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8 07:15: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7302
1引言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是整个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引擎。
自从十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来,关于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探讨不断见诸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波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等,这些核心问题的厘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上,以投资来拉动地方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以就业、收入、福利为内容的民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过度建设只是重走过去的老路,是违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这里面有两层寓意,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城镇的一切应当以人为核心,要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使城镇具有人情味,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牢固树立人本思想,把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着力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良好的民生服务,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发展成果,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实现社会安定和民众幸福。
3新型城镇化的保障—体制机制改革
3.1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2.6%,而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这说明2.6亿农民工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异大,户籍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差距性,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是要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首先,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推开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小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固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且享受城镇户口的所有待遇,这包括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其落户政策,合理控制规模。
其次,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破除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逐步剥离粘附在城镇户口的各种福利和保障,最终实现二者完全脱离。户籍制度改革是要让目前已经处在城里的2.6亿农民工以及未来还将陆续进城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这些公共服务将包括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3.2土地制度改革
农民要进城变成市民,自然离不开土地问题,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土地的节约利用。因为城镇化,城市建设用地要增加,但我国耕地要控制,所以一定要把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让土地节约利用。加大城镇内部闲置、废弃土地的再开发利用,通过复垦整理增加耕地,以高密度、集约化的用地模式,提高土地承载力,建设集约型城镇。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允许农民的宅基地及房产流转,允许农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改革征地制度,让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小农民的城镇化成本。
土地制度的改革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作为关键要素,能否通过市场实现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成功与否。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才能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等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角,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因此相应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应围绕这一群体进行全面调整,而这种调整要进行复杂的制度设计。
4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人口聚集的前提,选择未来型持续成长产业,是新型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模式。
农民变身市民后,唯有乐业,才能安居。城镇化须有产业支撑,不能人为造城,防止城镇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政府要创造条件,去推动产业发展,人口积聚,推动二者良性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进产城融合。
首先,要做好科学的产业规划。每个城市特点不同,应根据城市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来发展产业,不要过分依赖房地产,不要千城一面,盲目模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应当有市场规律来决定,政府应该提高产业规划水平。推进产城融合需要对区域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其中涉及到产业项目、生活设施、交通配套等各个方面。这种规划本身应该是多层次、综合性的,要满足综合需求。
其次,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而生产要素如何向城镇聚集是一个难题。资金、技术、人才、资本都在向高端城市聚集,要想推进城镇的建设,生产要素的聚集相当重要。可以通过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产业园区模式应该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支撑方向。产业园区的城镇化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综合配套,结合现代服务产业,特别是消费服务产业的人本关联性,从而实现产业与城镇配套的双重效应。
新型城镇化应以市场来做导向,以政府来做规划主导,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同步进行,引领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确保当地农民和城市分散到这的市民,确保他们的幸福指数达到市民的水平。
5结论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立足国情,汲取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产城融合,促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载体作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J].求是,2012,(04).
[2]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05).
小阎村通过申请贷款,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对全村温室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开始了大规模科学种植蔬菜的进程。除了村民自有土地,村集体土地收益每年都给村民分红。特别是贷款还清后,合作社收入的70%都用于给村民分红,其余20%扩大再建设,10%用于全村福利事业。改革开放之初,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蕴藏在土地中的原有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土地分包到户的碎片化导致单体农民的竞争力下降。而小阎村通过村民土地入股的土地流转方式再次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土地流转形式成为新城镇化建设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其根本之处。如何整合现有碎片化土地,发挥城镇集中优势,同时又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小阎村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那就是土地入股流转,收益再分配村民。这既集中了土地,又富裕了农民,无疑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极大助力。
集中经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政策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通过土地政策的再次调整释放市场经济下土地的应有价值,而这种调整的主要形式就是土地的集中化经营。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原有的农民个体经营已经优势不在,必须将其力量集中才能发挥规模化效益,从而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具备强大竞争力。在这个方面,小阎村的合作社集中经营模式无疑属于成功经验,可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对于农民的生产性经营,特别是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宁河县本就拥有一整套种苗培育和技术培训支持措施。在宁河百利种苗示范基地,他们引进了优良的国外种苗,并通过先进的温室技术实现了大规模无污染种植。
