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15 12:10: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描写端午节的诗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第1篇

有关于端午节诗句

1、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6、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7、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1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1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1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5、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1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1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1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2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23、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24、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25、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2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27、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2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30、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31、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32、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3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34、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35、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3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37、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第2篇

端午节的诗词佳句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3、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4、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5、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6、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8、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1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3、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4、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5、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6、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7、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18、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19、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2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2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2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27、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2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29、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3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33、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3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35、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37、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40、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41、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43、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第3篇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唐玄宗)。又到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亦称端阳节。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为端午感怀,留下大量诗篇。

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在古代诗句中就有流露。唐代褚朝阳诗云:“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汩罗空远而。”诗里句间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张未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渠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诗人为屈大夫含冤离去而鸣不平。贝琼的《巳酉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汩罗无处吊英灵。”抒发了埘屈原的凭吊之情。边贡的《午日观竞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作者从观看龙舟竞渡而油然而生对屈原的敬慕之情。宋人梅尧臣的《五月五日》诗也流露了对屈原的敬意:“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风俗五花八门,屡见于诗人的笔端,如宋代戴复古的《扬州端午呈赵师》诗:“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生动地反映了古时人们过端午的情景。古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语升平。”展示了古时端午民间¨曷菖蒲酒祈平安,家家户户悬挂艾草驱虫去邪的场面。在众多端午风俗诗中,诗人往往存描写端午食粽上花赞笔墨,如“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棕”、“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等诗句,反映了民间食棕的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种“九子粽”后,赞不绝口:“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代诗人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写出了粽子的形状和味道。诗人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描述了粽予的大小。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写尽了火腿粽的妙处。而清代查慎行笔下的“清暑初交殿角风,又传节物近开中。灵符旧系千丝缕,玉粒新颂五彩筒。青箬香分菖叶绿,银盘光射石榴红。云帆不却三韩贡,拜赐还教纪祖功。”则描绘了当时用高丽贡米制作粽子的情景。

在端午风俗中,龙舟竞渡场面壮观热烈,更是牵动了诗人的情愫,成为端午节诗人高哦低吟的好题材。唐代张悦的《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储光羲的《官庄池观竞渡》:“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击去来波。”宛若一幅幅龙舟竞渡风俗画,清新又动人。唐代诗人张封的“五月五日天晴朗,杨花绕红啼晓莺……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呜千雷。鼓声渐急标渐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更是惟妙惟肖地再现了龙舟竞渡那扣人心弦的场景。唐代白居易的“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归。”则反映了当时龙舟竞渡出现以夺锦标为胜的情景。宋代陆游的《归州重五》诗,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把竞渡盛况描绘得呼之欲出,气象非凡:“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围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清代董平章的诗句:“堂开宛在俯中流,士女倾城尽出游。记得小西湖上路,罗衫执扇看龙舟。”描绘了当时人们倾城看龙舟竞渡的盛景。

同是端午,由于诗人们的境遇不同,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也各异。唐代殷尧藩在《同州端午》一诗中写道:“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欲问何方是故乡。”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跃然纸上。唐代文秀的《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有洗得直臣冤。”诗里句间表达了作者为爱国诗人屈原鸣不平的心情。明代高启的《端阳咏粽子》诗:“香艾裹秫炊,投祭楚江湄。颇恨馋蛟横,忠君竟不知!”流露了作者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情思。清代谢墉的《粽子》诗:“玉粒量米水次陶,裹将箬叶苎丝韬……土俗清明供祀暮,诗家端午吊离骚。年年节今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诗人不仅描写了故里粽子的制作工艺,而且借粽子倾吐对远方老母的思念之情。

第4篇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许多的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熏苍术、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辟邪。至今,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快乐中学生作文6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节快乐中学生作文600字1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在这天,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

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去欢迎你。

端午节快乐中学生作文600字2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

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端午节快乐中学生作文600字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原本我是可以过一个安宁的下午,可是一场演出把我的计划打破了,不过我还是要谢谢这次演出,为什么?我不好意思说。

这是我们小红花艺术团成立七周年的汇报演出,一共有20种不同风格的舞蹈,时间整整安排了一个下午,全团几百名师生,观者数不清,由于我们的舞蹈在扬州市“琼花奖”舞蹈比赛中获得了铜奖,所以被安排在最后一个演出,妈妈说这叫“压轴戏”。

前面的舞蹈我就不说了,重点来谈谈我们跳的这支《洗衣舞》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前,藏族被日本军团攻击有了困难,一天,我们的来到藏族地,帮他们种地、开路、建房屋、还把日本兵赶跑了,藏民们终于过上了好生活,藏民中的一些小女孩为了报答战士,自发的组织起天天帮他们洗衣服,这支舞蹈的内容就像动画片一样在我脑海里跳了出来。

