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数学试卷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07 06:20: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数学试卷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数学试卷分析

第1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综观整体,这次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

数学试卷分析范文(二)

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而且在高段数学的教学上要有意识地与初中数学接轨。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综观整体,这次期末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最终立足社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数学试卷分析范文(三)

一、试卷概况

(一)试卷结构

(二)试卷基本特点

一、考查知识点

二、主要失分原因

(2)解方程组答案缺括号如:写成:x=4y=-3

(3)解析式中的量的关系如:y=x+90写成y=x+90o

90度写成90o度

三、教学建议

(1)基础教学中基本知识点应要求学生清晰地掌握;

(2)强调数学答案的规范化写作,并要求学生理解透彻应为什么这样写,从根本杜绝简单的错误,减少本来就不应该失去的分,如:更好地体现真实的数学水平。

第17题

考查知识点:

(3)、分式化简后求值;(4)、分母有理化。

第18题

考查知识点:

利用列表或树形图求概率。

第19题

考查知识点:

考生失分情况:

(1)、第17小题一部分学生对于分式相加减知识掌握不足,失分情况较重,还有就是分母有理化失分开发部比较明显;

(2)、第18小题学生失分主要表现在不会画树形图或列表;

(3)、第19小题主要失分是几何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的坐标表示符号的错误较严重。

教学建议:

(1)、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分式基本性质及其简单运算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要注意分母有理化教学;

(2)、要注重对学生利用树形图或列表求概率的教学,尤其要注重树形图的画法。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到用树形图求概率,不能咐写概率答案;

(3)、要注重几何图形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性题目的教学,尤其注意几何图形上点的坐标与线段之间的转化中符号问题,要让学生知道点的坐标在不同象限是有符号限制,而几何图形的线段始终是正的。

第20题:

考查的内容是圆的相关知识,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解答出①中的四个答案,失分分的是学生没有带单位以及②中解答出结果没有最后答,建议任务教师切实加强对数字后面单位的强调。

第21题:

考查知识点

(1)垂径定理应用,三角函数、同弧圆心角与圆周角关系(等边)和直径所对圆周角如何

(2)等腰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或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

(4)作辅助线

考生失分情况:

(1)在求圆周角时不知道用同弧所对圆心角去求;不能从Rt边的大小关系得出角的度数;有个别同学多考虑了劣弧上的点的情况。

(2)未作答;不能确定何时面积最大;求面积时没有乘以

教学建议:

(1)解简易的直角三角形要十分熟练;

(2)同弧所对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要切实掌握;

(3)要培养分类思想,但也要仔细审题。

(4)三角形的面积和底与高的关系,当底不变时,高的大小影响到面积的大小;要注重培养学生以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处理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的能力。

第22题:

考查知识点

(1)构造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2)应用数学知识的实际问题,

考生失分情况:

(1)不能数学模型,所作辅助线不能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2)用的函数种类与试卷提示有区别,导致出现较大误差;

(3)比较大小时没有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去与半径比,而只用斜边去比;

(4)合格问题不知道转化为数学中的线段(角)的大小比较,而用等于关系判断。

教学建议:

(1)强化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从生活问题提炼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要能正确做出辅助线,并弄明白判断是合格的关系是哪两条线段的大小比较;

(2)理清不同三角函数的定义,能较熟练地从不同条件入手去解直角三角形;

第23题:

考查知识点:

数据的整理和统计

考生失分情况:

(1)从画的表格上,学生不善于概括、整理,思维混乱,出现表格内容重复,有多数同学没有带单位;

(2)从画扇形图上看,学生存在画图随意,过于明显画出与百分比不相符的扇形;

(3)对相关数据进行表述来看,学生不能抓住实质说些事不相关或是不能把事实情况表达清楚,

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在平时教学要注重数据整理的基本技能和数学规范性的训练

第24题:

考察知识点:

得分率:极低

教学建议:

第25题:本题为课题学习题。考察知识相关如下:

(1)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平行的相关知识;

(2)探究规律;

得分率:极低

教学建议:

1、加强对课本知识深层理解及应用。

2、教学中多渗透点类比讨论思想与不完全归纳方法。

3、平时多做一些推广类问题的训练,不要局限书本,只有课堂开放,学生才会不怕开放题与探究题。

总之,通过中考试卷分析暴露出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基础问题:学生对图形的识别能力较差,学生数感、符号感不强。一些基本概念及相关运算能力有欠缺。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基础,教学中要突出主干内容。落实基本概念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要求,特别要关心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问题,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提高合格率。

2、学生对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数学建模能力。而数学建模是新的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更要加强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培养。要经常性地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抽象。不断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建模与数学应用能力。

第2篇

二、试卷结构分析

2.考查内容:试卷的考查内容涵盖了《课标》7—9年级所规定的三个知识领域中的主要部分,各领域分值分配基本合理:

本份试卷立足考查学生今后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知识、基本技能,还加强了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较好地贯彻了以《课标》为评价依据,保证了对《课标》主干内容的考查,需要提出的是,第26题涉及到了“猜想论证”这一从殊到一般的探究性思想方法,这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3.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比例:

4.试卷试题难度

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8∶1∶1,难度值为0.75,这样的比例基本符合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要求并兼顾到本市普通高中招生的实际需要。

三、试题特点

本卷有不少新的特点与亮点,总体上看,本卷的表达简洁、规范,图形优美,语言亲切,可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动力,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数学思考、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关注了对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在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与主观形式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开放性试题、应用性试题、信息分析试题、操作设计试题的设计得到一定的发展与完善,给学生创设了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还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数学教育价值的关注,充分体现了课改理念。

