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勤工俭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01-27 22:07: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勤工俭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勤工俭学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俭学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College Work-study

ZHAN Wei

(Ed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 & Technology, Huanggang, Hubei 438000)

Abstract Poor students in school through work-study approach to solve their own difficulties in life, work-study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willing to use a little earlier with the society, labor and training. Students in work-study process, there are also some information about person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confusion; students to correctly deal with work-study, learn to protect themselv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work-study program a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work-study progra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work-study; significance

勤工俭学,是指大学生在以学为主的前提下,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劳动并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的活动形式。主要内容有:(1)劳务。如参加校办工厂、农场劳动,校园清洁卫生以及其它体力劳动等。(2)参加对口专业的智力服务。如到有关设计、科研单位从事设计辅助工作,帮助科研人员搞实验、搞科研等。(3)担任家庭教师。如从事帮助中小学语文、外语、数学等学习辅导工作。(4)从事商业服务活动。如在餐饮业当服务生和帮助企业推销商品,担任推销员、售货员等。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现象很普遍,有的开展得如火如荼,有的开展得不尽人意。为此,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勤工俭学现象。

1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意义

从1994年开始,高校进行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而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实行非义务教育,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对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压力。各高校勤工俭学的学生主要是来自农村,其次是来自城市的家庭收入低的大学生。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和各高校都想了很多办法,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帮助大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虽然国家每年都在增大教育投入,如发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实行助学贷款等,但是仍然是资助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所以,大学生勤工俭学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是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老师、学长、亲戚等各种途径,尽量寻找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兼职机会,让自己在毕业前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历,为将来就业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可以锻炼自己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特别是从事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比如学习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做一些销售工作,学建筑的学生可以到建筑工地兼职等,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三是大学生自食其力既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又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从而更好地搞好自己的学习。

勤工俭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1)有很多大学生在自己做兼职后认识到了工作的艰辛和知识的不足,懂得挣钱不容易,学会了节约,学习也认真多了。(2)通过勤工俭学大学生学会了自强、自力,变得成熟多了。(3)勤工俭学还培养了大学生的时间观念,一些大学生改掉了以往迟到旷课的毛病,组织纪律观念加强了,为今后成为一个良好的企业员工打下了基础。

当然,勤工俭学也有弊的一面。(1)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自控能力还不强,往往会追随潮流,盲目地从事兼职活动,很多兼职活动本身与专业学习并无联系,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容易碰壁。(2)学生还比较单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很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很容易误入歧途。(3)学生在校期间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因为大学期间的学习时间还是有限的,而勤工俭学或多或少减少了大学生的休息和学习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身心健康,专业学习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困惑

社会满足勤工俭学的行业领域不够广泛。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能够提供在校大学生锻炼的机会有限,很多在校大学生不能如愿以偿。现在大学生勤工俭学主要还是从事家教、促销、发传单和餐饮服务。大学生是在校园中长大的,对教学工作觉得是耳熟能详,相信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能够辅导中小学生的课程,而且认为家教比较单纯和安全。担任家庭教师,既可以体验一下初为人师的感觉,又可以巩固一下自己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所以,大学生热衷于家教工作。然而,大学生从事家教是供过于求,岗位竞争也很激烈,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去打零工。而打零工也只是去搞商业促销活动或从事餐饮服务等,真正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或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零工却很少。

3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要求

(1)大学生自身应当端正勤工俭学的目的,正确审视自己从而选择合适的、真正能锻炼自己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种,真正缩短自己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同时,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和懂得维权,依法加强自我保护,真正做到安全勤工俭学和文明勤工俭学。另外,要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做到勤工俭学与学习两不误两丰收,而且要以学业为主,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得不偿失,事与愿违。

(2)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严禁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违法乱纪。象少数大学生误入非法传销等活动就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伤害。高校在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应发挥积极作用,要立足本校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并积极与社会的联系,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为学生联系更多更好的岗位,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实,从长远发展来看,学校完全可以把勤工俭学与学生的顶岗实习结合起来,甚至与今后学生的就业结合起来,达到学校和学生双赢的效果。当然,为了便于指导和管理,勤工俭学最好采取就近原则。学校对大学生勤工俭学不能放任不管,要正确引导,要把勤工俭学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量化考核的范畴。另外,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各行各业的生力军,是未来可靠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所以,社会也应该乐意接受大学生勤工俭学,给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大学生接受劳动锻炼,使其能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总之,勤工俭学已有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要不断完善和亟待提高的问题。只有在有组织、有纪律的领导下,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大学生勤工俭学,才能把这项有意义、有特色的工作做好;只有在正确引导、规范管理下,勤工俭学才能真正成为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平台。大学生精力旺盛,敢于尝试,善于把握机遇,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勤工俭学是大学生锻炼自己的良好途径。自食其力从而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经验,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提倡的。发展勤工助学意义深远,全社会应联合起来,密切配合,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让勤工俭学成为高校大放异彩的奇葩,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新的育人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萍.现代人才素质修养.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4.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俭学

本次调查研究,以全国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小组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含高职高专)平均发放调查问卷共2300份,选取有效问卷2000份,有效率为87%。调查问卷共设计问题22个,从大学生勤工俭学群体的基本情况、所获得的报酬、勤工俭学的方式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详细地对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

(一)大学生勤工俭学比例呈下降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方面,其中17.5%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勤工俭学,而82.6%的学生则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勤工俭学。

