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1 12:29: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贸易物流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催生了大量的物流需求,推动物流业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作为进出口贸易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物流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速度,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一方面,随全球一体化呈爆炸式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现代物流业健康、高速发展已经成为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业的业务流程更加优化,服务水平较高,可以满足进出口贸易品类不断丰富、贸易量持续增长的要求,促进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具体来说,物流业的多样化发展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多品种、小批量发展;物流业的及时性和高效性也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综上所述,物流业的高效发展可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2物流业与进出口贸易关系分析
一般来说,物流业与进出口贸易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取货物周转量指标代表华北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进出口总额代表华北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两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实证检验物流业对华北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3.1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的相关性分析对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目的是验证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是否有积极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影响程度的显著性如何。华北地区2003-2012年间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的统计数据
3.2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的弹性分析以上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了华北地区物流业发展对其进出口贸易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但无法计算出影响程度有多大。本部分研究以经济学原理中的弹性理论为依据,力求定量分析出华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变化引起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幅度有多大。
3结论现
(一)美国经验分析美国是在全球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物流极为发达。在如何实现物流产业与国际贸易双赢方面,美国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是全面放开运输管制。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流行业曾经因为管制过多而出现活力不足、创新不足以及效率下降等诸多问题,很多物流企业都陷入了破产的境地,物流行业对国际贸易的贡献十分有限,之后,美国政府对交通的管制逐步放松,并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具体做法包括允许民间成立管理委员会,将铁路、公路、航空等行业的定价权、管理权交给市场,大量减少交通行业的审批,营造更加顺畅和简便的市场环境。通过这一系列做法,美国物流行业成本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6.5%下降到1985年的12%左右,成本快速下降,使美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更具优势。[4]二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有着全球最发达的交通网络,每年6000亿美元的投资,造就了美国发达的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港口等交通体系,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包括运输、装卸和仓储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其物流行业具有极高的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收费公路仅占其公路总量的0.1%,极大地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并使美国众多的外贸公司得以通过较低的物流成本参与国际竞争(如图4所示)。三是高度重视信息化与技术化。从卫星定位系统到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再到信息系统的整合,美国物流行业极其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使美国物流企业的效率高、出错率低,为客户提供全过程的服务。借助物流企业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更高的客户需求链管理水平,包括外贸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都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
(二)欧盟经验分析欧盟促进物流与国际贸易的主要做法:一是大力扶持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在专业化与系统化上有着突出的优势,欧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全球排名前十的国际货运企业中,有6家来自欧盟国家。由于实行了标准化合同,服务统一,欧盟的贸易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关系比较稳定,沟通也比较顺畅。同时,物流企业高度重视客户需求,倾向于为客户打造属于自己的物流服务。加之服务领域的创新与拓展做得比较好,使得越来越多的贸易企业形成了请第三方物流的惯性思维。[5]得益于第三方物流的迅猛发展,使得欧盟间货物的规模化运输十分普遍,极高的配送效率,更是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使欧盟众多外贸企业有着更强的竞争力。二是大力推行物流标准化。20世纪80年代,欧盟成立了物流协会,此后对公路、航运、铁路以及仓储等物流各个领域进行了标准化统一。在欧洲标准化委员会中,有专门负责物流行业的技术委员会,对物流标识、物流设备等一系列标准进行了统一,这使得欧盟的物流效率大大提升。三是大力发展物流园区。通过建立数量众多、配套设施完善的物流园区,促进区域物流组织管理功能的提高。以此为支点,构建全欧盟发达的物流体系。