在种苗培育好之后,基地还免费发放给当地农民,而且提供一整套技术支持和咨询帮助。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这种政府保障、农民种植的模式迅速成为宁河生态农业的发展范本。正是这种模式为小阎村的集中经营提供了关键保障,而这种模式也在小阎村得到了最为典型的呈现。小阎村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有着种植特色作物的传统,并由此成为当地最先富裕起来的乡村。全村土地重新整合之后,同时也随着优良种苗的引进,小阎村形成了以西红柿为主、青椒茄子等为辅的温室大棚种植经济。在具体管理经营上,村民在忙完自有大棚种植养护之外,还可在村集体所有大棚工作,并有相应工资发放。而在销售环节,除了村集体大棚,农民自有大棚的作物也必须统一销售。这不仅可以解决村民个体经营作物的出路问题,还避免了村民间的相互竞争,在与销售商的价格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这也是小阎村合作社集体经营众多优点中的一个。在高产量、优质量的基础上,小阎村还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努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得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单纯种植销售所得。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金之后,小阎村还乘着中央城镇化建设的东风,重新规划本村土地,为全村兴建别墅住宅,并配套旅游设施,形成了改善生活、繁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形势下,小阎村的这种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导的集中经营发展模式无疑为城镇化建设的多形态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直观的案例。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通过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初步总结,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政策调整和集中经营模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土地政策无疑是最为根本之处,这是与其基本生产资料的地位相匹配的。而土地流转后的集中化也是为更好地进行集中经营,同时集中经营也是发挥土地规模化优势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对小阎村的考察中,问题也同时存在,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模式的有限复制性。小阎村的发展始于1978年的土地分包,而当时的主导者也就是现任村支书刘俊仕。在小阎村35年的发展历史上,刘俊仕一直处于领路者的关键位置。因此,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刘俊仕,正是其出众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推动了小阎村的每次变革。而这种领导模式在可复制性上存在着局限。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必然是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展开,由此需要最大程度的模式复制性。只有模式具备可复制性,才能在城镇化经验推广上发挥重要作用,否则只能作为个案存在。因此,在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总结上,我们必须尽量消除其个例性,而发掘其模式复制性。二是户籍制度的局限性。小阎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作新型农村社区,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就需要从户籍制度上进行改革,突破农村与城镇的户口壁垒。而小阎村的成功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未涉及到户籍制度。不过,这个问题也无法在小阎村层面得到解决,而是需要天津政府甚至中央政府进行顶层设计,从根本上解决户籍改革存在的种种阻碍。其实,小阎村自身也在利用经济红利发展村级福利政策,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在改善。但是,基层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回应,如此才能打通存在数十年之久的户籍限制。小阎村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其经验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在本届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小阎村的成功模式为天津乃至全国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同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得到澄清和解决,最终为一种城镇化模式成立的可能性提供完善论证。
〔关键词〕特色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沈阳市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1.以美国为代表的城镇化建设:市场主导,产城融合,但缺少政府主导。美国的城市化重视工农业、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以此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政府对城市建设干预较少,过度尊重市场经济,注重产业与城镇化的融合,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城市与乡镇的高度结合,已成为了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城市化水平高达86%。但是,由于城镇化中缺乏政府干预,城市低密度向城郊发展导致空间与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被破坏、社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以西欧为代表的城镇化建设:市场主导、政府规划、可持续发展。西欧城镇化在注重市场主导的同时,政府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指导,在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干预。城市建设效果较好,可持续性强。3.以拉美、非洲为代表的城镇化:过度城镇化、社会问题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拉美、非洲各国在殖民的环境下,资源被严重掠夺、环境遭到破坏,经济水平持续落后,本土经济被外来资本经济侵蚀,大量村民被迫来到城镇,进而城市化水平较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城市化水平接近甚至高于欧美国家,但经济水平与欧美各国相去甚远。一方面,政府对城镇建设没有可行合理的规划,城市道路布局较乱,基础设施陈旧,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也没有产业作支撑,经济发展着实困难;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外来资本流入城镇导致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进而乡村发展落后,贫富差距加大,出现大量贫民窟、城中村,造成社会问题更加严重。
二、沈阳市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沈阳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和省会城市,在拉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沈阳市的常住人口约有830万,其中城镇人口660万,农村人口170万,城镇化水平约为79.52%,位居全省地级市排名的首位。目前,沈阳市实施的是城镇综合配套改革。受计划经济影响,沈阳市较早开始工业化进程,政府对城镇建设的参与较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展开城镇化。在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这种城镇化加速了城区的资本积累。2010年始,开始实行城镇综合配套改革,为沈阳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合理的拓展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工业产业的外迁,使得中心城区的商业得到繁荣,人口大量聚集。此外,工业产业的迁移也为郊区带来了一定的劳动人口。自此吸引来了大量的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的外来人口,并且这种吸引力一直在加强。
三、沈阳市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存在的问题
1.人均建设用地过多。沈阳市的城镇化水平虽然很高,但与其他城市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发展速度过快但质量不高。在由传统的城乡结构向城乡一体结构转变、农村劳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城镇化。然而,由于不断进行房地产开发导致过度的城镇化。据有关数据分析,2014年全市的人均城镇用地较2010年增加了18平方米,中心城区的人均建设用地已经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上线。目前,城市主城区人口密度很大,教育、医疗、环境的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经济发展缓慢。一是城镇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面对今天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优越的劳动力资源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而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缺少管理、技术等人才的普遍现象。二是“伪城镇化”的出现。人口流动、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分布不均匀、资源过于集中等诸多因素,使得城镇化中的人口数目虚高,城镇化不彻底。因此,我们应该找到影响其落户的现实原因,才是解决“伪城镇化”的良策。3.生态环境制约。沈阳市作为重工业城市,经济结构发展一直以煤炭、钢化、矿产等资源的供应与初加工为主,高强度的开发与加工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从固体废弃物排放看,1990-2009年沈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上升趋势,2004年以来年均增幅达到16.52%,主要是由于区域振兴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另外,沈阳市的平均绿化率只有38.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33%,人均绿化面积更低,人们不能享受到好的居住环境,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经济吸引力较弱。
四、推进沈阳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户籍改革制度是从一个侧面来消除城乡间的壁垒,是实现“农转非”的关键一步。因此,应积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开放周边县镇的户口迁移政策,为其留在大城市提供政策支持。同时,也需处理好农民的原有土地权益,一是取消农业人口户籍,实行城乡一体化户籍结构,完善城市周边地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合理引导具有居住条件的人由原籍迁到现居住地。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口的流入,完善住房租赁机制,建立流动人口监测平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有效地控制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与人口,积极将人口引入到周边的区县乡镇,并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政策。与此同时,加大人口流入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如教育资源、医疗、体育、养老、旅游、商业等服务,让农民共享社会资源。另外,还要妥善处理好农业人口的原有土地问题,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免去其后顾之忧。2.打造特色小城镇。沈阳市生态环境较好,形成“东山西水”的格局,大多数乡镇依水而建,应重点建设生态、城镇、旅游三者为一体的“沿河城镇文化带”,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其经济价值。由于区域条件限制,沈阳市形成了“东汽西工、南科北农”的产业格局,特色鲜明。通过分析发现,传统产业型的乡镇占比较多,因此应重点培育建设依托高科技产业而成的新乡镇带。沈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多个民族在沈阳这片热土上和谐共生。因此,沈阳应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重点建设旅游产业,走绿色致富之路。3.强化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战略。沈阳市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城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下行压力下,产值严重过剩。此外,财政资金减少也进一步制约了城市的建设。因此,沈阳市应主动对接世界经济形势,打造成为国际通道上的枢纽,坚持“引进”与“输出”并重,形成国际产业配置,加大物流基地建设,推动自贸区内贸易、金融的发展,进而推动沈阳向外的经济发展模式,强化城镇化的空间战略。
