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当代建筑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04 14:37: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当代建筑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当代建筑论文

第1篇

1999年,吴良镛先生在《北京》中倡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以新的观念对待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这将带来又一个新的建筑运动,包括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艺术的创造等,……“。[1]在人类的建筑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我们现在这样,把对生态问题的认识提到如此高度,人们开始承认生态建筑的设计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基于城市规划、建筑选址、建筑造型、空间形态、建筑构造、材料等。

一.生态型建筑空间概念的提出与特征

1.生态建筑与生态型建筑1960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oloSoleri)将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cology,创立了生态建筑学。[2]生态建筑学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寻求创造生态建筑环境的途径和设计方法。[3]正如本文前面所述,生态建筑理论及其实践的浪潮正方兴未艾,然而,本文所提出“生态型建筑”的概念则更为宽广,是泛指一切在生态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建筑形态,它们或是运用生态建筑理论、或是利用相关技术、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生态建筑到生态型建筑,是概念外延拓展的过程。生态型建筑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建筑。因此,为人类营造适宜的使用空间是其首要目的,其次才是以因利乘便或因势利导的方式去实现生态的目标。为此,我们提出生态型建筑空间的构想。

2.生态型建筑空间的构想无论什么样的设计思想和哲学理念,最终都要通过一定的空间表达手段使之实现。创造合用的空间是建筑师的根本任务,也是本文探讨生态型建筑空间的原因所在。生态型建筑空间与普遍意义上的建筑空间相比,存在着诸多不同:一般情况下,建筑空间主要考虑空间的尺度、空间的几何形态构成,以及空间的组织秩序关系;而生态型建筑空间不仅要考虑上述因素,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联、建筑空间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舒适程度,以及建筑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甚至成为建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二.生态型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1.生态型建筑的外部空间处理生态型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关联性。它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地组织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使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更为有机,主要内容包括:以适宜的建筑形态更好地融入地段空间;通过建筑设计使城市空间得以延续;避免对基地环境的破坏性建设等。空间形态一:隐藏类似于1980年代时期流行的覆土建筑。建筑部分体量置于地下,或被大面积的绿化及广场覆盖,以此达到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削弱,保证近地面层绿化系统和步行系统的延续性。同时,建筑表面的绿化植被可以起到隔热、防尘、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由艾米利奥•安巴斯(EmilioAmbasz)设计的“Across福冈,是在城市中探索生态型建筑的典型实例。建筑朝向天神中央公园,其上覆盖着名为“StepGarden“的阶梯状层层收进的屋顶花园,从远处望去,整座建筑隐藏于一片绿色的环境氛围之中。空间形态二:融入所谓的“融入”是指建筑的建构不构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威胁,而是作为自然的构成要素,恰当地嵌入城市缝隙或自然肌理,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1993年,美国的西特事务所(SITEArchitects)设计的夏特努加市水之殿(TennesseeAquatorium,Chattanooga),建筑的整体轮廓呈圆形,沿地面水平展开,不仅与地形取得关联,而且贴合大地,与现有风景完全整合在一起。一系列波浪形的信息墙冲层”和“噪音隔离区”,使建筑室内拥有更为舒适的物理环境。空间形态五:双层表皮建筑通过相互靠近的两层表皮间形成拔风筒效应,达到建筑与自然进行能量交换的目的,进而降低建筑能耗,同时为建筑内部创造舒适的环境。英恩霍文•欧文迪克事务所(IngenhovenOverdiekandPartners)设计的德国埃森的RWE公司塔楼(RweAGCorporateHeadquarters,Essen),是一座120m高,拥有双层玻璃表皮的圆柱体建筑。该建筑的内外两层玻璃间距50cm,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并在此安装了一套遮阳系统。内层玻璃可以自由开启,外层玻璃可以阻挡高空的风力,因此其内部工作间可以享受自然的空气却不必担心高空猛烈的阵风。空间形态六:整体性屋盖这种空间是以整体性屋面在室内外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渡性空间,其实质也是气候的缓冲区。在此类建筑中,建筑的屋盖摆脱了与建筑平面的必然联系,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构成要素“,漂浮”在由建筑功能自然生成的体量之上。因此,可以解决因建筑体量过于凌乱而给城市肌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法国建筑师B.屈米设计的弗雷斯诺国立当代艺术学校,是一个旧有建筑的扩建项目。屈米保留了原有的弗雷斯诺最辉煌的部分,并用一个巨大的屋顶将新旧两部分整体覆盖,因此形成一个半室外、半室内的空间区域。该区域因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适宜交往的特质而受到人们喜爱。⑵异形建筑界面空间形态七:异形建筑界面这是一种真正立足于理性分析基础上的生态型建筑。其设计主要从生态的需要出发,根据建筑采光、遮阳、通风的需求来设计建筑空间的界面形态,在看将建筑平行分割,使建筑形成了与环境穿插融合的关系。空间形态三:架空架空是出于对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在当代,由于生态思想的影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能够在设计中将建筑与环境同等考虑。当遇到对外界触动较为敏感的地形地貌,如陡坡、湖岸等,架空便成为处理建筑与环境矛盾的首选。在当今日本,对城市“还地”“、开放”的理念甚至成为指导建筑设计的一种风尚。受此理念影响的建筑师认为,在日益变得狭小而拥挤的地面上进行建造,不如将建筑置于“空中”,为城市留出成片的空间。如位于东京中心繁华地带的JT大厦,设计者为留出建筑下部的空间而不惜重金将大厦下面架空20m,形成半开放的景观效果。

