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20:43: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播音主持实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播音主持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专业,从开始的“师傅带徒弟”式教育到如今的高校课堂教学,从开始的一对一“口把口”教到现在数十名学生集体训练,教学模式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悄然发生着改变。然而,利用传统的录音室、演播室为教学手段是必经之路。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代表的播音主持教育教学经过了初创期、成型期、成熟期,至今已迈进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播音主持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利用传统的录音间、演播室局限了学生在学习阶段的积极性,机器的超负荷工作也使学生在训练时间上受到一定的局限。
一、播音主持专业现有的教学实训现状
播音主持专业现有教学实训手段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依靠学校专用的录音间、演播室进行实训。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配音等课程在录音间完成实训,新闻播音、访谈节目等课程在演播室完成实训。在录音间上课时,笔者通常在四个课时内要针对20—40人数不等的班级进行实训,四个小录音棚每个房间提供给5—10名学生进行实训。课前学生提前借用录音间完成课程作业,录制完成后拷入移动硬盘上课时带入教室进行播放,期间由学生自己评价、学生点评、教师指导三个部分进行作业评价,其后在录音设备上完成修改作品,并重复听辨。演播室实训课也采用类似模式。至此,除前期作业录制已经课堂进行作业点评之外,学生大部分时间为自由时间,学习能动性较差。
二、全媒体时代沉浸式教学的优势
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它通过更多方式,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向受众传播更及时、全方位的视听体验。全媒体时代,利用多种传播途径,可以使信息传播拥有更多的优势和特点:图文和视频的动静结合;信息与文字的深浅互补;视频、音频的全时在线;手机、掌上电脑等客户端的即时传输;以及互动平台的实时互动等。同时,播音主持专业与信息传播息息相关,在全天候利用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沉浸式教学成为可能。学生利用微信、QQ等语音平台可以让教师构建起一个直接对话语音训练模式;利用蜻蜓FM、荔枝FM等在线收听平成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等整篇文章的专业课程实训;利用配音秀、小咖秀等娱乐手机软件完成台词配音、广告配音、纪录片配音等课程内容的训练;利用斗鱼、熊猫等娱乐直播平成娱乐节目、谈话节目等专业课程训练内容。同时,可将以上音视频资料带入课堂进行集体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录音、录像设备,而是在全天候时间段内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训练手段新颖、多样,可达到多元化的训练效果。
三、沉浸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沉浸式教学,指全天候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的全封闭式语言教学项目。最早兴于美国的外语教学项目,后随着“汉语热”的兴起,在国外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开始推行沉浸式教学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何全天候利用有效手段进行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教学用以配合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播音主持专业运用沉浸式教学的关键问题。笔者以广播播音课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沉浸式教学手段的运用进行了一定的梳理。1.课前引导,自我学习。广播播音课程在播音主持教学体系中属于专业课范畴。广播播音课程的学习和训练重点是使学生做到对不同题材的稿件、不同形式的节目都能用相应的语体表达出来,熟练掌握和运用播音语言的几种基本语言样式的规律和特点,具备较强的语言适应能力,从而达到播音工作的实践要求。在课程开课之前,与学生沟通,布置教学任务:利用手机、电脑、录音间等设备,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声音特色等方面综合考虑,制作一档完整的广播类节目,节目时长、内容、时间不限,要求节目有开头、版块内容、结尾,可根据自己节目内容需求加入音乐、片花、广告等板块。2.课中讨论,集体学习。上课时,学生将自己提前做好的完整节目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播放结束后,首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节目介绍以及点评,节目介绍包括:节目播出时间、节目播出时长、节目内容简介、目标受众等问题,随后对自己的节目进行点评,讲出节目中好的方面有哪些,节目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疑惑有哪些,以及自我感觉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哪些。第二步由同学之间相互点评,对作品作者的节目进行点评,指出其节目可播出性有多大,符合其节目自我定位的方面有哪些,以及不足之处有哪些。通过以上两个环节让学生分别从播出者及受众两个方面对节目进行分析,有助于考查学生对于节目内容的把握程度。两个环节结束后,笔者会对于学生的自我点评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进行指导,指出学生作品好的方面、学生点评的精辟之处以及作品不足之处如何进行修改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点评能更好地理解其制作节目的不足之处以及修改的具体办法。3.课下反复训练,做好完善工作。将课堂上作业的不足之处作为课后复习作业,修改后的作品经过教师的指导,再通过蜻蜓FM、荔枝FM等娱乐平台对外公开播出,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完成相关推送,并通过软件后台对节目点击率、受众反馈进行了解,课程结束后学生对课程内所做的节目进行整体总结。需要注意的是,课程不同阶段其具体训练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从而使学生的作品呈现多元化,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以上沉浸式教学是以“广播播音”课程为例进行分析的,在播音主持教学中,运用不同的传播手段以及全媒体平台可以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呈现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教师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对于学生作品要给予充分肯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可以提高学生全天候学习的积极性。
四、沉浸式教学体现出的效果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中有一个关键的含义就是要以受教育者具有闲暇为前提,又以受教育者充分利用闲暇为手段。大学教育本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并从中对于学习效果给予评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相对自由的学习时间及环境给了学生全天候学习的条件。实践证明,沉浸式学习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1)学习效果更快,效果更明显。学生全天候沉浸在专业学习氛围中,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显著提高。学生往往需要通过一学年的语音和发声练习通过沉浸式教学法基本可在三个月完成语音面貌及发声控制的基本要求。(2)沉浸式教学可以更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思维方式,展现多元化训练作品。高年级实训课程的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思考做出的节目符合当代受众对于节目内容的需求,如笔者所在学校2012级学生的广播播音课程中做了一系列汽车资讯类节目,后通过娱乐播出平台得到了较好的受众反馈,故大四提前进入传统媒体的汽车类栏目工作。(3)沉浸式教学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接受的反馈途径不再单一。学生作品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接受到除教师以外其他受众的直接反馈,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4)为了有效地组织对学生的实训教学,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点评,教师也要付出热情、积极探索,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观察沟通能力与组织调控能力等。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全媒体平台的开放及运用对于学生实训的手段更富于多元化,同时由于反馈机制的不专业性可能会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故笔者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注意学生接受来自于外界反馈时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专业实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9.