五、结论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石川河;土地安全;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030058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转移到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现阶段已经在农用地治理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与工程建设,对确保国家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土地工程应为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提供更加良好的土地,这其中还存在合理配置区域空间资源、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的质量提高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还需在人居环境方面做更多工作。这就需要健康、持续、稳定的建设用地投入作为基本保障,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1-3]。
1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1新型城镇化基本情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4,5]。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6,7]。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做到多规合一,合理处置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生态关系,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
1.2科学技术破解城镇化发展瓶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瓶颈日益凸显[8-11]。建设用地利用粗放,质量问题日益突出。2000—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以粗放式用地、用能的方式不断扩张,在土地开发利用前,未考虑土地质量健康问题,导致多地出现“毒地”现象,危害人类健康,整个过程处于“亚健康”状态。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居环境差距大。过多的优势资源集中在区位条件较好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反之部分区域的发展投入较少,经济水平不高,周边环境呈脏、乱、差趋势发展,再加上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差异,使得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阻碍新型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功能不完善,设计实际不匹配。在前期规划中不根据实际开展相关工作,完全不遵从科学依据,不持有科学态度,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发展脱节。建设资金量不足,发展需求难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由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复杂、投资项目多等问题,单一依赖财政支出,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导致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的问题。
1.3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市场潜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我国的城镇化起步于1949年,较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晚,水平较低,但是速度快。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7%,但與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7%,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还有很大发展潜力。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2]正式,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明确的时间表,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可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
根据近10多年来陕西省统计局的数据,陕西省2000—2018年城镇化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逐渐靠近,2019年达到59.43%。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建设的发源地和桥头堡,近年来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的趋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必将会对省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13]。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路径,抢抓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力机遇,瞄准特色小镇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注重科研引领作用,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为陕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2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模式——以石川河为例
陕西省富平县石川河综合整治项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项目建成后,将生态建设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实现了多方共赢,充分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2.1前期治理
土地安全是确保人居安全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土地治理”科研攻关,针对建设区域内存在的土地质量脆弱、生活、建筑垃圾围城、土地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导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问题,采取科学手段,开展前期调查、技术研发、问题治理、工程实施以及后期管控,对区域内的污损土地进行全面治理和维护,从根源上解决土地“亚健康”的问题,以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区域整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2.2生态环境建设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对生态环境给予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提出了众多的“生态命题”,表明在国家层面已经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予以紧密关联。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必定是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前提的。在城市开发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应该被综合考虑并加以利用。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只有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才能全面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以富平石川河为例,通过GIS、GPS、RS等技术,实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先行,建立生态本底,设置生态调控单元,并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项目开发的建设重点,最终形成利于人类生存、提升环境质量的生态结构。在微气候改善评价方面,对项目前后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风环境等主要生态环境指标进行评价,最后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中小型城市城镇边缘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该项目不仅使石川河局部微气候得到极大改善,而且有效缓解了富平县的城市热岛效应。整个建设过程,将“绿地系统”转型为“绿色基础设施”,将“开敞空间”营造为“绿色廊道”,将“城市片区”整合为“生态功能区”,切实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好“生态本底”与“绿色根基”,创造了一个更为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
2.3智慧人居建设
科学技术的发展引领时代交替,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入普及的浪潮下,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逐步迈进智慧化时代。有的学者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其核心是让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中,实现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石川河提出了智慧人居的概念,依托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完善,以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和智慧养老为切入,创新研发了智慧人居社区平台,全方位构建了“人物互联、业务在线、数据智能、网络协同”的社区运营生态,最终实现人居环境智能优化。
2.4运营模式创新