2.生态型建筑空间的界面处理⑴双层建筑界面具有双层界面的建筑近年来很是流行。通常,它的内层是普通意义上的建筑界面;而外层界面主要起附加作用,使内、外层界面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空气层,作为气候的缓冲带,使建筑内部拥有更舒适的气候环境。双层界面是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生态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建筑空间形态。空间形态四:房中房建筑在建筑与室外之间形成通高的垂直开放空间,该空间单侧接临室外,其余面接临建筑的楼层空间,既具有气候调节的优势,又具有中庭空间的效果,并将街道空间融进建筑空间的内部。波特•里希特•特赫阿里(BotheRichterTeherani)设计的德国汉堡双X形建筑(Double-XX),其内部是坚固的双X形体量,外部包裹着矩形的玻璃幕墙,从而形成6个三角形的通高暖房空间,每一个办公单元都与一个暖房连接,在室内与室外之间形成了“气候缓似令人费解的异形界面下,隐藏着逻辑性极强的设计理念。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英国伦敦市政厅,呈逐层向南探出的不规则球体,上层楼板可自然为下层空间遮阳。据称,它的能源消耗量比同等规模使用空调的建筑减少了75%。

3.生态型建筑的内部空间处理⑴对比性空间的组合将具有自然特性的空间,如:庭、园、院,与建筑的功能空间组合设置。这种空间排布方式的重点在于强调空间与空间的关系。在空间的整体布局上,自然性空间与功能性空间这两种有着明显对比关系的空间交替出现,形成节奏和韵律。对比性空间的组合,使建筑与自然交错在一起。同时也避免因单幢建筑体量过大而给建设基址造成过大的影响。空间形态八:空间的水平并置自然空间与建筑功能空间在同一水平面上呈线形间隔布置,既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此种空间布局富有节奏,其内部空间既有独立空间的私密感,又有流动空间的通畅、自然之感。英恩霍文设计的汉堡空中客车A3XX制作厅,是一座拥有5个沿曲线排列的翼形玻璃建筑。透明表皮、均好性单元空间是其主要特色。建筑的各翼之间种植了果树,是良好的交流区,同时保证每个办公单元都能够欣赏到周围的景致。空间形态九:空间的竖向叠合通过将自然性空间与功能性空间沿建筑竖向叠合,解决了建筑的有限用地与人类渴望贴近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当代土地资源的紧张与人类传统的“散居”建筑模式的一种调和,是当代高层建筑经常采用的手法之一。法兰克福的马克斯大厦,其构思是将公园与建筑结合起来。建筑的各楼层种有灌木、攀缘植2001.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编.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9.齐康.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态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0Vol.30.10.生态建筑与生态技术.世界建筑2000.04.11.[美]保汤德.伯格纳著,郝曙光译.刘先觉校.现实和幻想之间——20世纪90年代或本世纪末的日本建筑.建筑师.12.荆其敏.生态建筑学.建筑学报,2000.07物和草本植物,它们与建筑的功能空间沿三维的轨道螺旋交错分布,越接近外立面,种植就越密;越接近核心越稀疏。这些精心设置的绿化形成一个从地面盘旋而上的生态绿化环,与建筑空间共同构筑一个平衡的大生态系统。⑵室外空间的室内化处理室外空间的室内化倾向是当代建筑空间的特征之一。超级秘书网

设计师以分而不隔的手段将室外空间加以限定,使其成为室内空间。因此,该类空间兼具室外和室内空间的特征。空间形态十:内部庭院设计师为建筑的内部庭院覆以玻璃屋顶,导入阳光,类似于“日光室”的作用,使围绕在其周围的使用空间,即使在阴天也可以保证温暖,同时能够消除小空间可能带来的封闭感,使视线流通。德国汉诺威的Dvg2000,该建筑有3个内庭,内庭上方均罩以大玻璃屋顶,形成室内庭院,庭院种有橄榄树、无花果树和石榴树,使自然延伸到室内。建筑不再人为地规定固定的办公地点,而是在开阔的空地上散布着T形的组合式办公单元,形成“开放性”的绿色办公景观。空间形态十一:巨形中庭巨型尺度的中庭空间,高大的顶棚可以使其中的使用者最大限度地忽略它的存在。再配以丰富的植物绿化,能提供宛如身处大自然的空间感受。艾米利奥•安巴斯设计的日本尼契的体育文化综合建筑(MycalSanda-Pororoca),内部有一个倾斜玻璃幕墙的巨形中庭,中庭内做了大规模的景观设计:平缓倾斜的草坪、池塘、流水等,可以在一年四季使人感受到绿色的环境。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一下当代生态型建筑空间的大致特征:

1.作为建筑空间限定要素的空间界面的作用愈加显著;

2.建筑空间有进一步走向开放的趋势,从使用者视线的流通到自然光线的引入、通风措施的完备,空间的包容性将有所增强;

3.绿色空间由原来集中于建筑的底层及屋顶层,逐渐发展为与建筑的功能空间相结合,遍布于建筑平面与空间的各个角落。文章探讨了生态型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总结了其常见的空间创作手法。希望能够达到这样一种结果:立足于空间这一建筑学本体的内容,着眼于生态的观念,从人类的宏观发展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双重层面认识当代建筑的发展态势,设计当代高品质的建筑空间。这是我们研究的最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ArchitectureNow.Taschen,2001.

2.JamesSteele.ArchitectureToday.London:Phaidon,1997.

3.[德]汉斯•萨克塞著,文韬,佩云译.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

4.[西]帕高.阿森西奥.侯正华,宋晔皓译.生态建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德]H.M.纳尔特著.杨宇宁,郭鹏,吴敏译.德国新建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江苏大学新校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总占地80hm2,东侧紧邻老校区。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处于整个校区中心区域的核心位置,它坐北朝南,南面与新校区西大门遥遥相对,北面与起伏的山丘园林景区对接,东面是小湖群,西面为校园主干道。江苏大学新图书馆的选址是基于江苏大学新校区规划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的。江苏大学新校区规划思路是:东西向形成教学轴、南北向形成生态轴,教学建筑群、生活建筑群沿着两条轴线展开,由此形成“轴线—组群—节点”的空间结构,而新图书馆的基地位置就在教学建筑群的最中心位置和南北生态轴的最前端,该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是通过自然景观与建筑空间的穿插融合、地形高差的灵活处理,形成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规则与自由交替的图书馆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体系,并通过“多中心”的景观设计手法,带给读者步移景异、难以忘怀的空间体验与感受。建筑总平面采用矩形布局,形式简练。入口朝南,整个建筑以“巨著”体块寓意图书馆为知识的殿堂。