在大学生勤工俭学中,53.0%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29.5%的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14.0%的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3.4%的学生从大学四年级开始。这表明在大学一年级时候做勤工俭学的比例较大,随着年级的增长,做勤工俭学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

(二)学业情况影响大学生勤工俭学

而在不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时间进行勤工俭学,要以课内学习为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此项占比为59.4%,本科三批(含高职高专)此项占比为49.3%,说明学业和校内活动占据有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而这个倾向,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的高校中更加明显。除此之外,还有自身对于勤工俭学兴趣不大、学校及父母不支持勤工俭学、认为勤工俭学没有保障。

(三)女大学生勤工俭学比例较高

在参加过勤工俭学的学生中,男生占28.5%,女生占71.6%,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讲,总体更加勤奋、努力一些,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生活学习所需,从而减轻父母压力。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

(一)勤工俭学主体广泛

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不再只是家庭贫困生,其主体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非贫困生开始参与到勤工俭学活动中,且所占比例不断扩大,并超过传统的贫困生逐渐成为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体。

(二)勤工俭学目的多样

在传统的定义中,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是“赚取报酬维持生计”。赚取生活费,在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历史上长期居于主要目的。随着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资金的支出,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学杂费减免、特困生补助等学生帮扶和奖励制度的不断完善。因生活压力而放弃或中止学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少。在所有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中,因生活困难,需要依靠勤工俭学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和学业的学生比重已下降到不足19%。

在参加勤工俭学原因的调查中,其中72.8%的同学参加勤工俭学是出于主观因素,以锻炼自我、赚取报酬、积累经验为目的主动参加勤工俭学,同时可以赚取一部分生活学习费用,减轻父母压力,27.2%的学生出于客观因素,被动参加勤工俭学,这包括父母要求、同学引导、模仿他人等因素。

(三)勤工俭学途径丰富

学校、政府和社会组织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作为传统的勤工俭学途径,因其他途径的多样化以及其自身存在的消息量少、消息滞后、更新慢等问题,逐渐被企业和商家直接在校园里张贴小广告或印发宣传单的形式所取代。除此之外,大学生还能通过家人及朋友的介绍、上网浏览(兼职网站、兼职APP)获得勤工俭学的岗位。

(四)勤工俭学岗位丰富

校园内的工作岗位因工作安全、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有一小部分固定的大学生选择,但实际上因工作岗位数量有限等问题是不能满足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需求。而校外勤工俭学的岗位诸如:服务员、促销员、调查员、校园、淘宝刷单等工作,工作时间灵活,技能要求简单,工资结算方便,这些优势对于刚接触勤工俭学的在校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逐渐成为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岗位的首选。

另外,和强调统一的时代不同,在提倡个性化的当代,部分大学生发现了自己的特长优势和市场需求,并且积极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部分学生选择了一些个性化的勤工俭学岗位,例如承接商业演出(包括文艺表演和礼仪主持)、影视字幕组翻译、标志设计等。从事这些岗位对于这些大学生而言是一举多得,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又可以获得不错的勤工俭学收入。这样的勤工俭学方式很受大学生的欢迎,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三、大学生勤工俭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今高校勤工俭学工作在思想、管理、制度等方面还存在部分缺陷和疏漏,新时代涌现出的新的勤工俭学方式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因而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缺乏职业规划,对未来的发展没有清晰的目标

据调查,85%以上参加过或有意向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其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和选择岗位的依据依然很局限,获取经济收入依然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对锻炼自己、提升能力、增加阅历、适应社会等目的虽然逐渐引起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的注意,但是这种注意还是微弱的,相比较参加勤工俭学对毕业后就业的帮助,阶段性收益还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关注点。因此,在勤工俭学岗位的选择上,85%以上的大学生并不在乎自己所选择的勤工俭学岗位是否对自己的专业提升和创业就业有帮助,并且一部分大学生资金积累意识浅薄,并没有对勤工俭学收益有合理的规划。

(二)高校勤工俭学体制不完善

高校(特别是三本、大专、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远高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勤工俭学工作。这一点表现在,连一个专职管理和指导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部门都没有,大多数高校一般将其划归到后勤处、学工处或毕业办管理。这也就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勤工俭学工作常常遭遇“三不管”的尴尬境地。

(三)勤工俭学的体制不健全和不规范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俭学;考核体系

一、勤工俭学的基本界定及其意义

勤工俭学的概念界定从勤工俭学的历史来看,勤工俭学的原本含义是,以“勤工”达“俭学”之目的,即以个体的劳动取得报酬,作为求学费用,得到求学机会。它是各种社会形态、不同性质的国家都存在的社会现象,也并没有对“以学为主”兼工,或“以工为主”兼学加以区分,只要“工学兼营”的都称之为“勤工俭学”。大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具有以下意义:第一、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增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孙晓梅在《浅谈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作用和方法》中提到“勤工俭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它对于教育实践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有利于改善学生经济状况,树立独立意识。勤工俭学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第三、有利于丰富工作经验,增加就业砝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勤工俭学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就业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勤工俭学考核体系的重要性

完善的勤工俭学考核体系是保证勤工俭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实现勤工俭学公平公正的前提条件,是对社会、学校、学生对待勤工俭学态度的监督。科学的勤工俭学考核体系有利于促进勤工俭学活动完成“解困助学、励志育人”的双重任务。因此建立健全勤工俭学考核体系不仅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三、大学生勤工俭学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勤工俭学质量较低、流动性较强