在运营模式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提升土地价值为核心的综合开发运营模式。由企业足额垫付项目费用,改变了政府担保金融机构贷款的模式,将企业收益与项目质量互相绑定,既解决了政府资本不足的问题,又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达到双重目的,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辅助功能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运行的经济支撑方法。石川河项目运用该模式,不但带动周边经济效益增长,同时又吸引多个知名企业前来投资[14,15]。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工作思路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视人居环境系统化提升的科技研发。要全面创新,加强土地整治、城市综合体建设、土地开发研究、净土生态治理全方位创新,采取规划先行,高起点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蓝图,重视土地整治、绿色建筑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转化,进行产业化模式推广,通过同网(物联网)、同台(通用功能平台)、同数(数据体系)、同效(高效运营数据中心)和同制(制度系统)组合而成的高度标准化体系,将科技融入建设环境的提高,让人居环境更加智慧化,最终实现农业用地整治与建设用地开发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4.1以土地安全为核心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新型城镇化产业落地的首要任务应以科研作为支撑治理工程实施及应用的基础,确保土地洁净安全。从研究角度出发,应着力净土新材料、新技術、新装备的研发,从而保证人居用地土壤环境长远安全,保障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
4.2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导向的新方法、新技术研发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新型城镇化下生态环境建设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重点针对工程项目区域,开展城镇生态环境评估研究;针对陕西城镇生态环境的典型问题,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新技术及新材料研发;开展城镇生态环境管控的新方法及新模式研究。
随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化已提升到了中国全面改革工作的重要进程上来,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内容也比以前做了很大的调整,在核心目标,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实现路径、城镇化特色、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规划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想法。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城镇化给商业地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路资本纷纷加快对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布局,目前我们手头也有这样一个项目,所以也是从实际项目入手,看新型城镇化对我们规划行业的影响。
辽中珍珠水城位于沈阳市区西南部,距市区约30公里,距辽中县城25公里,处于沈阳1小时经济圈。基地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京沈高速,本辽高速和辽新高速,省内外交通联系均十分便利;另有多条国道、省道均可通往沈阳和周边城市。同时基地内已有建成道路与上述对外交通连接,十分便利通畅。
现状用地主要以田园为基地,西部紧邻珍珠湖,加以散落在田间的村落构成。 包含了四个村:北长寿岗子村、蒲河村、高登堡村及丁家堡村。北长寿岗子村为满族村,尚保留部分满族生活传统及节事活劢。高登堡及丁家堡村的村落建设相对较好。其中丁家堡村有新石器遗址一处。有条件建设区现状主要为农田和鱼塘,允许建设区为村落和基地北部的湿地。 现状路况较好的为滨湖路和贯通的东西向接京沈高速的二级公路。以及沿湖步行道,其余道路主要为乡间路。珍珠湖依托蒲河水系,上至沈阳,下到辽中汇入浑河。沿岸有大面积湿地、鱼塘;农田内也密布灌溉水渠。区域快速交通路网已经形成,但“最后一公里”的快速交通连接并不畅通,珍珠水城缺少与区域交通设施的有效衔接通道。 现状规划基地内已建成环珍珠湖路、冷刘线等部分道路,道路情况较好,其余道路为村路。规划地块内池塘、沟渠较多,主要分布在允许建设区内及湖体周边,为开发建设带来困难。规划地块内多数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分布于村庄周围,为禁建区。
建设用地范围比较特殊,建设用地在大坝需要后退60米规划堤坝 (紫线)与宗地界限重合。
在规划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与挑战,主要是为一下几个方面:
1.交通方面,缺少“最后一公里”的快速交通连接,造成珍珠水城可达性、到达便捷性降低,影响珍珠水城的开发建设,未来需要建设快速路及LRT(轻轨)、BRT等快速交通。
2.用地布局,规划区内广泛分布的基本农田及其不规整的形态为建设用地的布局带来重大影响和调整。
3.竖向规划,基地地势低洼,低于设计洪水位,建设用土缺乏,不能实现土方的区内平衡,为城市建设带来挑战。
4.服务设施配套,规划地块内现状没有服务设施,未来建设投入较大。
5.防灾,基地内地势低洼且紧邻珍珠湖,雨季易受到水灾影响及形成内涝。
6.知名度低,未形成品牌,目前珍珠水城知名度较低,与位于沈阳东部的棋盘山比较还有很大差距。
但是同时我们也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比如说政策优势,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约3个“1个亿”的农业人口城镇化,未来将进一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区域方面,快速交通已形成,基地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京沈高速,本辽高速,辽新高速,省内外五途联系均十分便利;另有多条国道、省道均可通往沈阳的周边市域。另外,基地处于辽中北部现代农业片区,辽宁西部水体保护区,依托蒲河生态走廊上的团结水库成为沈阳重要的生态保育与生态消费供应地。
我们本次规划目标也就是为了打造,全国水生态文明的新城镇,旅游休闲目的地。借鉴其他新城镇建设经验,打造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随着沈阳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沈阳城市居民整体消费需求层级提升。沈阳城市居民消费已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消费转化,同时逐步增加享受型消费,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消费将有进一步提高。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培育是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即是沈阳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沈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打造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区 ,新城镇的发展是沈阳城市空间拓展中的重要一环,是新型工业化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功能上助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示范新城;引领蒲河生态经济廊道发展,打造沈阳西部独具第三代城市特征的生态活力水城;培育辽中经济发展增长极,建设城乡统筹的田园生态新城。
充分挖掘地区的景观资源与本底特色,以“富水而融之”为规划理念,引水入城,为城市景观、城市田园增添特色。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和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规划中把“建筑组团”与“田园组团”错列间隔布置,设置“都市农场”和“社区果园”使得市民在获取新鲜安全的食品的同时,保证农业用地与城市建成区的绿地相互渗透,形成特色的城市风光。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过生活,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具有一种低碳环保理念,文化内涵和时代的产物。它是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城市。打造心灵的归宿,享受慢节奏放松生活,彻底保护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慢食、慢行、慢谈;成为城市居民的中心,造就地方的国际化。
同时考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与老龄人口的增加,健康与养生养老的市场需求不断的增长,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健康产业在医疗、卫生、保健、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健康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之路。
在产业方面,我们打造几大产业:
商务会展产业,沈阳会展市场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商务活动和产业活动两方面。商务会议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目前,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商务会议旅游人员已占全部游客的四成,2013年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排行榜,沈阳排名14,在东北三省中排名第2,仅落后二大连。作为会议产业城市第二集团的沈阳,将依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及旅游吸引力,成为东北及大东亚商务会议目的地。
旅游度假及娱乐产业,旅游市场进入休闲娱乐 消费时代,旅游收入增长率高于接待人数增长率,旅游消费增长速较快。理论上整个旅游发展过程将形成“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的发展路径,随着沈阳城市经济的发展, 休闲度假游、康体娱乐将成为沈阳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挖掘地方风土民俗,形成艺术创作、文艺演出,引入国际家居、景观灯等设计产业形成“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珍珠湖文化。
都市农业产业,生态文明下的生态农业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也是结束国内贫乏的食品安全危机的有效手段,利用基地内的农田发展高品质都市农业,建立都市农庄和社区果园,形成“1小时”食物供给链,保证食品的新鲜与安全。
在规划策略上,应利用现有空间走廊联系沈阳与辽中城区,拉近与二者的空间距离。 理水、营湖、筑岛
在基地内部塑造水主题景观核心,过滤湖水泥沙,增加滨水岸线长度,加强珍珠湖与基地及基地内部之间的生态联系,构筑具有珍珠水城特色的水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探索;实践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 or a region's economic, social and civilized development scal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the potential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re bursting. Therefore, as a whole the are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low carbon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lready can't wait task, should make scientific planning, standard constru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law.