(三)日本经验分析日本的物流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重视港口发展。通过建设港口,为物流和国际贸易的融合提供条件。早在5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将海运视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海运和造船业,并在2002年开始了“超级枢纽港建设”,围绕港口建设货物中转站。港口的建设主体与经营主体分离,实行一站式港口服务,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加之各种优惠政策,逐步形成了发达的海运网络,物流对国际贸易的支撑作用异常明显。二是航空物流发达。日本根据国际贸易特点,结合自身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业,极大地促进了其国内电子产业的发展。从表3中不难看出,日本在机场建设上的巨额投入,其机场不仅硬件好,软件更是亚洲领先。三是大力发展绿色物流。早在1997年,日本政府就出台了《综合物流实施大纲》,对物流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列入首位。逐步将由卡车运输这种排放大、能耗高的运输方式转变为整合公路、船舶、铁路等多种方式的综合物流形式,并建立了循环物流体系,使日本出口商品的物流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其商品竞争力。
二、借鉴国外经验发展物流产业,促进国际贸易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物流产业发展理念,推动物流产业的信息化与第三方化现代国际贸易竞争十分激烈,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调整物流产业发展理念,以信息化、绿色化及第三方化为目标,推动物流产业改造升级,跟上现代国际贸易竞争需要至关重要。[6]一方面,物流企业应加快面向客户的信息系统建设,为外贸企业提供安全的物流信息采集、交流和管理平台,建设覆盖物流全流程的信息服务与监督,进而使外贸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提高其物流效率。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物流产业的第三方化。第三方物流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金融企业产生的第四方物流,是未来物流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物流服务相比,第三方物流具有更明显的专业化优势、更低廉的物流综合服务成本、更高的物流配送效率。通过出台相应的财政、金融等优惠政策,扶持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努力培育更能符合现代外贸企业物流需要的企业。与此同时,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物流产业的绿色发展。比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推动冷链、精细包装等绿色先进物流技术在物流企业的运用,引入逆向物流的发展,为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动力,促进外贸企业向更高效率、更加绿色环保发展。
(二)加强行业协作,促进现代物流与外贸企业的融合物流行业与外贸行业的良性互动,是物流产业发展积极影响国际贸易最理想的结局。一方面,要加大外贸企业的物流需求。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16年我国现代物流市场需求有望超过100亿美元,到2020年则有望达到250亿美元,年均增长26%左右。[7]从长远来看,这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良机,但由于中国出口企业大多从事来料加工,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下游,本身的利润率很低,为了压缩成本,很多外贸企业都会自己来做物流。虽然降低了企业的直接成本,却带来了间接成本的上升,并使整个社会的效率与质量都会降低。因此,政府应考虑到企业的现实需求,既通过引导产业升级与转型,使外贸企业在技术与创新上获得更大利润,进而提高物流的需求。同时,通过出台财税优惠、金融扶持等政策,并在车辆处置、仓库盘活等方面出台优惠措施,鼓励外贸企业进行物流业务外包,最终实现物流业与我国外贸行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物流为外贸服务的能力。中国加入WTO后,大量外资开始进入我国的高端物流服务领域,相对于外资物流企业,国内数量众多的小规模物流企业受制于人才、技术、资金等问题,很难与之进行竞争,特别是在外贸物流这样的高端物流领域。因此,可以积极开展与国际物流巨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并学习其技能,不断扩大物流服务的范围和种类,进而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
(三)大力推进港口物流发展,实现重点领域突破与国际贸易联系最为紧密的物流领域就是港口物流,不断提升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不仅可以加快先进物流技术与物流设备在国内物流行业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大大促进国际贸易的开展。一方面,要加大对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在国际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港口物流水平如何,成为中国与国际贸易物流链的重要环节,应着重加强国际海运集装箱中转站、外贸港ISI、国际货运多功能站区等建设,使港口物流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国际贸易方式的物流需要。根据国际贸易出现的新变化、新需求,确保港口物流的及时跟进,以创新举措持续吸引国际贸易商,不断提高我国港口的物流水平。并在与国际贸易商、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中,获得更加先进实用的物流技术,为国内物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与海关密切合作,加强港口综合服务功能的规划设计。通过物流基础设施、保税物流园区的共同设计,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以港口物流的无缝对接以及区港联运,提升港口物流的效率。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其发达的物流体系都离不开港口建设,特别是日本一站式的港口通关服务,减少了物流环节,使其国内产品的出口物流成本大为降低。[8]要围绕建立无障碍通关、物流与海关无缝对接,大力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使港口成为我国商品对外出口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以大大提升出口商品的物流效率。
第一,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成本以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大繁荣。区域之间的贸易只要跨越一国就会存在着交易环境的差别,这种差别就会造成各种交易麻烦及交易成本的上升。而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标准的逐步融合与统一,如统一的条形验证码、统一集装箱规格等等,从而解决了由于交易环境的不同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了贸易效率。第二,多样化的运输方式对于促进国际贸易有着重要作用。在物流体系构建当中运输是其核心,运输质量的高低对于物流系统有着极大影响。现代运输方式主要是国际联运下的分段运输,这种方式的特征是便捷及安全。特别足以标准化集装箱的多式联运成为国际运输的标杆,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第三,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让世界物流联成一片,从而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中坚作用。西方国家要求有更为完善与高效率的物流网与之匹配,强烈的需求使物流发展迅速,并对信息系统的构建赶到了重要作用,使物流服务更为精细化与批量化。有了信息系统的运用,大大缩减了货物运输的时间,提高了配送速度,从而加强了各国间的贸易关系。第四,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生产型企业可以将它们的精力放在其业务上,将其生产当中产生的物流事务交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打理。近些年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断促进现代物流向着专业化与精细化方面运转。第三方物流的专业与高效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成交量的持续上升。
