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优选九篇

时间:2022-06-12 10:58: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第1篇

如何写好“叙事写人”类作文呢?本单元所选几篇文章可以作为很好的范文来做例子。

首先,要抓取典型事件写人物。人物不是孤立的,他们是鲜活而且有魅力的。《散步》中,散步本身就是典型事例,急于散步这个典型场景的铺排,“我们”一家子的和睦温馨相处得到呈现。《秋天的怀念》中叙写“看花”这一中心事件,连续写三次“看花”,线索清楚,叙事明了。《咏雪》中的“雪天对诗”,还有《陈太丘与友期》中的精彩对答,同样将陈元方的智慧巧辩展露无遗。

其次,学会在波澜中展现人物。《羚羊木雕》中围绕“该不该退还木雕”事件展开故事。又把开始的争辩,推到去取木雕,还给家长完结。故事将木雕丢失放在最前面,有一种悬念顿生的意味,然后写“我”和万芳的友情之深,情节迂缓下来。再写“讨还木雕”,自己怎么愿意去讨呢,明明是送给人了,波澜又现。最后还是拿回木雕了,心里一阵难过。万芳跑来了,把小刀送到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小说笔法讲究一波三折,这样的安排和穿插在优秀文章中是极为讲究的。如果我们写作文,家庭琐事多了,就要学会如何叙写矛盾纠葛。《散步》中关于“走哪条路”问题,就显得颇有戏剧色彩,情节上耐人推敲。

再次,擅长描写细节。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陈元方和友人的对白就很有意思。友人骂陈父“非人”,陈元方理直气壮回骂,你失信于前,又对子骂父,是你失礼,还是家父无礼呢?这一番妙对简直太有意思了,他把友人的无信粗鲁,元方的机变过人、聪颖达理表现得十分生动。还有《咏雪》一共就只有三处对白,那纷纷的白雪像什么,一答像盐撒在空中一样,一答像柳絮在风中翩翩飞舞。区区数语,便把一幕寒雪日一家人对诗的场景表现得富有诗情画意。细节不在于要多少花哨,实际上寥寥数语,删繁就简,也能传情达意,尽显生动。

最后,学会运用表现手法,比如《金色花》的借景抒情,想象奇绝。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花,和妈妈三次嬉戏:妈妈沐浴后,自己变成香味,让妈妈闻到;妈妈读书时,自己变成树影投射到妈妈身上;妈妈到了牛棚,自己才变回孩子,跟妈妈要求讲故事。这些温馨的情境无疑是天真稚嫩的。作者借花来传情,把一腔爱意通过特定的方式加以表达,既形象而又生动。这种表达方式为什么新颖呢,它一反传统的那种写人、写事方式,有一种充满想象力的呈现之美,表达之真。冰心的《荷叶 母亲》也是运用借景抒情之法。所不同的是它先叙事写景,叙事稍有微澜。繁杂雨声的天气,人感到烦闷与不适,当看到荷叶护莲这一幅温馨画面之后,作者的情感一泻而出――“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种情感水到渠成,珠圆玉润。比之于无病的文章,我们当然推崇这种曲折回环的抒情方式,我们忌讳那种矫情滥觞的笔墨,宁可让情感在不动声色中倾泻。所以,要抒情,则在文境中一步步来,直到水到渠成时,情感便显得油然而生了!