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到最后一个的节目了,我们穿着漂亮的藏族服装,笑容满面,自信满满的走上了台,我看见坐在台下的妈妈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拼命的为我鼓掌。我用心做着每一个动作,一边认真数着节拍,一边回想老师在排练时对我们讲的动作分解,每个动作都做到了位,仿佛自己就是那些藏族小女孩里的一员,心里充满对叔叔的感激,开心的为他们洗衣服……

时间过得好快,当我们摆好最后一个结束的造型时,音乐停了,当我们用藏族的礼仪向观众们谢幕的时候,我看见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我们微微点了点头,我想这是对我们表演的肯定吧!走下台来,妈妈一把抱起了我,吻了又吻,在我耳边悄悄说:“今天你跳得真好,真捧!”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快乐的一天!

端午节快乐中学生作文600字4“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在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中,我很喜欢这首《端阳采撷》。玉粽飘香,百舸争流,艾叶青青,黄酒盈盈,慈父稚子佩戴香囊,俊俏媳妇巧笑倩兮,简直是一幅绝妙的端午民俗画。

我的家乡端午节没有赛龙舟的习俗,采艾草和缝香囊却自古有之。每到春天,和风煦暖,艾草便绿意葱茏、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看,一丛丛,一簇簇,遍布田埂地头,绿得耀眼,像绿色的翡翠,煞是喜人。

端午节那天早上,当我还在酣睡的时候,就有毛茸茸的东西在撩拨耳朵,瞬间淡淡清香直钻鼻孔,沁人心脾。哦,是爸爸起了大早,在日出之前从野外采了青青的艾草回来。妈妈会把最鲜嫩的挑出来,轻轻挂在我们耳边,意在保佑我们百病不生,平安长大。

在氤氲的药香中,我睁开蒙眬的睡眼,穿好衣服。背着书包出门的时候,妈妈会把一个用五色丝线缝成的香囊,庄重地放在我的衣兜里。妈妈那一本正经的样子,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神圣感,一颗小小的心陡然被幸福塞得满满的。

妈妈像突然想起什么来似的,又抓起两个香囊塞到我的书包里,叮嘱道,别忘了,送给老师。

当我们刚刚走进学校,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清香。大家翕动鼻翼,四处打探,最后断定香味是从老师的屋里传出来的。

当我们诵读课文的时候,老师走进了教室,大家放下课本,争先恐后地跑到老师身边,这个给老师耳朵上挂几枝艾草,那个给老师的衣袋里塞个香囊,还有的把五色丝线系在老师的手腕上。

这时,师母端着个盆子进来了,里面堆满了绿色三角的东西,热气腾腾,香气袅袅。老师说,尝尝我做的咸肉粽子喽!我们赶紧规规矩矩地坐好,师母把粽子一个个放在我们面前。吃完后,老师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吃粽子是纪念谁吗?

我们摇头。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屈原。老师说,屈原是爱国主义诗人,他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冤屈,但是他始终热爱自己的祖国。你们长大后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落天涯,但是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家乡、忘记祖国。

接下来,老师就开始吟诵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而今,又逢端午,爸妈已是耄耋之年,再也没有人为我采艾草缝香囊了。青青的艾草和粽子的清香穿透了几十年的岁月沧桑,还有那两鬓斑白的老师诵读《离骚》的情景,浮现眼前,鲜活如昨。

端午节快乐中学生作文600字5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因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时稍晚一点。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手上脚上都被带上了五彩线。五彩线是由红、粉、黄、绿、蓝五种颜色组成的,很鲜艳。妈妈告诉我说,端午节带上五彩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

洗完脸后,我就来到了餐桌前。满满的一桌,真丰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还有香喷的鸡蛋、鸭蛋、鹅蛋。看着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正准备开动时,爸爸发言了:“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这可难倒了我了,我就装作没听见,等待爸爸解释。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讲完后,我已经迫不急待地想和他们做游戏了顶鸡蛋。

我在盘里随手拿了一个个头较大的鸡蛋,先和爸爸来了一个对决。而我的力气太小了,一个回合下来,就输给了爸爸。但是心里却不服输。心想:“可不能这么算了。”我又去洗鹅蛋,想和妈妈较量一番。