2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对策
2.1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1)我国物流业发展缺少政策支持,特别是税收支持。就物流业的营业税来说,仓储业营业税可能达到其营业收入的5。且我国土地价格偏高,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物流企业需要高价买进土地来建设仓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其运作成本,使我国物流企业发展面临不利影响。
(2)当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规模不大,水平不高,发展模式存在重大问题。根据相关报道,当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有近3O万家,而这些企业当中有不少仅有不到1O名员工和几间办公室而已,它们往往不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实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
(3)我国物流行业的管理体制及水平存在着很大问题。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突破传统地区及行业规则限制,构建一个统一、开放与高效的物流体系。当前物流管理仅仅强调某一或几个环节,缺乏整体规划与通盘考虑,发展前景不明朗,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4)我国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金融行业往往不太喜欢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即使支持也是小额支持,且条件要求较高,利息也不低。
2.2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1)促进我国物流业与国际接轨。从而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改造传统物流业,引领企业落后管理方式的转变,从而缩减物流成本及提高服务质量,重新促进业业务发展,优化供应链及提升效率。同时不断完善物流体系与网络,扩大经营领域,提高综合供给能力。
(2)国家应当支持物流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对物流业进行深入调研,对物流业的税收、杂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进行相对应的优惠支持。比如说,将优惠物流企业的税费,对于一些需要进口的设备进行关税减免等等。
(3)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我国物流业发展较晚,人才培养较为落后。因此,应该鼓励我国教育体系完善相关专业的设置,开通如物流商务等专业。多多引进发达国家物流体系发展理论与实务,成立专门的物流研究机构,从而培养起一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4)要加快物流基础没施的建设,加强物流业的高科技装备。应大力推广准用车辆、先进的装卸和仓储技术等,加快建立高水准的现代物流中心,即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物流服务体系,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经营效益。
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探讨
引言
国际物流无疑给全球贸易带来重要的支持,在逐渐升级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国际物流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逐步深化了两者之间的关联。一方面,国际贸易频繁的活动打开了物流的市场,为其发展奠定了重要前提;另一方面,通过降低物流成本等方式,国际物流在全球经济形势下相应地提高了要求,强化国际物流质量,进而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加强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探讨国际物流的推动作用,对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
一、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的介绍
国际物流实行在不同地区之间将贸易货物的运输,是商业性质的活动,其过程为多个运输点所连接,构成体系共同完成贸易。如果在物流的任何点上出现延误,都会影响其操作的完成[1]。影响国际物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设施配备是基础,其构建了物流的通道,如公路、铁路、桥梁等。合理的交通网对物流的畅通至关重要,国际物流业务涵盖全球,因而海陆空交通建设水平决定了某个地区国际物流的水平。国际物流为进出口的枢纽,维系着贸易的实现,为其重要的媒介,简而言之,国际贸易的具体流程即为物流。物流从成本、基础建设、效率等方面对贸易施加影响,在良好的环境下物流可将其优惠条件注入到贸易当中,促进发展。
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流通,主要表现为出口,其总体上持续稳步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2]。国际贸易对于经济的变化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如金融危机的爆发降低了贸易额,阻塞了其的扩大。而贸易企业的水平、管理质量等也对其有不小的作用,信息化的实现能够有效提高贸易水平,推动各地经济的交流、合作。国际贸易在物流的配合下不断拓展业务,同时,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也提高了物流要求,在安全、效率等方面都加大了质量的比重,这不仅加深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推动着物流、贸易结构的调整与重组。
二、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
国际贸易活动的扩张,提高了全球资本的流动,在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使贸易现代化进程的发展[3]。面对变化,物流陈旧的模式显然难以应对贸易更高的需求,促使本身做出调整。国际物流从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投入等措施上提升自身的质量,使之满足需求,进而反作用于国际贸易,推动其发展。
(一)高效物流形式拓展贸易,消解贸易缺陷
国际贸易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交通运输,国际物流将贸易的实现过程做了统一的整合,通过与当地区法律、政策等的结合,尽量排除各项干扰因素,使贸易活动的阻力得到有效的降低。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将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在物流中实行大量应用,进而提高物流的效率,高效的形式降低了运输的困难程度,为贸易往来搭建了畅通的桥梁,推动了贸易发展[4]。由于不同国家的交通水平不同,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层次不一,物流形式的丰富可以适应航海、陆路、航空等各种运输环境,其高度的运输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运输条件调整物流形式,促进贸易活动的开展。高效的物流形式消解了某些地区极低水平的基础建设以及不高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的制约,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发达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运输差距,实现彼此的贸易往来。
(二)规范的物流操作,提高贸易效率