2建筑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师来讲,怎样用科学的、先进的方法进行图书馆的设计,以及设计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是建筑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设计时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1)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原则。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是由政府颁布的对新建图书馆建筑物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也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遵守相关标准规范是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2)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场地规划阶段,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考虑地形特点,建筑布局与湖岸、道路有机结合。紧密融合了具体的地形地貌,灵活布局,并使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组织自由开放的环境空间,从而使读者能够在安静、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和思考;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在家居的材质选择、布置方式以及建筑色彩运用上都充分考虑人的舒适性因素,以提高实体空间品质;另外在各楼层休息区设立了一些交往空间和讨论室,同时为这些空间预留了网线接口等。

3)尊重自然,环境优先原则。建筑所处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可以通过感官在感知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学习,能使人产生一种愉悦感。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能结合地形条件合理确定主要出入口,建筑主入口处景观小品尺度感把握准确。建筑与东侧小湖群结合紧密,东侧的室外空间伸向湖水中央构成亲水平台来暗示与“水”的内在联系,使得建筑的亲水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前面的喷泉更增添了环境的趣味性。

4)考虑发展的原则。在近几年,随着高校生源的增加,高校规模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新区建设潮流的涌现,而图书馆建筑作为新区建设的核心建筑,其规模也要考虑发展的需要。江苏大学也不例外,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贯彻了这项设计原则,江苏大学新图书馆于2010年初建成,建筑面积达43969m2,阅览座位为4000个,学习环境优美、舒适,设施完备先进,是集“藏、借、阅、查、咨、育”六种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图书馆。如此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刚好能满足在校6万师生的读书需求。但随着该校新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学科数量的增加,图书馆建筑势必要扩建,而在目前新建的图书馆北面和南面都留有大面积草坪和小游园等景观,这些外部集中景观就可以作为后扩建用地之需。

3建筑造型设计

3.1高校图书馆造型设计手法高校图书馆建筑作为展示一座高校风采,联系读者与图书的“桥梁”,其造型设计的优劣对在校师生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是不同的。赋予时代感的、突出校园历史特色的造型能使读者愿意到图书馆接受知识的洗礼。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造型手法有以下几种:

1)虚实结合,凹凸有序。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师沙里文曾经讲过“形式追随功能”一句话。意思是什么样的建筑功能决定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同样,由于图书馆建筑功能包括大量大开间的需要采光的阅览室,这就决定了其建筑形式一定是在建筑立面连续开窗以满足采光需要,而大面积的玻璃窗就构成立面“虚”的部分;建筑中的“墙、垛、柱”反映在立面上就构成“实”的部分。这样的虚实结合、相互陪衬,使得建筑外观既轻巧通透又坚实有力。由于图书馆建筑对光线要求特殊,立面处理时,常用凹凸的处理手法。凹凸的处理手法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对眼睛的刺激,又能丰富立面效果。

2)比例适中。体量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和谐的比例关系对形成良好的建筑造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3)色彩与质感处理。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色彩一般与校园文化的主色调相关联。所谓校园文化主色调是指尊重学校历史与地域特色,重视色彩协调统一和色彩分区,突出校园特色的原则,根据校园的具体功能与历史特征,选择一种或一个系列的主色调取得协调。

4)象征与隐喻。图书馆是颇具精神性的场所,所以建筑造型多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使其富有某种含义。

3.2江苏大学新图书馆造型设计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是一所现代化综合型图书馆,是整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大楼呈长方形,地上共7层,主入口设在2层,门厅为5层高的贯通空间,门厅的拔高体量处理,给该建筑增添了一份知识殿堂的庄严感。两侧为展览空间,整个大厅空间通透。建筑立面虚实结合:南立面东侧为灰色干挂花岗岩实体墙,凸显高校图书馆的内敛、沉稳;西侧为灰色玻璃幕墙,凸显图书馆明亮通透;而东侧的实体墙面内部的书库部分与西侧玻璃幕墙内部的阅览部分能让读者在步入图书馆之前,便能初步了解馆内图书的大致分布;东、西立面上根据内部功能开竖向连窗,从而使读者可以在阅读之余眺望馆外的优美景色。整座建筑以新颖的玻璃、金属材料作表皮,又表现出建筑的时代感。各种类型的建筑都有适应它的建筑色彩。灰色系建筑能够体现文化积淀和学术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江苏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主色调是偏重素雅的灰色系,因此作为核心建筑的图书馆主立面的色彩也采用浅灰色,图书馆大楼主立面的灰色调配合金属玻璃条框使建筑看上去很雅致。而为了使整个建筑不枯燥,在建筑的北立面采用的是偏暗的山红色彩来装饰混凝土墙面,以显示该建筑的朴素、大气。

4结语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宏大叙事;私人叙事;建筑理论教育;建筑实践

如今,国内建筑学院里的国际学术活动越来越频繁,网络建筑资源也是汗牛充栋,不少青年建筑师和学生面对众说纷纭、五花八门的外来理论——建筑哲学、符号学、现象学、类型学、文化人类学……谈完了“后现代”、“解构”,又谈“建构”和“身体与建筑”。确实有些人是真正专心在研究,可还有许多人是人云亦云、见异思迁,把建筑理论当成时尚的东西,不断地与时新的理论“俱进”。许多人把最旺盛时期的经历不断消耗在无谓的对理论的激动中。须知,国外的这些理论和观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破,涉及到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心理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及数学、信息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

然而,在浮躁的理论界,有许多人动不动用一知半解的西方理论术语来解释我国的建筑现象,牵强附会。如“建构”一词,许多学者在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的情况下就试图用它来证明我国建筑中早就有了“建构”思想。“建构”(tectonic)一词起源于希腊语,原指木匠和建筑匠的手艺。经由19世纪欧洲建筑理论家的工作,“建构”逐渐发展为特指建筑在物质层面上如何建造的艺术,成为西方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对后现代主义日益商业化和表面化的批判,“建构”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的年轻建筑学生。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谈论“建构”迅速成为建筑理论时尚的今天,“建构”和其他许多引进的西方理论话语一样,面临被肤浅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西方的理论不加咀嚼就随意引用,必定会消化不良,更不要指望能对我国建筑现状起什么积极作用了。

理论最忌僵化和教条。有许多学者故弄玄虚,把西方语境里很平常的话语翻译成拗口的中文,以显示自己的高深,实际上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恋罢了。如某介绍西方先锋建筑理论的论文,笔者读下来竟如同嚼蜡。文章通篇充斥了奇异的译名和晦涩的话语,还有很多电影、文学方面的未经解释的术语,其中很多翻译的语句前后关系含混,不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可见他只是把别人的话逐句生硬地翻译过来,想必作者也根本没有理解原作的精神,否则不会讲不清楚,只是照猫画虎的描摹了一遍罢了。真不知这类文章和所谓理论能对学建筑的人有何裨益?