只见妈妈在盘子中左挑右选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将军。我好奇地问妈妈:“你在选什么?难道鹅蛋还会有什么不同吗?”听完后妈妈耐心地说:“你看这鹅蛋好像都一样,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状,要选“小头”尖一点的,这样的蛋会比较有优势一些;其次要看鹅蛋的外壳,光滑、细腻、颜色匀,这样的蛋壳更硬一些。根据这些特点选,一定能获胜。”

我半信半疑地选了一个鹅蛋,就开始跟妈妈较量起来了。

我双手紧紧地握着鹅蛋,使上了浑身的力气,顶啊,顶啊,只听见叭的一声,我赶紧收手,紧张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鹅蛋竟然没破,还是好好的,“原来是妈妈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赢了!我赢了!”我兴奋地边喊边跳,爸爸也高兴的拍手表示祝贺,妈妈看着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第5篇

唐代诗人郑谷在诗中写道:“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只用了十个字,岛上渔家欢度端阳的热闹场面便跃然纸上,一个“闹”字,一个“香”字把端午佳节的情趣写尽了。

谢墉的《粽子》写道: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丝韬。

炊余胀满角,剥出凝成细纤膏。

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营。”

这首诗描写了粽子的制作过程和制成后的形态,赞誉了“剥出凝成细纤膏”的粽子的美味,寄托了“佳节思亲”的深厚情怀。

魏晋时的《风土记》中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的记述。书中说:“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包粽子南方多用箬叶,别的地方也有用菰叶、芦叶,甚至笋叶的。每当端午临近,家乡菜场便出现了青青的芦叶,这时没包粽子,眼睛先已一青。记得儿时的家乡,自家包粽子吃。家里放一个大水桶装半桶水,当嘴咬麻线包扎出来的赤豆粽、红枣粽、肉粽渐渐放满水桶时,便顿时来了节日的气氛。糯米做的生粽,要用水浸泡疏松了,再放入大锅烧熟,要好半天时间,否则就会米生不熟。于是我想到了张春华《沪城岁时衢歌》咏新芦箬粽说:“二月春风送嫩寒,空新角黍早登盘;摘来半户青芦叶,香里晶莹玉一团。”吃自家的粽子,芦叶清香,青青入眼,吃的就是那份情味、那份热闹。

开始,人们只是吃纯米白粽子,吃的时候撒白糖或淋蜜。“采缕碧云粽,香粳白玉团”指的就是这种白粽子。后来人们吃得讲究了,就在粽子里加入果仁、果料,其味别具一格。再后来又发展到将猪肉、牛肉包入粽中。明清时又有了火腿粽。“不独盘中见卢桔,时于粽里得杨梅。”是坡赞果脯粽子的诗句。在吃法上,除了吃热粽子,由于仲夏天热,人们还喜食凉粽。

“冰团水浸砂糖裹,透明角黍菘儿和。”即说食凉粽的情况。

端阳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诗中写道: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第6篇

【妙语品茗】

1.口语的运用为文章增添浓厚的生活色彩。在读者的眼中,最平淡的就应该是口语了,但《端午的鸭蛋》一文却因口语的运用而使文章增色。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鸭蛋于是出了名。

这些都是平实的口语,有的地方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的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极富生活气息。

更让读者“难以接受”的是“大白话”的运用。“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之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谁能否认这语言的平淡,但平淡之中却显现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2.古汉语的运用为文章增添厚重的典雅之美。在《端午的鸭蛋》中,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

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作者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使文章倍添艺术韵味。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

前几个分句本是很通俗的语言,却突然用了一个“多矣”,之后马上又回到大白话,然后引用元稹《离思》中的一句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运用“大材小用”的诗句来表现对别处鸭蛋的不屑一顾。这种文白夹杂的语句令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幽默和趣味。

3.“造型”语言的运用为文章增添独特的神韵之美。作者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和神韵。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一个“哦”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那个人张着嘴吃惊的样子。此句写出了对方的吃惊,更体现家乡鸭蛋的名气之大。就如作者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真可谓绘声绘色,扎咸鸭蛋的那种动感,看着红油冒出来的那种,在一个平淡的“吱”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端午的鸭蛋》一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但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平淡而有味,每一段文字都能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每一部分文章都渗透着淡淡的幽默。而这一切都源于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深情热爱。

【即学即用】

1.品读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敢称东北第一名菜者,非杀猪菜莫属。先不论好吃或如何吃好,单是一个名字,南方人也好,外国人也罢,一听就 (显示着、透着、体现着)东北人的厚道、实在和大气。

(2)农村的火又快又硬,猪肉下锅不久,肉香就满院子 (飘香、飘扬、飘荡)。

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品味下列语句。

第7篇

――杨无咎 《齐天乐》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邪避凶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是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人们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防止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于是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插艾草、戴五彩绳等。