根据调查,在很多高校勤工俭学是零门槛,凡有意愿参与勤工俭学的学生均可获得机会,如此以来不免会出现部分学生为了“图新鲜感”、为了“调节无聊的生活”而参加勤工俭学的现象。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态度大大影响了勤工俭学的严肃性,严重阻碍勤工俭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挥作用、造成学生主体在短时间内频繁流动,不利于勤工俭学考核工作的展开。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管理服务主体工作效率较低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勤工俭学管理服务体系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虽然高校均设有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心,但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和专职老师,多数学校的学工管理系统的教职工进行兼管,这样管理的深度与广度都得不到保证,使勤工俭学的考核体系发展缓慢。第二:很多高校将用人单位将所需岗位信息上报于学校勤工俭学服务中心,勤工俭学服务中心进行汇总与审核,并根据各院系上报的勤工俭学学生信息进行岗位分配,再逐级下放通知至勤工俭学学生处。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较低,招聘周期较长,会造成部分学生选择更直接高效、易获取的校外兼职。但校外兼职存在较大的风险,根据调查,大学生在外兼职出现屡屡被骗的现象。为什么部分学生会有意避开校内勤工俭学管理服务组织,独自承担在外兼职的风险?校内缺少独立、专门的管理服务主体以及管理体系落后,均可能造成学生被骗现象的发生。第三:勤工俭学服务中心对勤工俭学工作岗位的核查力度松弛,致使经常发生一人多岗的现象。一人多岗会大大减少勤工俭学的受众面,从而不能实现勤工俭学高效服务学生的目的。

(三)校外勤工俭学学生权益极易受侵犯

根据走访调查发现高校勤工俭学岗位通常分为两类,固定岗位与临时岗位,两种岗位大多以工时计算工资。根据在勤工俭学学生的对话中发现,大多数勤工俭学学生对于工资发放的时间、工时的计算方式等相关概念都非常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工资极易被扣减,获得劳动报酬的权益易受到侵犯权益极易受到侵犯。同时由于涉世不深,很容易受到校外的“黑中介”以及企图以低价格购买劳动力商家的诈骗。

(四)勤工俭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效果甚微

勤工俭学的重点在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自给自足的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勇于奋斗的胆识。根据问卷调查得知,有90%以上的学生都愿意参加勤工俭学,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了解到“死读书,读死书”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全方位人才的需要。现有的勤工俭学由于主客观因素,仅仅只是达到能够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的目的,很难调动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生活的丰富,勤工俭学学生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往往以赚取更多的劳动报酬来满足自己物质生活上的享受,顾此薄彼,把勤工俭学纯粹当作兼职,学业因此受到影响。勤工俭学考核体系的滞后,使学生的观念与行为得不到正确的规范从而使勤工俭学活动难以完成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

四、关于完善勤工俭学考核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对于勤工俭学学生的考核。

建立信息公布制度,对校内勤工俭学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和共享,提高信息流通速度,保证信息及时传递,信息接收人各取所需。对于有意愿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学校勤工俭学管理服务中心应要求学生上报个人的基本资料,包括家庭收入情况、个人生活费使用情况、个人办理助学贷款情况、参加勤工俭学的原因或目的、意愿工作的类型、时长、报酬以及学生的个人特长。勤工俭学服务中心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对于人员进行筛选与淘汰,公布一轮晋级名单,再进行专门岗位的现场招聘,具体了解学生的个人素养及能力,完成工作的分配。这种类似于社会招聘的形式,在根源上可保证勤工俭学学生主体的质量,减少学生以随意的心态参加勤工俭学的情况,为以后勤工俭学考核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对勤工俭学的管理服务中心的考核

建议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管理服务中心。学生自我管理的勤工俭学管理服务中心让学生服务学生,可以避免沟通的障碍,有利于勤工俭学相关工作的开展。勤工俭学管理服务中心首先应对遍布学校各处的广告招聘信息进行检查和清理,对校外勤工俭学信息事先进行收集审核,为学生提供可靠信息,减少“黑中介”的诈骗现象的发生,保护勤工俭学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创建勤工俭学网络招聘求职系统,做好勤工俭学招聘岗位与勤工俭学申请学生信息的匹配工作,简化勤工俭学工作分配流程,更高效率的完成招聘。再次,学校可以每年与来校招聘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基地。勤工俭学服务中心可以开展简单的岗前培训,既有助于了解勤工俭学学生的能力所长,也可以提高勤工俭学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用人单位输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最后,作为勤工俭学的管理服务组织,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要有明确的工作分工与职位分配。

(三)加强勤工俭学工作待遇及环境的考核

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需要政府的有关机构、社会及学校共同对学生校外的工作岗位进行监督。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黑中介”、不法商家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的规定。社会各界也可以对校外的勤工俭学岗位进行自发的考核与检查,及时检举侵犯学生权益的用人单位。同时校方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在校大学生的管理者,还更应当承担服务者与保护者的角色。在做好校内的勤工俭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当多关注在校大学生校外勤工俭学,并及时核实校外勤工俭学岗位的合法性和正规性,与勤工俭学的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切身诉求与内心感受,对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教育。