关键词: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播音;作品创作
广播电视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新的要求,推动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高校教学改革积极吸纳新的教学理念。“行动导向”理念起源于苏联唯物主义学习和行动理论代表人物维果茨基、列昂耶夫、加里培林和德国的批判心理学家及一些工作心理学家的行动内化理论和行动的等级结构理论等。我国学者姜大源在其主编的《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一书中将则“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划分为两大块,即行动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并由此划分了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两个体系: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国职业教育者和高校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开发设计和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行动导向”理念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意义
“全媒体”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范式要适应媒体快速发展变化,需要新型的教学设计理念———“行动导向”理念,建立与媒体工作过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对职业实践的整体性把握。“行动导向”教学非常适合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中运用,它可以把广播电视媒体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充满矛盾的生活工作实际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做”的实践中运用习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完成活动任务,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尤其是经验共享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代传媒日益互联网化的媒体操作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校学风建设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行动构成学习的起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行为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进行自主控制的学习。这一过程能够改变高校传统教学刻板、抽象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不足,以学生行动为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此外,这种教学的激励是内在的,是通过由不会到会的喜悦的心理感受来实现的,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要学。培养善于解决问题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媒体策略型人才,需要提高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基于媒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有助于对播音主持专业现有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提炼和深化,有关方法和规律的探索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完善以培养媒体策略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符合媒体从业者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的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二、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在高校播音专业的应用
当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仍面向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基层广播电视媒体的变化对就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职业能力的核心要求就是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广播电视节目产品的制作与播出。项目教学法作为“行动导向”理念下的重要教法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被发展为各种具体的实践训练方式,但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无疑是其中具有整合与融合意义的教改形式。
(一)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部分,其中,专业课与媒体实践结合最紧密。以《中国播音学》为理论体系的播音主持专业核心课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节目创作的基本能力,那么,如何将各种基础能力整合并融合为职业力呢?最终形成作品成果的项目教学法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1.选择适合“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或载体
“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比较适合在大二下学期及以后的课程中应用,先修课程的学习使这一阶段学生已初步具备开展项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熟识的同学关系便于项目小组成员的组合与沟通。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中适合“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或载体有三类:一是学习后以创作的作品为作业或结课考查的课程,如广告播音、文艺作品演播、影视配音等,这类课程学习后可以通过创作形成作品,并通过媒体上传直接面向受众,有的甚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第二类是与课程形成呼应和互动的项目或比赛,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媒体或相关机构组织的广播剧、微电影、广告等各类作品创作比赛;第三类是与课程形成呼应和互动的结课活动,如结课汇报演出、应聘作品创作等。
2.合理设计“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案
在培养方案中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是值得肯定的方式,大模块下还可以围绕核心课程或者能力课程聚集下一层级的模块,并展开课程之间的整合与互动。开展以作品为目标的项目教学法应当明确学习与行动的双重目标及其关联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能获取行动成果的教学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难易适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项目小组的划分可打破班级界限,以寝室室友等良好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小组常常能更有效地开展项目活动;项目策划和步骤实施的设计最为关键,这一部分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和作品的艺术水平,教师可在了解学生创意后给予启发、指导,但应以学生的动机为主;创作计划实施阶段要注意项目的推进,可通过制定推进时间表或关注阶段性进展的方式实现项目按时完成;最后需要对项目成果进行检查评估,传统方式是学生互评、教师和专家点评,可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网络平台,让作品直接面向受众,实现作业向作品的实质跨越,此阶段,教师应发挥把关人作用并做好反馈与总结。
3.科学协调学习领域和行动领域二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不是产品说明,而是围绕行动的知识单元,同时,不完全拒绝传统学科体系的内容。对于播音专业课程而言,既包括理论常识,也包括关联知识和具体功能性知识。学习与行动应处理好时间、空间的关系,有机互动,相互融合。
(二)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的案例
“广播剧演播与制作”1.项目任务演播制作1部时长不少于5分钟的广播剧作品,并在完成作品后撰写心得报告。广播剧作品类型不限,要突出广播剧特色,合理安排广播剧三要素;心得报告包括广播剧名称、时长、演职人员表,所担任角色或工作的任务分析,本次广播剧演播制作的收获和心得;可附其它相关资料(如网络的地址、安排表等)。2.教学安排本课程为8周32学时的选修课,根据广播剧制作的一般流程安排相应教学计划。第一周教师的作用是要点讲解、布置任务,学生自主组成小剧组;第二周学生提交剧本、阐述编导思想、角色分工,教师可协调、启发和引导;第三、四周学生进行预演练习,教师做指点;第五周教师讲解音乐、音效运用和后期制作,学生自主选择制作作品的相关素材;第六、七周学生独立完成广播剧的正式录播和后期制作;第八周进行作品展播、点评研讨,教师及时总结相关经验。3.其它说明课程需限选,合理安排音频教室的使用。结课展播可安排多媒体演播中心等容纳人数较多的教室,邀请学生、听众、广播电台及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参与点评,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激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创作。
三、“行动导向”理念对高校播音专业教学的启示
播音主持专业伴随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但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的反差为播音教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其中,教学体系的更新问题亟待解决。中国播音学的基础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但实践体系则没有形成符合当代媒体要求的模式。就此而言,“行动导向”理念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启示如下。
(一)构建课程体系,创新实训方法,推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如“小课训练法”、“节目带教学”、媒体实习等。这些方法或与媒体岗位具体工作实际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或将学生直接推向媒体,缺乏后续指导,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缺少理念的统领和课程体系的确立。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理念,主张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将工作项目引入课程教学,创新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实训方法,对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一专多能,培养复合人才,形成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本科人才特色
目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区分不明显,本科与大专、双学位、研究生在专业教学上区别不大,还没有完全形成各自的体系。基于媒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将把媒体岗位进行区分,并将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本科学生的人才标准进行定位,研究开发相应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设计。课题的确立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符合媒体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切实的意义和价值。
(三)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教学联动
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实践教学主张通过完整的行动过程实现工作任务目标,使播音主持专业本科学生的策划、采、编、播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同步培养和提高。通过“全过程、有目标”的行动构建提高学生能力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主持艺术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鲁景超.电视口语传播理论和实践:校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启示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话筒前的状态 ,是指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工作时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是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能否自如驾驭节目,使节目按照既定目标有序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档节目能否完美展现的关键所在。
我们常说,办成一件事情要“心无杂念”,其实,这里这个“杂念”指的是话筒前一切与节目内容无关的念头。 “杂念”的出现不仅干扰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正常思路,还会破坏良好的心态,造成在播音或主持中出现差错,影响节目的质量。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紧张
在话筒前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紧张了。适度的紧张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过渡到积极的状态,是学生对练习重视的一种体现,但是紧张过度就容易引起心理和生理的严重障碍了。
紧张的状态往往表现在大脑出现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或者思维混乱,嘴上说的跟脑子里想的完全不一样,语言和思维完全不同步,自己是边说边忘,别人也完全听不懂他到底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两边都痛苦。另一方面,心理紧张时,生理紧张现象也随之产生。全身肌肉僵硬,手脚也不知道放在哪才好,导致了喉部肌肉僵硬,面部表情不自然,气息不通畅,声音呆板,缺乏活力,艰涩难听,不能感染别人。还有一种现象是,紧张者的语言越来越快,快的让人无法搞清楚说的是什么,语言就好像一辆失去控制的赛车。
2、懈怠
学生们容易出现的第二种不正确的话筒前状态是懈怠,这种状态的纠正往往比纠正学生的紧张更费劲。在播音或主持练习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懒散、松松垮垮,没有对要播出的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认知。这种懈怠跟放松是两回事。懈怠的情绪是消沉的,没精打采,面部表情呆滞,反应也十分迟钝,没有一种创作的激情和热情,给人一种不想说、不愿说的距离感,交流感等于零。
懈怠的另一种表现来源于对学习的不重视,或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特点,表现在不能调整好自己的语言基调,呈现出一种骄傲的状态,认为谁对着话筒谁就说了算,因此,出现了“说教型”“领导型”的练习特点,拉远了与听者之间的距离,语言表现出一种一甩一甩的调子,不可一世,使人难以接受。
说了半天在学生身上出现的不正确的话筒前状态,那么,怎样的状态才是正确的呢?在教学中又要怎样调整学生的话筒前状态呢?