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赛龙舟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最热闹的节目就是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屈大夫。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里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

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描写了这个景象:“……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划龙舟时还有其它一些活动。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有时龙舟还有各种花样的划法。如广州的龙舟,挽手用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浙江余杭县划龙舟时,让人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来,如龙吞云吐雨一般。

《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达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避邪驱瘟,吉祥如意――佩戴香囊

香囊是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用来装小物品,也可作装饰之用,不仅样式多样,而且有着丰富的民俗内涵。香囊内填充有艾叶等中草药香料,可以驱蚊杀菌,有益健康。款式多样,有如意、元宝、彩丝缠粽、寿桃等,这些形象都具有吉利瑞祥的意义。

端午节时,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可爱。

激浊除腐,杀菌防病――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打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五色御恶气,祈福求寿――戴五彩绳

早在东汉应劭的《风俗演义》中就有记载说把五色丝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

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汉代信仰五行阴阳之说,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青色属木,代表东方;赤色属火,代表南方;黄色属土,代表中央;白色属金,代表西方;黑色属水,代表北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龟蛇),中央为黄龙,均为灵物。五色丝可以驱邪避瘟的象征意义远比实际功能明显,因为至今没有关于这几种色彩为什么会消灾祛病的具体说明。可见这是民俗中具有魔力和象征的神奇物,和节日用的艾叶、菖蒲、雄黄等医药功用显然不同,纯属求福的需要。

第8篇

关键词:蒲松龄;私塾老师;假期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蒲箬在《柳泉公行述》中说,其父蒲松龄“岁岁游学,无暇治举子业”,此处所说的“游学”,并非砌磋时文,而是坐馆授徒之意。依据现有资料推断,蒲松龄的私塾生涯从20多岁便已开始,先后在淄川的苏李王家、窵桥王家、沈家河沈家、西铺毕家等处坐馆,教授学生,其中在西铺毕家设帐时间最长,长达30年。蒲松龄坐馆期间如何休假?作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的七律《九月晦日东归》有“五次休装岁已终”诗句,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赵蔚芝先生注释:“旧时淄博塾师,一年有五次假期,即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十月初一、春节。作者(此指蒲松龄)一年能回家五次,故云‘五次休装’。” ① 至于每次假期时间及休假情况,赵蔚芝先生没有注明,笔者根据《聊斋诗集》、《聊斋词集》中的有关诗词,试图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并请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清明节

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已于2008年被定为国家的法定假日,体现了政府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其实,在封建社会,这几个节日也是大节,有的也曾经是国家认可的假日。

清明节前后正是外出踏青游玩的大好时节。康熙三十三年(1694)蒲松龄在家休假时,亲眼目睹了家乡的两项民俗活动,欣然命笔,写就了七律《清明》。一是回娘家。诗中写道:“家家儿女尽归宁,马上红妆照眼明。”出嫁的新婚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身着鲜艳的服装,骑着高头大马,回娘家探望父母。根据《蒲松龄年谱》推算,蒲松龄的女儿生于康熙元年至八年,此时当为30岁左右的,按照淄川当时的风俗,她也会精心打扮一番,回娘家探望父母,只是是否骑着马,就不知道了。二是荡秋千。诗中写道:“轧轧谁家庭院里,秋千遥送隔墙声?”老百姓在庭院中扎起秋千架,妇女儿童们轻快地荡起秋千,欢呼声伴随着秋千的轧轧声,在春风中回荡,一直传到院墙外。蒲松龄的长孙蒲立德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该年12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少年,看到别人家荡秋千,肯定要求爷爷蒲松龄为他扎秋千,而蒲松龄也会满足他的这个心愿,爷孙俩在笑声中荡着秋千。

康熙四十一年(1702)清明节时,蒲松龄写就七绝《清明日,绛桃、海棠并开,病中感赋》,诗云:“年年为客远离家,栽尔十年未见花。今值花开我又病,娇红空趁夕阳斜。”从诗文内容来看,这首诗作于家中。清明时节,蒲家栽种了10年的绛桃、海棠刚好开花,而蒲松龄却生病了,身体乏力、精神萎靡,无心欣赏这美丽的鲜花,于是大发感慨,作诗志之。蒲松龄长年在外,一年中难得几次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次在家因为生病卧床,不能尽情欣赏亲手栽植的鲜花,实在让他郁闷。