Key words: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o explore;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体系日趋完善。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规划公共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实践。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合理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并使其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三是倡导生态文明的理念,尊重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强化生态保护,实现城市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集约高效转变。
2.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居民的消费优化升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个方面,实现居住环境的城市化、就业结构的城市化、公共服务的城市化、消费方式的城市化。而不仅仅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GDP总量。
去年12月6日召开的山东省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山东省城镇化率到2015年达到56%以上,到2020年达到63%以上。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着力统筹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产业向农村拓展,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
3.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原则
城镇体系的规划要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协调发展,而不是把各个城市的发展道路和产业特征简单叠加或相互竞争排斥,使其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
3.1体现以人为本,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在发展过程中,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融合起来,而不是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城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让人的生活更美好。
3.2坚持“绿色低碳”,构建生态文明
营造环境优美的人文环境,努力提升中小城市软实力。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否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设施一体化,重点解决工业企业污染、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形成资源节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3.3完善城镇的功能,加强基础建设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的城市。基础建设是实现城乡空间互动的基础支撑和关键要素,坚持城市设施建设与农村设施建设并重、生产设施建设与生活设施建设并重,强化城乡空间联系,提高城乡公用服务设施的共享度,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3.4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发展服务行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4新型城镇化体系结构
4.1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发展路径
产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人口聚集的前提。不同于中国原有的粗放型产业,以低污染、高就业、本地资源优化为选择产业的标准,我们未来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城镇化布局合理、产业配套、设施完善的目标。
4.1.1合理布局。要做到因地制宜,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进行合理布局,体现集约发展理念从山东的实际情况来看,考虑到既要合理规避城市中心区迅速发展带来的“大城市病”,又要想方设法有效带动城市周边广大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因此要以“做好大城镇、发展小城镇”为目标,统一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布局。
4.1.2产业配套。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作支撑。山东低层次的服务业占比高,第二产业比例低。为此,在城镇化下一步发展过程中要建立三次产业与城镇化互动的发展机制。根据城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山东一些地区也应在项目引进结构上进行相应调整。
4.1.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滞后,已成为我国一些城市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城市管网设置混乱、垃圾处理不配套,排水排污管道不分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多年来我们依靠低成本扩展模式产生的城镇化,弊端正在显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以此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
4.2体制机制创新保障
城镇化快速发展与体制创新密不可分,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城镇化发展,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2.1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改革方向。
4.2.2探索农业组织化体制机制建设。城镇化推进要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应开展农业组织化体制机制的探索,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
实行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五规合一”,将城乡规划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实现规划从传统的城乡割裂、局域分离、单一平面规划向城乡协同、局域联动、立体多元规划转变。重点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统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镇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内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布局等;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做好各项规划有效衔接,健全强化规划引导和约束功能。
4.3实例
济南都市圈在我省区域经济格局中居重要地位。周围围着这个城市来补充,城市之间分工比较明确,产业互补,形成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在济南都市圈中,临沂是次中心城市,必须发挥相应的作用。临沂相对经济规模比较大、产业集群比较强,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工业的基础支撑能力比较强,这些都是临沂在都市圈城市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
临沂市实施重点镇优先发展战略,选择12个镇作为县域副中心来规划、建设、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风格特色。做靓“魅力城区”,彰显“水之城、商之都、文之邦”特色;鼓励县城体现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文化中心;建设27个古典风韵、39个山水生态、17个红色风情和35个现代中式小城镇,打造一批“百年小镇”;在平原地区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山岭地区分散建设庄园式生态住房,做出一批“沂蒙新村”。
另外,在一些基础设置配置方面也需注意,如:
教育设施配置,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设施配置,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需求,增加配套的数量标准。
医疗设施配置,完善社区医院配置。对大型医院,要考虑其辐射周边区域的规模。
文化娱乐设施配置,完善各种社区活动中心、对于文体娱乐场所要充分考虑外来人口的需求。
交通设施配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公交站点的辐射范围,方便群众出行。充分设置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等人行设施,方便路人出行。完善换乘停车场、出租车停车站等,大城市的机场、客运站、高铁站等结合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布局设置。
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新建的居住小区,按照国家标准配置90平米以下的经济户型,完善居住小区的配套设施。
结语
新型城镇化着眼农民,涵盖农村,体现了人本化、集约化、多元化、低碳化,强调协调性、融合性及多样性。有利于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建设宜居家园,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加元.新型城市化道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
[2]朱铁臻.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J].北京规划建设,2008,5.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3月出台,它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1]规划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该规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和具体政策措施。于是,各省基本紧随其后出台了本省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尤其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2015年初正式启动,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将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开展年度评估考核,建立试点动态淘汰机制。科学的规划评价是引导、调控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很多地方还没有认识到规划评价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建设规划的科学评价,以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处于盲然或失控的状态。所以,建立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机制十分必要。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评价?本文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概念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基于指标体系的方法,拟分别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程度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将试着对两个试点省——江苏和安徽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初步评价,并就单列的试点城市——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进行初步诊断。
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概念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应该要有规划,而且要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评价工作。进一步讲,规划不是编制好就完事,规划重在实施。[2]基于系统观和过程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包括了对规划编制阶段的规划文本、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对规划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还包括了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三者总称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