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必须采取某种有效的语言实行沟通,以保证其顺利达成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国际物流成为了各地区贸易的衔接点,减少了贸易乱象,促进了国际贸易进展的规范化。国际物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规范操作,按照国际标准制定操作流程,使其任何环节皆有章可循。如设备的使用、检验程序等,利用条形码等技术能够辨别货物真伪,强化了货物的管理。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革新了传统物流,使得国际贸易的效率迅速提高。通过物流的规范化操作,形成国际秩序,可以加速国际贸易的开展,减少阻碍,同时物流技术的提高,使货物运输更加高效便捷,而且运输安全更有保障,降低了成本的投入,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简化了程序的同时却提高了物流的质量。这使国际贸易的两端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增加贸易量,进而推动国际贸易的现展。
(三)多元化物流增进贸易交流,提高贸易质量
国际物流实际上是为国际贸易提供服务的环节,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贸易的效果。国际贸易本身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阔,同时往往具备大量货物的交易,资源的流动、资本的全球转移,使国际贸易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多元化物流的建设不仅指运输形式的丰富、设施的增加,更是技术应用的多元化,物流模式的多样化。国际物流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不再只是国际贸易的运输环节,而是透过运输,挖掘更高的价值[5]。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信息系统,全面收集、整理各种贸易信息、物流信息,形成综合的数据库,方便检索,提供对各项资源的查询。这种多元化物流模式的建设,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运输条件的改善拉近的物理距离,而数据的整理拉近的国家间的信息距离,从而提高了交流。只要国际贸易所需,通过信息,建立最优化的运输方式,设计最佳路线,可以推动贸易周期的缩短,加快贸易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最优化运输的选择实际上排除了不利因素的影响,对物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考虑,因而能够保证贸易的顺畅。物流的多元化提高了贸易的质量,推动了贸易由追求速度向质量的发展。
三、加强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推动作用的措施
事实证明,国际物流能够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改进物流的方式,可以增强国际物流的推动作用,使国际贸易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建设中更有建树。
(一)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物流管理
国际贸易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货物交易活动,因而必然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要提高国际贸易的水平,必须加强政策的引导,对物流活动进行制度规范,排除物流的散乱现象[6]。根据国际局势,通过交流、探讨,强化国际政策的制定,完善制度,使其合理、可行,形成国际约束力,转变国际物流滞后的形式。积极引导物流企业树立服务理念,强化管理,探索、创新物流组织形式,发展现代管理模式,丰富途径以满足贸易需求。通过政策的引导,减少物流的盲目性,指点物流建设的明确方面,制定目标,推动效率的提高。相关企业在拓展自身优势业务的前提下,依托政策扶持,强化竞争,可以有效促进物流的健康提升。
(二)加强运输设施配置,提高物流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的贸易程度越来越高,竞争也逐步加大,在这种趋势下,要提高物流的水平,加强贸易的竞争力,必须结合本地区的条件,进行设备配置的完善,加强设施建设。竞争的加大客观上提供了动力,完善的运输网络的实现,必须有充分资源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国际物流的重要保证,因而在提高建设的同时,也要采取措施,提高利用率,如在码头,更换旧设施,增加集装箱等,提高货物吞吐能力,保证设施的实际功用,提升物流实力。当前国际贸易中,港口是重要的设施之一,应当作为重点加强完备,发挥其国际贸易的枢纽作用,利用现代科技,依托基础设施,加强物流的优化,增强物流的服务,拓展多项增值服务,从而形成国际物流强大的推动力。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化进程
国际物流的发展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建设,依托信息产业,物流加快了现代建设的步伐,所以,要充分注重对物流信息化的建设,推动现代化进程。通过搭建信息平台,整合物流数据,应用现代技术,开拓网络系统,形成庞大的网络库,促进物流资源的共享。提高国际物流信息的联动,实时掌控货物流向,贸易动向,从而占据优势。加强国际交流,推动国际技术标准,物流标准的建设,强化协调,提高信息的接轨。信息化的建设,提高了国际物流的主动性,降低了贸易成本,加快了运作速度,使物流更加便捷化。
关键词:“一带一路”;重庆;国际物流;影响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73-02
通过“一带一路”大通道,重庆可以直接与东亚及欧洲相连。同时,通过和中巴、孟中铁路,重庆还可与海湾地区互通有无,实现快速高效的国际物流。因此,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迅猛发展,重庆作为枢纽城市,其国际物流发展必将呈现以下新特点:
一、重庆作为国际物流节点的作用日趋重要
“一带一路”连通了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促使我国产业布局向纵深发展,从而加速了重庆等中西部城市的经济发展。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重庆逐渐形成以空港和码头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路为连线的国际物流立体网络。
近年来,重庆国际物流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渝新欧”货运量高达2.1万标箱,实现同比增长97%,彰显了重庆作为国际物流节点的地位和作用。
二、“一带一路”增加了重庆国际物流备选线路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提高了重庆国际物流通道的货运量,而且大大拓宽了重庆国际物流线路的选择范围。首先,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化,重庆地区的货运量急剧增加,2013―2015年两年时间,“渝新欧”专列的开行次数及货运数量就增加了大约3倍。其次,虽然重庆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但是,一直以来,重庆的进出口都主要依托东部沿海港口,这是重庆的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战略,多条境内物流大通道的开发,令重庆有更多的选择。如今,重庆的国际物流不单单可以通过原来的东部港口完成,还可以通过“渝新欧”大通道直接运送到欧洲,从而大大缩短物流时间,节约物流成本。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重庆到西欧的货物,以前只能水运到上海,再通过海运到西欧,全程2.2万公里,需40天。但是,随着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通,可供选择的路线就大大增加了,通过“渝新欧”到西欧一共1.2万公里,运输时间仅需13天。或者,通过公路运输到东盟,然后经印度洋到达西欧也只有2万公里,运输时间30天。
三、“一带一路”大通道将重庆推到国际贸易的前方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靠近海运港口,通过国际海洋运输发展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而重庆位于西部,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然而,“一带一路”大通道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现在,重庆的汽车零部件和机电等附加值高的商品不用再运到东部口岸出口,而是通过“渝新欧”铁路更加快速高效地出口欧洲。同样,中亚、欧盟等地区的汽车、特种钢材等高货值或时效要求高的商品也通过该通道运送到重庆或转运到中国各地。