张颂主编的《中国播音学》中指出,正确的话筒前状态具有以下特征:1思维清晰,信心十足;2知觉活跃,愿望强烈;3讲稿迅速,注意力集中.。也就是说,对整篇稿件内容或节目内容以及语言的表达方法成竹在胸,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安排合理;说话时精神高度集中,热情高;语言与思维表达同步完成,且表达流畅,有起伏有变化有感受,气息运用自如,肌肉松弛,体现声音的美感和亲和力。
由此看来,调整学生的话筒前状态应该从对专业的学习态度、消除杂念、加强锻炼等几个方面入手。
1、端正态度,充分准备
话筒前状态不积极,不主动,懈怠、懒散,说到底,是一个学习态度问题。
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专业特点,态度不端正,什么也不放在心上,崇尚“当场发挥”“自由发挥”,华而不实。表面听上去好像自然流畅,可细听起来无精打采,什么也没有听懂,不知所云,只是一味模仿,硬装出样子来,不能明确播音的目的,分散了注意力。这样的练习作品听上去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因此,在学生拿到任何一个练习作品后,都要带领他们认真准备。消化、理解、熟悉所播报的内容,理清思路,明确主题,了解内容结构,按照备稿六步,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认真做好稿件的准备工作。禁止没有准备充分,对内容似懂非懂的学生做练习。老师的重视会影响学生。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备稿的速度可以要求越来越快,但是在教学中绝不能省略这个重要步骤。
2、消除杂念,加强训练
准备工作做好后,学生要对话筒进行练习了。在学生坐稳后,为了消除紧张情绪,通常我们之间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话题 从与练习无关的内容开始,边聊边进行话筒前声音的调试。在学生放松的情况下,请他以复述的形式,把播报的内容说一遍,并针对内容重点进行提问,检验是否认真做了准备,并逐步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转移到将要表达的练习中去。在进行正式的实训练习。虽然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但对于那些一见话筒就紧张的学生来说,效果较明显,易寻找到话筒前松弛感。
当学生的紧张情绪有所好转的时候,就要逐步提高要求了。检测目标也有所不同。在形式上,一开始可以以录播的形式来要求,什么地方没有说好,再重新开始,当然重复的次数也要有一定的限制。再后来,就要以直播的形式来作为练习要求了。认真备稿后,采取一遍过的方式来要求学生,使他们能逐步养成在话筒前心无杂念的学习态度,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戏称为“直播事故”,登记在案,共同分析原因。
在练习中,有的学生只把流畅当做练习的目标,认为只要一字不差地把稿件念完就完成了任务。为了扭转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就要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讨论色彩的新闻练习稿件,将多方面多角度的相关报道收起,叫学生进行选择。然后叫学生进行分析、练习。在上机前,还是先进行简要复述,讲清新闻内容,然后就其中争议性比较大的环节进行即兴讨论,调动学生急于想表述自己观点说服老师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确定自己播报这条新闻的目的是使听众对这个新闻事件有一个怎样的认识,在收听新闻时有怎样的心态,哪些地方会点头称道,哪些地方特别感兴趣等等。在讨论中,帮助学生设想交流对象,设想在听众收听的心态,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产生“一吐为快”的良好的话筒前状态。在进入正式练习之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坐在话筒前消除紧张感,纠正无交流不正确状态,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话筒前状态的重要前奏。
3、认真总结,提升自信
广播节目直播化的普及要求在广播节目中是不允许出现错误的,但刚刚开始接触实训练习的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很频繁也是很正常的,练习的不成熟,甚至不完美也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积极的话筒前状态。
关键词:播音发声;环境因素;唤醒;刺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53-02
众所周知,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日常交流的一种重要语言载体。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播音员和主持人是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及不同感彩通过普通话这个语言载体传递给受众,用有声语言去推进节目进程的人。在这个有声语言的创作过程中,作为主体的播音员或主持人要不断地解决生理和心理、气息和声音、感情和技巧、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以及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各种关系,而播音发声是完成这一传递过程的基础。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媒介的重要窗口、有声语言的工作者,通过动听悦耳的声音和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要给受众带来“音声”之美的享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们,日常的普通话用语会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所以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讲,环境因素对他们的语言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环境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动机和态度,而动机和态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我们知道,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交际和思维离不开语言环境,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语言环境是人类获得语言能力的决定性因素。”①建构主义认为,有效的教学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习发生的“地点”或“空间”。在最低程度,一个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者;学习者行动(使用工具、收集和解释信息,与他人交互作用等)的环境或空间。有效的教学要求学生的积极性选择,因此学生在其中可以探索、确定目标和学习的环境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说,学习环境就是“学习被刺激和支持的地点”(BrentG.Wilson,1995)。那么创设适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播音发声专业学习的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模拟节目现场实训,以真实唤醒学生的自主反应。真实的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的活动或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播音发声是指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声音在情感、气息、共鸣、咬字器官的相互作用下,使有声语言的美感质量具有一定提高的技巧性活动。在真实节目的演播空间里,面对话筒,保持良好的音声状态,是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具备的基本功。播音员通过话筒传达出的声音之所以悦耳动听,自身的嗓音条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对元音发音的掌握程度。在普通话的声韵调中,韵母的主要音素就来源于元音。所以即便是一个“ā”音的练习,在播音发声的课堂教学中都要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节目的氛围。每次课上,教师都要设置这样的环节——请每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确定双重角色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主持人,去主持属于自己的5分钟“练习”节目。“自己练”和“当众说”对于学生来讲,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产生的刺激不同。在老师和全体同学的面前,经常性地当众演练,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最初的“消极紧张”迅速调整到“积极紧张”,完成从紧张—怯阵到熟悉—喜爱“当众演播”的状态。例如,在掌握了元音“ā”音发音要领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在自己练习的环节都要在教师和全体学生的面前,完整清晰地设定不同情境,发出具有不同感彩的“ā”音,然后请其他同学针对所学评价此学生发音的优劣,最后请教师来做总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潜能被最大化地唤醒,也使得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以轻松的方式加以消化,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2.分组、分时、分量练习,以动口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口腔是制造语音的场所,舌位和唇的着力位置至关重要,到位的舌位和唇形是字音在准确的基础上达到圆润和饱满的保证。为了使气息和声音很好地建立联系,在练习过程中,要考虑腰腹肌肉是否参与到发声的过程中。气息和声音很好地建立联系,才能做到在话筒和镜头前自如地用声。要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和发声状态,课上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学生意义的积极建构以及课后大量的巩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量的积累才可能导致质的变化。在创设情境中,学生要达到无论什么心理状态下,都要具备话筒前积极的创作心态、良好的播讲状态,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必须迅速达到活跃状态。而这些都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的巩固练习才能达到这种状态,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间的社会交往(对话、协商与合作)有助于他们用多重的观点来看待知识和信息。很多研究者指出,合作学习和合作问题解决小组提高了生成性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的机会。在合作小组中,学生有机会组成探究团体,他们在其中进行讨论和解释,从而形成共享的、更高级的理解(e.g.,NCTM,1989,Palincsar &Brown,1984)。②因而,合作的环境如果得到正确的使用,能够鼓励更持久的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建构。因为受出生地的影响,每个学生的语音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地方痕迹和特色,气息的状态也受习惯和性别的影响。即便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理论灌输和实践指导后,学生掌握了方法,但也必须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学生才能够把正确的状态稳定下来。因此,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讲,养成练习习惯非常重要。而个体对获得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分时、分组、分量进行训练。例如,对于山西籍的学生来讲,前后鼻音不分是普遍现象,那么并不是相同问题的学生在同一组别进行练习,而是要把出现这些问题的山西学生先穿插到没有这些问题的学生中进行刺激模仿督促练习,学生自己能够进行个体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同时其他学生对这一个体的表现进行理论分析,共同刺激,共同反应。实践证明,这种定期把不同问题的学生穿插起来,相互刺激、相互反应的效果很好。再比如,要加强学生的早功练习,“一日之计在于晨”,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不能养成睡懒觉的习惯,每天早晨,不分寒暑,都要喊嗓子、练形体。而每次早功结束后,学生都会把问题带进课堂上,请教师帮助纠偏;对于在练习中出现的学生相互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一并拿到课堂上,经过教师提炼,总结出是属于共性的问题还是个性问题,从而更为科学地进行播音发声知识的意义建构。但教师要注意,对于一个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完美解决的时候,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训练调整。因为人对某个刺激的注意力不能持续不变,一段时间后注意力会暂时减弱,在这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那么教师就要避免学生个体定向注意疲劳症状的出现。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学生个体长时间高度注意某个目标,反而导致注意力减弱,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3.创设含有多重信息来源和多重观点的学习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学生探究和整合知识以形成自己对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鼓励学习获取多样化的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综合以形成一个整合的更为高级的观点。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中,信息来源应是丰富的,并允许学习者使用不同的表征模式以适应他自己的需要。在课堂之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拓展学生的知识架构,要求每位学生定期到学院视听部进行视听作品的欣赏;定时阅读专业期刊,例如《现代传播》、《电视研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委员会月刊》以及各种专业论文,以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扩充性、研究性学习;固定收看优秀的电视节目,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鉴赏能力,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结合学习内容,介绍收视相应的电视栏目或节目,提高专业基础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基本功的训练意识。各级各类“主持人大赛”、“朗诵比赛”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考核的重要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及时总结,安排参赛学生谈感受、说经验、讲挫折,与校内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对于毕业实习返校的学生,安排他们进行“临行前的啰嗦”,讲述一线实习、创作过程的各种体会,与在校学生答疑互动,增加学生们的就业意识、忧患意识、学习意识、奋进意识,提供最直接、最“平等”的信息,变压力为动力,由意识促行动。