学院派的建筑理论教育历来是与建筑实践有距离的,强调“宏大叙事”,即是以群体、抽象和形而上基础的历史叙事方式,含有未经批判的形而上的成分。它制造叙事霸权,并因而成为学院派建筑理论所依赖的基本模式。学院派理论家企图绕过私人感受,用宏大叙事取代对作品的细读分析,导致当代建筑批评以及文化批评越来越远离艺术经验。看看今天的一些重要的建筑期刊,都快成了为官方或学术权威霸权的田地了,在那里听不到自由的声音,看不到独立的见解。而如《时代建筑》这样的杂志,就能看到各种不同的个人论点在激烈碰撞,读者能感受到清新的新面孔,呼吸到新鲜的学术空气。难怪许多实验和先锋的建筑师选择在这里说出自己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读过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的人都知道,他极少运用成语和某某名人说过的话,他用最朴实的语句说出了最真实的感受,给读者的感受是最亲切、最有震撼力的。他试图用“私人叙事”的真实体验来抵抗学院派“宏大叙事”的臃冗陈腐的叙事霸权。

记得张永和老师在同济大学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时要求用1:2的比例画图,就是想让学生在建筑图与实物之间建立某种身体的联系,产生“要把它盖起来”的热爱和冲动,于是“概念”和“思想”便在推敲结构和细部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了。马清运老师近日在当代建筑论坛中做了名为《实践机器》的演说。他认为建筑实践是一个有系统的思想运作体系,是把建筑思想和理论原料进行加工的机器。个人心灵和身体的真实体验才是产生理论的有生命力的源泉。若是认为一定是掌握了某种时新的建筑理论的要义才有了创造的灵感和动力,那就是本末倒置了。与其拿一知半解的西方深奥理论来指导设计,不如在创造时抛开一切立场,在设计时不受既成的设计观的左右,从直觉出发进行头脑风暴(这是西方建筑学校做设计的途径)。因为值得思考的问题都存在于设计过程之间,而不是在“之上”。既然建筑师不能代表其他人,“无理论”、“无立场”正是从客观的立场或事实本身去看问题。

第4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表现形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风格主要是受到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以及一个民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人们就或多或少的会结合上当时的一些地域文化。所谓建筑文化,其主要是在某一个时代当中,由于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综合作用而诞生的,它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自然条件,而且经济发展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导致建筑文化出现了很大差异。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从大的概念上来讲,建筑的设计离不开一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如地貌、气候等;从小的概念上说,建筑存在地域的差别主要是受到城市周围的建筑风格、地理位置等这些具体因素;此外,建筑表现出的地域性还会因为地区历史的不同而不同,一个地域的历史形态受该地区人文环境和人们生活状态影响。一个地区的建筑会表现出双重性,它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物质财富情况,也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一个精神面貌;可以说,他不但是一个艺术产物,而且还是一个技术产物。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其精神内涵会远远超出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作为文化形态的建筑,它组成了人类文化体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状态、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密切相关,建筑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时时刻刻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二、地域文化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化性会因为建筑的设计与该区域的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概括起来说,就是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这两方面,所谓历史人文,就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历史遗留或者是人们的意识形态;自然环境就是指自然属性,包括光照、气候以及纬度等方面。在建筑设计当中,这两种属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为在一个特殊的地区或者区域当中进行建筑的设计与应用时,总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当一个建筑设计当中,只存在自然属性,而忽视社会属性时,那么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会发现所设计的建筑与当地的人文是格格不入的,更严重的,可能让该地区的地方特色消失;而如果是只注重社会属性,而不顾自然属性的话,那么该建筑会随着时代的流失而消逝。因此,一个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结合,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能忽略的。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是通过建筑技术以及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人们将文化意识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技术,比如采用不同的色调、不同的材料或者是不同的形式赋予到建筑当中,让建筑表现出这个时代或者区域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建筑设计在一定的情况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又会反过来与自然环境进行磨合,最后达到一种人性化的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完美整合,不但推进了建筑的人性化发展,而且还加快了当地社会的进步。这种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建筑的社群文化变得相辅相成,进而让人们对建筑产生亲切感。

三、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的途径及方式

1、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以及生活模式等方面。

例如锦里,该地区具有蜀汉三国的文化背景,该地区又具有川西的民风、民俗特点,融合了以成都为代表的悠闲文化氛围,城市的建设中不乏有一些古老的客栈、商铺以及院落等,而且这些古老的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如银杏树或者是古树参杂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当这些建筑融合进人们的活动时,如表演绝活的艺人、悬挂着长串的红色灯笼等,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滞留在时空的感觉。锦绣广场中的三国文化墙、文臣廊充分展现了当时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而一些壁画、浮雕更是将过去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故事刻画的生动形象。街道两旁的店铺更是热闹非凡,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石桥上的哪些古老浮雕,更是生动的表现出了当时成都的一种文化特色。

2、要善于借鉴当地传统的建筑符号,如花纹等装饰图案。

装饰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利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一定信息的载体和功能标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各种存在方式为人们所感知和使用。我们可以通过装饰的形式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表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比如清代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吉祥图案,取材广泛,各种人物、景物、动植物都有表现,利用其谐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义。