四、“一带一路”赋予重庆更高的国际物流集成和协同作用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枢纽城市,重庆地处各通路无缝连接的交叉点,要求重庆起到更多国际物流的集成和协同作用。重庆果园港2015年开通的进港铁路专线将“渝新欧”铁路与长江水道连接,从而打通了重庆与太平洋以及大西洋的国际航运,使其国际物流枢纽的地位更加重要。同时,果园港区的进港铁路还连通了渝怀铁路,为周边地区的铁水联运提供了无缝对接。而渝黔、渝昆、兰海等高速公路也都直接通达果园港区,可快速完成公水联运。
另外,重庆两江新区也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大力发展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无缝连接。2014年底,重庆两江新区开通了一条铁路专用线,连接渝新欧铁路和长江,从而大大提升了重庆作为国际物流枢纽的集成和协同作用。
五、“一带一路”带动了重庆商贸物流的发展
根据重庆市政府的规划,到2020年,将重庆基本建成有影响力的中国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南彭贸易物流基地是专为发展重庆与东盟贸易而设立的物流基地。通过该基地,东盟的水果、木材等优势产品可以更加快速、全面地进口到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相对地,重庆及周边地区的机电、建材、汽摩等产品通过该基地出口到东盟国家,可以节约2/3的时间。另外,重庆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项目工程等大型物流枢纽和物流基地的建设也将提升重庆作为商贸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促进重庆商贸物流的升级和发展。
六、“一带一路”推动重庆制造业物流发展
随着劳动力成本日趋上升,我国劳动力成本已相当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2~7倍,给制造业带来空前的压力,这也必然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更新升级。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必然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但这些工业制品的国内市场却在不断扩大,所以必然运回国内。另外,重庆的制造业升级后,企业将技术含量低的环节转移到国外,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环节仍留在重庆,这将深化重庆与境外的制造业合作,从而推动制造业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霞.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物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渝新欧国际通道[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在电子商务中,一些电子出版物、物品等可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直接到达购买者手中,但绝大多数商品仍要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物流过程。
在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中,电子化的对象是整个的交易过程,不仅包括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而且还包括物流。
1.1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时至今日也没有最终的标准定论。在这里,我们总结各种电子商务的定义,将其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的定义如下:①IBM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包括三个部分: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②康柏在其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中,是这样定义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就是引领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业务操作的流程联接”。③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在网络上实现物资与人员流程的协调,以实现商业交换活动的过程。④电子商务是一种商务活动的新形式,它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并达到高效率、低成本、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目的。
有些专家在定义电子商务时,就注意将国外的定义与中国的现状相结合,扩大了美国原始电子商务定义的范围,提出了包括物流电子化过程的第二类电子商务概念:①电子商务是实施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②电子商务是一组电子工具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③电子商务是电子化的购物市场。④电子商务是从售前到售后支持的各个环节实现电子化、自动化。
1.2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电子商务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
在电子商务概念模型中,电子商务实体是指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客观对象,它可以是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等。电子市场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从事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它由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参与者,利用各种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联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以上的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
1.3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1.3.1物流保障生产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1.3.2物流服务于商流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定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1.3.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我们必须摒弃原有的“重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而忽视物流电子化”的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以进一步推广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2.1电子商务流关系的演变与发展①“以物易物”阶段;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③物流和资金流开始分离,多种交易方式的产生与发展;④电子商务阶段。
2.2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的特点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2.2.1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2.2.2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