综上所述,了解影响播音主持专业学习的因素很重要,本文针对影响播音主持专业学习的环境因素作了一些粗略的探讨,它可以提示我们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环节,可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培养合格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期望播音主持专业界同行对播音主持专业学习所涉及的因素作更深一步的研究,以期使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工作更加深入。
注: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地方高校;影视传媒专业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地方院校,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地方院校的发展尤为重要。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组成[2]。其规划、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科能否顺利实现预期制定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环节,是保证高校是否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培养人才的质量、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笔者结合四川文理学院目前开办的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常遇到的问题及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解决方式,希望能为地方高校影视传媒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及思路。
一、实践教学理念――“知行合一”
影视传媒专业受其学科的特殊性影响,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任何学科实践教学都是以学科既定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其制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引领着实践教学的具体施行。因此,在拟定、施行实践教学大纲的时候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一)“知行合一”,树立实践育人观念,了解行业发展前沿,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知行合一”,顾名思义,知是科学知识,行是人的实践。自古圣贤都认为,只有把“知”和“行”融合一起,才能称之为上“善”[3]。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理念的“知行合一”是建立在“知”当今影视传媒行业人才之所需,“知”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之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使专业实践教学能紧紧围绕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计划。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以及创作技能,针对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诸多具体环节进行巧妙设计,通过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见习、实习,最终达到学生毕业时具备较高的设备操作技能以及具体的创作实践技能。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树立实践育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四川文理学院拟定了“学科的发展与行业发展”挂钩的指导思想,根据行业的发展所需,及时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案。
(二)寻找定位,制定适合学科发展、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
地方院校在开办影视传媒专业的招生初期,需找好自身定位,拟定发展方向。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目前影视传媒专业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艺术与技术、广播电视学等课程。现开设的课程体系相对较为完备,但创办伊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就曾出现实践课程设置欠佳、实践教学目标不够准确、实践教学内容有待完善等不足。影视传媒专业想要稳步发展,一要明确办学定位,二要结合学校地缘环境,特别是基于地方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学校自身现有教学资源等因素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实践课程的设计,制定相关落实制度,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制定出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大纲之后,把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贯彻落实到每学期的教学进度之中,例如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课程时间、各个实践教学的地点、环节及实践训练要求和预期应达到的效果、校企合作平台的利用及考核、校外实践经费预算等,并务必使每次实践都有翔实记录,以便后期进行经验总结。
(三)宏观调控,加强学校在人才、教学、管理等制度层面的宏观把控
学校管理层面应对各学科建设进行宏观把控,制定与各学科实践课程内容相对应的、合理的管理办法和举措。一是学校组织业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形成教学检查团队,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日常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以保障相关专业实践教学能顺利、有效进行;二是认真开展每学期实践教学大练兵活动,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其中,不仅使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三是指导并支持提供学科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必要硬件设施基础性建设,以确保实践教学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确保学校培养的学生素质与行业所需要人才要求有较高“匹配度”。
(四)注重实践,强化校内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建设,合理配置现有教学资源
完备的硬件环境是影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培养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传媒人才,需要一个较好的实验、实训场地。在规划建设校内传媒教学实验中心时,要以“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立足实际、适度前瞻、方便使用、便于管理”为原则,既要有能基本满足影视传媒专业教学的基础性实验室,同时也需要具备能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端实验室,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四川文理学院传媒技艺教学实验中心遵循以上原则,目前已建有文传演播厅、语音实验室、文案策划制作室、剪辑实验室、电视摄像实训室等基础实验室,基本满足了日常实践教学。另外,学校规划建设传媒技艺实践中心下属的部分待建实验室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建设完成,与此同时,拟利用校企共建的方式进行逐步完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实验室的实用性,同时在共建实验室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保障传媒学科实践教学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师资队伍建设――“内外兼修”
雄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确保地方院校影视传媒专业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想要在实践教学中取得成绩,不仅要有优秀的学生,同时更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影视传媒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一)调结构,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双重职称,既有高校内的相应职称,又需要具备国家承认的非在聘系列的任职资格证书。影视传媒专业的特性决定了专业老师必须是既能传授相应专业的课程理论又能实践示范指导操作的“双师型”人才。影视传媒专业所培养的学子,未来工作将处在传媒节目制作的整条“流水线”上,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节目整体质量。因此,影视传媒专业教师必须紧密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处在行业最前沿,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深入到企事业一线及时“充电” “技不离口、曲不离手”。通常用以下几种办法保持自身不脱离行业实际,保持自身的专业“活性”。一是通过与广播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配音公司、企划单位和传媒相关公司等合作,安排专业教师假期顶岗实习,保证自身专业不“退伍”;二是制定计划,安排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参加各类广电总局等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和认定培训班的学习,如考取《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编辑记者资格证》等;三是鼓励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继续深造,如报考相关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开拓教师视野,加深理论学习,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四是鼓励专业教师组成团队积极申报主持或参与专业应用型课题的研究,对研究出的成果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推广和宣传,争得较好的办学声誉。
(二)强内在,提升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的准入要求
随着全国“艺考热”的持续,每年报考影视传媒专业的学生有增无减,这也使得能胜任高校影视传媒专业教学的教师炙手可热。地方高校为使教学顺利开展,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普遍的做法是通过邀请地方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担任实践课程的兼职、客座教师,使相对封闭的高校教育变得开放,能与行业接轨、与时代接轨,把沉闷的课堂教学优化为丰富多彩的社会、事件现场;同时,对于专职教师更是设立了准入门槛及考评机制。高校影视传媒专业专任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有传媒一线工作经验;有影视传媒专业的学习经历。为保障教学质量,通过行业专家考评、学生评价等方式对专业教师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评,与教师岗位和教师薪金挂钩,以此激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学水平,保障培养目标能顺利达成。