(四)加强对勤工俭学培养社会性应用人才目标完成程度的考核

勤工俭学对于当代大学生完成学业,锻炼能力都是有很大用处的。勤工俭学使大学生了解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为子女上大学所付出的艰辛。勤工俭学的考核不仅仅只针对工作完成情况,更是对勤工俭学学生工作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核。高校勤工俭学的管理组织应当深切理解勤工俭学在于培养社会性人才的作用,积极行动起来,丰富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将学生的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使勤工俭学的学生既获得劳动报酬,又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综合能力,为往后的就业增加砝码。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完善的勤工俭学考核体系为勤工俭学活动提供规范,为勤工俭学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国家有必要出台一份有关保障大学生勤工俭学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有了相关规范,相信勤工俭学在未来将会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梅.浅谈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工作的作用和方法[J].情感读本,2016,17期:85

[2]李志军.高校勤工俭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期: 296-297

[3]张晓红.关于组织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研究与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9,9,第5卷,3期:84-87

[4]付中联.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9,9,第8卷,3期:24-27

[5]叶奇芳.宗晓虹.大学生勤工俭学权益保护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第35卷,第5期:101-103

[6]朱晓东.高校勤工助学现状与改革研究[D].江西:江西农业大学,2011

项目基金: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2016年度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名称“对建立大学生勤工俭学考核体系的研究”(编号:TB 20160808)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 葛汶子(1997,12)女,汉,安徽淮北人,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

第4篇

2017大学生勤工俭学心得体会【1】

不知道是谁说的,只有经济上独立了,人格上才会独立。一直是靠爸妈养活,大学里也不会例外,没钱了就和父母要,这对很多人都很正常。虽然没有经济上的独立,但从没感觉到过人格上的不独立,毕竟爸妈没要求我们自给自足,而我们也确实正在上学,没有挣钱的能力和时间,总之就像很多人说的没到挣钱的时候。很奇怪这种感觉很像高中的时候,妈妈说,别的事没到你关心的时候,你只要学习就好了。

就这样过完大一,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小心安排着时间,反正还是乱七八糟,但从没觉得时间富裕过。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校内勤工俭学。回想起来我已经参加校内工作已有一年了。仔细品味这年的勤工助学生活,一幕一幕,有苦有乐,有得有失,那么亲切,生动而又真实。回忆往事,我想每一个人心中必定有种不安的冲动。或是因往事灿烂而激动;或是因曾经沧桑而感慨;或是百味交集,甚是复杂。但愿都能像品尝白族的三道茶一样,一苦、二甜、三回忆,人生百味,尽在其中。勤工生活的经历,有人说我的路坎坷,说我走得很艰辛。但我却相信,正是这段在挫折中前行的经历,才锻炼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我,才让我经历了蜕蛹成蝶三部曲,深味人间的美好。第一次在学校内工作,心里自然很高兴,但也有不少忧虑:勤工助学能提高自己吗?会影响学习吗?带着种种疑问,我开始了自己的勤工助学生活。最初有些不自在,但后来渐渐发现不是很累,生活节奏却明显加快了,精神状态也好转了许多,心里有一种紧张充实的感觉。

一起工作的还有其它系的同学,这让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了解到他们快乐和烦恼。听着他们的诉说,看着黄昏来来往往的同学,或是兴高采烈,或是面沉似水,突然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清醒了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茫茫人海,作为其中一分子的个人的烦恼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正所谓:庸俗人的不幸来自对已有幸福的漠视和对自己遇到小小挫折的耿耿于怀。生活难免有很多不如意,但既已如此,愁苦地面对它,不如微笑着去面对。让自己快乐一些,也就会坚强一些。

岁月匆匆,稍纵即逝,五月份我就要离开工作岗位了,进入另一个学习的阶段了。回首起来勤工助学不仅解决的是学生的经济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的经历更是我们一笔难以忘怀的无形财富。首先,它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其次,勤工助学还让我们形成了团队合作的意识。第三,勤工助学活动还让我们树立了一切从小事做起的观念。

2017大学生勤工俭学心得体会【2】

工作是一种精神,也是一天三份之一的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和力量。

今天,是我进入中国移动实习的第四天,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移动公司给予了我们勤工俭学者无微不至地关怀和耐心细致地指导。您好,欢迎光临。当你走进霞山人民西营业厅,就会听到一声声甜美的问候,看到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这里环境优美,窗明几净,中国移动特有的蓝色格调让用户身心放松,就象回到了久别的家中,渴了喝杯水,累了歇歇脚,雨天借把伞,等待办理业务之际可浏览宣传架上宣传资料,还有便捷的话费打印机,多媒体查询终端,残疾人、孕妇的绿色通道,到处都显现着对客户的尊敬和关爱。 追求客户满意服务 是我们不变的宗旨,因此,我用心学习,用真心、真诚与客户筑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每当我穿上工作服的时候就想起沟通从心开始这六个字,想要做为一名优秀的服务人员这颗心必得办到,无论用户是办理业务或受理业务与及投诉等等都要与用户面对面的相互沟通交流,沟通是一种语言行动,关键在于沟通能力的技巧。我深知,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营业厅是公司对外服务的窗口,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从小事学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最大的热忱服务于用户。通过自己辛勤的工作及对用户负责的工作态度,圆满的完成每天的工作,在得到公司和用户评价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快乐和自信的人生。有人说,营业员的工作是枯燥的,但我说,营业员的工作是神圣的,我热爱它。