作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五律《途中》,描写了作者在往返蒲家庄、西铺的旅途中,于雨后日落时欣赏到的艳丽春景,也描述了旅途奔波时人困马乏的感受。诗中写道:“烧余草初绿,道上柳如丝。细雨新寒后,空山落照时。途赊人欲惫,村近马频嘶。款段风尘里,吟思首低垂。”同样写旅途春景的诗篇还有康熙四十一年的七律《途中遥见山村红绿如画》、康熙四十六年(1707)的七律《清明后微雨,马上作》、康熙四十八年(1709)的七绝《途次阴雨》。

端午节

康熙二十七年(1688)端午节期间,年近五旬的蒲松龄在其旧居东头独力建起第一座房屋,命名“绿屏斋”。虽然新房土墙茅项、四壁萧然,庭院狭窄、屋小如拳,但蒲松龄十分高兴,连续写了11首七律歌咏此事。建造这座房屋,对于蒲松龄来说,实属不易。蒲松龄在七律《荒园小构落成,有丛柏当门,颜曰绿屏斋》其一中云:“茅茨占有盈寻地,搜括艰于百尺楼。”建造的这座小屋虽然仅仅八尺宽,营造的艰难却甚于富人建筑百尺高楼。诗其二中云:“端阳已过麦连阡,院落初成小构竣。”“租吏不催粮未罄,三杯浊酒意醺然。”诗中明确写明房屋建成的日期是端午节后,此时即将成熟的小麦连绵成片,丰收在望,蒲松龄心情舒畅,三杯浊酒下肚,憧憬着自得其乐的闲适生活。诗其八中云:“世事依稀婆,元龙豪气半消磨。千间广厦拼如许,七尺匡床占几何?”蒲松龄在此感叹,世事无常,意气消磨,拼力求得高楼大厦有什么用?一张床又能占多大面积?这表明蒲松龄面对现实生活无可奈何,唯有发泄心中的不满。

七律《四月二十四日归里》写道:“东归时节近端阳,燕子飞飞上画梁。深夏病蚕初上簇,旱天薄麦早登场。万端入耳心情恶,百绪萦怀鬓发苍。枕上徘徊灯火暗,老病妇连床。”这首诗是康熙三十年(1691)蒲松龄端午节前夕由西铺返回蒲家庄后写作的,反映了蚕麦欠收、妻子卧病等诸事不顺带来的愁苦心情。这首诗诗题点明蒲松龄返家的时间是四月二十四日,接下来的七律《五月十二日,抱病归斋》,则写明返回西铺的时间是五月十二日,这样算来,蒲松龄在家中休假的时间是17天(按农历大历月计算,大尽月为三十日)。蒲松龄为什么在家待这么长时间?这是因为妻子刘氏生病,而且蒲松龄也忧伤成疾,所以耽搁了返程时间,这从第二首诗的诗题可以看出。蒲松龄为此感叹,在家期间真是“万端入耳心情恶,百绪萦怀鬓发苍。”两耳听到的都是坏消息,各种愁绪涌上心头,一时愁白了头。按说蒲松龄生病,应该在家多休养一段时间,但他怕耽误毕家学生的功课,因此,尽管病还没有好利索,尽管心情万端愁苦,还是抱病回到石隐园的效樊堂教授学生。这说明蒲松龄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端午节一般在麦收期间。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拮据的蒲松龄,其心情总是随着夏收的丰歉而欢喜而悲伤。写于康熙四十六年的七律《麦秋旋里》中云:“迎门稚子绕征鞍,乐岁登堂笑语欢。”蒲松龄回家途中看到一派丰收景象,十分开心。回到家中,孙子们欢乐地围绕在身边又蹦又跳,他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堂屋里。本来全家人欢声笑语,蒲松龄本人心情舒畅,可当听到家人谈起今年雇工价钱上涨、皇粮折价征钱的消息,心情又转而忧愁。这就是诗中所说的“荒余逃散佣工贵,谷贱折征办税难”。皇粮折价征钱,是指官府将本来缴纳的实物——小麦改为折价征钱,丰年麦子价低,改缴银两实际上是多缴纳了麦子。成本增加了,多收了三五斗又有什么用?丰年如同俭年!这是官府剥削农民的一项苛政。这项弊政在紧接其后的七绝《口号》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青苗满野麦连阡,何事相逢尽黯然?路上行人多问讯,传言夏税要征钱。”