(三)引“外援”,吸引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加入实践教师队伍
地方院校因其地理位置,影视传媒师资相对匮乏。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学校针对师资匮乏这一情况,确立以培养地方传媒所需人才为导向,通过与地方电视台、传媒机构签订合作育人协议,聘请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到学院担任专业实践指导教师,不仅填补了实训教师的不足,更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四川文理学院自开办影视传媒专业以来,从地方传媒行业内聘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国家高级朗诵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北财影视传媒学院客座副教授杨柳;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艺术家协会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会员、达州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兼播音办主任刘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成都市天府新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万雁鸣等一大批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加入到学院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中,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
三、基地平台建设――“软硬兼施”
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对高校、企业、国家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对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4]。而在探索过程中,四川文理学院致力于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经验,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正在搭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
(一)达成共识
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与行业接轨的重要环节,因实践基地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线工作的真实环境与行业标准,而且也为学校学科发展提供行业前沿一手信息,以便为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现已与相关影视传媒公司、广播电视台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达成共识,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合作育人协议16个,其中文化与传媒学院12个,文学与新闻学院4个。
(二)建立制度
为强化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与实践教育基地单位之间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协同育人制度。例如: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播音部达成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由播音员成立实践导师组,播音学院组织教师成立教学导师组,双方形成“双导师”制,对学生的新闻播音业务进行辅导;2010年西昌学院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与凉山文广传媒、德昌县文化广播电视局达成合作协议,为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岗位。四川文理学院自2009年以来与多家地方企业、部门、电视媒体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学院主抓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训练,实践基地重视实务操作与运营的合作育人制度,使学生既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真正做到“内外兼修”。
(三)资源互享
影视传媒专业搭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按照场地性质来分,一般可分校内、校外两类。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在校内可建立以训练专业基础技能为目的的教学实践场地,配合学校广播站、通讯社、校园新闻中心以及网络直播平台等资源共同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结构,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场所与契机;校外以企事业合作单位的“硬件”为训练平台,如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资源,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的不足。
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双向管理运行机制,为创新实践教学的实践方式提供良好的支撑。除此以外,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可采用不同做法:一是可以设立固定的合作模式。四川文理学院与达州电视台、万源电视台、渠县电视台等成立合作平台,定期指派学生顶岗实习。二是可以建立流动形式。与企业、传媒公司、文化部门建立长期性的合作关系,培训人员可逐年递增,优化各类资源、构成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高校利用自身独特优势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如企事业单位的新进员工培训、管理人员高校进修、职工能力提升、组建校企“智囊团”等。其目的就是为影视传媒艺术专业学生创造更多、更广阔的锻炼空间,同时,也为提升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扩大影响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考评机制――“虚实结合”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具备播音员、主持人、栏目编导、节目摄像、外景记者、节目制作与包装等相应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我们需要对所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这个考核机制既能真实检验出学生掌握职业岗位能力的程度,也能将其作为衡量实践教学质量高低的评判依据。影视传媒人才专业能力的展示绝大多数都是围绕“自身的技术”来进行的。所以,高校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应以学生为主体,校内考评重“实用性”、校外考评重“实际性”。
(一)考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影视传媒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既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引领者,又是中国“软实力”――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为了检验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达到新时期国家与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标准,高校对学生的考评指导思想应该具有科学性,既要注重考察学生们的“生存”技能本领,同时也不能忽视考核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校内考评要求的实用性
一是建立校内实用化考核制度。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考试内容应以考查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情况为主。例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其实践教学考核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言功力,包括语言的基本功、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由于每位老师的审美观念不尽相同,考核观察视角也不一样,使考核不能形成统一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采用集体考核制度,让专业教师出席打分,博采众家之所长,考核相对客观、公正,更适用于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考试。
二是完善师生综合点评制度。实践课程的考评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时成绩,一类是课程期末成绩。在平时考评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同时还需要让学生知晓相关理伦。在日常的分组训练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参与评价,这样可以促使参与评价的学生知晓其理,并可使同学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参与评价的同学也可自省,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相互监督、形成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三)校外检测标准的市场化
学生在校企合作平台实习考评需引用市场化竞争机制,用以考核学生行业生存能力。每当学生完成实习时,校企双方应对学生实习期间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评价应由校企合作方出具,根据学生在实习期内的技能展示、成果展示等方面综合评定,高校也应以此评定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校外实践考评标准就与“市场”挂钩,由实践教学基地考评出具,学生以此拿到相应的学分。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克服了敷衍应付思想,也能使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在学生在校期间给予帮助指正。
五、结语
虽说由于各地方院校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但其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实践教学考评机制这四方面贯穿始终。本文只结合了笔者所在学校依靠校企合作平台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下一步进行,如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合作育人方式探索、影视传媒专业毕业生反馈调查等。另外,实践教学还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要做及时调整,才能真正为实践教学的具体落实起到指引作用,才能全面提升地方院校传媒影视专业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6-03-21]http://chsi.com.cn/jyzx/201007/20100730/112529685-3.html.
[2]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0 (11).
互动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识。互动教学法促进了师生间的交往,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产生教学共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它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为高校不同学科的教学者所采用。
二、我校《大学语文》开展互动法教学发实践初探
(一)教材编撰互动――突破拾人牙慧窠臼,全面量身定制,让“大语文”教学为我所用
从2001年起,我校语文教改小组为此选编了一些与动画、摄影、音乐、表演、节目主持、广告制作和艺术设计等专业高度相关的文章,供同学学习阅读。2008至2009年,在总结了多年教学经验和已有自编讲义基础上,我校着手编写了一本专供艺术类专业使用的《大学语文》,并于2009年5月由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12年该教材被江苏省教育厅列为精品教材,次年获“华东地区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13年14两年又再版。
这本教材除了初衷为我校专业教学量生定制外,最大特点就是全面的互动性。
1、师生教学互动。努力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课文后的练习中,通过参与性练习、体验性练习和实践性练习,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整体发展。尤其最后实训模块的编制,全面体现高职语文的未来职业实际需要。
2、学生自学互动。每个章节后面介绍相关知识网站,如“大学语文网”、“视觉中国”、“中国艺术”、“中国设计之窗”、“动漫世界”、“纯文学”网等,我们都用心地引入和推荐,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入最新的领域进一步学习。既体现网络时代的全方位多层次需要,又克服了教材相对滞后的缺陷。