失去一个客户就失去一笔收入,失去一份信任。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遵循一切为了客户满意的服务宗旨,本着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我从自身做起,增强服务意识与水平。对于每天的用户咨询业务,我都能够认真对待,做到仔细询问,耐心的解答与解释,不厌其烦,热情而周到;每次遇到用户的误解和怨气,我始终会和风细雨,苦口婆心的解释说明,直到用户满意为止。总之,各种各样的人们来往交替,使我与许多用户结下了不解之缘,以真诚服务换用户真情,使我们的工作生动而多彩!在工作中,我注意学习业务知识,刻苦练习业务本领,不断的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感恩广东,感谢中国移动,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喜欢看到客户希冀而来、满意而去的表情;喜欢看到客户在我们的建议下得到意外收获时的惊喜;满足于由于坚持原则而使公司的利益得到保障后获得的成就感;满足于客户得到称心服务后回眸的微笑。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我们每位人民西移动人本着客户至上、与客户心交心的前进方略,为社会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信息价值,将通信事业做得更具人性化、平民化。在服务方面更具有我们的特色,在我们的地盘上展示着我们特有的味道用心服务,沟通从心开始,认真做好每一天!

2017大学生勤工俭学心得体会【3】

在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的最初出发点是,挣点生活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也一直推动着我对勤工俭学的持之以恒。随着我勤工俭学的逐渐深入,对我而言,它也已经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让我获点生活费那样简单了。它给予我可能更多的便是精神层面上的宝贵财富!

一、 勤工俭学的过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已成年人的责任意识,通过课余时间的适当劳动取得理所当然的劳动报酬,这不仅仅使我认识到自身对于家庭的责任,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我有能力去减轻父母的负担,强化了我自身的自立自强意识。这种责任的担当和自立自强意识的强化可能是我在图书馆勤工的最大收获。

第5篇

大赛辩题: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

活动目的:本次辩论赛主要为了解同学们对勤工俭学的看法。同时培养发掘辩论人才,提高阅读、写作、视听、演讲和其他能力,团队的组织和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主旨:关注同学们周围的事物,追求进步,锻炼口才,发展自我。

活动时间:3月23日晚18:30—20:00

活动地点:教108

活动对象:会审3班全体同学

活动流程:1、主席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参赛队伍是正和反两队,辩题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方观点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反方观点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

2、由主席介绍评委。

3、正方开始,各个参赛队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4、主席介绍比赛程序。

5、主席宣布比赛开始。

6、比赛结束,请评委代表点评本场辩论赛,并评出双方得分。

7、主席宣布辩论赛结束。

8、主席宣布辩论赛结束,欢送评委。

9、清理会场。

活动分工:1、宣传部通过海报宣传。

2、邀请大二最佳辩手担任评委。

3、布置会场

4、整理相关照片并交给文娱委员。

注意事项:1、注意会场秩序。

2、保持会场卫生。

活动经费共计:20元

会计系学生会

学习部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 高校图书馆 勤工俭学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是指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图书馆劳动取得合法报酬,不仅减轻了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供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舞台;同时加强了大学生与图书馆员的沟通与交流,强化了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共同营造出和谐氛围,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气息,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自身需求和必然趋势。

1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意义

1.1 有利于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精神压力

一般而言,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妨碍了他们正常生活,有的甚至缴不起学费。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产生自卑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到图书馆参与勤工俭学,既可以缓解经济困难,也可以使他们找到条件相当的伙伴,促进沟通交流,同时最大程度地减轻在学习和思想上的负担。

1.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生可以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参与和完成各项工作流程,树立自信自立的信念。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和图书馆员及时沟通、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发现自我潜能,看到自身价值的体现。这种循序渐进的进步,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一种方式。

1.3 有利于缓解图书馆人员工作压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图书馆读者人数不断增多,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延长开馆时间,实行开架借阅,增设服务窗口,引进新的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样导致了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逐渐凸现。勤工俭学岗位的设立,无疑为图书馆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图书馆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含量更高的图书馆服务中去。

1.4 有利于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沟通

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主要是大学生,来自其中的勤工俭学大学生兼有工作人员和读者的双重身份。他们的到来正好起到了图书馆与在校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性,他们把图书馆的运作情况告诉读者,更具说服力、影响力和渗透力,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图书馆的工作性质,理解并尊重图书馆员平凡而艰辛的劳动;另一方面能更广泛、更直接、更及时地把读者真实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图书馆,从而促进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2 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勤工俭学人员流动性大

导致勤工俭学大学生在图书馆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待遇普遍偏低,他们一旦找到待遇高或其他好的工作,离开图书馆便成为顺其自然的事。有的勤工俭学大学生进来时以为图书馆工作很轻松,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很辛苦,中途就会退出,致使图书馆工作的延续性受到影响,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2.2 学生能力存在差异,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参与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工作能力存在差异。同一项工作,有的大学生一个小时就能出色地完成,有的大学生工作主动性不够,责任心不强,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他们所得劳动报酬都是按小时计算的,这就违背了按劳取酬的原则。如果图书馆员平时对他们不严格要求,工作不及时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不及时指出,就会影响该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使勤工俭学意义发生质变。

2.3 勤工俭学时间易受到课程设置和考试的限制

大学生主要是以学业为主,不可能随叫随到。有时安排好的工作时间会与课程和学院活动安排冲突,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出勤。大学生必须过“考试关”也是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原因之一。图书馆员必须根据大学生的课程变化调整、安排出勤时间,同时要在他们各种考试阶段给予一定的时间复习功课等,不利于图书馆工作效率的提高。

2.4 高校图书馆对岗位管理要求不规范

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岗位设置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哪个部门缺人就临时性安排大学生去做,没有整体规划,很难取得实效。同时,有些图书馆馆员把工作全部让大学生去做,平日过于依赖学生,自己当甩手掌柜,增加了学生工作的负担,也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3 加强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科学管理的建议