往来西铺、蒲家庄的路途上会遇到什么情况?七古《四月十八日与笏过奂山,风雹骤作》形象地描述了路途的艰辛。这首诗写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没有点明是回家还是归斋,但揣度诗意,应该是蒲松龄和其三子蒲笏在回家的路上遭遇到狂风冰雹。这是因为此时距端午节只有17天,按常理蒲松龄应该提前回家过节,而不会是返回西铺。这首诗写蒲氏父子经过奂山时突然天气骤变,巨雷、狂风、冰雹、暴雨同时袭来,蒲松龄父子在风雨中艰难挣扎,在泥路上踉跄前行。“霹雳震谷裂空山,碎雹弹射千冰丸。风吹冈平拔老树,横如百尺蛟龙蟠。马蹄斜窜频倾侧,几几下堕深崖间!左手抱鞍右提笠,一步一咫愁心颜。不暇回首计行止,惟恐力懈遭风抟。烈烈如刀寒粟起,鞯辔濡湿下汍澜。”蒲松龄羡慕高人此时在家闲住,风雨寒暑不出门,不用为了生活到处奔忙,比神仙还要悠闲自在。从这首诗看出,蒲松龄虽然年过花甲,体弱多病,为了生活,还是不惮劳苦,外出奔波。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举家团圆的日子,不论离家多远的游子都要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蒲松龄也不例外。

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中秋节,蒲松龄没在家中度过。从春天开始,蒲松龄患足病,一直到秋天也没有痊愈,双脚又肿又疼,难以穿着鞋子,更不用说走动,当然也就不能回家过中秋节了,心情十分凄凉。这期间,他与协助毕际有校刻毕自严《石隐园集》的袁藩诗词唱和,聊慰烦恼。中秋节前夕,袁藩病重,准备返家,蒲松龄填词《临江仙·送宣四兄东归》为其送行。中秋节前连日阴雨,蒲松龄听说袁藩未走,风趣地填写了《钗头凤·中秋前雨阻,宣四兄不得归,戏作此将寄之,闻已冒雨行矣》。袁藩走后,蒲松龄中秋佳节怀念好友,又填写了《瑞鹧鸪·中秋怀宣四兄》,词下阕曰:“传言良夜曾无价,卖与离人不值钱。转忆此时旋里客,妻孥卧对亦堪怜。”蒲松龄虽处毕氏园亭,又当中秋之夜,理应吟诗赏月,但因好友离去,无心赏玩,从而寄寓了对袁藩的怀念之情。中秋节之后,蒲松龄再次填写了《蝶恋花·涉石隐园,怀宣四兄》,深切怀念好友袁藩,但此时袁藩已病入膏肓,不久就去世了。蒲松龄失去了一位知心朋友。

康熙四十一年是乡试年。时年63岁的蒲松龄最后一次到济南参加乡试,仍然没有考中,内心极其苦闷,连写了3首五绝《寄紫庭》,既安慰紫庭,也安慰自己。① 蒲松龄在济南期间,先后写作了《客邸》、《客秋》、《中秋早眠》3首诗,此外,他还在济南名士朱缃(字子青)宴席上结识了安丘名士张贞(字起元),为张贞的《远游图》题诗。乡试的日期,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顺治元年,定以子午卯酉年为乡试年,辰戌丑未年为会试年。乡试在八月进行,会试在二月进行,均初九日首场,十二日二场,十五日三场,每场时间为3天。蒲松龄乡试结束后,于第二天急切地赶回蒲家庄,路上听说好友王观正(号如水)再次生病,特意绕道去看望他。等到了他的家门,却听到了王观正已经去世的噩耗。蒲松龄放声痛哭,祭奠王观正。回家后,蒲松龄想写首挽诗悼念老友,却因为内心伤悲,无法成文。蒲松龄的五古《梦王如水,有小序》对王如水病逝表示了深切哀悼。从以上几首诗推知,为了参加这年的乡试,蒲松龄在考场中度过了中秋节;乡试一结束,蒲松龄就急切赶往家中。

康熙四十六年,蒲松龄感谢友人王德征赠送獾皮褥子治疗痔疮,写作了五古《八月十八日,王德征见赠獾褥,云可愈痔》。诗中写道,作者未曾恣意口腹之欲,不应该患痔疮;痔疮发作,难以行走,痛苦异常;獾褥是否治愈痔疮不可知,但友人的关怀之情却令人感动。诗中提到的王德征 ② ,是蒲松龄的馆东毕际有的表兄,可能住在西铺附近。这说明,蒲松龄在家过完中秋节后,马上就回到了西铺,十八日王德征到西铺探望毕际有,听说蒲松龄患痔疮,就将家中的獾皮褥子赠送蒲松龄治疗痔疮。由此推断,这年的中秋节,蒲松龄是在家中与亲人一起过的,但他在家时间不长。