3、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与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异,使文脉成为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现出巨大差异,而他们所形成的空间特征和风格也千差万别。有高原的粗犷豪迈,也有水乡的细腻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古镇的古朴清新。

4、应尽量采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

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自然特征和环境特征,所以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有所区别。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域的建筑材料也是各不相同。比如湘西一带盛产竹子,因此当地居民便以此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我国西北地区多以黄土高原为主,气候干燥,当地居民便以黄土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因此,窑洞盛行。东北地区林木资源丰富,因此,在东北地区农村便用板材围成篱笆小院,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同样,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方式,进行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5、建筑的地域性还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该区域的一个历史文化传统。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深入该建筑所在的区域进行了解,充分发掘周围的有用信息,通过与现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才能让设计师们在继承历史建筑物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与现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创作理念。

例如“南越王墓博物馆”具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古代汉文化与当地人文、地理环境融合的产物,然后再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将这些思想完美的表现在该建筑当中。也就是说,该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是当地文化与时代的完美统一,可以说是新地域下的古建筑理念。汉墓的修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保护。

6、建筑理念要与时代要求相匹配。

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就说现代化传统设计,所谓传统设计,就是指继承历史时期的人文因素、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因素会遗留下来与当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这些细节问题,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诠释该地区的特色。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要大胆的去结合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问题。

7、模拟当地的建筑色彩。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建筑色彩的表现形式和象征寓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地区文化的差异,相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地区所表现出来的象征寓意是有所区别的,甚至有时候是截然相反的,比如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用来象征圣洁,而在我们国家却经常和死亡相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赋予色彩的含义是远远超出了其自然属性的。将具有相生意义的色彩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将使设计更能体现出其更强的归属感和识别性。

四、结语

现代城市设计中,最关键问题是如何与地域文化完美的结合,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也是建筑设计的必经之路。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是中国建筑师的努力方向,因此,尽早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将城市建筑的现念完美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

参考文献是作者对他人劳动成了的尊重表现,我们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引用的他人的研究成果就应该子啊引用的地方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出来,在论文的最后依次列出来。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标,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研究,2012,(04).

[4]郭旭红.浅谈“启发式教学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5]林龙镔,等.《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及其对教学启示[J].福建建筑,2012,(02).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丁大钧.土木工程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贡力.土木工程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佘睿.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

[5]裴星洙.土木工程专业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王浩钰.设计类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

[7]张亦静.基于团队协作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

[8]周新刚.土木工程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11.

[9]崔京浩.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教材:新编土木工程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钟汉华.土木工程施工概论[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

[11]王作文.土木建筑工程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1.

[12]张志国.土木工程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3.

[13]成虎.建设工程法规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0.

[14]巩天真.土木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

[15]邓友生.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

[16]叶献国.建筑结构选型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

[17]巩天真.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18]韩峰.铁道线路工程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7.

[19]周国恩.土木工程施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7.

[20]肖本林.土木工程与建筑教育改革理论及实践[M].绘测出版社,2014.4.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董菲,徐春媛.试论现代土木工程教学的创新方法[J].建筑工程,2012,(10):90-92.

[2]何忠明,刘建华.浅议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7):169-171.

[3]王琰,周戒.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12-14.

[4]王清标,初明祥.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4):75-77.

[5]叶志明,宋少沪.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J].中国大学教学,2006,(8):8-9.

[6]刘云平,相琳.《土木工程概论》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84-85.

[7]刘胜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70-71.

[8]张文华.《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8):69-70.

第6篇

【关键词】 测量技术 民用建筑 特点 应用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民用建筑多种多样,且在城市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民用建筑主要包括学校、医院、以及民用住宅楼,这些建筑作用重大,对建筑质量的要求高,其外观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在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中,测量活动要求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把需要建造的民用建筑的平面位置以及高程位置运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进行测设,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说测设的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工程之中,也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的民用建筑的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低层建筑也有高层建筑,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所要求的测量精度以及测设的方法是不同的,我们在测设的过程中不能够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所设计的建筑物的自身特点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选择一种最合适最科学的测设方法。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越来越多的民用建筑物不仅仅从质量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外观造型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民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我们所测量的数据是否科学合理,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是否准确无误,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我国民用建筑的外观以及质量的好坏。

2、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测量是施工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建筑施工测量关系到了整个施工过程,因此测量工作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显而易见。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能够保证定位的精度。建筑物的定位精度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只有经过准确的测量定位,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施工精度,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为施工提供准确的资料。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很多资料,如:图纸资料、施工的范围、定位资料、放线资料、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这些资料都要准确无误,否则会导致质量问题,延误工期。而这些准确的资料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资料的准确无误是工程质量的一大重要保证,有着重要作用。

(3)竣工验收的测量。在工程竣工之后,还应该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材料报告者应该要以实际工程测量作为依据,保证拟定的内容要符合工程的标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行。

3、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概述

3.1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内容

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测量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民用建筑施工前要建立符合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

(2)在民用建筑施工时要不断地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的测量与记录。

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合理确定测量机械设备的的安装位置。

(4)当民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要注重竣工后的一系列测量工作。

(5)在民用建筑施工的工程中要注意对附近的一些比较高的建筑物进行实时观测,以确保施工安全。

3.2对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几点要求

对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测量就是要求我们要按照工程的设计要求来对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进行正确的标定,从而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我们知道建筑施工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它们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相互无关的几个部分,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我们必须做好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的工程之中不断的进行各工序的测量工作。对于建筑施工而言测量工作是前提与保障,测量工作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工作。首先应根据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设计要求可以制定多个不同的测量方案,再根据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特点,选择确定最合适的测量方案,确保测量精度。

4、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

4.1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技术难度较大

我国民用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民用建筑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外观造型差异较大,特别是一些民用高层建筑, 施工测量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精度要求,因此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技术难度较大。另外一方面,有一些民用建筑的外观比较奇特,施工环境和周围环境因素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受施工环境和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高空测量的控制网不太稳定,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困难和不稳定的因素,严重影响测量的精度,再加之高层建筑楼层比较高对于一些测量设备的安装工作也带来了不方便,也增加了测量难度。因此,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技术难度较大。