学生对定义一种新的运算感到陌生和不理解,这里得分率明显偏低,以往的中考大题中也出现过类似定义一新的运算、曲线、点,但这方面还没能够引起我们的老师、同学的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训练。

3.第25题是一二次函数与几何中的折叠、对称变换、作图、推理、计算等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关注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可展示出学生操作试验、观察、分析、推理和空间思维能力,体现了《课标》中的数学思考理念,其中第⑴⑵小题完成很好,对于第⑶小题开性的问题: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是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直接答出所有的坐标(不要求写出求解过程)。学生考虑的满足条件的点,不是很全面。

4.第26题考查学生的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第26题几何变换中的探索性问题,关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不变量”这一重要的数学基本理念作为考查核心,较好地体现了《课标》所关注的“图形变化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理念。各问题环环相扣,难度逐级递进,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在通过探索几个特殊具体的情形中归纳猜想出一般性结论,从中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数学思考方法,也考查了学生观察、探索、转化、归纳、猜想、推理等能力,关注了过程性目标。第⑴⑵小题完成较好难度值分别为0.72、0.55,第⑶小题要洞察(猜想)上述(用含的式子表示)一般性结论,再进行证明你的猜想,这道小题的难度值约是0.16,偏难,区分度为0.45。

四、教学中的建议:

⑴加大力度钻研《课标》和课程的学习与探索,领会课改精神和评价理念。

⑵注重双基,着重能力,渗透思想方法,更要着眼从事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情况。

⑶联系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

⑷加深图形变换认识,建立运动和图形变换的空间观念。

⑸新课程把坐标归入到图形与空间这一块中,明显提升了数形结合的要求,应当多加训练。

⑹创新读写能力急需提升。

⑺加强对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迁移能力,对定义新运算等有关数学问题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⑻多让学生研究具有挑战性的开放题、探索题、操作设计题、应用题、规律题、信息分析题、课题学习等等,开发学生潜力,提高思维能力。

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二)

一、试卷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卷面分100分。试卷包含九种题型:填空、判断、选择、比较各组数的大小、解比例、看图计算、写一写,画一画、按要求画图和解决问题。可以说这九道大题不但囊括了本册书的重点、难点知识,而且也测试到了学生对这一学期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很好地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试卷。本次考试的试题难易程度适中。题型几乎全是学生常见常练的类型。从卷面题目的完成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已掌握和理解,并具有相应的数学能力与学习方法,达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二、答题情况综合分析:

(一)填空题

(二)判断题和选择题

这两道题满分都是5分题,人均得分4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2分。都是有5道题。判断题的第4小题是关于方向与位置的,学生不会变通而判断错误。选择题第4小题“同样的铁丝围成的图形中,( )的面积最大。A、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圆”学生不能通过思考、计算和分析选答案,想当然的选。其它题学生做得较好。考前预测和考试结果基本一样,考前想到有部分学生考虑问题不周全会判断错或选错,进行了重点指导。今后还要因材施教,引领学生考虑问题要周全,做题要细心、认真。

(三)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满分4分,人均得分3.8分,最高分4分,最低分2分。共有4道小题。多数学生答得好,出现错误相对多的是第4小题“— —0.5”正确答案应填小于号,有填大于号和等于号的,个别学生对负数的大小掌握的不好或是分数小数的转化掌握的不好。这是考前对个别学生学习情况掌握的不好,或是训练的不够。今后要不放过任何知识点和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解比例

满分9分,人均得分7.6分,最高分9分,最低分3分。共有3道小题。多数学生答得好,出现错误相对多的是第2小题“ =5 : 16” 个别学生内项、外项分不清,以至于乘错。其实学生把等号左右两端的书写形式统一,就不易做错了。这种解比例题平时练得少,考前如果多练习练习情况会好一些。今后要对题型的变换多一些,使学生的见识多一些,我想学生逐渐也会变通了。

(五)看图计算

满分14分,人均得分10.3分,最高分14分,最低0分。共有4道小题。多数学生前两道题答得好,后两道相对差些。出现错误相对多的是第4小题。所求图形的体积需要用外面长方体的体积减去里面空心圆柱的体积。有的学生圆柱的体积求错,有的学生最后一步用加法。甚至及个别学生把长方体的体积也求错。考前预测这部分题型一定会考,也让学生熟记了公式,并做了些相关的题,可还是有些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或是求复杂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方法错误。这是几何图形问题。平时应多找些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解决相应问题会好些。再有要加强学生的的计算能力。

(六)写一写,画一画和按要求画图

这两道题满分共15分,人均得分10.5分,最高分15分,最低分4分。多数学生答得好,出现错误相对多的是在数轴上表示数,部分学生负数表示错的多,对负数掌握的不好。第题按要求画图,是关于位置与方向的题,学生方向掌握的不好,特别是以谁为观察点确定的不准。还有45度方向画得不准。出错的原因和审题不细心有关。这些问题考前有所考虑,也进行了练习,今后要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七)解决问题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启示

1、今后教学应关注新课改理念下“双基”内涵,切实加强“双基”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的整合,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学中要利用教材,又要走出教材,重视对教材例题、习题资源的开发;同时,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丰富数学教学,以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要切实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要分析学困生差的原因,确保每单元每阶段基本过关。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帮助学困生,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每个学习好的学生都成为老师的助手。

4、平时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抓细、抓实。

5、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努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备情境以激发兴趣,要重视迁移规律的运用以形成方法。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过程教学要到位,给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注意不同阶段的练习作用,让学生练有目的,练得有趣,练有所得。通过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数学试卷质量分析(三)