2.2.3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
2.2.4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
2.2.5柔性化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2.2.6集成化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在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运作模式向社会化、共同化的方向发展,在数据与功能、技术与设备、人员和组织等各个层次上都在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3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行业需要成为能完整提供物流机能服务,以及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以收取报偿的行业。主要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装卸搬运、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业等。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3.1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多功能化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
3.2现代物流企业的追求目标:一流的服务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便成了物流企业管理的中心课题。应该看到,配送中心离客户最近,联系最密切,商品都是通过它送到客户手中。
3.3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信息化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提供极好的信息服务,以赢得客户的信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
3.4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全球化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物流企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
4结束语
关键词:电子商务;成本;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自由化,物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该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部门。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5-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元,可比增长9.5%,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4万亿元,可比增长8.3%,贸易物流业增加值6781亿元,可比增长79%,仓储业和邮政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和35.6%。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物流业被国家视为基础性、战略性的一个行业,被国家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物流业被誉为“市场上的朝阳”。大量资本融入物流的资本市场,物流行业被过快的“拔高”了,物流存在大量的问题:
物流过快发展造成了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资源分散。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要逐步放开市场管制,简化行政管理,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和创业机会,很多人开始所谓的“创业”只是简单的一辆车就可以注册一个物流公司,这样的现象层出不穷。以济南市为例,在济南注册的物流公司有20000多家,而真正能够具有中等规模的物流企业不超过200家。物流公司很多只是从事简单的运输,而不能进行专业化的物流活动。各种各样的小物流公司各自为政,拆分了社会上的资源,经营运作效率低,提供不了良好的社会服务,带不来社会效益。
物流发展过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流市场低端化。目前来讲,我国的物流市场是一个低端的物流市场,我国的物流行业虽然以15%的高速度增长,但是我国的物流竞争还是以“价格”竞争的,物流的标准化服务和专业化服务远远达不到高端市场的需求,我国的高端市场的物流市场长期被国外的国际物流巨头UPS、丹麦马士基、荷兰TNT、日本邮政等占据,这些物流巨头相互联合、彼此协同占据了我国80%的高端物流市场。而我国的物流服务公司因为数量太多,资本长期分散,资源拆分,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国际上的巨头进行抗衡。太多太多的小企业为了各自生存,相互博弈、竞相压价、抢占我国的低端市场,不能有效的形成合力、相互协同,无法进军高端物流市场,这样的发展就和我国的低端物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物流发展过快使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结合不起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各个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经济疲软缺乏消费热点。然而电商的发展使网购成为一个新的消费增长点,仅仅15年的“双十一”一天,阿里巴巴的交易额达到912亿元,一天产生了6亿多个订单,为了配送的及时,各个公司采用各种手段、暴力分拣、包装过度,增加车辆运输、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车辆尾气,严重损害了货物质量、污染了空气环保。这些包装材料和损害的货物一般不能进行有效的回收而是当做垃圾进行处理,进行深埋,危害土壤和水源,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过快发展也使商业失去了部分社会功能。对与社会而言,个人的购物消费,不仅仅是一个鼠标点击的功能,它赋予了更多的社会附加价值。我们在购物过程中,是一个用户体验的过程,我们传统的购物,不是电子商务那种仅仅的面对电脑,而是在自己空闲的时候去实体店感受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售货员聊聊天,购物的最终目的是沟通和交流。我们满足自身生活物质需要的同时,注重对社会联系的一种社会归属感。人是一个社会人,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而电子商务的过快发展,使人们更加倾向于足不出户的获取购物的满足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点击鼠标完成了一单商业交易。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这不能不说是商业社会功能的一种倒退。
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做到:
“减速整合”,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现在的物流企业大多为了追求发展速度,盲目扩张,大多都是处于“脏、乱、差、规模小”的状态,设施设备陈旧,物流管理观念落后,不能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不了一体化的服务,市场竞争力不强。整合物流市场各种小型公司,形成战略联盟,大力发展信息化、专业化的平台搭建,努力实现为顾客提供供应链一体化、专业化、个性化综合性的服务。充分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市场分析,提供增值服务。