第2篇

一、 选择学生熟知的生活素材,注重写作素材的生活化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英语教学联系起来,把与学生贴近的生活素材引入到课堂,让课堂能够引入一些鲜活的社会题材,赋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意义,而在给学生选择写作素材时,教师要注重素材与教学内容要相符,同时考虑与生活的有效结合,做到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同时,锻炼他们在实践中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Global Warming”时,教师为了给学生布置作文,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举出一些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water-vapor-cloud-water”, 引出“循环”的意义,然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与其相关的实例,如从spring, summer, autumn到winter; 再由spring, summer, autumn到winter ..., 以及daytime-night-daytime-night ... 等,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时,注重了素材的生活化,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实例去理解了“循环”的意义后,英语作文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用词方面就不难下手了。这样,教师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到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加深理解教材的内容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二、 深化教材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挖掘英语知识的生活内涵,灵活运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放到生活中去学习,让英语问题生活化,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气氛。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时,要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选择可行的写作方法。例如,在教学“My teacher”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小作文的形式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一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描述生活中任何一位他们所熟悉的人。又如,在学习“Life in the Future”时,教师应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med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ansportation”等方面设想关于“Life in the Future”的主题。为了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老师也可以自行给学生设置一个贴近生活的作文题目,如“The Future of Transportation Life”。 这样,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将生活中的一些素材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巧妙地将实际生活与授课内容联系到一块,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英语,学好英语。

三、 培养学生记录生活感悟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其实,学生在现实中有很多机会去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学生可以用英语的表达形式来记录生活中的各种感悟,也可以利用英语来记录自己周围的某些事物,养成用英语观察来认识事物的习惯,逐步把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以生活实际问题来统领全课,英语学习也就完全融入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例如,学生在生活中看到别人停车时可以记录He stopped the car suddenly. 这是口语和非正式文体的写法。学生可以试着改成He pulled up all of a sudden.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要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与引导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自身的英语写作练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不断鼓励学生用英语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中的事物,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丰富自身的情感经验,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四、 开展多媒体教学,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提高;培养阅读

听、说、读、写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写占的比例是语文学习中最大的,同时是现在学生和老师最头疼的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成了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关于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相关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有观点认为学生写作能力低的原因是其生活单调造成的,深究下去其实不然,不是学生的生活单调,而是学生缺乏仔细观察生活并将观察到的事物转化为作文素材的能力,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做到有素材可用,有故事可写。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读得多了,见得也多,见多识广也就自然而然地出口成章了。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别人行文构思等方面的技巧,从而进行模仿并进一步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借鉴别人的写作技巧,吸收别人的写作经验,对作文结构有大致了解。

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书单,推荐一些对学生写作有帮助的书籍,并督促学生去阅读,去学习。

三、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

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离不开训练。学生越是怕写作就越是不写作,越是不写作,写作能力就越低,也就越是怕写作。老师要打破这种无限的恶性循环,督促学生加强写作训练,不然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的习惯,还可以用读书笔记的形式,既督促学生阅读,又给学生训练的机会。只有让学生一次次地去实践练习,才能发现他们的缺点,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实现预期的提高。

总之,中学写作源于生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加强学生观察生活的训练,并用阅读训练来辅佐学生的行文规范,同时用写作训练来纠正学生的错误,实现让学生从怕写作文到会写作文的转变。

第4篇

在学生进入初中以来,语文教学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平时生活中作文素材的搜集,学生大脑中没有作文素材将无从进行作文写作,因此,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搜集合理的素材,是学生写作成功的关键。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素材,从而面对题目无从下手。常常东拼西凑,这里抄一句,那里写一段,写出的文章往往是搜集材料的累积和叠加。写出的作文没有新意,材料不会组织,前后逻辑不符合常规。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批阅过程中也比较头痛,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教给学生搜集作文素材的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养成多读书,勤做笔记的好习惯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课内书本上还是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名人名句、优美语句,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文,都是学生写作时极好的教材。此时你就要把它们抄写下来,抄写到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写上你的感悟感想等等。这样不仅积累了一些写作中可以引用的素材,而且还锻炼了你的写作水平,日积月累,越来越多,为写作作好铺垫。

二、有灵感的时候,就要及时写下来

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擅长总结,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对生活毫无感觉,有时候或许一次考试失败的经历都可以成为他们作文写作时的素材。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哪怕有一点点的感想、感悟都要及时写下来,抓住写作的灵感。如看到大红灯笼的时候就要想起春节的隆重气氛;看到金烂烂的麦浪时就要想到农民伯伯耕种时的繁忙景象??像宋代的欧阳修就曾经说过“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一举多得。