一、试卷的难易程度

这张数学试卷的题型分为三大类,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试卷表面上看比较容易,实际上学生在做题时,却发现个别题有一定的难度,前面的几个大题目偏向基础知识的考察,填空题的第8题有一定的难度,总的来说试题的难度还是不大的。

二、考试得分分布情况

考分主要分布在解答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学生得分较多,同时,解答题的前面两道题,学生的得分率也可以,解答题第25题虽然简单,但由于考察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失分也较多,失分较多的是解答题第26题。

三、典型题的分析

四、教学建议

1、要加强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着重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是试卷主要的出题方向,也是和教学大纲一致的。

2、要加强学生在做题的完整性。从这次试卷上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在解题时缺胳膊少腿,缺少完整的步骤,比如:未知量不设就有下面过程,解答题“答”,“根”没有验证,这也是本次考试学生失分情况之一。

第3篇

2013年无锡中考数学试卷整体呈现出“老问题新考法”的特点,与近几年中考试题以及今年一模、二模试题有比较大的差异.总体难度与去年持平,但是最难的题目难度并没有去年高,中等难度的题目比去年高,考生做起来会感觉不太顺手,此份试卷对于优秀学生的区分度比去年大,而对于中等学生的区分度将不会有太大变化.此份试卷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题目的背景和题型都比较熟悉

例如选择题的第9题、填空题的第18题,解答题第27题,尤其是第27题的题型与2012年中考中的第26题非常相似,中等偏上的学生解答起来较容易;第9、18题的数学模型学生虽熟悉,但难度又有提高,第9题的背景是面积,但要求学生会在平行四边形中四次构建三角形,建立底与对应边上的高之间的关系;第18题首先要解决直角坐标系殊点坐标的几何意义,才能解决最值问题.

2.强化了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

选择题第10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图能力,要求学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要心细.第28题并不复杂,其实是在学生比较熟悉的无盖纸盒的展开图的基础上加上了盖子,就是要求学生有很强大的学习迁移能力.

3.弱化了对于圆的考查

2012年的无锡中考试卷的第10题与第28题这两题都强调了对圆的知识的应用.但2013的中考题就只有第7题,对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关系的应用,难度大大降低.

4.实际问题难度有一定的降低

第25题的难度有一定的降低,但学生对单位的转换还是容易疏忽,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加强.

5.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深入理解能力

第26题第二小问,重点考查分类讨论等腰三角形,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在与二次函数相结合的时候,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偏差.

6.对平时的知识漏点的强化考查

解答题的第24题,特别强调了举反例,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对这个知识点比较忽略,认为比较简单,一般只可能出现在填空或选择题中,对解答题的解题规范性缺乏一定的训练与强调.

二、试题重点题目分析

【例1】 (2013,9)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3∶2,∠DAB=60°,E在AB上,且AE∶EB=1∶2,F是BC的中点,过点D分别作DPAF于点P,DQCE于点Q,则DP∶DQ等于( ).

(1)将图4-1中四个角上的4个小正方形剪下拼成一个正方形作为直四棱柱的一个底面.

(2)将图4-2中三个角上的3个四边形剪下拼成一个正三角形作为直三棱柱的一个底面.

(3)将图4-3中五个角上的5个四边形剪下拼成一个正五边形作为直五棱柱的一个底面.

评价:此题的背景学生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就是棱柱的展开图,在这三张图中如若剪出一无上底的棱柱对学生应该说难度也不是太大,剩下的关键是如何把剩下的部分拼接成一底,而接下来如何计算出各主要边长,这又用到等面积变换的应用.

三、对2014届考生的复习建议

一定要关注知识间的结合与融合,回归到对知识的最初认识上,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对话;课堂

一、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中的师生对话概念及特点

(一)师生对话概念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中的师生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就试卷中的问题予以沟通探究,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与教师主导性的技法指导形成有效衔接,从而使得学生在参与师生对话的实践中分析自己的应试行为、反思自己的应试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构自己的应试习惯。

(二)师生对话特点

1、平等性

在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二者是平等的状态下进行交流,即教师与学生借助于试卷分析这一载体落实增长数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突破了原有的“主导—主体”固化思维,强调自由互动与平等尊重,教与学就在互相碰撞过程中实现良性发展。

2、主体性

在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的课堂上,主体依然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这是因为,试卷分析的过程即是一个“处理问题”的过程,即学生提出自己试卷疑难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试卷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反思自己的问题解决行为,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过去的解题思维、方法与当前的解题思维、方法形成极为鲜明地对比,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为重构自己的思维与方法模式提供借鉴,从这一层面进行分析,学生就是小学数学试卷分析课堂的活动与反思主体。

二、师生对话在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一)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有效认知

师生对话是基于平等基础上而展开的双边或是多边的交流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疑难进行对话性的指导与交流,从而起到“授之以鱼,教之以渔”的效果。举例来说,在“求直径为5厘米半圆的周长”这一考题中,学生们对这道题的求解方法持有疑虑。在学生自主分析的环节,有学生指出自己出错的原因,是因为将求解半圆的周长与求解半圆的面积混为一谈了,简单的认为整圆的周长除以2就可以了,即3.14×5÷2﹦7.85,但是却忽略了直径的存在,即缺少7.85+5﹦12.85,这就会导致错误的发生,借助于这一道题的分析就警示其必须要做重视基本概念,通过概念来指导自己分析问题的行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应试习惯