4.2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较高

建筑的施工测量精度和建筑物的高度是有关系的,建筑高度越高其测量时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的精度越难以保证。所以在对高层民用建筑进行施工测量时会很容易出现误差,我们需要做的是要努力克服不利的影响因素,把误差不断的缩小,并且控制在允许的精度范围之内。除此之外,一般而言在民用建筑施工时都会采用流水施工,这样是为了提高施工的速度,加快施工的进度。采取这种流动的施工方法对测量技术的要求更高,当然对精度的要求也会更高。

5、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举例

5.1民用建筑物的定位工作

在建造民用建筑时,就是在规定的建筑区域内新增加一些建筑物,一般来说民用建筑的设计图纸都会很明确的标明新建筑物的具置、相对位置,以及和原有建筑物的关系。下面以下图所示进行分析说明。

如a图所示,我们可以采用延长线法来进行定位工作,图中A'B'是AB的平行线,我们可以在B'的位置安置经纬仪并且标出A'B'的延长线E'F',之后我们分别在E'和F'安置经纬仪,分别在E'和F'测设直角,就可以定出EG以及FH的位置。如b图所示,我们可以利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定位工作,定出图中A'B'的延长线,测量出S的值,测量出E'E的距离以及EF的距离,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出E和F的位置了。最后我们可以测设出G和H的位置。如c图所示,我们要建造的民用建筑物是平行于道路中心线的。通常测设该民用建筑的方法是先定出道路中心线的位置,然后用用经纬仪来测设道路中心线垂线,这样我们就可以定出建筑物的位置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要将所测设建筑物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和设计的长度进行比较,要控制其差值不能超过两千分之一,如果一旦超过则需要测量员复查,以保证测设精度。

5.2民用建筑物的放线工作

我们一般是根据已经定位的基础线来确定民用建筑物的放线位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各个建筑物的轴线交点进行比较详细的测量。之后我们可以利用交点桩的位置,画出基槽的边界位置。我们知道,在具体施工时,角桩以及中心桩都是要被挖去的,所以我们在挖槽工作开始之前,要把各个位置的轴线合理的延长,作为以后施工的依据。

5.3对民用建筑基础施工的测量工作

5.3.1民用建筑施工基槽开挖的测量工作

我们在基槽的开挖之前,必须注意基槽的标高以及相关的尺寸是否正确,并且要考虑合理放坡坡度和放坡距离,以防止发生坍塌事故,保证安全施工。首先设计好基槽的挖土宽度,然后根据设置的基础轴线放出我们要开挖的边线。其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基槽开挖完毕,验槽合格并浇筑好基础垫层之后,我们可以利用控制桩或者中心钉的位置,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垫层上。

5.3.2注重基础墙标高的测量与控制工作

在砌筑基础墙时,可以在民用建筑物的各个转角处,用水准仪标出其标高,然后计算出所砌砖的具体高度。并且在基础墙的施工工程中不断对标高进行复核,保证基础墙标高位置的正确,从而做好基础墙标高的测量与控制工作。

6、当代测量新技术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测量技术的发展,在测量技术方面一些新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断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式。其主要的新技术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新型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等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2)当代先进的数字化自动测绘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 GPS 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摄影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5) GIS 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6)当代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

7、提升民用建筑工程测量质量的办法

上述分析可知:地处城市繁华段的民用建筑,往往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外观造型复杂,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更高,施工更繁琐严谨,加之工程测量关系到建筑物的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所以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借助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技术方法,来提升工程测量的质量。

7.1提高计算机的利用。通常大型建筑由于结构复杂, 所以图纸绘制的难度大,施工测量的计算量大。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平面不规则建筑的施工放样与数据计算,使用传统的绘图技术和计算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因此提高计算机的应用,借助计算机绘图软件快速绘图或利用设定好的程序进行合理计算,受到广大业内人士的青睐,因为此法不但计算精确高效,绘图准确整洁,而且还能快速完成,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极大地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

7.2利用测量新技术。对于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且施工条件复杂的建筑群,因受现场通视等条件影响,在布设控制点和控制点的使用受限制时,采用GPS 技术进行控制点的随机布设,施工时既可避免由于不通视所带来的困扰,又可免除控制点间联测等工作;而且GPS 技术每定一点时间不超过40min,点位精度可达到±3mm,一步定点既可确保点位精度,又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测量新技术还有很多,比如数字化成图技术可以解决复杂建筑人工绘图的繁琐重复; GIS 技术完全实现了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流程等等,不同的技术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个人觉得抓住优势占为己有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8、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加强城市及农村的基础建设。随着基础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就直接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更多的建设工程不断的向高空以及地下发展,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日后发展的趋势。各种民用建筑业向着高层的趋势发展,这不仅仅是建筑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符合现代社会的潮流,建筑的外观造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建筑测量的工作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的,也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的民用建筑的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所要求的测量精度以及测设的方法是不同的,我们在测设的过程中不能够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所建筑物的自身特点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选择一种最合适最科学的测设方法。不断的加强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使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赵伟 张小牛 孟浩文 网络化--测量技术与仪器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论文] 《电测与仪表》 PKU -2000年7期

[2]许树楷 谢小荣 辛耀中Xu ShukaiXie XiaorongXin Yaozhong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期刊论文] 《电网技术》 ISTIC PKU -2005年2期

[3]王波 陆进军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励磁系统调节性能分析方法及其系统实现 [期刊论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ISTIC EI PKU -2012年3期

[4]裘祖荣 石照耀 李岩QIU ZurongSHI ZhaoyaoLI Yan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 [期刊论文] 《机械工程学报》 ISTIC EI PKU -2010年14期

[5]马洪强 高贺毕 志献 高超声速飞行器相关的摩擦阻力直接测量技术[期刊论文] 《实验流体力学》 ISTIC EI PKU -2011年4期

[6]高瑀含 安志勇 王劲松 于秋水Gao YuhanAn ZhiyongWang JinsongYu Qiushui三维面型精密测量技术 [期刊论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ISTIC EI PKU -2011年11期