3.1 做好岗前培训,掌握岗位技能

岗前培训是加强勤工俭学大学生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上岗前进行教育管理必须的重要环节。首先,引导他们自勉自励,正确对待人生和现实,处理好勤工和俭学的关系。其次进行职业培训:一是基本素质培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团队精神等;二是基本技能培训,即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等,使大学生尽快了解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另外,在平时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有目的地、有阶段地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随时与他们沟通、交流。

3.2 建立健全规范而科学的管理体制

高校图书馆应针对勤工俭学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健全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管理条例。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做到有章可循。图书馆由专人负责,每月对勤工俭学大学生进行考核,图书馆对在工作中表现好的给予适当的奖励,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于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要提醒他们及时改正,这样才能促使图书馆勤工俭学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总之,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基地,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他们将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达到高校图书馆和勤工俭学大学生双赢的目的。如何做好勤工俭学这项工作,让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得到提高是高校图书馆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华.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俭学 调查

目前大学生勤工俭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被社会所广泛认同。由于全国各省市及其所属高校发展情况不一样,从而各地区所属高校学生勤工俭学发展的现状也不一样。那么,现在赣州市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出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8份。在调查对象上包括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理工学院及赣南医学院的学生和教师;其中涵盖师范、医学、工科相关专业的学生;涵盖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得到大量的相关信息,经归类统计后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一、勤工俭学的原因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全国各地高校办学成本不断的升高带动收费标准的大幅度提高,而另一方面整体社会认识度不断加强,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也渴望通过高等教育以改变命运, 随之带来高校的贫困生、特困生大幅度增加。为实现“只要分数够,决不让你辍学”的承诺,国家和高校从“奖学金、贷学金、社会助学金、学杂费减免、特困生补助和勤工俭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最广泛、最有效的途径还是勤工俭学。

通过调查发现,赣州地区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 主要原因是主要生源地江西省经济收入偏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这部分学生所含比例最大,达到64%。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⑵对于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群体则是为丰富课余生活,积累社会经验,提高抗压能力,为通过勤工俭学丰富自己的履历为将来就业增加了筹码,此比例达21%。

二、勤工俭学的方式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赣州高校大学生想参与勤工俭学比例达61%,但赣州地区学生勤工俭学可选择的方式不多。主要集中在学校勤工俭学、家教、兼职、临工等几种方式。

其中学校勤工俭学相对其它方式来说工作环境较好、时间合理,比如做图书馆管理员、各实验室值助理员、宿舍管理员、卫生管理员等。但收入较低。家教是最广泛的一种勤工俭学方式,尤其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兼职和临时工则涉及到各个行业,现在最流行的是网络兼职。

家教:从学生自身条件和相应报酬、辅导对象特征等方面综合考虑,家教可能是最适合学生并开展的最广泛的一种勤工俭学方式。据调查分析,通过家教这种方式勤工俭学的约有68%是女生,因为女生从事家教比男生有优势。赣州三大高校中赣南师院的学生所占比列最大(62%)。这也是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家长更愿意请专业更为对口的师院学生进行家教辅导。其次由于江西理工的地理位置较好,处于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家教需求较大使得江西理工的学生在理科学科的家教辅助中也占有一定的比列(27%)。而赣南医学院受到专业、认识度、交通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以家教的方式进行勤工俭学所占比列很少(11%)。

兼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手机移动终端的运用,传统兼职逐渐被网上兼职取代。信息覆盖面大幅提高,各式兼职项目方便,学生可以快捷地从网络当中选取时间合适、报酬相当的兼职项目。目前,赣州高校就网上选取兼职的比列高达90多,成为第一选择。相反传统的兼职信息的方式将最终淘汰。主要的方式有:派发宣传单、商品的促销、网上购物管理员等。

三、勤工俭学的现状

赣州地区勤工俭学的大环境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校勤工俭学岗位太少,报酬较低;家教市场被专业的家教公司占领,市场饱和度太大,僧多粥少是制约大学生家教的主要问题;兼职偶然性较大,时间限制大,并不稳定。问卷调查显示,赣州三大高校中有31%的学生想勤工俭学,但由于不放心而不敢去,更有11%的学生曾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碰到有损自身利益的事件。

同时,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功利心太强,问卷中有77%以上的人承认赚钱是主要目的,至于其他方面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正是在认识上存在这种偏颇,以致很大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勤工逃学、勤商助学等现象。长期如此,既耽搁了大学生的学业,更使其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勤工俭学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规范。由于高校受客观条件限制,使不少高校没有配以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职老师大多由学生工作处或辅导员老师兼管勤工俭学工作,对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并且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都不能到位,必然导致勤工俭学发展缓慢。

勤工俭学的秩序混乱。一些中介公司或个人利用大学生急于寻找兼职工作的心态,往往以押金或服务费的名义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钱到手后马上销声匿迹;另外,一些雇佣者利用大学生对劳动保护法规的不熟悉,把他们视为廉价劳动力,任意克扣拖欠工资报酬;还有的学生不懂得学校统一组织的重要性,私自从事一些活动,也容易出现问题,校方又很难进行有效干预,不少的纠纷很难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学生只得自认倒霉吃亏。