学生对于试卷的认知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答题得分这一层次,而是应该将其看作是培养自己学习习惯的一种方式,当然,学生的学习习惯涉及到的范围较为广泛,答题应试的良好习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师进行试卷分析的时候,将会与学生展开平等性的对话,根据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所出现的答题不规范的问题予以纠正,从而使之养成良好的答题应试的习惯。举例来说,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几条?”一道选择题的解答中,许多学生选择了“无数条”,根本没有注意“平行”这一限制性的条件。从师生对话的自主分析环节中,学生们坦陈自己就是因为审题时间过短、考虑不周全才会导致这一错误,而在教师分析的时候自然就会在延长思考时间、锤炼思考精准度这一层面予以指导。

(三)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在主导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的实践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得到不断提高,这是因为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创新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的实践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并能够对自己的学生个体需求有所了解,从而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这就为“因材施教”夯实基础。在解决判断题“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都是平行线”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条件的缺失而出现判断失误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用形象演示的方法展示出“同一平面”的概念,化抽象的理论概述为形象描述,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

三、提升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中师生对话实效性对策

(一)明确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目标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的目标性是实现有效师生对话的最为重要前提,具体来说,就应该是从“把握学情”与“重点突破”这两个方面着手。

1、把握学情

在制定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目标的时候,了解学情是必要一环,这是因为,试卷分析对象就是广大的学生,如果制定的目标过高,就会使师生对话趋于形式化,反之则会使师生对话过于繁琐。这就要求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接受能力来制定出本课的分析目标,规避过简与过难这两个极端。

2、重点突破

分析目标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做到重点、难点明确,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在落实分析目标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才会在师生对话的的时候,引导学生将突破重点放置在首要位置,以致于使学生学有所获。

(二)体现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活动价值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活动的价值性就是指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巩固,独立思考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可行之道。独立思考是师生对话的基本前提。教师可以在学生获得自己的试卷的时候,要求其根据自己试卷中所标注错题追本溯源,寻求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求知欲望的过程,这就为下一个“师生对话”环节进行提供知识条件与动力源泉。

(三)小学数学试卷分析的有效评价与反馈

有效评价与反馈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师生对话,基于此而言,建议评价与反馈立足于鼓励性与延伸性的基本原则。鼓励性原则指的是教师的评价与反馈要从学生回答的闪光点为切入点,以此帮助其找到自己的自信,这就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提供心理支撑;延伸性原则则是指借助于师生对话起到“例题”的作用,对话可以使教师明晰学生个性化需求,从而开展具有针对性指导,互动据此而着实有效。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试卷分析中,师生之间开展有效对话,一方面会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根源,另一方面则是促进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维与方法体系,并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吴红川.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年03期

[2] 谢文秋.把小学数学课堂还给孩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年04期

第5篇

本次测试的命题思路主要是实现:以新教材为依据,以新课标为准绳。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查学生“数学思考”及“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测试试题,考查知识的分布情况如下:共计50道题,纯数学计算约占38%,几何初步知识约占25%,解决实际问题约占26%;实践操作约占16%。

本次测试试题有以下特点:

1、范围是全册教材,期中考试前、后知识内容比例为3:7,遮盖面较广。结合本册教材的知识特点,试题类型由填空、判断、选择、实践操作、计算和解决问题等六部分测试内容组成,题型较全。

2、既注重测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注意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凸显了本册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占80﹪以上,综合性应用能力和操作题占20﹪,且没有高难度的题目。

3、试题体现了新课程下“转变教学方式”的理念和要求,注重以测查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为主,力求避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题目还适当体现了对学生“数学思考”和探究意识的考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如,第一大题中的10小题、第四大题中的3小题…)

4、试题的内容也注意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如第二大题中的第三小题、第三大题中的第三小题、第四大题中的第三小题和第六大题等…)。

二、卷面分析

四年级数学测试成绩汇总

参考人数:1305人平均分:87.99分

优秀率:73.3%及格率:97.3%

100分:31人90分以上人数:751人

85分以上人数:958人80分以上人数:1084人

不及格人数:35人

评卷结束后,教研员对部分学校学生的考卷进行了抽样分析,其结果如下:

全局十所学校,满分人数:31人

班平均分最高94.2分,最低84.78分;

优秀率最高:98%,最低:54%;

试卷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整体看,班级间成绩相差比较悬殊。

三、成绩:

学生答题字迹工整,书写格式比较规范。学生应知应会的常用基础知识正确率较高:如选择题、判断题、小数加减法计算和简算、统计图的制作和对信息的分析并由此作出的决策等正确率均超过了90%。多数学生基本数量关系掌握较好,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一题全对人数超过70%。

四、调卷中发现的问题:

1、部分学生知识学得过死。

如:给钝角三角形画高,学生对高的概念都明确,但由于画出的钝角三角形位置“不够正”学生不知道顶点引出的垂线应该垂直哪条边,因此导致丢分。

这也说明,平时教师教学教得过死,训练形式过于机械单一,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对于“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的学习,个别学生的空间观念没有形成。

如,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度和()度。一些学生不会答。

再如:方向与位置描述物体所在方位一题,在改变观测位置时学生描述方位和角度不对应。

说明: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思考方法,缺乏空间想象力,不知道用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实际操作的方法,建立空间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3、有些学生不会审题,学习习惯有待改进。

再如:计算中的第四小题,要求只列式不计算,学生在答题中有的不该加括号的加括号,该加括号的忘加括号,不能正确理解括号的作用。还有的学生,列完算式后例行去计算。

再如:解决问题的第四题,两步计算,一步就解决,(间接条件当已知条件用)还有的学生看前面条件猜后面问题,根本不去认真读题审题。

再如:植树问题求距离,有些学生对间隔数和棵数的关系不细加分析,导致列式错误。

说明: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侧重了知识的教学,平时教学中,对学生不能充分信任,题眼、拐点、重点字词句的审题包办代替,不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独立审题时间,忽视了对该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对本次命题试卷预测成绩分析