2.1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评价规划编制成果是对新型城镇化未来状态的描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引,规划成果内不仅包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还应包括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对规划本身的评价首先应对规划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做出评价。
2.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规划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上,研究的方法倾向于通过实证来分析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所以这里强调对规划是否达到目标进行跟踪评价。2.3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以往的规划评价侧重于对规划编制成果和实施效果的研究,但问题是往往很难判别哪些结果与规划本身有关、关联度有多大。换句话说,如果忽略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研究,就很难客观评价规划本身的科学性和科学分析影响规划实施效果的动因。对新型城镇化而言,笔者认为应综合考量规划实施的执行性和对规划实施的进程。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概念内涵的解读,可以提升对这一规划实施重要保障机制的认知。
3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为了简化工作和便于实用,从以下两方面来建立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一是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在编制和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3.1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说,规划编制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方案等。对规划方案的评价不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强调的是对规划文本即规划本身的评价。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工作的开展,以及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评价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各种规划文本的评价中。表面上看,这是对规划文本质量的评价,实质上是在回答“什么才是一个好的规划”的问题,表现为内在有效性评价和外在有效性评价两方面。[3]内在有效性指的是规划文本自身的完整性和承接性,一般来说是由基础事实、远景描述、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四项要素组成;外在有效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垂直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接应程度的评价,二是“平行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配合程度的评价。具体地说,内在有效性包括了规划的核心要素,如规划目标、远景描述、基础事实、内容和格式、政策(为实现规划中的各个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性;外在有效性涉及范围和覆盖面问题,反映的是上下层规划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各左右规划之间的一致性。鉴于当前我国规划评价的基础和水平,基于简明和可操作的原则,本文试着给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对其规划文本质量予以评价。表中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规划目标的合理性评价;(2)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3)规划成果表达和内在逻辑性评价;(4)规划外在有效性评价。前三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内在有效性;第四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需补充说明的是,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是不忽视的。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为例来说明,一方面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相衔接,另一方面则是要考虑下面县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承接性,尤其是同一层次的“多规协调”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规划文本质量评价的操作者为监测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府部门、规划师或者是第三方机构,而表1只是针对规划评价请的专家而言,即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是依据这个明细单来确定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遗漏了一些规划要素,从而判断规划质量的高低。表1中应用的计分方法作为初期处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素赋值的技术指引,直观呈现评估的定量结果。具体地说,由熟悉掌握评分原则的专家对文本条目逐条进行评判赋分。根据评价后的总得分,可以评判规划文本的质量亦即规划的优劣水平。规划是为未来建设提供远景发展目标,为远景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具体的操作框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总的要求是,判断规划是否满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评价可以促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中深入考虑规划中各要素的完整性及逻辑性,并加强规划间的协调。尽管这里只是一个初步建议,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将会日渐提升。
3.2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规划实施的评价研究,国内外有着明显的差别。国外较为完善的公开化的规划评价信息系统或支持系统以及管理机制为规划实施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相比之下,我国“重编制、轻实施”现象依然严重,不仅忽视了对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其评价工作也未充分落实。前面介绍了规划实施其实分为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两部分,这里不打算详细划分实施过程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主要考虑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加之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复杂性所导致的规划实施不确定性,所以笔者把规划的实施和规划的效果结合起来考虑,即把对规划进度的评价和对规划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评价结合起来,不断跟踪和定期反馈,进而提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表2)。关于该指标体系的几点说明:(1)一个指标体系应该符合以下要求:指标体系应该是全面的和多方位的指标组合;指标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可以分享的;指标是清晰的,而不是含糊的;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重点内容分为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两大部分。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主要是对规划的执行情况的进度进行跟踪和对规划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则主要是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评价。(2)考虑到弹性与刚性控制的结合,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设立了引导性和控制性两类衡量指标;考虑到指标不仅应该与发展目标相一致,而且指标应该反映公众参与,结果让公众可以接受,所以,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基于规划目标的指标和公众满意度这个附加指标。在这里,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目标确定为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生态发展目标以及城乡统筹目标(最能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征的目标),这四个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可以参照相关的成熟研究成果。[4]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主要是体现公众参与规划这一新鲜事物。[5](3)关于如何给指标赋分。规划的执行情况,粗略按实施、未实施、违反建设三类划分。实施得1(100%)分,未实施得0分,违反建设得-1(-100%)分。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按达到目标的百分数计算。(4)关于如何汇总得出结果。首先,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分别得出规划实施程度和实施效果的得分;其次,仍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按照规划实施占30%,实施效果占70%的比重,求得最终的评价结果。(5)关于最终结果的解释。得分在80%以上,表明规划实施程度比较好,规划引导和控制作用强;得分在60%—80%之间,表明规划实施程度一般,规划具有一定引导和控制作用强;得分在30%—60%之间,表明规划实施程度比较差,规划引导和控制作用弱;得分在30%以下,表明规划实施程度很差,规划基本没有发挥引导和控制作用。综上所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实施程度的评价,可以选取一些指标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来跟踪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向预定目标发展。这些指标可用来监测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方面的进展,尤其是城乡一体化的程度。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开展评价,可以动态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实际情况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弄清民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看法,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调整、修编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监督管理。
4对试点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初步评价与诊断
4.1对两个试点省——江苏和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初步评价对照规划文本的评审条目,下面对江苏和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做定性评价。2014年5月,《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江苏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空间布局、发展形态与发展路径,提出了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该规划的最大特点是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统一。从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看,该规划把发展目标分为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质量显著提升、城乡空间布局形态更加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目标设置比较科学合理;从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看,该规划在对发展现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从规划的内在逻辑性看,该规划有清晰的指导思想。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该规划有策略和行动安排,便于指引实施;从规划的外在有效性方面看,该规划在考虑平行级规划的协调方面明显考虑不足。规划最后指出,由省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会同各有关方面负责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专项监测。但如何监测?如何评价?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法。2015年2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试图建立比较完善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该总体方案的最大特点是明确了责任主体,让各政府部门清楚自己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作任务。从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看,该规划方案把发展目标分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基本建立、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但这些目标如何衡量是个问题;从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看,该规划方案并没有展现出来;从规划的内在逻辑性看,有明确的试点任务,也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行动安排;从规划的外在有效性方面看,该规划方案也没有展开,当然作为总体方案这部分可以忽略。该规划方案最后指出,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改革试点总体进展、政策落实和实施效果开展督查指导、考核通报,及时协调解决试点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反映出它们是把规划作为一项政策来对待,十分重视政策落实和政策措施完善。