统一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放下发展速度,慢下来发展标准化体系。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物流车辆的标准化,还有流程的标准化。我们了解现在的物流车辆种类很多,参差不齐。物流车辆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流活动中多式联运的有效应用,很多标准化的工具得不到有效推广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影响物流效益。物流过程中流程的标准化也是十分重要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各个环节之间要有一个高效、标准的流程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树立品牌战略,创新思维。在企业运营中,追逐利益是永恒不变的法则,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要把眼光放的长远,树立自己的品牌战略,分析市场环境,重点营销,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改变自己传统的经营理念,开拓思维,创新经营模式,放弃原来“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加强和其它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达到“双赢”。(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董永刚: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J]期货日报,2014-07-22
电子商务在今后二个时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将会给建立在传统经济贸易方式基础上的我国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面对这一挑战,采取有效的税收政策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并解决其中存在的税收问题,是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对中国税制产生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税收原则产生的挑战
1、电子商务将影响税收效率原则的实现。税收效率原则指税收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有力工具之一,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充分且有弹性;二是节约与便利,三是中性与校正性。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税收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不下--带来了冲击:
电子商务对,"充分且有弹性"要求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对"充分性"要求的冲击上。"充分性"是指税收应能为政府活动提供充裕的资金,保证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电子商务使目前的税基和税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电子商务婪易中厂商和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直接进行交易,超越了时空具有流动性、隐蔽性的特点。这将造成某些碑基的丧朱或转移。使税款的流失风险加大。传统交易方式下分摊于中介者之间的税基在网上直接交易情况下,可能芒丧失或转移,进而会导致税款流失。
"节约与便利"的要求是指税收尽可能的减少征管成本,税收制度能方便纳税人,尽可能的减少缴纳成本。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可以直接免去中间人如人、批发商零售商等而直接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中间人的消失,将使许多无经验的纳税人加入到电子商务中来,这将使税务机关工作量增大。另外,电子商务的"无址化"和"无纸化"使税务机关在确定征税对象、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纳税期限时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税务机关必须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无疑将影响到税收的征管成本。由于电子商务具有交易主体的可隐匿性,有些交易物的无形性,交易地点的不确定性,交易完成的快捷性等特点,仍按传统缴税方式缴税,纳税人为了按时足额的缴税,将祷投入更大的缴纳成本。
电子商务对"中性与校正性"的要求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对"中性"要求的冲击上。税收的中性是指对不同的产品或劳务,不同的生产要素收入,不同性质的生产者的课征,应采取不偏不倚、不抑不扬的税收政策,使不同产品、服务、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能反映其相对成本,保持市场自发调节所能达到的资源配置效率状态。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的课税方式和税负水平不一致,因税负不公而导致对经济的扭曲,因而会对税收中性原则产生冲击。
2、电子商务将对税收公平原则造成冲击。税收公平原则是指税制设置应使每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每个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如果每一种税能够以公平方式对待每一个纳税人,公正的影响纳税人税前和税后的盈利水平,则这一种税可认为是公平的。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在国际互联网基础上的这种与传统的有形贸易完全不同的虚拟。贸易形式,往往不能被现有的税制所涵盖,导致传统贸易主体与电子商务主体之间税负不公。具体表现如下:
(1)资金流与物流不一致给增值税带来的问题。如在企业与企业朽电子商务活动中,如在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情况下,乙企业在网上订购了甲企业的产品,货物要通过电子商城的支付平台划转给甲企业,也就是货款先划人了电了商城的账卢。电子商城在以一定比例扣除手续费之后,再将剩余的货款划人甲企业的账户,甲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乙企业,并将货款移送到乙企业。按照现行增值税的规定,在货物买卖过程中,资金流与物流的方向必须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购进货物的企业不能抵扣该笔货物的进项税额。这样,乙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采购的原材料或商品非但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另一方面,如果甲企业仅以实际收到的款项作为计税依据,无疑减少了增值税的应税收入。
(2)电讯企业提供的电子服务与普通企业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目前执行的营业税率不同,电讯企业按3%缴纳营业税,而其他企业则要按5%缴纳营业税。
(3)税法对网上的订单、合同是否与传统的书面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还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所以暂时对网上的订单、合同没有征收印花税。
(4)网上提供应税劳务或转移无形资产,认定起纳税人十分困难。在跨国交易中,当以数字化方式通过因特网提供劳务或无形资产给境内使用时,应缴纳营业税。但是,当外国劳务提供者直接面向大众消费者时,就难以认定劳务提供者在国内是否有经营机构和人;无形资产的受让者在网上交易(特别是数字加密技术普遍采用)的情况下很难确定。这样,就很可能出现本应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却没有纳税的情况。
(二)电子商务将对现行的税收征管方式造成冲击
关键词: 义乌小商品城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模式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作为网络化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网络经济在改变传统商业交往和贸易方式的同时,正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并以其独特优势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义乌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转变经营模式,不断融入义乌的传统商贸经济,从而推动义乌专业市场实现升级,推动义乌县域电子商务经济体发展。