四、勤工俭学管理建议

根据赣州三大高校的问卷调查,以及部分采访谈话内容综合分析,本人认为赣州高校就勤工俭学的有关问题、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专门的勤工俭学管理部门。针对勤工俭学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成立一个专门的勤工俭学管理部门是非常必要的。指派专门的指导老师,纳入学生会的管理之中。联系用工单位,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通过网络建立比较专业的勤工俭学工作网站,及时相关的招聘信息,规范招聘信息的来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安全的勤工俭学环境。

2.健全完善学生勤工俭学专项档案,加强与学生家长及单位的联系。学院在每学期初举行的勤T俭学招聘会上为每位申请者建立一份信息档案,这份档案将随申请者一起进入学校勤工俭学管理部门。每个学生到岗后的丁作状况、劳动纪律等都将由相关部门――记录在案。勤工俭学管理部门与参加勤工俭学学生的家长保持一定联系,详细了解其家庭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共同监督学生的勤T俭学活动。

3.建立一套严格的审批制度。学生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优先考虑安排勤工俭学岗位:父母双亡或丧失劳动能力,单亲且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来自老区、边区、贫困地区的困难家庭;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经济来源单一,负担特别重的。申请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须先向院学生部门递交勤工俭学申请书,并附有家庭贫困情况证明,核实后学生处帮助安排勤工俭学岗位。

4.开辟学院内的勤工俭学岗位,最大限度地从校园内部消化、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在校内勤工俭学,风险小,工作稳定,时间灵活,学生自己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因而可有效地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同时,有利于建立安定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

5.组织专门老师定期对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引导。杜绝任何以勤工俭学为借口来逃避学习,甚至是旷课、翘课。要教育广大学生克服“勤工俭学主要是为了赚钱”的偏颇认识,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将勤T俭学与提高实践能力和掌握成材主动权相结合。要教会学生在选择勤工俭学的工种时,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材的角度出发,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价值坐标。

五、总结

勤工俭学将不仅帮助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使他们把握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带来的契机,培养创新意识、凝聚创造能力,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得到并将一直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职能部化的前进方向。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有活力,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意的文化水平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将决定着他们的创新观念和精神,直接关系到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大学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在新世纪大学教育中思维训练的新方法,不断改善大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学生来讲在勤工俭学活动中也应注重与专业学习、课外科技活动和个人特长的结合,真正实现既勤工又助学。

参考文献

[1] 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J].中国青年研究, 2002, (6)

[2]邓演平, 张帆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2)

3]陈道华.论新时期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的发展途径[J] .高教探索, 2005, (4)

[4]刘峥,王婉瑜,林红.浅析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法律规范及立法保障[J]. 法制与经济,2009,(8)

[5]刘全财.勤工俭学中大学生权益法律保护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1,(16)

第8篇

高校学生勤工俭学现状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勤工俭学是我国青年学生的优良革命传统。学校对勤工俭学活动应加强领导,注意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

经过对500名有过勤工俭学经历的在校学生的调查,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有:为了金钱、为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了增长社会阅历、为了学习一些实用技能。

从表1可以看到,“为了钱”而去勤工俭学的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7%,这些学生中有的学生家庭贫困,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而去勤工俭学,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物质的需求而去勤工俭学。经过调查,在这57%的为钱而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的家庭并不贫困,他们去打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在校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有的是为了追求时尚,有的是为了支付谈恋爱的开销,有的是为了兴趣爱好等。总之,这些学生将勤工俭学当成了挣钱和满足自己对物质需求的一种手段。

除此之外,“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增长社会阅历”和“为学习实用技能”而勤工俭学的高校学生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3%。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性趋于简单和绝对,功利性也越来越强。但是也不难看出“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增长社会阅历”和“为学习实用技能”而勤工俭学的高校学生还是有一定比例的,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对学生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手段单一,甚至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及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还反映出高校学生对学校综合素质培养的信心不足。

二、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

经过调查,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提供的一些在校内为师生服务的岗位;另一种是通过招聘广告或他人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而成为“打工一族”。两者相比,通过勤工助学中心获得的岗位多在校内,安全、便捷、工作量小,一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同时工资待遇也比较低;而“打工一族”一般工作地点多在校外,存在安全隐患,工作量较大,常常会影响“打工一族”的学习和生活,但工资相对较高,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诱惑较大。

三、勤工俭学的现状

1.高校学生获取勤工俭学途径单一,勤工俭学内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档次高低不一。从服务类型看有家教、服务员、广告传单的发放、推销、策划、设计、卫生保洁、图书馆管理员、教师助工等,其中最受广大学生青睐的是家教,从事勤工俭学人员最多的行业是服务、保洁和广告传单的发放。

2.勤工俭学的体制不完善和不规范。各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多设在校团委或校学生处等下属职能部门,虽有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但多因没有专职教师进行管理和拓展,因此很难得到有序和有规模的发展。即便有的学校勤工助学中心较为正规,但要不就是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难以满足高校学生对于勤工俭学岗位的需求,要不就是所提供的岗位薪酬太少,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经济需求。因此,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勤工俭学需求远远大于勤工俭学岗位的矛盾。