十月初一

农历的十月初一日,人们要到先人坟前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衣物,称为送寒衣节。淄博一带的风俗是孝子贤孙到祖先坟墓前上供。蒲松龄每年九月底都要赶回家中,于十月初一日去墓园祭拜父母。

康熙三十六年九月的最后一天,蒲松龄穿着单薄的衣服,冒着冰凉的北风,赶往家中。七律《九月晦日东归》其一云:“年年此日到家中,投老情怀更不同。相对只应愁岁俭,暂归未忍课儿功。几回闻雁秋方尽,五次休装岁已终。雪刺可怜生鬓发,犹随马迹转秋蓬。”晦日,是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诗中写道,每年的这天都要赶回家中祭奠父母,但已步入老年的蒲松龄感觉与前大不相同。蒲松龄在家期间,听到妻子说起年成歉收,心情立刻转坏,甚至无心考查儿子们的功课。在外教书的蒲松龄,一般利用假日时间考查儿孙们的功课,讲授八股文的写作技巧,这已成了惯例,今年的十月初一却没了这份心情。蒲松龄想到过了十月初一这个节日,一年将要结束,自己鬓发斑白,老而无成,命运就像秋草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支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蒲松龄祭奠了父母,安排好家务,于十月初五起程返回西铺。扣除来回路上的时间,此次蒲松龄在家只住了4天,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蒲松龄为此自嘲“久以鹤梅当妻子,直将家舍作邮亭。中宵酒醒闻秋雁,枕上还疑客里听。”(《家居》)自己常年在外,虽有妻子如无,只能把梅树、仙鹤视作妻与子。家居时少,在外时多,错把家当成旅馆,以至于半夜酒醒,还以为仍然住在西铺书房。紧接这首诗,蒲松龄又写了七律《十月五日西行》,着重描写了返回西铺的过程。诗其一云:“西望红尘去路赊,寒风短晷苦离家。暮云遥接青山嘴,荒草歧分古道叉。月暗明河星琐碎,风摇岸柳树横斜。到来村舍仍灯火,驻马高门策乱挝。”诗中写道,初冬日短,作者紧走慢赶,还是日落西山、银河高悬,所幸到达西铺时毕家灯火明亮,于是赶快下马敲门。

康熙四十一年十月,蒲松龄在家祭拜父母后,于初七日下午骑马返回西铺。太阳将要落山,余辉照耀着山尖,山脚笼罩在雾霭中,蒲松龄的衣服也在晚霞的映衬下,变换着不同颜色。太阳落入地平线,黑云镶嵌在西天,霞光渐渐消失,星星开始布满天空。还有二三里就要到西铺了,蒲松龄坐在马上吟诵着诗篇,月光辉映着手中的马鞭。蒲松龄吟诵的这首诗应该就是《十月初七日途中日暮》,诗中透露出作者自在闲适的心情,看来情绪不错。

春 节

春节,古称元旦,俗称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民间风俗一般是腊月二十三日之前就放假,正月十五闹完元宵才算过完年,开始上工。

约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蒲松龄于腊月十九日回淄川老家过年,绕道看望老友王居正(字心逸),傍晚时分到达王居正居住的马家庄。此时王居正新盖了高楼大院,雇用了看门人。看门人不认识蒲松龄,不肯开门接纳,只是隔窗询问姓名,蒲松龄怒其无礼,通报姓名后愤然离去。“门下无人识二仲,留将名字待君闻。”从诗题得知,这年腊月十九日毕家私塾就放年假了,蒲松龄得以提前回家过年。

第9篇

【探寻节日渊源,看中国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的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而这些充分说明了民间崇拜和信仰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

1.春节又叫做过年。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老百姓个个怨声载道。这惊动了天上的太白金星和地下的地王菩萨。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萨一商量,就派神农老祖到大地收“年”。神农手执打兽鞭,对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凶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动了。神农奔上几步,一只脚踏在“年”头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无数,作孽极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说罢,从腰间拿下两片瓜钵,对准“年”就一合。比象还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钵里了。神农把装“年”的钵埋在地底下,临走时他再三叮嘱说:“这钵埋在地下,将来会长出瓜来,这瓜不能破,一定要说它不破。”后来,那个埋钵的地方真的长出瓜来,百姓就按照神农“不”的话音,把它叫成“北瓜”。神农除“年”的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做“过年”,即避过“年”和除去“年”的意思。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压邪,人们还会敲锣打鼓,鸣竹张灯,以纪念神农老祖的功德。

2.据史料记载,秦末就有 “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 (太乙:主宰宇宙一切之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汉武帝时,“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传说最早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4.端午节的渊源有好多传说,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开始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祈求平安幸福、以月寄情的一种形式。