三、学生要多读多背

有专家指出在准备考试作文时头脑中至少要装10篇范文,其实我认为要把背诵范文或名家名作的过程贯穿到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在准备考试的时候。语文的学习同英语的学习一样,也有语感问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读多背,而不能成为“哑巴语文”的学习者。当有了我们平时语文学习中所背诵下来的文章积累时,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了。

四、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表达得更加真切感人。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颗敏感细腻的心,要用自己的眼睛真实地记录下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

第5篇

一、直接从阅读中拓展材料,将课文内容延伸

其实,这一点就是传统教学中的扩写。扩写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再创造,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课文,而且能够使他们在写作中自然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写作,又在写作中学会学习。为使扩写的内容感染别人,学生还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生活的积累融入习作。这样,扩写就不仅仅是训练写作能力,而是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从课文的细节入手,通过习作使深奥的课文生活化

对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和经历的原因,对有些文章的含义还理解不了。如果老师仅仅依照教学参考所提供的内容强加给学生的话,学习的效果肯定不能令人满意。这时如果我们能够从课文中找到写作的契机,使学生在阅读和生活的基础上对课文来个再创造,就能极大地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也能达到潜移默化地学习课文写作方法的目的。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鲁迅先生在寒冷的黄昏救助一位素不相识的车夫后,文章写道:“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文中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鲁迅先生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但这种感情怎样让学生接受呢?我抓住“饱经风霜”一词,拓展学生的想象。让他们通过文中“经历过许多的艰难困苦”这句话去想象车夫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在困难面前,他会怎么想、怎么做;他生活的艰难,内心的痛苦表现在外表会是什么样子等。同学们受到启发,踊跃发言,想象车夫黝黑的皮肤、因生活的重压过早驼了的背、枯树枝般的手、手上厚厚的硬茧和一道道口子……通过自己对这位车夫的推测描绘,学生一下子理解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又无力救助更多人的痛苦心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课文与语言的感悟也越来越深。

其实,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细节,只要教师用心设计,孩子们肯定能从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直接仿照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学习写作

教科书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经过无数专家反复推敲过的,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语言文字方面都堪称典范。学生学习写作当然不能舍弃现成的范本。我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从“总分总”到“分总、并列”,先仿写段落,再仿写篇章,使学生先从结构上掌握写作的方法。比如,学习《一定要争气》一课,我引导同学们学分总的写法,仿照“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写一段话,可以写自己学习的情况,也可以写其他内容,如《xx同学特别爱看书》《今天真冷》等。

四、将自己代入角色,改写课文

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我会引导他们写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这更能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在写作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文中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这样的练习可以使教材充分发挥作用。如学习完《凡卡》,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和他比童年,因为写珍惜幸福生活的文章已经太多了,孩子们早已不愿再写在他们看来很乏味的题材。我就引导大家开拓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写《给凡卡的信》《圣诞节的祝福》等文章。同学们感到很新鲜,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文章。如有的同学就以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身份给凡卡写信,告诉他生活中的不公平处处有,要坚强,要相信未来。想法令人惊叹。

五、借助阅读教学的契机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写作,学会做人

课本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语言文字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空间,课文语言的精美和准确自不用说,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教育契机。怎样使它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所用,需要老师不断去研究和探索。我们要合理地利用教材,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写作,学会做人。

六、在比较中学习,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在感悟中学习不同的写作方法

第6篇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情感是文章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文章缺少了情感就失去了文章的价值。对语文课本中蕴含的那些优秀的文章,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作者赋予其中的感悟:有的是对锦绣山河的赞美;有的是对未来的展望;有的是对残酷现实生活的无奈等。情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阅读是心灵的交流。只有在写作时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其中,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才能领会作者的意思。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要注重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要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悟、去领会,做到有感而发,将写作与心的交流联系起来,将自己的情感用文字去描述,去诉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要注重情感体验。