基于对命题的思考,我为四年级本次测试成绩定位为平均分在87----93分之间。同时为了深入落实新课程教学“数学思考”这一特殊目标的情况,测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测试的命题过程中,我在前面填空和动手操作题意设计了3分左右的带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题目,意图拉开档次,控制满分率。事实也正如预料中所预测的,试卷中各校学生满分人数不多,实际成绩满分率、优秀率、及格率也基本能达到预期值。而且一半以上的班级平均分进入了90分。

六、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应重在让学生多观察、多操作、多体会、多联系生活实际。强化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审题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答题的应变能力,多做综合题。关注学困生,对其进行认真剖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帮教方案进行有实效性的跟踪辅导,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二)

一、对试卷总体评价

本学期四年级数学试卷,比以往有所改变,我认为本套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试卷共分六大部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位置、解决问题、附加题。

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数学教学领域,注重双基考查,增大知识覆盖面。本次测试数学命题立足教材,立足基础,立足本册的知识点进行检测,比较重视双基的考查。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能力等都做了考查。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着力避免单纯的记忆知识的考查,将几个知识点糅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整份试卷既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又重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套不错的试题。

二、试卷结构

三、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均分为:四(5)班84.56分优秀率57.58%。四(6)班86.03分,优秀率64062%。统观两班学生各个小题的得分情况,可得出绝大部分孩子撑握都还比较扎实,均分五班不很理想。两个班共有5人不及格。仔细分析了这几个学生的卷子,发现他们的基础知识很不扎实,这与他们平时课后练习没做到位有很大的关系。这几个孩子家情各不相同,但同样的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有父母很忙的。课后的相应练习落实不到位,要么不做,要么做了,错的不能及时改正。这些孩子是我下学期重点提高的对象,需要帮孩子想一个万全之策。让他们自己喜欢上学习,自己主动去学,主动去练习。

错例:

2、爷爷今年a岁,是小明年龄的7倍。小明今年()岁。

3、计算部分学困生不过关,失分不少。这种现象在两个班表现明显。

改进措施:教学时要在关注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教给学生必要的检验正误的方法,以利于学生在检查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更主要的是把握数学知识的关键点,要教给学生方法。如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认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学会答完题后进行检查。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总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多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到认真思考,细心答题,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并在教学中真实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要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掌握最佳方法,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应对自如,在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的情况下,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三)

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共6页,七道大题。第一题:直接写得数。第二题:填空。第三题:选择。第四题:判断。第五题:计算。第六题:动手操作。第七题:解决问题。整张试卷知识覆盖全面,各种知识的比例合理,既关注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考察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测试过程中获得不同的成功喜悦。

从学生的卷面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能够较正确的进行计算,完成相应的概念性的填空,格式比较正确,数学规范、整洁。相对来说,个别孩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弱,比如说:解决问题方面,有孩子出现数量关系理解不清,或者在计算方面出现错误。

再是有孩子的分析能力不够,不能较全面的考虑问题,或者对解题的方法不能理解。如选择题第2题:王娟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80分,则她的英语成绩()

A、可能不及格B、不可能不及格C、一定及格

有的孩子仅限于对平均数的计算上,而对数据不能较好的进行分析,因此出现错误。

另外,有极个别孩子因为解题习惯不好而出现错误。如:有的孩子出现抄错数的情况,还有的孩子出现口算或者计算上的错误。

学情分析:

四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相对来说内容多一些,难度也稍大一些,一些孩子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理解不清,还有的孩子对于小数的乘除法不能较好的掌握,计算速度慢,而且错误较多。纵观学生的学习情况,绝大多数孩子对基本的知识问题理解较好,能够较正确的解答相关问题。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还是很努力很专心的,也能够看出教师平时注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孩子在学习上比较积极主动,作业也能够认真完成。但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再加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每个班中也都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需要老师时时提醒、监督的孩子,相对来说,这些孩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就不太好,成绩也就差一些。这些孩子有的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不认真学习造成的,也有的是因为家庭的影响、孩子自身的素质所导致的。作为教师,我们也认真分析了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有的放矢,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争取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面有所提高。

第6篇

第一部分:填空题。学生都掌握得很好。主要存在问题:第2小题要求学生估算,部分学生写成了实算。没按要求答题,因此而失分。第8小题有的学生不细心,计算错误。第10题部分学生搞不清楚单位“1”的量而出错误。

第二部分判断题:得满分的约70%,8分的约20%,6分以下的约10%。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对。概念比较清楚。失分原因及存在问题:少数学生对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概念模糊不清,造成错误。

总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注重学生的养成习惯,细心答题,并在教学中真实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要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掌握好的方法,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应对自如,在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的情况下,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在实践中体验数学。

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分析:

知识的覆盖全面,各种知识的比例合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

试卷既关注了双基,又能考查能力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新理念。

试题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操作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对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对我们平时的教学也是一个极好的检测。

在试题的取材上充分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如:综合应用的几道应用题,强调了应用题对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二、考试结果情况及分析:

五年级共有3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平均分是84.8分;及格率为93.9%,优秀率为74.5%。学生的最高得点数是98分。最底得点数是54分。从最底得点数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间的差别很大。全年级有3个学生不达标,而这3个学生当中有1个是培智生。他们3个的总成绩只有157分,这样来看学生的整体的学习状况发展较好,基本达到了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和发展要求。

三、学生卷面分析:

