项目攻防和对抗的本质特点。其次,武术实战技能与文化熏陶并重。在教材的设计上将丰富而博大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学生易懂、易学并感兴趣的形式,要提升武术教材的科学性,深入了解武术项目的特点,深度加工教材,用简化、变形、游戏等多种途径进行,综合与分化相结合,把复杂难学的武术竞赛素材进行分解,用其中符合体育教材原则和学生心理的内容作为武术教学的内容,展现武术自身的风格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3、合理改善武术教学方法,选择多种教学手段

学校很多学生不愿意上武术课,与体育教师呆板的教学有关。要想改变目前武术教学的现状,必须从改变武术教学方法上做一些尝试。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一种主要的手法进行教学的行为方式。在武术教学中,主要运用念动训练法和表象训练法,这主要是心理学方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其中武术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动作的规格,动作路线,攻防含义,引起学生对动作的求知欲望;示范法是武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生动、具体的直观手法,在示范过程中,要注意示范面、示范位置、选择示范时机、变换示范速度等,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动作,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提高学生兴趣。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音乐在武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要根据不同的动作选择不同的音乐,了解音乐与武术动作的内在联系,使音乐与武术动作的配合恰到好处,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扩大交流,提高影响,形成武术学习热潮

武术运动是一项群众体育项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完整人格的塑造有积极的作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各学校开展武术教学和课外锻炼颇有成效的学校树立典型,让各学校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扩大影响。各学校应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利用大课间时间,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习练武术,采取多样形式,每个班都能创编出不同特点的武术操、搏击操、器械操、各种套路组合、太极拳等,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了解武术运动的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学生们自由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技术指导,全班动员、全员参与,形成武术学习的热潮。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学校是我国普及武术知识、传成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我国在校的学生有两亿多,如果他们能在学校得到良好的武术锻炼,掌握武术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学习几套拳械,常练不辍,练得体魄健壮,武德高尚,若干年后,我国整个国民的精神风貌,必将大为改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中强国”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武术进入学校并得到广泛普及,势在必得,只要各级有关领导,尤其是决策层,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把武术工作重视起来,加上各基层教育者的认真贯彻落实,那么,中华武术一定会在学校教育中显示出其博大精深的内涵,真正成为学校教育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方理勇.浅议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学内容的结合.体育教学,2003.01 .

第7篇

关键词:体育;武术;教学;中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52-01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培养勇敢顽强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传承中华文明等方面也有着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是推广和普及武术的重要阵地,体育是武术推广的主渠道学科。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武术的必要性。

一、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武术教学的意义

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与精神都在武术的精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武术同时对强身健体有着显著的功效,武术的道德也在不断的影响着当前的中学生,起到教人做人的作用。

1、武术可以自卫防身。武术的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都是以攻防的动作为主要内容,可以起到一定的自卫防身效果。这同其他的体育教学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他的体育项目能做到的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效果,却不一定在自卫防身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2、武术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武术课程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武术基本技艺,而且能培养吃苦耐劳、果敢顽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长期以来中华武术都有重礼仪、讲武德的优良传统。通过习武,让正在成长的中学生可以学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礼仪守信、宽以待人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3、武术有助于形成健美的体魄和优美的姿态。武术是力与美结合的艺术。武术锻炼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度、协调性等,能使身体更加健美,形成优美的姿态和健康的体魄,举止言行流露出潇洒的风度。

二、目前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短浅。目前在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就体育与武术的集合教学来说,教育目标只是定位在基本运动技能技能的提高和发展上,忽视了终身体育教育这一最高目标。在实践中,教师在课上过分强调运动负荷的控制和技术教学的精雕细刻,而忽视了兴趣的培养。要实现终身体育锻炼就得培养学生成为终身爱好者。学生难以忍受这种只求精确操练,漠视个体价值和意义的武术课,进而大量的学生对武术和体育的兴趣大打折扣。

2、武术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在以往的教学中始终是以完成教学大纲目标为主,大多采用讲解―示范―领做―练习的传统教学手段。其教学方法单调,形式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中造成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大大制约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力的发展。

3、教学内容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当前学生需要。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条件。目前各中学武术与体育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简单的和套路上,这与各中学的教师素质、体育教学设备条件缺陷有关,没有符合初中生个性和兴趣的教学内容。

三、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策略

1、教学目标要促进中学生武术终身思想的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是现代社会对体育的客观要求,体育教学目标应当反映体育教学效益的长期性、延续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在通过武术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同时,也要为学生步人社会后能自觉地科学锻炼武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要形式多样。教学内容的合理化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武术教学内容应符合中学生的兴趣来合理安排。武术教学的形式多样化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开阔学生在武术领域的视野和知识面。武术教师的知识,技术水平是有限的,而武术是博大精深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武术协会或武术馆里参观、座谈、学习,了解武术的传统理论和思想,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专业队的训练和比赛,参加国外武术组织的访问表演等。同时还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拳种流派继承人或专业队教练员等专业人士来介绍各方面的情况,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武术训练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武术有一个全面观,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3、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始动力,一旦学生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就会在练习中投入更大的精力。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武术的特点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刚开始学习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浓厚的,因此在刚开始教学时注意暂降低对基本功的要求,能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就达到了目的。教师在讲解示范时要体现武术的特点,并同时选择几个有难度的组合或分段表演给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外要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武术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也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和系统性,学习武术一般要从简到繁,从浅及深。学生的武术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上武术课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4、注重武德的培养。在武术与体育相结合的教学中,还应注重中学生武德的教育培养。就是要求习武者按照武术的道德原则和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道德观。