二、注重学习积累,丰富写作语言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组织,要善于采用修辞方式来装饰文章语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课程中要生动形象地分析文章内容,找出文章修辞方式,仔细讲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组织语言在文章中的关键作用。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写作功底。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效仿古人学者,善于引用名言名句,联系古人的壮志豪情,为自己的写作增添情感意境。如在励志文章的书写时,我们可以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坚持真理。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成语知识的积累,要善于将成语、谚语引入写作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提升文章高度、深度。

三、强化创新,培养学生写作情感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写作。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写作时我们要做到三个新:即立意要新,取材要新,结构要新。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事物,怀着感恩的心去感悟世间万物,收集写作素材,培养写作情感,积累写作语言,从而书写出优美的文章。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教师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四、结语

第7篇

现在很多孩子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有的孩子甚至找作文抄袭、拼凑,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结构紧凑。我认为作文难在无话可写,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学生的习作离不开生活,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写作教学,除了要把握课堂教学这个阵地外,还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在生活中学写作文,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本源。

一、在课外活动中获得写作的素材

屠格涅夫说:“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在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天地里去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尝试,实践,让他们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搜集材料,力求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文章。如:在年级广播体操比赛后,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比赛有关就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广播体操比赛》这篇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小作文。在这刻骨铭心的体验中,同学们的习作不再“干瘪”,而变得很“饱满”! 在观察、发现、捕捉中充实写作内容,从而写出感情真挚的作文。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本源。

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掘写作的源泉

不熟悉社会生活,不看透人生世相,很难把文章写好。要想写好作文,非得深入生活不可。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也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父母的不易,或做做家务活,或为父母排忧解难,在具体的行动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体验成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体会母亲的辛勤与伟大,我结合品德与社会课进行教育,在母亲节的前一天开展“惊喜的礼物”主题班会,布置孩子中午替母亲刷一次碗,晚上为母亲洗一次脚。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全班学生不但每个人都能如期向同学们汇报,而且均能真实生动地叙写自己的整个“孝心活动”的心理和行动过程。我为他们描述渲染的亲情所感动。每一位学生写的都极具个性,毫无雷同,即使是作文水平最不好的同学也能写得文通字顺,情真意切,令人刮目相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三、在班级活动中获得写作的动力

第8篇

中学作文的重要性,从宏观上讲,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于字词句段篇中指挥千军万马,在起承转合处洞察世事人生。在此过程中,散碎的东西条理化、整体化、美化,认识在起伏前进,悟性在螺旋上升,格局在跨越扩展,境界在逐级攀升。久而久之,思维会变得更严密、清晰,性格也会变得稳重、成熟。从微观上讲,写好作文是语文成绩提高的一大法宝。对于中学生而言,它在升学考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平衡学科之间的分数差距,提高他们的整体成绩。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一、在写作前期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清楚认识“中学作文”与“文学创作”的区别

文学创作是少数人从事的一种职业。而中学生写作是为了学习表达。社会中的人彼此要交流思想感情,传达信息等,都必然要用到写作,所以中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也需要写作这个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不学会写作,将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重重困难。

第二、正确认识“阅读”与“作文”的顺序

写作是表达过程,阅读是理解过程。因此,中学生应阅读在先,写作在后。阅读可以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理解了别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技巧。学习了别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技巧,学习了别人的语言,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在表达中运用。这是一个借鉴、模仿、运用、提高的过程。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高。中学生应该在多读的基础上多练,才能逐步写好作文。

第三、纠正“害怕写作”的心理

中学生中常常有畏惧写作的心理。不知道作文该写什么?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面对文题,往往迟迟不能下笔,总是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初中生平时不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难以发现问题和形成自己的见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这就要求初中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多注意积累。教师则应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分析事物,怎样提炼观点,如何搜集和运用材料。其实作文并不可怕,写作和说话是一致的。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就是“写话”,自己怎样说就怎样写。把自己的话用笔写出来就是写作。因此大可不必害怕写作。“文无定法”,但它有“法”,关键问题是贵在得“法”。