[7]郭文川 朱新华Guo WenchuanZhu Xinhua 国外农产品及食品介电特性测量技术及应用 [期刊论文] 《农业工程学报》 ISTIC EI PKU -2009年2期

[8]唐军武 田国良 汪小勇 王晓梅 宋庆君 水体光谱测量与分析Ⅰ:水面以上测量法 [期刊论文] 《遥感学报》 ISTIC PKU -2004年1期

第7篇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设计;建筑理论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关于建筑地域性的认识,笔者认为从四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需要明确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伴随人类历史全过程。然后需要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再者,建筑史学界、评论家对建筑的地域性产生思想、流派做了详细和全面的概括与分析,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和关注各时期地域性发展的特点,总结和吸收前辈建筑师们在建筑地域性思想与实践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用以指导我们的设计工作。

一、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

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地域属性的自然要素、文化要素、技术要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1.原始生存时期――自然的因素明显

这是指在原始农耕和畜牧业时期人类社会产生的建筑形式。在人类建筑发源之初,几乎所有地区的建筑类型都属于此例,这里不妨将之称为原生建筑。此时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完全直接得益于自然界的灵感,建筑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没有多少人文因素。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所是建筑的主要功能。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原生类建筑,如印第安人的草屋、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

2.农耕文明时期――自然、文化、技术因素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原生建筑在不断地发展。一方面,在长期对抗自然环境之中的地形、气象、水文和生物等事物的基础上对自然界形成新的界定,衍生出新的定律,如我国的风水观。另一方面,社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这个时期是不自觉发展的地域主义,该时期的建筑相对于今天不妨称之为传统建筑。如我国现存的故宫、北京四合院民居(图2-2)都属于此种类型。

3.工业进程时期――地域性的丧失与反思

发端于不列颠岛的工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产业文化兴起、商品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它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建筑观念:建筑成为可以大量复制的工业化产品,成为居住的机器。在此形势之下,建筑的地域性逐渐丧失原有的存在地位,不论从内在的文化传统到外在的建筑材料,其存在的意义都遭到巨大的冲击。出于对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如赖特、阿尔托等建筑师用传统的、地方的元素来对抗工业化社会的同一、单调和贫乏,期望回归自然,回归传统。

4.信息全球化时期――地域性的理性认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美国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可以代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全球化导致的建筑形式同一化的一种反思。还有学者提出了“广义地域主义”之说,广义地域主义承认各种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糅合,承认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地域化使用,以此对地形和气候做出全新的诠释。的确,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但各个区域对于当代先进建筑观念理解的差异,及其与当地地域建筑结合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同于原地域特点的新的地域主义建筑形制。比如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娱乐性建筑、耀眼的霓虹灯,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各种夸张的手法也正成为该地域的特色。

二、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动力

2.1形成原因

1.弱交流下本土建筑自觉性的探索:

如上文所述,在人类原始生存时期,在处于生产力极度低下,基本封闭的状态下,人类在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为了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

直接采用当地材料和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建筑方式,建造了具有地域差异的,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原生建筑”。

随之人类智慧积累,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发展到了农业社会,此时建筑已经不单纯是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处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此时人类的交流依然缓慢,但已基本形成东西方两个大的文化阵营,建筑也依此为分为以石头为砌体的西方建筑类型和以木头为框架的东方建筑类型。

2.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创新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交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东西方之间,各国家、各地区之间,都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交流,先不论是强势文化的侵入,还是弱势文化的对外学习,只谈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中,确实产生出一股创新的动力,若比较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融合,可以发现这些创新可能都是当地对于外来事物加以重新的诠释的结果。

3.强交流下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

西方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工业产品成为人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大冲击了地方固有的文化传统等差异,出于对这种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

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全球化”“普世化”的建筑使得“千城一面”,地域性成了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成为自发的过程。

2.2发展动力

建筑地域性究其本质,笔者觉得是建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来自自然气候的差异,来自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条件的差异等。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人造环境产生认同上的危机与规划的失落,千城一面的结果造成地域特色消失,人变得没有归属感、彼此更加疏离。

究其原因是世界各地建筑的这种差异性逐渐缩小和不明显:其中自然条件的差异永久存在,没有明显的变化,是个恒定的要素。市场作用下驱使普世化的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使技术的效益最大化,这使得各地技术条件的差异变得不明显,或者被抹平。另外全球化的进程中,就当今世界大环境下,仍然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不同程度的抵御这种文化的侵蚀,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建筑文化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地方的建筑师群体这种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诉求和责任感特别的强烈。

当然作为各地区小范围的比较,自然气候、社会文化、技术水平还是有些差异的。另外,在当代人类社会倡导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态理念的大环境下,

建筑地域性所遵从的:建筑与自然气候、社会文化的融合及适宜性技术的采用等原则很好的契合了上述人文大环境。

因此不仅仅是因为出现了全球化才有地域之分,只是全球化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原有地域差异的消失,这才使人们对于地域的探讨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因此当今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得到如此之关注与重视。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性当下存在的发展动力如下:自然气候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材料的差异、弱势文化抵御强势文化侵蚀的方法、当下全球生态理念的需要。

三、作为建筑史学、评论家的概括与分析

所谓各种主义和流派以及被冠以某个主义或流派的建筑师,是一些研究建筑史学家、评论家所做的概括与分析。地域主义建筑及地域主义建筑师也不例外。

地域主义理论来自西方,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提出了地域主义建筑同时,分析了地域主义思想产生、发展阶段(摆脱通行古典设计的渴望、对国际风格的反叛、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思想流派(广义的地域主义、狭义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等)。我国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有所谓一开始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之后有“地方主义”、“乡土主义”、“风土主义”等,再后来有“场所精神”等的提法。

四、作为一种建筑创作的方法

这种建筑创作的方法是抵抗一切主流文化最有效也是最坚韧的武器,是用来打击与反抗现代主义的国际式样、产生差异性的有效的建筑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设计上吸收本地区自然环境、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创造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使用此方法创作出来的建筑作品被大家称为“地域建筑”。

一切有志于抵抗大一统的主流文化以保护地方个性和民间情调的建筑师,必然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庇护所。它一方面延续地方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自我的个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建筑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又极富个性。

五、结语

某种建筑能在一个区域成为主流,无非是这个建筑是最为经济适用的,同时符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因素。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改变导致地域建筑的改变是必然的。当代的地域建筑地域性的创作,应该是创新的,或者说是进步了的,应该基本摆脱了地域生存环境对于原生建筑的强限制性,文化习俗对于传统建筑的强束缚性,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是多种自然、文化和技术要素的综合发展过程的结果。

[1] 凯瑟琳・斯莱塞著.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2] 袁牧著.《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建筑师》.2005(06).