4.2关于试点城市——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诊断与建议2014年底,《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该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为指导原则,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该规划的目标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大都市区、实践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幸福的生活环境、完善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该规划的任务是稳步推进人口市民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城乡要素配置、推进城镇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对照前面关于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建议,在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中,一是要区分哪些是引导性内容,哪些是强制性内容,以便了解规划的执行情况;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发展指标体系,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方面均列出了指标,并明确了标准,但是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让公众满意,所以建议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关于考核评价,该规划强调要形成以本规划确定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人口市民化、城乡一体化、行动计划为主确定重点考核内容,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完善新型城镇化监测评价制度。一方面,要开展城镇化年度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定期青岛市城镇化发展报告;另一方面,要开展城镇化规划中期规划评估与专项监测,推动本规划顺利实施。本文建议,只有把年度考评、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使规划见效、实施有果。总的来看,目前出台的各级新型城镇化规划,只是在末尾提出要进行考评,至于如何考评,没有给出具体的考评方法。以上对试点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考评,也只是从定性上指出问题,有条件的话,可以依据本文前面提出的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定量评价。
5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邮储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始终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需求。基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建设思路,结合邮储银行定位及实际,总结了邮储银行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提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依托国家战略,进一步抓住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从模式、产品和服务三个方面加快创新,提升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
邮储银行;新型城镇化;普惠金融;三农;创新
一、新常态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建设思路
(一)新常态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2014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9.3%,全国为54.8%,河北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滞后。目前,河北省仍有近500万贫困人口,涉及62个贫困县,7300多个贫困村。而且河北省各设区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唐山得益于其强大的经济优势,新型城镇化水平全省最高,秦皇岛、石家庄分居第二、第三位,衡水居最末位。现阶段,河北省城镇化的总体水平已逐步趋向于与工业化相协调,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对劳动力的吸纳不足,而且河北省城市规模总体偏小,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一直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导致资源被过度消耗,与北京、天津相比,市政、水资源、能源、环境容量等方面都存在短板。虽然河北省城镇化率在逐年提高,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城镇化进程中涉及到的农民工就业、居住条件、医疗卫生、社保、子女教育等基本权益保障还有不少差距。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和质量将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
(二)新常态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河北的功能定位是“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和人口在全省都占较大比重,因此县域是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它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县城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结合河北省县多县小的特点,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加快培育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形成定位清晰、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积极对接京津,加速推进京津冀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发面向京津冀城市群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二、邮储银行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践行总行“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承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始终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视为重点,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充分把握现代农业与城镇化的联动,努力提升与新型城镇化配套的金融服务能力。2015年12月21日,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与恒大地产北京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贷、债、投、股”等四个方面为恒大集团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一)网点布局优化
2014年,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推进了农村网点改扩建、增加功能分区等工作,积极在辖内村镇、乡镇等地设置便民服务点,布放POS机和自助设备,两年来新增ATM机近700台,存折取款机120台,新建离行式自助银行余百个,优化了农村网点布局。构建惠农、便农支付绿色通道,持续开展自助终端助农取款工作,不断完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积极参与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养老保险代收、涉农补贴等工作,与“新农保”、“新农合”等民生工程项目有效对接,为农民养老钱、看病钱安全高效地归集、发放和管理设立直通车。
(二)城乡一体化的普惠金融卓有成效
县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也是邮储银行的重点和优势区域。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结合城镇化农民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需求,提供农民拆迁款及养老金、金融社保IC卡、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金融服务;结合城镇化农民的创业需求,提供结算、信贷、理财等金融服务;对农民旧房改造、新建房屋等方面的信贷支撑力度加大;对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回乡创业农民工、农村妇女和自谋职业者推出了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等业务。县域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是生力军。2014年,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全年小额贷款业务新增投放30多亿元,研发试点了包括互惠贷、增信贷、POS贷、流水贷、E捷贷等在内的小微信贷产品55种,形成了“强抵押”、“弱担保”、“纯信用”的相对完善的产品序列,有效覆盖了各类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三农”贷款产品丰富
目前,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已推出了较丰富的“三农”贷款产品:一是创新了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出了四类涉农信贷产品:传统的土地、房产抵押贷款;创新类的抵、质押贷款;合作、担保类的贷款;信用类和弱担保类贷款。其中传统的土地、房产抵押贷款是指可以拥有符合要求的各类住宅、商铺、厂房、土地使用权等抵押物为担保获得贷款。创新类的抵、质押贷款只要抵、质押物有价值、可评估、能变现,就可获得融资支持,包括土地经营权抵押、集体土地房产抵押、农机设备抵押、渔船抵押、、冷库抵押、水域滩涂养殖权抵押、林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农作物(果品)仓单质押等。合作、担保类的贷款是邮储河北分行与保险公司、涉农担保公司、政府部门等合作,推出的担保贷款、助保贷、农机购置补贴贷款、再就业贴息贷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贷款等。信用类和弱担保类贷款是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户和涉农企业可以提供一定额度以内、不需担保的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对种养殖业等行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客户可以提供缴纳部分保证金的互惠贷等产品;二是改进了服务方式,推出了限时服务,简化了信贷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并成功上线小额贷款移动展业系统;三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如对从事种养殖、农机和运输服务、农作物经纪购销、农产品初加工等行业的家庭农场和种养殖专业大户,推出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项贷款,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农机具、从事农田水利、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缴纳地租等农业生产经营;针对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出了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同时,以项目带动的方式,创新开展了“公司+小区+农户”的奶业项目、“协会+公司+农户”畜牧业项目等新型合作项目。