3、教学媒介互动。所有课文全部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既有PPT课件展示,又有视频超链接。突破单一文档教学,让语文教学声光色俱现。
4、内容编撰互动。我们依据艺术属性把66篇课文分成“经典品鉴”、“谈艺论道”、“美林星空”、“感悟人生”、“精神家园”、“风范学堂”、“实训练笔”七个单元模块,每一个模块与我校五个系部的动画、摄影、音乐、表演、播音主持、广告制作和艺术设计等专业形成互动,高度对接,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与最新时文,极大地满足教与学的适用、好用。
(二)教学团队互动――突破教师单打独斗,确保师资专业知识互补,让“大语文”教学深入广泛
教师团队的互动带来的师资知识的互补,确保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既能体现大语文的专业纵深,又能带领学生广泛涉猎;既能使学生了解文学现象、社会现象,也能使他们学会以社会的、人生的、逻辑的观念分析这些人生和社会的大问题,使他们脱离只关注金钱、权利、名誉、地位这种形而下的生活状态,最终实现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初衷。让正处于成长最迷茫困惑阶段的大学生全方位领悟蕴涵在作品中的文学意义、美学意义、思想意义,并以《大学语文》教材为出发点进行从作品到自我人生、当下社会的现实解读、升华。
(三)教学模式互动――突破课堂教学局限,让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让“大语文”教学丰富多彩。
语文教研组牵头联合学生会、校园社团及其他系部开展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校内外活动。如去年我校整整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展开全校范围的艺术节活动,包括演讲、辩论、中华红色经典朗诵、“最美南视觉”文学作品暨校园导游词征文大赛。如中华红色经典朗诵,经典的红色诗篇,刻板的课堂教学无疑会在90后新人类学生中产生“高、大、全、虚、伪、假”的隔膜与排斥,但是给他一个舞台,他们有最真诚与最动情的演绎,那种生动的语音再现与扮相模拟,让人肃然起敬、由衷动情;“最美?南视觉”征文倡导学生选取校园“最美?怡性景”、“最美?可爱人”、“最美?动心情”去营建自己的心动文字与心动校园,我们不需去说教“爱校如家”等等,学生主动参与的景的描述、人的刻画、情的渲染,让他们自己完成了对“爱校、尊师、睦友、重情”的人格升华与重塑。这些活动的开展,将大学语文的工具功能、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发挥到极致。正是有了这样的互动教学,校园语文氛围是鲜活热烈的,是主动汲取的;我们清晰地感受、看到也听到大语文的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般滋养了每一个学习语文的孩子。
四、小结
一个中心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宁波电大文法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致力于培养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所需的掌握全媒体信息采编技能的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的是多能复合操作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全媒体的意识,了解不同媒体的特性,掌握多媒体采制和传播的技能,能够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采制工作,并能根据不同媒体特点相互融会贯通。两个基本点解决的是如何培养的问题:一是坚持全媒体实践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二是坚持校内外实践平台搭建,以项目产品推动提升学生全媒体采编能力。两个基本点相互促进,开始前者搭建基本框架,现在后者进一步带动前者。
(一)建立强化全媒体实践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
1、改革课程设置,建立适应全媒体发展的高职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系宁波电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从2004年创办以来,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高职层次的课程体系,不分具体媒体方向,突出全媒体采编技能培养的实践课程,相互融合互补。课程体系以专业技能课程群为主,涉及全媒体采编的各方面。主要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报纸编辑、电视摄像、电视编辑、图像处理与动画制作、网站开发与管理、平面广告设计、播音主持、网络新闻实务、广告实务、公关实务等。这些专业技能课程群分布在第1-4学期,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相互融合。整合新闻理论课程,将原来的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概论课程合并为新闻传播学概论课,将新闻史的相关内容整合到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及其他实践课程里面,精要教授必要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让学生具备全媒体的理念。同时辅之以应用汉语、中外文学经典等人文知识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其能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正确的价值和文字判断,还有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秘书实务、企业文化等辅助知识课程,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改革课程教学,教学手段全媒体化,突出全媒体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网络等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全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摄影棚、录音室、演播室等实现采编播教学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使用电子教案、网络课件、各种音视频案例、蓝易思多媒体控制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让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易于让学生接受,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多媒体的魅力。建立教学资源点播系统,把历届学生做的视频作品、音频作品、Flas作业放在上面,供大家交流学习。新闻摄影课开发新闻图片系统,让教师和学生上传和浏览新闻图片。教师可以在线评阅,也可以邀请同学共同评价,整个教学评价过程透明公正。学生则可以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相互学习,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精简理论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练习、小组讨论、现场练习、作品主导等方法,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灌输和讲授,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全媒体融合意识。不同的实践环节有机统一,围绕专业实践培养目标,以项目产品推动课程设计改革。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一幅动画、一本杂志(纸质、电子)、一张照片、一档音频节目、一个视频短片”为“五个一工程”项目导向,建立起全媒体融合的课程内容,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全媒体思维。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上注意融入全媒体的思维。比如采访课让学生学会网络采访、手机拍照和写稿,最快速采制信息,并能考虑不同媒体的特性采写有差异性的内容。写作课采写适用于不同媒体形态的稿件,尤其是及时关注最新的移动媒体和社交媒体上的稿件特点。播音主持课让学生明白现代播音主持人要会自己策划采访制作“微节目”,既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还可以适当使用网络用语让节目更有亲民特色。
3、改革考核方式,最终以毕业设计可视化改革全面展现学生全媒体采编能力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为了让学生更重视全媒体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专业课程考核或结合平时实践作业;或直接用作品进行考核;或以考级考证为契机,以证代考;有些课程结合学生在系“新文人工作室”里的实践表现,作为加分内容。鉴于视频作品能较全方位考查学生的采编写全媒体技能,2012年起启动毕业作品可视化改革,要求学生组队制作专题视频短片,考核他们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网络等各种媒体的掌握情况和整合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实干能力,各门课程所学都能在此得到充分考察展现。2013年继续完善毕业作品操作流程,完善开题答辩、中期检查、验收评定、分组答辩等环节,加强指导和过程监控;2014年增设毕业设计指导课程,每组指导老师分设文案指导和技术指导,制定更完备的流程册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全程填写,考核更加科学。这几届学生制作的视频或展现宁波历史文化、或反映社会现实、或与实践基地合作,在提升全媒体采编技能的同时也增加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搭建全媒体实践平台
1、系内创建“新文人工作室”全媒体仿真实践平台新文人工作室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专业实践工作室,从本专业创立不久就创建了。十年来,工作室的组织架构随着媒体发展态势而不断调整,原来只制作平面杂志,后增加网站,仍以文字图片采集为主。2009年开始制作视频新闻,但量比较少,2013年创建官方微博,2014年开始制作演播室节目,创建公众微信号,并将部门调整为平面媒体部、网络新闻部和电视媒体部,分设平面媒体部、电视媒体部、网络媒体部,制作平面杂志、电子杂志、视频和音频新闻及节目,管理系网站信息、系官方微博和公众微信号,学生实践全媒体化。每个部门都有专业课程老师提供指导,由同学们自己策划选题,报道校内外新闻,展现自己各种多媒体原创作品。工作室模式创新了教育教学载体,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自主实践,融合各种媒介的采编技能,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全媒体思维和技能,是专业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在这里,信息的生产是个完整的全媒体融合流程,项目化的管理让学生的全媒体采编能力得到了可视化的呈现。尤其是2014年创建的“今日文法系”公众微信号较集中融合了全媒体的运作流程,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报道在这里集中展现,并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发送。同学们锻炼了策划管理、团队合作和各种媒体的采编技能,掌握了最新的移动社交媒体形态的特点。因为有了公众微信号每天快速便捷的终端展现,学生的视频新闻制作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电视媒体部打破了原来采编组、配音组、技术组和主播组各自分工干活的机制,所有实习记者都从基础的采编工作做起,全面掌握视频采编技能。自2014年9月以来,共制作165个视频报道,有些还使用了虚拟演播室系统,有主播播报。新文人工作室还通过表彰先进及出台《新文人工作室关于记者(编辑)业务考核及等级评定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对工作室记者编辑们的管理考核,激发同学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也是现代化媒体管理手段的仿真模拟。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各种反馈,更好地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和各指导老师相互间协同作战,相互促进。由此,工作室的全媒体仿真实践带动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2、积极开创校外实践和实习基地本专业在寻找校外实践基地时,注意选择可以锻炼学生不同媒体形态采编能力的地方。先后与宁海县文化馆、中国宁波网、天一阁博物馆、人民网浙江频道、江东区百丈街道、江北区芝红社区、新侨报、鄞州电视台新闻中心、搜地网、81890求助服务中心、宁波文化艺术研究院、江东区档案局等单位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受到合作单位好评。为了增强和业界的联系,本专业还建立一支由业内专家组成的校外导师队伍,聘请了宁波大学、宁波日报社、人民网、江东区档案局、宁波文化艺术研究院、海曙作协和影视家协会等单位的15位专家,校外指导或来校讲座。
(三)取得的成绩
本专业在2012年成功申报宁波市高校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是宁波市唯一一个高职新闻传播类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已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新文人工作室在2008、2010和2013年被评为宁波市先进大学生集体。本专业老师一起做的《创高职高专新闻采编实践教学之路》、《创新载体丰富平台拓宽渠道教学相长——宁波电大以新文人工作室促进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轴心驱动可视呈现——宁波电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实操体系的创新探索》分获宁波市第七、八届高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和第九届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生的毕业作品在校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宁波及全国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获得社会各界好评。学生多人次在省市的征文、演讲、播音主持、公益信息传播比赛中获奖。