[3] 沈克宁著.《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10).

[4] 王颖 卢永毅著.《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建筑师》.2007(05).

[5] 赵星著.《传统乡土建筑的当代“建构”之路》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第8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气候适应性;综述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适应性研究不断涌现,风景园林领域也不例外。

在理念认识层面,最早有美国麦克哈格1992年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详细的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并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1] 近几年,有张卓予(2009)[2]、包满珠(2009)[3]、赵彩君(2009)[4]、胡承江(2011)[5]、杨锐(2011)[6]等讨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强调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

在设计方法研究层面,有冯潇(2009)的博士论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总结了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原则与方法。 [7]赵彩君(2010)在其博士论文《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中通过对理论的总结,以及技术手段、设计手法的阐述,将科研成果、设计实践和应对策略相结合。[8](美)奇普·沙利文(2005)的《庭园与气候》按照传统上用以解释现实世界本质的四元素“土”、“火”、“空气”、“水”划分为四个部分,展示了过去伟大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是如何利用这些元素来创造微气候的。[9]柏春(2009)在《城市气候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书中提出“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的概念,并从这一概念出发,建立一个关于城市气候学与城市设计学交叉研究的体系、框架以及实现途径。[10]冷红(2009)在《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一书中提出寒地城市环境宜居性建设的科学理念和设计方法。[11]荆其敏、张丽安(2012)《设计顺从自然》本书主要介绍了设计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提出设计顺从自然、设计顺从气候、设计顺从地形地貌、设计从土从石、设计从风从声。[12]

在应用理论研究层面,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型来看,有谭刚毅(2003)[13]、赵彩君(2011)[14]、王建华(2008)[15]等对传统园林气候适应性及各气候应变措施进行了研究; 何海霞(2008)[16]、郭虓(2012)[17]等对民居院落气候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有张亭(2005)[18]、郑洁(2005)[19]、朱俊华(2011)[20]、刘姝宇(2010)[21]等总结了居住外环境气候设计的方法及策略;在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中,有冒亚龙(2010)[22]、李帅(2010)[23]、宣怡(2012)[24]等探究适宜地域气候的生态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校园规划布局结合地方气候等规划与设计策略;对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有冷红(2011)[25]、阎晶(2010)[26]等探讨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的策略与具体方法;谭晓红(2004)[27]、肖锐(2012)[28]、梅洪元、代阳(2012)[29]等从气候角度出发对街道的绿色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广场规划设计的研究有毕晓莉(2011)[30]、刘伟毅(2006)[31]等提出了广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周瑞祖1996)[32]、程静静(2010)[33]、陈玉玲(2010)[34]、唐芳、张秋钤(2011)[35]等对于风景区进行了气候资源评价的研究,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发现,近年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界深刻地认识到了气候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对于不同类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应用理论都有所研究,但是针对气候适应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相对欠缺。

参考文献:

[1](美)麦克哈格(Mcharg,Ian L.)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张卓予.微气候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v.35(32):15-16.

[3]包满珠.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园林建设[J].建设科技,2009,No.156(19):30-33.

[4]赵彩君,傅凡.气候变化——当代风景园林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机遇[J].中国园林,2009,v.25;No.158(2):1-3.

[5]胡承江,李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杨锐.风景园林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园林,2011,v.27;No.185(5):18-19.

[7]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8]赵彩君.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9](美)奇普·沙利文(Chip Sullivan)著;沈浮,王志姗译.庭园与气候[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柏春著.城市气候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冷红著.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2]荆其敏,张丽安著.设计顺从自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3]谭刚毅,陆琦.广东传统住宅庭园的气候适应性与实用性[J].中国园林,2003(4):23-26+83.

[14]赵彩君.与气候为友—中国传统园林适应气候的特色研究[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王建华.基于气候条件的江南传统民居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8.

[16]何海霞,张三明. 中国传统民居院落与气候浅析[J]. 华中建

筑,2008,v.26;No.13912:210-214.

[17]郭虓.气候对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12.

[18]张亭.京津石地区居住外环境气候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

[19]郑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小区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0]朱俊华.基于微气候模拟的居住区低碳规划方法初探——以香港牛头角

上邨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2011:8.

[21]刘姝宇,徐雷. 德国居住区规划针对城市气候问题的应对策略[J].建筑学报,2010,No.50408:20-23.

[22]冒亚龙,何镜堂.映射气候的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0,v.17;No.10304:39-47.

[23]李帅,敬鑫,于海漪.北方工业大学校园微气候测试与分析[J].华中建筑,2010,v.28;No.16312:58-63.

[24]宣怡.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2.

[25]冷红,甄玮.基于微气候优化的寒地城市小型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哈尔滨太平公园为例[A].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6.

[26]阎晶.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27]谭晓红. 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4.

[28]肖锐.不同气候地区街道布局研究[J]. 中华建设,2012,No.8405:84-85.

[29]梅洪元,代阳.回应气候的寒地城市街道绿色设计[J].建筑学报,2012,No.53212:104-107.

[30]毕晓莉,刘起.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西北地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以白银金鱼公园全民健身广场设计为例[J]. 华中建筑,2011,v.29;No.17310:47-49.

[31]刘伟毅.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广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2]周瑞祖,周永忠.五洩风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1996,01:3-8.

[33]程静静.黄山风景区气候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0,v.12;No.12901:42-45.

第9篇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