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判断题、应用题。如:判断题的第四题,有些学生认为 “ ……无限小数一定是循环小数。 ” 是无限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没有延伸考虑意念。再如,综合应用的第4题,要求根据题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做出正确选择。学生不能综合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进而没能正确思考1千米所需的汽油和1升汽油所走的路程之间的区别,致使解答的问题出现很多错误。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如:计算题第一个,学生都能做对,就因为忘了点小数点而造成错误的全年级有近20人。

四、反思及改进措施:

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 “ 精确 ” 、 “ 唯一答案 ” 和 “ 最优化 ” 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三)

成绩分析:五年级共23人,这个班的成绩 是: 优秀率75%, 及格率91.3%. 总体成绩较好,存在问题与不足也是自己预料之中的。值得欣慰的是, 学生计算能力进步很大。

本张试卷主要从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解方程、组合图形、观察物体等方面来考察学生。试卷的形式多样,让学生填一填、辨一辩、选一选 、算一算、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得优秀的同学18个,主要问题是辨一辩第一小题,学生接触这类题目,看到小数就从字面意义来判断,造成学生看图出现问题,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判断是错的,造成大量的失分;其次是第三大题的第五小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当成三角形来处理了,不能完整理解题意,;还有第六大题的第六小题学生方法正确,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出现计算错误;另外就是在计算方面也有失误 ,主要问题是小数乘除法小数点位置的确定;还有小部分学生对混合运算和应该的简算分不清楚,也是失分的原因之一。

教学措施:通过本次测试,使我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计算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正确的计算出结果是对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要求。而计算失分也是最普遍的现象,对题率较高主要是学生能天天坚持计算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常抓不懈,保持这一良好的习惯。

第7篇

一年级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十个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80%,稍难题占20%。

2、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例如:(小青蛙说:“我捉了9条虫子”,另一只小青蛙说“我捉了20条虫子”,他们一共捉了几条虫子?=(条))

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起到了导向作用

3、体现了灵活性。

“围巾10元,衣服78元,鞋子比围巾贵的多,比衣服便宜一点,一双鞋子可能要()元

题目要求题意写出鞋子的大概金额,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灵活性。

二、卷面分析:

一、我做对了,花儿笑了。共8个小题。这道题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是有关数的组成、数的分解。掌握得较好,部分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是算错或漏题。

二、填一填。本题是通过编写日历的方式来考察序数含义,对序数的知识学生掌握较好,正确率为94%。个别学生失分的原因在计算日历的下面和上面的两个数相减得()时,没有理解题意或粗心造成错误。

三、写对了,气球就飘起来了。有5个气球,考察两位数的组成,第三道:十位是5,个位比十位小3(),此题错误率很高,原因一:不理解个位比十位小3的意思;原因二:做题目时没有仔细阅读,错误的直接看成是个位是3

四、趣味接力赛。考核学生的口算能力,掌握得较好,失分的原因主要是算错或漏题

五、把能拼成长方形的两个图形用线连起来。该题出错较少,错误的原因是个别学生分不清哪个是长方体

六、班里来了新同学。正确率为72%,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位置的分辨能力,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的掌握上下和左右及第几的概念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只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只能造成南辕北辙的效果。

2、课上的不够扎实,个别学生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辅导。

2、对差生关注不够多,注重大多数学生,虽然对个别学生有一定的关注,但不系统。

3、复习时关注到知识的广度,忽略质量,导致有的同学学一道忘一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改进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可以弥补教师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素质。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备好课还必须具有多种课堂教学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的艺术、启发引导的艺术、合作交流的艺术、表扬激励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和动态调控的艺术等等。

(二)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二)

一张好的试卷和老师们应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这套试卷让学生们的心灵得到了释放,教师的教学思想得以流淌。全卷考查内容比例适中,知识覆盖面广泛,内容丰富,没有偏题、怪题,难易适中,但又保持了必要的深度。既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还适当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套高水平的试卷。下面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对本次考试加以详细的分析:

一、数据统计

二、试卷结构

从整张卷面来看共计五道大题。第一题是填空题:和以往明显的区别是所占的分值较大,知识覆盖面广泛占53%,涵盖了整册书的重点难点;第二题:是动手画一画,主要考查学生认识钟表及分类的知识占9%;第三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占8%;第四题和第五题取材比较贴近生活,主要考查整体与部分间关系的加减法应用题占30%。

三、试题的特点

这套一年级数学试卷既秉承了往年调研考试的宗旨,又有新的改进,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跟往年相比,本套试卷题目类型灵活,考查范围广泛,采用不同形式检测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主要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关爱学生,体现了人文性

整张试卷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试题的要求不再是传统的填空、选择、判断……等一些生硬的词语,而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你要认真哟!看图想一想,加油吧……”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缓解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更加激励学生去解决下面的问题,体现了命题人对儿童的关怀与鼓励。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科学理念。

(二)题型内容的选择上更为注重应用意识和能力型的题目

命题的原则既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例如:第二大题的第⑵小题“先仔细观察,然后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这是一道考查学生能力的题目,是个拉分的题,也有的老师认为这道题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偏难些。由此题让我想起了去年六年级升初中检测中的一道操作题:从A点出发去河边挑水,再到B点浇菜园。请你设计一条合理的行走路线。

据统计此题是全县小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道题目,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用画“垂线”来解决这道题,因为我们平时练习了好多这样的题目,只要找最短距离大都是画垂线,于是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更多的是一种“格式化”后的“复制”“粘贴”,而没有真正分析问题。当然说这道题从理论是有点超编用到了初中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果学生认真分析总不至于去画垂线吧!记得在上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常说如果你只会做课本上的习题,那么你的数学成绩只能拿50分。正是基于这些,我现在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是否还需要有高等数学的视野,并补充一些基础的数学理论的养分,让学生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题型,以使我们所教的“数学”更丰厚些呢?