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一)全媒体技能融合的教学实践还需深入
全媒体采编能力不只是掌握各种媒体的采编技能,关键还要有全媒体的思维,能够迅速判断适用于不同媒介的信息采制角度,能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整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精通。高职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如何让学生既有全媒体的思维,在综合掌握全媒体实践技能的基础上突出掌握某些采编技能,这是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时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关键还是要加强训练和实践。每门专业课程要密切关注媒体发展的最新状况,研究最新媒体形态的特点,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全媒体思维训练,阐述在全媒体背景下,本课程内容所需要变化和注意的地方。相关课件可和学生网络共享,供学生随时自修。目前本专业的工作室虽已有各种媒体形态,但还是分部门各自运作。今后可以做进一步改革:建立全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各部门采集的信息都发到这里,实现信息共享,然后各部门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度报道或制作音视频报道,可以彼此合作。公众微信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向各部门进行约稿,包括提出对已知信息做怎样的进一步报道的要求,由此提升报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信息资源的全媒体有效配置。
(二)全媒体师资培训仍需加强
虽然本专业有系内外专业教师21名,高级职称比例占43%,部分教师毕业于复旦、浙大、中国传媒等名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也有具有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但要真正掌握全媒体的特点,具备全媒体思维和相应的教学能力,仍需要不断接受培训。目前本专业双师型教师所拥有的证书主要是高级秘书资格证书、律师资格证书、专业普通话测试员证书、MACROMEDIA授权的网页设计师资格证书等,离全媒体采编专业核心技能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全媒体采编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通过考取相关证书来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如何让教师转变思路?如何创造进修培训机会?如何提高教师的培训积极性?如何协调繁忙的工作和培训之间的关系?这都需要校系出台相应政策进行保障,为老师培训创造条件。再艰难,也要保证老师不断进步,这也是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技能的源头。同时,要建立校外导师的定期指导或讲座制度,目前的联系仍较松散,缺少针对提升学生全媒体实践能力的交流计划。
(三)全媒体教材亟待建设
虽然本专业教师有编撰过《Premiere基础实用教程》、《宁波历史文化读本》等教材,但离全媒体教学所需教材的差距还较远。要进行适应高职全媒体新闻传播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设,一是广泛收集业内各种相关教材,取其精华;二是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关注业界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然后进行资料梳理,总结归纳,编撰相应的教材。
(四)全媒体设施设备需要资金投入
关键词:影视技能;双导师制;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19-02
近年来各省属师范类院校先后开设了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师范类或前身为师范类的高等院校均在2000年前后相继开设了传媒类相关专业,截止到2013年四川省内已有十余所师范类院校开设了此类专业。在省属师范院校的办学历史中其优势和特色均长期立足于师范技能教育,开办新闻传媒类专业以来,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影视技能的教育和掌握逐步在办学过程中广受关注并日益发展。
一、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产生背景
国内本科生教育培养的双导师制雏形产生20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冲击的社会背景下,早期引入“双导师”制度的专业往往集中于与市场关联度更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近年来,教育部多次提及的高等教育转型议题在2014年初见成效,从国家到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分均对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部分学校和专业明确提出了转型目标和进程规划。以文科研究见长的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为顺应本科教育规模扩张趋势,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在本世纪初以来先后开设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仅省属师范类院校中开设此类专业的学校达90%以上,专业的重复建设和“艺考热”的兴起同时带来的则是师生比的严重失衡,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影视技能教育成为众多办学者的软肋。表现为骨干教师培养难、专业实验室维护难、教学团队打造难三方面,此外还有诸如理论学习有余实训操作不足,技能掌握宽泛有余具体环节精进不足,课程丰富性与专业发展现状互动不足等方面有待改进。学界与业界的双导师制产生不仅是基于传媒类专业影视技能教育现状,更是省属师范类院校转型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师资建设的需要
省属师范类院校大多建于建国后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地方各级师校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其强势专业均为传统学科并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传授,研究
与技能并重。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为例,学院下设的广播电视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分别开设于2003年和2009年,从专业建设之初办学者即确立了培养基层广播电视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但办学现状却存在专业培养历史短,专业底蕴弱,师资建设缺口大等问题,尤其是涉及影视技能课程师资引进和培养的困难度则从一开始就显露端倪。
高校传媒专业的影视技能课程涉及了新闻、传播、电影、电视、广播等多专业的技术课程,以当前四川省各省属师范院校的专业学生人数平均量和专业教师人数平均量来看,均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师生比例。同时,影视技能课程的师资来源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并在高校教师的准入机制日益严格的时间点上被放大。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得高校环境和氛围走向更趋向于研究性和学术化,实务经验和指导水平都与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这也是近十年来,传媒专业影视技能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且改善情况较差。学界导师和业界导师的双导师制度确立是
(二)校地合作的双赢
从筹办传媒类专业开始,省属师范类院校的办学者便制定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实训实习计划,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政策逐步摸索找出一条更适合自身的道路。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最终要求和目标,传媒类专业则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能更好做到这点。继基地建设、成果转化之后,双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和地方各级用人单位的又一合作成果。也是高等院校在平衡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的矛盾的最佳模式。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传媒类专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进校开始确立自己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将从校内课堂和校外活动两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而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随着分批次进入各级电视台顶岗实习之后,学生将逐步建立起自己与业界导师的技能学习和实务交流,以此来完善学业导师校内指导缺乏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校地合作的内涵得到深化,双导师制成就高校和地方的双赢。
二、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应用模式
双导师制发展至今,由学业导师和实务导师对传媒类专业学生协同指导的模式已被广泛认同。但相较于省属师范类高校的具体情况而言,传媒专业学生的影视技能双导师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模式。
(一)校内的理论实践双导师
在省属师范类院校的传媒专业办学过程中,校内导师的制度建设屡次提出,但都难以实施操作。校内导师的地位和价值长期被低估和忽视,原因主要体现在:影视技能课程导师人数少,难于完成具体职责;影视技能理论知识滞后,脱离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学历程度高业内经验少,技能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以上原因导致传媒类专业教育过程中校内导师的角色长期缺失,或仅有制度没有推行。
本文所提出的校内双导师是指传媒类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习开始即确立一名影视理论知识导师,本科二年级协调专业兴趣配以影视技能课程实训导师一名,并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由双导师指导完成影视技能课程的汇报作品展演。校内双导师的职责集中在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并以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为依据,对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有系统认知,了解传媒类专业的业界前沿发展方向。经过课题组两年的调研发现,基于当前省属师范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师资现状,校内双导师的推行仍存在技术骨干教师匮乏,导师职责不明,有针对性的指导泛化等困境。
(二)校外的写作制作双导师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核在于校外导师的选择和职责。课题组的调查发现省属师范院校中为应对自身专业背景的不足均大量各级各类型校地合作基地,常见的校地合作是高等院校将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送往传媒业界做实习实训培养,且多数合作方式仅局限于将学生派遣前往之后便任其发展,既没有前期规划也没有后期考核,校外实习指导的实际意义常常止步于学生的自律和导师的他律。因此,校外双导师的实际推行也已日益呈现出流于形式的趋向。
校内导师难以更好完成的指导可以由校外双导师补足这一点,各办学者已达成共识。但校外双导师的重要性却并没有为大多数人认识,影视技能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涵盖了策划、文案、写作、制作、播出的五大环节,其中具体制作工作则更繁杂。但大多数省属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专业学生今后的出口和去向则较为明确,即面向省市级甚至县域传媒机构。在这些传媒机构的日常工作分工并不完全细化,对应人才培养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名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实训的学生都能够在相应工作岗位接触到掌握影视技能的多项必备环节,使其能力得以最大提升。
三、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推广途径
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办学理念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相关论述和探讨在高等教育范围内长期被借鉴和使用。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由于其产生时间晚、专业特殊性强、技能要求高等特征,其双导师制的推广途径也与其他专业有较大差异。