三、新常态下邮储银行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从地域上来说,新型城镇化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镇;从产业上,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和服务业;从促进经济发展来看,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投资。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将催生巨大的金融需求,“住宅”城镇化带来房屋信贷需求增加,“生活”城镇化带来消费信贷需求及理财投资等金融服务增多,“创业”城镇化带来创业资金需求增多,“理念”城镇化带来金融需求业务品种趋繁。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依托国家战略,进一步抓住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加快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一)模式创新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是其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首先邮储银行在遵循“集中作业、专业经营”的理念下,可推进事业部制改革,建立服务“三农”金融事业部、服务“小微”金融事业部和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部,实行总行、省分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地市行)管理部门三级督导,一级支行(县、区)一级经营的事业部制管理架构,对纳入“三农”、“小微”、“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服务事业部的一级支行实行单独的运行机制:单独的政策指导、单独的财务核算、单独的信贷规模、单独的绩效考评、单独的风险监控、单独的拨备核销,保证专门的机构、专门的资源、专门的人员为“三农”、“小微”、“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其次,结合河北省各地的地域特色,重点打造县域特色支行,对当地优势行业进行深度、集中开发,实现“管理上收,营销下沉”,探索创新县域支行正向激励机制,提高其市场响应速度与市场搏击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发展活力与动力。最后,推行信贷工厂模式,实现一站式标准化流水线作业,探索实现信贷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产品创新
第一,持续丰富针对小城镇消费信贷的产品种类,完善消费信贷产品体系,重点支持转移农民的刚性住房需求,借鉴江西、浙江等地开办农房集聚住房贷款业务支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借鉴陕西、黑龙江等地开办农民进城购房贷款业务破解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过程中缺乏购房资金难题;大力创新家电、旅行、教育、婚嫁、养老等多元化消费信贷产品,将消费信贷的业务领域扩展至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养老、健康等领域。第二,信贷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扶持与农业生产相衔接的加工业和面向农村农民的生产业,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股份合作企业、农民合作社;抓住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通过“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为龙头企业的上下游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第三,加大与政府、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力度,打造“银政、银保、银担、银企、银协”五大合作平台,支持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金融需求,促进城镇人口的创业和就业。通过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联保贷款等业务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第四,围绕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城镇改造、保障性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交通体系、产业转移与产业支撑项目、特色小城镇、新农村与美丽乡村等领域建设,通过培育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给予重点支持,并适时推出新型城镇化综合开发建设贷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旅游开发贷款等。第五,借助信用卡大力发展分期业务。
(三)服务创新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需求主体大量为小企业、新城镇人口等微小群体,邮储银行应提倡主动有效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良好的金融体验。首先,以地方政府为纽带,以城镇综合建设、特色城镇建设、园区开发、流通市场建设等城镇化项目为平台,连接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类企业和个人,探索制订有针对性的特色金融服务方案,为城镇化建设提业链式的资金结算、贷款、理财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其次,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应向“全方位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升级转型,创新“融资+结算+在线金融”组合式服务,创新还贷、放贷新模式。再次,把地缘人缘优势与新技术结合,完善客户画像以为客户提供分层服务,提升数据化营销、差异化服务和风控能力。然后,尽量便捷消费信贷流程,设置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结合覆盖城乡的渠道优势,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依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互联网专属产品APP等为客户提供线下网点数量最多、线上功能丰富、多渠道产品和服务风格一致、用户体验良好的“O2O”立体化服务渠道体系,实现消费金融服务渠道的整合。最后,创新移动金融服务手段;创新手机非接触式支付模式等。
作者:唐敏 刘婷婷 朱叶 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金融要为城市转型服务[N].金融时报,2013.
【关键词】发展理念;发展动力;空间形态;产业结构;城乡关系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5)05―0128―07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城镇化率的高低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城镇化进程起源于后工商业的发展,但进展非常缓慢。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仅576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0.6%。由于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依托大城市重点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城镇化水平一直在低水平徘徊,1978年城镇化率仅为17.9%。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城镇化和城市规模化的共同推动下,城镇化率迅速提高。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也遇到了严峻挑战,难以持续。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制定出台,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在发展理念、发展动力、空间形态、产业结构、城乡关系等五大方面进行模式转型。
一、发展理念:“以地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包括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企业城镇化等,但其核心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城镇集中,城镇则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显然,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在以财政投资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下,政府筹资能力直接决定城镇的发展速度。在分税制体制下,地方事权与财权不对等导致城市投资能力不足,在财权有限和推进城镇建设急需资金的双重影响下,城市具有很强的筹资意愿;与此同时,城市土地国有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二元土地管理制度规定,农村耕地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必须经过政府征用环节,而政府以成本价补偿农民、以市场价拍卖销售的制度设计,为城镇开拓收入来源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以地为本”的传统城镇化发展理念便应运而生。
(一)传统“以地为本”理念
城市是工商业集聚地,发展城市的关键便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促进工商企业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土地和资金。根据目前的土地管理体制,有资格拍卖土地的只有市和县两级政府,土地出让金也主要归市和县两级政府所有。从经营土地的角度,传统城镇化“以地为本”的发展理念导致城市政府过于注重土地城镇化,依赖土地财政收入,干涉土地出让价格。
1.注重“土地城镇化”
早在2007年,就有学者提出了“土地城镇化”的问题。[1]1042-1049因为在传统城镇化“以地为本”的发展理念下,城市土地面积尤其是建设用地面积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地的市场投放量和销售金额,导致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一直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1995-2012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36倍,而同期城镇人口只增加了1.02倍。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圈地运动”现象和“要地不要人”倾向,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依赖土地财政收入
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通过压低征用地补偿价格和抬高土地拍卖价格实现土地财政收入的最大化。2001-2013年,我国土地出让金收入从1296亿元增加到39073亿元,增幅超过29倍,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由16.6%升至56.65%,2010年更高达76.6%。城市的正常运转严重依赖土地收入。
3.干涉土地出让价格
不同类型的城镇建设用地采取不同的出让方式,商业服务业用地、住宅用地采取招拍挂方式,工业用地大多采用协议出让方式,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用地采取划拨方式。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14年第二季度商服、住宅、工业地价格分别为6475元/平方米、5214元/平方米和722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格仅为商服、住宅地价的11.2%和13.8%。
(二)新型“以人为本”理念
新型城镇化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其核心是为了造福城市常住人口,应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文明素质的角度,审视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和制度设计,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让城市成为居民的生活乐园和宜居之地,而不仅仅是一个临时工作场所。
1.推动“人口城镇化”
目前我国城镇化处于加速推进阶段,推动人口城镇化必须转变以往农民工“候鸟式迁徙”的状态和“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用工方式,改进户籍制度,鼓励农民工在城镇安家落户,实现全家迁移;同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工和市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促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2.打造“民生财政”
加快城市职能转型,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加速“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的转型,打造“有限政府”或“有限财政”,让财政退出生产建设领域和经营性领域,转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切实解决最近几年大多数城市面临的入园难、看病难、住房难问题,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3.管控土地价格
城市居民生活成本主要受房价和商品服务业价格影响,降低居民生活成本需转变“土地财政”的理念,将土地价格控制在合理水平,不能为增加城市财政收入而过于抬高土地价格从而伤害居民利益,高地价不利于城市的持续发展,也不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