(三)紧扣教材 突出重点、难点

第四题和第五题是本张试卷的一大亮点,命题人真是费了一番心思:考虑到低年级识字量少、抽象思维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主要安排了图文并茂、直观具体的问题,主要考查了加减法中整体与部分间关系,占了30%,也有的老师认为这些题中重复性的题较多,占的分值偏大了些,但我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一年级就是以“加减法”和“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数学教学为主,更是本册书的重点。“和”的概念又是小学生认识的第一个数学概念,建立“和”的概念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学生进行数学抽象积累的第一个数学概念,更重要的还是积累了第一个数量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数学语言。所以从“10以内的数的认识”到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以及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研究贯穿一年级教学的始终。命题人也把这类问题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也意在提醒我们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对此类问题关注。同时这些知识的构建奠定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显示着勃勃的生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觉得题量多些,占的分值大些是很有必要的。

(四)题型丰富 涵盖面广

第一题分为13个小题53个空,53分的分值。包含了:数的组成、认左右、序数、基数、比大小、比长短、认识钟表、分类知识、 口算、 认识图形等知识。命题人也是煞费苦心,虽然并不面面俱到的把这一册书的内容反应在一张试卷上,但已最大限度地考查了学生所学教师所教,老师们很欣赏这几道题。

总体上看整套试卷的好多题目给人以“似曾相识”但又让人不敢“貌然行动”的感觉。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更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对我们教师教学思想的一种考查。

四、典型错题分析以及考生答题所反应出来的问题:

尽管平时教学中讲、练比较全面,但通过这次检测仍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不会读题或读不懂题意,理解题意能力方面差,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失分原因最多的一项的,经统计因不懂题意而丢分的同学占(80)%。当然这和孩子们年龄认知水平有关,但这些现象应该提醒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例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

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是我们今后的一个教学思想。

2、由于粗心造成的丢分占(25)%。像加看成减,丢落题等。本来学生会做,但由于粗心而丢分,而这种现象又常常被老师们忽视,或只是抱怨学生狠狠地批评、指责学生的过错,其实老师也有相当大的责任。学生学习习惯的优劣对成绩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坏习惯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技能和方法,像抄错数、符号看错、或忘记把最后结果写上等。有时我们反复强调也无济于事。所以学生的好多习惯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计算题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学生:第一,抄一个数、一个符号就要养成回头看一眼的习惯,这样为后面结果的正确提供了保障,第二,要求学生每计算一步要进行简单的验算。第三,做完后要看一下最终的结果是否写在了符号的后面。这样的要求在习惯形成的开始比较费时间,但学生的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3、第二题的第⑵小题丢分较分多占(40)%。这是一道找规律的题,我发现最近几年规律性的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无论是各县市的调研卷中,还一些辅导资料中这样的题目出现的多了。这也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吧,希望能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注意。

4、第四题的第⑵小题和第五题的第⑶小题,一部分学生列成加法算式: 11+6=17 6+7=13;正确的算式应该是减法算式: 17-6=11 13-6=7 ;这也体现出逆向思维的题目学生不容易理解,小学生对于求“和”的概念印象较为深刻容易接受。而对于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表现的差一些,所以我们平时教学中要注重算理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的教学思想。

5、填空题的第9小题: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的认识,大部分同学掌握不错,能够准确认出图形,填出数字,但也有不少同学出现了错误,纠其原因主要有两面方面;一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丢落、而数错个数;另一个原因是我在分析试卷给学生纠正错误时发现也存在客观原因,对于题目的要求我觉得存在漏洞,让学生容易产生误会。 有( )个, 有( )个 , 有( )个,部分学生只找出和图中完全一样的,尤其是找球体时大部分学生填(1)个。我想如果的把这道题的要求改为文字叙述也许更好些,圆柱有( )个,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

五、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后,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以下几方面仍需要重视:

1、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培养。通过这次考试我们知道,重复性地做大量的练习题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更学不好数学,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整套试卷没有一个超编超纲的试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没有必要搜集太多的偏题,怪题,搞题材海战术,使学生反感。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有问题及时给学生指点,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前备好课,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虚心请其他老师。在教学中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总之,通过这次检测让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教学中遗留的问题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也让学生们更清晰自己学习中的缺失,更让我深深懂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三)

一、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二、卷面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内容为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内容,共九个单元。它包括数的认识和运算、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实践等四个方面的学习领域。

三、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题共有七大题,66个小题。从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基数、序数、数数策略、位置、时间认识、数的计算、图形组合、看图列式、用数学解决问题等方面对学生学习知识面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了解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对试卷中每一大题作一简要分析:

2、画一画。这一大题是要求学生根据题中内容来画一画图形,填一填时间,学生失误主要是一方面对题的内容没有看懂,另一方面在做题时思考时间太少做的草率。第4小题是综合题,是关于时间和填数找规律内容相结合。

3、比较大小。这一题学生得分率较高,能先把算式计算出来再比较大小,但有极少数学生在做题不够严谨,容易产生错误。

4、计算。这是两步混合加减计算题,学生计算正确率很高,但也有优秀生在这方面丢失少量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提醒学生在混合运算中要牢记第一步运算结果带入到第二次运算中进行计算。

5、拼图活动。大部分学生能按照题中的要求进行答题,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认识。学生能够直观上感知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掌握图形之间的联系。学生如果看懂图完成的就比较好,少数学生图意没有看懂就只做了一部分。

第8篇

一、试卷讲评的特点

讲评除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和原则外,还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