总之,在武术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提高教师业务和专业技术水平,优化武术教学内容,在初中体育中传播武术的精髓,并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一技能不仅能满足学生运动兴趣,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与终身爱好的需要,也是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树立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武术文化的魅力,更加积极地学习和传播中华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精华。二是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武术去研究。通过这样的创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和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只要掌握了合适的教学方法,体育和武术教学会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武术教学;爱国主义;综合素质

随着李小龙、叶问等电视剧,电影的热播,大家对中华武术的关注越来越热,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对英雄钦佩加崇拜。这几年我在职高体育教学中,曾经遇到好多学生,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里抬拳踢腿,口中还念念有词,当我询问时,他们都热切的期盼老师能教给他们一些,哪怕最基本的小武术。面对同学们对武术如此地渴望,我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测试后,我决定创新体育教学,将武术教学和体育教学融为一体,这样既增加了同学们上好体育课的欲望,也满足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爱好,同时也为他们终身学习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在把武术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 让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精华。

武术里面固然有健美的姿势、高难的动作,给人们以美和力的享受,但同时又可强身健体,这是练武的作用。武应该理解为打,那么术指是就是方法和技术了。但是,往往有的习武者练了很长时间拳术,姿势优美,表面上看很有功夫,可是一遇到实际交手之时,就应用不上。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未得武术之真谛。著名梅花桩拳师韩其昌老师常讲,练拳要练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艺的程度,方为可矣。意无意,达到真意出现潜意识支配,亦就是达到了阶及神明的上乘功夫阶段的,也就掌握了武术之真谛。

2 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武术去研究。

教育部前两年发文,要求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推广武术健身操,旨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据悉,为推广武术操,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统一习武内容。 小学、初中及高中的武术操有所区别,小学所习武术操有两套,即旭日东升和雏鹰展翅,两套操均是以长拳基本动作为主,动作欢快;初中生的武术操为英雄少年,以长拳基本动作和运动风格为基础,汲取了太极拳、少林拳、南拳和健身气功的技术元素;高中生所习武术操为《功夫青春》 (对操),选取武术基本攻防动作,练打结合,突出武术既可以单练,也可以对打的特点,将健身性、防身性结合。武术操姿势舒展大方,动作刚劲有力,喜好新奇的学生们应该会喜欢。整套操操练下来约3分钟,比现行的广播操时间要短,但是运动量比广播操要大,对学生们能够起到较好的锻炼作用。

高中生所习武术操中增加了“攻防”招势,武汉中学教师张辉对此表示,武术本来就是防攻结合的,攻防招式的出现不稀奇。他认为,攻防招式表演的成分还是偏多,但它增强了锻炼价值和练习的趣味性,也给学生们灌输了一些武术攻防的意识。为了让我校学生既享受体育课的乐趣,也享受体育课中武术的熏陶,我和我校体育组的几位老师,反复查阅有关体育课,武术课的资料,从中选出抬拳道、散打、自由搏击、咏春、太极等几种适合高中学生健身,防身的简便易学的武术,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自由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周边武术人力资源,请来了县里有知名度的武术各方面特长人事来传授学生。通过这样的尝试,我和学生都深感到体育课和武术课融合在一起的无穷魅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坚持、有恒心和毅力、不服输等好多优秀品质。和终身锻炼的理念。

最后我想谈谈体育教学中融入武术教学的感想。

一、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学生学习武术过程中,我给他们讲陈真等故事,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学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使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竟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武术紧张而激烈的竞技对人的心理品质即是严峻的考验,也是一种健身强体的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它可高贵气质、修炼身心、,可提高人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增强信心、使人得到勇气。因此体育教学和武术教学融为一体更能也是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很好方法。

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武术中有许多可以用于实战的对打练习,这些练习可以使修习者更加谦虚,培养克制能力和勇气。而且可以提高机敏性和警惕性,同时可以测验动作的适应性和正确性。武术中的套路、散打和跆拳道的练习使人的身体动作更加柔韧,优雅达到武幻芭蕾的艺术境地。学生通过体育和武术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体育和武术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武术教学与体育教学的融合,能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

第9篇

关键词:武术体育教学优势

1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1体育教学缺乏对武术的充分重视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缺乏对武术的充分重视,未能充分发挥武术的教学应用优势。多数学校体育教学缺乏科学统筹和整体规划,未能针对武术教学制定详细具体的合理计划,导致武术教学流于形式。同时,多数学校负责武术教学的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技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多数学生缺乏对武术的正确认识,加上体育教师缺乏对武术教学的重视,导致学生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态度散漫,缺乏对武术教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难以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武术教学内容的精髓。