第四、明确“写作”与“说话”的区别

虽然写作就是“写话”。但中学写作与我们平时的说话是区别的。话说完就过去了,而文章可以保存下来,可以反复修改,反复加工,使表达的意思更准确、更全面、更生动。写作的表达效果比说话要好。因此,写作时态度要认真,注意修改,把自己的意思更好地表达出来。否则,就不能使写作的这一优点发挥出来。

第五、写作的客观性

思想是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我们写作反映的也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怎样的就怎样写,是什么就写什么。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才能写好作文。中学生作文中常出现“假、大、空”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学生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品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把自己“伪装”得很“高尚”,不敢说真话。其次,优秀的“范文”导致学生说假话。学生为写出好作文,东拼西凑一些华丽的辞藻、语句,发一些故作深沉而的感悟,排列几句名人名言或诗词典故,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有“范文”的样子。为扭转这种现象,教师要在观念和实践方面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树立“说真话”“抒真情”“讲真事”的良好文风。话是自己的,思想也是自己的。不要说连自己也不懂的话,不要说自己没有的想法,不要说不是自己的思想。因此,写作时不要照搬别人的话,不能编造、说假话,因为编造和虚构是不同的,编造是说假话,虚构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方法。

二、写作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几方面事情。

第一、准确把握作文中心

好跑题,把握不住中心。这种情况一般多会出现在中学生话题作文中。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对词语或话题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其次是常由话题一步步蔓延开去,先是由话题写起,越写离主题越远;再有就是只从材料引申出观点来,却不顾话题本身的要求;还有一种就是在材料作文中只抓住了枝叶,丢了主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要学会立意取材,搞清楚材料的取舍与表现中心思想的关系。

第二、注意作文结构安排

在写作的动笔阶段有许多常见的问题:一是错别字多,词汇贫乏;二是用词不当,病句多;三是叙事顺序不清,逻辑性差;四是文章的结构,段落安排得不合理。

对此,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阅读课的教学,要利用好阅读课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材料的安排,让学生明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9篇

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快,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初中语文当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避免初中学生陷入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地步。由此可见,现阶段,开展对初中语文课堂写作能力的教学是新的历史时期必然的选择。初中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1.开展情境式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教师首先要学会开展情境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恰当的情境环境当中完成初中语文写作内容的学习。情境式的教学课堂是由教师通过引导语引入,然后将学生引入教师所创设的特定教学环境当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在情境当中的感受来写出自己的体会。以此完成语文写作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的感受到情境中的感情,提升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这样一个写作情境:在一个硕果累累的果园当中,窜出了一只小狐狸,它左看右看,看到了自己喜欢吃的葡萄。小狐狸吃啊吃,吃到肚子圆滚滚的。突然,果园的主人带着猎狗来了,小狐狸想跑,但是由于吃的太多,肚子太大,不能从原来的栅栏缝里钻出去了。于是就被果园的主人给抓住了。学生在教师所放映的这个故事当中,能够将自我代入到那样的环境当中,体会小狐狸的心情并从第三者的角度进行分析。然后初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这样的教学情境,来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写作题材不限,但要表达出自己在这样的故事当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让枯燥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而且也使得初中学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写作当中,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多使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写作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导初中学生写作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让学生多用生活当中的实际事例来写作。在写作当中,切忌无中生有,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一件事,那么他写出来的文章不但是虚假的,也是不够优美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学生才能在其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教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每一个自己经历过的事,都有其中的蕴含的道理。初中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平凡的小事当中领会真理。但也要注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胡乱表达自己的感情。无病。胡乱表意。教师要尤其提出这一点并且让学生引以为戒,在写作当中不去犯这样的错误。

此外,为了让初中学生有更多的可以写的生活实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初中学生每天写日记。将自己每天生活当中遇到的小事纪录下来,这样也能帮助初中学生在写作当中积累素质,最终让初中学生有物可写。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3.注意传授写作技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