1.突出针对性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复习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讲,另外对内涵丰富、有一定背景的试题,即使这个题目解答无多大错误,也应以它为例并对它丰富的内涵和背景进行针对性讲评,以发挥试题的更大作用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2.强调层次性讲评是全体师生的双边活动,但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因而要调动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讲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讲评内容的层次性,使内容层次与学生层次相吻合。

3.注意新颖性讲评课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但评讲内容决不应是原有形式的简单重复,必须有所变化和创新。在设计讲评方案时,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同时注意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在掌握常规思路和解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和一题多解,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通过讲评训练学生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过渡,提高分析、综合和灵活运用能力。

4.讲究激励性小学生的情感,经常表现出强烈的两极性,一场考试后常会引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因而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激励手段。对各种优点的表扬要因人而异,让受表扬者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善意批评的同时,应包含殷切的期望,使学生都能面对现实,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振作精神,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阶段复习中去。

二、试卷讲评的方式

讲评的方式是由试题的内涵和外延所决定的,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疑引导的诊断性讲评

这种讲评主要针对考试中出现的有共性的典型错误,通过评讲查“病情”,找“病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辨析能力的目的。

在讲评方法上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帮助学生弄清楚错误根源。例如:甲、乙、丙、丁四人合买一艘游艇,甲付的钱数是其余三人所付总钱数的1/2,乙付的钱数是其余三人所付总钱数的1/3,丙付的钱数是其余三人所付总钱数的1/4,丁付了1300元。这艘游艇值多少钱?

这是一道较难的分数应用题。从表面上看,甲、乙、丙、丁四人所付的钱各是“其余三人所付的1/2、1/3或1/4,但“其余三人”不是同一的三人,也就是说1/2、1/3、1/4不是同一个数量的1/2、1/3、1/4。讲评时为了对症下药,疏通障碍,我出示“甲班人数是乙班的51/2”,要求学生进行如下变换叙述:

(1)以甲班人数作为单位1,那么乙班人数是甲班的()

(2)以两班人数和作为单位1,那么甲班人数占两班人数和的()

(3)以两班人数差作为单位1,那么甲班人数是两班人数差的()

这样铺垫、引导,调动了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讲评,有效地理顺了学生对题意理解的复杂头绪,使难题迎刃而解。

2.典型解剖的发散性讲评

发散性讲评针对试卷中具有较大灵活性和剖析余地的典型试题作进一步“借题发挥”,引起学生思维的发散,开拓思考的视野,发散性讲评倡导一题多解,倡导从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同时重视介绍解题者运用了哪些技巧和方法,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才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例如:某乡政府拉一车精白粉和标准粉救济困难户,每到一户从车上卸下2袋精白粉、5袋标准粉,最后恰好把精白粉卸完,还剩下11袋标准粉。

这时他们才想起原来的标准粉比精白粉多2倍,问车上原有精白粉和标准粉各多少袋?

第9篇

一、数学试卷分析课的功能

1.发现与调节功能

在试卷分析工作中,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从中挖掘整理有用信息,用于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进而找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通过试卷分析对教师的“教”进行反思,从考试结果反思整个教学的得失、教学目标实现的状况、教学设计的成功与缺陷、教学过程的薄弱环节等;通过试卷分析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从考试结果明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为学生指明下阶段努力的方向和为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2.矫正纠错功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试卷分析课上,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改正错误的解答,对学生的错误和混乱思维与科学的思维进行对照而加以纠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矫正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抄写正确答案,而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讲评正确的审题方法,优化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寻找“题眼”或“突破口”的能力,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3.小结归纳功能

试卷分析课上,教师应依照各种题型,对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总结解题规律,讲评解题技巧,寻找解题捷径,提供变式练习,提高解题速度,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这种再整理、再综合、再应用的过程十分重要,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反思、归纳能力.

二、提高数学试卷分析课有效性的实践体会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数学试卷分析课要抓好下列三个时间段教学工作的落实.

1.分析前——精心备课

首先,想要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第一步就是认真批改学生的试卷.认真批改试卷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如学生哪些地方掌握得比较好,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教师批改试卷时可针对这些情况适当指出错误原因,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而对掌握得好的部分则应给予肯定.

其次,认真批改试卷是前提,做好统计工作则是重点.教师必须将考试情况量化统计,制作成合理的考情表.这样便于教师针对出错集中的知识点重点讲解,对个别出错的地方单独辅导,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避免满堂灌.

第三,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从中吸取教训.通过学生主动地翻查资料以及互相讨论,找到错误的根源,彻底纠正错误,这比教师单方面地灌输讲解有效得多.

2.分析中——有效讲评

良好有效的讲评可以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纠正习题中的错误,查漏补缺.

首先,教师要比学生先一步接触错题.教师对知识的掌握比学生熟练和系统得多.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归纳概括学生的通病和典型错误,适当引导分析,帮助学生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

其次,教师对于同一个问题不要用一个定死了的答案禁锢学生的思维,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寻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将学生的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大有裨益.

第三,试卷中有很多题目都可以做延伸式拓展.延伸试题可以让学生深化解题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将试题延伸变化,并且动脑动手解决新问题.这在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做更多的分析,加深知识的记忆.

3.分析后——反思跟踪

认真批阅试卷和讲解习题,为学生做延伸式试题讲评之后,对于学习效果的把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及时的反思跟踪.这要求教师必须跟学生有心灵的交流.教师应该放下威严的形象,跟学生做知心朋友,交流教与学的心得,所谓教学相长也.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师生间的沟通打好了基础,对于成绩波动比较大的学生,教师的谈心不仅能鼓励学生建立学习上的信息,更能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关怀和温暖,这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