3.勤工俭学的用工秩序混乱。一些公司或个人常常利用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等特点把高校学生的勤工俭学视为“廉价劳动力”,不但肆意安排加班加点,还任意克扣、拖欠工资报酬,甚至有打着勤工俭学“招工”的旗号进行欺诈和行骗的行为。而一旦高校学生在校外的勤工俭学过程中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想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甚至校方出面都无法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勤工俭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高校支持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一个经济收入的平台,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如今许多大学生已经将勤工俭学作为追求物质生活的一个途径,甚至因“打工”而旷课和夜不归宿的现象也在高校屡见不鲜。这不仅扭曲了高校勤工俭学的初衷,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师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勤工俭学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勤工俭学对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让高校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让社会、学校、广大师生认识到勤工俭学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规则制度。勤工俭学既然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其管理和发展就应列入高校的学生管理的工作范围,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就应围绕如何让勤工俭学有序健康的发展来制度。并建立相应的人才供需信息库,不仅与学校各部门,也要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及时有效地建立起供需双方的桥梁。最主要的是为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建立强大的后盾,不仅提供信息、提供维权等方面的支持,更对高校大学生的勤工俭学进行监督。

3.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奖学金制度,国家对高校学生也有奖助学金的制度。一个真正努力学习并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平均每年能得到学校和国家的奖助学金大概在3000~5000元左右,学习成绩优异工作突出的甚至能得到更多。因此,仅仅是为了钱去勤工俭学外出打工的同学就不如踏下心来好好学习,去争取奖学金。所得的奖助学金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荣誉。而出去打工所得到仅仅是那有限金钱,而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在大学的这些学习资源,更失去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美好的学习时光。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勤工俭学;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法

为了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场竞争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始工作。但对于兼职大学生来说,经常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自身合法劳动权益受侵害的问题。笔者拟将结合《劳动合同法》中非全日制用工的有关规定就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其合法权益的保护进行探讨。

一 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的法律性质

(一)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法律性质的实然认定

国内目前对于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性质的认定见于《劳动法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为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在2007年由财政部和教育部两个部门联合制定《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勤工俭学活动由学校同意组织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从以上规定内容中,可以看出《劳动法意见》和《办法》否定勤工俭学大学生劳动者的身份,而肯定他们的学生身份。

我们国内目前对勤工俭学行为性质的主流观点是否定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身份。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法律性质的应然分析

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应当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定的。对此如下分析:

1.大学生具备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1)劳动法所涉及的劳动者,是指依据劳动法律和聘用合同规定,在用人单位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1]法律规定的年龄条件是作为劳动者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劳动法》仅限制了公民成为劳动者的年龄限制。即年满16周岁的公民有成为劳动者的权利。大学生大多为已经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具备了成为劳动者的权利和资格。

(2)对于《劳动法意见》第12条否定勤工俭学大学生成为劳动者主体资格的规定,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是对大学生劳动权的一种剥夺,《宪法》第4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宪法赋予了公民成为劳动者的资格。”该《意见》的规定,与宪法赋予的保护公民劳动的权利相悖。法律所应该做的是通过提高立法技术来识别不同法律关系中所适格的主体。2

(3)世界其他国家的通行做法并没有否定在校大学生做兼职工作的劳动者身份。以德国为例,德国联邦劳动法院在一个判决中指出:除高校条例规定的义务性实习属于学业组成部分不属于劳动关系外,学生业余打工等情况,只要学生听从用人单位的指示,在其组织中提供非独立性劳动,就应当认定成立了具有从属性的劳动关系,兼职学生作为劳动者受法律保护。3

2.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7条和第10条的规定。要判断大学生在勤工俭学打工期间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只要认定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存在用工事实即可。一般认为,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和有偿性两个主要特征,从属性亦即隶属性,是指劳动者依附于用人单位,接受用人单位的组织指挥,遵守用人单位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规则;有偿性即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动获得维持和提高本人及家庭经济生活的费用。4

笔者认为单纯的依靠是否存在劳动合同来判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事实,对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是不利的,在“麦当劳低薪门”5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合同被用人单位持有,这样在发生纠纷时,大学生就出现了无证可举的境地,基于此,笔者认为从多方面认定用工事实的标准对于充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有利的。

二、大学生在“勤工俭学”工作过程中工伤事故的司法救济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故大学生兼职,或承担学校内的勤工俭学工作不包涵在《工伤保险条例》中保护的劳动者范围。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在校大学生出现工伤事故时,在适用法律问题上发生问题。笔者认为: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扩大《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范围,将在校大学生外出承担兼职工作的部分,也纳入到《工伤保险条例》的保护范围之内。由用人单位为非全日制用工大学生缴纳工伤保险。在发生工伤事故时,用人单位或受伤害的大学生也有权向工伤保险基金申请工伤保险赔偿,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经济困难,顺利治疗。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减轻了大学生在校外兼职和校内勤工俭学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以及不安全感。有利于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少用人单位的用工风险和隐性成本。但是,这样做的困难很大,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种解决学生兼职过程中受到伤害的办法是,双方的关系即使不被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存在劳动关系,受到的伤害不被认定为工伤。在校大学生可以依据民法中(《侵权责任法》与《民法通则》)例如:《侵权责任法》第35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对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保障条款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这种形式,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救济。

笔者认为,今后关于《劳动合同法》的配套法规或司法解释中,对于非全日制劳动者(包括在校大学生)的权益应逐步予以全面保护,给予非全日制劳动者和全日制劳动者平等的保护和救济。

参考文献:

[1]黎建飞:《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经济法学与劳动法学》,2007年第6期。第21页至24页。

[2]问清泓:《大学生勤工俭学有关法律问题的探析》,《天津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72页至第75页。

[3]王倩:《非全日制用工规定限制及其完善》,《法学》,2007年第07期。

[4]廖正江:《用人单位适用劳动合同制度疑难问题解读》。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