【探寻节日文化,看中国民俗魅力】

活动一:对联

在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里都有对对联的活动。节日期间,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那充满祥和喜庆气息的对联。对对联,春节最为壮观。有一个故事就是讲春节写对联的:

清朝某年除夕晚上,乾隆脱了龙袍,换上便服,走出皇宫禁院,到三街六巷看老百姓怎样过年。他走在大街上,只见家家户户挂彩灯,贴对联,放鞭炮,人人穿新衣,戴新帽,一派升平景象。他走着走着,只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对联,于是便轻轻敲开门。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儿,手里拿着一只正在纳底的鞋子。乾隆没客气就进去了。原来这是一个小鞋铺,炕上放着几双鞋,桌上放着大大小小的鞋楦,墙上挂着粗粗细细的麻绳。乾隆在炕边坐下后,问:“老人家,生意不错吧?”老头说:“我是一个老头子,挣得那几个钱混住嘴巴就行了。”乾隆又问:“过年了,怎么不在门口贴上一副春联呢?”老头儿说:“红纸是买回来了,但箩筐大的字认不得一担,自己怎么写?”乾隆一听,忙说:“你要不嫌弃,我就给你写一副吧!”“那敢情好!”老头儿说完,忙到隔壁借来笔墨纸砚,又拿出买回的大红纸,裁了裁,乾隆提笔蘸墨,一挥而就:

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

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进财神来。

横批写什么呢?乾隆帝一时没有想出来,老头看着对联十分高兴,说:“如今乾隆当朝,天下太平,百姓都托皇上的福,安居乐业,横批就写‘天下万年’吧。”乾隆听了龙颜大悦,挥笔又写下了这个横批。老头儿当晚就把对联贴了出去,乐得一夜没睡好。

【请你参与】

1.请你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王羲之巧防“盗”联

据传,某年腊月,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由山东迁居浙江绍兴。春节将至,王羲之挥毫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让儿子贴于门口。不料刚贴出去就让人悄悄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他又叫儿子贴上,不料又被一位酷爱他手迹的当地书法爱好者“盗”走了。眼看要过节了,门口仍空空无字。王羲之的妻子很着急。王羲之略一沉思,笑着取过笔墨,又写一联。写好后,他让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各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两纸“半联”贴出后,果然没有人再来揭了。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将春联的后半截贴在下面,结果成了“ ”,“ ”。街坊看了,无不称妙。

2.下面是有关端午的对联故事,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出一上联,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要续下联有一定难度。此时,群臣中的沈应思索片刻,对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

3.(2012年湖北咸宁卷)

同学们,你知道吗?今年中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按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有位同学为纪念活动写了一副对联,请把下联所缺词语补充完整。

插艾叶 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②有同学不喜欢过端午、中秋节,而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为此,班级专门召开一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2—3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揭示主旨的开场白。

活动二:猜谜语

猜谜是中国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娱乐活动。大家在猜谜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智力,同时也享受猜中谜语后的快乐。特别是在节日里猜谜语,会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命随行的大臣们也出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活动三:诵读古诗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词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可谓雅俗共赏。

1.写春节的古诗首推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在元旦之日的感怀之作。当时他位居宰相之位,正在全国推行新法,此诗正是以欣喜的心情,描绘了新法实行后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他那踌躇满志和志在必得的心态。它既写出了元日的民间风俗,又通过对风俗的描写语义双关地表达了他对新法的评价,并反映出一个政治家的观察视野。

2.最能够表现出元宵节热闹非凡的诗应该当属唐代大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首诗描述了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3.杜牧的“清明”诗可称为清明节祭祀扫墓的经典之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再现了清明时节扫墓时的雨中景、雨中情;抒写了清明时节行旅之人的情怀。诗画合一,清新自然。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则记述了清明无人扫墓的情形: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

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这首小曲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凄凉情景和氛围。

4.唐诗中吟咏端午节盛况的也有不少。文秀的《端午》一诗,不仅反映了端午节的由来与悼念屈原挂上了钩,还表现出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昏君奸臣的鞭挞。其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屈为屈原。堪笑汩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读后不能不使人感慨万千!

5.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不胜枚举,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大家所熟知的诗词之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代表意象,展示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请你参与】

1.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中秋。当时诗人任徐州刺史,见到胞弟苏辙,方作此诗。请对该诗做简要分析。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中秋咏月的诗句经常出现在中考试题中。

(2009湖北荆州)中秋赏月(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 “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②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品读节日美文 传承民俗文化】

在节日里徜徉

有的日子,值得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l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