(一)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是在传统双导师制基础上的拓展,由校内的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及校外的写作和制作双导师共同构成,覆盖了传媒类专业的大学四年教学内容。因此,只有实现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才能做到教学指导各环节协调合作,互为补充。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校内指导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大学本科三年级以前,结合专业特点以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实训制作为基础,以学期实训周、年度作品展、中期考核汇报为契机构建立体指导规划。在已完善的规划中两位导师的时间安排应做到互为独立但并不割裂,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校内双导师的具体职责。在大学三年级以后,传媒类专业学生将逐步进入到校外基地实习实训,校外导师应在前期就联系和约定。由于校外导师的时间安排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双导师的必要性得以体现。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学生的岗位工作可分为两阶段,将写作和制作技能的指导交叉进行,使之充实高效。
(二)内容指导的切实可行
内容是影视技能教育双导师制的核心。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的推行内容应以理论融入实践、实训践行理论,二者互为前提相互影响。尤其是前期校内双导师的指导,教学的计划制定和内容选择多以影视技能基础教育为主,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校外双导师的内容指导则侧重以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适当加强技术要求的强度和深度,以适应传媒类行业的现实境况。在调查中发现就省属师范院校而言,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表现出欠缺指导内容的确定性和指导环节的合理性,这是非传媒类专业院校的共同症结,引入校外双导师的急迫性所在。
(三)教学目标的互为统一
双导师制的教学目标评估体系是之前学科中经常性忽视的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双导师系统的关键内容,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体系则应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影视技能双导师至的教育目标应划分为三个阶段,校内理论和技能基础指导的掌握,目标评估多以考试方式实现。除此之外参照专业院校技能培养的方式,校内外各等级竞赛也应逐渐成为学生技能掌握的评估参照。第二阶段教学目标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最为显著,在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校外双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传媒类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个人技能掌握和中型作品完成为教学目标的评估方式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得出,但具体到校外导师指导环节中又常常流于形式化难以推行。因此,在第三阶段中,毕业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成为上一环节的教学目标的补充和延伸。在省属师范院校中,延续了传统学科的毕业论文环节应逐步以传媒类学科特点考量以技能掌握展示为主,响应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变革。
综上,构建省属师范类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教育双导师制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来看均已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讨论成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使传媒类专业的办学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是推行影视技能双导师制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艳,段联合.对影视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02)
[2]伊继东,刘六生.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问题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3]潘秀通.论影视技术、艺术与知识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2000(02).
[4]胡智锋.广播电视艺术教育回顾、现状与展望[J].艺术教育,2003.
作者简介:
一、地方高校新闻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脱离地方高校实际
起初,许多高校由于缺乏新闻传媒专业的教学经验,往往按照中文专业培养学生,“拼凑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存在着滞后现象,教师在讲授新闻应用性课程时流于操作层面的演示,对广播电视新闻所特有的采写编评特点一带而过,缺乏深入讲解和分析;后来部分地方高校又盲目攀高,建设“一流大学”,按“国际标准”培养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教学设备老化或备而不用,教学实习基地不稳定
新闻传播是一个高投入、重装备、技术更新快的事业,必然要求新闻传媒课程体系的设置适应这一行业特点,强化硬件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实验实训室(基地)。许多学院当初开设新闻传播专业就是跟风,很少有设备甚至根本就没有。近几年逐渐增添了一些新设备,但有效应用率不高。一些新买的设备不会用、没人教;一些高校还在使用被广播电视新闻单位淘汰的产品,设备老化导致传播观念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学生工作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和适应新的传播技术。
(三)教师缺乏新闻实践经验,理论和实践脱节,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从事新闻传媒教育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是从院校到院校,本身接受的就是学术型、理论型的训练,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执教,很容易走理论型的老路子。有些刚改行过来的教师连新闻业务的流程都不懂,只是纸上谈兵。而新闻传媒工作却是一项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面对业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推陈出新的改革,一线教师显然感到力不从心,教学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比如新闻专业的学生不开新闻摄影课,只讲授基本的摄影知识,在图像传播时代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四)一些地方院校地域相对偏僻,学生方言浓厚,推广普通话有难度
除了播音主持的学生,其他传媒专业的学生对普通话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效果,因为普通话是一个合格的传媒人才所必备的交流工具。
二、培养应用型新闻传媒人才的对策路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特色
在媒介融合和媒体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以报业广电为对象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落后。因此,地方高校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学体系,创新育人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培育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一些高校如临沂大学按照传媒类专业的职业导向,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分解为不同类别的课程模块,以模块化课程替代传统新闻传媒类专业教育追求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学科课程,构建灵活性、多样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由通识素质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毕业创作(设计)等构成的课程体系。以新闻学本科为例,可以在一、二年级学完公共课、基础课的基础上,将新闻系的学生分流为报纸新闻与电子媒介新闻两个专业方向,突出特色技能培养。加强学生口头报道、主持节目、现场报道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结合实际开设一些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方向的课程,实现专业方向上的文工交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及时把握技术前沿的发展,以适应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工作的需要。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实施寒暑假“小学期”制度,利用寒暑假分批次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到中央和省市媒体培训实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循环过程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学与做融为一体。
(二)更新教学设备,完善教学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方高校办好新闻传媒类专业必须花大力气更新设备,可以说,完善教学手段已成为新闻传媒教育的当务之急。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随着国家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视,经费逐年增加,学校应当专款专用,加大投入,建立完备的实验室和演播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二是联合新闻单位,争取到淘汰设备,然后再添置部分新设备,建立模拟实验基地,让师生“演习”“练兵”,缓冲和减少学生到传媒一线时,面对一大堆新设备、新技术的茫然和困窘;三是以学校、社会广播电台、电视台为依托,把这些单位建设成为学生长期、定点的实习基地,定期地、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让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新的传播设备,弥补在学校难以接触新设备的不足。
(三)重视师资培养,业界学界携手
目前行之有效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送出去”,选送有培养潜力的教师到中国传媒大学等重点院校学习深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新知识,建立与国内一流传播学者的广泛联系。由于地方高校新上传媒专业,教师多数不是科班出身,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重中之重。二是“走出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让教师走出学校,到新闻单位做兼职节目主持人、记者或编辑。一方面,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新闻单位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使教学目标更有指向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及时掌握新闻前沿的最新动态,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实际问题,缩小理论教学与新闻实践的差距。三是“请进来”,扩大兼职教师队伍,补充师资力量。聘请业界精英承担业务骨干课的教学,激发学生职业兴趣,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高学生职业实务能力。
(四)改革教考方式,提高综合素质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到新闻传媒类课程的教学,教改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中要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教师还要不定期检查学生笔记,督促学生养成随手就记的采访职业习惯;模拟新闻会,请同学即兴提问,练就其敏锐反应能力;课上课下,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分析音响、音像节目的优劣,培养其良好的总结、归纳能力;带学生去新闻单位看电视节目拍摄现场,加强其观察能力。可以实行学习过程活动化,对专业理论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研读、撰写心得、交流讨论、分析案例、实际操作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将理论学习的“记诵之学”变为“致用之学”。