1.2未能彰显武术的独特优势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未能充分彰显武术的独特优势,导致武术教学极易被其他体育项目替代。中学生承担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参与体育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未能充分彰显武术的独特优势,未能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武术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和搏击、健身思想,未能充分体现武术教学的不可替代性,导致武术教学呈现出枯燥性,导致学生缺乏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导致武术教学形同虚设。

1.3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多数学校体育教学沿袭传统滞后的武术教学内容,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陈旧,缺乏创新性。体育教师未能实时关注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未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武术教学技能,未能充分借鉴吸收先进的武术教学方法,且在日常的武术教学过程中,未能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未能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武术学习和接受能力,未能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武术教学效果。

2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长期发展,集合了搏击、健身、养生等多种锻炼功效,是一项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1]。当前,武术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具有诸多应用优势。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2.1具有广泛的学生参与基础

武术教学具有广泛的学生参与基础。受武侠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对于武术较为青睐,在体育教学的有效引导下,极易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形成广泛的学生参与基础。为充分发挥武术的这一优势,要求体育教师加深对武术的认识,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有效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2.2能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

武术不仅包括套路项目,还包括搏击训练内容。学生在积极参与武术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能有效增强自身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能有效增强自身的灵敏度和协调性,还能增强自身的反应速度,能锻炼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勇猛坚韧的意志品质。武术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呈现出较强的攻防技击特点,且武术入门较为简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并组织严格的训练考核,能有效增强体育教学的规范性和有序性,能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2]

2.3对教学场地和相关器械的要求较少

有一句著名的武术谚语,“拳打卧牛之地”。这句谚语是说,武术练习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在体育教学中,武术对教学场地和相关器械的要求相对较少,武术教学不会受到各类客观因素,诸如教学场地、训练器械的严重影响。[3]因此,在体育教学经费不充裕的条件下,发展武术教学更为切实可行。

2.4具备了一定的师资力量

经过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发展,武术教学课程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必修课。多数学校具备了一定的武术教学师资力量,能满足基本的武术教学需求。多数学校配备了专业的武术教师,并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武术教学体系。另外,在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日益重视武术教学,普遍注重通过优厚的薪资待遇招聘专业的武术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武术教学的师资力量日益增强。

2.5能培养学生的武德观念

武术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武德观念,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武术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武技”是武术文化的外在体现,“武德”则是武术文化的深层次内涵。所谓武德,是指武术练习者在为人处世的社会实践中应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应该追求的道德情操,武德涵盖武术礼仪、心性修养、精神境界和道德作风,贯穿于武术相关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参与武术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武德观念的熏陶,并促进对自身人品的净化和人格思想的升华。[4]

2.6能促进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精髓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神,并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武德观念。武德观念融合了儒家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理念和道家道法自然、无为无恃的思想文化,对国人的精神架构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5]自强不息是儒家刚健有为精神体现,厚德载物是儒家推己及人、宽厚待人的处世理念。学生在参与武术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武德观念的熏陶,并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且有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道法自然和无为无恃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能实现对习武者心态的良好调整。学生在参与武术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理性意识和无为心态,“无为而无不为”。

3加强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从整体上提升武术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加强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从整体上提升武术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学校要通过优厚的薪资待遇招聘高素质的武术专业教师,充实现有的武术教师队伍。同时,学校在招聘武术教师的过程中,要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招聘标准,严格招聘具有较强的武术专业教学能力,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武术教师,确保后期的武术教学质量。学校要加强对现有武术教师的教育培训,引导武术教师深刻认识到武术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督促武术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并对武术教师的各项专业教学技能实施定期考核。

3.2加强对武术教学的宣传

学校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加强对武术教学的宣传,引导武术教师和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重点宣传武术具备的独特优势,激发广大学生对武术的学习锻炼兴趣。学校之间可加强合作,共同举办武术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对武术进行切磋交流的过程中,相互砥砺,共同提高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另外,学校要通过加强对武术的宣传,引导武术教师和广大学生形成对武术的正确认识,并转变对武术的教学学习理念。

3.3加强对武术教学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

学校要深入考察自身的武术教学现状,明确自身武术教学存在的缺陷,并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加以改进。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武术教学,并科学制定武术教学的具体目标,并从整体上对武术教学进行科学统筹和合理规划,针对武术教学制定详细具体的教学计划,增强武术教学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学校要制定配套措施和相关奖惩制度,督促体育教师严格执行武术教学计划,并对武术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考核,增强武术教学的有效性。

3.4创新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步摒弃传统滞后的武术教学内容和陈旧的武术教学方法,要对武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创新。体育教师要严格遵循武术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武术教学的预期目标,并深入挖掘武术教材,明确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依托互联网等途径丰富武术教学资源,采取多样化的途径开展武术教学。例如,教师可加强微课和翻转课堂等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利用微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学习规范的武术套路,提高学生的武术套路学习水平。同时,武术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武术比赛,总结武术搏击技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借助护具组织学生开展散打搏击比赛,强化武术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武术实践中积累搏击经验。武术教师要实时关注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并充分借鉴吸收先进的武术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现对武术教学的优化改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