1.义乌小商品城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义乌小商品城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义乌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56亿元,义乌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达683.02亿元。义乌网上交易第一次在数字上跑赢了实体交易。2013年是义乌启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第三个年头,在义乌,相继实施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专项金融改革、“义乌港”成功升格为国际港、开通市场采购联网信息平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改革带动了全市各经济领域的全面发展。据海关统计,2013年1至11月,义乌进出口总额166.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7.4%。其中,出口163.22亿美元,同比增长111%;进口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2013年1至11月,义乌小商品实际出口报关单39万份,海关实际监管出口集装箱70.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7.3%。
1.2义乌小商品城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
1.2.1大额贸易批发的第三方交易平台
主要有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网等。这种方式需要经营主体支付昂贵的服务费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商的采购订单开始向小额化、多频次变化,使得大额贸易发展趋缓。
1.2.2小额贸易批发的第三方交易平台
主要有速卖通、敦煌网。这些平台的交易特点是交易金额不高,数量不多,大多是一些适合航空物流的产品,近几年发展较快。
1.2.3国际零售的第三方平台
如eBay、亚马逊等平台,类似于国内的淘宝网,主要从事网络零售贸易。
1.2.4独立网站
通过建立独立的B2C零售平台,打造“一站式”网络直销平台。这种方式投入成本高,回报期长,难度大,适合本身在海外有一定自身销售网络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
2.义乌小商品城电子商务的主要特征及面临的困境
走访各个企业和经营户后发现,阻碍义乌外贸电子商务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小额贸易物流成本高。
义乌外贸电子商务企业销售的产品价值低、种类多。这些小商品通过国际快递公司发往全球的物流成本高昂,有的物流成本超过了商品本身价值,使其失去了价格优势,同时也降低了海外批发商及消费者直接从网上购买小商品的吸引力。
2.2货款回收缺乏便利性。
从事外贸电子商务使用的支付平台根据所针对地区的不同,支付和收款工具也不同。目前外贸行业使用的支付方式主要有西联、MoneyGram、TT、L/C、PayPal、Moneybooker、VISA信用卡等。PayPal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提供商,但是使用Paypal有不可忽视的缺陷,一方面,由于PayPal账户的信用机制和个人的信用卡记录不关联,对于个人来说,拒付是没有风险的,因此会使国内的商家遭遇莫名的拒付损失。另一方面,Paypal对美国之外的卖家保护较弱,它重视保护买家的感受,因此卖家会遭遇无礼买家的投诉,导致账户冻结。最后,对于小额贸易来说,Paypal使用成本高。至于其他支付方式,也存在缺陷,义乌外贸电子商务企业选择方式单一。
2.3缺乏外贸专业知识。
义乌市场外向度高,参与主体数最多的是市场经营户。但是,很多市场经营户文化程度低、外贸专业知识缺乏、英语能力弱,短期之内让他们直接参与外贸电子商务不太现实。因此,需要创建一个让他们能够直接、轻松地参与外贸电子商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才能加强义乌外贸电子商务的建设,真正提高义乌外贸的国际竞争力。
2.4纠纷的处理缺乏信任机制。
一个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应该包含一个成熟的网上纠纷处理机制。目前,从事外贸电子商务的贸易平台,无论是专注于大额贸易的阿里巴巴、中国制造商,还是小额贸易的敦煌网等,都不能成熟、完善地处理贸易纠纷。卖家和买家之间缺乏一个可以信任的纠纷处理机制,让双方没有安全感,这样既会阻碍卖家的参与热情,又会降低买家的购买热情。
3.义乌小商品城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在结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情况下,能够轻松地、便利地和更有效率地进行外贸电子商务,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3.1整合全球服务网络,建立“全托管”服务贸易平台。
由政府牵头整合全球的服务资源,联合有实力的国际贸易第三方平台企业建立“全托管式”平台,通过商品管理、账户管理、海外营销、支付、物流供应链、诚信体系、仓储管理等一系列专业化运营,商户各自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服务,也可以打包给第三平台服务,这样帮助商户实现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
“全托管式”第三方贸易平台是一个完整的“贸易生态链”,这个生态对于义乌的外贸电子商务的参与主体来说更便利、更有效。
3.2深化国际贸易改革,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小商品城电子商务环境。
为适应建立符合义乌市场的“全托管式”第三方服务平台的需要,必须在金融、财税、投资、外汇等重点领域进行重大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并且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进一步加强与宁波—舟山港等口岸港口的合作,把港口功能延伸到义乌,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始发港”和“目的港”功能的“义乌港”。
加快义乌机场国际航站楼建设进度,提升机场飞行区等级,争取尽早将义乌航空口岸临时开放转为正式开放,进一步促进人员往来、居留便利化,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
深入推进“跨关区快速通关”及“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分类通关”等模式改革,大幅提高通关效率。探索建立陆(海)铁多式联运模式。健全客商便利化出入境管理机制,深化外事审批、出入境业务管理等制度改革。
在构建现代金融支持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加快金融商务区建设,争取更多内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地区总、分公司在义乌集聚发展,鼓励组建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建设区域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开展专业货币兑换、货币经纪等业务,探索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业务,研究制定合伙制企业相关外汇管理政策。
在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建设国际商贸名城的目标,加强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化城市相适应的仲裁、边防、消防、港务、金融等机构监管服务能力建设,优化机构设置和行政资源。
加快发展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形成城乡一体的户籍、教育、就业、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相衔接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